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的中西方文化

2024-12-15

数字中的中西方文化(共9篇)

数字中的中西方文化 篇1

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了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时代, 在这种情况下, 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 这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 对于加深我们对西方社会的了解是一件好事, 但是, 由于很多人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不够, 在交际过程中出现了交际障碍, 即说话人未能按照英美人的社会风俗习惯来交谈所造成的误会。本文就日常交际中, 由于文化差异而容易造成误会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1. 隐私方面的差异

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 住址, 工作单位, 收入, 婚姻及家庭等情况, 在中国人眼里这是一种礼貌。而在注重个人隐私, 讲究个人空间的西方人眼里, 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范畴, 应当得到尊重, 忌讳别人问及, 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询问这些私人性质的问题, 等于冒犯了别人的尊严。如果你和西方人第一次见面, 像和中国人见面那样问起这些问题的话, 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因此, 在英美国家, 陌生人之间的谈话内容多以天气状况为主, 如“Fine day, isn’t it?”、“It’s really cold today, isn’t it?”两人经人介绍相识后, 也从不询问对方的隐私问题。

在中国, 熟人见面时的问候、寒暄也多与日常生活有关, 如“您吃了没有?”、“您干吗去?”简单的几句话让人感到特别亲热、融洽。又如“啊呀, 老兄, 你又发福了!”或者“老兄, 你又瘦了, 要注意身体啊!”表现了对对方的关心。而在英美国家, 如果一见面就说“Have you eaten yet?”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可能会误认为是你对他 (她) 发出的邀请。“Where are you going?”可能会让西方人误会你在打听对方的隐私, 而引起对方的不快。而英美人听了“You are fat.”或“You are so thin.”这样的话, 即使和你关系比较熟悉, 也会感到很尴尬。因此, 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 o o d m o r n i n g/afternoon/evening”, “How do you do?”, “Nice to meet you.”。甚至熟人见面时所说的“How are you?”也只是表示一种礼貌的问候, 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关系亲密者之间直接用“H e l l o”或“H i”代替。

2. 时间观念方面的差异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 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 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 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 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 要拜访某人, 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 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 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 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地按照计划进行, 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3. 接受认可的态度方面的差异

中国人注重谦虚, 在与人交际时, 讲求“卑己尊人”, 把这看作一种美德, 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或祝贺我们时, 我们即使心里高兴, 也往往会自贬一番, 以表示谦虚有礼。如当一位美国朋友夸奖一个中国人“Your English is quite fluent.”时, 这个中国人会习惯地回答“No, no, my English is not good enough.”或者“My English is very poor.”但是, 这样的回答会让外国朋友产生误会, 他们会以为中国人不诚实, 不自信, 也对中国人这种否定自己、贬低自己的做法感到不解。又如, 一次, 一个中国人带着妻子去一位美国朋友家里用餐, 一见面, 那位美国朋友夸奖他的妻子说“Your wife is very beautiful!”这个中国人心里很高兴, 但嘴上却说“Where, where.”这个美国人一愣, 犹豫了一会儿说“Eyes, nose, mouth…….”根据英美人的习惯, 当他们赞扬别人时, 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 而不希望对方以谦虚、客气的方式作答。同样, 当他们受到别人的赞扬和祝贺时, 他们也总会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 欣然接受。

4. 称谓语方面的差异

中国人习惯根据不同的年龄、身份以及双方不同的关系使用不同的尊称, 使对方听后感到你很尊重他, 从而心情愉快, 乐于和你打交道。对德高望重者称之为“先生”、“前辈”等;对职位显赫者常以其职位相称, 如“局长”、“经理”、“总裁”等;根据对方的职业来称呼对方, 如“张教授”、“王医生”、“李律师”等。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 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 n c l e S m i t h”、“aunt Brown”, 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同样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王护士”、“王老师”称为Doctor Zhang, Nurse Wang, Teacher Wang的话, 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就会感觉不可思议。在英美国家, 称呼他人多是在姓氏前加Mr.、Mrs.、Miss或Ms, 如Mr.Smith、Mrs.Brown、Miss Alice等。

5. 餐饮习俗方面的差异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 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 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 有时还会往客人的碗里夹菜, 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 以示中国人的礼貌友好、热情好客。而在西方国家, 主人只会对客人说“Help yourself.”而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 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 非要你喝醉了为止。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美国客人到中国人家里做客, 吃饭的时候, 主人不断地给他夹菜, 劝他多吃, 他感到很不安, 事后他抱怨说“主人把我当猪一样看待”。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文化差异有很多, 本文只对常见的几种日常交际方面的差异做了论述。在今后的英语学习过程中, 我们应该在学习语言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注重学习语言文化知识。广泛接触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纸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 从中吸取文化知识, 了解西方文化背景, 增加文化素养, 拓宽西方文化视野,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避免在交际过程中出现尴尬和误会。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顾江禾, 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第22卷第4期

[3]赵景卓.公关礼仪.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

[4]侯莹莹.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山东农业教育.2006第3期

浅析中西方动物词汇中的文化差异 篇2

关键词:动物词汇;文化差异

前言

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动物就同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由于动物本身的特点,人们常常把动物神灵化。在中国过去人们常常会以动物为原型创造一些图腾来寄托人类的情感。所以人们也常使用一些关于动物的词汇来描写人或物。在各种语言中动物词汇也成为了最为活跃的词语之一,但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动物词汇在各个民族所要表达的内涵就略有差别。如果我们误解或是忽视这些差别将会对我们的交流产生严重的影响。

1.中西方文化中同一个动物具有相同文化内涵

虽然说中西方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两种文化之间还存在着相同的部分。有一些动物词汇比如“狼”。在中国,狼是贪婪、凶恶、狡猾的代名词。有许多神话故事、寓言故事都对狼做了这样的描述,比如故事“东郭先生和狼”中就把狼的狡猾、忘恩负义描写的淋漓尽致。另外词语“狼狈为奸”“白眼狼”“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等都描写了狼的特点。在西方则有”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as greedy as a wolf”(非常贪婪,贪婪无厌)”He who keeps company with a wolf will learn to howl”(跟狼在一起就学会了狼叫;近墨者黑)。由此可见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狼”一词大多用作贬义。

另外一个词“狐狸”,在中文中常用来表示狡猾之意。例如“老狐狸”常用来表示人比较油滑、老谋深算。“狐狸尾巴”常常指想法被看穿带有狡猾之意。而“狐狸精”则常常指行为不好的女性,往往指那些介入他人感情的人,带有很强的贬义色彩。在西方”fox”一词也常常形容人狡猾。例如”The fox may growgrey,but never good”(狐狸毛色可变灰,但本性难改)”when the foxsays he is a vegetarian,it is time for the hen to look out”(狐狸说他吃素食,母鸡就得注意了)这些都可看出“狐狸”一词在中西方传达的都是贬义的色彩。

