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教育理念差异

2024-08-02

中西方教育理念差异(共8篇)

中西方教育理念差异 篇1

传统道德与现代理念的碰撞

——中西方孝文化差异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世界文化日益融合的今天,我们看到了文化与文化的趋同与差异,而孝文化是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博大精深的体系,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衡量一个人品质的标准。而西方的孝文化并没有太多系统的描述,与中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西方似乎更崇尚个人与自由。本文将探析中西方孝文化概念和发展的差异,并以这几年的热门话题——“安乐死”来进一步阐述中西方在孝文化上的差异。

孝,是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于血缘亲情的认识而慢慢发展起来的。家庭,是体现孝道的人类社会的选择,也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孝道是道德表现一种形式,居于普通亲情之上,一般体现在直系亲属之间,所以我们现在所谓的尽孝道,一般都是自己的父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尽孝道的方式产生了很多变化,但是赡养义务的传统却从来不曾割断。在社会层面上,尽孝道则主要是指对老人的尊敬。因为文化不同,中西方对孝道的理解差异很大,但不可否认,中西方的孝文化都是伴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开始出现的,最初形态的孝文化也是相似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孝文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而西方的孝文化还是停留在浅显的文献描述之上。

1中西孝文化对比

1.1中国孝文化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突出的特色。“孝”不仅是家庭观念中孝敬父母的问题,也是几千年来统治秩序中重要的社会规范

。我国的孝观念形成于父系氏族公社时代。孝文化,在股商时期便已产生。[1]在中国,尽孝讲究的是到达亲人在精神层面的满足。孝意味着养,但不是养了就是尽孝道,子女赡养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有孝心,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的体现,而不是仅仅有孝行。孝文化在我国的儒家思想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在《孝经》中曾写到:“父子之道,天性也。”[2]就是说,父母养育子女和子女赡养父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天性。孝文化从家庭伦理走向国家伦理,从个人道德走向社会规范,最终形成了以养亲为核心内容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孝道。中国的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固有的一种思想。肖群忠认为,“孝”当产生或大兴于周代,其初始意指尊祖敬宗、报本返初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3]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国人把孝与繁育后代结合,绝对不能断绝宗祠。至今不可动摇,是历来的民族理念。也就是说我国的孝文化体现为尊重父母,父母拥有绝对的权威。

1.2西方孝文化

西方文化有三个源头:一是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二是古希伯来犹太教文明;三是古罗马文明。[3]然而要探讨西方的孝文化就一定要提及到《圣经》,很多西方社会的道德规范就是起源于这本书中,《圣经》的第五条就要求基督徒要孝敬父母。西方对孝的文献描述,也只体现在《圣经》这本书中,但是,父亲节和母亲节都来源于西方国家。在西方,比较注重“社会养老”,有比较完善老年人社会福利,所以老人大多会在老人院内度过晚年。在西方,孝文化主要体现在宗教文化中,没有硬性要求子女尽赡养义务,只要子女常常看望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西方的孝文化多体现在对父母的尊敬,但不是对父母的服从,更多地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相处和各自独立。

2产生中西方孝文化差异的原因

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中西方的文化不同。在我国,我们常常会听到“四代同堂”,“五代同堂”这样的词汇,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就比较注重家庭观念。因为我国是从农耕社会发展起来的,是由家庭为单位的一个群体生活,因此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个体要以集体为重,因此逐渐形成了父母养育孩子,孩子赡养父母的亲子关系,也造就了我国博大精深的孝文化。西方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他们很早就脱离了农业,因此主要从事一些商业活动,也因此形成了他们独立的生活习惯。在西方,父母与子女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他们以人的自由平等为最高价值。在中国,有着浓厚的尊老爱幼的传统,而西方文化把年幼的孩子的发展放在首位。

3从孝文化角度看中西方看待安乐死的差异

3.1中方态度

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对死亡有一种刻意的回避心理,尽量做到闭口不提。这就又要追溯到孔子时代,《论语·先进》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季路问及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在这段对话中,对死亡避而不谈,言语中表达了孔子重视生命的意向。孔子对死亡的理念影响了后世子孙。因此,回避死亡,珍视生命,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态。

由于这种面对死亡的传统的道德意识,我国大部分人对“安乐死”持反对态度。在不治之症面前,很多人都会选择靠医疗手段尽可能维持自己的生命,即使这个过程很痛苦。就算有些病人想追求有尊严的死,选择“安乐死”,在国内也无法实现,而无法实现的原因有很多,与根深蒂固的孝文化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尽作为子女的孝道,很多人认为只有花钱为父母治疗,内心才会安宁,因此不惜将大把的财力倾注到自己患病的亲人身上,这种所谓的尽孝,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作为子女的自私和对病人的残酷。在我国如此推崇孝文化的背景之下,由于一些道德绑架,导致一些想减轻亲人痛苦的人也无法做出“安乐死”的决定,大多数情况下,为了避免背上“不孝”的罪名,选择细心侍奉亲人知道最后一刻。

安乐死的支持者则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孝道不应该绑架现在的“安乐死”。如果“安乐死”是病人自己的选择或者是家人出于亲情所做出的决定就应该得到支持,在家人遭遇不可治愈的痛苦时,尊重病人自己的意愿才是孝顺亲人的体现。这让我想到了与此相关的新闻报道,四川的一个孝子在患不治之症的母亲的哀求下,用农药结束了自己母亲的生命,但由于中国的安乐死没有合法化而被相关部门抓获,相信这样的新闻能引起很多人对“安乐死”的思考。很多情况下,即使想帮助亲人实行安乐死,也不敢这么做,因为不被道德伦理所允许,也不合法。

