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

2024-10-23

中西方文化差异(共12篇)

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1

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记录和见证者, 作为凝固了的文化艺术品, 从未间断过对人们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文化特质、哲学体系、艺术风格、审美观念、建筑历史等方面来看, 中西方建筑文化存在许多明显差异。

1. 中国的宫室建筑带有权力中心思想的印记

中国大型宫室建筑的特点是中轴对称, 中轴线上的宫室巍峨宏伟, 有多层级纵深, 两旁有附属性建筑, 左右对称。这体现着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君臣秩序、尊卑长幼之节。皇家建筑是帝国形态的象征。普通人家建筑也严格地体现着封建家长的权威地位——家长住上房堂屋, 子孙住厢房偏厦。即使最偏远乡村中的房子也遵守着宫殿建筑中蕴含的等级体系与社会思想文化准则。

2. 中国重视“内宇宙”修炼的思想在园林建筑中的痕迹

园林建筑体现了中国士大夫的思想追求和艺术情趣。重视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之学, 涵泳性情, 默思玄览, 修炼“内宇宙”, 在笔墨纸砚则为书画, 在草木土石则为园林。他们将内心修养作为宇宙中最广大最重要的学问。中国古代除了李白、徐霞客等寥寥数人, 并无太多探险家, 大约与士大夫重视“内宇宙”修炼而不重视对“外宇宙”的探索有关。反映在建筑上就表现出内容和形式的华丽、精巧。他们将“内宇宙”又投影在园林建筑上。苏州园林玲珑精致, 咫尺之间变幻多重景观, 譬如狮子林中的假山曲径, 极尽曲折回环之能事。

3. 中国建筑的围墙文化

中国建筑喜欢用一堵坚实的围墙把建筑封闭起来。作为家天下的皇帝, 更是给“国家” (以国为家) 修了一座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围墙。此处可隐约窥见中国内敛、保守的思想因子。

4. 中国建筑中的“天人合一”

徽派建筑模山范水、师法自然, 建筑和周围山川景物、地理形势融合无间, 让水土成为建筑的有机部分, 让建筑浑融而化入山川。中国建筑讲究风水堪舆之学, 大概与“天人合一”的思想间有某种内在的隐秘关联。

5. 西方建筑文化发展与中国文化的迥异之处

经历了风格迥异的不同历史时期, 西方建筑在每一发展阶段的特征都十分显著, 而中国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变迁的痕迹则微乎其微, 只有专业人士才能从斗拱的层数多寡等细微之处判断出一座中国古代建筑的年代。建筑的差异体现出西方有比中国更强的革命性传统。中国儒学几千年基本是一脉相承的, 也基本上无人挑战。西方则不同。中世纪否定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成果, 启蒙主义又打破了中世纪的黑暗与蒙昧, 重新尊崇人的价值, 在巴洛克、洛可可走上华丽、花俏、奢靡的险途之后, 古典主义又一次向简洁、典雅的古代传统回归。就这样, 西方在不断的否定之否定中比中国更早地迈向了现代文明社会。

6. 中西方建筑材料选材的不同

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 宫殿的基座和普通房屋的墙则用夯土;欧洲建筑的材质则主要是石头。从东西方民族的性格差异与文化差异中是否可以找到答案呢?石头真率、质朴、刚硬、雄壮;木材细致、深秀、坚韧、柔美。物犹如此, 人岂相同?

西方文明的源头有二:一是古希腊文明, 一是中东的基督教文明。古希腊文明中特有的是酒神文化, 酒神狄俄尼索斯象征着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 这种享乐与丰收、富饶联系在一起, 因而是明快、健康、乐观、积极的, 这与中国失意文人消极、遁世的及时行乐思想大相径庭。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有着人的七情六欲, 也折射出这种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民主与科学的源头都在古希腊, 继承了希腊精神的罗马人又发展了法治精神, 这些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基石。基督教给西方文明带来了宗教品格, 其特点是罪感文化与契约文化。认为人生来有原罪, 所以摩西与上帝订立了十戒, 遵守戒约可以上天堂。这种契约文化从外部调节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定程度上对酒神文化的张扬进行了矫正。总之西方思想文化更多的是石头般的真率、质朴、刚硬、雄壮。

与西方相对, 中国的儒教可以说是一种耻感文化, 讲究温良恭俭让, 讲究忠恕之道, 强调自我约束, 强调从内部调节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如果做不到这些, 则足以羞耻。中国人素有忍的传统与韧的精神, “小不忍而乱大谋”、“欲速则不达”是忍, 中国的自然条件与历史环境培育了国人的坚韧精神。佛、道作为宗教是儒的制衡与补充。中国的思想文化与木材的细致、深秀、坚韧、柔美有更多相通之处。

东西方民族的文化与性格差异在建筑材质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反映。

7. 西方建筑的开放特质与中国围墙文化的封闭、内敛特质西方建筑从正面一个方向即可获取主体印象, 庶几可窥

得全貌。即使草坪、花园也在开阔之处。中国的宫室建筑要在空中俯瞰才可获取整体轮廓, 此外大门口还要加上照壁, 所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诗句。中国的园林建筑回环、繁复、曲折, 决没有西方的草坪、花园来得直接、简约、开敞。中国无论宫室还是园林, 一律圈以围墙。西方建筑的围墙在若有若无之间, 即使有, 也不给人封闭、压抑的感觉。

这种差异同样可以从东西方文化中找到原因。起源于希腊的西方文明是海洋文明, 这种海洋文明富有商业精神。古希腊神话中的奥德修斯和伊阿宋即是典型的海洋冒险家。中世纪的骑士精神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文明。后来的麦哲伦、哥伦布的探险之旅更是改写了整个世界史。美国是一群来自欧洲的冒险家的后裔建立的, 后来很多美国人到西部淘金成就了美国的西部大开发。总之, 西方海洋文明富有外向的扩张性。

而中国文明可以说是黄土文明, 这种黄土文明即是农业文明。东西方的这种文明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很大。中国人安土重迁, 家园不仅提供衣食, 而且是宗庙所系, 古训有“父母在, 不远游”和“叶落归根”。中国人自居于天下之中心, 对待周边民族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 实行德化要近者安而远者归, 要四夷宾服。总之, 中国文明富有内向的聚敛性。

西方人把世界幻化为自家的花园来游戏探险, 而中国人把自家的园林臆想为宇宙来修养心性。海洋文明与黄土文明的这种差异在建筑上得到了确实的反映。

8. 中西方建筑文化总结

(1) 中国建筑的意境与西方建筑的典型中国建筑基于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高度和谐的传统文化精神, 可以用“意境”二字来概括, 创造的建筑形象强调神似、写意, 与自然界参差相依而求得和谐, 以“天人合一”为其终极目标。而西方建筑美学主题则可以用“典型”二字概括, 美学思维使用了求异思维, 力求在无尽的纷争中达到对立统一。

(2) 传统与原创

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判断包含很强的社会性, 表现为重社会、重传统、重伦理。西方则宣扬个人本位论, 中国传统建筑思想中洋溢着的审美因子中缺乏足够的冲突、夸张和崇高, 一切都被消融在静观平和的超越自我的境界之中。这种审美静观的心灵境界限制了人的创造能力, 思维的收敛性使得建筑创造固步自封的趋势在近现代物质技术大大更新的条件下显得更加明显。相反, 伴随着西方美学理论和其他艺术理论的兴起, 西方现代建筑的各种流派不断涌现, 使“天人相分, 天人相争”的成分更加浓烈, 使建筑形象“冲突化”的趋势得到进一步强化。

(3) 幻想与理念

西方建筑理论强调逻辑, 富于理念。古罗马时期维特鲁维就提出“实用、坚固、美观”的观点。如果说西方建筑的理念性集中体现在“实”上, 则中国建筑的幻想性集中体现在“空”上, 寻求一种虚幻的和谐。中国建筑不很注意整座建筑的体量造型与透视效果, 而更注重在平面上铺展与在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 以及建筑群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所显现的画面效果。

(4) 礼乐与逻辑、趋同与求异

中国建筑的哲学依据在于传统的礼乐精神, 即“大壮”思想与“形适”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秩序”, 整组建筑群、整座城市, 乃至整个国家的建筑, 都被纳入了这种统一的礼制规范中。以四合院形制为例, 外部由界限分明的围墙围合, 入口处要以照壁和影壁屏蔽, 显现出内向、自卫的心态, 反映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与外无涉的封闭特点。实是建筑物, 虚是组成建筑物的院落, 二者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其伦理功能和群体意识极为明显。

西方建筑文化的特征为理性与抗争精神、个体与主体意识、怀疑与否定综合形态, 西方建筑通过中性空间向自然开放, 不强调内部空间, 以外部空间为主, 四周以开敞的柱廊形成外向的离心空间, 西方人把广场称为城市客厅, 表明了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向, 孕育了对待自然坦率、诚实、勇敢的心态。

9. 结语

改革开放初期, 国外五光十色的建筑风格一下子涌进中国, 崇洋媚外、盲目抄袭的现象层出不穷, 催生了千篇一律的建筑面孔。大浪淘沙, 开放国门几十年后的中国开始不再盲从, 逐渐注重文化底蕴的挖掘, 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性, 建造和完善不失本色的有亲和力的中国城市, 是年轻建筑师身上非常重大的责任和义务。

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2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在各种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因此,我们有必要找出其中深层次的原因,客观的认识并分析中西文化差异,这些对我们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身为建筑学专业一名大三的学生,彻底剖析清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今后的学习生活,课程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关键字:中西方文化差异

碰撞交流

价值观

审美观

语言文化

建筑

绘画雕塑

饮食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是优势民族,也没有哪一种方化是劣等文化。中西方文化之所以能传承至今天仍然保持其鲜活的生命力,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独特性。因此,我们不能片面的断定哪一种文化是好的,哪一种文化是差的,这种行为是武断的。然而,对于中西方文化美与丑的认识,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看法,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种认识和见解都代表着个人的审美情趣。

璀璨的中国文化

灿烂的西方文化

既让要说中西方文化的美与丑。首先来说一下生活中人们对“美”与“丑”的评价标准。人们对美丑的认识与职业,经历,文化素养,价值观等诸多方面有关,一个人随人生阅历的增长,对美丑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总结一下,美与丑的关系包括以下几点:

1、美与丑相对的,缺少了任何一个就没有了比较。

2、美与丑是个人的审美,并不是所有人的审美。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觉得那些韩剧真心一点也没意思,金秀贤,李敏镐一点也不帅,而大多数女生觉得他们很帅。

3、美与丑并不矛盾。因为美与丑有很多种,一个个体上既可以存在美,也可以存在丑。例如一个人外表丑而心灵美。

4、美与丑有区别:因为有区别,我们才能够分辨什么是丑、什么是美,从而有了美、丑这两个词。.没有美何以见丑,没有丑岂能显美.这个哲学问题太宽泛了,我在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

