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饮食看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与误解

2024-09-20

从饮食看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与误解(通用7篇)

从饮食看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与误解 篇1

从饮食看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与误解

中国素来以礼仪之邦自居,这种礼仪被融入到国人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之交,小到朋友之情。“礼仪”一词已经深刻在了国人的价值观念中。而在民以食为天的国度中,饮食自然也难逃礼仪的管辖。饮食文化现象也就成为了中国文化中最前端的表现。

孔子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在孔子的理念中,人活一世,不外乎两件事:男女,饮食。因此中国人对于饮食异常重视,中国主人接客待物的最高礼节也通常在饮食中体现。而在注重个体价值的西方国家,时间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单位,所以饮食通常也就不被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饮食在社会体系中价值也就不那么重要。所以,在中西方交流中,由饮食引发的误解也就越来越多,而这种误解恰恰就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之后,开放中的中国与西方的接触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中西方文化差异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沟通。这种存在于沟通之中的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于饮食文化差异。例如,在中国餐桌上,盘子空着似乎是一件非常不礼貌的事情。在传统菜品“蒸鹿尾”中,厨师往往会按照客人数量准备菜品,而在此之余,就一定要留出一片,称之为“压碟”。而在西方分餐式的饮食习惯中,剩下饭菜被看做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当国人与外宾围坐一桌时,就会出现觥筹交错与拼命光盘相交织的奇妙现象。而在时下的价值观中,剩下饭菜已不被普遍接受,对错不论,在这里我们仅讲差异。

酒文化同样是饮食文化中不可不提的一部分。酒,甚至被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感情的催化剂。所以酒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可以说是无出其右的。这之中的差异性同样巨大,在西方国家中,酒仅仅被作为佐菜之肴存在着。

从饮食看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与误解 篇2

1 中西方礼仪的差异

在《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中,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和中国社会交际习惯不同之处, 本文大致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

1.1 招呼

问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礼仪,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休闲,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基本上都是以相互问候开始的, 虽然问候语没有详细丰富的信息, 但它可以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 可以作为双方进一步交流的桥梁。问候看似简单, 但中西方问候语间折射出的文化差异还是很大的。在影片中我们可以发现, 英国人在打招呼时简单明了, 例如:“-Hi.-Hello!”

“-you here too?How are you?-Hello.I’m fine.”“How do you do?”“-Hello, Charles.-Hello, Hen.How are you”, 句式都较为固定, 多为祝福性语句, 而且所含内容范围较窄, 不会涉及隐私, 而在汉语中, 打招呼的方式较为灵活多样, 例如:“吃了吗”“去哪儿啊”“逛街啊”, 这些招呼语不拘一格, 内容也视见面时的情况而定, 看似是在向对方提问, 实际上只是一种礼貌性问候, 不需要对方给予明确答复。在英国人看来, 这可能涉及到了对方的隐私, 有点盘问的意味在里面, 会让他们感到不快, 他们的招呼语只是泛泛的, 相当于客套语。在影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即使是陌生人, 英国人也会友好地打招呼, 例如:“-My name’s Fiona.-I’m Gerald.-What do you do?–I’m training to be a priest...”“-Tell me, are you married?-No.-are you a lesbian?–Good lord, well, what made you say that?-It’s one of the possibilities for unmarried girls.”对话中双方本不认识, 但是见面时会相互问候笑脸相迎, 自我介绍后甚至会开始闲聊, 不同于中国人, 陌生人即为过客, 不会打招呼更不会谈论自己以及和自己生活相关的内容。在和朋友聊天时, 中西方在内容上也有差别, 中国人偏向于谈论切身生活, 包括收入、年龄、家庭等等, 英国人却很不乐意提及自己的工资、年龄。尽管电影中出现了和工作、婚姻相关的话题, 但这些都是同当时的具体环境相关, 浅尝辄止, 气氛也很轻松, 不会让人反感。此外, 关于两性关系, 英国人的思想、穿着、教育、语言相对中国人而言都是较开放的, 聊天中谈到了和性有关的内容, 英国人认为是常态不会顾及, 有时还会用性来开玩笑, 因为这些都无伤大雅, 但如果两个同性之间手挽手或者手拉手, 就会被认为是同性恋, 而在中国, 性是很私密的, 几乎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论, 触及到同性恋问题的时候多数人会用异样的眼光和语气, 而和英国人相反的是同性之间特别是女性之间有亲密动作是正常的事情。

1.2 恭维

恭维是一种运用频率较高的积极的言语交际行为, Wolfson (1983) 指出恭维语是交际的“润滑剂”。文化背景相异的人都可以以其作为寒暄之用, 作为谈话之始, 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 使双方谈话能够继续进行以便有更好的交流, 恭维语多为表示赞扬夸奖的言语,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着丰富的恭维语, 但是在话题、对象和应答中存在区别。从话题和对象上看, 中国人多会恭维除家人以外的人, 对女性恭维常常夸其天生丽质, 例如“你头发长得真好”“你手真纤细”, 且夸奖外貌的对象多限于女性, 如果男性夸奖女性会让人感觉有别的意思, 易引起误会。相反, 英国人多赞扬外貌特别是打扮, 恭维的内容多为后天努力得来的改变, 女性会经常被恭维漂亮, 夸奖人不会被认为不敬, 被夸奖的会感到很高兴, 另外影片中无论男女、朋友、家人都会恭维, 例如:“isn’t she lovely” (Scarlett对Laura的赞美) ;“You’re lovely” (Scarlett对Chester的赞美) , “still cute” (Han对Charles的赞美) ;“and a disastrous haircut” (Charles对Tom的赞美) ;“fabulous dress” (Gareth对Scarlett的赞美) , 内容不仅有外貌还有穿着等等, 这些称赞被看作礼貌和尊重的表现。在应答上, 中国人秉承着“满招损, 谦受益”的价值观, 常常回以“哪里哪里”“马马虎虎”“不敢当”等, 即使心里承认也会谦虚地否定以避免让人感觉自己骄傲。英国人对恭维的应答最常见的是感谢, 例如“Indeed”“thank you”采取的是接受的态度, 倾向于接受恭维也不得罪他人, 英国人使用恭维语的频率比中国人要高许多。

1.3 拒绝

拒绝言语行为是一种涉及“面子”问题的行为 (2) , 在许多情况下, 交际者担心冒犯对方而难以拒绝。同样, 不同的文化底蕴中西方在拒绝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中国人以和为贵, 回答较保守, 注重和谐, 对于别人提出的请求, 不会轻易拒绝, 凡事“三思而后行”, 以免伤害对方面子, 破坏正常的交际关系, 例如“这件事我们再研究研究”“总的来讲, 这件事也不是不行”“这个我还要和…商量商量”中国人重意会, 说话较含蓄, 看似同意, 但这多是一种委婉拒绝的方式。英国人在表达拒绝时, 强调各种各样的理由, 拒绝方式也较中国人直接, 注重个体行为自主性, 重言传, 说话较简洁明了, 例如“sorry.sorry.I just think I might...”“No, thank you.It was very nice of you to ask.”不用再费力揣摩说话者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听者对于这种回答也不会感到尴尬。

