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饮食文化差异

2024-08-27

中德饮食文化差异(共10篇)

中德饮食文化差异 篇1

一、前言

中国社会是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社会。中国的传统管理者以儒家文化“和”的理念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 而相对将经济的发展放在次要的位置。所以, 自古以来, 中国的传统管理者都重在对人的管理, 于是在中国社会发展出一套管理人、调节人际关系、避免人与人之间冲突的特殊的方法。反映在企业管理中, 就是“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等理念的形成,

反观德国, 其发展市场经济已经多年, 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成熟的管理文化体系。首先, 其管理文化是规范负责的文化, 所说规范就是依法治理, 讲究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 杜绝随意性和灵活性。其次, 欧洲文化深受基督教影响, 基督教给欧洲提供了理想的道德规范, 对德国人的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影响。德国人的博爱、平等、勤俭、节制等价值观念, 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宗教的影响。最后, 德国人特有的冷静、理智和近乎保守的认真、刻板、规则的文化传统, 也明确地反映到了他们的企业文化中。说其特有, 是因为这种特点的德国文化, 明显不同于美国自由、个性、冒险的企业文化, 也区别于日本企业强调团队精神的企业文化, 下面具体加以分析。

二、中德企业文化差异具体分析

1、思维模式

传统上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哲学形成思维方式, 一般是先求共识、再论差异, 反映到具体的工作方式上, 尤其在商务方面, 就成了先务虚、再务实的解决问题的程序。这种思维方式有其优势, 可以使双方谈判更具有灵活性, 不为细节所困, 但这让喜欢单刀直入式谈话风格的德方人员觉得别扭, 德国人讲话习惯开门见山, 不拖泥带水, 不转弯抹角。他们认为中国人的客套都是废话, 是兜圈子。在中德合资企业交流中, 偶尔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本来很简单明了的问题, 德方与中方交流时, 随着中方领导的阐述和问题的深入, 德方人员倒越来越糊涂了。另外, 中国人在处理问题时更讲究大而化之, 更讲究从全局观念出发。有些中国企业只看大方向没问题, 一些小细节不会顾及。这样做可以充分发挥下属的积极能动性, 多途径实现工作目的。但是缺点也很明显, 容易造成投机取巧, 细节问题太多, 容易积重难返;成功缺乏牢固的基础, 很难复制。这在许多传统的讲究扎实工作、步步为营的德国人看来, 确实有点不可思议。

2、做事风格

在中国企业中, 规章制度往往得不到领导者的足够重视, 所谓“法理不外乎人情”, 即使执行正式的规章制度时, 也常常由于某些特殊情况和特殊需要而被灵活变更。正式制度的作用被弱化, 相应的, “人治”的作用就要增强。所以, 领导者个人的偏好在企业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反观德国企业, 员工和领导者都习惯按章办事, 每项工作开始之前, 相关的工作人员会用大量的时间开会讨论每一个细节, 直到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任务以及具体的时间, 然后工作就会按部就班的进行。如果中间出现任何意外情况, 除非情况严重到不可自行解决, 否则领导和员工都不会对原有的计划作出改动。德国员工在工作时态度是相当严肃认真的, 他们不喜欢开玩笑、闲聊, 认为这是对工作的不认真, 尤其是在开会的时候。德国企业的员工非常遵守时间, 他们准时开会, 准时接送文件, 准时配送货物, 每天他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时间表, 也习惯于按照时间表来进行工作。这种做法常常被其他国家的人视为僵硬、呆板、不会变通, 但是德国员工坚信详尽的程序和规则是最有效率的工作方式, 并且只有遵守规则, 工作才会有秩序的进行, 不会陷入混乱和不可控制的局面。八小时工作时间内, 德国人会尽力的工作, 但下班后就是自己的时间, 希望能够独享自己的个人空间, 家庭生活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希望有别人打扰, 包括工作方面的内容也会尽量避免提及

3、人际关系

中国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无论是工作还是休闲, 中国人都表露出惯于利用“关系”的行为方式特点。比如找工作、看医生、寻旅行社都会习惯性的先看看有没有“关系”。这里的“关系”是指个人的社会关系与交友网络。中国人十分看重非正式渠道的关系, 并以此作为其自身发展的社会资本。与“关系”紧密相连的还有“圈子”的概念。中国人社交中有所谓的“圈子”, 从表面上看, 大家好像平等相处, 一团和气。但实际上, 尤其在一些非常时刻, 圈内圈外对许多人有很大的区分。在德国, 业余时间在大街上游览时, 喜欢成群结队在一起的大多是东方人, 比如中国或者日本游客。这就反映了中国人的大家庭观念, 一个人默不作声的做一些事情, 很多中国人会觉得索然无味。反观德国企业文化, 往往会突出个人主义, 同时领导和普通员工之间等级观念不显著。在德国企业里, 只要是为了工作需要, 普通员工也会和自己的上级据理力争。有时会发展到强烈的语言冲突, 甚至面红耳赤。可是事情过后, 会一切风平浪静, 双方会一切归于和好, 继续合作。同时工作上的争执一般会仅仅限制在工作层面上, 不太容易发展为个人攻击, 更不会对个人的职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4、工作态度

德国人行为的一个鲜明特色是合乎规矩, 遵循条理。在德资企业, 如果你留心观察德方人员的办公桌, 你会发现文档材料排放整齐, 拉开抽屉, 钉书器、胶水等办公用具都有特定位置, 码放的整整齐齐。用完后, 都会放到原来位置。德国人工作的严谨认真是举世闻名的。在工作中, 德国人习惯做计划, 时间节点会特别的精确。即使是一些小的事情, 德国人也会一丝不苟的列出计划。在工厂里你会经常看到, 为了检查或者保养设备, 德国人会整个身体钻在机器下面, 油污灰尘全然不顾。对设备会像对待婴儿一样细心的呵护。

三、结语

总之, 在中德合资企业中, 作为企业管理层, 尤其是管理人员, 了解和认识对方的管理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的领会并能恰当的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整体而言, 中德双方的行为都有自己的特点, 都受自己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 没有区分孰优孰劣的意义。对中德合资企业来讲, 关键是如何克服文化上的差异, 达到双赢的效果。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版图上的地位显著提高, 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来到中国投资, 建立中德合资企业。由于双方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和管理文化的差异, 加上德国企业文化具有典型的独特性, 造成中德双方产生一定的文化冲突。鉴于此, 本文对中德企业文化差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文化,德国,中国

参考文献

[1]、宋莉, 张德, 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及形成, 特区经济。2005, (10)

[2]、林帆, 现代企业文化的新趋势, 工业企业管理。2007, (2) :112-113

[3]、孙彤, 组织行为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4]、刘雪曼, 吴丽娟, 现代管理学, 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8

中德饮食文化差异 篇2

活动背景:由中国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益处不仅仅局限在文化发展层面,它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从广义点来说,加强中外交流,是一项近期也是长远的投资,是关系到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必然举措。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是两大主题,和谐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理想。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势必对世界各国都将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活动目的和意义:引导德国友人走向中西文化差异的源头,启发德国友人思索中西文化的特质和精髓,促使德国友人相互借鉴、彼此“扬弃”。使“娴静”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跃动”的西方文化相映,使东方的责任意识和西方的权利思想相辅,从而生成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图画。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文化,让更多的外国友人学习使用中国的筷子,特此邀请了20对德国有人来石家庄文化交流。接待时间:2013年8月11日

接站地点:北京国际机场转高速至石家庄(54座奔驰豪华大巴)接待人数:20对德国友人

活动时间:8月12日—14日(13日为七夕)

活动地点:主会场:石家庄市人民会堂;分会场:藁城国大御温泉度假小镇、正定大佛寺和荣国府。

入住地点:石家庄市燕春大酒店

活动安排:

一、8月11日入住燕春大酒店,晚上六点半安排聚餐,为国际友人接风。

二、①8月12日上午九点在人民会堂举行中德文化交流会开幕式,领导发言。进行传统文化艺术表演,双方互相了解各国以及部分地区的民族风情。参观河北省博物馆。

②8月12日下午2:30在人民会堂进行游戏互动:1.以情侣为单位分成二十个小组进行2人3足游戏,比赛以淘汰制进行,每轮淘汰五组,确定前三名并分发奖品,以达到暖场目的;2.以两人为单位分成二十个小组进行用筷子吃面条比赛:每组两小碗面条,小组两人一前一后吃面条并计算累加时间,前三名分发奖品。

三、8月13日早八点,驱车前往藁城国大御温泉度假小镇,让国际友人享受温泉;并进行吃饺子大赛:以情侣为单位分成二十个小组,互相喂对方吃饺子,每组一盘饺子,用时短的小组获胜。规则:喂对方吃饺子不许用筷子插饺子吃和弄烂饺子,违者加罚俩个饺子:取三名胜利者,获赠藁城宫灯一个。而后吃农家饭,喝农家自酿白酒。住豪华情侣套间,感受中国情人节的特色。

四、8月14日早晨八点,驱车前往正定荣国府,参观荣国府,感受红楼梦中人,体验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参观完以后进行游戏互动,以情侣为单位分成二十个小组进行夹花生豆比赛,从一个盘子里夹到另一个盘子里(每盘有定量花生),先夹完者获胜,并赠送德译版《红楼梦》一本,每位参与者赠送青花瓷筷子一双。下午3点前往正定机场,送走国际友人。

预算:燕春酒店大标间(贵宾楼层):498元/天*20人=39840元

国大御温泉:186元/位*50人=9300元

荣国府门票:30元/位*50=1500元

奔驰豪华大巴:1000元/天*4=4000元

比赛所用道具:100元

藁城宫灯:80元/个*3=240元

红楼梦:100元/本*3=300元

青花瓷筷子:30元/个*40=1200元

共计: 56480元

注意事项:1.注意德国文化禁忌;

2.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出现意外能迅速果断的做出处理措施; 3.活动物资需要在活动开展之前1天准备好,以便提前检查活动物资是否齐全和可用,包括准备备用物资;

4.人员分工需提前,如有任务安排,需要主动了解进度及可能遇到的困难;