知道了美与丑的评价标准,那么现在就来谈谈我对东西方传统文化差异性的认识和其间美与丑的个人看法,可能有些见解比较偏面,还请大家见谅。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民族知识、经验、价值、信仰、习惯、制度、宗教、等级和时空观念的总合,指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整个生活方式。中西方文明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的不同,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深深印上民族精神的烙印,是民族灵魂最生动的写照。虽然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不同文化愈来愈呈现“文化全球化”的趋势,然而千年的文化积淀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中西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化传统强劲的连续性决定了二者间在各个维度上的差异都仍然是巨大的。下面我就从从语言文字、建筑、绘画雕塑、饮食等方面具体进行论述。

1、语言文字方面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以汉语和现在国际社会比较流行的英语为例,中国人的思考速度比美国人的思考速度快。因为,中国人的“声音的种类”比美国多。曾有人比较过,用英语和汉语背诵乘法口诀的速度:汉语用了30秒,英语用了45秒。因此,两人同时背诵乘法口诀。30秒的时候,汉语使用者一定想到了九九八十一,而英语使用者肯定想到不了这里,可能也就是七七四十九。这就说明了:声音种类多的语言的使用者比声音种类少的语言的使用者思考速度快。普通话的声音种类多于英语,所以,中国人的思考速度比美国人快。现在,英语单词的数量,已经超过百万了。惊人而可怕,普通人一辈子也记不完的。而这些单词都可以用四千个汉字表达。真庆幸,我们生在中国而不是美国。而且,汉语采用象形会意的文字符号,尽管由于经历历史演变而与词义的直观联系变得模糊了,但仍然留下文字理据性的痕迹。每一个文字背后都隐藏着一段动人的故事。而且,由于汉语独特的魅力还演变出各种文化,如书法,篆刻,剪纸,服饰等,剪纸艺术

刺绣艺术

篆刻艺术

服饰艺术 内容非常博大精深,因此,就语言文字来说,汉语相对英语来讲具有相当的优势,真心佩服我们先祖无与伦比的聪明才智。

2、建筑方面

作为一名建筑学的学生,我们已经在过去的两年多的时间里详细学习了《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我想我们对中西方建筑的总体特征了解的还是比较多的。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

西方帕提农圣庙

中国传统建筑

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西方由于崇尚力量,建筑总体上都建的雄壮有力,而中国比较注重灵活美观,所以建筑比较轻巧,相比西方比较笨重的形体,我认为中国建筑优美的线条,精美的做工更胜一筹。

在造园艺术上,西方古典园林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园林中所有的景 物,无论是建筑物还是山水树木都有人工穿凿的明显印记, 其楼阁亭台排列整齐, 花木修剪成形, 水源理成喷泉,一切都很规整。比较有代表的是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造园手法以几何直线为主,它与中国古典的皇家园林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它完全是人工雕琢的,极其讲究对称和几何图形化。

凡尔赛宫庭院示意图

中国古典园林风格是崇尚自然, 在造园的过程中”自然”一直是中国园林进 行艺术创作的最高原则和审美标准。中国古

典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为一体, 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 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 力求再现大自然中各种事物、景物的造型和气势。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北方御园还是江南私园都很强调顺应自然,巧妙设置的山水树木、亭台楼阁, 显现出浓郁的自然韵味。所以就造园手法来说,随让各有优点,我还是欣赏中国融自然与山水的造园手法

3、绘画雕塑方面

要谈中西方绘画中美学的差异,必须要从它们的根源说起。中国绘画脱胎于工艺装饰艺术,古代中国绘画三大体系中的院体画、文人画、民间画都不同程度地传承了装饰艺术的典型特质,即平面性与装饰性的审美趣味,画者将表现对象依照自己的理解进行美化加工,而非追求写实的准确性。而西方绘画则溯源于古希腊艺术,古希腊人善于捕捉微妙的比例关系,精于数学与哲学,力求明白准确,追求心灵健康与肉体完美。他们的艺术也力求逼真、写实与理想的结合,从他们的雕塑中就可以看到这点:雕塑多以最美的人体为摹本,表现自编神话中的众神,形体极为精准,比例亦臻于完美。如柏拉图所说:“艺术是摹本的摹本”。

于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中西方绘画中最本原的美学差异:写意与写实。

中国绘画偏于精神性的写意,表达了画者对物象的理解及感受,表现物象最本质特征,并进行了理想性塑造加工。其精神性常常高于画本身的表达与技法,物象

中国水果画

西方水果画 作为抒情的媒介表达着作者的而西方绘画则偏于写实性地再于构思,技法展示遮蔽了画家层物象才能体味画家深藏的内心世界。而且西画常以故事性或场景性代替精神性,在立意上存在缺失。

就这两种风格而言,我个人都很喜欢,但中国画缺少明暗关系,画出来的人物山水都是平面化的,西方画透视学的应用使其更具有体型感,学了建筑

中国人物画

西方人物画

以后,特别是学了素描,水粉以后,我更喜欢西方的那种画风。但是毕加索的抽象画虽然被公认为传世之作,也许由于自己艺术修养不足的原因吧,个人完全欣赏不了,自然觉得没意思。

雕塑艺术是人类情感外溢的物化形态,是中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古代还是近代,雕塑的创造都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精神,是人类主动的创造行为。从古希腊创立并奠定了以人为主题的雕塑形式后,一直到现代雕塑兴起的2500年

精神境界与人格追求。现对象,往往表

达重的精神表达,要透过层中,人像始终占据着雕塑题材的主导地位,涌现出众多优秀的人像雕塑作品。有单人的也有组合的,动作姿态丰富多彩,这与古希腊“人,乃万物之尺度”的观

念有着文化上的必然联系。相比之下,中国的雕塑显示了题材广泛的特点,不仅有人物,动物,虚构的动物(龙、凤、麒麟等),人与动物的合形(女娲、伏羲的人首蛇身),还有山水树林,云朵雾气,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生活场景,以及大量动物器物的造型。尤其在早期雕塑艺术中,各种题材并无明显主次之分,也

西方雕塑

中国佛像 无主辅之别。只是到了后期,特别是宗教雕塑兴起后,人像才得以充分发展。若单独一人像来说的话,我认为西方的雕塑表达的人物思想更深刻一些,人物刻画的比较细腻,相对来首有较强的表现力。

4、饮食方面

吃中餐时,围坐在餐桌旁的进餐人各取所需,各自根据各自的喜好选取相应的饭菜;餐桌上的任何一种饭菜都不属于任何一个食客,大家为了相同的目的在同一张餐桌旁,面对相同的饭菜各取所需,解决饥饿问题和生存问题。筷子的发明是我们祖先的又有一个创举。筷子利用杠杆原理夹取食物,可以促进手、眼协调能力,强化手的精细协调动作,促进视觉发育,还有健脑益智的作用,相比西方的刀子叉子要更方便的多。所以说筷子文化相对于西方的刀叉文化要先进的多。然而吃西餐时,每个食客只能吃各自的那一份饭菜,不同的饮食文化,归根结底就是文化的不同。

中西方体态语文化差异 篇3

关键词:跨文化:体态语;非语言交际;差异

身体语言是一种非语言沟通方式,它可以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和态度通过身体运动,即发送按摩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来自不同的文化,互相交流更频繁。肢体语言,在跨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更多的参与或相关的角色。相同的语言,肢体语言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肢体语言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因此,一些专家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门外语的不同意义。

一、身体语言的特性和功能

首先,语言交际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和有严格的结构,而非语言沟通没有正式规则和模型,固定结构,需要综合分析的情况下,正确理解非言语交际行为。其次,语言交际使用特定的符号,但非语言沟通没有一组符号与明确的符号。非语言沟通,有很多类似的符号表意方式,但不是每一个运动都有固定的意义。第三,语言交际时要有人说话,打断当有人停下来。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语言是后天习得的,而不是天生的。非语言沟通的方式是人类本能的一部分,如哭、笑和面部表情。非语言行为,如手势、实例,面部表情等等,可能会增加或加强语言信息的意义。非语言行为可以调节我们的沟通。例如,两个人谈话时,他们经常用目光接触和语气表明下一位演讲者是谁,或谁想说话。

二、中国和西方的肢体语言文化的比较研究

(一)目光交流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就是说,目光接触可以揭示复杂的感情和它的变化可以反映所有的情绪,如他们的微笑和眼泪。根据美国文化,它需要人们互相看看。在美国,人们直视另一个人的眼睛,意味着你是诚实,礼貌和自信。然而,当与别人交谈,你看其他地方意味着你有其他利益。然而,在中国,太多的目光接触表示对别人不礼貌的。例如,当中国学生上课,学生们避免教师直接的目光接触。特别是,当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们通常低下头逃避老师直接的目光接触。

(二)手势

每个国家使用手势来表达特定的意思,但是一个手势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在不同的文化。即使在同一个国家,手势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因为不同的习俗和传统。通常情况下,人们可以了解彼此的心理活动通过手接触或移动的手,向其他人传达自己的意图。一些手势在某些文化具有独特的意义。例如,在中国,当我们想要有人来这里,我们伸展手臂和手掌向下,手指上下移动。然而,在美国,伸展手臂和手掌,手指来回波动,这是要求别人消失。

(三)姿势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姿势,这是一个跨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姿势包括坐、站、跑步、散步,和克劳奇下跪。与口头语言相比,姿态反映了思想通过他的思想。在中国,作为一个孩子会被告知,我们应该站直如松树、坐静如钟,这是对别人尊重的好方式。然而,在西方国家,人们以一种放松的方式坐着或者站着,甚至是他们的总统。以上课为例,在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站着,被认为是尊重老师。相反,西方人经常回答问题时坐在他们的座位。这个例子反映了西方人比中国学生更放松。

(四)面部表情

据说西方人有丰富的面部表情和亚洲人后他们的幸福和痛苦。面对你搜索知道某人生气,厌恶,害怕,悲伤,等。言语不能总是描述感情的人,往往是难以用话语来表达的书中你看到某人的脸上激动的瞬间。

相同的面部表情可能意味着不同的在不同的文化。微笑存在民族多样性,即使微笑露出快乐和幸福共同之处。以微笑为例,美国人认为微笑是空地,快乐和幽默,但是中国人民可能因为紧张和尴尬的微笑。我们经常对别人微笑,当我们向他们道歉,掩盖我们的尴尬。而在西方,你犯错误,想向你的老板道歉,如果你微笑他认为微笑是缺乏严肃性。

