中西文化

2024-06-05

中西文化(通用12篇)

中西文化 篇1

摘要:文化是无处不在的, 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活动, 影响着健康, 也影响着医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中西医学的许多差异都与相异的文化土壤有关, 是文化选择的结果。本文主要从中西医学看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 除了差异还存在哪方面的共同点, 而文化发展的规律又将导致中西医学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都是本文涉及到的问题。

关键词:中西医学,中西文化

一切从一部电影说起.电影《刮痧》中讲述了男主人公因其爸爸为其儿子刮痧而被告虐儿展开的一系列故事, 而在这部电影中, 反映了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和口耳相传的经验中医学的矛盾, 揭示出中西文化的冲突, 同时也说明的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中国医术的精湛.由此引发了我的思考:文化是无处不在的, 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活动, 影响着健康, 也影响着医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中西医学的许多差异都与相异的文化土壤有关, 是文化选择的结果。

首先, 从中西语言文字来看中西医学.语言文字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类文化现象, 是思维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也是医学体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中西方的文字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对医学的影响也不难理解。中国的象形文字是视觉文字, 而其他国家的文字多为视觉文字。视觉文字比听觉文字稳定, 易于流传和继承。这种稳定性使中医易于继承和统一, 使中医理论高度稳定的原因之一。西方文字使拼音文字、听觉文字, 稳定性较差, 它的集约性较差, 抽象性突出, 表义相对单一, 这些特征对西医发展的跳跃性、理论的抽象性和学科的科学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语意的差异对中西医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中西方的科学发展状态及过程不同, 中西方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不同, 故语意的理性的意义存在着差异, 这一点在中西医学中的表现十分明显。中医之“气”不同于西医之“air”, 中医之“脾”不同于西医之“spleen”, 中医之脏腑也不同于西医之器官。还有中医是文学语体, 而西医是科学语体。语体建构的不同对两种医学体系的建构具有不可小视的影响。

哲学作为文化的核心, 作为最高层次的理论思维, 一直指导着医学和其他科学的发展。中西医学从来没有脱离各自的哲学而存在。所以, 从中西哲学的角度来分析中西医学的差异尤为重要。

中医将中国哲学与医学融为一体, 当代的孙思邈说过不知《易》, 便不足以言太医。而明代的张介宾也说过, “是以《易》之书, 一言一字, 皆藏医学之指南;一象一爻, 咸寓尊生之心鉴。”中医的阴阳理论来自《易》的“太极生两仪”。五行学说源于“太极一气产生阴阳, 阴阳化合生无形, 五行既荫随含万物。”中医的基础理论几乎都可以在太极图中找到渊源。儒家和道家都源于《易》, 儒以“仁术”规定着医学的方向和实用理性, 影响着重义轻利、重人伦的医德原则。道以“道法自然”、“一分为二”、自然无为和辩证法等理论影响者着中医的理论基础和防病治病思想。

至于西方, 从古希腊的留基伯、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和亚里士多德的原子论开始, 西方的主流哲学都坚持着“实物中心论”, 这种理论引导着西医把关注的目光放在构成人体的实体物质和器官等方面。近代西方形成的还原论思路认为, 整体由部分构成, 应当而且可以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来认识, 生命的整体性能, 可以从它组成部分的性能完全解释清楚在这种思路下西医的研究从整体、器官、细胞, 一直深入到分子和亚分子水平, 并建构一系列基础医学学科。由此可见, 中西医学在各自哲学运行的轨道上是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的。

最后, 不得不提的是, 中国的农耕文化强化了人们的无务实精神, 中国人重安宁稳定而不愿涉险探索, 重人伦而轻自然, 重现世而轻未来, 重求同而轻异议, 重仕途而轻科技的文化特征对中医的影响十分明显, 从医者多是仕途不顺才退而求其次, 舍儒而向道者。而西方的航海及商业文化既有掠夺、利己、拜金等负面影响, 又给人以战胜自然, 敢于标新立异和藐视权威的精神。西医的发展与这些精神密切相关。

人是追求价值并按自觉目的进行活动的实体, 任何对人无价值和不符合人预期目的的东西都会受到蔑视和抛弃。科学之所以能受到人的追捧, 就是因为科学能使人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使人能利用科学来能动地让自然界服务于人, 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需要。医学, 作为一门科学, 它的一切成果必须为人的健康、幸福和发展服务。医学的主体和对象都使人, 人文精神不仅是推动医学发展的动力, 而且是医学研究和医学服务的重要方法。

谈到科学精神, 医学既然作为一门科学, 如何能不体现科学精神呢?科学精神, 它是一种实事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它是一种求真、至善、臻美的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它还是一种执着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的伟大的理性力量, 是一种为真理而敢于蔑视和反对神权、迷信、歪理邪说和一切强权的正义力量。纵贯几千年的中西医学史, 从张仲景立足临床建立临证医学, 金元四大家的学术争鸣, 到李时珍历时30年, 不畏艰苦的亲自栽培和收集各种药物标本, 写出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从希波克拉底、盖仑、到巴斯德、哈维, 无不唯实求真, 蔑视神学和权威;无不舍身忘己, 献身医学事业;无不具有怀疑精神、批判理性精神和谦恭、团结他人、博采众长的精神。一言以蔽之, 在医学的发展过程中, 无不贯穿着科学精神。

展望中西医学的未来, 中西医学存在着文化屏障, 虽然具有相同的精神, 但科学的“融合点“还没有到来, 目前要强行把两种医学合而为一是不可能的。但是, 中西医学会最终走向融合, 融合的条件是加快科学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因为, 我们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 既不能拒绝外来的先进文化, 又要坚持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一切先进的科学文化只有民族化才能扎根, 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只有走向世界才能传播出去。中西医在文化交融过程中, 必须明白这个道理!中西医的未来的光明的, 让世人一起努力, 让中西医在世界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冯泽永.《中西医学比较》[M].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1.

[2]郑兰英, 《文化.医学与教育》[M].中国中医学出版社, 2005.

中西文化 篇2

摘 要:中西方文化因为民族性格等原因在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但是对“鬼(ghost)”却表现出基本一直的认知。究其原因,原始人类对自然万物的淳朴观念和敬畏之心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文明的发展,受到宗教、民族习惯的影响,由“鬼文化”引发的丧葬制度和鬼节在中西方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关键词:“鬼文化”ghost;丧葬制度;鬼节;中西文化异同

中国和西方因为历史、政治、地理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特色。一直以来,大多数人致力于研究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如含蓄内敛与开朗外放,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等各种相反的特点。然而,在对“鬼文化”的认识上,中西方却形成了基本一致的看法。

(一)中国的“鬼文化”

“鬼”是指人类死后所化作的灵体。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献典籍中认识到中国人对“鬼”的认识:

《礼记?祭义》载:“众生必死,死必归士,此之谓鬼。”①

《说文解字》曰:“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鬼?气?害,从厶。凡鬼之属皆从鬼。,古文从示。居伟切。、,古文鬼。”②

而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说明了什么是鬼:

“人所归为鬼。以叠韵为训。释言曰。鬼之为言归也。郭注引尸子。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左传。子产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礼运曰。气归於天。形魄归於地。从儿、?象鬼头。自儿而归於鬼也。从厶。二字今补。厶读如私。鬼阴气贼害、故从厶。阴当作?。此说从厶之意也。神阳鬼阴。阳公阴私。居伟切。十五部。凡鬼之属皆从鬼。”③

也就是说“鬼”字是一个象形字,表现出古代中国先民对于鬼魂的形状想象:下面是人,上面是个奇怪可怕的脑袋。

鬼虽为人死后所化,但是却比人多了很多强大的力量。我们从各种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鬼可以飞,可以穿墙,可以隐身,会法术,甚至也可以附身到活人的身上。但是鬼属阴,《说文解字》曰:“鬼,阴气”,民间以阳气为人,阴气为鬼。所以鬼一般在晚上才出来,不能见光,遇见阳光就会灰飞烟灭。虽然人鬼殊途,但是中国自古的传说、话本小说中,却经常出现“人鬼情未了”的桥段,如《聊斋志异》中最常被改编成影视剧的《聂小倩》就是讲一个叫宁采臣的书生和女鬼聂小倩相爱的故事。

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丰富了地狱和转世投胎的观念。即是说,人死之后,魂魄会进入地狱,若生前善事做的多,则可以转世投胎重新做人。而若坏事做多了,则会根据罪恶程度要么投入畜生道,来世做牛做马;要么会在十八层地狱受刑,永世不得超生。并且,转世投胎,会根据前世的恩怨纠葛,有债还债。中国人常说,“孩子是父母前世欠的债”,父母骂不争气的小孩时,也会说“你这个讨债鬼”。

同时受到道教的影响,鬼亦可修道成仙,造成人、鬼、神混杂的局面。并且道士逐渐取代了巫师的位置,实行招魂、超度、驱鬼等活动。

发展到今天,除了原本的意义外,“鬼”也有了很多其他的意思。《新华字典》关于“鬼”字的词条有6个:(1)迷信的人以为人死之后有灵魂,叫鬼;(2)阴险,不光明:鬼话,心怀鬼胎;(3)机灵(多指小孩子):这孩子真鬼;(4)对小孩儿的爱称:小鬼;(5)对人蔑称或憎称:酒鬼,吸血鬼;(6)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可以看出,“鬼”字的使用多数是带有贬义色彩的,“鬼话连篇”“赌鬼”“人不人鬼不鬼”等。偶尔,会变成带有褒义色彩的词汇,比如有时候用于小孩子身上的“小鬼”“鬼灵精”就是带有宠溺口味的爱称;还有情人夫妻之间,女人称呼男人“死鬼”也是听着不好听,但带有爱意的称呼。

(二)西方的“ghost”

在西方的文学、影视作品中,我们所常见的“鬼”也基本是人死之后的灵魂。苍白的脸颊、飘忽的身影,在阴暗的古堡徘徊,夜晚出来作恶,神出鬼没。

(三)中西“鬼文化”相似的原因。

从鬼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华民族还是西方民族,古代先民将鬼看成非常可怕的东西。这是因为,在原始时期,人们的生产力水平及其低下,科学知识匮乏,非常的蒙昧无知。当原始先民面对疾病和死亡的威胁时,他们没有办法做出合理的解释,便自然而然的认为这些是由一种非常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控制的。

