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教育差异

2024-08-04

中西教育差异(通用12篇)

中西教育差异 篇1

乘着我国30余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春风, 教育作为改革的重要部分, 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贡献了大量人才。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再穷不能穷教育, 再苦不能苦孩子”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纲领的指引下, 通过数十年的积极探索与改革, 我国现阶段教育已初具规模。然而随着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科技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调整, 社会对教育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需要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以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所以创建新教育模式已成首要之义。同时相比时下国外的现行教育, 不管是教育质量、教育成果均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对比中外教育文化差异, 找出我们现阶段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瓶颈, 并积极着手改革, 是我们这代教育人的使命。

一.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是普及文化, 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 关乎国家繁荣昌盛, 民族兴旺的伟大事业, 更是开启个人智慧之门, 培养健全人格, 树立高尚理想和信念, 成为有用之才的必经之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之人, 通过教育, 传递社会文化精髓, 培养具有一定理想信念、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人。

从古至今, 先哲们对教育都有很深刻的见解, 教育是文化精髓得以提升和传递的唯一途径。孔子对教育的概括是:“诲人不倦, 循循善诱, 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近代学者王国维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育、智育、美育和体育多方面发展的“完全之人物”;王国维关于“完全之人物”的教育宗旨, 开启了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之先河。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进一步提出“健全的人格”的教育宗旨, 将王国维提出的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教育宗旨进一步系统化与理论化, 并突出了美育与德育的核心地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教育, 教学做合一, 他提倡实用教育, 其思想精髓是创造教育, 目标是民主教育, 其红线是:“万年大计, 教育为本, 德育为先”, 教育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 教育要与时俱进, 符合社会需求, 符合社会本位思想。

二.中西方教育差异, 反映出文化的差异

(一) 中国教育现状和出现的问题

从1985年制定《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93年制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再到2010年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我国在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深化和提高, 其指导思想、方针遵循教育发展规律, 所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符合时代需求。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却未能与发展纲要相适应, 出现了应试教育、教育资源不平衡、功利化教育等诸多弊病, 提倡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也未能真正付诸实施。究其原因, 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而优则仕。目前我国教育有学前教育、中小学义务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等各个阶段, 这几乎囊括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的近20年, 然而几乎所有教育的理念依然是学而优则仕, 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启疑”的创新型思维培训, 而在于考分, 为了各种证书和文凭, 教育就是为了取得一块更好的“敲门砖”。学校教育的目的在升学率, 教师教育目的在考分的高低, 家庭教育也是以孩子最终高考考分论成败, 学生自身学习的好坏也是拿一纸成绩单论英雄。这几年的公务员考试热更能说明这种“学而优则仕”的现象, 在这种思想导向的影响下, 作为国家教育支柱的高等教育也出现下滑情况, 这几年的论文造假、论文抄袭、考试作弊已屡见不鲜, 学习的好坏与取得的成就及做出的贡献没有关系, 学的东西与社会需求的东西出现明显脱离, 学的目的就是取得文凭, 大学教育的意义只是为了简单的就业, 更没有站到倡导社会文化方向的高度。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兴趣、创新、踏实、勤奋等则逐渐被遗忘, 在功利和享乐思想的驱使下, 教育的目的、意义已经被严重扭曲, 从家庭教育到社会倡导的都是趋向于眼前的“利”, 而淡化或漠视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昌盛、文化的复兴。

2、止于知道的教育模式。施教者和受教者的位置关系仍然有待提高, 现代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同时也要启发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树立“学不可以已”的终身教育的理念。而现阶段学校教育的目的依然只在于知识点的知道并牢记于心, 学校教育好坏的评判标准不是学生实际能力的高低, 而是所传授的内容学生全都知道、没有疑问、记住那唯一而统一的答案, 每当课后老师问学生还有没有疑问时, 看到下面的学生都默不作声, 便认为是对自己教学的肯定, 学生认真听, 牢记于心, 考试成绩就有了保证。这反映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该教育止于知道, 重在学习经验, 提倡墨守成规, “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第二, 提倡长幼有序、敬畏天命、尊师重道, 提问被视为是没有认真听讲的原因, 对老师付出的不珍惜, 此教育形式的文化内涵是追求统一、服从、同化, 其目标是知礼法而不越雷池一步, 敬天而畏命, 符合中国伦理性政治文化的行为准则, 而这恰恰是素质教育的拦路虎, 素质教育旨在启疑、求真、重德、正气的宗旨理念, 而止于知道的教育是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的。

3、教育资源投入不平衡。在城市、农村、民族教育资源投入方面, 城市教育的硬件———学校条件优良、师资力量雄厚, 投入到位, 同时民族教育也由于国家的大力扶植和投入, 这几年起色不少;而唯独农村教育,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农村人口基数大、资源贫乏, 政府投入有限而发展缓慢, 就地域来说西部较东部更落后,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很多农村人员已进城务工, 又形成了新的一种教育现象———条件很艰难的农民工子女教育。据统计, 现阶段农村应受义务教育人数为700万, 城市义务教育人数为300万, 而实际入学受教育人数为:农村500万, 城市300万, 入学率分别是50%和98%。为什么在义务教育阶段会有这样的差别呢。根本原因是社会资源分布不均, 教育投资不均, 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出台的关于义务教育投入的规定, 以及统分结合的农村教育改革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只注重眼前利益文化理念的影响, 使资源不愿投入到教育中去, 教育成果没有10年、20年是不会见到效果的, 而GDP的增长却是政府每年考核的主要因素, 有限的资源只能向眼前利益倾斜, 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暂时只能让位, 另一方面由于注重眼前利益和农村资源的匮乏使从农村出来的学生也不愿回去建设家乡, 形成一种功利的恶性循环。

分析今天这些教育问题, 深入剖析其反映的文化内涵, 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出了问题。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本应是授人以渔、引导启疑、启发智慧、培养兴趣、开拓创新、培养健全人格的人, 而目前教育的问题就在于重理论、重形式、重权威、重秩序而轻实践、轻探索、轻个性, 其根源是“学而优则仕”、“长幼有序”、“三纲五常”、“科举选拔”、重书本而轻实践的“三教九流”的逐渐盛行, 只看见教育的政治功能, 而忽视教育的文化功能和精神功能;在教育对象观上就是:强调共性, 压抑个性等, 这些都与几千年形成的“为学”不离“从政”、“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明人伦”、“灭人欲”等封建意识有关。

现代教育应需要革新这种教育理念, 而要做到这些, 就需要重新调整我们的教育文化, 以实践、启疑、诚信为基石, 进行自上而下的教育体制变革, 从作为教育导向的大学教育入手, 更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考核模式, 在体制层面改原有应试教育为结合实践的全方位教育, 全面学分制是一种值得推行的教育模式, 学分考核应包括基础知识内容、创新内容、实践内容和社交内容等, 高考指挥棒也应变革为学分制考核形式, 在保持原高考公平原则的基础上, 增强灵活性, 增加实践考核内容, 从文化、体制、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入手, 引导整个社会走向基于实践, 引导启疑, 注重创新, 敢于质疑, 兴趣广泛而富有激情的素质教育方向。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 大学的增多, 以及其他各种职业学校, 技能学校、私立高校的出现, 大学精英教育已走向普及教育方向, 改革的基础已经具备, 70%的人可以走向大学, 剩余的30%也将进入各种其他可以获得一技之长的学校, 国家需要做的就是在制度层面进行引导和监管, 将资源分配更趋合理, 倾向需要更投资的农村, 做到公平公正积极引导的作用。

(二) 西方教育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西方教育源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 然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却始于近代的文艺复兴时期。其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思想是自由主义 (Liberalism) 、共和主义 (Republicanism) 、社群主义 (Communitarianism) 的和多元文化论 (Multiculturalism) , 西方教育旨在培养有个性、独立意识具备自由、民主、创新精神的个体, 教育功能是启发 (或指引) 学习者产生兴趣、探索未知、不断创新的过程。西方教育目的旨在“为我所用”, 其“己所不欲故施于人”的个人本位思想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富有侵略性的文化理念, 以同样教授历史为例, 西方的教育方式是将历史事件陈述给受教者, 然后由受教者进行讨论或模拟, 做出自己的判断, 重点是通过这种过程, 思考、判断历史事件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当事主体所作的选择的正确性或值的借鉴的地方。西方教育一般以平等的圆桌方式进行, 授课方式较为随意, 授课气氛较为轻松而富有活力, 提倡平等、自由、个性, 西方教育以“启疑”为教育的核心目的, 用批判的方式引导受教者, 主动思考问题, 以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 或者发现事物的真相, 是一种求真的文化理念。对于中国的素质教育来讲, 其追求自由、平等、探索、求真、创新的教育理念值的我们借鉴和学习, 其自由、平等的思想就是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精神体现, 而探索、求真和创新是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培养和提倡的, 摈弃传统文化中重秩序轻怀疑、重服从轻探索、重功利轻求真的思想, 从教育抓起, 培养以传统文化为体, 西方先进文化为用的新型社会主义文化, 开启“启疑、重徳、强健、正气、和谐”新文化时代。

