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

2024-11-06

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精选12篇)

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 篇1

摘要:《摩登家庭》是一部多次获得艾美奖的电视剧,剧中的家庭结构既传统又现代,是一个多元化的家庭。本文通过对《摩登家庭》的研究,比较了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异同点。

关键词:家庭文化,中西方,差异,《摩登家庭》

一、《摩登家庭》简要概述

《摩登家庭》这部典型的美国式情景喜剧,打破了常规的拍摄方式,选择了摄像机作为第三人称视角,融入了这个庞大的家族中,时刻记录着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的日常生活状态,向我们分享着这个家族的每一次的欢声笑语。作为一个热爱美剧的美剧迷,我在这充满着欢声笑语和满满的家族爱中看完了整整七季的《摩登家庭》。在这整部电视剧里,不仅弥漫了家人之间爱的味道,更有很多典型的美国式幽默存在。同时,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以及他们的家庭文化深深地吸引着我。杰是这个大家族的很重要的一员,他有很多的身份,是克莱尔和米切尔的父亲。在他和格洛丽亚再组家庭后,又有了小儿子乔。格洛丽亚和前夫的孩子曼尼成为了他的继子。克莱尔和她的丈夫菲尔也有自己的小家庭,大女儿海莉,二女儿埃里克斯,小儿子卢克。而他的儿子米切尔则选择了一个不同的生活方式-“出柜”,和他的男友卡梅伦一起领养了一个越南籍的女孩,取名莉莉。这就是以杰.普里契特为中心的普里契特家族。这个大家族表面看似构成简单,但是在家庭的构成方面编剧煞费苦心,将美国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状况很微妙地贯穿进了整部电视剧里。杰和他的第二任妻子歌洛丽亚是“老夫少妻”,杰是纯正的美国人,当过兵参加过越南战争,现在是一家衣柜公司的老板,而他的妻子格洛丽亚是一个从哥伦比亚偷渡到美国,独自抚养儿子,住在贫民窟里的美丽女人。这对组合的形成源于当时美国社会的背景。在20世纪初,美国社会发动了一场目的是强制同化外来移民的美国化运动,并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赤色恐怖”使政策变本加厉,致使了本地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对外来移民的外国人的抵制情绪到达了顶峰。杰和格洛丽亚的婚姻正反映着美国的社会现实,编剧没有选择忽略这个社会热点,而是巧妙地运用二人的婚姻揭露那个时代下美国人强烈的“沙文主义”。而克莱尔和她的丈夫菲尔•邓菲组成的邓菲家族是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菲尔是一名出色的房地产经纪人,克莱尔是一位家庭主妇,后来继承了父亲杰的公司,当了老板,过着简单而又充实的生活。最值得期待的就是米切尔和卡梅隆这对最时尚的组合,是最有时代特色的一个家庭。他们是一对“同志夫妇”,同时他们也收养了越南籍的孤儿,给她取名叫做莉莉,也许是由于他们本身就是同性恋,再加上美国俚语里对这个单词又有抵制黑人的意思。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了近十几年来,美国人收养亚裔儿童的热潮。对米切尔这个特殊的家庭的描绘,正印证了摩登家庭的现代感。

二、中国式家庭文化

随着历史的长流,5000多年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时代在改变,不变的是我们传承了千年的教育理念-孝道。说到中国式教育,首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孝道,这个.“孝”字流传至今,自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曾说到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现在我们都能饲养家畜,如果不能赡养自己的父母,那么就和饲养家畜有什么分别。告诉我们对待父母要尽心尽力。孔子说,要“孝悌”,“孝”是指父母,“悌”是指家里的兄长。这是在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尊敬爱护兄长。千年前孔子提出的道理,虽然时代已经改变,但是现在的中国仍保持着以“孝”为中心的家庭文化。中国人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将“孝道”延续至今。

1. 在当代中国,就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而言

父母最看重的就是孩子的学习,而学习好也是一种尽“孝道”的表现。为了使孩子能够得到最好的指导,各种补课班,各式各样的考试卷纸,都是为了能够在应试教育的最终环节-高考中,可以得到一份满意的答卷。根据一项调查显示:55%的父母希望孩子可以博士后毕业。父母的人生信条就是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哪怕是丢掉工作,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也在所不惜,将自己的梦想全部寄托在孩子的身上,造成了当下中国学生心理压力大,心理素质不达标,情感脆弱,甚至敌对父母的情绪。而这时父母多数不体谅不到孩子们的压力,认为自己的辛苦得不到回报并且感到委屈。

所有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表现的方式却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有的中国父母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对你打的越狠,对你的爱就越深。“爱之深,责之切,望子成龙”是多少中国父母的心愿,同时也是很多中国孩子心理压力最大的原因。有的父母因为没有时间可以陪伴孩子,就给孩子很多物质上的“补偿”,造成了孩子内心缺少关爱,变得极度的不自信甚至自卑的现象。在孩子的生活上,中国的父母总是过度的溺爱自己的孩子,恨不得自己可以铺平孩子所有要走的道路。这么做的后果可想而知,中国的孩子大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过任何的小挫折,这样过度平坦的人生使得我们在以后独自面对大风大浪的时候措手不及。

2. 就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方式上

中国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从属”关系,他们认为孩子是属于自己的,这需要孩子听他们的话,完成他们对自己的期许。这种关系的存在,本身就不是一种平等的思想理念。大部分的中国人对待自己的孩子都是不平等的相处模式,从古至今一直如此。如果把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使他有其自己的自尊,那么,怎么会有那么多新闻报道都是关于父亲或者母亲在和孩子的一些问题上没有处理好,而“不小心”打死了孩子?中国的夫妇对孩子有太多的依赖和期望,孩子不是自己的附属品,他需要更多的自由和平等。

3. 就夫妻的关系和相处方式上

中国夫妇有一部分“感情至上”,彼此相爱而决定共度一生,也有一部分中国夫妇的结合,是为了结婚而结婚,并不是出于真心爱着对方,想要和对方组成美好的家庭,而是迫于父母的压力,早日成家、结婚生子。因此,很多的中国人在结婚的时候,不是因为爱才结的婚,而考虑结婚的条件,大多也由选择爱的人变成了选择个人的生活条件,是不是有车,是不是有房,是不是有钱,这些变成了结婚的前提。这样的生活大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十年来离婚率这么高的原因。在婚后,很多的女性最终都沦为了家庭妇女,照料一家老小的起居生活。在相处方式上面,古话说过,“夫为妻纲”,丈夫就是家里的天,没有什么比天更大的了,当然,在现在的中国虽然已经摆脱了封建的束缚,女性的角色也不再单单是家庭妇女,她们也可以有自己的社交生活,工作。可是为了家庭的需要,最后做出牺牲的一般都是女人,她放弃了自己的工作,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全心全意地为这个家庭服务,只为了让这个家庭更好。

三、《摩登家庭》里西方家庭文化的体现

1. 在西方,就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而言

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孩子人格上的独立性,释放天性,而不是强制性地要求他们学习,这使得他们在学习上更加注重实用性,有目的地读书,有想要的知识就仔细研读,而用不到的书籍就扔到一边,而不是像中国的孩子一样,尽力的去吸收更多的知识。在电视剧里,最传统的美国式家庭构成就是克莱尔的家庭,她的大女儿海莉,一个大学没有考上最后念社区大学的女孩,后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本身对于时尚的理解,通过了一本当地时尚杂志的面试,当了一名助理,得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二女儿埃里克斯却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大学霸,在学校里总是可以得到最好的成绩,是一个优秀的毕业生。小儿子卢克也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和曼尼在学校里面混日子。有时大女儿海莉想要得到一些零花钱,所以她选择通过照料幼小的莉莉赚取零花钱,通过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想要的东西,这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知道赚钱的来之不易,而不像是在中国,零花钱是可以跟父母要的并且花的心安理得。根据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儿童在3岁时,能够识别纸币和硬币,6岁知道钱是自己的,12岁知道要开设账户存钱,这就是美国人从小给孩子灌输的理财意识。在这部电视剧里,我们所看到的,几乎很少一部分是在教室念书的画面,在学校的部分大多数都是参加各种社团,或者学校的传统节日,再或者是学校组织的各种比赛。曼尼和卢克都属于学校话剧社的成员,他们在一次排练时,学校缺了一位会唱的音乐老师,卡梅隆就主动帮助孩子们唱歌表演。西方国家更注重课外的各种活动,并且在组织的比赛中希望孩子的父母以及亲友可以很好的融入,为孩子们加油打气,使家人们更亲密团结。在一次学校举办的足球运动会上,曼尼和卢克所在的队伍连连失利,杰和菲尔一起做了队伍的教练,鼓励孩子们,最终赢得了比赛,这场比赛让我们体会到了亲情的力量。

2. 就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方式上

西方国家的父母更多的是强调平等,给孩子他的自由、他的人格以及他的自尊。埃里克斯在大学的选择上,出乎意料的选择了距离家里很远的另一个州就读,原因是想要远离父母,不受他们干涉的过好大学生活,要是中国的父母一定会反对这任性的理由,认为她无理取闹,但是克莱尔和菲尔却决定允许她这么做,他们认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杰和他的儿子米切尔的矛盾,来源于卡梅隆,杰是一名退役军人,他觉得自己的儿子是同性恋很丢人,又因为他们瞒着杰偷偷的领养了一个越南籍的女孩儿而生气。杰思考过成为一个伟大父亲的秘诀是什么,“有时候事情会如你所愿,有时候会事与愿违,但是你要坚持,因为当一切尘埃落定,一个好父亲90%的特征,就会自动出现。”这是很有深意的一段话,也许是因为卡梅隆的努力,杰和米切尔的关系越来越近。在电视剧里,他们经常会召开家庭会议,每个成员都发表自己的观点,我很欣赏他们每个人说话的方式,不论是本身说话就很“刻薄”的埃里克斯,还是人小鬼大的莉莉,都可以很直接的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不用怕对方尴尬,虽然这也意味着和父母可能会出现很多的争吵。

3. 就夫妻的关系和相处方式上

西方国家的人就跟中国人不太相同,他们认为“感情至上“,有感情就在一起,没有感情就分开。克莱尔本来是一个家庭主妇,后来她的爸爸杰选择退休,把公司交给克莱尔打理,所以,家庭的责任也分给了菲尔一部分,菲尔帮忙料理家事,送孩子上学等等。西方人认为每个人都有工作的权利,这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需要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朋友圈,即使是家庭需要有人放弃工作,他们也认为家庭是所有人的责任,不应该把责任都放在一个人身上。

杰和格洛丽亚这对夫妻,有很大的年龄差距,杰不喜欢接受新鲜事物,而格洛丽亚偏偏是一个喜欢接触新朋友的人,有一次格洛丽亚请另外一对夫妇来家里做客,那对夫妇也是老夫少妻,杰很抵制外人的到来,可是后来杰发现很喜欢那对夫妇,事实证明格洛丽亚很了解他,他也慢慢接受了格洛丽亚的建议,为她做出了改变。

