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

2024-07-17

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精选12篇)

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 篇1

一、中西方教育差异的具体表现

1. 教育观念的不同

中国的教育观念是重视学生的学习, 注重升学率, 认为学生考上名牌大学就是就可以出人头地, 比别人更高一筹, 衣食无忧。但忽略学生的个性, 兴趣爱好, 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紧缩, 没有创新能力, 总是根据应试教育思维走。只有大同化的思维, 没有创新思维。虽然很努力, 很刻苦, 理论成绩也很优秀, 但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就远远不足西方的学生, 美国的苹果手机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2. 教育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不仅在教育观念上有差异, 在教育方式上也大不一样。记得之前政治老师经常提及一个小故事, 就是说一对外国的夫妇带着他们的5岁的孩子来中国旅游, 在一个风景优美景色迷人的景区同样也有一对中国的夫妇带着他们的5岁孩子来游玩。同时被一个小花园迷住了, 他们都停住了脚步, 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歇脚。两个小孩被一只小蝴蝶迷住了, 大家都跑去抓蝴蝶, 一不小心两个孩子因相撞被碰倒了。中国夫妇立刻上前扶起, 哄着孩子说:“宝贝, 我们不哭好吗?来, 妈妈给宝贝擦干眼泪。”而外国夫妇在旁边无动于衷, 坐在板凳上鼓励孩子爬起来, 并表扬他很勇敢。“小事情, 大道理”, 这就深刻地体现出中西方教育孩子方面的不同, 中国人溺爱孩子, 害怕孩子受到哪怕一丁点伤害, 而西方人重视孩子内在的成长, 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强, 这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

3. 教育制度的不同

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决定不同的教育制度。以美国为例, 在教育机构的权力设置方面, 我国最高教育立法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国务院有权领导和管理一切教育工作, 美国的最高教育立法机关为各州议会, 决定一切教育重要事务;在教育管理机构的独立性方面, 我国教育部处在国务院职能部门下, 各级教育行政组织均采取从属制, 在美国, 教育行政组织形式多样, 国家联邦教育行政组织采取的是从属制, 州教育行政组织采取半独制。不同的教育制度也是中西方教育差异的一部分。

二、西方教育对我国的反思和展望

1. 对我国教育的反思

中国教育从古至今, 一脉相承, 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一直演变到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制度, 虽然有很大的改变, 但和西方比较还有很大差别的。为了一味地考好成绩, 很多学校对于和考试无关的课程坚决占用, 比如音乐、美术、体育、心理等课程经常性占用, 抹杀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思维以及身心健康。现在的中国虽然有很优秀的技术人才, 但不足以培养出创造未来的天才, 国家的未来靠的是创新, 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继承与发展, 向西方学习自由、创新的精神势在必行。

2. 对我国教育的展望

民族的灵魂主要在教育, 教育蓬勃发展起来我们国家才有大批的创新技术人才, 才能一高国家的国际地位, 维护国家权威, 不至于像近代一样教育权沦为列强手中。我国教育的培养, 应当借鉴西方的培养方式,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努力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成为全世界都要模仿的“中国式教育”, 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当然我们传统的先进教学模式我们要吸取, 但是并不能完全继承。要做到教育发展, 我们须从以下入手:

政治要开明。只有政治开明, 才会有助于学术的发展, 政治封闭就会导致学术的萎缩,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相反, 学校也对政治起促进、制约作用, 学术的繁荣也有助于政治的民主化以及路线和决策的正确性。

移植和创新的关系要处理好。中国教育有数千年的传统, 同时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教育经验、思想, 但是教育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 它是在西方社会首先出现的。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侵入, 它被移植到中国的土壤上, 为中国教育界所袭用。科学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 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科学发展。批判地继承和创新, 才能促进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

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在目前教育实践方面, 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就是——经验主义之风。有一些人在教学中, 总是采取宁左勿右的态度, 即宁可过之, 也不可不及;宁可多讲多练, 也不愿在提高效率上下功夫。这种状况在近年来是普遍存在的, 所以我们必须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才能有效发挥创造性, 才能促进我国教育大发展, 大进步。

总而言之, 中国教育制度有利也有弊, 至于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各自有各自的说法, 在我看来, 我还是比较支持借鉴西方的精华, 融合各国的优秀教育制度, 同时结合我国实际, 转变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制度跟上世界的潮流, 培养出更多符合我国乃至世界的人才, 为我国发展添砖加瓦。

摘要:俗话说“百年之计, 教育为本。”但是, 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 不同的社会背景, 造成了我们中国和西方国家教育方面的差异, 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制度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从中西方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等方面进行阐述比较, 对我国教育发展进行反思与展望。

关键词:中西方教育,差异,反思,展望

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 篇2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民族生活方式,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广义上文化是一个民族整体的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狭义上文化可以指精神生产及其成果的结晶,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中西方存在很多差异,如家庭,婚姻,语言,行为,处事方式等等各有不同。在此,我们主要研究一下中西家庭的文化差异,通过对两种不同家庭文化的比较,更好的认识社会。

由于文化这个范畴过于宏大,即使是缩小到家庭文化也是过于宽泛,在这里就主要讨论三种最主要的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

首先谈夫妻关系,夫妻的关系首先从婚姻而起,中西方的婚姻观念的差异中西方婚姻观念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婚姻目的的差异。

所谓婚姻目的,即男女双方想经由建立婚姻关系的方式而达到某种预期的结果。中国人的婚姻目的。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为家庭而非爱情。《礼记昏义》说:“合两性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一是通过联姻合两大家族之优势,扩大亲属同盟,即“结缘”;二是为了男性家庭继承家庭的血统,传宗接代,即“继统”。Ill当然,在现今的中国社会中,这种传统的婚姻目的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男女青年往往选择“爱情至上”的婚姻。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极富传统的社会,要使爱情变为婚姻的主要目的,仍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根据上海社会科学院1996年在上海、广东、甘肃、哈尔滨四省市的有关婚姻质量的调查,男女因爱情结合成婚姻的只占1/4左右。统计的结果表明:两性因“爱到极点,无法控制”而成连理的仅占2%,在婚前“甜蜜愉悦,彼此相爱”的为25%,56.5%的人在婚前“和睦相处,互有好感”,而“出于无奈,勉强结合” 和“互不熟识,元感情可言”的达到16%。12]2.西方人的婚姻目的。西方人的结婚目的:其一是坠人爱河的恋人希望恋情有个完满的结果;其二,寻找长久的异性生活伴侣,从而使自己在生理上心理上的需要得到满足。西方社会一向注重个人独立性的培养,因此,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极强。在个人主义极为流行的西方社会中,结婚只是两个个体的结合。而结婚的基础是爱情和两性相悦。在他们看来: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低质量的婚姻。据美国著名的公众意见专家路易斯哈里斯的统计,“83%的美国男女认为,爱情乃是男人和女人结婚的第一位的,必不可少的动力。更有90%的美国人相信,维持美满婚姻的首要条件也是爱情。”131由此可见,追求真爱乃是绝大多数西方人最重要的婚姻目的。

因此,我们说西方人的结婚,是个人的权利;中国人的结婚,更像是对家庭的一种义务。由于婚姻目的的不同致使中西方文化在择偶的标准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异。中国人的择偶标准。从中国传统的择偶标准来看,最要紧的是身家清白和门当户对。身家清白,往往是男方对女方要求的条件。父母替儿子选媳妇,首先调查清楚女方是否属于本分人家,因为他们认定只有这样人家出身的姑娘将来才可恪守妇遭,孝敬公婆,使家庭和睦。至于门当户对,则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家长替子女择偶特别讲究的条件。在中国古典的爱情小说中,穷秀才和富家小姐的相爱总会遭到最强烈的阻挠;而贫家女想嫁人豪门只能给人做侧室或偏房。现今中国青年男女的择偶标准,虽然不一定严格恪守身家清白和门当户对的原则,但是仍然受到这一原则的影响。现在的男青年找女朋友,多数钟情于那些“贤惠纯情” 的女子。细想一下,贤惠纯情的女子与以前本分人家的姑娘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而作为女方,则更多的考虑男方的经济条件和家庭背景,其次是学历和知识水平,再次才是外在的身材,相貌等因素。” 西方人的择偶标准。西方人的择偶标准和我们实在有很大的差异。“西方人的择偶标准,最主要是两个人的互相契合fcompatibility),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

因此,一位出身富贵之家的少女在寻觅如意郧君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选择与自己阶级背景相差悬殊的小伙子,其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被小伙子的幽默感吸引。西方童话中王子与灰姑娘的浪漫爱情故事在西方现实生活中也时有发生。英国的查尔斯王子之所以最终选择出身、相貌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卡米拉鲍而斯作为自己的爱人,正是因为两人有着契合盼陛格和共同的爱好。

婚姻中的夫妻关系,中式婚姻中的夫妻关系。传统的中国婚姻中,丈夫往往在婚姻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妻子则是处于从属地位。这种婚姻结构是由于传统的文化分工造成的,即“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分工。丈夫是一家之主,是全家的顶梁柱,承担着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责任;而妻子的任务是管理家务,侍奉公婆,相夫教子,“男子无妻家元主,女人元夫房无梁”IJ-一丈夫缺少了妻子后,家中元人照管,可能家庭生活会变得杂乱无章,但由于丈夫有经济能力,日子还是可以照过不误的;而妻子没了丈夫,就会断了经济来源,好比房子没了房梁,这种房子却是没法再住下去的。

现代的中国社会,男女在婚姻中的地位差距不似以前那么悬殊。如今,女性走出了家庭的圈子,参与社会工作,保持在经济上的相对独立。但即便如此,大部分的妻子仍需要或愿意在不同程度上依附于自己的丈夫。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经济条件较以往有很大的提高,不少要子回到家中做全职主妇,完全由丈夫供养。对于这些全职太太们,人们总是投以羡慕的目光,称赞她们有福气;但对于社会中出现的极为个别的全职丈夫的情况,大家总是投以鄙视的目光,认为男人围着锅台转是很役骨气的。

西方人的夫妻关系。西方人则认为婚姻中的男女应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用他们的话说:“Husband and wire shouhlbe equal partners.”l’I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社会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促使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妇女投身到家庭以外越来越多的领域参加工作、参与交往.由于重新获得为冢庭做出经济贡献的机会,妇女们自然要求自身地位的相应提高。因此,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在西方社会遍布起来。这些女权运动提出了“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纲领,要求妇女在社会中与家庭里取得与男子同等的地位,使妇女从传统的习惯、观念和价值观中解脱出来,实现真正的平等。那么,这种equal-relationship在婚姻中如何体现呢?在西方,妻子和丈夫均可在外谋职,共同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家中的大小事情均由夫妻二人共同商定。对于纷繁的家务琐事,夫妻也共同承担 如果去西方人家里做客,便不难发现,男士下厨房是常有的事儿,他们的手艺可能比妻子还要好。对于照顾孩子的责任,双方也要共同分担 要子元需为照顾孩子而放弃自己的职业角色,丈夫也需承担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夫妇同时承担双亲身份,不再有父、母在与子女关系中角色的分担和隔离。如果夫妇双方凶为工作而不能很好照顾子女时,他们会雇用b2JhY—sistei-来代为照顾。

