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之差异饮食文化(共12篇)
中西方之差异饮食文化 篇1
摘要: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为中西歌剧艺术注入了各异的思想文化内涵。在各自人文传统背景下, 中西歌剧呈现出迥然不同的表现形式。文章从历史文化的视角, 运用比较研究法, 通过中西文化背景下的理论基础与审美传统等方面的分析, 对中西歌剧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变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歌剧,文化,艺术,审美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存在于本民族最深层的根基里, 是与民族俱生的。文化形成不同艺术之间最具根性的差异。[1] (p78)
从艺术生成来看, 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理念, 即中西方所依托的古典哲学思想和深厚文化背景差异, 促成了中西歌剧产生与发展过程的不同。中西方歌剧艺术正是凭借不同的文化色彩及其自成一体的性格色彩使自己长期鼎峙于世界剧坛上。
一、西方歌剧的产生与发展
(一) 西方歌剧产生的文化背景
1、哲学基础:
西方歌剧以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为哲学基础, 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指导下, 西方歌剧的表演形式向真实的方向发展, 除了在话语模式和音乐模式上具有虚拟性和夸张性之外, 在舞台设计、戏剧动作及服装道具上都具有鲜明的写实性、再现性, 从而逐渐形成了西方歌剧在各个层面上都达到真实的审美取向。
2、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任何上层建筑都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意大利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最早萌芽地, 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发展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兴起, 同时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凭借其先天的优良历史文化传统和地缘特征成为文艺复兴的摇篮, 并最终成为歌剧的诞生地。
3、文化基础:
文艺复兴时期, 意大利在文化上是开放型的, 人们传播和吸收各种知识, 尤其是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这时期的音乐艺术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经过中世纪教会音乐与声乐艺术对人性的压抑, 它开始力求摆脱神学的束缚, 不再以歌颂上帝为己任, 恢复古希腊综合性的完美艺术, 歌颂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 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的人文主义理想。在佛罗伦萨市, 人们把文化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享受看作高于一切, 佛罗伦萨艺术集团便是在这种环境下出现的。[2] (p21)
(二) 西方歌剧艺术的发展
西方歌剧是一种通过外部客观世界表达内部主观世界的歌剧艺术创作, 是与再现性、模仿性的西方文化精神一脉相承的。[3] (p24) 西方美学和艺术体系长时期以来以再现论和再现性艺术占主导地位, 再现论艺术观强调艺术对自然的模仿, 强调艺术形象与其所反映的客观对象的自然形态的逼真性。[4] (p9) 从欧洲声乐发展史来看, 西方歌剧的发展是围绕音乐 (包括器乐与声乐) 这一主体中心而发展开来的, 歌剧音乐建立在机械本体技术结构之上, 注重音乐与科学性的统一, 理性和书面逻辑的外显。因而, 音乐的创作与声音的创造在歌剧艺术中曾一度是至高无上的。对此, 我们可以从西方歌剧的发展概况作一了解:
1600年, 佛罗伦萨集团成员佩里和卡契尼根据里努奇尼的剧本写了一部《尤里狄茜》, 这成为西方音乐史上第一部歌剧。该剧取材于希腊神话, 歌颂了爱情和艺术的力量, 以悲剧性地永远失去尤里狄茜为结局, 该剧通过神话英雄的故事, 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自由和人性解放的情感与力量。
在十七世纪末, 随着歌剧的迅速发展, 人们不再满足于宣叙调的平淡, 于是更富于歌唱性、长于抒发感情的咏叹调便应运而生。歌剧咏叹调的篇幅较大, 形式完整, 使得作曲家们英雄有用武之地, 使得演员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 他们甚至可以随心所欲地表现高难度的演唱技巧。因此, 几乎所有著名的歌剧作品, 都与主角那脍炙人口的咏叹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为了使音乐与戏剧相结合, 加强艺术作品的感染力, 产生更充分地表现悲剧性戏剧内容的美学要求, 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艺术家沙龙在前人演唱经验的基础上, 开创了美声唱法。歌剧美声唱法也存在过唯声音论的危害, 它曾改变古典主义美学的声乐理想, 过分关注了声乐对象性、机械性的音响效果, 轻视歌剧曲式与诗词歌唱、音乐形式与内容的密切结合。如:音乐大师亨得尔就曾经在阉人歌手顶盛时期, 奋力主张歌声服从音乐, 音乐表现剧本, 并征服了著名阉人歌唱家法里奈利和听众。[5] (p43)
格鲁克和莫扎特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了歌剧改革。格鲁克主张以古典式的质朴和音乐与语言戏剧紧密联系的手法, 用“一切艺术作品应具有的质朴、真实和自然的伟大美学原则”, 改革当时阉人歌手因炫耀歌唱技巧而显得浮夸成风的歌剧风气。莫扎特认为:“在歌剧中, 诗歌应当是音乐顺从的女儿。”他指出用歌剧的形式表现现实的人生, 用音乐手段刻画人物的心理特征, 展示戏剧发展的过程的重要性。
随着19世纪欧洲各种文艺思潮的出现与影响, 西方歌剧产生了多种乐派, 并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艺术特点, 如:在欧洲启蒙运动进步思潮熏陶下产生的古典歌剧乐派, 音乐讲究端庄、典雅、感情细腻;受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而产生的浪漫主义歌剧乐派, 音乐讲究含蓄、幽默活泼夸张;伴随着许多国家民族解放斗争的风起云涌, 形成的欧洲民族歌剧乐派, 音乐铿锵有力、慷慨激昂, 富有爱国主义英雄气概的精神, 等等。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 19世纪上半叶的意大利出现了“美声学派新时期”, 以及为这一时期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罗西尼、贝里尼、多尼采蒂。阉人歌手已经失去宠爱后, 他们对正常人演唱技术要求精益求精, 反过来歌唱技术又促使歌剧创作的旋律越发华丽雄伟, 歌剧音乐中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形式, 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与重视。因此, 人们常把他们称为意大利“美声学派新时期”的“三巨头”。
19世纪下半叶, 围绕着歌剧中音乐形式与内容、声乐演唱与器乐伴奏的关系问题, 威尔第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歌剧以表现人性和人的感情为主。歌声的旋律是歌剧中最主要的戏剧表现因素, 乐队伴奏只是起渲染气氛和拱托人物和演唱的辅助作用。后期, 随着威尔第的歌剧转向描写爱国主义英雄气概的题材, 为了更为详尽的表现这样的剧情内容, 他要求歌唱者的声音具有铿锵有力、慷慨激昂和更富有男子气概的威力.于是逐渐发展出了华丽、激昂的“辉煌唱法”。这类歌剧表演中, 对歌唱者的演唱技术提出了极大挑战, 歌唱者的声音效果仍受到极大的重视。
19世纪下半叶, 瓦格纳的歌剧十分注重对歌唱部分的改造, 他创造了一种旋律化的宣叙调, 把歌唱变成一种富于表现力的抒情性的说话。由于歌剧规模宏大, 结构严谨、完整, 音乐与戏剧、诗词配合紧密, 因之又被称为“乐剧”。后期, 瓦格纳充分运用主导动机的写作手法, 扩大了管弦乐队的编制, 使其表现力更为丰富, 有人称它为“铜管乐与打击乐的橱窗”。演唱者要想唱好作品, 不仅需要有高超的歌唱技巧, 同时必须达到与管弦乐队伴奏相抗衡的声音气势。
综上, 西方歌剧是一种建立在音乐基础上的艺术形式。歌剧中的戏剧、诗歌、舞台表演、器乐演奏等形式因素, 都必须统领在声乐与器乐组成的“音乐”这一主体形式之中。
二、中国歌剧的产生与发展
(一) 中国歌剧产生的文化背景
1、哲学基础:
源于古东方精神的世界浑朴而静观, 中国哲学讲求“乐天合一”、“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义状态, 其思维方式带有神秘的直觉性、感悟性、意向性。不需要用西方音乐理论那种“知性”的方法理解。[6] (p203) 与此一致, 中国歌剧总体上倾向于表现性:它是一种通过内部主观世界间接或曲折地表达外部客观世界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创作, 是表现性的中国文化精神的鲜明体现。[3]
2、经济与文化基础:
中国长期处于漫长的封建社会, 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与处于内陆的地理环境, 造就了中国人封闭性、僵化保守性的性格特征, 即:思维方式趋于求同、排异, 而非进取、创新;审美趣味追求自娱性、写意性。东方人的稳定性、循环性成为中国文化的特征。因此, 歌剧的萌芽——载歌载舞的秧歌出现伊始, 并不是诸如西方艺术为着人类渴望自由, 追求人性的解脱, 而多是助兴式或自娱自乐的群众表演, 而且多在喜庆节日举行。随着近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人们开始接触与借鉴西方的歌剧艺术,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过程中, 人们已将对秧歌的改革用之革命宣传, 由此,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歌剧艺术的最终形成与发展。
(二) 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
中国歌剧可追溯于古代社会的秧歌舞蹈。如, 历史悠久的陕北秧歌, 其舞蹈动作“扭”、“摆”、“走”等出自对自然的生活化的走步动作的提炼。每个表演者可在基本鼓乐节奏及歌唱中, 即兴的扭、摆、走, 通过个人及群体动作充分表达感受和情感, 通过肢体语言取得相互之间的交流, 所有秧歌形式都具有人际、村际、亲情关系的联系, 极富于人文精神。从文化的整体作用上来看, 秧歌有着群体情感思想聚集的重要的社会学意义。[8] (213) 秧歌舞蹈堪称中国歌剧的萌芽形式。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 文艺界开始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并开始了戏剧改革运动。这一时期, 最早从事中国歌剧创作, 并在这一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是中国现代著名作曲家黎锦晖。他的儿童歌舞剧作品已具备了中国歌剧的雏形:作品以唱段和音乐刻画形象, 烘托主题, 程度不同地反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科学与民主精神, 同时, 在审美取向上注重了民族化、大众化的审美心态和美学追求。
30年代初期, 左翼文艺运动兴起, 这一时期的歌剧代表人物有聂耳和田汉, 他们的歌剧题材贴近劳动人民的生活, 以反映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为主, 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但严格说来, 此时的歌剧并不完善, 属于“话剧夹唱”类型, 缺乏融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及美术于一体的整体美。
四十年代以前, 陕北曾改编、演出秧歌剧《十二把镰刀》, 尝试对秧歌进行改革以用之革命宣传。1943年春节,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组织秧歌队进行盛大的秧歌演出。秧歌通过工农兵等新时代的人物形象及其穿插的其他表演形式, 生动反映了边区的新生活, 受到了群众热烈欢迎。其间演出的秧歌剧《兄妹开荒》, 轰动了全延安, 并由此兴起了蓬勃的秧歌运动。秧歌剧的产生发展, 不仅在传统的民歌歌舞演出场合及其表演功能方面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而且秧歌剧的音乐及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探索, 为在秧歌剧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的新歌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9] (p124) 但此时的秧歌剧在音乐表现上, 还较多停留在直接采用或对民间音乐稍加改编的水平上, 因而仍属于传统音乐文化的范畴。
1946年,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了新歌剧——《白毛女》, 成为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的“新歌剧”成型的奠基石。它作为一种立足于民族民间音乐, 又汲取、融合了外来音乐手段的独创性综合艺术形式, 既是“五四”时期儿童歌舞剧、30年代“话剧夹唱”及当时“秧歌剧”的继承与发展, 也是以后民族新歌剧的一个新的起点。该剧创作和演出的成功, 标志着中国歌剧民族风格的形成, 也标志着中国歌剧在艺术上达到相当高的水准。[9] (p160)
三、结语
歌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 它迷人的剧情、动人的音乐、感人的唱段, 已经向人们展现出无限的艺术魅力, 同时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艺术形式, 歌剧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缩影。随着当前全球一体化, 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寻找歌剧在文化上的融通与差异, 对于研究和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形态、艺术观念、审美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俊.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文化比较.戏剧文学.2007年10期p78
[2]徐李虹.论意大利歌剧诞生的背景.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学术经纬.2006年第4期.p21
[3][7]王群英.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戏曲与欧洲歌剧.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季刊) 2005年6月第24卷第2期.p24
[4]钱苑等.歌剧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p9、p24
[5]李泉.中国声乐教育的回顾与展望——是技术, 还是文化?中国音乐.1999年03期.p43
[6]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p203
[8]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p213
[9][10]江柏安周铠.音乐的文化与审美.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p124、p160
中西方之差异饮食文化 篇2
An Analysis of Different Food Cultur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作者姓名曹俊峰 论文方向英美文化 指导教师马生仓
答辩时间
2013年5月25日
Abstract Food is the basic need for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but also is one of the basic forms of social life.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food cultures.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in food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from several different aspects, including food perceptions, tastes and nutritions, food targets, tablewares, and manners as well as pursuit.Certainly, these differences are obvious.As long as people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about food culture, they will be polite in communication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ers.Key Words food culture;differences;communications;China;western countries CONTENTS I.Introduction……………………………………………………………………….....1
II.Literature Review......................................................................................................1 III.Differences in Food Cultur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2 3.1 Food Perceptions, Tastes and Nutritions……………………………...…...…....2 3.2 Different Food Targets……………………………………………………….....4
3.3The Styles of Having Dinner and Using Tablewares…….……………………...5 3.4 Differences in Pursuit…………...………………………………………..…….8 IV.Conclusion…………………………………………………………………...….....9 Bibliography………………………………………………………………………….10
Acknowledgments........................................................................................................11 I.Introduction Food is the basic need for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also it is one of the basic forms of social life.In diffe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s, however, there are different food perceptions, different food needs and the way of using food.In the 21st century,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all aspects of life.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had been the two major types of world cultures.And the food culture is very important both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Chinese food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It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year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In the long process of development, Chinese people gradually form their own unique food culture.Meanwhile, Chinese food becomes a bright pearl of food and cultural treasures in the world.On the contrary, western food culture keeps always a kind of rational perception.Western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lightly flavored and dietary equilibrium.People no longer excessively pursue taste because they choose food’s nutrition.People try to research the difference of the nutrition.