四、在现实中,比较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差异

在现实生活中,龚琳娜和他的德国老公老锣是一对很恩爱的夫妻,在中国,有很多向他们一样的异国夫妇。成长环境的不同,家庭环境的不同,使得他们在一些问题上的做法也不太相同。就对于孩子的问题上,龚琳娜在一次参加访谈类节目的时候,提到过一件小事,当时她的儿子还只有七个月大,还不会走路,她的丈夫独自带着孩子在花园里面玩,孩子渐渐爬向了花园里的一个大鱼塘,龚琳娜在房间里面很着急,想要跑去制止孩子,结果孩子只是看了鱼塘一眼,就退了回来。她很生气的质问她的丈夫,为什么让孩子处于危险之中,她的丈夫是这么回答的:“我就在孩子身边一米的地方,如果他掉下去了,我会及时跳进水里救他。你需要让孩子自己去试,知道边界在哪儿,但前提是大人要保护他的安全,不能由你告诉他,这不安全,那么下回他有可能真的摔倒,而你不在身边,这才是真正的危险。”从这一件小事上,看得出,中国人和西方国家的人在教育孩子上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中国式的教育,为我们扫清了成长道路上的磕磕绊绊,而国外人的思想则为我们提供了探索的空间,我很欣赏龚琳娜丈夫的做法。就和孩子的相处方式上,龚琳娜家里有两个孩子,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只分对错,不论大小,她认为不应该偏袒岁数较小的孩子。在夫妻之间的相处方式上,老锣和龚琳娜说话就很直接,如果龚琳娜穿的衣服不好看,就是不好看,不必像我们一样,有时候碍于面子或者需要看别人的脸色,违心的说着一些恭维话,弄得自己也很尴尬。

五、总结与建议

经过上述,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比较,无论是亲子关系方面,还是夫妇关系方面以及孩子的教育方面都不尽相同。中国式家庭文化和西式家庭文化都有各自的可取之处,在今后的生活上,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段婷婷.情景喜剧的现实主义诉求——浅析美剧《摩登家庭》.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

[2]杨小莉.亲子话语冲突结束方式研究-以美剧《摩登家庭》为例.法制与社会,2012,(15).

[3]边丹丹.《摩登家庭》中话语标记语“so”的语用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 篇2

Text Cohesion in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 32 从植物词看英汉文化差异

浅析英语中的“假朋友”现象及其原因

Improving the College Students’Writing Skill through Cohesive Devices 35 儒家文化与和谐世界的构建

论《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象征主义和意识流的运用 37 广告翻译中的模因传播 38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研究

从文化角度浅析新闻英语的翻译

《安尼尔的鬼魂》中“鬼魂”的象征意义探究 41 中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词性转换翻译研究 哈利·波特系列成功的原因

《远大前程》匹普与《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比悲剧命运成因之比较 浅谈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产业影响 人际会话中英语委婉语的功能与应用 英汉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视角下《夜访吸血鬼》人物解读 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中的问题探析及对策 Analysis on Moon Image in Lawrence’s Novels------Industrialism and Chauvinism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奥兰多——一部传记》中译者女性主义干预方式研究 英语思维模式及其对英译汉的影响

英文外贸合同中表时间介词的使用和翻译 希腊神话对英语词汇的影响

工业化进程下人的主体性的追问——梭罗的《瓦尔登湖》

《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灾难新闻之比——以系统功能语法为视角 从禁忌语的差异看中英文化的差异 论贫困对简爱性格发展的影响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写作风格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中国商品说明书的英译

美国寻梦—凯鲁亚克小说《在路上》的主题研究 从《透明的东西》探讨纳博科夫的时间意识 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女性主义解读

本我,自我,超我--《名利场》中利蓓加的形象分析 英语学习中语法的功能

中国特色英语词汇翻译及运用

论《推销员之死》主人公威利洛曼的悲剧 浅析小说《教父》中教父的心理转变及其成因

探究马克吐温的反奴隶制观—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吉姆的分析 从宗教建筑看中西文化差异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论中介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浅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丰富的精神世界 从时间视角分析伍尔芙的《达洛卫夫人》 试析《啊,拓荒者》中的生态伦理观 译者的身份

滑稽背后的严肃--浅析王尔德喜剧《认真的重要性》中人物话语特征 隔离与异化: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人际关系研究 浅析《爱玛》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

On the Disposal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中国侠士精神与西方骑士精神比较研究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和谐”研究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中的女性话语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87 新加坡英语和英国英语比较研究

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男主人公性格分析

愤怒的尊严——浅析《愤怒的葡萄》中失土农民的抗争历程 90 The Analysis of Promotion Strategy of L’Oréal in China 91 从《阿Q正传》译本看民族文化的可译性 92 关于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 93 浅析英文新闻标题的翻译

A Feminist Reading of A.S.Byatt’s Possession 95 The Heroine’s Love Tragedy in Wuthering Heights 96 从认知视角谈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 97 英语使用中展示的性别语言差异 98 《德伯家的苔丝》中亚雷形象分析

The Application of TBLT to Reading-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100 英汉颜色词 “红” 与“白”的文化内涵研究

101(日语系毕业论文)关于食品比喻表现的中日对照研究

礼貌,商务信函的灵魂—礼貌原则及其在商务信函中的应用 103 英语会话中间接拒绝语的语用研究 104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对比研究

通过小说《紫色》分析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 106 英语课堂中的非传统学习策略 107 化妆品说明书特征及其汉译技巧 108 新经济原则在商品买卖会话中的运用 109

浅析谭恩美作品中的男性形象

从《草原日出》看多丽丝•莱辛的成长观 112

民族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创意

论罗伯特•佩恩•沃伦《国王的人马》中对真理与自我认知的追求 115 学习策略与听力理解

A Study of Mark Twain’s Rhetorical Devices: Irony and Humor in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117 以颜色词为主题的英汉习语比较

从《红楼梦》两个译本论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 119 从文化角度探析中英基本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 120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E.B.怀特的三部儿童文学作品看模糊叙事艺术 122 唯美主义与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 123 浅析奥斯丁的女性意识 124 论圣经诗篇的修辞特点 125 英语委婉语负面影响研究

浅析威廉•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中的癫狂 127 冰山原则在《老人与海》中的体现 128 伏尼契小说《牛虻》中主人公性格分析

The modern American and Death of a salesman 130 《游泳者》中的象征意象分析 131 红色,英汉词汇差异的文化理据 132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133 跨文化视域中的英汉动物隐喻比较研究 134 称呼语中的语码转换解析

英国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的研究

影响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理解因素的分析及对策探讨 137 解析《爱玛》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138 中西幽默异同探析

《人性的污点》中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与社会原因的分析 140 如何降低初中生英语课堂焦虑

浅析《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 142 从目的论角度研究中式菜名英译(开题报告+论文)143 浅析英语委婉语功能

博尔赫斯诗歌中的镜子意象分析

是受害者还是恶棍?——重新解读夏洛克

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147 浅析托尔金在《魔戒》中的创作特色 148 《好人难寻》的冷漠主题分析

英语外教与中国英语教师写作教学风格对比研究 150 Perseverance in Belief—On the Death of Martin Eden 151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 152 从《嘉莉妹妹》看德莱塞的女性观 153 《都柏林人》——一座城市的精神瘫痪 154 浅议商标品牌的翻译 155 三星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156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研究

157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158 约翰•多恩诗中女性歧视现象分析

159 浅析狄更斯小说中匹克威克的性格特点

160 The Analysis of the Narrative Style in Toni Morrison’s Beloved 161 Growing Pains: An Analysis of the Hero in Catcher in the Rye 162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浅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主要人物 163 论色彩在《红字》中的运用与艺术效果 164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165 从“三美”原则看《荷塘月色》的翻译

166 浅析《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 167 化妆品品牌名称翻译审美与选词

168 论《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的悲剧

169 Western Women’s View on Love in The Thorn Birds

170 解读奥斯丁小说《诺桑觉寺》对哥特传统的模仿与颠覆 171 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172 新闻新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173 论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及应注意的方面——以美剧绝望主妇为题材 174 “It be adj for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制约研究

175 An Interpretation of China Bo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ism 176 论《重返巴比伦》中女性的身份的自我建构 177 浅析《飘》中女主人公斯佳丽的女性意识 178 环保宣传语翻译中的文化介入

179 The Function of Symbols in the Feminist Novel Possession 180 记忆的主观性与自我的重新发现——朱利安•巴恩斯《终结感》所揭露的道德成长 181 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中小人物的悲剧之源 182 《等待野蛮人》中的寓言式写作手法 183 探析《奥赛罗》的三大悲剧起因

184 从婚姻和家庭看中美核心价值观对比差异 185 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186 寻找自我——从女性意识角度解读《觉醒》 187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文体特色分析 188 浅谈我国服装行业的网络营销

189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Used in Different English Teaching Stages 190 从十字军东征看中世纪宗教冲突 191 试析《宠儿》中的象征手法

192 从修辞的角度解读《瓦尔登湖》的语言魅力及梭罗的思想 193 人力资源管理浅谈 194习语及习语的汉英翻译

195 中西方“云”文化的对比研究及其翻译 196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文体特色分析 197 广告的翻译

198 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策略 199 中西饮食文化的对比

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 篇3

关键词:《洋妞到我家》;中西文化;家庭教育;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250-03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从古至今都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涉及面较广。一般来说,家庭教育以品德教育为主,旨在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

近年来,由于世界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中西家庭教育的差异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反映中西家庭教育差异的影视作品也越来越多。其中,《洋妞到我家》就是一部典型的代表作。这部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大龄妈妈(皮皮妈妈)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产生种种不满,天天生活在抱怨之中。为了能摆脱困境,早日带女儿出国,她不惜血本,每月花费6000请来了哥伦比亚藉互惠生娜塔莉吃住在家,教5岁女儿学习英语。但是,中西文化差异给这个家庭带来了种种碰撞、误会甚至是危机。这一切让孩子成长,也让皮皮妈妈开始思考,如何教育孩子。最后,她终于认识到:在她和身边朋友们纷纷想“走出去”的时候,大量国外年轻人期待的却是“走进来”。中国给予了世界太多的机会,学中文正成为国外年轻人改变命运、改变生活、走向梦想的基石,而自己“走出去”也许会得到,但失去的则是更多。影片结尾,在互惠生中国区聚会中,有一位互惠生告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护照无限期延长,因为自己的家人都来到中国并在此定居。虽然结局很完美,一个中国家庭变得越来越和谐,中西方的交流越来越流畅。但是,这部电影也折射出当下中国中产家庭的正面临着的种种现实困境,尤其是家庭教育问题。在这部影片中,妈妈代表了中式教育,而互惠生娜塔莉则代表了西式教育。在影片中,中西家庭教育差异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中西家庭教育差异在影片中的表现

(一)家庭教育目标

自古以来,中国家庭教育都是以家庭为本位,认为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是家庭的一份子,应以家庭或家族利益为重。在中国家庭教育中,孩子要以学业为重,避免任何一切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孩子取得好成绩,找到好工作,从而达到光宗耀祖“成才”的目的。而西方的家庭教育则是以个人为本位,认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因此,在西方家庭教育中,家长更加注重尊重孩子,鼓励孩子进行自主选择,重在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达到让孩子“成人”的目的。

