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学差异

2024-06-19

中西方文学差异(通用12篇)

中西方文学差异 篇1

中国的儒家文化立足于过去, 着眼于现在, 以过去的标准来处当下的世, 难免会产生错觉。这种错觉体现在文学上便是重诗歌、轻戏曲, 诗以言正统之志, 小说之流便只能仿史记事了, 而它们的共同点都是重内容而轻形式。相对于中国文化的“早熟”, 西方文化则处于一种正常的发展模式, 由古希腊的神话到荷马史诗, 由史诗而入小说, 紧接着便是戏曲和散文, 并且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之分, 多彩纷呈。

一、中西方文学的对比

西方文学以西方哲学为指导, 西方哲学不管是形而上学或唯物论, 都显示出逻辑的思辨, 由此我们称之为思辨哲学。

中国的哲学恰好相反, 是一种人生哲学, 中心是关于人生境界的讨论, 追求“心与物和”、“天人合一”, 这种哲学更像是一种宗教。西方哲学虽然也重视人, 但关心的是人对自然的主导, “以人为本”的观念迫使他们不得不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思考, 而这个问题在中国文人眼中根本不成问题。发达的思辨哲学致使西方文学的戏曲、小说文化十分发达, 尤其是悲剧与长篇小说, 中国文学难以匹敌。但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古典诗歌便有所不及了, 中国诗歌重视意境、境界, 西方诗歌追求形式与理念。西方也有朦胧诗, 也有印象派, 但他们的朦胧与印象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 而中国的诗歌探索的则是生存的意义与和谐的统一。中国的律诗当然也注重形式, 但古诗格律向来不被诗人们敬重, 对他们来说, 严守格律的打油诗是不屑入眼的。中国的诗是感性的, 小说、戏曲却是理性的, 这种理性还有点幼稚;西方的诗是理性的, 小说、戏曲却是感性的, 这种感性反而有一点成熟。但是西方文学始终不能和中国文学相提并论, 原因就在于早在孔子时代便已成熟的中国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文化积淀与道德积淀, 同时与儒家文化并存的释道文化也在另一方面修正着儒家文化带来的弊端, 这都是西方文化所无法做到的。

二、情感表现方式上的不同

人是很复杂的感情动物, 在不同的时间, 地点, 命运下人物的情感, 观念, 都不是一层不变的。在西方文学中, 都会遵从这种真实的变化, 而东方的文学所宣扬的是从一而终, 你是善良的就得永远是善良的, 坏人一旦又一次做过坏事, 就会被永远认为是坏人。人们大都都是经验主义。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验证东西方文学的差异性。

中国的文学, 从古代的四大名著开始到现代的文学, 但凡书中的人物都不是正常人, 必须禁欲, 否则难以称之为英雄, 比如齐天大圣, 打虎英雄, 唐僧, 他们都不是一般的人, 只有冲天的豪情, 猪八戒虽然有些情感, 却只是成为被人捉弄的小丑;而林妹妹虽然爱的很深, 但是也只能是长期过度的压抑, 像思佳丽一样为所欲为, 那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所以最后她年纪轻轻的就忧郁而死了, 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无比美好的感觉, 东方的女人就应该是这样的, 痴情却压抑。而那个追求幸福的美女潘金莲下场却是如此的悲惨, 可是反过来想, 如果换位思考下, 换大家自己做潘金莲, 自己貌美如花, 老公却又矮又丑又没能耐, 也许还是有很多人说我忍, 可是忍给谁看啊, 自己的生活自己过, 你忍的无论有多难受别人也不可能体会。至于那些脍炙人口的宋词明曲, 很多都只是停留在抒发情感, 卖弄词汇上, 我们中国历史上人们的情感都是密而不谈的, 我们的文学都停留在表面词汇的丰富和韵奏的协调上。

而西方文学中的情感则是崇尚做自己, 追随自己真实的感觉, 在某些程度上说就是自私、自我, 可是客观上来讲谁不自私呢, 自然界里的所有生物都在为了更好的生存做着坚持不懈的竞争, 道德恐怕只有人类有, 但是道德永远战胜不了本能。

例如有一篇名为《猫》的小说, 书中的主人公从小就爱动物, 也养了很多小动物。可是后来他爱上了酗酒, 每次回到家就开始折磨动物, 但是他从来不折磨他最爱的那只大黑猫, 可是那只黑猫看他折磨别的动物也对他产生了恐惧, 不再像以前那么对他亲近, 后来一见他回来就赶紧逃开, 他很生气, 心想我这么爱你, 可却还要躲着我, 觉得很受伤, 他一生气竟然抓住猫用刀把它的一只眼睛给挖了出来, 他一边挖一边流泪, 心里很痛, 可是却控制不住的要伤害他.做完这事情之后他自己也很后悔, 觉得自己是怎么了。他伤害了猫之后, 那猫更是见了他就逃的更快, 一开始他能理解它的心情, 后来有一天他又生气了把猫用绳子吊在了树上, 然后亲眼看着它慢慢的死去。猫死了, 他很想念它, 但是他却亲手杀了它。人是很奇怪的, 有时候自己也不能理解自己的行为。

著名小说, 《Gone With the Wind》里面的女主角思嘉丽, 漂亮, 自以为是, 喜欢身边的男人都围着自己转, 但是她一直喜欢已经有爱人的艾希里, 后来为了保住家里的庄园, 她连想都没多想就把妹妹的未婚夫勾引了过来, 可是妹妹的丈夫并不爱她, 虽然她很漂亮, 后来这位男子抑郁而终;也是为了生存, 她穿着窗帘做成的衣服去监狱见一直爱着他但是她并不爱的白瑞德, 跟他套近乎希望能得到点经济上的好处, 我想在东方这样的角色一定是被唾弃的, 不道德的第三者, 欺骗者, 但实际是她的角色深受喜爱, 因为她展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为了生存, 为了家园, 她没有像温文尔雅的爱希里一样逃避命运, 而是靠自己坚持了下来, 生存本不易, 尤其在战乱年代, 而道德又算什么!最后她发现她一直爱着的男人其实是那么的懦弱, 而白瑞德这个抓住时机大发战争财的男人, 她认为粗鲁不堪的男人却每次都在危机时刻有力的帮助了她, 最后在关键的时刻把她一个人丢在回老家的路上, 因为他觉得应该做更重要的事了, 毅然的走上了保家卫国的军人之路, 显示了一个男人的豪情。

总之, 东方文学经常教育我们要怎么做人, 而西方的只是真实的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 让人们自己去判断去感受。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2]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中西方文学差异 篇2

中西方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受其自然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文化心态的影响。中国建筑自古以来以土木 为主要建筑材料,而西方主要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华夏文明,由于地理环

境辽阔,而导致各个地域之间存在较大的自然差异,但是无 论民居或者宫殿等建筑,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土木为建筑 材料。中国以农业为主的原始经济,使得人们对土地和植物 有着特殊的眷念,造就了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人与自然和 谐共处的生活方式,所在从上古时期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人 们自然将十分常见的土木作为最为基本的建筑材料。而后 衍生而成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更是将人与自然看成一 个整体,可以说,讲求“天人之际,合二为一”的中国古人,将 土木结构作为建筑的最基本的材料,从本质上说是重视生 命亲和关系的体现。

据考证,我国古代的穴居、浅穴居、巢居等建筑,基本上 都是黄土与树木建造而成的。随着人类生产技术的进步,建 筑材料也在不断进步,然而以黄土树木为主要建筑材料的 传统,却依然被沿袭至明清,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最基本的特 征。例如,在中国南方,由于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南方民居 除了采用青瓦覆顶,以砖砌墙外,大量的建筑材料都是木 材。以粉墙青瓦、砖木石雕、亭台楼榭、层楼叠院等为主要建 筑基调的徽派,就是一个典型木质结构建筑形态。与此类似 的还有我国云贵高原一带常见的木楼和竹楼。西南地区因 为气候潮湿把民居抬离地面,便有了所谓的吊脚楼,这类民 居所用的材料都是木材。而我国的北方民居却一般多用砖 瓦黄土作为建筑材料,例如西北地区的窑洞,东北地区的土 坯房,都继承了我国古代穴居的传统。

比较之下,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古罗马地势崎

岖,河流短促,缺少平原,土质稀松而石材丰富,蕴藏有大量 石灰岩和大理石等石材资源。这也成为古代西方人选择以 石材作为建筑材料的自然环境基础。加之,西方以狩猎为主 的原始经济,造就出西方人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心态,而后衍 生成为“体分为二”的哲学传统,都影响着西方人的社会文 化。西方人选择石材作为建筑材料,一方面体现其追求真理 的理性精神,一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的力量能 够战胜一切。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宗教观念的影响,石材隐 喻着宗教的神秘感与神圣美感。这种产生于原始文化中的 “恋石情结”,使得石材建筑成为欧洲自古希腊到西方现代 崛起的20世纪初期,整整2500多年建筑史中的主流建筑 文化。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中世纪欧洲的教堂 等等,都是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筑。直到文艺复兴时 期的古典主义建筑以及宫殿等官方建筑,都已经以石材为 主要建筑材料。以土木为建筑材料的中国建筑,在质感上偏于朴素、自 然而优美和谐,更富有生命的情调和阴柔之美。而以石材为 主要建筑材料的西方建筑质地坚硬、可塑性很小,给人以力 量感、力度和刚度,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二建筑结构的差异

