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学

2024-10-27

中西文学(精选11篇)

中西文学 篇1

摘要:早在20世纪初女性主义文学在世界范围内就开始有了它的雏形。女性主义文学首先在西方兴起则是在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深受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影响。两者有许多共同处, 但它们之间的差异也不容忽视, 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究。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有其独特的叙事模式, 但它主要关注和追求创建“双性和谐”, 而缺乏西方女性文学强烈主张的女权主义色彩, 这引起一些学者的非议。对于女性主义文学的研究我们仍然有必要从各方面去加强, 争取大范围唤醒女性的性别主体意识。

关键词: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共同处,差异

西方女性主义是指产生于欧美国家、以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为目标的思潮和运动。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 女性主义首先在西方兴起。确切地说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后, 阿伦普·德·古杰发表的《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一书, 标志着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和运动的正式形成。从那时候起女性主义批评就被公认为是当代西方文艺批评的重要流派, 而且女性主义理论也被认为是当代文学理论潮流中影响最为广泛、最具活力的思潮之一, 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不仅影响到西方世界, 而且波及了全世界。受此强大思潮影响而诞生的具有非凡影响的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 其中尤以英国小说为主, 如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托马斯·哈代所著的《德伯家的苔丝》等等。自女性文学在西方兴起后, “性别”就成为了当代文学批评研究的主要视角之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入中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和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妇女第四次代表大会, 中国的女性主义理论迅速发展起来, 且硕果累累。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 相当多的研究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学者都在试图让中国女性主义不仅具有我们自己的特色, 又能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有着相当的水平。由于中国女性主义批评源于西方女性主义批评, 两者不可避免地具有诸多相似处, 但是也受很大其它因素的影响, 两者之间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 不同的研究者们在做分析时对它们的差异也持截然不同的态度。

由于西方女性主义是起源于欧美国家的, 而中国的女性主义又来源于西方, 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与中国的女性主义思潮之间有许多明显的相似之处。两者拥有共同的理论基石, 这也促成了它们的相似性。无论是西方女性主义还是中国女性主义都蕴涵深厚历史唯物主义的意蕴,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它们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二重论与女性主义相结合, 解释妇女受压迫的原因, 也都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分析方法, 揭示妇女地位低下的根源。此外, 二者的研究所关注的内容具有相似性。中国女性主义和西方女性主义都是以妇女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西方女性主义从阶级、种族、民族、国家、法律、习俗等多方面探究女性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力图改变以男子为中心的文化和社会体制, 从而达到改变社会性别关系, 使男女都能全面发展的社会。中国女性主义深受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 早期也一直努力去效仿西方女性主义。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许多留学人员和国外学者就开始翻译西方女性主义原著。如奥斯丁撰写的《傲慢与偏见》被翻译成中文后就成了学生群中人人皆知的一部反映女性主义的一部著作。同时, 学者们也大量介绍西方女性主义的研究成果, 并且运用女性主义的理论方法和概念范畴对中国妇女的历史与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这些年来发展也比较明显。

中西女性主义的差异也是无处不在。其实早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受“五四”新文化的影响, 中国女性主义观念就开始萌芽, 这也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从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冰心的《斯人独憔悴》、白薇的自传体小说《悲剧生涯》、张爱玲的《金锁记》和《倾城之恋》等诸多女性作家的作品, 我们很容易窥见早期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特征。自改革开放和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妇女第四次代表大会, 中国的女性主义有了很大改变, 中国女性主义理论迅速发展起来了, 作家们在作品中尽量开始探索女性精神和灵魂自由。谌容撰写的《人到中年》就以强烈的女性视角, 表现对女性所面对的情感困境的思考, 因此对女性探求自身价值很有意义。后来王安忆所著的《长恨歌》和铁凝的《大浴女》也都有这方面的贡献。中国女性主义在艺术方面是追求创新的, 很多女性主义作品的叙事模式是很有特点的, 与西方女性主义很不一样。一种被称为“欲望叙事”的叙事模式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中被常用。所谓“欲望叙事”也就是始终使主题的欲望成为贯穿整篇小说的线索。在许多作品中, 主人公都用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的私人生活。这样一种文学叙事模式就使作品更有主题色彩。较典型的例子为陈染所著的《与往事干杯》。在该作品中, 回忆的片段代替了叙述的连贯性, 作者把现实与梦结合起来, 整部作品都显示出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有多方面的差异。第一方面的差异同时也是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家最有争议的一点,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反映出了强烈的反抗性, 而中国女性主义则由于受我们的文化影响而柔和得多, 大部分该类作品都是仅仅反映出女性的一种觉醒。对此, 批评家的解释和合理: 西方女性主义强烈的反抗性与它产生的背景有关, 西方女性主义产生是因为一些声势浩大的女权运动, 而中国虽然在“五四”之后人们开始关注妇女问题, 但是女人本身还是处于被动的地位, 中国女性主义是在20 世纪80 年才受西方影响才开始植入和发展, 我们缺乏这种独立的女权运动背景, 我们的女性主义受政治影响较小, 因此我们女性主义文学所揭露的问题也没有那么尖锐。在许多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中, 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批评具有鲜明的女权主义色彩。如英国当代女作家简·里斯所著的《藻海无边》, 小说就是以一个疯女人身世及遭遇为题材创作的一部非常具有女权主义色彩的小说。另外两部优秀的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也对世界女性主义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德国作家西蒙·波伏娃所著的《第二性》堪称“女性主义宝典”。与中国诸多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不一样, 作者认为两性之间不存在绝对差异。她认为两性之间的差异, 并不比两个单个人之间的差异更大, “一个人之为女人, 与其说是`天生'的, 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 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而是人类文化之整体, 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另外美国女作家凯特·米勒的另一部女权主义经典著作《性政治》, 用实证的办法从多方面对父权制社会进行了考察, 并证明, 在当今社会中, 男性与女性的差别包括社会地位上的差异, 都不是先天的, 而是后天文化作用的结果。而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以及我们的女性主义批评在理论建筑方面都略有欠缺, 始终在努力创建“双性和谐”, 缺乏对父权制的攻击, 因而缺乏女权主义色彩。中西女性文学的第二方面差异则主要体现在后者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更细致入微, 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的思想形态和生活状态。如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 作者把有主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和贤淑的大小姐吉英这两位女性形象就塑造得非常细致入微,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 中西女性主义文学的差异就体现在中西女性主义文学的不同的理论深度。由于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有着更长的历史和更扎实的基础, 它就具备了更纵深的理论, 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则要感性一些。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不仅抨击男性在行为方面表现出的性别歧视, 还善于运用女权主义理论去分析女性在话语权方面遭受的不公平。

中西女性主义文学有着相似处是缘于它们共同的理论基础, 而它们的巨大差异则与各自的文化语境差异有很大关系。在中国, 多数人追求的是一种和谐平等, 他们认为这种认识才是女性主义的出路, 追求女性主义的前提还是要承认男女性别的差异。而从上文介绍的几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经典, 如《第二性》、《性政治》等, 我们则发现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受女权主义影响较大, 很多女性作家们是不承认两性之间的绝对差异的, 她们认为那些差异都是受后天的文化影响而生成。另外,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也有其独特的叙事模式, 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对于女性主义文学的研究我们虽然现在已经做得很满意, 不仅大量去研究妇女文学作品, 也集中从文学、语言学和文化层面对女性主义文学有了很深入的理论研究, 但是我们仍然有必要从各方面去加强, 争取大范围唤醒女性的性别主体意识。同时大范围的学者也应该行动起来关注第三世界的妇女, 让社会给她们一席她们应该有的位置, 并帮助她们重新认识自己。

参考文献

[1]李权文.斯皮瓦克后殖民框架下的女性主义理论——解读《三个女性文本对帝国主义的批评》[J].江汉论坛, 2008.11.

[2]刘思谦.关于中国女性文学[J].文学评论, 1993 (2) .

[3]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9.

[4]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6.

[5]屈雅军.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二题[J].妇女研究论丛, 1997 (2) .

