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冲突

2024-10-13

中西方文化差冲突(精选10篇)

中西方文化差冲突 篇1

摘要: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时间观念和时间认知上确实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通过商务活动中的两个案例分析了跨文化交际冲突的文化根源, 进一步明确了跨文化交际中诸多现实课题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商务活动,时间认知,文化冲突,案例

0 引言

社会规范的不同和对时间的态度等文化差异可以引起社会交往中人们的烦躁心理, 有的严重到可以使社会交往失败。那么, 在外企和合资企业工作的跨文化交际者们在面对诸如时间观念和使用上的差异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对外汉语教学又该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呢?

1 中西方时间观念与使用差异分析

西方学者通过实地调查与研究后发现,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时间观念与时间使用上存在差异。Edward.T.Hall (1959) 认为, 有的文化使用单时制, 有的使用多时制。拥有单时制文化的人严格遵守双方的时间约定, 而拥有多时制文化的人只把时间约定看成是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单时制文化强调计划性, 而多时制文化经常变更计划。Samovar和Porter比较了不同文化对“准时”与“效率”两个价值观念的看法后发现, 在正式的社会交往中, 西方人把这两个因素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而东方人却认为, 与人际关系相比, 这两个因素可以忽略不谈。

中国学者研究发现, 国内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倾向于事前做出计划。工作手册的出版与发行量证明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养成这种工作习惯 (胡文仲, 1990) 。中国人参加社交活动是比较守时的, 但是活动的时间往往是没有限制的。例如, 人们在约定见面时, 只定开始的时间, 却从来不提结束的时间。人们认为工作或者活动超过时限是很正常的事情。口头语“不见不散”, 说明中国人倾向于灵活使用时间 (贾育新, 1997) 。有人说, “中国人是时间的主人, 美国人是时间的奴隶”。意思是说, 和西方人相比, 中国人在使用时间上比较随意和自由。

2 跨文化交际误解与冲突的案例

案例1:一个极其尴尬的约会

保罗是一位60岁的新西兰人, 他对守时赴约的要求及其严格, 所以他的中国雇员认为他不知道什么是轻重缓急。一天, 有个广告代理商与他约好来谈一个广告设计问题, 由于司机不熟悉来公司的路线而且又遇交通堵塞, 广告代理商迟到了半个小时。当广告代理商匆忙赶来时, 保罗却没有与代理商谈论广告之事, 反而起身离开了办公室。保罗的中国助理知道老板平时就是这样对待约会迟到的人, 但是今天这项广告的设计工作事关后面好几件工作。他虽然很生气, 但是又拿老板没办法。

案例简析:在这个案例中, 外国雇主在中国做生意时, 对中国人的守时要求过于苛刻, 造成了中方有关人员感情上受到伤害, 同时又影响了后面的工作。中方的广告代理商, 在遇到一系列客观因素导致约会迟到的时候, 如果能够在路上及时与外方老板取得联系并说明情况, 可能事情会有一个较好的结果。

案例2:对最后时限的模棱两可的回答

在一家外企公司里, 每当老板询问中国员工能否在一个最后期限之前完成某项工作时, 中方雇员常常回答:“差不多吧”。而外国老板却希望员工能够给予一个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案例简析:中国雇员之所以不愿意给予一个干脆的回答, 是因为他们一方面不愿意违背上级的要求, 另一方面又觉得做事应该给自己留有余地, 因此喜欢采用一种模棱两可的回答方式。实际上, 中国雇员在外国公司里, 应该放弃服从中国上级领导的传统意识, 学会与外国雇主共同探讨最后期限的能力。

3 跨文化交际冲突的文化根源分析

由于拥有不同的时间观念和使用方法, 在商务活动中, 中外双方发生了很多冲突。一般来说, 西方人从对方能否遵守约会的时间来观察“对方如何看待自己”“对方如何看待即将进行的商务活动” (Hall, 1983) 。当然, 人们不可能每次约会都能准时, 因此, 社会规范也为人们制定了处理迟到的一些方法。比如可以用手机及时与约会对方取得联系, 通知对方自己可能迟到的原因。如果一方没有按照社会规约去行事, 那么, 另一方即认为你是不可信赖或者不负责任的。对于双方已经开始的商务活动, 如果一方没有遵守约定的最后期限, 另一方即可采用直率的做法来惩罚对方的违约行为。

对于外方人员的处理方法, 中方人员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强烈的不满呢?这是因为外方人员的行为方式与中国某些传统的社会准则发生了严重冲突。第一, 中国人从小就学习如何保持团体的和谐共处, 如何从工作的整体出发考虑事情的得与失。在工作中, 大家以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建设和谐的社会和工作环境为价值取向 (Mc Goldrick, 1973) 。案例1中的保罗不考虑后面或者说是全局的工作而惩罚中方的广告代理商, 对中国雇员来说, 其行为显得固执而且愚蠢;另外, 也严重伤害了中方的面子和感情。第二, 中国人做事讲究中庸, 极力避免是与非的做法。而在讲英语的国家, 人和事都被放在一个直线的两端, 人们倾向于对人、对事分清好与坏和白与黑 (Ste Wart和Bennett, 1991) 。案例2中的外方雇主要求中国雇员作出干脆的回答, 这就使得中方人员必须在行与不行之中作出选择, 因此大家感到非常为难。

4 结语

以上2个案例不仅反映出中西方在时间观念与使用方法上有差异, 而且折射出在“是与非、情与法、个体与整体”等其他方面存在较大文化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及解决差异的方法, 中外双方在工作交往中很容易发生交际障碍, 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合作目标的实现。

由于篇幅所限, 本次论文只能从时间观念和使用差异的一个角度来探究中西文化差异极其根源。但是在外企或合资企业中还有很多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尚待研究。

美国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发源地, 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很多并且比较深入。有一项研究表明, 由于商务人员缺乏必要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技能, 美国每年大约经济损失为25亿美元 (J.La.Blin, 1992) 。因为文化差异会导致文化冲突和误解, 进而影响商务活动的效率, 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在中国虽然还未有这样的报道, 但是我国应该对此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关院校应该对这个领域开展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工作, 为中国商务、教育和社交等跨文化交际领域提供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苏国勋, 张旅平, 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2]莱杰·布罗斯纳安美.毕继万, 译.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1.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郭镇之.全球化与文化间传播[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

[5]王培英.跨文化交流[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7.

