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跨文化交际(共12篇)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 篇1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语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 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包括语言交际方式、语用问题、非语言行为、交往习俗、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等许多方面。以前, 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所关心、研究的问题, 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 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 对于我们加深对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而另一方面, 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陌生的文化和国家, 面对的是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们, 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会感受到巨大的差异。
1.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
任何一个种族、民族或文化群体, 不管其自身的文明程度怎样, 他们都拥有一个固有的文化判定模式, 即以自己的文化判定模式为标准, 去判定不同文化群的行为规范是否正确或恰当。人们通常把自己所熟悉的、习惯性的方式当作是最好的、正确的、理所当然的处事方式和思维方式。这种把自己的文化模式置于其它文化模式之上的行为, 必然会削弱跨文化交际能力, 妨碍跨文化交际的进行。在这里我们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差异:
1.1 隐私方面的差异
隐私存在于各种不同的文化中, 它是人们控制及调节与他人交往的机制。在当前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 隐私问题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在跨文化交际中,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人们的隐私观的差异是造成交流障碍的因素之一。
中国人和西方人有着各自独特的隐私观念。以集体主义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中国人十分崇尚群体隐私, 个体隐私的意识比较薄弱。中国人往往认为个人应该归属于集体, 在一起要讲究团结友爱, 互相关心。因此, 中国人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 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交换一些个人隐私方面的话题可作为谈话双方迅速拉进心理距离的一种方式。相反的, 以个人主义为主要价值取向的西方人则崇尚私有和个体隐私。私人时间、私人空间、私人活动领域以及私人权利都是他们要极力保护的隐私。西方人讲究个人隐私, 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 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所谓“见男士不问收入, 见女士不问年龄”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1.2 时间观方面的差异
时间观作为非语言交际要素之一, 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在非语言交际各要素中, 关于时间的使用, 其代表的意义及产生的交际行为是最能导致交际失误的所在。
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哲学观、历史背景、社会模式等诸多方面千差万别, 其对时间的观念和态度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时间取向模式。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 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 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做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在西方, 要拜访某人, 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 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 经商定后方可进行。如果没有得到对方的应允, 随时随地随便上门是不礼貌的行为。无事打电话闲聊也是西方人视为扰乱别人私人时间和活动安排的行为。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 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地按照计划进行。在中国, 亲朋好友和同事之间的串门很随便, 邀请别人来访无需为对方确定时间, 自己去探访别人也无需郑重其事地征得同意。
1.3 礼仪方面的差异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 是一种语言, 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文化传统不同, 使得世界上不同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西方之间就存在着不同的礼仪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 跨国交际日益增多,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 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中国人注重谦虚, 在与人交际时, 讲求“卑己尊人”, 把这看作一种美德。在别人赞扬我们时, 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 以表谦虚有礼, 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谦虚之词就应运而生。而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 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当他们受到赞扬时, 总会很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表示接受。正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 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 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 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 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 会感到非常惊讶, 认为中国人不够诚实。在西方人看来, 中国人那样做不仅是否定了自己, 也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中国式的谦虚在西方是行不通的。
1.4 餐饮方面的差异
所谓“民以食为天”, 饮食文化能够反映出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在饮食方面, 中国人很注重形式, 讲究“色、香、味”俱全。所以在中国烹调里, 菜的样式千变万化, 具体到每一道菜又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而西方人讲求实际, 在菜的花色变化上不会下过大的工夫, 而更讲究其营养搭配, 注重菜的内在质量。再看看餐具的差别———刀叉和筷子。这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 也影响了东西方人的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 而筷子则需要与家庭成员共同围坐桌边进餐。由此便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 子女长大后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 而中国人更喜欢老老少少坐在一起的方式, 让其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中国人宴客, 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 主人也会习惯性地讲几句“多多包涵”之类的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 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 中国人在饭桌上的这种热情好客经常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西方人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 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 其习惯是“Help yourself, please”。
2. 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
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多种多样, 究其根本, 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 这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 甚至是冲突。文化差异对交际能力的影响很大, 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和失败的根本原因, 可以影响跨文化交际中的信息获得, 或误导信息的获得, 或阻碍交际的进行。
2.1 思维方式各不相同
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 主要由知识、观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语言、习惯等八大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其各自的特征及其结构规定着思维方法的性质、类型和特征, 从而产生了思维方法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 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长久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中西方属于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 其思维方式必然存在着差异。
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圆形, 以直觉体验为工具, 强调整体性, 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 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 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而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线形, 以逻辑实证为手段, 强调部分分析, 具有浓厚的实证、理性和思辨的色彩。正如傅雷先生所阐述的:“……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 重归纳, 重暗示, 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 细微曲折, 挖掘惟恐不尽, 描写惟恐不周。此两种Mentalities彼此殊难融合交流。”
2.2 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地说, 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 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的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 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 而在西方国家, 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 父母对此会非常愤怒。
在跨文化交际中, 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 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 最好的办法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2.3 价值取向各不相同
价值不是指人的行为或事物本身, 而是用以判断行为好坏或对错的标准。价值所涉及的行为、事物、状态或目标可能属于各种不同的范畴, 如家庭、工作、社交、休闲、文学、艺术、宗教、经济、政治及法律等。一种价值偏好经过时间长久而演变为影响重大的广泛信念, 便可称为价值取向 (value orientation) 。人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 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有的价值体系, 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丑善恶, 进而形成了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 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 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不过, 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绝不可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 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
以中西文化为例, 在中国文化中, 人们推崇谦虚知礼, 追求随遇而安, 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 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 正所谓“行高于众, 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 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 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 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 “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 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 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 人们崇尚独立思考, 独立判断, 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 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2.4 语用迁移造成影响
语用迁移具有跨学科性质, 不仅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难题, 而且会使跨文化交际出现障碍, 对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及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跨地区、跨文化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在此过程中, 由于人们来自不同的文化, 或多或少无意识地总要带着自己文化的烙印, 以自己的文化或社会语言规则来理解和评判别人的行为, 这就发生了语用迁移, 结果难免造成理解失误甚至交际失败。
这种后果有时很严重, 甚至招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的羊绒制品在国际上评价颇好, 北方某厂曾出口一种“双羊”牌高档羊绒被, 商标被译成英文Goats, 结果销路一直不好, 原因就在于对英语单词goat的理解。在英语中, 这个词除了本意“山羊”外, 还有“色鬼”之意。对于这样的英文商标, 无论羊绒被的质量有多好, 用起来多舒服, 相信西方的妙龄女子、家庭主妇们也不会愿意把它铺在床上。
3. 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启示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 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还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学习一门语言, 除了要掌握其知识和技能之外, 还应了解该语言所反映的文化, 以便能跨越文化障碍, 得体、有效地同所持语言的人交流信息和思想。“如何说”、“不说什么”, 有时候比“说什么”更加重要。当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就曾说过“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跨文化 (本国文化、外国文化) 的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 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 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传播的能力。这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 为了达到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对授课教师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 不能把教学重点只放在语法和词汇上, 这样学生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 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跨越文化阻隔, 使学生在掌握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同时, 导入异国文化, 弘扬本国文化, 帮助学生了解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培养其从不同视角看待和理解中西文化。另外, 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 从中吸取文化知识, 增加文化素养, 拓宽文化视野,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有外教的学校, 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鼓励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 听外教作报告或讲课, 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 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是跨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的外语教学应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摘要:我国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由于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生活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截然不同。正是这些差异, 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极易产生语言失误和信息差, 从而引起交际失败。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西方差异的分析, 找出其产生的原因, 并就如何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避免文化冲突作出探讨。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启示
参考文献
[1]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07) .
[2]邓炎昌, 刘润清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张蓓, 郑文园.跨文化意识英语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1) .
[4]顾曰国主编.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08) .
[5]胡文仲主编.跨文化交际面面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11) .
[6]陈祖福.迎接时代的挑战, 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与教材研究, 1997, (3) .