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different food cultures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Knowing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s and their development,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can not only increase the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s, but als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act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becomes much tighter through the incorporation of a global economy.II.Literature Review Many scholars are interested in different food cultur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In Yin Li and Han Xiaoling’s book, writers mainly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of idioms and folklore(Yin Li, Han Xiaoling.2007:39).And the writers also tell about food culture.Their opinion is that food manner is not just to satisfy people’s physical needs, what is more, food is a social behavior, and it has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Different regions, countries and peoples gradually form a distinctive food culture, because it is affected by natural environment, product, geography, climate, economy, politics, religion, philosophy, history and so on.Food custom is a visualized reflection of food culture.Food custom belongs to the scope of a big culture.It is also an independent branch of folklore.In Jiang Yan’s thesis, she refers to 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s(Jiang Yan, 2007:50).First, people can accept actively western food culture by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s.At the same time, people should notice western etiquette through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o that they can grasp the nation’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accepting the existing differences.Second, this way can also train people’s adaptability.Finally, people can avoid effectively the misunderstandings which are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s of cultures, too.Through analyzing those papers, the author proposes reasonable suggestion about food culture.Moreover, these papers explain 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s.In addition, these papers only state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learn food culture for people, but authors don’t mention that people should respect food culture of every country.In other words, people shouldn’t discriminate every country’s food culture.Besides, people should notice how to choose nourished food.III.Differences in Food Cultur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Receiving the influence of respective cultural traditio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s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The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tastes and nutrition;food targets;the styles of having dinner and tablewares;and interest have reflected the different food cultures in the different state characteristic;such characteristic has enriched the research value of food culture.Studying these cultural differences, we can find out a joint enhancing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ubject.It may be a great help to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3.1 Food Perceptions, Tastes and Nutritions Christianity has deep influence on Western food perception.Christianity stresses that human beings must absolutely obey the order of the God;they must respect soul;they propose people’s reason;they control people’s desire;they ignore people’s value of life and significance;th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happiness of heaven.Christianity thinks that the ancestor of the human being was expelled from the Garden of Eden by God because they ate forbidden fruit.So people have original sin.In their life, they gain purification and pleasure of soul with believing in God and taking part in religious ceremony.So human being controls food.The Bible says that man does not live on bread alone, but on every word that comes from the mouth of God.Perter Bromhead said that western countries have a rational food perception and th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scientific food perception(Perter, Bromhead,1978:3).Western countries stress natural value of food.They attach importance to protein, fat, quantity of heat and vitamins in food.However, they are particular about whether nutrient ingredient in food is reasonable collocation;whether the supply of calories is just right;whether these nutrition constituents are fully absorbed by people.In addition, they try to keep normal juice and natural nutrition of food, rather than pursue food’s color, scent, design, as well as its variety.Even if the taste is same or insipid, people will eat it.Because western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food’s nutrition constituent.They don’t connect food with spiritual enjoyment.Even food will reflect a strong practical and utilitarian purpose.Western people think that food is just existent means, but it uses a more scientific, normative and reasonable manner(Keith,Sinclair,1980).For example, school leaders will arrange a nutritionist for students in middle school in order to ensure teenagers to have enough and balanced nutrition.But western food also has big shortcomings.For example, they don’t eat animal’s viscera.In other words, they don’t pay more attention to food without nutritional value.Meanwhile, the cooking skill of western people often reflects mechanical and rigid.All kinds of vegetables will never mix together and taint by other odor.And they can’t change another pattern.Chinese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eating.In China, there is a proverb that 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The proverb explains that people regards food as heaven.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nation was in a low productivity level, people didn’t have enough food to eat.Chinese people think that eat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over others.If a kind of culture treats eating as the first thing, then there will be two phenomena: On one hand, people will make eating’s function to acme.Its function can maintain existence and health.On the other hand, too much attention to eating will make people respect the pursuit of delicious food.In Chinese cooking technique, Chinese people pursue delicious food to acme, and they make a living by developing restaurant industry in overseas.Chinese food stresses artistry and sensibility, and pursues feeling of taste on food.Chinese people like appraising the pros and cons of food from color, scent, design, as well as its variety and so on(Li Mingying,1997).They pursue a kind of mood without expressing in language.Simply speaking, Chinese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aste.Certainly, taste is the charm of Chinese food.Taste not only satisfies people to be eager for delicious food, but also brings physical and mental pleasure.Chinese food excessively stresses taste and mental enjoyment.Chinese food also has its disadvantages, it ignores nutrient ingredient in food.Chinese people regard delicious food as the first request.However, it is a pity when people regard delicious food as the first request.A large of traditional food need go through a long period of frying and strewing, so the nutrient ingredient in food is destroyed.Chinese people often ignore the nutrition’s analysis and reasonable nutrition’s collocation.In a word, western food pays more attention to food’s nutrition from scientifically analyzing, while Chinese food stresses artistry and sensibility, and pursues feeling of taste on food.Both sides should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make food more perfect.3.2 Different Food Targets Food target roots in the differences of ethnic cultural background.Western people eat more meat.Th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animal’s protein and fat in their food(Leslie,White,1949:06).Mea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od structure and mainly includes beef, chicken, pork, lamb, and fish.The cultural background connects with western nomads and maritime national culture.People regard sailing, fishing, hunting and nomadic as their own main activities.Planting is a complement to the activity.So animals are the main source of their food.In modern times, the proportion of planting industry is on the increase.But the proportion of meat is still higher than Chinese food.Although the proportion of meat is smaller than vegetables, people have another food—tofu which can make up nutrition for human being.Tofu is a traditional food.Its history dates back to the western Han Dynasty.Not only is the taste of tofu very delicious, but also it has much the nutrient ingredient in food.It is good for people’s health.People often say that the green vegetables and tofu can protect the human being.Tofu can be made different dishes and snacks.At times, it can be made delicious food with little tofu.People regard tofu as main ingredient and second ingredient.The life conditions of Chinese people are affected by the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Staple food is wheat and beans.Certainly, vegetables dominate Chinese food.People often call vegetarians dishes(Paul,Anthony,1975:68).Chinese people usually add to meat dishes in festival.This kind of food custom has deeply influenced on Buddhism.Buddhists believe that animals are “creature”, and “creature” can’t be killed.Even people can’t eat them.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and the popularity of nutritional perception, Chinese people are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meat and dairy products on the table.Similarly, western people also add vegetables to their food.Chinese and western foods have been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integration(Lin Lirui,2009:11).Western people like eating cold dishes in salad or cold drink.But Chinese people prefer to hot dishes.Most of the main dishes are hot.Western people believe that dishes are a longing.So they only eat a large piece of meat and the whole chickens and even “hard food”.They want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aste from dishes.So the cooking techniques for Chinese cooking also show great randomness.Many western people think that something is garbage, but Chinese people believe that these are excellent raw materials.Foreign chefs don’t know how to handle these things, but in a Chinese chef hand, they can transform bad into good.It goes to prove that Chinese food is the wide randomness of materials.According to the survey of western plant scholars, Chinese people eat six hundred kinds of vegetables.It is six times more than in the west.In fact, vegetarian dishes are common food in the Chinese dishes.Chinese people can eat meat in holidays or at the higher living standards.Since ancient times, people have been saying of “vegetarian dishes”.Vegetarian dishes are the dominant statement in people’s usual food.Chinese people make plant as the main dishes, and kinds of dishes have a lot of connect with the advocacy of Buddhism.They regard animals as “people”.On the contrary, plants don’t work in the laws of nature.Therefore, Chinese people advocate the vegetarianism.When western people introduce food characteristic of their own country, th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reasonable collocation of nutrition than in China.Even they have more developed food industry, Such as, canned food and fast food.Although the taste is same, saving time and nutrition is good.So western people are stronger than Chinese people: tall, long legs, broad shoulders, muscular development;but Chinese people are small and thin;their shoulders are narrow;their complexion are yellow.And consequently, Chinese people are known as plant character, western people are known as animal character(Wang Renxiang, Xiao Xiao 2007).To sum up, western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meat on food targets, they can absorb more fat and protein, so they are stronger than Chinese people.However Chinese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vegetables.They are more healthy than westerners.3.3 The Style of Having Dinner and Using Tablewares The different food culture is also reflected in having dinner and using tablewares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3.3.1 Having Dinner