在这部电影中,中西家庭教育的目标有明显区别。娜塔莉和皮皮玩捉迷藏的游戏,为了赢得游戏,皮皮竟然藏在垃圾桶中。娜塔莉认输后,皮皮开心地大喊“我赢了,我赢了”!但是,妈妈看到后却非常生气,并且怒斥娜塔莉,“你要做垃圾行,我女儿是公主”!简单的一句话,却道明了中西家庭教育的根本区别。作为西式教育的代表,娜塔莉热情独立,即使皮皮妈说她是“乞丐”,她也很开心的说自己是个“好乞丐”,可以身无分文在荷兰呆上两天,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相反,皮皮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就只在于学业,以“移民”为终极目标,旨在让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最终实现她的“公主梦”。

(二)家庭教育方法

据研究,家庭可以根据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分为“权威型家庭”和“平等型家庭”。显而易见,中国家庭属于前者,重视服从和权威。在中国家庭中,家长拥有绝对的权威,经常在家庭教育中使用诸如此类的语言,如“不行”“不可以”等等,严重忽视了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孩子要守规矩,爱学习,很少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和权力,父母是家庭的主导,会代替孩子做出选择和决定。因此,中国家庭教育环境相对比较刻板,受父母教育观念影响极大。西方家庭则属于后者,重视尊重和平等。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多会采用民主和开放的方式,追求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对等关系,尊重孩子,把孩子看作是独立的个体,鼓励孩子勇敢尝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意识,家庭环境较为宽松,以孩子的意愿为家庭教育导向。

在这部电影中,皮皮的妈妈不仅严格要求皮皮,而且也给娜塔莉立下了规矩,同时以中国的谚语“不立规矩,不成方圆”来要求娜塔莉遵循以下规定:第一,洗澡不能超过15分钟;第二,衣服穿得整齐一些;第三,用完卫生间要打扫干净;第四,内衣外衣不能混着洗,内衣自己手洗;第五,房间不能乱,要把衣服放在衣柜里;第六,皮皮有自己的专用工具和食物:筷子用完后要用开水烫,过滤网用来过滤骨头和鱼汤,使用一次性手套去掉食物里的骨头和刺,硬的食物要磨碎。皮皮吃的是无公害的有机水果和蔬菜。吃水果要削皮,必要的时候还要用开水烫烫;第七,皮皮的作息时间也有明确的规定:每天下午5点钟弹钢琴40分钟,练完琴后学英语。每天晚上9点钟睡觉,不可以看电视;第八,不能带皮皮出去,因为外面有很多的陌生人。可以说,中国的家庭教育方式在电影中表现的惟妙惟肖。皮皮妈妈总是告诉皮皮和娜塔莉,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允许做,要求他们“我怎么说,你怎么做”。每当孩子或娜塔莉提出质疑时,皮皮妈妈总强调一个词“规矩”,或者就是一个更简单的回复,“不可以”!由此可见,中国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权威不容质疑,孩子严重缺乏独立自主意识。

然而,在娜塔莉和皮皮单独相处时,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教育方法。她没有把皮皮看做是一个孩子,而是把她看做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追求与她之间的平等交往。在皮皮哭闹要妈妈的时候,娜塔莉没有像中国家长一样哄孩子,而是跟她玩游戏,教会她生活和交往的基本原则。带皮皮出去玩,娜塔莉也不像中国家长一样,帮孩子做好所有的事情。她要求皮皮自己携带水壶,带她去乘坐地铁,即使学习英语,也是用非常轻松愉悦的方式,在情景教学中教会皮皮说英语。甚至,皮皮走丢的时候,正是娜塔莉曾经教过皮皮如何辨别警察,才让皮皮找到了家。在西方国家,家庭的大部分将通过引导的方式教育孩子。父母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反而是告诉孩子事实,让他们了解并作出判断。正如娜塔利一样,虽然她的家庭生活条件很不好,妈妈在她年幼时就去世,还经常受到后妈的欺负,但是她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乐观向上。

二、原因分析

(一)中西传统思想差异

中西家庭教育的差异可以追溯到传统观念的差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长期以来受到儒教、道教和佛家思想的影响,所以中国人重视学业,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2]。在学校,我们应该尊重教师,强调学生应该遵守所有的规则。在家里,家长的权威是一种普遍现象。西方国家大多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出发点,注重理性,重在培养一个健康的人,一个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在学校里,教师就像是顾问,无论在课堂或课下,老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同样,在家庭里,父母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相互尊重,寻求平等。

在这部电影中,中西传统思想的差异在一开始就有所表现。当皮皮爸爸第一次见到娜塔莉时,他被一个热情的拥抱和无数个亲吻给吓到了。皮皮妈妈对此的回应就是:“我们这儿不兴这个。”在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中,亲吻只适合情侣或夫妻。中国人信奉男女授受不亲,直到现在,很多人也会避免单独和异性相处,避免肢体接触。但是在西方很多国家,亲吻只是一种问候的方式,没有其他含义。由此可见,中西传统思想截然不同,这自然而然就导致了中西文化差异,进而形成中西家庭教育差异。

(二)中西价值观差异

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一部分,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中西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在个人和群体的关系方面,中国思想家偏重于群体秩序中的个人,讲“人伦”;西方思想家偏重于个人组成的群体,尊“个性”。前者从群体的尊卑秩序讲个人,后者从个人利益讲群体[3]。也就是说,西方人相信个人主义,强调的是自我和个人的成就,与集体、社会的关系松散,相互依赖程度弱;而中国人更强调集体主义,强调社区或集体的和谐,与集体、社会联系紧密,相互依赖度强。正是由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差异,中西家庭教育才有着截然不同的目的和方法。

在这部电影中,“孔融让梨”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当皮皮一家人吃饭时,皮皮爸爸给皮皮出了一道题,“从前有一个小孩,他面前摆了一大堆梨,有大有小,你猜他会拿哪个吃?”皮皮毫不犹豫的回答,“孔融把大的让给别人吃啦!”为此皮皮爸爸还表扬了皮皮,但是娜塔莉却说“自己喜欢给别人,为什么?”虽然皮皮妈妈告诉娜塔莉这个在中国人尽皆知的道理“孔融让梨是中国人的美德”,但是娜塔莉却对此不大理解,认为“最好的要留给自己。吃好的,脸漂亮,聪明,得到机会”,看到这里,我们不难理解中西价值观的差异对家庭教育带来的影响。

三、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避免过度保护,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在中国,最常见的就是皮皮妈妈一类的家长。她们对孩子无微不至,全方位地爱护孩子,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无一例外。但是,这种过度保护式教育的结果就是孩子自理能力较差。影片中的皮皮由于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5岁还不会自己吐鱼刺,结果喉咙被卡,紧急送往医院。因此,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的父母应该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肯定,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同时,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经常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明辨是非。

(二)改变教育方法

中国的素质教育应该从家庭教育开始。学校和家庭一起为孩子们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同时,鼓励孩子们培养兴趣和爱好,关注和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父母也应该考虑孩子自身情况,提出合理的目标和方向,使他们的家庭教育能适应孩子的年龄和智力水平。同时,父母也应该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标准。不要强迫孩子没日没夜地学习,而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中国,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为一个伟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强迫孩子学习,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孩子能力的培养和孩子的意愿。这就是现今中国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合理之处。在这部电影中,皮皮妈为皮皮安排好一切,包括她的生活和未来。父母的希望没有错,但是所有这些都需要以正确的方式进行。

总之,中国的家庭教育方式亟待改变。父母应该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老一代人的希望。只有这样,中国的家庭教育才能有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由于中西方的传统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存在很大的差异,中西家庭教育的目标和方法也大为不同。本文以电影《洋妞到我家》为题材,从家庭教育观的角度,对比分析中西家庭教育差异,旨在找出原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一步改善中国的家庭教育,促进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2015春节团拜会上讲话,2015-2-17.

〔2〕崔秀云.从Ways of Learning看中西家庭教育的文化差异[J].读与写,2014,(8):34-35.

〔3〕王维波.车丽娟.跨文化商务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浅谈中西方家庭伦理观差异 篇4

一、比较文化差异的原则

我们在对任何文化现象进行解读时, 首先要抱定这样一条宗旨:即中西方文化只有特质上的差异, 并无孰优孰劣之分。中西方文化都是优长与缺失并存, 倘若能以彼之长补己之短, 则能为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以及交汇提供良好的文化背景条件。其实, 从近代开始, 中西方文化的打造以及影响人民群众文化心理的程度, 都是中西方文化不断融合互补所产生的。无论是在何种文化体系中, 精华以及糟粕都是非常繁琐地交汇在一起。要建立一种满足新时代需要的文化体系, 就要善于在对本国优秀文化进行弘扬, 而且要摒弃文化糟粕;在学习以及吸收西方优秀文化时, 必须要将目光放远, 同时还要保持高度的警觉, 铲除那些会对民众精神产生不良影响的垃圾。中华文化是从五千年来我们祖先的土地上慢慢发展起来的, 同时我国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性格就是中华文化, 是属于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是探求传统文化的不竭源泉。我们要顺应时代需求, 敢于向民族文化中存在的痼疾开刀, 基于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大力推广和弘扬, 大量吸收全球各国的优秀文化, 构建一种适用于中国的同时又能和世界接轨的文化体系。

二、中国家庭伦理观的根源

自古以来, 儒家哲学作为整个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基础, 一直占据着中国哲学的主流地位。儒家哲学的核心是仁爱思想。仁爱思想包含深刻的人性意识和丰富的社会观念, 它的基础是对人性的突出和尊重。孟子认为:人 (社会属性的人) 与禽兽 (自然属性的人) 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伦”关系, 即人的社会属性。仁爱思想突显的是人性的正面, 而且产生了道德精神。作为维持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纽带, 仁爱是从孝悌这种最常见的人伦感情中产生的。孔子曰 :“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欤。”《孟子.尽心上》亦有云:“亲亲, 仁也”。父母兄弟是人类最基本的人伦关系。仁爱作为人性的基本品德, 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孝悌一方面有非常鲜明的自然血缘特点, 另一方面又在亲情中体现出人文特点。仁爱理念提倡的是, 人最先要爱自己的亲人, 但并不能停止于此, 必须推己及人。一个人要想对他人施舍爱, 就必须具有最基本的人伦感情, 即孝悌。把仁爱的内涵向外延展, 即表现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我国2500多年的历史中, 仁爱理念都是民众文化生活的根本原则。但由于这种仁爱思想是建立在人伦的基础上, 以情感为判断标准, 所以在评判事物时都没有遵守原则, 而是以人际关系为依据, 就怕侵犯到和自己关系好的人。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人们民主思想薄弱、以情感为法则、没有树立法律观念, 长时间以来产生一种法律作用不强、一味感情用事的局面, 短时间内无法彻底改变。

忽视自我只注重整体是我国传统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封建制度在我国沿用了很久, 因此我们的先民长时间被约束在土地上, 也就产生了重家庭、不愿远离家庭的情怀。家国一体方式就是其社会结构, 构成国家的单位就是家庭, 国也是各种家庭的集合。人情、人伦以及人缘的结合, 让个体变成网络上的小分支, 要想实现个体价值, 就必须依赖着群体价值的实现。我国民众普遍认为, 人际关系中最核心的关系就是血缘, 然后才是君臣和友情;在这些群体中, 个人基本没有自我空间, 仅是一个依赖着其他物体的分子, 每个人都是其所属关系的派生物。