3.2西方态度

与中国对死亡避而不谈的态度相反,西方人由于崇尚自由,对死亡没有太多的忌讳心理。在安乐死这个话题上,很少提及孝,更多是推崇法律程序。而且,在西方的思想史上有很多对死亡的思辨。苏格拉底曾说:“怕死非他,只是不智而自命为智,因其以所不知以为知。没有人知道死对人是否是最好的境界,而大家却怕死,一若确知死是最坏境界。”[5]事实上,一个人对死亡的选择态度体现了其人生价值,因为死亡是每个人必不可免的结局,才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不会被孝文化所羁绊。西方人对死亡的态度也影响了他们对待“安乐死”的态度。1905年,英语单词中就出现了安乐死。在古斯巴达,不健康的婴儿可以被处死,同样的,在古罗马和古希腊,各种安乐死的形式也可以被接受。英国还在1936年成立了安乐死协会。期间虽然出现了一些各种各样的事件,但这一话题从未停止。2001年荷兰成为了第一个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6]在西方,所谓的孝,就是尊重每个人自己的思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会夹带太多亲情方面的情绪。普遍认为:杀死一个人是不是错误,其衡量尺度是看被杀死者是否是具有诸如理性、独立和自我意识等特点的一个主体。也就是说,西方人的衡量尺度是从一个人是否丧失了“人之为人”所应具有的思维和意识能力来决定其是否该被实施安乐死,是侧重从人本身出发来考虑安乐死的合情合法地位的,很少有人提到或重视外在原因。[7]

4结语

不管是孝文化还是由孝文化引起的关于“安乐死”的讨论,可以看到,中西方有着很大的差异。我国的孝文化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对很多方面都有着很深的影响。而西方对于孝文化的体现则不那么明显,更加崇尚个人自由。这种差异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彼此影响、互相吸收。在待安乐死的问题上,我们不能盲目推崇西方国家的做法,但也不能一味回避,而应积极面对问题,找出真正切合于我们国家实情的可行路线并加以实施。

中西方教育理念差异 篇2

一、培养规格目标差异

从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中国教育职业发展中长期以来是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层次, 严重束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始于洋务运动。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840年鸦片战争后, 洋务派人士积极兴办军工企业, 而这些新型的军工企业迫切需要掌握先进技术和操作规程的技术人员和工人。1904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确立了实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规定实业学堂从横向上分为正规实业学堂、补习实业学堂、实业师范学堂;从纵向上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三个层次, 每个层次都设有农业、工业、商业、商船等科, 初步形成了一个系统。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 也开创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阶段。1922年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把实业学校的名称改为职业学校, 分为初、中、高三级, 设科范围更广。至此, 职业教育初步形成一个系统。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建国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就提出要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比例严重失调的局面。中国的职业教育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 形成了以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为中心的职业教育体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 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 20世纪90年代末, 形成了中职和高职两个层次, 到2007年才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因此从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 长期以来中考成绩差的进入中职学习, 高考不能上本科的进入高职院学习, 人为地将职业教育定位在低层次办学上, 影响了人们的选择。

而西方则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职业教育被看做是人整个一生中所接受的一部分教育, 一个阶段性教育, 不是终结性教育, 建立与高一级教育相衔接沟通的机制。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和吸引力是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最根本的问题是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机制, 打通中等职业教育通向普通高等教育的路径, 变终结性的中等职业教育为阶段性的教育, 为职教学生提供继续接受高一级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的机会, 大力扭转中等职业教育入口大、出口小的局面, 进一步拓宽出口, 解决等值承认职教普教学历资格问题, 允许中等教育学生报考高等院校。

英、法、德等国制定了一些措施, 给予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资格同等地位, 为职高学生提供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机会。20世纪70年代以前, 法国中等职业教育是终结性的, 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成为一条死胡同, 为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使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沟通, 法国设立了一种新的学制, 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再学习两年, 获得职业高中会考证书, 同时取得了报考普通高等院校的资格。长期以来, 德国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隔绝, 缺乏渗透性。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增强双元制的吸引力, 德国许多州规定, 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和继续职业培训资格的学生可报考大学, 承认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毕业生具有报考大学的同等学历和资格, 还规定实施双元制的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某些情况下相当于具有普通高中第一阶段教育学历。英国的普通国家职业资格 (GNVQs) 分为基础、中级和高级三级资格, 获得GN-VQ高级资格的学生可报考大学, 但获得了高级国家职业资格 (NVQ) 的学生很难进入普通高校。因而英国采取措施, 承认高级普通国家职业资格 (GNVQs) 和高级国家职业资格 (NVQs) 与普通教育高级水平考试 (A-levels) 具有同等地位, 促进这三类学生横向和垂直流动, 使他们都有资格报考大学。

二、制度保障差异

在高职教育开展得较为成功的国家, 政府仍是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 与中国不同的是, 在发展高职教育的过程中, 大多数国家都更为重视职业教育的立法工作, 用法律来保障和规范职业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发达国家在用法律促进和规范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有三个特点:一是相关的法律相互配套, 形成了规范技能人才培养的法律体系。比如, 德国除了《职业教育法》外, 还有《青年劳动保护法》、《职业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的相关法律以及370多种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的培训条例。美国颁布的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法规和法案超过了150个。二是它们的法律规范既有原则性的规定, 也有操作性很强的细化的规定, 比较容易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比如, 德国的《职业教育法》中就有培训合同不能有哪些内容, 学徒的津贴以什么形式支付等细节的规定。三是不断根据新的情况, 对已有的法律进行修订或制定作为补充的法律。比如, 美国1963年通过了《职业教育法》, 而后又制定了《1968年职业教育法修正案》、《1976年职业教育法修正案》等。英国在1944年颁布《巴特勒法案》, 1964年又针对当时职业培训缺乏法律依据的问题, 及时制定了《产业训练法》, 后又于1973年颁发《就业与训练法》, 改革职业培训体制, 以应对职业培训面临的新挑战。四是严格对职业教育法的监督。德国的《职业训练条例》和《职业培训规章》都明文规定违反职业培训条例就是违法, 可“判处关押”或“处以不超过一万马克的罚金”。日本颁布的《学校教育法》明确规定应设置监督部门, 并且专门设有“罚则”一章来论述监督和惩罚。