2.中西方文化中同一个动物名称不同的文化内涵

尽管中西方文化存在相同之处,但由于历史背景的差异性,一些词语的文化内涵还是千差万别的。例如“龙”这一词。在中国古代我们称皇帝为真龙天子,穿的衣服称为龙袍,坐的称之为龙椅,用“龙”一词无不显示皇帝尊对的身份和地位。所以龙被看成是吉祥、权贵的象征。另外还有一些词例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生龙活虎”等都可以看出龙的祥瑞之意。但是在西方龙被看成是邪恶、凶残满口喷火的怪物,人们把它视为邪恶的象征。在《圣经》中就把撒旦视为”the great dragon”,而在另外一本史诗《贝奥武夫》中人们要打败的怪物也是龙,由此可见,在西方龙是一个贬义词。如果把某个人比作龙,也就是形容这个人凶残的特点。

当然,除了龙这个词外,还有其他例子可以证明。比如“孔雀”。在中国,孔雀是一种最热爱和平、最聪明和善良的鸟。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古代高级官员常用孔雀翎装饰,人们也常赠送和孔雀有关的艺术品来祝愿升官之意。而且民间还有“孔雀落谁家,谁家就兴旺”的说法,由此可知孔雀在中国是祥瑞之兆。但是在西方,人们不再重视孔雀美丽的外表,而是强调它骄傲的一面。所以西方人常用孔雀来形容骄傲、爱慕虚荣的人。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就有孔雀一词,在此“孔雀”是指喜欢招摇不道德的女性。

3.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动物词汇表达相同文化内涵

当然由于两种文化的差异,以及人们生存环境的差异,有一些使用了不同动物的词汇却表达了同一种含义。

例如,在中国牛是人们的主要劳动力量和交通工具,也因为牛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个性我们常用和牛有关的词来形容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的人。比如“汗牛充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都蕴含了对于牛的赞美之情。然而在西方国家“牛”不是赞美人品格的词。在西方因为牛缓慢的特点常含有贬义。反而是另外一种动物“马”和中国的“牛”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西方,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西方的人永远是坐在马背上的,这在书籍和影视中常常看到。所以人们常用带有马的词汇来表达。比如人们常说”as strong as a horse”(健壯如牛)”hold your horse”(不着急,镇定)”work like a horse”(勤奋工作)。

另外,中国人认为老虎是百兽之王,它是权力、威严的象征,预示着勇猛,王者风范。比如人们常用“虎头虎脑”来比喻小孩儿壮健憨厚的样子。还有“虎步龙行”“虎头燕颔”“虎略龙韬”等等。而在西方人们常认为“狮子”是丛林之王,被称为”lion king”,象征着勇敢、凶猛,形容勇敢的人。英国甚至把狮子视为国家的象征。在文艺界中人们常把狮子比作社交场合的宠儿,而在政界则被视为权利的象征,在英国捧着皇室印章的就是狮子和独角兽。由此可以看出狮子在西方尤其是英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的一些关于狮子的短语在中国就会翻译为老虎。比如”as brave as a lion”(虎胆英雄)”little birds pick a dead lion”(虎落平阳被犬欺)”play oneself in lion’s mouth”(置身虎穴)等等,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中“虎”和“狮子”的想通之处。

4、结论

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不同的文化也孕育出不同的语言。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都在各民族的语言中有所体现,同样各民族的不同文化也赋予了语言不同的文化内涵。要了解一个民族,就必须要了解这个民族的语言及其它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西方国家和中国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且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和习惯,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学习文化对于学习语言的重要性,从而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和障碍,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晓东.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中州大学学报,2003(1).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数字中的中西方文化 篇3

(一) 中国文化关于“生死”的看法

《周易·条辞传》:“天地之大德曰生, 生生之谓易”。中国原始的生命观认为人源自天地造化, 生命属于天地。随着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出现, 人的生命归属发生了变化, 他属于父母、家族和君王, 不属于自己。尽管现代社会自由、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但潜意识里人们仍然认为生命属于父母。父母会把子女当作私有物, 既主宰他的命运, 又要为他的一生尽责。反之, 子女也要报答父母的恩赐。而所谓“生生不息”则反映了生命延续之于家族、民族的重大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讲, 生命权也不独属于自己。

中国人的生死观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孔子曰:“未知生, 焉知死?”。对于生存, 你不去想, 对于人生以后的死亡, 想它又有什么意义呢?孔子这句话是一种积极的考虑, 人应当把注意力集中于当下现实之上, 不要去考虑死亡以及后世的问题。

道家学派把重生理论发扬到了极致。如《庄子·养生主》认为人不应该把追求功名作为目标, 这样做只会伤害自己的生命和天性。要顺应自然, 摆脱是非, 让生命更长久。中国的道教, 就发展了道家修身养性的思想, 形成了以长生、成仙为信仰目标的宗教内容。中国民间还有很多渴望长生不死的做法, 如炼丹术、长生不老药等, 都反映了中国古代重生的文化。

然而, 重视生命的另一面是无视生命。因为中国传统社会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决定了生命价值因为个人身份的原因而有高低贵贱。《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 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 上所以共神也。”平民百姓的生命尚不足贵, 何况动物。所以, 更容易剥夺不顺从的他人的生命。

华夏民族又是一个重视群体利益的民族, 只有保存集体, 个体生命才能保存。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谓“杀身成仁”;孟子在《孟子·告子上》曰“舍生取义”。在儒家看来, 生命的道德价值比生命更为重要。在个体生命与群体的利益之间, 要牺牲个体小我的生命, 维护社会“大我”的尊严。

中国人认为“死”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所谓万事皆休、万念俱灰。佛教认为, 人死以后会进入新的轮回, 但前世今生已经面目全非。如果下了地狱, 又是何等的恐怖和孤苦无依。所以, 中国人向来忌谈死亡。医生往往对病人隐瞒病情, 以免其承受不住这个打击。这反映出中国文化回避死亡的特点。

在中国人的文化中, 为正义事业而献身被看成是牺牲者人格升华的过程, 它使精神永存。屈原之所以投汨罗江, 是悲痛于不能挽救国家;贞洁烈妇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 甘愿结束生命。他们相信死能传达自己的思想和志向。尽管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命价值的可贵, 但人们仍然愿意相信“在天之灵”和“死得其所”。

(二) 西方文化关于“生死”的看法

西方文化认为, “生”是上帝的造化。挪威、波斯、古巴比伦、古希腊都有上帝造人的传说。上帝给了每个人生命, 生命就属于自己。我们有权利及义务尊重和爱护上帝所给的宝贵财富, 为自己创造幸福。实现个体的愿望, 顺应个体的需要, 这是谁也无法剥夺的权利。所以, 人们要感恩的对象是超越了血亲的。