Whether it is family meals or formal feasts in China, Chinese people will sit around and share enjoyment each other(Lv Wenwen).They also toast each other or persuade others to eat delicious food.The scene has created harmonious and happy atmosphere.Especially in all kinds of festivals, Chinese people gain enjoyment from having dinner together.The style of having dinn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tradition of Chinese food culture.The style is on the basis of patriarchal clan system’s perception.Having dinner together is popular with family or clan at first.Then it extends to outside the family.Chinese people usually educate and express all kinds of proprieties by having dinner together.So these reflect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old and the young, the noble and the humble, the intimate and the aloof.Because having dinner together pander to traditional family perception and objectively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maintaining family’s stability and promoting family members’ unity and harmony.Therefore, having dinner together has been handed down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All family members gather together by sitting around and sharing one seat.This will be a family happiness.But having dinner together also has disadvantages that people don’t pay more attention to food’s health and scientific using.Wasting food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Nowadays, people gradually realize this disadvantage and start to change.In entertainment of having dinner together, eating food is not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but a face-saving is very important.The standard of price, the grade of dishes and rich dishes are often regarded as the master’s feeling carrier.When the host entertains guests, the host will prepare for a wonderful meal.This shows the host’s enthusiasm, because the standard of entertainment is a symbol of warm hospitality.Therefore, the hosts are afraid to end up with “penny pinching”, so they always prepare much more than the actual consumption.As people say, Chinese people get in touch with each other in order to make others owe debt of gratitude.People often pay more attention to face-feeling in culture of having dinner.In general, the entertainment of having dinner together adopt pattern of consumption of“Person who entertains guests should check out”.Chinese people often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reciprocity.This kind of debt of gratitude is not equal and optional communication, but it is the human sentiment’s exchange of owing and repaying.People firstly emphasize interpersonal harmony in having dinner together, and then th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food.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having dinner together people often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ordination and distribution o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ocial roles and the debt of gratitude.Western people are accustomed to individual serving when they are eating.Although western people eat food by sitting around in western banquet, everyone eats the dishes and food in their plates(Ji Qing,2008:42).Western individual serving is a typical form and that is buffet.Diners take a set of tableware, and then get delicious food from plate.Certainly western people don’t have fixed seat, and they can freely pace back and forth.The style of having dinner not only can fully satisfy individual to be fond of food, but also can communicate each other and exchange individual feelings or information.So food is only a kind of means and foil in western feast rather than the whole purpose.The core of feast is friendship.The style of having dinner adequately embodies western people to respect individuality and self, and also stresses individual independence.It is different from cultural patterns of the whole unification of China.Especially since Renaissance movement, western society has energetically advocated equality, freedom, human rights and liberation spirit.The Renaissance movement immensely publicizes the human personality and the sense of freedom, and also creates a cultural environment which stresses individual’s free development.So, the differenc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 comes from emotional and rational.But the difference becomes fuzz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More and more people no longer pay more attention to food hygiene and nutrition.3.3.2 Tablewares Generally speaking, Chinese people don’t use much tablewares when they have meals.Mainly they have bowls, dishes, chopsticks and spoons, and they don’t use very often.Chinese cooking is particular about tableware’s shape and size as well as food’s coordination.Even they stress “beautiful utensil”.Chinese people treat food as art activity.Not only can people surely feast guests’ mouths, but also get a kind of art enjoyment from Chinese food.Western people use metal knives and forks which mainly contained stainless steel, fine silver and silvering and so on.Besides, as people know the emergence of a knife and fork is much later than chopsticks.It originated in lifestyle of the ancient nomadic of the European.They made a living by knives, and often cooked the meat, then cut off to eat.After people took up residence, the knives and forks appeared in the kitchen.All kinds of cup, plate or dish have its own function.This tableware can’t be mixed to use.For example, there are different kinds of names for glasses in English, such as wine glass, cherry glass, brandy glass, beer glass, snifter glass, champion flute and high bowl.In serving English meals, people use so much tableware with different kinds and sizes.In a word, western people emphasize the function of tablewares, while Chinese people stress the shape of dish and individual’s feeling.3.4 Differences in Pursuit In China, cooking is a kind of art, And it is similar to other arts.Chinese people stress that if you want to cook, you must like cooking.Chinese cooking has been regarded as great fun by people.A woman writer once said that she was fed with doing housework.But she was interested in cooking dishes.A slice of onion and a bit of meat can cook a delicious dainty.She appreciated this kind of art.The instant-boiled mutton and Sichuan hotpot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so that many people are fond of them.On one hand, the dishes are fresh and tender.People can freely eat them.On the other hand, Chinese people can enjoy the interesting cooking on the process of having dinner.The work can enrich people’s life because they have great fun for cooking.China has a large number of cooking skill: heat, stir-fry, and quick-fry, braise, steam, crisp, scrabble, blast, and wire drawing and so on.And Chinese cooking take cutting technique and heating control in baking seriously.Chinese cooking is similar to the music, the dance, the poetry and the drawing.Both of them can improve realm of life.Western cooking is easier than Chinese cooking.They only pursue the nutrition of food.It leads people to ignore enjoyment of food.Thus, western cooking is particular about scientific and standard perception.The fired chicken of KFC need to put up ingredients on the basis of food’s illustration, and the temperature of oil or time of the fired chicken should follow the standard in the menu.So the job of chef becomes very boring and mechanical.In the process of cooking, western people usually represent more mechanical in designing dishes.Even they are absolute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cipes.Every now and then they use scale measuring pot and scale pan in order to achieve accuracy.It leads western cooking to be short of new idea at times.Their dishes are mainly frying, stir-frying and braising instead of food’s shape and color.Western people think that playing while working is dereliction, and working in playing is a losing deal.However, Chinese people believe the transformation of working and playing.IV.Conclusion We can easily find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s are very obvious from this thesis.They have different food perceptions, tastes, nutrition, food targets and interests;they also have differences in the style of having dinner and using tableware.Both of them have their own special advantages.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speeding up, along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s continuously mix together and mutually complement(Zou Wenguang,1998).The exchange of food culture is in people’s daily life.Chinese people can learn from the perception that western people stresses food’s nutrition.And Chinese people should make Chinese food more outstanding.At present, Chinese people make more efforts to draw all the perfect achievements in the world.Chinese people should make use of a chance to absorb splendid cultures from other countries according to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which creates the condition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cultural exchanges.It is essential for English learners to study food culture which is the important part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English, learn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ce of cultur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know more about countries regarded English as native speaking language, so as to cultivate good thinking model.Learning food culture is benefit for learners to promote the ability of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stimulate the interest of learning English.As we all know, language is the supporter of culture, so learning language is not a process of learning vocabulary and grammar.We should emphasize the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real purpose of learning English.As long as people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about food culture, they will be polit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exchanges.Bibliography
中西方之差异饮食文化 篇3
关键词:中西审美文化 差异 原因 意义
中西文学的审美既是相似的,又各自有其不同的表现,因为他们根植、沉淀于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表象的差异实质上揭示出的是深刻的文化渊源,本文试通过对审美的差异、差异之原因以及意义等几方面的探讨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审美差异的表现
1.审美思维方式的不同
中国人讲究“和谐”,也就是说强调事情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而不是仅仅孤立地、静止地看待某一事物,或是事物的某一方面。强调审美主体应适当的摒弃理性的束缚,超越空灵,进入到审美对象之中去,来体悟这种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人与社会的完全交融的哲理,达到“物我一体”“天人合一”。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都是把人与自然相映照。
西方人则不同,侧重于“思辨理性”。他们注重局部和个体,专注于某一事物或是事物的某一方面,从而进行专门而精确的研究。他们追求“多样统一”、“天人相分”等文化观念,侧重于由个别到一般、由低到高、由部分到整体的理性把握过程。
2.审美价值观的不同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审美价值上中西方也表现出各自的侧重。以善为美是中国传统文化坚持的原则,其核心是“善”。而西方传统文化则坚持以真为美的原则,其核心是 “真”。作为价值范畴的“真”,是认识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西方艺术的求真性就与其思维形态紧密相关。 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3.审美的性别倾向不同
中国人的审美思维偏向综合而疏于分析;长于直觉思维和内心体验,弱于抽象形式的逻辑推理等等。这些中国人所具有的特点与男女性别在性格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对照,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及思维方式是有一定的女性倾向的。中国人在生活情调上好静,大多智者的形象都是“气定神闲”、“静如处子”。 西方人则不同,自古希腊开始,西方人一直受到航海和商业文化的侵染,由此培养出了一种外向的、好斗的、征服性强的海洋性的民族性格,无论是对于自然界还是人类自己无处不表现出来。面对自然界,西方人善于把其作为主体的征服目标,做出各种探索性活动。
4.审美功能不同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其文化积淀是非常深厚的。这种注重人文道德的文化传统的积极作用是对平民百姓起到了教化、陶冶的作用,也对国家安定起了一定的历史作用;但其消极作用是,往往因道德约束太多,而扼杀了文化的灵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化所具有的艺术及审美价值。在西方文化中也有道德功能,但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是其艺术审美的愉悦功能要多于道德功能。
二、审美差异的原因
首先,从自然因素来讲,中西方审美差异是与地理环境有关的。古代中国东面临海,西、北被高山所包围,特殊复杂的地理环境使中国长期与其他文明古国相隔绝,中国资源丰富、土地肥沃,自给自足。中国文化主要属于“大陆文化”,惜别怀乡、安土重迁、安贫乐道,这些都是大陆文化的生成背景,因而中国人骨子里有一种封闭、保守、墨守成规的心态。
而西方人处于海陆交错、海岸线长、岛屿众多的地理环境之中,在很早航海业和贸易就比较发达。他们属于典型的“海洋文化”,并由此孕育除了敢于冒险、不断征服的海洋民族性格。这在西方早期的文学作品《荷马史诗》中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再者,从哲学的角度上看,中西方审美文化的差异也与其哲学理念有关。中国审美哲学的起点是“道”, 中国的“道”无论是在儒家那里还是在道家那里,都是难以用精确逻辑的语言加以表述。老子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在西方哲学中,审美起点是“逻各斯(Logos)”,“逻各斯(Logos)”被看作是一切事物的起源,万物皆由此而生。它也是西方的传统思想,蕴涵着人和自然的二元对立,这种二元对立是我们理解西方自然价值观念的重要部分,诸如本体与现象的对置,神与万物的对置,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等等。
三、审美差异的意义
通过对中西审美方式差异的研究,我们能更好地审视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每种文化都来源于某种传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正确的阐释、并不断的更新与发展,就势必离不开对中西文化审美方式的关注、思索和探究。我们应认识到中西审美文化中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努力寻求其向现代社会、现代价值观念转换的最佳途径,使现代中国能够充分吸收借鉴中西文化的优秀思想成果,使中华民族以全新的姿态迎接世界各种文化的冲击与挑战并为世界文化的发展贡献出自身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高旭东.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李泽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类[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2.