三、中国和西方之间的肢体语言差异的解决方案

(一)身体语言沟通的障碍

人交往的时候,在不同的文化中长大的,他们的种族中心主义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其他文化的概念和标准。如果我们认为我们自己的文化理解,不学习其他文化,我们会遇到困难,当我们与别人交流。根据人们的价值观系统,它可分为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个人主义文化的人喜欢独立、自由和特别。因为两种不同的文化取向,他们将显示一定程度的使用在非语言交流空间。集体主义的人们经常保持和谐和避免不愉快的行动和想法。

(二)避免沟通障碍的解决方案

我们知道肢体语言沟通问题和障碍。如果想成为进行成功的沟通,我们必须解决这些障碍。我们需要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理解别人的想法。为了消除这些障碍,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正确的文化视角,应该试着理解别人的价值观和适应或接受它。

我们应该避免在跨文化交际文化的负迁移。文化负迁移意味着当本机语言和外国语言交流有冲突,人们通常联系和对比一下本土文化,风俗,历史背景和思维方式。因此,为了避免誤解,使顺利沟通,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文化负迁移的干扰在跨文化沟通。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刍议 篇4

关键词:文化差异,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加速, 语言作为一个展现民族文化的载体, 其发展已经步入了全球化时代, 人们对于语言的学习已经不在满足于静态的语言形式的学习, 更多的是追求动态的语言跨文化的交流能力, 而这就需要学习者去了解该语言形式所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文化内涵 (世界观、价值观、意识形态等) , 增加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提高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 处于全球化的进程中, 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不断的产生着冲突与融合, 学习英语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习其特有的文化内涵的过程, 因为语言也直接反应了文化内涵之间的差异。下面笔者就中西方文化中的典型的几个方面的差异做下列对比分析:

一、社会礼仪方面

1、

称呼英语学习中, 我们不难发现, 在西方, 称呼是比较笼统的, 比如“aunt/uncle”一词, 涵盖了中国称呼中的“姑姑、舅母、叔叔、姨夫”等堂表亲, 另外西方国家在称呼长辈时习惯直呼其名“John/Ross/Monica”, 而这在中国是非常不得体的, 是没有礼貌的表现, 当然这也和中西方的历史文化差异密不可分, 中国自古以来遵循封建等级制度而西方一直崇尚人人生而平等, 这种差异正是两种文化不同作用的结果。

2、

敬语谦辞同称呼一样, 英语中的敬语谦辞也非常少。比如sir/you一词就涵盖了汉语中的“您、经理、局长”等, 汉语中谈及别人时要用敬语, 谈及自己时要用谦辞,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谦虚”是一种美德, 因此中西方接受赞扬时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OH!How pretty you are! (哦, 你好漂亮啊!) ”, 西方人听到会毫不犹豫的回答:“Thank you!”, 而中国人会谦虚的回答:“过奖, 哪里!”

3、

问候语初学英语我们学的最多的是相互之间问候的方式, “How are you?/How do you do?/How a nice day!”西方人与不太熟悉的人交流时, 从不提及别人的私人问题, 如“How old are you?/Are you married or not yet?等, 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或者有别的企图。而中国人见面最常用的问候语就是“吃了吗?”“你最近又瘦了/胖了”“多大了?有对象了吗?”这是中国人表达对别人关怀的一种形式。这也是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西方人特别注重保护个人隐私, 喜独立, 而中国人则更喜欢一家人的感觉, 喜欢了解别人也愿意坦诚自己。

二、社会习俗方面

女性在人类社会中一直是弱势群体, 但是西方女权意识觉醒较早, 女权运动为西方女性争取了更多的自主权, 女士优先的礼节在西方社会随处可见, 而中国社会女权意识虽然也正在觉醒, 但对女士的礼节似乎比西方还是要少一些。再就是双方的婚姻观也有着极大的差异, 西方崇尚自由的婚姻, “合则来, 不合则散”, 因此西方国家的离婚率比较高, 而相比来说, 中国人的婚姻观是非常传统的, 追求稳定, 选择结婚对象时慎之又慎, 一旦选择了, 便不会轻易改变, 而是更倾向于夫妻之间应该经过磨合去更好的适合彼此, 而且中国的婚姻一般都会和道德联系到一起, 经常离婚的人会惹人非议。

三、引用典故方面

每个国家的人们日常语言交流都会习惯引用历史典故, 如果不了解典故出处, 不明白其引申的意义, 只靠字面意思是无法理解说话人要表达的确切意思的。比如中国人常用的“马后炮”、“空城计”, 西方人会用的“David is a Shylock. (大卫是只铁公鸡) ”“Mr.Green is a man who have an axe to grind. (格林先生是一个有城府的人) ”如果对对方的历史文化不了解, 听到这样的话语肯定会一头雾水, 不知所云。中国的典故常出自古代的名著、神话传说、文艺娱乐项目 (戏曲、围棋、象棋等) , 而西方的典故用语常源于古希腊传说、圣经、莎翁剧、传统的运动项目及英美文学中的故事等。

四、习惯用语方面

英语学习中, 我们常常会碰到许多不知其意的习惯性表达, 这些习惯性表达往往是句子和文章的主旨所在, 所以准确把握英语中的习惯用语, 理解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也是语言文化学习中重要的环节。下面以与狗有关的习语为例: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这点我们无法否认, 但是在中国和狗有关的习语或者成语大都含有贬义, 如:“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走狗”等, 而西方的主流文化为古希腊文明, 除了“dog”本义是中性词外, 一般引申义都为褒义, 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真是个幸运儿) ”“Joey is the top dog in company. (乔伊是公司的头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 (每个人都有幸运之时) ”等, 当然也有少数俚语里面狗是不好的象征, 如:“That star named Mark is a dog. (那个叫马克的明星不卖座) ”等。

总之, 现在的英语学习者主要是以增强其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 而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通过语言差异的对比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只有掌握了语言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才能免除学习上的困难与理解上的尴尬, 才能更好的去认知这门语言, 去运用这门语言, 才能使学习的语言真正成为传神达意的交际工具。

参考文献

[1]周雪, 张焕香, 王盼盼, 张宋磊, 吴昌佶.大学生中西方语言文化现状及策略分析——以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2 (04)

[2]奚莹.基于文化差异角度的英汉习语翻译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09)

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5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向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梦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研究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我表现自我。所以,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构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我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所以,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正因为如此,中西两种文化在对某些单词所带有褒贬色彩上有差异。如: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我国的群体性文化,十分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四世同堂”“合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良言古训;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我的双手去独立生活。同样,年龄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本事,一般也不会拖累子女,他们往往要住进老人院,由社会关照。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篇6

【摘要】本文中,笔者从自身的翻译经验出发,对比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效果,并通过举例说明,文化因素对翻译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以期能够让人们增强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差异的重视,从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文化差异敏感性。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障碍 翻译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过程,它注重对信息、内容以及艺术的表达。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翻译家曾指出:“我们所说的翻译,就是在译语中使用最贴切的对等词汇将语言和文体描绘出来。”多年来,功能等值、对等、传神等标准已经被翻译界的人士列为翻译实践中的通用规范。本文中,笔者从自身的翻译经验出发,对比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效果,并通过举例说明文化因素对翻译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以期能够让人们增强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差异的重视,从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对文化差异敏感性,进而帮助改善人们在翻译中经常遇到的文化障碍。

一、生存环境的差异

通常我们将一个民族所归属的地质条件和生活领域统称为生存环境,由于语言来自于生活,所以生存环境是影响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主要因素。例如,汉语中的“东风”与英文中的“east wind”,因为中国东面紧邻大海,所以中国文化中的东风有春天、温暖之意,而英国面临的是大西洋,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其东风则意味着寒冷。为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区别地域之间的差异,以免由于语境上的误区造成读者的误解。如果翻译者想要很好地将一篇作品翻译出来,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外,还要对各国的文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分析中西方语言之间的差异,从而找到其共同特性,以保证能够最大限度的表现出作者的本意。

二、历史文化的差异

中西双方都是历史悠久的国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沉淀出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例如,汉语言中会存在许多的故事,“卧薪尝胆”、“毛遂自荐”等成语都源于历史典故,而“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等都是中国的传统寓言。但是英国的许多典故中涉及的人或者事物都是源于英国的文学宝库,莎士比亚的一系列作品一直广为流传。另外,由于受到西方的圣经、罗马神话等影响,许多典故都源于希腊神话。

三、社会习俗的差异

社会习俗往往导致中西方国家对相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比如,汉语言中,“狗”被视为是一种卑微的动物,因此与狗相关的一系列语言都包含贬低的意思,例如“狗急跳墙”、“狗眼看人低”等,但是在西方国家,狗则被视为忠诚、勇敢的象征,并经常被用来比喻人类,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得意之时)”等。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民族心理之间的差异会导致人们对不同事物的褒贬含义有所不同。如果只是单纯的利用字面意思翻译,不能通过分析习俗差异来展开翻译,将导致翻译出的内容不切实际,甚至会传递出错误的信息,从而造成交际过程出现障碍。

四、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信仰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成分,对于人类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宗教信仰中最主要的就是佛教和道教,而西方则以基督教为主。宗教信仰之间的差异也就导致了人类在语言上表现出了不同。如,在与佛教有关的习语中有“五体投地”、“借花献佛”等,而西方与神、上帝有关的词汇包括“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等。在《红楼梦》中刘姥姥说过一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杨宪益则分析了中国的汉语言文学之后,将其翻译为“Man propose,Heaven disposes”,既保留了文章的宗教色彩,也充分体现了刘姥姥的宗教信仰。而对于英美的读者而言,将其翻译为“Man propose,God disposes”则更容易被接受。

五、思维方式的差异

语言的表达是受思维控制的,由于各民族的思考方法有所差异,就导致了每个民族千年以来形成的语言文化倾向都有所不同。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手段,翻译本身将受到思维方式的限制。中国人表达事物时习惯由因到果,从大到小,先后有序来进行阐述;而英美人士的思维表达却和中国人相反: 由小到大,先结果后原因。例如,表格中填写地址:北京朝阳区平乐园8号。翻译成英语应该是:No.8,Ping Leyuan,Chaoyang District,Beijing,China。如果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直接翻译成China,Beijing,Chaoyang District,Ping Leyuan,no.8西方人就不能理解。因此,翻译工作者只有了解了中西方人民思维方式的差别,才能准确地进行翻译。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中西方文化之间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的差异,他们都与翻译工作息息相关。为此,如果翻译者想要很好地将一篇作品翻译出来,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外,还要对各国的文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分析中西方语言之间的差异,以保证能够最大限度的表现出作者的本意。

