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2024-11-06

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共11篇)

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篇1

1. 文化概说

1.1 文化定义

综合各家见解,“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并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和为后人学习和传递下去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很大,故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从人的意义上讲,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归纳入“文化”的定义域,凡是人类的物质生产、社会组织、精神生活、科学技术、思想观念及风俗习惯等的行为文化都是广义文化的研究对象,而狭义文化仅仅把观念形态的精神文化视为文化,它包括社会伦理道德、政治思想、文学、艺术、哲学、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等。

1.2 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前人的全部劳动和生活经验,都是通过语言进行储存继而流传下来的。也就是说后人通过语言的学习,才能够掌握前人积累下来的整个文化。反过来看,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和使用,也不能脱离一个民族的传统而流传下来。文化是决定世界上各个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同时,文化的发展也推动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不仅如此,语言和文化两者之间还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因中西文化差异所产生的障碍和误解不断显现,所以,我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必须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理解和尊重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1.3 中西方文化渊源

西方文化主要有三个来源: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和希伯莱文化也就是基督教文化。希腊文化主张个人自由,重视科学研究,其突出的成就是哲学与科学;罗马文化主张民主与法制,主张向外扩张,美国文化中的主动出击、敢做敢说正体现了这一点;希伯莱文化是宗教哲学的文化,它主张互助博爱,追求善行善举,争取赎罪得救,这是西方人的行为准则和精神的寄托。西方文化是分析思维占主导,因而西方文化产生了个体主义与自由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为主干。儒家文化主张“宁静致远”,“礼之用,和为贵”,道家文化则主张“清静无为”。这两种文化都是以直觉思维为主导,因而中国文化强调整体,忽视个体。

2. 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

2.1 交际用语方面的差异

(1)中国人见面常说“吃饭了吗?”“上哪去啊?”,这些语言形式的功能都是表示友好的问候。而西方人听到后惊讶不已,甚至很反感,他们见面的时候一般都以寻问天气开始谈话。

(2)中国人初次见面经常问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家庭住址、身体状况。而西方人却对此很反感,在西方文化中这些话题和信仰一样属于个人隐私范畴,比较敏感,他们在见面的时候一般会问一些诸如天气、电影或电视节目等轻松话题,如“It is a fine day, isn’t it?”等。

(3)中国人告别时,把客人送到门口和楼下大门口最后要说“走好”“慢走”。而西方人却微微一笑做个表示再见的手势或者说“Goodbye.”等。中国人认为西方人不实在、不好客;而西方人则认为要尊重客人自己的选择。

(4)中国乃礼仪之邦,谦逊是中国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美德,同样表扬一位中国人和一位美国人,答语会截然不同。例如,“You look beautiful today.”中国人会回答“哪里哪里”,而外国人则会欣然接受说:“Thank you.”

2.2 习语差异

两种语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形式固定、寓意深刻、颇具民族特色的习语。

(1)地理环境差异

东风与西风:在汉语中,东风是温暖的,能使万物复苏,而西风是冰冷刺骨的,例如著名古诗言:“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在英语中,由于英国所处的不同的地理位置,东、西风有与汉语截然不同的文化涵义。对他们来说,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寒风,而西风是来自大西洋,带来的是盎然春意。例如著名诗人雪莱的著名诗篇《西风颂》。

中国是内陆国家,以农业为主,因此产生了许多与农耕有关的习语,如“五谷丰登”、“沧海桑田”。英国是个岛国,为了生存要与气候恶劣的海洋环境斗争。在与自然界抗争的过程中,形成许多源于航海或与海洋有关的习语,如know the rope——熟悉内幕(有经验的水手熟悉船上所有用来挂帆的绳子)。

(2)心理文化差异

狗在汉语文化中曾是一种卑微的动物,很多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如“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等。但英国人大都对狗有好感,如lucky dog(幸运的人);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都有得意时)。

龙在中国是权力、吉祥的表示,而在英语文化中,dragon指魔鬼,是罪恶的象征。

西方人对汉语里的“红白喜事”中的“白”字感到费解,因为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总是穿白色礼服,把白色与丧事联系起来会引起反感。

在西方,“13”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13个门徒出卖有关。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13”没有这种文化含义,但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近年来这种意蕴也被国人所接受,很多事都不愿意与“13”联系。

(3)宗教信仰差异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英语的民族是一个深受宗教影响的民族,特别是基督教文化基本上影响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英语中有很多词就源于《圣经》,如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在中国,佛教是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如“佛光普照”“借花献佛”都表现出了对佛祖的敬仰。

(4)文学背景差异

文学方面的背景知识对翻译有很大的影响,例如go Dutch不译成“去荷兰”而是“各付各的帐”。它源于一段史话:17世纪以后英国占据了海上霸主地位,到17世纪末,荷兰成为英国海上贸易的主要对手,两国曾发动多次战争,英国为了攻击对手,在许多场合下用Dutch一词表示厌恶情绪。go Dutch就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如汉语典故“身在曹营心在汉”、“猪八戒倒打一耙”等,在英语中也有Black Friday之类的词语。

3. 翻译原则、技巧与方法

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翻译时更全面准确地进行文化转换,因此,文化翻译应遵循的总的原则是:既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文化特色,又不能超出目的语文化和译文读者的可接受限度。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归化和异化问题主要涉及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从译作的表现形式上,它总是归化和异化的混合体。

3.1 归化

归化(Domestication)指的是在翻译中恪守本族文化的语言传统,回归地道的本族语表达方式。适当的归化能使译文读起来比较地道和生动。一般成语和典故因其比喻运用中通常包含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翻译中常采用归化译法,使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较为全面和贴切的译文。例如:They are willing to talk turkey and end the war.(他们愿意坦诚地进行谈判以结束这场战争)。火鸡对西方人来说极为熟悉,而中国人对此了解不多,如果直接翻译成“火鸡”,中国读者就会觉得莫名其妙,因为很难将“火鸡”与“战争”联系起来。英美人觉得火鸡求偶非常直截了当,因而这个短语包含“开诚布公”的意思。对于这类词语,翻译中采用归化法进行处理。

3.2 异化

异化(Alienation)指的是在翻译方法上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即以拼音或者直译的方法,努力保留原文中的形象化语言。例如:英语中的salad, coffee, ho dog等音译为“色拉”“咖啡”“热狗”等。

3.3 归化与异化结合

汉英两种语言文字系统不同,有时导致无法进行直接移植。因而,翻译中常可采用归化异化相结合的方法,即在音译词后加上一个类属性或者描述性的范畴词,如爵士乐、探戈舞等。例如:(赵辛楣)一肚皮的酒几乎全化成酸醋。译成:Thewine in Xinmei’s stomach turned to sour vinegar in his jealousy.西方人很难将醋和嫉妒联系起来,为了使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背景,更好地理解句子的隐含意义,译者在翻译时增加了这一短语in his jealousy,以作补充。

总之,语言的翻译,并非仅仅是语言到语言的转换,而是包括一种语言所代表的社会文化信息在另一种语言中的表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英汉两种语言,虽然各有其不同的文化内涵,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和体味这种内涵的文化意境,找出其异同之处,发现其深层意义并用与之相应的译文语言表达出来,就能达到翻译的真正目的。

摘要:语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英汉翻译的实践中, 通过对两种文化差异的对比, 掌握它们的特点, 并运用这些特点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困难, 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重视文化内涵, 才能克服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障碍, 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只有了解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异同、文化背景知识和不同的民族心理状态, 并缩小这种文化差异, 才能成功地进行翻译交际。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文化差异,翻译

参考文献

[1]River, W., Temperley.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1.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国教育出版社, 1997.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5]连淑能.中西思维方式:悟性与理性——兼论汉英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6]唐亮.从文化差异看英语习语的翻译[J].科技信息, 2008.

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篇2

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的目的和特点是语言文化的交流.熟悉两种文化和掌握两种语言同样重要.因此,本文着重讨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将英汉两种语言受文化差异影响而产生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比较,进而指出如何在翻译中进行合理恰当的文化转换,完成翻译的文化交流之使命.

