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教育理念

2024-07-11

中西方教育理念(通用12篇)

中西方教育理念 篇1

摘要:伴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不断变化, 我国传统的高校教育步入着迫切改革的阶段, 急需破除管理理念, 以融入现代化的发展中来。对此, 在现代化的发展中, 西方教育的成熟先进管理理念值得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借鉴, 同时中国的高等教育也许植根本土, 适应国情。本文主要是从中西结合的角度分析, 对比中西教育理念的差别, 给予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观念发展以启示。

关键词:改革, 高校,教育管理,中西方理念

西方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变化, 许多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 要是能够对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教育实际管理工作中有效应用, 汲取其中有益的经验, 必定对于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发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现实应用情况来看, 涉及到不少问题应当进一步细化, 能够紧密联系当前我国的实际国情, 善于总结出先进的管理理念, 确保其科学、合理, 为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取得更大的实效创造有利的条件。

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也将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观念的改变起着积极的影响。

一、高校教育管理中中西教育理念结合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 与国际潮流同步发展是大趋势, 因而中国教育管理理念走向国际, 勇于先进, 敢于突破, 这是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当然在此过程, 应以批判的精神进行审视, 实事求是, 做好批判的继承, 不能一味接受, 也不可盲目抛弃一切, 要做好中西先进理念的相融合, 培育新的科学教育管理体系。

(一) 社会化管理理念

高校教育的社会化管理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高度认可, 这种社会管理也为高校的发展带来充足的资金。反观中国, 高校教育走向大众化和普及化, 可是社会管理的参与度明显不高, 社会投入比例不高, 因而, 这将启发我们要对高校进行改革, 可以借鉴西方的董事会形式加强对高校管理的参与, 也可增加高校发展的后备资金。

(二) 市场化管理理念

西方高校教育管理中大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激发社会活力, 也促进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也为学生进入社会进行就业开拓了渠道, 同时效果明显。这在中国的高等教育的管理中是明显缺乏的, 市场化竞争机制在我国高等教育值得尝试。

(三) 国际化管理理念

在当今全球化过程中, 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在社会发展存在极大的需要空间, 这也就要求高校教育同步于国际趋势, 培育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可以加强沟通与合作, 促进资源合理分配, 同时采取国际联合办学方式, 学习西方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体制, 实施交流生互换的计划, 同时聘请外国的专家和学者来华交流与教学, 推动中国高校国际化的快速发展。

二、西方创业教育管理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西方教育, 注重知识传授, 也注重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创业教育的方面上, 这一方面由于他们自身的创业教育的文化土壤, 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对创业教育的重视, 并进行科学规划和良好实践。西方的创业教育对于中国高校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变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 是不言而喻。对于这种启示和学习,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变和提升, 本文认为可从如下几点展开:

(一) 转变教育理念

大学生创业教育在西方教育观念并非那么简单, 这不是简单的学校就业观念, 而是着重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比如创造性、冒险性等, 并增强他们的社会竞争意识和竞争实力。因而, 在当下中国封闭式的教育中, 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也要求转变教育管理理念。这一理念的转变, 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配合, 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引导大众创业, 宽容失败, 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另外, 这也需要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 落实人才强国战略, 高度重视人的创造性, 提高高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

(二) 课程设置

创业教育在众多西方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门教育课程设置与规划是长期的, 从小学到研究生的不同阶段教育, 分别设置不同创业教育的课程与学习相关的创业理论与知识, 如商品经营的基本概念和经济自主思想, 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此外, 而创业教育已是专门研究领域, 构建出完善的相关创业教学体系。在理论指导下, 学校设置具体课程或者项目, 展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教育学习, 在不同学历和不同群体间会设置不同教育内容, 具体对象专业设置课程, 如专科和本科学历侧重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 并根据存在的问题, 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提升学生进步的空间。

(三) 创业教育的实践

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的教育理念, 同时兼具理论性, 可以说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并在实践中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业热情, 同时让学生做到学与用相结合, 感知社会的需求, 增强学生的学习的动力。因而, 中国高等院校可以借鉴, 打造创业实践平台, 或者创建科技创意园, 或展开校企合作, 做到教学产研相结合, 丰富学生的创业创业体验和积累创业经验,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业动力, 同时促进学校管理适应创业教育需要而改变。

三、结语

社会总在学习借鉴中成长, 教育理念转变也是如此, 我们作为后发国家, 可以借用后发优势, 吸取西方国家的先进理念, 取其精华, 弃之糟粕, 扎根本土国情, 综合比较进行创新, 促进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工作的顺利高校开展, 并充满发展活力, 与国际接轨, 与时俱进, 引进竞争机制, 提升高校的整体教育实力, 转变管理理念, 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前进。

参考文献

[1]刘秋菊, 肖雄.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念及模式之比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年03期

[2]吴科.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之我见[J].大学教育, 2013年06期

[3]李艳秋.高职院校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年03期

[4]王海威, 郭越.经济衰退背景下美国高校信息化发展模式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03期

中西方教育理念 篇2

——中西方孝文化差异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世界文化日益融合的今天,我们看到了文化与文化的趋同与差异,而孝文化是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博大精深的体系,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衡量一个人品质的标准。而西方的孝文化并没有太多系统的描述,与中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西方似乎更崇尚个人与自由。本文将探析中西方孝文化概念和发展的差异,并以这几年的热门话题——“安乐死”来进一步阐述中西方在孝文化上的差异。

孝,是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于血缘亲情的认识而慢慢发展起来的。家庭,是体现孝道的人类社会的选择,也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孝道是道德表现一种形式,居于普通亲情之上,一般体现在直系亲属之间,所以我们现在所谓的尽孝道,一般都是自己的父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尽孝道的方式产生了很多变化,但是赡养义务的传统却从来不曾割断。在社会层面上,尽孝道则主要是指对老人的尊敬。因为文化不同,中西方对孝道的理解差异很大,但不可否认,中西方的孝文化都是伴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开始出现的,最初形态的孝文化也是相似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孝文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而西方的孝文化还是停留在浅显的文献描述之上。

1中西孝文化对比

1.1中国孝文化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突出的特色。“孝”不仅是家庭观念中孝敬父母的问题,也是几千年来统治秩序中重要的社会规范

。我国的孝观念形成于父系氏族公社时代。孝文化,在股商时期便已产生。[1]在中国,尽孝讲究的是到达亲人在精神层面的满足。孝意味着养,但不是养了就是尽孝道,子女赡养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有孝心,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的体现,而不是仅仅有孝行。孝文化在我国的儒家思想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在《孝经》中曾写到:“父子之道,天性也。”[2]就是说,父母养育子女和子女赡养父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天性。孝文化从家庭伦理走向国家伦理,从个人道德走向社会规范,最终形成了以养亲为核心内容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孝道。中国的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固有的一种思想。肖群忠认为,“孝”当产生或大兴于周代,其初始意指尊祖敬宗、报本返初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3]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国人把孝与繁育后代结合,绝对不能断绝宗祠。至今不可动摇,是历来的民族理念。也就是说我国的孝文化体现为尊重父母,父母拥有绝对的权威。

1.2西方孝文化

西方文化有三个源头:一是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二是古希伯来犹太教文明;三是古罗马文明。[3]然而要探讨西方的孝文化就一定要提及到《圣经》,很多西方社会的道德规范就是起源于这本书中,《圣经》的第五条就要求基督徒要孝敬父母。西方对孝的文献描述,也只体现在《圣经》这本书中,但是,父亲节和母亲节都来源于西方国家。在西方,比较注重“社会养老”,有比较完善老年人社会福利,所以老人大多会在老人院内度过晚年。在西方,孝文化主要体现在宗教文化中,没有硬性要求子女尽赡养义务,只要子女常常看望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西方的孝文化多体现在对父母的尊敬,但不是对父母的服从,更多地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相处和各自独立。

2产生中西方孝文化差异的原因

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中西方的文化不同。在我国,我们常常会听到“四代同堂”,“五代同堂”这样的词汇,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就比较注重家庭观念。因为我国是从农耕社会发展起来的,是由家庭为单位的一个群体生活,因此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个体要以集体为重,因此逐渐形成了父母养育孩子,孩子赡养父母的亲子关系,也造就了我国博大精深的孝文化。西方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他们很早就脱离了农业,因此主要从事一些商业活动,也因此形成了他们独立的生活习惯。在西方,父母与子女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他们以人的自由平等为最高价值。在中国,有着浓厚的尊老爱幼的传统,而西方文化把年幼的孩子的发展放在首位。

3从孝文化角度看中西方看待安乐死的差异

3.1中方态度

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对死亡有一种刻意的回避心理,尽量做到闭口不提。这就又要追溯到孔子时代,《论语·先进》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季路问及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在这段对话中,对死亡避而不谈,言语中表达了孔子重视生命的意向。孔子对死亡的理念影响了后世子孙。因此,回避死亡,珍视生命,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态。

由于这种面对死亡的传统的道德意识,我国大部分人对“安乐死”持反对态度。在不治之症面前,很多人都会选择靠医疗手段尽可能维持自己的生命,即使这个过程很痛苦。就算有些病人想追求有尊严的死,选择“安乐死”,在国内也无法实现,而无法实现的原因有很多,与根深蒂固的孝文化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尽作为子女的孝道,很多人认为只有花钱为父母治疗,内心才会安宁,因此不惜将大把的财力倾注到自己患病的亲人身上,这种所谓的尽孝,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作为子女的自私和对病人的残酷。在我国如此推崇孝文化的背景之下,由于一些道德绑架,导致一些想减轻亲人痛苦的人也无法做出“安乐死”的决定,大多数情况下,为了避免背上“不孝”的罪名,选择细心侍奉亲人知道最后一刻。

安乐死的支持者则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孝道不应该绑架现在的“安乐死”。如果“安乐死”是病人自己的选择或者是家人出于亲情所做出的决定就应该得到支持,在家人遭遇不可治愈的痛苦时,尊重病人自己的意愿才是孝顺亲人的体现。这让我想到了与此相关的新闻报道,四川的一个孝子在患不治之症的母亲的哀求下,用农药结束了自己母亲的生命,但由于中国的安乐死没有合法化而被相关部门抓获,相信这样的新闻能引起很多人对“安乐死”的思考。很多情况下,即使想帮助亲人实行安乐死,也不敢这么做,因为不被道德伦理所允许,也不合法。

3.2西方态度

与中国对死亡避而不谈的态度相反,西方人由于崇尚自由,对死亡没有太多的忌讳心理。在安乐死这个话题上,很少提及孝,更多是推崇法律程序。而且,在西方的思想史上有很多对死亡的思辨。苏格拉底曾说:“怕死非他,只是不智而自命为智,因其以所不知以为知。没有人知道死对人是否是最好的境界,而大家却怕死,一若确知死是最坏境界。”[5]事实上,一个人对死亡的选择态度体现了其人生价值,因为死亡是每个人必不可免的结局,才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不会被孝文化所羁绊。西方人对死亡的态度也影响了他们对待“安乐死”的态度。1905年,英语单词中就出现了安乐死。在古斯巴达,不健康的婴儿可以被处死,同样的,在古罗马和古希腊,各种安乐死的形式也可以被接受。英国还在1936年成立了安乐死协会。期间虽然出现了一些各种各样的事件,但这一话题从未停止。2001年荷兰成为了第一个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6]在西方,所谓的孝,就是尊重每个人自己的思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会夹带太多亲情方面的情绪。普遍认为:杀死一个人是不是错误,其衡量尺度是看被杀死者是否是具有诸如理性、独立和自我意识等特点的一个主体。也就是说,西方人的衡量尺度是从一个人是否丧失了“人之为人”所应具有的思维和意识能力来决定其是否该被实施安乐死,是侧重从人本身出发来考虑安乐死的合情合法地位的,很少有人提到或重视外在原因。[7]

4结语

西方教育评价的先进理念及其启示 篇3

教育评价是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教育的管理与决策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总结西方教育评价的先进理念,并针对我国教育评价实践中的问题,提出启示及对策:规范研究框架体系,夯实教育评价理论基础;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提倡教育评价差别对待;秉承多样开放态度,完成教育评价全面覆盖;注重量质并举方法,提升教育评价技术工具。