北宋精于修造木塔的喻皓在营舍之法的著作《木经》中 说:“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 分”。这里的“梁以上”指屋顶,“地以下,梁以上”指屋身,屋 身以下阶梯、台基便是屋基。喻皓的这种描述,明确指出了 中国建筑结构的3个组成部分即:屋顶、屋身和屋基。无论 是以木材构架的叠梁式和穿斗式,还是土木混合结构混合 式建筑,作为中国建筑的个体,都是由这3个部分构成。在 空间造型中,中国建筑最显著的结构特征莫过于屋顶之美。传统的中国建筑多采用梁柱支撑屋顶,同时为了防止以土 木为主要材料的构件损坏或腐烂,而采用了斗拱技术使得 屋檐在斗拱的支撑下向外延长,以便阴雨天气将积水排出 屋顶。

梁思成曾有过这样的阐释:“历来被视为极特异、极神

秘的中国屋顶曲线,其实只是结构上直率自然的结果,并没 有什么超出力学原则以外和矫揉造作之处,同时在实用及 美观上皆异常的成功。这种屋顶全部的曲线及轮廓,上部巍 然高耸,檐部如翼轻展,使本来极无趣、极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美丽的冠冕,是别系建筑所没有的特征。”正 如梁思成所说,中国建筑的屋顶多种多样,并且成为中国建 筑空间造型中最为精彩的一个部分。这种如翼轻展的具有 坡度的屋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各具特征,例如在大唐时 期,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屋檐出挑深远,在日照之下投下 美丽的阴影,使人深感其自然生动之美。而清代的建筑屋顶 坡度陡峭,让人深感其庄严肃穆。总体上,由于受儒家“中 和”思想的影响,中国建筑多表现出和谐含蓄之美,重视建 筑各个结构部分的协调共生,统一通顺。因此无论是损坏了 建筑中的哪个部分,小到一木一墙,都会给人以残缺不全的 感觉。

比较而言,西方建筑追求一种与自然对立的结构形式。夸张的尺度和精密的几何比例之下的西方建筑,体现了西

方人改造自然的征服精神,这种“数的结构”建筑,处处强调志Writer Magazine 2010 No.4艺术空间 的是人工伟力而非人与自然的和谐。例如古希腊帕提侬神 庙的立面、平面和剖面,在内外部空间都有着相互适宜的几 何比例,从而建造出一种“数的结构”美。

就如中国建筑的屋顶之于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性,西

方的雕塑艺术之于西方建筑,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经 过了巴洛克文化和洛可可文化以后,西方建筑开始营造一 种雕塑美。其注重建筑立面的雕塑,而不是结构,这种雕塑 与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结构的美是透过雕塑来创 造的,结构是内在的,雕塑是外在的,因此从外表看,西方建 筑雕塑感十分强烈。这种雕塑感是富有重量和力度的顽强 的美感,伟大崇高而又震撼人心。例如柯布西埃充满激情的 建筑作品“朗香教堂”,实际上是一座令人充满想象的雕塑 品,这部经典创世之作不仅体现了西方建筑追求雕塑感的 建筑文化理念,也在现代建筑文化中,体现了西方建筑对于 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三建筑空间布局上的差异

中国社会自古以血亲关系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这种血亲家族关系对中国建筑的群体布局的影响深远。我 们常见于中国建筑的群体空间布局,多是以“四合院”的形 式出现,讲究以和为贵的中国,建筑上体现了一种家族式集 体的美。王国维曾说:“我们家族之制古矣。一家之中,有父 子,有兄弟,而父子兄弟各有匹偶焉。即就一男子而言,而其 贵者有一妻焉,有若干妾焉。一家之人,断非一室所能容,而 堂与房又非可居之地也„„然欲诸室相接,非四阿之屋不 可。四阿者,四栋也。为四栋之屋,使其堂各各东西南北,于 外则四堂,后之四室,亦自向南北凑于中庭矣„„”王国维 的这段话,说明了中国古代家族制对中国建筑群体布局的 影响,家族结构与建筑布局的相互照应,最常见的庭院是四 合院、三合院、二合院。总的特点是由数座建筑个体与墙、廊 等围合而成,一个院落接着一个院落,构成一个递进式的建 筑群体。多个庭院被组织到一个群体布局之中,表现在出一 种主从分明,轴线齐整。庭院建筑组接的过程中,体现了中 国建筑布局的条理性,也体现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秩序 和清醒世俗的理性精神。

与中国建筑不同的是,欧洲建筑不受血亲关系,家族观 念的影响,不再追求中国式的封闭式的建筑文化形式。在西 方,广场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它与城市一起成长,成熟。它 是城市政治、经济与文化交往的中心区域,在广场的四周往 往建有政府大厦、教堂、剧场、商场、神庙等等。广场是一种 富有民族个性的建筑文化,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圣 马可广场,是威尼斯一个中心广场,周围有市政府大厦、圣 西密尼安教堂,总督府与圣马可图书馆等著名建筑。圣马可 广场为市民们提供一个开放的娱乐休闲场所,是一个人们 用于嬉戏玩耍的露天客厅。广场的开放性,是西方人活泼、好动的个性的体现。

另外,西方建筑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一种高空垂直、挺 拔向上的形态。同时,重视主体意识,强调个体观念的社会 文化心态,这决定着西方建筑重视个体特性的张扬特点,在 空间布局上多努力突出其个性特征,尽可能建造得高大挺 拔。例如法国莱茵河畔的斯特拉斯堡主教堂,高达142米; 德国乌尔姆市教堂高达161米;古罗马的万神庙,其穹顶直 径和顶端高度均达43.3米,混凝土建造的墙体厚度达6.2 米,实为庞然大物。古罗马城的一个平面呈椭圆形的大角斗 场,规模巨大。长188米,短轴156米,观众席立面48.5米,分为四层,可容纳8万观众。这些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建 筑个体,在体积和高度上的庞大,突出了西方建筑的个性形 象。这样的建筑空间布局,是西方世界开放民主的社会文化 氛围的有利体现,反映了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利用技术 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四精神层次的差异

布鲁诺·塞维在《建筑空间》论一书中,对欧洲建筑文化 的人与神的冲突做了这样的阐释:“埃及=敬畏的时代,那 时的人致力于保存尸体,不然就不能求得复活;希腊=优美 的时代,象征热情激荡中的深思安息;罗马式=武力与豪华 的时代;早起基督教式=虔诚和爱的时代;哥特式=渴慕的 时代;文艺复兴式=雅致的时代;各种复兴式=回忆的时 代。他指出在建筑史上这一主题是不断转换的,从精神层面 上来讲,建筑和其他文化一样,也是以人与神的文化冲突调 和作为文化主题的。

从英语文学翻译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篇3

翻译标准

对于翻译的标准和原则,我国学者严复最早提出“信、达、雅”的标准——“信”即忠实于原文,“达”即翻译的流畅,“雅”即译文的典雅。这一翻译标准至今仍对我国翻译界存在影响。此外,德国著名功能派翻译理论代表人物莱斯对译文按照功能划分为不同的标准:描述性文本,即报道和说明类文本,应注重客观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表达性文本,即各种文学性文本,应注重语言的表达形式;祈使性文本,主要指各种宣传类文本(广告,宗教和政治宣传等),这类文本翻译应注重宣传和感染效果。依据莱斯的观点,The Gift of the Magi属于表达性文本,应注重语言表达的形式,即应忠实于作者的情感立场和语言表达风格。

这两个翻译标准理论,将作为本文比较各个译本的主要评判依据。

The Gift of the Magi作品解读

翻译好一部作品的前提是要了解这个作品。在The Gift of the Magi这篇小说中,作者讲述了一对小人物的看似很平常的故事,它主要讲述了圣诞节的前一天,住在公寓里的贫穷的德拉想給丈夫吉姆一个惊喜,可是她只有1.87美元,她知道这点钱根本不够买什么好的礼物,于是她把引以自豪的褐色瀑布似的秀发剪下来卖了,换来了20美元。找遍了各家商店,德拉花去21美元,终于买到一条朴素的白金表链,这可以配上吉姆的那块金表。而吉姆也想给老婆一个惊喜,他同样卖掉了引以自豪的金表,买了德拉羡慕渴望已久的全套漂亮的梳子作圣诞礼物。夫妇俩为了给彼此准备礼物而费尽周折,礼物最终买回来了,却让人哭笑不得。

翻译好这篇小说,我们首先要体现小说的写作风格,欧亨利在这篇小说中运用了他一贯的幽默语调和简练的语言,选取了一个生活中看似很平常的故事,但故事中又带有淡淡的哀伤,结尾也出乎意料。由于故事情节主要是靠素材体现,故大部分翻译都能保留原作的跌宕起伏;而对语言的整体选择,大部分译文都体现出简单和口语化的特点,对此在本文中也就不再赘述。

翻译中文的化差异

读完这篇文章,许多读者可能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标题为什么叫“The Gift of the Magi”。对于标题的翻译也有几个不同的版本,大家所熟知的中文标题为“麦琪的礼物”。此外,也有其他的译法,如“东方博士的礼物”、“贤人的礼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同的版本呢?我们首先分析一下标题的含义。

标题中的the Magi②,实为magus③的复数形式,出自《圣经》典故:指东方三贤人,他们在耶稣诞生时给耶稣送去黄金、乳香、没药三件礼物。黄金表示高贵、乳香象征神圣、没药预示耶稣最后要受迫害致死。以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人,都会知道the Magi的寓意,即象征智慧和神圣,看到小说的这个题目自然就能领会这种表达法的含义。但是翻译的目标读者,由于固有的文化差异,很多并不熟知这个典故,所以看到这个题目未必能够明白其中隐含的深层意思。读者即便借助注解能明白the Magi的意思,但仍然很难产生自然的联想。就象汉语中我们用“说曹操曹操到”这个短句一样,我们汉语的读者一目了然,在其他语言中却似乎无法用一两句解释让读者清楚“曹操”深刻的文化含义。