文化和翻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翻译的过程不单纯是在语言层次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过程中的难点并不在于对语法和句子结构的分析,而在于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导致的语言活动负迁移。互译的过程就是一个克服文化障碍的过程,而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语言中往往包含一系列社会范畴的内容,包括社会现象以及历史现象等。由于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不可分割的特性,在翻译之前先了解各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将会帮助翻译者轻松跨越语言之间的障碍,从而翻译出更贴切的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张代芬.浅析中外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以《甄嬛传》英文译本为例[J].科技致富向导,2014(14):287-287,295.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翻译 篇7

1.1 文化定义

综合各家见解,“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并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和为后人学习和传递下去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很大,故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从人的意义上讲,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归纳入“文化”的定义域,凡是人类的物质生产、社会组织、精神生活、科学技术、思想观念及风俗习惯等的行为文化都是广义文化的研究对象,而狭义文化仅仅把观念形态的精神文化视为文化,它包括社会伦理道德、政治思想、文学、艺术、哲学、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等。

1.2 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前人的全部劳动和生活经验,都是通过语言进行储存继而流传下来的。也就是说后人通过语言的学习,才能够掌握前人积累下来的整个文化。反过来看,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和使用,也不能脱离一个民族的传统而流传下来。文化是决定世界上各个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同时,文化的发展也推动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不仅如此,语言和文化两者之间还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因中西文化差异所产生的障碍和误解不断显现,所以,我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必须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理解和尊重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1.3 中西方文化渊源

西方文化主要有三个来源: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和希伯莱文化也就是基督教文化。希腊文化主张个人自由,重视科学研究,其突出的成就是哲学与科学;罗马文化主张民主与法制,主张向外扩张,美国文化中的主动出击、敢做敢说正体现了这一点;希伯莱文化是宗教哲学的文化,它主张互助博爱,追求善行善举,争取赎罪得救,这是西方人的行为准则和精神的寄托。西方文化是分析思维占主导,因而西方文化产生了个体主义与自由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为主干。儒家文化主张“宁静致远”,“礼之用,和为贵”,道家文化则主张“清静无为”。这两种文化都是以直觉思维为主导,因而中国文化强调整体,忽视个体。

2. 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

2.1 交际用语方面的差异

(1)中国人见面常说“吃饭了吗?”“上哪去啊?”,这些语言形式的功能都是表示友好的问候。而西方人听到后惊讶不已,甚至很反感,他们见面的时候一般都以寻问天气开始谈话。

(2)中国人初次见面经常问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家庭住址、身体状况。而西方人却对此很反感,在西方文化中这些话题和信仰一样属于个人隐私范畴,比较敏感,他们在见面的时候一般会问一些诸如天气、电影或电视节目等轻松话题,如“It is a fine day, isn’t it?”等。

(3)中国人告别时,把客人送到门口和楼下大门口最后要说“走好”“慢走”。而西方人却微微一笑做个表示再见的手势或者说“Goodbye.”等。中国人认为西方人不实在、不好客;而西方人则认为要尊重客人自己的选择。

(4)中国乃礼仪之邦,谦逊是中国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美德,同样表扬一位中国人和一位美国人,答语会截然不同。例如,“You look beautiful today.”中国人会回答“哪里哪里”,而外国人则会欣然接受说:“Thank you.”

2.2 习语差异

两种语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形式固定、寓意深刻、颇具民族特色的习语。

(1)地理环境差异

东风与西风:在汉语中,东风是温暖的,能使万物复苏,而西风是冰冷刺骨的,例如著名古诗言:“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在英语中,由于英国所处的不同的地理位置,东、西风有与汉语截然不同的文化涵义。对他们来说,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寒风,而西风是来自大西洋,带来的是盎然春意。例如著名诗人雪莱的著名诗篇《西风颂》。

中国是内陆国家,以农业为主,因此产生了许多与农耕有关的习语,如“五谷丰登”、“沧海桑田”。英国是个岛国,为了生存要与气候恶劣的海洋环境斗争。在与自然界抗争的过程中,形成许多源于航海或与海洋有关的习语,如know the rope——熟悉内幕(有经验的水手熟悉船上所有用来挂帆的绳子)。

(2)心理文化差异

狗在汉语文化中曾是一种卑微的动物,很多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如“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等。但英国人大都对狗有好感,如lucky dog(幸运的人);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都有得意时)。

龙在中国是权力、吉祥的表示,而在英语文化中,dragon指魔鬼,是罪恶的象征。

西方人对汉语里的“红白喜事”中的“白”字感到费解,因为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总是穿白色礼服,把白色与丧事联系起来会引起反感。

在西方,“13”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13个门徒出卖有关。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13”没有这种文化含义,但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近年来这种意蕴也被国人所接受,很多事都不愿意与“13”联系。

(3)宗教信仰差异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英语的民族是一个深受宗教影响的民族,特别是基督教文化基本上影响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英语中有很多词就源于《圣经》,如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在中国,佛教是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如“佛光普照”“借花献佛”都表现出了对佛祖的敬仰。

(4)文学背景差异

文学方面的背景知识对翻译有很大的影响,例如go Dutch不译成“去荷兰”而是“各付各的帐”。它源于一段史话:17世纪以后英国占据了海上霸主地位,到17世纪末,荷兰成为英国海上贸易的主要对手,两国曾发动多次战争,英国为了攻击对手,在许多场合下用Dutch一词表示厌恶情绪。go Dutch就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如汉语典故“身在曹营心在汉”、“猪八戒倒打一耙”等,在英语中也有Black Friday之类的词语。

3. 翻译原则、技巧与方法

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翻译时更全面准确地进行文化转换,因此,文化翻译应遵循的总的原则是:既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文化特色,又不能超出目的语文化和译文读者的可接受限度。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归化和异化问题主要涉及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从译作的表现形式上,它总是归化和异化的混合体。

3.1 归化

归化(Domestication)指的是在翻译中恪守本族文化的语言传统,回归地道的本族语表达方式。适当的归化能使译文读起来比较地道和生动。一般成语和典故因其比喻运用中通常包含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翻译中常采用归化译法,使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较为全面和贴切的译文。例如:They are willing to talk turkey and end the war.(他们愿意坦诚地进行谈判以结束这场战争)。火鸡对西方人来说极为熟悉,而中国人对此了解不多,如果直接翻译成“火鸡”,中国读者就会觉得莫名其妙,因为很难将“火鸡”与“战争”联系起来。英美人觉得火鸡求偶非常直截了当,因而这个短语包含“开诚布公”的意思。对于这类词语,翻译中采用归化法进行处理。

3.2 异化

异化(Alienation)指的是在翻译方法上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即以拼音或者直译的方法,努力保留原文中的形象化语言。例如:英语中的salad, coffee, ho dog等音译为“色拉”“咖啡”“热狗”等。

3.3 归化与异化结合

汉英两种语言文字系统不同,有时导致无法进行直接移植。因而,翻译中常可采用归化异化相结合的方法,即在音译词后加上一个类属性或者描述性的范畴词,如爵士乐、探戈舞等。例如:(赵辛楣)一肚皮的酒几乎全化成酸醋。译成:Thewine in Xinmei’s stomach turned to sour vinegar in his jealousy.西方人很难将醋和嫉妒联系起来,为了使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背景,更好地理解句子的隐含意义,译者在翻译时增加了这一短语in his jealousy,以作补充。

总之,语言的翻译,并非仅仅是语言到语言的转换,而是包括一种语言所代表的社会文化信息在另一种语言中的表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英汉两种语言,虽然各有其不同的文化内涵,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和体味这种内涵的文化意境,找出其异同之处,发现其深层意义并用与之相应的译文语言表达出来,就能达到翻译的真正目的。

摘要:语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英汉翻译的实践中, 通过对两种文化差异的对比, 掌握它们的特点, 并运用这些特点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困难, 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重视文化内涵, 才能克服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障碍, 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只有了解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异同、文化背景知识和不同的民族心理状态, 并缩小这种文化差异, 才能成功地进行翻译交际。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文化差异,翻译

参考文献

[1]River, W., Temperley.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1.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国教育出版社, 1997.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5]连淑能.中西思维方式:悟性与理性——兼论汉英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初探 篇8

文化从概念的角度来讲非常广泛, 很难给它下一个精确而又严格的定义。很多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以及语言学家都在不懈的努力, 尝试着从不同的学科的角度来对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但是, 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达到让人满意并且得到大家认可的定义。据有关统计, 关于文化的各种定义多达二百多种。文化是社会现象的一种, 也是人类长期创造而形成的一种产物。与此同时, 也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经历的历史的积淀。严格来讲,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者是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地理、生活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社会的产物就是文化, 也是人类文化与历史的结晶。它把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凝聚在一起, 把各种风俗习惯以及历史文化等特征体现出来。文化背景的不同, 文化传统的不同, 导致中西方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行为准则方面都有不同的文化。文化的载体是语文, 文化信息的浓缩是词汇, 都是语言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把文化的发展与变化充分的反映了出来, 与此同时还把文化间的差异反映了出来。

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颜色文化中的体现

颜色文化有很大的内涵, 在这点上中国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差异。对于同一种颜色, 所引申出来的含义也完全不同, 这些都是由于文化、风俗以及历史的不同而造成的。通过下面几个例子对中西方颜色词的文化差异进行全面的分析。

首先, 黑色

在中国的文化里黑色代表着沉重与神秘, 它有严肃与正义的含义, 比如剧中的张飞与李逵, 所用的脸谱都是黑色的, 与此同时, 它也是邪恶的象征, 比如有人被说成是黑心肠, 指那些阴险狠毒的人。但是, 在西方文化中黑色却成了基本的禁忌色。它象征了死亡、凶兆、灾难。如:在葬礼上, 人们通常穿黑色服装;“不吉利的话”译为“black words”;第二, 它也象征邪恶、犯罪, 如:“恶棍、流氓”译为“black guard”;另外, 它还象征耻辱、不光彩、沮丧、愤怒等。

其次, 红色

红色是我国文化里崇尚色。它象征吉祥、喜庆、繁华、热闹、漂亮等, 如女子美艳的容颜为“红颜”。

西方文化中红色主要指鲜血的颜色, 多指血腥、暴力、恐怖、危险等, 如“red ruin”指火灾;红色也常用于情感上, 当某人生气时, 常用“see red”或“red with anger”形容;另外, 其还有“亏本”等消极意义。