西方教育评价 先进理念 启示

教育评价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其渊源可追溯至我国隋朝开始的科举考试制度。但是,教育评价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逐步向科学化方向发展,却直到19世纪末的美国才开始实现。我国的教育评价理论也是到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形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教育评价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因此,认真研究西方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充分吸收其中的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模式,是很有意义的工作。

一、西方现代教育评价的先进理念

西方教育评价理论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零散到系统、物化到人化、一元到多元的历史发展过程,个中虽然存在问题,但仍有其先进理念值得借鉴。

1.强调教育评价的改进职能

教育评价理论早期以总结为主要职能,评价的目的在于证明学习行为的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高低。西方教育评价理论在承认教育评价总结职能的同时,强调其改进职能,认为评价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改进而不是做出简单结论,要求教育评价不仅应有测量结果,还应对结果进行解释,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使评价模式从封闭形式变为开放过程,丰富了教育评价的内涵,有力地推动了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

2.强调量质并举的评价方法

西方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强调定性评价、强调定量评价再到强调定性评价的过程。定量评价具有系统、标准、客观、高效的特点,却忽视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交流,缺乏灵活性和人文关怀。定性评价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具有针对性和人性特征,注意评价中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更符合教育现实。实践证明,在教育评价中,两种方法优势互补,无法简单相互取代。当代西方教育评价实践中,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各占半壁江山,在不同领域和不同阶段综合交差使用。

3.强调全面覆盖的评价过程

以CIPP模式为代表的西方多种教育评价理论都一致主张,评价活动应从对被评价者需求的调查开始,对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整个过程作全面评价,不只针对结果甚至结果中的某一方面。教育评价不仅应考虑教学目标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还应考虑教育投入的必要性和充足性,不仅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还应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行为成果。全过程的教育评价对教育活动具有更明显的控制和调整作用。

4.强调以人为本的评价目标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理所应当是教育及教育评价关注的核心。早期的教学评价理念视学生为“产品”,评价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是否达到学校要求。测量、描述和判断时代都不同程度上以社会需要为准则进行教育评价,而对人的需要有所忽视。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崛起,教育评价开始转向强调维护人性尊严、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实现。科隆巴赫指出,只报告测验的平均分缺乏实用性,教育评价不仅应有报告测验项目,更应有相应的分析评价。当今西方教育评价实践以充分尊重人和理解人为出发点,评价目的从以往注重学生间的差异选拔转向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则“按需制定”,评价方法采用非正式的观察和交往形式,充分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

5.强调多元发展的评价实践

随着西方教育评价理论的不断革新发展,评价实践的各个组成部分均完成了从一元到多元发展的变革:第一,评价过程由封闭转为开放,泰勒模式以目标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组合成一个封闭的环路,而CIPP模式及应答模式不再局限于目标本身,而将背景环境、外部因素均纳入评价过程,呈现开放式的格局;第二,评价内容由片面转为全面,早期的教育评价只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后开始注重评价课程,进而发展到涉及教育活动各方面的全方位评价,评价的内容更为广泛和全面;第三,价值观念由收敛转为发散,相较于泰勒模式中目标作为统一的评价尺度,当代教育评价实践则要求根据被评人的需求做出判断,价值观念由一元转为多元。

二、我国教育评价模式的发展及问题

我国教育评价理论自80年代形成雏形之后,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的专著和论文成果。然而,从总体来看,当前我国教育评价模式尚不成熟,评价模式单一,评价内容狭窄,有急功近利倾向。

1.重实际应用,轻科学依据

教育评价在我国是一个涵盖范围和研究范畴很广的学科,但与教育科学的研究缺陷类似,我国的教育评价相关研究始终停留在实际应用阶段,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未能明确研究的核心问题,理论层面的研究基本以重复论证西方已有命题为主。我国教育评价领域相关研究处于初级阶段与研究动机与背景密切相关。正如大多数教育实践问题研究一般,我国的教育评价研究工作诞生于行政管理需求,教学评估基本由相关行政部门独立开展,所获评估结果则作为学校行政决策和人事管理等方面的依据。评估过程往往是学校间的简单复制和评估人员的经验之谈,缺少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支持,更谈不上科学系统的理论建构。研究起源的先天不足和后天发展的有意忽视使得我国教育评价模式呈现重实际应用、轻科学依据的局面。

2.重统一要求,轻自身需求

在我国教育评价实践中,学校评估以政府办学要求为基准,评价机制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评价方法以横向比较、选优为主,评价目标具有严重的一致性和趋同性,评估过程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学校的自主选择空间。这样的评价结果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学质量,无法充分体现和鼓励办学特色。此外,在学校评估中,教学评价后理应进行的追踪和回访并未真正进入评估程序,评价只为行政管理工作而存在,对学校的革新与发展则无足轻重。endprint

3.重证明功能,轻改进功能

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包括鉴定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诊断功能、调节功能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和划分方法。总体而言,鉴定功能和激励功能属于证明功能,又可以衍生出监督功能、管理功能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调节功能则属于改进功能,又可以归纳为教育功能或称育人功能。

目前,我国总体上呈现对教育评价证明功能的重视和对改进功能的忽视。从学校的实践情况来看,教育评价更多用于对评价对象进行等级区分、名次排列、先进评选和资格审查等,评选对象包括学生、教师、班级、学校和学区等。教育评价几乎等同于教育行业业绩考核,既“鉴”又“定”,先“鉴”后“定”,虽然能够起到激励、监督和管理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负向激励的消极影响。而教育评价对包括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开展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导向功能,对教育缺陷的诊断功能和对教学目标、进度的调节功能被大大忽视了,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往往按照既定的模式和路径开展教学工作,缺乏与时俱进的更新和因材施教的改进。

4.重价值判断,轻客观评价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评价以价值判断为主要形式开展,既缺乏以完善指标体系为基础的量化测度,也缺乏人性化的质性描述。由于工作本身的特性和实际操作的误区,学校评估常常变成了对学校工作的定性结论。价值判断的本质使关注目光过度集中在评估结果上,而对学校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事实视而不见。对优秀评估结果的盲目追求与教学评价的实质背道而驰,也会从长期发展上带来沉重的代价。方法论的不足必然带来评价工具的单一,量化考核方法虽然存在,却非常片面地集中在办学条件和学生成绩两大方面,质性描述则由评估人员根据自身经验模糊处理,发放问卷的先进形式则由于问卷设计不合理、数据分析方法落后等原因不得而终。事实上,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本身并无直接关系,以学生成绩为单一导向的教育评价则和素质教育理念严重相悖。过于注重价值判断的教学评价将无法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更谈不上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

三、西方教育评价理论对我教育评价的启示

1.规范研究框架体系,夯实教育评价理论基础

通过对西方教育评价理论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对教育评价的研究既有鲜明的应用特征,又具备非常清晰的研究范式和理论框架。随着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应用于实践,不同的需求引导理论得到进一步修正或者再造。纵观西方的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可认为其具备良好的相辅相成性,且对相应的实际问题有较好的针对性。与之相对,我国教育评价理论基础的缺失和研究框架的混乱已越来越成为相关领域研究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

规范研究框架体系,将有助于提高对大量实践工作经验总结的理性认识,夯实教育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良好互动,避免当前该学科领域中研究切入点散乱、研究构想杂芜的应急性局面。

2.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提倡教育评价差别对待

在教育评价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首先体现在对教育评价的认识,教育评价应为学校改进工作、教育部门改善管理和实施教育改革提供依据,因此,我国的教育评价模式必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其次,要认识到社会需求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评价必须保持与时俱进。再次,要认识到社会需求是层次丰富的,各个地区、各级学校的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优势并不一致,不应该用一个统一的框架将其限制起来,应提倡差别对待,鼓励学校在办出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加速发展、百花争艳。最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种教育评价模式的优劣只能通过教育评价实践得出结论,理论完善而实际效果不佳的评价模式不应成为我们追捧的目标。

3.秉承多样开放态度,完成教育评价全面覆盖

在教育思想多元化和个人需求多元化的今天,教育评价不应再是对学业、升学率的单一评价,而应慢慢转变为对整个教育过程的评价。对学生来说,评价的过程不应再是以一个统一的标准限制自身,而应是有利于自我才华发现和展现,不断提高自我意识、实现自我完善、开展自我教育从而取得成功的过程。对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来说,评价的过程不应再是对千篇一律复制的鼓励,而应是多元、开放、灵活、适应不同实际需求的激励。我国的教育评价应从单一分数评价逐步转向自我学习能力评价,从单一教育环节评价转向教育全过程评价,从单一他评转向自评和全方位评价,不断吸收各种信息,为社会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

4.注重量质并举方法,提升教育评价技术工具

评价的技术和方法是实现教育评价思想的有效载体,落后于评价思想的技术工具将成为其重要的瓶颈,限制其发展。西方的教育评价从一开始就是和测量、统计相关联的,而后与质性描述相互促进,高度重视数据的收集与分析。量化的教育评价模式准确、高效、说服力强,但重结果轻过程,忽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间的交流,易造成评价信息失真,缺乏灵活性。质化的评价模式弥补了量化的缺陷,但总体效益低,投入产出比不高,且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对评价者的个体依赖性较大。两种评价模式的结合方可优势互补,同时注重开发应用测量工具和统计工具分析处理数据,提升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工具,从整体上提升研究水平,保持长远发展的动力。

————————

参考文献

[1] 古贝,林肯.第四代评估.秦霖,蒋燕玲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辛涛,李雪燕.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6).

[3] 李凌艳,李勉.从西方教育评价理论发展的视角看我国学校评估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

[4] 杨彩菊,周志刚.西方教育评价思想嬗变历程分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5).

[5] 周丽琴.人文主义对西方教育的影响及其启示.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

[6] 张意忠.教育评价模式的价值取向及其评析.中国电力教育,2003(2).

[作者:陈婷(1979-),女,江苏常州人,常州大学校长办公室助理研究员;徐萍(1960-),女,江苏常州人,常州大学教务处副教授。]

中西方教育理念 篇4

一、孔子的教育生态理念探析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观博大精深,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教育生态学观点,特别强调教育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特质。

1.“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教育公平性和多元性。

“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生态化理念的最早体现。这一理念强调了尊重社会的多元性和人人受教育的权利,奠定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和学习型社会的基石。孔子一生开门办学,有教无类,终身学习求索,不断“温故知新”。《论语》的第一篇就是“学而第一”,主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孔子对受教的弟子来者不拒,年龄不限,有的小于他几十岁,有的如子路仅小于他9岁,由此可见,弟子在孔子心目中的重要。他的说教对象,上至国君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些都体现出了教育应体现多元性、公平性的教育生态平衡思想。

2. 立足社会,注重实践,因材实教,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创建了中国高等生态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首先,孔子已

经具有了教育自然性的观点。孔子“因材实教,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实际上与后来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的“应把遵循自然的教育原则列在教育首位”的高等教育生态观相一致,即强调教育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发展的规律,教育要研究人的本性,在人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这是任何教育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1]。其次,孔子还指出了教育生态化中教育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孔子提出教育必须要立足社会,注重实践。孔子批评有些人熟读《诗经》三百首,交给的政务不能完成,派他出使外国,又不能随机应变,专以应对,书读得再多,又有何用?这些观点正与现代高等教育也要注重培养创新与应用人才,为社会服务的社会化职能的理论基础。最后,孔子在学风上也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启发式教育等,诠释了教育的目的和学习的基本规律,对于现在的高等教育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3. 将教育和知识分子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教育生态化的价值观和最高境界。

由于当生态学发展到人和自然普遍的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层次时,就具有了哲学的性质,它已经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与思维方式,具有了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性质[2]。孔子的教育观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他倡导以“仁义礼智信”教民与治国。即教育的目的应包括促使受教育者坚定信念,勤奋好学,矢志不渝地坚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把国家的兴衰与自己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所学的知识和本领奉献给祖国。这些观念对于改变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中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轻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所造成的教育生态失衡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二、西方教育生态学的兴起及其特点分析