从梦境中和昏迷时,人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些日常生活和人,甚至是一些死去的人,醒来之后又一切如常,仿若不曾见过。碍于低下思维能力和贫乏的科学知识,人们猜想,人是有肉体和灵魂之分的。并且,从可以见到死去的人这一点上,再推断出灵魂不死的观念。原始先民认为,死去的祖先和亲友可以来到梦中活动,便是灵魂之说最好的铁证。而古代常说的“托梦”也是此观念的表现。死去的人若有心愿未了,或者思念亲人,便会托梦,到在世之人的梦中告知和相见。对于原始先民的灵魂观念是从梦境中产生的问题,恩格斯曾说:“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么久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 除此之外,影子也是原始先民相信灵魂观念的依据。影子是紧紧跟随人类的一种东西,并且是黑色,人类对于黑色有一种本能的未知恐惧。他们认为影子是人生命的终于组成部分,也就是灵魂的象征。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相信,如果踩着影子,或者伤害影子,那么就会真的伤害到人的躯体;如果没有了影子,那么人也就会死去。时至今日,有些地方小孩子依然会玩“踩影子”的游戏,虽然已经没有了禁忌,但是依然会通过这种方式来“伤害”对方。这也印证了人们认为影子是身体的一部分的观念。后来,古代人们就将这脱离了肉体的不死灵魂称之为“鬼”。

(四)中西“鬼文化”的风俗比较

由“鬼文化”直接引发的就是丧葬制度和鬼节。虽然对“鬼”的认识基本一致,但是在这两点上中西方则开始形成比较大的差异。因为对“鬼”的敬畏,人们都比较重视丧葬仪式,并且中西方都产生了鬼节。但是因为宗教和民族习惯等各方面的影响,在丧葬习俗和鬼节上,中西方明显不同。

4.1丧葬习俗

西方受基督教影响,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认为死亡是灵魂回到上帝的怀抱。葬礼比较肃穆,人们一般祈祷死者能够洗净罪孽,早日升上天堂。并且,基督教认为上帝面前“灵魂平等”,所以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实行简丧薄葬。在葬礼上人们一般会穿黑色,或者带黑纱,为死者献上鲜花以示哀悼。

而中国因为孝道文化和祖先崇拜的影响,对丧葬仪式十分重视,讲究“厚葬”。并且在仪式上受到儒家和道教的影响。丧葬仪式有一系列非常复杂的程序和讲究:棺材的选择,丧服“披麻戴孝”,烧纸扎、头七礼等等。最重要的就是陵墓,特别是皇宫贵族,陵墓拥有非常庞大的规模,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财物。最早的时候贵族流行以活人(通常是奴隶)、牲畜殉葬。后世文明发达一点之后,觉得此法太过残忍,改为以陶俑代替活人,著名的有秦始皇陵的兵马俑。除此以外,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陪葬。除了陪葬品众多之外,墓葬还非常讲究风水,人们认为必须给祖先找一个好的风水宝地,祖先的灵魂才能福泽子孙,否则亡灵不得安息,会有祸患。

除此之外,与西方葬礼肃穆的氛围不同,中国的葬礼都很热闹。虽然很多地方有自己的习俗,但基本都很喧哗,如哭丧,敲锣打鼓的送葬队伍等。甚至会有有些地方娱乐节目,如四川地区有些丧礼上守灵的人们会在灵棚内打麻将。

但中西方在丧葬仪式上也有相同之处,比如基本都实行火葬和土葬。(中国少数民族有自己的风俗除外)特别是到了现代,为了环保等方面的考虑,中国和西方都开始从土葬改为火葬,将骨灰安置在公墓。

4.2鬼节

中国的鬼节其实并没有一个强制性的规定,但是在民间流传,并且受到儒释道三教的影响,形成很多不统一的风俗。俗话说,“七月半,鬼门开”。虽然道教是过“中元节”,佛教叫做“盂兰节”,但是日期都是一致的,都是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日。除了有宗教信仰的人,一般的百姓在这一天主要就是祭祀祖先,放贡品,烧纸钱。并且,传说这一天“鬼门开”,所有鬼魂都会到人间来,所以除了在家祭祖以外,人们还会在路边或湖边烧纸钱,供奉给所有孤魂野鬼。

中西文化的交融 篇3

毋庸置疑,东西方之间的确存在差异。中国的厨师将蛇、乌龟、熊掌制作成令人馋涎欲滴的美味,西方的顾客们无不为中化民族的美食所惊叹。然而当被告知菜的配料时,他们吓得发抖并将许多配料丢掉。中国人视这种做法为奢侈浪费。

至于服饰,西方人那夸张大胆的衣服让东方人震惊。那种挑逗性的短裙,暴露的比基尼,在正统的中国人眼中太出格了。

有人争论说东西方相聚,使得我们能够在东西方中做出选择。然而我相信最美好的未来在于东西方世界的创造性的结合,我们可以变西方的观念,习俗,技术为已所有,为已所用;我们可以享受两个不同世界之精华。

而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会威胁到我们的民族特色吗?

历史让我们轻易相信——也许是过于轻意相信此说了。

在西方,一个人的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未经许可,不得入内。而在家中,各人有各人的领土,不同卧室的人切忌不请自入,更不能翻阅他人的文稿信件。美国为保护个人的隐私,很早就制定了隐私法,涉及个人财产、住宅、新闻报道、审讯、言论自由等。有人认为西方人这种个体主义价值观,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持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有人甚至认为采用西方习俗,比如新娘结婚要穿白色婚纱,是对外国介入的屈服,是对传统遗产的背叛,因为按中国传统,结婚新娘要穿红色的礼服,而白色恰恰代表哀掉。

长此以往,中国人就不是中国人了?

答案是:一个伟大自信和民族学习外面的世界易如反掌!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懂得,尊重他人隐私是高素质人格的表现;而人权得到保护,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体现。无论白衣还是黑衣,还是东西方异质文化的联姻,都给我们带来多姿多彩的生活。

从小品尝中华民族传统美食的我们,开始频频出入肯德基、麦当劳店;但却不会放弃自己的良好品味。热爱京剧的中国人,开始哼着蓝调的音乐;但京剧总让人想起自己是谁。

二十年前的一天,一位年轻的女士乘机飞往纽约,尽管她看上去很自信,但是仍掩饰不住焦急和好奇。很快空中小姐送来饮料,并问这位年轻的女士要喝些什么。女士自己也不清楚应该要些什么,于是空中小姐给了她黑黑的冒着气泡的可口可乐。女士从未见过,便问到:“这是一种新茶吗?哪里出产的?”旁边的其他外国乘客听了很吃惊,开始窃窃私语,年轻的女士脸红了。

二十年后的12月24日,伴随着欢快祥和的圣诞歌曲,在中国随处可见挂满五彩缤纷礼物的圣诞树,白胡子圣诞老人微笑的头像问候每一个人。金色的风铃、白色雪绒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街头橱窗内的美丽风景。中国传统的大红“福”字也贴得满墙都是,镶着金边的小红“福”字成了圣诞树上的新装饰。21世纪的中国人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欢度圣诞,品味中西文化的交融。

在过去,西方人对中国人的语言知之甚少,甚至不明白什么是“韬光养晦”。在今天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学习汉字和中国历史文化。他们开始了解儒学、佛教;开始明白东方文化或多或少是儒学和佛学的共同产物,东方文化倡导改良个人,谦虚勤勉。西方人渐渐体会到了集体主义精神的可贵之处,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友爱。现在不难看到许多的西方人坐在一张圆形的餐桌旁,手持筷子共同享用着桌上的每一道佳肴。他们开始学会对身边的人关心,乐于提供帮助。

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容忍可以治愈文化共存中的偏激、歧视、优越感和憎恨问题。莎士比亚笔下的绅士安东尼奥谴责夏洛克是个异教徒,也许他还没意识到自己的种族偏见和优越感。夏洛克为了报复坚持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因为他心里充满了仇恨。

今天当我们去拜访朋友时,我们会发现心底里牢记着:“爱你的兄妹,理解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的习惯,容忍他们的不同。”我们的生活正随着不同文化越来越多的交流,发生深刻的改变。

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特征。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越来越多的异国文化特征体现在汉语和西方语言之中。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认得Internet这个词,懂得互联网的神奇之处。中国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故事,也被西方人翻译成了许多版本,不过同样都是威风凛凛的美猴王。

香港、澳门是极具代表性的中西文化交融的典范,他们的回归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巨大力量。香港是个不折不扣的现代化都市国际大都会,但仍保留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英国殖民统治时代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巧妙地相互协调着。澳门特殊的历史背景,使中西文化在这里得以并存并和谐发展,最突出的表现便是每逢传统节日,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在澳门必定要举行相关的庆祝活动。

地球这个大家园正越变越小,不同民族的人们正紧密相连。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文化交流,我们如何得以享受狄更斯、海明威的名著?我们可以欣赏贝多芬、莫扎特的宏伟交响乐?没有文化交流,西方人怎能享受中国的美味,他们怎能知道儒学有助于调整人际关系,怎会将《孙子兵法》应用于本国?