中西文学 篇2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中国思维偏向》的作者是? A、鲁迅 B、林语堂 C、郭沫若 D、张岱年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 一般来说,中国文化性格偏于阴柔,西方文化性格偏于阳刚。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4 尼采在以下哪部著作中提出日神酒神精神问题? A、《悲剧的诞生》 B、《权力意志》 C、《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D、《偶像的黄昏》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5 哪一项不是张岱年在《中国思维偏向》中指出的中国传统思维特征: A、分析 B、整体 C、综合 D、直觉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 1 以下关于佛教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B、它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 C、它在西汉时传入中国。D、它是佛陀的教育。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 2 以下哪位心理学家认为民族的文化性格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神话想象? A、弗洛姆 B、荣格 C、弗洛伊德 D、华生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中国文化的根本是伦理与审美。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4 中国文化石以宗教为根本的文化。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 中国文化的根本是: A、宗教和审美 B、伦理和宗教 C、伦理和审美 D、理性和伦理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 阴历是出于对什么的观察: A、太阳 B、月亮 C、星星 D、地球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A 7 武则天在上位后排斥道教,推崇佛教。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哪一项是中国的性格特征: A、进取性 B、攻击性 C、安宁性 D、冒险性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老子》的文本中体现了对女性文化的崇拜。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 以“威武不能屈”为大丈夫标准的是以下哪位?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孟子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自谁之后西方哲学就分裂为“科学哲学”和“人本哲学”? A、笛卡尔 B、康德 C、黑格尔 D、尼采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西方阿波罗文化所代表的文化性格是什么? A、凶残好战 B、自我欣赏 C、崇尚理性 D、崇尚浪漫爱情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6 孟子精神中有较刚强的一面,比如他所说的“舍生取义”就是一个代表。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7 佛教在中国传播时内部发生了变化,逐渐成为儒教的辅助。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儒家和孔教指的是两种不同的儒家思想。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 《基督教的本质》的作者是? A、费尔巴哈 B、黑格尔 C、马克思·韦伯 D、尼采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 “民贵君轻”的观点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荀子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要把以下哪种人赶出去? A、举重运动员 B、掷铁饼者 C、智者 D、画家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 既表现内在心灵的激荡,又表现向外探求冒险的开拓进取的是: A、《浮士德》 B、《鲁滨逊漂流记》 C、《罪与罚》 D、《卡拉马托夫兄弟》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6 需要注意的是,孔教和儒教这两种说法是将儒家学说分为不同的思想体系。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受儒家浸润比较深的文学,一般不: A、安于天伦之乐的情感 B、歌颂太平盛世的安宁 C、描绘心灵的激荡与冲突 D、悲叹离乱之世的民不聊生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 2 中西方文化性格的不同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伦理与政治 B、文学与艺术 C、军事与外交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 中国文学有一种粉饰的传统。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4 西方人对女性讲占有,而中国人对女性讲阴阳调和。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 概括来说,西方艺术比较重视形似。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以下哪项不是中国文学所具有的倾向? A、多义性 B、模糊性 C、科学精神 D、不确定性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以下属于中国文化视野中英雄所具有的美德的是? A、小不忍则乱大谋 B、大丈夫能屈能伸 C、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A 3 西方文学在敏感的优美性上不如中国文学。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4 “小不忍则乱大谋”是中国英雄的一种“美德”。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 在西方文学发展过程中,古典主义文学中的理性与感性是什么关系? A、理性内容被感性形式制约 B、理性形式被感性内容制约 C、理性内容突破了感性形式 D、理性形式突破了感性内容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 西方戏剧中的布景歌舞台动作具有虚拟性、模糊性。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哪一首诗歌不是思乡思人的: A、李白的《静夜思》 B、闻一多的《太阳吟》 C、艾青的《太阳》 D、苏轼的《明月几时有》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中西文化的互补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和谐与繁荣。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对中国诗歌中平和而不失情绪波动的诗歌予以了肯定。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4 从已有的成果上来看,中国文化的性格明显偏于阴柔,而西方文化的性格明显偏于刚强。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 郭沫若的诗歌哪一首不是以太阳为意向: A、《女神之再生》 B、《天上的街市》 C、《我们在赤吃光之中相见》 D、《太阳礼赞》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6 下列西方作家中曾获得鲁迅推崇的是? A、歌德 B、惠特曼 C、彭骚 D、华兹华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7 下列作家属于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所定义的“寻根文学”的是? A、鲁迅 B、徐志摩 C、阿城 D、高行健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 “文化即宗教”具有世界通用性。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 属于伦理教化的是: A、儒教 B、道教 C、佛教 D、基督教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 相比西方,中国更追求一种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观。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4 奠定了基督教存在主义思想体系的是以下哪个人物? A、费尔巴哈 B、萨特 C、汉娜·阿伦特 D、克尔凯郭尔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 不属于克尔凯郭尔“人类文化性的生存方式”的是: A、审美 B、伦理 C、宗教 D、文学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 西方的伦理从属于: A、文学 B、宗教 C、审美 D、理性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 以下不属于墨家思想的是? A、尚俭节用 B、明鬼尊禹 C、隆礼重法 D、兼爱非攻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下列文学思潮对西方伦理上的价值危机表现最为明显的是? A、达达主义 B、形式主义 C、浪漫主义 D、荒诞派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在儒教的概念中,下列哪个选项的内容处于核心和最高的地位? A、仁 B、义 C、礼 D、信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5 儒家的“仁”与西方基督教的“博爱”是一脉相承、没有差别的。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儒家的伦理与宗教的关系为: A、替代 B、主从 C、平行 D、交叉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 2 可以说,儒家价值体系是具有准宗教意味的。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 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他对士大夫精神的理想判断。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4 “人性恶”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 否定现实,朝向未来不是哪项所具有的: A、佛教 B、道教 C、儒教 D、基督教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 儒家伦理需要天命的依据。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 西方的诗人包括像但丁、米尔顿这样的大诗人,诗歌一般取材于: A、政治 B、家庭 C、宗教 D、社会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3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谁的观点?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基督教文化: A、崇尚感性 B、厌恶理性 C、崇尚肉体 D、崇尚灵魂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 在属于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而不属于“四大奇书”的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 以下西方作品中与圣经题材无关的是? A、《神曲》 B、《理想国》 C、《失乐园》 D、《浮士德》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D 2 西方文学首先关注的是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把谁看作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哲学家? A、尼采 B、海德格尔 C、瓦特·本雅明 D、马克思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A 4 以拜伦为例,西方反基督教的文学作品也有着相对的宗教性。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 《安娜·卡列琳娜》是俄罗斯小说的一个代表作品,它的作者是? A、普希金 B、莱蒙托夫 C、托尔斯泰 D、陀思妥耶夫斯基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 在尼采看来,世界上只有一个基督徒,他就是? A、雅各布 B、约翰 C、马太 D、耶稣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 《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是? A、利玛窦 B、亨廷顿 C、李约瑟 D、斯宾格勒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在尼采看来,希腊的阿波罗精神和狄奥尼索斯精神都具有什么性质? A、反基督性 B、反宗教性 C、审美性 D、尚理性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 3 在艺术表现领域涉及到再现问题,很多情况下与科学是相交叉的。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4 儒家文化的伦理性与()是水乳交融的: A、政治性 B、审美性 C、宗教性 D、说教性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C 5 庄子哲学的伦理倾向是: A、仁 B、无 C、合 D、分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1 孔德的实证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的最终阶段是: A、宗教阶段 B、科学阶段 C、哲学阶段 D、伦理阶段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 A、定量研究 B、抽象概括 C、逻辑分析 D、模糊直观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 3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出自于? A、康德 B、黑格尔 C、鲍姆嘉通 D、克罗齐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最真实的世界。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 在亚里士多德对世界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是,哪个占最高地位? A、拓扑学 B、天文学 C、形而上学 D、形而下学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 文化的最高形式是: A、哲学 B、宗教 C、审美 D、伦理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1 在西方,宗教、哲学与科学三者是密切联系的。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 老子学说的核心是? A、仁 B、道 C、悟 D、名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中国文字中的“六书”是以形声为基础的。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4 生命理学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是什么? A、精和气 B、神和气 C、道和气 D、理和气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A 5 中国哲学偏向(),西方哲学偏向()。A、科学 伦理 B、伦理 审美 C、审美 科学 D、伦理 科学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 1 中国的法律与文学截然不同,它是严谨的、理性的、分析的、逻辑的。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 基督教的时间观是怎样的? A、永恒的时间观 B、轮回的时间观 C、不断复活的时间观 D、末世的时间观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A 3 “法是真正理性的产物”这句话是谁的名言? A、卢梭 B、亚历山大一世 C、孟德斯鸠 D、伏尔泰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在孔子的时间观中,文学色彩要大于精准的行为要求。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 西方的法律体现了()的融合。A、宗教和科学 B、科学和伦理 C、伦理和宗教 D、宗教和审美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C 1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是? A、《文章流别论》 B、《文心雕龙》 C、《沧浪诗话》 D、《诗品》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 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中审美的色彩大于科学的色彩。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 西方文学批评主流的一大源头是? A、柏拉图《斐多篇》 B、亚里士多德《诗学》 C、布瓦洛《诗的艺术》 D、哈罗德·布鲁姆 《读诗的艺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下列符合对中国文学批评的概观的是? A、求真务实 B、追求思想而不追求情感 C、是一种印象感悟式的批评 D、是一种逐条分析的细致勾勒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中国的哲学始终与人走得很近,具有诗化的倾向。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6 哪项不是中国文学的特点: A、言有尽而意无穷 B、妙在有意无意之间 C、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D、精准性、明晰性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1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中把谁的学说中对生命的看法比喻成“生命是一个炮弹”? A、莎士比亚 B、拜伦 C、雪莱 D、柏格森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叔本华认为意志是盲目的、非理性的,所以认识意志只能靠直觉。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 曾影响中国新文化发展的《天演论》是谁翻译的? A、李大钊 B、胡适 C、林纾 D、严复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下列哲学家可以被称为“极端的非理性主义”的是? A、巴门尼德 B、尼采 C、海德尔格 D、德里达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 在五四时期,中国文化遭到了激烈的批判。陈独秀高举两面大旗,其中的“赛先生”是指? A、民主 B、政治 C、科学 D、法治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 五四白话文运动并不是向着“精确的”科学方向进行变革,而是西方科学能够给中国带来政治革命。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生物重演律”是由谁提出的? A、达尔文 B、海克尔 C、赫胥黎 D、巴斯德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 被梁漱溟喻为“人类老年的文化”的是下列哪一种文化? A、西方文化 B、印度文化 C、欧洲文化 D、中国文化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D 3 梁漱溟认为世界文化有三大形态,其中不包括? A、西方文化 B、印度文化 C、欧洲文化 D、中国文化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下列描述符合中国文化发展特点的是? A、正常发展 B、爆破式 C、批判式 D、具有连续性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 雕塑大师罗丹的作品《老妓》是现代雕塑审美优美化的一个典范。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孔子主张复周礼 B、孟子言必称尧舜 C、庄子崇尚三皇 D、老子主张小国寡民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意识形态变动的经济与社会根源是所有马克思主义者的试金石。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西方将历史看做一个过程,进行客观的知识性的研究。B、中国是要从历史中获得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经验。C、儒家和道家基本规定了中国文化的运行方式。D、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孔子在讲《诗》的时候比较务实,把诗和现实功用结合在一起。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 《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与希腊神话相比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A、系统性 B、无神论 C、较为零散,没有等级体系 D、多神论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 在上古时代,“乐”不包括: A、音乐 B、诗歌 C、歌舞 D、绘画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中国诗学是从理性和认知的角度切入的。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 “知识就是力量”更符合以下哪个选项的学说? A、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B、生命哲学 C、实用主义 D、理论科学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开始就十分注重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结合。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 西方文学自始至终一直摒弃伦理,主张科学。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中国文学的正宗是: A、小说 B、戏剧 C、散文 D、诗歌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西方早期认为上帝是唯一的创造者,诗人只能以模仿者的身份出现。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 在康德看来,只有艺术有天才,科学没有天才。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4 西方的印象派诗歌直接催生了中国现代诗歌。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 对柏拉图而言,现象世界是什么世界的摹本? A、本体世界 B、镜像世界 C、概念世界 D、理念世界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 意大利著名美学家维科在《新科学》一书中认为,人类的儿童是天生的什么? A、数学家 B、创造家 C、诗人 D、音乐家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1 西方文化史也是一部()的历史。A、从肉体转向灵魂 B、从理性转向感性 C、从感性转向理性 D、从世俗性转向神性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 西方文学史是一部从灵魂转向肉体,从理性走向感性的历史。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 古代希腊人所强调的模仿正是古代希腊人作为人类童年的标志性特征。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4 认为“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的唯美主义代表人物是? A、济慈 B、王尔德 C、叶芝 D、戈蒂埃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 在西方,自古就十分发达成熟的是史诗,而在中国则是抒情诗。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6 尼采认为,抒情诗的原始形式就是民歌,民歌是世界音乐的镜子。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属于中国文化的特点的是: A、否定性 B、批评性 C、跳跃性 D、承传性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中国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世情小说是? A、《红楼梦》 B、《西厢记》 C、《金瓶梅》 D、《牡丹亭》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崇尚文学典范、强调服从权威上,中国文学与西方新古典主义是相似的。B、中国文学更多地摄取民间文学的营养,以融合的方法滋养文学的有机体。C、西方文学强调主体的言志和表情。D、西方文学发展的阶段性非常的清晰。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在西方,中古文学是对文艺复兴的一种否定。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 在中国古典画论中,“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中的“阿堵”是指人体的哪个部位? A、口 B、耳 C、眼 D、鼻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 属于中国文化的特点的是: A、否定性 B、批评性 C、跳跃性 D、承传性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中国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世情小说是? A、《红楼梦》 B、《西厢记》 C、《金瓶梅》 D、《牡丹亭》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崇尚文学典范、强调服从权威上,中国文学与西方新古典主义是相似的。B、中国文学更多地摄取民间文学的营养,以融合的方法滋养文学的有机体。C、西方文学强调主体的言志和表情。D、西方文学发展的阶段性非常的清晰。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在西方,中古文学是对文艺复兴的一种否定。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 在中国古典画论中,“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中的“阿堵”是指人体的哪个部位? A、口 B、耳 C、眼 D、鼻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 鲁迅认为阿Q所画的圆圈不是一个普通的圆圈,而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 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说法错误的是? A、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的原罪使人进入阶级社会中来。B、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假剥削工人的秘密。C、马克思主义将天国从彼岸拉到现世。D、马克思主义并不认为共产主义阶段是是人类社会的最终阶段。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 冷战结束后,大声提出“历史终结了”的是哪位学者? A、海德格尔 B、德里达 C、福山 D、海登·怀特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鲁迅在他的杂文里反对孩子的哪种状态? A、少年喜静 B、少年天才 C、少年过动 D、少年老成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 中国文化的发展模式图形是: A、循环的 B、直线的 C、三角的 D、不规则的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 以下对中和精神和分析精神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文化是一种中和精神。B、中和指的是通过致中和的中庸之道达到消除任何片面性而保持整体性的文化倾向。C、分析指的是对待事物的一种科学态度。D、与亚里士多德相比,柏拉图更具有分析精神。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文明及其缺憾》的作者是? A、弗洛姆 B、弗洛伊德 C、荣格 D、汤因比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名言出自于? A、《周易》 B、《道德经》 C、《论语》 D、《孟子》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在柏拉图看来,谁是城邦中最高贵的人? A、手工业者 B、艺术创造者 C、哲人 D、智者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5 中国文化中的“中和”精神是通过中庸之道达到消除任何片面性而保持整体性的一种文化倾向。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在西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不是: A、对峙 B、对立 C、转化 D、合并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 2 中国的中庸之道等同于西方的辩证法。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 “他人即地狱”这句话出自于? A、尼采 B、萨特 C、马克思 D、叔本华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道教区别于世界其他宗教的一个特点是? A、没有神 B、没有唯一的神 C、没有现世与来世 D、相信灵魂不灭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西方的“二元状态”与中国的“二元状态”是不同的。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6 中国的中庸之道与西方的辩证法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说法。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不否定感性现世的是: A、佛教 B、基督教 C、天主教 D、道教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中国文化是灵魂与肉体的合一,灵魂与精神仅仅是肉体的一部分。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中国,“天”的概念与自然、神等混合在一起。B、西方人认为人高于自然,所以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科学比较发达。C、中国文化中没有灵魂的概念和意识。D、西方传统的文化认为灵魂与肉体是分离的。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动物的灵魂是要死的,天使从肉体中来,灵魂不死。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 体现了中国文化无所不包的中和,融合了道家、阴阳、儒墨更各家观点的是: A、儒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佛教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 中国文化注重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 一种文化上的优缺点具有绝对性。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 莎士比亚有名的诗句“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是来描述什么的? A、精灵 B、一个神 C、人 D、耶稣基督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希腊文化: A、酒神和日神并存 B、理性和感性冲突 C、平衡稳定 D、充满斗争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5 中国人宣泄、节制感性的方式不包括: A、诗歌的宣泄 B、礼法道德的约束 C、虚其心、实其腹 D、三省吾身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 1 鲁迅对中国文学的分析不包括: A、山林文学 B、廊庙文学 C、上朝文学 D、参政文学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2 中国现代的大学分科符合中国的中和精神。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 中国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官僚文学。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4 鲁迅把中国的官僚文学下野的一支称为什么? A、廊庙文学 B、勾栏文学 C、瓦舍文学 D、山林文学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 哪一点不是中国的悲剧的特点: A、悲中有喜 B、一悲到底 C、喜中有悲 D、大团圆结尾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D 1 五四时期,对中国文学的大团圆结尾进行过猛烈抨击的是: A、陈独秀 B、钱玄同 C、鲁迅 D、周作人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儒家美学: A、把艺术合和到自然当中 B、达到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目的 C、与道家思想类似 D、体会自然的玄美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文学性”是由以下哪个文学批评流派提出的? A、结构主义批评 B、形式主义批评 C、女性主义批评 D、现象学批评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莱辛在以下哪部著作中阐述了诗与画的界限? A、《汉堡剧评》 B、《拉奥孔》 C、《关于当代文学的通讯》 D、《年轻的学者》