20世纪中期,受生态学思想的启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Gremin L.A)和美国教育学者阿什比(Ashby E)分别提出了“教育生态学”(ecologyofeducation)和“高等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highereducation)的概念。教育生态学是教育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它把教育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作为研究的对象,是跨越教育学和生态学两个领域的新兴交叉边缘学科。

1. 高等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元环境体系。

西方教育生态学认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因子都有机地联系着,而且这种联系又动态地呈现出一致与矛盾、平衡与不平衡,把教育放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中,研究这三种生态环境和人的生理、心理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与教育的相互关系。

2. 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结构与功能,是建立学习型社会和创新性社会的重要条件。

高等教育生态结构与功能,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科技、伦理道德、哲学、民主与法制、社会风气习俗等的集中体现。教育生态学揭示了教育的生态结构、教育的生态功能、教育的生态原理、教育生态的规律、教育的行为生态、教育生态的演替等等方面的内容,并与教育学和生态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有着内容上和方法上的交叉和联系,起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一个国家(地区)拥有合理的高等教育生态结构与功能,可有效促进社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 高等教育生态的动态平衡规律,要求人们不断揭示教

育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教育机制创新,从而推进教育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无论是国家与国家、学校与学校,还是人才之间,从教育生态系统到群体、个体,竞争都是长久存在并导致优胜劣汰。竞争可以促进整体教育改革,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推进学科之间,院、系间的协作,促进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提高。从相互竞争到协同进化,这是管理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的共同愿望。尽管有时不适当地竞争也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但对教育生态系统而言,动态平衡和协同进化是基本规律。

三、吸收中西方先进教育理念,营造教育的最佳生态环境

1. 改革高等教育行政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投入机制,遵循教育客观规律,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教育资源配置应合理,教育的规模、层次、速度、质量必须协调发展,量力而行,否则便会产生教育生态失衡。然而,目前中国对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和投入机制却导致:(1)高校重“设”不重“建”。一些高校不顾自身条件和教育资源的承载能力,盲目追求规模扩张,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本科院校急于设立学位授予点。这使高校间专业和课程设置趋同,教育资源分散,人才争夺激烈,强势学科不强,高校核心竞争力下降,学校间形成恶性竞争。(2)高校普遍重“研”轻“教”。目前高校评价上特别强调学校各级各类课题的数量与层次,专利发明数、发表论文数、档次和引用频率等。这使高校也以这些指标作为教师考核、职称评聘和评奖激励的重点。这样的制度导向下,高校教师热衷于做课题写论文搞项目,忽视教育教学,致使高校教育质量不升反降。这些都是中国目前高等教育生态失衡状况的表现。

因此,首先,必须调整高校与政府的关系,改革高校评估制度、重点学科评审制度和经费投入激励制度。要改变政府将对高校高度集权的行政控制方式,强化高校办学自主权,理顺政府与高校的管理投入体制。改变政府主要依据重点学科数量、学位授予点的多少及层次来评价高校及决定经费投入的机制设计,建立良好的生态制度环境[3]。要促使高校真正能立足于自身特色和教育资源针对性地进行学科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长期规划,强化保障措施和效益观念,集中各种资源构筑创新平台,强化学科优势和竞争优势。考虑到高校内与高校间学科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政策鼓励相关高校探索学校内部及学校间资源共享、学科共建和人才共同培养等多种形式的协作机制与模式,形成高校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动态平衡和协同进化状态。其次,根据国家和地方对本科、专科和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规划,各类高校要突出自身特色,实现高等教育各层次的协调发展。各高校应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和资源承载力确定其发展战略、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实现高等教育结构平衡和多元化。由于实用技能型、研发创新型、基础研究型等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方式有很大差异,所以高校不要盲目追求上层次“升格”而要强化人才培养特色,探索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

2. 以培养高素质公民和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从

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保证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产出中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大学生就业难。虽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急需各类专业人才,但与此同时大批大学毕业生却找不到合适工作,就业艰难。二是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道德素质不高,部分学生不具备正确的价值观。高校教育中忽视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造成部分大学生毕业生团队合作意识差、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不讲诚信、过于拜金等。因而要解决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加强就业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营造良性循环的教育生态系统,具有战略意义。

教育系统培养人才应以外部需要为依据,实现高校生态系统与外部社会交换的动态平衡。高校要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立足点和使命,着眼于国内外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整合优势资源,营造适应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为此,高校教育应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教育思路,除了提升自身师资力量和水平来提高理论教育水平外,还可聘请校外企业家和实践技能强的专业人员走进课堂,将校外实践学习课列入教学计划,实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式人才培养、为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系列选修课、组建学生科技类社团、创办创意节、举行各类的创业比赛、建立结合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等营造创业和了解社会的氛围。

此外,教育生态学本身就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高校应强化对学生的素质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实现高等教育体系与社会和良性互动。可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艺术与社会、世界政治思想和伦理学等人文社科方面的课程使学生受到道德熏陶,提高道德判断力,强化对中国文化和精神传统的体验和理解。在理科教学中也可以渗透德育内容,如要求学生对主修专业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多角度学习研究。此外,还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职业道德教育、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建立爱心社团等形式发挥学生自身积极性,潜移默化地达到对学生人格塑造、心灵净化和精神关怀的作用[4~5]。

3. 因材施教,积极创造培养创新型甚至大师级人才的土壤条件,实现中国科技、教育与人才的同步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成长发展,需要沃壤与呵护。根据高等教育生态学原理,高等教育应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甚至大师级人才。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满足高等教育生态的自然性属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源动力,高校应创造条件培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兴趣,为他们营造创新氛围,帮助他们寻找自身兴趣和潜能的结合点,建立完善丰富的学习创新载体,使学生会创新、能创新,学以致用。比如,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结合专业特点及学科特色,构建多层次的专项基金支持学生进行创新立项,建立校院两级创新训练体系;开展科技竞赛;建立大学生创新基地;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实行学校实验室开放制度等,为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习惯、交流学术思想、扩大求知领域、参与科技创新提供软硬环境的支撑。让每个学生提升自我、参与创新的机会[6]。

此外,在高等教育系统内要营造浓厚的学术信仰,对学术忠诚的氛围。通过高校分配制度的改革和激励机制引导教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严于律己潜心研究,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们也养成了潜心研究学问,不受世俗风气影响,耐得住寂寞,胸怀天下的好学风。这样的学习环境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独创精神、刻苦钻研、极具创造力的创新型乃至大师级人才。

参考文献

[1]贺祖斌.高等教育演化的新趋势:生态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8-102.

[2]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贺祖斌.以制度创新促进高等教育制度生态环境优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5):26-28.

[4]李训贵,张晓琴.教育生态化的高等教育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4,(10):43-44.

[5]佘红艳.试论美国高校德育对中国的高校教育启示[J].南方论丛,2004,(2):96-100.

中西方教育理念 篇5

关键词:西方;平面设计;茶企;平面广告;启示

1西方现代平面设计理念与实践

1.1绘画主导性影响

西方现代平面设计深受各类西方绘画的影响,并多以绘画作为主导性审美风向。一方面,西方油画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多有体现。中世纪油画强烈的色彩和丰富的内蕴,融入到现代的设计理念之中。与中国水墨画融入到茶企平面设计上理念相同。但两者在实践上不同的是:绘画在西方现代平面设计上占据主导位置,而茶企广告上的水墨画则仅仅是占据辅助位置。另一方面,绘画影响了现代平面设计的流行受众。以抽象画为例,抽象风的现代化流行,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流行风向和主题思路,并深化了绘画的主导性影响。综上,不同于我国传统茶企的平面广告设计,西方现代平面设计理念的基点和影响大体来源于西方的绘画艺术。绘画的主题流行思路、色彩明暗构架,特别是吸引受众的大体风格,都促进了广告平面设计的整体层次和流行质感。

1.2人本创新性理念

西方的人权思想同茶文化中的“民贵君轻、民本思想”相类似,但在广告设计的表达上多有不同。西方现代平面设计中,以人本思想作为其创新理念的发散基点。西方设计以直接的色彩冲击、光影肌理来表达人本主题。并多以人的身体、精神等作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理念,直接表达人权思想,即直接的将饮茶对人的精神、身体好处进行放大化宣传。例如在对英国伯爵红茶的品牌广告设计中,其平面以黑白和彩色的色彩对比,来给人直接展示饮茶带来的精神变化。而国内茶文化企业的产品设计,并不会直观在平面广告上进行人本主义的宣传和对人身心健康的关注。人们只有在饮茶活动中国和了解茶文化后,才能够逐渐由过程陶冶身心、提升境界。综上,相比于西方平面设计的直接,国内茶企的创新理念更加隐晦。

1.3时事结合类实践

受到自由主义思潮和全球化趋势的影响,西方现代平面设计多以备受关注的进行结合。与时事结合的设计产品,不仅能够吸引当下人们的兴趣,制造出连续不断的营销爆点;又能够提高企业设计理念的境界和格局。首先,西方现代设计以现今的全球气候问题、环保等生态作为平面设计的宣传主题,并在设计中多加以文字来辅助图案。其次,西方设计受言论自由影响,多以夸张手法来描绘当下社会的,其中以社会生活类为主。最后,西方部分茶产品平面设计会以文化上的时事,例如诺贝尔文学将得奖者肖像、文人轶事等作为情怀性、纪念性设计主题。不管是社会生活类、生态类,还是文化类的,西方设计都会与之结合。由此可见,西方平面设计注重理念情感上的感性思维设计理念,在此主题基础上进行框架梳理和色彩填充。

2传统茶企平面广告设计分析

2.1质感内蕴分析

在我国茶企的平面广告设计中,其质感内蕴分为两大板块。一方面,以茶作画,将画面设计直接表现出来,即“质感再现”。在强化质感再现的表达方式中,平面不以动画、绘画和电脑制图作为设计图案,而以摄影作为主要诠释手段。在质感再现的过程中,摄影技术可以最大化还原细节,高清刻画原有事物的的内蕴。许多茶企的平面设计,都会以茶田摄像,甚至茶具、茶叶的摄像直接作为平面图像。另一方面,相比于原生态的“质感再现”,“质感创造”则是当下较为流性并深受年轻设计者喜爱的质感内蕴强化方式。通过创造性思维,利用错觉、视觉空间,强化色彩对比效果。在创造的过程中加深设计主题的想象力和真实感。但目前,我国茶企设计中质感再现和质感创造的衔接度较弱,对于原生态的真实性和对于创造的想象部分融合太过突兀,并无西方设计中油画与现实衔接的真实有效性。

2.2视域兴趣中心

人人都有视觉生理调和与影响的重要机能,因此在人脑中,都会有特定的视域兴趣中心。视域兴趣中心与色彩心理相对应,相比于色彩对比强烈的的广告设计,中国传统国画的浅色调图像更会激发人们的心理感应效应。中国传统水墨画在茶平面广告上多以墨分五色的手法来诠释,通过激发潜意识色彩心理来形成设计交互性体验。通过设计图案、色彩、框架所表达的信息,人们对茶文化有了更深的情感共鸣。但在现代人们视觉经验逐步积累的过程中,人们思维中的具象物体已经无法勾起视域中心的兴趣。对于传统的自然景观,人们更希望看到其想象化和抽象化后的表达,而非仅仅是“绿色的茶田、传统的茶具”。对于人们高度敏感的色彩经验感觉,必须将传统具象的场景进行多元创造,调动人们的视域兴趣中心,将视觉情感化、生理化。

2.3惯性创意思维

在茶叶市场繁荣、茶叶受众年龄范围增大的情况下,茶企平面广告设计为吸引年轻人的兴趣,开始广集创意。现代茶产品的广告以创意、时尚、年轻、流行作为主打主题思维。但介于茶文化的传统性、严谨性,茶企的广告创意设计依旧没有大胆的跳脱惯性思维。在近年的茶企广告设计中,其创意皆为纵向惯性思维。例如在徽州茶商的平面广告设计构架,多以茶道理念、茶具思维甚至茶艺表演为基点,顺着纵向进行创意拓展,不仅思维受到限制,还会抑制偶发性的创意启示。而西方平面设计则多以横向悖论思维进行逆发散,给人意想不到的设计灵感以及视觉冲击。众多著名的广告平面设计也大多是偶发性的直觉领悟。基于如何在茶文化的传统脉络中找到创新点,是现今茶企平面广告的主要设计短板。因此,必须将西方现代设计理念融入到传统茶企平面广告设计之中,将其潮流化、创意化,而不局限于特殊印象设定。