中西方文化差冲突 篇2

所谓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既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了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顾名思义,中西文化冲突是泛指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不同而产生的冲突(这里,西方文化并非特指当代西方哪一个国家的文化,而是针对西方文化的整体而言)。

大家知道,从管理的发展过程来看,不管泰罗的“科学管理”还是现代的管理过程理论、人类行为理论、决策理论等等,管理研究的焦点都在于企业运行的经济因素。80年代以后,西方企业界、管理界出现了一个令人注目的重大变化,研究的重点转向非经济因素,注重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进行比较研究,出现了“文化热”。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和跨国经营的蓬勃发展,人力资源的流动性也在加强。当企业跨国经营时,各国企业的组织结构、技术方法、决策方式、控制程序已基本趋同,但员工的不同文化背景使文化差异成为一个影响管理者的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从而给管理者的管理提供了难度。国外许多管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跨国经营中凡是大的失败几乎都是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所招致的结果。

荷兰文化协作研究所的所长霍夫斯坦特(G・Hofstente),根据他对40个国家的企业工作人员所作大量问卷调查,写了《文化的结局》(《Culture’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CRelated Values》)一书,提出了描述文化差异的四指标说,即:权力差距(Power Distance)、防止不肯定性(Uncertainty Avoidance)、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DCollectivism)、男性化与女性化(Masculinity Dimension)。

在分析了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以下我试以中国的合资经营企业为例,谈一谈在文化冲突下如何管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从现象上看,是不同国家的资本、技术、商品、劳务、管理的结合,而其更深的内涵则是东西方两种文化的撞击、冲突和融合。也就是说,东西方文化既有冲突的一面,又有融合的一面。对于管理者来说,关键就在于如何跨越文化差异的障碍,在两种文化的结合点上,寻求和创立一种双方都能认同和接纳的,发挥两种文化优势的管理模式。因此,我认为:

一、在企业内部逐步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价值观,是一种比较持久的信念,它可以确定人的行为模式、交往准则,以及何以判别是非、好坏、爱憎等。这里我所讲的“文化差异”也主要是指以价值文化为核心的社会文化的差异,它更容易引起文化冲突。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人们总是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充满自豪,大多数人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文化视为正统,而认为外国人的言行举止总是稀奇古怪的,而事实上,这些看似古怪的言行举止、价值观念对该国人民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消除这种种族优越感,对方的文化尊重和理解,以平等的态度交流。在此基础上,找到两种文化的结合点,发挥两种文化的优势,在企业内部逐步建立起统一的价值观。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斯和沃特曼指出“我们观察的所有优秀公司都很清楚它们主张什么,并认真地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价值标准。事实上,如一个公司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或价值观念不明确,我们很怀疑它是否有可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企业必须形成集体的力量,才能保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建立共同价值观,可以提高员工的凝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篇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G125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1 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不可能一一叙述,只能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

1.1隐私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1.2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是很强烈的,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1.3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他们也不会劝客人喝酒,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2 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2.1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由于这种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而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而有些错误的思维定势,就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

2.2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2.3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

2.4语用迁移造成

人们对遇到的现象、事物和行为的评价和解释是建立在本身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同样如此,因此往往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语用的迁移。文化不同语言的使用规则就会不同,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否则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人们缺乏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会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

3 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冲突 篇4

1.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本文不一一叙述,只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

1.1 隐私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1.2 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作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地按照计划进行,使得西方人感到不适应。

1.3 客套语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人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1.4 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2.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2.1 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可以解释为识别和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从本质上说,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情色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在所有的定势中,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

2.2 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地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2.3 价值取向不同

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压制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2.4 语用迁移造成影响

人们对遇到的现象、事物和行为的评价和解释是建立在本土文化基础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同样如此,因此往往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语用的迁移。文化不同语言的使用规则就会不同,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否则必然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人们缺乏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会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而这种后果有时会很严重,甚至招致巨大经济损失。我国的羊绒制品在国际上评价颇好,北方某厂曾出口一种“双羊”牌高档羊绒被,商标被译成英文Goats,结果销路特别不好,原因就在于在英语中goat这个词除了本意“山羊”外,还有“色鬼”之意。有了这样的英文商标,即使这种羊绒被的质量再好,用起来再舒服,那些妙龄女子、家庭主妇也不会愿意把它铺上床的。

3.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3.1 转变教学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授课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2 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的侧重点都放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我们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3.3 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3.4 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大学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摘要: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 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 严重影响到交往的顺利进行,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 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避免文化冲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冲突,原因

参考文献

[1]许果, 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2, VOL8, (6) :121-123.

[2]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 2001, VOL22, (4) :279-282.

[3]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6) :153-154.

[4]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绥化师专学报, 2003, (1) :90-92.