[7]U Brislin Richar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M].Pen-gulm, 1988.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 篇2
摘 要:本文从美国知名学者、《跨文化传播》的作者之一萨默瓦归纳的跨文化交际的三个方面,即语言过程(包括语言及思维模式)、非语言过程(包括非语言行为、时间观念和对于空间的使用)、观点(包括价值观、世界观和社会组织)出发,对中西方酒文化进行一系列对比,从酒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作用以及人们在饮酒活动中的语言、行为和准则进行了研究。然后进一步探究导致这些差异产生的相关文化因素,诸如价值观、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国酒文化;西方酒文化;观念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126-03
酒文化就是围绕着酒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技艺的、习俗的、心理的现象总和。由于历史背景、社会规范、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等的不同,中西方的酒文化风格迥异[1]。20世纪70年代,美国知名学者、《跨文化传播》的作者之一拉里A萨默瓦将跨文化交际归纳为三个方面,即观点(包括价值观、世界观和社会组织)、语言过程(包括语言及思维模式)、非语言过程(包括非语言行为、时间观念和对于空间的使用)。本文也将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解读中西方酒文化。
一、跨文化交际场合中酒的语言差异
(一)汉字“酒”与英语的对应词
酒,在中国被赋予了极其强烈的感情色彩。东汉人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也……”酒能让人至善至美,也能让人荒淫无度。鉴于此,酒便有了褒贬不同的称呼,如天禄、欢伯、福水、魔浆、祸泉等。在英语中,酒是指用谷物、蔬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过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白酒等。因此,英语中表示酒的词语有许多。
(二)英汉语言中的表达方式
在中国历史传说、典故中,有许多都与酒文化有关。例如由饮酒直接引申出的汉语四字表达:“酒肉朋友”,翻译成英语“fair-weather friends”[2]。再如“酒囊饭袋”,英语翻译为“good-for-nothing”。这些都是特有的表达。在汉文化中,饮酒也要注重“酒德”、“酒道”和“酒品”。酒道是关于酒和饮酒的道理,酒德指酒后的行为,酒品指饮酒的趣味和品德。对应到英语可以理解为“drinking manner”。再者是“酒礼”,汉语有“劝酒”和“敬酒”,这体现的是汉文化中特有的一种长幼和尊卑,英语中没有对应词。敬酒就是礼貌地劝其他人多喝,而罚酒也不是真罚,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劝酒。至于劝酒,这是中国人好客的表现[3]。在英语中,罗马神话中的酒神Bacchus,常常指酗酒、狂欢等,如:a son of Bacchus酒神之子(即为酒鬼)。英语谚语Bacchush as drowned more than Neptune,意为酒神淹死的比海神多,即美酒所造成的祸害胜过大海[4]。有大量的谚语表明西方人对酒持有谨慎的态度,比如,“酒醉智昏”,“美酒一下肚,话匣关不住”,“酒使各类人相聚在一张桌子上”[5]。
二、酒的非语言行为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感性直觉思维,因而中国人大多采用主观性思维模式,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感性层面的,以人的思想和感受为主,即“以人为本”[6]。中国人认为,酒是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酒在喜庆时助兴,在悲愁时浇愁,神医华佗更用它作为麻醉剂为病人疗伤。再看饮酒地点,你能在酒馆里畅饮,也可在家中小酌,全凭各人选择。而对于装酒的器皿,也有讲究,大碗显豪爽,小盅显秀气,酒壶便于携带,酒缸储存方便。而杯盏质地则与人的身份地位、关系、情谊密切相关[7]。
而西方人喝酒有其特有的规矩和套路,这与西方逻辑思维即“以物为本”的理性思维有关[8]。他们注重品味不同酒的特性,发掘酒的性质和味道。西方人通常喜欢去酒馆饮酒,酒馆的服务生有一套特定的规范化的服务操作,示瓶、开瓶、溜杯、温烫、滗酒、斟酒,以及宴会上各种酒具的摆设,都有严格规定,程序十分复杂,与中国的茶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西方人为了充分享受美酒,在酒具的选择上颇下功夫,郁金香型高脚杯能让酒的香气汇聚在杯口、滗酒器能让酒充分舒展;喝红葡萄酒时用大一些的杯子,喝香槟时用瘦而高的杯子……这些无不体现西方人对酒的尊重[9]。中国人在饮酒时非常注重长幼之分,而行酒令、划拳、做游等饮酒礼仪,也是为了让饮酒者更尽兴,这是中国酒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独特风景。西方人注重酒与不同食物的搭配,一般吃沙拉和冷盘时喝干白葡萄酒;吃海鲜类正菜时喝高度(12~14度)干白葡萄酒;吃肉禽类正菜时喝高度(12~14度)干红葡萄酒;吃甜点时喝甜酒或香槟酒。常常还会在正餐前喝开胃酒,餐后继续饮用威士忌、白兰地等蒸馏酒。一顿饭下来会喝上五六种酒[10]。西方的饮酒礼仪意在酒之本身,饮用葡萄酒要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调动各种感官来享受美酒。在饮酒顺序上,讲究先喝白葡萄酒后喝红葡萄酒,先喝较淡的酒再喝浓郁的酒,先饮短年份的酒再饮长年份的酒,按照味觉规律的变化,逐渐深入地享受美酒[10]。再者,西方人讲究人人平等,酒席上极少见到餐桌上互相敬酒,也不兴划拳猜数。只有在某些特定场合,大家才会一同举杯。
三、跨文化交际场合中关于酒的价值观差异
本文根据吉尔特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Cultural Dimensions)来分析中西方饮酒的思维差异。霍夫斯塔德认为,各个国家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存在着一个内在的结构,这个结构就是文化维度,这里选取四个维度中的三个维度进行研究: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集体主义(collectivism)、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刚性和柔性倾向(masculinity)[11]。霍夫斯塔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一直是海外学者进行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借助这一理论有助于更好地研究中西方饮酒文化中的价值观差异。
(一)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提倡个人权利与自由,而集体主义则强调组织、个体之间的紧密联系[12]。中国的饮酒文化显然是集体主义的,所谓“一人不喝酒”,这是中国人喝酒的一般规则(嗜酒成癖者除外)。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人际交往的客观需要,一般自己不喝酒。中国人饮酒重视的是人,要看和谁喝,要的是饮酒的气氛,讲究的是呼朋引伴、开怀畅饮,所以中国的酒是社会的酒,酒事即人事。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和个人发展,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和个性远比集体更重要,他们更关心自己,因此西方的酒文化更为侧重个人主义[12]。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酒产品多样化、个性化,突出酿酒师的作用。西方人喜欢细细品味不同酒的味道和温度,充分发掘各种酒的特性。二是即使有群聚而饮,也多为浅尝独酌。西方国家强调民主和自由,从不干涉和强迫别人,他们即使聚餐喝酒的时候也全凭自由自愿,想喝就喝,想喝多少就喝多少,全凭自觉。因此,欧美的很多酒吧重视酒道、调酒及酒的礼仪习俗。
(二)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关注的是不同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程度。高权力距离意味着该社会一般倾向于遵从层级制度体系,而低权力距离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和机会的平等。中国深受尊卑长幼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中国酒文化的权力距离大,“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欢,无酒不成礼”。西方在总体上是平等取向的,人际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因此其酒文化的权力距离较小。西方人对酒器的重视和研究,表现出他们对酒的尊重,甚至他们的饮酒礼仪和文化都是为了更好地欣赏美味而制定的。他们讲究个人平等主义,更为率意随心,酒席上极少见到餐桌上互相敬酒,也不兴划拳行酒令的助兴之举。
(三)刚性与柔性倾向
从首选酒品上看,中国人饮酒的传统观念是“酒以烈为贵”,要么不喝酒,喝酒必喝白酒。从饮酒风格上看,西方饮酒在一个“品”字,中国人饮酒在一个“豪”字。中国的豪饮是一种人性的释放、友情的宣泄。从人际交往上看,中国的人际交往以男权为中心,主要是男人之间的“游戏”;而西方人推崇男女兼重,女士优先,反映在酒文化上,高头大马的西方却更强调温柔。在中国,酒区别于其他生活品的一个因素是它的政治性。古有饮酒结盟、越王勾践“箪醪劳师”、楚霸王项羽的鸿门宴,以及战国时“鲁酒薄而邯郸围”、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关羽温酒斩华雄、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还派生出有蒙汗酒、毒酒[8]。中国是礼仪之邦,交际主张含蓄内敛,平时很多话不好讲,喝了酒之后就可以不受约束,不但可以讲,甚至可以骂,酒可以帮助中国人达到交际的目的。
西方人把酒当成艺术品一样珍视,细细斟酌,他们饮酒重视的是酒本身,饮酒时要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要调动各种感官都来享受美酒。西方人喝酒是很频繁的,一日三餐离不开酒,甚至回家有“进门酒”,睡觉前有“睡前酒”。喝酒往往只为自己的情绪喝酒,并不理会别人的情绪,即或喝醉,也只为自己的情绪而醉。
(四)中西方交融中的新型酒文化
几年前禁酒令的颁布,到去年“醉驾入刑”的出台,不仅影响的是酒类行业的市场前景,也在改变中国传统的酒文化。酒桌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是禁酒令与“醉驾入刑”的先后出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待客之道。以前,在酒桌上,不喝个尽兴,不喝个烂醉如泥,就显得不够意思。然而,有了“醉驾入刑”,在很多场合上,当别人敬酒的时候,我们起码有了推辞的借口,也客观上促使传统酒桌文化发生改变,也可以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洗礼。此外,这也多少有西方文化影响的因素。由于白领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更易于接受新事物,因此成为引领新潮流的人群。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认为,新式酒文化体现了对个人意愿的尊重,是一个文明国度的文明表现。但与此同时,他也指出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夏教授指出,新型饮酒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出于自我防御、自我保护的心理。“酒后吐真言”,喝酒容易使人的心理防线松懈,流露出真性情。生活在现代都市的白领由于距离感增强,害怕自己的内心在不经意之间被别人窥视,因此拒绝过量饮酒,以防失态。在社会学上,这被称作“社会资本流失”。所谓“社会资本”,主要体现为友谊、情感、社区情谊等内容。“社会资本流失”是在经济起飞阶段的必然现象。
如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酒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的生活因有酒而丰富多彩。“酒是与政治、经济、战争、女人、文学、艺术、谋杀、腐败、通货膨胀、计划生育等等都紧密联系的,酒与文化有关,而酒也有其自身的文化。我们的生活中怎能离开酒?”莫言在他的文章《酒与文化之类》中这样说[13]。酒是一种客观事物,是一种文化。过去的比较研究倾向于探索物质层面的酒文化,多涉及古诗、古代政治、饮酒者的赌注游戏和酒礼[14]。这帮助我们在分析和比较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酒中蕴含的丰富多彩的文化。
人的行为是被思想控制的,不同的非语言行为源自于不同的思维形式,因此我们应用霍夫斯塔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来分析社会文化对价值观的影响,以及这些价值是如何与行为相关联的。从四个方面(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指数、不确定性规避及刚性与柔性倾向)和跨文化场合的一些典型例子,分析东西方酒文化,有助于促进酒文化的发展,促进酒文化的国际交流。
参考文献:
〔1〕Larry A.Samova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65-66.〔2〕饶清清.中西酒文化差异比较[J].商品与质量,2010,(SC):103-104.〔3〕殷航.中西方酒文化比较[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所,2011.1-32.〔4〕巩玉丽.酒仙气质与酒神精神――中西方酒文化比较[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42-45.〔5〕许立娇.酒中看文化――试用文化的四个维度来比较中西饮酒文化的差异[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73-75.〔6〕张志超.英汉酒文化的不对等性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09):33-35.〔7〕刘云.中西方酒类广告语比较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0,(11):43-45.〔8〕杨婷.中西诗歌中的酒文化比较略谈[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04):40-42.〔9〕杨乃济.中西酒文化比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4,(04):69-68.〔10〕GJ Hofstede.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 [M].New Times Publish,2005:74-78.〔11〕Fritz Allhoff.A Symposium on Thinking and Drinking[M].Blackwell Publishing House,2008:23-24.〔12〕Xu Ganrong.Grandiose Survey of Chinese Alcoholic Drinks and Beverages [M].Wisdom Publishing House,2009:110-115.〔13〕莫言.酒与文化之类[N].华夏酒报,1989,(4):45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 篇3
一、 中西方电影中相同的幽默策略
在电影中,中西方导演都无一避免地使用语言这一幽默形式,而中国导演更偏重在电影台词上设置包袱[1],特别是冯小刚导演,比如《甲方乙方》《非诚勿扰》等,多存在一个贫嘴的话唠式形象,在言谈间制造幽默。比如《非诚勿扰》中的这段对话:
梁笑笑:“彼此被对方的气味吸引了,迷住了,气味相投你懂吗?”