[4]徐挺.文学欣赏(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中西方之差异饮食文化 篇4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人格,差异性
如果从中西方的文化起源开始追溯, 通过宏观而理性的比较会看到, 中西方在各种文化现象、形态和成果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中国一直是以大的群体文化作为依托, 强调人在社会上的人际交往关系, 也就是中庸之道所主张的“他律性人格”, 对待重大事情都不做出明确选择,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既明哲保身也不对他人造成伤害;而西方人则注重自我的内心感受, 对新鲜的事物都会充满好奇, 是典型的行动派。
一、文化与人格的辩证关系
1. 中西主体内涵不同。一直以来, 自我都是人格主体的主要部分, 而对自我的阐述也存在区分, 即:内在自我、人际自我、社会自我。中国长期以来都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甚至到现在还有许多伦理道德观依旧被人们保留和接受。中国人在集体社会中都会将人际自我放在首位, 在对自我人格塑造时, 注重考虑别人对自己的设计, 看重共性多于对个性的发展。因此, 价值观中的“仁”要远远大于“私”。而西方社会则恰恰与之相反, 内在自我是每个人人格的核心部分, 尊重个人的个性发展, 很少受到外界因素干扰, 内在的自我成为支配人际自我和社会自我的关键因素。
2. 形成性格特征的动力不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西方之所以会存在性格特征上的差异, 就在于其文化起源的发展动力上的区别。也就土地和海洋文化的区别。中国是在陆地上发展壮大起来, 一切文化都深深植根在大地之中。在传统的社会中, 中国人民就存在着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因为肥沃的土地为人民满足了人们一切的需求, 农业尤为发达。但正是由于这种农业经济的制约, 在天灾往往无能为力, 只能任其发展。这也就是中国人身上所普遍存在“宿命思想”和巨大的坚韧性的来源。如果说, 中国是“大地宠儿”, 那么, 西方国家则是海洋“骄子”。在海洋中求得生存, 就必须要与海洋进行“搏斗”, 要具备强健的体魄、敢于冒险探索的精神和强大的意志力。于是, 在西方人的多次探索之中, 证明了地球是园的, 并不是中国人口中的“方”的。
3. 人格差异的外化。人格对于每个人的外在行为都存在驱动性, 它决定了着人所追求的事物, 也影响着人的价值体系的建立。以“仁义”为主导的和谐中庸社会价值观, 在中国已经存在数千年了, 所以中国人对事情的判断并不全在于对事实陈述, 情理道德也对人存在着影响, 处处充满“人情味”是中国人在遇事处理上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法律就是中国人格最明显的外化, 在利用法律处理事情时, 证据不一定能决定案件的走向, 人心的价值判断才是最重要的依据。而西方则是“冷血”的, 西方人关注事实, 注重真理。其行为准则不受他人影响, 充分表达自己的期望,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这样以“内在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也存在很大的弊端, 西方许多的校园流血案件的起因正是因为犯罪者标新立异, 好走极端的人格。此外, 在发明创造中也能充分体现中西方人的差异。中国人注重发明创造在生活中的使用价值, 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等, 表现出中国人保守的人格特征;而西方的发明创造在于追求独特, 这样的行为则说明了西方人对个性上的追求。
二、文化融合下的中西方人格整合
1. 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随着世界对孔子文化的推崇, 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世界各地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西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价值观念也或多或少地发生了改变。这样的一种文化整合现象, 让一些学者开始意识到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整合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存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所以才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进行有效的整合, 取长补短, 从而更好地对中西方人格的差异进行整合。
人格本土化的提出主要是鉴于西方人格研究理论的术语中, 存在与中国人民的观念的明显的不相容的结论。所以人格研究本土化要求中国对人格的研究要基于中国的实际, 针对中国人所特有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探究。也就是说在人类所具有的人格共性中, 根据中国的传统、历史等因素发现中国人自身人格中所具有的个性, 并以中国人的习惯对这些人格进行分析解释。对中西方人格的整合, 是基于对中西方文化整合的基础之上的, 是对“土地”和“海洋”人格中的优点的整合, 为健康健全的人格树立更好的标准模板。
由此可以看出, 中西方人格上的差异是蕴含在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中的。但也正因为这样差异性的存在, 才形成了两者文化和精神上的互补。中国文化强调整体性, 所以中国人格注重“人际自我”,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价值观, 所以西方人格注重“内心自我”;中国人求实用, 西方人重创新……两者之间都存在着优缺点, 所以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整合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 不仅会对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有促进功用, 还有利于加快对中西方人格上的整合。
参考文献
[1]郭凤志.人性:社会塑造与主体选择的统一[J].东北师大学报, 2001, (6) .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论文 篇5
英美文化课程论文
系
别:教育二系 专业年级:初教六班 姓
名:李倩 学
号:13310604 指导教师:
李智强 职
称:
讲师
2015年 6 月 13 日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1 1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1~5 1.1中美饮食文化的历史差异„„„„„„„„„„„„„„1 1.2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3 1.3中西方中美饮食文化食材差异„„„„„„„„„„5 1.4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用餐方式及餐具差异„„„„„„5 2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相互影响及思考„„„„„„„„„„„„5 参考文献:„„„„„„„„„„„„„„„„„„„„„„„7 [摘要]:本篇论文探讨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饮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起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带来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不同的国家有 自己不同的饮食文化特点。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无论是在观念、对象、方式、餐具、还是礼仪等各方面,这些不同都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随着国际的交流与融合,中西饮食文化业将会在交流中共同发展,这对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将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饮食文化;文化差异
前言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随着中 国与世界接轨,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及西餐越来越多的渗透到了中国的餐饮文化中。而中国的饮食也在西方许多国家享有盛誉。现今,中国人走向世界各地并带去我们的饮食文化,而外国人也逐渐走进中国传播他们的饮食文化,因此便出现了多种不同饮食文化并存的局面。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1.1中美饮食文化的历史差异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将会通过大量调查得来的数据及细致的研究为您分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异同,优劣,希望对您今后的饮食结构的改善有所帮助。
历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有五千年的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千百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辽阔国土的地域差异,四大菜系逐渐形成,四大菜系自成体系,各有特点,但共同点是用料复杂考究,制作方法复杂。口味多种多样。
西方以欧美为代表,其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到中世纪,欧洲文化已十分完善,在此期间,旧西方的饮食文化已经形成.其主要特点为:主食以面粉为主,原料也较为丰富,制作方法较中国简单,但同时也十分注重口味。
1.2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
1.2.1中方的观念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人们对饮食味道的追求远远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由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产力都处于低下的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人们常说的“色、香、味俱全”,味是最重要的。而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也就在于它的味。中国人饮食重艺术和感性,追求“美味”始终是饮食的最高要义。中国饮食中,为了追求美味,往往会造成部分营养的缺失。菜肴的形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昧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这正是中国饮食观念最重要的表现。但中国饮食并非不重视营养的搭配。唐代时出现了药膳,现在又有“药疗不如食疗”的提法,都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饮食营养的搭配。但中国传统的营养理论讲求的是模糊概念,某种食物有营养,对身体有好处,并没有像西方人那样有具体的数据分析。1.2.2西方的观念
在西方人的饮食文化中,人们对食物营养的追求远远超过了色香味形.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西方人特别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及搭配,把饮食当作一门科学,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去注重饮食的营养功能,追求“营养”是饮食的最高要义。食物营养成分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科学要求,是西方人评价美食的核心标准。西方人通常认为饮食仅是生存手段,比较重视食物营养素和能量的供应状况,而很少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在一起,这反映出一种强烈的实用性和功利性。西方人吃东西时,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而对于食物的色、香、味却不是那么在乎。即便口味千篇一律。甚至比起中国的美味佳肴来,简直单调得如同嚼蜡,但理智告诉他: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说得不好听,就像给机器加油一样。对西方人来说,食物的味道则是次要的。如果加热烹调,会造成营养损失;那就半生不熟,甚至于干脆生吃。为了更好的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西方人对很多食物选择生食或者烹至半生半熟。因此,西方人的饮食可以用“方便实用”来概括面包、果酱、奶酪、黄油、生蔬菜等进行简单的组合就可以构成一顿有营养的早餐。
1.2中西方中美饮食文化食材差异
中国饮食文化主要起源于农耕文化,农耕文化决定了中国饮食结构以农作物为主,肉类为辅。而且中国地域广阔,土地肥沃,种植技术较高,自然粮食作物产量多和种类丰富,相反动物的养殖较少,故食粮食较多。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就是以粮、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主、副食界线分明.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因此中国人在备餐时,饮食是以植物为主、动物为辅.主食主要是大米和面食,饮料主要是茶和酒水。
西方饮食文化主要起源于畜牧文化,畜牧文化决定了西方饮食结构尤其偏重于肉类与乳制品。西方国家因气候因素不适合农作物的种植.故以畜牧业为主,农业为辅。动物的养殖技术较高,肉类产量较多,农业产品主要是小麦,葡萄等,故饮食以动物为主。西方人的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具有“三高(高蛋白、高脂肪、高热能)”特点。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入的高.因此西方备餐时的饮食主要是以动物为主、植物为辅,主食是面包和肉类(牛、羊、鸡肉)。饮料主要是咖啡,葡萄酒和牛奶。
1.3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用餐方式及餐具差异
筷子与刀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中国,无论什么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美味佳肴放在桌子中间,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对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在餐桌上,中国人喜欢互相劝酒,夹菜,举杯共欢,非常和睦生趣。西方人聚在一起吃饭或请客时,劝酒,夹菜没有中国人热情,客人与主人间没那么客气,而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吃各的,没有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趣;在餐具方面,差异就更甚明显。