中西方文化差冲突 篇5

从知识分子的角色冲突看中西文化价值观念的分野

中西方文人在专业和政治之间的不同表现,归结为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归根溯源还是中西文化与其所属的.民族文化是整体对应的,民族文化的不同导致了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所以在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和而不同,和中求进”应该是我们文化价值观念发展的目标.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黑河学刊英文刊名:HEIHE JOURNAL年,卷(期):“”(5)分类号:G02关键词:价值观念 传媒与政治 和而不同 和中求进

中西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交际教学 篇6

一、中西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现象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 现就比较典型的几种冲突简单列举并分析, 然后找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对策。

(一) 关于时间观

西方人的时间观是很强的, 往往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 “时间就是金钱”。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 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 并按时赴约。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 在时间的安排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地按照计划进行, 不少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二) 关于隐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较西方人薄弱, 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 注重集体主义精神,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 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 。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 互相关心, 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 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 讲究私人空间, 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私事, 更不愿让他人干预。因此, 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 例如:中国人首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甚至收入等, 在中国人眼里这是一种关切, 而在西方人则会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三) 关于客套语

中国人注重谦虚, 在与人交际时, 讲求“卑己尊人”, 喜欢用“才疏学浅”、“孤陋寡闻”自谦, 而且把这看做一种美德, 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受到别人赞扬时, 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 以示谦虚。而西方国家的人受到赞扬时, 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文化的差异, 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 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否定自己, 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 会感到非常惊讶, 认为中国人虚伪。

(四) 关于餐饮习俗

中华民族素来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 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宴客时, 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 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粗茶淡饭”、“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给客人的碗里夹菜, 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 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 所以他们不会强人所难, 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 他们也不会绞尽脑汁劝酒, 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二、中西文化交际冲突的原因

造成中西交际冲突的原因很多, 究其根源, 是由于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 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

(一) 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 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 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 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 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 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 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 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他之甘露, 我之砒霜”。在中国文化中, 人们推崇谦虚知礼, 追求随遇而安, 不喜欢争强好胜, 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 所谓“行高于众, 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 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 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 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 “随遇而安”被看做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 被阐释为消极、堕落, 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心中, 人们崇尚独立思考和判断, 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 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二) 行为规范不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 简单地说, 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 经常出现的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 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 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 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 (When in Rome, doas the Romans do.) 的原则。

(三) 思维模式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 因此, 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 这一点在中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 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 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 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 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 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 久而久之, 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 可以解释为识别和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

(四) 语用迁移造成的影响

人们对遇到的现象和行为的评价和解释是建立在本身文化的基础上的, 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同样如此, 因此往往会造成交际的障碍, 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语用迁移的影响。文化不同, 语言的使用规则就会不同, 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 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 否则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三、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 改进教学方法

应改进教学方法, 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 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 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 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培养出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二) 授课老师要转变观念

授课老师应该要转变观念, 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 还要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 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 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在大学里, 由于课时有限, 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 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等材料, 多欣赏一些西方优秀影视作品, 开阔西方文化视野,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 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 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 听外教作报告或讲课, 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 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 指的是在特定的情境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 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 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 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 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

摘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中西方跨国度、跨文化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由于在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文化规约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习俗差异, 导致在现实交际中出现文化“冲突”或“碰撞”现象, 这种现象会导致交流障碍, 甚至会引起交际双方的误解及隔阂。因此, 了解和分析这种“冲突”产生的原因对于克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产生、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交流障碍,文化冲突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许果, 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2, VOL8, (6) :121-123.

[4]胡超.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中西方文化差冲突 篇7

电影开始等同于爆米花, 等同于可乐。预告片永远都比电影正片好看, 就像爆米花闻着永远都比它吃起来更香一样。在这个什么都可以被快速消费的年代, 大部分的中国电影都犹如普通商品一样被这个市场所消费了。

是的, 电影属于商业艺术。但归根到底, 它还是艺术。艺术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种类的人类文明, 就在于艺术不仅仅具有描述性和表现性, 它更应该具备启示性。也许, 要求所有的电影作品都具备普世价值的启示性是不现实的, 毕竟电影不是教科书, 它不能够, 也不应该被某种宏大的意义所统领。但是, 电影是否真的不可能在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 或者说在启示性与娱乐性之间寻求一份平衡呢?也许, 急功近利的中国电影环境应该放缓一下脚步, 在迅猛增长的各类数字面前停顿片刻, 花一些时间思考, 花一些时间自我沉淀, 花一些时间等待市场和观众的进一步成长。小火炖汤, 隔夜留香。电影创作者是不是能够再慢一些, 用长久而充足的准备对待电影, 尊重其艺术本质, 而不是像某些年轻的畅销书作家那样, 用巨额的投资和一堆俊俏的脸庞拼接出一个所谓的电影, 在高票房的光环下将电影门类的文化蕴意赫然淹埋在了投资交易的叫卖声中。

谈到投资与回报, 等待与成就, 李安是一个不能不提的名字。众所周知, 李安并不是一个多产的导演。迄今为止, 他发行上映的电影长篇作品只有十二部:《推手》, 《喜宴》, 《饮食男女》, 《理智与情感》, 《冰风暴》, 《与魔鬼同行》, 《卧虎藏龙》, 《绿巨人》, 《断背山》, 《色·戒》, 《胡士托风波》, 以及2012年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但是, 这些作品在华语市场和西方市场中都有着极高的知晓度和美誉度。就好像是二逼青年看热闹, 普通青年看剧情, 文艺青年看情调一样, 不同审美趣味, 不同观影诉求, 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在李安的作品里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一款, 然后用手中的电影票给这部艺术作品的商业性打上一个相应的好成绩。而他的这种能力从其处女作《推手》开始就被观众和影评界认可, 而且这种肯定基本上延续至今。慢热的李安有着自己慢条斯理的语言模式, 他的电影也散发出了导演的个人气息, 在长期的专业磨练之后, 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之间历久弥香。

1954年, 李安出生在台湾南部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那是一个被传统文化与私塾教育包围的男权环境。身为校长的父亲对李安一直很严厉, 并且固执地认为做电影跟混娱乐圈一样, 都是不太光彩的行业。但是, 自认为除了拍电影之外什么能力都没有的李安最后还是硬着头皮走进了台湾艺术大学, 并在1975年毕业于戏剧电影系。之后, 24岁的李安又不顾父亲的反对远赴美国, 进入著名的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学习戏剧导演专业。美国成熟的电影市场和领先的电影技术令他着迷。于是他在学士毕业后再一次考入名校, 美国纽约大学, 并在那被称为“电影艺术摇篮”的地方拿到了电影制作专业的硕士学位。但是, 电影都是要经过商业化的组合, 专业化的制作, 市场化的检验后才能出品。仅有过人的才华和专业的知识, 电影这架构成复杂的大客车永远都只能停留在图纸阶段。面对走出象牙塔之后的现实世界, 李安一方面很无奈, 一方面也在坚持。毕业后, 李安在家待业, 靠太太养活, 一边买菜做饭带孩子一边创作剧本。如今, 那六年的家庭妇男经历反复的被媒体提起, 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然而, 也正是在这段艰辛的等待期里, 李安炼就了最终使他成功的电影叙述能力和深沉的个人艺术风格。

