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语言与文化差异

2024-11-29

中西方语言与文化差异(共11篇)

中西方语言与文化差异 篇1

中西方语言与文化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操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常常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使听者捧腹大笑.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通过各种渠道,我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语言与文化方面的知识。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外国演讲的人经常发现听众对他讲的某个笑话毫无反映。然而在国内同一个笑话会使听众笑的人仰马翻。

一个中国青年到附近游泳池游泳,一会儿就回来了,一个外国人问为什么,他解释说:“游泳池里人太多,水太脏,早该换了。像芝麻酱煮饺子。”另一个 中国青年笑了,而那个外国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芝麻酱和煮饺子。根本感觉不到丝毫幽默。

中国人见面互相打招呼时,常说:“你吃了吗?”而外国人会以为这种招呼是说:“我也没有吃,我们一起走吃点东西吧!”这种招呼以为只邀请别人来吃饭。也曾经一位刚到中国的外国学者结巴巴地用汉语说:“你们为什么老问我吃了没有?我有钱。”

英语中有Good morning,Good aftenoon,Good evening 都相当于汉语中的“您好”。但Good noon,Good night都是告别时说的话。

在美国,常会听到美国妇女谈她丈夫工作如何努力,干得这样出色,得到奖励等。也会夸自己的子女多么聪明等。然而在中国就会认为这样俗气。

一所美国大学开办汉语口语训练班,有两位教师来教,他们的本族语言都不是汉语。上课时,男老师指指自己说:“这是东西吗?”女教师摇摇头说:“你不是东西。”男教师又问:“你是东西吗?”女教师回答:“不,我不是东西。”

中国人也许会猜得出a ball in a shop(瓷店里的公牛)但想象不出说英语人心目中的形象:一头牛喷着鼻息,怒气冲冲地公牛闯进摆满景致瓷器的店里。然而,这种说法的意思是:在一个需要举止灵巧得体,细致周密的场合闯进一个行为粗鲁的人。

在中国文化中,龟有两种意义:一方面象征长寿,另一方面则是骂人。但是在西方文化中没有这样联想,乌龟不过是行动缓慢,其貌不扬的动物而已。

对于中国来说,蝙蝠是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这些联想可能来字蝙蝠的名称——蝠与福同音。在外国,人们提到蝙蝠,就想到丑陋凶恶的形象。

因此在我们与外国人交流中,我们应该时时刻刻的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应该在到达某国家旅游或学习前,了解对方的各种语言以及文化方面的各种事情,以免在外国人面前闹笑话。

中西方语言与文化差异 篇2

关键词:翻译的发展,翻译方法,翻译理论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翻译发展史的论文, 作者都是翻译界有影响的人物, 作为一个翻译硕士研究生, 虽然不及大师们犀利的眼光和对翻译的独到见解, 但是通过近年来对翻译理论的学习与运用, 我也想谈谈对翻译的一些认识, 以及中西翻译史的一些趋同点与异同点。

提到翻译首先我想谈一下“语言关系”。根据许均教授的定义, 一般来说, 所谓“语言关系”, 是指甲语言与乙语言或其他语言之间所构成的关系。在以往的语言研究中, 常见的有谱系关系、语系关系或语系之说, 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语言之间的关系的模式研究, 是将语言之间的关系比作和家族关系相似的谱系关系的一种确定模式。我们所说的“语言关系”, 还隐含着另一方面的意思, 即不同的语言对现实的构建和对人类经验的切分所反映出的不同语言结构关系。

平时我们所说的“翻译能力”也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具体翻译活动中所涉及的两种语言之间所构成的关系给翻译提供的可能性, 二是指译者在语言关系所提供的可能的翻译空间内, 凭借自己对所涉及的两门语言的驾驭能力, 在具体的翻译活动中所具备的一种才能。

无论是是中国还是西方, 翻译都是一项古老的活动, 从最初的原始部落间的交流中, 逐渐形成了最初形态的翻译过程。纵观西方的翻译历史, 在公元前3世纪揭开了序幕。广义上讲, 西方最早的已做应该是公元前3到2世纪之间, 72名犹太学者在古埃及的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旧约》, 即《七十子希腊文本》。而从严格意义上讲, 西方的第一部翻译著作是安德罗尼柯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左右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无论是广义上的《圣经》翻译还是严格意义上的《奥德赛》译作, 都是发生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 因此可以说, 西方的翻译活动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谭载喜教授在《西方翻译简史》中指出, 在西方的翻译舞台上曾出现过六次翻译高潮说可分为六个大阶段。第一次是公元前4世纪末罗马对希腊的文学翻译。这个时代出现了被誉为罗马文学的三大鼻祖:安德尼罗柯, 涅维乌斯, 恩尼乌斯。大量的希腊文学作品被引入到罗马, 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的大规模翻译。可以说, 这为今后的文学交流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第二次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后期至中世纪初期。这次翻译高潮的特征是带有宗教性质, 《圣经》的各个译本层出不穷, 形形色色。而哲罗姆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成为定本, 这就标志着《圣经》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地位。

11世纪到12世纪, 迎来了第三次高潮。西方的翻译家们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 把大批的阿拉伯语作品翻译成拉丁文, 在翻译的文化交流中, 我们也看到了穆斯林与基督徒的友好交往, 即便是在宗教历史上也是少有的现象。托莱多成了当时欧洲的艺术中心, 对后世的翻译活动交流产生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第四次高潮就是发生在著名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文艺复兴是一场思想和文学的改革运动, 西方各国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刺激着翻译活动的发展, 此时的翻译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翻译的范围之广也是“开历史之先河”, 它涉及了思想、哲学、政治、文学、宗教、科学等众多领域, 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翻译作品。如德国路德的《圣经》翻译;法国阿米欧的《名人传》译著;英国查普曼译的《伊利亚特》和《奥斯赛》。其中, 1611年《钦定本英语圣经本》的翻译出版则标志着英国翻译史上的又一重大发展, 在英国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人手一册的程度, 这对现代英语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次高潮是在17世纪末到20世纪初, 也就是所谓的“后文艺复兴时期”。虽然此时的翻译规模和影响不及文艺复兴时期, 但仍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译作。如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歌德等大文豪们的作品被一再译成各国文字。与以往的翻译高潮相比, 此次高潮对东方世界也产生了影响, 东方文学的译品也陆续问世。