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中国烹饪讲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各异,适用于各式各样的餐饮场合。并且中国烹饪讲究餐具与菜肴协调搭配,讲究”美器”,精美的食物要有精美的器具搭配,并且要注意搭配和谐。菜肴与器皿在色彩纹饰、在形态上、在空间上都要讲求和谐相配,把饮食当作艺术活动来对待。让人在一饱口福.还要从中得到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西方人的餐具以刀叉为主,辅以各种类别的杯、盘、碟、匙和盅。他们的餐具可以分为五大类:瓷器、银器、金属器、玻璃器皿、上菜盘和厨房用具。其中,瓷器、金属器和玻璃器皿又有不同的种类和用法。如茶杯和咖啡杯多为瓷器,刀叉多为金属器,而水杯和酒杯则多为玻璃制品。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相互影响及思考
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自然会有饮食观念上的差异和饮食方式的不同。两者各有千秋,单说历史,西餐自然无法和中餐相比。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自不必说。但是很多历史的东西,过去可能是先进的,今天则可能是落后的。比如就现在的生活节奏来讲中餐做起来远不如来个汉堡方便、快捷。从卫生的角度看,中餐的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人们的生活中既要有传统的中餐,也要有一些西式的食品。
文化差异就动与静,需要的不是个人或集体的评价,而是需要一个“零势面”。在西方人的眼里,中国的饮食只是单纯的“味”天下,而中国人却最终没有改,西方人也没有察觉到自己的饮食有何不足。在西方一些哲学家观点认为,没有镜子是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然而,西方人和中国人一样,没有找到一面可以找到自己不足的镜子。西方饮食文化有何不足?很简单,从肉类煮八成熟就能看出,八成熟的肉类的确实含有比较多的营养,但是,从健康的角度看,他们缺少卫生的眼光,肉类的细菌没能得以杀除,在保证美味、营养的条件下还必须有健康。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保证个人健康,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传承文化。饮食文化不是历史的,也不是现代的,它是从古代到现代在蒸煮实践中得到的。饮食文化不是属于个人的,也不是属于某个集体的,它是属于全世界的,是历史的累积物及文化的见证。
参考文献:
[1]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 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2]何宏,中外饮食文化,[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李曦,中国饮食文化,[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中西方之差异饮食文化 篇6
关键词:饮食文化;文化差异;中餐菜名;翻译手法
一脉相承、历久弥新的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载体。随着国家博物馆对外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加,国博餐厅成为展示中国饮食文化的首要窗口。长期以来,许多到中国畅游的外国游客都以能享受到正宗地道的中国美食为主要目的,中餐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合理准确的菜名翻译不仅可以使国外友人正确理解菜单所要传达的信息,而且还能使中华美食在他们心中留下美好印象,进一步促进中华饮食文化传播。然而,由于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中餐菜单的英译会产生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向西方用餐人士传播中国饮食文化,如何更精准传神地翻译中餐菜单,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便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只有熟悉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了解中式菜肴的内涵,灵活运用相应的翻译方法,才能使外国客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饮食文化是人类不断开拓食源和制造食品的各生产领域和从饮食实践中展开的各种社会生活,以及反映这二者的多种意识形态的总称。(林乃焱:《中国古代饮食文化》)饮食文化也是一种广谱文化,反映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现状,是一种日常可见可闻的身边文化。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衍生出不同的饮食文化,使其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及探究这些差异所产生的内在渊源,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研究中餐菜单的英译问题,从而使西方友人更便捷直接地理解并接受中餐菜名。首先,本文主要从饮食观念、饮食内容、烹饪方式、进餐方式和菜式命名等几个方面浅释中西两种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饮食观念不同
西方的饮食观念偏重理性与科学,他们在意每餐食物的营养价值,力求通过一日三餐摄取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热量和维生素,讲究各种营养搭配科学合宜,能量供给恰到好处。而对于食物的色、香、味、形则退居其次。相比而言,中国人在饮食上追求的是味感美学,是视觉、味觉、触觉三者调和圆融的“意境”,而对食物的营养搭配不太讲究。同时,繁缛的烹调方法也加速了食物营养的流失,使得中餐的营养价值稍打折扣。
(二)饮食内容不同
西方人的饮食以荤食为主,喜爱使用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作为主料,蔬菜则作为辅料出现。这与西方人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特点紧密相连。而中国受农本经济的影响,在饮食内容方面,以五谷为主食,辅之以蔬菜和少量肉食, 植物类菜品在饮食结构中占着主导地位。据植物学家调查,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种,比西方多6倍。
(三)烹饪方式的不同
这是中西餐饮的一大差别,也是饮食文化差异的隐形因素。烹饪方法的差异又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原料的粗加工,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基础就是原料的粗加工。西餐原料的处理则较为简单,一般有整体(whole)、块(cubes)、片(slices)、丁(dices)、泥(mash)等几种形状;中餐对此十分讲究,加工后的原料除有与西餐相同的几种形状外,还有卷(rolls)、条(strips)、段(segments)、丝(shreds)、粒(grains)、末(mince)、漿(thick liquid)、汁(juice)等。中餐的烹饪方法也比西餐形式更复杂,有煮(boiling)、煲/炖(stewing)、烧/焖/烩(braising) 、煎(frying)、炒(stir-frying)、炸(deep-frying)、煨(simmering)、熏(smoking)、蒸(steaming)、白灼(scalding)等。其次是火候,西餐烹调火温适中,中式烹调特别讲究火候,火候到味道好。三是调味,中餐的复合味型多,要求原料入味,西餐则强调原料本味及调料的独立使用。
(四)进餐方式
《礼记·礼运》言:“夫礼之初,始者饮食。”中国人用餐喜欢热闹,人们团团围坐、相互敬酒、夹菜,营造出人与人之间活跃热情。中国人一起用餐,避讳只顾自己埋头苦吃,不能融入集体。而西方人用餐时讲究情调,他们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喝酒或咀嚼食物时都不发出声音,互相之间干杯也点到为止,席间宾客很少大声喧哗。主人很少给客人夹菜,通常由客人自主食用。西方人在用餐时虽也围桌而坐,但是他们习惯分餐制,以自助餐为典型,个人的食物都是单盘独碟盛放。
(五)菜式命名
中式菜肴命名讲究文雅、含蓄和吉利,注重寓意,使用多种修辞手法,除少量大众化菜肴以原料直接命名外,相当一部分菜是以创始人、典故和传闻来命名的,这种命名方法的缺点是菜名与原料无明显关联,往往不知所云,如“佛跳墙”等。西式菜肴命名则直截了当,突出原料,极少使用类似中餐命名的修辞手段,虽少了艺术性,但多了实用性。当然,西式菜肴命名也讲究高雅,但表现方法则是以法文命名。“When we talk of meat on our table we use French words, when we speak of the animals from which the meat comes we use Anglo-Saxon words. It is a pig in its sty, it is pork (pore) on the table. There are cattle in the fields, but we sit down to beef (boeuf). Chickens become poulty(poulet), and a calf becomes veal (veau). Even if our menus were not written in French out of snobbery, the English we used in them would still be Norman English.”《大学英语:高级英语,P28》这是由于罗曼人曾经征服英国,英国农民在牧养牲畜时,讲的是盎格鲁-撒克逊英语,而这些牲畜被端到餐桌上给法国统治者享用时,就有了法语名称,相沿成习,它变成了一种髙雅。
nlc202309021743
二、中餐菜单英译原则
由于中西方饮食文化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和中国菜肴本身的文化韵味,要把中餐菜单中的菜名从中文翻译成英文,并非只是语言层次上的浅显转化,也是文化层次上的进一步转化。中餐菜单的服务对象是外国客人,所以翻译时,应认真考虑他们对英译菜单的要求和喜好,设法克服因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外国客人的就餐提供尽可能多的方便。从而使中华美食在外国客人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因此,在英译中餐菜单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种原则。
(一)通俗易懂,确保准确达意
要解决中餐菜单的英译问题,首先应明确中餐菜单的语篇类型及功能。中餐菜单作为一个完整而独立的语篇,是“信息类语篇”。因为,通常情况下,菜单只是一系列可供选择的菜名方面的信息。从语篇功能方面看,英译的中餐菜单是“传递信息”的,其预期译文功能是让外国客人用餐时,能够看懂菜单上的菜名,了解这些美味佳肴是用什么原料做的,方便他们的用餐。这也是英译中餐菜单的目的之一。
(二)典雅规范,弘扬中华文化
英译中餐菜单时,还要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译者在对汉语原文及其文化理解透彻的同时,还要对英语运用自如,并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因此,翻译中餐菜单时,应遵循英语语言习惯,参照西餐菜单的特点,让外国客人了解菜单中所包含的文化层次的表层现象,如:原料、烹饪方法、特点等内容。
(三)兼顾文化,避免文化沖突
中餐菜名为了吉祥,借用一些不能食用的物品或西方人忌讳食用的动物名。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华人来到新西兰,雄心勃勃地开了一家中餐馆。谁料想开业还没到三天,餐馆就被抗议者围了个水泄不通。究其原因,竟然是老板将其中的一道菜“红烧狮子头”直接翻译成了“red burnt lion head”。当地的动物保护组织无法容忍中国人竟然公开叫卖狮子头。最后老板只有公开道歉并予以澄清,并把菜名改为了“braised pork ball with brown sauce”。这个故事听起来令人啼笑皆非。它反映出中国餐饮业要走向世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菜名的准确翻译。因此,菜名的英译要避免文化冲突,跨越中西方语言和文化上的双重障碍。
三、中餐菜单的英译方法
通过对英译中餐菜单应该遵循的原则的分析,我们理解了翻译时,既要保留中式菜肴中原有的文化韵味,准确得传递和反映菜肴内容和特色,还要考虑的菜单的特点,顺从外国客人的文化习惯与接受能力。鉴于中餐菜单英译的特点,我们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由于参与了国博餐厅中餐厅和自助餐厅的菜单翻译工作,结合实践经验,我认为中餐菜单的英译方法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四种: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及几种方法并用的翻译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顾名思义就是按照中文菜名译出其意。对于能够从中国菜的菜名中可以直接了解到菜肴的原料、刀法、烹制方法、口感、配料、配汁等内容的,可以采用直译法。例如:
a.烹调法+原料
清蒸桂鱼:steamed mandarin fish
b.烹调法+主料+with+配料(in+配料)
红烧肉:braised pork in brown sauce
c.口味+主料(+配料)
糖醋排骨:sweet and sour spareribs
d.主料+配料+器皿
铁板蒜子黄鳝:spiced eels with garlic on iron board
e.人名/地名+烹饪方法+原料
北京烤鸭:Beijing roast duck
(二)意译法
中式菜肴中,有些菜名讲究文雅,往往不直接以菜的原料命名,也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菜肴的具体风格。有些菜名中,用一些代表吉祥如意的词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在翻译这些菜名时,要避虚就实,用意译将主配料和烹饪方式等译出。如:
翡翠虾仁:fried shelled shrimp with green vegetable,“翡翠”是指青菜。
鱼香肉丝:shredded pork with garlic sauce, “鱼香”在餐桌上并非指“鱼”,而是指辣味的“蒜酱”。
咕咾肉:sweet and sour pork,“咕咾”实际上是指“糖醋”。
(三)音译法
由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有些食物是中国特有的,在西方饮食文化中是空缺的。英译中餐菜单时,很多学者认为,应该遵循物从主人、名从主人,以我为主的翻译策略,凡具有中国特色的独一无二的食物大多宜采用汉语拼音或地方语言拼写。国际上已经取得共识,在国际上通用的汉语词汇也可以采用音译法。比如,外国人以“tofu”来代替“bean curd”,用“jiaozi”代替“dumpling”,分别作为“豆腐”和“饺子”的英文名称。此外,在英译中餐菜单时的翻译实践中,对于具有中国特色且被外国人接受的传统食品,本着推广汉语及中国饮食文化的原则,可以采取音译的方法,这样既能为英语读者所理解,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民族语言风格,彰显鲜明的中餐文化特色。再如:
馄饨:Wonton 包子:Baozi
宫保鸡丁:Kung Pao Chicken
(四)多种译法相结合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许多菜名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另外,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性也加大了菜单英译的难度。对于一些富有寓意、典故等地菜名只采用直译、意译或者音译的方法往往不能准确表达出菜肴的真正内涵。所以,要灵活运用,把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必要时也要在菜名旁加注释。比如:
东坡肉:Dongpo pork(braised pork)A name after a famous Ancient Chinese poet Su Dongpo,who invented his special way of braising pork. 在此处用的是直译菜名,然后加注释的方式。
四喜丸子:Four-joy Meatballs(braised meatballs with brown sauce)。
四、结语
中式菜肴林林总总,令人看了目不暇接。中国悠久的历史以及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民族心理特征更使中式菜肴的名称打上了中华灿烂文化的烙印,而通过菜名翻译这一环节使外国客人了解到中文菜名中所承载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弘扬与传播中华饮食文化,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都非常重要。然而,我们还要尊重中西方饮食文化存在的客观差异,并照顾到外国客人的饮食习惯,为他们点菜用餐提供尽可能多的方便。因此,在英译中餐菜单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到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和语言特点,也要尽可能得体现出中国饮食文化所特有的文化底蕴,更好得展现国博餐厅高端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林乃焱.中国古代饮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黄芳.中餐菜单译法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07(1):40-42.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任静生.也谈中菜与主食的英译问题 [J] 中国翻译,2001(6).
中西方之差异饮食文化 篇7
天人合一与天人分离的文化观
把文化作一简单分类: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深受又思想影响, 具有天人合一特征。中国文化中也有天堂, 准确一点说是天庭。天庭中有玉帝, 有王母娘娘, 有七仙女, 有二郎神, 有雷神风神等一班文武大臣、宫廷家族。各有各的角色, 各有各的分工。几乎人间所有的职能或需求, 上天都有一个角色相对应, 上天统掌三界, 天、地、人是一体。当然, 玉帝很忙, 既要忙于天庭中的大小事务, 也要处理后宫的家事, 他无暇顾及凡间的琐事, 就派遣了天子代其牧民。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自称为天子, 以天授神权方式取得权力的合法性。因此, 皇帝们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祭天, 以强化自己的身份, 向王公大臣、黎民百姓宣示自己的皇权来自上天。“天”在中国文化中占有至高无上地位, 天道、天理等是人们认为理所当然、不可争议的规律和原则。人们即使反对统治者也拿天来说事, 宋江就为水泊梁山的人找到一个存在的理由:“替天行道”。
其实, 皇帝和他的老子“玉帝”一样忙, 后宫嫔妃一大群人、朝堂社稷一大堆事, 皇帝基本上没精力处理黎民百姓的事。于是他通过分封与授权, 建立封建等级伦理制度, 真正与老百姓接触的是县官小吏, 最后, 人们发现“县官不如县管”。人是治理的核心, 是为人治。董仲舒向汉武大帝谏言“罢黜百家, 唯尊儒术”以来, 二千多年的封建文明其本质是封建等级伦理制, 三纲五常是人们的行为准则, 天道、人情、法度的秩序是深入人心的。
纵观中国历史, 朝代的更替往往伴随着对以前制度的批判与否定, 前朝的犯人往往成为新皇帝的功臣, 既使是一些伤天害理之徒也可能因改朝换代获得大敕。罪人往往是一面说“臣罪该万死”, 另一方面请求皇帝开恩, 以求皇帝免罪、减罪。在整个封建社会中, 普天之下莫非王臣是帝王奴仆, 人们依附于宗主, 人格不独立, 民众并不需尊重制度, 而应寻找归属, 找对圈子更重要。
在洋务运动中, 我们从西方引进了蒸汽机, 修建了铁路, 形成了初具现代大工业特征的铁路、造船厂。清王朝的衰败也证明“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理念不能救中国。辛亥革命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 “五四运动”开始尝试“德先生、赛先生”等西方的文化理念。近一个世纪过去了, 西方文化理念在中国水土不服, 开不了资本主义的花, 结不出法制公平的果。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一个清王朝, 剪掉了象征封建象征的辫子, 而深藏在人们内心的辫子还没剪掉。辛亥革命百年后的今天, 我们依然可看得见“辫子”——这是融入血液、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
西方文化深受罗马、希腊文明的影响, 具有“天人分离”特征, 人在干, 天在看, 人们按照与上帝的契约做好手中的事。基督教义是西方文化的重要元素, 人们相信万能的上帝, 上帝是万事万物的主宰者。人们当世的终极追求是死后可升天堂, 在有生之年, 人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最终的归宿。而天主教的教义主张认罪悔改、饶恕、重生、包容, 号召自由、民主、仁义、义气与道义, 消除内心的不良欲望, 对犯下的过错和自身的罪恶进行忏悔, 净化心灵。天主教更强调禁欲以修来世, 影响了人们创造价值的动机与欲望, 从而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对天主教进行改革, 形成了新教, 新教主张修当世, 认真做好本职就是敬奉上帝, 创造财富是替上帝理财, 这样的人同样会得到上帝眷顾, 身后依然可以升天堂。凡新教得到传播的地方, 资本主义也得到发展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赋予了人们做事的欲望与动机, 同时也让人们拥有了信仰和契约精神, 具有“生而平等”、敬业爱岗的文化基因, 这是西方职业精神的文化内涵。
在西方企业中, 企业的价值主张与社会的信仰追求基本一致, 人们之间人格独立、自由平等、诚实求信、公正公平, 8小时内外的信仰是一致的, 人格是一致的。即使在工作中、生活中有些什么愉快的事情, 可通过礼拜获得心灵的释放和解脱。中国企业更强调忠诚度和归属感, 人格不独立, 在企业与在社会中的人格是分离的, 企业内外的价值理念不一样, 中国人对企业的依附性更强, 在企业工作不仅是工作, 更多的是生活。因此,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更加深远而广泛。
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规则观
东方文化是耻感文化。而“耻感”更多地存在于熟悉的圈子之内, 中国人的面子文化是这种耻感文化的重要形式, 熟人、圈子做事的原则是“讲面子”, 就像黑旋风李魁那样只认得哥哥, 不认得什么鸟规矩。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区别, 呈现在对制度的态度上。西方文化是天人分离, 上帝无处不在, 上帝时刻关注着他的子民, 没按照约定去做就是违约, 就是犯罪。而罪感是无处、无时不在的。在西方宗教、社会文化共同洗礼下, 他们天然地具有契约精神, 从内心尊重规则, 制度的执行成本很低。
而东方的耻感文化, 羞耻仅存在熟人间, 在陌生人面前出点糗没关系, 别人不认知自己, 等于面子没有丢。我们认为面子比法纪更重要, 为了面子可以违法, 丢了面子就无地自容。耻感文化依靠外部的强制来行事, 罪感文化则依靠罪恶在内心的反映来行事。罪感文化社会的人们按心中的绝对道德命令生活, 一旦犯错, 即使别人毫无察觉也会痛苦自责。而耻感文化社会的人依照外人的观感和反应来行事, 只有当被发现时才有羞耻感, 失去外来强制力便要瞒天过海, 是缺乏自省力的文化。
圈子文化与契约文化的职业观
在中国文化中, 人们常以亲疏厘清人际关系, 将伦理关系延伸到各个方面, 人们更愿相信“上阵父子兵, 打虎亲兄弟”。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讲:家庭生活是中国人第一重的社会生活;亲戚邻里朋友等关系是中国人第二重的社会生活。这两重社会生活, 集中了中国人的要求和活动, 规定了其社会的道德条件和政治上的法律制度。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讲:以“己”为中心, 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 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 不象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 而是象水的波纹一般, 一圈圈推出去, 愈推愈远, 也愈推愈薄。
圈子文化是东方文化又一特征, 与耻感文化、面子文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一群人形成一个圈子, 圈子里面讲人情、讲义气、讲恩惠, 圈里圈外做事做人的规则不一样。在中国的社会文化基因中, 重规则的意识不足, 人情高于规则, 人治大于法治。正如鲁讯所说, 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 面子破了很难糊上。面子后面是人情, 人情后面是权力和利益的运行规则。因此,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特别重关系, 有关系的要加强关系, 把关系进一步演化为亲疏有别的圈子, 没关系的也要创造关系, 姻亲、老乡、战友、校友、本家等都是构建关系、打造圈子的道具, 实在没有这些, 还可学学桃园三结义, 或来个“投名状”之类, 总之, 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圈子与关系, 否则就孤独、漂泊, 没有精神港湾。
寺庙经济与教堂经济的是非观
当今世上最伟大的组织是宗教, 最有效的经营模式是寺庙。寺庙是最成功的连锁行业, 不卖产品, 却拥有最多的忠实客户, 这背后, 就是被广为认可的价值观。佛教寺院在全球是最大旅游地产, 拥有统一视觉标识、管理模式、文化模式。不用广告, 不用交税, 消费者自动上门。而我们换个角度再看, 寺庙是信仰的庙堂, 人们烧香拜佛是乞求佛祖的庇护。为了增加佛祖对自己的关照, 人们往往在僧侣的指引下添香油, 认功德捐, 其本质是一种交易, 或说是一种行贿, 这是芸芸众生把现实社会的经营行为在寺庙这个道场再实践, 它为不道德、不合法商业行为找到了精神上“合法性”的平衡。
我们把目光移向教堂, 完全是另一种景象, 弱者可得到救助, 恶者寻求悔过机会, 富者奉献爱心, 分享成功。教堂的经济源自教民的自觉奉献, 它的行为方式与它的存在价值相一致。教堂弘扬的是平等、尊重、感恩与爱, 它维护商业文明, 提倡契约精神、职业精神, 是经济社会的稳定器。
对比寺庙与教堂里的经济行为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 它们都是各自文化的产物, 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然而, 寺庙经济模式强化了一种不良或说低道德水准的生存方式, 什么时候人们拜佛烧香的愿望不这么功利, 不这么自私, 我们的产品质量也可多一份佛祖的保佑。
人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 当人有欲望而没信仰时, 往往会呈现在魔鬼的一面。在社会的价值理念、信仰追求缺失情况下, 企业文化建设无疑是解决员工信仰的一个重要举措, 因为, 企业文化为员工的心灵保留一块净土。
花木之喻体现的中西文化内涵差异 篇8
对中英文化差异性的探讨和研究, 有利于人们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 畅通有效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 正确把握两个国家的习语必须建立在对其文化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才能准确理解其蕴涵的哲理。本文将从花木的比喻意义方面来认识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
一、花
美丽的鲜花为各民族所喜爱, 但各民族由于不同的审美意识和文化背景, 对鲜花的喜好也不同。如牡丹、梅花、菊花、兰花、桂花、松柏、竹、柳等是我国传统的名花名树, 从古至今一直深受汉民族的喜爱和重视。在汉语中这些花木的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最为丰富, 可以说, 这些花木的文化色彩最浓, 最能反映汉民族文化背景。而英语民族对汉民族所重视的花木却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 他们重视的是玫瑰 (rose) , 百合 (lily) , 雏菊 (daisy) , 郁金香 (tulip) , 紫罗兰 (violet) , 栎树 (oak) , 棕榈 (palm) , 橄榄 (olive) , 桂树 (laurel) 等。在英语中这些花木具有特定的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 文化色彩最浓。以下各举几例比较一下汉英民族对花木联想意义反映的不同文化内涵。
玫瑰, 在英文化中有两层意思。其一:玫瑰象征幸福和美丽。玫瑰是英文化中最具代表的花, 尤其是红玫瑰, 它几乎成了爱情的代名词, 英国文人为玫瑰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篇, 其中最著名的则是诗人彭斯的诗句:“O 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英国历史上曾发生的玫瑰战争使红白玫瑰的组合成为了皇室的徽章, 并延用至今。戴安娜王妃逝世后也被英国人民称为“英格兰的玫瑰。”“The English rose”指的就是“英国少女的柔美”。此外不同的玫瑰还表示不同的涵义。白玫瑰蕾表示含苞待放, 情窦初开;黄玫瑰表示不忠诚;玫瑰花环表示对美丽的奖赏;枯萎的玫瑰表示红颜已老, 青春已逝。而在中国文化中, 人们认为玫瑰虽美, 但带刺, 易使人受伤, 因而难以采摘, 常比喻那些容貌美丽但却不易接近的姑娘。其二:玫瑰在西方还被视作沉默的象征。Under the rose喻指“私下地, 秘密地”。源自这样一则神话故事:哈坡克拉提斯 (希腊神话中的沉默之神) 一次偶然撞见维纳斯 (爱与美之神) 与情人幽会。丘比特 (维纳斯之子) 知道此事后惟恐哈神将其外扬, 就摘下一朵玫瑰送给他, 求他严守秘密, 哈神立即答应保持沉默。
百合花, 茎干亭亭玉立, 花朵生动自然, 洁白流畅, 是一种美丽且惹人喜爱的花。在英语中常用来比喻纯洁的人或洁白的东西, 如“as white as a lily” (如百合一样纯洁) , “lilies and roses” (像百合和玫瑰一样美丽) 。
牡丹, 在汉文化中象征着富贵、荣华和幸福。它端庄妩媚, 其秀、色、韵俱佳, 自古以来就被中国人喻为“国色天香”的花中之王。刘禹锡诗云:“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在唐代观赏牡丹更成为富贵人家的一种习俗。而且牡丹常被用来比喻雍容华贵、富丽端庄的女子。如《红楼梦》中宝钗就被比作雍容华贵的牡丹。
兰花, 生于深山空谷之中, 色泽朴素清秀, 气韵高雅恬淡, 用来比喻高雅不入俗流的君子。如“芝兰生于深谷, 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 不以困穷而改节……气若兰兮长不改, 心若兰兮终不移。” (《孔子家语》)
莲花又名荷花、芙蓉花。在周敦颐的《爱莲说》中, “莲, 出污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这几句诗道出了莲花廉洁、正直、淡雅、谦虚的品质。所以莲花被称为花中君子。此外莲花还有秀美的外表, 诗人还把荷花喻作妩媚、天生丽质的美女, 如“芙蓉如面柳如眉。”李白的“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红楼梦》中把黛玉比作风露清愁的芙蓉。“芙蓉”指的就是连花。
雏菊, 是英国较为常见的一种野花, 它象征纯洁, 所以少女们对这种花情有独钟, 认为它可以帮助自己预测爱情。姑娘们一边把雏菊的花瓣撕下来一边重复着“爱”、“不爱”, 当最后一片花瓣被剥落的时候, 姑娘就会知道心上人对自己情意多深了。菊花清香怡人, 在汉民族文化中有“清雅、淡泊”的象征之意。
酢浆草也是英国较为常见的一种植物。它婀娜动人, 花朵小而美丽, 因顶端生有三片小叶子, 又名三叶草。黄酢浆草被视为爱尔兰的象征, 其顶端的三片小叶子被认为是象征基督教的“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在中国它的花语是:绝不放弃你!