决定一个电影究竟是不是好电影的条件只有两个。第一, 要有一个好故事。第二, 导演要有讲故事的能力。电影艺术在这方面和文学艺术有着极大的相同。因为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要通过画面或是文字传达出创作者的情感, 得到观众或是读者的共鸣。有好故事是基础, 而练就出有效而艺术的表达方式更需要个人水平。李安大概很早便悟出了这一点。在消沉的待业期中, 他每天能做的就是反复思考, 创作并修改剧本, 等待别人提供出好故事不如自己先创作出好故事。而在脑海中不断思考并放映自己的好故事则锻炼了他用电影讲故事的能力。正所谓有感而发, 好的故事以及它暗含的启示性都需要长久真切的感悟和深思熟虑的提炼。从这点看来, 大器晚成的李安在其电影创作初期便大获成功便也不难解释了。

1991年, 三十七岁的李安终于等到机会在纽约指导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推手》。这部作品和后来的《喜宴》《饮食男女》在内容上都表现了中西方文化冲突和新旧交替时期的家庭内部伦理关系。人物塑造上都集中描绘了一个固执的保持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父亲形象, 并且都由台湾演员郎雄扮演。所以, 这三部作品又被称为“父亲三部曲”。

“父亲三部曲”的编剧和导演都是李安, 可谓是让李安把沉积在内心多年的复杂情感和人生体悟一吐而出。《推手》讲述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老父亲和代表欧美文化的洋媳妇之间相处一室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表现了中国移民家庭中成员关系问题和中西文化的冲突。《喜宴》通过描写一对中西结合的男同性恋假结婚的喜剧, 讲述了同性恋接受态度在中西文化中, 尤其是在家庭观念中的巨大差异。而《饮食男女》则是通过生动刻画的严父形象和紧张的父女关系, 探讨了典型男权家庭模式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所遭遇的文化冲击, 以及家庭关系中的压抑与妥协。这三部作品从某种意义上看都是李安内心世界和真实生活的写照。从台湾到纽约, 从儒家思想到资本主义, 从君臣父子到自由平等, 李安的生活就是一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碰撞。其中, 小到一日三餐, 大到结婚生子, 各种问题都受到中西两方的考验和判断。在美国洗衣做饭带孩子十几年的李安, 对于中西冲突, 对于家庭观念, 对于人际关系, 都有真切而独到的体会。尤其是紧张的父子关系也使得李安对于这个象征着传统礼教和儒家文化的东方父亲形象产生了最为深刻和复杂的感情。郎雄所饰演的父亲是固执的, 是守旧的, 是传统的, 但也是有原则有情感的。李安在“父亲三部曲”中倾注的对于父系权力的理解是复杂的, 有爱也有恨, 有理解也有无奈。正如对待整个包裹着父亲形象的东方传统文化一样, 那种剖析与反思, 理解和挣扎, 都是来源于导演本身最真实的人生体悟。而这些冲突在其处女作《推手》中体现得尤为深刻。

电影一开始就上演了一场无声的斗争。从北京退休了的太极拳大师在儿子纽约的家中专注地练着功, 藏蓝对襟罩衫, 一双厚实黑纹布鞋, 他两眼紧闭, 身后挂着中国书法;不远处的书房里坐着老父亲的美国洋媳妇, 蓬着满头卷曲的金发正烦躁地敲击着电脑键盘, 不时地回头无奈地瞥一瞥练功忘我的老公公, 她家中来的那个“外人”。中西方的冲突被看门见山地引了进来, 戏剧的张力从无声的较量中开始。开场十分钟几乎没有人物对话, 只听见老父亲衣衫摩擦的声音, 伴随着洋儿媳重重敲击键盘予以反抗。吃饭时也是一样, 老父亲手捧大瓷碗, 盛满米饭卤肉蔬菜大口大口地吃着;对面坐着的洋儿媳优雅地吃着沙拉和饼干, 用不可理解的眼神看着无法用语言沟通的老公公。一个人忘我地大声嚼着肉, 一个人无奈地啃着饼干, 空荡的房间里除了声音的对抗之外什么也听不到, 但仿佛各种抱怨牢骚发泄不满都充斥了屋内的每一个角落。这样无声但有力的开头便预示着双方不可调解的矛盾与摩擦。

从台湾赴美留学并成功立足的儿子夹在老父亲和美国妻儿之间, 昔日幸福自豪的成功者却在自我家庭这个体制内成为了双方的奴隶。老父亲代表了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家”, 这个家里有“养儿防老”, “父父子子”, “子不言父之过”等传统中国儒家价值观, 这个价值观养育了如今成功的儿子, 深入他的血液, 无法割舍;而美国妻儿代表了西方文明体系里的“家”, 这个家里人人经济独立, 人人平等, 相互尊重隐私, 儿女成人后便不与父母居住在一起, 这个价值观促成了儿子如今的成功, 并且在这个价值观下“家”要与儿子共度余生, 并创造未来。与其说, 这部电影是讲述一个移民家庭里中国老父亲和美国洋媳妇之间冲突的不可调和, 不如说它隐喻着一个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矛盾。经济落后的东方世界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 对于过去孕育自己的传统价值文化体系是要坚持, 还是要抛弃?在不可抗拒的西化大潮中, 个人最基本的价值观是否可以在冲突的东西方力量中找到平衡?