最后, 黄色

在中国, 黄色是红色的一种发展变异, 是一种吉利色彩, 如“黄道吉日”, 龙袍、圣旨均为黄色。

西方文化中, 黄色使人联想到背叛耶稣的犹大 (Judas) 所穿衣服的颜色, 所以有“卑鄙、胆怯”的含义。

三、西方文化的区别在音乐文化中的体现

音乐和语言一样, 强调的是民族性, 地域、民族间的巨大差异, 就如同语言间的语法、词汇存在的差异一样。在音乐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存着非常大的工, 这与中西方间存在的文化差异是有关系的。从广义的角度来讲, 文化的外延就是音乐, 它是由文化孕育出来的一种结晶, 她是由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形成的产物, 是组成人类文明的重要因素。人类文化地域性差异的存在, 导致音乐的差异性的产生。第一,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 西方古典的音乐有规范, 有理论, 也有大量的音响文献与文字, 流传起来比较简单, 但是, 中国的传统音乐, 却不具有完整的作曲法则与理论, 相对比较容易失传, 我们国家的传统音乐都是以线条为主题, 而西方的古典音乐讲究的是和声。我国的传统音乐对气息与神韵比较注重, 但是, 西方古典音乐对于节奏与气势更为讲究。就好比我国的绘画对写意的重视, 西方在绘画方面对写实比较重视。第二, 从艺术层面来讲, 我国的传统音乐主要表达的思想是道家、儒家以及佛家, 而且对于悟性慧根有特别的讲究, 所以, 相对比较主观, 而西方古典音乐对美学及功能性比较看重, 所以, 比较客观。西方古典音乐多数都带有正剧或悲剧的色彩, 把艺术精神的壮美充分的体现出来, 因此, 有较为宽广的音域, 比较刚健的曲调, 情绪也比较激昂, 气魄非常宏大。但是, 中国的传统音乐重点突出的是景与情的交融, 体现的是艺术精神的幽美, 因此, 都是讲究和谐、旷达、深沉。

四、中西方关于在节日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节目以及习俗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我国的节日通常都是来源于岁时节气, 对自身的吉祥幸福进行祈求的, 吃喝就是节日的主题, 主要是我国人民对生活的追求及健康的追求, 都是通过饮食来达到, 西方的节日则来源于宗教及相关的事情, 对上帝的缅怀是为了得到上帝的保佑, 通过娱乐以及宗教活动来实现。这种民族传统节庆的差异, 与民族所具有的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些都是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 我国传统的节日与西方节日间的碰撞, 现代的90后们都喜欢过圣诞节, 对圣诞老人都比较熟悉, 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过春节的时候需要有扫尘、送门神、贴对联, 对于元宵节要做的事情也不知道, 如放花灯、扭秧歌, 这些传统的习俗与节日对于90后来讲体现不出包含的意义。却有很多的中国年轻人对于圣诞节却非常熟悉, 在二零零六年, 十位来自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博士发出了联名倡议书表现对圣诞节的抵制, 号召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第二, 西方节日的融合, 众所周知, 有些西方的节日也融入了国人的节日单中, 如五一、元旦, 这些都被广大人民接受。元旦是新日子的到来, 亲朋好友间的祝福让人欢喜, 五一节是劳动者通过斗争为自己争取合法权益的体现, 是人类文明民主进步的代表。

五、结束语

总之,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比较广大的地域,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地域以及历史背景, 包括文化的不同, 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除了一些价值观与习俗之外, 与其宗教的信仰、生存的环境以及历史的典故都有一定的关系, 文化的不同就会出现一些矛盾, 所以, 人们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 就是怎样在全球化的社会中对文化不同所造成的矛盾进行正确的处理以及缓解。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化这个广泛而复杂的概念问题, 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背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接着笔者又从颜色文化和音乐文化两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具体的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最后笔者着重分析了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和融合问题。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色文化,音乐文化,节日文化

参考文献

[1]浅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陈晓明

[2]中西方节日文化分析孙毅

[3]浅谈中西方的颜色文化赵忠义

[4]试论西方文化的发展周一鸣

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篇9

1 文化背景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礼仪是文化的重要组成, 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就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礼仪, 中国的文化背景主要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墨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特别是孔子的仁爱思想更是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石, 中国的文化礼仪也就呈现出谦卑、内敛、仁慈的特点。西方文化背景主要来源于基督教, 上帝和《圣经》对西方形成了2 000年的影响, 在西方文化中《圣经》表现出的尊重、自爱、平等等价值观成为西方文化礼仪的基础。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形成了中西方礼仪在形式、内容上的不同表现, 成为世界文化中曼妙的并蒂莲花。

2 价值观念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现代西方价值观念的产生肇始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 当时西方价值系统以社会价值为基础, 力图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建立更为有效的社会秩序, 进而体现出价值, 由于西方价值观念将人性看作是人的天然属性, 因此, “人, 生而平等”, 在西方文化中开始有意识地强调人的“尊严”, 他们认识到理性的光辉, 力求以对个人利益的尊重来完善社会, 使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乐观与信念。因此, 西方并不排斥对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尊重, 例如:在17世纪荷兰追求平等交换甚至成为国家和国民的认知, 这样的共识奠定了西方文化礼仪的基础, 形成了西方文化礼仪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特点。而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将利益特别是金钱和地位放在了次要位置, 文化中有意识地将文化价值放在首位, 而对利益却置于有悖于“君子”修性的位置, 这造成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以仁爱为中心, 在提倡国君———臣子、父母———孩子、丈夫———妻子、兄长———弟弟、朋友———朋友做到“忠”、“恕”、“孝”、“悌”的基础上, 建立起仁爱为中心的社会和家庭架构, 进而形成国家。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下, 中国文化礼仪中出现讲求“尊卑清晰”、“长幼有序”的特点, 这一点与西方, 特别是英美国家的文化礼仪有着巨大的差别。

3 集体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对比中西方发展的历史,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鉴别中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 同时也是产生中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基础。西方人认为:每个人有着自己的独特身份和个性, 而千万个个性和身份独特的人才能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西方看来, 只有尊重每个人的利益, 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 才能够有社会的发展, 特别经常用“天助自助者”来阐述个人主义, 这成为西方专有的文化符号, 也成为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出发点。特别是在基督教的传统中, 对个人更是突出和强调, 在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尊重个人隐私成为西方文化礼仪中一个公允的价值观念和基础, 而这一点也经过不断地发展成为世界上礼仪的共识。应该看到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不等同于自私和利己, 而是在尊重个人的利益与价值的同时, 实现集体和社会的发展。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认同上的不同出现了西方人特有的对家庭、友谊的不同理解, 出现了对个人尊重的西方文化礼仪。在中国的文化和传承中集体主义一直是广为推崇和赞扬的美好事物, 无论是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是墨子的兼爱思想都对集体主义有着共同的肯定与鼓励, 在中国传统意识中, 有集体作为基础才能够有个人的利益, “大河没水小河干”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中国传统思想里更加强调集体的奋斗, 个人的成功属于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 同时鼓励那些为了集体而做出个人利益牺牲的人。在这样的认知条件下中国文化礼仪更加重视集体主义, 往往会出现对集体主义的膜拜, 中国文化礼仪在表现形式上就变得更加含蓄和谦虚, 带有强烈的“东方智慧”的风味。

4 家庭观念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西方家庭结构较为简单, 基本为“父母———孩子”的二元结构, 多数老人在经济独立或者有自理能力时采用分开居住的方式, 老人更愿意从精神和荣誉上给年轻人以指引, 而很少从金钱、体力上给年轻人以帮助。而青年人认为自己代表着希望, 如果跟老年人长期住在一起将会在荣誉、自尊、能力方面受到损害, 因此也不会轻易组成老少几代、亲戚朋友的大家庭, 这是西方社会的文化特色, 同时也产生了西方文化礼仪的特点, 对于西方家庭, 成员被视为平等的主体, 每个人有平等的发言权, 因此, 可以看见西方的孩子直呼祖父母的名字, 而这一点在中国无疑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才是家庭幸福和家族兴旺的标志, 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 中国家庭的结构属于“老人———子女———孩子”三元结构, 家庭成员在一起居住和生活, 在家庭中年轻人对老人的尊敬和服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家庭尊重老人的经历、付出和指挥, 老人在家里有特殊的荣誉和特权, 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 中国家庭有彼此支持和相互依赖的特点, 这使得中国家庭更加重视自身的修为, 避免因自身的不足和缺失, 给整个家庭的其他成员带来损贬, 这就使中国家庭成为成员共同认可的单位, 因此, 中国家庭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荣誉感。反映在中国文化礼仪上, 中国更加注重“尊老爱幼”, 遵循在礼仪上突出秩序, 在秩序上强化尊重。

5 对民族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民族主义是对民族的认可, 中国历经了5 000年的风雨, 中国的国家形式也是由汉族独自建立的。我们说的社会礼仪标准也是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独自建立的。汉族在历史上通常和他们的祖先生活, 在工作期间和社会的连络用语言表达。只是表达一个微小的行动就能表明一些意义敏感的意思。当你说一半批评或仅仅说一些事物的时候, 人们能了解什么。你想要说。如此当他们表达他们自己感觉的时候, 人们不需要说出他们所有的意图。在西方人中的时候, 举例来说例如美国是一个有超过二百年历史的移民国家。然而, 美国人一定清楚地表达他们想要的和需要的。只有这样听话者才能很好得了解。因此他们的语言一定说出他们必须说的。

6 结语

中西方礼仪具有着鲜明的地域、历史特色, 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组成了世界礼仪体系的主流部分、在中西方的文化与历史演进过程中, 形成了各自鲜明特色的礼仪, 特别是中西方文化中文化背景不同, 价值观念分歧,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主流认知不同, 家庭观念理解不同等原因, 造成中西方文化礼仪存在巨大的差异。当前中西方文化、社会和经济的交流正在加速, 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应该看到中西方文化礼仪的差异性, 要全面认知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的内在因素, 从而把握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的关键, 进而在文化交流、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换中更好地应用中西方文化礼仪, 达到对工作、学习和发展的促进作用。

摘要:中西方文化礼仪存在差异是客观的显现, 有了差异的中西方文化礼仪才能使世界文化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充分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礼仪上的差异, 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中西方文化礼仪的沟通, 进而建立起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的环境, 为中西方文化发展做出贡献。本研究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集体主义、家庭观念、民族主义五个方面展开了中西方文化礼仪的研讨, 分析了出现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的原因, 希望为研究中西方文化礼仪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礼仪,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家庭观念,民族主义

参考文献

[1]刘莹.略论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向[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01) :63-64.

[2]姚登权.西方文化扩张与文化的“泛西方化”[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5, (05) :84-85.

[3]周慧.人本主义思想主宰下的科学精神——谈西方文化的基本内涵[J].当代经理人 (下旬刊) , 2006, (10) :79-80.

[4]张秀红.关于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6) :55-56.

[5]张燕.中西社交礼仪的差异[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6) :81-82.

[6]张琪.小议中西方文化在礼仪方面的差异[J].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与教学) , 2009, (07) :47-48.