中西当代女性先锋文学比较 篇3

摘 要:中国当代女作家铁凝的长篇巨著《玫瑰门》与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的代表作《钢琴教师》无论是在情节内容还是在艺术风格上,并没有任何的相似性。然而,人性丑的共同主题,以强烈的女性先锋意识对女性本质、命运的深层解读,对女性精神世界最底层、最隐私、最原始的需求和欲望的挖掘,使这两部产生于不同国度、不同女作家之手的文学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契合。

关键词:先锋 《玫瑰门》 《钢琴教师》

在中西当代女性文学中,中国作家铁凝和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无疑是两位极具先锋意识的作家。在其创作生涯中,她们始终保持着一种不断自我超越和更新的姿态,拒绝和颠覆传统文学观念及伦理秩序,进行着一种积极的文学变革。由于先锋文学总是致力于对传统艺术观念的反叛,执着于对文学的创新做各种积极的探索,其创作就不可避免地充满“与众不同”。当然这种与众不同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完全源自作家的内心冲动与自觉,期望能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营造种种新的审美观念,对人们一贯的艺术规范以及价值观念、审美取向进行有效反抗。从这个意义上说,对“独特”的追求,正是每位先锋作家在创作中的必然选择。正是基于此,铁凝与耶利内克都把目光投向了社会背后的丑恶,并深入到心灵深处去探讨女性的生存本相。在创作中总是对那些超越常规和经验常识的叙事表达有着高度的热情,她们以各种体验性的感觉化描写表达自己繁芜的精神世界。从她们的作品中可以得知她们在表现各自国家、各自社会中女性受到压抑、摧残,甚至毁灭上是有相当的力度和深度的。这一点在《玫瑰门》与《钢琴教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玫瑰门》与《钢琴教师》中的司绮纹与埃里卡可说是中西当代文学中心理变态的女性典型,她们在被社会吞噬,在受虐的同时,又向别人实施伤害。她们既是令人同情的“受虐者”,又是令人憎恶的“施虐者”。而从心理分析的角度上看,司绮纹和埃里卡都存在着两个紧密交织的心理层次。

(一)受虐——欲望的压抑

《玫瑰门》中的主人公司绮纹出身于官吏之家,是一个健康开朗的女子。然而,顽固保守的封建家庭扼杀了她美好而真诚的爱情,把她嫁给了从未谋面的庄绍俭。在以男权为尊的封建社会里,庄绍俭任意放纵自己于花街柳巷,却无法忍受司绮纹失贞的事实。于是他开始对司绮纹进行报复。新婚之夜的强暴与侮辱,婚后的冷落、嘲弄、蔑视使司绮纹在婚后不久就陷入了一种彻底的失望和难以言传的苦楚中。然而,封建贞操观让曾失贞的她一次次地忍受着这样非人的虐待。司绮纹是个精力旺盛的年轻女子,必然有自己内心的潜在欲望,但这种合理的需求却被丈夫任意践踏,被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所压制。在这种情况下,她自身快乐的原则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司绮纹最终在压抑和忍耐中走向了心理畸形。她对儿媳和外孙女进行性干预,同时与家庭中另外一位同样受婚姻伤害的小姑子产生了一种畸恋。

《钢琴教师》中的埃里卡在欲望压抑的程度上较之司绮纹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已过而立之年,埃里卡却仍然没有自由生活的权利。母亲的自私、专横和压抑的生存状态限制摧残了埃里卡的人格发展。在长久的心灵禁锢下,埃里卡无力打破和逃离其非人的生存状态,更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来达到欲望的满足和释放。因此,她只能以另类的方式——偷窃、偷窥、自虐作为压抑欲望的转移。埃里卡偷颜料、太阳镜当然不是因为经济的匮乏。但这种长期顺手牵羊的行径却给她带来了莫名的感觉。女性心理学家认为:“对盗窃的嗜好是一种性质十分含糊的‘性的升华……获取无权获取的东西,是为了傲慢地证实她的独立性,是为了扮演主体角色。”[1] 可见,埃里卡的偷窃行为隐藏着她欲望的深层表达。作为一种心理安慰,埃里卡还以偷窥来填充自身欲望的缺失。由于母亲的禁锢,造成了埃里卡交际能力的缺失,而偷窥这正好让埃里卡避免了与他人的正面接触,同时又可通过这种潜在的性行为认识自己,获得替代的满足感。因而,色情表演场、男女幽会的公园都成了埃里卡有意识游历的场所。同时,埃里卡还采取了更为极端的方式——自虐,让肉体的疼痛缓解压抑的欲望。缓缓流下的鲜血与埃里卡漠然的表情产生了异常强烈的冲击,读者从中体味到更多的是其惨烈的绝望与无助。

司绮纹和埃里卡同是被压抑而走向心理畸形的女性,但是司绮纹所承受的压抑更多的是来自当时“灭人欲”的封建礼教和男权制度。当试图挽救婚姻、挽救自己的努力失败后,司绮纹终于在绝望中有所醒悟,开始“以恶抗恶”的方式进行报复和反抗。她最终以自己的精明能干获得了家庭的地位和尊严,得到了虚荣的满足。因此,虽然司绮纹最基本的欲望不能被满足,但她为自己的情欲找到了一种替代品——历史的参与。她放低自己的高贵姿态去迎合历史、迎合时代。文革中,她不辞辛劳的干粗活、出卖自己的亲妹妹……但是种种处心积虑的手段并未让司绮纹成为历史中的“人物”,反而增加了她手上的罪恶,她的奋斗、抗争、参与只是让她游走于历史的边缘,最终仍是以失败而告终。而埃里卡在压抑中显现出来更多的并非是反抗,是对强权的无奈与妥协。有时候埃里卡也向妈妈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和自由,但对母亲的“爱”及在长期压制下所形成的屈从心理,让她一次次在母亲的眼泪和谩骂中选择了让步与妥协,最终再也无法摆脱母亲的禁锢,对母亲进行了彻底的认同。

(二)施虐——仇视与嫉妒

压抑与强权不仅让司绮纹与埃里卡走向了扭曲,同时也让她们产生了施虐的心理。家庭和婚姻并没能给司绮纹带来幸福,反而让她受尽屈辱。“在毒水里泡过的司绮纹如同浸润着毒汁的罂粟花在庄家盛开着。” [2]结束婚姻后的司绮纹似乎获得了重生,但此时她生命中有的却只是仇恨与报复。心理学上认为,母亲与父亲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因此,司绮纹终生被陷于束缚和屈辱中,而现在她所能做的就是让孩子们也做自己的傀儡,处心积虑地试图掌控他们。她窥视儿子的私生活,并对儿媳和孙女无休止地进行跟踪、干涉,破坏她们的幸福。当然这些行为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仇视心理,同时也是嫉妒心理的表现。司绮纹的儿媳竹西有自己的事业,有着自我独立的意识和个性。司绮纹对竹西的干涉与窥视除了有所谓的“正当理由”,更是由于对这位新时代女性的嫉恨。西蒙娜·波伏娃认为,如果让一位女人养育孩子,那么她就会以一种傲慢、憎恨的心理努力把孩子变成和自己一样的女人。司绮纹对孙女苏眉理直气壮的操控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在嫉妒中司绮纹把自己的生命体验强加给苏眉,让她在不自觉中变成第二个司绮纹。当然有时候对苏眉的伤害也会引发司绮纹作为亲外婆的负罪感,但正是所谓“寡居者的护犊心理”为她找到了充分的借口。然而,心理已极度扭曲的司绮纹却让这种“护犊”的责任变成了可怕的占有、无尽的伤害与压迫。