中国政府尽管先后颁布了《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 但是整个职业教育的法制体系并不健全, 而且现行的《职业教育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其实施的环境与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因而需要及时进行修订。但是, 中国的《职业教育法》自颁布以来就没有再进行过任何修订与补充。而且《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这些法规专门涉及高职教育的地方并不多, 尤其是这些法规的条款大都是目标性的, 缺乏具体的操作程序和实施步骤, 而且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措施不明确。因此, 要想使高职教育有全面的、权威的法规保障, 还是需要出台一部《高等职业教育法》, 对高职教育的性质、任务、管理职责、举办学校等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 这样会更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行业参与差异

由于职业需求的复杂性和经济、技术的迅速变化, 学校已无法完成职业教育的全部任务, 建立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是面广、样多, 目前至少有57种职教运作体系。澳大利亚也建立了较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全国设有287个专门的技术性和进修性教育学院, 除了学校系统的高职教育, 还与成人和社区教育机构及工作场所里的学习相结合。而中国目前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很多只停留在纸面上, 实现校企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任重道远, 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补, 实现学校和企业的物质与智力资源的共享, 融合职业教育理念,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搭建职业教育的新平台, 在人才供求关系上完成了学校和企业的良好对接、相互渗透, 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

经费是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发达国家普遍形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个人多方筹资的经费体制, 以地方投资为主, 个人交费所占比例不大。德国的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为公立学校, 办学经费主要由州政府和联邦政府拨款解决。但来自于企业的教学、科研合作的经费成了高职院校第三渠道经费来源的主体部分。企业为培养一名职业学院的学生要支付5万~8万马克的费用, 但企业仍把职业学院的培养途径看做是一种费用优惠的获取人才的措施。《德国联邦基本法》明确规定国民生产总值的1.1%, 工资总收入的2.5%用于职业教育, 同时规定要为职业进修提供帮助及提供学习期间的收入、待遇等问题。美国职教经费主要来自地方, 但按《1990年职业教育法》规定, 联邦政府每年向各州提供16亿美元的职业教育专项补助经费, 公立高职教育机构的学生只需支付全部费用的1/6左右, 在私立教育机构就学的学生全部自费, 经济困难的学生可得到联邦和州政府的部分资助。英国不仅在制定职业教育法规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资金进行了规定, 而且在相关法中也有类似规定。英国职业学校每年的经费有75%来自政府职教基金。法国在教育经费方面规定企业完成各项缴税义务后必须承担两项支出:一是要求企业按上一年职工工资1.5%的比例提取继续教育经费, 用于本企业职工的在职职业培训。二是按上一年职工工资0.5%的比例缴纳学习税, 用于支持各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澳大利亚的《国家培训保障法》规定, 年收入在22.6万澳元以上的雇主, 应用工资预算的1.5%对其员工进行培训, 未达到要求的雇主须依法向国家培训保障机构缴付费差额。而中国主要存在政府拨款和学生缴费两种形式, 渠道单一。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职业教育越来越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 通过比较研究, 可以探索出符合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使人口大国真正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

参考文献

中西方教育理念差异 篇3

【关键词】西方司法理念与司法制度;人道主义;中国传统司法 ;中国司法改革之反思重构

一、人道主义司法理念在西方的历史沿革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主张罪刑的宽免,也即人道主义,在政治宽和的国家是非常有益的。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明确提出了“刑罚宽和”的主张,是对孟德斯鸠人道主义思想的发展。在人道主义司法理念的指导之下,贝卡利亚还提出了“罪刑法定”的观点。罪责和刑罚只能根据社会契约和法律公正裁判得出,任何当权者的主观臆断都是一种潜在的不公正和暴力执法。此外,他 还提出了“无罪推定”的主张。1215年英国《大宪章》便早有对人道主义理念的记载。

二、人道主义司法理念对近代西方司法制度的影响

“刑罚宽和”,“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犯罪与犯罪相适应”等成为各国近代刑事法律审判的基础性规则,揭开了资本主义社会刑法改革的序幕。在他的刑法思想影响下,欧洲许多国家在刑法改革、限制死刑以及文明司法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①在孟德斯鸠、贝卡利亚等思想家的影响下,西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人道化司法改革,逐步确立了“罪刑法定”、“无罪推定”和“审判公开等原则”。

三、近代西方人道主义司法理念实践中的几点延伸

(一)人道主义与司法衡平。司法衡平理念无疑是实践人道主义的绝佳途径之一。“司法衡平”最早源自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即通过寻求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平衡点来协调各阶层之间的关系,从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立法与司法则是寻求并确认社会各阶层利益平衡点的有效途径。②孟德斯鸠曾经在《论法的精神》中说,好的立法和司法都应该符合中庸之道,做到不偏不倚。在西方近代以来的司法制度中,我们不难看到司法衡平的影子,如各国刑事诉讼法中均规定了“当事人对等原则”,即起诉人与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处于平等的地位,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从源于20实际70年代的美国,流行于当下欧美的辩诉交易制度中,我们也能够体会到司法衡平的理念。