综上可以看出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婚姻观念上存在诸多差异。

其次谈亲子关系的差异,谈到这个不得不谈一部关于这个题材的电影《刮痧》,影片主要从“教子”这个角度去反映不同文化冲突的,先谈一下剧情便于大家理解主人公许大同为了自己和洋人老板的所谓“面子”,当着洋人老板的面打了自己儿子一记耳光,非但没有找回自己和洋人老板的面子,还落得一个有严重暴力的恶名,连他的好朋友——就是那个洋人老板都不能理解和原谅他。起因是因为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在和洋人老板的儿子一起玩儿时,互相打闹。洋人老板的儿子来告状,许大同让丹尼斯给人家道歉。丹尼斯拒绝了,许大同怒了,就给了儿子一巴掌。许大同的这一巴掌,第一是为了给自己找回面子。

父道尊严是古老中国千年儒家文化的典型特征。君臣父子,天常地纲,不得僭越。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能不亡。按许大同看来,他叫丹尼斯给小朋友道歉,丹尼斯必须无条件执行。拒绝就是抗命,就是不给自己面子,就是挑战尊严。于是他给了儿子一掌。

许大同的这一巴掌,第二是为了给自己的老板一个面子。许大同在美国混的小有成就,皆因有老板大力提携和扶助,因此他们也成了好朋友。老板的儿子被自己的儿子打了,当着老板的面让儿子给对方道个歉,老板一定觉得很有面子。儿子不听话,挨了打,老板的面子就找回来了。甚至许大同的父亲都当面夸大同这一巴掌打得好,说:“当面教子,背后教妻,”一幅自诩的表情。但许氏父子全都错了。从洋人老板和妻子目睹许大同打儿子那一巴掌时错愕的表情里,观众读懂了,中美两种文化的碰撞和摩擦开始了。

林语堂先生在《脸与法制》一文中说,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脸是人生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而为之也不为过。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既无财产也无地位,但却有的是面子,一旦被人伤了面子,比父母死了还难受。面子几乎统治了中国人的心灵,“人要脸,树要皮”,“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足见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之大之先。

而美国人则不同。美国人不是不讲面子,只是不像中国人把面子摆在那么重要的位置。他们在原则问题上,绝不讲面子。比如在法庭调查时,许大同的老板当着许大同的面,承认许大同打了自己的儿子。事后当许大同责备他“不够朋友”出卖自己时,他嗫嚅着说,“那我也不能撒谎啊”。

造成中美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复杂的,表现在讲面子问题上,更突出了这种差异的互不包容。中国人是一个非常看重集体主义原则的群体,人与人之间讲究和谐,互相依存,互相帮助,这是几千年农耕文明培育的一种生存法则。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实际上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生存纽带,维系在上面的人们,无法脱离它的束缚。冲突的结果必然是毁灭现存的秩序,造成生产关系的又一次调整,使得苦难得以无休止的轮回。因此中国人愿意忍让,尊重别人,把和谐看得比天都大,把集体看的比天大,把面子看得比天大,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言战端,绝不轻易得罪别人。这也是中华大一统历经离乱,而中华民族一直统一不散的一个重要原因。

许大同想给自己的老板面子,没想到自己落得一个很没面子的结局,他那关于面子的几 乎全是来自中国的理论和做法,使他陷入绝望。儿子被儿童福利局监护;妻子分居;父亲怆然回国,他只能自嘲自己为一堆“臭狗屎”。

《刮痧》所表现的冲突,只是中西文化全部冲突的一个缩影,这种冲突还将长久的继续存在。重要的不是改变,因为无法改变——两个民族几千年形成的思维和认知,只能随着交流的加深而逐渐融合。重要的是习惯和相互适应——当观众们看到影片结尾许大同一家人激情的相拥在一起接受包括公诉人在内的那么多美国人的祝福时,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相互适应和融合呢。

接下来总体谈下中西方家庭的差异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是家庭成员的组合状况,它是家庭中的代际结构和人口结构的统一组合形式。中西家庭结构的差异体现了中西家庭观念的不同。中国人重视血亲关系,中国血缘代际关系具有亲合力强、传递力强和持续力强三大特征。但在我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受社会环境的制约或推动,我国的家庭结构呈现出巨大变化,主要有以下特征:

(1)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家庭或小家庭呈上升趋势;

(2)主干家庭(指一个家庭中有两代以上,每代只有一对夫妇)仍占有相当的比例;(3)家庭类型多样化:以核心家庭为主,其它非核心化的小家庭如隔代家庭、丁克家庭、空巢家庭、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等也正在构成我国城乡家庭结构的重要内容。相比较而言,西方人对于血亲关系并不像中国人那么重视。在西方国家,核心家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主干家庭微乎其微,此外,还有单亲家庭,单身家庭,同居家庭等形式。

个人与家庭的关系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极强。在个人、家庭、团体三者中,家庭占有异常突出的地位。在处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上,家永远是神圣的、第一位的,个人利益从属于家庭利益(而家庭利益和家族利益紧密相连),而且往往合二为一。在西方文化中,个人和团体占有比家庭重要得多的地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但是它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个人。对于西方人来说,人不仅是知识的主体、自然的主宰,更是社会和家庭的主人,在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上,个人的利益和愿望是主导因素,而家庭则是次要的。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角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家庭对两性制造不同的角色分配,即男性因其“有力”在家庭中是主导者,是经济顶梁柱;而女性天生“柔弱”只可以是依赖者。而且,“父权制”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一般来说,一家之主是家庭里的男主人,女性处于协助、服从的地位。西方文化持有的是性别平等的观点,认为男女的差异不是先天注定的性别差异,而是由于男性和女性之间社会要求的差异,才造成了他们之间的不同的角色需要,在家庭中,男女地位是平等,相互尊重各自的价值观,男女拥有同等的生存权、发展权和选择权。亲子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在中西方家庭中也有很大差异。在中国家庭中,子女年幼时依赖父母,父母为家庭作出很多的个人牺牲,但同时要求子女更多的服从,遵从家长的权威。在西方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强调自由、平等、友爱。每一个家庭成员,不分男女长幼都平等地享有主人的地位和权利。

家庭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但中西方的家庭教育却迥然不同:

教育倾向不同 中国父母重社会教化,轻儿童成长。中国父母十分重视社会适应性的教化,但却常常忽视了从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出发来促进其成长,他们往往按照既定的模式来培养子女,为其成长铺设康庄大道,且外铄各种品行于子女。而西方父母更重视为子女提供一个可以与之抗争的成长环境,并培养他们坚韧的个性和良好的品行,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子女身心的特征不断地调节和选择自己的培养观念和方式。

教育重心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所彪炳的是生命与道德,十分重视生命、人伦。所以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历来以道德作为最高价值取向。家长培养孩子修身养性、自我收敛,讲求含蓄,强调等级观念。西方文化所注重的则是知识,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是西方家教的重心。他们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作为最高指向,启发孩子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借由各种天马行空的童话故事,拓展孩子的想象空间,以有利于对知识的创造。

教育方式不同,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爱的教育。然而也许是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含蓄的缘故,中国家庭不善于表达爱,情感教育很薄弱。中国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也是极富中国特色,如中国家庭中反复出现的对孩子的命令口语是“不”、“不能”、“不行”、“不要”、“应该”。这都是家长权力色彩的体现。与此相反,西方家庭中父母经常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表达对子女的赞赏。他们会挤出时间与子女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加强心灵沟通,关注孩子的心里需要。

差异的根源,社会结构的不同中国社会结构的根基在家庭,西方社会的根基在个人。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而重家庭生活,借伦理而组织社会,消融了个人和团体的对立,因而被称为“伦理本位”的社会;西方人重集团生活而轻家庭生活,靠宗教(基督教)来统慑个人,凝聚社会,从而确立了个人的独立地位和自由权利,因而被称为“个人本位”的社会。

价值观念的差异,传统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以社会群体作为价值主体,形成了一种群体取向的价值系统。在群体主义影响下,中国人提倡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在必要时可以忽略和牺牲。这种价值观念深深地渗透入中国家庭关系之中。西方文化价值观以个人主义为核心。赞扬人的价值,提倡人的尊严和个性自由发展。如今,个人主义价值观己经渗透到英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浅析中西方美术教育的差异 篇3

关键词:中西方美术教育;差异

近十年来,中国的美术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颁布《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之日起,以中国特色为前提的美术基础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特别是小学美术教育涉及面之广大、体系之完备(大纲、课程、教材等)让人感到欣慰。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美术教育相比虽各有优劣,但综合权衡起来,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中国美术教育在许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就此本文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同

西方国家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自由绘画的机会,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他们在艺术创造中体会快乐。为此,西方美术教育的任务是:学校精选教学内容,调整授课时间,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贴切可行、各具创意的教学方案,让教师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在熟悉制作工具、材料和技能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表现能力。

我国美术教学大纲中提出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应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情感,加强品德、意志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从中西方美术教育的目的来看,西方美术教育注重素质的培养,重视人的创造能力与评价能力,强调通过美术教育更加完善人格培养,通过美术的教育将生活、艺术二者统一。我国的美术教育主要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特别强调政治前提下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美术教育。

课程安排及教学内容的不同

西方普遍重视美术教育,例如,小学美术课时安排每周2-4小时,而我国小学美术每周只有2个课时,从课程安排上可以看出西方比我国更注重美术教育。西方美术教学内容的安排非常广泛,他们没有统一的教科书,只有教学大纲,体现出很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而我国美术教学的内容则强调学生对基本形状和色彩的认识,使学生能够画出生活常见的具体事物,如:某一街道、桌椅等。

教学条件的不同

西方多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国家在美术教育上给予了充分的支持,教学设施相当完善,除了必需的绘画工具材料外,还有各种木工、美工造型的机械工具,便于学生制作不同材质的工艺物品。教学设施的完善,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美术学习当中;同时,教师也必须取得较高的职业文凭和执照。西方多数学校都很注重艺术对校园环境的影响,并且学生能够经常去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参观或欣赏品位较高的美术作品。

中国由于经济起步晚,对美术教育的投入相比文、理科教育的投入要少很多。并且现在有不少学校对美术课程仍不够重视,突出表现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不完善等方面。因此,中国美术教育在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相比于西方美术教育而言显得较为薄弱。

教学形式的不同

在西方美术教学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大部分时间都是让学生自行发挥,自由摸索前行,在失败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教师只是美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在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才会予以帮助,因而笔者觉得西方美术教育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我国美术课程授课则采用按部就班的教学程序,追求课堂的主动性,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例如,上课时老师总是先讲理论知识,把抽象的知识传递给学生,然后画出要点,再在黑板上作画,最后让学生按照老师画的作品进行模仿。具体来说中国美术课讲得细、讲得全、讲得稳,但课堂授课也受到了很多局限,学生无法独立思考,无法进行创新。

教学效果的不同

由于社会制度的原因,西方学校在教学中,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科目,尽管在升学的多种学科选择中,进入美术院校学习或从事专业美术的人才只有极少数,但这并不影响国家开展美术教育的出发点。像日本和光大学教授藤泽典明所说:“我们通过这个学科(美术)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理解美术知识和掌握相关技能的‘美术修养’的人,更不是造就画家、雕刻家和图案设计师,而是在普遍一般的教育中,透过美术的教育获得全面谐调能力的人,而非偏重智育不平衡的人。”

目前,我国各地区的美术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大中城市明显优于县乡村镇,沿海地区也远远优于内地和边远地区,因而这种不平衡的美术教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纵观当下我国美术教育的实情,笔者觉得中国的美术教育要想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受教育者都能充分的发挥出自己对美术的聪明才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综上所述,我国美术教育的规划设想及前景是好的,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美术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然而,笔者相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定能在不遥远的将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参考文献:

[1]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史[M].百家出版社,2004年8月.