3中西融合的茶企平面广告设计创新

3.1模拟自然强化主题

茶的质感内蕴在于其自然主义,人们从饮茶中陶冶身心,仿佛置身自然意境之中。在现代多个茶企的平面广告设计中,自然的元素太过突兀,无法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情感共鸣。为提高茶产品的平面设计的真实感和意境营造度,必须从西方人本理念中得到启示,在设计中模拟自然强化主题。一方面,通过摄影和电脑制图,提高设计中的真实自然观感,将茶的鲜叶与自然生态学相联结,提高茶文化涵盖的自然广度。另一方面,在设计主题与图画制作中,将茶的自然与人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提高人们的代入感。由此可见,模拟自然强化主题的主旨是提高人们的审美观感和情感共鸣,在人本主义下为人服务。

3.2国画融入色彩构架

我国的传统绘画多以水墨画为主,色调较暗,受众群体较小。在西方“绘画主导型”设计理念下,传统茶企得到启示,将国画融入色彩构架之中。首先,将不同的设计图案、色彩通过计算机进行比对,找出具有普适性的几组设计图纸。这里的普适性是可以适应各类其他色彩的图像框架。其次,将国画“动漫化、明亮化”,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重构水墨画,吸引年轻受众群体。最后,将国画融入原有色彩的设计图纸之中,将其作为辅助图案丰富整体主题。等到国画融入机制越发完善之后,逐渐将其作为主导。“国画年轻化”不仅保留了茶文化的传统性,还将其主体多元再创造,深化扩展了茶的内涵和意义。

3.3横向交叠想象空间

为摆脱纵向发散思维的短板,必须以西方现代平面设计的逆向悖论思维为参考,横向扩展想象空间。在传统茶企平面广告的设计创意中,可以将中西不同国家的国画横向对比,找出其共同点,将其共同点作为基点进行融合。通过中西思维创意的碰撞,吸引不同受众群体的同时,显现出茶文化的包容性。除此之外,还可将中国传统茶故事、茶习俗等小众事物,融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之中。不仅能够以故事、志异风俗吸引顾客,还能够为小众茶文化做推广宣传,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共赢。

4结论

在西方现代平面设计融入传统茶企平面广告设计的过程中,通过模拟自然强化主题、利用西方绘画主导型理念将国画融入茶产品平面设计的色彩构架等方式,提高茶企平面广告的设计层次和色彩流行度。通过横向交叠深化平面设计的想象空间,茶产品突破了传统印象,以多元化外包装模式迎合受众审美,提高市场欢迎度。综上,在中西融合的设计理念下,传统茶企通过西方设计理念得到启示,提升了设计的层次性和专业性。

参考文献

中西方教育理念 篇6

“在18世纪思想革命之前,舆论作为一种社会和政治现象与掌权者没有什么关系。很明显,1650年至1800年间,洛克、卢梭、孔多塞、杰斐逊和其他思想家们的平等主义和多数主义的思想,在这个时期起的作用就是要扩大政治权利的基础。在这之前,公众想些什么是无关大局的——公众在决定政策上,无法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能使自己的意见产生影响。对政治平等和个人主义的强调,更重要的也许是18世纪的技术和经济的变革,使一向无发言权的公众有可能起到影响政府政策的作用。当公众开始影响政策时,公众想些什么就显得很重要了。这样,到19世纪,舆论这一名词在知识阶层中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①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于1690年出版了《人类理智论》。他在书中指出,任何人都有一种不可侵犯的自由权利,即任意用各种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洛克说,现在各种权力组织只是把他们的教条塞在归其支配者的喉咙里,而不让人们考察这些教条的真伪。他们不让真理公开地张扬于世,有公平竞争的机会,不允许人们自由地寻求真理。洛克认为这种思想不自由的人,比“无知地吞服庸医药丸”的愚民更可怜。

洛克在另一本书里还指出,对于国家是否违背原始契约而侵害公民权利的判断,应当由人民做出,“人民应该是裁判者”,因为受托人或代表的行为是否适当和是否符合对他的委托,除委托人之外,别无他人可做裁判者。②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1748年写成《论法的精神》。他在这本书中主张,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他认为暴政有两种,一种是以暴力统治人民,另一种是议论暴政,即统治者把他们的思想意志强加于人民的那种暴政。他认为,要享受自由的话,就应该使每一个人能够想什么就说什么;要保全自由的话,也应该使每一个人想什么就说什么。他主张公民可以说出或写出法律中没有明文禁止说或禁止写的一切东西。

英国思想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阐述了真理与自由辩论之间的关系准则。他在《论自由》一书中指出,真理很可能来源于自由的、没有限制的讨论和辩论。他说,如果有什么思想或意见被迫沉默,我们有理由认为它可能是正确的,可能是真理,否认这一点就是以为自己一贯正确,永远正确。迫使思想沉默,即便是逼迫错误的思想未经争论就沉默,便是对真理的扼杀。他认为,任何一种正确的学说如果不是经过充分争论而让人接受,便存在这样的危险:它的真正含义会丧失或减弱,甚至丧失对人们的品行发挥影响作用,而变成一种教条或徒具形式的信仰,无法用之行善。教条一旦形成,便妨碍着寻求根据,妨碍着所有真实的、由衷的信念从理性或个人经验中生长出来。

穆勒在书中还指出,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任何政党和个人能保持一贯正确。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才是保障人生达于光明与真实的境界而设,无论什么思想言论,只要它能够把真理尽量地表现出来,对人生才是有益而不是有害的。思想本身没有丝毫危险的性质,只有愚昧与虚伪是最危险的东西,只有禁止思想和言论是最危险的行为。他强调,人类历史的每一次都是思想异端冲破束缚的结果,但是自古以来的思想钳制无数次地浪费了人类的智能,无数精神财富及其应当由这些财富带来的美德和幸福都付诸东流。

诚如亨奈西所说,洛克、穆勒等人的充满着理性色彩的言论,都是为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廓拓着哲学和法理的基础,深化着他们前人约翰·弥尔顿的著名观点:

“书籍并不是绝对死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和作者一样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创作者活生生的智慧中最纯净的菁华保存起来。我知道他们是非常活跃的,而且繁殖力也是极强的,就像神话中的龙齿一样。当它们被撒在各处以后,就可能长出武士来。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不特别小心的话,误杀好人和误禁好书就会同样容易。杀人只是杀死了一个理性的动物,破坏了一个上帝的像;而禁止好书则是扼杀了理性本身,破坏了瞳仁中的上帝圣像。许多人的生命可能只是土地的一个负担;但一本好书则等于把杰出人物的宝贵心血熏制珍藏了起来,目的是为着未来的生命。”③

一旦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理念同对政府政策及立法、司法实践的批评联系起来,这种理念便立即闪放出巨大的光芒。1649年8月,伟大的英国“平等派”领袖约翰·李尔本发表了《弹劾克伦威尔及其女婿爱尔顿的叛国行为》一文。他在文中指责克伦威尔利用军队搞独裁统治,号召伦敦手工业者和商店雇员为实现“人民公约”而斗争。平等派的示威活动被镇压后,李尔本被当局以批评政府的罪名逮捕。英国当时有10万名群众签名要求当局释放李尔本。在审判中,李尔本宣传政治权利平等的主张。最终,法庭不得不宣布李尔本无罪释放。史学界认为,李尔本案是西方社会第一次在判词中确认“报刊和作者批评政府无罪”的原则。

但是,1660年和1697年,英国国会仍然两次下令禁止采访并报道国会的一切事项,宣称诽谤议员,批评国会、政府、王室和政府官员或猥亵不敬国会的报道及言论,均可按煽动诽谤罪论处。英国报人约翰·威尔克斯在1762年6月《北不列颠人》创刊号中明确提出,“新闻自由是一切自由最坚强的堡垒”,“批评政府是每一个报人的神圣天职”。不久,由于在文章中批评国王乔治二世,威尔克斯被捕。获释后,他联合其他曾经被捕的出版商控告政府对他们的逮捕为违法行为。首审法官在审理中判处政府赔偿威尔克斯等人10万英镑,并宣布在英国实施了200多年的“总逮捕状”为非法。1772年英国新闻界争取到了国会的旁听权,可以公开报道议员的发言和辩论。1868年,英国国会通过法案,正式确立新闻记者报道及批评国会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而直到19世纪末,英国才最终确立对国家机关的批评权。实际上,这也是西方国家最早确立的新闻传媒的舆论监督权。

西方对舆论监督必要性与积极性的认识,主要来自对权力本质的辩证分析。美国学者格尔哈斯·伦斯基指出,权力有作恶和滥用的自然本性,这一原则由西方人士所信奉,其历史同文字、文明一样古老。英国历史学家约翰·阿克顿勋爵在批驳罗马教皇发布的教皇权威至高无上、教皇永远正确、永无谬误等信条时,曾提出一条政治公理:权力有腐败的趋势,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孟德斯鸠也强调:“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当一个公民获得过高的权力时,则滥用权力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因为法律未曾预见到这个权力被滥用,所以未曾作任何控制的准备。”④

我国学者认为对政府及政府官员之所以有监督之必要,主要在于政府和政府官员有可能滥用权力,有可能犯错误,人民对之应该享有“怀疑权”。有学者说,“有错推定”原则,说穿了就是“怀疑权”原则。媒体负有对公众人物、公共事务进行监督的职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具有“监督权”。但监督权是以有权怀疑为前提的。如果毫无怀疑,何必监督?如果无权怀疑,又何能有权监督?说到怀疑权,有人可能会说,人民怎能怀疑自己的政府,怀疑为人民服务的官员?其实,第一,怀疑权并不等于怀疑本身。所谓权利,就是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的能力。承认公民有怀疑权并不等于鼓动他们怀疑,就如肯定婚姻自由并不意味着动员结婚或挑唆离婚一样。第二,更重要的是,有权怀疑通常正是消除怀疑的前提,人民当然应该信任政府、信任官员,及至信任一切公共事务。但世间的“信任”有两种,一种是非理性之信,即不疑而信,如宗教信仰。一种是理性之信,实际上是疑而后信,释疑后信,不许疑则无法取信。在政教分离已成为公认准则的现代社会,任何世俗权力都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求人们如同信上帝那样对自己无疑而信(反过来讲,能要求无疑而信的宗教势力就不能任意干涉世俗事务)。既然如此,对世俗权力及至对任何世俗事务的信任便只能通过允许怀疑——举证释疑的机制来建立。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淡化,而世俗化不可避免地加深,这时世俗权力之不许怀疑往往正是其失去信任的最重要原因。因此,怀疑之权与举证释疑之责恰恰是建立公信机制,进而建立一般性诚信机制的必要条件。⑤

这位学者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也是相当深刻的。西方学者提出,“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并不是说一切权力都必然走向腐败。但如果人民有权怀疑权力可能走向腐败并进而据此反对腐败的话,那么权力就可能不腐败。应该指出,这种怀疑权,正是由西方有识之士首先提出,并为种种社会监督权利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英国哲学家罗素撰写和出版的《怀疑论集》,对此有专门的论述。罗素说,如果我们确已认识到了真理,那么我们就应该为了传播它而发表议论,而在传播真理的过程中决不能乞灵于任何权力,而只能靠真理本身所具有的、富于理性的力量。借助国家权力的介入以保持某些学说得到传播,只能说明那些学说尚缺乏有力而确定的证明。

西方社会重视舆论监督的集中表现,就是将新闻界视作立法、司法和行政之外的“第四权力”。第四权力论起于李尔本于17世纪提出的分权学说,洛克又将李的学说加以发展,提出行政、立法、外交“三权分立”,孟德斯鸠进而将三权调整为“行政、立法、司法”。后来,美国的杰斐逊认为“三权”还不够,必须突出报刊的舆论监督功能,使之成为“第四权力”。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提出,自由报刊应成为对行政、立法、司法三权起制衡作用的第四种权力。杰斐逊担任总统之后,他的政敌利用报刊攻击他,杰斐逊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他说:“我甘愿将自己作为一项伟大的试验,以证明一个廉洁、公正而得到人民了解的政府,面对荒唐报纸的诺言也不会被推翻……因此我对许多诽谤我的文字从未反驳。”⑥第四权力学说对西方新闻界实施舆论监督,提供了巨大的理论支撑,成为新闻界、政界相当深入的、普遍的进行舆论监督的基本理念。