三、西方家庭伦理观产生的源泉

重视自我以及个人是西方伦理价值观的基本取向。雅典民主制于公元前6世纪在确保城邦利益不受损害的时候, 就明确指出个人的作用。因为工商航海是西方民族最主要的生产方式, 因此就明确了其生活方式无法长时间保持聚足式的生活, 也就造成血缘纽带越来越松散。社会在多次变革之后, 血缘性的民族和宗族本位分别被地域性的国家和个人本位所取代。个体的基本角色从家族成员转变成了社会公民。国家政治机制确定的法律关系变成了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 从而取代了以血缘为核心的人伦关系。西方文化在规定人的时候, 是将它置于和自然相对立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 个体和他人是相互独立的, 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诚然, 崇尚自我的价值对形成独立的人格有很大帮助。这种人格能更好地将自我进行表达, 真实、坦诚, 信奉凭借个人能力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通过不同工具以及方式实现个人价值。崇尚自我的价值观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开放的个性, 但其缺陷也非常明显。它让人变成相互独立、没有任何互动的个人, 人们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起来。它一方面推动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确保了政治秩序不被打乱, 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很多社会精神病态, 个人异化为获得更多利益的工具, 失去了人的生活意义, 造成各种精神危机以及不道德行为的出现。

西方的责任和义务非常类似, 都包含“道德所规定的职责”的意思。例如, duty这个英语单词, 它最初的意思是偿还欠下的债务, 是在拉丁文due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债主有权利索要债务, 欠债者也必须按时归还债务, 所以due还有一种意思就是应得权益, duty也具有强行性的意思, 而且对应于权利这个词语。上文提到过, 我国文化的责任思想一般只重视人伦角色责任的承担, 并没有要求权利。而西方的责任思想包括权利对应于义务的思想。西方人和中国人的责任思想分别反映在职份角色和人伦关系中。血缘性是我国的一大特点, 所以中国人很少有享受到权利的待遇, 只有尽心尽力履行义务的份。所以我国民众在伦理关系上的平等仅是义务上的平等, 而不是权力上的平等。义务之间的对等性可以反映出权利合一的无对等性。西方人在履行职责的时候都会要求享受同等的权利, 这和西方的国情以及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

四、结论

通过上文从中西方传统价哲学和价值观念中追溯家庭伦理的根源,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中西方家庭伦理观并无优劣之分, 只有特质上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都是优长与缺失并存。中国的家庭伦理观以仁爱为核心, 重整体而轻自我;西方的家庭伦理则观崇尚个人与自我。跨文化交际所做的应该基于对我国优秀文化的大力弘扬, 学习以及吸收西方的优秀文化, 从而找出一条可以解决不足、避免缺陷以及融合中西的方式。

摘要:这是一个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的时代。不同的文化体系、不同的民族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和误区。本文试图以中西方家庭伦理观念差异为出发点, 从中西方传统价哲学和价值观念中溯源, 为创造一种适应新世纪需求的文化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伦理观,仁爱,权利

参考文献

[1]慕旗娟.浅论当代中国家庭伦理的构建——基于中西方个人与家庭伦理观的对比[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2, (8) :21-22.

[2]李成, 张芳梅.从《饮食男女》看中西文化差异[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4) :43-44.

[3]潘会贤.中西方家庭伦理比较研究[J], 黑河学刊.2009, (1) :57-58.

[4]陈爱华.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 (二) [C].2007.

西方家庭教育孩子四十条 篇5

1.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耐心,老实地回答。

2.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3.竖一个陈列架,让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4.不因孩子房间里或者桌子很乱而责骂他,只要这与他的创作活动有关。

5.给孩子一个房间或房间的一部分,主要供孩子玩耍。

6.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用不着再表现自己。

7.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8.帮孩子制定他的个人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方法。

9.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

10.帮助孩子修改他的作业。

11.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12.家长养成合理的行为习惯并留心使孩子学着去做。

13.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14.允许孩子参加计划家务和外出旅行的事情。

15.向孩子提出借书籍的材料,让孩子干自己喜爱的事情。

16.教孩子与各种成年人自由交往。

17.定期为孩子读点东西。

18.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

19.鼓励孩子编故事,去幻想。

20.认真对待孩子的要求。

21.每天都抽出时间和孩子单独在一起。

22.不要辱骂来惩治孩子。

23.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而戏弄他。

24.表扬孩子会背诗、讲故事和唱歌曲。

25.让孩子独立去思考问题。

26.详细制定实验计划,帮助孩子了解更多事情。

27.允许孩子玩各种废弃物。

28.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解决这些问题。

29.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孩子值得赞许的地方。

30.不要控制地和不真诚地表扬孩子。

31.诚实地评价自己对孩子的感情。

32.不存在家长完全不能与孩子讨论的话题。

33.让孩子有机会真正做决定。

34.帮助孩子成为有个性的人。

35.帮助孩子寻找值得注意的电视节目。

36.发挥孩子积极认识自己才干的能力。

37.不对孩子的失败表示瞧不起,并对孩子说:“我也不会干这个。”

38.鼓励孩子尽量不依靠成年人。

39.相信孩子的理智并信任他。

看看西方的家庭教育 篇6

德国人:鼓励孩子与大人争辩

德国人认为,“两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因此,他们鼓励孩子就某件事与父母争辩,自由发表意见。通过争辩使孩子觉得父母讲正义、讲道理,他会打心眼儿里更加爱你、依赖你、尊重你。你要孩子做的事,他通过争辩弄明白了,会心悦诚服地去做。你有难题,孩子参与争辩,也能启发你。

日本人: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

为了增强儿童的生活自理观念,家长有意识地让儿童学会判断是非,做出选择。比如,去商店购买玩具,家长事先会确定一个金额,让小孩子自行决定买什么;家里准备外出旅游,会征求一下孩子的看法。日本孩子上了初中后,都能够独立上街购买衣服,而且会货比三家,精打细算。

犹太人:让孩子早知书本是甜的

在每个犹太人的家庭里,当小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儿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个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常常就有书本,说是在夜深人静时,死者会来看书。这种做法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即生命结束有时刻,求知却无止境。

英国人:允许孩子有失败的经历

孩子做某件事失败了,英国人的观念不是索性不让孩子去做或家长包办,而是再提供一次机会。比如,孩子洗碗将衣服浸湿了,就指导孩子再来一次,教会他避免失败。英国人倡导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许多学龄前儿童都是在父母讲述的美妙故事陪伴下进入梦乡的。

家庭交流上的中西文化差异分析 篇7

中国有一句古训:“礼多人不怪。”在中国人的家里吃饭,明明是一桌子的菜,主人却要对客人说:“今天没什么菜,随便吃吃。”我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自谦在中国的文化领域中是一种礼貌。然而,西方人对这类“拐弯抹角”方式表达的礼貌觉得难以接受。如果你到一个美国人家里做客,他们会明确地告诉你:“我们为你的到来,准备了这些好吃的东西,希望你会喜欢。”美国人认为,我真诚地邀请你来,当然得让你明白我的诚意所在。美国人讲究直率,在平时的家庭交往中,他们对事情和人都乐于直抒己见,坦白相告。他们认为,各人的意见不同是理所当然,所以人们在交换意见和随便闲聊中,绝不会因他人的意见不同而感到大惊小怪。只要言词不太唐突、尖刻,意义上的争执是无伤大雅的。

家庭交流上的文化差异一向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上面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家庭交流过程中中西文化存在差异。我们承认两种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鲜明的对比。我们在与西方人交往的时候,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习俗,可能会产生分歧和摩擦,弥合这种文化分歧对我们与西方人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家庭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与西方人更融洽地相处?我认为,首先须了解家庭交流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其次要相互承认、理解对方文化并互相吸收对方文化,在保留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吸收外来文化,这样就会减少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西方文化加以对比,有助于我们了解家庭交流中的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弥合中西文化的分歧,这对于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是非常有益的。

2. 个体与群体倾向性

跨文化专家指出,许多文化上的差异源于一个民族对个人主义或集团主义的偏爱。为了让某种文化得以生存,每个人都必须在沟通的天平上放上调节“考虑自己”和“考虑他人”的砝码。“群体主义”强调的是共同利益、遵守习俗、团结合作和互相依赖。“个人主义”是一种对群体和个人区别对待的态度,其中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目标和行为采取“个人负责制”。西方的自我观念往往根植于个体、自由和独立;而东方社会经常被概括为更注重群体,责任性更强,更加相互依赖。在家庭方面表现为,西方倾向于较小的核心家庭,每个孩子都可能有属于自己的房间和私人空间。比较而言,中国家庭倾向于保持较大的广泛的家庭网络,并且可能共同生活在比较拥挤的空间里。

在西方,人们是利用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市民社会或社会契约的原理来维护社会和家庭的秩序,而中国的文化中的家庭秩序却是靠“孝”的集团主义原则来维护的。《论语·学而》云:“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可见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它要求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与尊敬。古代关于孝的宗法道德容易造成“向前辈看齐”的家庭机制,迫使子女把父母的利益置于自己的利益之上,这是以孝道维护的家庭专制型关系。但它又是基于自然联系和长期共同生活中产生的子女对父母的信任、依赖、尊敬与感激之情,使东方国家的家庭比西方的家庭有更大的凝聚力和更多的天伦之乐。

中国家庭有一个鲜明特征,那就是家庭至上。“家”是人们观念中最重要的社会群体。家庭至上的观念的实质是以家庭为一利益群体,个人利益服从家庭群体的利益,这一心理态势强化了人们的意识。首先是注重整体价值。所有的个体联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人消融于整体的关系之中,整体的价值高于个体的价值。其次是强调和谐、平衡,抑制冲突、创异。家庭成员有剪不断的亲情,无论有什么矛盾,关起门来总是一家人,人际关系是“和为贵”。最后重视公私之辩,强调个人利益服从群体利益。家庭本位观要求人们在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相冲突时服从家庭利益,形成传统的公私义利观念。

3. 有神论背景与人本主义背景

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对他的弟子说:“法在汝边。”老子亦说:“道不远人。”唐朝时中国文化称雄世界,然而唐人纳了外来的佛教文化。可以说,时至今日,中国的主流文化仍是以道家、儒家和佛家(教)文化的混合物。不知是佛教在中国找到了契合点,还是这唐人找到了迎合佛教的契合点。为什么中国明朝中叶的西方文化在中国没有找到契合点?确实值得研究。再思西方文化,其根基是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原则,或者说是上帝的力量,此信仰平衡了西方人的行为方式,使得他们和平相处。

许多西方人受犹太教与基督教共有的传统的影响。这一信仰体系强调人是由上帝所创造的,因而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都是有其自身的价值和个人责任。犹太经书及《圣经》都声称规定了像“十诫”或耶稣教义这样对全人类通用的伦理道德方面的律法。大多数西方人因而往往有一种自然法则和博爱的意识,以及对全人类的责任感。在一个信奉上帝的社会,通常有浓厚的乐善好施思想,以及为那些命运较为不济者行善的愿望。