1.4 感谢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 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也随处可见, 封建社会的中国讲究等级, 不同等级的人需要遵从不同的“礼”, 中国人也重视宗法关系, 注重人与人间的血缘, 在表达感谢时, 便清楚地反映出这些, 例如家人帮忙盛饭, 不会说谢谢;上级对下级也较少使用感谢;如果老师帮助学生, 学生会很真诚地感谢, 这些在中国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 不会感觉有什么不妥, 家人之间常用谢谢感觉关系疏远, 下级对上级, 学生对老师不用谢谢则被看作没有礼貌的表现。英国人使用“谢谢”的频率要比中国人多, 并且不管陌生人、好朋友还是长辈对晚辈, 都会说“谢谢”, 就连对服务人员也会表示感谢, 例如影片中出现的“-Two, please.You have fun, now.-Take care.”“-Drink, sir?-Yeah, I’d like a glass of whiskey, please.Thanks.”没有较大的等级差别也没有过分强调上尊下卑, 他们更注重个人的权利。

1.5 告别

在交际活动中, 出于礼貌都会以告别语来结束活动, 中西方的告别语各具特色。英国人在告别时通常使用“Bye”“I’ll see you later”简明的语言, 而且“一会儿见”不是客套而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可信性较强, 以及表示祝福性的话语“-Best of luck.–Thanks.”, 如果想告别, 通常会提前表达或者暗示要离开的意思, 在征得对方同意后才离开, 例如“-Do you mind if I…-No, no.Off you go.”。对中国人而言, 客套语相对常用, 例如“给你添麻烦了”“今天你辛苦了”“太晚了, 您该休息了”把离开的理由归为对方, 用抱歉的态度表达告别, 还会使用并无实际意义的套语, 例如“慢走”“不用送了”“好好休息”“下次再来玩”“路上小心”等等, 这些其实没有较多的具体意义, 可以看成是类似于英语中“bye”的告别, 如果翻译成英语, 反倒会有指手画脚之嫌, 对方会认为你把他当成不懂照顾自己的小孩。

2 中西文化产生差异的原因

2.1 地理环境的不同

英国是由不列颠群岛的大部分岛屿所组成, 是一个岛国, 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虽然气候温和, 但是天气变幻莫测, 英国人常说:“国外有气候, 在英国只有天气”, 多变的天气便成了人们见面谈论的话题, 人们见面除了聊近况就是聊天气, 而中国地处亚洲东部, 幅员辽阔而地理单元又相对独立, 既有高山、大河又有盆地、平原, 四季分明, 土地肥沃, 雨量充沛, 地形复杂多样, 适合经营各种各样的活动, 同时中国是农耕社会, 古代都是靠天吃饭, 因此人们多关心衣食, 所以有了见面就问“吃了吗”的习惯, 流传至今虽然已经成了一种无实际意义的礼貌用语, 但也从侧面体现了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观念。

2.2 民族传统的不同

每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都不相同,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历史传统也不尽相同。儒家思想几千年来在中国社会一直处于中华文化的主导地位, 提倡“仁”“礼”, 包容性较强, 也强调等级制度和宗法血缘关系的重要性, 因此在交往中人际间的关系反映较为突出, 表示感谢时中国人交流之间会隐含等级观念, 而西方人提倡人人平等, 注重民主观念, 尊重个人的权利, 因此感谢频率更高。

2.3 文化背景的不同

中国人自古以来较为保守, 而且受古时“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思想影响, 在交际场合中, 对对方外貌的改变缺少关注, 男性更不能随便夸奖女性的外貌, 在正式场合中也不能先女性而伸出手来握手, 而西方人富有创新意识, 善于探索发现, 在日常生活中, 新事物的出现更易引起旁人的注意。

3 结束语

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许多礼仪规范的迥然不同, 看似友好地交流不经意间就会带来不必要的误会, 只有充分了解对方的礼仪才能在交际中恰到好处的显示出自己的礼貌, 避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冲突。

摘要:礼仪在社会交往中随处可见, 它代表了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 也体现了一个社会中约定俗称的规则, 由于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 中西的礼仪规范存在很多明显的差异, 该文根据《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中的场景分析了中西方礼仪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间的交流。

关键词:文化,礼仪,礼仪差异

参考文献

[1]中西方问候之比较[EB/OL].http://wx.365world.com/News View1527.html.

[2]王罗成.关于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分析[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delphi的日记.在教学过程中汉语问候与西方的差别[EB/OL].http://www.douban.com/note/134800292/.

[4]林红, 王镇富.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0.

[5]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从饮食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篇3

关键词: 饮食 中西方文化 差异

引言

饮食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不同的饮食反映着不同的文化。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有助于中西双方的文化交流,不仅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而且能避免因不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的误解与交流障碍。

中国历来讲求“天人合一”,“水乳交融”,西方社会一直强调“天人对立”,“人定胜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必定造成两种完全不同的饮食文化。

一、息息相关VS生存所需

饮食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人向来视“吃”为头等大事。中国人打招呼的首选就是“吃了吗?”。小孩满月要吃满月酒,周岁要吃抓周宴,结婚要吃喜宴,生日要吃寿宴,就连过世也要吃。客人来了要接风洗尘,客人走了要饯行,首选当然还是吃。搬家要吃,升迁要吃,离职还是吃……通过吃,可以交流信息,在觥筹交错之间表达欢迎之情、恭贺之意与惜别之绪,甚至情感上的波折也能通过吃来平复。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所谓饮食,就是民生问题。在中国人看来,饮食不仅可以用来维持生存,而且可以用来维持健康。这种对“吃”异常的执著,在中国人的文化当中也有相当的体现。中国的很多成语典故都离不开“吃”或与吃相关的词,例如,“寅吃卯粮”、“争风吃醋”、“坐吃山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吃不了兜着走”、“好汉不吃眼前亏”,等等。中国人常把职业比做“饭碗”,将嫉妒说成“吃醋”,轻而易举被形容为“小菜一碟”,经常发生的事情或情形被称为“家常便饭”中国人什么都可以用“吃”来形容,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就连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也可以“吃”,最形象的例子莫过于“喝西北风”。中国历代的文人骚客常常将吃喝入诗,苏东坡就写下“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等脍炙人口的诗句。

在西方人的眼里,吃饭仅仅是满足生理所需。西方人对待饮食,首先讲有什么营养,能产生多少能量,完全是把饮食当做一门科学。在他们看来,吃饭,仅仅是作为一种生存手段和交际方式。西方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从低级到高级五个不同的层次,饮食需求就位于第一层次,在其之上的需求分别有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西方人将“吃”看做是对机器添加燃料,保证其正常运行,只要在吃过以后能够保持身体健康,能够抵御疾病,其他就不重要。吃对于西方人来讲只是为了维持生命所需。