三.对中国素质教育改革方向的思考

西方文化究其本质和长远来看, 不是一种上善和和谐发展的文化, 但其求真、探索、自由的文化理念值得我们学习, 尤其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 需要在继承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的向上和谐共存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同时, 积极吸收和贯彻“启疑、求真、探索、创新”的西方先进文化, 只有以中华民族浑厚的天人合一的承载文化为体, 以西方求真探索文化为用, 吸取精华, 摒弃糟粕, 才能使中国的教育事业真正走出困境, 促进中华文化的复兴。

改变以分数论英雄, 采用全面学分制, 让家庭、社会都参与到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中。改变关注和投入不均, 让每个应受教育的受教者都可以接收到平等的教育, 搞好全民教育、终身教育, 使人口大国向人才大国转变。

改变只重视理论教育, 轻视技能教育、劳动教育、实干教育的理念, 提倡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教育,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 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完全之人物”。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 而主导则应是官方的教育文化价值导向, 进行自上而下的变革, 提倡启疑、求真、学有所用、学有所为思想, 使社会具有正行、正念、正语的氛围, 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教育的不合理现状, 教育体制改革才能走向新的辉煌。

最后以几句古诗作为结束语: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人们的物质水平日益提高, 社会不断进步, 但相应的文化教育水平却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或至少发展乏力。从国家层面来说, 技术创新和科技发展已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 国家在经济软着陆, 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可持续集约型方向发展的探索缺少文化方面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从每个个体来说, 如何更好提高自己, 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用更强大的文化理念武装自己, 以适应时代需求也成为当下需要社会迫切解决的问题, 而革新文化就是解决以上问题的症结所在, 而要革新文化必先从教育开始, 教育是文化传承和革新的最重要的途径, 唯有教育变革才能从根本上革新文化使之适应时代需求, 更好的传承中华文明。教育存在于社会体系的各个方面, 本文拟从现代教育体系入手, 剖析探索教育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同时借鉴西方的教育理念, 寻找其教育文化的根源, 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对现有教育革新的见解, 为我国开展的素质教育改革做抛砖引玉之小见。

关键词:中西文化,教育,差异,改革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国家教委2010.7.29

[2]丁延才《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大连教育学院2006.8.18

[3]黄全愈《动一动中国教育基础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

[4]徐波《论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上海高教研究199425-29页

[5]余静《中国文化背景中的科技现代化》新乡学院学报2009.445-48页

[6]杨金梅, 《教育发展史》[J]海南出版社2001年

[7]王凌浩《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启示》学术讲座东北师范大学2008.10.26

[8]张慧《当代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及建议》现代农业科技2008第17期304-305页

中西教育差异 篇2

在我们生存并生活的社会里,人人都谈教育,《教育辞海》里是这样表述教育:广义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中国的教育方式精致细腻,西方的教育方式则贴近自然,更接近社会。学校考试和对知识的透彻理解是中国学生的拿手好戏,而西方学生则更注重实践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

每个国家都有它的特点,中国教育自有它的特点,并不能一味的否定,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更应该发扬中式教育的长处。但目前可以说是大部分中国人都对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制度不满意,说是:学生压力大,教育脱离实际,学生几乎学不到社会能力……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希望,而有希望的民族一定是不断创新的民族。当然,中国现行的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我们的教育重视文化基础课,学生学到的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比大多数美国学生多得多,这无疑在某些方面上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接下来我们将以以下几方面通过比较来说明:

1,形式上

中国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虽有较大的改变,但隔代教育的文化普遍存在。现在的年轻父母,不少因出国、下海经商或为自己事业奔忙,就把孩子托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管,形成了以隔代家庭教育为主的趋势。第一代教育第三代一般重养轻教,加之老人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老化,所以溺爱多于喜爱,产生了第三代任性、娇气、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弊病。而在西方,根据我们对于所在国家的观察,整个区域几乎无一例祖辈老人照管孙辈的情况。我们都共同感到西方传统的教育观念是:老人不参教,孩子由自己的父母亲自扶养和教育。在他们看来,儿童小时候得到的呵护越多将来的承受能力越差。

2、理念上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被虽然越来越多的家庭认识到,但国内很多家庭把“家庭教育”误理解为“家庭知识教育”。有些家长安排孩子星期六学电脑,星期天学英语,还要练习钢琴,背诵唐诗等等,一味地为孩子寻找知识发展方向而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发展。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发现自己的个性需要与家长所安排的不一致,心愿不能实现,随之产生逆反心理,事与愿违,甚至造成家庭悲剧。

有些家长把“文化”误理解为“知识”。他们教育孩子不可以太顽皮,在校听老师的话,同学之间要谦让;而在西方,家长则让孩子自己选择,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逼迫与苛求,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学会怎样用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怎样在依赖与自立之间保持平衡,学会生存。所以西方很少见到花季少年因一次考试失利便割腕自杀,也很少见十几岁的中学生遇到一点挫折便离家出走的情况。国内家长最关心孩子的成绩、分数,至于心理、能力、很少过问。维系家长与孩子关系的则是成绩、分数。我们不得不承认国内这一代青少年的自立意识、心理素质与西方同代人有明显差距。

3、教学上

如果说国内的学习是一口井,讲究的是深度,那么国外的学习更象是一片湖,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老师的帮助鼓励下,他们学习如何独立地思考。正是由于老师并不是用单一的标准机械地衡量每个学生,正是因为他们对于问题的结论不要求统一的答案,允许学生怀疑和反驳,当学生的学习欲望被调动起来时,其潜能也就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西方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二者需要交流和互补。

教育上 在国内,几乎每个学校都对班主任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孩子们在场班主任应该到场。久而久之孩子们养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只有在别人的监督下,在众目睽睽之下自己的行为规范才能做好。然而,在国外,教师经常有意不在场也不去偷看学生。可以问学生“你是如何。。?” 久而久之 孩子们养成了自控和诚实的好习惯。同时,当教师遇到一名行为有严重偏差的学生时,怎么管理,是惩是罚,若罚,是轻是重,这就是一个个理不清的问题了。最后的结论可能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教师也未必担当得起教育可能有的后果。类似的问题在其他国家也有。

最近,我看了一部音乐剧《歌舞青春》,它代表着我们年轻一代的个性与活力。它由迪士尼公司于2006年出品了第一部,2007年出品了第二部,2008年出品了第三部。堪称迪士尼频道史上最为成功的原创电影,一度刷新台湾迪士尼频道原创电影的首播记录。《歌舞青春》全剧环绕着追寻梦想与自我实现的主题,配合着动人的歌曲、精湛的舞蹈动作。它所讲述的两个生活背景迥然不同的高中生:帅气英俊、球技高超的篮球校队队长特洛伊和容貌甜美、易于害羞的优等转学生盖比瑞拉之间的故事。两人天籁般的嗓音和对舞台表演的兴趣,让他们共同心怀对歌唱的梦想。然而两人在不同学科各自精彩,使他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困难重重。最终在家人和朋友的理解与支持下两人彼此鼓励,在兼顾现实的同时一步步向自己的梦想前进。

我想这部电影之所以令人回味无穷,除了朗朗上口的青春流行音乐外,还在于该剧展现的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鼓励青少年坚持追逐自己梦想。影片正是这个世界性的语言,鼓励青少年相信自己、完善自己、勇敢地激发自己的潜能去追寻梦想。

其实很羡慕《歌舞青春》中向他们那样的高中生活,可是在现在我们身上不可能实行这样的教育方式,起码得等到十几二十几年之后哇!有一个同学说:“想改变现在的教育方式。所有的同学都有同感,班主任也这么说,中国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漏洞与问题,像我们这样的高中生,特别是住校生,除了吃饭等的生理必须行为,一天到晚呆在教室里,不是做作业就是看书,很死板,而且效率也不见得有多高。是啊,现在的我们只能服从,跟随这样的潮流学习。一位母亲说:“除非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现在的这种考试制度,否则老师和学生将永远是考试的奴隶。”也许她的观点有一点偏激,但是却点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要改变中国这种教育方式单一,不重视能力训练的现状的最好方式就是改变教育体制。让将来的我们去改变吧!时代在进步,相信总会有那么一天的。

紧接着,从另外的方面去看; 1 思维差异

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因而借助于直觉体会,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中本国人对事物的认识只满足于对经验的总结和对现象的描述,而不追求对感性认识的深层思考与对现象背后事物本质的哲学思辨。可见中国哲学讲求实用,“中了悟而不重实证”,用直觉顿悟的内心体验的思维方式去悟出自然法则,而不用概念和语言去描述也不用逻辑推理去论证。而西方思维则具有浓厚的实证、理性和思辨的色彩。教育差异

美国的基础教育很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相比之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差距甚远,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现象至今仍占上风。以国际数、理、化“奥赛”为例,我国对其重视程度大概超过了任何别的国家。某省的一位参赛选手获得了金牌,其所任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教师们组织了极为隆重的欢迎仪式,进行了全程拍摄,在省电视台黄金日寸段播放,极尽渲染之能事。相比之下,美国的一些中学对此事要淡化得多,有的甚至连正规的辅导也不进行,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一种考试而已,是对学生某种或某些能力的测试,考分诚重要,创新价更高。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强调知识学习;一个强调能力培养。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中国传统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二重分数提高,轻人格塑造。三重整齐划一,轻学生个性的张扬。不少教师喜欢循规蹈矩的学生,有的甚至把具有独立见解,敢于提意见的学生视为不听话的“异端”。

我们可以从不同侧面强烈地感受到中外基础教育的巨大差异——尤其在教育理念、人才观念及价值观念方面:经过反思,我们进一步得到了如下几点强烈而又理性的认识: 其一,我国基础教育明显地存在着“两强、两弱”现象。“两强”是指我们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全面牢固,对学生考试能力的训练扎实有效。中国学生屡屡在国际数、理、化“奥赛”上摘取金牌即为最好的明证。“两弱”是指我们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普通薄弱,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普遍薄弱。我们既看到了我们基础教育的长处,更看到了存在的严重不足,从而也就明确了继承与改进的关键所在。其二,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其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高考”一锤定音的选拔人才方式也该好好反省了。这座“高考”独木桥也太过狭窄,也太千篇一律了!它怎能容纳得下“千姿百态”的各类人才!