同样是生命, 西方人眼中生命的价值与道义的价值之间, 是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即使是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牺牲生命的英雄人物, 也并不认为道义价值更高。只是面临灾难时必须做的选择。这体现了西方文化注重主体幸福价值的倾向。

西方人并不回避死亡。在基督教的教义中有关于“永生”的内容。信仰上帝即能永生。一旦信仰了上帝, 就能与上帝同在, 既然能够永生, 就不会惧怕死亡。这一点与重视生命价值并不矛盾。为了能够与上帝不相隔, 就要过好活着的每一天。死亡无论如何都不能回避, 不如坦然面对。在西方国家, 有关死亡的教育很普遍, 人们可以毫不避讳地谈论死亡。

直面死亡并且相信“永生”, 还与“灵魂”观有关。很多古希腊的哲人都相信人是灵魂与生命体的结合, 相比肉体生命, 灵魂更纯洁。肉体泯灭了, 灵魂却永不泯灭。基督教文化是原罪文化。上帝造人, 并不是要人死亡。因为人犯了罪, 所以才会死亡。只要不断追随上帝, 就能获得生命的超越。死亡, 是人生的终点, 也是人生的目的地。

二、中西方文化中“生死观”的对比

(一) 中西方文化生死观的相通之处

重生的观念。二者都重视生命的价值与幸福。以“生”为主, “生”是人存在的形式, 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人们都期望好好活着, 延年益寿。中西方的生死观都重生, 爱惜人的生命。在中西方生死观里, 都有精神不朽的概念, 为追求真理而选择死亡, 为人类普遍价值而牺牲自己, 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

(二) 中西方文化生死观的相异之处

中国人把生命看成是一种手段, 一种义务。中国人生命的目的性很强, 他们渴望用自己的生命为后世留下点什么, 对种族繁衍, 家族血脉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然而西方人却将生命看成是一种权利, 是人活在当下追求个体幸福的权利, 把人生当作追求快乐的场所。

中国人关心死后整个家族、整个民族的延续, 将个人死亡作为向群体过渡的环节。自己死后, 还有子子孙孙, 希望自己死后能为世人留些什么;西方人关心的是灵魂不朽, 相信生命会以另外的形式延续。他们只会考虑灵魂归处, 上帝如何审判。

中国人一般回避、忽视死的问题, 把死看成长眠, 死即息。西方人正视死, 直面死。

在中国文化的生死观里, 如果一个人为了正义而死, 从而精神永存, 是因为活着的人对他不忘记, 他的精神对生者还有不朽的价值。在西方文化里, 能够永生, 是因为其灵魂不灭。但中国文化里, 人死之后, 却会变成让人可怕的存在。

三、不同生死观在日常生活语境中的体现

中西方生死观的差异也表现在人们的生活行为中。如庆祝生日和葬礼仪式。

中国和西方国家对生日的重视程度是有差别的。在西方, 无论哪一个年龄层的人都要隆重地庆祝生日。在中国, 一般比较重视老人和儿童的生日。成年人一般不太重视生日, 因为他们认为每当生日来临, 就意味着自己离“老年”越来越近了。而老人六十、七十、八十、九十和六十六岁的生日是要隆重庆祝的, 这代表着老人长寿。

在中国要求对逝者“事死如事生”。亲人亡故后的葬礼仪式非常复杂讲究。这种观念与古时候的陪葬文化一脉相承。这既是为了让逝者死后安心, 也是为了表达亲人的无限悲痛。

与之相比, 西方丧葬礼仪很简单。人们将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相连, 崇尚灵魂升华轻视肉体。葬礼上, 人们通常默默祈祷, 祝其灵魂早日进入天堂。基督教、天主教信徒认为人死并不令人恐惧, 反而是永生的盼望。

趣谈西方文化中的马 篇4

正因为这样,与horse有关的每个习语后面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一、straight from a horse's mouth

这个习语与马的年龄有关。断定马的年龄最好的办法是看它的牙齿。马一次长出两颗牙齿,以后每年长两颗新齿,赛马时下赌注的人要了解马的状况,没有人愿意在一匹老马身上下赌注。而要断定马的年龄,只要看一看它的牙齿就知道了。所以,straight from the horse's mouth(直接从马的嘴)意思是“直接从有关人那里听来的”。如:

They are going to be married, I got the news straight from the horse's mouth_their minister。(DAI)

他们快要结婚了,我是直接从牧师那里知道的。

二、look a gift horse in the mouth

这则习语也与赛马有关。假如别人送你一匹赛马,你却要查看它的嘴,想知道它的年龄,别人会认为你不友好,或者以为你对这个gift horse不满意。所以,它指对送给你的礼物吹毛求疵,评论礼物的好坏。如:

John gave Joe a basketball but Joe complained that the ball was old. His father told him not to look a gift horse in the mouth.(DAI)

约翰送给乔一个篮球,但乔却抱怨球太旧,乔的爸爸警告他不要对别人送的礼物吹毛求疵。

三、play the horses 意思是赌赛马

No wonder his wife is penniless; he is always playing the horses and losing his money.(CDIP)

难怪他妻子身无分文,他老是赌赛马,把钱都输光了。

四、talk horse

1.指谈马,特指谈论赛马的事

2.吹牛

I heard the ladies talk horse。(CDIP)

我听到那些女士谈论赛的事。

五、dark horse

十九世纪英国作家本杰明·狄斯雷利出版了小说《年轻的公爵》。小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赛马,夺标呼声最高的良种马一路领先,眼看胜券在握,不料,一匹从未被注意的黑马以疾风扫落叶之势冲过看台,一举夺魁。从此dark horse一词不胫而走,成为国际体坛惯用语,形容异军突出,爆出冷门,令人刮目相看;泛指实力难测的竞争者。如:

It's yet very uncertain who will be candidates for the U.S. President this year, whether some distinguished statemen already talked of or some dark horse.(CDIP)

谁是今年美国总统候选人,现在还难说,也许是人们已经谈论到的某些知名的政治家,也许是个冷门人物。

六、a horse of another(a different)color

这个习语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来自于William Shakespeare的戏剧《查理三世》,“一匹驮着死神的苍白的马”光顾了暴君查理三世;另一种说法与赛马有关,a horse of a different color指系不同绶带的马。马参加比赛或其它竞赛时各自系不同骑手的绶带。失败的骑手就把绶带输给系着另一种绶带的马(a horse of another color)。尽管两种说法不一,但这个词组的用法却用得很广泛,指“完全另一回事”。如:

We're not discussing your extravagance. That's a horse of an entirely different color.(CDIP)

我们不是在谈论你的挥霍浪费,那完全是另一回事。另外,a horse of the same color指同一回事。

七、back (bet on )the wrong horse

在赛马时,如果对情况估计不好而赌错了马(bet on the wrong horse),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它引申为支持错了人,对未来情况作了错误的估计。如:

To count on the small family farm as an important thing in the American future now looks like betting on the wrong horse.(DAI)