作 者:谭慧明 作者单位:辽宁工学院,外语系,辽宁,锦州,121001 刊 名: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EDI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xx 26(6) 分类号:G04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 文化交流 价值观念 翻译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翻译 篇3

一、历史文化差异与翻译

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每一个历史典故和成语都包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都是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因此在翻译时,应在弄懂典故意蕴的基础上,注重文化之间的差异,采取恰当的翻译方法。例如,毛泽东《七律•送瘟神》诗词中有两句诗:“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诗中的“舜尧”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两位贤明帝王,为人民所爱戴,代表圣贤。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比较容易懂,但对于英美读者来说,若采取音译,会使他们莫明其妙,因此必须增译注释。即使那样,仍有隔靴搔痒之感,而且显得累赘,同时也使诗句失去了“诗气”。亚瑟•古柏在翻译该诗句时干脆用Sage-Kings代替,将其妙译为:“Spring winds move willow wands, in tens of millions: Six hundred million we shall all be Sage-Kings!”这样翻译既简单明了,音韵铿锵,又达到了传神的效果。

就西方文化而言,《圣经》中仅收入辞典的典故就达700条,有些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本身就成了典故。例如美国《时代》周刊曾登载这样一句话:“Many took to gambling and got in over their heads, borrowing from Shylocks to pay their debts.”在这里,作者援引了莎剧《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高利贷者Shylock(夏洛克)作为典故,来喻指那些债台高筑的赌徒不得不借高利贷还债。在这句话中,Shylock不再是《威尼斯商人》剧中那个具体的“人”,而是泛指那些斤斤计较的高利贷者。如果不了解这个典故就不可能很好地翻译。

二、地域文化差异与翻译

中英地域文化的差异在方位及其相应物上,就体现得比较突出。就“东风”与“east wind”而言,汉英两种文化里都有对应词语,所指词语意义相同,但内涵意义截然不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它吹绿了中华大地,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所以英国人讨厌“东风”。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曾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在诗的最后,诗人名传千古的佳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 O,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啊,西风,假如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翻译此诗时应对这一地域文化差异作一注释,否则会给缺乏英国地域文化知识的一些汉语读者造成困惑。

地域文化方面的差异,使得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也存在着差异。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耕牛是勤劳的象征,人们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为具有老黄牛精神。这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以牛耕为主,耕牛与农民朝夕相处,且勤劳忠厚,自然形成了中国人对牛的热爱和赞誉。与中国不同,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牛则很少干活,因此马在英美文化中则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所以汉语说“力大如牛”,按照英语民族的喻体,英语则说“as strong as a horse”;汉语讲“老黄牛”、“像牛一样勤劳”,英语则说:“work like a horse”;汉语讲“快乐得像只鸟”,英语则说“as happy as a cow”等。

三、习俗文化差异与翻译

不同的民族在打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告别、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约和习俗。如打电话时“您贵姓?”“我是某某”若直译为“Who are you?”“I am So-and-so”,这会使对方莫明其妙,应译为“Who is this speaking, please?” “This is So-and-so speaking”。谦虚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所以中国人讲话时习惯“自贬”,以示“谦和” 而西方人对这一点很不理解。例如中国人在发言时往往会说:“准备得不好,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在请客吃饭时,面对一桌丰盛得菜肴,主人往往会说:“也没准备什么好菜,请随便吃!”等类似的话。对于这些西方人很不理解。再如,中国人当听到别人恭维时总会谦虚客套一番:“哪里哪里,不行不行”,对此西方人觉得不可思议。他们会用“Thank you”来表示接受对方的夸奖和赞同。

四、宗教文化差异与翻译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有神话中的“龙王”,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例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刘姥姥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时,把它英译为“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似乎神形兼备,汉语成语巧对英语谚语。但由于两者存在着不同的宗教背景和深层的文化差异,译文就有使刘姥姥由信佛变成了西方基督教徒之嫌了。因为严格地说,此例中的“天”与“God”并不完全对应。笔者认为用“Heaven”来代替“God”更忠实于原文。

在宗教文化方面,有些词汇虽然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对应的词汇,但它们所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不同。比如“龙”与“dragon”,虽然其本义(denotation)相同,但其引申义(connotation)和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则大相径庭。英语中“drag-on”的文化意义为“怪物、魔鬼、凶残”等,它是一种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是可憎恶的象征。而汉语中的“龙”字则恰恰相反,它有着浓厚的宗教文化意义。自古以来,“龙”在汉民族文化中具有“神圣、高贵、珍异、吉祥、民族精神”的象征。在我国古代,“龙”是传说中的“上天”的神物,所以皇帝自喻为“龙”,皇帝的子孙被称为“龙子”、“龙孙”,历代帝王所用的东西都冠以龙字:龙廷、龙袍、龙床。在一定意义上,“龙”是中华民族渊源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因此,中国人常常把自己比喻为“龙的传人”,汉语也常讲“望子成龙”、“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马精神”等等。但由于“龙”与“dragon”存在着文化信息上的差异,因此有些有“龙”字的汉语不能直接译为“dragon”,如“望子成龙”不能直译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应意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

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篇4

翻译是一种涉及多元文化的活动, 是一种涉及语言规律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等多学科知识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包含着不同参与者对不同社会文化理解的过程, 翻译的理解和表达都受制于原语和译语各自的社会文化。翻译是文化与文化的对话, 是跨文化的交流。因此, 作为翻译的中介, 译者必须熟悉两种文化:本国文化和对象国文化, 才能做到译文的“忠实”和“通顺”。著名的学者王佐良先生说过, 翻译的最大难点就是不同的文化。由此可见, 翻译不仅只是要懂一种语言、一种文化, 而且要精通两种语言、两种文化。

中西文化的差异

1. 地理环境的差异

由于不同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影响, 中国人和英国人对“西风”有着不同的理解。中国西环山东朝海, 当西风刮起的时候, 通常是深秋或入冬时节, 因此,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经常将“西风”与“离愁”“哀怨”等情绪联系在一起。比如: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而英国西面环海, 东接欧洲大陆, 属于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因而英国人对“西风”总是怀有一种热切的感情, 在他们眼中“西风”代表着积极向上的态度。例如: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中的西风是生命活力的象征, 是革命精神的象征。

2. 思维方式的差异

一般而言,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归纳性的, 螺旋性的, 间接的思维。而西方人的思维是推论性的, 线型的, 直接的思维。中国人习惯于“拐弯抹角”的向别人提出请求, 委婉的接受或拒绝别人的要求。西方人则比较直接, 他们不喜欢揣摩别人的想法。通常会直接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或观点。

3. 风俗习惯的差异

英汉民族不同的生活经验和风俗习惯势必造成英汉民族在观察、认识问题的角度、方式和方法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就称谓而言, 英汉两种语言对一个概念的所指和使用范围差异较大。中国人家族观念特别强, 因此亲属关系分得很细。如有“伯母”、“婶婶”、“舅妈”、“小姨妈”、“大姑妈”以及“大伯”、“小叔”、“舅舅”、“小姨丈”、“大姑爷”之分, 但英语中aunt和uncle就可分别指这五种有着不同亲属关系的人。因此, 在英译汉时对这种现象应特别注意, 如:马克·吐温的Uncle John Quarles中的uncle一词的译法在我国出版的译作中就很不一致。有译为‘大伯’、‘叔叔’、‘舅舅’的。但张廷琛先生为此进行了考证, 写了专论, 证明Uncle John只能是马克·吐温的姨父。可见, 不同的风俗习惯引起的文化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策略

译者的翻译策略一直是翻译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曾有过旷日持久的“直译”与“异译”, “异化”与“归化”之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译者也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通常可采取两种方法:直译加注和异译。

1.直译加注

当某种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并且不能被非本族语国家的人所理解, 为避免文化信息的丢失应采取加注的方法。译文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文化差异, 可以将读者带入异国情景。这样不但可以使读者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思, 也可以使读者了解异国文化。例如:

小耗现形笑到:“我说你们没见过世面, 只认得这果子时香芋, 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

杨宪益译:“‘you ignorant lot!’retorted the little mouse, resuming her original form.‘you only know what sweet taros are, but don’t know that the daughter of Salt Commissioner Lin is sweeter than any taro!’”

Note:“this is an untranslatable pun.The yu in Dai-yu’s name has the same sound as yu meaning‘taro’”.

这里“香芋”和“香玉”构成了不可译的双关语, 因此杨氏夫妇将双关的上半部“香芋”忠实的译为“sweet taro”, 但由于“jade”和“taro”之间差别太大, 他们只好舍去了双关的下半部分。为了让读者能理解这个翻译, 他们在注解中说明了汉语双关的含义。

2.异译

文学翻译讲究语篇功能的整体对应, 除了字、词、句的对应还有文章整体风格的对应。如果目的语中没有相应的表达, 而太多的注释又会破坏整体的连贯性, 影响读者的审美情趣, 就应采取另一种方法:异译。

例如:

原文:凤姐笑道:“……我们看着是‘外人’, 你却看着‘内人’一样呢。”

霍克斯译:“Xi-feng laughed.‘…You treat the misses as our misses and give me the miss!’”

汉语中, “内人”有“妻子”之意。这段对话中凤姐将“内人”“外人”相对, 实际是在讽刺贾琏关心其他人, 尤其是其他女性, 胜过关心自己的夫人。霍译本放弃了“内”的深层含义即妻子, 将原来的双关改写成了另外一句玩笑话。从而易于外语读者的理解。

文化是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宝贵财富。文化由于受到本族气候、环境、宗教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千差万别, 各有千秋。文学翻译过程中, 译者应该在不阻碍交流的情况下选择适当的策略, 尽可能的传播原文中的文化信息, 再现原文的神韵。

参考文献

[1]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1]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2]孙致礼.翻译的异化与归化[J].山东外语教学, 20.1, (1) :3235.[2]孙致礼.翻译的异化与归化[J].山东外语教学, 20.1, (1) :3235.

