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翻译

2024-12-03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翻译(共8篇)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翻译 篇1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的分析

摘要:翻译与文化有着密可不分的联系。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 ,但其语言文化的个性又给翻译活动设置了障碍。由于民族历史、社会制度、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别 ,我国汉族文化与英、美等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这种差异造成思维方式不同 ,具体体现在汉、英两种语言上的表现包括词语理解与运用、词义内涵、联想意义及句式结构的不同等方面。为此 ,分析其理论原理 ,通过引用例句做进一步的探讨 ,并就某些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如何把中英文翻译地更准确更贴近两种语言文化氛围,这是值得广大英语学习人士共同讨论一番的。关键词:文化 差异 全球化 翻译

正文: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信息和风格忠实、流畅、艺术地再现出来的实践活动。美国翻译理论家奈特指出 :“所谓翻译 ,就是指从语言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翻译作为语际交际, 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在很大程度,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吕淑湘也说, 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文化在人类社会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文化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甚至是文化的一部分,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特定的语言。换句话说语言的学习过程也就是了解一种文化的过程。翻译作为语际交际, 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1 ]。在很大程度,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吕淑湘也说, 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英语翻译不能脱离文化的教学。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极为重要。受其影响,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人们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跨文化合作)”、“acculturation(文化交融)”等一系列术语来替代“翻译”(郭建中,2000 , P277)。因此,怎 样更加准确、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创造完美翻译作品的关键。语词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广泛地、准确地了解他国文化中的观念、信仰、习俗、价 值标准等方面的同时,忠实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才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从事英语翻译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在实际工作中,文化信息有时很难 传递到译入语中,结果对等的标准就不能完全做到。一般来说,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传 统文化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列如一外国游客在中国旅游,由于饮食和天气等缘故,导致身体不适,去医院看医生,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是:由于吃多了辣制食物,出现上火。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到底怎样把“上火”这个词翻译成外国游人容易理解且易于接受的词语呢?一般如果对于中国人来说“上火”一词,是在熟悉不过 了,然而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你仅仅说一个“hot”,他们该怎样去理解呢?所以当然在英文当中也有不少的此类的与文化有很大关联的词语,譬如,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对于学习英语的我们来说,如果你不懂语言出处的相关历史,我们很难翻译出它的真正意思,其实这句话

正是源于英国的著名历史事件—1815 年滑铁卢之战。所以,如果翻译工作者能多了解彼此语言的传统文化及某些著名历史,这无疑对翻译有很大的帮助。

二.宗教信仰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欧美人信基督教的居多, 认为上帝(god)可创造一切,因而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的说法。而中国人则信仰佛教,相信“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词语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再如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 要神形并茂地译成英语并不容易。主要问题在于信仰基督教的英语国家对“和尚”这个概念比较陌生,而有关和尚的典故更是鲜为人知。因此,译成英语时形意很难兼顾。所以只能传意或重形取其中一种,传意可用英语中现成的成语:One boy’ s boy;two boys are halfa boy;threeboys are no boy.再看下面实例: Being a teacher is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如果直译为“老师一直在创造中,犹如泥土开始呼吸”是错误的,因为信基督教的人认为,上帝创造了人,而人是来自尘土,又归于尘土。因此,英语中的creation 往往与“上帝”有关,而dust 或clay 则常指“上帝创造的人”。由此可见中西文化中不同的宗教信仰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中。如果译者缺乏对这种文化个性的深刻了解, 就难以鉴别句子的文化内涵,对译文的准确性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时间观念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 两个民族在时间观念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英语中的“the latest news”译成中文就不能译为“最后消息”,而只宜译为“最新消息”。类似的例子如the latest discovery of sth(最新发现),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sth(最新发展)等。再看下面的例句“可是我们已说到故事的后面去了”。“故事的后面”不能译成“behindthe story”, 英文不这么说, 英语里表达相同意思的地道说法是视角相反的“aheadof the story”(把后面的故事提前说了)。因此, 这个句子可以译成“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the story.”译者如果缺乏对英汉民族在时间观念上的差异作深入的了解,就会导致错误或误译。

四.日常谈话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称谓的翻译。称谓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它们反映了习俗风尚和表达习惯。英文里的称谓比较笼统, 比较模糊, 在使用上表现出相对的随便, 它不象中文里的称谓,非得把身份分得一清二楚, 这与西方社会的“人为本, 名为用”的价值观及中国文化传统的“重名分”有关。如父辈的男性亲属, 英语中概以“uncle”称之, 而汉语则有“叔、伯、姑父、舅舅和姨父”等称谓;“cousin”一词也可对应于中文里的“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姐、表妹”等称谓,因此英译汉时,就必须视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

此外, 我们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尊称, 谦称词或词语,如“××君、××先生、×公、×老”以及“小人、寡人、鄙人”等等。要把这些词语翻译好,恐怕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英语里几乎没有与此相对等的尊称、谦称词语。因此, 在翻译时,只好将就按英语习惯表达,译成Mr.××,而不能把“某某君”译成gentleman ××, 把“某老”译成senior ××,or old ××等等。