西方社会实行舆论监督时,有一个普遍的基本理念:舆论监督必须得到法律的支持,法律要为媒介实施舆论监督建构必要的法律保障。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特许制度的国家。从1530年国王特许托马斯·希顿售卖圣经开始,到1695年出版法案停止执行结束,英国实行特许制度165年。1630年法国政府以特许雷诺道特及其后代享有独家特权,可以出售国内外新闻和公报为代表,三次实行特许制,又三次废除特许制。巴黎公社之后,这几个最早创办近代报刊的国家,最终废除特许制,实行办报自由,为舆论监督争取到了一个平台。

言论自由是开展舆论监督的前提。英国从弥尔顿提出出版自由口号到李尔本“批评政府无罪”案例的确立,再到1694年政府取消对出版物的事先检查,为言论自由廓清了道路。1792年,英国政府又首次公布诽谤法,对批评与诽谤作了初步的界分,改变了任由法官解释与判决诽谤案的无法可依的局面。1789年制定的法国人权宣言规定,“自由表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明确保障每个公民的言论、著述和出版自由。1881年法国公布的《新闻自由出版法》,规定禁止对出版物实行事先检查。美国历任总统都对报刊批评采取容忍态度,批评官员,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

知情权的保障是实施舆论监督的必要条件。1776年瑞典新闻法中关于“公开原则”的规定,是西方社会最早关于知情权的法律规定。“公开原则”要求政府文件向人民公开,任何公民都有权看到。1812年该新闻法修订后进一步明确规定,要保护提供消息的人,不予追究消息提供者的法律责任。

1848年联合国公布全球人权宣言,提出“信息自由流通”原则,规定:“每个人有权自由发表意见和作出表示,这种权利包括:不受干涉地保持意见,通过任何媒介超过国界寻找、接受和传送信息。”美国1977年公布的《政府公开法》,又称“阳光法”,要求政府除依法不得公开的会议外,将属于讨论性质的会议内容公开。

西方国家还对有可能影响正确实施舆论监督、滥用新闻自由的三个方面的问题作了必要的限制。首先是保护批评反对诽谤问题。英国议会于1952年颁布了原出台于1792年的“诽谤法”,规定记者客观报道议员在议会发言中的攻击他人之内容,不构成诽谤。记者报道与公众有关的会议,如采取客观表述的手法,也不构成诽谤。在美国等其他国家,也有类似或相近的规定。总的精神,一方面是保护记者对政府及官员的监督,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防范与惩治条文。

其次是报道批评公众人物与侵犯隐私问题。法国的人权宣言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隐私权问题的法律。1974年美国议会通过世界上第一个隐私权专门法,规定禁止政府和新闻界滥用私人性质的资料,包括个人过去犯罪记录,但当隐私法案同情报自由法案相抵触时,前者服从后者。继美国之后,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出台保护隐私的法律。总的精神是,公职人员和公众人物不得主张隐私权。

第三是公开报道与不得传播淫秽内容问题。美国1812年税法中关于禁止淫秽文字出版物进口,和英国1857年公布的坎贝勋爵法案关于传播淫秽资料是犯罪行为的规定,是世界上较早的涉及不得滥用新闻自由、传播淫秽内容的法律文件。一般说,在各种公开报道中,都不允许带有色情等淫秽内容。⑦

西方国家关于舆论监督历来重视,几百年来各种评论生生不息,相关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不断深化。其间的许多理念和制度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注释:

①参见复旦大学新闻系编:《外国新闻事业资料》,1979年第2期。

②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64年。

③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年。

④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78年。

⑤秦晖:《从法治角度看舆论监督》,http://www.yfzs.gov.cn 2003年2月19日《南方周末》。

⑥莫特:《美国新闻事业史》,台北世界书局,1975年。

⑦此处关于西方国家舆论监督法律制度的资料,参考或使用了陶涵教授主编的《比较新闻学》第三章的相关内容,在此鸣谢。

(这是童兵教授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系列论文的第二篇)

中西方教育理念 篇7

过去四十多年的研究表明, 合理的家庭作业提升了学生在家中学习的效果, 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教师能把家庭作业布置得好, 评价得好, 学生的成绩就会提高很多。合适的家庭作业还可以让家长和学生产生有益的互动, 促使家长参与到学校工作和孩子的学习中。

一、家庭作业的教育意义

苏格兰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笔者上中学时, 教师是这样布置作业的:“把剩下的课堂练习带回家完成”“复习某部分, 准备明天的考试”“以……为题写一篇作文”“抄写课文某部分, 并完成该部分的题目”等。教师布置作业的方式和50年后的今天如出一辙。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几乎没有考虑为什么要布置作业, 他们觉得让学生晚上能忙起来就是布置作业的目的。因而, 传统的作业对学生的教育意义甚微。

笔者认为, 家庭作业应该帮助学生发展以下三项关键能力:研究技能、组织规划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现代教育目的已经从认知的提升转向技能的培训, 家庭作业的作用首先应帮助学生发展研究技能。其次, 家庭作业也是一项非常好的工具, 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规划能力。最后, 布置家庭作业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这三点也是大学新生应具备的三项关键能力。有些学生上大学时觉得学起来吃力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这三项能力, 究其原因与高中教师没有培养他们这三种能力有重要关系。

二、优秀家庭作业的特点

美国教师联合会 (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 AFT) 倡导设计有效的家庭作业以充分发挥家庭作业的作用。为了使家庭作业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师要精心设计家庭作业的内容和形式。

好的家庭作业有如下九个特点:任务要求明确、学生能够胜任、作业量适当、完成时间具有灵活性、完成作业所需的信息和材料容易获得、巩固练习课上教授过的技能、不仅仅是把未完成的课堂练习带回家、内容是学生感兴趣并能引发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的、能给学生应用技能的机会且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

教师对家庭作业给以及时、具体的反馈对作业的完成质量与效果至关重要。学生需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表现, 因而他们需要及时获得教师的反馈。教师要积极地观察学生, 对作业进行评估, 如果时间拖久了, 教师对学生的反馈的准确性会大打折扣。对学生进行作业的反馈应该既要关注学生哪些方面做得好, 也要对不足处提出意见, 而不是单纯给作业评分。

三、提升家庭作业效果的十四点建议

结合上文分析, 笔者拟对提升家庭作业效果提出以下建议。

1.每次布置作业时明确“作业目标”, 作业形式和“课程目标”类似。

2.探索家庭作业和学生特点之间的潜在关系。不同学校的学生的特点是不一样的, 布置家庭作业时要把握好家庭作业和学生特点之间的关系。

3.偶尔可以把学生配对, 形成“互助小组”, 共同进步。教师们都认为家庭作业是要独立完成的, 但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 用人单位希望员工有团队协作精神。所以, 通过合作完成家庭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网络便于沟通的特点来分享文件或者将作业分组。例如, 两个学生一组来做家庭作业, 每个月换一次配对的学生, 配对规则既可以是强帮弱也可以强强联合。通过配对, 小组内的学生可以发展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4.对大多数作业任务实行评语制。虽然考试被很多学校和师生看得较重, 但笔者认为, 教师批改作业时, 除了分数之外还要有具体评语。学生收到反馈之后才知道如何改进。

5.每个月至少和四分之一的学生面批作业。最好的作业反馈形式是面对面交流, 但是一个班有三十多名学生, 一位教师和所有的学生面对面地反馈不现实, 教师可以选择每个月和全班四分之一的学生去面对面批改作业。面谈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有心理准备, 知道何时会面谈本月作业情况;其他时间的作业教师要给学生书面的反馈。

6.设定完成作业的最后期限, 给学生更多时间自我安排。教师布置作业时要非常清楚地给出截止日期。学生从小形成时间管理的概念很重要, 因为很多人到大学之后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时间管理危机, 这与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没有训练好学生时间管理素质有重要关系。学生必须安排好时间, 否则他们会收到教师不好的反馈, 比如教师规定了周五就要交作业, 学生就会仔细考虑如何分配时间提交作业, 慢慢地他们就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了。

7.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 将效果好的家庭作业任务收集整理成资料库。教师也应该分享教学资源, 在这方面有先进经验的学校会把教师布置的作业汇集起来, 将一些设计效果比较好的家庭作业整理成库给所有的教师进行分享。设计一套好的家庭作业和好的课程设计一样是非常有挑战性的, 优秀的家庭作业汇集起来就形成了优秀的家庭作业体系。

8.对未完成作业、迟交作业等情形的处理予以明确规定。对于不交作业的学生要给予明确的规定, 对不能及时交作业的学生就要有惩罚的措施。而且对作业的质量也要有明确的规定, 教师要规定学生在这些作业当中要实现的目标。明确的规定能够增加家庭作业的价值。

9.较之定量作业, 可尝试布置定时作业。教师可以为学生这样布置作业:“花30分钟做题, 做到哪儿算哪儿。”教师借此可以了解学生30分钟到底能做多少事。这是了解一个学生的好方法。

10.家庭作业占学期总评的比例不应超过10%。激励在教学当中始终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做的目的是表扬学生优秀的作业成绩。

11.每周选取优秀的学生作业在班内展示。教师可在班内设置一块区域来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因为学生不仅仅需要教师指导他们做好作业, 还需要同伴知道他们做得好, 同时, 优秀的作业会成为一种示范, 让别的同学争相效仿。

12.将作业完成情况纳入相关奖励机制。现在很多学校的奖励机制只针对学生白天上课的情况, 作业完成情况也应纳入其中。

13.学校定时抽查教师布置的作业质量。教务部门必须定时抽查作业的质量。为了避免教师任意为之, 校长或教务处必须定时抽查教师布置作业的情况。

14.听取学生对家庭作业的看法。因为家庭作业对学生的学业影响很大, 所以教师要定时向学生征求反馈意见, 了解家庭作业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作业。

四、给中国基础教育教学中作业布置环节的建议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中国基础教育理念和授课形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教师对家庭作业的认识也更深入。在中国大班授课占主流的背景下, 为满足个性化教育诉求,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 对作业完成度差距大的学生须进行干预

在中国, 有教师反映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差异很大, 作业完成情况良莠不齐, 这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进度。对此, 教师应注意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实时跟踪, 更加频繁地获得他们的反馈, 让他们遇到困难立刻找教师咨询, 形成作业辅导导师制。同时, 教师布置作业的形式可更加开放, 让学生更自主地探索本门学科的内容。

(二) 低年级学生的作业布置应重视家长的协助作用

教低年级的教师必须考虑到如何与家长合作, 给予家长明确的指导, 告诉家长家庭作业的目的是什么, 应该怎么做。教师和家长应联合起来帮助孩子们完成作业。这样可引导家长时常与孩子交流当天所学内容, 并鼓励孩子学习。

(三) 积极倡导分组合作完成作业的方式

中西方教育理念 篇8

(一)研究背景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并提出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等重要的教育理念,这对学校艺术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科学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重要阵地,重要的教育理念必须在未来幼儿教师的培养中贯彻落实。

我国现行幼儿园阶段(3-5岁)艺术课教学大纲五个标准方向中将“培养学生了解和运用宣传媒介(一切可以表达艺术创作的材料)技法,制作过程方面的能力,以达到进行相关于视觉艺术的基本表达”放在首位,法国幼儿园阶段的美术教学大纲是把“为构造艺术作品所必须的各种实践”放在首位的,大纲虽没有明确规定美术课的具体内容,但体现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的精神,这正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画现场命题创作,是幼师生就业考编的考核内容,也是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学前教育组的赛事之一,在此背景下“儿童画创作”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二)理论支撑

多元智能是美国加德纳博士在其《智能的结构》一书中首先系统地提出,认为人至少存在8种不同的相对独立的智力类型: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并提出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与多元智能理论密切相关。