二、随意随性VS科学规范

中国饮食文化非常注重“美味”。在中国的烹调中,对美味的追求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中国人在评价一道菜时,往往会说这道菜“好吃”,或是“不好吃”,然而何为“好”,何为“不好”则很难下定论。这说明中国人对于美味的追求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便中国人常用“色、香、味、形、器”界定这种“意境”,也很难把握。

同样的一道菜,不同的烹饪者会做出不同的味道,甚至是同样的一道菜,相同的烹饪者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节烹调,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冬季需要味道浓郁,夏季则考虑清淡爽口,婚宴须色彩斑斓,丧宴则忌讳红色,等等。此外,烹饪者还会根据自己的临场变化随性发挥。同时,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成就了中国庞大的菜谱。食材的丰富,加工方法的多变,调味料的多样,以及烹调手法的繁杂,再加以组合,就变成成千上万种的菜肴。如“饺子宴”、“全羊宴”等都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随意随性所派生出的无穷创意。

西方的饮食就显得很规范科学。西方人注重饮食的科学与营养,因此在烹调时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遍布全球的洋快餐“肯德基”、“麦当劳”,无论是在哪里,他们的食品味道都没有太大分别,全因其严格按照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饪时间精确到秒。在这样的高规格下,要求烹饪者不能有任何随意与创新,就如同机器一样严谨。

再看中西菜谱,可以发现中式的随意性和西式的严谨性。中式菜谱中涉及材料及调味料的用量都会用一些比较模糊的词,如“一些”、“少许”、“适量”等,谈及食材的制作流程,则常会出现“放入滚油中”,“炸至微黄色”,“焯水少时”等字眼。西式菜谱,则让初学者很有头绪,菜谱中不仅详细记录了用材的分量,就连烹调的时间也很精确,让操作者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制作出像样的西餐。

三、和合团圆VS个性分别

台湾地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此一文化特征也体现于中西饮食文化之中。

中国人一向追求“和”与“合”为最高境界。中国饮食强调“五味调和”,指在烹调过程中在重视烹调原料自然味道的基础上,要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调和,该调和要合乎时序,注意时令,最终结果就是要味美适口。中国人之所以把做菜称为“烹调”,就是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历来是将烹与调合为一体的。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不用说是繁复的宴会菜肴,即便是最一般的家常菜,也必须讲求荤素搭配,将各种材料混在一起,放入锅中或炒、或煮,或煨,或焖,同时在制作过程中适当添加调味料,或搅拌,或翻炒,最后出锅放入器皿中,不同的食材已经完全融合。

细观西方的烹调方式,则会发现地道的西餐,除了“罗宋汤”是多种食材混合烹煮外,几乎都会是一大块肉(牛肉、羊肉、鸡肉或鱼肉等),配上几个土豆,几片菜叶或番茄,虽然同放在一个盘子中,却是互不相干、“各自为政”的,只有等咀嚼下肚,才会在腹中融合。调味的佐料也不是在烹调过程中加入,而是现吃现加的,即使现在受到了中菜的影响也开始注重调味了,但仍然是分开的工序,先把食物弄熟了,再加上味道。这些都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和合”与“分别”的根本差异。

结语

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各式各样的差异,这些差异都能在文化中找到根源。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几千年来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成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目前,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使多样性的饮食文化增强了互补性和兼容性。同时,这类的交流,会使得世界的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同样,中国饮食也会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完善发展,推陈出新,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促进中华饮食在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南怀瑾.孟子旁通[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4]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陈治安,等.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6]卞浩宇,高永晨.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14.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4

2011届会计与审计(4)班 谢宇晴 学号:2011030271024

摘要:文化包括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餐饮文化就是我们每个人接触这种不同的切入点之一。东方与西方作为两个古老文化的存在体,自然而然的在餐饮之上也有其差异之处。正是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从而也导致了中西方饮食文化在观念、对象、方式、归属与性质方面产生了其独特之处。本文将研究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色及两者间的差异作为比较,并发表个人观点关于对此的看法。

关键词: 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差异,评价

(一)中国餐饮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二)西方餐饮文化

东方餐饮有其独特之处,而西方国家也因特有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因而也形成了特有的饮食文化,下面我们来看看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1独特的饮食科学

西方的饮食科学内容十分丰富,但它的核心主要是独特的饮食思想和科学技术管理。在饮食思想上,由于西方哲学讲究实体与空虚的分离与对立,在化精神和思维模式上形成了天人分离、强调形式结构、注重明晰等特色,使得西方人在饮食科学上产生了独特的观念,即天人相分的生态观、合理均衡的营养观、个性突出的美使观,强调人的饮食选择只需要适合人作为独立个体的需要,按照人体各部分对营养素的需要来均衡、恰当地搭配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并且通过对食物原料的烹饪加工,突显各种原料特有的美味,重在满足人的胜利需要。

2起伏的饮食历史

在西方国家,政治上长期分裂,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前一,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西方饮食烹饪历史呈现出板块式、不平衡的发展格局,各主要国家的饮食烹饪在各个重要历史阶段的发展极不平衡。在古代,西方饮食发展中最杰出的是意大利菜。意大利直接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是西餐中历史最悠久的风味流派,也可以说是西餐的鼻祖。并且凭借着自身古朴的风格成为古代西餐中当之无愧的领导者。在近代,西方饮食发展中取得辉煌成就、举世瞩目的是法国菜。它深受意大利烹饪的影响,但极大地吸收意大利烹饪特色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优势发展壮大,最终形成了有别于意大利的法国特色,成为17世纪到19世纪西餐的绝对统治者。在现代虽然意大利菜、法国菜仍然兴盛、繁荣,但让人耳目一新、感受到强烈震撼的却是英国菜和美国菜。它们或多或少地受到意大利菜和法国菜的影响,但最终与当地的固有特点有机结合,并且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思想,使传统的烹饪方式、烹饪工具发生质的变化,拥有了自己的烹饪风格,因此成为了西方饮食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其中,美国菜更是在20世纪中叶时逐渐与意大利菜和法国菜抗衡而部分地成为西餐潮流的领导者,可以说是真正的新贵。

3众多的饮食品种

西方是一个多国家、多民族的区域,历史悠久。从地域来看,由于自然条件、物产、人们的生活习惯、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不同,西方各国形成了众多的风味流派,其中最著名和最具代表性的有意大利菜、法国菜、英国菜、美国菜等。这些著名的风味大菜都有各自独特的发展历史、精湛的烹饪技艺,甚至还有种种优美动人的传说或典故。而在各个国家中,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历史阶段也有不同的

地方风味菜,并且大多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不同的烹饪艺术风格。

(三)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

根据中国与西方国家饮食特点可以看出:饮食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不同程度的差异。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这些饮食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饮食观念及味道和营养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在饮食中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特别讲究各种营养成分的搭配,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至于色、香、味如何是次一等要求。中国的五味烹调追求味美,营养方面不够注重,例如某些油炸食品会导致营养破坏。2用餐方式及餐具的差异