[2]张少侠,李小山.中国现代绘画史[M].江苏美术出版社,1986年.

[3]王镛.中外美术交流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4]瓦尔特·赫斯.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5]陈洛加.外国美术史纲要[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 作者单位:邢台学院

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 篇4

关键词:家庭文化,中西方,差异,《摩登家庭》

一、《摩登家庭》简要概述

《摩登家庭》这部典型的美国式情景喜剧,打破了常规的拍摄方式,选择了摄像机作为第三人称视角,融入了这个庞大的家族中,时刻记录着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的日常生活状态,向我们分享着这个家族的每一次的欢声笑语。作为一个热爱美剧的美剧迷,我在这充满着欢声笑语和满满的家族爱中看完了整整七季的《摩登家庭》。在这整部电视剧里,不仅弥漫了家人之间爱的味道,更有很多典型的美国式幽默存在。同时,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以及他们的家庭文化深深地吸引着我。杰是这个大家族的很重要的一员,他有很多的身份,是克莱尔和米切尔的父亲。在他和格洛丽亚再组家庭后,又有了小儿子乔。格洛丽亚和前夫的孩子曼尼成为了他的继子。克莱尔和她的丈夫菲尔也有自己的小家庭,大女儿海莉,二女儿埃里克斯,小儿子卢克。而他的儿子米切尔则选择了一个不同的生活方式-“出柜”,和他的男友卡梅伦一起领养了一个越南籍的女孩,取名莉莉。这就是以杰.普里契特为中心的普里契特家族。这个大家族表面看似构成简单,但是在家庭的构成方面编剧煞费苦心,将美国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状况很微妙地贯穿进了整部电视剧里。杰和他的第二任妻子歌洛丽亚是“老夫少妻”,杰是纯正的美国人,当过兵参加过越南战争,现在是一家衣柜公司的老板,而他的妻子格洛丽亚是一个从哥伦比亚偷渡到美国,独自抚养儿子,住在贫民窟里的美丽女人。这对组合的形成源于当时美国社会的背景。在20世纪初,美国社会发动了一场目的是强制同化外来移民的美国化运动,并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赤色恐怖”使政策变本加厉,致使了本地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对外来移民的外国人的抵制情绪到达了顶峰。杰和格洛丽亚的婚姻正反映着美国的社会现实,编剧没有选择忽略这个社会热点,而是巧妙地运用二人的婚姻揭露那个时代下美国人强烈的“沙文主义”。而克莱尔和她的丈夫菲尔•邓菲组成的邓菲家族是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菲尔是一名出色的房地产经纪人,克莱尔是一位家庭主妇,后来继承了父亲杰的公司,当了老板,过着简单而又充实的生活。最值得期待的就是米切尔和卡梅隆这对最时尚的组合,是最有时代特色的一个家庭。他们是一对“同志夫妇”,同时他们也收养了越南籍的孤儿,给她取名叫做莉莉,也许是由于他们本身就是同性恋,再加上美国俚语里对这个单词又有抵制黑人的意思。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了近十几年来,美国人收养亚裔儿童的热潮。对米切尔这个特殊的家庭的描绘,正印证了摩登家庭的现代感。

二、中国式家庭文化

随着历史的长流,5000多年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时代在改变,不变的是我们传承了千年的教育理念-孝道。说到中国式教育,首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孝道,这个.“孝”字流传至今,自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曾说到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现在我们都能饲养家畜,如果不能赡养自己的父母,那么就和饲养家畜有什么分别。告诉我们对待父母要尽心尽力。孔子说,要“孝悌”,“孝”是指父母,“悌”是指家里的兄长。这是在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尊敬爱护兄长。千年前孔子提出的道理,虽然时代已经改变,但是现在的中国仍保持着以“孝”为中心的家庭文化。中国人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将“孝道”延续至今。

1. 在当代中国,就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而言

父母最看重的就是孩子的学习,而学习好也是一种尽“孝道”的表现。为了使孩子能够得到最好的指导,各种补课班,各式各样的考试卷纸,都是为了能够在应试教育的最终环节-高考中,可以得到一份满意的答卷。根据一项调查显示:55%的父母希望孩子可以博士后毕业。父母的人生信条就是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哪怕是丢掉工作,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也在所不惜,将自己的梦想全部寄托在孩子的身上,造成了当下中国学生心理压力大,心理素质不达标,情感脆弱,甚至敌对父母的情绪。而这时父母多数不体谅不到孩子们的压力,认为自己的辛苦得不到回报并且感到委屈。

所有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表现的方式却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有的中国父母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对你打的越狠,对你的爱就越深。“爱之深,责之切,望子成龙”是多少中国父母的心愿,同时也是很多中国孩子心理压力最大的原因。有的父母因为没有时间可以陪伴孩子,就给孩子很多物质上的“补偿”,造成了孩子内心缺少关爱,变得极度的不自信甚至自卑的现象。在孩子的生活上,中国的父母总是过度的溺爱自己的孩子,恨不得自己可以铺平孩子所有要走的道路。这么做的后果可想而知,中国的孩子大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过任何的小挫折,这样过度平坦的人生使得我们在以后独自面对大风大浪的时候措手不及。

2. 就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方式上

中国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从属”关系,他们认为孩子是属于自己的,这需要孩子听他们的话,完成他们对自己的期许。这种关系的存在,本身就不是一种平等的思想理念。大部分的中国人对待自己的孩子都是不平等的相处模式,从古至今一直如此。如果把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使他有其自己的自尊,那么,怎么会有那么多新闻报道都是关于父亲或者母亲在和孩子的一些问题上没有处理好,而“不小心”打死了孩子?中国的夫妇对孩子有太多的依赖和期望,孩子不是自己的附属品,他需要更多的自由和平等。

3. 就夫妻的关系和相处方式上

中国夫妇有一部分“感情至上”,彼此相爱而决定共度一生,也有一部分中国夫妇的结合,是为了结婚而结婚,并不是出于真心爱着对方,想要和对方组成美好的家庭,而是迫于父母的压力,早日成家、结婚生子。因此,很多的中国人在结婚的时候,不是因为爱才结的婚,而考虑结婚的条件,大多也由选择爱的人变成了选择个人的生活条件,是不是有车,是不是有房,是不是有钱,这些变成了结婚的前提。这样的生活大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十年来离婚率这么高的原因。在婚后,很多的女性最终都沦为了家庭妇女,照料一家老小的起居生活。在相处方式上面,古话说过,“夫为妻纲”,丈夫就是家里的天,没有什么比天更大的了,当然,在现在的中国虽然已经摆脱了封建的束缚,女性的角色也不再单单是家庭妇女,她们也可以有自己的社交生活,工作。可是为了家庭的需要,最后做出牺牲的一般都是女人,她放弃了自己的工作,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全心全意地为这个家庭服务,只为了让这个家庭更好。

三、《摩登家庭》里西方家庭文化的体现

1. 在西方,就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而言

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孩子人格上的独立性,释放天性,而不是强制性地要求他们学习,这使得他们在学习上更加注重实用性,有目的地读书,有想要的知识就仔细研读,而用不到的书籍就扔到一边,而不是像中国的孩子一样,尽力的去吸收更多的知识。在电视剧里,最传统的美国式家庭构成就是克莱尔的家庭,她的大女儿海莉,一个大学没有考上最后念社区大学的女孩,后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本身对于时尚的理解,通过了一本当地时尚杂志的面试,当了一名助理,得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二女儿埃里克斯却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大学霸,在学校里总是可以得到最好的成绩,是一个优秀的毕业生。小儿子卢克也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和曼尼在学校里面混日子。有时大女儿海莉想要得到一些零花钱,所以她选择通过照料幼小的莉莉赚取零花钱,通过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想要的东西,这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知道赚钱的来之不易,而不像是在中国,零花钱是可以跟父母要的并且花的心安理得。根据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儿童在3岁时,能够识别纸币和硬币,6岁知道钱是自己的,12岁知道要开设账户存钱,这就是美国人从小给孩子灌输的理财意识。在这部电视剧里,我们所看到的,几乎很少一部分是在教室念书的画面,在学校的部分大多数都是参加各种社团,或者学校的传统节日,再或者是学校组织的各种比赛。曼尼和卢克都属于学校话剧社的成员,他们在一次排练时,学校缺了一位会唱的音乐老师,卡梅隆就主动帮助孩子们唱歌表演。西方国家更注重课外的各种活动,并且在组织的比赛中希望孩子的父母以及亲友可以很好的融入,为孩子们加油打气,使家人们更亲密团结。在一次学校举办的足球运动会上,曼尼和卢克所在的队伍连连失利,杰和菲尔一起做了队伍的教练,鼓励孩子们,最终赢得了比赛,这场比赛让我们体会到了亲情的力量。

2. 就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方式上

西方国家的父母更多的是强调平等,给孩子他的自由、他的人格以及他的自尊。埃里克斯在大学的选择上,出乎意料的选择了距离家里很远的另一个州就读,原因是想要远离父母,不受他们干涉的过好大学生活,要是中国的父母一定会反对这任性的理由,认为她无理取闹,但是克莱尔和菲尔却决定允许她这么做,他们认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杰和他的儿子米切尔的矛盾,来源于卡梅隆,杰是一名退役军人,他觉得自己的儿子是同性恋很丢人,又因为他们瞒着杰偷偷的领养了一个越南籍的女孩儿而生气。杰思考过成为一个伟大父亲的秘诀是什么,“有时候事情会如你所愿,有时候会事与愿违,但是你要坚持,因为当一切尘埃落定,一个好父亲90%的特征,就会自动出现。”这是很有深意的一段话,也许是因为卡梅隆的努力,杰和米切尔的关系越来越近。在电视剧里,他们经常会召开家庭会议,每个成员都发表自己的观点,我很欣赏他们每个人说话的方式,不论是本身说话就很“刻薄”的埃里克斯,还是人小鬼大的莉莉,都可以很直接的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不用怕对方尴尬,虽然这也意味着和父母可能会出现很多的争吵。

3. 就夫妻的关系和相处方式上

西方国家的人就跟中国人不太相同,他们认为“感情至上“,有感情就在一起,没有感情就分开。克莱尔本来是一个家庭主妇,后来她的爸爸杰选择退休,把公司交给克莱尔打理,所以,家庭的责任也分给了菲尔一部分,菲尔帮忙料理家事,送孩子上学等等。西方人认为每个人都有工作的权利,这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需要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朋友圈,即使是家庭需要有人放弃工作,他们也认为家庭是所有人的责任,不应该把责任都放在一个人身上。