5.活动开展提前1个小时,集合工作人员,确保工作分工,讲解注意事项;

6.多拍照,多记录,以便活动后宣传。

7.活动后要与工作人员及时总结记录,如问题及建议、较好的地方、目标完成情况等等。

1101181105 许云轻

1101181113 许

中德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差异比较 篇3

关键词:培训企业培训合同职业教育

本文希望通过对比我国与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差异,更多的挖掘我国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的潜力。其中,要将本文中提到的为同行业培养技术人才的培训企业,同培训业中以专门提供培训获得培训费用作为盈利方式的培训企业相区别。

一、对参与职业培训企业的资格要求不同

在我国校企合作中,政府相关部门还没有出台政策文件,规定对实施培训的企业实行资格认证。因为我国校企合作各方面配套生态环境尚不完善,加之我国虽然出现人才结构性短缺但总体人才供应是供远远大于求,企业人力资源充足导致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德国法律规定只有得到资格认证的企业才能进行招生培训。培训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是:①具有所培训职业的培训条例、培训框架计划和培训总体计划,总体计划应该包括培训场所安排、培训内容和时间安排、培训教师安排和受培训学生个人培训计划安排;②企业的生产类型、产品和服务及生产方式必须满足培训条例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要求;③具有足够的培训使用设备和装置,包括机器、工具、仪器、实验室、培训材料、培训角、培训办公室;④受培训者与培训工人数和企业专业人员数三者之间应当保持一定的比率等。

二、企业参与的模式不同

我国企业主要是以三种模式参与职业教育:①“订单培养”,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培养模式;②“2+1”模式,即学生两年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与生产实习,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模式;③“工学交替”,即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实践与学校学习之间相互交替,学用结合的教育模式。这些模式是由学校和企业的地位不同导致的。在我国,职业学校教育是主体,企业培训起着配合作用。而德国的“双元制”则相反。“双元制”是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学生在职业学校进行基础理论学习和在企业进行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的一种形式。要进行“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首先必须获得普通中学或实科中学的毕业证书,然后,通过劳动部门的职业介绍中心或自己寻找确定企业,经过企业审核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然后才能到企业指定的职业学校登记进行理论学习。

三、企业参与的方式不同

1教育经费

我国的职业教育经费基本上都是由国家承担,这与权力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背道而驰,我国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受益方,在职业教育中所花费的成本远远小于其在职业教育下所取得的收益。从长远来看,企业提供培训经费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这既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企业储备人才、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企业培训是“双元制”的主体。德国企业职业培训及跨企业职业培训的费用大部分由企业承担。企业直接资助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方式,采用这种模式的主要是制造业的大中型企业及经营、服务性产业。由于这类企业需要大量技术工人,能提供的培训岗位相对较多,可依靠自身的培训中心培养后备力量。经费支出包括受训者的培训费用,以及发给受训者的薪水。一个受训者的薪水约是正式职工的十分之三。因此,企业虽然花费了大量培训费用,但却减少了薪水支出。

2企业培训的师资

近几年,教育界对通过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及建立我国职教教师资格制度为职业学校输送高水平实训教师的呼声一直很高,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我国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中,没有专职的培训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指导,而是安排厂内具有精湛技能的技工指导学生学习技能,企业没有对技工师傅单独进行教育教学方面培训的科学安排,对担任实训任务的技工也没有设置资格考核,在企业内担任培训师傅的技工待遇地位与普通员工没有差异。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企业,培训师傅的实力相差很大。德国对企业培训人员资格通过《联邦职业教育法》、《培训教师资格条例》等法规做出了详细规定。相关法律规定,企业实训师必须参与专业资格培訓和职业教育学、劳动教育学进修(包括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计划与实施、心理学和法律基础知识等),并通过相关考试,这样才可以作为培训教师从事培训工作。培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一般要比相同层次专职员工高,也能获得企业为他们提供的继续教育的机会。

四、企业参与的过程不同

1招生

我国的职业教育招生工作主要是由教育部门管理,具体由职业学校来执行,企业对招生计划的制定、招生的具体执行很少参与。目前,学校为了生存,有的甚至以牺牲生源质量来满足数量要求。在德国职业教育的招生从招生计划制定,到具体实施都是由企业来负责。青少年根据企业的招生计划进行培训岗位申请,培训企业通过获得印象的谈话及对申请者的材料进行审查后进行从业能力测试,了解申请者的技术理解力以及动手能力。在谈话中通过根据系统的或者视情况而定的行为观察涉及对报名者接受事务的敏感性、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等等的评价。测试和评价的结果决定报名者是否满足本企业的培训岗位要求。

2培训

在我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企业培训,对学生的实践培训随意性很强, 企业自行制订的培训计划,因为缺少相关研究机构的科学论证,很难确保实训计划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执法监督部门也由于法律条款规定不明确导致对企业培训监管不利, 实训计划执行的效果参差不齐,不利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企业培训一个重要方式是顶岗实习。最近,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中的新内容明确规定“2013年新入学的中职学生、五年制高职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时间不能超过半年”。通过减少顶岗实习时间,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监管这在全国是首例。作为职

业教育大省,江苏出台这样的规定主要是是针对“顶岗实习优质岗位落实难、实习时间长、教学内容少,实习质量与效益偏低。”部分企业提供的培训岗位要求学生从事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使学生成为廉价甚至免费的劳动力。

德国的职业训练要在针对各门职业制定的训练章程下进行。训练章程由有关部的代表在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支持下会同雇主和雇员代表共同制定。或者由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与雇主、雇员、职业学校教师各方代表共同制定。制定出来的训练章程经进一步的协调程序,并取得联邦教育与科学部同意,便作为具有法律作用的规定,由有关各部部长颁布。企业培训在训练章程的指导下进行,并接受法律及公众监督。

我国应在充分肯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下,协调职业学校与相关企业关系,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加深企业参与广度和深度,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小雷中德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05

[2]黄日强等德国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J]职教论坛,200903

[3]任婕德国职业培训中心办学模式的研究[D] 天津大学职教学院,200902

浅谈中德饮食文化的差异 篇4

1.饮食习惯的不同

德国主要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较中国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要优越一些。其北部平原地区与中国江南一样适宜耕作, 但工业革命前, 人口密度远远低于中国。在黑死病爆发前的十四世纪初, 德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2人, 只及南宋时期南方人口密度较低地区的三分之一。[3]德国的人口密度大幅增加, 是工业革命后的事。目前德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24人, 与中国东南沿海人口密度相当。[4]人口密度的区别, 这为两国人民选择食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这对于两国人民形成不同的饮食习惯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在饮食习惯上, 德国人采用分餐制, 中国人则喜欢聚餐。中国的饮食文化当中蕴藏着一种极大的饮食情趣, 吃饭一方面是为了补充机体消耗的热量, 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与情感需求。十几位家人, 围着同一个圆桌, 吃得其乐融融, 共叙家常的场景, 就是中国人对于吃饭的传统印象。德国实行分餐制, 而且习惯喝啤酒, 一人一个杯子, 自斟自饮, 自喝自取, 而中国人在敬酒的时候, 习惯敬酒与祝酒, 客人喝的酒越多, 表示客人越开心。这一点与习惯自饮的德国人不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多为南米北面, 而在味觉选择上多有“东辣西酸南甜北咸”的区别。在喝汤的习惯上, 中国北方人喜欢饭后喝汤, 北方人讲究“原汤化原食”, 而在我国南方, 习惯在饭前喝汤, 南方人讲究“饭前一碗汤, 越喝越健康”。[5]中国饮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而对比德国人的饮食习惯, 德国人的一日三餐中以冷食居多, 四季变化不大。德国的养猪业与酿酒业较为发达, 德国人喜欢在早餐上花费较多的精力, 一些德国家庭的早餐都能吃到十多种的食品。而中国人喜欢在午餐与晚餐上花费较多精力, 准备较多种类的食物。

2.膳食烹调方式不同

中国菜系的食材选择较为广泛, 其中烹调的方式也有许多不同的花样。有时候中国人能够利用同一种食材结合十几种烹调方式来进行制作, 如水煮、清蒸、红烧、烧烤、煎炸、油爆等等。因为中国地域较为辽阔, 因此各地也形成了不同菜系的制作方法。德国人认为食物的营养能够被人体吸收, 进而为人体提供热量, 因此有时针对一些不好吃却有营养的食物, 为了获取营养, 德国人也会吃下去, 而中国人较多关注食物的药用价值以及食材与食材之间的药用搭配问题。中国菜较为精致, 且有主有次。对比来看德国菜的烹饪方式, 一般都是使用大块的肉类进行煎炸或者水煮, 进而沾上酱料来使用, 辅助一些土豆泥或酸菜来使用, 口味上较为单调, 因此相对于中国人而言, 德国菜较为乏味。中国人认为吃饭是一种情趣, 而德国人已经习惯了这种自由便利的饮食习惯。以两国人民对于猪肉的烹调方式为例, 不少人认为在对肉类食材的利用这一方面, 西方人远不及中国, 比如不吃内脏、不吃血等, 而中国人对食物的利用程度是最高的。不过, 相比德国人对猪身上可食部分的利用, 中国人认为只有自己才会吃的部分, 比如猪血、猪内脏、猪脑髓等等, 德国人同样绝不浪费, 只是, 他们将之统统打碎, 做成各种香肠——德国的香肠种类之多, 就是这么来的。因此中国人在此方面很难说做得更彻底。德国人对猪肉的利用, 显然是一种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利用方式, 猪的不同部分全部被加工成标准化的香肠, 你想吃什么, 就去切什么样的香肠。而中国人对猪肉的利用, 则完全相反, 猪的每一个部分背后都对应着无数不同加工和烹饪方式。近年来, 居住在乡村的德国人, 依然有养猪传统, 不但家庭备有全套杀猪工具, 还备有全套香肠加工设备。即便自家没有, 附近也有专门加工香肠的小作坊, 几个小时内, 一头猪就变成了一大堆各式各样的香肠。

结语

针对中国菜的丰富多彩,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思维中的中医保健思想, 进而从阴阳调和之说来进行食疗。如中国人更多的将饮食文化与疾病治疗、强身健体等功能结合起来, 因此中国的饮食文化与医疗保健方面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德国人在日常的饮食过程中较多关注食物自身所包含的蛋白质以及脂肪、维生素的多少。由于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性, 两国人民在日常交往过程中时常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希望以此增进两国人民的互相理解, 进而解决在实际交往过程中遇到的饮食文化差异方面的问题。

摘要:中德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 随着经济合作与国际往来越来越频繁, 两国人民的日常交际机会不断增多。而中德的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了两国之间饮食文化的差异, 饮食文化的差异性问题会为两国人民的交际造成一些问题与影响。本文从中德两国的饮食文化的差异之处进行分析, 尝试从饮食的材料、饮食习惯以及烹调方式来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以此为中德两国人民的交际与合作带来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中德饮食,饮食文化,差异性

参考文献

[1]莫岳云.饮食文化的革新与生态文化的构建[J].探求, 2003 (04) .