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10

1 词汇的空缺

由于中西方之间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各不相同, 所产生的词汇也不尽相同。中西方两种文化中都存在着对方文化所没有的词汇, 这就是词汇的空缺。许多在汉语中表达的词语, 在英文中我们不能找到恰当的词汇或是西方语言中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相对应的词。反之, 英文中也存在大量的词汇是我们汉语中没有的。特别是中西方文化中的诗词、诗词、小说等, 要翻译的话, 很难找到合适的词汇或语言, 即使翻译出来, 其形象也不如原语言那样生动形象, 其中所蕴含的意境更是难以表达。这些都是与中西方特有的风俗习惯、生活经验、表达方式等文化差异分不开的。单就中国家庭成员中的舅舅, 舅妈, 姑妈, 姨妈等的称呼词, 在英语中就很难表达。再比如说我们所说的《红楼梦》研究, 红学 (redology) , 在英语词汇中其实是没有相对应的单词, 只有另创一个词。我们现在经常说到的小资、农民工等词汇, 也只有在中国这种社会环境下才有的。现在许多新出现的词汇都是随着中国的社会发展而发展出来的, 在英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语。英语中的很多词也是汉语中所没有的, 比如说Solomon (所罗门) 是指聪明的人;egghead (蛋头学者;蛋壳脑袋) , 用来称呼那些整天只顾埋头读书的书呆子。还有许多在西方特定文化中产生的词汇, 不是用汉语直译所能表达其含义的。

本栏目责任编辑:杨菲菲

2 词义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人们对于词义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 所以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经常会产生一些误会。我们很有必要了解彼此的文化特征, 小的方面就涉及到词汇。这里主要从颜色、数字和动物三方面的词汇来探讨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含义, 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1 颜色的意义差异

由于中西方的历史变迁, 风俗习惯, 表达方式, 政治制度, 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各方面的不同之处, 颜色词所表达的含义和信息也不同, 这些颜色也体现出了中西方跨文化间的差异。相同的颜色词, 在文化差异巨大的中西方表达的是人们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绪。从根本上讲, 在中国文化中, 颜色的象征是基于过去中国封建的统治、落后的生产力和教育而形成的, 所以颜色的象征意义有强烈的神秘性和政治性。而在西方文化中, 随着西方科技和教育的进步, 颜色的象征意义少了些神秘, 多了些理性。对色彩的认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一个国家和民族也一样, 对不同颜色的喜好从整体上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好恶和审美情趣。下面通过几种颜色来比较一下中西方之间的差异。

在汉语中, 虽然蓝色通常可以给人们带来安详、美好的联想, 但是除此之外, 蓝色还有破旧的意思, 因此, 在重大喜庆之日时, 人们基本不会用蓝色来作装饰。然而, 在英语中, 蓝色有社会地位高、有权势或出身名门望族的引申含义, 如:blue room指的是美国总统在白宫的, 用来会见挚友亲朋的会客室;蓝色也代表了特定的身份职业, 如:blue collar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此外, 众所周知, 在西方文化里, 蓝色还有忧郁、感伤等其他消极含义, 如色情电影译为blue film。

白色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悲伤的色彩, 会给人带来厄运, 是人们比较忌讳的颜色。因为白色给人一种苍白无力的感觉, 象征着不详与死亡。所以在中国办丧事时, 披麻戴孝用的是白颜色, 灵堂的设置也是以白色为主。祭奠逝去的人也用白色的菊花。相反, 在西方国家, 人们比较崇尚白色, 因为许多自然界的

一一一一一中外一一文学文化研究

景物都是白色, 比如说雪或是一些花都是白色, 西方人就把白色看做是一种纯洁优雅的象征。结婚时, 新娘要穿上白色的婚纱, 象征着新娘天真无邪。

在中国, 黄色是一种吉利的色彩, 古代皇帝穿的龙袍是黄色, 人们结婚嫁娶所选的好日子也叫黄道吉日。西方文化中, 黄色使人联想到背叛耶稣的犹大 (Judas) 所穿衣服的颜色, 所以有卑鄙、胆怯的含义, 如卑鄙的人应译为yellow dog, 此外, 黄色还表示低级趣味的报刊和毫无文学价值的书籍。

由上述三个例子可知, 西方颜色文化内涵与中国有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民族, 其颜色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是大相径庭的。因此, 我们在对待异国含有颜色词的语句时, 既不能直译, 也不可借着本国的传统文化来理解, 应先去深入了解他国这方面的文化, 不要因错误理解而在跨文化交际中闹出笑话或是冒犯他人。

2.2 数字的意义差异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 数字不仅仅表达记数概念, 而且能够反映各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文化的差异, 使人们对同一数字赋予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产生不同的观念。比较分析中西方文化对数字的理解, 探讨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我国, 数字九被认为是一种神秘的数字, 有神圣之意,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神圣的权力为天赐神赋, 便竭力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 如九五之尊 (imperial throne) 。含有数字九的词汇也很丰富, 如九州、九头鸟等。另外, 在中国文化中, 九与久谐音, 意为长长久久, 也是中国人民比较喜欢的数字。在西方国家, 数字九也是比较受人们青睐的数字, 是人们心目中神数之一, 对西方人来说, 九的象征意义是神性、神圣之至。许多文娱活动的设置也与数字九有关。但是, 西方的音乐界则很忌讳数字九, 由于许多像贝多芬这样的名作曲家都在创作完九首交响曲后与世长辞, 所以数字九在西方音乐界是不受欢迎的。

数字七在汉语中也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这主要是受道教和佛教的影响, 七常与丧事有关, 自古以来, 人们对于去世的人就有“做七”“头七”“断七”的祭拜仪式。给人送礼也忌讳七件或七样, 人们挑选吉日良辰不挑带数字七的日子。在我国某些地区, 农历七月七日甚至被看作凶日, 这天禁止娶嫁。而在西方文化中, 人们最喜欢的数字就是七, 西方人认为七是一个幸运的数字, 能给人们带来好运, good luck, 因此, 在西方, seven又被成为lucky seven。

在汉语中, 由于数字四与死谐音, 人们习惯将四视为厄运的数字, 所以在很多地方人们比较忌讳说四。车牌号或是电话号码带有数字四的也不受大家的欢迎。而在有些地方, 人们谈论年龄比较忌讳说八十四岁, 因为传说中孟子死于八十四岁, 所以老年人忌讳说自己八十四岁, 以求吉祥。然而, 在西方国家, 人们对数字四是没有什么忌讳的, 与此相反, 他们认为, 数字四是正义和力量的象征, 对它很是崇拜。

还有众所周知的数字十三, 在中国没有特殊含义, 但是在西方人极端厌恶这个数字, 在任何场合都会尽量避开它。诸如此类的数字还有很多, 从一到十中的大部分数字在中西方文化中意义也不尽相同。除此之外, 中国传统文化则认为双数是吉利的数字, 人们喜欢追求好事成双, 与之相反, 西方人往往认为单数吉利。

中外一文学文化研一究一一一一一

综上所述, 数字除了其本身的计算意义外, 还有丰富神秘的文化蕴涵。中西方数字的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比较文化研究。英汉数字文化意义因产生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而存在差异, 通过对相同颜色在不同文化中的比较, 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异同, 着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相互尊重, 减少误会与磨擦, 达到交际或沟通的目的。

2.3 动物的意义差异

动物在任何国家都是动物, 但不同的文化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文化象征意义。

人类初始, 便和动物打起了交道, 时而为敌, 时而为友, 相互依存。自从人类开始驯养动物以后, 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人们从动物的习性、形象等方面引发联想, 用与动物有关的词语或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或是对世界的看法, 因此在人类语言中存在着大量以动物为喻体的隐喻性词语。同时, 又由于中西两种文化在历史传统、地域生态等方面的差异, 隐喻中所含有的文化内涵也大不相同。除了我们平常了解到的马狗牛等经常说到的动物, 人们也大致了解他们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中所象征的不同含义。还有一些我们不经常遇到的动物词汇, 这里我们简单了解几种。

在中国, 人们是比较喜欢青蛙 (frog) 这种动物, 因为它可以吃田地里的害虫, 保护庄稼, 无论是小学课本还是电视广告都呼吁保护青蛙。青蛙是禁止用于食用的。许多商品品牌也以青蛙命名, 如有一种面霜叫青蛙王子。然而, 在英美国家, 因为青蛙长得像癞蛤蟆, 所以他们把青蛙看做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对青蛙比较反感。

蟋蟀 (cricket) 在中国文化中常给人一种孤独寂寞的联想, 古人也喜欢借用蟋蟀来烘托这种忧伤凄凉的气氛。如欧阳修的《秋声赋》:“但闻四壁虫声卿卿, 如助余之叹息”;诗人元好问在他的《诗论》中总结到“切切秋虫万古情”等等。然而, 在西方文化中, 蟋蟀就没有这种忧伤的形象, cricket反而代表的是一种快乐喜悦的形象。因此, 在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等作家的笔下常有诸如“as merry as a cricket” (像蟋蟀一样快乐) 的比喻。

汉语中的喜鹊 (magpie) 是喜庆的象征, 如“喜鹊叫, 好事到”。民间传说故事中, 喜鹊是成人之美的瑞鸟, 提及喜鹊或是听到喜鹊的叫声, 意味着喜事即将来临。而喜鹊在英语文化中是报凶不报喜的, 所以英语民族的人们认为此鸟为不吉利的征兆, 因而讨厌它, 在英语中, magpie常用来比喻令人讨厌、喋喋不休的人。在苏格兰, magpie上门意味着死亡;在瑞典, magpie与巫术有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由于蝙蝠 (bat) 的蝠与福同音, 因此蝙蝠便成了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蝙蝠与桃组成的谐音图案为福寿双全;蝙蝠与鹿组成福禄双全。与之相反, 在西方, 蝙蝠 (bat) 因为长相丑陋, 凶恶, 人们把它看做吸血鬼的形象, 所以西方人对它并无好感, 甚至把它同罪恶或黑暗势力相联系在一起。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借用动物或颜色的特征来形容人或事的特性, 但这些比喻或象征意义往往因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所以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见到这些词汇切忌望文生义。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同一词汇在中西两种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含义。除了关于颜色、动物、数字的词汇, 还有很多词汇

(下转第252页)

本栏目责任编辑:杨菲菲

的褒贬色彩在中西两种文化中也反映出了不同的含义。例如, peasant汉语是农民之意, 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在西方文化中则有乡巴佬的意思。Individualism在汉语中却是自私自利的代名词, 在英美国家强调其独立的人格, 个人奋发进取的精神。Old一词, 在中文里表达着尊敬的意思, 年龄越大, 资格越老, 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而西方文化中, 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 西方人不会随便透露自己的年龄, 更不会倚老卖老地自称老。所以, 当我们置身于跨文化交际中时, 不仅要了解词汇的意思, 还要了解有些词汇在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中所象征的不同含义, 只有在熟悉彼此文化、尊重彼此文化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才能恰当地运用词汇表达意思, 而不至于冒犯对方, 使交流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中外一文学文化研一究一一一一一

本栏目责任编辑:杨菲菲

摘要:目前我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常会冒犯对方, 引起文化冲突, 造成双方不愉快, 究其原因是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缺失。该文拟从中西方文化和词汇的差异来探讨、了解和掌握词汇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词汇差异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谷慧娟.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词汇内涵意义之异同[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6) .

