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交际文化的差别论文

2024-10-02

中西方交际文化的差别论文(共9篇)

中西方交际文化的差别论文 篇1

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了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时代, 在这种情况下, 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 这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 对于加深我们对西方社会的了解是一件好事, 但是, 由于很多人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不够, 在交际过程中出现了交际障碍, 即说话人未能按照英美人的社会风俗习惯来交谈所造成的误会。本文就日常交际中, 由于文化差异而容易造成误会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1. 隐私方面的差异

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 住址, 工作单位, 收入, 婚姻及家庭等情况, 在中国人眼里这是一种礼貌。而在注重个人隐私, 讲究个人空间的西方人眼里, 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范畴, 应当得到尊重, 忌讳别人问及, 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询问这些私人性质的问题, 等于冒犯了别人的尊严。如果你和西方人第一次见面, 像和中国人见面那样问起这些问题的话, 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因此, 在英美国家, 陌生人之间的谈话内容多以天气状况为主, 如“Fine day, isn’t it?”、“It’s really cold today, isn’t it?”两人经人介绍相识后, 也从不询问对方的隐私问题。

在中国, 熟人见面时的问候、寒暄也多与日常生活有关, 如“您吃了没有?”、“您干吗去?”简单的几句话让人感到特别亲热、融洽。又如“啊呀, 老兄, 你又发福了!”或者“老兄, 你又瘦了, 要注意身体啊!”表现了对对方的关心。而在英美国家, 如果一见面就说“Have you eaten yet?”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可能会误认为是你对他 (她) 发出的邀请。“Where are you going?”可能会让西方人误会你在打听对方的隐私, 而引起对方的不快。而英美人听了“You are fat.”或“You are so thin.”这样的话, 即使和你关系比较熟悉, 也会感到很尴尬。因此, 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 o o d m o r n i n g/afternoon/evening”, “How do you do?”, “Nice to meet you.”。甚至熟人见面时所说的“How are you?”也只是表示一种礼貌的问候, 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关系亲密者之间直接用“H e l l o”或“H i”代替。

2. 时间观念方面的差异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 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 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 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 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 要拜访某人, 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 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 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 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地按照计划进行, 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3. 接受认可的态度方面的差异

中国人注重谦虚, 在与人交际时, 讲求“卑己尊人”, 把这看作一种美德, 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或祝贺我们时, 我们即使心里高兴, 也往往会自贬一番, 以表示谦虚有礼。如当一位美国朋友夸奖一个中国人“Your English is quite fluent.”时, 这个中国人会习惯地回答“No, no, my English is not good enough.”或者“My English is very poor.”但是, 这样的回答会让外国朋友产生误会, 他们会以为中国人不诚实, 不自信, 也对中国人这种否定自己、贬低自己的做法感到不解。又如, 一次, 一个中国人带着妻子去一位美国朋友家里用餐, 一见面, 那位美国朋友夸奖他的妻子说“Your wife is very beautiful!”这个中国人心里很高兴, 但嘴上却说“Where, where.”这个美国人一愣, 犹豫了一会儿说“Eyes, nose, mouth…….”根据英美人的习惯, 当他们赞扬别人时, 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 而不希望对方以谦虚、客气的方式作答。同样, 当他们受到别人的赞扬和祝贺时, 他们也总会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 欣然接受。

4. 称谓语方面的差异

中国人习惯根据不同的年龄、身份以及双方不同的关系使用不同的尊称, 使对方听后感到你很尊重他, 从而心情愉快, 乐于和你打交道。对德高望重者称之为“先生”、“前辈”等;对职位显赫者常以其职位相称, 如“局长”、“经理”、“总裁”等;根据对方的职业来称呼对方, 如“张教授”、“王医生”、“李律师”等。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 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 n c l e S m i t h”、“aunt Brown”, 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同样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王护士”、“王老师”称为Doctor Zhang, Nurse Wang, Teacher Wang的话, 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就会感觉不可思议。在英美国家, 称呼他人多是在姓氏前加Mr.、Mrs.、Miss或Ms, 如Mr.Smith、Mrs.Brown、Miss Alice等。

5. 餐饮习俗方面的差异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 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 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 有时还会往客人的碗里夹菜, 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 以示中国人的礼貌友好、热情好客。而在西方国家, 主人只会对客人说“Help yourself.”而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 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 非要你喝醉了为止。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美国客人到中国人家里做客, 吃饭的时候, 主人不断地给他夹菜, 劝他多吃, 他感到很不安, 事后他抱怨说“主人把我当猪一样看待”。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文化差异有很多, 本文只对常见的几种日常交际方面的差异做了论述。在今后的英语学习过程中, 我们应该在学习语言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注重学习语言文化知识。广泛接触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纸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 从中吸取文化知识, 了解西方文化背景, 增加文化素养, 拓宽西方文化视野,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避免在交际过程中出现尴尬和误会。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顾江禾, 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第22卷第4期

[3]赵景卓.公关礼仪.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

[4]侯莹莹.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山东农业教育.2006第3期

中西方交际文化的差别论文 篇2

班级:11公管

姓名:李莉

学号:201110114024 浅析西方现代慈善文化与中国本土现代慈善文化的差别

摘要: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一样,同时存在于世界上的西方现代慈善文化和中国本土现代慈善文化也是不一样的。本文主要从终极价值观(本体论、基本信念、最高价值、对人际关系的看法、对社会的看法、对道德的看法);慈善理念(对人性看法、对善的定义、达到善的途径);行动模式(行善对象、行善方式、帮助内容)等方面来浅析西方现代慈善文化与中国本土现代慈善文化的差别。关键词:慈善文化