教师的专业化是集学术性、教育性、社会性和创新性为一体的动态发展过程。学者们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在现代社会,从教师素质来讲,教师不仅要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实践能力。

二、“理念的差异”与“差异的理念”

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让学生在尝试中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问题,然后在解决问题中积累经验。它最大可能的保护了人类创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由和自主,而中国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在经验的指导下实践,是可以得到自己的结论,但很难跳出已有的模式。中国的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怕孩子吃亏,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持否定态度。

绘画活动到底要教授技能?创造力?还是在活动中既培养技能,又发展创造力呢?自2012年起,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每年举办一届,参赛对象为江苏省师范专业毕业年级在校学生。我通过多角度观察与研究第二届、第三届参赛学生的辅导过程,对于幼师生绘画创造力和技能有了直观的认识。

1.创作理念的差异对“儿童画创作”水平的影响

第二届省示范生基本功大赛我校推荐学生A、B都是绘画技能相对较好的学生,在比赛前的强化训练中,两学生都很勤奋,推荐生A的构思立意相对独特、新颖些,推荐生B油画棒的性能把握得更娴熟些,色彩感觉较好。两位推荐生虽创作风格、创作理念不同,但相同的是她们对大赛都很投入,全力以赴,作品讲评两位推荐生各抒己见,特色鲜明地让我觉得发挥各自的特长是正确的指导思路,直到比赛结果公布后,我才深刻地认识到创意的重要性,构思立意相对新颖的推荐生A的创作成绩是我校三位选手中最高的。推荐生A也曾在比赛结束,明确告诉我说:“就考场整体水平而论,她的作品该是中等偏上的吧。”

2.教育内容的差异对幼师生“儿童画创作”能力的影响

由于第一次担当幼师生命题创作的辅导教师,没有经验,辅导的成绩得到了校领导的认可和理解,在担任第三届“儿童画创作”辅导教师时,我注意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采用了类比迁移法,培养学生创作思维的深刻性。在赛前辅导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比较、迁移,抓住各种画面内容间的关联,组织画面,使学生的创作思维更加敏捷。

幼师生日记画的练习对“儿童画创作”是非常有意义的。日记画有助于幼师生积累创作素材,不仅可以增强幼师生形象记忆的能力,还能使他们有效地锻炼造型、设色等能力,培养他们勤于动手的习惯。如果把好的创作比喻成一支军队打仗,那么所收集的素材就跟士兵一样,你的素材越多,士兵越多,素材越丰富,你指挥的兵种越全,当战役时,你就可以随意的调动自己军队了。在第三届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学前组比赛中,我校命题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00分试卷,推荐生A取得了91.67标准分,推荐生B取得了84.83标准分。而我的另一同事,在担任我市一所本科院校蜡笔画命题创作辅导教师的同时,所取得的成绩明显低于我校学生。就学生素质而言,我校是五年制专科学生,而她辅导的学生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

从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学前专业蜡笔画评分标准“构思立意准确,造型生动有情趣,构图合理饱满,色彩丰富有感染力,材料运用有创意”中可知仅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是不够的,没有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任何出色的构思都难以实现。“同时,掌握知识和技能本身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方面。知识越丰富,人的视野也就越开阔,创造素质也就越高。技能和知识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完全脱离知识的技能”。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地传道授业解惑,如果没有根基,就如同无源之水,丢失了创作热情。

3.专业设计的差异对幼师生“儿童画创作”能力的影响

结合教学实际,以教学基本功大赛为抓手,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的绘画教学内容的安排,能够贴近幼儿园的实际,从学术角度保证教学内容建设的合理性,注重基本功的夯实:一年级注重儿童画形的练习,“儿童画创作”主体形是基础,形体的生动活泼有情趣是关键。二年级注重色彩知识的学习把握,掌握色彩关系,学一知十,知十通百。三、四年级全面学习创编技法,借人形用己色,借形式换内容,借内容换形式等。五年级要求幼师生短期内命题创作,注重作品“创意”和“童趣”的传达。

三、幼师生“儿童画创作”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在“儿童画创作”理念上必须走进幼儿,构思创意有童趣,对所要画的对象应有充分、全面地了解,用充满激情的笔去展现儿童的内心世界,这是完成一幅优秀儿童画作品的前提和保证。“儿童画创作”技法上完全可以运用有着丰富表现力的成人技法,从而提高它的教育功能。不能认为幼师生工作后就是简单的启蒙,只要求幼师生会临摹就行了。试想如果幼师生只会临摹,就很难将所学的技巧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也就很难灵活地运用于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也将会扼杀幼儿的求异思维。建构科学合理的学前专业“儿童画创作”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2.三名幼师生“儿童画创作”感受

2013年11月14至16日,第三届江苏省幼师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学前教育组在江苏省第二师范学院进行。就命题创作而言,我辅导的三位学生,推荐生A、推荐生B综合素质较高,而任抽生C综合素质偏低,但绘画能力在任抽生当中属于偏好的类型。

推荐生A创作作品构思立意新颖,造型能力强,富有童趣。他在省第二师范学院比赛返校后,告诉我说:“在表现《收获》这一蜡笔画命题创作时,他通过平时训练有素的那只形象生动,拟人化气息强的小老鼠搬运着硕大的西瓜来表现主题的,远景发挥性地表现了一片西瓜地。画面效果蛮抢眼的,感觉考场上比我校水平高的选手不多,只有师范院校本科生以速写的表现手法的作品稍好些!”

任抽生C,曾在与其他院校蜡笔画命题创作拉联赛中有过超常发挥的一位幼师生。她造型能力强,绘画技能全面,记忆画是她的强项。作为任抽学生,赛前集训时间相对偏少,问及她大赛感受时,她笑着说,还好,正常发挥。

第三届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学前教育组蜡笔画命题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00分试卷,我校三位选手的标准分别是91.67,84.83,80.00。这成绩的取得与学校专业发展的规划、要求紧密相联,与学生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比较教育视野下幼师生专业发展策略的构建

1.更新艺术教育观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重要教育理念,对学校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学校艺术教育的宗旨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定基础。教师应根据不同“儿童画创作”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创作、创编出优秀的儿童画作品。艺术专业教育,应以更新观念为先导,用新的艺术教育观统领改革,塑造艺术教育新的精神和灵魂。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重要教育理念,在学校艺术教育中应自始至终,直至以恒地引导教学。任何一种创造性活动,都是求异思维综合作用的结果,不会创新思维就不会创造。西方发达国家也都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价值,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并非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好的作品往往很有新意。不拘泥于狭隘的创作思路,突破单一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善于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在创作过程中要敢于突破陈规,另辟蹊径。

3.创作必须走进幼儿

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画创作”教学,必须走进幼儿,了解幼儿的喜好、创作想法,创作出具有童趣的作品来。从幼儿的角度来审视,适合幼儿的口味,才是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画创作”应该努力追求的方向,将“成人画”的各种因素融合进去,从而使学生能够同时获得较深的艺术知识。构图、色调、节奏等,均要遵循共通的艺术规律,运用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从而提高它的教育功能。然而这一切均要做得天衣无缝、不露痕迹,也就是说,这一切是为了完善儿童性,而不去削弱它。

4.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在美术教学中,仅仅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是不够的,还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在技能方面,首先,深入研究,临摹儿童创作画形象。其次,借鉴素描、速写、水粉画、国画等绘画技法。具体地讲,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创作时则要大胆借鉴,将别人的优点拿过来为我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五、结论

进入21世纪,“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鲜明旗帜,高质量的艺术教育需要技艺娴熟的创新型艺术教师。“儿童画创作”对幼师生创意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学校艺术教育不仅要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艺术鉴赏能力、树立创新意识,而且要注重引领学生提升审美品位、构建精神家园。

摘要:美育是心灵的教育,是提升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社会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中西美育存在差异性,从中西方幼儿园阶段美术教学大纲的差异性比较,得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教育理念;结合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以“儿童画创作”为研究对象,以提升幼师生的绘画能力为宗旨,以明确学校艺术教育鲜明的取向。

关键词:理念差异,幼师生,儿童画创作

参考文献

[1]万丽君.以什么样的理念推进学校艺术教育[N].光明日报,2011-09-20(14).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魏亮亮.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画创作的教学思考[J].陇东学院学报,2014(9):83.

中西方教育理念 篇9

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 也叫社会形态, 所谓“和谐社会”, 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 和谐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 具体说, 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社会。

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 “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整体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第二种, “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 和睦相处, 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这种观点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提出来的。

第三种, “和谐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 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情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态, 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协调, 等等。实际上, 广义上的和谐社会几乎就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全部内容。狭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层面本身的协调, 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一个相对单项的问题。我们现在所谈论的和谐社会是狭义上的和谐社会。

2 中国政治思想理念中所蕴涵的和谐社会理念

(1) 周公“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和谐社会”理念。

周公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体察民情”、“慎用刑法”方面。他认为, 要使政治统治得以巩固, 就必须使民众安乐, 必须了解民众的疾苦, 体察民众的心理。在刑罚方面, 如果用刑不当, 则将招致民怨。所以, 统治者应该修明自己的道德, 慎用刑罚。周公这一思想虽然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 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人文主义发展路向, 为后代重民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和谐社会”的理念。

(2) 道家思想中的“和谐社会”理念。

道家把“道”看做是宇宙的根本法则和万物存在的依据,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以遵循“道”作为达到和谐的机制。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认为和谐是阴阳二气相互冲突调和而达到的状态, 阴阳二气尽管相互对立、冲撞却始终以“道” 的基本原则处在“和”的统一体中。以“修之于身, 其德用真”的理念, 唤醒人们从自身做起, 以修身正得大道, 修心修行完善人格。老子曾说“圣人为而不恃, 功成而不处也。”圣人的伟大, 就在于他不断帮助别人, 而不求回报, 有所成就, 达到人际和谐, 而不自居有功, 最终达到“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超越境界。

(3) 儒家思想中的“和谐社会”理念。

儒家强调通过道德学养达到自身的和谐, 进而推广到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自然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说, 儒家构建“和谐”的路径就是:由自身之“安身立命”, 而至“推己及人”, 再至“民胞物与”, 最后臻于“保合太和”而“与天地参”的境地。在儒家, 和谐的适度性标准是通过“礼”来展现的。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其中的“仁”、“礼”等要素, 成为古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国家信仰。

①仁义道德角度。

孔子所说的仁主要有几方面的内涵。第一种含义是爱人为仁, 即以仁爱为根本, 建立起各等级之间充满人情味的社会关系, 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另一种含义即“克己复礼为仁”, 即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 使之符合礼的规范;孔子认为, 礼是约束人的社会行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基本规则。礼对于国家的政治事物尤其重要, 统治者应该遵循礼的规范治理国家。所以, “仁、礼”从人群关系和社会秩序方面体现出了“和谐社会”的理念。为了达到人际和谐的目的, 孔子大力推行仁爱思想, 强调在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关爱, 多一些诚信, 做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孔子提出“忠、孝、诚、信、敬、爱、仁义、道德”等准则, 认为只要人人能做到和坚持这些行为规范, 社会就会和谐, 国家就会得到好的治理。

②仁政角度。

继孔子“仁、礼学说”之后, 孟子提出了“仁政学说”, 即以人性善为出发点, 在政治上主张施仁政。孟子认为, 仁政是治国的基本原则, 能不能行仁政是决定一个国家成败得失的关键。他主张把仁爱之心推行到社会政治之中去, 提出了制民之产、平均赋税、保护工商业等措施, 对于当时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孟子则强调人固有的善良本性是建立和谐社会秩序的根本, 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感”、“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只要把人的这些先天本性发扬光大推及于每个人, 就可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孟子希望能够以“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的“推己及人”原则来处理人际关系。

(4) 墨家的“兼爱非攻”、“尚同尚贤”主张。

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 取消人我之间的界限, 使人与人之间不受任何社会关系的限制, 达到视别人的国家如同自己的国家、视别人的家如同自己的家、视别人的父亲如同自己的父亲的境界。体现了处理人们之间关系的和谐思想。

墨子主张尚同尚显, 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 国君是国中贤者, 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尚贤是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 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 以为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 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 提出“官无常贵, 民无终贱”的主张, 讲求的是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5) 宋明“民本”思想。