第六个主要发展阶段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翻译活动, 这也是笔者要详细阐述的阶段, 因为这次翻译高潮形成了现代翻译的雏形, 它界定了现代翻译的范畴。在这个年代, 我国虽然在很多领域开始了翻译活动, 但是其翻译发展的道路却是曲折波动的, 下面笔者来简单总结一下形成原因。

二战后, 各国翻译快速发展, 但我国发展速度明显较慢, 这和我国建国初期的政策有关。解放初期, 我国在外交政策上是“亲苏”, 主要翻译作品来自苏联, 且集中在文学作品上, 这时, 我国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学作品、科技信息技术了解甚少, 由于缺少沟通, 这就大大阻碍了我们与西方国家的联系, 同时有不利于我国翻译事业的进展。随着“外蒙”事件的发生, 中苏关系恶化, 同时, 中美建交, 我国对外政策由“亲苏”转向“亲美”, 这时, 我国开始接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学作品以及科技信息。但是我国的翻译还是单一指向型的, 并没有出现“兼容并包”的情况。特别的文化大革命期间, 十年间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遭到不同程度的扼杀, 导致文明发展停滞不前, 甚至出现历史倒退的局面。直到改革开放以后, 由于政策上的开放, 外来经验的冲击, 以及全球化进展的延续, 由此, 我国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翻译事业也开始得到广泛重视。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译作。尽管如此, 实际上我国的翻译主要侧重于人文类, 也就是多文学, 少技术;而西方国家是重实效, 不仅文学翻译蓬勃发展, 技术类翻译也蒸蒸日上, 二次的工业革命推动者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

西方翻译史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活动虽然是一项以实践为主的社会活动, 但其本质与其他活动一样, 都需要一系列的理论作为依据。简单地说, 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翻译活动, 而反过来, 翻译活动也可以促进翻译理论的发展。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是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他首次把翻译区分为“翻译员”和“演说家”, 这也是最早的对翻译方法的定义, 即既是“创造”又是“美化”。自西塞罗以来, 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始终围绕着直译与死译、死译与活译、忠实于不忠实等问题展开。

在我国, 虽然有《周礼》和《礼记》两部典籍关于朝廷翻译官职的记载, 能够充分证明我国的翻译活动早已存在, 最早的文学译作也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的《越人歌》 (马祖毅, 1984:3—4) , 但是我国的第一个翻译高潮直到公元1世纪至2世纪的佛经翻译才出现。而在翻译理论反面, 我国第一位重要的翻译理论家是三国时期的佛经翻译大师支谦。支谦为大月氏人的后裔, 随族人逃兵荒到江南, 从小受汉族文化影响, 因此精通汉文, 又从同族者支亮出习得大乘佛教理论, 且同梵典。他对那个时代的义理隐晦, 文风过分朴素尚质的佛经译本很不满, 因此主张佛经翻译要“尚文”和“尚质”的调和, 从佛经发展的过程来看, 由质趋文乃是必然之势。支谦开风气之先河, 是不能否认的, 另外, 支谦的翻译风格也很适合于佛传文学的翻译。

相比之下, 中西方的翻译理论的起始时间先后相差大约三百年。时间上的差异并不代表一个翻译体系就因此优胜, 不同的翻译体系受其地缘、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 起始时间也会不同, 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因素。共同寻求翻译的发展途径才是我们翻译研究者应该注重的层面。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翻译, 首先要精通至少两门语言, 这是涉足翻译的最低门槛;再次, 也要了解两种语言国家的文化。就笔者而言, 在大学期间学习英语、德语, 既接触了一些美国的文化, 也了解了一些欧洲, 尤其是德国的政经文科, 这些知识对于我进行翻译有很大帮助。通过了解各国的文化异同, 求同存异, 总结出此类共性对语言, 对翻译带来的影响。例如德语, 在语言结构上与英语有着很大异同。生活态度上, 德国人较严谨, 美国人比较随意, 这在语言上也可以体会到。它们同属日耳曼语系, 现代德语和古代英语很相像, 至今很多单词拼写也是极为相似, 但在句子语法上有着明显区别。德语大体只分为“现在”与“过去”两种时态, 而且惯习惯把动词放在第二位;英语则不同。

最后, 想根据笔者的经验给翻译初学者一些建议:我们应该选择一门自己喜欢且擅长的领域进行翻译研究, 要是通晓第二外语就更锦上添花。随着英语的普及化, 对翻译的需求越来越多, 对翻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所谓的翻译可行性与否, 只是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今日不可译的可能过些年就成为可议, 我们要秉承创新的精神, 不断探索翻译的奥妙, 怀着对翻译的热爱与执著, 通过不断努力, 久而久之, 便可掌握翻译的规律性, 甚至开创自己的翻译理论。

参考文献

[1]、《西方翻译简史》, 谭载喜, 商务印书馆, 2004年

[2]、《翻译学》, 谭载喜,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年

中西语言文化差异与英汉互译 篇3

【关键词】思维方式;差异;英汉翻译

0.引言

翻译作为语际交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交融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翻译作为沟通两种不同语言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不同的语言文字有着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一种语言文字中的某些含义,有时候很难通过译文用另一种语言文字传达给读者,而翻译中所失去的恰恰就是跨语言文化的内涵与微妙。正因为如此,翻译工作者就要从提高自身的素质方面出发,努力创造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英语特点,并能让英语国家人们读懂和理解的英语表达法。