五.各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社会 文化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来感受和体验现实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形成一种独特的观点和认识。而词汇的象征意义是最富有文化气息的联想意义的。譬如,英语有man’s best friend(人 之良友)的说法。谁能想到这是指什么动物呢?说“人之良友”是狗,许多人会觉得奇怪,在中国,狗往往使人联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汉语中以“狗”为喻体的习语几乎都是贬义的: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狗血喷人,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但在英国,人们对狗的看法和我们截然不同,他们喜欢狗忠 实、可靠、聪明、可爱的品质,把它视为忠诚的伙伴,dog在英语(特别是谚语)中往往含有褒情善意。A luck dog 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 把我的朋友看作是你的朋友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人皆有得意时Hot dog 热狗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 助人过难关;又如“龙”这个词在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外国人却“谈龙色变”,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不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是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另外,dragon还有“泼妇’的意思,由此可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由于各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的,翻译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习俗,从表面意义和形象构词到深层内涵和文化特征全都一一对应。这样就要求在进行翻译或是跨文化交际中,深刻把握其文化内涵,从而适应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交际的需要。六.饮食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毋庸置疑,中国是一个有着源远历史的烹饪大国,其复杂的菜系更是举不胜数,当然对于国人来说,一说菜名就知道是什么菜,主料、烹饪方法、形状及口感都了解一清二楚,而对于外国人来说,如果直译的话,就有可能让他们产生误解。譬如,夫妻肺片,民间翻译:Husband and Wife’s Lung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麻婆豆腐,民间翻译:Beancurd Made by a Pock-marked Woman(长满雀斑的女人制做的豆腐);如果是这样翻译给外国游客的客的话,可以想象他们是如何的表情,这顿大餐还进行的下去么? 所以为了避免笑话百出,我们可以这样翻译:夫妻肺片—Beef and Ox Tripe in Chili Sauce(泡在辣椒酱里的牛肉和黄牛肚);麻婆豆腐—Mapo Tofu(麻婆豆腐的汉语拼音。有些菜名翻译为避免直译产生误解,我们可以从主料、烹饪方法、形状或口感、人名或地名等方面来着手进行翻译。其中,具有中国餐饮特色的传统食品,使用汉语拼音命名,如饺子:jiaozi;具有中国特色且被外

国人接受的菜名,使用方言来拼写,如:豆腐:Tofu;中文菜肴名称难以体现其做法及主配料的,使用汉语拼音,并在其标注英文注释。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说过“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语言结构之间的差异给译者带来更多和更严重的复杂情况”。王佐良先生也曾经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可见,要想译作传意, 甚至传神。首先心须克服两种语言所负载的不同的文化差异

综上所述,文化语境的诸多因素影响着语词的翻译。因此,在语词的翻译中,译者必须了解不同民族社会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语词所包含的文化语义,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如原译文语言与文化因素与译文基本一致时,可采用对等直译法、形象套用法、借用类似法等;如果原文语言的文化因素与译文不对等时,可采取求同存异法、意义 对等法、添加注释法等,当然将一种语言译为不同文化的另一种语言并非容易的事,而将特定文化语境中的语词翻译成同样体现文化特色的语词就更是难上加难,有 时难免出现引起读者误解和曲解的翻译。这就要在异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中找一个正确的切合点。

参考文献:1.胡文仲1 文化与交际[M]1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1994.2.邓炎昌,刘润清1语言与 文化[M]1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1994 3.彭保良.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立[J ].中国翻译,1998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翻译 篇2

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A·奈达曾经说过, “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 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因此, 要在两种语言之间成功的进行翻译, 除了需要通晓这两种语言文字, 还必须了解其背后所处的文化, 尤其是深刻理解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2中西方文化差异在文学翻译中的影响

2.1宗教背景的影响

宗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独一无二的组成部分。中西方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背景。就中国而言, 发展到今天, 逐步形成了以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儒教为主体的基本格局。在翻译工作中要注意因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的不同, 给翻译工作带来的影响。例如《红楼梦》第六回,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所说的“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这一成语, 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翻译为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而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杨宪益先生将其译为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二者的区别在于God是基督教中对上帝的称呼, 而Heaven则是“老天爷、上天”的意思。如果翻译时使用God就会使人们误以为刘姥姥具有基督教信仰, 所以此处使用Heaven更为准确。

西方主要信奉基督教, 如果不了解相应的宗教知识, 也会给翻译工作带来麻烦, 造成错译。比如Writing on the wall这一习语, 从字面上理解是“在墙上写字”, 但实际上该词出自《圣经·旧约》里的一个故事:一次, 巴比伦国王宴请群臣时, 突然有一只人手显现, 在墙上写字。国王大惊, 请来法师破解其意, 法师说其意为巴比伦国的末日已到。后来西方人就用Writing on the wall比喻“灾难的来临和预兆”。如句子He saw the writing on the wall for the British car industry several years ago.意为“他早在几年前就预见了英国汽车工业的灾难将至。”如果不了解相关的宗教背景知识, 翻译时就会造成错译。

2.2地理位置的影响

中西方国家地理位置、生活环境的不同, 也会对翻译造成一定的影响。有时相同的现象, 因为不同的地理位置、生活环境, 人们就会持有不同的态度或观点。比如, 中国地处东亚地区, 春天受到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刮东南风。所以中国的诗词歌赋里, 常把“东风”与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例如宋代朱熹的《春日》写到“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东风蕴含着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寓意, 而秋冬季节刮起的西风, 往往给人以萧条、肃杀的感觉, 寓意着悲凉伤感、凋零破败。与此相反, 英国位于欧洲西部, 常年温和多雨、盛行西风。所以在英国人看来, 西风并不代表着悲凉伤感、万物凋零。而是象征着摧枯拉朽、积极向上的精神。正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作《西风颂》, 把西风比作革命的力量, 气势磅礴, 横扫一切。表达了诗人对革命终将胜利、光明一定到来的坚定信念。所以如果忽视了地理位置的影响, 就会给翻译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惑, 直接影响翻译的质量, 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