现在,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东西方人都不可避免地要被异族文化所影响。尽管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但也不乏共同的品质:耐心、宽容及开放的意识。拥有了这些品质,我们就能够创造出一个多元文化和谐并存的世界。未来将是中西方文化进一步融合的时代,东方与西方之间会达成真正的了解。

(补白)

名牌大学生求职日趋理智

清华、北大两校毕业生招聘会,一直被认为是应届毕业生择业就业的风向标。不久前,清华、北大2005年毕业生招聘会相继举行,毕业生的从容和冷静让招聘者着实吃了一惊。也许是社会残酷的竞争让天之骄子放下了架子,踏踏实实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月薪能够达到2500元就行,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底线。

北大今年有毕业生近8000名,除去保送、考研、出国之外,预计就业的就有近4000人。此次来北大进行招聘的企业共有150多家。一家外地报社的展台前,一女生表现出对媒体行业的极大热情。当招聘者开出不提供住房每月3000的条件后,该女生表现出很满足的样子。她说,其实我心里的预期薪水每月2500元就行。这位国际关系学院的本科生说,自己并不想留在北京,也不奢望会有什么高薪,只要生活条件好一点就行,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在现场发现,本科生在起始薪水上与硕士、博士生差距不大。学生们也深知竞争的激烈,因此盲目要高薪、提条件的学生几乎没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出工资2000元、没有实习期、年底晋升军衔、结婚分房等优厚的条件招揽毕业生;私立汇佳学校本科生工资2000元以上,这些与本科生预期工资相吻合的用人单位,还有那些待遇不低的媒体,都得到学生们的青睐。汇佳一上午就收1到了百余份简历。

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冲突 篇4

1.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本文不一一叙述,只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

1.1 隐私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1.2 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作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地按照计划进行,使得西方人感到不适应。

1.3 客套语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人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1.4 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2.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2.1 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可以解释为识别和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从本质上说,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情色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在所有的定势中,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

2.2 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地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2.3 价值取向不同

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压制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2.4 语用迁移造成影响

人们对遇到的现象、事物和行为的评价和解释是建立在本土文化基础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同样如此,因此往往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语用的迁移。文化不同语言的使用规则就会不同,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否则必然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人们缺乏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会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而这种后果有时会很严重,甚至招致巨大经济损失。我国的羊绒制品在国际上评价颇好,北方某厂曾出口一种“双羊”牌高档羊绒被,商标被译成英文Goats,结果销路特别不好,原因就在于在英语中goat这个词除了本意“山羊”外,还有“色鬼”之意。有了这样的英文商标,即使这种羊绒被的质量再好,用起来再舒服,那些妙龄女子、家庭主妇也不会愿意把它铺上床的。

3.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3.1 转变教学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授课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2 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的侧重点都放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我们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3.3 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3.4 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大学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摘要: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 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 严重影响到交往的顺利进行,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 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避免文化冲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冲突,原因

参考文献

[1]许果, 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2, VOL8, (6) :121-123.

[2]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 2001, VOL22, (4) :279-282.

[3]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6) :153-154.

[4]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绥化师专学报, 2003, (1) :90-92.

中西文化比较 篇5

1.逻辑推理最重要的特点是客观性、形式化和确定性;重视定理、公理、演绎、推理和抽象思维。

2.西方法律的第一要义是天赋人权,第二要义是人人平等。

3.分离主义的政治态度和自由主义的生活信念构成了希腊城邦社会的重要特征。4.中西民族不同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同的生产形式,中国是农耕文明,西方是商业文明。

5.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分别被视为两种文化精神的核心。6.古希腊文化中,人的动物性与理性并列存在,表现为狄奥尼索斯代表的激情的创造精神和阿波罗代表的和谐的理性精神的并存。

7.中国哲学思维偏好运用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西方偏好细剖静析的逻辑分析。8.英语是直线型思维模式,闪语是平行型思维模式,东方语言是螺旋型思维模式,罗曼语、俄语是曲折型思维模式。

9.东西方两大系列六种高级宗教,包括东方系列的佛教与印度教,西方系列的梭罗亚斯德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

10.在任何一种民族文化中,法律和道德都是其社会成员行为模式的最基本规约形态。

1、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一种很独特的思维方式,它以个体经验与智慧直接切入事物本质。直觉思维是非逻辑的思维,十分重视为认知者留下广大自由的主观空间,有极强的主观性,具有立体有机联系的特征。

2、文化: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人类的各种各样机会中的文化状况,在其可能按一般原理加以研究的范围内,是一个适合于研究人类思想和行动的规律的课题。

3、逻辑分析:逻辑有极强的推理认知的作用,作为思维规律可以被人们共同掌握,成为思维外在化的工具,从而使思维这种主观性的活动能够被传达、被理解、被记录、被检验。它把一切的经验和技能都转化成可以交流和传承的知识。本质被现象包裹着,要认清本质必去除表象,这种去伪存真的方法就是分析的方法。分析的方法成为西方哲学认识的心理基础,由此发展出追求精密分析和严谨逻辑的科学文化形态。

4、礼:礼是中国古代社会较早确立的社会规范体系,其中以公元前1000年左右由周公旦主持制定的礼较为完善。这是一整套以外显的仪式与规范程序确定下来的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方式,其背景是以血缘谱系为前提的宗法观念和等级秩序,基础是以宗法管理和道德约束为手段的德主刑辅之治。

5、个体本位: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上,西方文化把肯定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看作人类社会结合的基础。以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商业原则促进了希腊人个体一时的觉醒和成熟,由此孕育出西方人个提本位的文化精神。个体本位文化精神在伦理观上的体现,是所谓的合理利己主义的人际关系原则在西方社会得到较普遍的认同。

6、中庸和平:中国文化从自己的群体价值日标出发,必然把协调人际关系放在首位。由此生出“中庸”、“中和”的价值原则和人格标准。所谓“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的核心便是思想行为的适度和守常。归结到对个体人格的要求,则是要为人庄重、谨慎,节制个人的情感、欲望,反对固执一端的偏激片面,以达到处世通达圆融。儒道两家的中道观长期影响铸造了中国人和平文弱的文化性格。中庸和平精神渗透到文学艺术创造中,便形成了中国艺术特有的中和之美。

7、西方科学精神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性精神、客观态度与探求真理的执著。(1)理性精神即所谓“阿波罗精神”是西方精神的核心。它表现为承认客观自然世界的可认知性,在各个领域中对形式逻辑的推论和证明法则的普遍遵从,在科学及学术活动中对概念、范畴的建立和理论抽象的偏好,对真理的虔诚信念,以及在日常行为方式中的工具合理性原则。(2)科学精神还表现在对待事物的客观态度上。西方人为实现驾驭自然的目的,强调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这在科学研究中则表现为注重实验与实证。(3)科学精神中还包含着不断探索科学真理的执著态度,它不盲从传统,不迷信权威,不满足于已取得的经验与结论,总之,它敢于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旧有的一切观念和成就,甚至怀疑自己。

8、中国的“家天下”与古希腊的城邦政治有哪些根本差异? 中国: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1)实行“家天下”的宗主统治。(2)讲究事君如事父的忠孝原则。(3)大一统的专制政体。a有能力的皇帝往往乾纲独揽,兼听万事。b权力中心始终向皇帝侧近的机构和侍臣转移。c中国皇帝不仅是政治权力至高无上的代表,也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和学术秩序。d统治者以严密的行政组织限制黎民百姓的个人自由。

古希腊: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希腊城市国家。(1)在政治上实行以巴西勒斯为首领、贵族会议和人民大会掌握最高权力的军事民主制。(2)与古代希腊城邦制的发展伴随而生的是民主政治体制的建构。全体公民都有被选举权,设立了公职津贴和戏剧津贴等,鼓励公民担任公职和参加文化活动。(3)显示了契约原则。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便是作为公民社会最高形式契约的法律对个人政治权利和平等地位的肯定。

9、“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具有怎样的文化内涵?

中国哲学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天与人,或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关系问题。(1)作为宇宙观照的自然观,“天”是化生万物的本源,人是 天工造化之物。所谓“天人合一”是人与天道本性生养、赞化、共运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整

一、协调、有机的联系。(2)作为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天”指认识对象、客体,“人”指认识主体。“天人合一”则是指认识主客体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的一体关系。(3)作为社会观照的社会观,“天”是人格化的、有德性的实体,它是一切社会法则和价值的来源。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道法则与社会法则、天道模式与社会模式的一体性。(4)作为对神秘力量探测的宗教观,“天”是人事不能及。无能为力之事的终极原因,是“天命”、“命数”、“命运”。所谓“天人合一”是说天主宰着人事的成败,而人能以至诚求得神助,天人是共运的关系。“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它构造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培育起“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广土大众的文化;向往大同社会,四海为家,中央集权,一统天下;崇尚秩序,追求和谐,反对战争,痛恶分裂,也不尚竞争;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要求理论的实际效用,要求言行一致,为人师表;反对空谈玄想,憎恶口是心非,也造成了对纯理论和纯思辨的轻视。它铸成“礼之用,和为贵”的大众行为模式,包含对家人的关怀和责任,对乡土的眷恋与归依,也有老道圆滑的一团和气和息事宁人的柔顺。它也是“文以载道”,情景交融,文质彬彬的艺术追求和人的精神与九天的同流贯通。

10、简述中西宗教文化的主要差异:

(1)两种不同的宗教态度。中国文化体现为对现世生活的热爱,具有人本的价值尺度;西方文化表现出对一个超越的彼岸世界的向往,在价值上是以神为本的。(2)两种不同的宗教信念。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宗教观念和信仰体系由于整个文化彻底的“人本化”转向而一直保持在前轴心时代自然宗教的水平,表现出信仰的多元化、泛神化和服务于社会主导价值等他为的特征;在西方,早在轴心时代就完成了从自然宗教到伦理宗教的过渡,一元神的上帝观念成为西方文化价值的根基和支柱,在西方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3)两种不同的宗教体验。在强调现世人伦的中国文化中,不同宗教信仰体系都十分注重人的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追求知性知天、穷神达化的境界,从而达到现世人生的最大快乐。这种追求乐感的文化与西方的罪感文化形成鲜明对比。(4)在王权与教权的关系方面:在中国古代,王权在社会生活当中处于一种绝对至上的地位,而宗教则受到世俗王权的操纵和支配,一直处于附庸的地位:而在西方,教会与王权分庭抗礼,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教权高于王权。

12、结合中西神话的特征对二者进行比较:

(1)中西神话中的神性与人性。中国古代神话由于世俗化和历史化的影响,保存较零散,未能在后世的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西方神话则以其丰富的形象,成熟的形式和对社会生活无所不在的广泛渗透,成为滋润西方艺术和文学创造的源泉。

(2)中国神话(主要指汉族)的大部分作品属于原生态和过渡态神话,具有以下突出特征:a描述自然现象、表达人类征服大自然愿望的作品异常丰富。b神灵大多是自然神。c神话的单一性。d中国神话关于神袛的记载非常简单,是零星的、片段式的有关事件的概述;希腊神话的主要表现有:a折射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作品居多。b神灵大多是自然神兼社会神或比较纯粹的社会神。c神话的内容相对集中,风格较为统一,有完整的谱系。d希腊神话在流传过程中,一般都有比较完整、有起有落的故事框架。