“适合学生发展”,是指学校要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扬长避短”的教育,足指学校要充分发现、尊重、发扬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因势利导,让学生在“扬长”中走向成才、成功之路。教育心理学反复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内容上,变“分数本位”为“人格本位”,变“知识至上”为“能力至上”,变“应试至上”为“素质至上”;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尤其是“特长”的发展。在真正了解学生不同特点、不同爱好、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量身定制”的分层次教学,把各类“璞玉”、“良驹”塑造成各类创新人才。

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广泛采用“启发式”、“自由讨论式”、“自主研究式”等现代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杜绝‘满堂灌”、“一言堂”之类漠视学生的旧式教学法。

在学生的发展方向上,要为各类特长学生开辟用武之地;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负责,创设宽口径的发展通道。

其实,即使在学风等方面中外少年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异。青年节学生论坛开始前一段时间,大部分中国学生到了教室,就趴在桌子上打瞌睡;而史蒂文似乎对教室充满了好奇,到处张望,尤其对课桌上的插座产生了兴趣,研究了半天。讨论会上,中国学生一般都是拿着稿子从头念到尾,有的甚至还准备了中英文双份的材料,而很多外国学生连一张稿子都没有准备,他们说,稿子都在脑子里。别人作报告时,外国学生都会盯着讲演者,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地点头或提问,与讲演者形成很好的互动。可中国学生都在做自己演讲前最后的冲刺。这种自顾自的交流心态,不仅表现了中国学子对于他人缺乏应有的尊重,缺乏沟通的欲望,同时也缺乏沟通的技术技巧。而中外学生在科研上的差距,或许更是值得省察的核心。美国学生的科技创意,往往建立在实际生活中,他们的创意随着时代变化,比如在营养学话题上,有的美国学生已经探究到了微观营养方面,在考虑食物废弃后的分解问题。中国学生的创新,与几十年前没有太大变化,仍旧建立在科幻小说上,比如在月球上建房子等等,都是老调重弹,没有任何新意。中国孩子理论知识丰富,外国孩子则更注重发明创造的实用性,动手能力强。

论中西方幼儿教育的差异 篇3

一、中西方幼儿教育的现状

(1)中国幼儿教育的现状

中国幼儿教育服务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学龄前人口,中国拥有超过1亿的0-6岁学龄前人口,占世界同龄人口的五分之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7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公布的数字,2004年全球适龄幼儿毛入学率为37%,其中有四分之三的国家达到了75%以上,而中国仅为40.75%。如此庞大的人数致使徘徊在幼儿园门外的适龄儿童的数量十分巨大,先圣孔子“有教无类”的理想还远远未能实现。

(2)西方幼儿教育的现状

新西兰:

早期幼儿教育不是强制性的,但是有185000名0-5岁适龄幼龄儿童,早期幼儿教育的价值已经是被家长和社会广为认同。早期幼儿教育可分为由孩子父母或亲戚的家庭看护,老师上门看护或送到老师家看护,到公或私立幼儿园、看护中心不等。新西兰的幼儿教育的课程是建立在这样的宗旨下:“让孩子们成长为胜任的,能自信的学习和交流的人,身心健康;在幼儿园有归属感,长大后能对社会有所贡献。”

美国:

1、具有清楚的哲学教育基础:以皮亚杰和杜威的教育思想为主。

2、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3、立法及执法严格。

4、重视特殊幼儿、贫穷及少数民族幼儿的受教机会。

5、结合学术界不同领域,配合实务广做研究。

6、课程及形态多样且有弹性。

7、重视幼教师资培育。

8、幼稚教育与小学教育有良好的衔接。

英国:

英国是目前世界各国推展幼儿教育较早,且具成效的国家之一。在教育上有一个共识,即教育对民智的提高及民主政治的了解甚有必要。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当欧陆许多国家大力推动国家教育政策时,英国教育基本上均能在内部行政制度、教材与教法保有相当的自主权,不受太多的人为干扰。

二、中西方幼儿教育目标的差距

(1)中国幼儿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的总目标包括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二者有机地构成“目标管理”系统。在幼儿园里,起主导作用的不是园舍和设施等物质条件,而是要把幼儿培养成怎样的人。明确的教育目标,体现着办园方向,统率着幼儿园全部教育活动并制约着全部管理活动。强调幼儿发展寓于“保教结合”之中“保教结合”,在幼儿园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条教育原则。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统一性所决定的,也是幼儿教育工作规律所要求的。在实践中应做到“教”中有“保”,“保”中有“教”,二者并举、有机结合,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和全部教育活动之中,统一在幼儿全面发展上。

(2)西方幼儿教育的目标

西方幼儿教育系统是一个民主、效率、弹性的开放系统。首先要保育好幼儿的身体健康,以及训练简单的生活习惯;其次,利用平时的直接环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于其成熟程度范围内,鼓励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和运用简介的语言来表达。最后,要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良好的社会态度,在心中永远树立一个“集体”的概念。

三、中西方幼儿教育的主要差异

(1)家庭教育的差异

在中国,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被当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从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惯养着,父母只懂得如何去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未想过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父母一直把他们看成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事事都会插足,如果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想出去闯一闯时,父母往往会加以阻止,甚至和孩子发生争执。他们习惯于为自己的孩子安排好未来,让孩子照着安排的计划行事才满意。

在西方,孩子在年满18周岁甚至更小就离开家,学会独立生活,他们不喜欢伸手向父母要钱,而是靠自己去挣。

对比这两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中国的孩子可以说是比西方的孩子幸福的多,他们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缺少锻炼自己的机会,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的孩子的独立生活与克服困难的能力远远不如西方的孩子。

(2)教育理念的差异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孩子是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他就是什么。而西方教育的理念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有自己内在的发展规律的胚胎,自己任意发展,什么时间做什么,完全是他自己的发展规律决定的,家长不会进行干预和阻挠。正是因为这个大前提的不同,国内的早教方式更多的是重视填鸭式,知识成了早教的主体,孩子仅仅是知识的载体而已。而西方的教育,整体上把孩子看成一个个不一样的个体,他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取决于他自己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所以西方早教对于孩子来说,在什么阶段必须达到什么水平没有硬性的要求,只是一个参照系。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国内的早教热衷于孩子之间的横向比较,西方幼儿园都是一对一的独立点评。

(3)从点到面教育的差异

西方幼儿教育非常看重集体(eommunity)这个概念。从小开始,从小处开始,为最小的集体作贡献,从中获得归属感和价值认同感。在他们的教育中,你成为什么样的大人物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为他人服务,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enjoy life最重要。

四、中国幼儿教育的误区

(1)过分宠爱

在中国,一些家长过分的宠爱自己的孩子,甚至凡事都包办或代替。孩子不吃饭,家长会端着饭碗,从家的这头跑到那头,只为喂一口饭给孩子吃;出门怕孩子走路累死,动不动就抱着;生活上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倒杯开水怕烫着,用把剪刀怕剪着……这样的宠爱,反而适得其反,导致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社交能力都很差,等走上社会后不能适应,往往以自己为中心,不会与人交往。

(2)过多管制

中国早教既然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那么谁来画?自然是成人了,不是老师就是家长。所以国内的孩子很早就“被教”各种大人认为他这个年龄应该会的东西。不但被教,还要有成果,所以才有各种各样的证书横行于世。而西方早教认为孩子的成长取决于其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大人的作用永远是在孩子的身后,在他准备好的时候你才出现,给他提供他所需要的素材和帮助。

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该劲量去尊重,而不是强加,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加给孩子。孩子和家长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应该保持民主的关系。

(3)幼儿教育小学化

很多人认为,小孩像个空瓶,吸收能力特别强,于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往里灌输知识。教其背唐诗、诵古训,尽管他们不一定理解,但先让其被动吸收,然后慢慢消化,最后将这些知识融汇贯通。美国人尽量让小孩多玩,提倡利用幼童的探索天性,通过让其接触大自然、认识真实世界,建立认知基础。多让幼童用五官感觉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用心去体会数字的意义,而不是只获得正确答案。他们认为幼童不能像大孩子或成年人一样抽象地学习,只有用真实世界的印象建立逻辑思维。中国孩子可以不加理解地知道3+4=7,将乘法表背得滚瓜烂熟,但那只是鹦鹉学舌。