可能正是基于这个缘故,为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标题中包含的寓意,伍蠡甫先生最早将The Gift of the Magi翻译成“东方博士的礼物”。可以肯定,参照《圣经》中的典故,这样翻译保留了the Magi的真实寓意,似乎也符合了“信”的标准,但这样的翻译却又难免让人觉得太直白,失去了小说原有的意境。依照莱斯的翻译标准来看,文学作品重在欣赏和体味文章的感情和语言,而这一翻译很明显丢掉了原文原有的色彩。

后来王永年先生将the Magi译为“麦琪”,这显然是音译。此译法难免也有其弊端。首先,译文读者大多不知道典故来源,一眼看到标题“麦琪的礼物”,几乎无一例外的以为“麦琪”是故事主人公的名字。所以有必要为其加一个注解,加注解后,“麦琪”的含义非常清楚。翻译中遇到这类有典故的文化问题,音译加注解不失为一个聪明的解决方法之一。它既能保持原作风味,又能促进文化交流,不失为上策。故之后的翻译也大都沿用了“麦琪的礼物”这一翻译方法。

两种译本比较来看,“东方博士的礼物”与“麦琪的礼物”两种译法的不同并不能绝对的区分孰对孰错或是否忠实于原文的问题,只是所达到的效果有差别。如果是对于领悟能力较低的初级读者,译者将the Magi译成“东方博士”或者“贤人”既能使读者避免对小说的标题产生误解,又能使读者深刻领会原文the Magi的含义。而对于文学爱好者,翻译成“麦琪”,则一方面有助于中国读者自发的去探究更深层的英语典故,有助于使中国读者接受和熟知西方文化,有利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读者品味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几个译本对标题翻译体现了不同的目的和原则,对于小说整体语言的运用亦存在些许差异。比如对钱币翻译,由于各个国家对钱币的衡量尺度不同,形式也不同,这就造成了“sixty cents ofit was in pennies”翻译的多种多样,“其中六角是铜板”,“其中六毛钱是铜子儿凑起来的”,“而且六毛是钢■”,“而且其中的六毛是小硬币凑成的”……这些翻译中大都是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且前两种译法可以看出明显的古代文化。当我们的文化中没有这样的概念时,或许这是理所当然的办法。而这样译的好处是使中国的读者觉得很亲切,也很容易想象出“零散”和“拼凑”的概念,容易体会出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然而,文化交流的问题再一次摆在面前——中国的读者读懂了小说的大概意思,然而我们仍然不知道美国人是怎么样花钱的,或者说美国的钱币是什么样的。如果是本着这一目的,我认为翻译成“六十美分是零钱”或者“六十美分是便士”则能够更好的传达这一概念。

此外,这对小夫妇有两样特别引为豪的东西——吉姆三代祖传的金表和德拉的头发。如果示巴女王住在天井对面的公寓里,德拉总有一天会把她的头发悬在窗外去晾干,使那位女王的珠宝和礼物相形见绌。如果所罗门王当了看门人,把他所有的财富都堆在地下室里,吉姆每次经过那儿时准会掏出他的金表看看,好让所罗门妒忌得吹胡子瞪眼睛④。

示巴女王和所罗门王都是旧约圣经中非常富有的人物,拥有各种珍奇宝贝,文中通过与示巴女王和所罗门王的夸张对比映衬出珍宝在夫妇俩真爱面前黯然失色。对于这一表现手法,各个译本几乎一致的采用了保留原有文化中的人物,而后通过注解使得中文的讀者对此有了一定了解。这也恰恰验证了这才是符合翻译的最初目标,也是众多读者需求的。

仅从这几处,我们可以看出翻译中难以避免文化差异问题。如何处理这一问题,重要的是看读者和翻译目的。如果仅是为了普及这一故事或者为了让读者知道欧亨利的作品,或许“入乡随俗”采用中国读者更熟悉的概念让读者觉得更容易理解;而如果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还是尽量保留其原有文化,虽然读者最初并不熟知,但看得多了才能真正慢慢了解西方文化。

结 语

翻译的最初目的是文化的传播,而在翻译过程中,难免遇到不同国家截然不同的文化现象,这就给翻译增加了难度。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差异,更是给翻译家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翻译不仅要考虑文化传递的任务,还要尽量保留其文学价值。而面对不同层次的读者,翻译还应有不同的标准,这样才能使译作最终符合读者所需。

注释:

①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流行的翻译为《麦琪的礼物》.

②被音译为麦琪,英文中实为单词的复数形式,意为“贤人们”.

③英文单词“贤人”.

④《欧亨利短篇小说选》,王永年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O.Henry.The gift of the Magi and Other Stories. New York: Scholastic Inc,2002:1-3.

[2]伍蠡甫.汉译世界名著·万有文库·第二集七百种·四百万.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53-160.

[3]王永年.欧·亨利短篇小说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3.

[4]陆巧玲.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1-3.

[5]王楫,康明强.欧·亨利短篇小说选[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1-3.

中西方文学差异 篇4

文化发展观念下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不同文化视角下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因此往往得出的结论与经验也有着不同。翻译是文化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方式,其结合了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活动形式将文化信息进行传递,因此说翻译是一种跨越文化的语言信息传递活动。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融合不同地区文化形式,探究文化差异下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所以在对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要结合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历史发展,并将其与文学作品相互结合,总结渗透出的文化信息,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情感,以此实现中西文化之间的有效衔接。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

(一)价值观

西方价值观中个体是所有的中心,而中国文化中群体文化则是核心,价值观的确定是符合多群体的价值。简单举例来讲,中国崇尚牺牲自我成全大我,为了全局利益而牺牲自我利益,相反西方则注重实现自我价值,推崇个人英雄主义,为了实现自我利益而牺牲社会集体利益。

(二)风俗文化

生活地区不同往往呈现出的文化方式也将会有所不同,以色彩为例,中国人热宠红色,鲜艳的红色代表着喜庆,而从婚姻服装上来看,西方多采用白色的婚纱,婚礼中西方认为这是一项庄重的婚礼,因此需要肃静。而在中国则以热闹为主,在喜庆场所多热闹。这一点在翻译中可得知“see red”(大发雷霆),而中国文化中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则表达的红色的吉利[1]。

(三)思想意识

各国发展背景不同,风俗习惯,人文条件也有所不同,思想意识观念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导致不同国家语言表达方式也将有所不同。例如中西方语言中的主谓宾结构,西方从主到次的方式开展,而中方则以动词为中心,句子结果形式灵活多样。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

翻译中文化的转化两种基本的策略,但不论是语文化还是异文化,都应该以作者内心出发,在不改变原作者所表达的意愿基础上客观的描述事实,禁止将个人情感带入到作品的翻译之中,尽量的还原原作品中的文化意识形态。在翻译中归化与异化之间也可以理解成为直译与意译翻译中不管使用哪种手段,其方法主要体现在作者原本所表达的思想。

从西方的角度分析英美文学,以古希腊罗马神话为例。想要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就应尽可能的了解一些神话故事,以及相关历史典故,以此帮助翻译理解作品中的深刻含义。文学来源于生活,而与希腊神话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从中不难发现众多作品素材都来源于希腊神话[2]。例如William shakespearede《维纳斯和阿多尼斯》,作品的原型来源于神话故事,并对神话故事有着一定的敬畏之情,运用神话故事来丰富文学作品,使得作品更加的鲜活。因此在翻译中,也要针对针对作家的写作意图记性分析,结合希腊神话,深刻的了解神话故事中体现的丰富情感,查找其中承载的文化信息,以此理解与解读神话作品。例如在翻译“Shyness is her Achilles`heel.”时就必须将这句话与神话故事相互的结合。Achilles是一名英雄人物,而当他的母亲生了他以后,处理脚以外其他得放都是刀枪不入,最后这个人被对手射中脚部而死亡,正是如此Achilles这个人物形象也就开始代表人致命的弱点。因此翻译时,可译为“她最致命的地方就是害羞”,而由此可见,若不能了解神话故事,则无法理解这一想法,更无法翻译。

中西方文化差异众多,但是中西方对于信仰有着一定的差异,众所周知西方文化中崇尚耶稣,《圣经》也一直是人们生活中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在中方则并秉承无神论,或者崇尚佛教居多。在《圣经》各种故事以及相关人物都已经成为作者写作的重要素材。例如在弥尔顿的三部曲中,《失乐园》《复乐园》都是采用《圣经》中的故事而改变的,其中《失乐园》中有着大家耳熟能详的亚当与夏娃的故事,亚当与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知识树上的果子。最终,撒旦及其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借助神话故事来构建分析与解读文学作品,这对于其发展来讲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圣经》的中,很多词汇也成为人们广泛所使用的词汇,如“The apple of the eye”是指的“掌上明珠”,“Judah`s kiss”是指“犹大之吻”,这些来自《圣经》中文化,只有了解《圣经》,品读《圣经》的翻译者才能真正的掌握其文学的要点[3]。

结论:

综上所述,翻译时一种跨越国度的文化信息传递方式,在翻译中必定或涉及到众多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因此在翻译中,必须将文学作品与文化知识之间相互的结合,以此才能更好的掌握文章的原有脉络,准确的表述原文章中的含义,以此充分的发挥文化交流与传递的作用,推动文化的大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平平.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思考分析[J].陕西教育(高教),2016,02:11+15.

[2]姚琴.框架理论与等值翻译——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127-131.