(3)希腊神话的感性化特征成为希腊人和后来的西方人的向往,中国神话则由于其历史化的变形而成为中国人世代敬仰的道德楷模。

11、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西方的思维模式以分析为主,辅之以少量的综合,而东方的思维模式则以综合为主,佐之以少量的分析。

(2)中西语言一个重词汇,一个重语法。即西方语言是典型的语法型语言,汉语是典型的语义型语言。语法型语言与语义型语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编码方式、结构框架和基本结构单位不同。a语法型语言中现实的特征是通过问接或曲折的方式反映的,语言范畴和概念范畴是不一致的,语法型语言以形态体现跟概念范畴相对应的语言范畴。语义型语言采用直接编码的方式,现实的特征在语言中得到直接的反映,语言范畴和概念范畴保持一致。b语法型语言的结构框架是“主语—谓语”,语义型语言的结构框架是“话题—说明”。c西方语言以“句”为本位,以词为句法结构的基本单位;汉语的情况刚好相反,“字”是汉语最小的句法结构单位。(3)从构成方式来看,西方语言是形合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的语言,西方语言句子的构成主要依据形态规则和形式的方式,而汉语句子的构成主要依据语境等语义因素,是依靠语义的方式。

(4)从语法范畴分析,西方语言是严式语言,汉语是宽式语言。语言严式与宽式的差异源于形态的差异。西方语言是一种形态语言,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5)中西语言——思维模式存在着“整体领悟·类比联想”和“构造分析·逻辑演绎”的对立,这种对立在语言层面也有明显的表现。

(6)语法型的西方语言的句法结构,具有层次线性、结构封闭的特点,而语义型的汉语的句法结构,具有层次立体、结构开放的特点。西方语言与汉语在句法结构上呈现着焦点视与散点视的特色,西方语言的句法结构以焦点视为主要特征,汉语句法结构则以散点视为主要特征。西方语言与汉语在句式类型上的显著差异是:西方语言主从句发达,汉语对偶句发达。西方语言具有虚拟语法范畴,汉语缺少虚拟语法范畴。

(7)在修辞方面,西方语言显得较为精准、周严、直露,汉语则显得较为模糊、简约、含蓄。在语言风格上,西方语言与汉语呈现出精准与模糊、周严与简约、直露与含蓄的差异。在语篇修辞上,英语句子的典型模式是直线型结构,而汉语句子的典型模式是螺旋型结构。

一、填空题:

1.逻辑推理最重要的特点是客观性、形式化和确定性;重视定理、公理、演绎、推理和抽象思维。

2.西方法律的第一要义是天赋人权,第二要义是人人平等。

3.分离主义的政治态度和自由主义的生活信念构成了希腊城邦社会的重要特征。4.中西民族不同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同的生产形式,中国是农耕文明,西方是商业文明。5.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分别被视为两种文化精神的核心。

6.古希腊文化中,人的动物性与理性并列存在,表现为狄奥尼索斯代表的激情的创造精神和阿波罗代表的和谐的理性精神的并存。

7.中国哲学思维偏好运用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西方偏好细剖静析的逻辑分析。

8.英语是直线型思维模式,闪语是平行型思维模式,东方语言是螺旋型思维模式,罗曼语、俄语是曲折型思维模式。

9.东西方两大系列六种高级宗教,包括东方系列的佛教与印度教,西方系列的梭罗亚斯德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

10.在任何一种民族文化中,法律和道德都是其社会成员行为模式的最基本规约形态。

1、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一种很独特的思维方式,它以个体经验与智慧直接切入事物本质。直觉思维是非逻辑的思维,十分重视为认知者留下广大自由的主观空间,有极强的主观性,具有立体有机联系的特征。

2、文化: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人类的各种各样机会中的文化状况,在其可能按一般原理加以研究的范围内,是一个适合于研究人类思想和行动的规律的课题。

3、逻辑分析:逻辑有极强的推理认知的作用,作为思维规律可以被人们共同掌握,成为思维外在化的工具,从而使思维这种主观性的活动能够被传达、被理解、被记录、被检验。它把一切的经验和技能都转化成可以交流和传承的知识。本质被现象包裹着,要认清本质必去除表象,这种去伪存真的方法就是分析的方法。分析的方法成为西方哲学认识的心理基础,由此发展出追求精密分析和严谨逻辑的科学文化形态。

4、礼:礼是中国古代社会较早确立的社会规范体系,其中以公元前1000年左右由周公旦主持制定的礼较为完善。这是一整套以外显的仪式与规范程序确定下来的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方式,其背景是以血缘谱系为前提的宗法观念和等级秩序,基础是以宗法管理和道德约束为手段的德主刑辅之治。

5、个体本位: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上,西方文化把肯定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看作人类社会结合的基础。以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商业原则促进了希腊人个体一时的觉醒和成熟,由此孕育出西方人个提本位的文化精神。个体本位文化精神在伦理观上的体现,是所谓的合理利己主义的人际关系原则在西方社会得到较普遍的认同。

6、中庸和平:中国文化从自己的群体价值日标出发,必然把协调人际关系放在首位。由此生出“中庸”、“中和”的价值原则和人格标准。所谓“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的核心便是思想行为的适度和守常。归结到对个体人格的要求,则是要为人庄重、谨慎,节制个人的情感、欲望,反对固执一端的偏激片面,以达到处世通达圆融。儒道两家的中道观长期影响铸造了中国人和平文弱的文化性格。中庸和平精神渗透到文学艺术创造中,便形成了中国艺术特有的中和之美。

7、西方科学精神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性精神、客观态度与探求真理的执著。(1)理性精神即所谓“阿波罗精神”是西方精神的核心。它表现为承认客观自然世界的可认知性,在各个领域中对形式逻辑的推论和证明法则的普遍遵从,在科学及学术活动中对概念、范畴的建立和理论抽象的偏好,对真理的虔诚信念,以及在日常行为方式中的工具合理性原则。(2)科学精神还表现在对待事物的客观态度上。西方人为实现驾驭自然的目的,强调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这在科学研究中则表现为注重实验与实证。(3)科学精神中还包含着不断探索科学真理的执著态度,它不盲从传统,不迷信权威,不满足于已取得的经验与结论,总之,它敢于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旧有的一切观念和成就,甚至怀疑自己。

8、中国的“家天下”与古希腊的城邦政治有哪些根本差异? 中国: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1)实行“家天下”的宗主统治。(2)讲究事君如事父的忠孝原则。(3)大一统的专制政体。a有能力的皇帝往往乾纲独揽,兼听万事。b权力中心始终向皇帝侧近的机构和侍臣转移。c中国皇帝不仅是政治权力至高无上的代表,也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和学术秩序。d统治者以严密的行政组织限制黎民百姓的个人自由。

古希腊: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希腊城市国家。(1)在政治上实行以巴西勒斯为首领、贵族会议和人民大会掌握最高权力的军事民主制。(2)与古代希腊城邦制的发展伴随而生的是民主政治体制的建构。全体公民都有被选举权,设立了公职津贴和戏剧津贴等,鼓励公民担任公职和参加文化活动。(3)显示了契约原则。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便是作为公民社会最高形式契约的法律对个人政治权利和平等地位的肯定。

9、“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具有怎样的文化内涵?

中国哲学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天与人,或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关系问题。(1)作为宇宙观照的自然观,“天”是化生万物的本源,人是 天工造化之物。所谓“天人合一”是人与天道本性生养、赞化、共运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整

一、协调、有机的联系。(2)作为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天”指认识对象、客体,“人”指认识主体。“天人合一”则是指认识主客体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的一体关系。(3)作为社会观照的社会观,“天”是人格化的、有德性的实体,它是一切社会法则和价值的来源。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道法则与社会法则、天道模式与社会模式的一体性。(4)作为对神秘力量探测的宗教观,“天”是人事不能及。无能为力之事的终极原因,是“天命”、“命数”、“命运”。所谓“天人合一”是说天主宰着人事的成败,而人能以至诚求得神助,天人是共运的关系。“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它构造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培育起“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广土大众的文化;向往大同社会,四海为家,中央集权,一统天下;崇尚秩序,追求和谐,反对战争,痛恶分裂,也不尚竞争;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要求理论的实际效用,要求言行一致,为人师表;反对空谈玄想,憎恶口是心非,也造成了对纯理论和纯思辨的轻视。它铸成“礼之用,和为贵”的大众行为模式,包含对家人的关怀和责任,对乡土的眷恋与归依,也有老道圆滑的一团和气和息事宁人的柔顺。它也是“文以载道”,情景交融,文质彬彬的艺术追求和人的精神与九天的同流贯通。

10、简述中西宗教文化的主要差异:

(1)两种不同的宗教态度。中国文化体现为对现世生活的热爱,具有人本的价值尺度;西方文化表现出对一个超越的彼岸世界的向往,在价值上是以神为本的。(2)两种不同的宗教信念。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宗教观念和信仰体系由于整个文化彻底的“人本化”转向而一直保持在前轴心时代自然宗教的水平,表现出信仰的多元化、泛神化和服务于社会主导价值等他为的特征;在西方,早在轴心时代就完成了从自然宗教到伦理宗教的过渡,一元神的上帝观念成为西方文化价值的根基和支柱,在西方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3)两种不同的宗教体验。在强调现世人伦的中国文化中,不同宗教信仰体系都十分注重人的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追求知性知天、穷神达化的境界,从而达到现世人生的最大快乐。这种追求乐感的文化与西方的罪感文化形成鲜明对比。(4)在王权与教权的关系方面:在中国古代,王权在社会生活当中处于一种绝对至上的地位,而宗教则受到世俗王权的操纵和支配,一直处于附庸的地位:而在西方,教会与王权分庭抗礼,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教权高于王权。

12、结合中西神话的特征对二者进行比较:

(1)中西神话中的神性与人性。中国古代神话由于世俗化和历史化的影响,保存较零散,未能在后世的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西方神话则以其丰富的形象,成熟的形式和对社会生活无所不在的广泛渗透,成为滋润西方艺术和文学创造的源泉。