[2]纪晓峰.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农业与技术, 2011 (01) .

[3]李娟.浅谈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才智, 2011 (12) .

[4]廖文娟.中德跨文化交际问题浅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3) .

中德饮食文化差异 篇5

教育观念是指按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与看法。①文化传统是指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②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晶,文化传统会植根于人们深层的心理结构,使人们的思维结构与逻辑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甚至封闭,这种稳定与封闭性影响着人们对教育观念的理解与选择,人们在对职业教育观念的进行选择时必然也受到该国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因此,考虑一个国家的、民众的教育观念,必须考虑其所依据的文化传统,反之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教育观念。中德两国文化传统的差异性造成了两国不同的职业教育观念,受不同的职业教育观念的影响,两国的职业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

一、中国文化传统与职业教育观念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着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劳动和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其所提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育内容都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在我国古代,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儒家教育占据着封建社会统治地位,而与劳动关系密切的农家和墨家却受到人们的轻视。自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就有“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与读书相连的的士排在第一位,表明在古代读书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地位胜于与职业教育相连的农工商阶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封建社会,一个普通人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也唯有通过读书、做官,而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更是进一步将这条道路固定下来。《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其讲到了许多为学、为人、为政的道理,而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受到儒家的轻视。比如,“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每天应该考虑的是能不能学到“道”,而不是通过劳动去获取食物;孔子的弟子樊迟去向孔子请教稼、圃之事而受到冷遇,却被孔子认为是“小人”应该去做的事情。

2.“学而优则仕”教育目标对人才观的影响。受中国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封建知识分子大都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更是提出了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的人才培养路线,可称之为“学而优则仕”。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社会分工有高低贵贱的不同,而体力劳动的人,要受到脑力劳动的人的统指。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育所要培养的应该是治国安邦的君子,而不是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方面具备一技之长的人。这种片面的培养目标不利于以培养生产技术人才和实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发展。

3.重伦理轻技艺的学习内容。儒家教育的教学内容侧重于伦理道德,而忽视劳动和生产技术的培养。孔子继承了西周贵族的“六艺”教学内容,虽然对科目有些调整和充实,但仍然是以伦理道德的培养为主,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君子谋道不谋食”,孔子认为社会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与小人职责不同,君子不必参与小人的物质劳动。所以他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科举制度的建立之初是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到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只能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埋首故纸堆”的学习内容也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知识分子严重批判。这种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以实践和劳动为主的职业教育相悖,导致职业教育长期受到忽视。

4.“克己复礼”对个性自由的压制。儒家所提倡的“礼”的思想长期占据着封建社会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也深深影响着教育观念。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们的行为方式要符合一定的礼数:孟子说“养心莫过于寡欲”(《孟子尽心下》),修养身心的方法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了;朱熹更是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观念,认为要想获得一定的道理,就要去除人内心的本能欲望。这种对自由的压制,不利于个人兴趣的培养。“学而优则仕”教育思想的提出,把学生固定在“读书—做官”这一既定的人生道路上。读书是正道,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而技艺的学习则是“雕虫小技”。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学生不得不遵循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

二、德国文化传统与职业教育观念

同以儒家占统治地位的中国文化传统相比,德国的文化传统更加多元。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浓厚的宗教信仰、对个性自由的尊重、对劳动的热爱和务实的人才观上。多元的文化传统影响了德国的教育观念,并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1.德国宗教文化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德国是一个宗教文化十分深厚的国家,宗教思想影响了人们对待职业和工作的态度。西方宗教改革先驱马丁路德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任何职业不论是教师、工匠还是农民,都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为上帝服务的,人们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在履行宗教义务,就是表达对上帝的服从和尊重。在这种“天职观”的影响下,德国人民热爱劳动、尊重职业,工人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职业。且在工作中他们能够享受到乐趣,精益求精,不断地提高生产的效率。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与劳动和工作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历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2.实用主义造就务实的人才观。实用主义是德国文化传统中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用主义是从希腊词“行动”派生出来的,从哲学上看是一种行为主义,即注重实践活动与行为效益。受实用主义的影响,以培养应用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受到人们的重视。17C泽姆勒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实科中学“数学和机械实科中学”,到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以实科教学为主的学校纷纷建立,并受到人们的欢迎。正是由于德国人民务实的人才观,使他们并不盲目追求学术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技术人才同样受到人们的欢迎,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德国文化传统历来就重视技艺的学习。德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技艺学习的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西罗马时代。从西罗马时代到欧洲中世纪的结束,是著名的**时代,战争是这个时代的主流,骑士则在这个主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骑士文化也在这个时期产生了重要影响。战争的不断进行,扩大了人们对武器、工具、日用品的需求,为了满足战争的需求,各种手工作坊应用而生。国家对各类作坊的建立,以及从学徒的培养到师傅的称号册封也都做了相应的规定。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行会”,由行会来负责作坊的建立、学徒的培养、师傅称号册封。而行会组织本身的职业性和技术性,以及他们产品质量的要求,对敬业乐业、技术秘密的保护鼓励了人们对技术的传授和学习,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4.人文主义思想强调对个性自由的追求。人文性是德国文化传统的又一个重要组成。人文性反对宗教主义对人性的束缚,提倡人的价值,尊重自由和理性。反映在教育观念上就是注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全面发展。同中国“整齐划一”的教育相比,德国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独立精神。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是接受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他认为“世人厌倦就是教学的最大罪恶”、“只要培养了兴趣,一个人即使走出了学校,兴趣会伴随他一生,使他终身受益。”③人文性对个人兴趣和自由的强调使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接受的教育,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在学术方面取得成就。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不但没有受到排挤,相反却受到人们的欢迎。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观念的反思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长河中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职业教育却成为德国振兴的秘密武器,在我国却长期受到人们轻视。导致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步履维艰的关键是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使人们对职业教育长期缺乏正确的认识。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为其他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一种出色的`典范,但是每一种教育模式的成功都是基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因此我们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要基于自己的文化传统,而不能盲目的照搬德国的经验模式。此外,教育观念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协同努力。

1.走出长久以来文化传统观的误区,对职业教育有一个正确认识。首先,职业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它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而不是普通教育的附属品,更不是高考失败者的选择。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且长期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的贡献;其次,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式: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待遇优厚的高级技工无人问津。优秀的技术工人是国家的紧缺资源,而当前“技工荒”的现象也只能由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的优秀人才来弥补。

2.树立全面的人才观,注重劳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父母应该能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子女的兴趣,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注重子女的全面发展;其次,学校应该开设一些与实践有关的课程,并组织一些与动手能力有关的实践活动,引进多方面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评价从各方面综合考虑;第三,对于已经步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应该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充分利用在职业院校短短几年的学习时光,掌握自己未来就业的各种技能。

3.职业院校自身的调整与改革,增强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职业院校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在大学不断扩招的今天,要能够坚定培养目标,发展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专业,而不是盲目地升本和转型;其次要注重办学质量的提高,吸收国外职业院校优秀的办学经验,改革落后的教学方式,提高人才的质量;最后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心理品质。在对学生个性进行关怀的基础上,加大学生吃苦耐劳和基本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可度。因此,转变人们对职业院校的偏见,需要职业院校通过自身的努力。

4.国家应该做好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首先,对职业院校学生可以采取优惠政策,提高补贴标准,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职业院校,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使他们能够专心学习;其次,提高职业教育从业者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职业教育,并表彰从事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形成良性的社会循环;第三,多举办技能类的比赛,在全社会形成一股爱动脑、勤动手、热爱发明和创造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余婉娜,饶异伦.文化传统下的中美职业教育观念比较[J].中等职业教育,2006.20.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戴娇娇,于辉.儒家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负面影响[J].商品与质量,,10.

[4]顾明远,黎忠义.世界教育大系德国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5]施德军.论马丁路德对德国人的工作观和职业观的影响[J].湘潭大学学报,,5.

[6]张英杰,徐涵.从文化视角分析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原因[J].职教论坛,2007,8.