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5

摘要:经济全球化与网络信息的全面发展慢慢将世界联成一体, 该趋势必然会导致世界文化的发展在彼此碰撞与融合下构成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跨国界、跨文化交际, 已不仅仅是一些涉外部门人员的专属。各国各族人民均陆续加入到和异域文化交流的行列中, 体会着其中的新奇和乐趣。可是, 在跨文化交际机会增加的同时, 不一样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增加, 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也更突出, 这对跨文化交际有效性带来不一样程度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五个方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与阐述, 并简单论述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融合的提议。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语言; 观念; 思维;

引言

跨文化交际特指针对不一样文化与语言背景, 依靠一种通用语言开展的交往行为, 其本质与内涵为强化整合语言与文化间的差异, 目的在于进一步增进交际双方间深入交流和协作[1]。我国和西方国家的交流和协作日益深入, 跨文化交际变成社会大众关注与讨论的热门话题。所以, 务必要对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里的具体表现给予探究, 站在科学合理的视角与立场, 吸纳中西方社会文化中的独特优势, 摒弃和更正不足, 到达取长补短, 自我完善, 以更好的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下头就主要对此展开论述。

一、语言文化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宏观表现主要就是语言文化的差异。语言的文化内涵相当丰富, 语言表述与交流方面的差异, 是引起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关键因素。例如, 早期燕窝蜜炼枇杷膏的英语说明书里, 陈皮的译文是Chen’s Skin, 干姜的译文是Fuck The Ginger[2]。俗语翻译里也不时出现中国式英语, 较典型的有:“If you want money, I have no;if you want life, I have one”, 翻译成汉语则为要钱没有, 要命一条。语言习惯方面, 中西方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在英语国家里, 时常都直呼他人名字, 除了年龄相近的人士这样, 即便是年龄差异大也照样用名字来相互称呼, 可是这要是在中国, 直呼长辈或教师或领导的名字, 则会被视为缺乏礼貌与修养的行为。语用含义方面也存在极大差异, 如狗在汉语中, 一般是被用以表达贬义的词语, 如“狼心狗肺”、“走狗”等, 但西方国家则正好相反, 主要是用狗来表述善意的褒义词, 如“You are really a lucky dog。”即你真是一个幸运的人。若依照中国式英语的方式来理解该句子, 则会闹出不少笑话。所以,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里, 语言是无法孤立存在的, 若脱离其文化内涵, 则变得面目全非。

二、价值观念的差异

中西方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也是比较明显的。所谓价值观念, 即基于某种世界观念之上, 对各种事物和行为以及可能的选择等实施评价的标准, 包括以此为基础采取的某种行为态度或是倾向。价值观念包含很多资料, 本文仅以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为例展开分析。中国人通常都有很强的家庭观念, 亲情伦理、血缘关系、尊重长辈等观念在脑海里根深蒂固, 父母和子女始终都是一家人, 即便子女成家立业后仍然要承担起侍奉父母和赡养父母的义务, 这也是作为子女应尽的职责。但在西方就不一样, 如在美国子女成年后就会离巢而飞, 父母不会再抚养他们, 同样的, 子女独立后也不会再管父母家里的事, 不存在赡养父母一说, 更难以看到如中国几代同堂的画面。又如, 中国人在购物过程中, 常常会出现一大家人一齐购物的现象, 并且大人给小孩买东西是很正常的, 成年子女为父母代付钱也是理所应当的, 常常还会有成年子女和父母抢着付钱的。但在西方却不一样, 父母和成年子女的经济是独立开来的, 购物时都是各自付账, 甚至有的家庭里小孩子买东西也要自我付钱, 用自我帮父母做家务赚来的钱支付。由此就可看出, 中西方在对待家庭方面几乎是两种截然不一样的观念, 故在交际过程中需要充分研究对方的价值观念。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中国人比较委婉含蓄, 在思维过程中注重意会性;西方人思维则比较直接, 有什么就直接说什么。就以写信来说, 在通信不发达的过去, 很多信息都是依靠写信的方式传达, 中国人在写信的时候前半段资料基本上都是比较委婉含蓄的客套话, 通常在信的末尾才会道明真正意图;而西方人表达意思就很直接, 通常在写信的开端就直接阐明意图, 之后再寒暄一些客套话。经过写信的方式就能反衬出中西方人的思维差异。又如, 中国人通常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收入等情景, 以示对对方的关心。但在西方人看来, 这些问题都属于个人保密, 其他人是没有权利过问的, 第一次见面就问显得很不礼貌, 会让被询问者产生反感。若问西方女士“How old are you?”, 对方很可能会回答说“It is a secret!”西方人期望自我在别人眼里永远都是充满朝气的, 以此警示自我要时刻坚持一颗年轻的心态, 故不喜欢提到年龄。在中国人的日常交流中也常常会问对方“你在哪里?”“你去哪里?”“你在做什么?”等, 但在西方人眼里这就有刺探别人保密的嫌疑, 是很不受欢迎的。可见,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应避免询问上述问题, 以天气、心境等为话题开端会收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四、风俗习惯的差异

风俗习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悠长历史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之一, 主要指该国家或是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包括经济、政治、文学、艺术、宗教等诸多方面, 所以风俗习惯是一个综合了各个方面的较为全面的意识形态领域的集合体。中西方在风俗习惯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 在此以颜色为例加以分析。在中国人眼中, 红色, 一种如同鲜血的颜色, 代表着喜庆、成功、平安、顺利等, 传达着一种吉祥。但在英语中, “red”往往代表着愤怒、危险、犯罪、极端等, 如red alert表示红色警报, red flag表示危险的信号灯等。以往中方某品牌的榨菜在包装上印制了“红旗”, 其销售就受到了阻碍。中国著名戏剧《红灯记》如果直接翻译成英文The Red Lantern, 那么西方人就会很疑惑, 因为在西方上述翻译则表示妓院。又如, 中国人乃龙的传人, 很尊敬龙, 认为龙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古时候, 仅有皇帝这种至高无上的人才能穿“龙袍”。但在西方则刚好相反, 西方有“打龙节”的习俗, 认为龙就是恶魔, 被传说中的保护神杀掉, 借此节日感激保护神, 避免了恶魔侵害人间的灾难。所以, 当要表示一个人生龙活虎的时候, 不能翻译成“HeShe is as lively as a dragon and tiger。”, 而应翻译成“HeShe is full of vim an

d vigor。”再如lion, 狮子。在中国人思想意识中对狮子没有异常含义和好感, 相应的词汇中也大多以贬义出现, 如狮子大开口;但在西方人眼里狮子就是百兽之王, 代表着威严和勇敢, 其中英国就将狮子作为了国家的象征[3]。

五、时光取向的差异

中国人认为“冬去春来、周而复始、昼夜更迭、季节交替”属于环形运动状态, 整体而言时光感充足, 做事也不用很着急, 故常常向后看, 回顾历史, 以历史为鉴。表此刻语言方面就如慢用、慢走、慢慢品尝、慢慢欣赏等习惯说法。并且中国人往往认为过去的老朋友是自我的历史人脉, 故会倾向于长期与过去老朋友坚持联系。中国人奕相信轮回, 认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善事者逝后可入天堂、做恶事者逝后应下地狱”, 认为长辈行善可为后辈积福。但在西方, 认为时光会“吞噬”掉所有事物, 属于线性单项持续运动, 就如犹太基督教的传说:认为任何事件都是有始有终的, 并不是在做周而复始的运动。这种线性单项持续运动的观念让西方人认为时光流逝了就不会再回来了, 故西方人紧缺意识很强。受紧缺意识的影响, 西方人对任何事情都是向前看, 放眼未来、展望未来, 并不一味执着于对过去所做或是此刻所做的不断争执、争论, 在他们看来, 这样的人生就不会有未来了。综合来看, 在时光取向上中方更注重过去, 做事情也注重以史为鉴、追溯根源, 强调过去的经验教训是当前的重要参考;西方人更注重“向前看”, 强调对未来的规划, 用自我的努力去驾驭未来、改变命运, 过去的

已然成为过去, 没必要用过去的事情束缚当下和未来。

六、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上文主要对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展开了论述, 在语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时光取向等方面均各有不一样, 这些已然成为进一步推动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参照指标, 同时这种融合正在以更广泛更深入层面上得到进一步的实现。故必须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 找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点, 缩小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有效提高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际水平与本事。

本文认为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不断探索各种差异文化的契合点, 尤其应注重培养非语言交际本事。因为很多时候在交际过程中眼神、肢体语言、表情等非语言交流方式更能传达意愿, 也更需要借助这些方式传达意愿。如在交流过程中西方人就比较注重用眼神传递信息, 有“眼神交流法”之称[4];但中国人受传统文化影响, 很少长时光直视对方, 自然也就无法用眼神传递信息了。若能培养中国人对眼神交流的重视和运用, 也就能在必须程度上提升交际效果了。二是强化语言综合本事的培养力度。语言、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差异是必然存在的, 不能说为了提高跨文化交际本事就一味地去迎合对方的文化, 而应当在坚持自我国家文化的同时, 不断学习、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 在语言方面就表现为基础知识和口语本事的结合训练。仅有这样, 才能在与对方交流的过程中尊重对方的国家文化和个人保密, 而不是冒昧的用自我国家的文化去评价或衡量对方国家的文化。

七、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 推动了世界各国的交往和融合日益频繁和深化, 跨文化交际备受关注和重视, 各个领域的跨文化交际也越发频繁。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必然存在的, 要提高跨文化交际成效, 并不是去影响或同化对方, 而应当认清双方国家的文化差异, 不断学习和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 在交际过程中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 这样才能避免很多交际过程中的突兀和尴尬。本文从语言、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时光取向五个方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展开论述,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对中西方文化加以融合的提议。由以上也看出, 对待交际过程中所涉及文化的两种极端作风:源于外部的强加和主动从内部的叛离, 均对双方正常交往和各自的文化传承不利。跨文化交际双方需共同维护各自文化的安全并推动其进一步发展, 实现东西方文化的彼此促进, 相互学习, 唯有如此, 人类文化历程才可走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宗媛。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2, (10) :185-185。