2.3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的影响

中西方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的差异对翻译工作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龙”是皇权的象征, 是九五之尊的代表, 寓意神圣、吉祥。大多数华人也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引以为荣。但在西方国家里, 龙却是凶残邪恶应该被消灭的怪兽。西方很多文学作品里都描述了主人公与龙做斗争的故事, 像德国古典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 描写了主人公与“龙”做斗争, 最终屠龙成功的故事, 凸显了主人公的丰功伟绩。所以, 如果不考虑文化传统的不同, 直接将中国文化里的“龙”翻译为英文dragon, 就与我们要表达的原有含义大相径庭了。

此外, 风俗习惯的不同有时也会对翻译工作产生一定影响。比如, 大象在中国及泰国等东南亚地区一直是吉祥的象征。有关大象的比喻多半是积极、褒义的。而西方文化则恰恰相反, 认为大象是大而无用的东西。英文中elephant常喻指大而无用、累赘的东西。还有中国的一些俗语、成语, 由于中西方风俗习惯的不同, 在翻译时也要注意。比如俗语“情人眼里出西施”, 在翻译时由于西方人不知道西施是中国古代的美人, 因此如果直接翻译人名, 西方人将不能理解其比喻意义, 此处应将“西施”翻译为Beauty (美人) , 更为合情合理。

2.4思维习惯、语言结构对翻译的影响

英语和汉语之间的思维习惯、语言结构各有不同, 比如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是由微观到宏观, 注重抽象的逻辑思维, 造句时常用各种形式的连接词、分句、从句, 注重“以形显义”。东方人的思维习惯是从宏观到微观, 注重形象思维、视觉思维, 造句时少用甚至不用各种形式的连接词, 注重功能、意义的表达, “以神统形”。由于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二者密不可分, 思维方式依赖于语言的表达, 语言也可以反映思维方式。所以翻译时不仅要注重语言的转换, 也要注意不同思维方式、语言结构的转换。

下面就以清代沈复的《浮生六记》节选举例:

太华之高不知几千仞, 惜未能裹粮往登焉。归途见柿林正黄, 就马上摘食之。土人呼止, 弗听, 嚼之, 涩甚, 急吐去。下骑觅泉漱口, 始能言。土人大笑。盖柿需摘下, 煮以沸始去其涩, 余不知也。

译文:I have no idea how many thousand feet high the Hua Shan Mountain are and regret very much not having been able to pack up some dry provisions and go exploring them for a few days.On my way back I saw some wild persimmons, which were of a ripe color.I picked one from the tree while on horseback, and was going to eat it then and there.The native people tried to stop me, but I wouldn’t listen to them.Only after taking a bite I did fi nd it to have a very harsh fl avor.So much so that I quickly spat it out and had to come down from the horseback and rinse my mouth at a spring before I could speak to the great merriment of my native advisers.For persimmons should be boiled in order to take away their harsh fl avor, but I learnt this a little too late.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中文原稿只有72个字, 没有使用任何连词, 但对于读者来讲, 非常简洁连贯、形象生动。翻译后的英文版本, 使用了许多连词和从句, 使整段文章有机组成一个整体, 更加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3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看翻译原则

关于翻译的原则和标准, 中外不同翻译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标准, 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提出, 翻译要做到“忠实和通顺”“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异化为主, 归化为辅”。

3.1 忠实和通顺

翻译工作最基本和首要的原则就是要忠实于原作者的思想内容、风格神韵。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 用流畅易懂、逻辑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 做到文理通顺。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认为, 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能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一致, 翻译就可以说是成功的, 译者不能随意增加原作没有的思想, 更不能随意删减原作的思想。所以, 在翻译过程中, 要尽可能做到二者兼顾, 不偏不倚。过分强调其中任一方面, 都会背离翻译的基本原则, 过分追求忠实但不通顺, 译文的可读性差;过分通顺但不忠实于原文, 译文无异于改编。所以忠实和通顺二者相辅相成, 对立统一, 密不可分。

3.2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直译, 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比如主谓语序、动宾词序的一致性, 思想感情、社会经历的相似之处, 使得我们很多时候可以通过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意译, 也称为自由翻译, 它是指保持原文意思、舍弃原句外在形式的翻译方法。

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有时完全使用直译会导致目的语读者理解的障碍, 所以在以直译为主的同时, 还要以意译为辅。特别是像谚语、成语、习语、俗语等等, 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 往往无法找到准确、对应的表达方式, 所以采取忽略原句外在形式、尽可能保留其内在意思的意译方法, 使译文更加精炼、准确。例如成语:“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如果直译为: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horse, who could have guess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译文冗长而且不能清晰明了地体现出“因祸得福”的意思。而意译为:Misfortune might be a blessing in disguise.则言简意赅又准确表达了源语言的深刻寓意。

3.3 异化为主, 归化为辅

异化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 保留原文的语言文化特色, 打破目的语语言表达方式的翻译方法, 主张以源语言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归化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 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异国情调和陌生感, 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更符合目的语表达方式的翻译方法, 主张应以目的语或目的语读者为归宿。按照美国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的说法, “异化法是接受原作品的语言及文化差异, 把目的语读者带入外国情景”, “归化法是把原作品带入目的语文化的翻译方法”。翻译时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 我们既要忠实原作者的思想和风格, 又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及译文的流畅性;既不能背离原文的主旨内容、语言习惯, 又不能使译文生涩难懂。所以多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方法。二者并用, 相辅相成, 辩证统一。