中德餐桌礼仪文化对比 篇6

关键词:餐桌礼仪;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

一.共同点:中德两国人文地理和思想观念的差异导致两国的礼仪区别交大,但在餐桌礼仪方面,优雅得体却是共同的礼节习惯。无论是在中国餐桌还是在德国餐桌,宾客们用餐时都应坐姿端正,上身正直,昂首挺胸,切勿低头凑食,或者在够不到食物时起身取食。双腿不要交叉或翘腿,餐巾布应对折放于膝上。身体应与餐桌约一拳距离,两臂向内收且不要置于桌上,以免影响他人用餐。女士们出席宴会,常把自己打扮得亮丽动人,但也应该注意过浓的化妆品和过浓的香水味道会影响菜肴的香味。在喝东西之前,女士应用餐巾纸擦去口红,以免在杯子上留下痕迹,给人以不洁之感。当主人或宾客敬酒时,应遵循先长后幼,先宾后主的原则。敬酒词后,与其他宾客轻轻碰杯,辈分低者或地位较低者碰杯时杯子要低于年长者和地位较高者。出于礼貌,至少要喝一口不可直接放下酒杯。

二.不同点:1.就餐座次。在比较正式的宴请活动中,中德都非常重视座次的安排。中国人自古讲究等级制度、英雄排位,所以宴请的时候也是请年长者、主宾和地位高的人坐正对门的上座。其他宾客依次坐偏座。男女主人因为要接待客人和提供餐品,所以常坐靠近上菜位置的下座。德国是一个典型的西方绅士国家,谦恭礼让,女士优先。德国人宴请时使用长桌,女主人坐主位,男主人则坐餐桌另一端下位。主人为了方便大家相互了解,常把宾客们男女穿插着安排入座。但如果有情侣如胶似漆不舍得分开的话,主人也是很乐意关照的。德国绅士们总是最后落座,他们在帮女士们挂好外套,推好椅子后,才走到女士左边坐下。同时,从左入座在西方是最得体的入座方式。这体现出了德国“女士优先”和“右为尊,左为次”的礼仪观念。当宾客们都落座完毕后,在中国通常是由男主人宣布宴席开始,在德国则是以女主人打开餐巾布为信号宣布宴席正式开始。2.上菜顺序。中餐菜式多样,种类齐全。宴席中一般先上凉菜,后上热菜、主食和汤品。这样先凉后热、先淡后咸地循序渐进,让宾客既不会在刚开始就吃饱,也不会因为上一道菜的味道而影响下一道菜的口味。最后主人会提供茶水和水果。西餐则先是上头盘,也称为开胃品。顾名思义,开胃品目的在于开胃,用咸酸唤醒食客们的味蕾,刺激他们的味觉。然后是汤品,西餐汤品营养价值高,很符合德国人对营养价值的追求。接下来的副菜一般选择鱼类菜肴,因为鱼肉肉质鲜嫩且易消化。肉、禽类菜肴作为主菜,是西餐的重头戏,热量高,能为人体提供所需能量。最后用沙拉和甜品来调节肉食给人带来的些许油腻感。至于餐后饮品,咖啡和茶是再好不过的了。当然根据客人意愿有时也可以是葡萄酒或白兰地。3.饮食观念。美味与营养,谁更重要?这是中国人与德国人在饮食观念上的一个重要差异。中国人注重菜肴的色香味俱全,认为给人以味觉、视觉、嗅觉等全方位的感官享受的菜肴才是真正的美食。所以中国人在菜色和烹饪样式上不断创新,精益求精,追求舌尖上的美味。经过历史长期发展,中国就区域特色形成了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其独特的美味誉满全球。相对而言,德国人更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与搭配,不像中国人这么讲究烹饪技艺,菜品也相对缺乏特色。为了保持食物的自然属性,不破坏食物的营养,他们经常生吃各种新鲜蔬菜。德国人把精力更多地关注于科学营养的餐饮搭配,来为身体提供其所需的维生素。德国人的饮食观念属于比较科学理性的饮食观念。4.餐具的使用。中国人习惯用筷子,德国人习惯用刀叉,这是中德餐桌礼仪的最基本差异。这种差异与中德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刀叉和筷子表现出的不仅是中德进食工具的差异,还反映出了中德的生活观念。中国自古便是血缘社会,家庭观念根深蒂固。通常都是一家人围坐在桌旁用筷子合餐,一团和气。中国人也因此很注重人际关系与情感交流,是比较感性的民族。而刀叉经过不断改进与完善后,形成了复杂但分工细致的一套体系,各式刀叉各司其职,反映了分析哲学的思维。德国餐桌上,每个人都优雅地使用自己手中的餐具,这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分食制。这也使德国人学会逻辑理性思维,讲究独立、强调自我,而且有探索新世界的勇气。5.就餐氛围。会餐时,中国餐桌好热闹,而德国餐桌喜静。6.礼仪习惯与禁忌。中国传统家庭认为饮食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如果犯了禁忌,就会带来厄运。德国人在用西餐时,当需要暂停用餐时,无论是要停下来短暂休息,还是聆听别人说话,抑或是离席去打电话,都应该把叉子和刀子稍向内,呈八字,一左一右的斜放在盘子上。如需离席,还应在起身时把餐巾布搭在椅背上,表示一会还会回来继续用餐。在西餐结束时,要将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刀刃向内与叉子并拢,平行放在盘子上,而且要把柄放在盘子内,以便于服务员收拾。用餐完毕后,应把餐巾布从中间拿起,随意放到盘子的左侧,不需要叠整齐,以免服务员误认为是未使用的。

三.中德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原因。中国古代长期保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血缘关系组合成家庭为生产单位进行生产劳作,重视協作配合,深刻意识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中国人喜欢聚餐共食,也是为了加强群体联系、人情往来和感情沟通而德国主张民主、自由平等和独立,宣扬个人力量,看重个人价值,强调个人主义。中德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餐桌礼仪的差异。

结语:通过中德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对比以及原因分析,人们加深了对中德不同的文化传统的理解, 而且对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也有很大帮助。学习德国的餐桌礼仪文化能使中国在跨文化交流中多一份自信、多一份从容,更是多一份对彼此的尊重。这样才能继续传播“礼仪之邦”的美名,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蔡玳燕.餐桌上的德意志:饮食文化与德国人的民族性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 张文娟.浅析中西方餐桌礼仪存在差异的原因[J].现代商业,2009

[3] 刘芳本,叶本度.莱茵浪花:德国社会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于博(1988—),女,现供职于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助教,研究方向:德国历史与文化;

作者简介:邢月(1995—),女,现就读于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本科生。

中德文化差异下的语用失误 篇7

关键词:语用语言失误,社交语言失误,跨文化交际

不同文化的人会因为文化背景,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不同难以毫无障碍的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习惯以本文化的准则解释和评价别人的行为标准,这势必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质量,重则产生矛盾导致交际的失败。

如果一个把德语当做第二语言的人不能按照德语的规则遣词造句,人们会认为他是因为德语语言能力欠缺,是可以通过长期的训练弥补的。但如果他可以流利的使用德语,却频频出现语用错误就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认为这是不尊重他国文化的表现。就像Thomas(1993)在评论语用失误的严重性时指出:“语法错误可能显示出说话人还未掌握一定的语言能力,语用错误可能反映出说话人的人格有毛病”。

Thomas在1983年提出语用失误“两分法”,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言失误。沿用Thomas的观点,下文通过举例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以引起人们对双方文化不同之处的重视,减少语用失误。

1 语用语言失误

语用语言失误指非本族语者赋予某个话语的语用意义不同于本族语者通常赋予该话语的语用意义,或者是非本族语者把母语的言语行为策略不适当地迁移到第二语言中来从而造成的语用失误。

1.1 词汇差异

中德两种语言中有很多有着文化沉淀的词汇,这些词汇往往会引起不同的联想。下面本文从众多词汇中抽取几个有着不同隐喻意义的动物词汇进行对比。

比如在汉语中“猪”不禁让人联想到蠢笨肮脏的事物,通常带有贬义。德语中却相反,“猪”是幸运的象征(Gluckssymbol),Schwein haben是指出人意料的好运。基于这一层面的含义,在德国有些地区在射箭比赛中,箭靶绘一只野猪,射中即代表着好运。另外“鼠”通常是以胆小怕事、目光短浅的坏人形象出现带有明显的嘲讽意味。从成语“鼠目寸光”,“胆小如鼠”都可以看出来。而在德语中完全没有贬义的意味,口语中“suse kleine Maus”指的是可爱的小宝贝,在习语中“鼠”的含义也相对中立。

以上几个词表层意义上看,他们是对等的,对于文化内涵而言却不完全对等。所以在交际活动中不能想当然的把各自的语义联想强给对方,就会在交际过程中产生无形的干扰,阻碍交际。

1.2 写作风格差异

很多德语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深受汉语写作风格的影响,把汉语中的写作策略不恰当的迁移到德语写作中去。

儒家思想所提倡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也体现在了汉语写作上。在汉语写作中很多学习喜欢引用古诗,成语,习语让文章看起来更具有说服力。这也跟从小接受的写作教学时是分不开的,因为老师鼓励学生在写作时旁征博引,借用前人的话支撑论点。这种自小培养的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文写作模式也被学生们套用到德语写作时,自然会让人觉得没有说服力。

德国人在写作中更重视篇章结构,强调论证有理有据,避免引经据典的泛泛而谈就像《德语实用语体学》中指出的:“……在德语文章中人们对一篇文章评价时,主要是看它是否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而不是以大量的引证和谚语来表示自己的博学多才和合乎社会道德规范。所以,谚语和成语在现代德语中用得越来越少”。

2 社交语言失误

社交语用失误是指不了解对方文化背景差异及风俗习惯而造成语言表达有失得体。

2.1 礼貌

Brown和Levinson在1978年发表的《语言运用中的普遍性:礼貌现象》的论文中谈到礼貌就是“典型人”为满足面子需求所采取的各种理性行为,即在言语交际中顾及发话对象感情或面子的接人待物的方式,但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缺失而无意中威胁到他人面子的行为很是普遍。

2.1.1 话轮转换

中德话轮转换的方式不一样,和中国人相比德国人谈话间更少重叠。中国人在一起对某一话题发表评论时,常常会同时几个人发言,这表示这一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但如果把这种交际方式运用到和德国人交流中时,德国人会中断讲话,在他们看来只有在意见不一致是才会急着打断别人。一场发言被打断好几次会威胁到德国人的面子,只有挫败性的中断发言。

2.1.2 人情往来

中国人无论是请客吃饭还是送礼,都爱出于礼貌推让一番,让自己和对方都保全面子。所以在上述场合中经常会听到“不用了”,“我来付”之类的客气话。但这在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则倒表示拒绝。例如一位中国人在德国拜访一位朋友,朋友热情地要请他吃放,处于礼貌他对让说“Nein,ich lade euch zum essen ein”,朋友看到情真意切就没再推辞,因为在德国人看来如此推来让去实在是没必要。最后当然由这个中国人签单付账。德国人会觉得中国人公私不分,热情有余。中国人会觉得德国人待人不诚恳,没有人情味。