宋明时期是我国政治思想的完善期, 尤以宋明理学最为突出。这其中包含的“民本”思想, 是这一时期“和谐社会”理念的特点。

①张载“仁道及人”的民本思想。

张载主张“为生民立道”, “为天地立心”。即主张施仁政, 以仁道感化民心、博施天下民众, 把仁道推及天下人。此外, 还提出“足民”思想, 即认为必须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 使民众生活富足, 才能使民众安定, 治理好国家。

②二程“以顺民心为本”的民本思想。

二程发挥了“民惟邦本”的思想, 主张顺民心, 厚民生, 使民心安定, 爱养民力, 以民力为重, 以理顺民心为治国的根本。

③朱熹“足食为先”的民本思想。

朱熹认为, 民众的根本在足食, 只有衣食足才是安民的根本。因此, 又提出足食的首要问题是务农, 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④王夫之“不以天下私一人”的民本思想。

以民本思想为出发点, 王夫之提出了朴素的平均观, 提出了“均天下”的口号。他认为土地不是君主一人一姓的私产, 而应是广大民众的社会所必须的条件, 凡是有劳动力的人都可以治理土地, 使其为民造福。

(6) 康有为“大同”思想。

康有为在其《大同书》中以苦乐观、平等观、仁爱观为理论基础, 提出了建立大同社会的基本主张。提出了在经济上废除私有制, 实行财产公有制, 实行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 整个社会建立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在社会结构上, 消灭阶级, 废除家庭, 人人平等;在政治原则上, 实行民主管理。其“大同”思想基本反映了当今“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总而言之, 在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 在和谐的本质、和谐的价值以及如何能够达到和谐等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内容, 这些思想虽然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但只要我们坚持在批判中继承, 扬长避短, 在继承中创新, 克服其片面性和缺陷, 剔除其封建的思想杂质, 与时俱进, 就一定能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3 西方政治思想理念中所蕴涵的和谐社会理念

(1) 古希腊政治思想中蕴涵的“和谐社会”理念。

①苏格拉底关于美和道德的论述。

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 是西方美学史上美善统一说的开拓者。主张 “美善统一”, 苏格拉底曾在和亚里斯提普斯对话中谈到:“你以为美与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你不知道凡是从某个观点看来是美的东西, 从这同一观点看来也就是善的吗?”在苏格拉底看来, 美就是善, 美与善是同一的。善或目的具有相同的意思, 他认为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追求一种完满性的原则, 整个世界万物都具有这样的目的性。人们关于善的规则的知识, 利用善的知识教化灵魂, 在他看来, 人的灵魂和身体的善都表现为和谐有序, 但要经过知识训练才能达到;此外, 他还突出强调道德在城邦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其关于美和道德的论述体现出了构建“和谐城邦”的理念。

②柏拉图的国家理念。

在柏拉图所著的《理想国》中, 阐述了一个理想城邦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等。虽然其描绘的理想城邦不存在于现实中, 而是现实城邦应趋赴的目标, 但其理念正体现出了当时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其城邦的构建也体现出了和谐的理念。

③亚里士多德对理想城邦的设计。

亚里士多德在对柏拉图理想国的批判中提出了自己关于理想城邦的设计理念, 其思路正体现出了“和谐社会”对于民主政治的要求。他认为, 理想城邦的政体应该是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共和政体;理想城邦的原则应该是公民轮番执政。并提出了法治的内涵, 即法律得到普遍服从, 法律本身属良法等。

(2) 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中蕴涵的“和谐社会”理念。

这一时期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 文艺复兴运动广泛开展, 人文主义思潮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人们纷纷要求挣脱封建等级桎梏的限制, 反对神性、提倡人性和个性自由, 反对教会的禁欲, 赞美世俗的欲求。经过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丰富了基本欲望对象的资源, 确立了世俗生活的正当性, 强调了灵魂事物的私人性。人们开始用权利来规范欲望, 并把权利作为社会秩序的基础。该时期的政治思想已经极大的超出了中世纪落后的政治思想, 也出现了更多的关于“和谐社会”的理念。

(3) 17、18世纪欧洲大陆政治思想中蕴涵的“和谐社会”理念。

17世纪的欧洲, 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 其社会政治思想也进入了比较完善的时期, 出现的政治思想包括了更多的“和谐社会”的理念。

①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

这一时期的英国出现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家和政治观点, 有霍布斯的人民自由论、洛克的自然权利论等。这些思想都从社会公民所享有的权利的角度来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的。

霍布斯通过对自由问题的讨论, 提出人民在国家中的权利问题。他认为, 国家和法律是人们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公共的和平而自己制造的, 除了法律以外, 个人享有一切行为的自由。洛克认为生命、自由、财产是自然法为人类规定的基本权利, 是不可让与、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

②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这一时期的法国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 诞生了众多的启蒙思想家和启蒙思想, 对后人影响巨大。其启蒙思想主要从保障公民个人权利和社会公平的角度体现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的。其典型代表是卢梭的平等理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学说。

平等思想是卢梭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主张人与人之间生来就是平等的, 只是人类社会才打破了大自然在他们之间建立的平等。这体现了“和谐社会”理念中的社会公平主张。同时, 他还认为, 社会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契约来构建的, 统治者违反了人民的利益, 人们有权根据社会契约来反对他, 这是“和谐社会”理念中民主政治的充分体现。卢梭还在近代西方第一次完整的提出了人民主权说, 坚持人民是主权者, 法律和政府服从于人民主权, 使权威和民主得到统一。

4 中西政治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1) 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和谐社会提供了前提条件。

道家认为和谐是人与自然的统一, 是人对自然的顺从与尊重, 他们强调天道自然, 强调天的决定作用, 反对人对自然的为所欲为。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与自然整体是有区别。

(2) 不同主体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目的。

从周公起就讲求“敬天保民”要求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和谐。儒家的仁义道德, 要求人们用仁义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墨家要求“兼爱、非攻、尚贤”, 从小资产阶级的角度看待人与人的和谐。柏拉图著《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设计理想城邦, 从社会制度的角度, 要求各阶级轮翻执政。

5 结语

本文从中西方政治思想的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和重要代表人物中提取出了相对于“和谐社会”理念的相关政治思想。从所提取出的政治思想中, 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和谐社会”的追求从古到今, 从西方到我国都从未间断过, 并且人们创造出了丰富的关于“和谐社会”的理念, 这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摘要:“和谐社会”是多数国家追求的完美社会形态, “和谐社会”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目前, 对于“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成果很多, 也较为深入。但大多数研究都只是针对“和谐社会”本身而已, 对于其所蕴涵的政治思想的研究却很少涉及。基于此种状态, 从中西方政治思想的角度探讨“和谐社会”。

关键词:中国政治思想,西方政治思想,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

[2]陈柳钦.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源远流长[HB/OL].价值中国网2007-11-26.

中西方教育理念 篇10

西方传统文化是个体的、分析的、进取的、理想的、物质的, 注重对是逻辑、认识论、方法论这些更具“科学性”的技术手段。上溯古希腊时代开始, 西方造型艺术就是崇尚整齐、简单与和谐, 追求匀称、秩序、完整和明确, 以模仿自然为目的。在“模仿说”看来, 艺术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 是按照生活的原样, 用艺术模仿人类的现实生活, 而生活是鲜活的、具体的, 充满了情感的表达与体验到过程——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系统地提出了模仿说, 经亚里斯多德的倡导, 一直影响到14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直至欧洲18世纪的艺术创作。

文艺复兴是在14世纪的意大利开始的一场文化运动, 崇尚理性思想与科学精神, 神之外的人的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 人类自身的魅力灿烂地展开。这一时期大多美学家不再把艺术比作隐藏真理的“障面纱”, 而是指望能通过科学研究使艺术更加细致入微地模仿自然, 从而使得绘画的写实技艺更加齐备高妙。其中, 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不仅是艺术大师, 同时也是科学巨匠, 力倡艺术模仿自然对象。因其对理性、经验和自然科学的颇有成果的深入研究, 努力探索绘画技巧, 主张把绘画艺术比作反映现实的镜子来追求。18世纪的狄德罗秉承这种观点, 他在《绘画论》中主张:“我们最好是完全照着物体的原样给它们介绍出来。模仿得愈完善, 愈能符合各种原因, 我们就会愈觉得满意。”

西方绘画的空间理论的哲学文化背景是以心物的“二元对立”的关照展开。在传统的西方绘画体系中, 布鲁内莱斯基 (1377-1446年) 创造的透视法来自严格的数学法则, 对绘画空间的表现主要是解决线性透视、色彩透视等再现性质的知识与技法, 这与西方文化、科技发展以及图式系统和绘制材料紧密相连。西方画家更忠实于眼睛所看到的真实, 依赖于准确的透视法所描绘的视觉幻觉形成的真实空间深度, 追求对象表现的精确化与立体化, 让观者对视线所及的“佳境”产生向往。在西方传统的哲学文化语境中, 其绘画的空间意识是扩展、外露 (相对性) 式的层层推出, 有一种浮士德式的追求, 令人目极无穷、弛情入幻、心往不返。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儒、道、释 (佛家) 的思想内容及三者的融合。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不仅仅作为知识存在, 更是生活情感的集合, 亦作为感悟和体验存在。与西方人构筑一个严密、庞大、分工明确的科学体系揭示世界、表现世界不同, 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不是对“对象世界”的描述和解释, 而是探讨个人的境界与修养, 探讨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由此造就了中国人与众不同的观察与思维方法。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思想一直缺少对客观自然世界的持续关注与了解, 虽然对自然很感兴趣, 但讲求的是天人合一、和谐共存, 而不是认识和改造。加上传统中国文化精神与绘画材质的特性, 使得传统中国绘画的空间认知与表现在世界美术史上自成体系。

中国传统绘画的空间意识完全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内, 其感受方式、认知程度、表现手法及其审美取向和评判标准都深深打上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烙印。中国传统文化缺少严格的概念界定与缜密的逻辑推理, 就连学理性的哲学探讨也是形象化表述和体验式传达。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关注在于思维主体“人”及人的生命存在和社会生活。中国哲学的探求动力源于激发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感遇之情, 不太在乎客观世界的境界和面貌, 注重抒发个人情感, 注重表达主体的心意。

“万物皆备于我”, 客观世界同思维主体是同一的, 认识自身, 也就认识了自然界和宇宙的根本意义。面对自然景观, 中国人不会像西方人的看法一样, 认为物质的自然不足为道, 而是对自然山水给予厚爱, 神与物游, “以形媚道”, 追求“度物象而取其真”“同自然之妙有”的艺术本源, 追求“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的东方审美的绘画想象空间。

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与科学都比较漠视人类面对的“客观自然世界”, 那中国艺术也就不那么重视并表现它了。在传统的中国画家看来, 画家胸中的感慨和气节是笔墨所要展现的对象, 自然的神韵是绘画的目的, 到底画得是否逼真于实际对象并不重要, 而是强调画幅中是否有着生动的气韵和画家的情怀, 自然的内在性在人们内心唤起的意气最重要——不合科学的透视方法与笔墨渲淡而成的不切实际的山水林泉, 辅以文字描绘表达出的诗情, 演绎成中国画生发精神的依据。

中国哲学传统思维下的知识系统, 没有严密庞杂的理论体系, 缺乏细致精密的逻辑推理, 以致中国传统绘画更注重写意。文化的传统从来没有使中国古人感觉到绘画要具备超级写实知识的必要。儒家教养的熏陶是阻止朴素的经验主义的感受朝实验方面发展的力量, 它不是一个严密的思想体系, 而是一套零散的生活指导。“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儒家学说探讨的是现世今生中人生态度、行为规矩和生活方式的教导与嘱托:把学习变成修行, 跟随大师的指导, 在现实生活中实践那些行为要求, 以达到人生的高超境界。道家追求的是自由的精神和认识的解放超脱, 渴望纵情山水, 从而达到物我两忘。佛家则永远停留在“坐而论道”的境界, 对物理世界的探究没有兴趣。“理”作为事物存在的根本原因, 传统的西方艺术家更为关心“理”的物理情状, 绘画时追求真实事物的逼真的再现, 指望通过绘画在物理层面找到“神”的位置;而中国画家则上升到抽象的“理”, 对艺术的探索走向内心, 关心客观事物的理与自己的内心一致。

总之, 不同的自然观导致了中国人与西方人不同的绘画空间观念, 中国画的空间不是精确的数量关系, 而从自身的感受方式来体现, 关注的是物象与物象之间的置列与呼应关系, 以中国山水画为例, 画家们运用“以大观小”“以小观大”、多点移动的观察方法, 利用“远法”取代焦点透视法, 通过程式化笔墨技法在纸素、墙壁等二维平面上把自然的林泉丘壑三维空间节奏化、时间化, 并有赖观看者的人生阅历、文学修养、生活经验、艺术想象力来补充和延伸, 共同营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宇宙生命意识与诗意的山水画空间境界。中国古代画家在关照客观世界时, 从一开始就排除了时间与空间序列的制约, 具备西方文化视角难以用“逻辑”推论的“超然物象”的特质, 营造出一个超越时空的东方审美空间, 建构出人与自然的冲和之境, 表达着对于诗意栖居的渴望。

摘要:从中西方绘画空间理解的差异入手, 分析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 比较中西方绘画空间理念的传统哲学思想背景。不同的自然观导致了中国人与西方人不同的绘画空间观念, 中国画空间寄寓的是中国画家的艺术理想与人文情怀。

关键词:中西方,空间,哲学思想,比较

参考文献

[1]陈传席著.《中国山水画史》.天津美术出版社, 2002 (4) .