4 结论

综上所述, 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宗教传统、地理位置、风俗习惯、语言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性, 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使得翻译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掌握各方面的文化知识, 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今天, 文化交流的碰撞和融合越来越频繁, 这也给翻译工作者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会, 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 加强学习交流, 整合文化资源, 更好地提升自身素质。在翻译过程中, 要坚持忠实与通顺相结合的原则, 尊重原作者的文学创作。坚持直译与意译相统一的原则, 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取长补短。坚持异化与归化相协调的原则, 力争在保留源语言文化特色、思想风格的同时, 使目的语读者清晰明了地进行阅读, 做到“信、达、雅”的翻译境界。

摘要:众所周知, 中西方文化存在诸多差异, 影响和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翻译工作而言, 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宗教背景、地理位置、风俗习惯、语言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 不可避免地给翻译工作带来一定影响。本文将从以上各个方面进行分析, 阐述其对翻译的影响, 并浅析翻译过程中的翻译原则。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影响,翻译原则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 2001 (2) .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3]劳伦斯·韦努蒂.译者的隐身[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篇3

【摘要】本文中,笔者从自身的翻译经验出发,对比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效果,并通过举例说明,文化因素对翻译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以期能够让人们增强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差异的重视,从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文化差异敏感性。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障碍 翻译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过程,它注重对信息、内容以及艺术的表达。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翻译家曾指出:“我们所说的翻译,就是在译语中使用最贴切的对等词汇将语言和文体描绘出来。”多年来,功能等值、对等、传神等标准已经被翻译界的人士列为翻译实践中的通用规范。本文中,笔者从自身的翻译经验出发,对比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效果,并通过举例说明文化因素对翻译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以期能够让人们增强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差异的重视,从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对文化差异敏感性,进而帮助改善人们在翻译中经常遇到的文化障碍。

一、生存环境的差异

通常我们将一个民族所归属的地质条件和生活领域统称为生存环境,由于语言来自于生活,所以生存环境是影响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主要因素。例如,汉语中的“东风”与英文中的“east wind”,因为中国东面紧邻大海,所以中国文化中的东风有春天、温暖之意,而英国面临的是大西洋,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其东风则意味着寒冷。为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区别地域之间的差异,以免由于语境上的误区造成读者的误解。如果翻译者想要很好地将一篇作品翻译出来,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外,还要对各国的文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分析中西方语言之间的差异,从而找到其共同特性,以保证能够最大限度的表现出作者的本意。

二、历史文化的差异

中西双方都是历史悠久的国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沉淀出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例如,汉语言中会存在许多的故事,“卧薪尝胆”、“毛遂自荐”等成语都源于历史典故,而“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等都是中国的传统寓言。但是英国的许多典故中涉及的人或者事物都是源于英国的文学宝库,莎士比亚的一系列作品一直广为流传。另外,由于受到西方的圣经、罗马神话等影响,许多典故都源于希腊神话。

三、社会习俗的差异

社会习俗往往导致中西方国家对相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比如,汉语言中,“狗”被视为是一种卑微的动物,因此与狗相关的一系列语言都包含贬低的意思,例如“狗急跳墙”、“狗眼看人低”等,但是在西方国家,狗则被视为忠诚、勇敢的象征,并经常被用来比喻人类,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得意之时)”等。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民族心理之间的差异会导致人们对不同事物的褒贬含义有所不同。如果只是单纯的利用字面意思翻译,不能通过分析习俗差异来展开翻译,将导致翻译出的内容不切实际,甚至会传递出错误的信息,从而造成交际过程出现障碍。

四、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信仰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成分,对于人类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宗教信仰中最主要的就是佛教和道教,而西方则以基督教为主。宗教信仰之间的差异也就导致了人类在语言上表现出了不同。如,在与佛教有关的习语中有“五体投地”、“借花献佛”等,而西方与神、上帝有关的词汇包括“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等。在《红楼梦》中刘姥姥说过一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杨宪益则分析了中国的汉语言文学之后,将其翻译为“Man propose,Heaven disposes”,既保留了文章的宗教色彩,也充分体现了刘姥姥的宗教信仰。而对于英美的读者而言,将其翻译为“Man propose,God disposes”则更容易被接受。

五、思维方式的差异

语言的表达是受思维控制的,由于各民族的思考方法有所差异,就导致了每个民族千年以来形成的语言文化倾向都有所不同。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手段,翻译本身将受到思维方式的限制。中国人表达事物时习惯由因到果,从大到小,先后有序来进行阐述;而英美人士的思维表达却和中国人相反: 由小到大,先结果后原因。例如,表格中填写地址:北京朝阳区平乐园8号。翻译成英语应该是:No.8,Ping Leyuan,Chaoyang District,Beijing,China。如果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直接翻译成China,Beijing,Chaoyang District,Ping Leyuan,no.8西方人就不能理解。因此,翻译工作者只有了解了中西方人民思维方式的差别,才能准确地进行翻译。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中西方文化之间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的差异,他们都与翻译工作息息相关。为此,如果翻译者想要很好地将一篇作品翻译出来,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外,还要对各国的文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分析中西方语言之间的差异,以保证能够最大限度的表现出作者的本意。

文化和翻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翻译的过程不单纯是在语言层次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过程中的难点并不在于对语法和句子结构的分析,而在于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导致的语言活动负迁移。互译的过程就是一个克服文化障碍的过程,而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语言中往往包含一系列社会范畴的内容,包括社会现象以及历史现象等。由于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不可分割的特性,在翻译之前先了解各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将会帮助翻译者轻松跨越语言之间的障碍,从而翻译出更贴切的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张代芬.浅析中外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以《甄嬛传》英文译本为例[J].科技致富向导,2014(14):287-287,295.

浅析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与翻译 篇4

浅析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与翻译

本文探讨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表现和对翻译的影响.通过对比提高翻译质量,使译文更自然、更贴切、更符合目的.语的思维方式.