杰和格洛丽亚这对夫妻,有很大的年龄差距,杰不喜欢接受新鲜事物,而格洛丽亚偏偏是一个喜欢接触新朋友的人,有一次格洛丽亚请另外一对夫妇来家里做客,那对夫妇也是老夫少妻,杰很抵制外人的到来,可是后来杰发现很喜欢那对夫妇,事实证明格洛丽亚很了解他,他也慢慢接受了格洛丽亚的建议,为她做出了改变。

四、在现实中,比较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差异

在现实生活中,龚琳娜和他的德国老公老锣是一对很恩爱的夫妻,在中国,有很多向他们一样的异国夫妇。成长环境的不同,家庭环境的不同,使得他们在一些问题上的做法也不太相同。就对于孩子的问题上,龚琳娜在一次参加访谈类节目的时候,提到过一件小事,当时她的儿子还只有七个月大,还不会走路,她的丈夫独自带着孩子在花园里面玩,孩子渐渐爬向了花园里的一个大鱼塘,龚琳娜在房间里面很着急,想要跑去制止孩子,结果孩子只是看了鱼塘一眼,就退了回来。她很生气的质问她的丈夫,为什么让孩子处于危险之中,她的丈夫是这么回答的:“我就在孩子身边一米的地方,如果他掉下去了,我会及时跳进水里救他。你需要让孩子自己去试,知道边界在哪儿,但前提是大人要保护他的安全,不能由你告诉他,这不安全,那么下回他有可能真的摔倒,而你不在身边,这才是真正的危险。”从这一件小事上,看得出,中国人和西方国家的人在教育孩子上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中国式的教育,为我们扫清了成长道路上的磕磕绊绊,而国外人的思想则为我们提供了探索的空间,我很欣赏龚琳娜丈夫的做法。就和孩子的相处方式上,龚琳娜家里有两个孩子,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只分对错,不论大小,她认为不应该偏袒岁数较小的孩子。在夫妻之间的相处方式上,老锣和龚琳娜说话就很直接,如果龚琳娜穿的衣服不好看,就是不好看,不必像我们一样,有时候碍于面子或者需要看别人的脸色,违心的说着一些恭维话,弄得自己也很尴尬。

五、总结与建议

经过上述,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比较,无论是亲子关系方面,还是夫妇关系方面以及孩子的教育方面都不尽相同。中国式家庭文化和西式家庭文化都有各自的可取之处,在今后的生活上,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段婷婷.情景喜剧的现实主义诉求——浅析美剧《摩登家庭》.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

[2]杨小莉.亲子话语冲突结束方式研究-以美剧《摩登家庭》为例.法制与社会,2012,(15).

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 篇5

发展教育,教师培养是关键。为了适应21世纪的挑战,中国需要培养出大批优秀教师。他们不仅应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懂得教学,具有雄厚的教育理论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批教师的素质决定着中国未来教育的质量。目前,中国师资的培养主要依靠各类师范院校。随着教师培养数量的增长,师范教育的质量问题便得日趋重要。由于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教师、课程三个因素相互影响,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会直接关系到所培养教师的质量。在此,我们将对中国与美、日、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师范教育培养中学师资的课程设置加以分析和比较。

一、中国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比较重视学科专业知识,轻视教育理论和教师技能的训练。根据有关调查,师范院校开设的教育方面的课程平均只占总课程量的5%-7%。而且,教育课程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往往认为教育课程属于公共课,没有学科专业课重要,因而怠慢这方面的课。有的学生还存在只要考试及格就满足的错误思想。对此倾向师范院校的领导部门也重视不够。尽管教育课程的教师们一再呼吁增加教育课程的课时,但他们的意见常由于学校主管部门重视学科专业课的教学而被忽视。

师范院校教育课程设置太少,一般仅包括3门必修课程即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这就使得师范教育缺少师范特点。目前,一些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与综合大学的课程设置并无明显区别。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除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几门课外,与综合大学几乎完全一致。由于这几门课所占比例太小,尽管师范院校的宗旨有别于综合大学,但在课程设置上却难以看出两类院校培养目标的区别。

师范院校教育课程的课时数不仅远远低于学科专业课程,就是与其他主要公共课相比,教育课程也显得比重偏低。有关调查显示,教育公共课所占的比例比政治、外语、体育等方面的公共课都要低,有些甚至低得多。这种安排也很难体现师范院校的特点。

对教育课程缺乏重视还可以从学校对教学实习的安排中看出。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实习。实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了解中学教学的机会。通过实习可以检验学生对教育课程所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中国的师范院校通常把实习安排在最后一两个学期。这时学生已将大部分课程修完,已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的基础。这个时候让学生去中学实践在时机上是恰当的,实习容易收到明显的效果。但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师范院校安排教育实习的时间大多不足,一般只有4-6周,而学生到课堂上实践教学的时间则更短。这就使得教育实习难免流于形式,成为走过场,并未真正达到实习的目的,学生也难以从中极大地受益。

二、美、日、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关于课程结构的问题,美、日、德等国从自己的实情出发,采取了不同的课程结构,但都包括了三类课程: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由于篇幅所限,我们这里主要介绍和分析教育专业课程。这类课程包括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法和教育实践等,它是师范性的集中体现。

从世界趋势看,中小学教师越来越多地由综合大学教育学院或教育系培养,但是师范性并未因此削弱,反而得到发展。在美国,所有的未来教师,无论其专业方向是什么,都必须学习教育专业课程,因而这也是师资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教育专业课程由基础教育理论(包括教育基础、教育导论、教育史、中等或初等教育原理)、教育方法与技能(包括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评价与测量、教材教法和视听教育等)和教育实践活动组成,占总学分的11%,教育实习近平均为11个学分。美国的一些高校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已试行与地方学区合作制定见习教师培养计划。要求成为见习教师者可以是非教育专业的本科学生。他们在大学三年级时就应提出书面申请,并接受面试。见习期间,见习生可以全面参与中小学生活,可以在各个年级和学科参与教学工作,其中至少有两周时间要全面负责任教班级的各项活动,包括计划、实施、评价诸环节。见习生除了与协作指导教师交换意见外,还要听取大学教授的指导,参加见习生小组的讨论会,写教学笔记。实践证明,见习教师培养计划已成为帮助非教育专业本科生获得教学实践经验的一个重要方式。

日本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专业课程必须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必修课包括教育学、心理学、道德教育、教育实践和研究方法,选修课包括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制度学、教育社会学、社会教育学和职业指导学等,共占总课时的13%,教育实习7-14周占总课时的3%。据日本全国教员养成问题联络会的调查,现在日本大学开设的有关教育专业课程有:(1)有关教育的本质及目标的科目――教育原理、教育史、教育理论、教育学、教育基础论、教育学基础、学校教育学、教育哲学、教育学概论、教育学原论;(2)有关青少年身心发展及学习过程的科目――授业心理学、发展与学习心理学、教育-青年心理学;(3)教育与社会、制度、经营有关的科目――教育史、教育法学、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概论、现代学校论、日本教育史、西洋教育史、教育经营学、学校教育论、同和问题论、教育法规;(4)有关教育的方法及技术(包括灵活运用情报机器及教材)的科目――教育工学、教授工学、教育媒介论、视听觉教育、视听觉教育实习、学习指导论、学习指导法、教育实践论;(5)有关学科教育法的科目――没有特别规定,由各校自定;(6)有关道德教育的科目――没有特别规定,由各校自定;(7)有关特别活动的科目――没有特别规定,由各校自定,但要进行课外活动的研究;(8)有关学生指导、教育商谈及出路指导的科目――生活指导论、教育临床论、学科外教育的研究、临床教育学、心理咨询论、学科外指导论、教育指导论、学生指导、心理辅导、学校同和教育;(9)教育实习――教育实践研究、教育实践的研究;(10)其他――终身学习论、教育评价、外语教学论、人权教育研究、教师的表现法、环境教育、教职特讲、社会教育、教职演习、教育史、教育内容论、终身教育研究、教职研究、教育史特讲、比较教育学特讲、教育课程特讲、同和教育特讲、特殊教育特讲、教育法学特讲、教育社会学特讲、社会教育学特讲、教育工学特讲、视听觉教育特讲、部落解放教育的研究、同和教育、同和教育演习、教育社会学、教育行政学、社会教育概论、特殊教育、情报处理、教育法及教育史、学校管理、图书馆学、教育法规、教育方法,等等。

德国的教育专业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普通教学法和专业学科教学法等,占总学分的33.3%。在教育学领域又设普通教育学、普通教学论、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哲学、教育史和比较教育学等。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后,获得实习教师资格,成为教师的候补人员。实习教师由州政府分配到各地基础学校,在固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般为期18个月的教学实习和见习。实习生除在指导下,试讲一定课时的教学任务外,每周一天到设于校外的“实习教师研习班”上课,学习研讨教育理论,学会解决教育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实习结束后,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实习教师可转为正式教师资格,成为公务员。

三、分析与讨论

师范教育的三类课程(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如何保持平衡的问题,一直是师范教育课程研究中的难题。在实际实施中,美国的中等教育师资的课程中,普通教育课程占36.8%,学科专业课程占44.8%,教育专业课程占18.4%。而在日本,初中教育师资的`课程中普通教育课程占37.8%,学科专业课程占45.7%,教育专业课程占16.5%。高中教育师资的课程中普通教育课程占37%,学科专业课程占48%,教育专业课程14.7%。

对比中国与美、日、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师范教育课程设置,我们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别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美、日、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师范教育要求学生所修的教师职业发展方面的课程在总学时中所占的比例要比中国师范教育所要求的高。以美国德州理工大学的师范教育为例,职业教育课程占本科教育总学时的17%-19%。而在中国师范教育中,职业教育课程只占5%左右。美国师范教育为学生所开设各类教育学选修课程的数量和种类也比中国的多。在中国的师范教育课程安排中,除了3门必修课(心理学、教育学、教材教法)外,几乎很难找到其他任何教育学方面的课程。

第二,在美、日、德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中,教育实习的时间要比中国的长。如美国学生要花15周时间在中学的实际教学环境中观摩与实习教学活动,而中国学生却只花4-6周时间。这样,美国学生便比中国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观摩有经验的教师上课,并亲自实践他们的教学技能。

第三,中国的师范教育在学科专业上所投入的要比美、日、德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多。中国大学生在4年的大学师范教育中有1/3-1/2的课时是用于学科专业课。在美国等国家的大多数师范教育专业中,只有1/4-1/3的课时是用于学科专业课。因此,中国师范院校的学生所学学科专业知识的广度及深度都超过美国同类学生。

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 篇6

【关键词】随班就读 特殊教育 差异 中西方

特殊群体的教育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的融合教育思想,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了跟班学习的残疾儿童在本村小学随班就读的试验,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在特殊教育模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1.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模式在中西方的差异