终极价值观

慈善理念

行动模式

差别

从终极价值观来看,中国本土现代慈善文化在“本体论”上是属于“社会本位”,相信社会中的个体生活在一系列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之中。就人际关系而言,强调社会内部个体之间的非独立性,社会借助人伦关系把个体组合成一个紧密的亲疏有别的“差序格局”。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个体的行为必须依附于这个关系网络中自己对他人所背负的责任及任务,强调在两两相对的社会角色中每个角色的义务而非权利,比如“父”要慈、子要孝等。就对社会的看法而言,中国本土现代慈善文化相信“社会”的整体幸福是“个体”幸福的先决条件和保障。道德不是私事,而是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遵守的。而西方现代慈善文化在“本体论”上是属于“个人本位”。它把人看作是“原子式的个人”,即无差别的、独立的、平等的个体。相信个人先于社会而存在,社会、国家是为了保障个人的利益而组成的。个体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国家只是实现个人目的的手段。否认道德的绝对性,强调道德在本质上属于私人事务。依据这种观念,每个人便成了其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并且每个人都知道如何促进这些利益。赋予每个人以选择其自身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的最大自由和责任。因此,“权利”概念成为了西方现代公益事业的基石。西方现代慈善文化强调社会中的任何个体都应享有一系列的基本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然赋予的,由宪法和各种法律制度保障,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不可转让的。

从公益理念的维度来看,相信“向善”是人性的内在本质,相信“人”在“行善”、“为善”上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中国本土现代慈善文化重要的人性论基础。就对善的定义而言,中国本土现代慈善文化坚持善的观念的绝对性,认为存在着不以个人喜好和意志转移的道德律——“天道”。那么,如何达到这样一种善呢?概括来说就是每个人依据“推己及人”的原则,由近及远践行“忠恕之道”,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终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境界。而西方现代慈善文化则认为行善不是人的内在追求,而是上帝的命令。就对善的定义而言,个人主义的道德观消解了善的绝对性。从而实现人人平等成为善的最高境界。在机会均等的情况下,每个人自我奋斗和自由竞争,依据公民义务依法纳税,按照良知的指引捐赠、做志愿工作等。[1] 从行动模式的维度来看,可以将中国本土现代慈善文化概括为“基于道德实践的善行”。行善是个体自我道德成长和人格完善的需要。就行善对象的选择而言,出于对天然的人际伦理关系的尊重,中国本土现代慈善文化承认父母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朋友故交之间与一般的社会成员之间相比,要更加亲近,因此彼此要承担更多的互助责任,但同时又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互助并不止于此,而是应该进一步包容社会的全体成员。在亲疏原则之外,中国本土现代慈善文化依据“需求原则” 选择受助者,那些不能够依靠自身和家庭力量的特殊群体成为首要关注对象。就帮助内容和行善方式而言,中国本土现代慈善文化注重父爱主义的行善方式,关注资源、技能、责任感。而西方现代慈善文化从行动模式的维度来看,行善既是个体行使其追求自身善的观念的权利,也是利益相关者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西方现代公益理念中的权力观和平等观落实到行善的对象的选择上,集中体现为公平原则——任何人都平等享有基本权利,因此任何人都应受到公平合理的对待。就帮助内容和行善方式而言,西方现代慈善文化强调权利、能力、资源,希望于用平等主义的行善方式来实现慈善文化。

中国与西方先进发达国家基于各自的宗教伦理与历史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西方现代慈善文化与中国本土现代慈善文化。本文通过从终极价值观(本体论、基本信念、最高价值、对人际关系的看法、对社会的看法、对道德的看法);慈善理念(对人性看法、对善的定义、达到善的途径);行动模式(行善对象、行善方式、帮助内容)等方面来阐述西方现代慈善文化与中国本土现代慈善文化的差别。

比较西方现代慈善文化与中国本土现代慈善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站在21世纪全球化发展的历史高度,结合中国的国情、民情和慈善发展,深入比较分析中西慈善发展脉络、路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优点和缺点,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吸纳各自合理内核,借鉴各自先进经验,提炼具有现代特征和符合当代中国人慈善需求的元素,是思考构建中国现代慈善体系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2] 总之,通过分析比较西方现代慈善文化与中国本土现代慈善文化的区别,要在学习借鉴西方慈善事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慈善文化,按照中国的基本国情、民情和慈情,建设国家现代慈善文化体系、国家现代慈善管理体系、现代慈善机构制度和国家慈善基础结构四位一体的国家现代慈善体系,推动我国现代慈善事业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1]《非营利组织管理》康晓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上海管理科学》

中西方交际文化的差别论文 篇3

笼统地说,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文化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使交流成为可能, 而区别又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在观察世界、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 这些差别就是文化差异, 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大障碍。

一、地域差异

英国四周临海, 航海业发达, 航海历史悠久, 因此与航海相关的文化丰富多彩, 形成了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如, In fullsail (全力以赴) , fish in the air (缘木求鱼) , clean the deck (清除障碍) , in the sam e boat (相同处境) , drink like a fish (大口喝水) , an odd fish (怪人) , m issthe boat (错过) 。而中国沿海地区相对较少, 在中国文化当中该类词语用得较少。同时因为英国独特的临海气候, 天气多变, 英语国家的人们见面多以谈论天气, 作为打招呼的方式或谈话的开始, 如“Lovely day isn'tit?”或者“It's very hot, isn'tit?”而中国人见面除了正式的问候语“你好”, 多受到民以食为天的传统思想影响, 使与吃相关的话成为问候的主题, 如“吃了吗?”“吃什么饭?”其真正的功效只是相当于“你好”而已。