(二)人道主义与司法正义。毕达哥斯拉首先发展了正义是平等的思想。柏拉图把正义变成一种道德原则,认为正义存在于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间的和谐关系之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寓于‘某种平等’之中。根据英国封建法制传统,臣民在得不到普通法法院公平处理时最后可向国王提出申诉,由王室顾问、大法官根据公平原则加以处理。这种申诉案件的判例,延至十五世纪前后才逐渐形成衡平法。现代意义上的衡平法仅指英美法渊源中独立于普通法的另一种形式的判例法,它通过衡平法法院的审判活动、以衡平法官的良心和正义为基础发展起来。

四、中国传统的“卡迪司法”与人道主义司法理念缺失

传统中国的司法特征则烙印着典型的封建君主专制和宗教血缘家庭特征。韦伯发明“卡迪司法”一词用于指称这种“实质非理性”的司法。“中国古代社会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已然经历了漫长的5000多年。中国社会从一开始就以宗法血缘支配着整个系统结构的功能运作,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家国不分、重礼轻法的氛围。高度血缘依附性成为中国政权的根基。落后僵化的卡迪司法模式使得近代中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步步后退,成为蛰伏在东方的“巨龙”,任帝国主义列强宰割。近代中国一批有识之士对于西方司法理念与模式的先进性也有所知,无论是大陆法系模式,还是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都曾经为我国司法改革提供范例,但是收效甚微。清末司法改革是统治者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被迫进行的;民国时期司法改革也是在军阀混战与列强凌辱的形势下开展的。

五、我国司法现状及中西方司法理念差异对我国司法改革的启示

(一)我国司法现状

上文所叙述的历史传统使我国司法极大的落后与西方国家,再加上制度构建上的不成熟,使得如今赎回出现了大量的司法不公的现象。司法机关的审判功能的微信几乎降到了临界点。法院仍然不能很好的做到完全独立,仍然受到行政系统以及本身行政化的影响,造成司法职能被消弱;司法审判过程中,程序正义观念仍然淡漠;目前法官素质问题也广受批判,并在操作层面上影响了法院和法官在人么心中的形象和社会地位;由于冤假错案的存在,导致人们对司法机关的不信任,使得司法机关的权威性和神圣性丧失。

(二)我国司法改革之举措

1、司法独立的实现。人大对司法机关具有监督制约的职能,但是这种监督和制约不能违背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其次,法院的物质基础应当脱离地方行政。第三,尽量减小新闻媒体对法院的影响。第四,法官在政党之间要保持中立。

2、法官人身独立。效仿西方国家实行终身制,这样有利于法官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因素,按照法治的核心去判案;提高法官的薪酬,并设置良好的生活保障机制;法官年龄层次可以提高,阅历深厚的法官可以排除生活杂物的纷扰,做出公正判断。

3、加强程序正义的观念。我们在司法改革中,从公安机关进入侦查程序开始就要注意程序观念;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也是體现人道主义原则的体现;完善当事人主导的诉讼模式;保证程序过程中任何一方的平等地位;审判独立等。

4、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以以美国律师协会的司法行为守则为模板,创设一套行为准则,使法律从业者能够得到经常性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我国法律从业者的素养,我想这才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司法现状,将人道主义司法理念真正根植于中国司法实践之中的治本之策。

注释

①李龙主编:《西方法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②翼祥德:“全球视角下的辩诉交易”,载《法治与和谐社会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版

作者简介

中西教育差异对比专题报告(三) 篇4

1.中国女生赴德留学感想

众所周知,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高等教育在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享有极好声誉。目前德国是除美、英之外的第三大留学国家,其留学生生源主要来自中国及东欧。

我搜集到一位留学德国女孩的故事和感想,她在德国学习生活了近四年,是一位贵阳女孩,下面是她比较中西教育理念差异,与大家分享学习的心得与感受。

我是一位留学德国的女孩,四年前,怀揣着理想抱负以及一份懵懂的热情,我离开了养育自己的父母和生于斯长于斯的贵阳,只身踏上了飞往德国的航班。临行前,父母对我说:“在国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要咬咬牙挺过来。”就这么普普通通的一句话,竟成为我以后身处逆境时的导航灯,让我有勇气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出国前曾听人说,德国的高等教育是“宽进严出”。但真正领悟这四个字,是在我开始专业学习以后————所谓“宽进”,对于留学生而言(一般指攻读硕士的留学生),只需要具备本科学历便有资格申请大学,毋须通过考试录取。所谓“严出”,即学生如果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那一纸毕业文凭是永远不可能“混”到手的。

一般来说,德国大学的授课形式主要有三种:研讨课、讲演课和训练课。研讨课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感受。因为一直以来在我的印象里,课堂上老师永远都是高高在上,学生只能跟随着老师的思维前进。但德国的研讨课,从中文意思上就不难看出,即是要研究、讨论,把学生提到了与老师“平等”的地位。课堂上,用学生做专题报告的形式代替了教师单一的授课模式。专题报告一般控制在二十五到三十分钟左右,余下的时间就用来讨论。大家(当然也包括教师)各抒己见。学生在畅所欲言的同时,教师也许会从中发现一些思想上的“闪光点”,这与我国“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正好不谋而合。