其实, 《推手》这个名字就是这个意思。推手这个传统的太极项目讲究的就是对抗双方力量的平衡。找到了平衡就可持久, 失去了平衡就会被打败。推手既可视为一项养生运动, 获得内心的平静, 又可视为一种武术功夫, 在必要时爆发出强大的力量。李安非常智慧地把这个隐喻注入作品中。一方面, 身怀绝技的太极大师给这部具有东方元素的电影制造了许多看点。尤其是对美国观众来说, 神秘老头一人在中国城对抗十五名纽约警察的情节就有十足的卖点。而另一方面, 精通推手的老父亲又象征着一种传统的思维模式。中国人在面临种种问题时, 似乎总想用一种儒家的方式, 一种类似太极推手的方式解决这种矛盾。用以柔克刚的力量权衡内化掉外来的抗拒和冲突, 在退退进进间摸索那个掌握平衡的点。但是, 事实常常不是如此。就如同电影的结尾, 在推手项目中总能找到平衡, 百战百胜的老父亲终究在现实生活里找不到解决矛盾的平衡点。虽然洋媳妇和老父亲都有相互理解, 但是并生的矛盾是不可抗拒的。最终, 代表传统守旧的东方思想付出了妥协, 老父亲离家出走, 独自搬到了唐人街居住。在面对过去和将来的两难选择中, 儿子选择了将来。这种选择既是让人心酸的, 也是让人理解的;是让人反思的, 但同时, 也是让人反思无果的。

本文作者苏也在美国

如今, 有多少中国家庭把自己的独生子女送往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学习, 而最终这种移民或是海归家庭内部出现的中西文化间的冲突将会极为普遍地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到那个时候, 当面对东西方两种价值体系的选择难题时, 人们是否会在“推手”的过程中得到平衡点, 也只有到那个时候再寻求答案了。

也许那个答案还是要回归到我们文化的根中去寻觅。但同时, 也如像电影中老父亲自己所说, “拳谱上说, 练精还气, 练气还神, 练神还虚, 可这练神还虚就难了。”所谓的练神还虚就是我们常说的超脱精神。可是, 现实生活中得到真正的超脱谈何容易。练了一辈子太极的大师在面对自己的家庭矛盾时超脱了吗?受了高等教育的儿子在面对中西矛盾的时候超脱了吗?我们的社会在西化浪潮中面对文化的对抗时超脱了吗?

电影中老父亲送给张太太的书法写的是当年王维赠予张九龄的诗《酬张少府》。李安对人物选择这首诗的安排也是颇有用意。老父亲在午后挥毫泼墨, 对这首诗细细品味。诗文是这样的, “晚年惟好静, 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 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 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 渔歌入浦深。”文字表面描绘了王维离开尘世, 归隐山居的超然生活。但字里行间又对友人吐露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 对官场不得意的无可奈何。这首诗的结尾耐人寻味, 颇具蕴意。王维的心中到底有没有得到“化神为虚”的超脱之镜, 我们不能妄下定义。李安选择这首诗来表达老父亲的心情, 似乎也是在讨论这位推手高人在寻求现实的平衡, 心境的超然时所遇到的种种疑惑。最终, 这部试图用现代人眼光检验中西文化冲突, 家庭观念变化的电影, 在情怀上给予了传统文化最大限度的同情与反思。

电影末了, 两位不得不离开儿女独自生活的中国老人站在纽约拥挤吵杂的街头, 他们相向而视却找不到对话的内容。他们知道自己都逃脱了儿女试图撮合他们的计划, 但最后作为被淘汰了的、守旧的那一方, 他们又还是因为孤独而很可能自己走入儿女原定的安排。老父亲尴尬地问张太太, “下午有事吗?”张太小声答道, “嗯———没事。”良久的沉默, 老父亲也还是若有若无地自言自语道, “哦, 没事———没事———”金色的午后阳光撒在两位老人的身上, 但也不感觉温暖。

浅谈中西文化的差异与冲突 篇8

一、隐私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 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 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 互相关心, 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 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 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 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 在隐私问题上, 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

二、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 认为时间就是金钱, 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 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 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 要拜访某人, 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 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 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地按照计划进行。

三、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 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请客时, 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 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 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尤其男人聚会时, 通常是一醉方休, 不醉不归。而在西方国家, 吃饭的时候, 主人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 通常说“help yourself to…”意思是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 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四、寒暄的冲突

中国人见面寒暄通常是:“你多大年纪?”“你能挣多少钱?”“结婚了吗?”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 一般说:“上哪去?”“吃过了吗?”如果把这些问候的话直译成英语即:“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 yet?”英美人可能会茫然, 有时也可能引起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 比如, 问对方“Have you eaten yet?”对方可能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 (她) 的邀请。在英语文化中, 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 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How do you do?”“Nice to meet you”, “How are you doing?”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 fine isn't it?”或“It's raining hard, isn't it?”“Your dress is so nice!”等等。汉语里的寒暄, 如“你今天气色不好, 生病了?”“好久不见, 你又长胖了。”“你又瘦了, 要注意身体啊。”表示对对方的关心, 人们不会为此生气。英美人如果听到你说:“You are fat”或“You are so thin.”即使彼此间较熟悉, 也会感到尴尬, 难以回答, 因为这是不礼貌的。

五、称呼的冲突

在英美国家, 人们相互间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极大。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有悖情理, 不礼貌, 没教养。比如, 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 grandma, 而是直呼其名, 却是得体, 亲切的;年轻人称老年人, 可在其姓氏前加Mr、Mrs或Miss。比如, Mr Smith、Mrs Smith、Miss Alice等。在汉语里, 我们可以用“老师、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 而在英语中却不能, 我们不能说“teacher Zhang (张老师) , ”engineer Wu (吴工程师) 等。正确的说法是, 应按照英美人的习惯把Mr、Mrs、Miss与姓 (名) 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 往往用“大哥”、“二姐”、“李大叔”之类, 这些称呼不可用于英语。用英语称呼时不论男人还是女人, 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