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孔子也许是最早的人本主义者,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和孟子提倡道德观随着关系而变。家庭伦理和家庭观念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不仅是一个现实的存在,而且是一个决定的要素。在中国的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单位、社区在一定的意义上是家庭的放大,国家的政治生活也渗入家庭的影响,家庭的地位非常突出,其作用也非常重大,家庭观念是中国人的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各种社会观念的形成无不受到它的影响。中国人的家庭是按照长幼有序的家庭伦理建构的,父慈子孝是最重要的家庭关系,父(母)子(女)亲情是人生最珍贵的情感之一。这使得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丰富而有乐趣,家人之间,情深意切,诚爱有加,尽享天伦之乐,也使得中国的家庭相对比较稳定。家庭内部,以道德秩序便可有效治理,比如孔子的父父子子、夫夫妻妻、兄兄弟弟,即仁、义、礼、信、忠、孝等。在家庭内部从可以成为雷锋。在一个资源有限、人口众多的国度,人们首先关注亲属这一选定的内部圈子,然后才是那些与自己承担共同责任的伙伴。家人或朋友这一圈内人的关系网被看作较大国家的缩影。

4. 成就与生活质量

这反映了文化在家庭中经常起作用的另一个层面:追求成就还是生活质量。在我国,初中阶段就开设了十门左右的课程,大部分的学校老师会布置不少作业,家长和孩子在一起交流的时间明显比小学阶段少。相关调查显示,家长把孩子的智力培养放在第一位,比较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体质锻炼;在注重他人的需求、同情心、社会道德等方面重视不够;家长没有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的含义,忽视孩子生活的全面性、丰富性、能动性,容易造成孩子只懂理论而欠缺实践,只擅长按部就班而缺乏创新意识的现象出现。

大部分的中国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刻苦学习,进入一所好的大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成为一位成功的人士。这样他们会觉得他们对孩子所付出的一切是值得的。一些中学送青少年出国留学,大家主要考虑的是,这么做会让他们更快地在学习英语方面取得成功,以及促进他们的事业发展,激发赚钱的潜力。

西方的家长大都对孩子的学习不施加压力,他们的观点是:喜欢学的孩子自然会努力学,成功的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应该是家长舍得拿出时间跟孩子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对话,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大多数的西方家长认为在孩子从依靠父母到慢慢独立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去理解他们是谁,让他们学会关心并能够认识自己的主观世界,开始主动地根据社会要求去锻炼自己,并按照一定的目标和准则评价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他们采用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发现自我,对孩子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同时施加一些家长想要达到的一些想法。

大多数西方家庭往往更注重他们给子女的生活质量。虽然成就的确能给家庭带来自豪感,但他们却倾向于更加关注心理的收益———孩子获得自信,他们的交流能力,或者他们在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及和谐共处方面的满足感。

5. 情感关爱与实用关爱

西方社会一般注重情绪、感受的表达和心理健康。尽管西方家庭在家庭内提倡独立,但如去海外工作,他们几乎总是一起前往的。他们有着强烈的“合家团聚”感和对言语交流的强烈需要。

在西方,人们很注重语言的交流,他们认为语言是抒发情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美国人虽然在交谈的过程中会用很多的手势,但基本上是为了强调他们说的话。在西方,你说的话是十分重要的。

“哦,孩子,跟我说说,你今天过得怎么样?”美国的爸爸一般会让孩子跳到他的膝上讲叙一下他一天的悲喜事。如果孩子做鬼脸,父亲直接的反映可能会是:“怎么了,告诉我,有什么不对劲?我们谈谈!”他们进行直接而坦率的交流。

中国人一般比较含蓄,而且对交谈的具体情况比较敏感。他们更喜欢非语言的交流,许多话尽在不言中。即使家长问孩子:“你今天好吗?”而孩子回答:“好。”家长也会注意到孩子已垂下眼睛的表情而意识到今天过得不好。

大部分亚洲地区是“眼见为实”,而西方则大多是“你说的是真的”。在中国家长无需说出“我爱你”,而是用一顿特殊的饭菜来表明。对那些最亲近的人不用说“谢谢你”、“别客气”等客套话,家庭成员彼此所做的牺牲是不用说的。这在美国家庭却恰恰相反,“谢谢!”“好棒啊!”“你真细心!”等友善的词句被不厌其多地使用。

6. 结语

当我们谈论中国孩子去海外留学,或当我们谈论如何与西方人交往时,我们必须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着鲜明的差异。当中国孩子学习英语时,他们也开始学习并吸收一些西方的方式。不同民族、不同国度间的语言文化不同,这可能带来文化困惑,但更有可能带来的是对不同文化的更进一步的了解。了解家庭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并弥合这种文化分歧,对于我们了解西方人的生活,并和他们融洽相处是很有促进作用的。无论我们如何交流,家庭都为中国孩子的未来打下了基础,从真正意义上说,为未来全球交流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摘要:家庭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每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 文化的差异在家庭交流过程中同样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本文对家庭交流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了解和分析家庭交流过程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学习和研究中西文化差异在家庭交流中的各种体现, 有助于我们在家庭交流方面取长补短, 促进家庭教育的不断完善, 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关键词:家庭交流,中西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2]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M].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6.

[4]王福祥, 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 篇8

一、食材的数量和种类不同

《饮食男女》一开始就展示了父亲精心准备家庭周末晚宴的画面, 影片毫不吝惜镜头, 展现了大量的饮食元素, 其中最直观的就是琳琅满目的食材。由此看出, 中国烹饪所用的食材种类和数量极为丰富。很多在西方看来是不可食用的东西, 中国都拿来当做食材。中国蔬菜品种繁多, 而西方人常吃的蔬菜品种很有限, 无非生菜、土豆、胡萝卜、番茄、西兰花等。中国肉类品种亦十分丰富, 中国人喜爱尝试各种生猛海鲜, 不管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亦或是“水里游的”, 似乎都可拿来当做食材。而在西方, 可食用的肉类很有限, 他们只吃常见的猪牛羊肉、鸡、鱼等, 这也许是因为他们觉得有限的食材已经能满足人体所需营养, 无需再去开辟新品种。

中国人认为现宰的食物吃起来新鲜可口, 喜爱鲜活食材, 如活鱼、活虾、活鸡等。在《饮食男女》中, 有很多特写镜头, 如活蹦乱跳的鱼、鲜活的牛蛙、后院的活鸡等。但这在西方看来是十分残忍的, 因为他们认为, 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尊严, 应该给予尊重, 不能虐杀动物。

二、烹饪方式不同

(一) 繁与简

中国饮食烹饪追求“色、香、味俱佳”的境界。为了达到这一境界, 中式烹饪采用了炒、炝、炊、煮、煎、爆、炸、灼、滚、涮、焖、烩、蒸、炖、煲、熬、煨、烘、煸、烫、烧、烤、卤、酱、风、腊、熏、醉、拔丝、挂霜、椒盐、走油、铁板等60多种方法。而西餐主要的烹饪方法则仅有煎、炸、烤、煮、拌等有限的几种。[1]

《饮食男女》中, 父亲通过杀、切、洗、烹、蒸、煮、炒等烹饪工序, 充分展示了他精湛的厨艺, 也给观众带来色、香、味的全面刺激, 这种花样繁多的烹饪场面体现了饮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影片《推手》也展示了朱父热火朝天的忙碌场面:倒油、爆锅、下菜、调味, 程序一丝不苟, 而洋媳妇玛莎忙着烤比萨饼、拌生菜沙拉。这一鲜明的对比, 更加形象地说明了中西饮食文化的这一差异——烹饪手段的繁与简。

究其原因, 可能是由于中西方推崇的饮食准则不一样:中餐重视色、香、味, 因而食物要经过多种烹饪方法达到“色、香、味俱佳”的目的, 而西方重视营养与健康, 他们认为中餐的某些烹饪方法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二) 合与分

中国台湾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过:“中国重和合, 西方重分别。”在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

中国重和合, 体现在烹饪上就是“五味调和”。所以中国菜几乎都要用多种原料和调料来烹制。原料和调料共处一锅, 运用各种烹调方法, 做出来的菜自然就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浑然一体。而重分别、重独立、重个性的西方人在烹饪西餐时, 通常是将多种原料一一加工, 然后放在一起, 且泾渭分明, 尽量保留食物的原味。各种原料互不相干, 鱼是鱼, 牛排是牛排, 即使有搭配, 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 而柠檬汁、胡椒粉等调味用的佐料也是现吃现加的。比如“土豆炖牛肉”这一道菜, 西方的烹饪方式是将土豆和牛肉先分别煮熟, 然后再混合, 二者各自保持自己固有的味道。而中餐的做法则是将土豆和牛肉放在一个锅中加入必要的调料一起炖, 使土豆和牛肉的味道互相渗透, 互相交融。比如《推手》中, 朱父吃的西红柿炒鸡蛋与儿媳妇玛莎吃的生菜沙拉就饼干, 就反映了这种“合”与“分”的差异。

(三) 热与冷

中国人喜爱热气腾腾的食物, 而西方对食物的温度不是很讲究。在“家庭三部曲”中, 只要有做客的情节, 去中国家庭则有热茶招待, 西式家庭则常用冰水招待。

中国饮食烹饪方法众多, 食物经过多重烹饪方法的处理, 一定热气腾腾。而西方烹调方法简单, 他们喜欢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 认为生冷的东西才新鲜, 因此才会有三明治、生菜沙拉、五分熟的牛排等较冷的食物, 即使要吃熟的, 也只是随便烫一下, 煎一下, 不会有热气腾腾之感。这与生活节奏有一定关系, 西方生活节奏快, 人们没有时间精心准备饭菜。《推手》中朱父热气腾腾的米饭炒菜和和玛莎冷冰冰的生菜沙拉加饼干, 就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中国人喜欢将食物热火朝天的翻炒, 厨房里烟雾缭绕, 而这个场景要是出现在西方人家里的话, 恐怕消防警报器就要响了。 (《饮食男女》中, 归亚蕾扮演的梁伯母也抱怨过这一点, 说只要一炒菜, 报警器就会响)

除了生活节奏和烹饪方法导致冷热差别, 还可能是因为中国人喜欢热闹的感觉, 食物热气腾腾会觉得生活红红火火, 而残羹冷炙会有凄凉孤独之感。而西方人追求独立人格, 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因而不必太过热络。另外一个原因可以从传统的中医理论中溯源, 中医理论认为“寒则凝”, 就是说, 寒气会让经络气血流通不畅。[1]因而要吃热气腾腾的食物, 赶出体内寒气, 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这也可能与中西方人的体质不同有关。

三、进食方式不同

(一) 进食方式上的合与分

烹饪方式的合与分在进食方式上也有体现。在进食方式上, 中餐是所有的菜都摆放在一张餐桌上, 一桌人围坐在饭桌前, 每个人想吃什么就夹什么, 多道菜同时下肚, 体现出一种和乐、团结、热闹的氛围。人们相互敬酒、夹菜, 饭后还会抢着付账, 这些都传达出中国人之间相互礼让的传统。虽然这种进食方式显得不太卫生, 但是它符合中国注重“大团圆”的传统。西方奉行的则是分餐制。在餐馆吃饭的时候是各点各的菜, 想吃什么点什么, 充分尊重个性。菜上来以后各吃各的菜, 绝不会将刀叉伸到别人的盘子中去品尝对方的菜, 而且通常会实行AA制。

在《喜宴》中, 伟同夫妇和父母还有赛门一同吃饭, 饭桌上只有赛门是外国人。其余四人都是用碗盛着米饭吃, 而只有赛门自己用盘子。他将几个菜分别盛一点到他的盘子中, 用吃西餐的方法来进食中餐。这正是对中餐“和合”与西餐“分别”的很好阐释。有人将舞蹈同宴会相比较, 说西式宴会就像是交谊舞, 而中式宴席就像是集体舞。