1.中西语言文化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由于中国传统的思想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形成了汉民族汉语重意合和具象思维的特点。西方的哲学家认为人类可以征服自然,这使得他们常把观察的视点放在动作的承受者上,所以,英语中存在大量的被动语态。另外,汉民族的思维受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汉语常用人称作主语,经常会用“有人”“人们”“大家”等泛指人称或省略主语的无主句。同时在对待时间的态度上,中国人以过去为取向,无论人们做什么都要考虑此事过去是否做过,而西方人尤其是英美人则习惯未来取向,主张一切着眼于未来。从而决定了中国人偏重顺向的和螺旋式的思维,而西方人则偏重于逆向和直线式的思维。英语具有明显的词形变化、形式多样的语法形式。而汉语无词形变化,语法形式的表达主要依靠词汇手段。英语可通过动词的屈折变化来体现不同的时态,而汉语因无词形变化需借助于词汇手段即表示时间的副词来交代动作发生的时间。英语是形合语言,这源于西方人习惯于分析,逻辑和推理,思维模式呈线性。反映在语言上是注重形态变化和语法结构,多用关联词语体现句子内部和句子之间的关系,结构较明晰。而汉语是意合语言,中国人讲注重整体和谐,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特点,汉语思维重综合和意会,反映在句子成分和结构上相对不明晰,这些差异在语篇衔接上有所体现,作为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到桥梁作用的译者,应该了解英汉语篇连接上的差异,需要使用一些翻译策略,使译文通顺连贯。

2.差异与英汉互译

翻译是一个理解原文和表达译文的过程,即在保持意义不变的情况下,用一种语言文本来替代另一种语言文本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理解、表达和核校。在翻译的实践中,理解是表达的前提,表达是理解的结果,两者互相作用,彼此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只有理解正确才能使译文表达准确成为可能,而在斟词琢句的表达过程中又能进一步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因此,理解和表达这两个阶段尤为关键。在英译汉过程中,可以把英语的从句拆分成汉语的小短句,使句子对仗,达到音韵美的效果。汉语是一种以分析性为主的语言,结构较弱,采取提取意义为指点的方法,各意群、成分等通过内在的联系贯穿在一起。语词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广泛地、准确地了解他国文化中的观念、信仰、习俗、价值标准等方面的同时,忠实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才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从事英语翻译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在实际工作中,文化信息有时很难传递到译入语中,结果对等的标准就不能完全做到。一般如果对于中国人来说“上火”一词,实在熟悉不过了,然而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你仅仅说一个“hot”,他们该怎样去理解呢?中国是一个有着源远历史的烹饪大国,其复杂的菜系更是举不胜数,当然对于国人来说,一说菜名就知道是什么菜,主料、烹饪方法、形状及口感都了解一清二楚,而对于外国人来说,如果直译的话,就有可能让他们产生误解。例如,夫妻肺片,民间翻译:Husband and Wife’s Lungslice (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麻婆豆腐,民间翻译:Beancurd Made by a Pock-marked Woman(长满雀斑的女人制做的豆腐);如果是这样翻译给外国游客的客的话,可以想象他们是如何的表情,这顿大餐还进行的下去么? 所以为了避免笑话百出,我们可以这样翻译:夫妻肺片—Beef and Ox Tripe in Chili Sauce(泡在辣椒酱里的牛肉和黄牛肚);麻婆豆腐—Mapo Tofu(麻婆豆腐的汉语拼音。有些菜名翻译为避免直译产生误解,我们可以从主料、烹饪方法、形状或口感、人名或地名等方面来着手进行翻译。

在汉译英的过程中,根据汉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组合成英语句子,由于英语是形合语言,汉译英的过程中注意词形的变化,时态语态的变化,添加表示并列,转折,递进等关系的连接词。因为汉语句子中主动语态非常常见,表现为较多的使用“有生命的主语+有生命的谓语”作为句子的基本结构。而英语国家的人们形成的是一种客观思维,其特点是会从事物自身的角度开始表述,因此英语句子中被动语态非常常见,表现为较多的采用“无生命的主语+有生命的谓语”的作为句子结构,如英语中两个比较特别的词语“it”和“there”,这两个词在英语中广泛应用,但是更多的时候它们是无意义的,只是为了满足语法结构上的需要。

3.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在英汉互译时应考虑到诸多因素,尽可能使译文在忠实于原文的情况下,达到通顺、自然,符合目标语的行文习惯。只有了解不同的语言文化对语言造成的影响,我们在处理翻译问题时才能更好地采用有效的翻译方法来处理由于语言文化不同导致的翻译问题,从而提高译文的质量。 [科]

【参考文献】

[1]乔曾锐.翻译经验与翻译艺术的评论和探讨[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背景冲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焦飏.论英汉翻译中的“翻译腔”问题[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9).

[4]尹富林,阮玉慧.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

中西文化差异在英汉语言中的表现 篇4

中西文化差异在英汉语言中的表现

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中,了解英语国家的知识背景和文化特征有助于对语言内涵的了解,有助于避免因文化冲突造成的误解.文章对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特征上的不同表现,分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作 者:李芬 LI Fen 作者单位: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0601刊 名: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ELECTRIC POWER年,卷(期):20088(1)分类号:H0关键词:文化差异 生存环境 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 习语典故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与分析 篇5