六、道别的冲突

英汉语言中告别的使用语言或方式也不大相同。中国人道别时, 把客人送到门口或楼下大门口, 甚至马路上, 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 主人最后要说:“走好”、“慢走”、“再来啊”, 等等。这些话都不能直译成英语, 如果说Stay here, Go slowly, Walk slowly. Come again听起来不顺耳, 也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有的人在分手时还要搞聚会, 甚至抱着哭成一团。其实, 在英美人看来, 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或说:“Good-bye, See you later , So long. Take care就可以了。

七、赞扬与祝贺的冲突

中国人注重谦虚, 在与人交际时, 讲求“卑己尊人”, 把这看作一种美德, 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 我们即使心里高兴, 嘴上难免要谦虚一番, 以表谦虚有礼, 认为不这样, 就是对别人的不敬。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 当他们受到赞扬时, 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 我们认为, 西方人过于自信, 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 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 会感到非常惊讶, 认为中国人不诚实。根据英美人的习惯, 当他们赞扬别人时, 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 而不希望以谦虚、客气的方式作答。例如, 外国妇女经常赞扬自己丈夫工作如何努力, 自己的孩子多么聪明, 中国妇女很少在外人面前夸家人, 她们认为这样做未免太俗气。中国人还忌讳夸别人的妻子长得漂亮, 认为说“你的妻子真漂亮”这样的话近乎下流, 对中老年人来说尤其这样。而外国人却感到很自然, 很欣赏。

八、结束语

我们在学习英语时, 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 而且还要知道说英语的人如何看待事物, 如何观察世界;应了解他们如何用英语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 随时将它与我们的母语进行对比, 使自己自觉意识到不规范语言产生的根源和避免方法, 进而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请.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中西方文化差冲突 篇9

儒家思想影响了我国2300多年的封建历史, 一直是作为统治思想而存在。“三纲五常”等思想与影响根深蒂固, 等级制度鲜明。

老马出生于传统伦理深厚、尊卑等级森严的旧中国,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淫。即使身处现代气息浓厚、鼓吹自由、追求自由的伦敦, 他并没有“与时俱进”, 时刻不忘自己的身份与权威, 以展示自己高人一等的优越性。作为年轻人的小马, 相比较于他的父亲老马来说, 头脑灵活, 能力也更强, 愿意主动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 可老马“父为子纲”的指挥棒常常在提醒他“别忘了, 我是你爸爸。”而在自己的店员李子荣面前, 自己作为“老板”“掌柜”的身份表现得更为粗暴、直接, 处处表现自己“应有的”优越性。使唤自己的“伙计”李子荣端茶倒水, 鞍前马后地伺候自己。事实上, 李子荣在适应西方现代文明、做生意方面肯定比马氏父子要优秀。他想改善经营, 可老马却是有意无意提醒他“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 他不能容忍自己的伙计来挑战自己作为“主人”的身份。

在一定的历史阶段, “三纲五常”的等级思想对于社会稳定与秩序维护确实有它的功用, 可是, 到了二十世纪的初期, 它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反而在许多方面成为绊脚石, 成为了国民性的糟粕, 禁锢了人性。

当时的英国, 已经过了启蒙思想的洗礼, 在“天赋人权”“自由与平等”思想的影响下, 人和人之间完全平等, 没有尊卑之分。在《二马》一文中, 为表现和刻画当时英国和中国在等级观念方面的巨大差异, 老舍对北京和伦敦街头进行了比较性的描述:“……在北京的时候, 坐上汽车, 巡警把人马全挡住, 专叫汽车飞过去, 多么出风头, 带官派!这里, 在伦敦, 大巡警把手一伸, 车全站住, 连国务总理的车都得站住, 鬼子嘛, 不懂得尊卑上下!”

二、羞于提及金钱、迷恋官位与积极、主动对于金钱的追求

“仕农工商”“学而优则仕”“刑不上大夫”这些思想都表现出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文化, 这种思想与逻辑在老马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虽靠做生意的哥哥接济, 却从心眼里看不起生意人。他没有做到“封妻荫子”, 觉得对不起死去的妻子;他续弦也希望是官老爷的女儿;他不能理解温都太太没有嫁给做官的丈夫;对于马威读书, 他的出发点是“念政治, 回国后做个官儿什么的, 来头大一点。”当李子荣拿出账簿和文书与自己的老板对账时, 老马觉得不能理解、非常的难为情。他不能理解李子荣在金钱上的要求与想法“喝茶是个人的事, 不能由公账上开销”“人情是人情, 买卖是买卖”。在他的操持下, 把哥哥辛苦撑起来的古玩店快要经营不下去了。而在小说中所塑造的年青一代小马和李子荣, 已然没有老马的那种“官瘾”, 慢慢与西方文化接轨, 认为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金钱对于人的吸引力更强。店员李子荣非常佩服英国人的挣钱能力:“你看伊太太那个家伙, 她也挣三四百一年;你看玛力……你看亚历山大那个野腔无调……你看博物院的林肯……”。二十世纪初期的英国, 在市场的导向下, 老百姓有比较理性的金钱观, 他们追求物质生活、重视并积极主动追求金钱, 温都太太不能理解小马每次看电影时都抢着为玛力买电影票, 她与女儿在金钱方面毫不含糊、算得清晰明了, 甚至她对死去的丈夫都有些许的“期待”:“若战死在战场, 为国捐躯, 她还可得份儿抚恤金。”在当时的英国社会,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都至少会在形式上表现出公平交易, 尽量不占别人的便宜。

三、爱情婚姻上的男权至上与男女平等

爱情是文学作品最主要的创作源泉之一。在封建社会时期, 中国男人一直处于社会和家庭的主导地位, “夫为妻纲”就很能说明女人在爱情婚姻上的从属地位, 诗歌创作中大量怨妇诗的出现也能真实表现女人的地位及内心世界。在男权至上的大氛围下, 女人的命运可想而知。在老舍先生旅居英国时期, 中国的国门早已被西方强制性打开, 某种程度上西方新的思潮有所影响, 相比较于以前中国女人的地位有做提升。可老马, 封建的毒瘤依然深深影响着他, 支配着他的意识与日常表现。在他的世界, 女人是附属品, 在他的心目中是永远不可能平等存在。他可能从没有考虑自己的妻子生前需要什么、在乎什么, 他没有想也不必多想。当妻子去世之后, 他的愧疚点却是“结婚一场, 并没有给夫人弄个皇封官诰, 这有多么对不起死去的灵魂!”