[2]吕澎著.《溪山清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4) .

[3]何新著.《艺术分析与美学思辩》.时事出版社, 2001.

[4]洪惠镇著.《中西绘画比较》.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0.

和谐理念下的西方经济学体系探析 篇11

关键词:和谐理念;西方经济学;分配定义;消费定义;内涵

西方经济学体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经济的蓬勃发展,但是,也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如社会贫富差距明显、社会矛盾加剧、环境污染加重与资源面临枯竭等问题。在我国经济结构面临调整,构建和谐理念,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需要确立正确的经济指导理论。而在借鉴西方经济学体系时,需要结合我国发展的国情,对西方经济学有系统、全面、准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指导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和谐理念下西方经济学的分配定义

在西方经济学中,消费品的分配定义更强调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按劳分配思想有很大的不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方式之一,它更加重视社会效率,然后兼顾公平,也是一种必然会使用的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包含了许多方面,像是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下面就分别说明要素之间的分配。

首先,以劳动力要素的分配来说。劳动力素质的不同,会导致两种不同类别之间的差距,一种是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另一种是社会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城乡之间经济的根本差异导致了对人力成本投入的不同,从而造成的劳动力素质差别。而人力的投资主要体现在教育水平上。就我国目前来说,城市与农村的教育机构与办学素质就存在一定的差别,另外,城市与农村在教育的普及率与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不足,导致了劳动力素质不高。在劳动力市场充足的情况下,市场对素质低的劳动力分配的结果表现在工资的不断降低上,而另一方面,高素质人才的薪资却不断提高,最终导致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个人之间由于人力资本累积投入的不同,导致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大,由此,引发社会的矛盾。从效率的角度来说,这是市场经济分配的必然结果,从公平的角度来看,社会有责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缩减收入差距,从而促进社会公平。

其次,以土地要素分配来说。在西方很多国家,推行的是私有制,土地是属于个人所有的。而这与我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在我国,土地的一切所有权是属于国家的,农民只拥有经营权。所以,农民并没有权利出售土地,因此无法从出售土地中赚取一定的收益,而且,农民在被征用的土地中也没有办法获得较为合理的补偿。据资料显示,在土地被征用的过程中,农民至少被剥夺了5000亿元,而在被征用的土地所带来的收益中,农民占有5%-10%的利益,企业却高达40%-50%。土地是农民的根,一旦土地被征用,农民就等于失去了生活保障,沦为三无阶层。而在考虑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上,由依据土地而衍生出的土地生产物,在市场需求弹性的变化下,并不能够使农民摆脱贫穷的状态,减少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所以说,只是单纯的按照土地要素进行分配,结果只会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

二、和谐理念下西方经济学的消费定义

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消费”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人将消费、投资、出口三者形象的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在古典的政治经济学中,将生产与消费二者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认为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消费,为推动经济的发展,支持与鼓励扩大生产规模来引发进一步的消费。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则体现出另一种观点,即生产才是最终的目的,而消费是一种手段。一些学者在研究消费不足理论的时候,理论研究的前提是依赖于投资部门的水平是由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变化所决定。更进一步的说,消费需求决定了经济活动的水平。由此,有的学者就建议通过各式各样的商业活动与对外贸易,利用新产品对消费者的刺激心理,来扩大消费,从而扩大国家的生产规模,提高生产力;有的学者认为不应该鼓励过度的节俭,而是应该通过适合的收入分配政策与产业组织来提高消费需求;还有的学者认为要扩大消费需求,应该合理的运用收入再分配政策,从而促进投资的发展。在凯恩斯理论中,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归根于消费需求不足,并且进一步提出通过扩大投资与消费需求来促使经济复苏。在现代的西方国家中,也将扩大消费当成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内消费需求的提高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总的来说,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消费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是,在和谐理念下,站在人类总体的福利上,却不能够只是一味考虑消费,而应该考虑消费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下,经济的增长依赖于一定的生产技术,而生产就要从自然界获取一定的资源,这势必会导致自然资源的减少与环境的污染。所以,从某个方面来说,生产越多,消费增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度更大,这样可能会引起人类整体福利的水平下降。一旦经济活动违背来自然环境的规律与底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正如由于工业时代下,一方面,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温室气体排放加大,引发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从而带来一系列灾难。这就像是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一种悖论。所以说,在和谐理念下,考虑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在经济发展中,生产的目的可以是消费,但是相反的,消费的最终目的却不能够是生产。

三、和谐理念下的西方经济体系框架及其内涵

(一)基本框架

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涉及到商品的两个主要属性是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坚持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和谐理念下,西方经济学体系的内容更加牢固,不仅包含着商品的价值属性等内容,还增添了许多和谐理念要素。在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时,也要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考虑生态环境、资源与人类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与互利。从我国的国情来看,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二)内涵

在和谐理念下,西方经济学体系的发展更加成熟,增添了更多的内涵。一是,西方经济学体系发展运行更加的稳定。在推动经济发展中,重视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变化,尽量地避免环境破坏与污染,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在和谐社会的理念下,物质生产的总量更加适中,不再是盲目扩大生产,而是保持生产的理性,并增加生产者之间的竞争,确保商品价格围绕价值线进行合理的波动,保证价格的合理性。三是,西方经济学在融入和谐理念后,更有利于帮助人们认清社会发展的轨迹,尤其是在处理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和谐理念下探究西方经济学体系,能够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与框架有一定的认识,可以发现西方经济学体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和谐理念下,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借鉴西方经济学体系时,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与社会发展的水平,这才能够真正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作者单位: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文.陈跃.再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07

浅析西方法哲学理念的本土化障碍 篇12

1 西方法哲学理念概述

综观西方法哲学发展,自然法和德国古典哲学是重要而庞大的理论。自然法学派从古希腊开始,经历了世代的沿革,经久不衰。古希腊的哲学家秉持自然主义的自然法理念,认为“要和自然一致的生活”。在中世纪,神学家认为法律是上帝的意志,无不体现中世纪的神学主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动,把自然法论推向一个光辉的高潮。启蒙运动更把法阐发为人民的共同意志。其代表人物卢梭认为:“我们无须再问应该由谁来制定法律,因为法律乃是公意的行为……因为法律只不过是我们自己意志的记录。”经历了一度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然法学又以新的面貌复兴了。它受到其他学派的影响,更加完善了其内容。例如,富勒所提出的“程序自然法”理论,充实了其形式方面的因素。

众所周知,德国古典哲学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在黑格尔那里,“法哲学是一门以法的理念为对象的哲学,或者说,从意志概念上来把握冲动,就是法学的内容……在这里,黑格尔从与康德、费希特一致的前提出发:在现代启蒙条件下,所有法律的或道德的规定性,只有被表达为个体自主或个体自决时才是合法的。”

2 我国法哲学的特点

传统中国没有系统的法理学,“中华法系是在相当长的时间、相当广阔的空间和相当部分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成果。似乎我们的先贤未能使之系统化,提升为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法学和法理学。这恐怕是导致传统中国的法律文化,包括它的法理,在近代西方法学的东进中遭致不闻的重要原因”。另外,中国传统法律体系一直存在家族与国家的二元体制。乡土社会对于自上而下的法律推行,包括法的理念推行有一个相当漫长的适应期。这从《秋菊打官司》中可以看出来。

儒家的法律理念是传统中国法哲学的最重要的部分。中国文明的理想是大同世界,即体现仁政、善治、和谐的王道政治的实现。中国文化,实现和支配大同世界的主要途径和力量是道德,所以法律的作用受到道德的支配和限制,这一点与西方不同。传统的“礼”以及人情社会,植根于广大的乡土社会,因而难以渗透现代法治理念。而包括农村在内的广大地区,与体系外交流频繁起来,现代经济规则势必影响传统理念,这种障碍必须被排除。

传统中国法的道德原理是从人际关系的健康确立和天、地、人和谐共存的观念出发的。换言之,道德原理立足全体、效法自然、追求和谐;所以,它赋予了传统中国法的责任权利的结构、道德的精神和人类全体以及人类与自然共生共荣的价值目标。

3 西方法哲学理念本土化的理由

中国三十年法律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后发国家,不能关起门自说自话。因为时至今日,我们已无法完全继承古代的全部理念,另外,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决定了我们必须向西方借鉴。

从学术研究上看,本土资源问题本来属于社会学问题,而且不属于规范性理论。然而本土经验确实是法律移植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土化”有三层含义:“第一种本土化即理论移植,因为缺少原创性而缺乏学术自主性;第二种本土化带有修订和补充性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发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第三种是学者的理想,它不但是理论的开拓,也会为本土研究者带来最大的认同。由此可以推断,理论本土化的前提是有外来先进理论的移植,但如果不能为本土实践服务,则会出现淮橘为枳的尴尬。”在传统中国法理念中,有有天理、人情云云。其实仔细探究而来,天理不就对应西方法哲学的自然法理论吗?人情不就是习惯法吗?

然而,我国现时法哲学理念的建立,不是将传统与国外经验的简单对应。因为其中所包含的意义毕竟不同,其存在的文化土壤更不相同。但是全球化的势头不容阻挡,我们作为现代法律制度的后来者,应当与主流理念融合,方能为自身发展寻求便利。本土资源的优越性,也会在交流中显现出来,从而增加法律制度的多元化色彩。

以法律语言为例,法哲学的现代化就是要摒弃本土资源的框架,建立一个人人适用的表达模式。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强调了话语的能指、所指两个概念。法哲学理念的本土化,必须以语言文本为载体。因而表达能指的技术至关重要。当代法律体系的表达,都是发源于西方思维模式,在广大的中国,应该很难理解诸如“宽恕制度”、“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等。

由此看来,现代西方法哲学理念的本土化,不仅面临内生的制度对冲,而且在技术层面也面临诸如立法技术、法律解释的障碍。但鉴于市场交易安全、公共利益的分配等问题,迫切需要统一的程序实体法律的制订。在这个非熟人社会里,法律掌管着一切。中国的法治体系的建立有赖于自上而下的推行,更依赖于自下而上的由乡土社会滋生出来的内在能量。制度转型中,非常需要处理的是人民与国家、人民与法以及国家与法的关系。法哲学的本土化,不是法哲学的舶来,而是培育出自己适合接受的土壤,让它在此结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果实。其中,对中国传统法哲学理念的扬弃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朱景文.法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3]王凤才.黑格尔法哲学:作为规范的正义理论——霍耐特对黑格尔法哲学的诠释与重构[J].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6) .

[4]张中秋.概括的传统中国的法理观——以中国法律传统对建构中国法理学的意义为视点[J].法学家, 2010 (2) .

上一篇:出租车计价器计价器下一篇:空间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