1.1在文化方面的不同

我国随班就读实践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影响,与此同时也保留了前苏联的一些做法,比较重视弥补学生的缺陷。西方的融合教育(特殊教育)是建立在自由、平、人权等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之上的,而中国随班就读的特殊教育模式是建立在传统的儒家文化教育思想和社会主义理念之上的。在中国,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群体权利”观念,在有的时候可能会使学生在班级被认为没有学习能力而无故劝退,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打击。而在西方国家,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西方国家的权利文化有利的推动了融合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其理念的形成,我国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极大的消解了权利文化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随班就读实践的发展。

1.2特殊教育所面向的群体对象不同

在西方国家,特殊儿童的安置模式比较系统、完整,而我国的特殊教育是以随班就读为主,国家对特殊儿童的安置模式较为简单。西方的随班就读模式面向的是全体残疾儿童,其目的就是为了所有儿童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增加国民的基本素质,而我国的随班就读模式主要面向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儿童,非常局限,就会导致许多其他类型或重度残疾儿童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西方的特殊教育对象是全体的儿童,不分性别、户籍、民族等,所有人都公平对待,而我国的随班就读对象则关注的是盲、聋、弱智三类特殊儿童。

1.3重视程度不同

在美国,无论是国家、学校还是教师对特殊儿童都给与高度的重视,在学校内,教师一视同仁,“特殊的学生”可以与其他学生打成一片。设立了有辅导帮助的随班就读,这样也可以间接的得到特殊教育机构的帮助。不但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而且也为他们未来平等公正的进入社会打下坚定的基础。在中国则不然,残疾儿童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教师对其不重视,同学甚至会产生厌烦的心理,这都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极大的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

1.4相应法律法规有所差别

我国的随班就读的立法政策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相应的法律政策的条款中对特殊教育的内容描述较为宽泛,没有明确具体的指出,经常会因执行依据模糊不清而带来问题。比如,经常有随班就读生被“拒收”和“劝退”的现象,导致学生无书可念。为此,有关部门对有这种现象的地方要进行强制管理或惩罚,国家要建立随班就读申诉制度,随时可以保障他们自身权利以及公平受教育的权利。

2.我国在随班就读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经过国家及教育事业者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已经达到了两千多所,而且每年的特殊教育招生都有所增加,随班就读在普通学校的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为此,在一些地方也专门成立了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机构,不仅对特殊儿童有利,而且对正常儿童也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国家也正在实施相应的政策,从根本上保障了残疾人公平受教育的权利,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家庭生活等方面都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3.在随班就读方面,提出一点建议

中国是人口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特殊教育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由于一些原因,我国随班就读体系还比较简单,并没有达到像融合教育那样完善的教育目标和方法体系。随班就读在目前看来,确实是解决我国残疾儿童教育问题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办法,但在一些方面还需要改进。

3.1随班就读的目的要明确,形式要灵活

首先,要提供一个“最少限制的教育环境”,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残疾儿童在最少限制的教育环境下学习,必须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保障他们的基本受教育权利。其次,必须尊重差异、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尽可能满足他们对教育的特殊需要。同时,随班就读的安置,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保证不同人群的所需。

3.2政府、学校和教师加大重视力度

随班就读应由普通教师负责,学校加大关注力度,同时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支出。随班就读切忌搞成随班混读,不要把所有的学生都放在一个教室,对于学习困难的儿童,教师应当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爱心和关心,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目标。政府要提倡大力开展学习困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但这并不代表取消或者排斥特殊学校或特殊班级等安置形式。对于一些中重度残疾儿童或者综合残疾儿童等群体安置在特殊学校或特殊班,这也许就会满足他们的特殊教育需求。

3.3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正能量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有效的落实提高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增加残疾儿童受教育的人数。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组织“重残助残”等献爱心的活动。努力为残疾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接受教育的环境。

4.总结

随班就读模式在我国事业的发展中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相信通过国家以及每一个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会实现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张会敏.重新审视中国随班就读的困境[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02:17-19.

[2]邓猛,朱志勇.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中西方特殊教育模式的比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4:125-129.

[3]邓猛.特殊教育管理者眼中的全纳教育:中国随班就读政策的执行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04:41-47.

浅谈中西方家庭伦理观差异 篇7

一、比较文化差异的原则

我们在对任何文化现象进行解读时, 首先要抱定这样一条宗旨:即中西方文化只有特质上的差异, 并无孰优孰劣之分。中西方文化都是优长与缺失并存, 倘若能以彼之长补己之短, 则能为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以及交汇提供良好的文化背景条件。其实, 从近代开始, 中西方文化的打造以及影响人民群众文化心理的程度, 都是中西方文化不断融合互补所产生的。无论是在何种文化体系中, 精华以及糟粕都是非常繁琐地交汇在一起。要建立一种满足新时代需要的文化体系, 就要善于在对本国优秀文化进行弘扬, 而且要摒弃文化糟粕;在学习以及吸收西方优秀文化时, 必须要将目光放远, 同时还要保持高度的警觉, 铲除那些会对民众精神产生不良影响的垃圾。中华文化是从五千年来我们祖先的土地上慢慢发展起来的, 同时我国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性格就是中华文化, 是属于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是探求传统文化的不竭源泉。我们要顺应时代需求, 敢于向民族文化中存在的痼疾开刀, 基于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大力推广和弘扬, 大量吸收全球各国的优秀文化, 构建一种适用于中国的同时又能和世界接轨的文化体系。

二、中国家庭伦理观的根源

自古以来, 儒家哲学作为整个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基础, 一直占据着中国哲学的主流地位。儒家哲学的核心是仁爱思想。仁爱思想包含深刻的人性意识和丰富的社会观念, 它的基础是对人性的突出和尊重。孟子认为:人 (社会属性的人) 与禽兽 (自然属性的人) 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伦”关系, 即人的社会属性。仁爱思想突显的是人性的正面, 而且产生了道德精神。作为维持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纽带, 仁爱是从孝悌这种最常见的人伦感情中产生的。孔子曰 :“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欤。”《孟子.尽心上》亦有云:“亲亲, 仁也”。父母兄弟是人类最基本的人伦关系。仁爱作为人性的基本品德, 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孝悌一方面有非常鲜明的自然血缘特点, 另一方面又在亲情中体现出人文特点。仁爱理念提倡的是, 人最先要爱自己的亲人, 但并不能停止于此, 必须推己及人。一个人要想对他人施舍爱, 就必须具有最基本的人伦感情, 即孝悌。把仁爱的内涵向外延展, 即表现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我国2500多年的历史中, 仁爱理念都是民众文化生活的根本原则。但由于这种仁爱思想是建立在人伦的基础上, 以情感为判断标准, 所以在评判事物时都没有遵守原则, 而是以人际关系为依据, 就怕侵犯到和自己关系好的人。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人们民主思想薄弱、以情感为法则、没有树立法律观念, 长时间以来产生一种法律作用不强、一味感情用事的局面, 短时间内无法彻底改变。

忽视自我只注重整体是我国传统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封建制度在我国沿用了很久, 因此我们的先民长时间被约束在土地上, 也就产生了重家庭、不愿远离家庭的情怀。家国一体方式就是其社会结构, 构成国家的单位就是家庭, 国也是各种家庭的集合。人情、人伦以及人缘的结合, 让个体变成网络上的小分支, 要想实现个体价值, 就必须依赖着群体价值的实现。我国民众普遍认为, 人际关系中最核心的关系就是血缘, 然后才是君臣和友情;在这些群体中, 个人基本没有自我空间, 仅是一个依赖着其他物体的分子, 每个人都是其所属关系的派生物。

三、西方家庭伦理观产生的源泉

重视自我以及个人是西方伦理价值观的基本取向。雅典民主制于公元前6世纪在确保城邦利益不受损害的时候, 就明确指出个人的作用。因为工商航海是西方民族最主要的生产方式, 因此就明确了其生活方式无法长时间保持聚足式的生活, 也就造成血缘纽带越来越松散。社会在多次变革之后, 血缘性的民族和宗族本位分别被地域性的国家和个人本位所取代。个体的基本角色从家族成员转变成了社会公民。国家政治机制确定的法律关系变成了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 从而取代了以血缘为核心的人伦关系。西方文化在规定人的时候, 是将它置于和自然相对立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 个体和他人是相互独立的, 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诚然, 崇尚自我的价值对形成独立的人格有很大帮助。这种人格能更好地将自我进行表达, 真实、坦诚, 信奉凭借个人能力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通过不同工具以及方式实现个人价值。崇尚自我的价值观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开放的个性, 但其缺陷也非常明显。它让人变成相互独立、没有任何互动的个人, 人们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起来。它一方面推动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确保了政治秩序不被打乱, 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很多社会精神病态, 个人异化为获得更多利益的工具, 失去了人的生活意义, 造成各种精神危机以及不道德行为的出现。

西方的责任和义务非常类似, 都包含“道德所规定的职责”的意思。例如, duty这个英语单词, 它最初的意思是偿还欠下的债务, 是在拉丁文due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债主有权利索要债务, 欠债者也必须按时归还债务, 所以due还有一种意思就是应得权益, duty也具有强行性的意思, 而且对应于权利这个词语。上文提到过, 我国文化的责任思想一般只重视人伦角色责任的承担, 并没有要求权利。而西方的责任思想包括权利对应于义务的思想。西方人和中国人的责任思想分别反映在职份角色和人伦关系中。血缘性是我国的一大特点, 所以中国人很少有享受到权利的待遇, 只有尽心尽力履行义务的份。所以我国民众在伦理关系上的平等仅是义务上的平等, 而不是权力上的平等。义务之间的对等性可以反映出权利合一的无对等性。西方人在履行职责的时候都会要求享受同等的权利, 这和西方的国情以及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

四、结论

通过上文从中西方传统价哲学和价值观念中追溯家庭伦理的根源,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中西方家庭伦理观并无优劣之分, 只有特质上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都是优长与缺失并存。中国的家庭伦理观以仁爱为核心, 重整体而轻自我;西方的家庭伦理则观崇尚个人与自我。跨文化交际所做的应该基于对我国优秀文化的大力弘扬, 学习以及吸收西方的优秀文化, 从而找出一条可以解决不足、避免缺陷以及融合中西的方式。

摘要:这是一个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的时代。不同的文化体系、不同的民族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和误区。本文试图以中西方家庭伦理观念差异为出发点, 从中西方传统价哲学和价值观念中溯源, 为创造一种适应新世纪需求的文化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伦理观,仁爱,权利

参考文献

[1]慕旗娟.浅论当代中国家庭伦理的构建——基于中西方个人与家庭伦理观的对比[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2, (8) :21-22.

[2]李成, 张芳梅.从《饮食男女》看中西文化差异[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4) :43-44.

[3]潘会贤.中西方家庭伦理比较研究[J], 黑河学刊.2009, (1) :57-58.

[4]陈爱华.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 (二) [C].2007.