而当时的英国, 在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 在“民本”思想的影响下, 女人的地位得以大大提升。在婚姻、爱情方面, 女权崛起, 男女平等已非常清晰明了。在小说《二马》中, 作者老舍浓墨重彩地塑造了凯瑟琳这样一个人物形象, 她集中表现了新时期女性的品质与追求:她有独立的意识与人格, 不愿意依附男人而生存;她敢于挑战与质疑, 要求“打破婚姻、宗教;不要狭窄的爱国;不要贵族式的待议政治。”在爱情方面, 她不需要循规蹈矩式世俗的安排, 她不希望被限制与束缚。只要她爱, 她可以奋不顾身与心爱的他住在一起, 她不想随他姓, 她不需要戴戒子, 也不想去教堂摸《圣经》。

当时的中英两国文化差异明显, 可在老舍旅英小说中却塑造了跨文化爱情的可能。老马想法设法赢得房东温都太太的爱意, 马威“静悄悄而羞答答”地爱上了玛力。这说明爱情在人性上的某些共通性, 但是, 当时社会的现实注定了他们之间爱情悲剧性的收场:马威的爱情, 虽然他愿意积极主动地改造还是被英国社会拒之门外;温都太太和女儿玛力在“爱情就是有国界”的现实面前无奈地放弃。

四、闲适愚昧的慢生活与拼搏科学的快节奏

“闭关锁国”的“大国梦”, 使中国不断被拉开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差距, 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到了二十世纪初依旧是那样的愚昧, 封建迷信大行其道。作为旧式典型中国人的老马表现尤甚, 他将自己的挫折与不幸都归咎于风水与迷信。哥哥的古玩店在他的经营下日渐惨淡, 他怪罪于教堂的塔尖把风水都夺取了, 后悔没有带一本算命的书来英国。早上遇见一个英国妇人他觉得丧气, 甚至他觉得娶外国寡妇比中国寡妇在命理方面对自己要好。在迷信的同时, 他也根本就没有跟上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 他生活在自己的步调。他没有心思去尽力经营哥哥留给自己的古玩店, 而是成为“伦敦的第一个闲人”。他“下雨不出门、刮风不出门、下雾不出门”, 他把自己老年的幸福全寄托于儿子身上, “等马威学成了, 再享几天福, 当几天老爷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古玩店快要倒闭, 他没有想着去振作, 而选择将店面一卖了之。

而当时的英国, 工业文明高度发达, 科学的意识与思维已经深深地影响到现世的每一个人, 影响到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英国少女凯瑟琳说:“人生, 据我看, 只有两件快活事:用自己的知识, 获得知识!”伦敦城的安排全仗着科学的安排“电气的利用, 新建筑学的方法, 花木的保护法, 道路的布置, 全是科学的。”在这样的背景下, 生活在英国社会的人, 为了生存竞争的需要, 他们勤劳拼搏、积极进取, 不能也不愿选择闲适的生活。六十多岁的伊牧师还在积极准备写东西文化比较的书;七十多岁的大学教授还经常光顾老马的古玩店, “贵东西买了存着, 贱东西买了用来做化学分析”;温都姑娘学着卖帽子。这些人所表现的一切老马是无法理解的。

中西方文化差冲突 篇10

1 近代中西法文化冲突的背景和后果

随着十九世纪西方列强殖民运动扩张到东方各国, 拥有悠久历史和璀璨文明的传统中国在与西方列强的斗争中全面败下阵来, 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机制无法阻止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传统的法文化机制做为各种社会机制的重要一环, 更是无力阻挡西方法文化的入侵, 学术界对近代中西法文化冲突的原因及性质有着不同的见解和认识, 不同的观点从广义到微义, 对我们体认这场冲突多有裨益。自1840年鸦片战争始, 中西法文化冲突呈一种渐进式加剧的态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文化建立在商品经济和自由民主的基础之上, 是一种以个人为本位、开放型、崇尚自由的法文化。而中国古代法文化则建立在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其物质基础, 以专制统治制度为其政治基础、以礼法结合为其统治手段的基础之上, 是一种家族本位、独立封闭、专制禁锢的法文化。

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史离不开民族的征服与被征服, 离不开文化的相互吸收与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 不同民族斗争的最终胜利方并不都属于征服者, 一个拥有强大先进文化的民族往往会成为胜利者, 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恰好佐证了这一点, 但是, 历史发展到近代, 文化的先进性优势已经倒向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这样一来, 过去在无数次民族文化冲突中长期处于先进状态而保持了悠久传统的中国封建法文化, 终于未能有效的抵御比它先进许多的西方列强的入侵。”

综上所述, 以农业文明为立国根基的中国封建法文化机制, 在近代面临以工业文明为立国之本的西方资本主义法文化机制的侵略时, 已经失去了过去一直保持的“同化所有征服者”的辉煌, 它们之间的侵入与反侵入, 冲突和碰撞的结果, 已由各自不同的性质、特征和发展趋势所决定, 从而导致了近代中西法文化冲突中封闭排外的一方落败于具有较强侵略性与先进性的西方法文化的后果。