把依靠小型家庭农场做为美国前途的一个重要的部分,现在看来是估计错了。

Horse不仅与赛马有关,还与大人物有关。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习语:Change horses in the middle of a stream(中流换马)。该习语出自美国第十六届总统Abraham Lincoln之口。当年他竞选连任时,遇到重重困难。他曾对选民们说:Don't change horses in the middle of a stream。意思是说:即使你们对我不满意,但目前美国不是换总统的时候。这句话常被竞选连任的官员引用,指不要中途更换领导人,否则的话,情况会更糟。如:

When a new president is to be elected during a war, the people may decide not to change horses in the middle of a stream.(DAI)

如果在战争期间选举新总统,人们或许不赞成临阵换将。

另外,形容一个人非常健壮时,中国人说“壮如牛”,而英语中却不用牛(ox)而用as strong as a horse。如:

She works long hours, yet seems to feel no ill effects from it. She must be as strong as a horse.(CDIP)

她每天工作时间很长,可是对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她身体想必非常健壮。

形容一个人“饭量大”时,中国人常说“像猪一样的能吃”;在英语中,则说eat like a horse.如:

He could now eat like a horse.

他现在饭量大。

形容一个人能“吃苦耐劳”时,中国人说“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在英语中,则说work like a horse。如:

I'll give a three years' contract, I'll give you eight pounds a week and you'll have to work like a horse.(W.S. Mangham, “Theatre”Ch. II )

我跟你订三年合同,每星期给你八英镑,可是你得拼命干活。形容一个人“趾高气扬,耀武扬威”时,中国人说:“像公鸡一样地高傲”;英语中除了用as proud as a peacock, 还用get(ride)on the high horse. 如:

He is a amusing fellow, but he is a bit too fond of riding the high horse.(CDIP)他倒是个有趣的人,不过有点儿趾高气扬。

如果一个人工作勤恳踏实,是一个骨干分子,英语中用a whell horse来表达;如果一个人干活主动,工作自愿,我们就称他a willing horse;如果一个人从内部搞破坏,是内奸,或者一个诡计,我们说a wooden horse或者a Trojan horse;已经解决的问题、琐事,我们称之为dead horse。有关horse的谚语有许多,如:

1.A good horse is never an ill color。良马无劣色。

2.A good horse should be seldom spurred。好马无需鞭策(工作积极的人,不必多加催促)。

3.A short horse is soon curried。矮马容易刷洗;(小事易办)。

4.It's a good horse that never stumbles。马有溜蹄,人有失错。

5.One man may steal a horse , while another may not look over the hedge。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6.When two ride on one horse, one must ride behind.

两人骑一匹马,总有一个坐在后面。(意指只能有一个人当第一把手)

7.You can lead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 not make it drink。

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喝水。(指有些事须本人自愿,强迫无济于事)。

注:本文例句均出自:

DAI-A Dictionary of American Idioms, 1975,

喜悦隐喻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对比 篇5

隐喻是语言中最生动、最形象的表现艺术手法的一种, 许多文人墨客都会大量地借用该手法, 来增加艺术的感染力。传统的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形式上的修辞, 是用来装饰语言的。但中西方学者都一致认为:隐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 更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现在有许多领域已经把隐喻归为自己的研究领域。比如现在流行的心理语言学, 它是从心理机制的层面来研究隐喻。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运用隐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把它作为一种交流的手段。由于世界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中西方的沟通越来越频繁。如何更好理解中西方对话中的隐喻, 尤其是情感类中的喜悦隐喻, 已经成为我们迫切的要求。

一、隐喻的定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用一个表示某物的词借喻它物, 这个词便成为了隐喻词。”我们熟知《辞海》里是这样给隐喻定义的:“比喻的一种。本体和喻体的关系, 比之明喻更为紧切。明喻在形式上只是相类的关系, 隐喻在形式上却是相合的关系。本体和喻体两个成分之间一般要用“是”、“也“等比喻词。”美国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隐喻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与概念体系中, 存在于用一个思维领域对另一个思维领域概念化的认知方式中。它是由源域到目标域之间的投射产生的。”我们能从这些定义中, 不难看出隐喻不仅存在于词、句子或句子的说话者要表达的话语意义之中, 它还存在于人的思维之中, 变成人们日常思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中西情感隐喻对比

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态度的反应, 大体上可以分为喜、怒、哀、乐。由于人类的情感是抽象出来的概念, 为了更好的描绘出当时自己的情感, 人们常会借用隐喻的手法。所以我们要系统地研究情感, 就应该从隐喻的视角来研究, 并找到与之相关的表达形式进行分类归纳, 以便找到情感类隐喻化过程的彼此关系及特征。中西方的文化社会背景不同, 他们各自运用隐喻的方式方法也就不尽相同, 有其相识的地方也有其大相近庭的地方。对中西方日常用语中的表达喜悦的隐喻进行了收集、归纳和分析, 比较全面地找出中西方的情感中喜悦隐喻概念有哪些异同, 并对其异同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 从而帮助人们了解情感中喜悦隐喻的实质。

三、中西方对喜悦隐喻的对比

喜悦是人类基本情感的一种。它表达了人们对事物的喜爱, 从而使身心舒畅。它包含很多含义, 比如意外的惊喜, 受到表扬的欢喜等。从中我们能看出来喜悦也有强弱、大小之分。中西方在表达喜悦的方面上存在相同的方式, 比如都认为上即为喜悦之意。西方喜悦的隐喻表达有: (1) I feeling up. (2) Her spirits lifted after she heard the news. (3) The audience rose to his wonderful performance.汉语表达就有: (1) 大家都兴高采烈。 (2) 听完报告后我们情绪高涨。 (3) 我兴致勃勃进来。这些句子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 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些都是隐喻的用法。中西文化在对喜悦为上的感念上达成了一致, 是因为人们对空间的感念是一样的。空间容易被人们感知, 理解, 借用。从而形成了对“喜”认知的共性。

中西方都喜欢用一些动作, 如“咧嘴、跳、蹦、”等来表示愉快和高兴。比如西方常见的有: (1) Hearing the news, they all jumped with joy. (2) He gave her a grin. (3) He was leaping with joy.在汉语中我能看的这样的句子如: (1) 听这个消息后, 她都手舞足蹈了。 (2) 他高兴的都蹦了起来。 (3) 孩子们欢呼雀跃。这些隐喻的表达都是基于人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征, 最基本的喜悦是从身体部位上发出的。中西方隐喻都表现出了共同身体经验。

中西方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 也导致了中西方隐喻在喜悦上也表现出不同看法。语言是一个民族精华所在, 由于中西方民族各异, 导致他们在表述同样的东西上, 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论。比如西方认为喜悦是飞起来的。所以他们的隐喻表述如: (1) I feel fly. (2) I was in the clouds.

(3) He was floating.