(二) 进食速度上的慢与快

中国人吃饭讲究细嚼慢咽, 喜欢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 一边吃饭, 一边喝酒聊天, 一个晚宴常要花费几个小时。在西方, 由于生活节奏较快, 以及他们对独立人格的注重, 人们习惯“速战速决”般的解决吃饭问题, 因而西方快餐店蓬勃发展。在《推手》中, 朱父与玛莎各自吃自己的早餐。玛莎拉开冰箱门, 里面放了一个只剩一半的蛋糕, 她用食指从蛋糕上抹了一小块放到了嘴里, 就算是吃完早餐了。从蛋糕上无数相似的指印来看, 这种简单的早餐行为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接下来, 朱父也从冰箱里拿出了他的早餐, 是蒸米饭、西红柿炒蛋和鸡腿, 明显是昨晚的剩饭。朱父很仔细地将菜和鸡腿盛到米饭里, 用微波炉进行加热, 然后正儿八经地坐在餐桌旁慢慢地享受他的早餐。

(三) 餐桌气氛上的动与静

总的来说是中国餐桌上“动”, 西方餐桌上“静”。中国人平日斯文好静, 但一坐上餐桌上便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 或者相互夹菜, 觥筹交错, 相互劝酒划拳, 气氛相当热烈。中国餐馆大多呈现一片热闹快乐的景象。西方人平时开朗好动, 但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进食, 静静切割盘中美食, 间或优雅地碰杯, 即便是聊天也是很小声的聊。西餐馆大都是一副安静平和的景象。这种“动”与“静”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这可能是由于中国人喜好热闹, 把吃饭当做一种联络感情的方式, 因而大聊特聊。而西方注重个人隐私, 重视私人空间, 在公共场所会比较安静, 以保护隐私。

《喜宴》中, 伟同婚礼上宾客起哄的情节, 就呈现出这一特点, 宾客大声聊天, 时而用餐具敲桌子, 时而跟新人做游戏开玩笑, 而伟同实际的爱人赛门则时时呈现不可思议的表情。一起参加婚宴的外国客人说“我以为中国人都是柔弱沉默跟数学天才”, 更是说明了中国人平时的表现和在宴会上的举动形成了强烈反差。

四、人们对待饮食的态度不同

(一) 感性与理性

中国人常常赋予饮食以感性色彩。中国人注意菜品意境的表达, 重视菜肴装盘时呈现的华丽美感, 又喜欢将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美好祝愿赋予到菜肴上, 颇具感性色彩。在《饮食男女》中, 父亲那一道道工序复杂、精雕细琢、造型华丽的美食, 真可谓是一件件艺术品。中国人似乎把对生活的热爱, 对家庭的重视, 都赋予到了菜上。

中国的餐馆, 基于典故或为了图吉利, 往往起比较抽象的菜名。这些菜名虽然好听, 但单从菜名上无法知道是什么菜。比如:珍珠翡翠白玉汤、花开富贵、佛跳墙、年年有余、五谷丰登等等。电影《饮食男女》中父亲亲手为某位领导儿子的喜宴做了一道名叫“龙凤呈祥” (鸡与蛇一起做的菜) 的菜, 表达了对新人的美好祝福。与之相比, 西餐的菜名要简单易懂得多, 如:炸鸡腿、意大利面、烤牛排等。这在中国人看来, 似乎少了一些文化的意味, 但却符合西方人的习惯。简单的菜名一目了然, 省去了不必要的思考时间, 简化了吃喝的过程。

林语堂先生曾说:“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 保证其正常的运行, 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结实, 足以抵御病菌、疾病的攻击, 其他皆在不足道中。”由此可见, “吃”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是起到了一种填饱肚子, 维持生命的作用。他们强调食物的营养搭配, 注重食物中维生素、蛋白质、热量等成分供给是否恰到好处等较为理性的因素。比如《推手》中, 儿媳妇玛莎只吃青菜不吃肉, 是为了控制热量, 以免发胖。

(二) 认真、重视、讲排场与简约随意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自古重视饮食。孔子曾说“饮食男女, 人之大欲存焉”, 告子也曾说过“食色性也”。还有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无一不关乎饮食。饮食已成为中国一种举足轻重的东西。中国人生活中很多事都要宴请:大到婚丧嫁娶, 小到接风、饯行。中国人通过“吃”来交流信息、分享喜悦、联络感情等。同时, “吃”中处处体现了“礼”。正所谓:“夫礼之初, 始诸饮食”[1], 这种礼的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的过程中, 吃的形式背后也就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而西方人对待饮食比较随意。西方只不过把吃饭当做生存的需要, 或者一定程度上社交的需要。美国礼仪事典 (Emily Post's Etiquette) 中对宴请的目的作了如下总结:“向提供服务者表示感谢;对达成的交易表示庆祝;请人帮忙;引见他人;建议或讨论想法……”

从中不难看出, “吃”在西方国家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交流、交际的层面上, 并没有像在中国那样被赋予更多“使命”, 更谈不上是“众礼之源”。比如之前提到的《推手》中玛莎用食指抹蛋糕吃的情节。又比如《喜宴》中, 伟同和威威一开始用西方的方式简单地在教堂公证结婚, 晚上赛门请伟同父母和伟同夫妇几个人一起吃了顿饭就算是庆祝结婚。

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宴会观念上也存在着根本区别。中国人请客要面子, 讲排场, 菜肴越丰富、越珍贵就越能体现出主人的诚意和对客人的重视。这大概源于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持家要俭, 待客要丰。”比如《喜宴》中, 老陈为伟同补办的喜酒, 菜肴考究, 场面热闹, 宾客密密麻麻坐满了一个宴会厅, 可谓非常有面子, 乐得伟同父母开怀大笑。西方的宴会一般比较简单随意, 饭菜极为简单。在美国, 有时朋友聚餐会用采用“Potluck”的形式, 即每人都带一样菜, 让大家共享。还有一种聚会, 称之为“Party”, 主人只提供酒水和蛋糕等简单食物。他们将吃饭看成是重温旧谊和结交新人的机会, 吃本身并不重要。

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 篇9

关键词:中西传统家庭文化,亲属称谓,差异

亲属称谓指“语言中用来表达家庭 (可按广义和狭义理解) 内部个人关系的词项系统” (克里斯特尔, 2007, P195) , 它们能够反映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他们对家庭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对一社会的亲属称谓进行深入研究, 从而更好地理解该社会的家庭文化。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汉英亲属称谓的差异揭示中西传统家庭文化的差异, 并进一步阐释造成这种文化差异的原因。

一、汉英常用亲属称谓之比较及其暗示的家庭文化内涵

下表列举了常见的汉英亲属称谓, 从中可以观察到汉英亲属称谓存在明显的差异。

首先, 汉语母亲一方的亲属和父亲一方的亲属称谓不同, 而英语则不存在这种区别。例如, 汉语中, 父亲的哥哥称为“伯父”, 母亲的哥哥称为“舅舅”, 而英语都称为“uncle”。这一差异表明中国人是根据属于父亲一方或母亲一方来给家庭成员归类的, 西方人则认为这样做没有必要。该现象表明西方人对父母双方的亲属一视同仁, 中国人则将父母双方的亲属加以区分。

原因何在?进一步研究汉语亲属称谓可以发现, 第一, 对父亲一方亲属的称谓要多于对母亲一方亲属的称谓。例如父亲的哥哥称为“伯父”, 弟弟称为“小叔”, 而母亲的哥哥和弟弟都称为“舅舅”。第二, 母亲一方的亲属称谓前面常常有个“外”字, 这表明母亲的亲属往往被视为家庭成员以外的人。可以证明这一观念的还有“堂”和“表”。“堂”是住宅的正厅, 用于称谓表明该人是住宅正厅的使用者, 即自家人, 体现了与家庭的关系之密切。而“表”指客房, 通常建筑在正房的侧翼, 用于亲属称谓表明该人并非真正的家庭成员, 与家庭的关系较为疏远。从这些汉语亲属称谓中可以看出父亲是家庭的核心, 居支配地位, 而母亲地位次于父亲, 因此她的亲属也被视作外人。英语亲属称谓不存在此类内容, 这表明在西方, 夫妻双方在婚姻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因此无需区分父母双方的亲属。

其次, 英语的亲属称谓没有显示年龄的差异, 而汉语的亲属称谓则可以体现出说话人和被称呼人之间的年龄差异。例如, 英语中父亲的兄弟都称为“uncle”, 而汉语中父亲的哥哥为“伯父”, 弟弟为“叔叔”。当称呼父母兄弟姐妹的孩子时, 这一差异就更为明显。英语把他们都称为“cousin”, 不管他们年龄多大, 什么性别, 与父母关系如何。而汉语则必须根据他们的年龄、性别、与父母的关系逐一加以称呼。父亲一方的男孩称为“堂哥”、“堂弟”, 女孩称为“堂姐”、“堂妹”;母亲一方的男孩称为“表哥”、“表弟”, 女孩称为“表姐”、“表妹”。这表明在中国不仅有“里”、“外”之分, 而且人们非常重视年龄差别。一般来说, 年幼者须用称谓称呼年长者, 而年长者则可以直呼年幼者姓名, 该规矩也同样适用于长辈和晚辈之间。但在西方社会情况却并非如此, 不仅同龄人称呼彼此姓名, 就连孩子也可以直呼家长姓名。该现象表明中国在家庭内部也存在等级。但西方家庭成员之间不存在如此严格的等级限制, 人们彼此平等, 直呼姓名被视为亲密的表现。事实上, 只有在非常正式或不熟悉的情况下, 人们才称呼头衔或使用正式称谓。

二、其他汉英亲属称谓的差异及其暗示的家庭文化内涵

除了上文讨论的常见称谓以外, 中英亲属称谓还存在以下差异。

第一, 即使在家庭成员之间, 汉语也会使用头衔或敬称。该现象在封建社会较普遍。例如, 在《红楼梦》中, 贾政是一家之主, 朝廷官员, 因此全家人包括亲生儿子宝玉都称他“老爷”, 这是当时对有地位的人士的称谓。而当贾政的女儿元春成为妃子以后, 就连作为父亲的贾政都要称呼她“娘娘”。如违反礼仪, 轻则被罚, 重则杀头。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 现代社会已经不再使用这些封建称谓和制度了。而在西方, 人们只有在非常正式的情况下才称呼头衔, 敬称也往往使用于不熟悉的人之间。在诸如英国这样历史悠久的国家里, 虽然也有广泛使用敬语和头衔的时代, 却不常用于家庭成员之间。由此可见, 中国人比西方人对地位更加敏感, 对地位尊贵的人表达尊敬不仅在公共场合, 而且在家庭内部, 也就是说家规与社会规范相一致。然而, 西方人对待社会和家庭却态度不同, 社交场合会比较正式, 使用恰当的社会规范, 而家庭则是私人场所, 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平等亲密, 没有等级差别。