英国的畜牧业非常发达, 随着时间的推移, 畜牧业, 特别是羊对语言文化的影响日益增加。如, “black sheep” (害群之马) , m ake sheep's eyes atsb. (含情脉脉) , like a lam b (驯服的) , m utton-head (傻瓜) 。在中国以农耕业为主, 牛成为农耕中主要的劳动力, 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耕牛出现在很多的名词古句当中, 受到中国人的热爱和赞誉。耕牛是勤劳和力气的象征, 人们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为具有老黄牛精神。鲁迅先生曾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唐代诗人元稹《田家词》云“牛咤咤, 田确确, 旱块敲牛蹄趵趵。”

二、社会习俗的差异

风俗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传承的风尚、礼节、习性。不同的民族在打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告别、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定和习俗。中国封建社会高度重视血缘关系, 特别强调等级间的差异, 提倡长幼、尊卑有序, 因此中国人对于亲戚关系的区分是非常细致、复杂的, 但是英语里只有几个词来代表亲戚, 如汉语中的叔叔、伯父、舅舅、姨夫、姑父等等男性亲属称谓, 在英语中仅仅有uncle一个词就可以概括。而在实际的生活当中, 英语国家的人互相打招呼更为随便, 往往直呼其名, 甚至连长幼称谓都省了, 兄弟姐妹之间更是直呼其名。

三、基于价值取向的差异

中国人在对待金钱与物质的问题上, 显得温和、委婉, 他们更重视的是感情, 较少争辩和对抗。若就某问题存在异议, 往往不同于西方人的直来直去, 不直接说否定, 通常使用沉默以表示礼貌和尊重。而西方人对金钱的态度很坦然, 讨价还价时注重对依照逻辑进行的争辩, 惯于对抗, 说话口气断然。

中西方价值观对待“老”的态度差别也是截然不同的。一般中国人认为“老”表示经验、成熟和社会地位, 中国人对“老”往往直言不讳, 汉语中往往会见到“老前辈”“老首长”“老教授”等, 这是中国人尊老、敬老的体现。而西方的文化模式追求创新, 忌讳谈“老”, 认为“老”是“被淘汰”“落伍”的代名词, 一般情况都会用其他词替代, 如seniorcitizen, advanced in age, the m ature等。

四、交际用语的差异

交际用语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为礼仪之邦, 谦恭、含蓄是中国人人际交往时的最大特点, 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往往说一些客套话。“别客气”是中国人在款待客人时最常说的一句话, 如果按字面直译为“D on'tbe polite”, 西方人听后, 往往不解其意, 为什么中国人会要求他们“不要有礼貌呢”?这就是因为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导致的, 在翻译中不应该直译。中国人与朋友交往时, 为表示关心, 经常问年龄、工资、婚姻状况等私人问题, 在西方交际活动中是很忌讳的问题, 对西方人来说, 这些话题属于个人隐私, 除了非常亲近的人之外, 普通朋友询问这些问题时, 一般不予回答。

在对待别人的夸奖时, 中国人内敛、含蓄表现得极为突出, 往往用“过奖”“惭愧”“拙作”等, 强调自谦, 自己称呼自己或自己家人往往用“卑职”“鄙人”“犬子”等, 而对外则敬称“阁下”“大驾”“尊驾”。

西方人强调个人利益, 崇尚张扬个性, 对他人给予的赞誉坦然接受, 毫不掩饰, 仅仅用一句简单的“Thank you”表示感谢。对中国式“否定赞赏”的回答, 往往不能理解, 或者认为对方否定了赞赏者的鉴赏能力, 不尊重赞赏人。

有一个大家所熟知的笑话, 一个外国人称赞一个中国朋友的妻子说“Y ouareverybeautiful”, 中国人听后连忙回答“哪里, 哪里。”秘书译为:“W here!W here!”外国人尴尬之余, 只好说“Everywhere!”所以在实际翻译的操作当中, 不仅仅是完成语言层面上的转换, 而且还要进行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综上所述,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文化差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不同的民族文化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 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大的文化差异。要在两种语言之间交流、交际、表达, 除了通晓两国的语言文字外, 还必须有深厚的两种语言文化功底, 深刻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 才能不仅做到语言意义正确沟通, 而且做到真正文化意义相互融合, 也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参考文献

[1]薛娇、张秋云, 《明晰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科技创新》, 2010.7

[2]王毓, 《中西方文化差异根源概述》,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8

[3]梁冬梅, 《浅谈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人文与科学》, 2010.10

中西方交际文化的差别论文 篇4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文明的快速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越来越多,中西方的交际活动也越来越多。在中西方的交际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文化方面的差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化具有差异性,加之文化具有历史性,是人类长期发展所积累下的物质,不同民族与区域都有着各自特色化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价值观、道德标准以及社会礼仪与习俗方面。关注文化差异对交际活动的影响,通过有效认知文化促进交际活动有效性的提高,能够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整合。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交际活动;影响

前言 之所以文化对交际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是因为语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产物。语言,是人们为了实现交际而创造的一种文化,其形态与表达的方式都受到一个民族社会意识与风土人情的影响。关注文化差异,有利于提高语言交际的有效性。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关注文化差异,促进中西方的有效交际,能够促进语言文化内涵的突出,更能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进步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

日常交际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交际不仅是语言的交际,更是文化上的交流。文化上的差异必然会体现在语言中,中西文化的不同,会让中西方的语言交际存在理解上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对于交际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影响如下:

(一)称呼上的差异 西方国家在称呼上与我国有着明显的差异。在英美国家,小朋友可以直呼爷爷与奶奶的名字,而不是中国的爷爷奶奶。同时,长辈对晚辈称呼时在其姓名前加个“小”字,表达对晚辈的疼爱,这在英美国家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同样,“老”字在中国的称呼中也是经常使用,一些关系亲密的朋友不分年龄会称对方为“老张”、“老王”等,年龄较大的人也会这样称呼,在中国,这样的称呼会让人觉得十分亲切,但在英美国家却不是这样的。在中国,无论是家庭成员还是邻居,都可以用哥哥,姐姐进行称呼,但是英美国家,无论性别、年龄,都可以直呼其名。

(二)寒暄上的差异 中西方国家在传统寒暄的交际中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在打招呼方面都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中国人见了面,会有意无意地寻问对方“你吃过了吗?”或者“你这是去哪儿啊?”,以此作为打招呼的方式,其实心里并没有真正期待对方给自己一个高质量的答复。在寒暄中,也经常会问到对方的年龄、婚姻以及个人薪酬问题。但是,这在英美国家都是被人极其反感的聊天内容,如果和他们谈及这些,他们觉得自己的隐私被侵犯。西方人喜欢用与个人不太相关的事物打招呼。他们见了面,都会聊一聊天气或者政治问题,总之与个人问题无关的事情都可以拿来寒暄。这就使得中西方人在交际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误解。

(三)赞扬上的差异 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大多比较委婉,经常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直接说出来。在得到他人的赞美时,中国人比较谦虚,虽然内心接受了这份赞扬,却不会当面大方地承认。在接受赞美时,中西方人会有不同的反应,且在用词方面存在差异。当中国人受到他们赞美时,会在第一时间说“哪里,哪里,您过奖了”。而西方人听到他人的表扬,都会大方地说“谢谢”。在中国人眼中,谦虚是一种美德,而在西方人眼中,被人赞美是一种乐事。

(四)道别上的差异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不尽相同的方式。受到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与他人道别时,都会送一段距离,将客人送到自己爱门口,甚至送到更远的地方。被送人的会说“请留步”,主人会说“慢走或者经常来”。在西方人眼里,这些礼貌用语都会被理解为邀请,如果对西方人说“再来”,他们会认为自己得到了邀请。英美国家的人在道别时,一般都是用微笑或者手势说再见,没有太多的礼节与语言。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作用于交际原因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篇5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1)。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使得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因此,对于中、西方人这两个群体,价值观存在一定差异就显得理所当然。

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产生

有人认为中西方价值观主要受环境、历史进程、思维方式三种因素的影响。历史进程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人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不同的环境下萌生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他们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而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纵观中西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历史悠久,其中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历史直接影响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大幅度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也逐渐遍及整个西方社会。西方人崇尚个体,向往自由平等。这种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个体意识产生很大差异。

历史发展不同,导致整个社会环境的不同,因而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就存在差异。

三、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一)价值观核心差异

西方哲学观自古倾向于把人与大自然对立起来,即天人相分,强调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所以西方重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自我表现。他们认为一个人有时达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而是自己懒惰,缺乏斗争精神。因此,西方价值观强调以个人为主体和中心,也就是有突出的“利己”思想。这种思维方式以实现个人利益、维护个人尊严等作为出发点,支配各种社会人际关系的调节,进行价值评价,并产生相应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中国传统哲学观是“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对大自然的顺从和崇拜,并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中国自古就有“以类合之,天人合一也”,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必然导致集体主义取向,他人利益取向。而人们宁可牺牲个人利益,也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事情常常克己守道,先人后己。同时人们做事情,不愿得罪人,表里不一。因此,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民族价值观,尤以儒家文化为典型,倡导的是“利他”精神,强调民族内的统一性,并在很大程度上以此判定人的行为的好与坏。

(二)价值观目标差异

强调个人至上的西方国家表现出直接、果断和有野心。美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自信、独立、做事干净利落,缺乏自信心或进攻性的人是很难被社会接受的。因此,西方人的价值目标是重功利,追求个人的幸福,重视道德的功利性,把道德作为实现利益的工具,以获得个人利益为最终目标。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表现,西方价值观追求的是自由、人权和平等。

中国人向来推崇的是做事“三思而后行”,考虑问题一定要周全,要做到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尤其是将有野心视为不良行为。因此,中国人往往以道义为重,将个人荣辱得失放在次位,为了保全道义,必须压抑个体的自然欲求、功利欲望。

(三)价值观实现的差异

天人合一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不是与自然抗争。中庸之道使人们安分守己,强调温和、渐进,顺其自然。在封闭的大陆文化中,人们安居乐业,知足常乐。当今的改革开放也是以安定团结为前提的。由此可看出中国人倾向于在稳中求发展。

而西方人则强调“人定胜天”,在西方人的价值观实现过程当中,往往具有很强的冒险精神、独立和竞争的意识。因此,在科学研究及改革创新方面,西方人较中国人取得了更多成就。

四、中西方价值观不同的表现

(一)语言表达

口语交际方面,西方人简单且直接,中国人含蓄而排外。中国历史中长期受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束缚,另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反映在语言表达方面就是“谦虚谨慎”。举个例子来说,若有人赞扬:“你工作做得很好!”西方人的反应必定是:“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谢!)而中国人的反应就是:“哪里!哪里!”西方人希望自己的个性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中国人即使对别人的称赞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口头上不敢流露,生怕被冠以自满的帽子。

书面语交际方面,西方语言重结构、形式,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句式比较严谨,以形统意;汉语的句子对形式要求得不那么严格,但用词严谨且具有丰富的含蓄性。中国传统思想习惯从整体上把握对象。反映在语言上就必然带有很大模糊性和多样性。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逻辑事理顺序,功能意义,以神统形。