(2)中国神话(主要指汉族)的大部分作品属于原生态和过渡态神话,具有以下突出特征:a描述自然现象、表达人类征服大自然愿望的作品异常丰富。b神灵大多是自然神。c神话的单一性。d中国神话关于神袛的记载非常简单,是零星的、片段式的有关事件的概述;希腊神话的主要表现有:a折射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作品居多。b神灵大多是自然神兼社会神或比较纯粹的社会神。c神话的内容相对集中,风格较为统一,有完整的谱系。d希腊神话在流传过程中,一般都有比较完整、有起有落的故事框架。

(3)希腊神话的感性化特征成为希腊人和后来的西方人的向往,中国神话则由于其历史化的变形而成为中国人世代敬仰的道德楷模。

11、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西方的思维模式以分析为主,辅之以少量的综合,而东方的思维模式则以综合为主,佐之以少量的分析。

(2)中西语言一个重词汇,一个重语法。即西方语言是典型的语法型语言,汉语是典型的语义型语言。语法型语言与语义型语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编码方式、结构框架和基本结构单位不同。a语法型语言中现实的特征是通过问接或曲折的方式反映的,语言范畴和概念范畴是不一致的,语法型语言以形态体现跟概念范畴相对应的语言范畴。语义型语言采用直接编码的方式,现实的特征在语言中得到直接的反映,语言范畴和概念范畴保持一致。b语法型语言的结构框架是“主语—谓语”,语义型语言的结构框架是“话题—说明”。c西方语言以“句”为本位,以词为句法结构的基本单位;汉语的情况刚好相反,“字”是汉语最小的句法结构单位。(3)从构成方式来看,西方语言是形合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的语言,西方语言句子的构成主要依据形态规则和形式的方式,而汉语句子的构成主要依据语境等语义因素,是依靠语义的方式。

(4)从语法范畴分析,西方语言是严式语言,汉语是宽式语言。语言严式与宽式的差异源于形态的差异。西方语言是一种形态语言,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5)中西语言——思维模式存在着“整体领悟·类比联想”和“构造分析·逻辑演绎”的对立,这种对立在语言层面也有明显的表现。

(6)语法型的西方语言的句法结构,具有层次线性、结构封闭的特点,而语义型的汉语的句法结构,具有层次立体、结构开放的特点。西方语言与汉语在句法结构上呈现着焦点视与散点视的特色,西方语言的句法结构以焦点视为主要特征,汉语句法结构则以散点视为主要特征。西方语言与汉语在句式类型上的显著差异是:西方语言主从句发达,汉语对偶句发达。西方语言具有虚拟语法范畴,汉语缺少虚拟语法范畴。

雅文化 俗文化 根文化 篇6

从观念文化或精神因素的角度看,影响和决定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历史和社会生活面貌的,以及影响当今、今后中国文化走向的,主要不是儒、道、法等家典籍中的雅文化,而是从古至今深植于广大民众头脑中的传统俗文化。不研究、了解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实际存在了几千年的俗文化,只纠缠于经典文本中章句的解释和讨论,是够不上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最多只能算作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研究。

中国诸子及其承继者、诠释者的文本雅文化基本上是一种显文化,以叙事、论事、论人、说理、讲道的形式明确地写在典籍、文本中。中国民间俗文化更主要的是一种潜文化,中国人生存、生活、发展的精神要素、基本价值理念、行为指导原则并没有以理论学说形式明示于典籍,而是以观念、意识、信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支配人们的行为。俗文化有些体现在文学艺术文本中,如小说、诗词、戏曲(剧本)等,有些体现在非文艺文本中,如史书、笔记、杂记等,还有些不出现在任何文本,只能从流传至今的习俗、习惯、口头话语和历史遗存的物质文化中看出来、听出来、体味出来。它主要通过言传身教、习俗习惯和民间艺术的方式传播、承继。例如有的学者提出、并用大量史料充分证明了的游民文化、流民文化、流氓文化、帮会文化,就是很重要的一类民间文化,它在中国历史中长期存在,而雅文化和诸子百家中就不包含这种文化。

中国传统大众文化或俗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活文化。由于历史上中国人生活环境严酷,自然灾害、社会灾难频仍,民间生活文化又往往简化收缩为其核心——生存文化。生活或生存文化不是诸子雅文化的那种统治文化(如法家、部分儒家学说、道家学说的某些部分、纵横家学说等)、教化文化(儒家)或学理文化,它是普遍存在于中国人(包括历代统治者和上层人士)心中,支配中国人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生存、生活和发展的观念、价值、道理和准则。比如民间宗法文化中对祖先、家族的敬拜,强调血缘纽带和据此生出的上下尊卑、领导服从顺序的等级准则;民间婚俗文化中敬天地、血亲,崇尚生殖的价值取向;民间权谋文化、暴力文化中对权力和智谋的崇拜等。

中国主流雅文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传统文化”,一般只对中国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中的士影响较大,对帝王亲贵和官员也有些影响,对农、工、商及五行八作其他人(还有流氓、娼妓、乞丐)等几乎没什么影响。(不被视为主流的阴阳家学说,倒是对社会各阶层都有影响。)而民间俗文化对社会各种人都有重大影响,对大多数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中国主流雅文化对俗文化的影响,完全不能使雅文化包容、等同、替代俗文化。比如,可能有人认为,法家学说就可以等同民间权谋文化,法术势嘛。其实完全不然。法家主要提供的是统治者驭民和控制臣子的办法、制度和理论,而俗文化中的权谋文化主要指在中国复杂的权力关系中如何生存、生活、发展,除包括法家的一些精神要旨外,还包括如何谋取权力、应对权力、化解权力、摆脱权力等,即一般人如何在权力人际中保存和发展自己。这些是法家不会提供的。因为法家的角度是帝王师,而不是一般人。中国传统主流雅文化,如儒、道、法等诸子诸家及其历史上的承继者、诠释者的文本,其立足点大都是帝王师,而不是一般人。实际上,俗文化对雅文化的影响更大,它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雅文化的理解、解释和传播。另外,在中国历史上,各种潜规则盛行。如果没有大众潜文化的支撑,没有人们心照不宣的认可,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真正决定中国社会面貌、决定大小历史事件进程和结局的,主要不是很多人误认为的雅文化,而是被相当多的人忽视了的俗文化。

与西方文化对照,中国传统主流典籍文化最大的问题就是与民众俗文化的疏离,二者之间在很多价值理念上无法贯通。

中国传统文化除雅文化、俗文化外,还有一个二者共同建诸其上的源文化或根文化。中国根文化既是中国文化中单独的一个部分,又是中国雅、俗文化的基础。要想了解中国传统雅、俗文化为什么具有它们如是的内容、特点和关系,就必须了解中国的根文化。

性格文化是各种文化的根本,因为它是人的心理要素与自然界和社会交互作用的最初结果,先于有具体内涵的雅、俗文化;同时,性格决定态度,即对人对事的基本心态和取向,如主动还是被动、积极还是消极、承担还是推卸、主导还是依赖等。性格文化虽然也可以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受雅俗文化的影响而改变,但从群体上看,如果面对的自然、社会没有大的变化,那么这个群体的性格亦是相对稳定的。中国人的群体性格文化就是中国人的根文化。所谓国民性,就是根文化与俗文化交互作用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的那些国民习性。

由于历史上中国人的自然繁衍力强且无法有效控制,而自然资源和适生空间有限,导致整体生存条件日趋严酷,造成了国人看似复杂的性格(面对外界经常有一些自相矛盾的看法和举措)。如果能从根文化的角度研究、理解,这些看法和举措其实并不矛盾,国人性格也不很复杂,它们都是中国人性格文化中弱势性和群体性的体现……

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 篇7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 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交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 当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怎样避免因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民族信仰的不同而造成理解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更大程度的了解他国的文化。

二、中西方文化交际中出现的文化差异⒈饮食文化差异

在饮食中, 中国人很注重味, 而西方人讲究的是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 即使口味千篇一律。在烹调技术上, 因为把美味作为第一要求, 所以中国的很多传统食品都要经过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炖煮, 使菜的营养价值遭到破坏, 但是口感却很好;而西方人认为菜肴是用来充饥的, 他们经常会把各种生菜拼在一起做成沙拉, 会吃大块肉、整块鸡。中国人喜欢团团围坐, 共享一席, 从而营造一种团结、礼貌、和谐的氛围, 美味佳肴既是人们品尝的对象又是人们情感交流的媒介物;而西式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 通过与邻座客人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

⒉价值观差异

价值观的不同表现在时间观念的差异。在中国, 当朋友或是亲戚邀请共聚一餐时, 我们不会询问具体的时间, 我们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或是很早或是稍晚, 大多数情况下会很早, 因为我们觉得提前到达主人家, 是对主人的尊敬;而在西方, 当被邀请时, 主人必须事先通知时间和地点, 经商定后方可进行。他们会准时到达, 因为他们觉得提前到会让主人手忙脚乱, 是对主人的不尊重。

3. 家庭教育的差异

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应该是个独立的个体, 有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 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孩子的行为, 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 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 甚至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 家长都要仔细考虑, 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而中国家长大都数情况下都要为孩子做各种决定, 他们认为孩子还很小, 没有什么经验, 他们的选择或是决定都是不正确, 他们要求孩子顺从、听话。

一、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

⒈价值取向不同

在中国, 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抑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以谦虚为荣, 以虚心为本, 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 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而西方国家崇尚个人为中心, 宣扬个人主义至上, 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 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 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 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

⒉行为规范不同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时, 经常会自觉不自觉的用自身所处的社会行为规范来评判对方的行为是否合理。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 时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例如中国人为了表示友好, 会轻拍孩子的头部;而在西方, 这是一种极其不尊重孩子的行为, 父母会非常反对。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否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就必须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 尤其要了解哪些行为是禁止的, 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⒊认知不同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某些国际会议上, 中国参会的各级领导极其夫人都会穿上代表中国特色的服饰, 夫人们大多会穿上旗袍, 或是红色的服饰;而西方领导人大多都会选择蓝色的。这是因为旗袍是中国特有的, 最能代表中国悠久的文化, 而红色在中国代表着吉祥如意、幸福安康、财源滚滚;而蓝色在西方则代表着冷静和沉着。