五、关于中西方幼儿教育的总结

纵观中西方教育的种种差异,我们应该对中国的教育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如意的地方。当然西方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他们的也同样存在许多弊端。在此,我认为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于“如何把中西方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更能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制度、教育形式。”为此,我认为中西方的教育负责人能够增进了解,加强沟通,能够早日找到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谈中西方的教育差异 篇4

1. 教育观念的不同

中国的教育观念是重视学生的学习, 注重升学率, 认为学生考上名牌大学就是就可以出人头地, 比别人更高一筹, 衣食无忧。但忽略学生的个性, 兴趣爱好, 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紧缩, 没有创新能力, 总是根据应试教育思维走。只有大同化的思维, 没有创新思维。虽然很努力, 很刻苦, 理论成绩也很优秀, 但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就远远不足西方的学生, 美国的苹果手机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2. 教育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不仅在教育观念上有差异, 在教育方式上也大不一样。记得之前政治老师经常提及一个小故事, 就是说一对外国的夫妇带着他们的5岁的孩子来中国旅游, 在一个风景优美景色迷人的景区同样也有一对中国的夫妇带着他们的5岁孩子来游玩。同时被一个小花园迷住了, 他们都停住了脚步, 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歇脚。两个小孩被一只小蝴蝶迷住了, 大家都跑去抓蝴蝶, 一不小心两个孩子因相撞被碰倒了。中国夫妇立刻上前扶起, 哄着孩子说:“宝贝, 我们不哭好吗?来, 妈妈给宝贝擦干眼泪。”而外国夫妇在旁边无动于衷, 坐在板凳上鼓励孩子爬起来, 并表扬他很勇敢。“小事情, 大道理”, 这就深刻地体现出中西方教育孩子方面的不同, 中国人溺爱孩子, 害怕孩子受到哪怕一丁点伤害, 而西方人重视孩子内在的成长, 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强, 这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

3. 教育制度的不同

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决定不同的教育制度。以美国为例, 在教育机构的权力设置方面, 我国最高教育立法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国务院有权领导和管理一切教育工作, 美国的最高教育立法机关为各州议会, 决定一切教育重要事务;在教育管理机构的独立性方面, 我国教育部处在国务院职能部门下, 各级教育行政组织均采取从属制, 在美国, 教育行政组织形式多样, 国家联邦教育行政组织采取的是从属制, 州教育行政组织采取半独制。不同的教育制度也是中西方教育差异的一部分。

二、西方教育对我国的反思和展望

1. 对我国教育的反思

中国教育从古至今, 一脉相承, 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一直演变到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制度, 虽然有很大的改变, 但和西方比较还有很大差别的。为了一味地考好成绩, 很多学校对于和考试无关的课程坚决占用, 比如音乐、美术、体育、心理等课程经常性占用, 抹杀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思维以及身心健康。现在的中国虽然有很优秀的技术人才, 但不足以培养出创造未来的天才, 国家的未来靠的是创新, 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继承与发展, 向西方学习自由、创新的精神势在必行。

2. 对我国教育的展望

民族的灵魂主要在教育, 教育蓬勃发展起来我们国家才有大批的创新技术人才, 才能一高国家的国际地位, 维护国家权威, 不至于像近代一样教育权沦为列强手中。我国教育的培养, 应当借鉴西方的培养方式,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努力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成为全世界都要模仿的“中国式教育”, 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当然我们传统的先进教学模式我们要吸取, 但是并不能完全继承。要做到教育发展, 我们须从以下入手:

政治要开明。只有政治开明, 才会有助于学术的发展, 政治封闭就会导致学术的萎缩,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相反, 学校也对政治起促进、制约作用, 学术的繁荣也有助于政治的民主化以及路线和决策的正确性。

移植和创新的关系要处理好。中国教育有数千年的传统, 同时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教育经验、思想, 但是教育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 它是在西方社会首先出现的。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侵入, 它被移植到中国的土壤上, 为中国教育界所袭用。科学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 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科学发展。批判地继承和创新, 才能促进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

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在目前教育实践方面, 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就是——经验主义之风。有一些人在教学中, 总是采取宁左勿右的态度, 即宁可过之, 也不可不及;宁可多讲多练, 也不愿在提高效率上下功夫。这种状况在近年来是普遍存在的, 所以我们必须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才能有效发挥创造性, 才能促进我国教育大发展, 大进步。

总而言之, 中国教育制度有利也有弊, 至于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各自有各自的说法, 在我看来, 我还是比较支持借鉴西方的精华, 融合各国的优秀教育制度, 同时结合我国实际, 转变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制度跟上世界的潮流, 培养出更多符合我国乃至世界的人才, 为我国发展添砖加瓦。

摘要:俗话说“百年之计, 教育为本。”但是, 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 不同的社会背景, 造成了我们中国和西方国家教育方面的差异, 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制度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从中西方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等方面进行阐述比较, 对我国教育发展进行反思与展望。

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六大差异 篇5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六大差异,希望有所帮助!

(一)看重日常生活行为和习惯

西方家长:从小教起从日常教起

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

中国家长:忽视了“做人的教育”

而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

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二)让孩子学会独立

西方家长:让孩子自己动手学会独立

西方家长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孩子要自己劳做,自己生活,从劳做中得到快乐,从动手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

比如在西方有很多这样的情形:父亲或母亲在前面走,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十分重要。

中国家长:层层保护种种溺爱

中国的家长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往往要抱着或拉着孩子走。

(三)让孩子自然发展

西方家长:让孩子自由发展

西方人巴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

例如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

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家长:期望过高只重学习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为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光宗耀祖”,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

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四)重视和孩子的心灵沟通

西方家长:经常沟通重视心理健康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

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中国家长:更关心生理需求而忽视心理需求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国不少家长的做法却正好相反,他们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

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此类事件近几年各媒体屡有报道,这些大部分都是家庭教育水平低下的结果,更确切地说是家长忽视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而造成的悲剧。

(五)孩子需要尊重和理解

西方家长: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选择

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

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家长都要仔细考虑,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

中国家长:支配欲强,要求孩子顺从自己的意愿

而中国家长则大都要求孩子顺从、听话。

(六)鼓励孩子创新和探索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鼓励探索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前者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后者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

西方家长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

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

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中国孩子若拆了家里的闹钟,就算自己能装回,恐怕也没几个敢告诉家长的。

中西教育差异 篇6

关键词:礼仪;差异;影响

中图分类号:K8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191-02

一、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成因

中西方文化环境的不同,使得各国人民有着基本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这是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如下:

1.經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人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2.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二、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1.交际语言的差异

(1)打招呼。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与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 it?”

(2)称谓。在西方,称呼是比较笼统的,一个称呼可以涵盖中国的很多称呼。例如,西方称呼男的为先生,称呼女的为女士或小姐。而在我国“先生”第一解释是“教师”,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随着改革开放,先生已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尊称口语,西方人称“uncle”,可以涵盖我国的婶婶、伯母、姨。他们对这些方面的关系也不如中国分明,在中国伦理中,父亲系列的为伯伯、姑姑、堂兄妹;母亲方则为舅,姨,表兄妹。在西方,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纵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而在中国,人们很喜欢被称为某某经理、某某总裁,因为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但在西方,人们很少用正式的头衔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

(3)感谢。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4)招待客人。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请慢走!”“路上小心点!”“再见,一路走好啊!”“你们进去吧!”“你们请回吧”“请留步”,等等。而西方人只说:“Bye?Bye!”“See?you?later!”“See?you?next?time?!”“Goodnight!”

2.餐饮礼仪的差异

就饮食方式如宴席而言,在中国,在任何一个宴席上,不管是基于什么目的,都会出现一种形式,也可以说是一种氛围,就是宾客到来后,便会齐聚一桌,共享一桌。一般来说,宴席用的是圆桌。从形式上来看,给人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环境。当许多菜摆在桌子的中心时,这些特色菜就成了人们欣赏、品尝的对象了。与此同时,它又成为人们联络感情的媒介。中国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们喜欢在桌上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显现出的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美德,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礼让。虽然从卫生的角度来看似乎不太适宜,但中国人喜欢团圆,这正符合了绝大多数人的心态。饮宴对西方人来说,尽管食品和酒似乎对于他们非常重要。但实际上在他们眼里那些只不过是用来作为陪衬而已。他们举办宴会的目的在于交谊,通过与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结交友谊的目的,仅此而已。其实,中国式的宴席与西方的宴会交谊都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是,中式宴会表现了一种全席的友谊,而西式的宴会则表现为宾客间的交谊罢了。

在餐具方面,中西方的差异也很明显。众所周知,中国人用餐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他们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用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成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与刀叉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智慧。

3.服饰礼仪的差异

服饰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是指包括服装、饰物、衣着方式、打扮,包括发型、化装在内的多种要素的有机整体。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度文化素质的物化,是内在肉体的外观,是社会风貌的显现。由于历史条件、生活方式、心理素质和文化观念的差异,中西方服饰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

西方人注重身份,把衣服变成象征,中国则注重韵味。如果说西方服饰文化刻意追求表现人体美,而完全忽视了服饰伦理,那么,中国服饰文化由于受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体统。最能代表中国的是中山装,西方代表装是西装。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人们平时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

俗话讲,人是衣服,马是鞍。尽管以貌取人并不可取,但是在现代生活中,服饰越来越成为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穿着打扮的得体与否,不仅仅是个人品位的体现,更能成为人们彼此观察与评价的一个尺度。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尤其是在正规的场合,穿着打扮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现代人的重视。

礼仪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礼节和文明规范,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在中西方礼仪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我国应该研究和理解深藏在礼仪背后的文化因素,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交际的原则和习惯,减少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交际障碍,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进而促进提高相关的教学效果。要用“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承认和尊重差异,探寻礼仪文化的互通性,真正使我们的礼仪通过我们的教育通行于世界。

参考文献:

[1]吴冰.中西方文化差异拾零[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2,(01).