作 者:丁铭 林欣达 金海英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00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年,卷(期):2007“”(35)分类号:H059关键词:中西方思维方式 差异 汉英翻译

中西文化差异与商标名称翻译 篇5

姓名

班级

学号

中西文化差异与商标名称翻译

摘 要: 尽管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影响,但一个民族由来已久的文化是不可能完全被另一种文化所取代的。所以在英文商标品牌名称翻译中,必须从社会文化背景考虑语言的使用。商标的名称要适应销售地位的风俗习惯,适应不同社会不同国度的道德观念,是商标和品牌的译名实现“客从主变,入乡随俗”。如果因为文化的差异,原商标词的内在含义很难为译文的读者所领悟时,译者就必须根据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各自特点,采用创造性的翻译方法,设法消除文化差异造成的沟通障碍。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商标英译 翻译策略

1.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①从数字上,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国家中,“7”是一个吉祥的数字,相当于中国的“8”。所以在商标的翻译中,如果要译出品牌的内在含义,需要译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创造性的翻译。例如:Mild Seven7-Up。就很好的体现商标中蕴含的祝福好运的意思。②从动物上,一些西方人看来有着积极意义的动物却可能为东方人所躲避。而东方人看来吉祥的动物却为西方人所讨厌。例如:英国的OWL牌钢笔笔尖的翻译,没有直译为“猫头鹰”,而是译为“猎头鹰”牌。因为猫头鹰在西方是智慧的象征,英语中就有“as wise as an owl”的俗语。但在中国,猫头鹰则被看作是预兆凶险的动物。因此翻译为“猎头鹰”符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又如:“孔雀”彩电在出口时用的商标不是Peacock而是另外起了一个名字:Uranus(天王星)。因为在我国孔雀象征着美丽、鲜艳和高贵,是吉祥的象征,这用来形容彩色电视机是非常有感召力的。然而,英语民族通常认为“孔雀”为污秽、猥亵之鸟,会给人带来厄运。孔雀开屏又被认为是自满自傲,通常用来形容自满、洋洋得意之人,所以不被译为Peacock。再如:凤凰牌自行车英语商标是:Phoenix,懂英语的中国人会把它联想到吉祥。但是如果将“凤凰”译为Phoenix,出口到西方国家,可能就会为人所厌恶。因为凤凰在那里是凶猛的怪物。③从汉语言特点上,汉语字的同音字、同义字词很多,在翻译英文商标、古诗词翻译的关键 – 以美为重

喜悦”。而将其译为飘柔则具有美丽秀发柔柔亮亮,顺滑易梳的含义。再如:柠檬味型软饮料“Sprite”原意为“小精灵、鬼怪”。而将其译为“雪碧”,雪,有寒意;碧,清澈碧蓝。在大夏天,这样的饮料名,听着就想喝。因此这样的创新译法就可以更好地将文化内涵变通反映到译文当中,实现信息价值等值。③音意结合法:是一种将音译与意译兼容的翻译方法,以原商标或品牌为基础,在译语中找到发音与原义相同或相似、同时又反映产品一定特征的词汇。用此方法处理商标与品牌的译名,不仅要求译名与原名谐音,而且要求译名含有寓意,反映出商品的某些特征,使消费者从译名的发音和词意中产生与该产品相关的联想。无论是专有名词、普通词汇还是臆造的词汇均可采用这种译法。如:美国Simons公司生产的床垫Simmons,译为席梦思,不仅音与原意相似,而且还融合了产品特性,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再如:“Nike”运动产品系列的商标译为“耐克”,既有坚固耐穿的含义,又包含了克敌、必胜的意思,与其原意“胜利女神”不谋而合。

3.结论

综上所述,商标翻译要求精练、准确,讲究神韵,不但要达意,还要传神。因此,深入了解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是做好商标翻译的必要条件。译出原语商标所含的产品信息及其趣涵,发挥其提示、传播、促销、稳定等功能,使之真正成为开启市场的一把钥匙。

参 考 文 献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翻译 篇6

在音乐方面,一群有才华的作曲家包括贝多芬,海顿,莫扎特,舒伯特和舒曼,在这个时期创作了具有持久价值和影响力的作品。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是强调独创性和个性,情感表达,自由和实验形式。贝多芬和舒伯特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为他们缩短了古典和浪漫时期的差距。而他们正式的音乐技巧基本上是古典的,他们的音乐展示了强烈的个人感情。此外,他们对纲领性元素的使用为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剧作家提供了重要的模范。

贝多芬(1770-1827),通过他的天赋发展和统一了主题材料,他在自己的奏鸣曲集,室内音乐和交响曲中极大地扩充了奏鸣曲式表达的可能性。他的天才被公认为是尽管他在31岁时听觉逐渐衰弱,但是他却在音乐创作中完成了极大的挑战。他的作品包括九部交响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十六首弦乐四重奏曲,五首钢琴演奏曲,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和歌剧费德里奥以及几首序曲。

你或许可以说十九世纪所有的西方音乐在德国的土壤深深扎根,德国为浪漫主义音乐所取得的成就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但这些成就不仅仅属于一个时代,它会一直存在。

在那个时期加强音乐表现力变得更有可能,是由于改进和完善了乐器可表演节目的同时出现了新的曲式,例如民谣,夜曲,间奏曲,狂想曲,前奏曲和玛祖卡舞曲。浪漫主义精神的发展常是从诗歌文本,传说,民间故事,民俗音乐和舞蹈中吸收营养和灵感。早期阶段的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性作曲家有埃克托·柏辽兹,弗雷德里克·肖邦,门德尔松和弗朗兹·李斯特。随着这些音乐家的参与,管弦乐器的使用发展到极端的表现以及和声语汇和全面的半音音阶。此外,他们尝试结合乐器和人的声音效果。有很多人物与浪漫主义音乐中间阶段的乐曲和实验有关。以下是一些代表性人物:安东尼德沃夏克(捷克斯洛伐克), 爱德华·格里格(挪威),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罗斯),同时还有许多波兰,俄国,法国,斯堪的纳维亚的作曲家。