二、如何避免文化差异

1.通过文化比较渗透文化意识

英语如果能在比较中学习和运用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中西方人见面打招呼为例, 如果是吃饭时间中国人见面很喜欢用“吃饭了吗?”若见到英国人也这样问:“Did you have the breakfast/lunch/supper?”他们很可能会以为你要请他们吃饭。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加以说明。在称呼上也要给学生讲清中西方差异。还有我们应告诉学生在英美国家习惯称老师为“Sir, Mr.或Miss”, 而teacher是指教师这种职业, 一般不做称呼语用。

2.通过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 英语教学的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讲授上, 而忽略了中西方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 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方式, 利用现代化得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多多举办一些专题讲座, 让学生观看一些能够代表西方文化特色的电影, 让他们中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差异, 培养出具有较高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3.通过主题活动渗透文化意识。

东西方各国都有各自的节日, 在教学中创设和开展以节日为主题的交际活动, 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 进一步加强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圣诞节是西方民族的盛大节日, 我们可以让学生们扮演圣诞老人, 出演关于圣诞节的一些节目, 让他们自己准备, 从准备中让他们了解到圣诞节的意义以及圣诞节的文化。

三、结尾

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 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文化冲突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提高跨文化交际成效的基础, 我们探析文化的内涵, 从整体上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 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跨文化交际的冲突, 有助于把握两种文化的主流倾向, 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

摘要:随着东西方世界的不断交流, 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扩大,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给交际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障碍, 严重影响了交际的顺利进行。探析文化差异是解决交际障碍、有效交际的重要。本文分析了文化差异的几个方面、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文化差异, 从而达到顺利而有效的交际。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中西文化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康淑敏:跨文化交际视域中西文化差异, 曲阜师范大学, 2008

[3]叶馨:中西文化差异下的文化以义探析, 成都大学学报, 2008

[4]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注重中西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 篇8

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更多关注语言的形式和结构规则, 认为只要学会语音、词汇、语法就算掌握了英语。然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方面, 语言反映文化;另外一方面, 语言的形式又受到了文化的制约,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所以, 英语语言的使用规则在近些年得到语言学家的高度重视, 即决定使用英语是否得体的各种因素, 实际上就是英语所属文化的各种因素。

由于中西方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不同, 使得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意识形态。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在教学中的体现

(一) 社交往来的差异

1. 问候。

在现实生活中, 中国人多用“吃了没有?”“去哪儿啊?”这样的话来打招呼。而在英语国家, 如果有人被问到:“Have you eaten yet?” (吃了没有?) , 被问者恰好未吃过饭, 他会认为问话的人要请他吃饭。但实际上这只是打招呼, 并无请人吃饭之意。如果有人被问到:“Where are you going?” (去哪儿啊?) , 他会产生不安或者不高兴的感觉, 认为“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这不关你的事) , 感觉好像受到审问或者隐私被窥探。

2. 赞美。

中西方人接受赞扬时的反应也有很明显的区别。中国人听到此类话语后会作出一些谦虚的回应, 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Thank you”。教学中, 我给学生讲过这样一则笑话, 在一次舞会上, 一位美国人赞扬一位中国女士说:“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 (你今天很漂亮) ”这位中国女士赶忙谦虚地说:“Where (哪里) , where (哪里) 。”而这位美国人感到非常奇怪, 然后只好说了句:“Everywhere (到处) 。”根据西方人的习惯, 当他们赞扬别人时, 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者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 否则他们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而中国人则比较谦虚、谨慎, 即使心里非常高兴, 也不会坦然认同或接受对方的赞扬。

3. 称谓语。

称谓语一般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交称谓语。前者指对亲属的称呼用语, 后者指对亲属之外所有其他人的称呼用语。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可谓丰富, 甚至因地域差异还会出现特殊称呼。这些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 常用于非亲属间, 例如:对长辈称“叔叔”“阿姨”, 对平辈称“大哥”“大姐”。而在西方人的生活中, 除了自己的父母、祖父祖母外, 大多数情况下对其他亲属称呼其姓名。而社交场合中, 会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 以示关系亲密。对于Sir (先生、阁下) 、Madam (夫人、女士、太太、小姐) 、Mr. (先生) 、Mrs. (夫人、太太) 这一组敬称用语, 一般适用于人际关系不亲密或者对对方个人信息不了解的情况。

(二) 有文化内涵差异的词汇

词汇是语音的基本单位, 也是语言的组成部分, 词汇的使用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的含义有所不同, 因此, 在教学中注重贯穿此类差异的介绍, 使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更深更牢。

1.“龙”文化。

西方神话传说中, dragon是一只巨大的蜥蜴, 长着翅膀, 身上有鳞, 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 能够从嘴中喷火。圣经故事中, 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而“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 是一种能行云降物的神奇动物。在古代, 龙还作为皇帝的象征, 汉族人民以“龙的传人”自称。

2.“颜色”文化。

(1) 在中国文化中, 黑色是“悲哀、恐怖、神秘”的, 而在英语中, 黑色却有“严肃、庄重”的含义, 如:“a black tie dinner”表示“正式聚餐”“black figure/in the black”表示“盈利、赚钱”。 (2) 白色在中文中表示“恐怖、不吉利”等负面含义, 但在西方文化中, “white”却又有“纯洁、善良”等正面的含义。 (3) “blue”在汉语和英语中其语言意义是相同的, 但其文化意义相差甚远。汉语中蓝色一般表示“宁静、和谐、美好”, 但在英语中“blue”的文化意义却不同, 它既可以表示高贵、权势, 如:She comes from a real blue blood (她是贵族子弟) ;也可以表示不快、倒霉甚至色情。

二、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 只注重听说读写技能训练, 忽视跨文化意识培养, 语言失去了内容就变得枯燥乏味, 教学会显得呆板, 学生对英语学习会慢慢失去兴趣。由于跨文化知识的欠缺, 导致谈话不得体, 交际不成功, 教学目的也很难达到, 这不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所愿意看到的结果。因此, 我们必须意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素养的观念。

(一) 培养学生用西方思维方式和视角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

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形成固有的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 很难理解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一些西方文化现象。英语背景知识的教学能够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等级观念和道德规范以及西方人具有互尊互让、平等待人、谦虚谨慎、尊重老人和妇女的文化背景, 就不难理解西方人喜欢恭维对方、称赞对方, 而对方也乐意接受的现象了。

(二) 减少中国文化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干扰

英语中许多词汇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且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不同的交际意义, 缺少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势必受到很大限制。而在英语学习中, 人们经常称不地道的英语为“Chinese English”, 实际上这就是英语受中国文化思维模式干扰的一种表现。在英语学习中, 学生喜欢用汉语的思维方式进行语言组织, 然后转化成英语表达出来, 这是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受中国文化及思维方式影响的典型现象。如果我们在学习英语语言过程中, 加强对英语语言文化背景、英语语言结构的学习, 便能减少这种干扰。

小议中西文化差异 篇9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 见到朋友或熟人打声招呼, 是一种常见的礼貌行为。中西方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 因此他们在见面时打招呼的用语和习惯大相径庭。中国有浓厚的食文化, 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因此, 中国人见面时喜欢用“你吃了吗”和对方打招呼, 这句问候语实际上已失去了字面上的意义, 即不是用来询问信息的, 而只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因此, 回答“吃了”或“还没有吃”均无关紧要。然而, 若按字面直译成英语:“Have you had your dinner?”问候西方人 , 按照其文化习俗 , 这意味着邀请对方吃饭;若男性问女性, 则表示一种要与对方交朋友或约会的愿望。其实, 中国人说这句话时, 通常是没有“邀请”和“约会”这层意思的。汉语中另一种常用的打招呼语是“你去哪里啊”、“到哪儿去啦”, 这两句话在汉语中也是打招呼的方法 , 但不是真想了解人到哪里去。所以, 对方可以任意给一个回答, 而毫不觉得难 堪。然而 , 如果用同 样的方式 与西方人 打招呼 :“Where are you going?”“Where have you been?”西方人往往会理解为是一个询问信息的问句, 会使他们感到难堪, 甚至感到生气, 他们认为说话者在干涉他们的私事。他们虽然嘴上不说, 心里也许会想:“Why do you ask these?questions?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还有一种中国式的问候方式是看见某人在做什么, 就说什么。例如, 当中国人遇见自己认识的人在洗车, 可能会这样打招呼:“你在洗车啊? ”中国人听到这样的打招呼觉得很自然、很正常。可是对西方人说:“You are cleaning your car, aren’t you?”他听起来觉得很奇怪、很别扭 , 心里会想 :你明明看到我在洗车, 还要问这样的问题? 简直是在说废话。

由于英美人比较讲究高效率的缘故, 人与人之间没有中国人那样热情, 在以上同样的情况下, 常用的打招呼语一般比较简单 , 如“Hi”, “Hello”, “How are you?”或“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等。有时也以谈论天气的方式, 如“It’s a nice day, isn’t it?”和对方打招呼。然而, 这样的问候语中国人听起来觉得洋味太浓, 觉得与对方太过生疏, 一般较少使用。

二、告别用语的差异

通常人们在进行交际时, 不会不发出任何信号就突然分手或匆匆离去, 离开前总会用一定的告别语, 表明自己要离开。中国人分手时通常说:“再见。”相当于英语中的“Goodbye”, “Bye-bye”。但是在说“Good-bye”, “Bye-Bye”或“再见”之前, 人们还要说些客套话, 中西方由于社会文化习俗不尽相同, 告别用语因此各具特色。“在中国的告别礼仪中, 人们往往把道别的原因归于对方”。例如, 中国人到别人家里做客, 告别时多半会以“我得走了, 你一定很累了。” (“I’d better to go now.You must be very tired.”) 或“你明天还得早起 , 我该走了。” (You will have to get up early tomorrow.I should go now.”) 等方式向主人告别。然而, 如果一个美国人去另一个美国人家里做客, 他多半找出与自己有关的理由道别, 而不涉及主人一方, 如:“Well, I’d better let you have some sleep.” (好了, 我得让你休息了。 ) “Tomorrow, I have to get up early.I must go now.” (明天我还得早起, 我该走了。 ) 或者说:“I have to go.Tomorrow? I’llgo to work.”“I must be say good-bye.My wife is waiting for me athome.”等等。 正如Alan Maley所说 :“In typical western contextthe guests would usually find reasons to leave related to themselves rather than to their hosts.”另外 , 他们会用 :“We have to saygoodbye now.We enjoyed the evening very much.Thanks a lot.” (“我们得说再见了。我们今天晚上过得很愉快。 多谢了。”) 或“I think I’d better be leaving now.It’s very nice to have a talk withyou.” (“我想我得离开了 , 和你聊天非常愉快。”) 等略表示感谢的告别语。英美人认为这样说, 更显得体。但是, 在中国, 则一般不使用这样的告别语。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 如有客人来访, 当客人离开时, 主人要把客人送到家门口。客人会对主人说:“请留步。”“不要远送了。”主人会说:“走好, ”“慢走。”之类的客套话。这些说法都无法直接译成英语。向英美人道别, 若这样他们会觉得十分尴尬, 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要送你太远的意思。除非你邀请, 否则别想他们会送你很远。这并不是西方人不友好, 只是他们没有这样的习惯。若对外国客人说:“Go slowly.”“Walkslowly.”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 :“Why should I walk slowly.” (为什么我要慢走? ) 外国人把“Go slowly.”, “Walk slowly.”看做是一种要求, 事实上, 这只不过是中国人告别时所使用的一种极为普通的表达方式。在此类情况下, 英美人常常将客人送到门口并 且说 : “Do come around again when you have time.” (有空再来。 ) 或“Give my best regards to your parents.” (替我问候你的父母。 )