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饥,同时还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讲求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如福建名菜“佛跳墙”,里面有鸡肉、鸭肉、猪蹄筋、鲍鱼、海参、猪肚、鱼翅等多种主料,还有数种副料。这样调制出来的成品,个性全被埋没,而整体却光彩熠熠,这与中国人贬抑个性、讲平均、重中和的中庸之道是相通的。中国饮食过分强调味感,以及用餐的精神享受,忽视营养分析和营养的合理搭配,有其片面性。而西方饮食注重科学分析与营养,虽有其机械性,但从根本上来说,它对维护人体的健康发展是积极的。因此,中餐在其发展中,应汲取西餐的“科学”观念,取长补短,使之更为完善。中西方饮食内容的差异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都从动物身上取料炼而制。比较注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人的高。由于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又加之人口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原因的存在,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植物类菜品占主导地位。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通常多食“素菜”,年节里才加进荤菜。这一饮食习惯又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佛教认为,动物是“生灵”,而生灵是不可以杀死的,更不能食用。加之道教亦忌食鱼肉等荤腥,从而在中国大开素食之风,同时也推动了蔬菜类植物的栽培与烹调制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豆类制品技术的发展。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观念的普及,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正在加大肉类和奶类食品的比重。同样,在西方人的饮食结构里,蔬菜类也明显在增加,中西方饮食结构已趋向融合。中西方在饮食内容上的差异还表现在西方人喜爱冷食、凉菜,从冷菜拼盘、色拉到冷饮,餐桌上少不了冷菜。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绿菜花、西兰花等也都生吃。而中国人喜欢热食,除正菜前的小碟是冷菜外,主莱都是热的。在中国人看来,热菜凉了,就少了许多味,趁热吃才能吃出菜的味来,俗话说“一热三鲜”就是这个意思。中西方烹饪的差异在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它以极强烈的趣味性,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吸引着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的中国人。烹调之于中国,简直与音乐、舞蹈、诗歌、绘画一样,拥有提高人生境界的伟大意义。中国烹饪方法奇多:溜、焖、烧、汆、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等无所不有,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中餐工艺的变化较为复杂,很多菜点都费工费时,点缀过多,进盘的很多不能食用,不但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效果未必好。中国厨行有句话:“厨师三分艺,用料七分功”强调厨师个人对原料的选择、分档使用的重要性,也就是原料的标准对菜肴的出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西方人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肴制作规范化,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

再者,西方人进食的目的首在摄取营养,只要营养够标准,其他尽可宽容,因而今日土豆牛排,明日牛排土豆,厨师在食客一无苛求极其宽容的态度下,每日重复着机械性的工作,当然无趣味可言。西方的烹饪方法不像中国那样复杂多变,西餐的装盘立体感强,可食性强,所有进盘的食品绝大多数都能食用,点缀品就是主菜的配菜。西餐的原料多选择新鲜、无污染、天然、操作工艺自然的,尽量发挥其本味,干货原料用的不是太多,牛奶在西餐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供应商已根据原料的特点,使其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厨师不再是单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和确定使用哪种原料。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饮食方式也即怎么吃的问题,中西方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中国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围坐,共享一席,人们相互敬酒、劝菜,要借此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特别是在各种年节里,更是借饮食而合欢。这种会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传统。中国人进食的过程中无须他人事先进行食物的分配,而是各取所需,食客的进食量或者说是每个人所消耗的食物的量占总食物量的比例是不确定的。西方人习惯于分而食之,有专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一份的定量供应。在西方宴会上,虽也围坐,但各人的食物是单盘独碟的。

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自由走动,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而不必在餐桌上将所有的活动公之于众。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人性、对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人的独立和自主。此外,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用餐器具的不同。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

比喻及其联想与中西方文化 篇6

中西方文化中的比喻及其联想,有相似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喻体相同且喻义相似;也有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喻体相同而喻义不同或喻体相异而喻义相同.这是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既存在共性又存在个性所致.

作 者:曾庆芳 黄洪玲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47 刊 名: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5(4) 分类号:G04 关键词:比喻   联想   喻体   喻义   中西方文化  

中西方语言与文化差异 篇7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交际误区

文化, 作为一个专门术语, 富有弹性。有人把文化说成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 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 跨文化交流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 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所谈的不是因为语法结构出错而导致的词不达意, 而是指说话方式的不妥, 或不符合表达的习惯, 或说的不合时宜。说话人未能按照英美人的社会风俗习惯来交谈所造成的失误, 本文试图谈谈日常交际中出现的误区。

一、打招呼

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 一般采用下列用语:“上哪去?”、“你吃饭了吗?”如果把这些问候的话直译成英语 (即:Where are you going?Have you had your dinner?) 。英美人可能会茫然, 困惑, 有时也可能引起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 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又如:“Where are you going?”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 所以他/ (她) 对这一问话的反应极有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你管得着吗?) ”。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 ”“How do you do? (您好!) ”“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 ”“How are you doing? (你最近好吗?) 。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

二、称呼

在英美国家, 人们相互间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很大。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 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Wang。其实, 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 “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 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 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等于“Teacher Wang”。同样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李护士”称为Doctor Zhang, NurseLi, 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正确的说法是应按照英美人的习惯把Mr, Mrs, Miss与姓 (名) 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 往往用“大哥”、“二姐”、“大嫂”、“李大伯”之类, 这些称呼不可用于英语。用英语称呼时不论男人还是女人, 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

三、寒暄

中国人见面寒暄通常是:“你多大年纪?”“你能挣多少钱?”“结婚了吗?”。在英语文化中, 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 忌讳别人问及。有这样一组对话:“How old are you, Mrs Read?”“Ah, 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 青春永驻, 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 妇女更是如此。英美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 fine, isn’t it?”或“It’s raining hard, isn’t it?”“Your dress is so nice!”等等。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 (Where are you going?) 和“你在干什么?” (What are you doing?) 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四、赞扬与祝贺

在英语国家, 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当英美国家的人向我们中国人表示赞扬或祝贺时, 我们即使心里高兴, 嘴上难免要谦虚一番。这大概是我们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的缘故, 认为不这样, 就是对别人的不敬。例如:一位外国旅游者对导游小姐说:“Your English is quite fluent. (你英语说的很流利) 。”这位导游小姐谦虚地回答:“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 (不, 不, 我的英语讲得不好) 。”对于中国人的谦虚回答, 英美人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根据英美人的习惯, 当他们赞扬别人时, 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 而不希望以谦虚、客气的方式作答。对于上面的赞扬、恭维话, 英美人的回答是:“Thank you!”“Thank you for saying so.”