(二)人际交往

在交际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也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中国人在人际关系中较重感情,而西方人则偏向于实际。西方人也受历史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外露、直率、独立、自由、有冒险精神、崇尚平等的民族性格。在人际关系中,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得到机会,即是父母和子女都可以直呼其名,相互竞争。西方人很少考虑感情方面的因素,他们常常是公事公办,不讲情面。受孔子思想影响,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方面注重仁礼一体。“仁”是做人的标准,讲的是人我关系,意在告诉人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礼”是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它规定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行为,从而使社会达到和谐。“仁”主张的人际关系既有家庭成员之间的亲亲,又有不同等级之间的尊尊,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带有宗法性质的亲亲尊尊的人际关系。

五、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主要由中西方人的思想观念决定,而其的思想观念与其历史和环境有关。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导致中西方人所处环境存在差异、人生经历也不类同,导致思想观念传承的不同。不同的文化下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中国人自古受封建统治的影响,往往对个人利益看得较轻;而对西方人而言,由于他们在历史上多次成功推翻封建统治,因此西方人更加看重自由和人权,也更加关注个人利益与得失。

参考文献

[1]于桂敏,白玫,苏畅.中西方价值观差异透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1-13.

[2]许果,梅林.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

[3]明虹.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与比较.中美英语教学,2007(3):70-72.

[4]李敏.浅谈中西价值观的差异[J].科技创新导报,2009(27).

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篇6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价值观

“文化”往往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英语culture一词内涵丰富。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 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要靠语言保存、传播和继承,英语教学也离不开文化教育。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时常会发现, 中国学生经过系统学习之后,虽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和基本的语法规则,具备了一定的运用英语的能力, 但由于中西方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 且对交际文化知之甚少,在跨文化交际中常会出现一些由于语用不当而造成的误会,严重影响了交际的效果。本文从问候语文化差异、社交礼仪差异、称谓用语文化差异、价值观等方面解析了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一、问候语的文化差异

问候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见面时的一种礼貌性寒暄应酬语。中西方的问候语是不同的。西方人见面时,彼此问候语通常为:Hello,how are you!中国人见面时,问候语通常为: 你去哪里!(W he re a re you going!你吃饭了吗?(Have you ever eaten!) 中国人的问候语让西方人感到很诧异。但在中国文化中,“你去哪里! (Where are you going!)”,这是中国人见面极普通而又随便的问候语,问与答都不把它当成正式的问题,只是一个表示友好和礼貌的问候,纯属打招呼而已。但在西方人看来“,你去哪里?这是涉及个人的隐私,有干涉别人行动自由之嫌疑,是不能这样发问的。“你吃饭了吗?”(Have you ever eaten!),误解为是想请对方吃饭才说这样的话。同样,西方人用“:How are you ?”作为问候语,并不意味着他们对你的近况很关心,也只是一种表示礼貌的问候的方式,这不涉及隐私,却又不失关心。另外,英语国家的人, 尤其是英国人,常用谈天气来向他人打招呼,可能因为天气是中性话题,不涉及任何人隐私的缘故。这一点中国人是不习惯的,中国人见面可能也会谈天气,但那是话题,不会是问候语的开头。所以,了解不同问候语的文化差异是学好外语,促进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社交礼仪上的差异

中国向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国人的热情好客有口皆碑。当有朋自远方来时,通常要准备好丰盛的酒菜来招待客人,却会对客人先致歉说:“不好意思,没有什么菜。”西方人听到这话,会不太高兴,既然没什么好菜,还请我干啥。根据中国的礼节,主人在餐桌上会不停地向客人劝酒加菜,直到客人酒足饭饱为止,似乎这样方能显出主人的好客。而英美的礼节,客人应尽量用完自己盘子里的食物,以表示自己非常享受主人准备的佳肴(对主人亲自动手制作的菜肴尤其要表示赞美)。在中国,去朋友家带礼物,烟、酒为最常用的礼物。接受礼品时,主人一般不会当着送礼者的面把礼物打开,而是把礼物放在一边留待以后再看。这是为了避免自己万一不喜欢对方所送礼物时的尴尬,也是为了表示自己看重的是对方送礼的心意,而不是所送的礼品。在西方,去人家里做客,通常送鲜花、糖果或小纪念品等礼物,主人接受礼品后,喜欢当着客人的面,小心地打开礼物欣赏并夸赞一番,与送礼者共同分享收到礼物的喜悦,并热情致谢。

三、称呼模式上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正确使用称呼语,是关系到交际成功的关键。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这一观念深深地积淀在人们的心中。因而不论地位尊卑、辈分高低、年龄长幼,美国人都喜欢直呼其名,雇员、年轻人乃至一个家庭子女在称呼他们的上司、年长者、教授以及父母时都直呼其名。这是是司空见惯的事,显示了两辈人之间无拘无束的亲密感。而在中国,姓名称呼是不能随便用的,对长辈、祖先的名字尤其如此。子女不能叫父母的名字,而且忌讳晚辈的名字与长辈的相同,或者有同音字、谐音字也不行,下属称呼上司时要带上官衔,以示对对方的尊重这样起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中西方文化差异。西方人崇尚人际间平行、平等的观念,不太重视等级和权威,认为每个人都有他的自然权利、平等权利和自由权利,很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观点是和他们的经济特点相关的。在西方,陌生人第一次见面称呼对方时,就直呼其名。这一点,与中国文化的特点情况正好相悖。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以农业为主的生活方式使它形成了以家族宗法为核心的封建伦理关系,高度重视血缘关系,特别强调等级间的差异,提倡长幼、尊卑有序,因此中国人的称呼有着严格的区别。如果把西方的称呼模式用在中国人身上,就会被认为是不合乎情理,没有教养的。