《钢琴教师》中的埃里卡同样体现出仇视、嫉妒的心理特征。当然一个被压抑到自残的女人很难不充满仇恨。这样的仇恨首先直指自己的母亲,在复杂的爱恨交织中母女俩人一次又一次在恶毒的咒骂和疯狂的厮打中折磨着对方。其实埃里卡所仇视和嫉妒的对象更是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他人有的东西,她也一定要有,她无法占有的东西,她要把她毁掉。”[3]在生活与工作中埃里卡一次又一次通过对别人的伤害来获得自我快乐,在施虐中满足,这样的心理当然也表现在她唯一的一次爱情中。当学生克雷默尔触动到她早已淡然的心灵时,埃里卡开始幻想从“爱”中获得救赎。但在她看来,屈从就意味着屈辱,于是不懂男权秩序的她试图反叛两性关系中女性以往服从附属的状态而成为积极控制的主导。然而,长期封闭的精神状态已无法让埃里卡在正常的爱中获得满足,她妄图让她的爱情充满疯狂的性虐和暴力。女性对男性进行支配控制,这一具有反抗男权秩序的行为,令克雷默尔异常愤怒,情人变态扭曲的人格也让他感到屈辱和失望。在被否定之余,埃里卡最终不得不痛苦地让出控制权,试图按照克雷默尔要求的方式去做,但此时的她却再也无法享受正常的性爱,最终获得的只是暴力与屈辱。

司绮纹和埃里卡身上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仇视与嫉妒的心理,这些心理层次与占有欲、性变态心理结合,使她们走向了彻底的扭曲。然而,司绮纹在具体行为上更多地表现为对自己孩子疯狂的纠缠上,让别人重复她的痛苦。当然世事变化,最终她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切实际的干涉而送命。埃里卡在这一心理层次上的体现较绮纹则要简单得多,不过是在伤害别人的同时来满足自我精神上的缺失,但是她对社会、对强权的恨要比司绮纹更为强烈。精明的司绮纹可以一次次利用别人的善来达到目的,但埃里卡对别人的恶不过是她在心理失衡之下的恶作剧,这并不能从根本解决自身痛苦;司绮纹是积极主动地去施虐去争取去占有,而埃里卡则是消极无奈地去自虐与施虐;司绮纹的灵魂是扭曲变形的,可是任何灾难痛苦都没有让她言败,但埃里卡的变态来的更为彻底,只有死亡才能让她得到解脱。

铁凝和耶利内克立体化多层次地展示了不同国度两位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心理世界。所处时代和不合理的社会秩序成为造成司绮纹和埃里卡悲剧的重要原因,进而促成了她们受虐的心理。同时,通过对女主人公施虐心理的挖掘,两位女作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这样一个观念:对于女性悲剧根源的追寻是无法绕过女性自身的。铁凝虽然对那个过去的时代充满了痛苦和反思,但是通过苏眉和竹西,我们又看到了作家对女性未来的希望。而耶利内克在小说中展现更多的是一种痛彻心扉的绝望,对荒诞社会、对丑陋人性、对所谓现代文明的绝望。因此,在批判力度上,应该说耶利内克比铁凝更为冷峻,严酷,深沉。

当《玫瑰门》出现在中国文坛时,由于作品对女性心理和性心理大胆的揭示而引起一片哗然。同样,耶利内克因为《钢琴教师》的出版,一直以来都被指责为“自我暴露”。的确,她们把爱情、亲情写得异常残酷。在她们的作品中有太多的性、太多的病态,但作者的意图决不是在进行卖弄性的写作,而是一种对自身痛苦的超越,以求更真实地对女性进行本质反映。先锋所体现出的艺术精神便是反叛与否定,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传统审美理念、传统模式的颠覆,在求新的意识中彰显自身的价值和意义。铁凝和耶利内克的作品震撼人心的并不是赤裸的性、变态的心理,而是性、变态背后所反映的人性。她们不是在矫揉造作地张扬那些苦难、阴暗、丑陋,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阐释本质的存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关照女性的命运。她们以叛逆而激进的姿态书写着世界的荒诞、人性中极端丑恶的存在。在她们所营造的文学世界中,让人感到的是一种寒心彻骨的冷。

注释:

[1][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31页。

[2]铁凝:《铁凝文集(4)》,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92页。

[3][奥地利]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钢琴教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中西文学 篇4

关键词:中西文学,诗经,圣经,影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作为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迷人的艺术魅力。 强烈地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圣经》是基督教文化的结晶和精神支柱,作为希伯来文化的总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整个西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诗经》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诗经》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文学的滥觞。孔子有云:“不读诗,无以言”。总体而论,《诗经》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

《诗经》大多篇章都体现着直接反映和干预现实生活的创作精神,自然真实的艺术风格中体现着深刻的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农事诗、讽怨诗、婚恋诗、征役诗无一不是以真实的生活感受和朴素自然的艺术手段生动地再现那一时代广阔的现实生活画面。《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它启示人们不要把文学看成茶余饭后仅供消遣的东西,推动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在此,《诗经》可谓是历代民歌承袭的渊源,从汉魏乐府直到近代歌谣都由此源起。历代进步文人在创作中倡导“比兴”、“风雅”,实质上也就是倡导《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在后来的中国诗歌乃至其他文学样式,内容也是以日常性、现实性为基本特征;日常生活、日常事件、日常人物,总是文学的中心素材。

第二,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

诗经主要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赋就是铺陈直叙,叙事描写、议论抒情都在其内,是《诗经》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比就是比喻,《诗经》的比喻运用得相当广泛,而且形式多种多样。兴就是托物起兴,是诗歌开头而引起下文的一种手法,有的只起开头的作用,但多数都有某种意义的关联,起到象征、烘托、联想、比喻等作用。《诗经》的艺术手法已相当丰富,此后的中国文学作品无一不运用到这些。

第三,层叠的章法和灵活的句式。

《诗经》产生于人民集体口头传唱的歌,形式联章复叠,既便于记忆、传诵,又形成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句式既以四言为定格而又随机而变,表现灵活自如。

第四,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和谐的韵律。

《诗经》词汇丰富,大量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对人、事、物的各种特征,都能给予准确而形象的表现。多种修辞手段的运用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二者丰富了日后中国文学的辞藻,并奠定无论何种题材都共有的韵律性。

二、《圣经》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圣书( the holy Bible), 自中世纪以来,就有“唯一 的书”和“书中之书”( book of the books )的称号。从世界文化史上来看,一千多年来没有第二部书能像它那样对西方文学产生过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到西方进入中世纪后基督教逐步成为各国的全民宗教,西方文学都从基督教文化中吸吮乳汁。尽管中世纪以来有些作家、作品从古希腊、罗马历史中发掘题材,同时也再现了古希腊、罗马的多神教——奥林匹斯教,但这只是少数现象,西方文学在这一时期已被打上了无法抹去的基督教单色烙印。

基督教经典《圣经》,在西方文化的形成发展中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无论是在基督教产生之初和黑暗的中世纪,还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和文学流变飞速的近现代,基督教不但在艺术上给与西方文学以给养,更在精神上给西方文化以支撑,可以说,没有基督教和《圣经》就没有西方文学。[1]

《旧约》把希伯莱民族英雄摩西拯救人民的历史传说,同上帝耶和华赐福以色列人并与以色列人立约的宗教神化交融互汇为一体,构成了一部希伯莱神话英雄史诗。其中的英雄人物后来成为西方文学中的英雄原型。如《旧约》中的人物参孙在西方是复仇英雄的原形,而“参孙的头发”也是诸多西方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典故。英国诗人弥尔顿的诗剧《力士参孙》,法国剧作家圣·桑的歌剧《参孙与达丽拉》,都是根据《圣经》里参孙的原形的再创作。大仲马的作品《基督山伯爵》中,基督山伯爵的复仇以及基督山伯爵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有着《力士参孙》的影子。可以说《力士参孙》成为了西方复仇式小说中的模版。[2]

《圣经》里还有一种叫做“启示文学”的作品,包括《旧约全书》里的《但以理书》,《旧约外传》里的《以诺书》和《新约全书》里的《启示录》等。这些“启示文学”是西方象征文学的源头。如但丁的《神曲·地狱篇》,从审判到地狱受罚,十分明显地接受了《但以理书》中“末日审判”、“地狱”的影响。许多一流的西方作家,如,但丁、弥尔顿、拜伦、艾略特等,都从圣经文学里汲取题材进行创造性的再创作,因此,毫不夸张地说,不了解《圣经》就不能真正了解西方文学。“中世纪”时期,由于外族入侵罗马帝国,致使古代文化大受摧残,基督教担负起重建文化的重任,一切文化和学术都染上浓厚的宗教色彩,教会把一切学术都纳入“神学”范畴,这一时期欧洲的文学是典型的“教会文学”。

文艺复兴时期,尽管兴起了《十日谈》、《巨人传》这类提倡个性人性解放,抨击教会、宗教恶行的人文主义作品,但由于基督教的影响和基督意识的习惯,大部分西方文学创作还是显示出了对基督教传统意识的继承。如:彼特拉克在《歌集》中把爱人劳拉称作“圣母”;但丁在《新生》中描写贝德丽采时,把她升华成了纯洁美好,甚至是高不可攀的“天使”,甚至是一个“圣母”。而莎士比亚也在戏剧人物的台词中大量运用基督教语言。

在近现代西方文学作品中,受《圣经》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人性与罪。如霍桑早期的作品《红字》、托马斯曼的《堕落》、康拉德的《黑暗之心》、司汤达的《红与黑》、威廉高汀的《蝇王》、卢梭的《忏悔录》。二是上帝的救助或宽恕。如柯勒律治的叙事长诗《老水手之歌》。三是理性与罪。如狄更斯的《双城记》、卡夫卡的《变形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四是“原欲”的追求。如歌德的《浮士德》。五是“爱”与“恨”。如雨果的《悲惨世界》。

可以说,没有《圣经》就没有歌德的《浮士德》、但丁的《神曲》、卢梭的《忏悔录》等伟大的作品。英国女作家夏绿蒂在《简·爱》第二版《前言》中说:“对于在基督教世界出生和长大的人来说,《圣经》里的词句和节奏,也会印在他的脑海,成为他思想组成的一部分,以至于引用《圣经》词句的时候,都不知道是出自《圣经》。”这足以说明,西方文学和《圣经》正如植物和土壤。

三、《诗经》和《圣经》作为经典对中西文学影响的异同

作为两种不同文化的经典,《诗经》和《圣经》对于各自文化中文学的影响有许多相同点:一是为各自的文学提供创作及再创作素材。二是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对后世文学基调的影响深刻。三是丰富的辞藻和创作手法,为后世文学所沿袭继承。四是二者的影响都内化于载体中,自然而不突兀。五是都在各自文学的萌生之初便开始影响,由来已久、潜移默化。

但是,《诗经》和《圣经》的文化背景差异注定了它们对于各自文化中文学的影响存在固有差异。《诗经》是作为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歌谣而存在,而《圣经》却作为宗教典籍而存在,这在根本上决定了二者影响的不同。 虽然都在精神层面予以浸淫,但宗教对于人文的介入,似乎更为直接而有力,这决定了《圣经》除了和《诗经》一样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外,还有一种宗教介入的强制性。

《诗经》和《圣经》在中西方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比较《诗经》和《圣经》本文及其神圣化过程中的汉儒解《诗》和教父解《经》,可以清楚地看到,中西方文学思想和审美思维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共性特征以及中西方文化精神的遗传基因、分途发展和会通之处,从而为中西方跨文化研究打开一个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张舍茹.《圣经》西方文学的创作母题[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1).