此外, 当中国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 问题解决后, 中国学生离开前可能会这么向老师告别:“对不起, 浪费您这么多的时间, 我该走了。”这是一句自谦的客套话, 只是表示对老师的尊重。若这名老师是西方人, 他/她反而会觉得尴尬。他/她会认为, 在你心里, 他/她的帮忙只是在做一些无用的事而已。他/她会觉得很不高兴, 以后不会再帮助你了。其实在这时, 中国学生只需说 :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I think I should go nowGoodbye! ”如此就可以了。

文化差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交流、交际、表达, 除了要通晓两国的语言文字外, 还必须有深厚的两种语言文化功底, 深刻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 而且做到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等值, 才能在日常交际中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参考文献

[1]邓炎昌.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中西文化差异探析 篇10

一、历史传统的差异

中国文化就是指五千年来的各民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并经过各朝各代人民不断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古代的时候我国的文化就享誉世界,受到其他国家的景仰。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以“和”为贵,主张修身养性的中庸之道。这种思想,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早已根深蒂固,不可撼动。所以我们的民间俗语、谚语中也有很多是体现着这一精神的,比如“克己复礼,不喜形于色”、“吃亏是福、与人为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等等。

西方文化一般是指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这一文化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浸染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然后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最后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这一以“天人相分”的思想为核心, 崇尚个人主义和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但是这和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自私也是有区别的,英语中把个人主义和自私是区分开来的,“个人主义”是“individualis m”,是个褒义词,而“利己主义”、“自私自利”在英文中是用selfish一词。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传统,我国的古训中有“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相类似的语句等。因此在我们中国,如果遇到某个德高望重的老年人,我们都会称之为“张老”、“李老”等,在姓氏后加个“老”字,以示尊重。在汉语里,如果直呼老人的名字是非常不礼貌的。但是在西方国家却是与之完全截然相反的情形。西方人是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的,因为在他们看来, “old”意味着“风烛残年”、“来日不多”,是“不中用”、“社会负担”的代名词。他们一般是委婉地称作是senior citizens,意思是年长的公民。

二、习俗文化的差异

受到多种客观因素影响,中西方在习俗方面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在打招呼、称呼、称赞夸奖、道歉等多种方面都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民族习俗文化。例如在打招呼的时候,中国人会很自然的问道:“吃饭了嘛?”,在中国,这是非常普遍及大众化的一句问话。而在西方,他们则会去很认真的思考对方为什么问他这句话,是不是要邀请他吃饭?或者“去哪里吃饭”。对待此种招呼语,中国人也不会有什么想法,而西方国家的人,则会在心里想去哪里,关你什么事请?在称呼上面,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是尊老爱幼,对长辈要称呼“爷爷”“爸爸”等相应的称呼。而西方,则会直呼其名,他们认为没什么。中国人的亲属关系的称谓足以让西方人云里雾里,而西方国家里,与父母同辈的,男性就是“Uncle”,女性就是“Aunt”。在表示称赞夸奖的时候,中国人往往会用自贬来表示谦虚,在外国人眼里看来,中国人是在自贬身价,认为你不诚实,他们一般会用一句“Thank you”表示接受了,这在中国人眼里,又认为他们很自大,很没礼貌。中国人在招待客人的时候,哪怕是菜多的没地儿放,也会说“没什么菜,大家随意”,然后吃饭期间会给客人夹菜表示客气,西方人则是以多数的蔬菜来招待客人,并不会给客人夹菜,他们是诚实的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吃多少吃多少,不像中国的客人往往会因为不好意思而饿着肚子回家。另外西方人表达对别人帮助的谢意往往都会直接的说:“Thank you.”而中国人则不是直接回复“不客气”。而是会回答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然后对西方人直译成“It's my duty”,这样一来在西方人听起来中国人表达的含意是:“这是我的职责”,言下之意就是这是我的职责,我不想做, 但是不得不做。中国人的含蓄和委婉在西方国家是行不通的。

三、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

古代中国人民主要信奉儒教和道教,这在很多词语中都有所体现。如“太极”、“道”、“尊天命”、“行孝道”、“听天由命”等。隋唐时期,佛教传入我国,至此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厚而久远的影响,大量的佛教词语随之而来的例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与此同时,佛家所宣扬的轮回报应的思想也逐渐被儒、道两家思想所接受,并消化融合,人们开始相信是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兴盛考试达到顶峰,出现了“阿弥陀佛”、“一尘不染”等佛教主体的词语。

然而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英美,人们大多数信奉的是基督教,其教徒众多, 区域广阔。基督教是597年传入英国,之后,大量和及独家有关的词语便陆续汇入英语行列。例如:angel, monk, creature, deluge, religion, dean等词语,还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狱吧)”等这样的诅咒。在现代英语中,也可以找到许多来源于基督教的习语和格言比如:a fly in the ointment(美中不足)、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思维方式的差异

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是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两千多年的主流思想都是儒家思想,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德”,强调神灵的作用,所以中国人的生存意识就显得非常的发达,形象思维非常突出,也注重所谓的直觉和意境。然而在西方,他们提倡的理论是“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等以人为中心的理论,不像中国一样感性大于理性,他们的科技意识发达,抽象思维突出,注重逻辑推论,对任何事情都喜欢去实证研究。因此在汉语中,我们通常注重语言上的意合,注重我们通常所说的悟性和辩证思维,在叙述和说明事物的时候,中国人也习惯于按照一个特定的顺序,例如从大到小,由表及里,从整体到个体,从一般到特殊等等;而英语则注重形合,注重理性和逻辑思维。在时间、地点、称谓、位置、人物介绍等排列顺序的对比中,我们就可以清楚的发现这一特点。还有一点很有意思的是,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问“你吃饭了么?”,中国人就可以通过当时说话的时间、语境等推测出别人问的是早饭还是中饭还是晚饭,不是靠理性的把握。而在英国人的说话习惯中,他们则会很清楚的说明是breakfast, lunch, supper。

五、非语言交际的差异

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和其他装饰等都是非语言交际的范畴,非语言交际就是指语言、文字以外的传递信息的方式。据相关资料显示,在交际中,非语言交际占据了信息量的65%,当两者产生冲突时,这个百分比还会更高。所以,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些非语言交际上的差异,来更好的与西方国家的人交流。中国人竖起大拇指的意思是说“好”“不错”,是称赞的意思,而在美国,竖大拇指的意思是想搭顺风车,这点对中国人来说会觉得有点匪夷所思,但这就是中西方的差异。在中国,长辈们都会轻拍小孩的脑袋,表示喜爱,但是如果你以同样的方法对待西方的小孩,人家家长就会不乐意,在西方人的眼里,这是一种不尊重他们小孩的行为。中国人看见老外的时候,会觉得稀奇,然后盯着对方看很久,更有甚者,会指指点点,单是在西方,他们觉得盯着对方看,或者看很久都是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很多外国人都对这一行为表示极大的不满,即便事实上中国人并没有恶意,但是误会就这么产生了。有个经典的笑话,是说有一对外国夫妇在中国的餐馆里吃饭,他们点完菜以后,对着他们的宠物狗做手势给服务员,服务员就牵着狗去了厨房,不久就端出来一盆狗肉。外国夫妇的意思是让他们给他们的宠物弄点吃的,但是服务员理解为把小狗做成菜,非语言交际的差异引起了这个天大的误会。

总之,我们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使用它,使用它就是要去和外国人交流,我们在光学习语言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文化差异在交际中的作用,因为语言和文化是融会贯通的,光会用嘴说,用笔写,是不可能很好的与外国人有很好的交流,反而往往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和国际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趋势, 跨国的交际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我们就非常有必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避免在跨国交际中出现误会。本文主要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非语言交际等方面, 探析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传统

参考文献

[1]Sapir, Edward, 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New York:Harcourt, Brace&Co., 1921.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中西文化之“孝道”比较 篇11

关键词:孝道;差异;原因

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孝文化在国人的道德观念中有着深厚的基础。它崇尚对长者的尊敬,恭顺及关爱。相比于中华文明,西方文明更注重的是自我发展及成就,它更注重的是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而不是孝道。本文将通过对孝文化起源的追溯及其原因的分析来探讨中西孝文化的相异性。