第二, 汉语将亲属称谓应用到非家庭成员身上, 表达亲密之情, 从而拉近与陌生人的距离。例如, 某个人想借打火机, 可以说:“兄弟, 借个火。”然而, 对于陌生人或刚认识的人, 英语不会使用亲属称谓, 而会创造其他称呼方式。例如, 在美语中, 口语常用“pal”、正式场合常用“Mr.”称呼男人。这表明在中国人眼中, 最亲密友好的人是家人, 如果他们想表达亲密和友好, 则没有什么比用亲属称谓更好的方式了。但在西方国家, 人们更加独立, 希望在社会交往中展现成熟的形象, 因此一般不会用亲属称谓称呼家庭成员以外的人。

三、造成中西传统家庭文化差异的原因

汉英亲属称谓的差异体现了中西家庭观念的不同, 这源自两种社会家庭结构的差异。家庭是指“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一般包括父母、夫妻、子女等亲属”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2004, P626) 。在中国, 姻亲和血亲所涉及的人都可以被视为家庭成员, 几代人生活在一起的情况也比较普遍, 家庭成员之间存在亲疏、年龄、辈分、性别等种种差异, 这样复杂的家庭结构使得汉语不得不创造出易于理解和区分的称谓, 避免含糊不清。而在英语中, “family”一词一般指父母加儿女, 即核心家庭, 家庭结构简单, 无需复杂繁琐的称谓体系。

此外, 家庭结构差异的形成深深植根于中西不同的文明之中。西方文明就是追求民主和平等的历史。受“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影响, 西方人相信男女老幼都是平等的, 家庭成员更是如此。他们也坚持民主, 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大家都极力保持个性, 喜欢别人称呼自己姓名, 因为姓名是自身独特性的一种体现。家长也尊重孩子的隐私, 鼓励他们自己做主, 独立生活。所以西方的家庭结构简单, 关系没有那么紧密。然而, 中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都一直存在森严的等级制度, 可谓根深蒂固, 其特征便是父权主义, 因此, 人们认为结婚以后丈夫居主导地位, 家庭成员中的长者应该受到尊敬, 必须使用适当的称谓。

四、结语

汉英亲属称谓的差异不仅是语言问题, 它还显示了人们对家庭的不同认知, 这反映了中西家庭文化的差异。

汉英亲属称谓在数量和分类上均有所不同。汉语的亲属称谓多于英语, 根据多重标准分类, 不同的称谓适用于不同的年龄、性别、与父母的关系, 而英语则不存在这样的区分。这表明中国家庭内部存在等级制度, 而西方社会受到民主平等等思想的影响, 赋予每个人平等的权利和尊重, 家庭成员之间没有太多的等级之分, 关系比较疏远。因此, 在两种社会中, 家庭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同的, 中国人视家庭为生活的核心, 而西方人更加重视个人主义。

参考文献

[1]曹雪芹, 高鹗.红楼梦.长沙:岳麓出版社, 2001.

[2]李行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3]朗文当代英语词典 (英语版)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4][英]克里斯特尔主编.现代语言学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 篇10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家庭教育的目的、方式、结果的比较, 为家庭教育提供一些启示性的意见, 以期对各国的家庭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1 中西方家庭教育目的的差异

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西方人巴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 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 只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 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 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基于这种观念, 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 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 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

而中国的大多数家长则信奉“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书中有黄金屋, 书中有颜如玉”。认为好读书才能出人头地。因此, 中国的家庭教育就成了学校教育的延伸, 重视成绩, 为孩子包办一切生活琐事, 这就影响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生活实践能力。在这种理念下, “虎妈”不尊重子女的个人喜好, 要求孩子们不准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 学习成绩不得低于A的成绩, 不准碰除钢琴或小提琴以外的任何乐器, 每天都要练弹钢琴或拉小提琴……这种教育理念的不同, 直接导致了中西方教育方式的差异。

2 中西方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

西方父母的教育方式一般来说是比较开放和平等的。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 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 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 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 甚至在什么情况下对孩子说什么话, 家长都要仔细考虑, 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 以起到启发、鼓励和引导孩子积极向上的作用。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要有个性, 帮助孩子成为有个性的人被西方父母认为是自己的职责。他们允许孩子有独到的见解和想法, 不可人云亦云。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办法去完成, 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这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 而是美国的父母给孩子绝对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在锻炼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事情的能力, 增强自信心和责任心。美国的父母希望孩子多方面地发展, 不会看重学习成绩, 甚至不会过问学习上的事情, 而是尽量让孩子参加各种活动, 培养竞争意识, 锻炼意志品质, 让孩子学会吃苦耐劳。至于追求平等的教育方式来说, 美国父母做得非常好, 他们会与孩子做朋友, 尊重和理解孩子, 使得家庭生活愉快温馨, 创造了宽松的生活环境, 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使得孩子遇事积极乐观、敢于参与、好奇心强、主动创新, 肯动脑筋。父母给孩子绝对的信任, 不会对孩子的隐私进行任何干预。

中国的大多数家长则坚持“棍棒底下出孝子”, 孩子们要听话, 要学习, 要认真。对于学习, 没有所谓的兴趣而言, 兴趣都是靠培养的, 你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练习再练习, 获得优异的成绩, 从而获得自信和兴趣。然而, 因为孩子们都有惰性, 因此这就需要家长们要有毅力, 坚持不懈地监督孩子们学习, 甚至用一些严厉的方式, 责骂, 威胁孩子。一旦孩子开始在某方面表现出色, 无论是数学、钢琴、球场还是芭蕾, 他或她就会得到赞扬, 受到钦佩, 感到满足。这提升自信, 使曾经枯燥的事情变得有趣。蔡美儿说:我给两个女儿制定了10条清规戒律。在学习上, 我不准她们任何一门成绩低于“A”。我的大女儿索菲娅五年级时, 有次乘法速算测试得了第二。接下来我每晚让她做20张试卷, 每张100道速算题, 我在一旁掐着秒表计时。一周强化训练后, 索菲娅次次稳拿第一。小女儿露露有次没做考试加分题, 我告诉她家教良好的孩子都应做加分题, 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分数将优秀和平庸区别开来。从此, 露露再也没放弃过加分题。从这些事例中, 我们不难发现, 西方的家庭教育方式崇尚个性与自由, 而中国的教育方式相对更苛刻, 严谨与规范。另一方面, 在蔡美儿看来, 成功的秘诀就是一再反复地练习, 这样才能做到技能精通, 然后人才会有自信心。因此, 她给自己的孩子们的知识量会远远多于美国孩子, 可是思考的培养太少。美国学生往往还不知道什么, 就有一大堆想法, 却经常谬误百出, 因而引起一场又一场的头脑风暴。而中国的孩子往往会牢记各种公式, 法则, 以求中规中矩, 万无一失。事实上, 这种模式并不利于孩子们想象力, 创造力的培养。

3 中西方家庭教育的结果的差异

西方孩子们在一个相对自由的家庭中生活成长, 因此他们往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语创造力, 孩子们的思想也显得更天马行空,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的孩子们发明创造的数量远多于中国孩子的原因。其次, 西方的家长非常注重孩子们独立性的培养, 给孩子绝对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在锻炼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事情的能力, 增强自信心和责任心。我们常常能够看到西方孩子独自一个人背着一个大大的旅行袋环游世界, 却很难在中国的小学校园里找到独自上下学的孩子。

中国孩子的家庭教育相对封闭与严谨。他们在文化课上的成绩远远领先与西方发达国家。“虎妈”蔡美儿在接受《TIME》采访时说, 她的孩子们在接受了这种教育 (中国式教育) 之后, 相比于其他同龄人, 在学业上具有各种别人无法望其项背的成就。同时, 蔡美儿很为自己的两个女儿骄傲:小女儿是极具天赋的小提琴家, 大女儿已经成功地在卡耐基音乐厅表演钢琴。

H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The OECD Program 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对主要工业化国家15岁学生进行三年一次的知识和技能调查, 调查的内容为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PISA由经合组织的成员国政府组织开展, 由国际专家共同进行评估工作。其结果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下都具有可比性。2009年首次参加PISA的上海15岁在校生, 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全部三项评价中, 均排首位。测试结果显示, 在全球约47万名接受测试的15岁学生中, 上海学生的阅读素养得分为556分, 高出第二位的韩国学生17分;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得分为600分和575分, 分别高出第二位38分和21分。另一方面, 中国孩子普遍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 缺乏自立意识, 依赖性强, 做事被动、胆怯, 缺乏适应环境和应变的能力, 不懂得恰当交往的技巧, 人际关系差;怕苦、怕累, 只要求别人照顾, 却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 在家不知道关心自己的长辈, 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这些问题与中国家长重视成绩有很大关联, 父母希望孩子躲在学校这座象牙塔里寒窗苦读, 不让孩子在风云变幻的社会里摸爬滚打。

4 启示

1) 从很多方面看来, “虎妈”没有令人失望。毫无疑问, 这种方式培养了许许多多纪律性, 文化性超强的人才, 他们优异的课业表现让他们独占鳌头。近些年来, 由于来自中国的技术移民人口大量增加, 在美国的学校中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现象:课业表现优异的中国学生占据了各种领奖台, 很多竞争激烈的知名高校, 甚至不得不对录取人口种族按比例进行限制, 来避免出现中国学生太多, 而破坏了各个种族教育权利均等的法律原则的现象。

2) 但是, 另一方面, 我们也应该看到, 他们存在着不少的弊端, 由灌输和训练教育出来的中国学生考试成绩可能很好, 但一旦需要想象力与创造力时, 中国的孩子反而比不过西方的孩子。虎妈式教育严重扼杀的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种教育中出来的学生最好的结果也许会是某个领域里的技法熟练的工匠, 但决成不了大师或者领域内开创性的人物。所以, 对于教育的长远发展, 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而言, 我们不仅需要人才, 更需要创造性的大师。而两种教育方式的互相学习, 互相补充, 取其精华, 去除糟粕, 显然是最有发展前景的。

参考文献

[1]邵璇, 张晶.中美家庭教育观差异及跨文化交际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 (4) .

[2]黄小勇, 黄菜方.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22 (4) .

[3]蔡美儿.虎妈的战歌[M].企鹅出版社, 2011.

[4]上海学生全球测试考第1引欧美关注国内遭质疑[N].人民日报, 2010-02-20.