中西代表女作家爱情文学对比研究 篇5

关键词:情美 接受美学 比较文学

一.引言

中国“爱情文化”博大而深邃让众多欲了解中国文化的异域文化人深感头痛,尤其是中国女性深深在中国古典爱情文化中孕育,向往“美丽爱情”而乐此不疲。但爱情虽为两性共同参与之活动,在长久以来,女性一直没有话语权。中西之间虽然都经历男性为主导的时期,形成众多以男性为主的爱情文化,但女文人在她们诗歌文学中充斥着女性对爱情之美的书写,却又因中西之间审美文化之差异,让中西爱情美的交流受阻。

二.文学爱情美之接受分析  接受美学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理论,同时也是一种美学理论。由德国文艺学教授Hans Robert Jauss 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所要突出的就是以人为主观能动的艺术经验为主的审美经验,它在读者的接受和解释活动中表达出来。该理论认为读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文学历史能动的创立者。接受美学指出,任何接受者在欣赏任何一部作品之前,在其认知视阈中都会有意或无意的对作品产生或多或少的期待视野,满足之后才能迎合受众的审美情趣。期待视野是指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式或限制结构。作家对于文学爱情美的创作,往往需要先被读者理解才能进一步审美。换句话说就是一种假设的期待结构,是因为接受者在欣赏作品之前就或多或少的已经有了一种固定的价值取向和思维定式。在品爱情文学之美中,不同的时代﹑地区﹑经历﹑甚至是不同人之间,拥有不同的期待视野就会理所当然的导致不同理解,领略美意或是无法理解。审美体验则是要求受众首先在满足期待视野的情况下,即在理解的情况下从事评、品、赏某作品的活动。在重点强调品美的基础上满足受众的情趣,使其得到审美体验。面对爱情文学之美,受众就会领略到文学爱情中寓情于景,直面抒怀等纷纷之美。

接受美学核心两个概念指出中西方理解方式、思维模式、审美不同造就文学家特别是心思细腻的女作家的写作技巧、作品的文本表达方式也有较大差异。一代名媛李清照作为中国古典爱情文学代表语言明快含蓄,意境深幽剔透,音韵婉转可人使其艺术审美境界达到相当高水平,她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诗句传遍大江南北的女作家,也是难得一见的将爱情之美用女性视角展现淋漓精致的人。而西方另外两颗璀璨之星---伊丽莎白·勃朗宁夫人和艾米莉·狄金森均有鲜明的艺术色彩,结构精美,格律严谨,语言富有张力。

三.文学情美之对比辨析

爱情虽是人类共有之物,然中西方文化地域差异大,理所导致文学中爱情美的同中存异。长久以来,中外文学史体现的大部分为男性话语权,而中外女性对美丽爱情之向往却从未停息。美国19世纪著名女诗人及现代派诗歌代表人物艾米莉﹒狄金森中《我一直在爱》:

我一直在爱,我可以向你证明 ..... /我将永远爱下去,也可以向你论证...

直白大胆,抒情直述成为西方女性对爱情美丽向往的一大特征。“我一直在爱,”放弃女性相对男性的“被动”,将西方文化中,爱情无差别,追求不男女的“主动”之美体现淋漓精致,丝毫不逊于男性。据统计迪金森留下的上千首诗歌中,以第一人称“我”开头的多达300多首诗,与东方爱情文化中少有的女性对男性爱情主动权的“叛逆”意识。相比之下,李清照的词中:

《醉花阴》:《一剪梅》:.........                                    莫道不消魂,面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含蓄委婉,寓情于景一直是中国女性爱情文学的主旋律。作为中国爱情文学的女性代表人物----李清照在抒发对丈夫的爱恋时,多用“残风”、“愁雨”或与“黄花”进行类比等一系列意象来抒情。《醉花阴》中通过重阳佳节为夫妻离别的凄美的爱情美埋下伏笔,李清照为了表达自己对丈夫的相守相依,用“瘦”这个字深刻刻画了自己的凄切相思。

此外,《一剪梅》中“一相思,两闲愁”、“ 下眉头,上心头”对“情愁”进行细腻描述了一位闺楼“怨妇”打发孤单岁月,病用女性细腻手法标书了对爱情向往,将中国爱情美描述更加凄美,体现女性这一特殊群体的情美体现方式的魅力。此时女性不再是一个没有独立思维、没有独立情欲的男性附属物,而是一个将自己的思念、爱欲用自己独立的女性意识为视角体现出来的独立个体。

勃朗宁夫人作为另一位代表人物,其《十四行诗》犹如色彩浓重的西洋油画,深情重意更加印证了“西方表现婚恋题材的手法是开放的,笔调直率,大胆铺陈”这句话。由44部诗歌组成的《十四行诗》构建成诗组,一步一步表达自己爱的信仰,一步一步从消沉到振作、从由于到舒畅、从自卑到自豪逐步走向了“爱情战胜死亡”的主题。

……….听,那银铃似的回音:“不是死,是爱!

………. 爱呀,让我只爱著你,就算数了吧!

清晰可见,在爱情美的诠释上,李在词中利用一个多愁善感、欲说还休的形象,正式她的婉转愁怨的方式渲染的东方美丽的爱情打动了一千年来的读者。而勃朗宁夫人步步深入的方法把西方女性对追求平等爱情的热情奔放跃然纸上,倾倒一个半世纪的男男女女。中西方爱情诗歌叙述情美得方式迥异,由于中西诗学是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和发展的,二者对共同的情诗审美问题的回答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差异。中国文化中模糊性随处可见,这也成就了中国文学中爱情之美的不确定性,让国人赏心悦目,却又捉摸不定更加吸引读者让其主动去猜、主动去想。很多时候,读者读下来除了一幅美丽且很有画面感的美景外,更多的是模糊,而这种模糊感除了用心领神会来描述读者的体验这种美(审美体验)以外,很难找到其他词,也从侧面证明中国读者早已被这种文化传统渲染而习惯(期待视野)。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女作家,从她们独立于中国男性将传统文化中的女性追求爱情的情感利用多项意境描绘成一幅美丽图画,而图画本身带有充分的模糊性,需要读者主动参与、互动并互相作用才能到达审美。与此相对的是,在西方世界中,女性為了更加体现要与男性等同的欲望,于是将诗歌中的话风锋利化,以谋求与男性等同的爱情文化美。与中国文学作品迥异处体现于,它更多是将具体地直接抒发强烈的爱情,将作者心中爱情美直观的表现给读者,让读者直接性感受到情美的强烈(审美体验),这与西方长久以来文化背景相关(期待视野)。勃朗宁、狄金森在自己的诗歌中,一贯将直率清晰地表达展现于读者,读者不需要过多思考,便能直观的体验到她们热烈的情感并产生共鸣。

中国思维传统不太重视对对象进行条分缕析,而是更加重视主题独特的经验、主客观之间的互相作用、从整体上直接把握对象,同时看重整体的浑成和圆融(乐黛云 2014)。李清照在细腻描述爱情之凄美时,将“残风”、“愁雨”、“黄花”等一系列意象整合融成一幅完美的景象,一环扣一环使其任何一部分都不可或缺,以免破坏整体的凄美爱情的品赏。与西方审美方式迥异,形式逻辑在西方思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西方的思维方式上,强调逻辑因果从陈述到证明的过程,一步一步的进入最后主题。西方文学两大女性代表作家---勃朗宁、狄金森均在其作品中一步一步将爱情论题引向深刻,一步一步的论证自己作为女性主义代表对爱情追求。

四、总结与展望

中西方文化差异大,同时也导致了各自代表女作家书写情美的方式方法不同。而中国学者大多从写作手法入手分析,过于简单的认为中国女作家对爱情的美丽描绘不过只是延续了中国女作家长期以往的含蓄、内敛及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式方法,相对而言西方却大胆直率,企图彻底将内心最强大、最热烈的情感喷发出来以求打动读者。含蓄对直率、内敛对热烈是两者表述方式的文化差异(期待视野)的表层差异,更加深层的差异更加体现于中国文学将情美更加侧重于整体把握与读者互动相结合,从而向读者展现出一幅模糊却又完整的一幅美画(审美体验)。西方女性作家在文学作品中讲究一步一步的推向主题、逐步论证以期达到高潮,让作者心中激流通过作品以尽可能最强劲方式涌向读者从而打动读者(审美體验)。中外通婚联姻逐渐频繁,但是巨大文化差异,让众多中国女性时常将西方男人的率直当成无理,而西方男性也对中国女性之似水柔情不得其解。中西交流最大困难在于双方期待视野和审美体验差异大,因此在意义表达方式上为了做到互相理解,就需要通过一定程度上“归化”予以表述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沟通。

参考文献

1.米丽娜.艾米莉狄金森和李清照爱情诗的女性意识比较[J].西南名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2):34-36.

2.洪明. 论接受美学与旅游外宣广告翻译中的读者关照[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57-59

3.黄宇维,刘金明. 广告翻译的接受美学取向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人文社科版).2013(05):128-130.

4.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5.乐黛云 比较文学原理新编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浅谈中西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篇6

关键词:中西文学,女性形象,差异

文字落入心田,发芽,生长,便开出了花。这每一朵花便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文学形象,鲜明而夺目。具体而言,中西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都可以称得上是“玫瑰花”。放眼望去,中西的文学百花园中,中西玫瑰们各有风韵。不管是热烈的红玫瑰,还是纯洁的白玫瑰,都在演绎拿着各自精彩。

若这世间少了女子,便会少了五分真、六分善、七分美,于文学而言,亦是如此。翻开中外文学,在每一部文学作品中女性几乎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但由于社会主流价值、历史文化等众因素的影响,中西女性在性格表现及价值取向方面有很大差异。下面就结合众多具体的文学作品把握“玫瑰们”的差异。

一、中西玫瑰对待爱情的差异

事实似乎是:不管是文学还是现实中,是西方人让全世界知道了“love”,也只有西方人敢于向世界喊出“love”。中国的女性呢? 大概是在某片静默的玉米地里降低音量说着“爱”吧。西方的玫瑰在爱情中,从来都是直率坦诚、主动、执著、热烈的。西方的玫瑰在爱情的世界里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下面结合几部作品试作分析。

《飘》中郝斯佳就是家喻户晓的敢爱敢恨的西方玫瑰。她深爱着艾西利,从开始到最后。她的美丽只想为艾西利绽放,可生活往往让事情变得事与愿违,他并不喜欢郝斯佳。但郝斯佳并没有因此而湮没自己的感情。为了气艾西利,一怒之下,她不顾后果地嫁给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 过着非常痛苦的生活。看到一切都无法挽回爱情的时候,生活上慢慢地放弃了挣扎,但对于爱情,她一直都没有放弃。尽管艾西利同媚兰结婚了,她仍然不隐藏自己的爱,表达,拒绝,那就再表达。故事的最后是郝斯佳坚强地承担起了照顾媚兰及她的孩子的重任,谁说这其中没包含几分郝斯佳对艾西利的爱。最记得,最后的镜头是,郝斯佳站在橡树下说了那句响彻心扉的“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是的 ,明天或许会有想要的爱情。