秦奋:“两个陌生人,萍水相逢,一见面凑上去一通乱闻,可能吗?”
秦奋对气味相投进行了偏差理解,梁笑笑使用“气味相投”意在说明两个人性格合适,比较聊得来,用的是这一成语的引申义和惯用义,而秦奋则把言语焦点集中在“气味”二字之上,利用其本义进行反驳,说明人和人之间并不能迅速判断是否适合,而是要通过长期相处,可以说,他对成语的“误读”反而准确地表达他的想法和观点,且产生了幽默效果。
在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中也存在大量通过语言营造的幽默,比如一开始主人公古斯塔夫与门童zero的相见,古斯塔夫询问他的名字后紧接着问他有多少工作经验,有什么背景,有什么家人,并都得出统一的答案:zero,这种干脆利落和自作主张的询问与结论的得出都让人忍俊不禁。在贵妇人死去后,古斯塔夫去悼念,当看到其遗体时,他竟然说她死去的妆容比活着的时候更好看,还夸奖她的脸色像牛奶似的,指甲油听了他的话换了个颜色等等,明明不合时宜,但由风流潇洒的古斯塔夫口中说出不仅不会让观众生气,还会让人感觉到他对贵妇人的体贴讨好。另外,古斯塔夫的言语幽默也通过反差表现出来,上一个镜头他还在优雅地用莎士比亚风格抒发感情,下一个镜头就口吐脏话,让观众对其的喜爱欲罢不能。
中国导演更偏向于语言幽默,不仅仅是利用语言智慧,还体现在国产电影中各地方言的运用,相比于普通话,东北话的耿直、河南话的乡土以及北京话的儿化音等都能创造幽默效果,宁浩的《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中的主人公都使用了不同地域的方言,相比于普通话的抑扬顿挫更能让人发笑。在《天下无贼》中傻根的河南土话不仅符合人物设定,其说话的声调也更接地气,更易被观众接受,电影《非诚勿扰》对北京话、四川话的运用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与南方普通话和台湾普通话交织在一起,产生了更为强烈的幽默效果。
二、 中西方电影中不同的幽默策略
(一)幽默主题与人物塑造
《布达佩斯大饭店》是一部色调复古的喜剧片,导演韦斯·安德森在这部电影的创作过程中,深受恩斯特·刘别谦和比利·怀尔德喜剧电影的影响,他们二人作为喜剧电影大师影响了无数电影导演,与两位的喜剧电影主题类似,这部电影通过喜剧外壳表现了人性的善恶,社会中的各种问题以及导演对战争的感悟。电影的最大主题是对战争、政治的讽刺,电影通过古斯塔夫和zero的经历反映了战争导致的社会动荡、移民问题[2],而主人公古斯塔夫在经历一系列磨难、逃亡后终于取得成功,却最终死在了战争中一名军官的枪下,没有审判,没有挣扎,就简单地一枪结束了生命,与他九死一生的生存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从而产生了极大的反差,使观众对其死亡产生了惋惜,也精准地反映了战争对生命的摧毁,表达了导演的反战思想。通过幽默营造宏大主题是中国导演喜剧电影中所缺乏的,在中国电影创作中,主题越宏大意味着风格越严肃,幽默风格更多的体现在小人物和家长里短主题电影中。
另一方面,作者对战争环境下的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人是善良与罪恶的混合体,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这一人物塑造主旨是中国电影中面具化人物和高大全形象所缺失的。主人公古斯塔夫面貌英俊、举止风雅,但却在饭店中通过奉承讨好年老的贵妇人来展现自己的魅力,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为了财产偷盗名画,越狱、杀人,但是在与门童去往D夫人豪宅的火车上却勇敢地为其移民身份辩解,对门童的爱情进行鼓励和帮助又体现了他内心的善良、正直。他越狱、被追杀,但是在磨难中从来没有放弃希望,也不畏强暴,而是通过一切办法乐观地解决问题,帮助别人。门童身份低微,毫无工作经验,在古斯塔夫面前一无是处,但在关键时刻却机智勇敢,常常会救其于危难,化险为夷。贵夫人去世后,其儿子对家产的觊觎和对古斯塔夫的穷追不舍展现了战争和财富对人性的摧残,而在火车上警官亨克尔斯对古斯塔夫的解救正是因为古斯塔夫在大饭店中对自己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这种互助又是战争中人性的闪光点。对于人性的多层面、多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善与恶的反差也是《布达佩斯大饭店》这部电影幽默的产生机制之一。
(二)电影节奏产生的幽默
《布达佩斯大饭店》这部电影通过对镜头、音乐的处理产生了奇妙的节奏效果。电影中很多镜头采用了快进的形式,节奏紧凑;人物的动作、步伐快速繁琐,配合节奏明快的电影音乐,造成了紧张而又利落的喜剧节奏。[3]
电影甫一开始就剧情紧凑,电影镜头在不同的场景间转换地干净利落,镜头从一名年轻女读者的书转换到作者照片,镜头通过这张照片回到1985年,通过作者引出故事的讲述者,紧接着在晚餐开始前镜头就从色调鲜艳的大饭店迅速转到1968年白雪皑皑中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场景,并由老人开始讲述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故事一层嵌套一层,通过层层剥开讲述故事主人公的传奇一生。所以整部电影节奏像坐过山车般呼啸生风、活泼生动,又像进行闯关游戏一样,悬疑跌出,反转不断。
这种快节奏还体现在两个主人公快节奏的走路方式和对话方式上,两个人走路姿势极为不同,古斯塔夫行走犹如行云流水,优雅淡定,而门童则撇着八字脚,两个胳膊却几乎不动,像是一板一眼的木偶人,这种人物设定和反差对比让观众不禁失笑。在越狱的过程中,镜头快进般地展现他们的动作,姿势窘迫、挖通道笨拙费力,流动的镜头和轻快的电影音乐使他们的越狱不仅不痛苦万分,反而让观众看来轻松愉悦,这种快节奏既不拖泥带水,又加快了情节的进行,让观众看得畅快淋漓。
(三)电影场景营造的幽默
《布达佩斯大饭店》最突出的艺术风格是通过童话般的场景体现的。整个电影故事主要发生在大饭店和D夫人豪宅,所以对这两个场景的布置极为不同。布达佩斯大饭店位于山顶,山间白雪皑皑,整个画面运用了水粉画的色彩,更显得大饭店与环境格格不入,营造出了战争中世外桃源般的景象。而在饭店的内部装饰中则极大程度地体现了欧洲繁盛时期奢华的装饰和风格,色彩饱满鲜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整个电影场景都充满了复古风格。大饭店朱红色电梯,紫色的员工紫色工装,浅粉色的蛋糕盒子,暖色调的处理让整个饭店显得温馨可爱,这种暖色调得场景在现代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中运用得更为巧妙,整个饭店大厅都是橙色色调,大厅的墙壁、大理石、服务台、沙发、地毯都是橙色或者黄色,而宽敞明亮的餐厅使用了红色的地毯,电梯也是黄色和橙色作为装饰,同样给人梦幻、童话的感受。在这种场景下所发生的故事给观众以不真实之感,所以观众才能接受夸张搞笑的人物动作语言和故事情节。
与之相对比的是D夫人别墅的装饰风格,整个建筑壮观冰冷,墙壁是灰色的,别墅里铺着冷色的大理石,设计沉闷古板,而装饰品也大多是木质或色调灰暗沉重的,房间的鹿角装饰和野兽皮毛给人一种阴森恐怖之感,椅子桌子尖锐生硬,甚至房间中还有各种野兽的装饰图和熊标本,整个场景阴暗、充满野性,而处于这个场景中的人物性格也如此,心狠毒辣的保镖,贪婪丑陋的儿子,甚至三个斤斤计较的姐妹。不仅场景风格与布达佩斯大饭店有巨大的反差,不同场景下人物性格也具有冷暖对比。电影中的另一个场景则是监狱,监狱色调都是灰色,灰色的墙面,灰色的房间,灰色的护栏,甚至囚犯身着的条纹衣服也是灰色的,房间窄小,环境简陋,但是古斯塔夫一行人的不放弃和机智勇敢却为灰色增添了乐观希望的色彩,用蛋糕作演示运送勺子、叉子等作案工具,几个三大五粗的犯人拿着精致的工具挖地道,逃亡过程中的善良与牺牲等等,可以说在监狱场景中主人公的经历是电影笑料最多的一部分。
另外幽默效果还产生在雪山上主人公与杀手的追逐,一望无垠的白雪,人物像小黑点一样在雪地中的快速追逐,观众像是观看赛车游戏一样刺激,zero整个头朝下埋在雪地中,只留出两只脚,处理杀手时的幸运幽默,以及两人在杀手坠崖后枪声中的默哀都让观众笑声不断。甚至坏人的杀人情节在这些场景中都变得有趣幽默,保镖杀死律师前,把律师逼到门外,关门时独独留下了三个手指头,在饭店里混乱的枪战时,枪声节奏一致,像流行歌里的rap节奏等等,对于场景的处理和反差和场景中故事情节的处理都产生了幽默的效果。这对于以言语和包袱达到幽默效果的国产喜剧电影极为不同。
结语
通过分析《布达佩斯大饭店》这部电影,中西方喜剧电影所使用的幽默策略具有极其明显的差异,中国喜剧电影多是依赖主人公的台词展现幽默以及幽默言语中蕴含的智慧和巧思,而西方喜剧电影不仅主题宏大,在人物设定、人物性格、动作中也制造了极多的笑料,其次场景的布置和电影节奏的把握也产生了强烈的幽默效果。中西方喜剧电影中幽默策略的不同来源于中西方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东方发达的农耕文明形成了汉民族含蓄守礼、举止得当的特点,所以幽默不是从夸张的动作和表情中体现,而且幽默也多是智慧型的幽默,极少有搞怪、无厘头的幽默;西方海洋商业文化的发达造就了西方人外放的性格特点,幽默更加张扬,幽默形式也多种多样,即使是默片时代,不通过语言,通过夸张的人物表情和动作也能达到理想的幽默效果。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人的幽默多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而西方人则倾向于通过表情、动作等第二语言特征来表现。
参考文献:
[1]王永收.讲述还是建构:叙述者问题与电影叙事的理论模式[J].求索,2013(12):159-161.
[2]欢乐分裂.《布达佩斯大饭店》:昨日世界的迷宫[J].电影世界,2014(7):76-77.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 篇4