歌剧被认为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重要部分。德国的浪漫主义歌剧大约是从1821年卡尔·马利亚·冯·韦伯的作品开始的。然而意大利的浪漫主义歌剧,是由葛塔诺·多尼采蒂,温琴佐·贝利尼和焦阿基诺·罗西尼发展的。在世纪末期朱塞佩·威尔第使意大利歌剧达到高速发展阶段。

德国浪漫主义歌剧在十九世纪末期因为理查德·瓦格纳的作品而达到巅峰。理查德·瓦格纳巧妙地将不同的成分例如民族主义情绪,英雄崇拜,奇异的服装,音乐表现力和着重于剧本歌词,连同优秀的管弦乐设定结合到一个歌剧形式中。他最大的贡献是,然而,设计的主题装置即主题音乐把特定的章程连接起来。

在十九世纪末期和二十世纪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最后阶段是由来自全欧洲的许 多作曲家所代表,例如古斯塔夫·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爱德华·埃尔加爵士,吉亚卡摩·普契尼,圣·桑和西贝柳斯。

(4)英国浪漫主义诗歌

浪漫主义诗歌大部分出现在英国,其代表人物分为两派:消极浪漫主义派和积极浪漫主义派。前者包括华兹华斯和科勒律治等;后者包括拜伦,雪莱和济慈。

消极浪漫主义诗人选择远离城市,栖身自然湖畔。他们的诗歌特点是在内容和文体风格上都有所创新,同时把神秘的,潜意识的,超自然的作为主要考虑因素。这一派中最著名的是华兹华斯(1770-1850)和科勒律治(1772-1834)。华兹华斯的作品中呈现了大自然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他相信感官对自然的崇拜能使人们更深的领悟生活的真谛。他最初支持法国大革命,但是与积极浪漫主义派相比,他后来不那么热烈的支持法国大革命。他的代表作包括《抒情歌谣集》(与科勒律治合著)和《序曲》。科勒律治是消极浪漫主义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他不仅创作了《忽必烈汗》,《古舟子咏》和《克里斯塔贝尔》这样美的诗歌,而且他主张诗歌的真正结局是“通过美的媒介”传递快乐,为文艺评论提供了有价值的原则。

《抒情歌谣集》的出版对浪漫主义诗歌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出版标志着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始,也确立了华兹华斯和科勒律治在浪漫主义发展中的领导地位。该诗集第二版的前言中华兹华斯描述诗歌是“自发的感情流露”成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运动的宣言书。华兹华斯从和科勒律治的合作关系中获益匪浅。首先,这种合作关系使华兹华斯远离了剑桥岁月创作长诗时的矫揉造作。华兹华斯和科勒律治合作的第二个结果是形成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诗歌创作,指导着华兹华斯以后的人生。华兹华斯希望这样的诗歌可以永久的为人类的“道德关系”做贡献。华兹华斯的诗歌也包括传记体式的,例如《废毁的茅舍》,它记录了一个迟钝可怜的女人,在她的丈夫去参军并且杳无音讯之后这个女人的衰老。“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事件和情况,用人们使用的平常真实的语言来描述它们。”

华兹华斯在1843年从他的朋友罗伯特·索西那接班英国桂冠诗人直到1850年去世。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革命的中心人物,华兹华斯的贡献有三点:第一,对于自然的新态度;第二,对于个人情感的深度探究;第三,把诗歌仿如人生体验的中心。

科勒律治在诗歌和批评理论上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因为他的作品《忽必烈汗》和《古舟子咏》,他作为一个诗人的造诣是毋庸置疑的,这两部诗集的感性抒情经常被后来的作家回响。他还有一个荣誉是作为最著名的英语评论家之一,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的文学传记。科勒律治的观点是,文学的基本要素是情感和想法的结合也是他所说的“想象力”。他特别强调诗歌的功能是联系普遍与特殊,主观与客观,一般和个别。在他的心里,评论就是在带入自觉意识之前去识别文学中相似但不同的元素。

纵观他的一生,科勒律治有很多角色,例如诗人,社会评论家,文学评论家,神学家和心理学家。在科勒律治的所有才能中,他认为自己有一个潜在的创造性原则,他认为人与自然的统一是基础原则。对科勒律治来说,想象力是最初的最原始的凝聚力量,因为它代表着直觉的,非理性的理解和认出辨别物质世界代表着双倍的力量,这是和谐的。在他的诗歌和他的评论中,他尝试结合普遍的观点和对于特殊以及感觉的敏锐观察。

浪漫主义运动的第二阶段是从1805年到19世纪30年代,特点是复苏对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趣和对民族始源的重视,通过收集和模仿民间风俗,民间歌谣和诗歌,民间舞蹈和音乐来证实。这包括许多以前忽视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复苏的历史鉴赏曾被转化为想象写作,沃尔特·斯科特是代表人物,他被认为是创造了历史小说。在这一时期,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达到顶峰,产生了约翰·济慈,拜伦勋爵和波比·雪莱等伟大诗人。