刚开始,由于以前在国内读大学时少于培养在课堂上积极思维,踊跃回答问题的能力,也由于自身语言水平有限,常常是一堂课下来,我像个旁观者似的坐在那里一言不发。有时老师会很关心地问我:“你听不懂吗?”我摇摇头。立即,我会从老师的眼睛里读出纳闷与不解。其实我很想告诉他,我是不敢回答问题,因为我害怕答错(中国传统教育买下的毒瘤)。那时候的我,可以说对自己几乎失去了信心,甚至产生了放弃学业的念头,是父母在我临出国前说的那句话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我开始每天对着镜子练习德语的口型和发音。课堂上,我会对自己说,不用怕,你是最优秀的。任何事只要有了第一次,接下来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现在的我在课堂上能积极地参与讨论,做专题报告的时候再不会手脚发软,声音颤抖了。讲演课的授课形式与我国高校里的“大课”类似。即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并做笔记。不过即使在这种相对比较“被动”的课上,仍经常会有学生主动向老师举手提问,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训练课,从其字面意思就知道要求学生做实践练习。这类课程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并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实践机会,以此尽量弥补学习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尴尬。例如我所攻读的“大众传媒”专业,就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操作摄影机、剪辑影片等等训练课程。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德国高等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就是要学生始终作为“参与者”。学生不是在老师的指挥下被动学习,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学习。虽然没有纷繁复杂的考试,学生却不会有丝毫的懈怠。因为只有真正参与学习,才能够获得知识,才不至于被淘汰。(高等教育如此,基础教育也一样)在我看来,德国的高等教育就属于素质教育。鲁迅先生曾提倡“拿来主义”。既然我们可以引进国外的高新技术,可否学习国外先进的一些教育模式?如与国外某些大学结成“友好院校”,武汉大学与德国的特里尔大学,就已经结为“友好

院校”,每年双方派出若干“交换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这正可以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打下有力基础。

2.中国女生赴英留学经历

通过一个中国女生赴英读书一年的经历,管窥中西教育差异,以供老师、家长思考。

刘女士的丈夫要去英国进修一年,便携带13岁的女儿随往陪读。一年的时间虽不算长,但她却感受多多,因此回国后便将日记演绎成书。

他们为女儿选择了英格兰一所不错的中学就读。该校将学生分成四个“大家庭”,每个“大家庭”都由各年级学生组合而成,“家长”便是班主任。该校的学生都不背书包,因为课本、文具等全由学校提供并保管,但大部分书是用过几年的旧书。学生可以自带午餐或到学校餐厅就餐。校服不强求统一购置,但要求穿深色衣服。

英国的学校录属社区,社区公园便是学生课外活动的场所。女儿刚入学时,就碰上连续三周的游泳课,而且是租用私人游泳池上课,这让女儿和她母亲都感到有些新奇。但更让刘女士感到新奇的是,她每次遇到校长,校长都是问“你的女儿快乐吗?”,从不问女儿的学习成绩什么的。于是她转而去问女儿,女儿重重地点了点头并说:“我觉得上课好像在玩游戏。前几天在上数学课时,我们就学习去买东西”。女儿一周只要做一次家庭作业,你说她快乐不快乐?这所中学不但不歧视差生,反而给差生“开小灶”,所以连差生也是快乐的。

中学的校长平均每周要给学生家长写封信,信的内容从工友的辞职、走廊的粉刷、教学计划、学校经费等无所不谈,让校务具有很高的透明度。家长会的气氛也热烈而融洽,老师对学生都是以肯定和鼓励为主,成绩单评语也多为建设性的,从无中国式“排行榜”的尴尬,而且还尽可能满足家长的要求,具有较强的联动机制。

英格兰的中学,很多科目都可自由选修,家庭作业也多般要学生到图书馆找资料写报告,“社会学研究”一科还要做社区服务培养爱心,为将来顺利融入社会打基础。英语课要求活学活用,老师常带她们到超市去读商品,去邮局实地演练。

英国人喜爱戏剧,所以每周都有一堂戏剧课,而且有些教学活动也以戏剧的形式进行。英国中学有许多兴趣小组,任由学生选择。女儿喜欢音乐,在老师的力邀下参加了本地中学生组成的中学乐团。这个乐团是受本地农民捐助,交换条件是乐团成员帮他们捡垃圾。女儿所在的中学筹资修缮音乐教室,举办学生“跳蚤市场”,动员学生将自己的旧书、旧玩具、旧制服等拿来卖,卖的钱和门票钱便是修缮经费。

女儿所在的班每天都有人缺课,大抵是陪父母去度假。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但英国校方却鼓励家长多带孩子见世面,仅要求一定得办请假手续,以免孩子钻空子旷课发生不测。英国的老师并不以诱导学生读书为己责,认为那是家长与孩子去沟通的问题。然而他们却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山野教育”,让学生经受磨练,训练学生的体能、冒险精神和生存能力。

中西方教育理念差异 篇5

制的差异和启示

【摘要】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突破困境到初具规模的漫长发展之路,并且已经成为中国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在和以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历史悠久的西方教育体制相比,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由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和注重内涵发展的飞跃阶段。因而,学习借鉴国外民办高等教育的模式,对思考改革开放30年来民办高等教育的问题与成绩,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无裨益。

【关键字】改革开放、民办高等教育、教育体制、质量管理体系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情况

1.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共有私立高等学校69所,占高等学校总数的39%,占高等学校学生数的37%,其中一大部分为教会学校、国外资金办学,如在解放初期,有些地方仍然是私立学校多于公立学校,如西南地区刚解放时,共有公立高校22所,私立高校却达30所。上海解放初期有高校40所,其中就有30所是私立,占75%。南京和武汉解放时公私高校大约各占一半。并且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高校,如圣约翰大学、大夏大学等。解放后,这部分高校大部分分拆、解散,并逐渐转为公立学校,此后30年间,我国没有民办高等教育机构。

从1978年到1985年第一次全教会召开,高等教育处于拨乱反正、恢复发展阶段,特别是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至今,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改革、大力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和发展,拉近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差距,极大的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1982年“中华社会大学”成立,这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所民办大学,标志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起点。可以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恢复与兴起,正式开始于80年代中期,特别是近年来,已经取得十分显著的发展,正在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力量。