2.2 隐私

2.2.1 语言层面

在个人隐私及禁忌话语方面也容易产生误解。人际交往往往是从打招呼开始的,通过“招呼”,双方还可以拉近距离,找到共同的兴趣,共同的语言,并建立平等的关系。不同国家的招呼语都有一个共性,使用的语言都是高度程序化的套话,然而就是这种套话也很容易引起误解。过去中国人见面爱问候:“你吃了吗?”但如果你跟德国人打招呼时说一句:“Essen sie”,会让对方误认为你要请客从而产生误解。因为缺少对文化差异认识的知觉和敏感性,很容易把自己语言的话语翻译成目标语,而不考虑这些话语应该遵循的交际规范。更有甚者问出下面的问题:Sind Sie verheiratet?Wieviel verdienen Sie?这种在中国人看来情味十足的话题会让西方国家的人感到隐私受到侵犯。

2.2.2 非语言层面

非语言手段的符号性质在各个文化中是不一样的,因而在跨文化交际中难免会发生对其错误的解析。在非语言交际过程中,还有一系列其他手段可以用来传送信息。虽然人们很少意识到,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空间,即习惯与人保持一定距离,当然每种文化对这种距离的界定是不一样的。有的中国人喜欢说话时紧挨着别人,以示关系密切,但这会德国人感到别人介入到隐私空间,他们会下意识的后退几步,如此循环引起一场不愉快的对话。另外在德国银行和邮局,人们排队时会主动与前台办手续的顾客保持一定体距,以便不刺探到别人的隐私。

3 结束语

语法失误和语用失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外语学习者可能语法掌握的驾轻就熟,可语用错误却五花八门。这就要求老师在外语教学中不能把文化和语言割裂开来,而是在教授语言时把文化知识渗入其中,增强学习者的中德文化差异意识,引导学习者从不同的认识角度学习中德各自的文化标准,减少并逐渐避免跨文化中的语用失误,使交际顺利进行。

另外需指出跨文化交际是个相互的过程,一方面我们尊重德国人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同样德国人也要了解中国的文化模式,风土人情。既需要尊重别国文化也要维护自己的文化,求同存异,对外来文化有选择的吸收才是长久之计。

参考文献

[1]Thomas 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83.

[2]徐夏萍.中德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对德语教学的启示[J].内江科技,2009,30(6):29,44.

[3]王黎红,姜峰.社交语用失误与中德文化差异[J].东北大学学报,2005.

[4]王羽桐.浅析鼠、牛在德汉习语中的不同形象[J].德语学习,2009(1):26-28.

浅谈经贸领域中的中德文化差异 篇8

一、商务谈判

1、明确行为方式与模糊行为方式

我们知道, 德语是一门严谨的语言。那么跟德语一样, 德国人在商务谈判的时候, 也表现的非常严谨认真。他们经常使用“不得不”、“必须”等词汇, 容易给人留下发号施令的印象, 实际上这正是德国人倾向于明确的行为方式。在谈判的时候, 德国人喜欢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喜欢实话实说, 有问题会直接说出, 而不会像有些中国人那样偏向于用迂回、间接话语方式让人感悟。在对待谈判中的“不”的问题上, 中国人喜欢用模糊的表达方式婉言拒绝, 或让人感到拒绝, 如用“让我们考虑考虑, 让我们再研究研究”、“到时候再说”、“下次再讨论”、“另找时间”或“请等电话”等等, 这往往使德国人不理解, 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对对方的不信任或者不重视, 或者故意在拖延时间。在谈判的时间上也能体现不一致性, 比如双方约好早上九点会面谈判, 德国人能精确到分钟甚至秒, 而中方代表在时间的掌握上来说相对比较灵活, 提前或推后半个小时的并不少见, 在时间上没有严格的限定。当然, 随着中德在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的接触交往越来越多, 我们发现中国人变得越来越守时, 更加尊重德国人的“明确时间观”。

2、法理重于情理与情理重于法理

中国商人和德国商人的区别体现在拟定合同上。中国人注重口头协议或合同, 有时会因为各种原因小范围变更合同条款, 认为出于“人情”德国人不会重视, 而事实上在这方面德方是不能接受的, 德国人对已经拟好的合同非常重视, 不会随便更改。一般在这种情况下, 德方会派人和中方再次进行详谈, 然后很正式的再将合同拟定明确, 而且合同做得非常仔细, 对待合同的态度也非常认真。拟定合同之后也要有律师的敲章, 这体现了德国人注重法理。而中方在商务谈判的时候, 喜欢介入谈判之外的话题, 例如天气、家庭、城市印象等, 这种“热身”方式在中方看来是拉近彼此关系的一种很好表达方式, 而在德国人看来是在浪费时间, 德国人只按照合同办事, 在情和法之间只会选择冰冷的法, 他们认为规则和法律才是解决事情的依据, 常常把一些细节问题也写入合同, 而中国人却把情放在第一位, 较之法律更看重“人情”。所以一旦有一方违约, 两国对待合同履行的不同态度会使谈判结果变为浮云, 甚至德方会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进行索赔或者退货, 而丝毫不讲“情面”。

二、餐桌礼仪

1、个人主义与群体意识

在德国甚至在西方, 个人主义受到提倡, 个人意愿受到尊重。而在中国, 人们更多的认同“群体意识”, 人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 而是一个“圈子”、“组织”或者社会中的人。人们重视彼此之间的关系, 会注意到他人的感受。这也直接影响了商务活动中必要的一个内容:餐桌礼仪。中国人宴请客人使用圆桌, 会根据主客双方来安排入席, 就餐过程中, 主人和任何一位客人进行交谈, 但也不能忽视其他客人, 每位客人都要招呼好, 敬酒也不能少了任何人, 这体现了中国人对“群体意识”的认同, 重视彼此关系, 要顾及到“一桌人”的感受, 所以中国人吃饭的时候频频举杯, 场景十分热闹, 体现了中国人和谐统一的群体观念。而德国人更习惯分餐制或者“自助”, 自己吃多少自己决定, 没有人会为你夹菜, 也不用去考虑他人的需要, 这种就餐方式是个人主义的体现。在就餐过程种, 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三三两两轻声交谈的场景, 这跟中国的餐桌文化有很大的区别。

2、“不客气”与“客气”

歌德说, 谁显得客套, 谁就不诚实。然而中国人在宴请客人的时候, 就相当的客气。他们认为菜肴要丰富, 酒水品种应齐全, 要确保客人“吃好喝好”。崇尚简单的德国人面对热情的中国人, 有时显得不知所措。一次, 某单位领导宴请德国客人, 该领导爱好喝酒, 对待德国客人也非常热情, 频频敬酒, 实惠的德国人三杯五杯下肚, 已经坐不起来。事后, 他非常恼怒, 认为是在戏弄他, 而并非觉得该领导“客气”, 生意也自然没有做成, 这就是两国文化差异所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德国人有时显得“不客气”。面对自己喜爱的食物, 他们会直接要求:“能再给我来一份吗?”、“再给我来一杯, 好吗?”而在中国, 即便客人没有吃饱, 也会表示已经吃饱而无须添菜。中国人赴宴到德国人家中, 饥肠辘辘回家的大有人在, 他们就是太过于“客气”而委屈了自己的胃。

三、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方式

1、就事论事和就事论人

对待事情德国人更多倾向于就事论事处理方式, 主张人事剥离, 因此他们不怕影响人际关系, 遭受社会制裁。这种以理性为基础的处事方式决定了德国人对待争论和批评的反应方式, 对他们而言, 争论一般不涉及人, 只是针对事由, “批评”和“争论”更多被看作是对事情的审视和审核过程。有一位在华投资的德国商人, 因为工作的关系居住在中国。他楼上邻居家有小孩练习钢琴, 声音传到楼下。他认为影响到他, 立即到跑到楼上这家住户说明情况并要求其停止练习, 并马上向居委会反应。这种对事直言不讳的批评方式让楼上的住户感到失面子, 认为德国人不够宽容, 是在针对他们。谁想第二天乘坐电梯时他们互相碰面, 德国人却友好的跟他们打招呼, 好像完全忘了昨天对他们的批评, 这让楼上人家觉得很尴尬, 不知如何看待这位德国人。因为中国人在在处理事情时首先面对人, 确定事和人的关系, 有的时候“是非”和原则要轻于人际关系, 他们认为“远亲不如近邻”, 在钢琴声对其他住户影响不是很多的情况下不必那么大惊小怪。

2、平等取向与等级取向

在和德国人经济往来中, 德国人反应比较多的是中方的效率问题。当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的时候, 常常会延长时间。这时候德国人就不理解了, 其实这时中方正向上级请示或者商讨, 等领导决定了以后才会予以回复。这反应了中国人的等级取向, “下级服从上级”观念深入人心。德国人主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通常在会上决策时不分上下级, 积极参与, 从自己的角度对决策提出个人看法和建议, 而在中国, 基于“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的这一理念, 一般下属对上司不会提出异议或反对, 认为做决定是领导的事情, 不属于下属的权限范畴, 这种由等级取向所导致的行为方式和反应方式常常被德方误解为无工作积极性和无创意性的表现。

3、注重隐私与注重亲密无间

还有一点必须说明的是, 在中国文化氛围里, 刚刚认识的朋友们会问及一些私人信息, 比如“您来自哪里?”“您结婚了

>> (上接第32页)

摘要:随着中德之间的贸易、经济合作的飞速发展, 中德之间的经贸往来已变得越来越密切。本文主要从商务谈判、餐桌礼仪以及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方式这三个角度来比较中德文化差异, 目的在于敏锐我们的文化意识, 理解他我文化, 促进跨文化交流, 化解中德文化之间的跨文化困境。

关键词:经贸,中德,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王志强.文化价值取向与文化行为方式——中西文化价值和文化行为不同性探析[J].德国研究, 2007 (1) :43-49.

[2]顾力行, 王志强.从跨文化角度理解中西文化行为的差异//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人:交际与传播[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193-200.

[3]陈朝阳, 陈京亮.浅谈中德商务谈判差异[J].商场现代化, 2007 (12) .