中国,无论什么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美味佳肴放在桌子中间,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对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在餐桌上,中国人喜欢互相劝酒,夹菜,举杯共欢,非常和睦生趣。西方人聚在一起吃饭或请客时,劝酒,夹菜没有中国人热情,客人与主人间没那么客气,而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吃各的,没有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趣;在餐具方面,差异就更甚明显。中国人使用筷子,汤匙,吃饭也用碗盛; 西方人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

3饮食结构不同

中国人每天进食的蔬菜比西方人多得多,而西方人每天进食大量蛋白质。中国人喜爱粗粮,而西方人偏爱精白粉等细粮。而实际上,粗粮所含营养物质要比细粮多;中国人爱吃植物油,而西方人做菜喜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此外每天还摄入大量黄油。

4餐饮礼仪的差异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

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四)对中西文化的思考与总结

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自然会有饮食观念上的差异和饮食方式的不同。两者各有千秋,单说历史,西餐自然无法和中餐相比。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自不必说。但是很多历史的东西,过去可能是先进的,今天则可能是落后的。比如就现在的生活节奏来讲中餐做起来远不如来个汉堡方便、快捷。从卫生的角度看,中餐的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人们的生活中既要有传统的中餐,也要有一些西式的食品。文化差异就动与静,需要的不是个人或集体的评价,而是需要一个“零势面”。在西方人的眼里,中国的饮食只是单纯的“味”天下,而中国人却最终没有改,西方人也没有察觉到自己的饮食有何不足。在西方一些哲学家观点认为,没有镜子是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然而,西方人和中国人一样,没有找到一面可以找到自己不足的镜子。西方饮食文化有何不足?很简单,从肉类煮八成熟就能看出,八成熟的肉类的确实含有比较多的营养,但是,从健康的角度看,他们缺少卫生的眼光,肉类的细菌没能得以杀除,在保证美味、营养的条件下还必须有健康。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保证个人健康,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传承文化。

饮食文化不是历史的,也不是现代的,它是从古代到现代在蒸煮实践中得到的。饮食文化不是属于个人的,也不是属于某个集体的,它是属于全世界的,是历史的累积物及文化的见证。

参考文献:

[1] 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 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中西方婚礼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5

摘要:婚礼作为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其他国家都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数千年文化的传承,逐渐形成一种地区特有的文化习俗。虽然在每个不同的地区都有着不同的婚礼习俗,但在文化大一统的环境中,婚礼大同小异。这里我们就以中西方的婚礼中较为普遍的婚礼习俗来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 婚礼 文化差异

我们先来谈谈中国的婚礼,中国的婚礼按地区不同,也有不同的习俗,这里我们以传统婚礼为例。传统婚礼程序颇为复杂,但每一项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婚礼前的准备 聘礼:婚前男方要将娶亲的聘礼送到女方家,一般来说除了礼金还有包含一些寓意美好的事物,每个地方送的种类都不相同,这里就不一一讲述了。礼金则象征着娶方财厚,暗示着新娘嫁过去可以享福,让女方家放心。

回礼:收到聘礼女方要给回礼,一般情况下,包含礼金和一些日常用品。

安床: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要由女方家出一个家庭和睦、父母双全、又育有儿子的男丁安装婚房里的婚床,再将寓意早生贵子的四品:核桃、莲子、红枣、花生铺在新床上面。嫁妆:女方家会给新娘准备带去婆家的嫁妆,全部放在红色的箱子中交给新娘。开箱子的一般是新娘的弟弟。

上头:婚礼举行前一晚,要选择一个吉时拜神求平安幸福,而且男方也要在同一个时间在自家那边拜。梳头:新娘梳妆打扮的时候,会请一位有福气的长辈来给新娘梳头,寓意跟安床的道理相似。吃汤圆:汤圆,寓意团圆美满,祝福新人可以圆满成婚。婚礼当天的仪式

迎亲:婚礼当天的上午,男方要带着迎亲队伍来女方家接亲。接新娘绝对算得上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首先要“入门”。新郎要想顺利接得新娘归,可不是进门带出那么容易,要通过姊妹群的考验,不光是智力要好,体力要好,若有要求还得唱情歌,说情话,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给红包才有可能打动新娘的姊妹们,这就是所谓的开门红包。而且新郎还要用花球去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制花球)。找红鞋:新郎进门后也不能马上带走新娘,还要在新娘的房间里找到准备好给新娘的红色婚鞋,帮新娘穿上后才可以带走新娘。

敬茶:两位新人要向双亲跪拜,奉茶直到长辈喝下才能站起来(以前的习俗是,新人在女方家时要站着奉茶,因为还未到男家拜见翁姑。不过现在讲究没有这么多了,两边都跪拜以示同样的尊重。

撑红伞、撒米:新娘新郎出门的时候,要由伴娘撑红伞陪同,而且要同时往路旁撒米,意思是不要让鸡啄到新娘。

绕吉祥路:新人上迎亲车后不能直达目的地,必须绕当地所有吉祥路名的路开一圈。过门:即指新娘被接到男方家后,拜见翁姑及男家其他长辈的习俗。婚礼:传统婚礼,一般是请司仪主持婚礼仪式。

敬客:婚礼仪式结束后,酒宴正式开始,待到上鱼的时候,新娘要换上传统的龙凤褂跟新郎一起向每桌客人敬茶,客人都要说些祝福的话。

入洞房:新郎新娘会带要好的朋友一起去新房参观,或者做些闹洞房的娱乐。

三朝回门:指在结婚后的第三天,新娘由丈夫陪同回娘家,要带上烧全猪和礼物等回去见女方父母,并且要祭祖。(以上摘自百度经验——中国传统婚礼习俗)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婚礼中的各种礼节,只是繁琐的步骤不大适应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所以很多的环节都取消掉简化掉。像我们经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婚礼现场中司仪高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等话语,在现代婚礼中就被简化掉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台上对父母、亲朋好友的鞠躬答谢,少了些传统文化的特色,不过依然能够体现出传统的人文理念。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西方婚礼,西方婚礼以教堂婚礼为典型。教堂婚礼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西方婚礼中新娘要戴面纱。

在基督徒看来新娘戴着白色面纱表示清纯和欢庆;而戴蓝色的面纱则表示圣女玛丽亚的纯洁。而婚礼中流行采用面纱则是当年玛纱.华盛顿的孙女妮莉.华乐斯在结婚时戴着白色围巾,掀起一股热潮,据说源于妮莉的未婚夫见她站在蕾丝窗帘后,美貌惊人,赞叹不已。这使她有了在婚礼上戴白纱的想法。这也就是今天新娘戴白色面纱的习俗的由来。

二、新娘穿白色礼服

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着爱情。在 1850 年到 1900 年间,白色也是富裕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代表纯洁的意义已远超过其他。因此在婚礼中,新娘们一般采用白色礼服。