2.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每10万人口中高等教育(含各类高校)在校生数远低于七大工业国。不仅如此,我国在这项指标上还远少于亚洲“四小龙”中新加坡的2729人(1994)、韩国的4930人(1994)、我国香港地区的1677人(1993)和台湾省3301人(1995);与我国周边地区的马来西亚的884人(1993)、印度尼西亚的951人(1992)、伊朗的1184人(1994)、菲律宾的2716人(1993)、蒙古的1377人(1994)等也有较大的差距。

由于国家财政以及政策导向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全国公办高等教育财政经费在绝对数量上虽然有所增加,但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用支出却连年下降,极大的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捉襟见肘的高等教育财政还使得许多公办高校向银行大量贷款,这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绝无仅有的, 也给国家、银行和高校自身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因此, 依靠国家财政来扩充高等教育资源总量的道路行不通, 只能依靠社会资金来支持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滞后性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此时,民间资金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

截止到2007年,我国的民办高校总数已经达到596所,在校生280.5万人,10年间高校数量共增加了11倍,从最初的白手起家,到90年代初期企业加盟民办高等教育领域,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日益改善。现如今,校企联合联办、引入国际化办学条件与办学设施已经成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这不仅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在数量和质量上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教育的普及,使得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目前小学和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已经分别提高到98.9%和60.2%,高等教育人数也突破了1000万人大关,18-22岁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已经超过15%。纵观30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民办高等教育如下的发展趋势。

1.政策扶持鼓励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从建国到现在,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存在很大的变化。建国之初,原有的私立大学不复存在,全部转为公立大学。自1952年到改革开放,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都是由清一色的公立大学组成。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事件不长,从1986年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北洋大学的建立到现在也不过只有112年历史,民办高等教育的历史更短,基本上都是从80年代中期才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起来。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平均受教育程度低,这就对社会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国家经济投入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来就捉襟见肘的教育资金投入在投向重点高校、特色型高校的同时,还需要解决大批的适龄受教育青年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问题。国家投入不足和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矛盾也逐步凸现,为此,1982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就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1992年10月12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要“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集资办学和民间办学”,1993年2月13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有明确提出:“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1995年3月1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国家政策上引导、扶持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这就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民办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资金来源和办学配套设施的问题。

2.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

1986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仅有370余所,而到2005年,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达到1321所,1995年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数为71万人,1996年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和民办普通高校二者学生之和为131.37万人;2005年二者之和为214.32万人,比1995年增加了 300多倍。其中民办普通高校的学生数增长最快。

可以看出来,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民办高等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规模也不断扩大,如西安欧亚学院、浙江万里学院、黄河科技学院等一大批走在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前列的学校纷纷突破万人规模、校园面积突破千亩、在职教职工突破500人大关等等。这说明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民办高等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并和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其影响力和社会贡献程度逐步加大。

3.积极引入多元化办学理念

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初期,大部分由私人办学或企业办学,其办学条件和发展往往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教育部门重视程度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这对民办教育的发展环境极为不利,因为,现阶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引入校级合作机制,积极解决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的问题,对人才的需求由“为我所有”变“为我所用”,如仰恩大学、三江学院利用所在城市良好的公办高校办学环境,采取返聘、双聘、社会兼职等多种方式,积极改善办学软环境。

这也反应了市场经济要求实现多种渠道办学的客观需要,标志着我国教育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发展道路,积极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三、现阶段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与西方的差异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优秀的民办高等教育模式,对现阶段提高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提高办学质量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做好中国高等教育转型时期民办高等教育的过渡期领导体制、执行体制、咨询体制和监督反馈体制的改革也具有极强的铺垫作用。

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比较重视私立高等教育,仅以美国为例,排名前20名的学校几乎都是私立高校,私立高等教育总的特点是:历史长、比例大、质量高。西方最著名的大学几乎都是私立大学。我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西方比起来有比较大的差距。纵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西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如下差异:

1.办学模式和结构的差异

从办学情况来看,要处理各级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专科教育、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关系。西方发达国家这三个层次各就其位,各具特色。就专科教育而言,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的短期大学、法国的大学技术学院和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等办得很有特色,这些专科学校长期以来恪守培养专科人才的宗旨。就本科教育而言,西方发达国家既有文、理、工科结合的综合性大学,也有多科性和单科性的专业学校。但是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的办学层次较低,大部分还提高在对专科和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上,能够培养本科层次人才的民办本科仅有43所,其中大部分为最近几年才升格。很显然,这样的人才培养结构很难和西方的人才培养结构想媲美,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水平显然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其中,甚至有一部分民办高校存在违规办学的情况,盲目扩招,造成办学水平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结果形成恶性循环,如此往复,较大程度上破坏了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之路。

2.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程度的差异

美国私立高校的发展,往往集中了当地优秀的办学条件,政府只起到监督引导作用,高校的专业设置、发展方向往往直接和市场和社会需要相挂钩。我国目前的民办高校发展情况是由高度集中的公办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演变而来,但是,这种教育体制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和社会发展,会遇到十分明显的问题。若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只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可能在一些方面出现“市场失效”,而只用政府配置资源机制,又可能出现“政府失效”。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在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发展极为不平衡,前者表现为管理失序、办学行为规则不明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可信度受到损害,后者则表现为投资渠道过窄,单一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灵活适应外部需求。今后,应当从市场经济体制和基本国情的环境背景出发,改善政府宏观管理教育的功能,不断地探索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相互协调、配置资源的最佳点,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公办和民办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在耶鲁大学,学校的管理者不属于任何行政单位,而是由资深的专家教授组成顾问团,实际上他们对学校的指令计划、教学命令具有极大的权力,而高校领导者,往往只是负责对外工作、募捐等事宜。可以看出,政府以往依靠指令性计划、行政命令和财政拨款的手段,正在逐渐向教育法律法规、指导性计划、导向性政策、财政拨款、专项资助、组织评估等多种手段转变,改进对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支持方式。同时,政府也在积极的借助市场机制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以期营造出合理、规范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环境。