中西方教育体制的特点及差异 篇8

对比中西方教育体制, 客观上看各有所长,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扬长避短, 在大力弘扬东方教育思想精髓的同时, 对西方教育文化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来看, 在中国大学老师“吃的是铁饭碗”, 竞争机制不强, 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形成了被动授课。在西方, 聘任教授是可以被校方辞退的, 受聘者需要和校方签订应聘合同并接受校方考核, 如果不合格就会被校方辞退。教师退休后也有被学校重新招聘的, 这些老师不拿工资, 他们只拿讲课费, 西方对教师的管理制度相比我国更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从另一方面加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 同时也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从设置授课内容的侧重点来看, 西方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创造性及应用性的能力培养上, 例如在结束一门课程时, 学生如果没有对该门课程提出自己的创新思想, 那么最多只能拿基础学分。教师布置作业也只是给出大的方向, 至于如何解决, 则由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实践来完成。而我国在授课内容设置上往往是填鸭式的教育, 学生死记硬背, 思维模式相比而言固定僵化, 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 很少有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授课模式的优点在于, 学生对基础性的内容掌握比较牢靠, 但缺乏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我国社会目前创新能力不强的源头之一, 应引起高度重视。

从考试内容的设置来看, 对于同样一个知识点的考试, 中西方考试内容的设置是截然不同的。例如:历史课成吉思汗历史知识的考试, 我国的考试内容常常是成吉思汗生于××××年, 死于××××年, 学生掌握的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年月, 对于非专业研究者而言意义不大。而西方的设置则要灵活很多, 本人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题目:请说说你对成吉思汗的看法。看上去一个很不起眼的题目, 有学生是这样作答的:“如果没有成吉思汗, 就不会有蒙古帝国, 没有蒙古帝国, 东方先进的文化科技就不会传入欧洲, 他让欧洲陈腐的骑士不堪一击, 唤醒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使欧洲开始了空前的技术、贸易、军事和思想革命。”同样的考点, 学生的作答却体现了各自教育的特点。

从中西方大学生的培养方式上看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首先, 在西方, 学生在进入大学的时候没并没有区分专业, 所学课程都是公共课, 然后各个专业便会派出其最好的老师讲自己专业的经典课, 以供学生选择。而在我国, 大学生在进校的时候无论自己是否喜欢, 就已经选择了自己的专业,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西方的学生较多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或者变更专业, 即使基础不如中国学生, 但是由于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也会在钻研过程中主动弥补。而中国学生似乎基础打得较为牢靠, 但是对所学专业是一种被动的接受, 这也体现在创新能力不如西方学生原因之一。其次, 西方大学生需要将学习和工作相结合, 学生可以半工半读, 工作一个学期后要交技术报告, 而如果应聘不到工作就算没完成任务, 这样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上述两点决定了西方学生与中国学生相比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更强。第三, 西方大学采取的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 即进大学容易, 但是如果在校期间不能达到学校教学要求, 要拿到毕业证书是很难的, 反观我国目前是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 每年高考“万人争过独木桥”目的就是要进一所好的大学, 而一旦进入了大学学习, 部分学生常常是“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 不思进取, 学校也没有采取更为严格的考核标准, 总之只要能进来, 出去就容易, 不光大学, 就连硕士也一样, 博士现在也已经批量生产。

从上述中西方教育制度对比情况来看, 我们中国的大学教育就目前来说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 特别是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像一个“磨具”造出来的, 缺乏自己的思想, 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待提高, 体现在进入社会以后, 整个社会的创新性、实践性、科学逻辑性不够, 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比尔盖茨在中国也许不是一个好的学生, 因为他中途辍学, 在中国叫“不务正业”, 也许他的成功正是由于选择了自己所热爱的研究领域, 学校培养了他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让他在自己所热爱的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正是因为在西方这样的教育土壤的培育

下, 成就了比尔盖茨的成功, 这也是在教育体制上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我们应该取长补短, 使我们中国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 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毕业生, 更快、更好的推动社会的发展。

摘要:由于历史起源不同、民族性格不同以及其他诸多因素造成了中西方在许多层面存在着各种差异, 如文化差异、思维差异等等, 本文针对中西方大学教育的特点及方法的不同, 论述了中西方在大学教育上存在的差异, 以便在校大学生在完成大学学业的同时, 能够较全面的了解中西方各自的教育体制及特点, 理性的面对、思考中西方大学教育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教育,体制,特点,差异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2) .

[2]钱穆.文化与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62.

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 篇9

一、培养规格目标差异

从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中国教育职业发展中长期以来是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层次, 严重束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始于洋务运动。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840年鸦片战争后, 洋务派人士积极兴办军工企业, 而这些新型的军工企业迫切需要掌握先进技术和操作规程的技术人员和工人。1904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确立了实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规定实业学堂从横向上分为正规实业学堂、补习实业学堂、实业师范学堂;从纵向上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三个层次, 每个层次都设有农业、工业、商业、商船等科, 初步形成了一个系统。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 也开创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阶段。1922年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把实业学校的名称改为职业学校, 分为初、中、高三级, 设科范围更广。至此, 职业教育初步形成一个系统。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建国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就提出要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比例严重失调的局面。中国的职业教育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 形成了以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为中心的职业教育体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 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 20世纪90年代末, 形成了中职和高职两个层次, 到2007年才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因此从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 长期以来中考成绩差的进入中职学习, 高考不能上本科的进入高职院学习, 人为地将职业教育定位在低层次办学上, 影响了人们的选择。

而西方则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职业教育被看做是人整个一生中所接受的一部分教育, 一个阶段性教育, 不是终结性教育, 建立与高一级教育相衔接沟通的机制。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和吸引力是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最根本的问题是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机制, 打通中等职业教育通向普通高等教育的路径, 变终结性的中等职业教育为阶段性的教育, 为职教学生提供继续接受高一级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的机会, 大力扭转中等职业教育入口大、出口小的局面, 进一步拓宽出口, 解决等值承认职教普教学历资格问题, 允许中等教育学生报考高等院校。

英、法、德等国制定了一些措施, 给予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资格同等地位, 为职高学生提供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机会。20世纪70年代以前, 法国中等职业教育是终结性的, 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成为一条死胡同, 为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使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沟通, 法国设立了一种新的学制, 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再学习两年, 获得职业高中会考证书, 同时取得了报考普通高等院校的资格。长期以来, 德国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隔绝, 缺乏渗透性。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增强双元制的吸引力, 德国许多州规定, 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和继续职业培训资格的学生可报考大学, 承认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毕业生具有报考大学的同等学历和资格, 还规定实施双元制的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某些情况下相当于具有普通高中第一阶段教育学历。英国的普通国家职业资格 (GNVQs) 分为基础、中级和高级三级资格, 获得GN-VQ高级资格的学生可报考大学, 但获得了高级国家职业资格 (NVQ) 的学生很难进入普通高校。因而英国采取措施, 承认高级普通国家职业资格 (GNVQs) 和高级国家职业资格 (NVQs) 与普通教育高级水平考试 (A-levels) 具有同等地位, 促进这三类学生横向和垂直流动, 使他们都有资格报考大学。

二、制度保障差异

在高职教育开展得较为成功的国家, 政府仍是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 与中国不同的是, 在发展高职教育的过程中, 大多数国家都更为重视职业教育的立法工作, 用法律来保障和规范职业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发达国家在用法律促进和规范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有三个特点:一是相关的法律相互配套, 形成了规范技能人才培养的法律体系。比如, 德国除了《职业教育法》外, 还有《青年劳动保护法》、《职业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的相关法律以及370多种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的培训条例。美国颁布的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法规和法案超过了150个。二是它们的法律规范既有原则性的规定, 也有操作性很强的细化的规定, 比较容易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比如, 德国的《职业教育法》中就有培训合同不能有哪些内容, 学徒的津贴以什么形式支付等细节的规定。三是不断根据新的情况, 对已有的法律进行修订或制定作为补充的法律。比如, 美国1963年通过了《职业教育法》, 而后又制定了《1968年职业教育法修正案》、《1976年职业教育法修正案》等。英国在1944年颁布《巴特勒法案》, 1964年又针对当时职业培训缺乏法律依据的问题, 及时制定了《产业训练法》, 后又于1973年颁发《就业与训练法》, 改革职业培训体制, 以应对职业培训面临的新挑战。四是严格对职业教育法的监督。德国的《职业训练条例》和《职业培训规章》都明文规定违反职业培训条例就是违法, 可“判处关押”或“处以不超过一万马克的罚金”。日本颁布的《学校教育法》明确规定应设置监督部门, 并且专门设有“罚则”一章来论述监督和惩罚。

中国政府尽管先后颁布了《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 但是整个职业教育的法制体系并不健全, 而且现行的《职业教育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其实施的环境与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因而需要及时进行修订。但是, 中国的《职业教育法》自颁布以来就没有再进行过任何修订与补充。而且《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这些法规专门涉及高职教育的地方并不多, 尤其是这些法规的条款大都是目标性的, 缺乏具体的操作程序和实施步骤, 而且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措施不明确。因此, 要想使高职教育有全面的、权威的法规保障, 还是需要出台一部《高等职业教育法》, 对高职教育的性质、任务、管理职责、举办学校等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 这样会更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行业参与差异

由于职业需求的复杂性和经济、技术的迅速变化, 学校已无法完成职业教育的全部任务, 建立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是面广、样多, 目前至少有57种职教运作体系。澳大利亚也建立了较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全国设有287个专门的技术性和进修性教育学院, 除了学校系统的高职教育, 还与成人和社区教育机构及工作场所里的学习相结合。而中国目前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很多只停留在纸面上, 实现校企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任重道远, 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补, 实现学校和企业的物质与智力资源的共享, 融合职业教育理念,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搭建职业教育的新平台, 在人才供求关系上完成了学校和企业的良好对接、相互渗透, 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

经费是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发达国家普遍形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个人多方筹资的经费体制, 以地方投资为主, 个人交费所占比例不大。德国的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为公立学校, 办学经费主要由州政府和联邦政府拨款解决。但来自于企业的教学、科研合作的经费成了高职院校第三渠道经费来源的主体部分。企业为培养一名职业学院的学生要支付5万~8万马克的费用, 但企业仍把职业学院的培养途径看做是一种费用优惠的获取人才的措施。《德国联邦基本法》明确规定国民生产总值的1.1%, 工资总收入的2.5%用于职业教育, 同时规定要为职业进修提供帮助及提供学习期间的收入、待遇等问题。美国职教经费主要来自地方, 但按《1990年职业教育法》规定, 联邦政府每年向各州提供16亿美元的职业教育专项补助经费, 公立高职教育机构的学生只需支付全部费用的1/6左右, 在私立教育机构就学的学生全部自费, 经济困难的学生可得到联邦和州政府的部分资助。英国不仅在制定职业教育法规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资金进行了规定, 而且在相关法中也有类似规定。英国职业学校每年的经费有75%来自政府职教基金。法国在教育经费方面规定企业完成各项缴税义务后必须承担两项支出:一是要求企业按上一年职工工资1.5%的比例提取继续教育经费, 用于本企业职工的在职职业培训。二是按上一年职工工资0.5%的比例缴纳学习税, 用于支持各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澳大利亚的《国家培训保障法》规定, 年收入在22.6万澳元以上的雇主, 应用工资预算的1.5%对其员工进行培训, 未达到要求的雇主须依法向国家培训保障机构缴付费差额。而中国主要存在政府拨款和学生缴费两种形式, 渠道单一。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职业教育越来越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 通过比较研究, 可以探索出符合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使人口大国真正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