而汉语的文化氛围里, 认为喜悦要是表述的飞起来来的话, 会给人一种不踏实的感觉, 觉得因为一点高兴的事就骄傲自满, 不是中华美德所要求的, 反而会起到反作用。所以在汉语隐喻的表述中常会有: (1) 我们不能得意忘形, 太飘飘然了。 (2) 这个人脚踏实地。以上的例证可以证明, 中西方文化是存在差异的, 西方认为感情应该外露, 做人要直率, 受到表扬的时候就要表现出高兴, 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意。而我们中华民族认为人要有涵养, 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受到表扬要表现出谦虚谨慎, 才是美德。这正是中西方的价值观不同, 才造成了喜悦的不同的隐喻表达方式。

结束语

本文对中西方喜悦隐喻概念进行了比全面的分析, 并对他们之间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喜悦隐喻是把人类的经验概念化, 统一化, 具体化的过程。这也验证了诸位名家对隐喻的定义, 是把抽象的东西给具体化了, 他离不开人类的感性认识。我们通过对中西方喜悦隐喻的分析, 找到了许多相同之处, 这也证明了人类共有的物质文明可以造就相同的概念。但从另外一方面说, 中西方在表达喜悦隐喻表达方式上存在许多差异和个性的地方, 这正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一是揭示二者不同的实质, 是价值观, 人生观, 物质观的不同, 而造成的差异。二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指导大家避免在喜悦隐喻理解上面出现误解。

隐喻是各个民族文化的精华和缩影, 通过对隐喻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 尤其是对我们息息相关的情感类隐喻的研究。隐喻属于语言领域, 也属于思维领域, 更属于文化领域。我们可以把隐喻作为文化的切入点, 通过隐喻可以加深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 透过现象看文化的本质。从而了解各个民族的不同思维模式, 促进彼此的沟通。

隐喻研究对外语教学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隐喻研究的成果, 把片面, 零散的语言现象通过隐喻联系起来, 形成网状式的知识结构来指导学生学习和记忆, 来提高外语学习成绩。外语教学一直是我国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一线教师们一直努力的寻找一套适合中国外语教学的方式方法。隐喻式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一个新的尝试, 必将大大提高外语教学的水平。开启外语教学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年。

[2]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年。

[3]胡曙中:《英汉修辞比较研究》,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年。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年。

[5]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年。

[6]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 外语与外语教学出版社, 1997年。

[7]陈汝东:《认知修辞学》,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1年。

浅议英汉称谓中的中西方文化 篇6

一、宗教信仰差异

中国起源的学派众多, 但影响最大的则是儒家学派。和为贵, 是儒家倡导的道德实践的原则。出自《论语·学而》:“礼之用, 和为贵”。就是说, 礼的作用, 贵在能够和顺。意思是, 按照礼来处理一切事情, 就是要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 都能够调解适当, 使彼此都能融洽。因此, 中国人在日常交往中, 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 努力保持相互之间的亲密关系, 对不大熟悉的人通常也会用亲属称谓来称呼。

西方国家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 (Christianity) 。基督教徒相信, 上帝 (God) 是圣父 (the Father) 、圣子 (the Son) 和圣灵 (the Holy Spirit) 三位一体的独一真神, 是至高无上的。"The Christian tradition begins with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world is real and meaningful because God created it.Human beings are significant because God created them in his image.God has a special relationship with each person in that God sees and hears, rewards, and punishes.Each person is important to him." (基督教的传统认为, 上帝是真实存在的, 创造了世界并使之充满意义。上帝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类, 因而人类史伟大的。上帝能够看到、听到、奖励和惩罚任何一个人, 因而他与每一个人都有紧密联系。每个人于他都至关重要。) (1) 由此看来, 可以说西方人推崇独立平等, 以及称谓中体现出的自由平等都源于对基督教的信仰。

二、语境文化差异

文化与交际密不可分, 相互依存。文化具有语境性, 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区分的标准则是信息的编码依赖于语境的程度, 即“高语境事物具有预先编排信息的特色, 编排的信息处于接受者手里及背景中, 仅有微小部分存在于传递的信息中。低语境恰好相反, 大部分信息必须处在传递的信息中, 以便弥补语境中丢失的部分”。 (2)

高语境文化强调了沟通所在的情境;非常注意含糊的、非言语的信息。高语境文化的成员倾向于高语境信息, 间接交流, 因为维持群体内的和谐一致是十分重要的;强调非言语沟通;强调集体的主动性和集体决策, 倾向于以一种人文主义的观点, 来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 在称谓语中则表现为中国人对不太熟悉的人也会使用亲戚称呼。

低情境的文化不太强调沟通的情境 (例如, 隐含的含义或是非言语的信息) ;它们所依赖的是明确的言语沟通, 强调言语沟通远甚非言语沟通;强调个人的主动性和个人决策。德国, 美国, 瑞士等西方国家都属于低语境文化的国家, 他们所使用的称谓因而也就简单直接。

三、等级观念差异

受到中国古代等级观念的影响, 汉民族人际关系中提倡长幼有序, 尊卑有序, 敬重别人, 自己则要谦虚, 甚至要自我贬低。这样, 汉语称谓词中相应就有了大量的敬语和谦词。比如, 汉语的敬语中有许多是以“尊”、“贵”、“贤”起头的颂扬性词语, 如“尊兄”、“贵府”、“贤弟”等;而谦词多带“鄙”、“贱”、“拙”, 如“鄙人”、“贱内”、“拙荆”等。 (3)

方国家主流思想是追求自由平等, 在英语的称谓语中并没有过多地体现出等级观念。在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当中, 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之间可以直呼名字, 上下级也可以不用称呼职务, 而直接称呼他 (她) 的名字。这样的称谓不会被理解为是不尊重, 而会使得关系更加亲密, 体现民主和平等。

四、宗法制度差异

中国的宗法制度有悠久的历史。宗法制实际上是以种群为区分的缺乏自我存在意识的团体, 这是一种原始的组织结构, 但就是这种原始的结构至今还影响着现代中国包括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层面。 (4) 中华民族重视人伦、亲情、家庭生活, 追求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长辈和兄姐, 中国人不能直呼大名, 而是要有体现“叔伯、哥姐”之类的辈份称谓。

西方的封建社会时间较短, 资本主义社会的时间较长, 并经历了一段较长时期的军事民主制阶段。人民的自由和政治精神的民主是军事民主制的最主要的两大特征, 其影响也渗透在西方文明的方方面面。西方国家重视平等, 不看重血缘, 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一种朋友关系, 因而他们之间的称谓也就更加随意。 (5)

综上, 在与世界不断接轨的当代社会中, 跨文化交际正成为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有必要更多的了解不同的文化, 才能与外国友人进行更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并更好的实现个人的发展。

摘要:英汉称谓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因此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总是小心翼翼生怕由于使用称谓错误造成误会。其实, 称谓差异中蕴含更多的是社会、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差异。语言不仅是一系列的符号以及使用这些符号的规则, 它也影响着人们认识世界、定义世界的方式。称谓中体现的宗教信仰、等级观念、历史文化、语境文化以及宗法制度等等, 都是文化在语言中的体现。这些文化差异可以使我们能更加了解自己和西方的文化并掌握跨文化交际策略, 更有效地与他国人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称谓,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注释

11 Larry A.Samovar, Richard E.Porter and Lisa A.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Third Edition)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94.