五、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 (如New Year’s Day) 外, 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 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 (情人节) , Easter (复活节) AprilFool’s Day (愚人节) Thanks Giving Day (感恩节) 和Christmas Day (圣诞节) 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俗也很不相同。如:在节日中, 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 中国人接受后一般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 可能招来“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 人们对别人送来的礼品, 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 并且欣然道谢。

六、比喻用语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日常生活中, 常借用动物或颜色的特征来形容人之特性的词语, 但这类比喻往往因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在英语中dog (狗) 的形象一般不差, 常可泛指人, 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可真是个幸运儿) 。在汉语里, 用狗比喻人多带贬意, 如“走狗”、“癞皮狗”、“狗东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另外, 由于环境、历史和文化的不同, 在表示相似的比喻或象征意义时, 英语和汉语会使用完全不同的颜色词, 例如:blue films (黄色影片) 、the blue-eye boy (红人) 、to be green-eyed (眼红、嫉妒) 。green hand (没有经验的人) 、in the black (赢利) 、black tea (红茶) 、grey mare (母老虎) 、grey experience (老练) 、white harvest (晚秋时节的收获) 等。

七、道别

英汉语言中告别的使用语言或方式也不大相同。中国人道别时, 把客人送到门口或楼下大门口, 甚至马路上, 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 主人最后要说:“走好”、“慢走”、“再来啊”等等。这些话都不能直译成英语, 如果说Stayhere, Goslowly, Walk slowly, Come again听起来不顺耳, 也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其实, 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或说:“Good-bye (再见) , See you later (回头见) 、So long, Take care (再见, 保重) 就可以了。

八、其他社会礼节

中国人使用“谢谢你”远不及英美人那样频繁。中国只有在别人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时, 才说:“谢谢”, 而且是真正表示谢意。一般来说, 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 听起来会很怪, 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 所有人之间, 即使父母与子女, 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 , 我们通常习惯客气一番, 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 你若想要, 就不必推辞, 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 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爱:中西方文化的共同语言 篇8

【关键词】爱 基督 孔子

一、基督教爱观

就基督教而言,“爱”作为一个信条和核心价值,“爱”作为宗教信仰的词语,不仅仅是感情的表达,还具有“价值”的内涵。

现在常用希腊语 Agape 表述圣经所讲的爱。旧约最早用来表达“爱”的希伯来文是 dodim 。雅歌书说,“我夜间躺卧在床上,寻找我心所爱的”,dodim强调夫妻之爱,是 d ō d 的复数,所表述的是正处于寻找中、并且不确定的爱。

后來 dodim 逐渐被另一个希伯来语 ahaba 取代。最后,发音相似的希腊语 Agape 成为现今描述圣经所表述的爱特有的语汇。在这些词语的替换过程中,爱的内涵也从“表达处于寻找中的、不确定的爱”,演变成“表述已经真正发现对另一位的爱、表述对爱的真正的经验”。

这样的经验并非以一己之爱为目的、并非以寻找自己为目的、并非沉浸在自身的幸福中,而是看重另一位。这样的爱是对另一位的关注,是渴望被爱者的益处,意味着准备好放下自我,舍己牺牲。

《约翰福音》开篇:“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翰一书又说:“神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这两段经文既宣布“道就是神”,又宣称“神就是爱”,这样,“道”(逻格斯)作为一个概念,就进行了理性的内涵转换。因而,谁如果施爱,谁就在上帝之中、并且上帝也在他之中。

无论是逻格斯、还是爱,都归溯于上帝,而上帝所启示的耶稣基督,就是真理、道路和生命。

“爱”的概念在新约福音书中进一步被普遍化、伦理化。在基督论和三位一体论的意义上,耶稣基督被视为上帝之爱的位格化,突破了以血缘和亲缘为基础的界限。耶稣在福音书中所展示和表达的“爱”,概括而言有四个特点:神爱(世)人 、人爱神、人与人要彼此相爱、当爱自己的仇敌。“爱”成为人们心灵力量和喜乐的源泉,日常必需遵循的“伦理规范”,所以才有了影响周边社会、甚至世界的能力,从而形成了特有的“基督教文化现象”。

二、儒家的仁爱伦理

孔子所建构的儒家思想就是“伦理”,而伦理体系的核心概念也是“爱”, 只是孔子通常用“仁”字 来表述他 对“爱”的理解。

在孔子之前,“仁”并不是常用的词语。即使偶尔出现,也往往是用来指称一种仁慈的美德。孔子最重要的功劳,是将“仁”转化成所有人都必需具有的美德。孔子是第一位这样的哲学家,他将“爱”解释成“人的本质”,并从爱中引伸出个人行为和公共道德的道德指导方针 。

“爱”的职责,就是通过道德质量发挥人的天性;而道德的实践,在于爱的潜能得以充分发展。儒家的“爱”,是对人性的基本要求和肯定。而“爱”首先体现在家庭关系中,然后再外推到一切的社会关系、甚至国家的政治关系。所以,“仁”代表父母与子女之间、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爱,以及更宽泛意义上的友善。在社会生活中,“仁”表现为尽职尽责(忠)和利他主义(恕)。中国正是在这样一个“价值”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无所不包的庞大伦理体系。

如何把“仁”付诸实践?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孔子认为,实践恭、宽、信、敏、惠这五种品德,就达到“仁”了。

可是在“实践”中,私人义务与道德责任发生冲突时,又当如何呢?《论语·子路篇》中,叶公和孔子的一段对话是迄今未了的公案。

叶公告诉孔子,我们乡里有一位名叫躬的正直人,他父亲偷了羊,他去官府举报,父亲因此被送进官府。孔子听了后回答说,我们乡里正直的人做法不同,因为父子之情处于天性,父子之间相互隐瞒就是正直了。

孔子把道德,特别是孝道置于优先地位,其实是源自仁的持守。柏拉图也曾思考个人对家庭成员的义务与对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在《尤息弗罗篇》中,苏格拉底曾问,控告自己的父亲杀人是否为一种孝行。苏格拉底没有给孝一个确定的定义,但从中我们认识到,以下的假定需要质疑:所谓道德上正当,就是去做我们认为神喜欢的事情。我们还必须同时去审查,能证明我们行为正当性的一般道德原则为何。

我不知道这样的观点是否影响了后来新约时期对上帝的公义和慈爱的神学观念,但是,没有上帝的“公义”作为终极标准,由“爱”延伸出来的道德或伦理,就难免走进“相对论”的死胡同。