[3]刘士聪、谷启楠.论《红楼梦》文化内容的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7.[3]刘士聪、谷启楠.论《红楼梦》文化内容的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7.

浅析文化差异与汉英成语翻译 篇5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成语翻译

汉语和英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都包含很多成语,其结构和用法因具体文化环境的不同而不同,成语是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还涉及到两种不同的文化。王治奎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通过语言机制的转换连接或沟通自身文化和异国文化的桥梁;翻译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媒介”。把握汉英成语翻译,首先要了解双方的差异所在。本文试从汉英文化的差异入手,探寻成语翻译的几种途径。

一、文化差异对汉英成语形成的影响

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无论汉语成语还是英语成语都是人们在劳动实践与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提炼、总结出来的思想结晶,它们有相似之处。如“一寸光阴一寸金”time is money,“争分夺秒”work against the clock,“火上浇油”pour oil on the flame/fire等。但是,各民族的语言都深深扎根于特定的民族文化之中。不同民族由于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其语言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在汉英成语中也有所体现。

1.地理环境对汉英成语形成的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土地在生活中显得至关重要。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和土地有关的成语。如“地大物博”territory and abundant resources,“崇山峻岭”high mountains and lofty hills ,“恩重如山”kindness as weighty as the mountain等。英国则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水。〕英语中也就有了许多与水、鱼有关的成语。如as weak as water弱不禁风ride the wind and break the waves乘风破浪,be gone with the wind付诸东流等。

2.风俗习惯对汉英成语形成的影响

风俗习惯是各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风俗习惯的差异是汉英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点在两种语言的成语中有较多的反映,如在动物和数字上。

龙在中西文化中代表两种不同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一种象征吉利的动物。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有褒义。如望子成龙、龙马精神等。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却是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有一条蛇尾,能够喷火的动物,常常让人感到恐怖。因此,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通常代表邪恶,a dragon常用来形容令人讨厌的人;汉语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数词用得多,如一刀两断、三言两语、九牛一毛等。各民族对数字有各自的理解和认识,西方人认为“十三”不吉利,一些中国人认为“五”和“八”代表发财。英语的second to none是“最好的”。

3.宗教信仰对汉英成语形成的影响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主要信仰佛教与道教。因此,汉语里有许多与佛教、道教有关的成语,如“借花献佛”“道貌岸然”等。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影响最大的宗教是基督教。英语成语中有许多与God相关的成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对成语的影响是广泛的。语言学习者要想正确理解汉英成语,并成功进行汉英的互译,就必须对汉英两种文化有所了解。

二、汉英成语翻译的主要方法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语言和文化的紧密关系要求在语言转换中必须进行文化的转换。成语的译法主要有直译、同义成语借用、意译和直译意译相结合。下面对这几种方法一一加以探讨。

1、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9〕。它适用于一些由于使用的范围广、次数多,其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已经为译文读者所接受的成语。例如:“君子协定”译为a gentleman ’s agreement,“纸老虎” 译为paper tiger,“圆桌会议” 译为A round-table conference“天诛地灭” 译为Heaven and Earth destroy等。

2、同义互借法

成语的对等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即比喻意义、比喻形式和感情色彩〔10〕有些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比较相近,这时候就可以采用同义互借法。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保留原文的形象、风格,又符合语言结构和习惯,可以让译文读者轻松理解原文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顺利实现交流。例如:“英雄所见略同” 译为great minds think alike,“充耳不闻” 译为turn a deaf ear,“沧海一粟”译为a drop in the ocean等。

3、意译法

意译法指翻译时只保留原文的意思而不保留原文表达形式的方法。当由于文化差异而无法直译,又无同义成语可以借用时,就可以用意译法,结合上下文灵活传达原意。例如:“百闻不如一见” 译为seeing is believing,“入乡随俗” 译为Do in Rome as Rome does,“五湖四海” 译为all the seas and lakes, “九牛一毛” 译为a vary small minority等。

4.直译意译结合法

尽管“直译”与“意译”的斗争在翻译理论发展过程一直存在。但是直译与意译并不相互排斥,在特定的文字环境中,单纯的直译或单纯的意译可能不及两者的结合更能表达原文。例如:有人把短语to be caught red handed直译为“手上血迹斑斑被捉住了”。但是根据这种译法,我们搞不清这个俗语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甚至还有可能误解原意。所以词“caught”可直译“抓获”;而“red handed”应被意译为“当场”,而这个成语译为“当场被抓”才更恰当。这种译法称得上是直译与意译的结合。而类似的译法还有“不到黄河心不死”Until all is over ambition never dies,“谨慎为安全之本”Caution is the parent of safety等。

结语

由于汉英传统文化的不同,成语翻译可以说是汉英互译中最难的部分。不同的成语,翻译方法的选择也不完全相同。选择译法的同时要注意到原文、译文和读者需要等几个方面,并且一定要注重文化背景,防止文化陷阱。总之,要翻译好成语,应该充实译入语的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扩大知识范围,避免生拉硬扯的错误。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60.

[2] 王治奎.大学英汉翻译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2.

[3] 刘重德.英汉语比较研究[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7.

[4] 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86.

[5]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 张培基、喻云根等.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对等 篇6

拉拉手shake hand;拉拉队cheering squad;拉肚子diarrhea;拉选票canvass;Pull a tooth拔牙;pull in进站;pull round恢复健康;pull together齐心协力pull off a plan努力实现计划。我们可以看出, 在翻译过程中两种语言文化不可能完全对等, 成功的译者要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 就应综合考虑原文的三重含义, 不能只求字面意义和结构搭配, 而忽视了文字所隐含的社会文化现象。例:

错译正译

Daylight time日光时夏令时

Stand in the queue站在辫子中间排队

Standline死亡线截止期

Echo test回声试验超声波检查

Standing committee站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把英汉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加以具体化。

准确掌握词义的方向性

英语很多动词具有方向性, 例如, decide就是一个表示“双向”的词, 既可指将来, 也可指过去。请看下面两句:

(1) We decided that everyone shall bring ten dollars.

(2) They decided she was really a good teacher.

在第一句中, decide指将来, 而在第二句中则指过去, 因此, 两句话应译为: (1) 我们决定, 每人带十美元来 (2) 他们认为她确实是个好老师。

正确理解词的喻义, 化抽象为具体

例如, he said he had a bone in his throat, 汉语中的“骨鲠在喉, 一吐为快”和have a bone in one’s throat很相似, 但汉语成语意为“某人心里有话没说出来, 必须说出来才痛快”而英语短语是不想表态的一种借口。真的喉咙哑而不适, 说“have a frog in one’s throat”;因伤心而喉咙哽住了, 则可说“have a lump in one’s throat”;因此, 这句话可译为“他说他的喉咙说不出话了”。英语还有一个类似的说法:have a bone in one’s lag/arm。意为腿/胳膊抬不起来了, 其实是不愿去某地或做某事时的一个借口而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不少“虚假对应”的词汇, 从表面上看似乎指的是同一事物, 而事实上风马牛不相及。在翻译时要准确把握喻义, 预防文化陷阱。

理解词义的引申意义, 找准英汉词语的对等意义

我们常用的熟词, 常常有多种意思, 而这些意思和其所对应的汉语有时很不一样, 也许基本意思和核心意思一样, 但延伸意义和用法就很不一样, short就是这样一个词, 其基本意思是“短”, 可指空间距离, 也可指时间, 如a short time ago就是“不久以前”的意义, 其引申意义可指“短缺/缺少”, 但short是一个多义词, 远不止表示“短”的意思, 特别是许多意思从汉语的“短”推断不出来, 要从上下文和搭配中才能了解。例:

(1) He has a short temper.或He is short tempered.他是个急性子。

(2) Betty felt sad that Tom was very short with her today.贝蒂很伤心, 因为汤姆今天对她很不耐心。

(3) This cake eats short.这种点心吃起来很松脆。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 英语词的意思往往比其对等的汉语词广, 不要把一个个英语词和汉语词固定地对号入座, 而要根据上下文和搭配选择合适的译法。

正确理解句中的逻辑修饰关系, 选择适当译法

The roads are jammed with visitors in their recreational cars在这句话中, their recreational cars是一个名词加上定语修饰的短语, 但是从语文上说这里的定语recreational并不是修饰cars的, 这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称作“转移形容”, 即逻辑上修饰的不是其后的名词, 而是visitors, 因而确切的翻译应为“路上挤满了开车休闲娱乐的游客”。

从以上这些例子中, 我们看出, 学习和理解英汉两种语言词汇的字面意义、结构意义及社会意义, 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无疑是做好翻译的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1]孙致礼.文化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0年第十一期 (41) .