22 Hall, Edward.T著, 居延安等译.超越文化[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988:96.

33 游春花.人称称谓词与中西文化习俗[J].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3) :41-43.

44 宗法制[Z].国学网, 2012-09-03.

中西方纪录片中的文化差异 篇7

1 研究现况

在国内, 由于社会历史原因,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传媒的产业性质得不到承认, 因此, 电视节目的商品化和市场化问题则得不到很好的研究。随着电视节目商业化越来越清晰的今天, 电视节目也呈现出多元化。我们知道, 纪录片有着自己的文化品格, 它不是一种商业文化, 再加之我国对纪录片传媒的研究本来就不先进, 这样一来, 又使得纪录片市场化的难度增加。更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我国多半的纪录片现如今还是比较保守的创作, 如何才能冲出这个圈子可以在国际上获得生存和发展呢?在这个过程中它又该去克服一些什么困难。其中, 该文认为技术上的差异完全可以认为的克服, 可对于文化上的差异, 则需要进行认真的比较筛选, 这样一来对我们研究中西方文化下的纪录片差异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研究方法

为了对中西文化和中西纪录片创作的差异展开研究, 该文主要采取比较的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则总体呈现中西方文化和纪录片的现况;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下纪录片的分析, 主要包括其研究意义和其具体的体现;第三部分重点给出如何解决中国纪录片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生存的办法。但要说明的一点, 由于中国的纪录片出现较晚, 可以搜集和借鉴的文字和影像资料比较少, 所以本文会有一些不足之处, 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意见。

2.1 文化背景差异下的中西方纪录片分析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 其所创作出的纪录片差异也很多, 但造成其差异最大的还是文化差异。我们对任何一种事物的研究, 都要找出其研究的意义, 该文也不例外。在这一部分中, 我们便是试图找出研究纪录片中西文化差异的意义及这些差异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具体体现。

2.1.1 研究文化差异下中西方纪录片的意义

总结前人研究可以得出, 中西方纪录片存在着很多差异, 涉及到纪录片本身的各个方面, 但是文化上的差异确实最根本的原因。所有的纪录片在其创作和发展的过程中吸取了众多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类容, 比如:美学、人类学、哲学等等, 与此同时, 借鉴一些科学技术方面的东西也为此滋润不少, 像:电子学、光学等等, 比如2007年拍摄的大型纪实纪录片“Wild China”, 该片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和英国广播公司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 使用航拍、红外、高速、延时和水下等先进摄影技术, 记录了大量珍贵、精彩的画面, 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立体角度。除此而外, 有一点不容忽视, 那就是现代文化变迁对纪录片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球性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合并抵抗;二是大众文化逐渐取代了精英文化;三是主流文化从一元文化转为多元文化。由以上可以看出, 中西方文化差异是造成其纪录片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研究中西方文化纪录片的差异可以使中国纪录片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同时可以促使其在国际中生存和发展, 另外, 我们还可以由此去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让世界更了接中国。

2.1.2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具体体现

1) 在叙述事情的手法上

由于文化背景的影响, 中西方的纪录片在其叙述事件和创作过程中有着很大的不同, 东方强调的是整体, 而西方则更更注重细节。单从其叙述事情的关系上来看, 国内的纪录片最大的特点是“理性说教”, 其主要原因还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叙述一件事情的过程中, 人们喜欢用一种全知全能的角度去完成它, 而不是用一种未知的眼光去探讨未知的事物, 进而给观众启迪。而西方纪录片的叙事手法整体处于一种变化之中, 但却又有一定的规律可寻:整部影片的时态高度错位;观众的距离感和拍摄背景逐渐缩小;叙事语态上没有特定要求。这些规律不断的影响着西方纪录片的创作和发展, 但不可否认,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也融入了一定的西方纪录片的叙事理论, 比如:2012年我国优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则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 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 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 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由此可见, 中国的纪录片也开始慢慢注重细节及片子本身的氛围, 这对其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2) 在人文关怀下

人文关怀, 即:照顾人本身之间的情感。那么电视纪录片是否真正的把情感交流的一面展现给观众呢?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地域和传统上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其体现的人文关怀也各不一样, 其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和文明中。中国的纪录片, 普遍先入为主, 先定出一个主题, 为整部纪录片定下感情基调。然后围绕这点展开创作, 很明显, 这样的纪录片中掺杂了更多的个人主观意识和倾向性。而西方的纪录片, 注重其广泛性, 它不会给纪录片加以特定的基调, 而相反, 西方的纪录片记录的事实相对比较客观, 他们更喜欢去记录些地理、自然和人类社会相关的素材, 由此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想法, 真正做到“让事实说话”。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 西方的有关大自然地理的纪录片被我们国家定义为科学教育类纪录片, 完全有了一种科学的色彩在里边, 其实, 我们的理解比较单一, 这些纪录片实际上是对大自然及动植物的另一种人文关怀。

3) 在时空观上

由于受到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纪录片对时空的连续性相当重视, 这样就出现了好多纪录片是与实践相关的, 中国的纪录片, 很大一部分都是以时间为线索的。正好相反, 西方的纪录片则以空间的变化为主, 它们主要强调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如伊文思的《雨》, 被西方评论界公认为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这部片子没有明显的时间概念, 只是一味地出现不同地点下雨的场景, 在我们中国这样的文化背景下, 应该是很难理解它所表现的一些东西。但需要指明的是, 中国并不是所有的纪录片都是只讲求时间观念, 其实有相当大一部分的纪录片并不是那么注重时间。

3 因中西文化而产生中西记录片差异的弥补办法

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很大影响, 中国的纪录片如果还想要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朝国际化的方向迈进。但是, 我哦们必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打出自己的品牌, 进而展示中国纪录片的良好风貌, 由此让中国的纪录片也走向世界。该文第三部分则组要寻找一些方法途径用来解决中国记录片更好的发展。

3.1 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

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产品, 它必须保证在文化意义层面上要获得生存权, 这个对于它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 它必须有自己的一个焦点:独特的文化视角。只有这样, 它才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它的与众不同。除此而外, 市场化也非常重要。一部纪录片的成功与否, 除了有其自身的文化焦点,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市场中是否能顺利的生存下来。具体的说, 中国的纪录片要从自身出发, 寻找自己文化中的精髓, 寻找有力的市场, 真正的让中国的文化立足于世界的文化。