苔丝是《德伯家的苔丝》中和英国文学史上光辉的女性形象。她的坚韧纯洁与善良是玫瑰中最耀眼的红。对于爱情,苔丝从未放弃过,只是执著。黄昏的乡村舞会上,年轻的苔丝记住了他,安吉儿。可生活是残酷的,邪恶的农场主的儿子玷污了她。可当心中的他出现时,苔丝义无反顾地跟了安吉儿。哪怕是新婚夜被误会导致梦想破灭也无妨,她仍深爱他。于苔丝而言,爱情如果非得绕来绕去,那么西方的玫瑰会站在原地,等待阳光。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人公更是为爱情牺牲了性命。安娜·卡列尼娜在火车上与渥伦斯基的邂逅,唤醒了她心中的爱情。他们的私奔就是悲剧的开始。可安娜这朵玫瑰不害怕,毅然选择为爱情坚持到底。尽管故事的最后是身着华服的安娜卧轨了,可谁都不能否认,西方文学史上又多了一朵为爱而轰轰烈烈的玫瑰。

《仲夏夜之梦》的赫米娅为了与心爱人拉山得结合 ,违抗父命,她可孤独终老或者受雅典的法律“制裁”也不愿在别人的掌控下与不相爱的人结婚, 无奈之下她选择与心爱的人私奔。即使知道拒绝安排好的婚姻将受死刑或终身不嫁的惩罚,也毅然想做“自开自谢的朽腐的花”,而不愿做“被采下炼制过的玫瑰”。赫米娅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执著追求的形象极具个性化色彩。赫米娅这一女性形象,反映文艺复兴时期所提倡的个性解放、反对等级观念和封建压迫的思想内容。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坚持反对禁欲主义,肯定人世俗的幸福;反对封建包办婚姻,肯定爱情的自由选择。赫米娅这一女性形象是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好诠释。

与西方文学作品不同的是, 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少有敢爱敢恨的杜十娘,更少有讴歌女性爱情的作品。似乎是传统,在东方,女性为成全家庭或国家,在爱情面前,大家都选择默然。

先秦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有了情歌与情诗。《诗经》中的“窈窕淑女”、“静女”都是被赞美的对象。但在爱情中,他们都只是被动地接受爱,这其中还包含千万般的羞涩、含蓄和委婉。女性只是那静默爱情和岁月中的美丽配角。时间往后走,我们学会了用诗词抒情,这次,女性成了抒情的主角,尽管执笔的绝大多数是男性文学家,但是,我们又真正能够说些什么呢? 只是登楼低吟“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默默水悠悠,肠断白蘋洲”,看到暮春之景便道“悔教夫婿觅封侯”,照镜喃语“新贴绣罗褥,双双金鹧鸪”。她们将所有的爱恨情仇寄托在目之所及,唯独没有也不能说给他听,这或许是东方女性所特有的含蓄,更多的是时代和社会所给予她们的无奈。这与西方有很大区别。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朵娇弱的玫瑰 ,爱着宝玉却又不得不思前想后。在爱情的追逐中,她只能沉默,甚至口是心非。《平凡的世界》中的叶润是爱着孙少平的 ,可千回百转 ,与别人结婚了,这是生活替她作出的选择,也是她自己的选择。《家》中的梅表姐更是将爱深置心中,直到最后。当然,这其中并不缺乏为爱情挣扎的玫瑰。尽管在《雷雨》中,繁漪和周平的爱情是不被接受的, 甚至是畸形的, 但那都是中国玫瑰的微弱反抗,她们渴望在爱情中再主动一点,再热烈一点、再自由一点、再开放一点。

《西厢记》中崔莺莺是相国小姐 ,她深沉、含蓄 ,既有外在的凝重,又有内在的激情。封建家庭的教养,无法完全窒息她内心的青春情感。她不由自主地对张生一见倾心,月下隔墙吟诗,大胆地对张生吐露心声,陷入情网之中而不能自拔,饱尝相思的痛苦。同时她越来越不满于老夫人的约束,并迁怒于红娘的跟随。一系列的考验披露出的是崔莺莺战胜传统的教养、女性的禁忌所应有的反复和艰难。长亭送别时,莺莺既忧虑张生考试落第,婚事终成泡影,更担心张生考取后变心,另就高门,自己被弃置,承担着如此沉重的精神重压。尽管崔莺莺是大胆女性,在爱情中不算被动,但作品表现出的她的恋爱心理是:想爱而不敢爱,不敢爱却不由得不爱;并且细致地展现了她内心的强烈要求逐步压倒、战胜外部的压抑、传统的禁锢和心理的樊笼的全过程。这些都是中国女性在爱情中的常态。当然,这其中包含的差异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历史文化就是重要的因子。

二、中西玫瑰对待亲情的差异

安娜·卡列尼娜为了渥伦斯基而远走他乡,抛下自己的孩子和家庭。而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女性更多的是会为了家庭而牺牲爱情。中国是个讲究“百善孝为先”的国家,儿女对于母亲的感恩和依恋之心总是很深的, 人们愿意把母亲形象神圣化。中国的神话传说故事中宣扬“母慈子孝”的随手拈来,如《白蛇传》里许仕林祭塔救母 ,《宝莲灯》里沉香劈山救母。唯有哪吒,为了不连累父母,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算是与父母脱离关系了,但最终还是与父亲讲和,重受父亲的管辖。千百年来,做儿女的背负父母的感情重债,对父母亲只是歌功颂德,强调父母的慈爱,而回避了他们的过与非。即使是《金瓶梅》中的李瓶儿,做了母亲以后也是一个慈母。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女性从夫、从夫、从子的低下地位使得她们没有自我, 而只能做合乎男性道德标准的贤妻良母。中国文学在“五四”之前的作品塑造的母亲形象大都是父亲意愿的体现者和执行者。如妇孺皆知的孟母、岳母深明大义, 要把儿子培养成忠于国家的有用之材, 主要体现的是父亲、家族或国家的意愿。还有《西厢记》中的崔母、《红楼梦》中的贾母、王夫人和薛姨妈,等等,他们都是养育恩深却包办婚姻的慈母。中国人将人伦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家庭是重中之重。西方人更强调个人欲望及价值的实现,因此,东西方的文学作品及人物出现这样的差异不足为奇。

中西文学 篇7

一、中西文化差异

(一) 中西文化之外在差异。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会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 完备的宗法制度以及严密的专制制度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 这种伦理政治的实质就是人治文化;而受具有契约观念传统的基督教的影响, 加上长期的市场经济实践, 在流动性较大的情况下, 契约精神成为对人们行为进行规范与调节的必然手段, 西方实行的是法治文化。

(二) 中西文化之内在差异。本尼迪克曾说:“一种文化就像一个人, 或多或少有一种思想与行为的一致模式。每一种文化之内, 总有一些特别的, 没必要为其他类型的社会分享的目的。在对这些目的的服从过程中, 每一民族越来越深入地强化着它的经验, 并且与这些内驱力的紧迫性相适应, 行为的异质项就会采取愈来愈一致的形式。”作为反抗中世纪神权文化的过程中兴起的思潮, 西方人道主义把长期处于“神权”统治下的人的地位提升到神与自然之上的中心位置, 强调人性、人的主体价值和人权、平等等个人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则围绕着人的社会存在而建立的, 它既不可以与宗教与神灵的寄托, 也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 而是专注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与道德人格的完成。西方文化之重心在科学宗教, 中国文化之重心在道德艺术。

二、中西文化影响下的文学

(一) 西方文化下的西方文学。作为西方文学的代表作, 《荷马史诗》既是对历史的记录, 具备神话传说意味。《荷马史诗》呈现了早期英雄时代大幅全景, 以整个希腊及其四周的汪洋大海为主要情节的背景, 充分展现了自由主义的情景, 并为日后希腊人甚至整个西方社会的道德观念立下了典范。首先是一种追求成就, 自我实现的人文伦理观, 其次是一种人神同性的自由神学, 剔除了精神世界中的神秘恐惧。

(二) 中国文化影响下的文学。与《荷马史诗》可以相提并论的中国文学代表作《诗经》则体现的是另一种文化。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风”是地方民歌, 有十五国风, 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 分大雅和小雅, 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 有四十首。与《荷马史诗》中描述的壮烈的战争场面不同的是, 《诗经》更多的是对当时劳动人民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是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的叙述。

三、跨文化视域下的中西文学作品翻译

(一) 理解思维模式的差异, 构建语言形式的转变。思维和语言密不可分。一方面,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另一方面,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语言的内容反映了思维的内容和方式的差异。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 表面上看来是不同语言形式的转换, 实际上则是不同民族所潜在的思维模式的变换。傅雷指出:“东方人和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 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 细微曲折, 挖掘惟恐不尽, 描写唯恐不周;次两种mentalite殊难彼此融合交流。”。

(二) 基于文化差异的表现, 形成角色思维的转换。如果说文化是人类在生存实践中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综合的话, 那么思维认识现象既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又是一切财富的基础。思维模式以一种最深刻最普遍的意义影响着文化的面貌与发展的价值形态。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文化本身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语言的发展影响文化并被文化制约。

四、结语

中西方文化在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渗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中, 只有深刻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并通晓中西文化的内涵, 才能更好地呈现不同文化的文学作品。

摘要: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 不同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及心理特征导致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论文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着手, 以《荷马史诗》和《诗经》为例来分析不同文化影响下的中西文学, 最后提出如何通过不同思维、文化及语言的转换来实现中西文学作品的跨文化翻译。

关键词:中西文学,翻译,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露丝·本尼迪特.文化模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中西文学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中西合璧

世界意识, 又称全球意识、国际意识。它是一种思维方式, 即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 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 评价本国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其中包括从不同的民族文化视角解读文本, 以开放的心态多元评价作品等多方面的探索尝试。以此可见, 以偏见、封闭的心态去引导学生进行外国文学作品学习, 势必将走进死胡同, 更不必谈课堂的高效。

此外, 中山大学外语学院区拱教授曾经说, “本土意识”是他从事文学教学多年来一直提倡并身体力行的要旨。他认为, “外国文学与本土视角”并不等同于“外国文学与中国视角”, 因为本土意识是一个相对概念, 它的核心是时代意识、个体意识和阶级意识。每个国家的外国文学的研究、翻译和借鉴, 都受到本土意识的影响。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本族文化的特点作为参照项, 或者作为接受外国文学影响的中介。而且, 当民族文化意识同时代的发展不合拍, 或者束缚了外国文学研究者、翻译者、借鉴者的个体意识时, 本土意识的内部平衡就会被打破, 并会在经历变化以后达到新的平衡。

“本土经验”是指中国本土的思想方式、心理结构、伦理道德观念、时代语境、语言等。是否接受、接受什么以及如何接受外国文学, 深受本土经验的影响和制约。本土经验深刻地影响了外国文学的形态、性质、意义和价值, 它使翻译文学不同于原语和原语境的外国文学, 从而具有中国性, 成为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因此, 本土经验其实也是我们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 不可回避的意识形态。它是我们欣赏吸收外国文学作品的心理起点, 利用得好, 有助于学生对比地了解掌握外国文学作品, 利用不好, 原有的本土经验可能会干扰学生有效地欣赏外国文学作品。如何让它在语文课堂上发挥出积极正面而不是消极负面的作用, 则是课堂有效与否的重要环节。