2 融会中西, 构建法理学说

沈家本一生研经读律外加三十年的刑曹生涯的政治历练, 使得他深谙法律与政治的关系, 诚如沈家本在《法学盛衰说》中所提到的:“法学之盛衰, 与政之治忽, 实息息相通。然当学之盛也, 不能必政之皆盛, 而当学之衰也, 可决其政之必衰。”, 可见沈家本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已远超当时的当权者, 虽然清朝的灭亡标志着清末法律改革的失败, 但是主持清末修律大局的沈家本融会中西, 所构建法理的学说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列强的坚船利炮迫使清政府打开国门, 先进的器物和新的政治法律文化。当时知识分子阶层对西方的认识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一个漫长过程, 觉悟的知识分子看到, 西方国家之所以强盛, 器物是次要的, 关键在于西方国家有先进的政治法律制度做基础, 而这一切的决定因素在于是否有先进的文化做支撑。所以, 主持清末法律改革的沈家本深刻的意识到, 应当学习西方的法律精神和法律制度, 但是诸多西方国家不同的法文化机制让他面临着艰难的判断和选择。清末修律主要就是对西方法律制度的一种移植, 即创制和实施法律规范, 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混合法样式下成文法与判例法的结合, 如何将西方法文化机制引入中国并使之符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制度和精神, 成为当时修律活动能否进行的一大难题, 邻邦日本明治维新后法律变革促进了国家的富强为国人所注目, 并且日本法律改革后所采用的法文化机制较符合中国法律的传统模式, 取道日本, 效法大陆法系成为了当时法律改革的不二选择。

融会中西, 将西方法文化引人中国, 沈家本敏锐的将中西两种异质法文化的融会点选在了“法理”上。“法理”一词, 在中国古代东汉时期已有表述, 沈家本第一次著述“法理”是在为《刑案汇览三编》所作的序中, 他论曰:“今日法理之学, 日有新发明, 穷变通久, 运气将至, 此编虽详备, 陈迹耳。余谓:理固有日新之机, 然新理者, 学士之论说也。若人之情伪, 五洲悠殊, 有非学士之所能尽发其覆者。故就前人之成说而推阐之, 就旧日之案情而比附之, 大可与新学说互相发明。”, 近代意义上的“法理”源自西方, 自孟德斯鸠发明“法理”始, 各种流派论说纷纭, 近代亚洲国家对这一西方术语的理解也是莫衷一是。沈家本在梳理中西法理之学的不同时亦通过自己的方式来阐述二者的暗合, 正如他在《法学名著序》中所言:“新学往往从旧学推演而出, 事变愈多, 法理愈密, 然大要总不外情理二字。无论旧学新学, 不能舍情理而别为法也, 所贵融会而贯通之。”, 沈家本最终把他思想中的“情理”归于儒家的“仁学”体系, 他已在一定程度上将西方资本主义的“人道主义”等同于中国的“仁学”。清末在修订、编纂一系列新律的过程中, 处处体现着沈家本的法理思想, 沈家本竭力用传统中国法律的“仁学”来阐释西方法治主义理念的形式意义, 不可否认, 他仍然走着托古改制的老路, 中国法律上的每一次变革基本都沿袭这一传统, 但是, 沈家本的法理思想处处透露着一种进步的气息, 他已开启中国法律文化迈向现代化之路。

3 沈家本法理思想在近代中西法文化冲突中的意义及局限

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围绕近代中西法文化冲突的不同心态及表现影响了传统中国法文化的走向, 沈家本既不同于清王朝中极端顽固守旧的统治集团, 又与盲目崇拜西学的激进改革派不同道, 他充分预估到摒弃传统法文化陋习和引进西方先进法文化之路既漫长又艰难, 精辟的总结出“窃维新政之要, 不外因革两端, 然二者相衡, 革难因易, 诚以惯习本自遗传, 损益宜分次第, 初非旦夕所能望也” 的改革路径。正因为他为促进近代中国传统法律的转型立下的不世之功, 改革法律所遵循的沈家本法理思想的积极意义不仅在当时, 而且在现在也显得弥足珍贵。但是当我们回眸百年前沈家本的法理思想时, 仍不得不对其中的局限性做出些许分析。

“任何制度的变革, 都不能不以思想的变革为先导。如果一种新制度来源于异质文化, 如果这种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存在着价值取向上的根本差异, 则思想的变革将会变得异常的艰难。” 沈家本独具慧眼的将变革法律的着眼点放在了中西法理思想的融会上, 他通过具体法律的修订将西方法文化机制中先进的因素注入到传统中国法律的古老躯体, 沈家本在改革中所提及的一系列措施如废除重法、削减死罪条目等都纳入了新颁布的法律中, 虽然这次法律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束缚我们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传统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 但是他开启了将西方法文化中先进思想系统地移植到传统中国法文化机制之路, 虽然沈家本的法理思想并没有也不可能超越传统法文化的束缚而完成质的超越之路, 但他开启了中国法律迈向现代化的先河。沈家本对中国法律的历史贡献古今鲜有能与之匹敌者, 他所构建的法理思想的巨大价值应得到我们公正、客观的肯定。

沈家本所主持的清末法律改革虽促进了中国的进步, 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 这次改革是在各种条件都不成熟下的被动改革, 缺乏改革所必须的持续动力。中国封建社会步入晚期, 各种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社会条件已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 传统法文化机制亦是如此, 一个方面的革新不足以撼动整个体制, 晚清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约着法律的改革, 沈家本所领导的法律改革只是在形式上同西方法文化机制相似, 强行将中西法律结合在一起, “他的法律救国之举, 可以说是一幕历史的悲喜剧。”

“天降斯人以竟斯役”, 沈家本推动了中国传统法律面向世界、走进现代化的进程,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中国法律现代化之路是既艰难而又漫长, 所以我们在吸收和借鉴西方先进法文化的成果的同时, 不应该忘记自己数千年所形成的优势, 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促进中国法律迈向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张培田, 张晓蓓, 李胜渝.从中西近代法文化冲突看沈家本[J].载法治研究, 2007, (12) .

[2]马作武.沈家本的局限与法律现代化的误区[J].载法学家, 1999, (4) .

上一篇:图书馆的团队管理策略论文下一篇:校园网络的安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