[2]陈星伊。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04) :169-171。

[3]邵彤。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1) :92-95。

[4]孙东锐。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分析[J]。北方文学, 2017, (06) :170-170。

[5]王宁, 原源, 原一川。二语习得中的文化认同研究综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4。

[6]吴为善, 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7]宋朋。在华留学生跨文化交流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

★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论文

★ 中西方送礼文化差异有哪些

★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文化差异分析

★ 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

★ 中西方餐桌礼仪

中西方艺术的差异 篇6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但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影碟机及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娱乐文化方式丰富多彩,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受到极大的冲击,但戏曲艺术家也在积极地寻求创新之路,极力地改变着戏曲艺术的不乐观的现状。

与此相对应的是,音乐剧这种以戏剧(尤其是剧本)为基石、以音乐为灵魂、以舞蹈为重要表现形式,并通过三者的不断整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娱乐产品,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也使音乐剧成为当代最重要的、也是最具商机的表演形式之一。很多剧目都被中国观众熟悉,都是在剧场大获成功后又搬上银幕并荣获多项奥斯卡奖的音乐剧。这些经典剧目虽上演数千场、历时数十年,却依然如日中天,继续创造着艺术和商业的双重奇迹。

二、从音乐舞蹈和舞美方面比较中国戏曲和美国音乐剧

(一)音乐

虽然两者都是以音乐为主要表达方式,但有着明显的不同,我将以两者的特点进行区分:

1、戏曲中的音乐

戏曲音乐是程式化的音乐,从戏曲的称谓构成上看也有很重的音乐成分,其“唱念做打”的基本元素也都是建立在音乐基础之上的。无论哪一个剧种或哪一类声腔,它们都必须遵循一定的音乐结构原则。从整体而言,300多种戏曲,几百年的声腔繁衍,实际上仅有两种基本结构——曲牌联套和板式变化。

戏曲音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依字行腔”的创腔原则决定其对方言的依赖性很强,因而,我们可以很快从戏曲音乐中判断其剧种。对于戏曲演唱来说,“声以字为根,腔以情为本”,戏曲声乐最高的美学效果是韵味。

2、音乐剧中的音乐

戏剧性。为了表现舞台故事而创作的有关音乐,常常综合了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特别是常常把歌剧、轻歌剧和爵士乐整合为一个有机体。对演员特别强调角色性格的塑造,唱中有说,说中有唱,表演、说白、形体动作都从“戏”出发,从人物出发。

现代性。在音乐方面,不再坚持美声唱法,而是用最符合当代观众需求的唱法。所以,早期有爵士乐为主的音乐剧,后来有摇滚乐的音乐剧、有乡村音乐的音乐剧。

多元性。音乐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的束缚,音乐传统有爵士、摇滚、乡村音乐、迪斯科、灵魂乐,也有大混合式的作曲;有偏向歌剧的,偏向轻歌剧的,还有时事秀。

国际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强,音乐剧中的音乐也比以往更具备了国际性的特点。许多作品不仅对过去音乐的传统创作进行了创新,更大胆地引入了许多异域音乐元素,这愈加使得音乐剧成为一门兼收并蓄的艺术。

(二)舞蹈

戏曲与音乐剧都是以舞蹈动作为手段进行表演的。

1、戏曲中的舞蹈

舞蹈是戏曲表演的重要部分,始终与戏曲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戏曲是建立在东方写意美学基础上,属于表现派戏剧表演体系,一般是运用“程式化身段动作”加以表达,且注重以外部动作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传统戏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十分重视以舞蹈美来解释舞台行动和戏剧逻辑,用舞蹈之美来再现生活和铺叙人生。戏曲舞蹈的语汇是很丰富的。戏曲演员要调动起自身肌体和精神的一切因素,实现美化和舞蹈化,而且服饰、道具等,也都参加了美化和舞蹈化的创造。

2、音乐剧中的舞蹈

音乐剧讲究演员在舞台上形体动作的放松自然,尽可能地接近生活原型,因而是写实的、生活化的。讲究演员在角色创造中对于人物性格和情感的真实体验,要求演员进入角色的特定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按照人物具体性格和情感特征“再现”生活,尽可能做到真实可信地表现人物。在舞蹈创作上,音乐剧没有程式化,可根据剧情的需要对舞蹈的种类有不同的选择,还有一个参考因素就是观众的喜好。音乐剧的舞蹈也随着潮流和时尚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在音乐剧的创作中,是根据不同的题材以及创作者们所想达到的演出效果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舞蹈类型。

(三)舞台布景

1、戏曲中的舞台布景

中国戏曲是一种写意的舞台艺术,它不是写实的,甚至排斥抽象的实貌。这决定了戏曲舞美的写意性。它没有繁复的舞台布景,没有眩目的舞台装置,它上面只有简单的桌椅,甚至空旷的舞台。

戏剧情境全由演员的虚拟性动作和程式化表演完成,可以说,舞台脱离了演员的表演,仅仅是一个纯物质的戏台。通过演员的表演,推动剧情的发展,指示剧情展开的空间与时间,使时空变换空灵随意,人物活动的场所和环境,是靠演员通过唱念直接叙述出来,舞台上种种装置的具体表现对象,也随着演员的表演自然而然地发生种种变化。

2、音乐剧中的舞台布景

音乐剧是主要是用华丽恢弘的写实环境,帮助演员进入规定情景,也为观众带来生活在剧情幻觉中的感觉。现代科技的许多成果被应用到舞台中来,从而为我们创造了布景、道具越来越精美,气势越来越宏大的舞台奇观。比如《歌剧魅影》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长盛不衰,除了剧情惊险和扣人心弦的戏剧悬念外,舞台布景的功劳不可抹杀,它不仅再现了巴黎歌剧院的富丽堂皇与幽暗神秘,且在舞台上设计了重重机关,带给观众强烈的视听震撼。

三、小结

中国戏曲和百老汇音乐剧是笔者很喜爱的两种艺术形式,通过本文对两者审美差异的研究只是一个起点,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笔者将深入地了解两者所蕴藏的文化性质和哲学根源,进一步研究两者的文化整合。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3卷)[M].北京:商务出版社,1979.

[2]居其宏.我为你疯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毕岚.试论中国戏曲与欧美音乐剧的审美差异与文化整合[J].武汉大学艺术学系季刊《珞珈艺林》, 2003(11).

[4]梅兰芳.中国京剧的表演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

中西方文学差异 篇7

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A·奈达曾经说过, “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 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因此, 要在两种语言之间成功的进行翻译, 除了需要通晓这两种语言文字, 还必须了解其背后所处的文化, 尤其是深刻理解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2中西方文化差异在文学翻译中的影响

2.1宗教背景的影响

宗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独一无二的组成部分。中西方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背景。就中国而言, 发展到今天, 逐步形成了以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儒教为主体的基本格局。在翻译工作中要注意因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的不同, 给翻译工作带来的影响。例如《红楼梦》第六回,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所说的“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这一成语, 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翻译为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而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杨宪益先生将其译为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二者的区别在于God是基督教中对上帝的称呼, 而Heaven则是“老天爷、上天”的意思。如果翻译时使用God就会使人们误以为刘姥姥具有基督教信仰, 所以此处使用Heaven更为准确。

西方主要信奉基督教, 如果不了解相应的宗教知识, 也会给翻译工作带来麻烦, 造成错译。比如Writing on the wall这一习语, 从字面上理解是“在墙上写字”, 但实际上该词出自《圣经·旧约》里的一个故事:一次, 巴比伦国王宴请群臣时, 突然有一只人手显现, 在墙上写字。国王大惊, 请来法师破解其意, 法师说其意为巴比伦国的末日已到。后来西方人就用Writing on the wall比喻“灾难的来临和预兆”。如句子He saw the writing on the wall for the British car industry several years ago.意为“他早在几年前就预见了英国汽车工业的灾难将至。”如果不了解相关的宗教背景知识, 翻译时就会造成错译。

2.2地理位置的影响

中西方国家地理位置、生活环境的不同, 也会对翻译造成一定的影响。有时相同的现象, 因为不同的地理位置、生活环境, 人们就会持有不同的态度或观点。比如, 中国地处东亚地区, 春天受到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刮东南风。所以中国的诗词歌赋里, 常把“东风”与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例如宋代朱熹的《春日》写到“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东风蕴含着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寓意, 而秋冬季节刮起的西风, 往往给人以萧条、肃杀的感觉, 寓意着悲凉伤感、凋零破败。与此相反, 英国位于欧洲西部, 常年温和多雨、盛行西风。所以在英国人看来, 西风并不代表着悲凉伤感、万物凋零。而是象征着摧枯拉朽、积极向上的精神。正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作《西风颂》, 把西风比作革命的力量, 气势磅礴, 横扫一切。表达了诗人对革命终将胜利、光明一定到来的坚定信念。所以如果忽视了地理位置的影响, 就会给翻译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惑, 直接影响翻译的质量, 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

2.3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的影响

中西方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的差异对翻译工作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龙”是皇权的象征, 是九五之尊的代表, 寓意神圣、吉祥。大多数华人也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引以为荣。但在西方国家里, 龙却是凶残邪恶应该被消灭的怪兽。西方很多文学作品里都描述了主人公与龙做斗争的故事, 像德国古典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 描写了主人公与“龙”做斗争, 最终屠龙成功的故事, 凸显了主人公的丰功伟绩。所以, 如果不考虑文化传统的不同, 直接将中国文化里的“龙”翻译为英文dragon, 就与我们要表达的原有含义大相径庭了。