浅析中西方大学教育的差异 篇7

首先, 是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在中国, 可以说大学老师就相当于铁饭碗, 即使是其他别的不做, 一周只要上几次课, 可以不评教授, 永远做讲师, 也没有哪个老师被辞退。在美国就不同了, 教授分为聘任教授和终身教授, 前者是可以被校方辞退的。在美国的助理教授, 大概相当于中国的讲师, 需要和校方要签3年的合同, 3年期满后要接受考评, 如果不合格就会被辞退。还有一些教师则是退休后重新应聘的, 这些老师不拿工资, 他们只拿讲课费。

其次, 美国和中国的大学教育侧重点也有较大的区别。美国的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基础性和创造性教育。在美国, 学生课程不涉及具体的产品, 更注重基础的应用, 而且学生是要求学基础的技术操作。例如在维多利亚, 学生的一门课程如果没有创新, 那么最多只能拿70分。并且他们几乎每一门课都有大作业, 也就是指老师只给出方案, 而不提供具体的方法, 这需要靠学生自己想办法来完成。而在中国, 考核大多的课程, 尤其是主要课程的方法主要还是通过考试最后的分数来决定等级。

再次, 美国和中国对大学生的培养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 学生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没有专业的区分, 所学课程都是公共课, 然后各个专业便会派出其最好的老师讲自己专业的经典课, 以供学生选择。相反, 在国内, 学生踏进学校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自己的专业, 而且4年都不变, 不管喜不喜欢或者适不适合。第二, 尤其重要的是美国的大学生需要将学习和工作相结合, 他们一学年分为3个学期, 只有1、2学期只是完全上课, 然后就是一个学期上课, 一个学期工作。而且有老师专门负责联系学生的工作, 这样学生就可以半工半读, 工作一个学期后要交技术报告, 而如果应聘不到工作就算没完成任务。第三, 也是一个中国大学几乎没有的, 每一学年结束, 都有一部分学生被要求退学, 因为他们不适合这个专业或者这个学校。辞退后他们可以换专业, 或者换学校, 找到自己更适合的学科、这一点, 我想在中国几乎没有哪个学校能做到, 除非该学生极为特殊, 不然恐怕会是99%的可能从这个学校, 这个专业顺利毕业。第四, 在美国, 没有考查课, 所有的成绩都以学分体现, 最后加权平均。所以说如果学生一科落下去, 那么就很难补上, 美国的大学会越来越难进。在中国, 我们的大学现在是越来越好进了, 而只要进来, 那就容易出去。

不仅如此, 西方的教育方式对成绩排在前面的30%~40%的学生非常有益, 因为这些学生不需要按部就班地学习, 学校赋予他们权利选择学习的方式, 他们可以自己自由发展, 因此拥有很强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而中国的教育模式对排在后面的30%~40%的学生有好处, 他们通过按部就班的训练, 可以成才, 而且成才之后可以跟比他们聪明的人竞争, 因为他有扎实的知识, 可以了解很多不是几天就可以学会的东西, 但仅仅是机械的模仿和表面的理解, 思维禁锢在狭窄的空间上, 有序, 但缺乏创新。我们现行的学校教育是努力地培养“学业智商高”的人才, 注重积累知识的能力以适应各种标准化考试的选择, 培养的是学习型的人才, 而忽视了培养社会所需的多层次创造性人才。

虽然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中国的大学教育也不能生搬硬套, 不能把人家的拿来就用, 因为我们其他方面的政策不配套。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取长补短, 使我们中国大学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摘要:中国提出“素质教育”已有些年头了, 但是素质教育在中国施行的效果究竟如何, 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呢?中、西方大学教育到底存在哪些差异呢?本文针对这个教育热点问题, 浅析了中西方大学教育之差异, 希望大学生们能理性地面对中、西教育。

关键词:中西方大学教育,差异,创新,教师

参考文献

浅析民国前期中西美术教育的差异 篇8

一、教育目的——“画技”传授与“全面人才”的培养

从教育目的上来看, 中西美术教育最早都是为了培养工匠艺人。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一直将传授“画技”作为主要教育目的。宋朝时期, 由于社会整体重视文治教化, 在画院美术教育体制下,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专业的美术人才, 教育的重点在于传授美术技能。明清时期, 随着文人画兴起, 传统美术教育逐步承担起传授文人画家必须具备的绘画技能的责任, 作为体现文人阶层身份和品位的附属而存在。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促使“图画课”和“手工课”进入学校课堂, 从当时新学体系对中学堂的图画教学要求为:“习画者, 当就实物模型图谱, 教自在画……以备他日绘地图、机器图及讲求各项实业之初基。”2可以明显看出, 其目的带有较强的实用功利性, 重在技能传授。

西方美术与科学联系比较紧密, 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分化为“纯艺术”与“实用艺术”两部分, 教育目的与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有明显区别。西方美术教育从广义上看是将美术作为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狭义上看, 西方专业美术教育是建立在注重学生整体文化和道德素质基础上的用以培养能够推动美术事业发展的美术专业工作者的教育活动。总的来说, 学校美术教育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特点是与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最大的区别。

二、教育体系——“师徒”制与学校年级授课制

从教育体系上来看,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 手工作坊式的“师徒传承”技艺成为主要的美术教育方式。“师徒传承”式的美术教育方式有利于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天赋和学习进度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 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较快的取得进步。“师徒制”式的教育体系的缺陷在于, 在传统儒家思想“师”如“父”的影响下, 首先, 被动的知识接受过程限制了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其次, 由于能力限制, 师傅在某方面的弱项会影响到学生, 相对限制了交流和绘画风格的传播。

西方学院美术教育体系一般按照学生年龄和知识掌握的深浅程度不同划分年级, 再以班级授课制为核心进行集中教学。每个班级的教学课程由多位教师共同承担, 每位教师仅负责教授自己最擅长的课程。学生能够接触到较多的教师和同学, 彼此之间的交流增多, 促进共同进步, 为学生“择师”提供了条件, 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有很大的提高。这种多位教师共同教授同一批学生的教育形式,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之一。由此也可以看出, 要想实现“全面教育”的美术教育目标, 学校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教育方法——“传移摹写”与写生

中国传统美术教育强调临摹的重要性, 至文人画兴起之后, 临摹成为最重要的美术教育方法之一, 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长期的临摹教育造成学生将前人的作品作为楷模全面接受, 缺乏客观的分析和评判。民国前期西方学校美术教育则重视个人情感和创新性的特点, 强调对写生能力的培养, 临摹仅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使用。同时中国传统美术教育很重视对画论的总结和学习。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论”中第一法“气韵生动”成为衡量传统中国画的主要标准, 丰子恺在谈到此问题时曾说:“气韵是由人品而来的, 气韵是生而知之的, 气韵以生动为第一义”3。中国传统美术教育虽然对画理很重视, 但具体到绘画技法和技巧等细节上, 更多的是依赖师傅的言传身教和学生的自行体会, 随意性比较大, 没有通行的教材或者范本。

西方学校美术教育比较侧重于实用科学理论的研究, 如人体结构、光和色的关系等, 理论涵盖面不断扩大, 将包括艺术、哲学等多种思想理论课程加入到美术理论的范围内, 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想深度, 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很大。西方学校美术教育多采用统一的教材进行教学, 在教具的选择上比较规范, 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完整。教师可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对教材进行改良和增补, 经验和技法的继承更加完整。

中西绘画最初有共同的起源, 中西美术教育在初级阶段同样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形式和风格。民国前期新式美术学校将西方学校美术教育引入中国, 此时期中西方美术教育激烈碰撞并逐渐融合, 中国传统美术教育开始向新式学校美术教育转变。

摘要: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 促使中国美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众多辉煌的成就。到了民国前期, 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需要使中国传统美术教育到了不得不改变的关键时刻。民国前期中西方美术教育的差异, 也决定了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变革发展方向。

关键词:民国前期,美术教育,差异

参考文献

[1]理查德·加纳罗特尔玛·阿特休米勒著.《艺术让人成为人》[M].舒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 第135页.

[2]《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1904年1月13日) .