三、在婚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

这个习俗是源于古代的盎格鲁撒可逊,古时候,盎格鲁撒可逊的新郎常常必须挺身而出,以保护新娘不被别人抢走。在婚礼上,新郎站在新娘的右边,一旦敌人出现,新郎就可以马上拔出佩带在左手的剑,击退敌人。

四、钻石订婚戒指要戴在左手无名指上

古人认为左手无名指的血管直通心脏,中古世纪的新郎把婚戒轮流戴在新娘的三支手指上,以象征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最后把戒指戴在左手的无名指上。于是左手无名指就成为所有英语系国家传统戴婚戒的手指。

五、新娘要戴手套

源于在中古世纪时,准新郎要送象征爱的信物,以稳定心上人的心。当时许多男士送手套给心上人表示求婚,若对方在星期日上教堂时戴着那副手套,就表示她已经答应求婚。

六、新娘要抛花球

新娘抛花球意味着谁接到谁就快要结婚了,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一群欣喜若狂的年轻人等待着新娘手中抛出的花球。

七、新郎也要抛东西

与新娘不同,新郎抛的则是袜圈同样寓意谁接到谁就快要成新郎了。

八、结婚蛋糕

这个源于古罗马时代新人结婚时,要将蛋糕放到新娘头上敲碎来享用,是婚礼气氛高潮的重要环节,而且分蛋糕则寓意亲友分享到新人的幸福和喜悦。这种象征意义一直延续到今日。

九、结婚蛋糕是一层叠一层的

多层式蛋糕起源于早期的英国。当时,社会上流行带小型蛋糕参加宴会,并把蛋糕堆成小山状,目的就是要一对新人亲吻到最顶端的部分。以象征他们的爱情能跨越重重困难,最终获得坚贞的爱和幸福。到现在,传统的结婚蛋糕均采用多层设计,并以白色为主,代表着纯洁和美好。

十、舞会在宴会上,甜点吃完后,舞会便开始。如果招待会是在下午举行的婚礼之后,菜会晚上一会儿,在新婚夫妇入座前跳舞之后。在自助餐招待会上,新郎和新娘从迎宾队列中退出,休息一会儿就开始跳舞。新娘新郎跳第一支舞时,所有人都观看并鼓掌。新娘的公公请她跳第二支舞,然后是新娘的父亲。当新郎和伴娘跳舞,引导和傧相跳舞时,客人才可以加进来。如可能,所有男性都应该积极的要求和新娘跳一支舞。当跳舞的次序变得非常复杂时,新娘和新郎跳第一支舞后,大家就可以随便跳了。乐队或 DJ 更换曲子,婚礼参与者加入到新郎新娘的舞蹈中,所有的人都知道此时每个人都可以跳舞了。

关于西方婚礼需要注意的是新娘结婚当日身上必须有四种东西: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朋友送的礼物,象征新的生活。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那里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新娘的一些蓝色的小饰物或花束,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和贞洁。

另外选择有意义的婚戒是非常重要的,结婚戒在西方人看来是意义重大的,因此挑选好戒指意义也等于完成了挑选戒指的一半。结婚戒指一定要挑选寓意独特的戒指来作为爱情的见证。跟最心爱的人在一起,便是每个女孩子心目中最幸福的爱情归属。结婚戒指绝对不只是一件珠宝,他是一对夫妻的爱和对彼此的承诺的最佳信物。(以上内容摘自百度经验——西方教堂结婚婚礼习俗)

以上是中西方传统婚礼的简单过程及内容。

色彩上中国婚礼大多采用红色,而西方则采用白色。

在彩礼这方面,西方并没有类似的规定,一般费用都是又双方平摊。这体现了西方平等的人文观点。

中国传统婚礼中并没有定情戒指这一说,传统婚礼中,男女双方在婚礼前并未见过面,女方父母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决定对方是否适合自己的女儿。体现出传统文化中,父母在一个人整个人生中的重要性,而且婚礼中处处体现出对长辈的尊敬,是传统文化中孝的表现。这些在西方文化中也是没有的。

中国婚礼在准备时,从衣食住行来为新人考虑,考虑周到,且寓意较多,目的性比较强。像安床这是希望女方能够早生贵子。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女的任务就是传宗接代。一般情况下,新娘要是不能够传宗接代其在家庭中的地位就比较危险了。这也体现出传统男尊女卑的思想。西方文化中则没有体现。中国婚礼中,整个婚礼一般持续3天左右,而西方婚礼基本上属于一个晚上就能完事的那种,所以,这一点可以体现出中国是礼仪大邦,其文化的繁琐程度是外国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其他婚礼细节上,虽不同,但寓意基本相似这里就不一一解释了。

从姓名特色看中西方文化比较 篇6

内容摘要:姓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标志和符号,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文化传统的信息。由于各自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之间形成了两种各具特色的姓名体系。本文拟从中西方姓名的起源、取名的方式等方面探讨中西方姓名文化的差异。这对于我们有效地进行商务活动,促进跨文化交际的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西方姓名 传统文化 跨文化交际

姓名历来都是人类社会一个重要的个人识别标志。在交际活动中,人们通常以互通姓名开始。姓名是汉英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但民族衍复历史、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民情风俗、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姓名文化。姓名是多种多样的,文化也是形形色色的。姓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由于具有悠久的形成历史,又为某一民族所特有,因此,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如汉民族的“重姓轻名”、“男女各姓”,英语国家的“重名轻姓”、“妇随夫姓”等,都反映了各自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反映了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在跨文化的国际商务活动中,了解中西方姓名文化,对于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进行,建立企业及个人的良好形象和信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提高我们跨文化的适应能力和国际合作意识,在对外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减少误会与磨擦。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姓名习俗不尽相同,这里主要是将汉族的姓名文化与英语国家的姓名文化进行比较,因为英语国家的姓名体系基本上是一致的。

一、姓氏的来源

1、汉族的姓氏来源

中国的姓氏是非常多的,但究竟有多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全准确的统计数字。宋朝人编写的《百家姓》收入常见姓484个。严扬帆先生编辑的《新编千家姓》收姓3107个。近年出版的《中国姓氏纪编》共收入5730个。台湾出版的《中华姓符》收姓6363个。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姓数量相当大,但现在常用的姓也就100个左右。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以祖先的图腾为姓,即以所崇拜的动、植物名称为姓。如,牛、马、龙、熊、杨、李、林等。

以封地为姓,即以朝代名或国名为姓。如,赵、宋、秦、韩、齐、陈、管、曹、蔡、魏等。

以居住地为姓,即以祖先居住的地方为姓。如,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夫分别居住在都城的四隅,东郭、西郭、南郭、北郭,由此便以东郭、南郭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由此便以西门为姓。传说中的伏羲居住在东方,他的后代便以东方为姓。