当前, 在世界意识与本土意识已经不可避免地介入到高中语文课堂的前提下, 如何做才能避其害扬其利, 真正实现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有效之路成为摆在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外国文学的教学实际上就是强调中西方文化间的沟通、交流与对话。外国文学课程的开放性和跨文化研究视野也要求我们打通东西方文学, 开拓思考与想象的文学空间。

因此, 笔者认为必须走一条融合之路。即在世界意识与本土意识的碰撞融合中提高语文外国文学教学有效性。具体如下:

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立足“尊重”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外国小说作品或是出自文学流派的宗师之手, 或是选自世界级大师的精品力作, 涉及范围之广, 包容思想之丰, 是以往教材编写中所没有的。面对不同地域色彩的文本, 该如何真正走进它们, 笔者认为首先应持有“尊重”原则。

1.“尊重”是对不同文化的尊重。

教师首先要明白这一点。从教材所选的文本来看, 学生阅读所需的文化背景应该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带领学生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去指导学生学习外国文学。比如学习海因里希·伯尔的作品时, 我们应充分了解他的经历及其在德国文坛上的地位, 他曾负过伤, 当过俘虏, 对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深恶痛绝, 他是二战后德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被称为“德国的良心”, 他擅长写战争题材以及战后国人迷惘的心境。了解了, 尊重了, 我们才能更深入地走进伯尔的《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和《在桥边》。

2.“尊重”是对阅读个性的尊重。

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思维都是不同的, 面对有一定文化差异的小说文本, 他们的疑惑与体验自然也是五花八门。面对这种现象, 教师应以一种海纳百川的心态来面对并进行理性分析, 真正让学生的本土意识与世界意识进行碰撞与交融。比如《丹柯》中, 有学生认为族人的反应是极其正常的, 是可以被理解的, 而丹柯的行为倒是有些令人费解。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 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 这些学生是站在实用主义的角度去看待的, 然而高尔基是站在西式悲剧美学的角度来审视的, 因此故事的浪漫主义特色也就水到渠成了, 作者要表达的不是故事本身的真实度, 而是要向世人传递一种不屈的精神。这也是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不同意识的碰撞与交流中, 文本与读者之间展开对话, 最终达到求同存异, 这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注重“对比”

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认为“对比”法可以更快地促使学生寻找到阅读的突破口, 走进作品的内涵。那么教师应从哪些角度去实践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对比”原则呢?我认为其一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 通过“移情”来把握作品中的主题、情感和人物形象。比如在评价“娜塔莎”这一形象时, 可以这样设计:作为拥有相同年纪的你们, 你们喜欢娜塔莎吗?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样的设计其实是在调动学生自身的实际, 相仿的年纪, 不同的文化心理, 学生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对比的过程。不少学生都说不喜欢, 原因是娜塔莎太过直接, 不够含蓄, 这是东方文化心理的典型。教师在学生的反应中顺势点拨, 这种直接实际是一种率性, 一种这个年纪里应有的可人之处。经过这样的对比交流, 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其二, 还应充分重视鉴赏形式的不同。我们学生在阅读小说作品方面是有一定基础的, 传统的小说基本情节、小说三要素都是经典的鉴赏方法。然而面对外国文学作品, 尤其是小说, 并非传统的鉴赏方法所能诠释的。我国的传统小说是以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取胜, 而外国小说有大段的场景与人物心理描写。这在教学中就需要学生认识到这些不同点, 有的放矢地去关照外国小说作品。

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凸现“吸纳”

教学外国作品的目的与意义在哪?我想绝非仅仅是读懂文本!笔者认为它的意义在于二字“吸纳”。“吸纳”什么?笔者针对教学对象, 简单地认为可以有三。

首先, 让受教者在阅读中丰盈精神世界。众多的作品凝聚了不同民族的优秀思想, 学生阅读经典本身就是一个提升自我修养的过程。《致大海》可以让我们触摸到广阔的胸襟与奔腾不息的生命之气;《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可以让我们在困苦黑暗中拥有一双发现真善美的澄澈之眼;《山羊兹拉特》, 可以让我们再度崇敬与珍惜那些为我们忽略已久的平等之生……相同的母题, 却以不同的表现形式, 纷呈的文化素养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之田。

其次, 让学生在研讨中提升鉴赏能力。外国作品, 从内容到思想, 从语言到技巧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鉴赏平台。如《沙之书》, 这是外国小说欣赏中难度较大的文章, 涉及到的知识是小说中的“虚构”。在经过一番热烈的议论之后, 学生基本可以感受到“沙之书”代表的是一种无限之物, 小说的“虚构”就在于创造了这本神奇的“沙之书”, 它的真实性就在于写出了人类心理的真实。学生在面对有一定文化差异的、有较高难度的文本时, 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探究欲望, 促使他们在思考、研习、争论的过程中提升鉴赏文本的水平。

最后, 在摹写中历练写作水平。读与写是并进的两条线, 读透了往往也能触发写作, 用心写了也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半张纸》, 不少学生惊叹于作者的精巧构思, 课后纷纷写起了属于自己的“半张纸”;学《清兵卫与葫芦》, 学生也续写起了《清兵卫与绘画》, 或喜或悲, 诠释着自己对个性的独特看法;学《炮兽》, 有学生饶有兴致地将泰坦尼克号沉船的场景化作了自己的细腻的文字;学《一个人的遭遇》《桥边的老人》, 有学生发起了对战争的是非褒贬……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 让学生用笔触与伟大的思想进行面与面的交流!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适当让学生顺着原文的文脉, 原文的语言风格进行合理的续写, 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续写中感受异国情调,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需要有开阔的世界意识来接轨文本, 同时在遣词造句中也关注外来因素与本土经验的融合, 在综合训练中, 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中西文学 篇9

《飘 》、《简·爱 》、《红楼梦 》是二十世纪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三部作品。 《飘》中的郝思嘉, 《简·爱》中的简·爱及《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和林黛玉, 她们身上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21世纪, 在科学技术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 伴随它的是愈来愈激烈的竞争。 正是因为如此,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智慧可以改变人们的命运, 与人类的生存有密切联系。 本文着手分析这四位女性是如何在激烈的现实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的。

二、四种生存智慧

1.坚持不懈的拼搏, 更坚强, 更执著。

这种精神是你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必须拥有的, 当你发现自己总是处于复杂的环境中, 甚至一步也无法向前移动时, 这时如果你有足够的拼搏劲, 足够执著, 激起勇气, 那么最终会找到让自己摆脱困境的方式。

简·爱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没有足够的财富, 没有华丽的外表甚至没有家庭成员, 她从小寄人篱下, 饱尝苦楚。 她的姑姑总是把她当做讨厌的人, 她的表哥经常痛打她。 甚至后来被送到劳渥德慈善学校, 又遭到很多虐待。 但她没有失去信心, 没有向恶劣的环境低头。 有句古谚语说得好, 即使是燎原之火也无法将绿草烧尽。 当春风吹来的时候, 它们又开始生长。 简·爱就正如那烧不尽的草, 她努力奋斗, 使自身更强、更坚韧不拔。

《飘 》这部作品更是把美国妇人奋斗于逆境, 追求个人独立、尊严、爱情, 永远乐观进取的民族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郝思嘉, 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弱小女子, 历经情场失意, 内乱战火, 家园重建, 爱女夭折, 丈夫出走等一连串巨大的困难和挫折, 但是她很少胆怯, 没有选择逃避, 而是勇敢挑起家里的重担, 以常人难以企及的毅力抗争命运, 一次次重新把生活的主动权夺回自己手中。 “Tomorrow is another day.”便是她乐观自强人生的最好表白。

复杂的生存环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 在复杂的生存环境中取得卓越的成就需要坚定的意志力。 对这种目标的追求和盼望足以使人产生强大的动力帮助人们克服重重困难。 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的生活。 正是在追求的过程中, 简·爱和郝思嘉体现了那种执著的精神, 在与命运的抗争中使自己更加坚强。

2.敏捷的思维, 丰富的知识。

知识时代, 社会高速发展。 社会的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现实生活让我们明白了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是多么重要, 只有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我们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为了满足社会生存需求, 现在该是尽力学习的时候, 让自己尽可能多地获得更多知识并把知识变成生产力和财富。 否则, 你就不会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智慧不仅是一种分析、判断和创造的能力, 而且是一种思维敏捷、锋利机智的反应。 如果你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 那么不断增长的知识将会转化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才女。 她博览群书, 学识渊博, 在“红楼诗人”中最负盛名。 清代红学家涂瀛在红楼梦论赞中便称赞她道:“林黛玉人品才情, 为《红楼梦》之最。 ”时至今日, 林黛玉诗中仍有许多名篇名句牵动着读者的心。 如那首《葬花吟》, 在红楼梦中, 它是一曲哀婉凄美的绝唱。 全诗如行云流水, 一气呵成, 是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正是由于林黛玉身上所具有丰富的学识使得她受到众人尊崇, 对周围事物更具有旁人所无可比及的细腻、敏锐的洞察力, 这使得她成为所处时代的先知。

3.追求经济独立。

真正的生活本质就是独立。 人们之间的相互独立是建立在个人独立的基础之上的, 而经济的独立是真正个人独立的先决条件。 从这个角度看, 把郝思嘉看做是贪婪、冷酷、无情和自私自利的人是不可以理解的。 在这里, 我们首先应该肯定她的优秀品质———打破世俗的偏见, 发展经济, 最终独立。

看看当她陷入困境时做了什么, 南北战争爆发之前, 她是无忧无虑的女孩儿, 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当战争爆发的时候, 黑人女仆离开了, 妈妈也去世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被破坏了, 为了得到3000美元, 留住她的Tara, 她不得不嫁给弗兰克。 正是这种经历让她明白了经济的保证对于一个女人的生存有多么重要。 在战争期间她遭受了很多, 这也使得她明白了无论丈夫多么有钱, 那都只属于他的, 而不是她, 如果女性没有钱, 那她就只得迁就男性, 不得不受他们的控制。 一个女人只有做到经济独立, 才能有独立的个人空间, 将来才能有保证。 尽管和白瑞德在一起, 她仍旧操纵自己的磨坊, 还开了个小酒馆, 在她的精心谨慎的管理之下, 这两处的生意越来越好。 当其他人在为倒塌的房屋哭泣时, 郝思嘉却为生存而拼搏, 她不是一个平凡的女人, 不愿被男人世界控制。 她是独立的, 喜欢挑战, 她有自己的事业, 在那个时代的女性中, 她是成功的, 毫无疑问, 她是现代美国妇女的典型代表。

4.与他人建立友善关系。

人类是一种社交动物。 人类必须在一定的社交范围内生存。 也就是说, 这种生活方式决定每个人必须在一定的关系圈中生存。 薛宝钗是《红楼梦》一书中绝顶的社交高手, 书里描写她的地方处处体现。 一开始, 她给人的印象是罕言寡语, 安分随时, 衣服半新不旧, 足以看出她的心思细腻, 谨言慎行, 处处留心, 高贵而不骄奢, 美丽而不张扬, 寡语而稳重, 所以宝钗是得人心的, 上至贾母, 下至小丫头都喜欢她。

与此同时, 薛宝钗笼络人心的手段也很高超, 就说薛蟠给她带回些土产, 她细细地分拣了送人, 赵姨娘见她送东西给贾环心里非常高兴, 夸她会做人。 她哥哥能带多少东西来呢, 她挨门送到, 并不遗漏一处, 也不漏出谁薄谁厚。 宝钗是心机深沉的, 试问她是真的看重贾环母子吗? 未必, 或者确切地说, 她只是为人精明惯了, 连一些细小之处都会顾虑周全, 至少这样做不但能让别人高兴, 自己又不会损失什么, 还能在一些未料的时候起着良好作用, 当你为别人点了灯, 别人也一定会为你照亮、让路, 于自己不是方便很多吗? 所以想学交际的人, 不妨向宝钗学习, 在她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三、结语

世界在发展。 在激烈的竞争中, 对女性来说, 生存智慧至关重要。 这篇文章分析了四位女性不断抗争和奋斗的精神, 这能给我们以不断前进的动力; 丰富的文化知识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信息, 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管理和发展经济能力可以使我们经济独立;良好的交际能力为我们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正如我们在作品中所看到的:因为简·爱有拼搏执著的精神, 所以她追求幸福的生活和稳定的事业, 最终, 她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尽管黛玉过早离去, 可她获得了一世英明, 得到了他人的喜爱;在既封建又开放的荣府, 薛宝钗有稳定的地位, 得到信任;在战后, 郝思嘉生存下来了, 也过上了幸福生活。 这四种智慧可以指导我们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1]胡文彬.红楼梦人物谈[M].北京:文化与艺术出版社, 2005.