中德饮食文化差异 篇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年) 》指出: “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两个概念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校企合作”是办学层面的概念,是一种办学模式; “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层面上的概念,是一种育人模式。“校企合作”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它是“工学结合”的基础。

“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发挥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将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教育有机结合,满足企业需要,基本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无缝”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模式中的“学”包含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在企业进行的技术与实践课程学习、职业素质的培养; 模式中的“工”指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作为企业员工,进行顶岗工作,企业给付学生相应的劳动报酬。

二、中德两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差异

( 一) 招生方面

德国的职业学校在招收新生时对学生有工作经历要求。职业学校不向社会直接招生,也不与企业直接联系,而是由企业招收培训生,提出申请,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教育企业”先接受职业培训。应用科技大学和职业学院的培养对象是经过“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和具备大学入学资格的完全中学的毕业生。完全中学的毕业生要求有一定时间的预习,有的专业要求新生有26周的实习,以积累实践经验、感性认识,以便为理论实习打下基础。另外,学生在入学前需要和企业签订雇佣培训合同,然后再到相关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 以学徒和学生的“双元”身份,分别在企业和学校边学习、边实践,完成学业。有些职业学校如果收取学费,学费的90% 由企业承担。在德国,想就读职业学校很不容易,企业的资助体现出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意识,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更加符合企业要求,同时保证了职业学校新生的高素质。

我国的职业院校主要由学历性的职业学校( 包括初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和技工院校( 包括普通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 组成。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对象是具备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及少部分参加对口单招的中职( 中专、职高、技校) 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必须参加全国高考( 江苏省从2011年起进行高职“注册入学”试点) ,学生的录取在普通本科院校录取工作结束后进行。参加对口单招考试且成绩优秀的中职毕业生,也将被录取到高职院校继续学习。中等职业学校及技工院校的招生对象是初、高中( 中职) 毕业生,对考试没有入学分数的要求。初等职业教育是指在完成小学教育基础上实行的职业学校教育。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一般的地区都能够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少数老少边穷地区尚有办初等职业学校的可能,但是这种职业学校教育会越来越少。据一项调查显示,在普通高中学生中仅有1% 的学生愿意主动就读高职院校,愿意参加对口单招考试的学生比例也较小。

( 二) 专业建设方面

德国“双元制”模式的专业建设工作都是由企业直接参与和学校共同完成的。每个专业都成立专业委员会,其成员主要由企业代表、行业协会代表和学校代表组成,负责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检查和调整。学校的课程设置、实验安排、实训实习次数及时间的确定、考试的组织和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等都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决定的。企业参与实践教学并组织考核,行业协会负责职业资格考试,学校负责理论教学的考核,因而培养的学生很有针对性,不会产生学用脱节的现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受益最大;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企业担负的责任也最大。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国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主要是由学校负责,行业企业很少参与。教育部鲁昕副部长说: “现在仍然有很多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的职业岗位不能很好对接,内涵也落后。有人曾说,我们职业学校所教的与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的相比大体上要落后十年,这样必然会给就业带来困难。”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学校应主动适应产业不断调整的需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通过建立职业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定期对话机制,推动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 三)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进门难、要求严、待遇好”是德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由于“双元制”职业教育有职业学校和企业两个基本教育和培训场所,这也决定了德国职业教育教师整体结构具有“双元性”。在德国,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职业学校教师( Lehrer) 和企业教师( Ausbilder) 。教师队伍主要由专职和兼职两部分组成。兼职教师除了少量的大学教授,绝大多数来自企业。他们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能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及技术改进等方面的最新情况与学生所学的内容紧密、及时地结合起来,真正体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凡要成为科技大学或职业学院的专职教师,除了要具有博士学位,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五年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有三年在企业的专业工作经历。此外,每隔一段时间,每位教师要到企业去了解、研究,以熟悉掌握企业最新发展动态。实训教学专、兼职教师由企业提供。这些实训教师一般是完成“双元制”职业培训后具有五年以上职业实践的“师傅学校”毕业生或是经“双元制”培训后具有两年职业实践的各类技术学院毕业生。此外,他们还要通过教育学、心理学培训,工作两年以后,符合国家的《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者才可担任。

“双师型”教师是我国职业院校教师的特色。与职教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师资引进渠道单一。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引进的教师大多数是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的,相当一部分新任教师未通过教育学、心理学培训,不具备师范素养及教育教学技艺; 也没有像“双元制”那样在企业培训、工作的经历,缺乏与专业相关的生产实践知识和动手能力,这就造成职业院校技能教育与企业技能操作脱节,因而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第二,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一是学历达标率低; 二是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严重缺乏,教师学历层次整体水平偏低。第三,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中低职称教师较多,高级职称学历偏少。第四,兼职教师授课质量不高。引进企业工程师或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主要是选取他们的一线技能,让企业的工程师或专家把先进的生产理念、生产技术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校内找到师傅的感觉。但是,由于兼职教师主要来自企业,他们缺少教育理论知识,对教学大纲的编制、教学方法的选择、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等不太熟练,导致教学效果不如校内专职教师。

( 四) 实训基地建设方面

“双元制”模式十分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理论和实践之比为3∶7或2∶8。虽然学生的实训、实习主要在企业,但是学校也有自己的教学车间,补充企业无法完成的实际训练,同时为理论教学提供直观的演示手段。校内实训设备先进,实训环境优良。学生在接受训练时直接接触的各种仪器、设备和工具保持了与企业相当的水平,有些设备是企业正在使用或者将要使用的设备,具有工厂车间和学校实训基地两个功能。设备来源有企业投资、联合投资和无偿捐赠等形式。这保证了学生毕业上岗后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我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主要有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种类型。校内实训基地具有开展实践教学、职业技术培训、技术研发、生产、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训导等功能。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有学校自建、校企共建、政府投入等模式。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在硬件设施上滞后于行业企业的生产实际,不能与生产一线的实际技术与工艺衔接,不能开展代表行业企业先进技术的训练项目。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还是以学校自建为主,资金投入相对短缺,共享机制难以建立,在同一区域内成立职教集团、建设区域性实训基地的进程相当缓慢。校外实训基地是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与德国行业协会认定培训企业不同的是,我国职业教育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由学校负责的,仅仅是通过与企业联系,建立定点实习单位,并成为校企合作的平台。但是,由于校企合作的观念不一致,在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时,大多数企业( 行业) 不愿意投入资金和人力,学校也不愿意投入资金到实习单位,抽不出专职教师到企业指导和管理实习工作。此外,各级政府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认识不到位,建设规划不到位,建设工作跟不上,对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的支持力度不够,学生技能训练、社会职业培训、工种技能鉴定、企业订单培养、培训等多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缓慢,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能力受到严重制约。

( 五) 实践教学方面

职业学校和企业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两个基本教育和培训场所。职业学校和企业按照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共同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学校的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严格的理论( 包括实训理论) 教学; 企业的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专业训练,接受企业严格的实际操作培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注重实用性,与实践紧密联系,服从实践需要,实践需要什么理论就学习什么理论。应用科技大学的学制为4年,其中到企业实习、实践时间不能少于1年。职业学院学制为3年,其中一半时间要到企业接受实践技能的培训。在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来自节约人力成本和获得人力资源。企业并不是把接受学生实习看成是额外负担,而是认为在承担相关的各种培训费用、并付给学生相当的津贴后,还是能从学生的劳动中获得一定的净利润。此外,更重要的是企业通过职业教育,无须广告、无须适应期、无风险,就能获得本企业需要的后备职业人才,大大节约了资源成本。同时,社会对企业职业教育的认可也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实习,能够使自己在现实的企业氛围中获取有价值的实践经验,能够亲身经历技术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变革,从而学会各种职业和社会的能力、态度和行为方式,毕业后即可投入工作。

我国职业院校普遍实行“2 + 1”模式和“工学交替”模式培养人才。“2 + 1”模式是指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技能实践训练,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并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在学校、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 设计) 。“工学交替”模式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到企业生产实践与在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紧密结合的合作教育模式。学生第一学期就到企业实习,由企业负责学生的入学教育与专业思想教育,学生通过轮岗实习,了解现代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技术,了解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感受企业文化; 第二、第四、第五学期学生在学校进行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 第三学期又到企业进行顶岗参加生产实践,第六学期则独立上岗并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设计) 。这种模式表现出更大的教学灵活性,“工学结合”实施效果更加明显。但是,我国职业教育开展顶岗实习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主要由企业负责,但企业却不太对学生的实习成效负责;难以解决学生在实习时遇到的安全问题; 学生的薪酬无法得到保障; 学生学习的内容与职业技能培养关联度不高等。因此,需要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企业在培训技能人才方面的行为。

( 六) 成绩评定方面

“双元制”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业是在学校和企业两个环境中完成的,因此,学生的学业成绩及技能水平的考核也是由校、企双方共同确定的。考试一般分为基础理论知识课程考试、企业实践课程考试、毕业论文( 设计) 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基础理论课程考试由学校组织进行; 企业实践课程的考核由企业负责,是在企业指导教师的安排下,依据相关标准和要求完成的; 毕业论文( 设计) 由企业和学校配合完成,企业指导教师是第一指导教师,学校教师是第二指导教师,论文( 设计) 的内容必须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相关联,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论文( 设计) 答辩及成绩的评定由企业和学校联合进行; 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由行业协会( 如手工业行会、工商行会等) 组织,是对学生某方面学术水平和技能等级的鉴定,按照不同的培训职业,分为伙计证书、技术工人证书、助理人员证书或商业助理证书等,鉴定合格者获得相应职称,确认其有某方面的任职资格。职业资格证书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证书,学生只有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毕业,并被企业录用为正式员工。