[2]严敏芬.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词汇选择[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四期 (70) .

[3]赵彦春.翻译类型问题的归结[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三期 (1) .

[4]庄恩忠.英汉文化词语与翻译处理[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第一期 (71) .

俄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篇7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翻译活动

就翻译而言, 翻译者不仅要译出词的本身意义, 还要译出词汇所反映的文化喻意。要使翻译活动成为民族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桥梁, 充分表达所描述的意义, 对于一个翻译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俄汉翻译者我们要认识到两国语言文化差异和充分把握俄汉语言文化差异给翻译活动带来的影响。为此, 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了解中俄两个国家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

一、俄汉语言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

众所周知, 俄罗斯和中国地理位置不同, 气候等自然条件不同, 两国在宗教信仰, 生活习惯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俄汉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形成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 俄汉语语言体系不同

语言体系指的是不同层次的语言单位、语法形式, 还有语言构成、组合模式的总和。[1]19俄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两个语系, 汉语是汉藏语系的一部分, 而俄语则是斯拉夫语之一, 两者的语言体系是完全不同的:汉语的名词没有性、格之分, 用加上一个“们”字来表示复数形式, 而俄语的名词是通过词尾的变化, 有性、数、格的区分;俄语中动词一般有 я , ты, он (она) , мы, вы , они 六个人称形式, 即 я думаю, тыдумаешь, он ( она) думает, мы думаем, вы думаете, они думают, 而汉语中的动词则只有一个形式, 即我想, 你想, 他们想等。这种语言体系的不同, 常给汉语读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俄罗斯文学作品经常运用词汇的性来拟人, 使其具有一定的修辞效果。通常用阳性的名词比拟男人, 用阴性的名词来比拟女人。对于俄罗斯人可以毫不费力的知道其中的含义。如:Когда вилка вылетела состола, будет приездить какая- нибудь посетительница .有些中国读者看到这句话时很难理解为什么叉子掉到地上就会有女客人到来, 而 вилка 会使俄罗斯人立刻想到该词为阴性名词, 在该句中用作比拟女性。

2. 俄汉语语言规范不同

语言规范是使用某语言的集体实际使用该语言的方式, 这些表达方式为社会所接受, 并被社会承受是正确的。[1]19语言规范作为语言过滤器, 过滤掉那些在语言实际使用中不存在和规范的话语中不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保留那些在语言中实际存在和在话语中起作用的语言表达方式。语言规范客观存在于语言中, 它表现在词典、语法等的具体规定中。如:

Спектакли и фильмы с его участием пользовались большой популярностью.

译为:由他出演的戏剧和电影非常受欢迎。

大致上看, 原文与译文的意思很相似, 但细细的读一读, 却会觉得拗口。原来, 在俄语中популярность 是阴性名词, 译为“受欢迎, 驰名, 名望, 声望, 声誉, 流行”, [1]20而 большой 是形容词, 意思是“大的, 深厚的, 强烈的”, 按照俄语语言规范, 形容词要与名词连用, 修饰名词, 是正确的表达方法, 而在汉语中“欢迎”为动词, “很大的”是形容词, 按照汉语规范, 形容词和动词是无法连用的, 若说“很大的欢迎”便是错误的, 故译为:他参加演出的戏剧和电影非常受欢迎。

3. 俄汉语使用者语言习惯差异

语言惯用形式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选择语言表达方式的标准, 这同语言规范一样起着语言过滤器的作用。[1]20但它们之间存在区别:规范是绝对的标准, 语言规范认为是不正确的表达方式, 就是不正确的, 也就是说无论在什么场合使用都是不对的。而惯用形式是相对的标准, 它只是将在某场合惯用的与非惯用的表达方式区分开, 在一个场合不适合的、非惯用的表达方式, 在另外的场合是完全适合的。如:学生尊称老师、下级称呼上级时, 要以名字+父称的方式称呼对方, 例:学生向老师问好时, 应说:Здравствуйте, 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 而不是说:“Здравствуй, Николай! ”, 而在同学之间, 关系亲近的同事之间, 后一种表达方式则是完全适合的。

由于俄汉语言使用者在语言体系、语言规范、惯用形式等方面的不同, 导致了俄汉语之间的语言文化障碍, 妨碍了两种语言使用者的顺利交际, 翻译的任务就是战胜语言文化差异带来的阻碍, 使中俄两国文化交流活动顺利进行。

二、俄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中俄两国因不同的历史、地域、气候等因素使中俄两国在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这些差异对翻译活动有着巨大的影响。在俄汉翻译活动进行时普遍存在着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1. 历史文化差异

由于中俄两国的历史发展轨迹不同, 所以在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异的文化背景, 同时在两国语言转换时形成了障碍。

俄罗斯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故在俄汉翻译中要考虑到俄罗斯特定的历史文化因素。如:Когда камердинер бежал в спальню на сильный звон колокольчика, он нашел Ивана не на кровати, а в двухшагах от неё. Он сидел на полу, скорчившись, и два раза сразу повторил:Вот тебе, бабушка, и Юриевдень。译为:当仆人听到刺耳的铃响跑到卧室时, 并没在床上看到伊万, 却是在距离床不远的地方。伊万坐在地上, 哆嗦着, 重复地说:“这下完了, 没有希望了。”在翻译句子“Вот тебе, бабушка, и Юриевдень.”时我们需要了解到“Юриев день”应译为尤里节。尤里是农民的庇佑者。约15 世纪, 地方的公爵与莫斯科大公宣布, 在尤里节前后, 农奴更改自己的主人每年只能实行一次。16 世纪末沙皇下令取消上述规定, 不再允许农奴在尤里节更改新主人, 于是农奴为改善劳动状况, 而选择更改新主人的的机会就被取消了, 所有的期望也便随之失去了。故产生“Вот тебе, бабушка, и Юриев день” (瞧啊!就算是在尤里节也没什么期望了!) 所表达的意义是因偶然或不高兴的事情而失望、懊恼。历史文化就是这样给我们的翻译活动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的阻碍。

例:Все в его семье зелёные.

若直译为:他的家人都是“绿色分子”。对于中国读者便无法理解“绿色分子”一词的意义, 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俄罗斯人把1919 年苏联战争期间, 躲在森林中的农民称为“绿色分子”。 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 在翻译该句时我们只有了解俄罗斯在苏联时期的历史环境, 才能理解“绿色分子”一词的真正含义。

由此可见, 翻译者若不熟知两国的历史文化差异, 就无法正确传达原文的涵义。

2. 地域文化差异

人类处于不同的地域之中自然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质, 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部分, 就会与人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俄罗斯纬度较高, 气候寒冷, 以晶莹的白雪、高大的白桦树、无尽的原野、雨后遍布的蘑菇形成独特的俄罗斯自然景观。而诸多的特色风光往往通过成语体现出来, 例:как снега нагoлову (突如其来) , как грибы после дождя (雨后蘑菇) , 而汉语译为“雨后春笋”。这一差异是由于竹子多生长在亚热带, 而俄罗斯大部分处于寒带, 雨后蘑菇大量生长, 所以在俄罗斯用雨后蘑菇来表示事物的快速增长, 而不是像中国一样用竹子。“Василий хмулый как октябрьский день.”应译为:瓦西里的脸色十分阴郁, 似七八月份的阴雨天一样。在俄罗斯人们习惯用“октябрьский день”比喻阴沉的面色, 因为俄罗斯十月份的天气潮湿、阴冷。而在中国十月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 所以如果不考虑到两国的区域要素, 我们是无法正确理解该句子要表达的意义的。并且, 在俄罗斯拥有大片的白桦树, 俄罗斯人把 берёза视为祖国和大自然的象征。俄罗斯因地处高纬度地区, 气候寒冷, 森林的树木以白桦树为主, 故在俄罗斯人心中 берёза (桦树) , 不仅是俄罗斯大森林中典型的树木, 还是祖国与俄罗斯大地的象征, 白桦树与俄罗斯民族的历史、人民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在中国却没有此层含义。由此可见中俄两国的地域文化差异也是影响翻译活动的一个重要要素。

3. 宗教文化差异

在人类文化中宗教文化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它是反映民族宗教信仰、意识的文化。中俄两个民族之间宗教文化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所以翻译者在俄汉翻译活动中同样要考虑到两国宗教文化这一因素。对于俄罗斯来说, 自东正教传入俄罗斯后, 教会斯拉夫语词汇进入俄语, 形成常用的:соль земли (杰出人物) 、камень преткновения (绊脚石) 、око за око , зуб за зуб (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 , Не хлебом единымжив человек 人不是光靠面包活着等大量的教会词汇及短语, 在翻译时要注意他们的宗教文化背景。

在宗教文化上, 中俄有着某些对应词汇, 但由于它们包含的宗教文化信息不同, 所以翻译时值得注意。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龙”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是“高贵、权力、吉祥”的代表。“龙”是我国的上古神兽, 故皇帝自我比喻为“龙”。从一定意义上讲“龙”象征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而在 《圣经》 中记载, “龙是罪恶、凶残的象征”, 所以俄罗斯人听到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是不能理解的。而对于“亚洲四小龙”, 一词也决不要译成“четыре дракона”在许多俄文中将该词译为“четыре тигра вАзии”。

4. 风俗习惯差异

不同的民族在民族风俗与习惯上存在较大差异, 中俄两国因历史、地域、宗教等因素的不同形成了各异的民族风俗习惯。风俗习惯的差异体现在人民生活各个方面, 同样这会给翻译活动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俄罗斯人们经常以 соль (盐) 和 хлеб (面包) 来招待客人, 以此表示对客人的热烈欢迎和尊重。若不了解这一习俗就会造成翻译的错误:“Руководитель приехал в эту деревню , попробовал их соль и хлеб.”