四、价值取向上的差异

每个社会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体系,它影响着生活在该社会的人们的思维模式及交际原则。只有透过中西基本的价值观念来看待文化碰撞, 才能理解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行为表现。在对待金钱与物质的问题上,中国人有钱后一般做两件事:购房置业、养娶女人。而欧美人有钱后是为国家或全人类花钱。中国人喜欢存钱,西方人恰恰相反,他们认为钱只有在花时才有用,否则只是张好看的纸。再之这个世上没什么真正属于某人,即使你付了款买下了,也不过是暂时使用而已。 中西方价值观对待“老”的态度差别也是截然不同的。在中国,“老”代表着一种尊重和认可,表示此人很有经验、资历深厚或德高望重。比如“老前辈“”老首长“”老教授””等。而在西方,“老”常常是比较忌讳说的词,“老”意味着衰弱和不被社会所用。美国的老人都不愿意被称为old people。人们常用委婉语senior people(年长的公民)来称呼他们。

中西方交际文化的差别论文 篇7

关键词:中西文化,跨文化交际,商务活动

现今中国已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 不同层次的跨文化商务交际也是愈发频繁。在具体的交际过程中, 由于交际双方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 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 在语言表达及风俗习惯上也有明显的区别, 容易受到本族文化的思维的影响来表达思想, 造成异质文化之间的碰撞, 交际双方容易产生误会甚至是冲突, 直接导致商务交际的失败。因此, 重视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文化因素, 深入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 跨越文化差异带来的隐性贸易壁垒, 是跨文化商务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

一、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影响

文化因素是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 当今跨文化商务交流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交际双方或者多方对彼此的文化惯例缺乏了解, 有的甚至忽视了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结果增加商务交流难度, 影响其顺利进行, 甚至不欢而散。文化对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商务沟通和商务谈判两个方面。

(一) 文化差异影响商务沟通。

文化是指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双方属于不同的文化圈, 有着各自不同的沟通方式。交际双方容易根据自己文化的标准去衡量对方的沟通方式。中西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中国人喜欢含蓄表达, 多用客套话, 是中国人理所当然的礼貌方式。而西方人更喜欢直截了当, 开门见山表达自己的观点。西方人的直接坦率往往被中国人认为是不礼貌甚至是粗鲁的表现;而西方人视中国人习惯的迂回表达方式为缺乏诚意。误会的产生容易导致深入沟通时障碍的产生, 甚至交际陷入僵局。

(二) 文化差异影响商务谈判的风格及谈判的方式。

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进行的最多的活动就是商务谈判。文化的差异决定了交际双方谈判时呈现出不同的谈判风格和谈判方式。谈判风格和方式是否一致成为影响谈判是否能顺利进行的因素之一。谈判风格是在谈判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要气度和作风, 表现为其行为、举止和控制进程的方法、手段。中西谈判时表现出迥然不同的两种风格:中国是典型的东方型风格, 西方以英美为典型代表的西方型谈判风格。中国商人较保守、注重身份地位, 讲求礼仪。在谈判过程中, 习惯先讲原则再谈细则, 很在意在谈判中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中国商人讲求形式和面子相比, 西方商人更注重实际利益, 在谈判中西方商人往往避谈原则重谈细则。谈判时, 直截了当, 单刀直入, 不讲人情, 在他们眼里, 生意和友谊是截然分开的。

二、中西方商务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造成中西方商务文化差异的原因有很多, 如地理环境、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等。其中, 影响最大的是以下三个原因:

(一)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异。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理解中西商务文化差异的关键。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中国人价值观的核心, 形成了中国人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国人以群体为本位, 强调个人对群体、对社会的依存和依赖, 并以群体和社会的团结稳定及整体和谐为最高目的和最高价值。因此, 在商务交际中, 中国商人强调与对方和谐相处, 表达含蓄, 避免冲突。与此相反, 西方个人主义情节严重。而西方哲学观自古倾向于把人与大自然对立起来, 即天人相分, 强调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直接表明个人主义的重要性。所以西方以个人为本位, 认为个人是最高的目的因而具有最高的价值。个人的尊严、自主性、隐私权都应得到绝对的尊重与保护, 个人的自我发展是人的真正目标, 每个人都能根据他自己的本性, 为了自己的利益来努力发展他自己。

(二) 对待权势距离的态度差异。

权利距离的态度是指地位低的人们对于权利分配不平等的状况的接受程度, 是比较愿意接受, 还是不愿意接受。中国是属于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 西方文化是属于平行的社会结构。因此, 中国人看重社会身份、地位, 讲求礼仪, 在商务活动中也不例外, 注重团队成员的职位、级别, 尊重高层, 尊重权威。就连最后的决议也往往是集体讨论, 领导决定。而西方人主张自由平等, 在商务活动中强调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 工作具体到每个人, 这些责任承担者甚至可以制定必要的决策和拥有完成必要任务的权力。

(三) 交往观念的差异。

对中国人而言, 商务交往不单单是双方业务的来往, 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商务交往中, 中国商人重视交往双方感情的培养。他们认为商务交往在于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因此, 双方合作之前, 中国商人会通过一些社交活动加深与对方的感情, 直到彼此建立相互信任、增进相互了解之后才进入主题。对西方商人而言, 商务交往的目的就在于经济利益而非感情。他们力图将友谊与生意分开。所以在交往中, 西方商人往往直奔主题, 被中国人误以为是冷漠, 没有人情味。