3.社会发展环境的差异

西方教育体制的发展过程中,往往提倡个性个、独立化的教育模式,公立高校呆板的教育模式往往不适合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因此,民办教育的发展相对而言,就有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并且,由于办学门槛的提高、捐资制度的发达,西方的投资办学之路已经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相较而言,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刚刚走过不到30年的发展道路,最大的力量来自投资办学,而事实上,投资办学之路也并不平坦,办学基本上等同于捐资办学,盈利空间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在无形中阻碍了部分投资者投资民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对于已经投资者而

言,由于对于办学所需资金、设施缺乏思想准备,往往在前期投入后,对后期投入底气不足,使得这些学校的处境十分尴尬。

因此,寻求多种资金来源,改变目前民办高校单一的资金渠道,或者对民办高校做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制度安排,无疑是今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西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给我国的启示

西方高等教育数百年以上的发展历程显然不可能全盘复制到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来,但是,从中学习优秀的办学经验、转变办学理念,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却是摆在我们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1.为民办高等教育提供多样化办学环境。在以前的高校改革中,我国已经给民办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除了指导招生、规范办学之外,民办高校获已经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也充分实现了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

民办教育除了和公办高等教育形成高度互补的关系之外,还应和公办高等教育形成良性竞争格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教育质量和效益,增加整个社会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性和选择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社会也不再全盘否定利益驱动机制,相反,利用好当前的利益驱动机制,在深层次上唤起人民的主观意识观念,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提供充分的自由。

2.准确定位,积极参与建立终身学习体制。

尽管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每年都有大幅度提高,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低于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因此,经济因素和人口压力是我国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原因。但是,由于公办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规模效应,起步较晚的民办高等教育依据常规发展,已经很难铸就国外一流的私立研究型大学的条件,所面临的挑战远大于机遇,对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准备定位就显得十分必要。

与此同时,在当前终身学习理念下,人们在现代化社会中的生存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将被贯穿于人一生的学习模式所替代,民办高等教育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今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选择教育的多样化需要,促进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的沟通,参与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的衔接,在当前一段时期内,仍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抓住国家积极对外开放的机遇,建立起适应国内市场经济环境和WTO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变以往的“精英教育”为“大众教育”,并逐步走上“终身教育”之路。

五、夯实基础,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30年来,从历史和发展的视角来看,我国各项法律法规、政策的出台,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我国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引导民办高等教育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并逐步参与国际竞争的决心依旧十分坚决。事实上,中国未来的民办高等教育还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政府二十几年的持续政策支持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迫切的想要办好民办高等教育的美好愿景。

尽管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也并非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是,学习借鉴西方优秀的办学模式、办学理念,吸收西方数百年来的民办高等教育优秀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将对推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中西方饮食礼仪差异 篇6

易中天先生曾经在《餐桌上的文化》里对中西文化进行了精妙阐释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则是“个体意识”。所以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文化则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体的共同意志。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缘,则其方式礼仪,自然也就以和为贵了,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食、讲和合。在跨文化交际中,面对陌生文化,因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不同,交往过程中难免发生文化冲突。

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变通处理,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可过满。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

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东西方出现进食工具筷子和刀叉的不同,和环境有关系。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研究表明,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大约15世纪前后,为了改进进餐的姿势,欧洲人才使用了双尖的叉。到18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如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在使用刀叉时也有一些禁忌。如 手里拿着刀叉时切勿指手画脚。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忌用自己的餐具为别人夹菜。餐具掉落不要弯腰拾捡。餐品不要一次性切好,尤其带汤汁的餐品,要一小块的逐一切食等等。

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排。中国人请客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西方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讲究“女士优先”的西方绅士,都会表现出对女士的殷勤。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右为尊,左为次。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不可在进餐时中途退席(如有事确需离开应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用餐时,坐姿端正,背挺直,脖子伸长。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记得要抬头挺胸着吃,在把面前的食物送进口中时,要以食物就口,而非弯下腰以口去就食物。

中西方教育体制的特点及差异 篇7

对比中西方教育体制, 客观上看各有所长,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扬长避短, 在大力弘扬东方教育思想精髓的同时, 对西方教育文化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来看, 在中国大学老师“吃的是铁饭碗”, 竞争机制不强, 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形成了被动授课。在西方, 聘任教授是可以被校方辞退的, 受聘者需要和校方签订应聘合同并接受校方考核, 如果不合格就会被校方辞退。教师退休后也有被学校重新招聘的, 这些老师不拿工资, 他们只拿讲课费, 西方对教师的管理制度相比我国更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从另一方面加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 同时也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从设置授课内容的侧重点来看, 西方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创造性及应用性的能力培养上, 例如在结束一门课程时, 学生如果没有对该门课程提出自己的创新思想, 那么最多只能拿基础学分。教师布置作业也只是给出大的方向, 至于如何解决, 则由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实践来完成。而我国在授课内容设置上往往是填鸭式的教育, 学生死记硬背, 思维模式相比而言固定僵化, 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 很少有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授课模式的优点在于, 学生对基础性的内容掌握比较牢靠, 但缺乏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我国社会目前创新能力不强的源头之一, 应引起高度重视。