[2]胡宗锋.Highlights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Questions and Answers, Xi’an:Press, 2002.

[3]李伟, 袁方.生存靠什么[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4.

[4]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中西文学 篇10

关键词:英语文学;文学作品;翻译;文化差异

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英文词组就行简单的翻译,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对全篇翻译进行整合,结合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将翻译中的语言习惯加以调整,并且需要在作品原意不发生改变的基础上,结合汉语语言习惯,在文字与语句方面对原著进行合理的加工,从而使英语文学作品更加符合中式的阅读习惯,进而使英语文学作品在中国得以更好的传播与发展。

一、文学体裁不同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常会遇到各种各样内容与体裁的文学作品,所以在翻译时我们首先要对文学作品的样式与体裁进行明确,并将不同文学样式与体裁的特点进行分辨与整理,进而在不同文学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可以准确而快速的找到相应的翻译技巧。因此,对不同文学体裁所进行的分析与整理可以令我们通过正确的技法使因不同文学体裁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得以更加有效的处理,使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得以有效的提升。若想有效的处理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还需要在对其进行翻译之前对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进行认真的考虑,从而避免文化因素被忽略的想象发生,亦避免使译文成为只由简单的单词与符号所堆积而成的失去灵魂的躯壳。一般情况下,英语文学作品多为小说、诗歌、应用文以及散文这几种文学体裁,而不同的文学体裁也就决定了作品中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因素,例如,在对以诗歌、小说以及散文为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就需要将文化差异作为在翻译过程中所考虑的中心因素之一。而且,在英语文学作品中常出现较多的作者独立创作部分与文化风格元素,同时作品多将内容的艺术性与文学性进行较为突出的体现,所以在对其进行翻译时就需要全面而深入的对文学作品在诞生时所处的历史气氛与文化背景进行了解,这就要求翻译工作人员具备杰出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对以诗歌、散文与小说作为体裁的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首先要做的便是对其历史气氛与文化背景进行详尽的了解与分析,之后将分析结果与中文语境相对比并查找出其中的差异之处,使译文做到既忠于原作又符合中文阅读习惯,从而达到翻译质量整体提高的最终目的。

二、动态对等翻译理论

为了使中文与英文之间的转换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标准从而减少原文与译文之间所存在的翻译偏差,著名专家奈达着眼于语言学对中英文之间的转换提出了动态对等这一翻译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将原文与译文之间功能的对等视为翻译标准,他在论述时表明其对翻译工作的理解,指出翻译工作就是将原著的信息通过对等与恰当的语言在字义与文体双层面上得以再现[1]。从达奈对于翻译工作的定义中不难看出,对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不只是指对原著中的词意进行翻译,更是对原著的体裁风格以及语义进行对等的转换,是译文所传达出的信息不仅有表层含义而更具有深层寓意。

动态对等翻译理论中所涉及到的对等主要包括文体对等、词汇对等以及篇章对等这三方面内容,其中达奈以意义上的对等为重点,其次是形式上的对等,因此根据专家所指出的理论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应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的三方面内容作为基本原则,从而使原著的目的语得以明确,同时使原著的文化内涵得以生动的再现。而若想使原著文化内涵可以通过译文得以准确体现主要需要做到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是利用两种语言所代表的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似之处来最大限度的将原著的文化进行还原;其次是在原著文化内涵与文章意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选择对形式上的对等进行舍弃,从而保证译文对原著内容的展现更加准确;最后是在舍弃了形式上的对等而仍不足以将原著的语义与文化内涵进行还原的情况下,需要通过重新创作的翻译手段来使中英文达到语义上的对等从而使文化差异得以调节和妥善处理。

三、通过创造性的翻译对文化差异进行妥善处理

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考虑,是要将原著中单词与句子进行直接翻译,还是要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与领会对文章进行翻译[2]。在对应用文进行翻译时通常不需要翻译工作者通过再创造来对原著进行翻译,而只需要在对原著进行直译的基础上使单词准确性得以确保即可,但是在对以诗歌或者小说作为体裁的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社会背景决定了其本身就是对英文语言的二次创造,因此需要译者通过自身对原著的理解与领会以创造性翻译手段对原著进行翻译,从而使翻译不只是停留于原文的字面意义,使原著的文学魅力得以还原,亦使译文避免了枯燥乏味。

从对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手段进行分析的分析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出,创造性翻译作为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有二,其一是使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与传统思维得以满足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快速与方便的接受译作,其二是将英语的语言文化以更加直白的方式向中文读者进行介绍[3]。因此,创造性翻译手段的意义在于,在使原著所传达意思的准确性得以保证的基础上加之以译者自身的创造性来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从而使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理解困难得以消失,使译作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基础上以更加形象生动的内容来吸引中国读者的注意力,所以,对创造性翻译手段的正确利用可以使英语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得以有效妥当的处理

四、结语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得知,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对英文与中文之间文化差异的正确处理十分重要,只有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得以妥当且有效的处理,才能使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得以有效提升,使英文原著的精髓得以准确表达,因此要求翻译工作者对自身的创造力以及双语文化思维进行积极培养,从而使自身翻译的准确性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吴琼.试论如何正确处理英语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12-13.

[2]谭颖.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02):23-25.

中西文学 篇11

文化发展观念下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不同文化视角下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因此往往得出的结论与经验也有着不同。翻译是文化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方式,其结合了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活动形式将文化信息进行传递,因此说翻译是一种跨越文化的语言信息传递活动。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融合不同地区文化形式,探究文化差异下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所以在对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要结合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历史发展,并将其与文学作品相互结合,总结渗透出的文化信息,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情感,以此实现中西文化之间的有效衔接。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

(一)价值观

西方价值观中个体是所有的中心,而中国文化中群体文化则是核心,价值观的确定是符合多群体的价值。简单举例来讲,中国崇尚牺牲自我成全大我,为了全局利益而牺牲自我利益,相反西方则注重实现自我价值,推崇个人英雄主义,为了实现自我利益而牺牲社会集体利益。

(二)风俗文化

生活地区不同往往呈现出的文化方式也将会有所不同,以色彩为例,中国人热宠红色,鲜艳的红色代表着喜庆,而从婚姻服装上来看,西方多采用白色的婚纱,婚礼中西方认为这是一项庄重的婚礼,因此需要肃静。而在中国则以热闹为主,在喜庆场所多热闹。这一点在翻译中可得知“see red”(大发雷霆),而中国文化中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则表达的红色的吉利[1]。

(三)思想意识

各国发展背景不同,风俗习惯,人文条件也有所不同,思想意识观念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导致不同国家语言表达方式也将有所不同。例如中西方语言中的主谓宾结构,西方从主到次的方式开展,而中方则以动词为中心,句子结果形式灵活多样。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

翻译中文化的转化两种基本的策略,但不论是语文化还是异文化,都应该以作者内心出发,在不改变原作者所表达的意愿基础上客观的描述事实,禁止将个人情感带入到作品的翻译之中,尽量的还原原作品中的文化意识形态。在翻译中归化与异化之间也可以理解成为直译与意译翻译中不管使用哪种手段,其方法主要体现在作者原本所表达的思想。

从西方的角度分析英美文学,以古希腊罗马神话为例。想要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就应尽可能的了解一些神话故事,以及相关历史典故,以此帮助翻译理解作品中的深刻含义。文学来源于生活,而与希腊神话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从中不难发现众多作品素材都来源于希腊神话[2]。例如William shakespearede《维纳斯和阿多尼斯》,作品的原型来源于神话故事,并对神话故事有着一定的敬畏之情,运用神话故事来丰富文学作品,使得作品更加的鲜活。因此在翻译中,也要针对针对作家的写作意图记性分析,结合希腊神话,深刻的了解神话故事中体现的丰富情感,查找其中承载的文化信息,以此理解与解读神话作品。例如在翻译“Shyness is her Achilles`heel.”时就必须将这句话与神话故事相互的结合。Achilles是一名英雄人物,而当他的母亲生了他以后,处理脚以外其他得放都是刀枪不入,最后这个人被对手射中脚部而死亡,正是如此Achilles这个人物形象也就开始代表人致命的弱点。因此翻译时,可译为“她最致命的地方就是害羞”,而由此可见,若不能了解神话故事,则无法理解这一想法,更无法翻译。

中西方文化差异众多,但是中西方对于信仰有着一定的差异,众所周知西方文化中崇尚耶稣,《圣经》也一直是人们生活中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在中方则并秉承无神论,或者崇尚佛教居多。在《圣经》各种故事以及相关人物都已经成为作者写作的重要素材。例如在弥尔顿的三部曲中,《失乐园》《复乐园》都是采用《圣经》中的故事而改变的,其中《失乐园》中有着大家耳熟能详的亚当与夏娃的故事,亚当与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知识树上的果子。最终,撒旦及其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借助神话故事来构建分析与解读文学作品,这对于其发展来讲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圣经》的中,很多词汇也成为人们广泛所使用的词汇,如“The apple of the eye”是指的“掌上明珠”,“Judah`s kiss”是指“犹大之吻”,这些来自《圣经》中文化,只有了解《圣经》,品读《圣经》的翻译者才能真正的掌握其文学的要点[3]。

结论:

综上所述,翻译时一种跨越国度的文化信息传递方式,在翻译中必定或涉及到众多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因此在翻译中,必须将文学作品与文化知识之间相互的结合,以此才能更好的掌握文章的原有脉络,准确的表述原文章中的含义,以此充分的发挥文化交流与传递的作用,推动文化的大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平平.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思考分析[J].陕西教育(高教),2016,02:11+15.

[2]姚琴.框架理论与等值翻译——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127-131.

上一篇:拓扑结构化下一篇:运营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