中西教育差异 篇9

一、培养规格目标差异

从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中国教育职业发展中长期以来是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层次, 严重束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始于洋务运动。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840年鸦片战争后, 洋务派人士积极兴办军工企业, 而这些新型的军工企业迫切需要掌握先进技术和操作规程的技术人员和工人。1904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确立了实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规定实业学堂从横向上分为正规实业学堂、补习实业学堂、实业师范学堂;从纵向上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三个层次, 每个层次都设有农业、工业、商业、商船等科, 初步形成了一个系统。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 也开创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阶段。1922年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把实业学校的名称改为职业学校, 分为初、中、高三级, 设科范围更广。至此, 职业教育初步形成一个系统。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建国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就提出要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比例严重失调的局面。中国的职业教育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 形成了以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为中心的职业教育体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 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 20世纪90年代末, 形成了中职和高职两个层次, 到2007年才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因此从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 长期以来中考成绩差的进入中职学习, 高考不能上本科的进入高职院学习, 人为地将职业教育定位在低层次办学上, 影响了人们的选择。

而西方则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职业教育被看做是人整个一生中所接受的一部分教育, 一个阶段性教育, 不是终结性教育, 建立与高一级教育相衔接沟通的机制。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和吸引力是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最根本的问题是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机制, 打通中等职业教育通向普通高等教育的路径, 变终结性的中等职业教育为阶段性的教育, 为职教学生提供继续接受高一级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的机会, 大力扭转中等职业教育入口大、出口小的局面, 进一步拓宽出口, 解决等值承认职教普教学历资格问题, 允许中等教育学生报考高等院校。

英、法、德等国制定了一些措施, 给予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资格同等地位, 为职高学生提供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机会。20世纪70年代以前, 法国中等职业教育是终结性的, 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成为一条死胡同, 为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使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沟通, 法国设立了一种新的学制, 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再学习两年, 获得职业高中会考证书, 同时取得了报考普通高等院校的资格。长期以来, 德国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隔绝, 缺乏渗透性。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增强双元制的吸引力, 德国许多州规定, 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和继续职业培训资格的学生可报考大学, 承认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毕业生具有报考大学的同等学历和资格, 还规定实施双元制的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某些情况下相当于具有普通高中第一阶段教育学历。英国的普通国家职业资格 (GNVQs) 分为基础、中级和高级三级资格, 获得GN-VQ高级资格的学生可报考大学, 但获得了高级国家职业资格 (NVQ) 的学生很难进入普通高校。因而英国采取措施, 承认高级普通国家职业资格 (GNVQs) 和高级国家职业资格 (NVQs) 与普通教育高级水平考试 (A-levels) 具有同等地位, 促进这三类学生横向和垂直流动, 使他们都有资格报考大学。

二、制度保障差异

在高职教育开展得较为成功的国家, 政府仍是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 与中国不同的是, 在发展高职教育的过程中, 大多数国家都更为重视职业教育的立法工作, 用法律来保障和规范职业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发达国家在用法律促进和规范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有三个特点:一是相关的法律相互配套, 形成了规范技能人才培养的法律体系。比如, 德国除了《职业教育法》外, 还有《青年劳动保护法》、《职业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的相关法律以及370多种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的培训条例。美国颁布的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法规和法案超过了150个。二是它们的法律规范既有原则性的规定, 也有操作性很强的细化的规定, 比较容易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比如, 德国的《职业教育法》中就有培训合同不能有哪些内容, 学徒的津贴以什么形式支付等细节的规定。三是不断根据新的情况, 对已有的法律进行修订或制定作为补充的法律。比如, 美国1963年通过了《职业教育法》, 而后又制定了《1968年职业教育法修正案》、《1976年职业教育法修正案》等。英国在1944年颁布《巴特勒法案》, 1964年又针对当时职业培训缺乏法律依据的问题, 及时制定了《产业训练法》, 后又于1973年颁发《就业与训练法》, 改革职业培训体制, 以应对职业培训面临的新挑战。四是严格对职业教育法的监督。德国的《职业训练条例》和《职业培训规章》都明文规定违反职业培训条例就是违法, 可“判处关押”或“处以不超过一万马克的罚金”。日本颁布的《学校教育法》明确规定应设置监督部门, 并且专门设有“罚则”一章来论述监督和惩罚。

中国政府尽管先后颁布了《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 但是整个职业教育的法制体系并不健全, 而且现行的《职业教育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其实施的环境与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因而需要及时进行修订。但是, 中国的《职业教育法》自颁布以来就没有再进行过任何修订与补充。而且《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这些法规专门涉及高职教育的地方并不多, 尤其是这些法规的条款大都是目标性的, 缺乏具体的操作程序和实施步骤, 而且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措施不明确。因此, 要想使高职教育有全面的、权威的法规保障, 还是需要出台一部《高等职业教育法》, 对高职教育的性质、任务、管理职责、举办学校等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 这样会更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行业参与差异

由于职业需求的复杂性和经济、技术的迅速变化, 学校已无法完成职业教育的全部任务, 建立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是面广、样多, 目前至少有57种职教运作体系。澳大利亚也建立了较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全国设有287个专门的技术性和进修性教育学院, 除了学校系统的高职教育, 还与成人和社区教育机构及工作场所里的学习相结合。而中国目前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很多只停留在纸面上, 实现校企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任重道远, 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补, 实现学校和企业的物质与智力资源的共享, 融合职业教育理念,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搭建职业教育的新平台, 在人才供求关系上完成了学校和企业的良好对接、相互渗透, 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

经费是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发达国家普遍形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个人多方筹资的经费体制, 以地方投资为主, 个人交费所占比例不大。德国的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为公立学校, 办学经费主要由州政府和联邦政府拨款解决。但来自于企业的教学、科研合作的经费成了高职院校第三渠道经费来源的主体部分。企业为培养一名职业学院的学生要支付5万~8万马克的费用, 但企业仍把职业学院的培养途径看做是一种费用优惠的获取人才的措施。《德国联邦基本法》明确规定国民生产总值的1.1%, 工资总收入的2.5%用于职业教育, 同时规定要为职业进修提供帮助及提供学习期间的收入、待遇等问题。美国职教经费主要来自地方, 但按《1990年职业教育法》规定, 联邦政府每年向各州提供16亿美元的职业教育专项补助经费, 公立高职教育机构的学生只需支付全部费用的1/6左右, 在私立教育机构就学的学生全部自费, 经济困难的学生可得到联邦和州政府的部分资助。英国不仅在制定职业教育法规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资金进行了规定, 而且在相关法中也有类似规定。英国职业学校每年的经费有75%来自政府职教基金。法国在教育经费方面规定企业完成各项缴税义务后必须承担两项支出:一是要求企业按上一年职工工资1.5%的比例提取继续教育经费, 用于本企业职工的在职职业培训。二是按上一年职工工资0.5%的比例缴纳学习税, 用于支持各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澳大利亚的《国家培训保障法》规定, 年收入在22.6万澳元以上的雇主, 应用工资预算的1.5%对其员工进行培训, 未达到要求的雇主须依法向国家培训保障机构缴付费差额。而中国主要存在政府拨款和学生缴费两种形式, 渠道单一。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职业教育越来越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 通过比较研究, 可以探索出符合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使人口大国真正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

参考文献

中西教育差异 篇10

关键词:中西方,艺术设计,教育,差异

当代, 随着国家间交流的不断加强, 中西方的艺术设计作品也不断被拿来比较, 中西方艺术设计存在着明显差异, 这是因中西方艺术设计教育的差异导致的。文化与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究其原因, 是因为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 这必然带来中西方在教育、观念、哲学思想上的差异。

第一、“教育开始的时间”的差异

说到教育, 我们必须要知道, 我们是从何时开始学习的?

按照中国人的思维, 要回答这一问题, 首先要回答另外一个问题, 即人的生命是从何开始的, 因为对中国人来说, 教育和生命是同时出现的。关于生命, 中国人认为生命早在出生前就开始了, 早于任何概念。这种观点促成了这样一种意识, 即出生只是生命的一个阶段, 而不是生命的开始, 对生命开端的意识正好解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祖先崇拜、家庭相互和谐的重要意义, 在这样的意识下, 佛教的灵魂转世不仅是可能的, 而且是自然而然的, 因此对中国人来说, 教育同生命一样早已开始。中国人认为, 父母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即教育的起跑线, 重视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 正式的教育则是以家庭为起点的教育的延续。

西方人则认为个人的生命从出生之时开始, 从与母体脱离之时开始, 出生就标志着孩子成为了独立的、与众不同的个体。西方认为教育是从幼儿园或学前教育阶段开始的, 孩子童年主要是哺养问题。

第二、中西观念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思维。这一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道家强调“天人合一”思想, 认为在天、地、人的关系中, 人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情, 顺应自然, 谋求天、地、人的整体和谐。这不仅反映出自然界内在的和谐, 同时也反映出矛盾差异中的对立统一和协调一致, 矛盾处在相互协调的关系网中, 而不是孤立地肯定或否定。老子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庄子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是:“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辨。”因为“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最主要的命题。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是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 提出“和”这一重要的哲学范畴, 并由此阐发了有机整合的思想。孔子说:“礼之用, 和为贵”“乐者, 天地之和也。礼者, 天地之序也。和, 故百物归化。序, 故群物皆别。”董仲舒说:“和者, 天地之所生成也。”从这些可以看出, “和”是中国核心思想之一, 追求“万物并育而不伤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境界。