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成绩( 能力) 评价主要是由学校教师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和评定的。虽然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职业环境,指导教师( 师傅) 也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进行考核,但是,对于此项工作,企业还是不能足够重视,不承担保证学生实践教学质量的责任,学生的成绩评定权主要集中在学校内部。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按照“双证书”要求,将学生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挂钩,强调学生只有课程( 理论和实践) 全部合格,并取得对应工种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者,才能达到毕业条件,核发毕业证书。由于我国职业院校设置的专业与社会职业之间存在差异,职业资格证书往往只是对某种知识含量少、技能要求低的单一工种的鉴定,职业资格证书单一化、简单化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专业技能。此外,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技能鉴定中,考核过程及成绩评定大多数也都是由学校做出的,因而无法正确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导致难以实现“双证融通”。教育部鲁昕副部长说: “现在不少地方对学校的评价还是教育部门单方面说了算,行业、企业和社会等多方参与评价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因此,我国应积极探索并建立由学生家长、用人单位、行业专家、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新闻媒体等共同参与评价的机制,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学生学业成绩、学生就业和就业质量、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进行评价。

三、德国“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 一)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招生工作

1. 学校制订招生计划。( 1) 学校事先进行市场调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本校专业、师资、设备、上年招生数、往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科学制订招生计划,设置和调整相关专业,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真实、全面、及时向社会发布,并指导学生报考。( 2) 对于企业有需求、学校尚未开设的专业,应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并纳入招生计划。

2. 校企合作共同制订招生计划。( 1 ) 订单式培养。所谓订单式,是指由职业院校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由企业向学校有目标地发出订单专业、订单人数,学校再依据企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数字,为企业培养直接上岗人员的一种模式。具体做法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招生( 人才培养) 计划,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全过程,分别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和生产实践,学生毕业时由企业安置就业,学校做好毕业生就业的跟踪服务工作。这种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岗位针对性强,适应能力好,“工学结合”教学措施得以落实,实现了学生毕业与就业的“零对接”,培养出能达到“零距离”上岗要求的人才,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使职业院校的办学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更好地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 2) 冠名式培养。所谓冠名式,是指用企业的名字为班级命名的由企业委托培养人才的培养模式。它是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形式。具体做法是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在新学年招生前,将冠名企业需要培养的人才列入招生计划,组织专门的定向招生,或从在校学生中为冠名企业选择学生; 在实施教学前,根据企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企业文化、生产经营理念等调整教学计划,选择教材,有些冠名企业还供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由校企双方共同组成师资队伍,担任理论和实训教学任务,学生实习由专业教师跟踪到企业组织实施,学生毕业后全部由冠名企业安置就业。在这种模式中,“学校像工厂,老师像师傅,学生像工人,班级像车间”,学生身在校园如处工厂,有身临企业之境的感觉。

3. 校企共同举办在职技工高技能提升培训班。“对在岗职工的培训,也是职业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要抓好“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继续学习”,要“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普遍的、持续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快培养高级工和技师,建设学习型企业”。为了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校企双方应共同对企业在职技工开展高技能提升培训。参加培训的学员由企业选拔确定,培训内容以学员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内容,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研讨式现场教学。培训结束时由校企双方共同组织考核,对合格学员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4. 健全多渠道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实施助学金制度和免学费制度,完善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资助政策体系,保障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促进教育公平。

( 二)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同于普通学校,所谓的专业是对应职业岗位而言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要充分考虑市场变化,必须紧密结合地方和行业的发展规划,既要瞄准企业生产一线的岗位工种,又要具有前瞻性。设置的专业应符合企业需求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设立适应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要注意开发建设贴近区域产业、民间工艺等特色专业,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要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新职业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等,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各方面专家,对专业目录进行调整。新的专业目录一定要适应就业的需要,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要能够体现新工艺、新知识、新技术、新水平,要更加贴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通过专业目录的调整,从根本上解决专业与职业岗位不对接的问题,解决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不对接的问题。

( 三)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保障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1. 严把人才进口关,拓宽师资来源渠道。打破师资来源主要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观念,政府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并支持相关企事业单位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职业教育专、兼职教师。

2. 对职业院校教师有实践经验的要求。我们应借鉴职教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和一些好的做法,如德国规定: 职业院校教师必须具备五年的职业实践经验,其中三年在企业的专业工作经历。我国应制定规范的职业院校教师准入条件,尤其对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经历应制定统一标准。凡是在职业院校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除了必须具备教师资格,还应具备相关的企业经验。

3. 认真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对于职业院校教师实践经验的要求,我国则规定: 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通过教师的挂职、顶岗锻炼、合作研发等形式,组织教师深入到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一线,系统掌握业务流程,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强化实践技能。

4. 依托高校和企业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要在高校、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建立专业教师培训基地,完善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定期培训制度。学校要根据需要,聘请企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为学校教师举办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内容的培训班;企业安排研发创新人才和生产一线优秀高技能人才,在研发或生产现场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能够使职业院校师资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接触企业运行、提升专业能力。

( 四)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1.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1) 一般专业应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建设实训基地。学校为满足企业需要建立实训基地。合作企业根据自身需要,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投入部分资金用于购买教学实习设备,或企业将自己的设备无偿赠送给学校,建立相关专业实训室。这样做能够为企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技能人才。( 2) 重点专业应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建设实训基地。学校的每个专业都应在相关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应建立在企业的生产车间,由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和生产车间的技术骨干负责指导,使学生在熟练掌握生产操作技能的同时,也能受到企业理念、企业文化的熏陶,体会企业管理的真谛。

2. 产学结合开展实训。( 1) 企业在安排生产任务时,必须同时安排学生的实习实训,即学生的实习实训过程也是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学校将企业生产现场作为工学载体的结合点,将学生生产的产品作为检验工学结合实效的有形标准。这种做法既促使学生掌握了真本领,提高了生产操作技能,同时又促进了合作企业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 学校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组建由企业专家和专业带头人参与的产学合作委员会,具体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确定课程改革方向等; 定期召开专业咨询论证会,为企业开展产品开发、技术推广及培训,真正做到学校与企业“双赢”。

( 五) 建立多方评价机制

“最大的认可是实践认可和社会认可,最终是用人单位的认可”。也就是说,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是以用人单位需要和满意度来评价的,企业认为有用的人才,就是职业院校要培养的人才。现代职业教育的办学是开放的、多元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必须创新,教学模式也必须与市场需求一致,职业院校办学的生命力在于校企合作,关键在于企业的参与。

1. 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教学评价。坚持高技能人才由企业评价。校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共同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监督机制,由企业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质量评价监控; 由企业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环节督察和评价。

2. 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学生能力考核。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前,由企业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进行考核,在学生实习期满时,企业再对学生的操作技能( 职业能力) 进行考核,同时对学生的职业品质、道德品质、综合素质、实习表现、日常生活的管理等做出评价,并以此作为学校推荐就业和企业招录的依据。

3.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进行跟踪调查。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学校要派有关专业教师,到企业当面了解毕业生的适应情况,倾听毕业生的意见和建议,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共同对毕业生进行技能提升指导和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等内容的综合素质指导。这样做不仅可以改进教学,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技能人才服务,还能够赢得企业的信赖,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

4. 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大力推行学历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鼓励学生注重技能的培训和提高,多参加如CAD证书、钳工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摘要:文章从招生、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对中德两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存在的差异,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特点,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80年代初的中德文化交流 篇10

中国和联邦德国1972年10月建交,但文化交流并不广泛。1979年10月,中国外交部部长黄华与联邦德国外交部部长根舍在波恩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文化合作协定》。这个协议签订以后,文化交流才真正多了起来。1979年10月,世界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率领的柏林交响乐团一行220人来华演出,引起轰动。访华前,我去拜访过卡拉扬。1980年,话剧《茶馆》到联邦德国、法国、瑞士三国十多个城市巡回演出,历时50天,是新中国话剧历史上第一次出国演出。我为这次演出做了部分准备工作。

1981年,中国京剧院派出70多人的演出团,首次参加了科隆的“世界戏剧节”,并于6月下旬到7月中旬在西德各地和瑞士巡回演出。我参与了长达半年的筹备工作,并在西德的演出中全程陪同,至今记忆犹新。

筹备工作几经周折

事情的起因是,听说我在为中德两国的文化交流寻找合适的项目,我的德国朋友,波恩大学社会学教授、德国社会民主党党员施瓦策尔向我推荐了当年将在科隆举行的“世界戏剧节”。这是当时欧洲颇有影响的文化戏剧活动,他介绍我去同世界戏剧节组委会秘书长维特曼谈谈。

维特曼告诉我,欧洲是世界古典和现代戏剧发祥地,参加世界戏剧节的有多国艺术家、文化人和各种剧团。如果有中国京剧团参加,一定能增加戏剧节的光彩。我感觉,利用戏剧节弘扬中国传统京剧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欧洲人一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敬慕之心,这可以让西方看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在恢复传统文化上的决心和行动。

按照《文化合作协定》,两国文化部门每年要签订年度文化交流协议。经过谈判,我代表使馆文化处,以中国文化部的名义和德国外交部(德国联邦政府没有文化部,只有外交部文化处)签订了协议,把参加戏剧节列入交流项目。

两国政府文化交流管理体制不同,中国由文化部负责,德国外交部只负责签协议,具体事务都由戏剧节组委会按照商业规则进行。中方负担国际机票和演出人员补贴,其余费用都由德国演出公司出。德方到中国的交流项目也是同样的。在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再次感到德国人的严谨和“抠门”。所有细则都要列入合同,一切按合同执行。如后来有的中方演员生病了,因为此项没有列入合同,看病的费用德方就不肯出。

从国内的出访角度考虑,希望能多去一些国家。一开始考虑去德国、瑞士、意大利和法国四国巡回演出,但由于戏剧节的时间是夏季,这是西方人的休假季节,法国和意大利没谈成。而维特曼从商业角度考虑,总想尽可能多地安排演出场次,以增加门票收入。所以,除了科隆戏剧节三天外,其他城市的巡演都是大城市两天、小城市一天,从南到北来回跑。

中国京剧院当时有三个团,出国演出这样的好事,一开始都争着来,但一听说是这样紧张的演出安排,又不想来了。维特曼对中方的反复很不适应,我夹在中间,只能两边做工作。好在国内总算同意了这样的安排,最后决定由京剧院一团来德国演出。

德方需要中方提供演出剧目和剧照等,以订剧场、制作海报和节目单,但左催右催催不来。按照国外的习惯,大城市的歌剧院通常提前一年半就预定出去了。举办世界戏剧节的科隆,剧场更是紧俏。等到终于可以订的时候,科隆大剧院已经订不上了,只好订科隆体育馆了。