三、中西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文化策略

(一) 尊重和包容是跨文化商务交际中所必需的。

在跨文化商务交往中, 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就是对对方的尊重, 也是认同对方价值观的一种体现。不用自身的价值尺度去衡量别人, 不能用自己的文化作为衡量他人文化的标准。出现矛盾时可站在合作对象的立场上进行考量, 在不影响切身利益的前提下, 尽可能给予对方帮助。

(二) 商务人员应具备自觉的跨文化意识, 努力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商务交际远远难于同一文化商务交流, 因此要求从事跨文化商务的人员不仅在知识结构、语言表达能力、谈判策略及技巧的实际运用能力等方面具备更高的水准, 而且要求各参与方在尊重各自文化差异的基础上, 具有娴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从而协调好参与方的经济利益关系。因此,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从事跨文化商务活动的人员来说特别重要。商务人员可以通过阅读、参加培训机构、进行模拟训练、多向不同文化的人学习等多种途径, 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跨文化能力。

(三) 做好商务沟通的准备工作。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开始之前, 深入了解、认真研究对方的民族文化, 找出本民族文化与对方文化之间的异同, 充分意识到双方的文化差异可能带来的沟通障碍, 考虑分析可能产生的后果。以此为基础认真做好商务交际的前期准备工作。只有这样, 才能降低沟通障碍的风险, 便于后期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跨文化商务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商务交际, 其基本内容包括商务礼仪、商务谈判、商务契约等。文化在商务活动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了解文化差异存在的原因及对跨文化商务交际造成影响的根本目的在于商务人员应该具有自觉的跨文化意识, 积极主动适应对方文化, 减少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不稳定因素, 根据对方的文化和价值观等制定和修正自己的处事风格, 更好地进行商务沟通和交流。

参考文献

[1] .LarryASamovar.CommunicationBetweenCultures[M].Newyork:WadsworthLishingCompany, 2004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 .李健, 李旸.商务沟通[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5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餐桌文化差异 篇8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饮食文化,差异,对外汉语教学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越来越频繁的交往, 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不可不关注的一个话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汉语言的同时, 也需要传授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 毕竟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中西 (主要是英语国家) 餐桌文化入手, 通过分析中西在餐桌饮食上的差异, 探究其产生的根源, 加深对双方文化的了解, 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对跨文化交际概念的认识

跨文化交际学是在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跨文化交际环境中的交际能力, 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交际时具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 善于识别文化差异和排除文化干扰, 并且成功地进行交际的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语言交际能力, 并以语言交际能力为主要内容和基础。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跨越文化的交际能力, 解决的不是语境差异的要求, 而是同一语境中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恰当而又有效的应对能力, 使跨文化交际环境中交际双方相互适应的能力和对异文化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中西餐桌文化对比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也是各自文化差异的体现, 通过中西在餐桌文化方面的差异, 探究中西历史传统、思维方式、及宗教理念的差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注意相关事项, 避免文化冲突, 重点介绍差别, 能够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下面主要从中西双方的饮食结构、餐桌上的食用工具、进餐方式、餐桌礼仪及饮食观念几个方面谈谈双方的餐桌文化。

1、饮食结构

中国饮食文化主要起源于农耕文化, 这就决定了中国的饮食结构以农作物为主, 中国人的主食以谷类及其制品如面食为主, 副食则以蔬菜为主, 肉类为辅。据西方的植物学者调查, 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种, 比西方多六倍。现代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肉食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更加平常, 但以蔬菜为主导的意识仍植根于人们的观念中。中国人以素食为主的另一个原因是受到传统道教文化的影响。道教认为人是禀天地之气而生, 所以应“先除欲以养精、后禁食以存命”, 在日常饮食中禁食鱼羊荤腥及辛辣刺激之食物, 以素食为主。西方饮食文化主要起源于畜牧文化, 这就决定了西方的饮食结构以肉类和乳制品为主。

2、餐具使用

在餐具使用方面, 中西差异就更为明显了。中国人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 使用的是筷子、汤匙, 吃饭用碗盛。而西方人则用刀叉即切即吃, 用盘子盛食物。筷子和刀叉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 不仅仅体现了东西方进食习惯的差异, 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东西方的生活观念。西方一开始就分吃, 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 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 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 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究其原因, 中国的饮食结构是以素食为主, 使用筷子可以灵巧地夹食饭菜。而西方饮食结构以肉食为主, 肉类食品一般形体较大, 使用刀叉来进行切割和进食比较容易。

3、进餐形式

这是中西餐桌文化中最明显的差异表现, 也是中西方文化中的社会心理、价值观、民族习俗方面的差异在餐桌饮食上的表现。在吃中餐时, 大家喜欢围坐在一起, 共享桌上美食。虽然这种方式被认为不太卫生, 但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这是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体现。而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 在吃西餐时, 主人会预先根据来客的多少将准备好的饭菜分为相应的份数, 将每一份饭菜端到每个人面前, 然后大家自顾自地食用。

4、餐桌礼仪

一般来说, 守时是一个普遍的概念。然而在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文化中, 人们的时间观念不同。在聚餐时中国人倾向于迟到, 越是重要的人越是经常迟到。在西方, 迟到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另外, 餐桌上座位的安排也折射出中西方不同社会对人际关系的不同理解。中国传统上用的八仙桌是对门为上座, 两边为偏座。一般年长或尊贵的客人是要上座的。现代宴席上朝南的位置通常被认为是尊贵的位置。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的皇帝议政时, 总是面向南面而坐, 所以这个位置在人们心目中就被提升到较高的位置。而在西方国家, 在宴请客人时一般男女主人坐在长方形桌的两头, 客人则坐在两边。