以官职为姓,即以祖先担任的官名为姓。如,“司徒”是古代掌管教育和文化的官职,“司马”是掌管军事的官职,他们的后代就以这些官名为姓。

以职业为姓,即以祖先的职业为姓。如,石匠姓石、制陶人姓陶、巫术者姓巫、屠夫姓屠、乐手姓乐等。

以颜色名称为姓,即以自然界的颜色作为姓。如,白、黄、蓝、青等。

中国女性无论结婚前后都保留自己独立的家姓,即男女各姓。但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按照传统习惯妇女结婚后一般都要使用丈夫的姓,即妇随夫姓。如,Marie White 小姐与John Brown先生结婚,婚后女方的姓名为 Marie Brown。香港地区的妇女结婚后往往将丈夫的姓加在自己的姓名前。如,徐小丽与张小刚结婚,婚后女方的名字为张徐小丽。许多去国外学习和工作的华人,也包括外语院系的学生,为便于与外国人的交往,往往给自己起一个“洋名”,但姓是不改的。而许多来华学习或工作的外国人,为便于与我国人员的交往,常常给自己起一个汉语名字,不仅名是汉语的名,而且姓也是汉语的姓。

2、英语国家的姓氏来源

英语国家的姓氏体系基本上是一致的。英语姓氏主要始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随着18世纪英帝国的殖民开拓的兴盛而传播到世界各地。尽管中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但汉英姓氏来源却有着很多共通之处。英语国家的姓氏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以职业名称为姓。英语中以职业名称为姓氏的情况同汉语情况相似,但职业范围要广得多,以职业名称为姓的人名比中国要多得多。如,常见的Smith姓,是英语国家中一个十分普通的姓,因为在早期的英国社会有各种各样的工匠。如金匠Goldsmith、铜匠Coppersmith、铁匠Blacksmith等。其它还有面包师Baker、理发师Barber、渔民Fisher、裁缝Tailor、猎人Hunter、屠夫Butcher、海员Sailor、木匠Carpenter等都是常见的姓氏。

以居住地的地形、地貌为姓。如,Field田野、Hill小山、Brook小河、Lane小巷、Shore海岸、Lake湖泊、Bush丛林等。

以自然现象为姓。如,雪Snow、雨Rain、雷Thunder、霜Frost、云Cloud、夏天Summer、冬天Winter、五月May等。汉语中没有此类姓氏。

以动物名称为姓。汉语中也有以动物名称为姓的,但由于审美情趣不同,所选动物也不同。相比之下,英语国家以动物名称为姓的要多得多,而且有的确实还有点滑稽。如,有姓鸟的Bird、有姓鱼的Fish、有姓狗的Dog、有姓马的Horse、有姓羊的Lame、有姓公牛的Bull、还有姓鹅的Goose、姓夜莺的Nightingale、姓狮子的Lion、姓狐狸的Fox等等。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以表示人的外貌和体形的词为姓。如,Longman表示高个子、Small指身体瘦小、Bunch驼背、Fatt胖子、Strong指身强体壮者、Armstrong指手臂有力量的人等。汉语中没有此类姓。

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是一个世界民族的大熔炉,人们求新求异的价值观非常突出,凡事都追求标新立异,别具一格,他们的名字也是如此。如,有姓苹果Apple、桔子Orange、水稻Rice、小麦Wheat、玉米Corn之类粮食水果之外,还有姓熏肉Bacon、火腿Ham、咳嗽Cough、毒药Poison、骨灰Ash的,真是有些稀奇古怪。当然我们在翻译英语人名时都是采用音译的办法,即读什么音,译什么字。如,Mrs.Bird伯德夫人、Miss Fish费斯小姐、Mr.Fox福克斯先生、Mr.Strong斯特朗先生。

二、中西方人的取名方式

1、中国人的取名方式

中国人名由姓和名组成,姓在前,名在后,即“重姓轻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共性和重视宗族裙带关系有关。姓有单姓,也有复姓,名有单名,也有双名。传统上中国人的名字有两个字,但现在一个字的越来越多。人们取名时,在意义上和形式上都有讲究,而且男女有别。男子的名字多用英武博大之词,普 遍带有阳刚之气;而女子的名字常带有那种秀美、贤淑、可爱的形象。中国人取名的方式方法很多,历朝历代各有特点,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以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寄托和抱负为名。如,建国、治国、安国、定国、建华、永清、永康、永发、长生、超尘、招弟、志坚、志强、志高等。

以出生时的季节或天气为名。如,春生、秋生、冬生、雨生、雪生等。

以出生地点为名。如,衡(阳)生、京(北京)生、沪(上海)生、黄河、长江、湘(湖南)生等。

以植物、花卉为名。常用于女子名。如,梅、桃、菊、荷、莉、兰、花等。

以生辰八字为名。这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的取名习俗,以生辰八字与金、木、水、火、土“五行”对照排算,缺某一行则以该行之字取名。如缺水,名字中就要有水字或带“氵”的字;如缺木,名字中就要有木字或带“木”旁的字。

以孩子出生的顺序为名。我国周代称老大为“伯”、老二为“仲”、老三为“叔”、老四为“季”。伯、仲、叔、季这四字此后常用于人名。

以历史事件为名。这主要盛行于当代。如,解放、新生、卫国、卫东、向东、跃进、振华等。名字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这也许是中国人名字的最大特点。

中国古代“名”和“字”是分开的。一个人生下来是取名,等到成年之后再命字。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都是有名有字,如,孔丘字仲尼。孔子在家排行第二,所以命字时用了“仲”字。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意思相近。一般平民百姓往往有名无字。社交活动中,尊敬别人时称字不称名,自称时称名不称字。一些文人学者除了名、字外,还有自己给自己取的“号”。

2、西方人的取名方式

英语国家的姓名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名在前,姓在后,其排列次序刚好与中国的做法相反,即“重名轻姓”。有的人只有一个名,有的人有两个或三个名。一般是首名+中名+姓,首名又称教名,中名一般不用,只在正式场合或签署文件时使用。如,Linda Jame Smith, 为了方便,常写成Linda J.Smith或 L.J.Smith。西方人取名的方式与中国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父母亲朋的名字为己名。如,科学家达尔文的名字Charles Robert Darwin,他的父亲叫Robert Darwin,他父亲的哥哥叫Charles Darwin,在父亲的名字前面加上伯父的名字,即Charles Robert Darwin就是他的名字。又如美国总统罗斯福和石油大王洛克非勒都为儿子取了和自己完全相同的名字。为了便于区别,就在儿子的名字后面加上一个Junior(小),通常缩写成Jr.如,Franklin Roosevelt Jr./ John D.Rockefeller Jr.。

以名人、神话传说中的神名为名。如,Washington(华盛顿,美国开国之父)、Lincoln(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Apollo(太阳神)、Diana(月亮女神)和Mary, David, Joseph, Peter, John等均直接选取自《圣经》。

英语国家的教名有昵称或爱称。如William的昵称是Bill, Richard的昵称是Dick, Elizabeth的昵称是Bess等。

在英语国家,取名也受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一点在一些传统名字中表现尤为突出。女子取名时常用象征美丽、优雅、可爱等词。这与中国女子取名有相似之处。如,Allen 意为阳光、Alice意为美丽、Anne意为高雅、Catherine意为纯洁、Emily意为勤劳、Jenny意为文静、Lily意为百合花等等。男子取名时常要求用名字表达他们坚强、勇敢、高尚等。如,Andrew意为刚强、Frank意为自由、Henry意为统治者、William意为意志、Robert意为明亮的火焰、Charles意 为大丈夫等等。