[4]姚秀梅, 付玲.中西文化差异在词汇内涵中的体现[J].科技资讯, 2007 (1) .

[5]张业菊.关于语词文化内涵研究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2) .

[6]唐祥金.文化内涵词析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1) .

[7]刘鳌.英语教学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1) .

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11

【关键词】中西体育;文化差异

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体育文化,世界上影响最大,差异最明显的是中西方体育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的政治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呈现出世界性的色彩,体育文化也呈现出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形式。但是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和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

1中西方文化的对比

1.1地理位置的差异

中国古文明的地理位置位于东亚大陆,被太平洋、热带雨林、喜马拉雅山和帕米尔高原,从东、南、西三面包围,形成与外界隔离的天然屏障,只有北面的古代游牧部落常常威胁中原地区,但由于中原经济文化处于优势,中国的古文明发展始终没有被打断。长达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给中国人的思想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多顺从少抗争、多保守少创造;重人性、讲人治;强调贵贱、等级制度的民族性特征。

西方文化产生于欧洲,欧洲位于欧亚大陆的西部,西临大西洋,南濒地中海,东南是黑海、里海,北临波罗的海、北冰洋,东部以乌拉尔山脉与亚洲相接。欧洲海岸线曲折,多天然优良港湾,适于发展海洋贸易和海洋运输。欧洲土地面积狭小,平原少、山地丘陵多,土地贫瘠,不宜于农业,只好向大海求生存,进行海外冒险掠夺。这就铸造了西方的进取精神和主体意识。

受西方地理文化背景的影响,西方民族的个性特征呈现出与东方民族截然不同的特点,它重视个体的力量,强调对个体发展的尊重和宣扬,对外来世界存在天生的征服与探索欲望,对不断突破人类自我未知的极限有着不可思议的向往与追求。

1.2心理基础的不同

原始农业在中国是以女性为主的原始采集生活过渡而来。他们靠天吃饭,越是古代越是这样。因此,中华民族多感恩、依附心理。“中国古文明是本地区居民创造的。古文明建立发展的基础是农业。”〔1〕中华文化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甚至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强调人应与自然融为一体。中国古代竞技体育多以个体的、娱乐性的、技艺性的、表演性的项目为主,如投壶、戏球、礼射等,而对抗性强、竞争性强、身体接触较多的运动项目,在中国开展很少,也难以流行。这不能不说与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心欲宁,志欲逸,气欲平,体欲安,貌欲泰,言欲讷”有关。这种形态的竞技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相比,缺乏竞争性和开放性,反映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符合中国古代哲学意识的内倾性,与东方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活节奏和思维方式相同步。

在古希腊代表的西方,人们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强调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而不是直接依赖于自然。长期狩猎为主的游牧生活使希腊男性充满了勇武刚强,尊重个人的文明。他们认为战胜自然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竞争是西方体育运动的灵魂,他们强调超越自然、超越极限,其体育中表现出了“更高、更快、更强”的色彩。我们从古代西方比较盛行的单程赛跑、角力、拳击、赛车、赛马等竞技活动中就会感觉到西方体育的外向型性格的气息。西方大多体育项目都对规则、场地、器材做出严格规定,注重对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独立的、科学的、规范的体育理论体系。这些方面分别形成了中国人“内向情感型”和西方人“外向情感型”的民族性格和心理基础。

1.3信仰的区别

中国古代的先祖们一直崇拜图腾神,认为图腾是氏族人的祖先,人伦准则也以血缘关系辨亲疏,识远近。后来中国的体育文化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极大,儒家思想的学说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儒家思想提倡 “仁”、“义”、“礼”、“智”、“信”, 强调 “礼”的规范, 把以竞技为主的体育也限制在礼的范围内, 这对后来的体育影响很大, 限制了体育思想的发展。后来程朱理学把儒家中的“仁”、“礼”学说进一步发展衍变成为“明人伦”的思想,而一直发展的养生活动中,医家与道家结合,道家与佛家融会,使养生思想与术士方法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越来越神秘莫测。正是因为中国伦理文化的日渐成熟,礼仪禁忌的越来越多,人们才愈加不敢表现,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象朝着内敛、文弱一面发展。

古希腊在图腾崇拜以后,创造了以宙斯为主神的奥林匹克诸神,他们重视人的尊严,尊重人的个性。他们的关系不是从属的,而是平等的。他们视人为神圣,视人世为人生的娱乐场、竞技场。西方价值观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是宇宙的主宰”,人与自然界处于对立和斗争的状态。他们将自然界作为人的认识对象和改造对象,主张发挥人的主体能动作用,重视人对自然的支配和抗争。在体育运动中强调勇敢、顽强、拼搏和向上的精神。

1.4文化的差别

中国体育文化在汉代初步形成一种崇尚阳刚之美、大气磅薄的英雄主义精神,并在唐代得以发扬光大。但是随着专制统治的不断加深,与之配套的意识形态不断加强对人们的禁锢,使人们追求内在的修炼,以及身体与自然的气息沟通,不重竞技重欣赏,再加上传统儒、道、佛三家的中庸、和谐、平心等哲学理念的影响,根本不可能出现“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另外,雅、俗文化的长期分流,文人士大夫尚雅轻俗绝不与民间艺人合作,结果民间技艺只能口传身授,宫廷或官府的体育多数由皇帝钦定,因为环境氛围的严肃和上层社会保守观念的限制,也不可能形成多种技艺高度融合的体育形式〔2〕。因此中国一直未能产生广泛、普遍的形体审美观念,没有对身体形象的深入追求,因而中国历史上也就没有奥林匹克那样的推崇个性、以民为尊的竞技角逐,更没有出现浸泡着“平等”和“竞争”这一核心思想的体育观。

古希腊主流文化是一种身体化的文化,追求身体的“力”与“美”,身体锻炼注重体育竞技运动。古希腊、斯巴达、罗马对儿童自小就进行身体和军事训练,重视身体的健美匀称,追求体育竞技的价值。西方传统体育主要着眼于力量、速度、灵敏等素质的提高,追求肌肉、骨骼、韧带等的外观强大及功能提高,参加赛跑、体操、标枪、拳击等极具竞争性的项目。西方文化所具有的竞争精神, 勇于冒险的性格, 崇尚精英至上、骑士精神。在竞争中求生存, 在竞争中求提高,在竞争中求完善,成为人们的普遍心理,竞争机制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其项目设置理念上也体现出速度、高度、远度和重量等物理特征和追求个性极限潜能,充分展现的是生命的运动能力, 挑战生理极限的思维方式〔3〕。

nlc202309031811

2中西体育文化的交流

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由来已久,据考古发现,殷商甲骨文就有来自外国的龟甲,从两汉开始,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汉唐盛世,使中华文化不断充实新鲜活泼、丰富多彩的有益营养。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052年,齐国都城临淄曾开展盛大体育运动会,项目有蹴鞠、射箭、武术技击、角力、击剑、投石、超距、围棋等,其声势极为壮观,不亚于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4〕公元600年,隋杨帝在丝绸之路的古都张掖举办了来自世界27国的商贸盛会,并进行了百戏、角抵、马术、乐舞等比赛。和唐代有通商交往的国家多达70余个,仅长安就居住和汇集国内外百万余人,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西方一批传教士在中国进行传教活动,使中西文化交流掀起了新的高潮。

随着世界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深入, 世界一体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世界各国间文化的交流、影响、互动日益加强。各个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种冲击中都向统一的方向发展。体育文化也在这一同化过程中呈现出交会融合的发展趋势。

3现代社会存在的问题

在现今社会,人们已进入激烈的竞争时代,快节奏、高频率的生活,使个体包括未成年的学生都因此而承受巨大的压力,即使物质生活再丰富和优越,如果缺乏必要的调整和足够的承受能力,仍会对人造成身心损害。西方体育方式多为对抗性的,运动本身可以调节人的精神,但过分的胜负追求不符合工作紧张之后的放松要求,尤其不适合全民健身人群中的中年人和老年人。

西方竞技体育过分地追求超越极限,高强度、超负荷的训练给人带来的不仅是局部的发展,一时的成绩,还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许多运动员虽然身强力壮,退役后却疾病缠身,还带来了滥用兴奋剂、贿赂等等,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所以说西方的竞技体育在健身这一方面是有缺陷的,有悖于全民健身的宗旨。

中国传统体育中很少有激烈的竞争活动和对抗性项目, 也很少提供发挥人体创造性及能动性的机会, 造成人们缺乏积极探索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精神, 弱化了人积极进取性格的培养。中国传统体育还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特别是封建社会传下来的、带有一些迷信色彩的民间活动等。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传统健身,只应是摒弃传统健身思想中落后的观念,杜绝利用封建迷信惑众的现象,不断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经验上升到科学才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4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在当今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等,这促使人们把眼光投向世界,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逐渐向海洋发展,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有很多天然优良的港口,可以向大海深处前进。人们前进的步伐逐步增大,人们的发展模式也有了新的内涵,这就逐步带动了人们各方面的进步。传统体育文化已经不能满足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需要不断增加新鲜血液,西方的竞争观念、自我价值观念也逐渐融入中国体育文化。

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奥运会项目已深入中国各民族人们的心中,获得大家的喜爱。在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突破性地获得金牌32枚,其中射击4枚、跳水6枚、柔道1枚、举重5枚、游泳1枚、羽毛球3枚、乒乓球3枚、网球1枚、体操1枚、摔跤1枚、田径2枚、皮划艇1枚、跆拳道2枚、女排1枚。从中国获得的奖牌看,直接对抗性项目有4枚,隔网对抗性项目有8枚,完全不与对手接触项目有20枚。说明在中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下,中国体育在腾飞,竞争意识在增强,竞技能力在提高。

中国传统健身不仅进行外形肢体运动,还善于养内,典型项目是导引、气功、武术、太极拳等,它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当世界走向老年化的时代,它理应受到老年体育的青睐,在讲究健康和休闲的今天,它的体育价值更是不言而喻的。