此外, 风俗习惯的不同有时也会对翻译工作产生一定影响。比如, 大象在中国及泰国等东南亚地区一直是吉祥的象征。有关大象的比喻多半是积极、褒义的。而西方文化则恰恰相反, 认为大象是大而无用的东西。英文中elephant常喻指大而无用、累赘的东西。还有中国的一些俗语、成语, 由于中西方风俗习惯的不同, 在翻译时也要注意。比如俗语“情人眼里出西施”, 在翻译时由于西方人不知道西施是中国古代的美人, 因此如果直接翻译人名, 西方人将不能理解其比喻意义, 此处应将“西施”翻译为Beauty (美人) , 更为合情合理。

2.4思维习惯、语言结构对翻译的影响

英语和汉语之间的思维习惯、语言结构各有不同, 比如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是由微观到宏观, 注重抽象的逻辑思维, 造句时常用各种形式的连接词、分句、从句, 注重“以形显义”。东方人的思维习惯是从宏观到微观, 注重形象思维、视觉思维, 造句时少用甚至不用各种形式的连接词, 注重功能、意义的表达, “以神统形”。由于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二者密不可分, 思维方式依赖于语言的表达, 语言也可以反映思维方式。所以翻译时不仅要注重语言的转换, 也要注意不同思维方式、语言结构的转换。

下面就以清代沈复的《浮生六记》节选举例:

太华之高不知几千仞, 惜未能裹粮往登焉。归途见柿林正黄, 就马上摘食之。土人呼止, 弗听, 嚼之, 涩甚, 急吐去。下骑觅泉漱口, 始能言。土人大笑。盖柿需摘下, 煮以沸始去其涩, 余不知也。

译文:I have no idea how many thousand feet high the Hua Shan Mountain are and regret very much not having been able to pack up some dry provisions and go exploring them for a few days.On my way back I saw some wild persimmons, which were of a ripe color.I picked one from the tree while on horseback, and was going to eat it then and there.The native people tried to stop me, but I wouldn’t listen to them.Only after taking a bite I did fi nd it to have a very harsh fl avor.So much so that I quickly spat it out and had to come down from the horseback and rinse my mouth at a spring before I could speak to the great merriment of my native advisers.For persimmons should be boiled in order to take away their harsh fl avor, but I learnt this a little too late.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中文原稿只有72个字, 没有使用任何连词, 但对于读者来讲, 非常简洁连贯、形象生动。翻译后的英文版本, 使用了许多连词和从句, 使整段文章有机组成一个整体, 更加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3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看翻译原则

关于翻译的原则和标准, 中外不同翻译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标准, 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提出, 翻译要做到“忠实和通顺”“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异化为主, 归化为辅”。

3.1 忠实和通顺

翻译工作最基本和首要的原则就是要忠实于原作者的思想内容、风格神韵。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 用流畅易懂、逻辑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 做到文理通顺。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认为, 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能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一致, 翻译就可以说是成功的, 译者不能随意增加原作没有的思想, 更不能随意删减原作的思想。所以, 在翻译过程中, 要尽可能做到二者兼顾, 不偏不倚。过分强调其中任一方面, 都会背离翻译的基本原则, 过分追求忠实但不通顺, 译文的可读性差;过分通顺但不忠实于原文, 译文无异于改编。所以忠实和通顺二者相辅相成, 对立统一, 密不可分。

3.2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直译, 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比如主谓语序、动宾词序的一致性, 思想感情、社会经历的相似之处, 使得我们很多时候可以通过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意译, 也称为自由翻译, 它是指保持原文意思、舍弃原句外在形式的翻译方法。

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有时完全使用直译会导致目的语读者理解的障碍, 所以在以直译为主的同时, 还要以意译为辅。特别是像谚语、成语、习语、俗语等等, 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 往往无法找到准确、对应的表达方式, 所以采取忽略原句外在形式、尽可能保留其内在意思的意译方法, 使译文更加精炼、准确。例如成语:“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如果直译为: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horse, who could have guess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译文冗长而且不能清晰明了地体现出“因祸得福”的意思。而意译为:Misfortune might be a blessing in disguise.则言简意赅又准确表达了源语言的深刻寓意。

3.3 异化为主, 归化为辅

异化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 保留原文的语言文化特色, 打破目的语语言表达方式的翻译方法, 主张以源语言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归化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 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异国情调和陌生感, 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更符合目的语表达方式的翻译方法, 主张应以目的语或目的语读者为归宿。按照美国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的说法, “异化法是接受原作品的语言及文化差异, 把目的语读者带入外国情景”, “归化法是把原作品带入目的语文化的翻译方法”。翻译时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 我们既要忠实原作者的思想和风格, 又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及译文的流畅性;既不能背离原文的主旨内容、语言习惯, 又不能使译文生涩难懂。所以多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方法。二者并用, 相辅相成, 辩证统一。

4 结论

综上所述, 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宗教传统、地理位置、风俗习惯、语言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性, 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使得翻译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掌握各方面的文化知识, 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今天, 文化交流的碰撞和融合越来越频繁, 这也给翻译工作者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会, 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 加强学习交流, 整合文化资源, 更好地提升自身素质。在翻译过程中, 要坚持忠实与通顺相结合的原则, 尊重原作者的文学创作。坚持直译与意译相统一的原则, 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取长补短。坚持异化与归化相协调的原则, 力争在保留源语言文化特色、思想风格的同时, 使目的语读者清晰明了地进行阅读, 做到“信、达、雅”的翻译境界。

摘要:众所周知, 中西方文化存在诸多差异, 影响和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翻译工作而言, 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宗教背景、地理位置、风俗习惯、语言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 不可避免地给翻译工作带来一定影响。本文将从以上各个方面进行分析, 阐述其对翻译的影响, 并浅析翻译过程中的翻译原则。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影响,翻译原则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 2001 (2) .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3]劳伦斯·韦努蒂.译者的隐身[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中西方文学差异 篇8

自由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生命形态。健康、自然、富有生气。文学作品应该反映一些人类最本真的东西, 例如人的身体、生命和内心最真切的情感。但我们的文学作品却承担了太多的思想、道德、文化, 有时甚至变得畸形和病态。

当爱国主义被所谓的仕子文人过度阐释之后, 本来的价值也就荡然无存了。我想到了《赵氏孤儿》中用自己儿子的生命换来国家利益的那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与此类似的还有一些忠诚的文臣武将不离不弃为国捐躯之前杀妻弑子的事例, 在“爱国”这个伟大耀眼的光环之下我们忽视了他们所犯得滔天罪行。明明是统治阶级的争夺, 无非正义, 那些“忠义之士”却做出了杀妻灭子的禽兽之举, 这一荒唐而愚蠢的行径就是“爱国”了吗?我们忘记了他们首先是一个人, 人的生物属性是人的基本属性。虎毒不食子, 在抛弃他们身上所有的的头衔和所谓文明的因素之后, 剩下的就只有一个赤裸裸的真相:一个男人杀死了自己的配偶和亲子, 这种骇人听闻足以值得每一个人反思了。所以在赞美或者是讽刺任何人时, 我们不妨还原他的生物本态, 难道当道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就可以改变他的人的属性了吗?

我们的传统文化把女性的地位看得很低, 特别是那些“不守妇道”的女子, 往往是道德批判的对象。人们对改嫁的女子一般都很不齿, 倒是对那些守身如玉的女子立贞洁牌坊, 尽管或许他们是因为种种原因比如长得太丑嫁不出去而被迫守寡, 但终究比那些长得漂亮而被迫卖身的女子要高尚很多。其实这些女人所拥有的, 也只有一个毫无意义的贞洁牌坊罢了。“与其被瞻仰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场”, 舒婷的这句诗形象的揭示了那些女子的痛哭与尴尬之处。

这一点或许与西方有很大的不同。

我有时候在想《安娜卡列尼娜》如果放到同时代的中国会遭到一个怎样的厄运呢。因为它无非就是写了一个“荡妇”如何抛弃别子跟另一个军官厮混的故事。然而安娜的闪光点恰恰在此, 她的魅力也就在与她跟传统的反抗中。她的反叛、对自由的向往, 对爱情的追求都不是一般女性可以做到的。在反抗文明的束缚中安娜一步步地寻找自我。安娜最初的婚姻生活是平静的, 她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直到有一天她“遭遇”了爱情。她本来可以压抑住这份感情做一个“高尚”的人, 然而她顺从了内心的选择同时也进入了道德的禁地。当热恋的蜜月期度过, 面临琐碎而平庸的家庭生活, 安娜的心理出现了一个高原期, 当这份辛苦得来的爱情在时间面前一点一点枯萎时, 她的生命也就枯萎了。当这部作品进入中国时, 最初也或多或少被增加了一点别的东西。许多评论家都会给它扣上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的帽子, 仿佛这样就有了思想, 顿时增加了“高度”。

我又想到了《飘》里的郝思嘉,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 她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存三易其夫。她的格言是“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她可以为了父亲一生所经营的土地——塔拉而付出一切, 甚至去勾引她的妹夫, 又与之以前讨厌的瑞德结为夫妇。而作者对她的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因为她看重的不是夹在人们头上的道德、文化, 而是一种生命意识, 不是一个女人怎样壮烈的死去, 而是她如何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顽强的生存。在作者的视觉里, 生命是最有价值的, 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战争的意义在书中遭到强烈质疑, 而它更强调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人要像荠麦, 麦秆里有汁液而使之更有韧劲儿, 当暴风雨来临时, 他或许被风吹倒, 甚至肢体贴在了地面上, 但暴风雨过后它就会重新站立起来。

而一旦这样的女人在中国, 她的命运就不同了。

我想说的是《白鹿原》里的田小娥。

她并没有做错什么, 除了长得漂亮, 或许这本身就是一种罪恶。就像王小波《黄金时代》里的陈清扬, 因为她长得漂亮, 所以大家都认为她是“破鞋”, 所以她在无力澄清解释的情况下, 索性“破鞋”。“也许一个悲剧的发生最初直接指向了他自身。”

在中国, 红颜薄命, 因为红颜就难免招蜂引蝶, 一旦越过雷池半步就是“荡妇”了。剩下的为了维护道德唯有一死, 所以都难免短命。田小娥很显然属于前者, 她为了逃出那个娶了多房太太经常虐待她的那个老男人的魔爪主动勾引了黑娃, 一度得到了自由, 面临黑娃父亲的压力, 他们搬出了村子, 住进了一个破窑里。然而看似与村里没有任何瓜葛的田小娥终究抵抗不过道德的压力, 为了我生存忍受着权势人物的欺辱, 后来竟被自己的公公所杀。死后她也一度“灵魂出窍”来反抗, 但结果是遭到了更加残酷的镇压。她的土窑上被压了一座玲珑宝塔以防止她的灵魂再次出来“祸害”村民。令人不解的是, 她的情人黑娃后来却走上了正道参加了革命, 学习了文化还娶了个贤妻, 一副改头换面重新做人的样子。当他衣锦还乡看到田小娥的塔时, 感到的仅仅是羞愧, 后悔自己年轻不成熟地被这个坏女人拉入歧途。所谓“红颜祸水”啊!