笼统地说,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文化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使交流成为可能, 而区别又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在观察世界、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 这些差别就是文化差异, 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大障碍。
一、地域差异
英国四周临海, 航海业发达, 航海历史悠久, 因此与航海相关的文化丰富多彩, 形成了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如, In fullsail (全力以赴) , fish in the air (缘木求鱼) , clean the deck (清除障碍) , in the sam e boat (相同处境) , drink like a fish (大口喝水) , an odd fish (怪人) , m issthe boat (错过) 。而中国沿海地区相对较少, 在中国文化当中该类词语用得较少。同时因为英国独特的临海气候, 天气多变, 英语国家的人们见面多以谈论天气, 作为打招呼的方式或谈话的开始, 如“Lovely day isn'tit?”或者“It's very hot, isn'tit?”而中国人见面除了正式的问候语“你好”, 多受到民以食为天的传统思想影响, 使与吃相关的话成为问候的主题, 如“吃了吗?”“吃什么饭?”其真正的功效只是相当于“你好”而已。
英国的畜牧业非常发达, 随着时间的推移, 畜牧业, 特别是羊对语言文化的影响日益增加。如, “black sheep” (害群之马) , m ake sheep's eyes atsb. (含情脉脉) , like a lam b (驯服的) , m utton-head (傻瓜) 。在中国以农耕业为主, 牛成为农耕中主要的劳动力, 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耕牛出现在很多的名词古句当中, 受到中国人的热爱和赞誉。耕牛是勤劳和力气的象征, 人们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为具有老黄牛精神。鲁迅先生曾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唐代诗人元稹《田家词》云“牛咤咤, 田确确, 旱块敲牛蹄趵趵。”
二、社会习俗的差异
风俗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传承的风尚、礼节、习性。不同的民族在打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告别、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定和习俗。中国封建社会高度重视血缘关系, 特别强调等级间的差异, 提倡长幼、尊卑有序, 因此中国人对于亲戚关系的区分是非常细致、复杂的, 但是英语里只有几个词来代表亲戚, 如汉语中的叔叔、伯父、舅舅、姨夫、姑父等等男性亲属称谓, 在英语中仅仅有uncle一个词就可以概括。而在实际的生活当中, 英语国家的人互相打招呼更为随便, 往往直呼其名, 甚至连长幼称谓都省了, 兄弟姐妹之间更是直呼其名。
三、基于价值取向的差异
中国人在对待金钱与物质的问题上, 显得温和、委婉, 他们更重视的是感情, 较少争辩和对抗。若就某问题存在异议, 往往不同于西方人的直来直去, 不直接说否定, 通常使用沉默以表示礼貌和尊重。而西方人对金钱的态度很坦然, 讨价还价时注重对依照逻辑进行的争辩, 惯于对抗, 说话口气断然。
中西方价值观对待“老”的态度差别也是截然不同的。一般中国人认为“老”表示经验、成熟和社会地位, 中国人对“老”往往直言不讳, 汉语中往往会见到“老前辈”“老首长”“老教授”等, 这是中国人尊老、敬老的体现。而西方的文化模式追求创新, 忌讳谈“老”, 认为“老”是“被淘汰”“落伍”的代名词, 一般情况都会用其他词替代, 如seniorcitizen, advanced in age, the m ature等。
四、交际用语的差异
交际用语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为礼仪之邦, 谦恭、含蓄是中国人人际交往时的最大特点, 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往往说一些客套话。“别客气”是中国人在款待客人时最常说的一句话, 如果按字面直译为“D on'tbe polite”, 西方人听后, 往往不解其意, 为什么中国人会要求他们“不要有礼貌呢”?这就是因为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导致的, 在翻译中不应该直译。中国人与朋友交往时, 为表示关心, 经常问年龄、工资、婚姻状况等私人问题, 在西方交际活动中是很忌讳的问题, 对西方人来说, 这些话题属于个人隐私, 除了非常亲近的人之外, 普通朋友询问这些问题时, 一般不予回答。
在对待别人的夸奖时, 中国人内敛、含蓄表现得极为突出, 往往用“过奖”“惭愧”“拙作”等, 强调自谦, 自己称呼自己或自己家人往往用“卑职”“鄙人”“犬子”等, 而对外则敬称“阁下”“大驾”“尊驾”。
西方人强调个人利益, 崇尚张扬个性, 对他人给予的赞誉坦然接受, 毫不掩饰, 仅仅用一句简单的“Thank you”表示感谢。对中国式“否定赞赏”的回答, 往往不能理解, 或者认为对方否定了赞赏者的鉴赏能力, 不尊重赞赏人。
有一个大家所熟知的笑话, 一个外国人称赞一个中国朋友的妻子说“Y ouareverybeautiful”, 中国人听后连忙回答“哪里, 哪里。”秘书译为:“W here!W here!”外国人尴尬之余, 只好说“Everywhere!”所以在实际翻译的操作当中, 不仅仅是完成语言层面上的转换, 而且还要进行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综上所述,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文化差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不同的民族文化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 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大的文化差异。要在两种语言之间交流、交际、表达, 除了通晓两国的语言文字外, 还必须有深厚的两种语言文化功底, 深刻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 才能不仅做到语言意义正确沟通, 而且做到真正文化意义相互融合, 也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参考文献
[1]薛娇、张秋云, 《明晰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科技创新》, 2010.7
[2]王毓, 《中西方文化差异根源概述》,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8
[3]梁冬梅, 《浅谈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人文与科学》, 2010.10
中西翻译交际与文化错位 篇5
中西翻译交际与文化错位
翻译交际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民族文化差异是影响翻译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只有当交际双方了解彼此的社会历史知识及文化背景,翻译交际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因此,探讨造成翻译交际困难的文化差异以及形成这些差异的文化因素,对于不同语言群体借助翻译达到理解和交流的.目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 者:刘建芳 作者单位: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河南,郑州,450002刊 名:中州学刊 PKU CSSCI英文刊名: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年,卷(期):2005“”(1)分类号:H059关键词:文化错位 翻译交际 文化差异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篇6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冲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一、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文化冲突多种多样,在这里我们不可能一一赘述,只能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以供分析。
1.隐私方面的冲突
对中国人来讲询问对方的姓名、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家庭生活等个人问题均被视为对对方的关心,是亲近的表示。而西方人很讨厌别人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认为触犯了个人的隐私权。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可在西方文化里这不是属于问候语,而是实质性的问题。他们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 How are you?”