译文:领导来了这个村子, 品尝了他们的面包和盐。

改译:领导来了这个村子, 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款待。

不同民族生活习俗中的禁忌反映在语言中, 也给翻译活动带来较大影响。在俄罗斯中充满种种禁忌:Он встал с левой ноги 译为“真是晦气!他今天起床后左脚先下地!”在俄罗斯人们观念上认为左凶右吉。认为 Левый (左的) 表示不好的意义, 是不吉利的征兆。而在中国却存在着“以左为尊”的说法。

由此可见, 语言是社会活动的产物, 是不同民族人民沟通的桥梁。俄汉两种语言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地理因素、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俄汉翻译中不同的翻译障碍。作为一名翻译者, 不仅要实现两种语言的转换, 更要成为语言背后蕴含的民族文化寓意的纽带。

那么在俄汉翻译中我们该如何克服两国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 使翻译活动可以顺利进行?

三、俄汉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

因中俄两国文化上存在着如此之多的差异, 所以在翻译时我们时常会出现误译。为了避免这样的事件发生, 翻译者可以利用以下几个方法:

1. 增译法

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独特之处, 所以在翻译时我们采用直译的方法, 有时体现不了句子所表达的真正意义。此时我们就可以使用增译法。所谓增译便是通过添加某些词汇、短句或句子, 更加精准的传递原语句所包含的意义。增译法不仅保持了语法结构的完整, 而且使原文的语义更精准。例如:

庙会是指在春节期间举行的具有浓郁中国文化特色的活动, 并且设在寺庙中的一种集市。但俄罗斯人会认为这是一种宗教仪式, 因为俄罗斯人信仰的东正教中没有这种活动, 所以他们无法想到这是一种集市, 在特殊的节日里举行买卖活动。所以该词最好译为:ярмарка при храме。而不要简单地使用“храм”。

在某些翻译里出现一些词汇, 这类词汇拥有着深厚的伴随意义。这时我们同样需要用增译法完成句子的翻译。如:

在用餐时, 若俄罗斯人不小心把刀掉落地上, 就会说:Будет приездить какой- нибудь гость.

应译为:将有男客人到来。 (在俄罗斯人风俗中认为:吃饭时, 若刀掉到地上会来男客人, 叉子和勺子掉到地上, 则会来女客人。)

运用增译法可以让读者快速准确的理解原文的意思, 有效地提高了翻译的速率, 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2. 类比法

类比是一类东西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 把难以理解的事物类比成我们身边熟知的事物, 便于理解。这一类事物具有一定的相似的特征, 比如:中国人在向俄罗斯人介绍天安门广场时, 习惯的用俄罗斯的克林姆林宫来作比较, 这样俄罗斯人就很容易的了解天安门广场在中国的地位。又有益于俄罗斯人在头脑中就会形成一个对天安门广场的初级印象。此方法一方面有益于人们理解事物, 另一方面又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时我们可运用类比的翻译方法处理对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的翻译工作, 找到两国文化的相似之处, 运用类比使对方更容易理解。如: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国客人观看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翻译者竭尽全力的向外宾讲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但外宾还是有些不明白。这时周总理提示翻译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通过这一方法, 外宾马上明白了该戏剧的主题。所以, 在翻译时要熟练掌握翻译技巧, 了解历史文化背景, 两者达到完美结合才能使翻译的内容语义贴切, 情感充实。

要介绍故宫时, 导游便可以对罗斯游客这样讲解:

Это известный дворец Гугун, как Кремль в Рассии.

译为:著名的故宫就如同于俄罗斯的克林姆林宫。

这样的翻译方法, 快速的解决了文化差异带来的一些难题, 还拉近了两个民族的距离, 感觉更加亲切。在翻译历史人物等在外国人并不知晓的问题上我们也可采用该方法快速解决, 如:我们介绍中国史上一代杰出女皇武则天时, 便可说:У Цзэтянь императрица в Китае, как Екатерина Алексеевна в Рассии.以此达到简单易懂的目的。

3. 替代法

替代法指采用具有相同文化意义的不同词汇进行替代翻译, 这样的方法多用在中俄两国的成语、俗语等的翻译活动上。原因是, 在中俄两国的文化历史中形成了一些固定代表某一含义的事物词汇, 翻译时使用的词汇本意虽然不同, 但所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

例如:Бояться волков, не в лес

原译:怕狼就不进森林

译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该句寓意为:“要想成功, 就不要害怕任何事。”因在俄罗斯人们习惯把狼认为成森林里比较凶猛的动物, 这里用它来比喻困境。在中国人却习惯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来表达此意。中国人常常用“胆小如鼠”来形容胆小怕事的人, 表现一个人的胆量非常小。而俄语中对应的词组却为“трусливый, как заяц”, 因为俄罗斯人认为 заяц (兔子) 才是胆小者的象征。

运用替代方法, 有效地避免了由于两国文化观念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同样可快速的让对方理解原文的意思。如:

你别对他说教, 对牛弹琴。如果我们采用直译的方法, 俄罗斯的朋友并不一定能够明白“对牛弹琴”是指和不懂意义的人对话, 浪费口舌, 所以翻译时便可采用替代法, 使用俄罗斯读者更加熟知的文化意象, 和我们表达差不多的成语, 它所用的并不是“牛”, 而是“猪”。“Не к чему его поучать, не мечите бусыперед свиньями.”翻译成汉语是:“你别再对他说教了, 别把珠子扔到猪的面前。”两个句子中所用的意象并不一样, 但它们表达这同一个意义。

四、 结语

在翻译时不要局限于词义的本身, 作为翻译者我们既要保持句子的原意不发生改变, 又要灵活的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减少和避免由于两国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误译。我们只有在语言中体现民族文化内涵, 传达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文化思想, 才能使两种语言的翻译活动价值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中西文化心理差异与汉英习语翻译 篇8

一、文化心理下英汉习语翻译实例

英汉语当中许多经典之语都是因文化心理而生的,如美国习语“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表明美国人注重高效率;“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和“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则说明美国人或者这个民族是十分相信自我能力和注重隐私的民族。而中文当中如“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家和万事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等习语则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家,惜家。因为注重群居生活和团队精神,所以相应产生这样的表达:人心齐,泰山移(When peo-

ple are of one mind and heart,they can move Mountain Tai);众人拾柴火焰高(When everybody adds fuel,the flames rise high.)

这些都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体现,而较之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其因相当重视个人主义和社会竞争,所以在这一环境的影响下出现这样的习语:“Everyman for himself and God for us all”等。其中习俗和宗教心理差异对英汉习语翻译影响深入。

1.习俗心理影响颜色词和动物词习语翻译

相同的词在英汉语当中的意思不尽相同,甚至相差甚远。如我们非常熟悉的“红”,英语red,“红”在中文当中传递的基本是一种积极的意义,如“红运当头”(have fortune on one’s side),“红得发紫”(extremely popular),“红榜”(honor roll),“红人”(a favorite with somebody in power),显然,汉语“红”包含了“好运气”,“幸福时刻”等意思。然而,red在英语中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常常意味着“战争”,“战斗”,“血腥”等,如“red ruin”(战祸),“see red”(怒不可遏),“be in the red”(出现亏损)。其他的像汉语的“黄”(yellow),“绿”(green)“白”(white)等都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完全对等的引申义。