三、结论

“爱”是人类共同的需要和追求,无论东西。

但是,儒家将“爱”置于人性之中,即:通过一定的道德认同和实践,将“爱”活出来,并且从家庭的亲情向社会推广。尽管如此,儒家的“爱”没有突破血缘和亲缘羁绊。因此,受儒家影响的华人社会就很难将“公义”置于亲情至上。由此类推,一切法律规章制度也就难以建立,即便建立,也难以获得尊重。

基督教将“爱”的源头置于“上帝”之中,是人向上帝学习怎样去“爱”。在《圣经》中,上帝要求信祂的人隔断血缘的纽带。所以,在信基督教的人眼里,“爱”的要求是统一的,“爱”的标准是统一的,如此就排斥了任何“人的因素”导致的偶然现象。因此,“爱”的个人实践也与彰显神的“公义”统一起来了。

【参考文献】

[1]《圣经》Holy Bible, 2006年8月,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篇9

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的目的和特点是语言文化的交流.熟悉两种文化和掌握两种语言同样重要.因此,本文着重讨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将英汉两种语言受文化差异影响而产生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比较,进而指出如何在翻译中进行合理恰当的文化转换,完成翻译的文化交流之使命.

作 者:谭慧明 作者单位:辽宁工学院,外语系,辽宁,锦州,121001 刊 名: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EDI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xx 26(6) 分类号:G04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 文化交流 价值观念 翻译

 

浅谈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与融合 篇10

摘要 :古语有云,人生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喜得贵子,是一个成功的人的标志,由此看来,自古以来,婚姻在一个人生命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承下来的婚礼习俗也成了一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可以透过婚俗,更清楚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婚姻是人类社会共有的制度之一。从古至今,婚姻对于任何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婚 礼是在公开的场合将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婚姻关系公开确定下来的仪式。因此在每一种社会文化中,都有举办婚礼的习俗。东西方文化有着诸多的差异,而婚礼文化作为文化百科中的一个分支,同样也展现了东西方的迥异之处,本文旨在通过婚礼习俗文化的不同来体现中西方不同文化在现代多元文化时代中的不同及相互融合和发展。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加强学生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适应。

引言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在中西文化中婚礼的对比所反映出中西方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从而促进中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首先了解中西文化中婚礼差异的必要性,在现在的多元化的时代里,人们思想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与西方人结婚,从而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避免了文化冲突。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西方人来说,结婚是最根本的人生变革之一,婚礼承载着两个相爱的人的幸福。婚礼习俗作为一种文化范畴,受到宗教、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因此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婚礼千差万别,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都表现出自己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方式。虽然有着不同的习俗,但是无论是哪里的婚礼都充满了祝福和笑声。本课题重点研究中西国家中整个婚礼过程中的形式,服饰、婚礼地点及婚宴的对比进行阐述。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和西方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中国和西方国家人们之间的合作往来与日俱增,而对西方国家文化、风俗习惯的了解仅限于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选择研中西文化中婚礼的对比研究作为课题来研究。

一.·中西方婚礼的对比

1·婚礼形式

1.1中国式婚礼形式及流程

①纳采:即男方请媒人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方家求亲; ②向名:男方在求婚后托媒人问女方的出生年月,准备合婚的仪式; ③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礼仪,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礼仪形式。古代的风俗要用大雁作为订婚的信物,说明双方已经订婚。后来就发展成送首饰,绸缎,甚至是羊猪;

④纳征:是纳吉后,男方将聘礼送往女方,是成婚阶段的礼仪,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义,数目取双忌单;

⑤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方家,征得同意; ⑥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式往往被看作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

1.2西方婚礼形式 ①来宾入席;

②奏结婚进行曲,亲友点上蜡烛,牧师领唱诗班进场,宣布婚礼开始,伴郎伴娘和新郎陆续进场,女方家长陪新娘进场全体起立;

③女方家长入席,新娘挽着父亲的手,步入大堂,伴娘和花童一同进入会场,全体来宾起立,父亲郑重的把女儿交给新郎,女方家长就坐,全体来宾就坐;

④牧师证婚,新人进行结婚宣誓,宣告愿意结为夫妻; ⑤新郎新娘互戴婚戒,宣誓;

⑥献诗,来宾在唱诗班的带领下,唱祝福歌;

⑦礼成,奏乐,新郎站右边,新娘站左边,两人一起走出教堂,伴郎伴娘随后,家属以及来宾随后退场;

⑧茶会或晚宴。但是整个婚礼过程却有着让人不可亵渎的神圣与庄重。

2·婚礼服饰 2.1中国式服装

中国服饰强调统一而不突出个性,在中国红色象征喜庆、幸福,吉祥如意。在传统的婚礼仪式上,新郎新娘都要穿着红色的礼服,是祝愿夫妻婚后的生活能够红红火火的意思。而且衣服上的龙凤图案也是必不可少的,按照中国传统龙象征男性,风象征女性都预示着吉祥。家里到处贴着红色的喜字,门两边也要贴上红色的对联,新房里的物品也大都是红色为主的。尽管现在受到西方的影响,也会穿婚纱,但在迎娶和婚宴开始后,还是要换上红色的衣服。

2.2西方服饰

西方服饰强调浪漫纯洁而有个性,因白色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吉利、平安、善意,富贵和童贞。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代表着对新郎的忠贞和自身的圣洁,新郎则是一声笔挺的西装。新娘的捧花和周围环境的装饰都是以白色为基调的。

3·结婚礼俗 3.1中国结婚礼仪

传统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象征蝴蝶双飞,痰盂,即子孙桶,是多子多福的意思,铜盆及鞋意为同携到老,银包皮带取其腰缠万贯之意,诸如此类,迟,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

3.2西方结婚礼仪

在古代的西方社会,新娘还需准备一些“旧、新、借、蓝”的东西。“旧”是指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旧纱,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新”指新娘的白色礼服必须是新的,它是纯洁童贞的象征;“借”是指新娘手里拿的手帕必须是从女朋友那借来的,表示不忘朋友的友谊之情;“蓝”是指新娘身上披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表示新娘对爱情的忠贞之情。