三、中西方姓名的翻译

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加,特别是在跨文化的国际商务活动中如何传播中华文化,同时又学习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化,增加了解与信任,姓名的翻译至关重要。国务院在1978年曾颁布了关于我国人名地名一律以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的决定,当然也有例外,如西藏就译为Tibet。目前我国对人名地名的翻译遵循两条基本原则,即:名从主人和约定俗成。

1、中国人名的英译

中国人名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文化意义,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民族语言风格,翻译人名时应采取以我为主的原则。

按照中国人名的顺序翻译。但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文化习惯,不妨适当照顾译语文化。姓全部用大写拼音字母。如,王小丽,可译为:WANG Xiaoli。相信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外国人会逐渐了解和接受中国人姓名的排列顺序的。当然这种翻译方法也会带来文化的空缺,这也是不得已的事。

对已有的定译名,按约定俗成的原则,不再更正。如,宋庆龄(Soong Ching Ling)、陈嘉庚(Tan Kak Kee)、孙逸仙(Sun Yat Sen)等。

3、英美人名的汉译

对英美人名的翻译同样要遵守名从主人的原则,要尊重他们的传统文化和语言风格。

音译是翻译外国人名的最主要的一种方法。但为了使音译名词不致于过长,某些不明显的音可不译。如:Engels恩格斯(不必译成恩格尔斯)、Elizabeth伊丽莎白(伊丽莎白丝);姓不必译成汉人的姓,以免引起误解。如:Tolstoy托尔斯泰(旧译“陶师道”过于中国化)、Gogol果戈里(旧译“郭哥儿”也不妥);妇女的名字可以女性化。如:Anne安娜、Mary玛丽等。

按照外国人名的顺序翻译,即先名后姓。名与姓之间用圆点间隔符号“•”隔开。如:Carl Smith卡尔•史密斯、Charles Robert Darwin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对已有的定译名,按约定俗成的原则,不再更正。过去对外国人名的翻译不是很规范,有按先姓后名的,也有按姓的第一个音节的发音选用中国人的姓氏翻译的。如:Bernard Shaw萧伯纳、Leigton Stuart司徒雷登、Joseph Needham李約瑟、Vincent Rurhnasearmy陆文星等。这些译名虽然常常引起不了解情况人士的误解,但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不需再更正。

姓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标志和符号,它的社会功能是人们藉以相互区别的标志。人们在选择姓名时有着种种原因和道理,所以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文化传统的信息。由于各自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之间形成了两种各自不同的姓名体系。姓名体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对姓名文化的对比研究,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同时对外来文化也有所认识,这将有助于我们在对外交往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减少误会与磨擦,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篇[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从英汉称谓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7

对于称谓语的分类, 学者们见仁见智, 各持己见, 李明洁在《现代汉语称谓系统的分类标准与功能分析》中, 将现代汉语分为指称语、称谓语、面称语、背称语、称呼语和招呼语等六大类宠蔚群在《称谓层次角度》中将称谓分为亲属与亲属层次、职务称谓与上下级层次、尊称和谦称的层次、雅俗称谓的层次四个类别。胡超在《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中将英语称谓与中文作了比较, 把称谓语分为正式场合 (正式关系) 、非正式场合 (亲密关系) 和一般场合 (中性关系) 用语。本人综合学者们对称谓语的分类和英汉两种语言中称谓语的社会功能, 认为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语、职务称谓语、职业称谓语和泛称称谓语四类更为合适和实用。

本文主要阐述这“四类”称谓中英汉称谓语的差异和这种差异所折射出来的不同文化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 以便于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得体使用称谓, 帮助人们顺利交流, 促进国际商务活动的成功。

一、亲属称谓语的差异

亲属称谓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英汉两种语言在称谓语方面有相似的地方, 但也有差异, 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英汉语民族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误解。

在汉语和英语中家庭单元里, 对父母的称呼基本一致, 比如在正式场合称父亲 (father) 、母亲 (mother) , 非正式场合称爸爸 (dad/papa) 、妈妈 (mama/mum) ;但是对于兄弟姐妹, 英汉语称呼略有不同。汉语中把年长的男性称哥哥, 年幼的男性称弟弟, 年长的女性称为姐姐而年幼的女性称为妹妹, 而英语称谓则更为简化, 无论年纪大小女性都称为sister, 男性都称为brother。同时, 与中国不同的是, 英语国家的家庭成员中直呼其名很平常, 孙子辈可以叫祖父的名字, 儿子辈可以叫父母的名字, 这种情况在中国是绝对忌讳的。另外, 汉语与英语在称谓最大的不同是要分父系和母系。在父系中, 中国人父亲的父亲称为爷爷, 父亲的母亲称为奶妈;而在母系中, 母亲的父亲称为外公或姥爷, 母亲的母亲称为外婆或姥姥。英语国家对于家庭成员的这类称谓则比较笼统简化, 没有分父系或母系之分, 比如:Grandfather指祖父外或祖父, grandmother指祖母或外祖母, grandson为孙子或外孙, granddaughter为外孙女或者孙女。

在非直系血缘关系中, 英语一个词aunt包括了姨、姑、伯母婶母、舅母以及非血缘关系中与母亲辈分相同的女性, uncle包括了血缘关系和非血缘关系中的与父辈一样的男性。因此, 象红楼梦翻译成英文时, 中国式大家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在称谓不但让中国人很难搞清楚, 更让英语翻译者们头痛不已——如何让老外们看得明白。

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 充分表现出了英汉语国家家庭结构与血统观念的差异。在中国, 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 推崇封建大家庭的结构形式并强调宗族血缘关系。“一人得势, 鸡犬升天”就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宗族关系;“四世同堂”的温馨场面也是宗族结构的体现。英语国家中, 家庭教育从小就强调孩子的独立与个人的平等关系, 小孩和大人平等, 有些视家里的宠物也为平等的家庭成员。英语称谓语的简单, 反映了英语国家血统亲缘关系的淡薄和家庭观念的不同。在英语国家, 绝大多数家庭是由两代人所组成的小家庭, 孩子成人后必须离开父母工作成立自己的核心家庭, 住地也与父母分开, 最多在重要的节日团聚并进行礼节性拜访。对他们来说, 亲属与普通人区别不大, 没有必要区别亲属称谓中的直系、旁系、父系、母系。因此, 英语国家绝对不会出现“四世同堂”的家庭结构, 当然也不会产生中国式典型的婆媳矛盾。

二、职务称谓的差异

职务称谓是以人们所担任的各种职务相称。职务称谓在平级和下级对上级称呼中用得较多, 有时上级对下级也使用职务称谓。职务称谓语属于广义的社交称谓语。它反映了交际各方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以及尊敬程度等。