浪漫主义兴趣显著的附带结果是哥特式小说的诞生,论述超自然的,灵异的,可怕的现象,像玛丽·雪莱的作品《弗兰肯斯坦》和马图林,萨德侯爵和霍夫曼的作品。在德国浪漫主义的第二阶段由阿尔尼姆和布伦坦诺,冯·维妮高尔和艾兴多尔夫支配。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和小说家的代表人物是埃德加•艾伦•坡。

浅议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篇7

1. 生存环境的差异

生存环境是指一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它对这个民族的语言及词语的内涵意义有深远的影响。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汉语中的“东风”和英语中的“east wind”。中国东临大海,在中国文化中,“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固有“东风报春”之说。而英国面临大西洋,东临欧洲大陆,属西半球的海洋性气候,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东风象征着“寒冷”、“令人不愉快”,不过英国人很喜欢报告春天消息的“西风”,正如中国人对“东风”的偏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西风颂》(Odd to the West Wind)中这样写道:“O,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啊,西风,假如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翻译这首诗的时候应对这一地域差异做出注释,否则会给一些缺乏英国地域文化知识的读者造成困惑和误解。

语言的产生常常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比喻大手大脚、花钱浪费,汉语是“挥金如土”,而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自古以来都在大陆上生活繁衍,离不开土地;而英国是岛国,历史上航海业一度领先世界,因此与海洋或水有关的习语较多。如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

2. 历史文化差异

中西方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历史长河中所沉淀形成的历史文化有所不同。汉语中的典故多半来自文学、历史、传说、神话、寓言等。例如:在汉语中,“卧薪尝胆”、“毛遂自荐”、“负荆请罪”等都是历史典故,而“画蛇添足”、“守株待兔”、“拔苗助长”等典故来自中国寓言。而许多英语典故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来自于英国文学宝库,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讲英语的人每天都在引用出自莎士比亚作品的典故,他剧本中的许多台词流传至今。例如:forgive and forget(不念旧恶,不记仇)、all is not gold that glitters(发亮的东西不一定是金子)、that’s all Greek to me(我对此一窍不通)等。此外,整个西方文学都深受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的影响,许多典故都出源于《圣经》和希腊神话,如:“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灾祸之源)”、“olive branch(橄榄枝,象征和平)”、“a kiss of death(表面上友好实际上坑害人的行为)”等。

3. 社会习俗差异

不同的社会习俗导致了中西方国家对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持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在汉文化中,人们认为“狗”是一种卑微的动物,都瞧不起狗,因此与“狗”相关的一些习语普遍都含有贬义,例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眼看人低”等。而在西方国家,狗是“勇敢”和“忠诚”的代名词,常常用来比喻人,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得意之时)等。

4. 宗教信仰差异

宗教信仰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佛教和道教在中国宗教信仰中占有主导地位,而基督教在西方国家的崇拜者更多。这种宗教信仰的差异也同时在人类语言文化中表现出来。例如:在中国与佛教有关的习语有“借花献佛”、“五体投地”、“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国家,与“上帝”、“神”有关的习语有“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Go for God’s sake(看在上帝的份上)等。《红楼梦》中刘姥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中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根据《红楼梦》的文学风格和汉语言文化的语境,把它译为“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体现了刘姥姥的宗教信仰,从而保留了这部作品中鲜明的宗教色彩。而西方的一些翻译家顺应习语的使用习惯,把它译成“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这对于英美读者来说更容易接受。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几个方面外,中西方文化在许多其他的方面都有差异,而这些差异与翻译是息息相关的,译者要想做好翻译,除了有扎实的语言功底之外,还必须注意到语言的文化背景,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在翻译的时候全面正确地理解原文,尽量从差异中找到共同点,结合合适的译法最大限度地传达出原文的文化内涵。而要做好这一点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难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1989.

[2]杨平.翻译中的文化问题[J].外语与翻译, 1996.

[3]贾德江.论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J].外语教学, 2000, (4) .

中西方文化词的翻译技巧小觑 篇8

关键词:文化;翻译

一、简介

翻译应当是原文的语言再现,换句话说,是将原文文字所绘制的语言效果和艺术表达力等量地转换的译入语的佳作,而非仅局限于词句间的生硬转换。作为一名英语语言学习者,尤其是译者而言,后者是翻译练习的“必经之路”,是一定会经历过的痛苦磨练过程。能够影响译者的理解力和翻译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相对最具有代表性。

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同社会文化背景所脱离的语言是不存在的。由于地区的文化差异,各地的习语、俗语也千变万化、各不相同,这些语言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倘若对于文化背景知之甚少,恐怕也无法达到一个满意的翻译效果。

二、翻译过程中的文化问题分析

在影响翻译的各个要素之中,文化的因素尤为重要。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定发展文化,各个国家的文化也就随之变化不同。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语言的适应性相应的便成为了翻译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处理文化间的语言问题方面上不可马虎,倘若盲目的追求译者自身母语语言的连贯性和理所当然的通顺感,很可能会造成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翻译错误。并且由于文化的不同,翻译时对于主语和宾语的侧重点也是因文化而异的。在不同语言的不同词汇选择中选择出一个更为适合当前文化与语境的词汇是译者所追求,也是读者所期望的,因此本文从俗语、谚语等文化用词中选取几例,对于翻译时所应注意的文化问题加以分析。

2.1.1 汉语俗语习语的翻译

中国的成语是经过百年来长时间锤炼压缩而成的精妙短语,用四六个汉字便能表达出深刻思想、精辟内容,带有浓重感情色彩的语句。成语不管适用于古代中国,在现如今,人们依旧乐于并追求成语的使用和研究。由于文化的特定原因,有些汉语成语是无法单凭几个词语翻译成英文的,因此笔者特找出几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做出解释与分析。