动物词中因文化心理的影响,英汉习语之差异一样明显。中文中许多动物词在英文对等词中找不到对等的意象概念,如苍鹰(goshawk),汉语意为酷吏;鸿雁(Chinese wild goose)传书;鸳鸯(mandarin duck)戏水;蚍蜉(ant)撼树等汉语常见表达,其包含的动物词,英语中完全没有汉语所引含的意义。即便是两种语言中都含有比喻义的动物词,因为其比喻义之间的差别使得在翻译时不得不改变其对应词,而使译者的译文更能迎合读者本身的文化心理,如“龙”在汉语中象征权威,甚至皇权,是人们心目中的崇拜的对象,而英语中对应词“dragon”完全失去了此等含义,“龙”变成了一个完全陌生甚至令人恐怖的东西,会给人带来无尽的灾难,所以汉语中美好的习语表达如“龙凤呈祥”“龙腾虎跃”,其英语译文只能在基本意思之上在添加注解以使读者明白其内在含义,根据外研社2001年版的《现代汉英词典》,分别译为“the dragon and the phoenixbringing prosperity-excellent good fortune;dragons rising and tigers leaping—a scene of bustling activity”.或许在英美人看来,这似乎还不是最好的译文,而且在翻译的过程中,这样的英语很显然是属于直译的范畴,迫使读者在此接受译者的文化心理。地道的英文在文化心理的传递过程中偶尔会流失字面的含义,同样关于“龙“的表达,“龙生龙,凤生凤”直接译为“like begets like”,完全忽略汉语的传统文化因素而将其内在的引申之意折射出来,简单明了,字字分量十足,所以寻找适合英汉各国的文化心理的翻译方法是必须的。

2.宗教心理影响习语翻译

在习语表达中,宗教文化在其中体现出其十足的多样化的魅力,西方国家主要信奉基督教,信仰上帝,所以我们经常听见或看到这种表达如:“God blesses”(上帝保佑),“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Christmas comes only once a year”(好景不长),对于上帝和耶稣的热情从来都是不会消停和改变的。同样,有着道教和佛教传统的中国也因传统而衍生了相当多于此相关联的习语表达。“临时抱佛脚”(embrace Buddha’s feet in one’s hour of need-seek help at last moment),“借花献佛”(to present Buddha with flower provided by somebody else),“不看僧面看佛面”(not for the monk’s sake,but for the Buddha’s instead-to help someone out of deference to somebody else),“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The monk may run away,but not the temple);这里同样用到了我们熟悉的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面对众多的习语搭配和已生成的习语我们不得不有针对性的进行翻译技巧的探索。

二、文化心理影响下习语翻译策略

1.当意象和修辞意义大致相同时,文化心理的共性也会促使英汉习语翻译时保持基本一致,即我们熟悉的直译法。如:

(1)福不双至。Good luck would never come in Paris.

(2)血浓于水。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3)火上浇油Pour oil to the flames

(4)全心全意Heart and Soul

(5)滴水穿石。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

(6)像狐狸一样狡猾As cunning as a fox

(7)烈火显真金,逆境识英雄。Fire proves gold,adversity proves men

(8)头发长,见识短Long hair and short wit

(9)饱汉不知饿汉饥。He whose belly is full believes not him who is fasting

(10)懒惰是万恶之源。Idleness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11)开绿灯Give somebody the green light

2.英汉两种语言中因为地域,历史,环境等的影响使得其在各自的文化心理上产生极为的不同的文化联想,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本体和喻体的区别,结合其修辞效果,进行意译和套译。

请看意象不同,但修辞之意相同的例子:

(1不进则退Sink or swim

(2)水中捞月Fish in the air

(3)小题大做Make much ado about nothing

(4)画蛇添足Put a fifth wheel to the coach

(5)大海捞针Look for a needle in hay stack

(6)朝三暮四Blow hot and cold

(7)笑掉大牙Laugh off one’s head

(8)杀鸡取卵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

(9)小菜一碟A piece of cake

(10)挂羊头,卖狗肉。Cry wine and sell vinegar

(11)早起的鸟儿有虫吃。The foremost dog catches the hare.

(12)王婆卖瓜,自卖自夸。Every potter praises his own pot·

(13)狗嘴里吐不出象牙。What do you expect a pig but a grunt?

(l4)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When the cat’s away,the mice will play.

3.当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在比喻意义,比喻形式及感情色彩上都与汉语相似时,借用汉语语言进行套译。

套译实质是去除字面的直译而充分发挥意译的优势对翻译进行的进一步拓展和探索,也是对不同文化心理的共核的一种求证,如此翻译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生动有趣。如:Cast pearls before swine,不译为“把珍珠扔到猪面前”,这样就会美感全无,而且令人感觉啰嗦,套用汉语成语“对牛弹琴”似就妙笔生花了。既汉英二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用我们熟悉的汉语表达以寻求读者的共鸣,何乐而不为呢?同样的套用的例子有很多,举例如下:Hit the nail on the head(一语道破);touch and go(一触即发);in deep water(水深火热);at one’s finger’s tips(了如指掌);castle in the air(空中楼阁)。英汉习语翻译接受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在进行汉英翻译时也要尽量将比喻意义及形式对等的习语实施套译,以求地道,符合英美人说话的习惯,因此“不劳则无获”最好是套用“No pains,no gains”这一耳熟能详的英语谚语,而不被直接翻译成“He who doesn’t work gains nothing.”“少见多怪”的最佳译文就是“Wonder is the daughter of ignorance”.即使根本不是研究语言的人,只要看到这样的汉英表达,自然都会生成一种美感,或许这就是人们对于我们经常使用的东西-语言的敏感所致。也许只有当我们不断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并广泛涉及外国历史时,我们才会发现翻译不仅是桩难事,还是一桩趣事。

4.英汉习语当中还存在具有相同的意象不同的比喻修辞之意时,可用互译法。

1)Pull somebody’s leg:try,for a joke,to make him believe something that is true

拉后退:to hinder,to hold somebody’s back

2)Move heaven and the earth:make every possible effort

翻天覆地:an earth-shaking change

3)Eat one’s words:admit to having said something wrong;take a statement back

食言:eat one’s words

4)Walking skeleton:a very thin man

行尸走肉:a walking corpse-an utterly worthless person

由此可见,翻译绝不是件简单的事。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东西也远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言清的,尤其是习语翻译过程中需三思而后行,千万不可将自己所具备的文化心理强加到异国语言之上,无论是直译、意译、转译还是套译,或者多种译法的结合等翻译手段都得具体情况具体操作。习语翻译要做到既传神,又达意,不仅要求译者要有双语能力,同时要具备双文化的能力;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而且要懂得如何根据习语的特点灵活运用这些翻译技巧。在翻译时要越过社会文化差异的障碍,走出自我的文化心理,才能译出原文相同效果的译文。

摘要:作为语言的载体,文化从来都是影响语言表达的重要因素,并在语际转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真实存在的文化差异让我们在进行文本解读和翻译工作时不得不考虑译者和读者的文化心理,以使翻译达到一个真正的信度。文章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分析文化心理对汉英语的影响,并总结文化心理影响下的汉英习语翻译策略与技巧。

关键词:习语,文化心理,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1993.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金堤.等效翻译探索[Ml.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5)梁丽萍,周仲魁.论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第170页。

(6)杨耀.从跨文化角度看习语翻译[J].聊城大学学报,2006,第90页。

(7)殷莉.英汉习语中的喻体比较及翻译[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第10页。

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篇9

语言是交际的纽带,而语言的多样性又是交际的障碍。翻译则是破除障碍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桥梁。自从有了语言,就有了翻译实践。“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印象或艺术印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1]从张今先生对翻译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翻译的目的与意义就是促进文化交流。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而且涉及两种文化。而中英历史渊源迥异,文化差异显著,给译者带来很多困惑。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翻译最大的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2]故而面对这种差异下的不同翻译文本,译者应谨慎选用适当的翻译策略,以缩短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理解障碍和距离,加强不同文化在读者心目中的理解,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以达到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目的。

二、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之下,语言的背后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给译者带来很多困难,也对译者的素质提出了高要求,如奈达所指出的:“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3]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宗教文化。

宗教和语言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中英两国宗教信仰不同,在语言方面的表现也自然不同。佛教在中国影响深远,而基督教统治欧洲近两千年,两者对各自文学艺术乃至语言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译者只有了解了宗教文化,才能准确地传递信息。

例如:周瑞家的听了笑道:“阿弥陀佛,真坑死人的事儿!……”霍克斯把“阿弥陀佛”译成“God bless my soul.”;而杨宪益夫妇则译成“Gracious Buddha”。这两种译法的差异明显,“阿弥陀佛”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头禅,却反映了中国老百姓受佛教影响至深的社会现实。杨氏夫妇的翻译忠于原文,保留了原文的宗教色彩。但是,霍克斯为了使英语读者易于接受,舍弃了原文的宗教意象,用英语国家常见的感叹词来代替。这种归化的译法迎合了译文读者的接受心理,却忽略了宗教差异和异国情调。

(二)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不同的历史渊源使各民族间形成了不同的性格气质和生活方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成一体。而西方文化主源则是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每个国家的历史都会给后人带来无尽的回忆和启示,这种领悟也反映在语言中。如一些典故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只有掌握了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才能贴切地传达作者的意图。

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诸葛亮在中国家喻户晓,是智慧的象征,但西方人未必知道他。因此,翻译者需采取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式,该句应译为“Three cobblers with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ke Liang the master mind.”这种译法比“Three cobblers make a Solomon.”更能体现原文的历史文化特色。