(三) 追求“中庸”的整体思维方法。《周易》曰:“天地相遇, 品物咸章也。则遇中正, 天下大行也。”子思作《中庸》提出“中庸”是天地万物的根本性质, 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方法, “执两端, 用其中于民”。

(四) 强调“人与天地相参”的思想。中国的传统哲学认为人把握天生的“诚”, 发展人的本性, 发展万物的本性, 就可以同天地并立为三, 实现天、地、人的和谐发展。这种关于天、地、人的和谐整体论思维要求人顺应自然思想, 被称为“东方智慧”。但是, 应该注意的是, 这种思想观点是置身于其中循环论的大框架, 因此尽管古代追求和谐的整体性思维方式讲求整体, 但他们排斥对立面的合理地位和作用, 从而因为排斥对立面的运动而很难论及发展问题[1]。

所以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 强调整体性、和谐性, 集体主义大于个人主义, 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 过分追求个人发展会被视为是严重的个人主义, 会受到谴责。中国人吃饭使用筷子, 从象征意义上来说, 筷子就是手指的延伸, 一双筷子就是一个整体 (人——在中国人眼里, 作为人类象征的就是两个笔触) 。中国人吃饭的时候通常围绕圆桌而坐, 共同进餐, 圆象征着完整无缺、团结精神、共同分享、公平交流。

相对于中国的集体意识, 个体成为西方生活的世界中心最为重要的部分, 其它的一切都要以“我”为中心, 西方文化非常崇尚个人主义, 个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 西方用刀叉分割食物 (叉子本身就是分割的) , 分餐而食, 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 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 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如果用符号去表示中西方, 中国的象征性符号会抽离成太极的符号, 圆形的、曲线的、动态的、交互的、是不可量化的。西方抽离出来的符号是十字, 代表着时间和空间, 是规则的、理性的, 强调精神、形态的逻辑性。它们都是解决事情的不同方式, 在不同阶段起作用。

第三、哲学思想上的差异

从哲学思想上来说, 中国传统哲学向来“重义理, 轻功利”, 讲求的是一种意境, 一种超脱, 十分重视道德的教化功能。以设计为例, 按照孔子的学说来理解, 好的设计应该维持天地间的和谐与平衡。即按照中国传统思想做设计, 设计追求的是意境。中国水墨画从来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中国画讲究“意境”, 这与其背后的哲学文化息息相关, 有独特而深厚的艺术哲学, 按照阴阳五行这种消长变化的原理来看待万事万物的存在和运动, 懂得人类社会与自然是和谐统一, 相互影响的, 力求找到平衡, 达到“和”的境界, 并通过“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西方的教育长期以来受到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 教育的目的是致力于个人本身和社会的发展。重“实用”、重“功利”这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方的哲学是在严谨的逻辑思维中建构的。西方现代主义发展过程——图像的分离、量化, 经塞尚的“形式几何”从画面中分离出来, 到毕加索的“立体主义”, 到康定斯基的“点、线、面”, 再到马列维奇的“方”, 存在着严谨的逻辑性, 非常重视量化。

因此在20世纪曾流行一种说法:“中学为内学, 西学为外学;中学致身心, 西学应世事。”即东方较侧重主体的内在觉悟和身心境界的提高, 西方较侧重外在事物的客观规律和对物质利益的追求[2]。这也是中西方在艺术教育观念上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

第四、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人 (如老子、庄子) 认为世界是一个虚灵的空间, “万物”的“气”才是实在的, 崇尚齐物论、混沌、超凡脱俗, 中国的思维是整体性的, 创造的是一个整体, 例如龙, 是种动物的复合的形态。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是综合观、整体观和包容观, 缺乏分析, 这便导致了在设计研究中仅仅关注整体的研究, 而不对具体的研究进行一定的反思, 这不能不说是缺乏自觉的学科意识的表现, 进而影响了艺术学科理论和艺术教育的发展。

西方人看世界采用的是科学的、数理性的、物我对立的态度, 因此重视逻辑和理论分析。他们建立艺术学科理论, 并对其进行个体研究, 发挥了分析思维的优势, 受这一思维方式的影响, 进而产生了诸多学术成果。

上述的差异也连带反映在设计教育的观念上。艺术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化地域性差异形成的时候, 艺术的差异性也就随之产生, 因此中西方艺术设计教育也必然存在着巨大差异。

首先, 人才观的差异。中国教育注重道德教育和修养教育, 依附于道德人格的养成, 其最高目的就是道即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 而这一境界的主要内涵是成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人[3]。在孔子的教育观念中, 教育仅仅是一种手段, 其目的在于养成一种理想的人格, 使每个人成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君子, 因而东方艺术设计教育偏重“成己”, 即注重设计的境界, 并由此构成其各自特质和特色, 东方的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要求学生把设计的本心找回来, 进而实现本性之自觉, 这是东方教育的特质与特色。

西方设计教育偏重于“成物”, 即注重设计的成果, 西方设计教育, 应该说是创造工程学, 西方的艺术教育更注重艺术设计在促进人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 尤其是智力发展的作用。鼓励个人创造力的开发为中心, 以创造设计的普及为重点, 丰富人的想象力, 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使再造想象及创造性思维得以增强。

在当代, 艺术设计教育, 应该既“成物”又“成己”, 把中西艺术设计教育融合贯通, 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

其次, 教学观的差异。“天人合一”的理想实际上是不能从“教育”中实现的, “圣人”不是上学可以产生的, 而是“顿悟”出来的, 中国教育中过分强调了“悟性”, 所以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 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 这也是中国艺术教育中出现“师承关系”“口传心授”式的教学方法的原因之一。老师常说的是:我要布置你们每个人都要完成的作业。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笼统性和模糊性, 没有完整的可以操作的技术, 久而久之会形成思维定势, 进而影响学生的个性培养和潜能的挖掘。

西方的教学方法是探究性和多元化的。在教学中, 教师的角色是启迪思想、促进理解, 善于制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探究是教学常用的方法, 老师们会说:你来这的目的是学习“学习方法”而不是为了记住什么。提倡学习的自由精神, 锻炼创造力。学生通过学习, 发挥人的智能, 在这个过程中, 已有的知识不断积累, 并形成规范的知识体系, 极具操作特征, 可以很好地推广教育, 既是艺术探索, 也是科学探究。学生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去探索,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完整的人, 激发人的多种感知和思维方式。在令人充满困惑的信息世界里, 艺术教育有助于人们探索、接受和运用模糊性和主观性的事物, 以及发展他们生活中成功所必需的自尊、自律、合作和自我激励。

每种教育都有优点和弊端, 中西文化在交流、碰撞和融合中, 会扬长避短, 不断发展完善, 为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提供一些指导性建议, 让设计教育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祝琳.论哲学思维方式的历史嬗变及深层生态意识的建立[J].中州学刊, 2006, (05) :187-190.

[2]刘仲林.东西方创造教育的特质与会通[J].现代教育与现代化, 2003, (04) :3-7.

中西教育差异 篇11

【关键词】随班就读 特殊教育 差异 中西方

特殊群体的教育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的融合教育思想,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了跟班学习的残疾儿童在本村小学随班就读的试验,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在特殊教育模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1.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模式在中西方的差异

1.1在文化方面的不同

我国随班就读实践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影响,与此同时也保留了前苏联的一些做法,比较重视弥补学生的缺陷。西方的融合教育(特殊教育)是建立在自由、平、人权等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之上的,而中国随班就读的特殊教育模式是建立在传统的儒家文化教育思想和社会主义理念之上的。在中国,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群体权利”观念,在有的时候可能会使学生在班级被认为没有学习能力而无故劝退,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打击。而在西方国家,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西方国家的权利文化有利的推动了融合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其理念的形成,我国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极大的消解了权利文化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随班就读实践的发展。

1.2特殊教育所面向的群体对象不同

在西方国家,特殊儿童的安置模式比较系统、完整,而我国的特殊教育是以随班就读为主,国家对特殊儿童的安置模式较为简单。西方的随班就读模式面向的是全体残疾儿童,其目的就是为了所有儿童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增加国民的基本素质,而我国的随班就读模式主要面向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儿童,非常局限,就会导致许多其他类型或重度残疾儿童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西方的特殊教育对象是全体的儿童,不分性别、户籍、民族等,所有人都公平对待,而我国的随班就读对象则关注的是盲、聋、弱智三类特殊儿童。

1.3重视程度不同

在美国,无论是国家、学校还是教师对特殊儿童都给与高度的重视,在学校内,教师一视同仁,“特殊的学生”可以与其他学生打成一片。设立了有辅导帮助的随班就读,这样也可以间接的得到特殊教育机构的帮助。不但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而且也为他们未来平等公正的进入社会打下坚定的基础。在中国则不然,残疾儿童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教师对其不重视,同学甚至会产生厌烦的心理,这都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极大的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

1.4相应法律法规有所差别

我国的随班就读的立法政策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相应的法律政策的条款中对特殊教育的内容描述较为宽泛,没有明确具体的指出,经常会因执行依据模糊不清而带来问题。比如,经常有随班就读生被“拒收”和“劝退”的现象,导致学生无书可念。为此,有关部门对有这种现象的地方要进行强制管理或惩罚,国家要建立随班就读申诉制度,随时可以保障他们自身权利以及公平受教育的权利。