浅论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 篇11

关键词:中西方;语言交际;文化差异

一、语言交际和文化的关系

胡文仲认为:“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产,文化既包括信念、价值观念、习俗、知识等,也包括实物和器具;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可以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区分不同的文化。”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形式,是认识世界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亦可借助语言来反映,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密不可分。语言的产生有着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西方在文化背景方面存在差异,因而语言的学习必须和文化学习相结合,必须合理地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参与和运用。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交际中的表现

1.社会礼仪方面

(1)称谓

在西方的社交场所,人们很少用“经理”“局长”“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对方,员工对上司可直呼其名,这在中国是很不礼貌的,相反地,在西方它却显示出老板和员工之间平等、融洽的工作关系。在西方,头衔性称谓的对象大都局限于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等。例如:Mr.President(总统先生),Priest Father Paul(保罗神父)。

(2)问候与告别

在中国,人们见面时常问“吃饭没”或“上哪儿去”,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可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英语里“问好”有十几种表达,如“How are you doing?”“Whats up?”“Good morning.”等。但汉语里一句“你好”或“您好”就足够了。告别的时候,英语国家的人说“Goodbye”或者“Bye”,中国人说“再见”,这点相同。但在告别前,中国人还要说些客套话,如“走好”“不要远送了”等。

(3)隐私与禁忌

通常无论哪种文化,都有一些自由交谈的话题。如西方人会随便地谈论天气、工作、爱好、新闻等,而涉及个人的年龄、财产、收入、婚姻、身体状况以及政治观念、宗教信仰等话题都属于禁忌范畴。触及以上个人隐私会被看作是干涉他人隐私,是不礼貌、无教养的行为。而在中国,谈论年龄、财产、收入、婚姻等问题是比较普遍的,不是不礼貌的。

2.道德观与价值观方面

(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提倡个人奋斗,并为此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成功后的喜悦。而中国文化则提倡谦虚,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如“You are so beautiful.” “No, I dont think so.”这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谦虚的说法,可西方人看来,这不仅否定了自己,還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2)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

西方文化特别重视个性自由,喜欢我行我素,不受约束。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

(3)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

西方文化特别注重创新精神,鼓励人们勇于创新和冒险,从而实现人生价值。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以“中庸之道”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行言立事,不少人总要瞻前顾后,权衡左右,保持和谐。

3.风俗习惯方面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如春节,在节日之际,大家都会带上妻儿回父母家团聚,吃团年饭、拉家常、看春晚、同守岁。而西方许多重大节日里,人们会举行大型party,不只是自己家人来庆祝,亲戚、朋友、同一社区的邻居甚至陌生人都能来参加,西方人更崇尚人们的互动、集体和狂欢性。西方人信奉基督教,在佳节之际,大家会相聚一起举行一些宗教仪式或者活动,如唱颂歌、传报佳音等。

4.引用典故方面

中国的典故多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等,如“三顾茅庐”“秉烛夜游”等。而西方典故多出于《圣经》《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等古代经典与现当代的文学著作。如“An Apple of Discord”(争斗之源,祸根),“Swan Song”(最后杰作,绝笔)。如果对对方的历史文化不了解,听到这样的话肯定不知所云。

总之,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通过对这些差异的了解,一方面,它可以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地进行,另一方面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也能起到促进作用。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因此学习一门语言要将其与所在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这样,所学的语言才能在实际的交流中起到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郭贵丽,张立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8).

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 篇12

华裔导演李安近年来凭借《卧虎藏龙》、《断背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国际影坛上大放光彩, 但是他早期的电影作品仍然广受影评人和观看者的欢迎, 在以《推手》 (1992) 《喜宴》 (1993) 和《饮食男女》 (1994) 三部电影构成的“父亲三部曲”中, 这位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导演探讨了中西文化冲突和伦理道德, 并且分别以太极拳、婚宴、烹饪三种中国传统文化穿插其中, 使影片极具生活气息, 富有艺术感染力而又具有可看性。除了《饮食男女》, 《推手》和《喜宴》都把大环境放在美国, 李安导演用他的镜头展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不同家庭伦理观造成的亲情危机, 并最终归于温情与平和, 使中西方受众都欣然接受。

《推手》是“父亲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电影, 他用独特的叙事手法和表现形式, 向世界, 尤其向西方国家展示了中国的文化和家庭观念。影片中, 中国父亲老朱退休后前往美国和定居在那里的儿子晓生团聚, 但是他与儿子和洋媳妇的美式生活方式格格不入, 遭遇到种种文化冲突, 最后老朱搬出了晓生的家, 一个人住在华人街的老人公寓。电影里随处反映了李安导演对中西文化差异和家庭伦理观念问题的思考和探究。

一、中国“孝”文化与西方个人主义

李安曾经说过“我成长于一个很保守的士大夫家庭, 个性不是很叛逆, 所以最能牵动我内心的还是‘伦理’”。在他的华语影片中, 他常常选取中国传统文化和家庭伦理的题材。《推手》中首先体现了中国家庭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孝”文化。“孝”这一家庭伦理价值观要求子女对父权的绝对服从, “父慈子孝”成为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电影中, 晓生很孝顺老朱, 为尽孝道, 他尽力劝说孤身一人在中国的父亲移民来美国与自己共同生活, 以便加以照顾。但是已经娶了洋媳妇和生了儿子的晓生, 他的生活完全被美国化了, 全家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都与老朱的截然不同, 以至于他们的父子伦理关系受到了挑战。

晓生知道自己的美国妻子与中国父亲的相处出了问题, 妻子从内心排斥和反对父亲的一切, 不愿接纳他。但是晓生作为中间的桥梁, 并没有像传统中国家庭中的儿子一样, 严厉要求妻子善待老朱, 反而对妻子百依百顺, 没有想实际有效的方法来改善老朱和妻子的关系, 以至于后来公公和媳妇之间的矛盾恶化, 不可调节。妻子因为受到老朱在家里练太极的干扰, 无法专心工作, 事业上受挫导致胃出血, 住进了医院, 出院之后更加不能容纳老朱。老朱觉得在家里的生活太沉闷了, 出门溜达, 但是在人生地不熟的美国迷了路回不了家。终于, 晓生对父亲的孝顺这次战胜了对妻子的爱护, 他对妻子发了一顿脾气, 并摔坏了家具, 妻子的心也终于被丈夫的斥责骂醒了。

虽然老朱被找回来了, 一家人的生活似乎归于平静, 但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存在仍然隐藏着各种危机。西方人一直主张个人主义价值观, 他们追求独立、自由、平等和人权。一旦这些他们推崇的核心价值观受到挑衅, 他们就会拿起武器去捍卫自己的权益。因此, 晓生的妻子是无法接纳与老朱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因此她和晓生合计着让老朱和陈太太相识, 并有意撮合他们俩, 因为这样的话, 晓生既可以继续在美国照顾父亲, 又可以让父亲重组家庭, 不再成为他和妻子生活的阻碍和干扰。老朱得知这一切后, 认为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 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再次离家出走了去了唐人街一家餐馆里打工。后来老朱因为与老板发生矛盾闹到了警察局, 闻讯而来的晓生对父亲心生愧疚, 悔恨不已, 跪下大哭。后来他和妻子换了一栋较大的房子, 还为老朱专门留了一间打太极的房间, 但是老朱不想破坏儿子一家的温馨生活, 拒绝了和他们同住, 而是一个人住进了唐人街的老人公寓。他最后说的那句“只要你们生活得很幸福, 其它的事都不重要”让无数人动容。古话说“养儿防老”, 古人推崇“儿孙满堂, 承欢膝下”, 可是电影中, 由于中美文化的巨大差异造成的种种冲突与矛盾, 使得老朱无法享受到这样的天伦之乐。也许在这种跨文化的背景下, 他选择一个人生活是维持良好亲情关系的最好解决方法。

二、跨文化背景下的中美文化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 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 进入非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的人大体要经历蜜月阶段、挫折阶段、调整阶段和适应阶段。李安导演在《推手》中集中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由冲突到融合的过程, 表现在老朱从初到美国的各种不适应以及与洋媳妇的矛盾不断, 到最后在唐人街拳馆教人打太极, 一个人生活。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在西方文化的大环境下, 巨大的文化差异, 让老朱知道自己向往的传统家庭模式是无法维持的。

电影一开始, 我们就看到老朱穿着一身中式服装在打太极, 动作舒缓自如, 神情安详平和;与此同时, 洋媳妇在电脑面前飞快地敲着键盘, 桌子上杂乱无章。代表两种文化, 不同性格的二人, 显得极不和谐。果真,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他们俩的相处充满了冲突与矛盾。

首先在饮食方面, 老朱与儿子、媳妇和孙儿同坐在一张餐桌前, 却吃着不同的食物。老朱吃得是传统的中国食物, 大米, 肉类, 各种配菜。而儿子一家吃的是典型的西餐, 水果沙拉, 饼干之类的, 儿媳妇更是素食主义者。老朱担心她的身体, 主动用筷子夹好吃的东西给她吃, 却被果断坚决地拒绝。儿媳妇的心里对老朱的饮食充满了疑问“公公这么大年纪为什么还不懂得保养身体, 煮菜放这么多油?”, 老朱也觉得这个洋媳妇很奇怪, 没有中国儿媳那么乖巧懂事和孝敬。试想,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 就算有山珍海味, 只要家里人心里不舒坦, 都会食之无味。其次在教育子女方面, 老朱和儿媳的观念也截然不同。老朱拿东西给孙子吃, 媳妇都拦着不让, 让老朱觉得很生分。老朱正在跟孙子玩耍, 媳妇招呼都不打就把孩子抱走, 剥夺了老朱向孙子表达爱和关心的需求。孙子在吃饭的时候突然想去玩游戏, 儿子和媳妇都表示同意, 传统的老朱觉得这个习惯不好, 为儿子为什么, 晓生淡定地说“平等嘛”, 这与老朱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最后, 在对待老人方面。中国自古就推崇“尊老爱幼”, 尊敬父母、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晓生的妻子, 作为老朱的媳妇, 善待公公本是她的义务和责任, 但是因为她是地地道道的美国, 她接受的教育和文化里只有西方国家的“民主和平等”, 在生活中她不会向公公请安或表示关心。因此, 在和老朱的相处中, 她的方式方法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显得“粗暴”。比方说, 老朱喜欢在家里听京剧, 但是媳妇需要安静地环境进行创作, 她就会直接提醒老朱保持安静或者直接递给他一副耳机, 虽然老朱会听她的话带上耳机继续听京剧, 但是他的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这些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老朱和媳妇的关系, 造成了双方的情感隔阂和疏离。

正是这些强烈的中美文化差异, 让原本在国内自信的老朱在丧失了文化归属感的美国体会到了强烈的漂泊感和挫败感。他尽管舍不得离开家乡, 但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为了儿子他还是漂洋过海来到美国, 原本想着一家人团圆, 享受天伦, 没想到一切都不是他期望的那样, 亲情关系反而变得紧张, 他很苦闷但也很无奈。最终他选择了一个人在异乡独居。

结语

电影《推手》真实地反映了中西文化冲突, 从老朱的角度述说了一个略显凄凉的有关父亲的故事, 对处在跨文化交际的大背景下的各种不同种族的人们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笔者认为来自不同文化的人, 在相处的时候一定要相互尊重, 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 只有这样才能建构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影片里, 中国公公和美国媳妇要是能够遵循这样的原则, 想必老朱在美国的生活会是另一番模样, 他们的家庭伦理关系一定也会更加健康和坚固。

参考文献

[1]崔新广.李安电影中家庭的文化意义[J].电影文学, 2007 (23) .

[2]杜华, 黄丹.“家”的寓言:李安电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隐形书写[J].当代文坛, 2011 (01) .

[3]韩国秀.多元文化融合中李安电影的东方传统与跨文化传播[J].电影文学, 2008 (23) .

[4]康霞.当东方遇到西方——李安电影中的文化冲突表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S2) .

[5]李晨.李安电影的东西方文化观——解析“父亲三部曲”[J].华文文学, 2004 (02) .

[6]吕吉瑛.李安电影中的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J].电影文学, 2008 (08) .

[7]孟春蕊.东西方文化碰撞中的伦理困惑——谈李安电影的文化基因[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5) .

[8]苏海霞.中西文化碰撞下父亲文化身份的消解和重构——《推手》和《喜宴》中父权文化解析[J].电影文学, 2011 (12) .

上一篇:矿井自动排水系统综述下一篇: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