西方社会虽然物质文明高速发展,但是精神颓废的生活让人们感到失望和厌倦,西方体育竞技对人体产生很大的运动损伤,使人们感到不满,西方人对东方体育中强调练养结合,动静平衡的体育思想很感兴趣,为缓解高科技带给人类的不良影响,满足人类精神需求,促进人类身心健康,西方一些知识分子也开始致力于东方体育文化精神的研究,试图从东方的处世之道和养生方法中寻求解脱。例如普拉提(Pilates)训练法就是由德国的约瑟夫?普拉提于1926年创立并推广的一种运动健身体系,它吸取了东西方文化,兼容了生理与心理的相关研究成果,融入了瑜珈、太极拳、芭蕾形体的一些理念,是针对肌肉形态、关节等外在的一种训练。

气功、武术、龙舟竞渡、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开始向西方移植,冲破了西方竞技一统天下的局面。世界众多学者都对中国文化寄予希望,英国罗素先生在《中国的问题》一书中曾说:“中国人已经发现了一种生活方式,并且已经实践了不少世纪,如果它能够被全世界采用,它将会造福于全世界。”西方体育观念在强调战胜自我、战胜自然等体育精神、对于激励人们的斗志,积极进取方面有可取之处,对于局部系统器官有突出锻炼作用,竞技体育项目在弱化竞争性,降低难度的前提下也可用作健身运动的手段和方法。

从哲学意义上讲,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西方体育文化努力追求的是人类的可能性,而东方体育文化则要说明人类的必然性。西方体育主张“永无止境”、“超越极限”,东方体育强调“适可而止”、“点到为止”,这两方面对于人类都是不可或缺的。

5结论

通过对古代中西体育文化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的体育文化虽然差异明显,但是互补性很强,而且对人的身体和心理都有着重要作用,中国体育文化可以平衡西方体育的偏颇,西方体育文化可以改变中国体育的柔弱,具有互补作用。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继承、融合和发展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岂之.中国历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

〔2〕兰州理工大学丝绸之路文史研究所.丝绸之路体

育文化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5.271-289.

〔3〕王林.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研究〔J〕. 北京: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5) .

〔4〕解维俊.足球起源地探源〔M〕.北京:中华书局,

2004.134.

(责任编辑:李宏斌)

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12

关键词:《刮痧》,中西方文化,差异

欣赏完电影《刮痧》, 感触颇深, 耐人回味。既被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亲情所打动, 又使自己对故事情节中所迸发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了思考。

影片把故事定格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中, 以中医传统疗法刮痧为出发点, 通过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的坎坷遭遇, 集中展示了中西方文化上的冲突与差异, 形成了激烈的碰撞。主人公许大同与妻子在美国一同奋斗, 事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他在年度行业颁奖大会上, 宣称自己的美国梦实现了。然而随后发生的一场意外却给他带来一些不小的麻烦, 使其从梦中惊醒。许大同的父亲为了给自己心爱的儿子治疗肚子疼, 用了中国传统医疗方法刮痧, 然而这一原本善意的做法, 却被美国人理解为暴力, 丹尼斯背上留下的紫红刮痕成了虐待孩子的证据。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 顿时官司缠身。法庭上, 许大同努力去解释, 却发现根本无法用西医理论去阐释传统中医理论刮痧的原理, 而控方律师一再歪曲中国传统文化, 最终使许大同情绪激动、失去理智, 法官当即宣布剥夺其对孩子的监护权。不准其与儿子见面, 只要靠近儿子或出现在儿子活动的地方, 都会立即被逮捕, 于是夫妻分居。故事结尾, 大同的朋友亲身体验了刮痧这一传统疗法, 才消除了偏见, 为其辩护证明。大同被宣布了解禁令, 一家人终得团聚, 紧拥在一起。以下就从故事细节入手深入挖掘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

传统文化观念上差异。影片开头呈现了主人公许大同在异国事业丰收的情景, 属于对外开放态势下的移民群体, 骨子里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熏陶, 但又要融入适应新的国度的主流文化。许大同在得奖所说的一席话, 体现了中国文化主张内敛, 提倡谦虚, 强调中庸思想, 取得成就时一般掩饰自己的喜悦, 而西方人喜欢张扬个性, 释放出自己的真情, 不掩饰内心的自信心。

教育孩子方式上差异。在许大同举行的庆功宴上, 自己的儿子丹尼斯因为游戏上争执而打了同事昆兰的儿子, 于是让儿子给小朋友道歉, 儿子不听从, 并当着朋友的面打了儿子一耳光。他的美国朋友因此很不解, 并认为这一行为是在虐待孩子。这一场景在我们眼中看似并不特殊, 这是我国教育孩子的一种传统方式, 父道尊严是儒家文化的典型特征, 俗话说:子不教, 父之过。父母赋予子女生命, 孩子出了问题, 理应是家长的责任, 应首先教育自己的孩子, 不管采用什么方式, 他人无权干涉。并且中国父母教育孩子崇尚严格要求, 信奉棍棒下出孝子。认为打的背后隐藏的是更深沉的爱, 希望孩子长大有出息, 吸取教训, 改掉不足。正如回到家中, 许大同对儿子说:“爸爸打你是因为你是我儿子, 我爱你。”爷爷对小丹尼斯说:“打是亲, 骂是爱, 不打不骂不成材。”东方人教育孩子的典型方式根植于传统价值观念, 受道德文化影响。小丹尼斯对此就很迷惑, 理解错误, 以至于在学校跟小伙伴造成不必要的矛盾。但在美国, 情况就完全不同, 这一做法很受抵制, 无法接受, 因为太过残忍, 他们更看重事实, 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父母只是孩子的监护人, 大家都是平等的, 每一个成员都享有民主权利, 不能对其打骂, 有一套严格的法律来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对其进行保护, 谁都不能跨越, 侵犯他人权利, 即使是父母, 一旦违反, 也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其实归根结底, 这些都是对孩子爱的体现, 只是观念角度, 教育方式上的差异带来的碰撞。

维护儿童安全上差异。美国法律关于未成年人安全保护法的覆盖相对比较全面, 六周岁以下的儿童在法律上是不允许单独在家的, 一经发现, 是违法行为。而在中国, 并无明文规定要求, 并觉得小孩子能独自呆家, 是勇敢的表现, 同时医院医护人员在发现丹尼斯背后刮痧的血痕时就马上通过法律诉讼孩子父亲, 可以看出美国方方面面受到法律保护, 法律观念深入人心, 而在中国, 这些似乎还没引起人们的重视, 认为这些都是自己家的事, 并无大碍, 更谈不上法律, 价值观差异, 令我们思考。

医学上的思维差异。中医传统法刮痧不被美国医术接受, 造成了难以相信的误解。刮痧是中医传统疗法的一种, 主要目的是使人体内部阴阳平衡, 顺心, 理气。体现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影片中爷爷用这一方法为孙子治疗腹痛, 不料被医护人员不经意发现, 认为是对孩子的虐待, 大同被状告上法庭。他在法庭上极力去解释相关术语, 其本质时, 却发现根本无法用美国人能理解的方式去解释证明, 使美国法官一头雾水。一时间原本幸福的家庭即将面临官司缠身, 不得安宁的烦恼。在西方医学上, 更多是借助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团队解决疾病问题。而医疗的传统方法, 文化思维模式差异带来了让人难以想象的摩擦。正如爷爷感叹:“刮痧在中国几千年了, 到了美国怎就说不清楚了呢。”更多的是一种无奈。

中国传统孝道深入人心。在法庭上, 法官反复问大同是自己给孩子刮的痧吗?大同坚持回答是的, 并隐瞒事情真相, 不让父亲担心。昆兰得知真相后, 无法理解, 大同妻子的回答一语双关, “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这种忠孝观念让人感动, 对于父母的爱, 子女不计回报地去报答, 勇于担责, 不让父母操心。在父亲快登机回国时, 大同为满足父亲的心愿, 不顾自身安危, 偷偷把儿子从托管所接了出来, 成全了父亲, 见到了自己可爱的孙子, 充分体现了子女对父母的孝道, 全心全意满足长辈意愿, 而在美国, 强调的平等, 个人主义。

友谊情面理解上差异。中国往往因为关系亲密, 而经常提起“面子”互相给予帮忙。大同的老板本是想帮助解决问题, 当在法庭上看到对方提供证据丹尼斯身上的伤痕时, 决定道出其打儿子的事实, 他选择放弃为大同辩护, 更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事实, 体现美国法制观念深入人心, 不会为了情面而处理。大同为此很恼火, 认为当时打自己的儿子实则是为了尊重他, 给他面子, 这让昆兰感到很糊涂。在原则上, 西方并没有面子可循, 不会违背自己所看到的事实去顾及人情, 更注重独立, 彼此尊重。而在中国讲求情面, 大同当面教子正是给对方台阶下, 不至于对方尴尬。

处理问题上思维方式差异。在法庭上, 大同用真情讲述作为证据打动法官, 表达出自身真实感受, 偏于感性。大同从没想到刮痧竟被推到了法庭上, 中国人以和为贵, 不到迫不得已不会走向法庭, 以法律手段去解决, 法律意识相对淡薄。而在美国, 打官司并不是什么大事。儿童福利局的律师在法庭上提供的则是大量证据, 找来证人, 博得了法官的认同, 在法官面前, 证据才是一切, 美国人善于从理性角度出发, 注重用法律手段约束制约行为, 证据面前, 情感已不再占优势。

亲情对爱的诠释差异。电影中一些感人场景至今让我难以忘怀。正是因为爱, 夫妻双方为了孩子分居隔离, 正是因为爱, 大同偷偷从儿童福利局接走儿子实现即将回国的父亲的心愿, 正是因为爱, 大同不顾自身安危, 艰难爬到九楼高的窗台前为心爱的儿子送去圣诞礼物, 为家人带来圣诞祝福。亲情在人们心中已根深蒂固, 无法动摇。西方人观念中, 孩子需要独立, 人与人之间体现更多的是一种平等。

思维方式上差异。在法庭的辩论中, 针对《西游记》的诠释所引发的冲突充分印证了中国人对事物的理解, 不仅从表面, 还善于从其背后挖掘真正的思想内涵、人物特色、精神实质、发挥想象认识事物。而西方人善于论证、推理, 从而得出观点。对方对孙悟空进行了出乎意料的理解分析, 让人无法接受, 认为孙悟空是暴力的形象, 而在中国他是一个无所不能, 降妖除怪的英雄人物。

当今, 是一个日趋开放的世界,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密, 不同国家, 不同种族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密切, 这从中伴随的差异与冲突也油然而生, 然而我们若以宽容的态度去深入理解, 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受其文化本质, 用沟通去化解矛盾, 多一份尊重, 多一份信任, 多一份平等, 我想这种由文化差异而引发的冲突会越来越少,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也逐步会迈向融合。让我们一起努力, 共同谱写中西文化的和谐篇章。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2]李小霞, 叶定国.电影刮痧的跨文化解读.

上一篇:物质管理下一篇:体育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