(1)守口如瓶

瓶子,就物体本身的含义,即为“用于盛液体的、腹大口小的容器”。在成语“守口如瓶”中,“瓶子”即意为保守秘密的行为,或指某人能够像小口的瓶子一样守住秘密。倘若在汉译英的翻译过程中,英语语言学习者是秉承着这样一个心态进行翻译的,那这个成语将会被翻译成类似于“to keep one’s mouth as a bottle”或者是“to guard one’s mouth as a flask”之类的直译翻译方式。倘若不事先介绍好关于该成语的文化典故,或者字面意思,对于来说,这样的句子是会令人感到莫名其妙,无法理解。选取一种相对英语语言使用者更能够理解的方式,或者采用他们使用的习语,即“to be as close as an oyster”,能够更好地达到对等的效果。

(2)太阳打西边出来

无论是全球的哪一个角落,太阳永远都是东升西落的。因此汉语俗语“太阳打西边出来”的意思是指被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竟然发生了,也可表达说话人心中的惊讶与诧异。然而英语语言当中,人们不会将“the sun will rise from the west”作为一个表示内心惊讶与诧异的习语,更不会拿这句话用来形容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会发生。如:

e.g. A: “I will finish them this week”

B: “Yes, and pigs might fly.”

在这段对话中,A在许诺自己本周内一定能完成任务,而B的回答虽然是yes,但是后面加了一句话,倘若直译过来是“是的,(我这周能完成这些任务),并且猪会飞”,但在该语境中,汉语相应的理解便是“你能完成这些活儿的话,那么太阳就打西边出来了”。从这段对话当中我们能够看出,由于文化背景的原因,有时既然无法将源文字所描绘的场景直接用译入语转换出去,那么就可以采用一种折中的翻译方式,将源语言的俗语转换至译入语当中,并且采用译入语更常用的表达形式进行表达,既能做到源语言的输出,又能使译入语的使用者受到一个良好的输入。

2.1.2 歇后语中的翻译

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前面的引子短小精悍,通过引入一些中国几千年来的神话故事,来引出对于后半句的猜想,或者领会本句要表达的本意。歇后语的使用和理解,必须要完全植根于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若想脱离文化而单从字面上去成功理解每一句歇后语,是不可能做到的。同样的,当我们在翻译活动中,若想将中国的歇后语翻译成英语,仅仅靠字面上的翻译也是远远不能够达到翻译双方都能满意的效果的。

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对于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外国人对于吕洞宾姓甚名谁,性格如何完全不知道,所以当翻译这句歇后语的时候,我们绝对不能将其翻译为“when a dog bites Lv Dongbin, it never knows how kind Lv is.”,外国人也绝对不可能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只会觉得不可思议。所以我们应当采用一种意译法,即本句翻译的内容并不需要将歇后语中的人名地名精确地进行翻译,而是用解释说明的方法,让听者能够以自己使用语言的思维方式来接受和理解,即翻译为“the goodness of a person is no way to the ungrateful”。这样一来,句子的意思便能得到很好的表达。

再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果仅从字面意思上翻译,很多人会将这句话翻译为“we cannot touch a three-meter-tall monk’s head”,然而这句话倘若采用上述字面翻译的方法,便失掉了它的原意,即“无法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一头雾水”的意思。因此在翻译活动中,应将该句翻译成“someone’s mind is in a mess”,才能够很好地把“摸不着头脑”翻译出来。

nlc202309032126

诸如此类的汉语歇后语还有很多,如“孙猴子变戏法——无中生有”等等,我们不能够将“孙悟空”或者“孙猴子”这个形象翻译出来,而是要靠着意译的方法,令译入语的读者明白该句歇后语的意思,倘若单纯的从字面意思翻译,那永远达不到翻译的效果。

2.1.3 英语俗语的翻译

对于英语俗语的翻译,同汉语一样,我们需要了解一定的英语语言文化,才能很好地解释和翻译这些俗语。如在西方文化当中,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是西方人从小就会接触并且无形之中深入记忆的,因此该类俗语倘若直接翻译成中文,对于不了解西方文化的我们势必一种理解上的阻碍,因此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应当注意由于西方俗语造成的对人们理解不便的现象。

如,在很多文章当中,我们都会看到“the trojen horse”这样一句话,直接翻译过来是“特洛伊木马”的意思,然而如果我们对于希腊神话完全不了解,很多人会很相当然的仅仅理解为一匹马而已,只有理解了该俗语的典故,才能知道“the trojen horse”的意思是“内藏的奸细,引入的祸端”的意思。

再如“Adam’s apple”,在中文的解释当中,有很多人将此理解为伊甸园中亚当的苹果,因此理解为其他的并不符合该句原意的意思,然而倘若真正的对英语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我们便知“Adam’s apple”的意思是男性的喉结,并没有什么深入的衍生意思。

诸如此类的,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的翻译上的大相径庭的现象还有很多,语言翻译者和学习者应当在翻译的过程中,积极了解关于中西方文化的故事内涵,并且主动避免由于不同文化的现象的发生。

三、总结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在中西方的交流当中不胜枚举,然而如何试图去避免这种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仍旧需要语言学习者不断地去学习和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内涵。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字面意思的通透表达会使我们的翻译效果取得一个良好的反馈,对于该语言的文化的透彻了解更能够令读译者双方达到一个读译满意的双边效果。总的来说,只有当翻译的过程中能够考虑到文化内涵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达到一个既忠于原文,又适用于译文的翻译层次,才能够做到更好地对等。

参考文献:

[1] 陈宏薇. 汉英翻译基础[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 贾文波. 应用翻译功能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4

上一篇:携程网现状分析报告下一篇:基础素质测试后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