(三)习俗文化。

汉英两种文化中,日常生活和社会习俗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下面就寒暄方式、颜色、动物、数字四个方面谈谈汉英文化差异。

1. 颜色文化

色彩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领域,不同的民族对颜色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在汉语中,黄色是腐朽下流的代表,内容庸俗、有色情倾向的文学艺术作品被称为黄色书刊、黄色电影,随着网络的发展,又出现了黄色软件、黄色网站。在翻译此类“黄”时,不是用“yellow”,而是“blue”,如blue software(黄色软件),blue films(黄色影片),blue website(黄色网站)等。

2. 动物文化

在动物文化方面,有些词语虽然在汉语英语里都有对应的词汇,但由于它们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不同,因此,在翻译时必须灵活处理。如“龙”与“dragon”,其表面意义都是一种想象中的爬行动物,但它的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英语中的“dragon”是“怪物、魔鬼、凶残”的象征。然而,在中国,龙代表着吉祥、如意、神圣、高贵、权利。鉴于龙与dragon存在着文化信息上的差异,有些带有龙字的汉语不能译为dragon。如“望子成龙”就不能直接译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应意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亚洲四小龙”译成英文时则变成了“four Asian Tigers”。

3. 数字文化

“七”在欧美国家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商标为“7-Up”的饮料翻译或汉语为“七喜”,而不是“七上”。英语国家的人心目中的“七”相当于中国人的“八”。“七”对英语国家人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投掷中以“七”为胜利。商标还有Mild Seven, 7-Eleven (连锁店) 。但在我国,“七”是个普通的数字。

三、处理文化差异的理论分析

总体来说,翻译可被分为直译和意译两种译派,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所选用的策略基本上可以用“归化” (adaptation) 和“异化” (alienation) 两种做法来概括。这两种倾向体现了译者在处理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时所采取的不同立场。这两种翻译策略的代表人物分别是Eugene Nida(归化)和Laurence Venuti(异化)。归化翻译是“指采取民族主义中心的态度,最大限度地考虑读者的接受状况,在译文中使外语文体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4],即译者主张译文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异化翻译是指“在文化价值观偏离主义的压力下,译者在译文中保留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国境”[4],即译者认为译文应以源语文化为归宿,要尽量保留原文中的语言方式和文化情调。

四、不同种类文本的翻译策略选择

1.历史典故、习语谚语、文学作品的翻译。

历史典故、习语和文学作品是民族语言的核心和精华,它承载着丰厚的积淀,鲜明地反映了各个民族迥异的历史传统、社会生活,因此这类文本的翻译重要的是如何处理不同的文化差异。归化法一般采用西方文化中熟知的形象替换此类文本中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形象,但这种译法抹杀了文本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精华。所以对于此类文本,一般采用异化或异化加解释。

如汉语中著名的“纸老虎”一词是毛泽东在我国解放战争中的独创,体现了语言的时代特色,被直译为“paper tiger”,西方读者看起来不但深明其意,而且觉得很传神,现已作为正式的英语用词。当然,异化法翻译中最理想的状况是两种语言的表达形式完全一致,如“Out of sight, out of mind.”,在汉语中就有“眼不见,心不烦”,而“公事公办”在英语中有“Business is business.”与之相对应。

异化翻译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是其用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翻译是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进行转换,势必出现源语言直译到目的语后读者难以理解的状况,这在历史典故的翻译中更为常见。为了保留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又不产生交流障碍,对此类文本我们一般采用异化加解释。如“东施效颦”,译成“blind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just like Dong Shi, an ugly woman, 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 Xi Shi to make herself all the uglier”。

2.新闻和广告的翻译。

新闻、广告和其它一些实用文体的翻译,一般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较多地采用归化策略,以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例如下面两则标题:

Bush daughters reach legal age to drink布什双娇初长成酒巷从此任纵横

Singaporean star Gives Part of Liver to Save Dying Lover若为爱情故肝脏也可抛———狮城上演感人生死恋

第一个标题说的是,布什的一对孪生女儿经常因未成年酗酒而被媒体曝光,现在她俩终于到达了法定饮酒年龄,从此可以开怀痛饮了。另一个说的是,一位新加坡明星为救情侣而捐出部分肝脏。两则标题的译文都采用归化策略并套用了我国读者耳熟能详的名句,比较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广告语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引人入胜,说服力强。广告的目的就是推销产品,使消费者有愿望购买该产品。如“Theonly thing we didn’t improve was the road.”, 这是日本一汽车的广告语。广告翻译者巧妙地将其译成“万事俱备, 只看路况”。此译文利用归化法、仿拟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典故中的成语“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通过归化策略夸张地指出了该车无可挑剔的完美性, 既通俗易懂又能激发读者购买的欲望。试想如果按字面意思直译为“我们惟一没有改善的就是路况”, 对读者产生的影响力是远不如前者的。

五、结语

文化差异要求译者必须是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要能在理解译文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处理文化差异。而归化和异化策略在处理文化差异时是各有所长的,不能单纯地评判某种策略是优是劣。译者在实践中,可以根据作者意图、翻译目的、文本类型和读者对象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摘要:翻译是交际的桥梁, 而文化差异则是翻译和交际的障碍。本文首先从宗教、历史、习俗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翻译的主要因素, 然后阐述了处理文化差异常用的理论策略, 再以实例具体探讨了面对不同的文本应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影响,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张今.文学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 1984, (1) .

[3]Nida, E.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浅谈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差异 篇10

关键词:文化差异;商务英语翻译

21世纪的中国,改革开放正在深化和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教育、投资以及其他领域内的交流和合作更加密切和频繁。在今日“地球村”,离开翻译谈论知识是不可思议的,而商务英语翻译又是商家获取全面时新信息,促成对外贸易的得力工具。因此,精通英语,尤其是能熟练运用专业术语进行直接的对外交流,也是从事对外商务和贸易的主要手段之一。

一、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

商务英语基于基本英语基础上,又具有其独特的语言特色和表现特征。因此它既有英语语言的共同特征,又有其个性特征:1.商务英语词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商务英语在词汇使用上的最大特点是对专业词汇的准确运用。 2.商务英语语言正式、精炼, 用词严谨,常有一定的格式和套话。3.商务英语内容缜密、周到,结构复杂、意思完整。由于涉及到双方或多方面的利益,商务合同、文件或一个条约所给的定义、条款和内容必须精确。为了做到准确无误,不产生任何差异,用英语拟订、书写这些文件、合同时, 除用词恰当外, 还经常使用许多从句、短语用来修饰或限定其内容,因此句子结构错综复杂。4.商务英语中大量存在着被动语态、祈使句、非本谓语动词和情态动词。

二、导致文化差异的因素

1. 地理位置的不同

近代著名政治思想家博丹(1530-1596,法国)和孟德斯鸠(1689-1755,法国)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提到过,地理环境可以决定一个民族的人文思想,决定一个国家的形式。

英国是个岛国,四面环海,其海岸线曲折多变,海水很深,岛屿众多,因此在英国的成语中有许多有关水的俗语和习语,如:a sea of troubles(无穷麻烦),They were met by a sea of smiles(他们受到无数笑脸的欢迎);再如:go with the tide(随波逐流);give up the ship(抛弃或放弃);ships that pass in the night(萍水相逢);如英语习语 sudden as April shower的意思是骤如四月阵雨,突如其来。按照中国人的逻辑思维,在中国七月的雨才是突如其来,因为中国有句俗语——七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但是由于英国处于西半球,四处环海,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英国四月的雨就好比是中国七月的雨。这在中国人听起来一定会怀疑是七八月份的夏雨,而非四月的春雨。因为在中国夏季七八月份的雨才是来势迅猛,而四月的春雨却是酝酿许久才下的“润物细无声”的雨。这两种对于四月雨截然不同的认知,是由于两国地理位置的差异造成的。

2.宗教文化的差异

宗教是文化要素之一,是文化中处于深层次的东西。而宗教禁忌给企业展开国际商务活动带来了各种忌讳和限制。因此作为商务活动从业人员必须认真考虑实际情况,否则就会触犯禁忌,阻碍商务沟通,从而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引发外交、政治纠纷。

英语民族信奉基督教,《圣经》的内容几乎家喻户晓。因此《圣经》中的任务、典故、谚语经常被引用。如Judas 一词指“出卖朋友的人,伪善的叛徒” 再如: 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也) ,for God’s sake (看在上帝的份上),god bless you(上帝与你同在)。而中国人深受道教、儒教、佛教的影响,因此,汉语中出现了与此相关的许多词语,例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习语。同时,我们在商务交际中运用套译法时,一定要注意文化背景的差异,尽量不要用包含中国地名或人名的汉语谚语硬套英语谚语。同时也要避免西方的地名或人名出现在汉语谚语的英语译文里,以致和原文的上下文语境形成矛盾或尴尬情况。比如,杨宪益在翻译《红楼梦》中的人物-王婆(干娘),译为,God mother Wang,这一译法有待商榷。

3.认识事物的差异

在英汉语言中,有些动物的象征意义截然不同。比如,狗,在中国人眼中很普通的动物,甚至令人厌恶,因为人们经常说,走狗、狗腿子、丧家之犬、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等。但是对于西方来说,狗是心爱的伙伴,甚至是神圣的生灵,如a lucky dog(幸运儿), a clever dog(聪明人), an old dog(经验丰富的人), 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都有得意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汽车金龙在国内卖的相当好,于是想打入国际市场,于是金龙就被翻译成了“golden dragon”,结果销售情况可想而知。公司了解这一文化差异之后,修改翻译,把金龙译为“king long”并对long加以必要的解释,且long在英文中就有长久之意,因此销售情况才有了起色。再如,我国著名的“白象”牌电池,翻译为White Elephant ,这样的直译没错, 但在西方中的White Elephant 却是“大而无用,且奢侈的东西”,因此在西方国家“白象”牌电池在西方是没有市场的,这时,可以考虑用另外一种思维来翻译即用lion 来代替,将“白象”译成Brown Lion。这样意思表达清楚了,既生动,又形象,消费者也不会对此有误解。同样亚洲四小龙的翻译也是采用的这一方法,four Asian tigers.