参考文献

浅析中西教育的文化差异 篇10

由于历史起源不同、民族性格不同以及其他诸多因素造成了中西方在许多层面存在着各种差异,如文化差异、思维差异等等,而这种差异越在历史的前期越明显,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仍,在相互借鉴中相互融合,然而这种教育差异依然广泛影响着当前的教育事业。中西教育文化的差异,既表现在教育传统的差异,也表现在教育现实的差异,其具体表现在受教育者、教育者、学校以及教育体制。

一、受教育者

(一)中国学生:被选择

大部分中国人的中国式审美的评价思维——注重外部的评价,“好学生”的三条标准——人品、素质、潜能,这些都是自我是无法界定的,只有社会通过学生一系列的行为来进行判断;这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且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符合中国社会对于素质人才的界定。至于“潜力强”这个很难以界定,但是中国人独特的成才思维认定,如果这个学生学习很轻松,付出的努力少,但是成绩优秀,就被认定为一个潜力很强的学生。

从文化层面上来看,这种注重外部评价,是中国农耕文化这棵种子所发散出来的一株枝蔓。在古老的农耕社会,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必须依靠团体的合作,才能保证粮食的收成。在长期的劳作过程中,中国人越来越注重群体,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使他们在决定自己的行为的时候,“十分留心他人对于自已行为作出的反应和期待,尽量避免窘迫与冲突,强带哦自我反省、克己、慎独、三省吾身。”

(二)西方的学生:自我选择

大部分西方人的审美的评价思维——注重自我的评价。三条准则——热情、有归属感、有恒心,都是从学生自我内心的情感出发,带有很强的自我意志,即使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面,西方人非常注重个体的独立性,强调的是自己内心的归属感。他们遵循的不是法律亦或是道德,而是内心中的、“约”。这是很典型的海洋文化所孕育的性格。西方的古代文明在人与海的搏斗中展开,所以他们性格中有一种自然界是可以征服的“物我”两分的态度,他们有很强烈的个体本位意识。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生命的价值就体现在自我的选择上。西方的学生很注重选择的权利,他们忠于自已的内心的感受“激情、归属感和恒心”这些社会没有办法界定的品质才是他们自我意志选择的体现。

二、教育者

中国以教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教师是为人师表的,是蜡烛,燃烧自已照亮学生,有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而在西方的很多影视作品中,教师是“为师不尊”,虽然也有教师的奉献精神,但是他们更具有体制之外的特色与麻辣。

(一)中国教师:严父慈母

在中国,教师的职业和形象存在很大程度的社会刻板化现象,我们相信教师有教师的样子,即所谓的“师表”。在古代的中国,教师又被称作“师父”,由此可以推断,最初人们心目中的“师表”可以是某种意义上的“严父”的形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职业的逐渐女性化之后,“师表”又增加了另外一种“慈母”的形象。

而在师生的关系之上,教师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学生是像“儿女”处于服从的地位。在教学评价之中,不管是对学生的学业还是对学生的道德品行都处于疏导的地位,对于学生任何细小的错误都要有错必纠。中国教师的角色设定其实是中国家族本为与伦理至上的文化传统在教学组织中的延续。“家庭及其延伸家族在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地位却是任何一种别的文化都无可比拟的。”

(二)西方的教师:亦师亦友

具体表现在,在课堂的组织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正如西方教育的始祖——苏格拉底的教学方式“对话式”。他认为教师是一个“产婆”他只能引导“母亲”生孩子而不能代替“母亲”生孩子。在师生的关系上他们是相对平等和民主的。因为他们都是只通往真理旅途中的“探索者”。在教学评价之中,学生群体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的所犯的错误教师基本上是不会予以否定的,一方面他们认为如果学生的思想是错误的,那么在今后学生的知识体系日益完善的时候就能进行自我的纠正,另一方面他们无法确定学生所谓的错误思想之中是否就有带有真理的苗子,因为即使是他们所使用的教材也不是绝对的真理。

三、学校

(一)中国的学校:求同

中国的学校虽然有着各式各样的校训用以展示其办学思想的不同,但基本上中国的学校也是机器化制造的。有人戏称,你只要进入一所小学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的进度,就可以知道全中国学生的学习进度;你只要进入一所大学,了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就可以知道全中国大学生的生活状态。这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中国教育的高度一致性,但是它很值得我们的反思。

(二)西方的学校:存异

西方的学校虽然在“自由’”和“真理”大体相同的校训的指导下,但是他们的学校发展却各不相同,每一所学校都有自身鲜明的特色。他们还率先开发了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依据自身的办学理念、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学生、课程专家、家长以及社区人士共同参与的,旨在满足本校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西方这种存异的现象也是西方求变务新的开拓进取精神的传承,个体本位思想的传承。西方文化中有“浮士德精神”,即不断地向上发展。在开拓的过程之中,必然会产生很多的新思想,会出现很多的“异”的局面,西方人尊重个人,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尊重各种“异”。正如美国的本尼克曾在《文化模式》中总结的那样“每一种文化都必须得到尊重和维护的尊严和价值。”

此外,表现在教育体制上,中国更注意家庭伦理的教育,而西方对此则不很重视;中国更注意社会道德约束的教育,而西方则注重法律以及社会责任的教育。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西方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二者需要交流和互补。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我们也意识到:中西教育在各个教育层次上都存在着差异,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在美国,年轻人大多很有主见,这种独立意识是从小培养出来的。

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 篇11

数学家们一般认为: 数学的本质是经验性和演绎性的辩证统一. 数学源于生活,如计算时间、分配物品、丈量土地和容积等,所以19世纪之前,人们一般认为数学是一门经验科学. 19世纪以来,随着近现代数学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欧式几何、非欧几何、抽象代数和集合论等的产生,现代数学向抽象、多元、高维发展,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些抽象对象上,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渐渐远去,数学在数学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人们越来越认为数学是一门演绎科学. 1931年,歌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证明宣告公理化逻辑演绎系统存在缺憾,匈牙利著名数学哲学家拉卡托斯对数学的经验性和演绎性作出概括,认为数学具有拟经验性. 当代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数学实验和机器证明,实现了经验性和演绎性的新的融合和统一.

近现代,数学在西方科技、经济等领域的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渐被人们重视,形成和发展了一个新的数学分支——应用数学,西方的数学教育也走向了重实用和经验的道路;中国的数学教育受苏联的影响很大,在八九十年代走上了与中国数学传统相反,追求严密化、形式化的道路,侧重数学的演绎性. 对数学本质的不同侧重,是东西方在数学教育理念、数学课程目标、数学课程内容、教材结构体系、课堂教学方式、概念理解、技能训练、问题解决、数学探究和综合难度等方面存在差异的根源.

2东西方数学教育的差异

2.1数学教育理念

我国的数学教育侧重数学的演绎性,所以,一直以来我们特别强调“双基”教学,只有学生的“双基”扎实了,他们才能够发展较高水平的演绎推理能力;教材、教辅和考试试卷中有很多题难度水平比较高,设置这些难题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和考查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美英等国的数学教育侧重数学的经验性,鼓励学生试验、观察、操作、发现、探究、交流、创造,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造能力. 因此,我国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较扎实,解题水平较高,而动手和创造能力就不如美英国家.

2.2数学课程目标

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确定的数学课程目标是:(1) 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美国课程标准(2000版)中这样叙述:我们的数学课程必须联系我们的学生的兴趣;聚焦数学的逻辑与实验特征;为数学学习创设丰富的环境;了解学生的数学体验. 英国2000年国家数学课程的三大目标:让大多数人掌握“基本技能”;为少数人传授一定的符号操作和运算的知识;培养“现实生活”应用所需的技能.

可以看出,我国数学课程的目标首先是使学生获得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具有数学应用意识. 美国数学课程强调联系学生的兴趣,为学生的实验、操作和体验创设环境. 我们的课程目标倾向于“建立在双基和思维基础上的体验和应用”,而美国的课程目标倾向于“建立在实验和操作基础上的双基和思维”. 英国的课程目标强调数学的实用性.

2.3数学课程内容

我国的数学课程(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必修部分包括: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算法初步、统计、概率;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选修部分包括: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

美国在《标准(2000)》中为每个学段设立的数学课程内容包括:数与运算、代数、几何、测量、数据分析与概率、问题解决、推理与证明、交流、关联、表达.

2000年英国国家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使用和应用数与代数,数与数系,计算,解数的问题,处理、表示和解释数据,方程、公式和恒等式,数列、函数和图像);形状、空间和测量(使用和应用形状、空间和测量,理解形状的模式和性质,理解位置和运动的性质,理解测量,几何推理,变换与坐标,测量与作图);数据处理(使用和应用数据,明确问题和制定计划,收集数据,处理表示和解释数据,解释和讨论结果).

我国的数学课程内容集中在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逻辑推理上,讲究学科内容覆盖的全面、层层递进和知识体系的完备,这是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的内在要求. 美国和英国的数学课程内容联系实际生活经验,注重实用性,建立在学生的实验与操作的基础之上,要求学生进行数学表征、数学交流、数学应用和问题解决.

2.4教材结构体系

我们以中英两国的数学教材的结构体系(见上图)为例,我国的数学教材(苏教版)每个课题的课时较多,前后联系,由定理、公理构成演绎体系,综合难度高. 英国的数学教材(EXTER 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中心”的MEP 试验教材.)侧重数学的实用性和经验性,每个课题的课时较少,联系不强,不深挖掘,综合难度低.endprint

2.5课堂教学方式

在一节典型的中国数学课堂上,教师根据自己对课堂的精心设计有条不紊地讲解概念和例题,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理解概念,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要求进行解题训练,讲究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变式教学”,学生在“变与不变”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强化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的认识以及对方法、技巧的掌握等,从而他们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提高.

在一节典型的日本数学课堂上,教师通常出示一个复杂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地寻求各种不同的解法,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接着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各种解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演绎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一节典型的美国数学课堂上,常常由教师先给出实验和操作的要求,然后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探究和交流,或者教师给出某类问题的解法,然后学生练习一批类似的问题,整个课堂集中于学生通过实验达到对事实和程序的掌握.

2.6关于概念理解

我国的数学课程力求从原理的角度来描述和分析数学概念,证明相关定理、性质、公式和结论,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概念. 英国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操作,观察模式,归纳出相关概念,但这只是归纳,学生并不知道为什么. 英国学生的概念理解侧重于对事实和程序的记忆,而我国学生一般需要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这一差异也是由两国对数学的经验性和演绎性的不同侧重决定的.

2.7关于技能训练

看一个关于教师对数学教学目标的看法的国际性的调查问卷,问题是:“你希望学生在这堂课主要学到什么东西?”统计结果见下表:

美国和德国教师重视数学技能,而日本教师重视数学思维, 有理由相信如果将中国教师纳入调查对象,结果也会与日本相似. 这与东西方对数学本质的不同侧重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般认为数学技能包含两种:操作性技能和认知性技能. 操作性数学技能是指在头脑外部通过肌体活动来实现的动作,其活动对象是物质化的客体,是一种外显活动. 认知性数学技能是指头脑中的数学智力活动,其活动对象不是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客体,而是这种客体在头脑中的映象,因而是一种观念性的活动. 西方侧重数学的经验性,聚焦操作性数学技能,如使用计算工具(计算机等)、统计、测量、作图等,我国比较侧重数学的演绎性,聚焦认知性数学技能,如运算,式的恒等变换,解不等式,推理论证等.