职务称谓的差异同样体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但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 称谓语在具体应用中存在较大差异, 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头衔性称谓上。“讲礼貌, 尚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自古以来对有头衔的人称呼官职表示尊敬, 如, 李科长, 张处长, 王院长等等。有时为了表示自己敬意, 把对方是副职的“副”字省去, 称高一级职务, 如本来应该称“张副处长”, 省去“副”字, 直接称为“张处长”。这样, 称者自然顺口, 听者也倍感荣耀, 明知“高抬”也不会纠正。但有时也会出现让人尴尬的场景, 例如某校有一位姓“傅”的正校长和一位姓“郑”的副校长, 主持人在介绍他们时必须很费脑筋, 生怕得罪两位。

中国人不但有职务的要正确称呼, 没有职务的也要创造职务来称呼, 比如一个人是某长 (部长、局长、处长、科长) 或某经理, 就可以直接叫某长或某经理;如果他没有职务也没关系, 人们一般把他的职业当作职务来叫, 比如李警官、张出纳, 所以这样称呼的警官和出纳已经变成职务了。

而在西方, 头衔性称谓对象一般只局限于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比如:Cardinal (主教) YourExcellency (阁下) U.S.President (美国总统) Mr.President (总统先生) Priest (神父) Father ( LN) (神父姓) Ph.D. (哲学博士) Doctor (LN) (博士姓) Ed. D. (教育博士) , 以上只是社交称谓语的一般规则, 称谓语在实际运用中要复杂的多。

职务称谓在中国的重视主要是因为中国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官本位”社会观念。在中国历史进程中, 中国官制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表现在称谓上存在着数不胜数的官衔、级衔。在汉文化严格的礼仪规范与伦理道德观念的支配下, 称谓语表现出明确的人际关系。在英语文化中, 礼仪与道德规范不如汉文化复杂, 交际中姓名称谓的普遍使用使人际关系显得简单清楚。

三、职业称谓的差异

职业称谓, 是按照人们从事的职业去称呼。职业称谓不是每一个具体的职业都可成为一个称谓语。按照中国人约定俗成的习惯, 各行各业都有职业称谓语:从事医务工作的人称“大夫或医生”, 如张大夫, 李医生等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称为“教师”, 如王老师、刘老师等等, 从事车辆驾驶工作的人称为“司机”, 如张司机、李司机等等;负责片区户籍工作的人称为“户籍”, 如张户籍、李户籍等等。其他行业, 也与此相类!

但有趣的是, 中国有些服务性行业、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低下, 人们避开“本位”职业称谓而用相关更高级或者更“高雅”的职业称谓, 比如, 称“护士”为“医生”, 用“师傅”来称“清洁工”等等。值得注意的是, 近些年来, 人们为了尊重对方, 不管他是干什么工作, 从事什么职业的, 都通通称为“老师”。此外, 现代社会对人们的称谓也有一种“尊重”或“赞美”现象, 例如, 对于“花工”, 人们尊重赞美称为“园丁”;对于修鞋匠, 人们尊重赞美称为“足上美容师”;对于城市清洁工, 人们尊重赞美称为“城市美容师”等等。

在英语称谓中, 基本上不用职业来称谓别人。因此, 中国的很多职业称谓找不到相应的英语名称。非常普遍的称呼比如张会计、刘律师等在英语中如果翻译成“AccountantZhang, Lawyer Liu”让老外摸不着头脑。

此类差异主要反映了英国17世纪工业革命和美国的南北战争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促进了以私有制为核心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人们崇尚个人主义, 个人价值在自由竞争中的体现, 强调独立精神, 对于行业上没有高低之分。今天的企业老板明天倒闭可以从头再来, 每个人换职业的机会也很多, 也没有中国式的铁饭碗概念, 每个人一生从事的职业不只一种, 也就没有中国人看重的“稳定工作”。

四、泛称谓语的差异

泛称谓语也指通称谓语。所谓通称是指对社会上各界人士不分职业和职务, 有时甚至不分年龄的一种称呼。在一般的社交场合, 称谓语在英汉语言中也有较大差别。新中国建立以来, 我国的第一个通称语是“同志”。它不分职务、职业、年龄和性别, 使用非常方便, 它体现的是一种平等、亲切的社会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 社交场合称呼逐步全球化, 由于“同志”与同性恋有嫌, 商务场合基本上不用, 正式的统称“先生、小姐”或者“女士”。在英语文化中, 尊称的通用形式为“Mr.”、“Mrs.”、“Miss”、“Sir”、“Madam”等, 多用于对无头衔者或不了解其头衔者的称呼, 语气正式, 表达的关系不密切。“Mr.”也可以与政府官员的职衔连用, 如Mr. (主席先生) 或Mr.President (总统先生) 。“Mrs.”用于对已婚妇女的称谓, 与其丈夫的姓氏或婚后姓名连用, 它和“Mr.”一样, 也可以与地名, 运动或职业名称连用, 如Mrs.America (美国太太, 已婚妇女的选美冠军) 。“Sir”、“Madam”一般不与姓氏连用, 它们表达的人际关系不密切, 主要用于对长辈或服务行业者对客人的尊称。比如, “Sir”和“madam是人们对上级、长辈、警察、老师和顾客的尊称。

泛称也折射出社会制度与价值取向的变化。在中国甚至亚洲东方国家的封建制度下的礼仪规范强调“自卑而尊人”的礼貌准则, 由此产生的诸如“卑、敝、鄙、寒”等自谦词和“尊、令、贵”等敬他词不胜枚举。现在, 社会的发展使这类敬谦词的使用大为减少, 多用于书面文体中。随着中西交流频繁化, “先生”、“小姐”、“夫人”乃至忽略年龄而称谓女性为“女士”的作法也广为接受。而汉语亲属称谓语使用的泛化现象其实也反映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利用亲属称谓拉近彼此关系表现亲密的社会心理。

称谓是语言的一部分,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称谓词语作为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许多情况下它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 不同的称谓, 反映了交际双方不同的身份, 社会地位, 亲疏关系和情感好恶等。从以上对中西方社交称谓语异同的简要对比来看, 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英汉两个民族间跨文化交际的成败得失, 作为英语学习者, 应该尽可能的去多了解和熟悉社交语境中称谓语的语用功能, 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质量与效果, 更有效的让中国走向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国。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了很多误解和冲突, 影响交流的顺利进行。其中英汉两种语言中称谓语的差异是导致交流障碍的原因之一。本文主要阐述英汉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所折射出来的文化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以便于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得体的使用称谓语, 从而顺利交流, 促进国际商务活动的成功。

关键词:称谓语,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胡超.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2]许力生.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3]罗选民.英汉文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0.

[4]杨慧文.英汉亲属称谓语的比较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0.

[5]吴静.英汉称谓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8.

[6]刘莉.论英语称谓语的语用特征[J].甘肃科技纵横.2004.

上一篇:山里人侯发山阅读答案下一篇:坐车安全主题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