田小娥究竟做错了什么?她是杀人还是放火以致于让村民们如此咬牙切齿地恨还让她死后也不能超生?她甚至没有住在村子里跟某个人说上一句话, 她不被自己的公公承认, 不被村里容纳, 被每个人鄙视, 甚至连黑娃都有点怨她, 看不起她。而她所做的全部却仅仅是为了生存, 这是一个女人最低的要求。活下来, 是的活下来, 连活得稍微好一点也不敢奢望。她几乎与世隔绝地住在自己的土窑里。然后她怎么可能“与世隔绝”呢?她就像一个逃犯, 躲在哪里都会被人们揪出来施以“道德的惩罚”——因为她是一个荡妇, 她理应被第一个男人折磨, 既然她逃脱了这个道德给她安排的陷阱, 那么就只有让她灭亡, 没有丝毫退路。

人的生物性决定了人需要受道德来规范, 然而着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我们会发现人越来越活得不像人。或许有时候人类应该“倒退”“还原”一下, 就像曹禺的话剧《北京人》里所说的, 我们有时候应当回到原始人的生存状态中去, 自由自在, 崇尚本真, 做一个新时代的“北京人”。

参考文献

[1]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09.

[2]孙莹.重估传统儒家文化与重建历史真实——解读新历史小说《白鹿原》[J];海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03期.

[3]张爱荣;黯然失色的女性世界——《白鹿原》女性形象论[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年03期.

[4]王林彤;关中伦理文化的镜像与命运——浅析《白鹿原》中民族文化存在的困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5]唐仁君.《知识妇女寻求解放的冲突与互补—丁玲冰心早期小说比较》[J].中国现代文学丛刊, 1994年.

[6]曹辉.《列夫·托尔斯泰的妇女观—从托尔斯泰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看作者的妇女观》2007年管理论丛与教育研究专刊.

中西方管理差异述评 篇9

中西方管理在管理基点、管理方式、管理价值取向几个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一、管理基点不同

中国管理更注重集体主义, 而西方管理更强调个人主义。

一个国家和地区管理思想的基点是注重集体主义还是更强调个人主义是受其社会结构以及传统文化影响的。

从社会结构角度分析。中国, 一贯“以农立国”, 虽然历史上经历了许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迁, 但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却一直延续下来, 而这种农业社会结构决定了中国管理更注重集体主义。农业社会是由大量分散、小型、雷同的, 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村落和城镇组成的。要维持这种社会结构的稳定就必须有一个高高在上、君临一切的集权管理体制存在。这种管理体制强调社会和谐, 避免纷争频发;强调整体效果, 忽视个体利益;强调严格一致, 抹杀个性差别。反映在管理价值目标上就是对集体主义的追求。相对而言, 西方国家进入工业生产阶段的时间较早, 管理形态是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发展起来的。

►►二、管理方式不同

中国管理以人性本善为前提假设, 在管理方式上强调的是以“道”引导;而西方管理以人性本恶为前提假设, 在管理方式上强调的是用“术”规范。

对于人性的认识是管理的基础,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衍生出不同的人性认识, 就是这些认识构成管理理论的基石。

►►三、管理价值取向不同

中国管理把动机的好坏作为评价管理优劣的出发点, 重义;西方管理把效果的优劣来作为评价管理优劣的出发点, 重利。

从管理思想史来看, 在管理评价标准方面, 中西方主张以行为动机为评价根据及主张以行为效果为评价根据的思想家都不少。但从传统管理实践来看, 中国人更倾向于从动机好坏来评价管理行为, 如果动机正确, 即使效果不佳也可以接受。相反, 如果动机不佳, 即使最终效果不错, 仍然是要受到批判的, 因为出发点即错误。这种现象是和中国“重义轻利”的传统思想分不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来把“义”看作仅次于“仁”的又一重要立身处世原则。主张重义轻利、先义后利, 反对见利忘义。如孔子明确提出“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的命题, 他还说,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将“为利”还是“为义”作为区别小人与君子的唯一价值标准。而荀子也认为处理义利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先义而后利者荣, 先利而后义者辱”。在这种义利之辨的结论之下, 中国管理在价值评价上更为强调道德价值而轻视功利价值, 使经济运行和管理操作始终服从于伦理道德的规范要求。相比之下, 西方社会更注重将效果作为衡量管理价值的标准, 这和西方人务实和功利的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

►►四、结语

以上就是中西方管理差异的具体表现。概括来讲, 中国管理强调集体主义;以人性本善为前提假设, 习惯采取以“道”引导的管理方式来实现管理价值;把动机的好坏作为判断管理优劣的出发点。而西方管理文化更看注重个人主义;以人性本恶为前提假设, 习惯采用以“术”规范的手段来实现管理价值;把效果的好坏来作为判断管理优劣的出发点。这些差异的客观存在是由中西方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社会结构以及文化传统等条件决定的。并且通过分析我们得知中西方管理文化中的价值观各具长短, 优劣共生。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长处和短处, 往往具有对应和互补的关系。因此, 中西管理文化的交流、移植和融合, 是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丹尼尔.A.雷恩[美], 《管理思想的演变》,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2]金福凯、徐祥运, 《科学管理新论———管理中的哲学》,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3]吴元迈, 《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1

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篇10

1 文化背景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礼仪是文化的重要组成, 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就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礼仪, 中国的文化背景主要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墨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特别是孔子的仁爱思想更是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石, 中国的文化礼仪也就呈现出谦卑、内敛、仁慈的特点。西方文化背景主要来源于基督教, 上帝和《圣经》对西方形成了2 000年的影响, 在西方文化中《圣经》表现出的尊重、自爱、平等等价值观成为西方文化礼仪的基础。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形成了中西方礼仪在形式、内容上的不同表现, 成为世界文化中曼妙的并蒂莲花。

2 价值观念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现代西方价值观念的产生肇始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 当时西方价值系统以社会价值为基础, 力图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建立更为有效的社会秩序, 进而体现出价值, 由于西方价值观念将人性看作是人的天然属性, 因此, “人, 生而平等”, 在西方文化中开始有意识地强调人的“尊严”, 他们认识到理性的光辉, 力求以对个人利益的尊重来完善社会, 使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乐观与信念。因此, 西方并不排斥对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尊重, 例如:在17世纪荷兰追求平等交换甚至成为国家和国民的认知, 这样的共识奠定了西方文化礼仪的基础, 形成了西方文化礼仪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特点。而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将利益特别是金钱和地位放在了次要位置, 文化中有意识地将文化价值放在首位, 而对利益却置于有悖于“君子”修性的位置, 这造成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以仁爱为中心, 在提倡国君———臣子、父母———孩子、丈夫———妻子、兄长———弟弟、朋友———朋友做到“忠”、“恕”、“孝”、“悌”的基础上, 建立起仁爱为中心的社会和家庭架构, 进而形成国家。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下, 中国文化礼仪中出现讲求“尊卑清晰”、“长幼有序”的特点, 这一点与西方, 特别是英美国家的文化礼仪有着巨大的差别。

3 集体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对比中西方发展的历史,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鉴别中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 同时也是产生中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基础。西方人认为:每个人有着自己的独特身份和个性, 而千万个个性和身份独特的人才能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西方看来, 只有尊重每个人的利益, 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 才能够有社会的发展, 特别经常用“天助自助者”来阐述个人主义, 这成为西方专有的文化符号, 也成为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出发点。特别是在基督教的传统中, 对个人更是突出和强调, 在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尊重个人隐私成为西方文化礼仪中一个公允的价值观念和基础, 而这一点也经过不断地发展成为世界上礼仪的共识。应该看到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不等同于自私和利己, 而是在尊重个人的利益与价值的同时, 实现集体和社会的发展。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认同上的不同出现了西方人特有的对家庭、友谊的不同理解, 出现了对个人尊重的西方文化礼仪。在中国的文化和传承中集体主义一直是广为推崇和赞扬的美好事物, 无论是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是墨子的兼爱思想都对集体主义有着共同的肯定与鼓励, 在中国传统意识中, 有集体作为基础才能够有个人的利益, “大河没水小河干”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中国传统思想里更加强调集体的奋斗, 个人的成功属于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 同时鼓励那些为了集体而做出个人利益牺牲的人。在这样的认知条件下中国文化礼仪更加重视集体主义, 往往会出现对集体主义的膜拜, 中国文化礼仪在表现形式上就变得更加含蓄和谦虚, 带有强烈的“东方智慧”的风味。