2.我国在随班就读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经过国家及教育事业者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已经达到了两千多所,而且每年的特殊教育招生都有所增加,随班就读在普通学校的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为此,在一些地方也专门成立了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机构,不仅对特殊儿童有利,而且对正常儿童也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国家也正在实施相应的政策,从根本上保障了残疾人公平受教育的权利,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家庭生活等方面都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3.在随班就读方面,提出一点建议

中国是人口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特殊教育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由于一些原因,我国随班就读体系还比较简单,并没有达到像融合教育那样完善的教育目标和方法体系。随班就读在目前看来,确实是解决我国残疾儿童教育问题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办法,但在一些方面还需要改进。

3.1随班就读的目的要明确,形式要灵活

首先,要提供一个“最少限制的教育环境”,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残疾儿童在最少限制的教育环境下学习,必须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保障他们的基本受教育权利。其次,必须尊重差异、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尽可能满足他们对教育的特殊需要。同时,随班就读的安置,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保证不同人群的所需。

3.2政府、学校和教师加大重视力度

随班就读应由普通教师负责,学校加大关注力度,同时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支出。随班就读切忌搞成随班混读,不要把所有的学生都放在一个教室,对于学习困难的儿童,教师应当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爱心和关心,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目标。政府要提倡大力开展学习困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但这并不代表取消或者排斥特殊学校或特殊班级等安置形式。对于一些中重度残疾儿童或者综合残疾儿童等群体安置在特殊学校或特殊班,这也许就会满足他们的特殊教育需求。

3.3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正能量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有效的落实提高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增加残疾儿童受教育的人数。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组织“重残助残”等献爱心的活动。努力为残疾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接受教育的环境。

4.总结

随班就读模式在我国事业的发展中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相信通过国家以及每一个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会实现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张会敏.重新审视中国随班就读的困境[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02:17-19.

[2]邓猛,朱志勇.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中西方特殊教育模式的比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4:125-129.

[3]邓猛.特殊教育管理者眼中的全纳教育:中国随班就读政策的执行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04:41-47.

中西教育差异 篇12

学生在进行英语文化的学习中, 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就必须充分的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关系与差异, 只有掌握了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传统风俗等, 才能够更好的处理中西文化差异, 掌握英语交际运用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一、中西文化差异

1 . 价值观差异。西方国家推广平等、自由、民主的理念, 从而导致西方人崇尚自主、独立、奋斗的理念, 他们一般喜欢张扬自己的个性, 当自己在某一方面去的成绩的时候喜欢不加掩饰的表达自己的喜悦;但是中国文化却主张内敛、提倡谦虚。中国人喜欢中庸之道, 强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般在受到夸奖的时候, 都会采用谦虚的回答, 从而导致西方人对中中式谦虚甚至不解。

2 . 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使中华民族强调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作为一个礼仪大国, 当别人提出邀请之后我们都是间接回答的。特别是当自己要给与否定答案的时候, 都不会直接说出, 因为中国人认为这会伤害彼此的感情。如:A:“Will you have dinner with me tonight?”B:“Maybe I will./I'll try to.”但是西方人则不同, 西方人要是不能参加, 他的回答则可能是“I'm sorry, but I have already had dinner plans.”

3 . 社会关系的差异。西方人具有较强的平等意识, 但是在中国等级尊卑理念影响深远。在西方平等意识的强调下, 不论人身份高低、贫富如何, 都应该享受自己的权利并得到他人的尊重, 他们坚信有付出就有回报。在英式英语中有这么一句谚语:If working hard, even a cow boy can beapresident.”。意思是说:“只要努力, 牛仔也能当总统”。但是中国人受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等影响, 传统封建遗留思想依旧影响社会的发展。

4.生活礼仪的差异。中国人在日常出行中, 如果不经意间发生了碰面, 一般都会问“吃了么?”等一类的词语, 这是我们的礼貌打招呼用于的一种。但是在西方如果这么问, 别人会认为你是要请他吃饭或者在干涉他的私生活。一般来说, 西方人的打招呼用语仅限于问好等, 比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How are things going with you?”等。

5.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由于中西方文化发展的背景不同, 所以在面对同一个事物的时候就可能存在两种看法。比如在中国, 龙是吉祥、是权利、是帝王的象征, 中国人将自己比喻为“龙的传人”等。但是在西方, 龙对应的词汇为“dragon”, 他的意思是怪兽、凶残的怪物, 是邪恶与魔鬼的象征。所以, 当中国人推广龙的传人这一理念时, 外国人就会感到诧异甚至是产生厌恶感。

二、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的主要措施

1.文化教育要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西方语言文化是不同背景下产生的, 由于背景文化之间存在差异, 所以在英语交际中容易出现分歧与误解等。所以, 在英语教学中需要树立文化意识, 在英语知识的传播中也要进行文化教育, 从而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西方语言文化的内涵所以, 提高学生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现代教学活动开展中, 各学校学生数量较大, 平均到班级后人数也较多, 这就导致学生在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的机会较少, 没有得到跨文化交际的锻炼。加之, 现代教学偏重与语法、词汇等方面的交接, 就忽略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所以, 教师应转变观念, 重视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根据教学计划重新设计文化知识渗透教学方案, 使其在语言教学的全过程中得到体现。

英语教学文化导入应采取三个层次推进的方法。首先, 对语言的结构知识进行讲解, 打破影响英语学习与理解使用的文化障碍, 对相关词汇及文化元素进行大量导入, 讲解书本课文的文化背景知识。其次, 采取系统性导入文化知识的方法, 将课本内容中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提炼出文化框架。最后, 对文化内容导入的范围进行过大, 将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哲学传统、社会模式及价值系统等以文化表现的形式进行讲解。

所以说, 文化教学需要在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进行渗透。在听说教学中, 教师可以选择反应西方文化的题材进行讲解, 比如让学生观看《走遍美国》的结婚片段的方式, 引导学生讨论中西婚俗差异, 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程度。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选择与课本知识有关的背景材料, 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的典故与词汇的含义等文化内容。通过对同一种非语言交际或者语言交际的表达方式进行简析, 让学生明白中西方各自的表达含义, 提高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能力。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 应重点讲解中西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 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不同的写作风格, 培养学生建立新的英语写作洗胃。通过不断的进行文化教育的方式, 帮助学生开拓视野, 从而使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得到增强。

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引导学生学习、归纳, 帮助学生正确的区分中西方在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在课堂引入相关文化差异话题, 通过对比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与共性,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西方文化内涵。比如说在进行中西方节日对比中, 首先应让学生了解西方节气的起源与庆祝的活动, 引导学生对中西方重要节日进行对比, 让学生讨论并辩论“Will Christmas take the place of Chinese Lunar New year? (圣诞节是否能替代中国的春节) ”, 通过相关辩论活动的开展, 让学生充分的了解西方文化习俗, 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本民族传统习俗的认识。在对“eat”一词讨论中, 不仅可以通过对西方国家一日三餐的具体说法及礼节进行分析, 还可以通过对中国文化中“糊口”、“吃醋”等词汇进行关联, 延伸其在英语中的相应含义。通过差异对比文化教学的方式, 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帮助学生更好的衔接中西方文化, 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能力的掌握水平。

3.在文化教育中采用多种手段提升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影响力。基于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文化知识传播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推荐《时代周刊》、《纽约时报》等西方主流报刊, 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其次, 还可以组织学生模拟汇演西方国家经典喜剧、开展中外友人交流活动、观看英语原声影视剧等方式, 让学生在原汁原味的英语作品侵泡下亲身体验西方文化内涵, 提升学生对英语的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 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西方风俗文化等背景知识, 为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在网络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术的影响下, 现代教育技术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势必会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通过学则适合学生了解、阅读的文化背景知识, 通过多媒体设备与网络的衔接将其展示在学生的眼前, 比如说西方“感恩节”、“复活节”等活动内容、习俗文化、来历过程等进行展示。通过视觉的扩张, 将不同的文化内涵变得充满活力,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4.在文化教育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中西文化差异基于微观角度分析时为了学习西方语言, 宏观上则是为了通过语言学习西方文化, 从而达到中西方文化顺畅交流的目的。在文化教育中教师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首先, 教师需要通过对文化的讲解, 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转变思维方式, 使其从中文转换到英文, 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解决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其次, 要指导学生在中西文化对比之中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 有选择地加以汲取利用, 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对自己文化的妄自菲薄;再者, 要教育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中西文化对比, 认识中西文化的各自优势, 在充分的语言功力准备的基础上, 积极主动地充当好中西文化交流者的角色。

结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语言知识及文化教育工作的双向开展, 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将文化教育融合到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 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 这将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摘要: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 英语教学中往往在文化差异的影响下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的进行语言的学习与理解。所以, 做好语言知识讲解的基础之上, 进行中西方文化教育, 做好差异对比教学, 将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文化, 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英语教学,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左健.从中西文化差异谈大学英语教学[J].文学教育 (中) , 2010 (07) .

[2]倪秋梅.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1) .

[3]付云.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成功, 2012 (24) .

[4]吴丽娜, 肖桃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 (12) .

上一篇:初中英语写作训练研究下一篇: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