2.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養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即便临时有急事使拜访不能成行,也会在第一时间及时通知对方,说明原因并致歉。而中国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中国人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3.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的冲突
中国人认为子女是自己的私人财产,在子女出生前就对其寄以巨大的希望,对孩子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中的每件事都要有所干预,使其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规划线路来发展。因此在这种子女教育模式下,孩子没有独立精神,没有自由发展意识,只会一味地依靠父辈给予的优越的物质条件,成为温室里经不起风雨打击的花朵。西方人对此种教育方式十分不解。他们认为孩子从小就是个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由。对子女今后发展方向不会横加干涉,并尽早地培养其独立生存能力。大部分的欧美青年在18岁后就不再接受父母的资助,独立完成学业。
二、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1.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在亲密交谈时通常会轻拍对方肩膀或拉拉手以示友好,而西方人却认为这不尊重个人权益,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2.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3.语用迁移造成影响
人们对遇到的现象、事物和行为的评价和解释是建立在本身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同样如此,因此往往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语用的迁移。文化不同,语言的使用规则就会不同。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否则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人们缺乏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会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而这种后果有时会很严重,甚至会招致巨大经济损失。我国北方某厂曾出口一种“白象”牌电池,商标被译成英文“white elephant”,结果销路特别不好,原因就在于在英语中“white elephant”这个短语除了本意“白象”外,还有“无用而累赘的东西”之意。有了这样的英文商标,无论这种电池的质量有多好,用起来多节能环保,那些西方人也不会使用的。
三、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制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3.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足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文学作品原著、英文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理解学习西方文化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西方人的言行,在交际过程中,充分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俗,以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 篇7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交际工具, 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人类交际中, 文化透过语言得到反映。无论是来自同一文化背景交际者之间的交际, 还是不同文化的跨文化交际, 语言都有它不可代替的作用。语言学家对语言的研究历来已久, 在目前的会话规则研究领域, H.P.Grice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影响甚大。我就这一原则探讨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这一原则的使用差异。
二、格赖斯合作原则
在语言交际中, 人们为了达到预期交际效果, 实现交际目标, 会遵循某些原则。美国语言哲学家H.P.Grice提出了一套合作原则, 认为人们的语言交际受规范或条件的制约, 交际双方遵循某些规则, 并相互理解相互配合。1967年, 他在哈佛大学所作的《逻辑与会话》讲座中提出, 为了保证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 交谈双方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即根据所参与对话的要求、阶段、目的或方向进行交谈。这些基本原则就是会话“合作原则”。[1]他把这一原则划分为四个准则, 而每个准则又有次准则, 具体如下[2]:
(一) 质的准则 (The Maxim of Quality)
质的准则是指努力使说的话为真实:
1. 不要说自认为不真实的话;
2. 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二) 量的准则 (The Maxim of Quantity)
1. 使自己说的话尽量达到交际所需要的信息量;
2. 所说的话不应超出所需要的信息量。
(三) 关联准则 (The Maxim of Relevance)
使自己所说的话具有关联性。
(四) 方式准则 (The Maxim of Manner)
1. 避免晦涩话语;
2. 避免模棱两可;
3. 说话简洁;
4. 说话要有条理。
Grice认为, 交际能够成功地进行, 是交际者双方相互合作和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但这些准则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不同文化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因为跨文化交际既具有同一社会成员间交际的某些特点, 又具有同一文化中交际所不具备的特点, 即文化的相对性和交往规约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由于文化不同, 人们的会话规则各异。因此, 在跨文化交际中合作原则具有相对性。
下面本文通过文化相对性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合作原则的具体运用及不同的语用效果。
三、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质的准则的遵循
格赖斯认为质的准则在合作原则中最重要。为了使交际成功进行, 交际双方首先要提供给对方有把握的信息。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 交际者如果在不了解对方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交际, 就难于在质的准则上达成共识。我们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一位中国青年妇女在美国, 身上穿着一件漂亮的服装。别人对她说:“这件衣服真雅致, 颜色美极了。”这位中国青年妇女很高兴, 但有些不好意思, 就按中国习惯回答说:“这是件普通的衣服, 我在中国买的。”
在这个例子中, 美国朋友对中国妇女的这件衣服评价是实事求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表达, 而中国妇女的回答让他误解中国妇女的回答是在说他不识货, 对一件普通衣服如此大惊小怪, 可见自己的鉴赏能力有问题。而这位中国妇女认为按照中国文化习惯对这样赞扬应保持一种得体的谦虚和低调的态度, 否则则会被认为是高傲自满。中国人会先否定自己来遵循汉文化中的“谦虚准则”, 甚至以牺牲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来表示自己的谦虚来实现语言交际目的。相反, 如果对他人的表扬进行迎合, 就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会认为这人轻浮、高傲、自大。相反, 英美文化中人们对于他人的赞扬及肯定会直截了当地接受, 他们不会掩饰自己心中的喜悦, 会因人家的赞美之词而道谢, 采用迎合的方式。同时他们也遵循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原则”来保持和对方观点一致, 以避免与对方观点相悖而带来的难堪。
四、跨文化交际中量的准则的遵循
合作原则中量的准则包括两个次准则:一是提供所需要的量, 二是所提供的信息量不应超出需要的信息量。
从许多中西方跨文化交际实例来看, 中西方存在不同的语言观。中西方传统的言辩观使得中西方人们在语言交际的时候在交际行为、交际方略、交际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
(一) 中西方传统的“言”“辩”观
中国传统的“言”“辩”观, 提倡通过道德伦理及内省反思建立和维系一个以等级关系为基础的和谐社会。同时认为人的道德修养与语言高度地融为一体, 即天人合一, 言行合一。在这两者中, 道德修养高于语言行为, 认为人际间的交际更重要的是通过道德伦理来完成, 比如在汉语中就有诸如此类的表达:“有德者必有言, 有言者必有德。”“善者不言, 言者不善。”“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3]229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在“言”“辩”观上比孔子木讷, 他认为为了实现和维系和谐的社会秩序, 人们应该无为而治, 即“不言不辨养太平”。可见老子否定言辩思想, 主张“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不争而善胜, 不言而善应, 不召而自来”。老子的思想被庄子进一步发展, 进一步否定了语言交际的价值, 并提出“至言去言”、“至为去为”的观点。他认为沉默才能表达道, 只有处于“无为”之境, 用沉默代替有声语言, 才能达到道的境界。所以在汉文化中, 沉默是金。[3]230
西方文化的语言观是积极的, 人们喜欢辩论, 善于言谈与言辞对抗。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遵循logos生成和发展, logos不仅指法则、公理、逻辑, 还包含言论与语言。在西方文化中, 语言是延伸自我影响和改造他人的工具。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是通过辩论言辞, 说服他人达到改变他人及社会的目的。古希腊哲学家普遍认为语言的目的是劝导和改造他人, 是有绝对权威的工具, 所以西方人认为只有通过语言, 人们才能相互认识。可见, 西方人对语言的态度自古以来是积极的, 他们善辩、健谈、喜欢言语对抗, 惯于通过表明自己来发展和延伸自我。
(二) 强交际环境与弱交际环境
中西方不同的“言”“辩”观导致了来自两种文化的人们在交际文化认知上的差别。在跨文化交际时, 由于受本族文化的影响, 他们对交际环境的依赖程度较高。相对来说, 在汉文化里, 语言的重要性次于西方文化。所以在交际时人们就不那么遵循话语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 甚至有时违背了量的准则, 而大量的交际信息由交际环境及非言语行为传递。对此现象, Hall[4]根据交际者对交际环境的依赖程度把交际划分为强交际环境 (high-context culture) 和弱交际环境 (low-context culture) 。鉴于此, 基于中国文化的交际是强交际环境文化, 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是弱交际环境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对语言持消极的态度, 交际中多数情况交际者是靠心灵意会或通过交际场景来传递信息。很多信息靠环境来传递, 蕴藏在“不言之中”, 而“意会”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 能正确地完成解码的过程, 从而领会说话者的交际意图。美国人倾向于“直言快语”, 通过语言传递信息。语境对信息的影响较弱, 人们更擅长用清楚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来避免非言语交际带来的语义模糊性。弱交际环境文化体现在会话原则上, 则是人们对量的准则的遵守。
五、跨文化交际中关联准则的遵循