4.颜色的文化差异

颜色词是用来表明人、食物色彩的词汇。它既可以表示事物的不同色彩,又可描写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色彩。例如,红色red,中国有红旗—red flag,红十字会—Red Cross。红色在中国预示着喜庆,但在英文中截然不同,例如,Just mentioning his ex-wife's name was like a red rag to a bull.(直译)提他前妻的名字简直就是在公牛面前摆红布。(意译)一提他前妻的名字他就火冒三丈。在英语文化中,红色常常与暴力、流血联系起来。再如,绿色green,在中国绿色预示着生命力,而在英文中则表示“嫉妒、眼红”,如:green with envy, green as jealousy, green-eyed monster 都是指“十分嫉妒”的意思。

5.数字的文化差异

中国人最忌讳的是四,它的谐音是死,(die),因此在中国,比如大家选任何号码的时候都避免带4,尤其是47(死妻)和49(死舅)这样的数字组合在一起,大家更不喜欢。同样的情况,在西方,13一直是个不吉利的数字,会给人带来不幸,这源于《圣经》“最后的晚餐”,耶稣同他的12个门徒一起吃饭,其中出卖耶稣的犹大是餐桌旁的第13个人。因此,西方人把13这个数字视为不幸的象征,很多高层建筑的第13层也往往被称为第14层,以回避这一文化禁忌。

三、结论

商务英语翻译涉及多种文体特征和体裁,且用于较正式的语言场合,因此商务英语的翻译更要严谨。所以在处理两种语言及文化之间的差异时,在采用归化和异化翻译方法的同时,也要关注两种语言及其文化本身的差异提高商务英语的翻译质量,更好地做到“信、达、雅”和“传神入化”的翻译之功效。

参考文献:

1.尤金-奈达(Eugene Nida)翻译.科学探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刘醒吾.经贸英语口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4.李平.国际经贸英语教程.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

5.王学文.新编经贸口译教程.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

6.刘艳芳.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科技创新导报,2008 年21 期.

7.曾佼曼.英语歧义的语法分析及翻译.科技创新导报,2008 年06 期.

8.魏新强.浅析商标名称翻译中的文他园素[J].商场现代化,2007,(505):73~74.

9.刘法公: 论商标汉英翻译的几个关键问题[J] . 中国翻译2003,(6):68~71.

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篇11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翻译

各种语言中都含有大量的习语, 这些习语都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通常来说, 习语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译者要熟悉两种不同语言的文化现象, 具有跨文化意识, 在目标语中要完整反映出源语语言中习语的意象、比喻、修辞, 从而使习语不失其应有的色彩。因此, 如何准确地表达源语语言中习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 是习语翻译的关键所在。

一、习语的来源

习语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和实践中智慧的结晶, 言简意赅, 朗朗上口。中国的大部分习语都来源于民间, 因此, 在翻译习语之前, 译者要先熟悉普通大众的语言, 思想丰富幽默, 意义精辟。

Smith曾经说过, 习语源自人民群众, 源自于最普通的职业。许多英语习语就是产生在工厂里, 农场上, 甚至是厨房里;它们的创造者就是水手、猎人、农民、工人或是家庭主妇。这些人在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生动俏皮的词语, 而这些词语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 沉淀下来, 成为现代英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习语。

二、习语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是指语言、信仰、价值观、思维方式、种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 与文化水乳交融。Lotman认为, 任何语言都扎根于某种文化之中。习语就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 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 具有明显的意义、隐喻、民族和地理特征。

1. 地理位置的差异

地理位置也会反映在社会文化上。英国是个岛国, 四面环海, 因此经济以工商业为主。其文化强调的是理智的思考, 注重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对立统一, 崇尚武力征服, 统治世界。在下列习语中就可窥见一斑:“steal a march on” (先发制人) ;“stand on one’s feet” (自立, 自主) “knowledge is power” (知识就是力量) ;“spend money like water” (花钱浪费, 大手大脚) 。“weather the storm” (安然度过了风暴) ;“know the rope” (熟悉内幕) 。

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人们对土地有着无比的热爱, 所以有着无数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谚语, 如“五谷丰登”, “瓜熟蒂落”, “良莠不齐”, “揠苗助长”, “春华秋实”, “根深蒂固”, “沧海桑田”,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2. 宗教差异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代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信仰和意识, 每一个文化都深受宗教的影响。西方人信仰基督教, 大量的与宗教有关的成语应运而生, 如“olive branch”橄榄枝 (和平的象征) , “scapegoat”替罪羊 (代人受过的人) , “eye for eye, tooth for tooth” (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 ,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 (像教堂里的老鼠一样穷) 。

中国人信奉佛教、道教, 所以有许多与佛教相关的习语, 如“借花献佛”, “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 “立地成佛”。

3. 生活习俗的差异

东西方人对动植物的喜好也截然不同。众所周知, 中国人的图腾是龙, 是龙的传人。龙是神圣的, 绝对权力的化身。关于龙的习语数不胜数, 如“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 “龙凤呈祥”, “望子成龙”, “龙争虎斗”, “群龙无首”, “龙盘虎踞”。而西方人则认为龙是一个残忍邪恶的怪物。在英国早期的文学作品《贝奥武夫》 (B e o w u l f) 中的怪物就是身披鳞片的“龙”。

在汉语中, 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 是品格高洁的象征, 如“雨后春笋”, “松鹤延年”, “胸有成竹”, “梅妻鹤子”, “罄竹难书”, “踏雪寻梅”。而英国人喜欢玫瑰, 如:“the Wars of the Roses” (红白玫瑰之战) , “roses all the way” (“凡事顺利”) 。

4. 历史典故

中国的习语或成语大多源自于历史故事、语言、神话, 如“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夸父追日”, “嫦娥奔月”。

而英语的习语多受希腊罗马神话的影响。如希腊神话中的“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之源) ;《荷马史诗》中的“Achilles Heel” (唯一的致命弱点) 。

三、英语习语的翻译

翻译英语习语首先要了解其意义、文化特色, 再运用正确的译法, 选择正确的汉语将原意表达出来。一般说来, 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法、直译加注、释义、直译与释义合用。

1. 直译

如果英语习语与汉语习语所表达的意义相同或相近, 就采用直译法, 这样既能再现原文的比喻形象, 还能体现原文中的表现手法和异国文化。“black market” (黑市) ;“die-hard” (死硬派) ;“doublefaced” (两面派的) ;“fellow traveler” (同路人) ;“golden age” (黄金时代) ;“open secret” (公开的秘密) ;“armed to the teeth” (武装到牙齿) 。

2. 直译加注

直译加注是对文化信息的补充和解释, 从而传达习语固有的文化内涵。注释可长可短, 既可以采取文中注释, 也可以采取脚注的方式, 视情况而定。

3. 释义

在直译或加注无法翻译原文习语的情况下, 采用释义法, 摒弃原文中的比喻形象, 只保留其意义。Let another’s shipwreck be your seamark.译为“前车之覆, 后车之鉴”。

4. 直译与释义结合

直译与释义结合可以用来处理那些部分可以直译, 另一部分不能直译的习语。如I didn’t tell George when he came home.He’d have his head off. (乔治回家时我没告诉他, 否则, 他会笑掉大牙的) 。

翻译英语习语除了运用好以上技巧之外, 还要注意切勿望文生义, 滥用归化的译法。有些英语习语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译法, 怎样翻译好还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灵活处理, 否则就会贻笑大方。

参考文献

[1]华先发, 邵毅.新编大学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刘海静.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 (3)

[3]罗德.霍顿.Translation skill[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4]汉语成语英译词典[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8

上一篇:中国消费信贷现状研究下一篇:中学生终身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