3.2 创作有中国特色的文化

但凡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纪录片, 它们都秉承一个特质: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它们一边保持着自己的特色, 风格和气派, 一边又努力站在国际的舞台。它们在创作的过程中, 给作品的文本中加入了自己名族的独特情感表现。比如:我国优秀纪录片《布达拉宫》以内容深厚、制作精良得到专家一致青睐, 一举夺得优秀纪录片大奖。该片在组织素材和编辑的过程中没有简单地运用历史资料汇编, 而是运用实拍的手法, 片子将壁画、宗教故事、人物情感故事、西藏奇异风光巧妙地融为一体, 第一次全景式地再现了布达拉宫建造的恢宏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让观众领略到布达拉宫的神圣、庄严和神秘。这种人性化的处理方式既反映了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真实, 也把以布达拉宫为代表的藏族文化用一种贴近心灵的方式呈现出来。由此可见, 要想树立一个良好的中国电视品牌形象, 中国的纪录片必须向其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靠拢。只有这样, 中国的纪录片才有自己的特色, 才可以在国际竞争中有自己的地位, 才可以将中国的文化推向全世界。

3.3 创作方式注重整体的同时更加强调细节;注重时间的同时更强调空间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注重整体。因此, 中国的纪录片很少去注重记录生活中的点滴, 他们往往切入的是一个很大的点, 然后去整体加以叙述。而且大多数纪录片都是以时间为顺序, 空间上的变换几乎没有。因此, 为了让中国纪录片与西方的纪录片接轨, 在保持其原有传统的基础上, 我们要选取更多的素材去关注小人物小时间, 去尝试着用空间的变化去创作。当然近几年来, 我国也尝试着去挖掘小生活揭示大道理的纪录片, 也出现了不少比较优秀的代表作, 比如:陈为军的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2004年从1100部提名影片中脱颖而出, 成为第63届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 (PEABODY AWARD) 29部获奖影片之一。这部86分钟的记录片, 没有故事, 没有情节, 没有背景音乐, 没有字正腔圆的叙述, 没有宏大的场面, 整部影片就在一家艾滋病人的小院, 反映一个贫穷的艾滋病患者家庭的日常生活, 简单真实地记录却能让观者更多去思考人性、尊重每个生命。镜头前的故事都是一幕幕震撼的画面, 镜头后的故事更引人深思。

4 结束语

电视纪录片反映的是一个缩影式的社会文化生活, 主要呈现的是社会物质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 它承载着独一无二的文化背景, 而文化的不同折射出纪录片中的种种差异, 进而使得创作者和观众产生了一种复杂的观念运动。该文对中西方文化下的纪录片差异做了一个简单的概括, 同时也对中国纪录片今后能更好的发展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希望我国的纪录片在以后的创作和发展中更更进一步的完善。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类优秀的电视节目, 它所呈献给人们的是对社会文化生活的一种了解, 因此, 我们有责任区研究它, 发展它。总之, 要想诞生一部优秀并且承载艺术素养的纪录片, 我们就一定要改变其原有的创作角度及创作方式, 汲取先进的创作理念, 加入特色的文化元素, 将其打入市场, 真正的实现纪录片的“精品时代”。

摘要:从第一部纪录片出现, 纪录片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 对于它的研究, 目前都仅限理论和创作方面, 因此, 在文化背景下对纪录片的研究可以说是一个新的突破。基于此, 该文开始纪录片和文化结合研究, 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 力争对中西方文化和中西纪录片创作的差异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关键词:纪录片,中西方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任远.东西方电视纪录片对比研究[J].世界电影, 1998 (5) .

[2]李幸, 汪继芳.西方纪录电影与中国电视[J].电影艺术, 1998 (3) .

[3]郑春苗.中西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4.

[4]石屹.电视纪录片:艺术、手法与中外观照[M].复旦出版社, 2000.

[5]高峰.电视纪录片及其审美选择[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6.

[6]吴经熊.中西文化论集[M].国防研究院中华大典编印会印行, 1996.

数字中的中西方文化 篇8

一、黑色

由于使用汉语和英语的民族、国家各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使得相同的颜色词蕴含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在圣经里, 将黑色与魔鬼、痛苦、死亡等相连。在西方国家, 人们在参加葬礼时必须身着黑色礼服。很多与黑 (black) 构成的词汇总是给人以一种可怕, 甚至邪恶的感觉。如:“black death” (黑死病) ;“black words” (不吉利的话) ;“a black letter day” (凶日) ;“Black mail” (讹诈, 勒索) ...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黑色属冬。这一季节天气转寒, 万物逐渐萧条, 因此黑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主要代表消极意义。《史记》云:“秦皇更民曰黔首。”李善注:“黔首, 黑头无知。”在这里, 黑的意义与愚民联系在一起。在现代汉语里, “黑”的派生词总是与坏的、不幸、灾难等意义相联系。如“黑帮”“黑市”“黑名单”等。但黑并不完全表示消极的意思,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黑色代表水德, 而水克火。因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富贵人家的建筑物取黑色, 意在防火。

二、白色

在西方文化中白色象征光明。在圣经中白色与上帝, 天使, 美德密切相关。再如:“white hands” (公正廉洁的) ;“white lie” (为了不使人难堪而说的谎话) ;“a white day” (吉日) 。西方童话故事中有一位博得世界各国儿童广泛喜爱的主人公就叫“白雪公主” (Snow white) , 她是聪明、善良、美丽的化身。美国华盛顿的“白宫” (White-House) 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在西方的婚礼上新娘要身穿白色婚纱……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在西方文化里存在着重白忌黑的传统。当然万事都不是绝对的, 白色在少数英语中也具有贬义, 如:“white feather” (怯懦的表现) 。在中国文化中, 白色基本是一个禁忌词。在中国古代的五方说中, 白色是枯竭、无生命的表现, 象征死亡、凶兆。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披麻戴孝 (穿白色孝服) , 要设白色灵堂, 出殡时要打白幡。白色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政治功能的影响, 又象征腐朽、失败、愚蠢、无利可得, 如在战争中失败的一方总是打着“白旗”表示投降, 称智力低下的人为“白痴”, 把出力而得不到好处或没有效果叫做“白费力”等。此外, 它还象征知识浅薄、没有功名, 如称平民百姓为“白丁”, 把缺乏锻炼、阅历不深的文人称作“白面书生”等。