“关联准则”主张交际者要提供与话题相关的信息。在跨文化交际中, 中西方人们对此原则的遵循同样也存在差异, 同时也反映了两个民族所持的世界观之差异。西方世界观认为宇宙中或世界上的万物是可以分割的, 它们相互独立、自主、矛盾对立。而中国则强调统一, 这是他们最大的分歧。与此相关的是知识论与认识论的问题, 即如何认识自然。对西方来说, 最重要的就是发展自我, 超越自我, 向外延伸, 向外探求, 客观地认识自然界以达到改造自然的目的。而中国文化则主张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 依赖直观思考, 把个人、自然和社会看作一个统一体。由于主体与客体、知识论与道德论、人与自然合二为一, 这样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就重视统一, 从而忽略了差异和对立。所以在交际、在表达自我、在论述时, 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拘泥于抽象的逻辑思维或像西方人那样采用要么肯定、要么否定的推理方式。
结合中西文化对比, 通过对合作原则中关联准则的分析, 我们能够看出关联准则在以求和合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的遵循情况与以求严密的逻辑思维的西方人是迥然不同的。所以Grice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与汉文化中人们交际时维护面子、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的会话准则相冲突, 一般意义上不适合于用来解释和评价中国人的会话准则。
六、跨文化交际中方式准则的遵循
方式准则包括四个方面:说话要避免晦涩, 避免模棱两可, 说话要简洁、有条理。在跨文化交际时方式准则的遵循也因文化而异。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中国人:我这个周末要去New Orleans。
美国人:太棒了!真希望能和你们一起去。你们准备在那儿待多长时间。
中国人:三天。 (希望他能主动提出开车送我去机场。)
美国人:祝你玩得开心一点。 (如果她想让我开车送她, 她会直接说出来。)
中国人:谢谢。再见。 (如果他真想开车送我的话, 他会主动说出来的, 我还是找别人吧。)
在这个对话中, 交际者双方都遵循本文化中的会话方式准则, 但是交际失败了。什么使得他们的对话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呢?西方人的直言快语与汉文化中的言外之意发生了冲突。中国人的交际是一种强环境文化交际, 听话者对话语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交际语境, 而说话者常常是通过隐性的语码传递信息。中国人在交际的时候常常会遵循会话的礼貌及谦虚原则, 在受别人邀请吃饭时, 他们会习惯性地说“不”, 但对美国人来讲, 这就是明显的拒绝。而中国人有好客的习惯, 在饭桌上请别人吃东西时, 会左让右让, “强迫”对方吃下去, 这种方式使美国人感到不可理解。而美国人注重个人主义, 对被请人特别尊重, 从不强加于人, 给对方留有余地。另外, 西方人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也存在差异。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常以演绎法为主, 他们常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再加以分析说明;而中国人会运用归纳法先为自己的某个观点先做铺垫或是先给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 最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在商业谈判中, 常常因为交际者不知道或忽略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而对谈判带来消极影响。
七、结语
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不同, 言谈规则各有千秋。即使在同一交际情境中, 合作原则的各项准则也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反射。所以不同的文化对合作原则中质、量、关联和方式准则的遵循必然存在很大差异, 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上述对合作原则在中西方文化中的运用差异的讨论, 我们可以看出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忽略了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相对性。而在跨文化交际中, 语言相对性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所以合作原则虽然是一项重大贡献, 为人们的语言交际活动找到了一定的规律, 但是它忽略了文化、语言及话语规则的相对性。但是合作原则的一些不足推动了语用学的发展, 学者们为了对此不足进行弥补又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6]和“礼貌原则”[7], 这些理论会进一步推动跨文化交际和语用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Grice, H.P.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M].Beijing:FLTRP, 2002:27.
[2]Levinson, Stephen 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101-102.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229, 228, 230.
[4]Hall, E.T.Beyond Culture[M].Garden City, NY:Double-day, 1976:27.
[6]Grice, H.P.Presupposition an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InCole, P. (ed.) RadicalPragmatics.NewYork:Academic Press, 1981:183-198.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 篇8
1 词汇的空缺
由于中西方之间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各不相同, 所产生的词汇也不尽相同。中西方两种文化中都存在着对方文化所没有的词汇, 这就是词汇的空缺。许多在汉语中表达的词语, 在英文中我们不能找到恰当的词汇或是西方语言中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相对应的词。反之, 英文中也存在大量的词汇是我们汉语中没有的。特别是中西方文化中的诗词、诗词、小说等, 要翻译的话, 很难找到合适的词汇或语言, 即使翻译出来, 其形象也不如原语言那样生动形象, 其中所蕴含的意境更是难以表达。这些都是与中西方特有的风俗习惯、生活经验、表达方式等文化差异分不开的。单就中国家庭成员中的舅舅, 舅妈, 姑妈, 姨妈等的称呼词, 在英语中就很难表达。再比如说我们所说的《红楼梦》研究, 红学 (redology) , 在英语词汇中其实是没有相对应的单词, 只有另创一个词。我们现在经常说到的小资、农民工等词汇, 也只有在中国这种社会环境下才有的。现在许多新出现的词汇都是随着中国的社会发展而发展出来的, 在英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语。英语中的很多词也是汉语中所没有的, 比如说Solomon (所罗门) 是指聪明的人;egghead (蛋头学者;蛋壳脑袋) , 用来称呼那些整天只顾埋头读书的书呆子。还有许多在西方特定文化中产生的词汇, 不是用汉语直译所能表达其含义的。
本栏目责任编辑:杨菲菲
2 词义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人们对于词义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 所以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经常会产生一些误会。我们很有必要了解彼此的文化特征, 小的方面就涉及到词汇。这里主要从颜色、数字和动物三方面的词汇来探讨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含义, 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1 颜色的意义差异
由于中西方的历史变迁, 风俗习惯, 表达方式, 政治制度, 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各方面的不同之处, 颜色词所表达的含义和信息也不同, 这些颜色也体现出了中西方跨文化间的差异。相同的颜色词, 在文化差异巨大的中西方表达的是人们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绪。从根本上讲, 在中国文化中, 颜色的象征是基于过去中国封建的统治、落后的生产力和教育而形成的, 所以颜色的象征意义有强烈的神秘性和政治性。而在西方文化中, 随着西方科技和教育的进步, 颜色的象征意义少了些神秘, 多了些理性。对色彩的认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一个国家和民族也一样, 对不同颜色的喜好从整体上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好恶和审美情趣。下面通过几种颜色来比较一下中西方之间的差异。
在汉语中, 虽然蓝色通常可以给人们带来安详、美好的联想, 但是除此之外, 蓝色还有破旧的意思, 因此, 在重大喜庆之日时, 人们基本不会用蓝色来作装饰。然而, 在英语中, 蓝色有社会地位高、有权势或出身名门望族的引申含义, 如:blue room指的是美国总统在白宫的, 用来会见挚友亲朋的会客室;蓝色也代表了特定的身份职业, 如:blue collar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此外, 众所周知, 在西方文化里, 蓝色还有忧郁、感伤等其他消极含义, 如色情电影译为blue film。
白色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悲伤的色彩, 会给人带来厄运, 是人们比较忌讳的颜色。因为白色给人一种苍白无力的感觉, 象征着不详与死亡。所以在中国办丧事时, 披麻戴孝用的是白颜色, 灵堂的设置也是以白色为主。祭奠逝去的人也用白色的菊花。相反, 在西方国家, 人们比较崇尚白色, 因为许多自然界的
一一一一一中外一一文学文化研究
景物都是白色, 比如说雪或是一些花都是白色, 西方人就把白色看做是一种纯洁优雅的象征。结婚时, 新娘要穿上白色的婚纱, 象征着新娘天真无邪。
在中国, 黄色是一种吉利的色彩, 古代皇帝穿的龙袍是黄色, 人们结婚嫁娶所选的好日子也叫黄道吉日。西方文化中, 黄色使人联想到背叛耶稣的犹大 (Judas) 所穿衣服的颜色, 所以有卑鄙、胆怯的含义, 如卑鄙的人应译为yellow dog, 此外, 黄色还表示低级趣味的报刊和毫无文学价值的书籍。
由上述三个例子可知, 西方颜色文化内涵与中国有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民族, 其颜色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是大相径庭的。因此, 我们在对待异国含有颜色词的语句时, 既不能直译, 也不可借着本国的传统文化来理解, 应先去深入了解他国这方面的文化, 不要因错误理解而在跨文化交际中闹出笑话或是冒犯他人。
2.2 数字的意义差异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 数字不仅仅表达记数概念, 而且能够反映各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文化的差异, 使人们对同一数字赋予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产生不同的观念。比较分析中西方文化对数字的理解, 探讨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我国, 数字九被认为是一种神秘的数字, 有神圣之意,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神圣的权力为天赐神赋, 便竭力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 如九五之尊 (imperial throne) 。含有数字九的词汇也很丰富, 如九州、九头鸟等。另外, 在中国文化中, 九与久谐音, 意为长长久久, 也是中国人民比较喜欢的数字。在西方国家, 数字九也是比较受人们青睐的数字, 是人们心目中神数之一, 对西方人来说, 九的象征意义是神性、神圣之至。许多文娱活动的设置也与数字九有关。但是, 西方的音乐界则很忌讳数字九, 由于许多像贝多芬这样的名作曲家都在创作完九首交响曲后与世长辞, 所以数字九在西方音乐界是不受欢迎的。
数字七在汉语中也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这主要是受道教和佛教的影响, 七常与丧事有关, 自古以来, 人们对于去世的人就有“做七”“头七”“断七”的祭拜仪式。给人送礼也忌讳七件或七样, 人们挑选吉日良辰不挑带数字七的日子。在我国某些地区, 农历七月七日甚至被看作凶日, 这天禁止娶嫁。而在西方文化中, 人们最喜欢的数字就是七, 西方人认为七是一个幸运的数字, 能给人们带来好运, good luck, 因此, 在西方, seven又被成为lucky seven。
在汉语中, 由于数字四与死谐音, 人们习惯将四视为厄运的数字, 所以在很多地方人们比较忌讳说四。车牌号或是电话号码带有数字四的也不受大家的欢迎。而在有些地方, 人们谈论年龄比较忌讳说八十四岁, 因为传说中孟子死于八十四岁, 所以老年人忌讳说自己八十四岁, 以求吉祥。然而, 在西方国家, 人们对数字四是没有什么忌讳的, 与此相反, 他们认为, 数字四是正义和力量的象征, 对它很是崇拜。