4·婚宴 4.1中式婚宴

在中国,传统的婚宴是一场非常盛大隆重的宴席,通常在中午举行,持续三天。在宴席上,人们只吃、喝、聊天,饭后各自回家。中国婚宴的费用是新郎分担。酒宴上,新郎新娘要分别向每个酒桌的贵宾敬酒,新郎新娘的父母也要向宾客敬酒,对宾客到场表示感谢和欢迎。

4.2 西式婚宴

西方婚礼仪式过后,经常会举行盛大的婚宴,叫做招待酒会。食物的种类是以新郎新娘的文化传统以及新娘家的喜好和经济状况来决定,而在西方经常是由新娘的家庭来支付婚宴帐。酒宴上新郎新娘会在宴席开始时跳第一支舞,之后酒宴开始。

5·婚礼日期的选定的禁忌 5.1 中国婚礼日期禁忌

避开三七九,这三个月份均有中国传统的鬼节,不易班喜事。

避开三娘煞,即每月的初三,初七,十三,十八,二十二,二十七,不以结婚,传说三娘专与月老作对,破坏别人的喜事,故月老不为三娘牵红线。

不选父母生日,父母生辰不予黄道吉日相同,不宜嫁娶。5.2 西方婚礼日期禁忌

避开大斋节期和,周五,十三日。

星期五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传说,在星期五这天发生了很多事;上帝创造了亚当,亚当和夏娃吃禁果,他们的儿子该隐杀死了他的弟弟亚伯,这一系列不好的事使周五成为一个不宜结婚的日子。

在最后的晚餐中,参加晚餐的第十三个人犹大出卖了耶稣,从此十三也是不详的象征。

6·戒指的意义

6.1中国的戒指相传戒指的由来据传是中国唐代唐太宗的独孤皇后所创,是在自己每个月不方便时,套上一枚戒指,告诉皇帝此时不可行房。

6.2西方的结婚戒指据传是始于1477年,迈士米尼结识了玛丽公主,且为公主的美丽和优雅动人所折服。虽然他明知玛丽公主已许婚给法国三储,但痴情的迈士米尼还是要向公主一表自己的爱慕之心。于是他便专门打造了一枚雕刻精细的钻石戒指,送给玛丽公主。玛丽公主最终为迈士米尼的真诚所打动,答应与其结为伉俪。自此,以钻戒为信物便成为了西方婚礼的传统。

二·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宗教信仰不同

在中国,人们并没有固定的信仰,只是都会遵从道德的约束,继而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夫妇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而是女从属于男的关系,从而确立了男尊女卑的地位,继而有了重男轻女的恶俗。相反的,在西方社会中,人们对宗教信仰是很明确的,而且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其中基督教是影响至深的宗教。基督教强调了男女平等的思想,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孩子,没有从属关系,重男轻女的生育观也是不存在的。

历史背景不同

华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处在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于是就有了对芸芸众生的“大爱”。因此“大爱”形成了中国根深蒂固的家庭伦理等级观念。迫使男女双方在选择自己的恋爱对象时须把家庭利益放在首位,必要时,为了家庭声望而放弃真爱,且因为此思想造成了古代女子在婚姻中卑贱的地位。

而纵观西方文化历史,其开始形成如今的资本主义文化是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的文化必然会带有其“人文主义”的特征。因此,也就形成了西方社会的“小爱”。西方的“小爱”思想成就了西方自由平等的家庭观念。西方男女有权选择自己将要共度一生的伴侣,而不需考虑家族声望,第三者也无需干涉。他们追求婚礼的个性化,因此西方婚礼浪漫纯洁而不掺杂任何物质利益。

3·价值观念不同

中国人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4·社会组织结构不同

宗法制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专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年,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而西方很早就就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民主、自由和依法治国。

三·结语

中西语言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篇11

无论在中国抑或在西方,翻译活动都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了。中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汉代,西方的翻译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自翻译活动开始以来,人们对翻译的研究大致分为两个路线,语言学翻译理论家从语言本身的语法,语义以及语言的使用技巧入手来研究翻译活动,力求让翻译产生一种与原文语义对等的译文。文艺学翻译理论家则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学艺术,强调翻译是艺术的再创造。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许多文学家的翻译作品中窥见一斑。两种理论孰好孰坏,对此我们很难作出界定,应视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对待。可是,有一点我们必须加以明确,翻译的本质是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变,是跨文化交流的工具,它的跨文化传播功能使得不同文化的语言得以转换。翻译的跨文化性要求我们在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研究中要对其中所涉及的文化现象予以足够的理解与重视。

美国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K.科拉克曾说过:“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可以看出,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传承交流的工具,同时又是文化的一部分。那么,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翻译活动势必也要受到文化的潜在影响。在此,笔者想通过英汉文化互译为例,从传统习俗、文化意象、宗教信仰与文化和价值理念四个方面来阐释一下翻译中的文化异同问题。

传统习俗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各自形式各异的习俗,概括来讲有饮食习俗,节日习俗,礼仪习俗,婚姻习俗等。拿饮食习俗为例,对于中国特有的食物名称的翻译应该遵循权威与约定俗成的表述为依据,久而久之,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活动中,彼此对于对方食物名称的称谓就日渐熟悉,并被接受,在语言的交流活动中就不会产生歧义与障碍。我们所熟知的“中国通”,加拿大学者大山就有以下对于食物名称的流畅翻译,代表了权威性与通俗性。如,