一. 中西文化中的孝道

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传统价值之一的孝文化享有着漫长的历史。根据出土的金文记录,它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孝道不仅是对家中长者关爱的思想,更是中国数千年政治秩序的重要社会标准,它是古代社会历史的产物。人们认为对帝王的“忠”和对父母的“孝”都是很自然的事情,甚至把它作为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标准。从其构词法也可以看出,“孝”字上半部分是“老”,下半部分是“子”,“老”在“子”的上面,意味着孩子要服从父母。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意义也在发展变化中。历史上,孝道要求人们无条件地服从父母亲的一切安排,当父亲健在时,要根据父亲的愿望行事,当父亲过世时,要根据父亲曾经的行事风格行事。如果能在为父守丧的三年期间保持父亲曾经的做事方式,那么他也就可以被称为孝子了。古代中国强调家国一体,封建社会“家”和“国”有着相似的组成结构,人们认为只有能对父母尽孝才能对朝廷尽忠,因为对于国家来说,皇帝就像家庭中的父亲。有鉴于此,中国封建帝王们大多宣称以孝治天下。然而,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社会的发展使得孝道不再是封建义务,而成为了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特别是清朝末年起,随着与西方世界的逐渐接触,民主和自由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人们的自我意识得到不断加强。以陈独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们站在历史的高度揭露封建孝道的专制与独裁,并把传统封建孝文化引入以人为本的新时代。五四运动后,传统孝道开始随着民主的发展而发展,它反过来又引领着民主的发展进程。当今社会,孝道主要要求人们去尊敬和赡养父母。在西方,人们也很注重对长辈的孝顺,但这种孝顺却有着其独特的内涵。西方文化主要有三个来源。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代希腊文明;希伯来犹太文明和罗马文明。这三大文明与基督教义相结合最终形成了西方文化体系。西方对于“孝”的记载最早源于圣经经文,它要求人们尊崇父母以使他们享有更长生命。西方文化历来强调独立,每个人都享有自己不愿为他人所知的隐私。这就使得在西方,子女对父母尽孝的表现方式不能和中国人那样地关心对方的饮食起居等琐事,而是努力地根据对方的需求去行事。在社会经济普遍不发达的过去,它也要求子女在经济方面赡养老人,1600年英国法律明确规定子女要承担老人的债务负担,但这条法律现在已无人执行,国家已在很大程度上代替子女承担了老年人的经济负担。西方是“自由”的世界,对“孝”的解释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很多人相信的“回报”论。这一理论认为父母亲生育了孩子并含辛茹苦地把他们抚养成人。作为子女,当然要把父母的恩德牢记在心并加以回报。但也有不少人反对这一看法。在反对者看来,“感激”和“欠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孩子们只应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表示感激,但不一定就要加以回报,因为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不是子女要求他们这么做的,所以子女也就并不欠他们的。

二. 中西文化孝道之比较

每一种文化都是其历史发展的结果,不同文化对人际关系包括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要求。在任何社会中,家庭都是最小的社会单位。但鉴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家庭的组成也有很大不同,这也导致了不同文化对孝道的不同理解。传统中国家庭是以大家庭的形式出现的,它意味着三四代人都可能共同生活在一起,共同生产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果实。人们相信家庭越大越好,特别是孩子越多越好。每个家庭都有很多孩子,当这些孩子长大成人甚至结婚生子时,他们都可能继续和父母亲甚至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孩子们从小目睹大人对长辈们的孝顺之举,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孝子”。 从“民国”开始,随着思想的解放,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核”家庭,孩子们成家后再也不愿和父辈住在一起了,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和社会的现代化,每个家庭中孩子的数量减少了很多。但多数人愿意孝顺父母,照顾父母。因为“孝”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的心里。西方文化起源于多山和夏季干燥的地中海地区,这一地区并不是很适宜于农业的生产。人们转向手工業和商业的发展,他们集中于一些城市,为了搞好经营他们总是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家只是旅途中的“旅馆”而已。十八世纪,一些来自于英国的清教徒带着梦想来到了北美大陆,在这块自由的土地上,他们摆脱了国王和教会的约束,培育了以自由为最高追求的个人主义。有鉴于此,西方家庭关系要比东方家庭关系更加松散,家庭成员之间更加缺少有效的约束力。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更注重父母和子女的平等关系,它不要求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父母鼓励孩子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张扬的个性。英美人大多是基督徒,他们认为孩子是上帝赐予的礼物,因此会毫无怨言的把他们抚养成人而不求任何回报,他们在年老体衰时宁愿住进养老机构而不去要求孩子的照顾。孩子们长大后也都搬离父母的住处独立生活,要是双方愿意继续住一起,孩子需向父母亲支付相应的房租。 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人忽视家庭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成功的人必然要拥有幸福的家庭。 家庭像港湾,是疲惫的心灵得到憩息的地方。有人把西方国家家庭成员关系比喻成停泊在同一港口的不同船只,他们互相关照,相互分享。但若有船决定不再停留在港,便可随时离开。 这一形象的比喻很能说明西方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孝道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十一世纪,随后兴起的儒家文化被认为是其不断发展的理论基础。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的孝文化得到了极大拓展。西方世界的孝道却没有随着时间的发展得到很好地发展,它的内容也因此非常有限。英语词汇里有表示“孝”的单词,西方家庭中有“孝”的行为,社会里却没有“孝”的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中西社会孰优孰劣,西方自古无《孝经》,也没有“百万孝子计划”,可他们依然老有所养。中西文化中的“孝道”都是它们自身文化的一部分,是它们自身文化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陈治国.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之比较[J].河北学刊.2005年06期.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作者简介:

薛丰年,男(1976——),英美文学硕士,延安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崔延琴,女,(1976——),延安实验中学老师

中西文化差异图式解析 篇12

图式 (schemata) 的概念最早由瑞士科学家皮亚杰 (Jean Piaget) 提出, 是一种知识系统, 是个体围绕不同的事物和情景将过去获得的知识、经验有序存储于头脑中形成的一种长期知识构架。文化图式内容图式的一种, 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文本以外的文化知识结构。本将从三个层面对中西文化图式差异进行解析。

二、中西文化图式差异层面比较分析

中西文化图式差异主要体现在人、生活、思维三个层面。

1、种族构成与民族层面差异 (race and nationality differences)

(1) 构成图式差异

中国惯以“民族”来划分文化来源构成, 以汉民族文化为核心和主流文化, 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围绕其形成“一花冠芳、百花齐放”的局面。西方惯以“种族”来划分文化来源构成, 随着海外殖民扩张和外来移民过程而融入了许多外来种族文化形成“熔炉式”文化局面。

(2) 关系图式差异

中国民族关系体现的是“家长制”, 汉族是“家长”, 而其他55个民族如一个家庭里的“孩子”一样, 而对于移民则抱着“主人待客”的态度。西方各种族关系体现的是“社区制”, 每个种族就像是生活在不同的社区里, 每个社区具有某种共用的自我理解和强烈的团队意识, 即由共同的语言、历史、宗教活动、关系惯例、社会习惯所组成的紧密联系。

2、生活方式与行为准则层面差异 (way of life differences)

(1) 生活方式图式差异

中西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决定着生活方式图式的差异。中国图式中, 人与人之间强调“连通性 (connectedness) ”, 即错综复杂的“人脉”或“人际关系网”, 每个人的生活在建立网的过程中得以完成。西方图式中, 每个人被看作应运自然法则而生的独立个体, 在生活中有着明确的“我”和“他人”之分。

(2) 家庭图式差异

中西方家庭图式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差异。传统的中西方家庭图式的共同特点是“父权家庭”——即女人在家庭当中处于从属和低下的位置, 女人很多时候等同于男人的“财产”。中西方家庭图式的差异更加突出。中国家庭各代之间有着庞大而错综复杂的联系, 祖先是“根”, 而以男姓后裔为“分枝”编写的关系则“枝繁叶茂”地壮大开来。一个个小家庭便被这种“树干与分枝”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 直接影响着日常家庭活动。西方的家庭则以“父方”和“母方”为区分建立起一个关系树。各代家庭之间较中国家庭联系更加松散而独立。

(3) 教育图式差异

中国教育图示在教育的功能和目的方面有着显著的特色。中国的教育图式可以归结为“教书育人”四个字。学习能够使人自省也是自我提升的唯一出路, “金榜题名”是受教育的最高目标和直接检验标准。因此中国人将大学等同于出人头地的关键, 也导致了“应试教育”的悠久历史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盛况。西方对于教育和成功的关系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 他们将教育基于人的基本“开化”和兴趣上面, 强调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对于成才和成功秉持“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理念。

(4) 人与环境关系图式差异

中国人面对自然建立的是“和谐图式”, 强调“阴阳平衡、天人合一”。传统的儒家文化强调“礼之用、和为贵”, 当代中国秉持“创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来指导人类社会政治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西方, 人与环境的关系图式是“征服与被征服”敌对关系, 主张“环境为我所用”, 与人相处强调“坚持自我立场”, “有主见”, 而不是一味地“趋同”和“妥协”。

3、思维与思想价值观念层面差异 (mentality differences)

(1) 思维图式差异

中国的思维图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综合式的“整体思维图式”, 这种思维图式源自于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强调各个局部要按照一定的次序和方式组成整体, 讲事情要先整体后局部, 构图强调整体意境而非局部特征, 在政治上体现为一党制的大一统。西方的思维图式是一种分析式的“个体思维图式”, 西方相对开放但不统一的地理环境促成了古希腊松散的城邦制, 也直接孕育了现代西方政治上的自由民主, 艺术表现上注重细节和比例, 语言描述上遵循先小后大的规律。

(2) 价值规范与世界观图式差异

“道”是中国哲学最高的范畴之一。它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观念预设之一, 所谓"太初有道"不仅为认识明确了终极的目标, 也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提供了最根本的判断依据。两千多年来, 历代思想家通过对由一系列符号和文字组成的《周易》的研究和阐发, 逐渐建立起了一整套关于宇宙、社会乃至人生的观念和话语体系。这个体系以动态的、开放式的结构整合了人们观察世界的多种视角, 并因此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框架的主要的“元结构”。“太极图”表现了中国人在不断变化的“气”的世界中追寻“阴”与“阳”的平衡。西方的哲学探索更倾向于科学的思维方式, 倾向于实证研究和不断地否定前人和自我否定。西方人不断地在“真假”、“有价值和无价值”之间选择, 因此常常简单地将世界划分为“黑与白”、“善与恶”。

三、结语

关于文化图式的层次构成与分析是一个博大而庞杂的课题, 很难简单明了的加以界定和阐述, 但在现如今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下, 对于中西文化差异图示解析十分必要。本文对文化图式的层面划分仅基于个人的认识与研究, 有待完善与争论。

参考文献

[1]Blair, John G.McComack, Jerusha Hull.Western Civiliaztion with Chinese Comparisons[M].Shanghai:Fudan University Press, 2010.

[2]Widdowson, H.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0:102.

上一篇:子宫颈癌术后下一篇:利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