还有众所周知的数字十三, 在中国没有特殊含义, 但是在西方人极端厌恶这个数字, 在任何场合都会尽量避开它。诸如此类的数字还有很多, 从一到十中的大部分数字在中西方文化中意义也不尽相同。除此之外, 中国传统文化则认为双数是吉利的数字, 人们喜欢追求好事成双, 与之相反, 西方人往往认为单数吉利。
中外一文学文化研一究一一一一一
综上所述, 数字除了其本身的计算意义外, 还有丰富神秘的文化蕴涵。中西方数字的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比较文化研究。英汉数字文化意义因产生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而存在差异, 通过对相同颜色在不同文化中的比较, 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异同, 着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相互尊重, 减少误会与磨擦, 达到交际或沟通的目的。
2.3 动物的意义差异
动物在任何国家都是动物, 但不同的文化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文化象征意义。
人类初始, 便和动物打起了交道, 时而为敌, 时而为友, 相互依存。自从人类开始驯养动物以后, 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人们从动物的习性、形象等方面引发联想, 用与动物有关的词语或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或是对世界的看法, 因此在人类语言中存在着大量以动物为喻体的隐喻性词语。同时, 又由于中西两种文化在历史传统、地域生态等方面的差异, 隐喻中所含有的文化内涵也大不相同。除了我们平常了解到的马狗牛等经常说到的动物, 人们也大致了解他们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中所象征的不同含义。还有一些我们不经常遇到的动物词汇, 这里我们简单了解几种。
在中国, 人们是比较喜欢青蛙 (frog) 这种动物, 因为它可以吃田地里的害虫, 保护庄稼, 无论是小学课本还是电视广告都呼吁保护青蛙。青蛙是禁止用于食用的。许多商品品牌也以青蛙命名, 如有一种面霜叫青蛙王子。然而, 在英美国家, 因为青蛙长得像癞蛤蟆, 所以他们把青蛙看做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对青蛙比较反感。
蟋蟀 (cricket) 在中国文化中常给人一种孤独寂寞的联想, 古人也喜欢借用蟋蟀来烘托这种忧伤凄凉的气氛。如欧阳修的《秋声赋》:“但闻四壁虫声卿卿, 如助余之叹息”;诗人元好问在他的《诗论》中总结到“切切秋虫万古情”等等。然而, 在西方文化中, 蟋蟀就没有这种忧伤的形象, cricket反而代表的是一种快乐喜悦的形象。因此, 在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等作家的笔下常有诸如“as merry as a cricket” (像蟋蟀一样快乐) 的比喻。
汉语中的喜鹊 (magpie) 是喜庆的象征, 如“喜鹊叫, 好事到”。民间传说故事中, 喜鹊是成人之美的瑞鸟, 提及喜鹊或是听到喜鹊的叫声, 意味着喜事即将来临。而喜鹊在英语文化中是报凶不报喜的, 所以英语民族的人们认为此鸟为不吉利的征兆, 因而讨厌它, 在英语中, magpie常用来比喻令人讨厌、喋喋不休的人。在苏格兰, magpie上门意味着死亡;在瑞典, magpie与巫术有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由于蝙蝠 (bat) 的蝠与福同音, 因此蝙蝠便成了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蝙蝠与桃组成的谐音图案为福寿双全;蝙蝠与鹿组成福禄双全。与之相反, 在西方, 蝙蝠 (bat) 因为长相丑陋, 凶恶, 人们把它看做吸血鬼的形象, 所以西方人对它并无好感, 甚至把它同罪恶或黑暗势力相联系在一起。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借用动物或颜色的特征来形容人或事的特性, 但这些比喻或象征意义往往因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所以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见到这些词汇切忌望文生义。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同一词汇在中西两种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含义。除了关于颜色、动物、数字的词汇, 还有很多词汇
(下转第252页)
本栏目责任编辑:杨菲菲
的褒贬色彩在中西两种文化中也反映出了不同的含义。例如, peasant汉语是农民之意, 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在西方文化中则有乡巴佬的意思。Individualism在汉语中却是自私自利的代名词, 在英美国家强调其独立的人格, 个人奋发进取的精神。Old一词, 在中文里表达着尊敬的意思, 年龄越大, 资格越老, 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而西方文化中, 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 西方人不会随便透露自己的年龄, 更不会倚老卖老地自称老。所以, 当我们置身于跨文化交际中时, 不仅要了解词汇的意思, 还要了解有些词汇在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中所象征的不同含义, 只有在熟悉彼此文化、尊重彼此文化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才能恰当地运用词汇表达意思, 而不至于冒犯对方, 使交流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中外一文学文化研一究一一一一一
本栏目责任编辑:杨菲菲
摘要:目前我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常会冒犯对方, 引起文化冲突, 造成双方不愉快, 究其原因是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缺失。该文拟从中西方文化和词汇的差异来探讨、了解和掌握词汇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词汇差异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谷慧娟.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词汇内涵意义之异同[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6) .
[4]姚秀梅, 付玲.中西文化差异在词汇内涵中的体现[J].科技资讯, 2007 (1) .
[5]张业菊.关于语词文化内涵研究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2) .
[6]唐祥金.文化内涵词析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1) .
[7]刘鳌.英语教学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1) .
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冲突 篇9
1.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本文不一一叙述,只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
1.1 隐私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1.2 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作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地按照计划进行,使得西方人感到不适应。
1.3 客套语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人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1.4 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2.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2.1 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可以解释为识别和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从本质上说,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情色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在所有的定势中,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
2.2 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地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2.3 价值取向不同
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压制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2.4 语用迁移造成影响
人们对遇到的现象、事物和行为的评价和解释是建立在本土文化基础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同样如此,因此往往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语用的迁移。文化不同语言的使用规则就会不同,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否则必然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人们缺乏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会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而这种后果有时会很严重,甚至招致巨大经济损失。我国的羊绒制品在国际上评价颇好,北方某厂曾出口一种“双羊”牌高档羊绒被,商标被译成英文Goats,结果销路特别不好,原因就在于在英语中goat这个词除了本意“山羊”外,还有“色鬼”之意。有了这样的英文商标,即使这种羊绒被的质量再好,用起来再舒服,那些妙龄女子、家庭主妇也不会愿意把它铺上床的。
3.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3.1 转变教学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授课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2 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的侧重点都放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我们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3.3 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3.4 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大学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摘要: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 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 严重影响到交往的顺利进行,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 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避免文化冲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冲突,原因
参考文献
[1]许果, 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2, VOL8, (6) :121-123.
[2]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 2001, VOL22, (4) :279-282.
[3]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6) :153-154.
[4]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绥化师专学报, 2003, (1) :90-92.