4 家庭观念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西方家庭结构较为简单, 基本为“父母———孩子”的二元结构, 多数老人在经济独立或者有自理能力时采用分开居住的方式, 老人更愿意从精神和荣誉上给年轻人以指引, 而很少从金钱、体力上给年轻人以帮助。而青年人认为自己代表着希望, 如果跟老年人长期住在一起将会在荣誉、自尊、能力方面受到损害, 因此也不会轻易组成老少几代、亲戚朋友的大家庭, 这是西方社会的文化特色, 同时也产生了西方文化礼仪的特点, 对于西方家庭, 成员被视为平等的主体, 每个人有平等的发言权, 因此, 可以看见西方的孩子直呼祖父母的名字, 而这一点在中国无疑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才是家庭幸福和家族兴旺的标志, 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 中国家庭的结构属于“老人———子女———孩子”三元结构, 家庭成员在一起居住和生活, 在家庭中年轻人对老人的尊敬和服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家庭尊重老人的经历、付出和指挥, 老人在家里有特殊的荣誉和特权, 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 中国家庭有彼此支持和相互依赖的特点, 这使得中国家庭更加重视自身的修为, 避免因自身的不足和缺失, 给整个家庭的其他成员带来损贬, 这就使中国家庭成为成员共同认可的单位, 因此, 中国家庭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荣誉感。反映在中国文化礼仪上, 中国更加注重“尊老爱幼”, 遵循在礼仪上突出秩序, 在秩序上强化尊重。

5 对民族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民族主义是对民族的认可, 中国历经了5 000年的风雨, 中国的国家形式也是由汉族独自建立的。我们说的社会礼仪标准也是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独自建立的。汉族在历史上通常和他们的祖先生活, 在工作期间和社会的连络用语言表达。只是表达一个微小的行动就能表明一些意义敏感的意思。当你说一半批评或仅仅说一些事物的时候, 人们能了解什么。你想要说。如此当他们表达他们自己感觉的时候, 人们不需要说出他们所有的意图。在西方人中的时候, 举例来说例如美国是一个有超过二百年历史的移民国家。然而, 美国人一定清楚地表达他们想要的和需要的。只有这样听话者才能很好得了解。因此他们的语言一定说出他们必须说的。

6 结语

中西方礼仪具有着鲜明的地域、历史特色, 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组成了世界礼仪体系的主流部分、在中西方的文化与历史演进过程中, 形成了各自鲜明特色的礼仪, 特别是中西方文化中文化背景不同, 价值观念分歧,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主流认知不同, 家庭观念理解不同等原因, 造成中西方文化礼仪存在巨大的差异。当前中西方文化、社会和经济的交流正在加速, 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应该看到中西方文化礼仪的差异性, 要全面认知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的内在因素, 从而把握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的关键, 进而在文化交流、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换中更好地应用中西方文化礼仪, 达到对工作、学习和发展的促进作用。

摘要:中西方文化礼仪存在差异是客观的显现, 有了差异的中西方文化礼仪才能使世界文化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充分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礼仪上的差异, 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中西方文化礼仪的沟通, 进而建立起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的环境, 为中西方文化发展做出贡献。本研究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集体主义、家庭观念、民族主义五个方面展开了中西方文化礼仪的研讨, 分析了出现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的原因, 希望为研究中西方文化礼仪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礼仪,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家庭观念,民族主义

参考文献

[1]刘莹.略论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向[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01) :63-64.

[2]姚登权.西方文化扩张与文化的“泛西方化”[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5, (05) :84-85.

[3]周慧.人本主义思想主宰下的科学精神——谈西方文化的基本内涵[J].当代经理人 (下旬刊) , 2006, (10) :79-80.

[4]张秀红.关于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6) :55-56.

[5]张燕.中西社交礼仪的差异[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6) :81-82.

[6]张琪.小议中西方文化在礼仪方面的差异[J].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与教学) , 2009, (07) :47-48.

中西方性事养生的观念差异 篇11

西方养生家并不很看重精液的损失,认为精液只是一种身体分泌物,所含营养物质不多。旺盛的性 功能是身体强壮的标志之一,正常的房事活动能愉悦情绪、增进健康。相反,自我抑止性功能、害怕房事、或交而不泄地藏精,均有害男女双方的身心健康。因此,设法推迟性功能衰老,是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

英國历史上有一个著名长寿者托马斯佩普,是个农民,活了152岁,一生经历8个 国王。此人一生坚持劳动,身体壮实,虽已高龄而仍保持着旺盛的性能 力。他在1585年102岁时,因暴力侵犯妇女罪而被捕,判了18年徒刑。 1603年,他120岁时出狱,与一个青年妇女结婚,次年生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如此高龄尚能生儿育女,消息不但轰动了英国,也轰动了全世界。

谈中西方舞蹈艺术差异 篇12

关键词:中西方,舞蹈,艺术,差异

不同的舞蹈,有着千差万别的专业要求。东西方特有的差异以及环境、历史文化的不同,使得舞蹈的艺术氛围、审美的方位和创作角度也不同。

一、中西方舞蹈审美差异

中西方的社会背景与历史背景不同,导致了两者的审美观念存在差异。最早,西方人认为宇宙是直线前行的,是分层面的、有秩序的,因而古典芭蕾的动作多从一基点以直线发展,并在各个层面上有序地变化,从而形成了“开、绷、直”的人体动态美观念。中国人则认为宇宙是圆流周转的,恰如《易经》中之六十四卦,环环相扣,因而中国舞蹈的动作多取圆的动作,其体态运动在总体上是向心的而非离心的,由此才形成“圆、曲、拧、含”的人体动态美的观念。

作为职业舞蹈人,对于世界传统舞蹈的人文格局的认识,必须要有宏观的视野,这就是对东西方传统舞蹈的宏观把握。事实上,许多舞蹈学者都注意到这一点,他们通过比较东西方传统舞蹈形态来把握各自的总体特征。在通常的比较中,古典芭蕾代表西方传统舞蹈,而东方舞蹈则有印度古典舞蹈、中国戏曲舞蹈或日本歌舞伎等。

纯中国舞蹈则包括汉唐舞蹈、宫廷舞蹈、民族民间舞蹈等。美国舞蹈学者珍妮·科恩曾谈道:“尽管外开对古典芭蕾举足轻重,却不是其风格特性的唯一要素。”外开也是印度、婆罗多舞的特点。该舞双腿完全打开,躯体像古典芭蕾那样向上高提,但与芭蕾形成对比的是,舞者几乎一直保持半蹲,全脚着地,常常还要跺向地面;对下肢重量的承受似乎与另一古典芭蕾舞的特性(即普遍地向上冲击)存在矛盾。

二、中西方舞蹈创作差异之比较

中国舞蹈学者傅兆先曾谈道:“中西方舞蹈语言组合方法有所不同。”如果说西方舞蹈所表现的是为追求自由而腾跃,以奔放的动作表现出对天国的憧憬,那么无限眷恋和热爱大地的“那舞”(日本舞蹈)则表现的是一种徘徊于地上难以离去的动作。

基于上述中西方芭蕾舞蹈和中国舞蹈文化中的诸多差异,中、西方舞蹈在舞蹈编排、演员阵容结构、舞蹈舞剧的场景、布景、灯光等方面也产生了诸多不同。通过下面的中西方当代舞剧对比,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中西方在舞剧创作上的倾向性与差异。

由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文工团演出的大型舞剧《三家巷》,是为建党90周年而精心打造的。该舞剧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首先,这是一部典型的叙事型舞剧,每一场都有字幕提示,能使每位观众更好地用舞剧形式读懂一本小说,看懂一个故事。客观地说,这种叙事编舞手法与各种抽象、简约等多元化现代编舞方法比较起来,略显陈旧。但事实证明,陈旧的编舞手法丝毫不会影响到整体,反而成为这部舞剧的最大魅力——具体到极致却不呆板。主线人物的四角关系、身份、舞美、灯光、道具给观众营造了一种真实感,尽力使人们相信其真实性,更令人佩服的是其艺术加工本着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原则。例如,序幕将舞台空间切分为三块,这三块分别展示的是不同阶级、不同身份的人物的三角关系,而且运用维度空间关系介绍人物、地点:周炳在下,陈文婷在上,区桃在中区,陈文婷打开小洋楼二楼的窗户,俯视打铁匠周炳。这一开场就十分具有概括性,起到开篇点题“三家巷”的作用。此外,第一场景设定在花市,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又告诉观众故事的发生地在花城广州。

也许有人会说,看这种叙事的舞剧,倒不如去看一场话剧,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首先,观看舞剧和观看话剧并不矛盾。话剧的最大魅力在于它的语言、独白、对白,重在聆听、揣测,而舞蹈的魅力则在于将语言化作身体动作,用单、双、三、群舞、技巧等舞蹈形式去讲述故事,为单纯的对话增添色彩。其次,舞剧中包含了话剧,尤其在这部舞剧中的第三场中,陈家客厅,周炳无奈地在众人面前进行“过梁仪式”,老爷陈万利独坐中席、一呼百应,以及两排旁座毕恭毕敬、齐刷刷的架脚、朝他拜礼敬茶、痛饮的场景,仿佛让人联想到某个话剧。他们的阿谀奉承、虚伪的嘴脸在观众心目中,早已被提炼为成百上千种文字语言,这正是因为舞蹈比文字更具有概括性与穿透力,而且多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又如,当陈文婷被迫以答应婚约为条件求何守仁放出狱中的周炳时,台左侧是一个家,右侧是周炳被关在大牢中的场景,这两幅场景呈现在了观众面前。当左侧何守仁拿起电话时,台右侧的牢门徐徐升起。如果非要跟话剧做个比较,舞剧中剧情的处理效果比话剧中简单的一句“放人”或其他语言更强烈、更具艺术感。中国舞剧的舞段精美,舞蹈动作语言并不陈旧。

上一篇:建设高效型班级下一篇:商业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