2.8关于问题解决

中国数学课程中的问题解决具有以下特征:一般没有实际背景;涉及连续的、环环相扣的数学推理;需要学生主动地挖掘隐含的信息;知识的综合程度高,要求学生主动建立概念、命题之间的联系;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基本命题的组合,也可以通过局部调整产生各种新的变式题,因此题型的积累与相应的解题经验非常重要;技巧性高,要求解题者熟练掌握双基,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寻找解题策略上;需要较长的解题时间,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较强的意志力和较高的自信心;对智力是一个挑战,绝大多数解题者都会遇到各种困难,许多人会遭受失败;一旦获解,则会产生极大的满足感;背景简单、清晰,一般不需要运用日常生活的实际经验.

英国数学课程中的问题解决具有以下特征:通常具有实际或具体的背景;一般不涉及推理,或者只要求一步推理;题目中一般都包含有解题所需的全部信息,很少要求学生自己去挖掘除基本概念以外的隐含条件;一道题目一般只涉及单个知识点,较少要求学生去建立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不必担心会因为信息的繁杂而顾此失彼;不同的题目之间缺少联系,很少出现相互组合、或者相互化归的情形;题型的积累与解题的经验并不重要;解题进程通常是单一方向的,即从条件到结论; 一般都有现成的解题程序,学生很少面临解题思路的抉择与调整;一般只需要几分钟就能解决问题;不同水平的学生通常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遇到太多的解题障碍;背景的复杂性常常超过数学本身的复杂性.

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 篇12

甲骨文的“教”, 可以解释为用鞭打的手段迫使孩子学习文化知识。《说文字》将这两个字解释为: “教, 上所施, 下所效也”, “育, 养子使作善也”。西方, 无论英文的“Education”还是德文的“Erziehung”, 教育一词均源于拉丁语“引出”。电影《洋妞到我家》是以教育为背景, 以现实生活为原型, 以东西方文化作对比, 讲述了一个“怨妇型”妈妈为了给予女儿皮皮最好的教育, 与丈夫产生隔阂, 请来了哥伦比亚藉互惠生娜塔莉教5岁女儿学习英语, 由此展开了一连串故事。文化差异带来了种种碰撞、误会甚至是危机, 让孩子成长, 也让家长开始思考, 如何教育孩子。

二、中西方教育观的差异具体表现及原因

1. 对孩子基本态度的差异

在电影当中, 皮皮的妈妈要求: 孩子出个门从穿戴到保护都要武装到牙齿, 不许坐地铁和公交, 进门必须先喷消毒水; 孩子吃的有机蔬菜水果必须和大人的分开; 一个月花6800元请来个洋妞教5岁的小公主学英语。

皮妈: 这些都是皮皮专用的工具。

娜塔莉: 皮皮? 她需要这些么?

皮妈: 需要。这是皮皮的筷子, 每天用完之后要用开水烫, 过滤网, 是过滤骨头和汤和鱼汤的, 那些带骨头带刺的东西, 要给她择干净, 不许带她出去。

娜塔莉: 为什么?

皮妈: 因为外面有很多陌生人。

娜塔莉: 陌生人可以做朋友。

皮妈: 不可以, 陌生人也可能是大灰狼。

中国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法有不少欠妥之处, 大致可归纳如下几点。第一, 社交上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学坏而限制孩子与外界接触, 一旦孩子与小朋友或同学间发生争执或不愉快的事情, 多数家长采取袒护自己孩子而指责对方的态度, 对孩子产生的却是负面作用。第二, 生活上的包办代替。这种包办代替从横向涉及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纵向一直延伸到孩子成人。电影当中, 皮皮因为不会吐骨头而卡住喉咙, 父母因为争吵而深刻反思。

娜塔莉带皮皮出门玩游戏, 坐地铁, 且在即将离开的时候, 带给全家人一个惊喜, 就是给皮皮装扮了非常美丽的单人间, 希望能让皮皮独立, 也给皮爸妈留有属于他们的空间。而皮皮不敲门闯进娜塔莉的房间, 娜塔莉也特别的生气。他们特别注重“你”“我”独立的观念。

西方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 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谁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 他是自己的主人, 而中国家长认为家长对孩子负有全面的责任, 而且认为顺从、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极大地束缚了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发展。西方国家的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 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

2. 教育方式差异

西方学者按照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把家庭分成“权威型”和“平等型”:中国传统家庭属于“权威型”, 美国家庭大多属于“平等型”。在中国, 子女必须听从父母; 父母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安排孩子的未来, 这样做虽是出自对子女的爱, 却容易忽视子女的感受和自身成长的需要。从小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 即使孩子不懂事, 但应该凡事都与孩子商量, 多听听孩子的意见, 了解孩子的想法。在这个前提下, 对孩子进行教育, 将对孩子的成长有百益而无一害。我们经常可以看到, 孩子已经大了还和父母睡在一起; 为了让孩子多吃点饭, 家长端着饭碗跟着孩子喂饭; 因害怕孩子磕着碰着, 经常抱着或拉着孩子走。这样在教育孩子的初期, 西方家长教育方式更能培养出具有独立个性的孩子, 而中国的教育模式表现为溺爱和专制相结合。

皮妈给娜塔莉规定任务, 让她在单位时间内教会皮皮该学的东西。皮皮整天对着钢琴愁眉苦脸, 一直想座地铁, 却因为皮妈的阻挠不能如愿以偿。娜塔莉偷偷带皮皮坐地铁, 用情景教学的方法教皮皮英语, 抛开书本, 皮皮不仅玩的开心, 而且学的舒心。对于零花钱的问题, 中国人认为“取之有道”, 而娜塔莉认为只要是靠自己辛苦赚来的就是自己的。娜塔莉带皮皮砍价、蹭饭, 她认为这些是教给皮皮生存之道, 而皮爸认为“吃亏是福”。娜塔莉搞不懂, 最好的为什么要“孔融让梨”。

吃东西的时候, 皮爸和娜塔莉的对话。

皮爸: 孔融让梨是中国的美德。

娜塔莉: no, 最好的要留给自己。吃好的, 脸漂亮, 聪明, 得到机会。

带皮皮出去砍价、蹭饭之后回家之后的对话。

皮妈: 我女儿是要当公主养的, 你别教她混吃混喝的。

娜塔莉: 做好乞丐, 有能力, 不挨饿。

皮妈: 我女儿不缺吃的。

娜塔莉: 我在教她生存能力。

皮妈: 怎么教她不用你管。

皮爸: 我们中国有句话, 叫做吃亏是福。

娜塔莉: 不争不巧, 最好的得不到, 吃亏怎么是福? 得有狼的厉害, 不能当羊, 不然被吃掉。

《左传》中有“亲仁善邻”之说, 这是我国传统美德之一。人与人处, 互敬互爱。为人处世不必斤斤计较, 不要怕吃亏, 这样才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皮爸妈在这里希望皮皮能够“碰钉子”而非不吃亏的方式来增长生活经验, 而娜塔莉的方式是希望皮皮学会生存的技巧。

3. 教育重心不同

中国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批判地吸收、借鉴传统教育理念“学而优则仕”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 通常认为孩子的学习第一, 其他次之, 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 父母与孩子沟通较少, 只注重物质需要的满足, 缺少情感交流, 造成亲子之间的隔阂, 使子女对父母感到畏惧的同时, 产生了逆反心理, 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孩子偏离正常的道德发展轨道。西方家长鼓励创新, 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成绩, 前者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 后者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西方家长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的能力, 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 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中心和自主意识。家庭教育属个人中心型, 重视培养子的个性, 强调个体行为和个体差异。但东方文化更注重集体意识, 家庭中也强调每个孩子都要成为与他人保持一致的群体成员, 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这种差异造成的结果是, 美国孩子更自立, 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中国孩子往往有从众心理, 缺乏个性和主见。另外, 美国家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由和民主意识, 中国家长则比较权威。

皮皮才上幼儿园, 皮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 开始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 皮妈希望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她不惜花重金给孩子请老师, 使孩子感到学习很辛苦, 这种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使家庭教育的功力化, 对儿童的身心和成长也会造成深远而又难以弥补的危害。

而娜塔莉这个典型的西方代表则是注重孩子的多种兴趣培养和自由发展, 鼓励孩子在游戏中玩出各种能力, 培养孩子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的行为, 相信孩子有能力去纠正和改正错误, 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 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同时, 西方人比较注重对孩子情商的培养。

皮妈本来就活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 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还得焦虑纠结个不停, 连她自己都忍不住问自己: LV包里装着安眠药, 这样的生活幸福吗? 家长攀比心理, 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不知道这样却无形的给了孩子很多压力, 反而适得其反。

4.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形成的原因

在引言中已经提到, 中西方对教育概念的源初性定义的差异。中西方思想传统的差异, 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孔子打破了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 变“学在官府”为“有教无类”, 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整个民族。他倡导的“因材施教”“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体现了孔子作为教育者的优秀品质。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朱熹号召“存天理, 灭人欲”; 明朝时期, 八股取士制度更是控制了士人的思想。这些都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限制了教育的发展。

在传统教育中, “师道尊严”不容置疑, 而专权色彩发展到不可调和的程度时, 就会形成强制和暴力。直观的表现为对学生的体罚。首先, 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创新思维意识严加限制。其次, 中国人有追求长期稳定性的意识。而这种稳定性往往是停滞不前的代名词。而西方国家西方文化倡导个体主义, 崇尚个性发挥, 鼓励创新开拓。这种多元性在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人权平等的观念在教育上首先体现为师生平等。除去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栖息在此的中国人大都可以自给自足, 长期小农经济影响下的中国人就形成了静的性格。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更接受被动的、单方面的灌输, 而不习惯于独立思考或创造性的思维。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比皮爸妈和娜塔莉的教育方式, 从文化原因、教育重心、方式和启示探讨了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在中国国情下孩子的教育问题, 为人父母应该怎样正确给予孩子爱, 如何给孩子提供一个让天性自然生长的空间, 一个自主成长的环境, 如何科学引导而不是主观臆断地“绑架”孩子。片尾中的皮妈最终认识到, “移得了环境, 移不了心境”。由于国情的不同,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教育模式, 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 在交往中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 借鉴其他国家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 取长补短, 丰富和发展我们国家的文化, 希望能够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有所启发, 使我国的教育能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摘要:心理学家丹尼尔·格尔曼说:“家庭生活是我们学习情绪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几乎成了全民性的话题, 如何让子女成龙成凤, 更是父母最重视也是最紧张的课题。以《洋妞到我家》电影作为语料, 从教育观的角度出发, 对中美家庭教育进行对比分析, 并初步分析了造成差异的文化原因及这些差异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以期对教育的改革和进步有所帮助。

关键词:家庭教育差异,文化原因,教育侧重点,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2]Verna Hildebrand.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M].Prentice Hall, 1997.

[3]陈鹤琴.家庭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

[4][美]陈旭.天才还是大师——中美教育的差异[M].东方出版社, 2010, 1.

上一篇: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下一篇:BHI拟在建项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