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 篇10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 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交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 当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怎样避免因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民族信仰的不同而造成理解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更大程度的了解他国的文化。
二、中西方文化交际中出现的文化差异⒈饮食文化差异
在饮食中, 中国人很注重味, 而西方人讲究的是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 即使口味千篇一律。在烹调技术上, 因为把美味作为第一要求, 所以中国的很多传统食品都要经过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炖煮, 使菜的营养价值遭到破坏, 但是口感却很好;而西方人认为菜肴是用来充饥的, 他们经常会把各种生菜拼在一起做成沙拉, 会吃大块肉、整块鸡。中国人喜欢团团围坐, 共享一席, 从而营造一种团结、礼貌、和谐的氛围, 美味佳肴既是人们品尝的对象又是人们情感交流的媒介物;而西式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 通过与邻座客人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
⒉价值观差异
价值观的不同表现在时间观念的差异。在中国, 当朋友或是亲戚邀请共聚一餐时, 我们不会询问具体的时间, 我们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或是很早或是稍晚, 大多数情况下会很早, 因为我们觉得提前到达主人家, 是对主人的尊敬;而在西方, 当被邀请时, 主人必须事先通知时间和地点, 经商定后方可进行。他们会准时到达, 因为他们觉得提前到会让主人手忙脚乱, 是对主人的不尊重。
3. 家庭教育的差异
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应该是个独立的个体, 有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 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孩子的行为, 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 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 甚至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 家长都要仔细考虑, 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而中国家长大都数情况下都要为孩子做各种决定, 他们认为孩子还很小, 没有什么经验, 他们的选择或是决定都是不正确, 他们要求孩子顺从、听话。
一、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
⒈价值取向不同
在中国, 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抑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以谦虚为荣, 以虚心为本, 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 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而西方国家崇尚个人为中心, 宣扬个人主义至上, 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 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 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 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
⒉行为规范不同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时, 经常会自觉不自觉的用自身所处的社会行为规范来评判对方的行为是否合理。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 时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例如中国人为了表示友好, 会轻拍孩子的头部;而在西方, 这是一种极其不尊重孩子的行为, 父母会非常反对。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否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就必须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 尤其要了解哪些行为是禁止的, 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⒊认知不同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某些国际会议上, 中国参会的各级领导极其夫人都会穿上代表中国特色的服饰, 夫人们大多会穿上旗袍, 或是红色的服饰;而西方领导人大多都会选择蓝色的。这是因为旗袍是中国特有的, 最能代表中国悠久的文化, 而红色在中国代表着吉祥如意、幸福安康、财源滚滚;而蓝色在西方则代表着冷静和沉着。
二、如何避免文化差异
1.通过文化比较渗透文化意识
英语如果能在比较中学习和运用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中西方人见面打招呼为例, 如果是吃饭时间中国人见面很喜欢用“吃饭了吗?”若见到英国人也这样问:“Did you have the breakfast/lunch/supper?”他们很可能会以为你要请他们吃饭。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加以说明。在称呼上也要给学生讲清中西方差异。还有我们应告诉学生在英美国家习惯称老师为“Sir, Mr.或Miss”, 而teacher是指教师这种职业, 一般不做称呼语用。
2.通过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 英语教学的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讲授上, 而忽略了中西方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 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方式, 利用现代化得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多多举办一些专题讲座, 让学生观看一些能够代表西方文化特色的电影, 让他们中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差异, 培养出具有较高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3.通过主题活动渗透文化意识。
东西方各国都有各自的节日, 在教学中创设和开展以节日为主题的交际活动, 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 进一步加强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圣诞节是西方民族的盛大节日, 我们可以让学生们扮演圣诞老人, 出演关于圣诞节的一些节目, 让他们自己准备, 从准备中让他们了解到圣诞节的意义以及圣诞节的文化。
三、结尾
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 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文化冲突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提高跨文化交际成效的基础, 我们探析文化的内涵, 从整体上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 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跨文化交际的冲突, 有助于把握两种文化的主流倾向, 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
摘要:随着东西方世界的不断交流, 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扩大,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给交际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障碍, 严重影响了交际的顺利进行。探析文化差异是解决交际障碍、有效交际的重要。本文分析了文化差异的几个方面、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文化差异, 从而达到顺利而有效的交际。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中西文化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康淑敏:跨文化交际视域中西文化差异, 曲阜师范大学, 2008
[3]叶馨:中西文化差异下的文化以义探析, 成都大学学报, 2008
[4]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 篇11
关键词电影赏析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表达为“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他指本民族与非本民族语者之间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在交际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產生冲突和故障。
今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际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国际大片的公映使更多的人了解跨文化交际。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使许多人对这种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是因为佳片赏析不仅仅是意思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交际能力,给大家提供一个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平台。但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能顺利的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融入同一文化背景中。就会产生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被作语法失误一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因此在新教材中就加以介绍了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这也就要求大家要把跨文化教育列入英语赏析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佳作越来越多的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了解西方人侧面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与加深我们对西方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随之而来的是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在大片的影响下发生了某些细微的改变,在人与人之间交流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一、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在日常中较多见的有几种。
(一)隐私方面的冲突。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弱,认为个人要归属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故此中国人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但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过多的提及个人隐私,更不愿意别人干涉。
(二)时间观念方面的冲突。西方人的时间观念和金钱观念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深入人心,根深蒂固,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在西方,要采访某人,必须事先预约或通知,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过商议决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是多项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初来的外国人很不适应。
(三)客套语方面的冲突。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往时,讲究“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自己的成就,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四)就餐习惯方面的冲突。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传统。在国际交往中,热情的中国人常常相互敬眼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家总要说几句“多多包涵”的话。而在西方,人民讲究尊重个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所以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情。吃饭时,更不会向你碗中夹菜。
二、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方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很多,究其根本是因为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下的人们思想、行为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
(一)思维模式存在差异。西方文化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模式则表现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特征。
(二)行为规范各不相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用自身的社会行为规范来判断衡量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对方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会、不快甚至跟尴尬的结局。
(三)价值趋向不同。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个人主义,必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认为缺乏进取精神,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
三、结束语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饮食差异 篇12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文化是人类物质和精神价值的总和。饮食文化作为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同自然界与人文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由于物质丰盈和文化底蕴不同, 中西饮食文化存在着明显差异。
二、文化的定义和跨文化交际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 活动的记录, 历史的积沉, 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 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 思考自己, 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 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 是人们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思想和理论是文化的核心、灵魂, 没有思想和理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有一种思想和理论, 生存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是现实, 理想是向往, 愿望是想得到的, 要求是必须做到的。跨文化交际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涉及语言交际方式, 交往习俗, 社会心理, 价值观念等方面。
三、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1、饮食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 崇尚“民以食为天, 食以味为先”的生活哲理, 讲究一种美学、感性的饮食观念。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补、食养, 重视以饮食来养生强体, 但追求美味始终是最终要义。中国饮食的魅力在于“味”。讲求每一道菜的色香味形的调和之美。中国人在日常交谈中也会表现出这点。比如主人会说:“可能菜烧的不好, 不合你口味。”但他绝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 卡路里不够。”因此, 中国人在饮食过程中, 注重的不是食物的营养, 而是食物的口感和进餐的精神享受。而西方人崇尚理性的饮食观念, 无论色、香、味如何, 营养一定要保证。早餐往往是一个鸡蛋, 一杯牛奶, 几片面包再加几根香肠, 热量充足;即便是最讲究的晚餐也不外乎是面包, 牛奶, 薯条, 香肠, 简单却营养丰富。即使口味单调, 但只要营养均衡, 他们一定会欣然选择。
2、饮食结构及方式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 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 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 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 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 一到中国厨师手里, 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
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 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 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 在中国人的菜肴里, 素菜是平常食品, 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 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 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 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以植物为主菜, 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 而植物则“无灵”, 所以, 主张素食主义。
3、餐桌礼仪的差异
一般来说, 时间多样化模式的中国人更倾向于迟到, 往往在规定时间半小时后才到。对于这种“迟到”现象, 主客双方都视为习以为常, 并不将视为对主人的不尊敬或不礼貌的行为。在西方国家, 迟到是很不礼貌的, 正式的宴会要求准时到达, 迟到一般不超过10分钟, 否则将被视为不合礼仪, 是对他人的不尊敬。在美国, 如果有人迟到了20分钟, 他就必须道歉。如果他迟到的时间超过30分钟, 他就会被认为不礼貌或遇到了突发情况。
另外, 座位安排反映了不同社会对社会地位和座位所反映的人际关系的不同理解。在中国, 宴会中面南的位子通常被认为是尊贵的位置, 而面向北的位子则相对卑微一些。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联系。中国历史上, 皇帝议政总是面南背北而坐, 在很大程度上, 正是这个原因, “南”这个词在人们心目中被提升为较高位置, 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权力和地位。因此在正式宴会上, 面南的座位会留给受人尊敬或有地位的人。然而, 在西方国家则完全不同。古代, 一个人在行刺别人时通常会右手持匕首。只有当客人被安排在主人左边时才不方便被人行刺, 而有利于主人阻止刺杀保护客人。因此尊贵的客人被安排在主人的左边。现在, 西方人考虑最多的是心理需要而不是身体的安全, 这就导致这样一个规则, 主人右边的位子比左边的位子更尊贵些。
四、结语
通过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的比较, 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使我们认识了解到尊重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尽管中西方饮食文化存在差异,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这两种文化正在相互融合。如今, 中餐开始注意饮食的营养性, 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 香, 味形式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 人们将会享受到更美味, 更健康的的食品。
参考文献
[1]Larry A.Samovar&Richard E.Porter.2000.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年。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推荐阅读:
中西方交际文化的差别论文10-02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析中西方酒文化10-16
谈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论文07-06
跨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06-27
中西方文化礼仪07-17
中西方餐桌文化07-09
中西方舞蹈文化07-29
中西方大学文化08-22
中西方体育文化论文07-19
中西方文化差冲突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