羊肉泡馍 (mutton soup with shredded pancake) ,

凉皮(jelley slices),

肉夹馍(preserved pork sandwiched in pancake),

红烧肉(red braised pork),

作为媒体人的大山对这些外国文化所未有的食物名称的翻译有很大的受众面,可被广大国内外人士所接触认可,通俗性很强,从而使翻译避免卷入“直译”与“意译”之争的漩涡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山在讲述这些词汇时也要配合解释、说明,所以翻译有传统特色的食物名称时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还可以采用汉语拼音加注释的方法来翻译。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配以插图或实物来加以说明。总之,在翻译时一定要达到通俗流畅、使之贴近生活,从而成为文化的代名词,如,百事可乐的翻译已经不再专指饮料,还变成了祝福语,“祝您百事可乐”的表达已经约定俗成,成为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意象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同一事物会形成不同的特殊印象,即为文化意象。文化意象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在各个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语言里,反映不同的自然、习俗、价值观念以及传统等。文化意象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民族性。

翻译的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它是信息的传播过程,只要不影响译文的准确表达,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保留意象的方法。因为不同的语言间存在相似性,一些英汉表达法在意象和含义上都具有相似之处,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可以将原文意象直接译出。如,画家徐悲鸿曾在青年时代夸赞其岳母烧得一手好菜,称赞一道红烧豆腐为“红烧白玉板,下肚福满肠”,从此深得岳母喜爱,自然对徐悲鸿和蒋碧薇的恋爱多了一份肯定。译者译为:“A plate full of white jade, it will fill your stomach with good fortune.”译者准确地把握了英汉两种语言文化意象的相通性,直接将原文意象译出,既简洁又传递了美感。玉石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是比喻事物美好的意象。又如温润如玉“as gentle as good jade”。

然而,有些意象只为一种文化所特有,如果译者仍旧按字面意思译出而不加以改变的话,译语读者就难以理解。这种情况下,就要相应地改变原文意象传递其意,也同样能达到与原文一样的交际效果。如,身在曹营心在汉,翻译为 “Although I work for him, my heart is for you”。英语中没有这段历史典故的意象,如果直译出来,就会扭曲其文化内涵,为跨文化交流造成障碍,所以要改变意象进行表达,依然能被译入语者理解。

成语典故也是意象的一种表现形式,翻译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下面的例子:

奇瓜异果“strange and different melons and fruits”,抒情写意“lyric and nonobjective”,经过大风大浪“going through ups and downs”,他们的努力一晚上就付之东流,“Their efforts came into vain in one night”,不请自来 “come suddenly”,举重若轻是她的生活准则“Dealing with difficult things smoothly is her living principle”,衣锦还乡“come back to hometown in full glory”,他们明争暗斗“There were many fightings between them, openly and secretly”,哪能意马心猿“can not change my mind constantly”,我心如月朗“My heart is as pure as the bright moon”,怪不得英雄难过美人关“No wander that the hero cannot avoid the temptation of the beauty”。以上成语的翻译,体现了不同文化意象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其中明月在中英文中都有比喻人品德高尚之意,翻译时,用直译较佳。但大多数例子为差异性意象成语,则不能采用直译,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使译文的文化因素被异国文化背景的人所理解和赞同。

宗教信仰与文化

每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是该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在中国有根深蒂固的影响,中国人信仰佛陀,认为他们主宰一切生灵。而基督教却是在西方的文化土壤中产生的宗教信仰。西方和中国宗教信仰的差异要求我们在翻译活动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有宗教比喻的词汇和表达不能望文生义,妄下断言。如:

望佛祖坚我意志壮我胆,

Hope the Buddha can help me to firm my determination and boost my courage,

保佑我功德圆满取经还。

Hope the Buddha can bless my successful pilgrimage journey.

修身似烧砖,

Cultivating moral character is like baking bricks to construct buildings,

悟道如打井,

Realizing truth is like digging a well to water fields and gardens,

参禅如梦境。

Practicing meditation is like making a dream to fly around in the sky.

很显然,在对中国佛教用语的翻译中,不能使译文语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该考虑到文化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统揽全局,把握语意,进行语言的添加和注释,实现再加工,使目标语群体理解其含义。但有时也可简而为之,如“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可翻译为“Amitabha, good, good.”

价值理念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判断的形成都是一个漫长岁月沉淀的过程,是历史演变的结果。哪怕是对同一事物,同一现象,同一个民族内部也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和评价。所以,我们说价值理念是复杂的价值观念。不同文化间的价值理念有其相通性和差异性。作为翻译工作者,应当正视价值理念相同与差异的存在,理解不同民族价值理念的形成和特点。这将对翻译实践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语言必然会体现价值理念,翻译时应注意两种语言在对同一事物的表达上能否产生一致的效果。如,这东西很金贵。译为 “It is very expensive and scarce, like gold”,可以看出,在中西文化中人们价值理念的共性,都把黄金视为财富的象征。翻译时也如出一辙,采用了相同的比喻。

中国人在受传统的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体现在医学的治疗方面即为中医。这种对于医学的民族价值理念是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体现在翻译作品中要注意表达的效果。请看下面的例子:

“您今天火气大,来,吃点鱼头豆腐汤降降火。”

“Today, you are temperamental. Come on, eating the tofu soup with salted fish head could lower your temper.”

“喝点人参药酒可以治好你的痔疮。”

“By drinking medicine wine with ginger can alleviate your pimples.”

“补品好了,我喂你喝。”

“The nutriment is ready! I help you to take this nutriment.”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在医学方面特有的价值理念。而这在西方社会中是不被普遍接受的,体现了不同文化领域的价值理念的差异。在翻译时,最好采取折中的办法,既体现原语文化的特色,又能使译入语言读者基本接受,达到翻译文化传播交流的效果。

这种价值理念还体现在审美学方面,又如:割双眼皮。 “Have a plastic surgery.”西方语言中的含义是做美容手术。

结束语

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是通过语言来衔接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翻译的关系自然密切。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对文化的关注也日益密切。而翻译是门跨学科的活动,这就要求在翻译实践中必须注意与之相关的其他文化因素。这样,翻译学才能蒸蒸日上,呈现繁荣的景象。

参考文献:

[1]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曹顺庆.跨越异质文化[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4]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英)施密特(Schmitt,N.),(英)麦卡锡(McCarthy,M.).词汇:描述、习得与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上一篇:一切还是如往常那样下一篇:工作总结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