二、木
松柏, 比喻坚贞、高洁的情操, 因为松柏在严寒中不凋落, 终年长青不败。松、竹、梅常联系在一起, 称为“岁寒三友”, 用来比喻情操的高风亮节。《论语子罕》中写道:“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现在人们还用松柏来比喻为他人做出无私奉献、为人民事业坚贞不屈的人。松柏与高尚情操的联想意义具有独特的汉民族文化性。而英语中则用橡树来比喻坚强不屈, 也具有民族性特征。
竹子, 苏东坡曾说:“食者竹笋, 庇者竹瓦, 载者竹筏, 衣者竹皮, 书者竹纸, 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耶!”这反映了竹子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且中国历代文人多赏竹、咏竹, 慕竹之高洁与坚贞, 常用竹来喻人, 表达坚定、正直的性格。如李白的“常爱凌寒竹, 坚贞可喻人”;郑板桥的“咬定青山小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你东南西北风”等这些咏竹名句, 千古流传。竹之神韵, 修长挺拔, 高风亮节, 清风拂影, 凝聚了中华民族坚贞、旷远的文化心理。相反竹子 (hamboo) 一词在英语中几乎没有什么联想意义, 就连词的本身都是从法语中借来的。英国人对竹子并不像中国人那样热悉, 英语中的“hamhoo”缺乏文化内涵。如要形容某事物不断涌现、迅速发展, 汉英两种语言则采用不同的形象设喻:汉语用“如雨后春笋”来表达;英语则用习语“like mushrooms” (像蘑菇一样多) 来形容。
柳树, 在汉语中通常被赋予分离、思念的联想意义。在中国古人为友人送行时有一种风俗就是折柳赠友以作纪念。诗文中常用“折柳”作为惜别的代称, 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王维的名诗“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正是借蒙蒙细雨和新柳来烘托他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柳树之所以具有这样的文化内涵, 是因为汉字里“柳”与“留”谐音。在长期的文字使用过程中, 就将挽留、离别、思念等这样的涵义赋予了柳树。在西方文化中, 柳树常使人联想起悲哀与忧愁, 失去心腹之人等等。
此外, 栎树高大挺拔、质地坚硬。英语用“oak”象征勇敢者、坚强者、果断的人。“a heart of oak” (坚忍不拔者) , “Oak may bend but will not break” (能弯不会断) 。棕榈树 (叶) 在英美人的心目中是荣耀、胜利、优越的象征。如“in his palm days” (在他的全胜时期) , “bear the plam” (得胜、获奖) 。橄榄枝是和平的象征, 如“hold ou the olive branch”表示愿意讲和。桂树象征着胜利、成功和荣誉, 如“win one’s laurels” (获得荣誉) 。
汉民族以花木喻人注重的是花木的内在特点与人的精神品质的联系, 而把花木与性别相联系则注重花木的外部特征与人的外貌的联系, 常用花来比喻女性, 而树木则与男性相关。英语民族以花木代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长久以来英语民族送花的习俗。且由于受希腊、罗马文化对英语的影响而把花木与神相连。
相同的事物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所产生的不同喻义反映了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对客观世界、对自然界的独特认识和独特的审美观念。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有着丰富的比喻用语, 它们源于各民族文化并充分反映着各民族的文化内涵。因此我们在运用比喻用语时, 应深入了解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 这样有利于加深我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从而使语言更好地发挥文化交际的功能, 实现跨文化交际。
摘要: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有着丰富的比喻用语, 它们源于各民族文化并充分反映着各民族的文化特色。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花木习语的比喻形象进行对比研究, 探讨英汉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差异。加深我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从而使语言更好地发挥文化交际的功能。
关键词:花木,比喻,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马惠玲, 言意关系的修辞学阐释[M],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7
[2]植少青, 从英汉习语中的动植物喻体看文化差异[J], 专业教学研究, 2006.6
中西方之差异饮食文化 篇9
一.中国英雄注重伦理道德;而古希腊英雄注重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物的评判以儒家伦理纲常为标准,主要就是“仁”和“义”。“仁”是解决以分子关系为起点的个人与集体的道德规范 ;“义”是解决社会政治关系的道德规范。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意识里所褒扬和崇拜的英雄其实只是那些道德楷模,而不是西方人所指称的力量上的英雄。刘邦带兵攻破咸阳后,并没有射杀俘虏,当项羽杀那些俘虏的时候,他还站出来为那些民众求情,所以,“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正好体现了得民心者的天下的道理,刘邦的行为符合儒家所倡导的纲常伦理。刘邦的力量不如项羽,但他却成就了霸业,刘邦的成功是众望所归的,是符合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文化内核的。
与中国传统文化对英雄的评判不同,古希腊文化对英雄的评判则不受道德约束。古希腊地域狭小,山多,耕种面积受到很大的限制,没有中国那样幅员辽阔 ;他们小国寡民,四面环海,海上交通便利,所以他们海上贸易发达,主要以工商业和航海业为主。所以,什么样的文化决定了什么样的追求,古希腊人具有较强的个人意识和竞争意识。商业越发达的社会,竞争意识就越强,这在我们中国的当今社会已经司空见惯了,在我们中国,南方经济发达,北方相对比较滞后,所以南方的生活节奏比较快,生活压力大,竞争激烈。古希腊的工商业比较发达,所以,古希腊个体之间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独立意识,因为在古希腊那里根本没人和你讲纲常伦理道德,中国式的纲常伦理道德在古希腊那片充满竞争与力量的土地上没有价值,有的只是力量,只是个人主义,谁有力量,谁就是强者,优胜劣汰和弱肉强食的社会,谁有力量,谁就是英雄。所以在古希腊里面的英雄骁勇善战,以残酷厮杀,以战死沙场为荣,只要能取得胜利和荣誉,就算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也愿意,要的只是荣誉。[2]荷马史诗中的阿基里斯就是这样的人物,他英勇神武,充满力量,具有非常独立的个性特点,他只是他自己的,他不从属于任何人,他只听从从自己心中的想法,就算国王也无法控制他。他攻打特洛伊时,特洛伊血流成河,遍地尸体。在他表弟被赫克托耳误杀后,他为了给表弟报仇,杀死了赫克托耳,然后为了泄心中的怒气,把赫克托耳的尸体绑在自己的马车后面拖着跑。所以在古希腊,英雄把血腥的战场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以自己强大的力量来显示自己的胆量和英勇。
二.中国英雄具有集团性特点,而古希腊英雄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特点
从司马迁的《史记》对汉高祖刘邦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刘邦的成功并不是靠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做事,他知人善任,重视人才。所以,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布衣而崛起于秦末乱世,创立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汉王朝。他的成功,与其在用人方面的过人之处有很大的关系。
刘邦的成功所依赖的是由各方面的人才组建起来的一个团队,而不是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项羽手下猛将如云,但是最终战场失败,后方不稳和后勤供应的短缺,是其致命的缺陷 ;而刘邦屡战屡败,仍然能够与项羽抗衡到底,主要得力于萧何和张苍在后勤供应和兵力征续方面的贡献。[3]与此同时,刘邦听从陈平的意见,派遣郦食其、陆贾等携带重金,深入敌方,作策反工作,瓦解了项羽强大的将领集团,势力悬殊格局乃彻底改变。刘邦从被动走向主动,垓下一战,项羽自刎乌江,至死不悟自己身为一代霸王,为何最后众叛亲离。[4]中国的英雄是众人抬起来的,体现出集团性的特点,靠一个人的力量根本不能成事,这最典型的例子当然就是西楚霸王项羽,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与荷马史诗中的阿基里斯非常相像,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但他刚愎自用,错失得力干将韩信,韩信弃他而投奔刘邦,最终助刘邦夺得天下,所以古代中国文化中的英雄带有明显的集团性特点。
古希腊文化传统中的英雄则注重个体性。阿基里斯并不从属于任何一个国王,他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敢独自叫战。在阿基里斯参加特洛伊战争之前,他的母亲海洋女神曾预言阿基里斯有两种命运,要么默默无闻长寿,那样他就会结婚生子,儿女绕膝,要么轰轰烈烈早死,在特洛伊战争中取得战争的胜利,获得永垂不朽,永载史册。他毅然选择了后者,告别母亲出征。这种英勇无畏,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个性,解除了长期压抑着人们精神世界的神秘恐惧,赞扬了自由主义的精神。
三.中国英雄重集体利益,而古希腊英雄则注重个人利益
中国古代有严格的宗法政治制度,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所以使中华民族的性格和古希腊的民族性格截然不同。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闭塞,造成人们思想上安于现状。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中庸”,既不冒尖,也不落后是人们一直所追求的。刘邦时常说自己可以放弃当大王,但跟随他的兄弟该怎么办呢,在他和项羽争天下的时候,如果他退出,他的弟兄们就会被项羽灭掉,所以他要斗争到底。所以,中国的英雄,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获取胜利。
古希腊的英雄文化则与中国不同,他们重视个体利益。这是由他们的地域特点所决定的,古希腊的商业经济比较发达,民主文化氛围良好,个体往往个性张扬,主张竞争与冒险,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性格和独特的价值观。古希腊人崇尚力量,崇尚自由,个体的创造和奋斗发展,个人英雄主义更是津津乐道。[5]阿基里斯参加特洛伊战争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荣誉,只是为了证明他的英勇,他参加特洛伊战争并不是为了自己所属国家的利益,也不是为了百姓。所以,古希腊文化传统里的英雄一般重个人利益,重冒险,重享乐,对于他们而言,男人上战场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为了荣誉与尊严,宁愿战死沙场,阿基里斯明知道自己参加特洛伊战争的残酷后果,但他宁愿战死沙场赢得荣誉,也不远默默无闻,他为了自己的荣誉而战,为了个人私利而战,这就是古希腊崇尚的英雄,崇尚的力量。这与中国截然相反,中国古代的英雄重集体利益,哪怕成功的途中要经历无数的艰难困苦,只要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最终都会取的胜利,因为这是集体的力量,直到21世纪的今天,集体主义仍是我们的行为准则。
中西方之差异饮食文化 篇10
关键词:大庆精神,文化差异,价值观,跨文化交际
“宁可少活二十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大庆精神的真实写照。它生动地诠释了中国价值观的爱国主义精神、创业精神、求实精神和奉献精神等东方集体主义之精神。
一、价值观的内涵
在日益广泛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 交际双方往往会感受到不同民族间强大的文化冲突, 诸如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等方面会表现出鲜明的文化差异。然而无论是独特的交际模式还是一定的行为规范, 都要受到自身民族的价值观念的制约和束缚, 同时这也真实反映了该民族价值观的本质。正如胡文仲教授 (1993a:1) 所言:“文化的核心价值是观念, 而价值观念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历史和文化传统分不开。”
Okabe (1983) 指出, 文化价值观在交际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交际的通畅与否取决于双方文化价值观念差异的大小, 这种鸿沟般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通常是很明显的。价值观是社会心理的重要驱动器, 是作为社会成员个体心理结构构成内容之一, 是对价值主体的选择、认定。价值观决定社会成员个体的行为取向。而人们的价值观念如同大脑支配人的言语行为一样, 导致了各种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因此, 认知不同民族的价值观之差异是弄清各种语言、社会和文化差异的必要前提, 最终会为跨文化交际奠定“沟通”的基础。
Michael Prosser对于价值观是这样论述的:“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主要通过文化交际构成的模式。它们是最深层的文化, 我们认为所有的人都有价值观。” (Michael Prosser, 1978)
Geert Hofstede的定义简明扼要:价值观是“喜欢某种事态而不喜欢另一种事态的大致倾向。” (Geert Hofstede, 1980)
总而言之,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系统。它告诉人们什么行为是社会所期望的, 什么行为是社会所唾弃的;应该爱什么, 恨什么;什么是美的, 是好的;什么是丑的, 是坏的;什么是正常的, 什么是荒谬的;什么是正义的, 什么是非正义的。学者们把这套系统称之为价值体系, 或价值观念。” (贾玉新, 1997)
二、中方集体主义取向与西方个人主义取向
1. 西方个人主义的含义及其产生与发展
以个人为本位的个人主义构成了西方价值观念的思想基础和立足点。个人主义, 一般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人主义, 是泛指西方从文艺复兴以来,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随着反封建压迫和神权统治的斗争而形成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狭义的个人主义, 主要是指“个人主义”这一概念出现以后的个人主义思想体系及其理论, 也是西方的一种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个人主义”这个概念是在西方特定的文化历史中形成的, 它并不完全等同于“自我中心”或者“自私自利”。从哲学意义上讲, 个人主义属于典型的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和社会哲学。其特点是:强调自我支配和自我控制, 政府应当保护个人利益, 防止有人对其利益的干涉或侵犯。个人的价值至高无上。同时, 个人主义也是一种价值体系, 即个人是一切价值的中心, 社会只是实现个人目的的手段和条件, 个人才是最终目的;从道义上讲人生来就是平等的, 任何人都有权利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苏格拉底认为“按照他人的意愿去生活是一种病态”。可以看出, 自由平等既是个人主义的核心内容, 也是西方社会公认的政治原则, 个人主义作为西方价值观念的思想基础, 贯穿于西方价值观念体系的各个方面, 体现了西方价值观念的根本性质。
2. 个人主义的体现
语言反映了文化。反映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谚语在英语中俯拾皆是, 如: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人生而平等。) 这句二百多年前的宣言早已成了美国人追求自由、平等的呐喊。而在中国, 由于受几千年来封建特权观念的影响, 一个人的家庭出生背景、甚至籍贯都有可能左右他的一生, 所以至今仍有不少人觉得自己不能成功, 就是因为生于寒门, 没有靠山。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天助自助者。) 西方则强调人人必须靠自己, 要自力更生。在汉语中, 尽管也有“自力更生”的口号, 但我们更多地是相信集体的力量, 而不是个体的“自力更生”。The squeaky wheel gets the grease. (吱嘎叫的轮子有油吃。) 意为要表达自己的意愿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美国人创造专门的词句来形容那些喜欢打听别人隐私令人讨厌的人, 如:poke one’s nose into other people’s business;meddle in other people’s affairs;keep your big nose out of my business;mind your own business, 尤其是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 它源于英谚语 (My home is my castle.) 。
3. 中国的集体主义的含义与发展
中国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 重家庭和血缘关系, 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下, 人们对集体或群体怀有很强的归属感, 这样就形成了集体主义。东方文化以整体作为价值基础, 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群体目标的实现和群体利益的维护。因此, 中国传统文化以社会群体作为价值主体, 形成了一种社会本位的价值系统。社会群体被看作是产生一切价值的最终依据, 以社会群体作为产生文化价值的最终实体。一切个体只有在满足社会群体的要求, 实现社会群体的利益时, 才能获得自己的价值。一切对个体有用的东西, 如果不把它纳入到社会群体的价值系统中, 就得不到价值肯定。个人不但不是独立的价值实体, 也没有衡量、评价价值的独立地位。从而可以看出, 集体主义原则认为集体的利益绝对高于个人的利益, 个人的个性、尊严、价值是微不足道的、偶然的。以宗法、血缘和自然情感为脐带,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约束个性, 培养群体人格, 于是以天下为归依的“孝”、“忠”便成为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个人只能以“孝”、“忠”为坐标, 在家族、血缘中寻找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中国人看重的是“别人会怎么看”。中国人讲人不重在讲个人, 而重在讲人伦, 人伦是人与人相配搭的关系。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人关系中来确定人的位置。
个体包含在整体之中, 只有整个社会得到发展, 保持稳定, 个人才能得到最大利益。东方伦理强调亲属之间、朋友之间, 应为一体, 天下一家。这种集体意识与古代东西地区的农耕文化有直接关系。他们在长期共同地域生活中处于稳定状态, 彼此相互交往、互相帮助, 比较容易形成浓厚的群体观念。天人合一必然导致群体取向, 就如同天人相分势必会导致个人取向一样。
显然, 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色就是强调整体利益、鄙弃个人主义。许多学者连续发表文章,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深刻的评述。李宗桂指出:在政治方面具体表现为个人、家庭、国家三者熔为一体的环链情结;在文化领域则体现出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 以及对共同文化精神和发生渊源的自觉认同;在伦理价值观念上常常显示出以身、家、国、天下利益的递升服从, 以大局为重, 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保护全体利益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GEERT HOFSTEDE.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M].SAGE Publications, 1980:18.