从考试内容的设置来看, 对于同样一个知识点的考试, 中西方考试内容的设置是截然不同的。例如:历史课成吉思汗历史知识的考试, 我国的考试内容常常是成吉思汗生于××××年, 死于××××年, 学生掌握的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年月, 对于非专业研究者而言意义不大。而西方的设置则要灵活很多, 本人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题目:请说说你对成吉思汗的看法。看上去一个很不起眼的题目, 有学生是这样作答的:“如果没有成吉思汗, 就不会有蒙古帝国, 没有蒙古帝国, 东方先进的文化科技就不会传入欧洲, 他让欧洲陈腐的骑士不堪一击, 唤醒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使欧洲开始了空前的技术、贸易、军事和思想革命。”同样的考点, 学生的作答却体现了各自教育的特点。

从中西方大学生的培养方式上看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首先, 在西方, 学生在进入大学的时候没并没有区分专业, 所学课程都是公共课, 然后各个专业便会派出其最好的老师讲自己专业的经典课, 以供学生选择。而在我国, 大学生在进校的时候无论自己是否喜欢, 就已经选择了自己的专业,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西方的学生较多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或者变更专业, 即使基础不如中国学生, 但是由于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也会在钻研过程中主动弥补。而中国学生似乎基础打得较为牢靠, 但是对所学专业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这也体现在创新能力不如西方学生原因之一。其次, 西方大学生需要将学习和工作相结合, 学生可以半工半读, 工作一个学期后要交技术报告, 而如果应聘不到工作就算没完成任务, 这样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上述两点决定了西方学生与中国学生相比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更强。第三, 西方大学采取的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 即进大学容易, 但是如果在校期间不能达到学校教学要求, 要拿到毕业证书是很难的, 反观我国目前是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 每年高考“万人争过独木桥”目的就是要进一所好的大学, 而一旦进入了大学学习, 部分学生常常是“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 不思进取, 学校也没有采取更为严格的考核标准, 总之只要能进来, 出去就容易, 不光大学, 就连硕士也一样, 博士现在也已经批量生产。

从上述中西方教育制度对比情况来看, 我们中国的大学教育就目前来说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 特别是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像一个“磨具”造出来的, 缺乏自己的思想, 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待提高, 体现在进入社会以后, 整个社会的创新性、实践性、科学逻辑性不够, 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比尔盖茨在中国也许不是一个好的学生, 因为他中途辍学, 在中国叫“不务正业”, 也许他的成功正是由于选择了自己所热爱的研究领域, 学校培养了他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让他在自己所热爱的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正是因为在西方这样的教育土壤的培育

下, 成就了比尔盖茨的成功, 这也是在教育体制上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我们应该取长补短, 使我们中国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 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毕业生, 更快、更好的推动社会的发展。

摘要:由于历史起源不同、民族性格不同以及其他诸多因素造成了中西方在许多层面存在着各种差异, 如文化差异、思维差异等等, 本文针对中西方大学教育的特点及方法的不同, 论述了中西方在大学教育上存在的差异, 以便在校大学生在完成大学学业的同时, 能够较全面的了解中西方各自的教育体制及特点, 理性的面对、思考中西方大学教育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教育,体制,特点,差异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2) .

[2]钱穆.文化与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62.

中西方教育理念差异 篇8

[关键词] 高职英语;东西方;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102-1

一、文化的概念及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对“文化”的解释为: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人际间距离的不断缩短使得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越来越频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有利于人们进行更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一)经济制度因素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而这种经济制度使得人们推崇“和为贵”的文化底蕴。而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加之其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热衷探索,追求个性,崇尚自由。

(二)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中国三面靠海,四周都有天然屏障,处于半封闭的大陆环境中,与外界交流不便,从而造就了了中国人求稳求和的性格。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加之海上生活常常与狂风恶浪搏斗,造就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经过五千年封建社会的洗礼,深受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倡导中庸思想,凡事追求和谐自然。而西方国家则是一种发达的世俗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与“人本主义”,彰显一种征服自然的勇气和力量。

二、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陈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英语教学强调“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但是,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存在重语言知识,轻文化知识和交际能力的弊端,导致许多学生拥有很多基础的语法知识,但无法应用在实际交际中。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意识理解甚少,对跨文化中的社会价值、社交规约、语言及非语言行为产生误解。在现实教学过程当中,许多老师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认识不足,片面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特点不突出,教材缺乏特色。伴随着我国高职院校跨越式发展,学生人数的增加速度与教师及教学空间、设备等资源增长比例不协调,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教改的步伐。同时,也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和进一步的培养。传统的办学模式依然是以教为主体,学生教学质量不能保证,课程设置千篇一律。同时,教材也是以本科院校为蓝本,做不到高职教材应用于高职学生,目标的培养出现巨大的反差。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Brown(1987)认为,语言学习者失败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文化学习与语言有效地相结合。中西方文化的较大差异,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障碍。英语教师应该多角度进行中西文化比较,把中西方文化差异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高等职业院校要把学院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来,把工作重心放到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上来。

(二)设计英语教学实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转变只重视教师“教”不重视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将“如何培养学生学与思、知与行”理念贯彻课程教育体系之中,注重学思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所承担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该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组织形式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让他们把动脑、动眼、动嘴、动手结合起来,在多彩的生活中,去体验英语,享受英语给大家带来的乐趣。

(三)利用第二课堂等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着公共英语教学为专业服务的理念,明确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英语基础知识与专业有机结合,形成“基础英语+行业英语入门+专业英语”的格局,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与英语应用能力,为学生优质就业、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如语音教室、网络教学平台等来营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增强视觉效果,有效地激发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增强学生“人机互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一些第二课堂如:英语角、英语沙龙、技能大赛等,为学生打造轻松、活泼、生动的学习环境。

总之,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而思维的差异又造成了语言的差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处理文化造成的语言差异,帮助学生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目的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导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高职人才,为学生融入社会,优质就业,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9-7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雷虹.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翻译[J].考试周刊,2010,(42).

上一篇:企业品牌策略研究论文下一篇:接待流程及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