三、红色

在西方, “Red” (红) 常用作贬义, 表示残酷、灾祸、血腥等意。著名汉学家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 由于意识到red可能使读者联想到“暴力”“流血”, 所以采用小说曾用名《石头记》, 译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再如:“red hands” (血腥的手) ;“red tape” (官僚作风) 。当然红色在英文中也不完全代表贬义:“paint the town red” (狂欢, 饮酒作乐) ;“red-letter day” (喜庆和值得纪念的日子) ;red-carpet treatment (及高的礼遇) 等都包含着积极的色彩。“红”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喜庆、成功、吉利、忠诚和兴旺发达等义的象征。这源于古代对日神的崇拜。古代达官贵人的住宅是“朱门”, 他们穿的衣服是“朱衣”;乘的车子叫“朱轩”。在传统京剧里, 关羽的一张大红脸象征着他耿直、忠义的品格。在传统婚礼上张贴的是大红喜字, 给新娘遮脸的是红盖头, 新娘穿的吉服是红袄等等, 这些红色服饰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 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在汉语里, “红火”形容旺盛、热闹, 而“红尘”则指繁华的人世;“红利”是企业分给股东的利润或是给职工的奖金。在当代汉语里“红”是政治色彩最浓的一个颜色词, 象征着革命和进步, 如:“红旗”“红军”“红卫兵”等等。

四、黄色

英语文化里, 黄色常常有忧郁的、病态的、胆小的等含义。“yellow-dog” (卑劣的人) ;“yellow-livered” (胆小的) ……但是黄色有时也象征着坚定、正义、智慧和光荣。西方艺术里圣彼德穿黄衣。“yellow book”是法国等一些欧洲国家的政府报告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黄色为帝王专用的颜色。因为在五行论中黄色居中, 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利, 所以普通人是不能随便使用“黄色”的, 如“黄袍”是天子的“龙袍”“黄榜”是天子的诏书, “黄马褂”是清朝皇帝钦赐文武重臣的官服。因此自古以来黄色在人们心中成了吉色。佛教也崇尚黄色, 和尚、喇嘛的袈裟皆为黄色。《释名·释彩帛》释:“黄, 晃也, 像日光色也”, 故黄色又象征光明。在现代汉语里, 诸如“黄灿灿”“黄花闺女”“黄道吉日”等词语都反映出“黄”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尊贵地位。“黄”在汉语中也有贬义, 如“黄色书刊”“扫黄打非”等。但这些用法是受西方影响的结果。

以上只是列举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色, 以此来说明不同颜色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因此我们作为语言学习者和工作者在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应注意区分不同颜色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所代表的不同意义, 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摘要:在跨文化交流中,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各种颜色符号的感知是不一样的。这种区别在语言学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它使得颜色词具有多种联想意义。本文就不同颜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意义做一简要介绍。目的在于帮助语言学习及应用者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从而更好地进行中外交流。

关键词:颜色,文化,语言,民族

参考文献

数字中的中西方文化 篇9

关键词:文化特点,工匠,科技,文艺复兴,传承方式,数学工具

在人类对周边物质世界的认知过程中,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形成并得到了发展,已有知识的学习加快了我们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进程。现行高中物理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在物理学习中感受科学探究过程、科学研究方法;激发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也需要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仔细翻阅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在近代物理的发展中几乎是个旁观者,可惜我们经常被“文明古国”这个虚名迷惑,沉醉于过去的辉煌。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对照历史朝代,我们可以发现“科学发展史就是国家的兴衰史”。

1. 从传统文化的发展看科学的发展

在必修1《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的讲述中,首先引用战国时期的庄子的话来解释物理———“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然后在每一章的开篇都引用了一句名人的话来指导我们对相应章节的学习。在这些人物的简介中(对应章节页面最下方小字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提到的两个中国籍人庄子和尸佼都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其余都是“非中国籍”。

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这一节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仔细对比一下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从而发现近现代科技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为什么是个看客。

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秦汉,辉煌于唐宋,衰败于元明。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到了秦汉和唐宋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开创性思维和工匠精神的地位凸显出来。然而到了宋中后期,“士农工商”的排序稳固了封建统治,整个国家的科技发展进入下坡期。到了元和清,更是大量屠杀了当时的思想家和科技发明家,传统文化两次受到重创,留下的大多是对封建统治者有利的“愚民思维”。

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文化。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家不相信任何权威、不相信任何成见的怀疑主义和批判精神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相当,在时间上也差不多是同时代,只是由于地域的限制,相互间并不知晓。当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时,西方则进入了教会统治时期,由于教会统治思想的独占性,其他的思想学说都被“异端”化,到了元代,蒙古族不仅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摧残,使中国社会倒退至半奴隶社会,对西方文化也进行了打击,但客观上冲击了教会的统治,让西方近代文化有了萌芽的机会。到了明代,欧洲仍处于黑暗的中世纪,中国科技继续领跑世界,但到了明末清初,欧洲开始了文艺复兴,然后开始了工业革命,而中国却进入了野蛮破坏时期,后来更是自以为是“天朝上国”。西方科技开始领跑世界。

2. 中西方传统文化的特点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使得传统文化呈现出封闭性,在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上,道家追求“天人合一”;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经过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努力”,儒家中不利于封建统治的都被淡化。中国传统文化给人以美的享受,韵律美、人文思想的剖析成了我们欣赏时的重点工作;封建统治的需要造就了中华民族文化质朴与因循守旧、安于现状这一让人又爱又恨的特点。

西方文化由于地理条件的影响,从人与自然的对立角度出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在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上,希伯来文化演变出的宗教信仰有效地协调了人际关系,营造了较好的社会道德氛围。最终冒险主义推动了西方社会“开眼看世界”,文艺复兴后,宗教文化中的拯救意识与博爱精神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民众的思想得到了解放,造就了西方近代文化的繁荣。

3. 中西方文化传承的方式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由于自然经济的需要,产生了家族本位意识,因此文化的传承呈现家族式的特点,家族式传承在“保全”上能做到极致,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传男不传女、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等保守思想让一些优秀的工艺逐渐缺失,呈现出技艺传承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西方文化由于海洋环境的影响,呈现出开放式的特点。在唐宋元时期,随着中西方海路的开辟和蒙古铁蹄对西方的军事征服,开始中西文化的交汇,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武装了一些西方启蒙思想家,四大发明帮助西方国家的精神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文艺复兴后,西方民众积极投入对自然的研究,开放式的思考、讨论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工艺的改进上,与中国的保守思想不同,西方民众群策群力,促进了西方科技的长足发展。

4. 数学工具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以口口相传为主,数据分析很少,更多的靠经验和个人感悟,如炉火温度的感知、中医的望闻问切等。因此在工艺的传承上也就需要个人的“天赋”,数学工具的缺失、定性的描述让不少人在研究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出现了差别,导致难得出现稀有的能工巧匠,甚至出现以讹传讹。

西方文化从“有”入手,以实验为基础,结合数据分析,尽可能地给出大自然的规律、公式或图线描述。文艺复兴后数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对自然的研究,扩大了人们的研究范围,如高中阶段初步涉及到的微元思想让人类的研究对象由恒定不变的或均匀变化的扩大到可以随意变化的,为规律的总结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上一篇:溢出漏洞下一篇:本地化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