[2]MICHAEL PROSSER.The Cultural Dialogue:An 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Houghton Mifflin Co., 1978:174.
[3]OKABE R.Cultural Assumptions of East and West:Japan and the United.In William B.Gudykunst. (E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Current Perspectives[M].Sage.Publications Inc, 1983.
[4]TRIANDIS H C.Theoretical Concepts that Applicable to the Analysis of Ethnocentrism.In R.W.Brislin, (Ed.) Applied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M].Sage Publications Inc, 1991.40.41.
[5]胡文仲.一本不可多得的教科书——评《欧洲文化入门》[J].外语界, 1993 (1) :53.
浅论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 篇11
关键词:中西方;语言交际;文化差异
一、语言交际和文化的关系
胡文仲认为:“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产,文化既包括信念、价值观念、习俗、知识等,也包括实物和器具;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可以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区分不同的文化。”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形式,是认识世界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亦可借助语言来反映,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密不可分。语言的产生有着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西方在文化背景方面存在差异,因而语言的学习必须和文化学习相结合,必须合理地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参与和运用。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交际中的表现
1.社会礼仪方面
(1)称谓
在西方的社交场所,人们很少用“经理”“局长”“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对方,员工对上司可直呼其名,这在中国是很不礼貌的,相反地,在西方它却显示出老板和员工之间平等、融洽的工作关系。在西方,头衔性称谓的对象大都局限于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等。例如:Mr.President(总统先生),Priest Father Paul(保罗神父)。
(2)问候与告别
在中国,人们见面时常问“吃饭没”或“上哪儿去”,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可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英语里“问好”有十几种表达,如“How are you doing?”“Whats up?”“Good morning.”等。但汉语里一句“你好”或“您好”就足够了。告别的时候,英语国家的人说“Goodbye”或者“Bye”,中国人说“再见”,这点相同。但在告别前,中国人还要说些客套话,如“走好”“不要远送了”等。
(3)隐私与禁忌
通常无论哪种文化,都有一些自由交谈的话题。如西方人会随便地谈论天气、工作、爱好、新闻等,而涉及个人的年龄、财产、收入、婚姻、身体状况以及政治观念、宗教信仰等话题都属于禁忌范畴。触及以上个人隐私会被看作是干涉他人隐私,是不礼貌、无教养的行为。而在中国,谈论年龄、财产、收入、婚姻等问题是比较普遍的,不是不礼貌的。
2.道德观与价值观方面
(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提倡个人奋斗,并为此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成功后的喜悦。而中国文化则提倡谦虚,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如“You are so beautiful.” “No, I dont think so.”这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谦虚的说法,可西方人看来,这不仅否定了自己,還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2)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
西方文化特别重视个性自由,喜欢我行我素,不受约束。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
(3)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
西方文化特别注重创新精神,鼓励人们勇于创新和冒险,从而实现人生价值。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以“中庸之道”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行言立事,不少人总要瞻前顾后,权衡左右,保持和谐。
3.风俗习惯方面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如春节,在节日之际,大家都会带上妻儿回父母家团聚,吃团年饭、拉家常、看春晚、同守岁。而西方许多重大节日里,人们会举行大型party,不只是自己家人来庆祝,亲戚、朋友、同一社区的邻居甚至陌生人都能来参加,西方人更崇尚人们的互动、集体和狂欢性。西方人信奉基督教,在佳节之际,大家会相聚一起举行一些宗教仪式或者活动,如唱颂歌、传报佳音等。
4.引用典故方面
中国的典故多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等,如“三顾茅庐”“秉烛夜游”等。而西方典故多出于《圣经》《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等古代经典与现当代的文学著作。如“An Apple of Discord”(争斗之源,祸根),“Swan Song”(最后杰作,绝笔)。如果对对方的历史文化不了解,听到这样的话肯定不知所云。
总之,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通过对这些差异的了解,一方面,它可以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地进行,另一方面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也能起到促进作用。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因此学习一门语言要将其与所在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这样,所学的语言才能在实际的交流中起到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郭贵丽,张立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8).
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篇12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饮食文化,文化差异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 不同的饮食文化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方面。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饮食文化在观念、方式、对象、归属与性质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使得中西方饮食文化方面的研究更具价值。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习和探讨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能够了解西方饮食文化的独到之处, 推动我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并对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饮食观念的差异
首先, 中西方饮食文化在观念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差异。没有人会否认西方饮食是一种注重营养的理性饮食观念, 不论食物的味道、形状如何, 其营养必须得到保证。西方人首先考虑的是一天中是否摄入了足够的热量、维生素、蛋白质……部分西方人甚至会根据营养成分拿着菜谱去超市购物, 至于饮食中的“色、香、味”则是次要考虑的因素, 所以尽管西方饮食口味简单, 如同嚼蜡, 但是理智告诉他们:为了使身体能够摄取足够的营养也应该吃下去。西方人认为饮食只是一种维持健康, 保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手段, 注重的是科学, 理性的营养搭配, 精神享受在饮食中并不占重要位置, 因此不会过度的追求口味, 西方饮食更趋向于科学、规范、合理。
中国的饮食是一种重视口味的感性饮食观念, 在烹饪过程中, 人们首先考虑的是食物的“色、香、味”, 其次才会考虑饮食的营养。中国民间有一句谚语“民以食为天, 食以味为先”, 足以证明中国人对吃的重视, 对口味的追求。人们把吃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与此同时对美味展开了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国饮食的独特魅力就在其美味, 而美味的产生, 在于调和, 要使食物的原味, 加热以后的熟味, 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 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 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 使之互相补充, 互助渗透。从餐桌上五花八门的菜肴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的饮食文化强调感性和艺术性, 对“味”的追求往往胜过对“营养”的追求, 对饮食的美性的追求显然超过了对理性的追求。
二、饮食对象的差异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除了北方一部分游牧民族外, 大部分中国人的饮食以素为主, 北方以面食为主食, 南方以米饭为主食, 菜也是以素菜为主, 肉只是用于搭配。在中国, 蔬菜是平常食品, 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人认为蔬菜是主菜, 这与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们将动物视作是有“灵性”的, 而植物是没有“灵性”的 , 所以他们提倡素食主义。
西方国家大多都是游牧民族, 或者是航海民族, 他们主要靠打猎, 养殖, 捕捞为生。肉类是西方人的主食, 肉食在日常饮食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西方人总是吃大块的肉、整块的鸡等, 且食物的种类单一, 最喜欢的无外乎鸡肉、鱼肉、牛肉。西方人不太吃猪肉, 很少能在菜谱上看到猪肉类的菜肴。西方的食品工业是比较发达的, 如罐头、快餐, 虽然口味简单, 但是节省时间, 并且有很好的营养。因此, 西方人通常比中国人更健康, 更高, 他们有强壮的肩膀和发达的肌肉, 但中国人看起来身材没有西方人健壮, 肩膀较窄, 腿较瘦, 皮肤黄色, 身体瘦弱。
三、餐桌文化的差异
1. 饮食方式
中西方饮食方式有很大的差异, 主要是由不同民族的特点所决定的。在中国, 无论是什么节日, 无论为了何种目的而庆祝, 庆祝方式只有一种, 那就是大家围坐在一起, 共享一个盛宴。宴会用圆桌, 营造了礼貌、友谊, 团结的气氛。美食放在桌子的中间, 是人们欣赏和品尝的对象, 同时也是人们沟通的媒介。人们相互敬酒, 分享菜肴, 这反映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重, 也体现出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来看, 这种方法有明显的缺陷, 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心态, 也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以及这种哲学对后代的影响, 它有助于促进集体的情感交流, 因而难以改革。
西式宴会, 虽然食品和酒水是非常重要的, 但事实上他们只是陪衬。宴会的核心是友谊, 西方很流行的饮食模式是自助餐。这种方式是将所有的食物、饮料、点心展示出来, 每个人用餐的位置是不固定的, 他们可以自由地走动。这种方法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体现了西方人的个性和自我。这种模式将独立和自我放在首位, 这与中国文化大团圆的心态是截然相反的。
2.餐具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在餐具方面也有所体现。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并辅以汤匙, 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与中国的饮食餐具不同, 西方的餐具主要是刀叉以及各种杯、盘、盅、碟。筷子和刀叉是东西方餐具的典型代表.分别影响着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 也代表着东西方人们不同的智慧。
3.用餐惯例
在中国的正式宴会中, 上菜的顺序是十分严格的, 先是冷菜、热菜, 最后是主食和水果。在正式场合使用筷子也很讲究.每个人的一套筷子和汤勺等在宴会开始前就应准备好。除此之外, 不要用筷子敲击器物, 不要把筷子叉在菜或饭里, 更不应挥舞筷子。这些都是不礼貌的行为。汤勺是用来喝汤的, 当不用的时候不能直接放在桌子上, 而应该放在碟子里。用餐的时候, 我们可能会用到牙签。用牙签的时候应该用手或者餐巾遮挡一下。
在西方宴会中, 使用刀叉进餐时, 基本原则是右手持刀或汤匙, 左手拿叉, 若有两把以上, 应由外侧依次向内取用。切东西时左手用叉按住食物, 右手执刀将其切成小块, 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时, 刀刃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 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身, 表示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 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如果是谈话, 可以拿着刀叉, 无需放下。不用刀时, 可用右手持叉, 但若需要做手势时, 就应放下刀叉, 千万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 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 而另一支手拿餐巾擦嘴, 也不可一手拿酒杯, 另一只手拿叉取菜。任何时候, 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 另一端放在桌上。喝汤时也不要吸着喝, 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如汤菜过热, 可待稍凉后再吃, 不要用嘴吹。喝汤时, 用汤勺从里向外舀, 汤盘中的汤快喝完时, 用左手将汤盘的外侧稍稍翘起, 用汤勺舀净即可。吃完汤菜时, 将汤匙留在汤盘 (碗) 中, 匙把指向自己。吃鱼、肉等带刺或骨的菜肴时, 不要直接外吐, 可用餐巾捂嘴轻轻吐在叉上放入盘内。如盘内剩余少量菜肴时, 不要用叉子刮盘底, 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 应以小块面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面条时要用叉子先将面条卷起, 然后送入口中。面包一般掰成小块送入口中, 不要拿着整块面包去咬。抹黄油和果酱时也要先将面包掰成小块再抹。
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 底蕴深厚, 作为中国人, 我们一直以我们的传统美食为傲。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 享受不同的美食带来的不同感受, 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 (英语国家) 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2) .
[3]刘承华.文化与人格——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M].
[4]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2) .
【中西方之差异饮食文化】推荐阅读: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10-17
中西方文化差异10-23
中西方文化差异07-12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12-19
中西方酒文化差异05-23
中西方烹饪文化差异09-22
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11-06
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12-15
中西方美术文化差异08-26
中西方语言与文化差异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