关于宴会上男人和女人的座位安排中国和西方国家也是不一样的。古代中国在正式宴会场合很少有女性参与, 这是中国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相符合。在一些家族聚会的时候, 一般还是习惯男士和男士一桌, 女士和女士一桌;尤其是尊重老人的原则和女士优先的原则产生冲突的时候, 大多数中国人还是会贯彻尊重老人的原则。在西方国家, 人们受到基督教的影响, 十分尊重女性。因为在基督教中, 耶稣的母亲圣母玛利亚备受推崇和尊在西方的宴会上, 男人和女人是不需要分开而坐的。

5、饮食观念

中西有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 这种“和合”的思想体现在烹饪上就反映为“五味调和”。中国人对于美食的评价标准以“味”为核心, 认为饮食就是食物内在之味和情境心理体味的综合审美过程。西方人对于美食的评价标准以“养”为核心, 认为饮食就是从食物中摄取能量和营养素满足人体生理需求的生物学过程。在西方人看来, 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 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 他们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由此可以看到, 在饮食观念上, 中国人讲究美学、感性, 而西方人则推崇理性、科学。中国人注重菜肴的色、香、味、形, 追求菜色的千变万化, 讲究每一道菜的色香味搭配, 而西方人看重的是食品营养的搭配。

三、结语

中西餐桌饮食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现象中众多表现形式之一。通过认识中西方餐桌文化传统, 了解双方民族心理、社会关系和礼仪、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差别。这样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 人们会注意到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礼仪规范, 减少文化冲突和矛盾。同时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 教师要注意学生所作国和中国的文化差异, 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中特别和不同的地方,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Larry A.Samovar, Richard E.Potter.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Tenth Editon)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1]Larry A.Samovar, Richard E.Potter.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Tenth Editon)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

[2]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9.[2]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9.

[3]陈炎, 李梅.中西饮食文化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J].中国文化研究, 2009.[3]陈炎, 李梅.中西饮食文化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J].中国文化研究, 2009.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饮食差异 篇9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文化是人类物质和精神价值的总和。饮食文化作为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同自然界与人文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由于物质丰盈和文化底蕴不同, 中西饮食文化存在着明显差异。

二、文化的定义和跨文化交际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 活动的记录, 历史的积沉, 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 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 思考自己, 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 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 是人们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思想和理论是文化的核心、灵魂, 没有思想和理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有一种思想和理论, 生存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是现实, 理想是向往, 愿望是想得到的, 要求是必须做到的。跨文化交际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涉及语言交际方式, 交往习俗, 社会心理, 价值观念等方面。

三、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1、饮食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 崇尚“民以食为天, 食以味为先”的生活哲理, 讲究一种美学、感性的饮食观念。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补、食养, 重视以饮食来养生强体, 但追求美味始终是最终要义。中国饮食的魅力在于“味”。讲求每一道菜的色香味形的调和之美。中国人在日常交谈中也会表现出这点。比如主人会说:“可能菜烧的不好, 不合你口味。”但他绝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 卡路里不够。”因此, 中国人在饮食过程中, 注重的不是食物的营养, 而是食物的口感和进餐的精神享受。而西方人崇尚理性的饮食观念, 无论色、香、味如何, 营养一定要保证。早餐往往是一个鸡蛋, 一杯牛奶, 几片面包再加几根香肠, 热量充足;即便是最讲究的晚餐也不外乎是面包, 牛奶, 薯条, 香肠, 简单却营养丰富。即使口味单调, 但只要营养均衡, 他们一定会欣然选择。

2、饮食结构及方式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 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 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 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 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 一到中国厨师手里, 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

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 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 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 在中国人的菜肴里, 素菜是平常食品, 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 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 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 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以植物为主菜, 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 而植物则“无灵”, 所以, 主张素食主义。

3、餐桌礼仪的差异

一般来说, 时间多样化模式的中国人更倾向于迟到, 往往在规定时间半小时后才到。对于这种“迟到”现象, 主客双方都视为习以为常, 并不将视为对主人的不尊敬或不礼貌的行为。在西方国家, 迟到是很不礼貌的, 正式的宴会要求准时到达, 迟到一般不超过10分钟, 否则将被视为不合礼仪, 是对他人的不尊敬。在美国, 如果有人迟到了20分钟, 他就必须道歉。如果他迟到的时间超过30分钟, 他就会被认为不礼貌或遇到了突发情况。

另外, 座位安排反映了不同社会对社会地位和座位所反映的人际关系的不同理解。在中国, 宴会中面南的位子通常被认为是尊贵的位置, 而面向北的位子则相对卑微一些。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联系。中国历史上, 皇帝议政总是面南背北而坐, 在很大程度上, 正是这个原因, “南”这个词在人们心目中被提升为较高位置, 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权力和地位。因此在正式宴会上, 面南的座位会留给受人尊敬或有地位的人。然而, 在西方国家则完全不同。古代, 一个人在行刺别人时通常会右手持匕首。只有当客人被安排在主人左边时才不方便被人行刺, 而有利于主人阻止刺杀保护客人。因此尊贵的客人被安排在主人的左边。现在, 西方人考虑最多的是心理需要而不是身体的安全, 这就导致这样一个规则, 主人右边的位子比左边的位子更尊贵些。

四、结语

通过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的比较, 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使我们认识了解到尊重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尽管中西方饮食文化存在差异,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这两种文化正在相互融合。如今, 中餐开始注意饮食的营养性, 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 香, 味形式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 人们将会享受到更美味, 更健康的的食品。

参考文献

[1]Larry A.Samovar&Richard E.Porter.2000.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年。

上一篇:人际关系的形成与改善下一篇:戏剧教学大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