1981年4月,国内派了3个人来打前站,一个负责舞美的,一个负责音响的,还有一个是文化部的翻译老洪。

老洪我早就认识了。文革前,他在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工作。1959年是国庆十周年,民主德国德累斯顿交响乐团100多人来华演出。我作为北京外语学院德语系的大学生,被借调到对外文委,参加了这次接待工作,认识了老洪。改革开放后,我们又常常碰到。

打前站的小组带来了剧照和剧目等。剧目要翻译成德文,还要印刷。照片很粗糙,但德国人的修片技术很好,做出来的海报效果不错。海报上只有简单的一行字:“中国京剧团来了!”我说:这么简单啊?对方说:越简单越好呢。后来果然效果不错。所有演出场所的票,全都售罄了。

我开车带着打前站的3个人,沿着演出路线,看场地、订食宿和安排交通工具。准备工作极其繁琐,好在都一一落实了。

“京剧文戏接近于欧洲古典歌剧”

代表团一共70多人,50多个演员,20多个工作人员。除杨春霞60年代到西德演出过,其他演员都是第一次来德国。

作者(后排右一)与来德访问的中国京剧院部分成员合影。前排右一为袁世海。

第一天到德国,演员们坐在宾馆大堂等候入住时,几个演花脸的演员摘下帽子,齐刷刷的五六个大光头,引人注目。后来熟了,他们告诉我,早就给团里打了几次报告,申请买假发,团里都说没钱,不给买。

中国京剧院带来了三套节目,轮流演出。武戏有《大闹天宫》《野猪林》《虹桥赠珠》《档马》《三岔口》等,文戏有《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秋江》《拾玉镯》等。

本来订体育馆是无奈之举,但后来意外发现它的好处。相比歌剧院,体育馆能容纳更多的观众;歌剧院除了幕间外不能鼓掌,在体育馆却可以尽情地跺脚、拍凳子、叫好,气氛热烈。

三场演出,2700个座位的体育馆每天座无虚席。几百名观众从外地赶来,买不到票,就站在门口不走。我跟德方商量,卖站票给他们,凡事一板一眼的德国人就是不同意。后来我让人悄悄打开侧门,放了一些观众进来,让他们在后台看演出。

压轴戏往往是袁世海和杨春霞合演的《霸王别姬》。袁世海戏一完还来不及卸妆,就在后台被观众和记者团团围住了。看到德国观众这么热情,他很惊喜。应大家要求,他简略讲述了8岁从艺以来近60年的舞台生涯。

他还乘此机会征询意见,问京剧文戏能不能被欧洲观众所接受。一位德国戏剧研究者说:“有些观众喜欢武打戏的热闹场面、高难度技巧和精确配合,但是很多人会更喜欢文戏,因为欧洲观众有观看歌剧的传统,而京剧文戏接近于欧洲古典歌剧。”一位戏剧家说:“不仅如此,中国京剧对德国现代戏剧有不小影响。如京剧中的‘间离效应‘写意和‘象征性手法,都被德国戏剧所借鉴。京剧《赵氏孤儿》曾被德国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改编为一出德国剧。”一位德中协会的负责人说:“我尤其喜欢《霸王别姬》。这个取材于历史故事的戏,有英雄与美人,虽失败却有英雄气概,伴有优美的歌唱、念白与舞蹈,情节动人,很像欧洲的古典歌剧,欧洲人会喜欢的。”还有一位德国朋友说:“德国人看歌剧同中国人听京剧是一样的,都在‘听,在于欣赏,在于心灵的纯净。我还希望能看到京剧的整本戏。”这些话让他十分高兴,约我当晚到他那里去坐坐。

当晚,我如约到袁世海住处去。他依然沉浸在兴奋之中,给我讲了这样一件往事。

1974年8月的一天傍晚,他和3位京剧老演员接到通知,到周恩来那里去谈谈。坐下后,周恩来热情地说,白天没有空,晚间趁吃晚饭时请你们到这里来,略备些菜,我做了些狮子头,请大家尝尝,随便谈谈。

周恩来说,自己也是一个戏迷,在南开中学时也演过戏,喜欢看家乡的越剧,也喜欢各个地方的戏。席间,他提出了京剧文戏能否走出去的问题。他说,现在出去演出的都是京剧武打戏。有人告诉他,文戏出去外国人听不懂看不懂,可能站不住脚。“京剧外文翻译为‘Peking opera很准确的,‘opera是歌剧的意思,京剧文戏同西方歌剧是十分相近的,当年梅兰芳先生出国演出引起轰动也是京剧文戏啊。你们是行家,我只是有这么一个想法,是否合适,还要拜托各位做些试验。”

袁世海告诉我,这次来德国,就是按照周恩来的嘱托,做个试验。“观众的热烈掌声和朋友们的称赞说明了这个试验是够成功的。”

14天跑7个城市

京剧团除参加科隆的世界戏剧节外,还进行了巡回演出。70多人分乘两辆大巴,大使馆派了一辆小车,维特曼等人开另一辆车,还有拉道具的皮卡、送饭的小车,组成一个车队。德国公司雇了两名翻译,中国文化部派了5名翻译。

巡回演出一共14天,要跑7个城市。每天上午8时开始排练,晚上演出。下戏后吃饭,装车,赶路。赶到另一个城市时,往往是凌晨一两点钟了。日程很紧,连日奔波。

这么大一支队伍,住宿就是件麻烦事。小城市没有能住下所有人的大饭店,只能分住两三家饭店,甚至需要到另一个城市住宿。有的地方,只能两人挤一张大床,这在国外是不可思议的。

吃饭也是大问题。京剧演出的惯例是,演员上台前先吃点心,但不能吃饱,演出结束后再吃正餐。散场后一般晚上10点了,再乘车去中餐馆,吃完就夜里12点多了。由于时差、疲劳,菜品油腻,演员们胃口都不好。有的演员就不想出去吃饭。后来,改为晚餐也跟演出前的点心一样叫外卖了。

剧团里最为忙碌和受人尊敬的当数袁世海了。他演出时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敬业精神令人感动。他没什么行政职务,但总有一帮年轻人围着他,请他指教。他待人彬彬有礼,说话总是不离“您辛苦了!”他还有一个习惯,每场演出后要我帮他翻译,征求德国观众的意见。

首场演出后,他在后台征询意见,一位德国观众说,《霸王别姬》演出很成功,但对时代背景不清楚,如楚霸王为什么听到“楚歌”就心中慌乱,“四面楚歌”是什么意思。他听后立即对我说,戏的背景都要用简短文字交代清楚,让人看得懂、听得懂。

几位演员告诉我,舞台监督曹韻清是位老演员,经验十分丰富,现在不演戏了,成为舞台监督,实际上是“导演”(因京剧团未设有导演一职),威信很高,是全国能压得住阵脚的人。于是我在每场排练和演出前都去征询他的看法和意见。

冯志孝是袁世海的弟子,他每天起得很早,练嗓子,或一个人静静思考。他演戏十分认真,也善于思考和出点子。有一次我同他谈到外国观众对戏的背景和人物不太熟悉,他当即提议,在报幕时先让主要演员出来“亮相”,给观众作一个简单介绍。后来这样做了,效果很好。

两座小城

京剧团在萨尔布吕肯、迈因兹等大中城市演出后,抵达了希尔特斯海姆。

希市是一个小城,紧靠汉诺威。我曾提出异议,问维特曼为什么安排在这样的小城演出,他双手一摊说,没有办法呀,本来是考虑在汉诺威,但那里的歌剧院在一年多之前就订满了,你们三个月之前才确定来,两星期之前才告诉我剧目和剧照,真的是无法安排。他眨眨眼睛说,吴先生你放心,我已在汉诺威市中心贴了演出的海报,希市歌剧院是一流的,演出一定成功。他还说,现在中国珍宝展也在希市展出,出现了“中国热”,市长同我谈过,市政府愿意出些赞助,演出一定会十分成功的。

果然如维特曼所说,希城歌剧院虽然不大,但装饰和设备特别是音响都是一流的。剧场经理十分高兴地对我说,票很快就卖完了,我们准备加座,这是前所未有的。经理还准备了一大批饮料和巧克力送给全团。

同科隆体育馆演出完全不同,来看戏的大多是中老年人,男士们穿着黑色礼服,夫人们则佩戴着最好的珠宝首饰,穿着十分讲究和华丽,举止彬彬有礼。面对热情的观众,袁世海和杨春霞在演出《霸王别姬》后多次谢幕,并加演了几段。

巡回演出的另一站也是一个小城,叫波勃林根,在斯图加特附近。这是奔驰汽车厂的所在地,所以特意安排了一个节目:参观奔驰厂。德国大企业都有文化情结,参与或赞助文化活动是其“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但这种赞助企业的名字并不会出现在演出海报上和演出场地中,也没有企业家上台致词之类的做法,仅是一种单纯的参与而已。

这天晚上演出时,天气特别闷热。剧场没空调,场间,穿着戏服的演员都到剧场侧门外的平台上透气。这天演的是第二套节目,杨春霞的戏份很少,只演宫女。她跟我开玩笑:“今天可轻松了,不用‘自杀了。老吴,我真倒霉,两场戏都要‘自杀,一个是虞姬,一个是林冲娘子。”

这时,来了三个年轻的外国小伙子,傻傻地看着。一个青年问,她们是什么人?我说是宫女。另一位说:“我怎么会在这里看见中国宫女,是做梦吧!”原来这三个人是附近的美军基地的士兵。冷战时,德国是东西方阵营对峙的前沿,有不少美军基地。这些美国大兵平时只能待在基地里,出来只能穿便衣。

他们拉着我说,能否请漂亮的中国宫女到附近的咖啡馆喝杯咖啡,只要15分钟就行。我说,他们是演员,要演戏,绝对不行。他们又说,那么散戏后可否请她们去散步。我说,这也不行,散戏后我们要赶路,到另一城市去演出。正在这时,出来了几位大花脸,他们一见,吓了一跳,马上溜走了。

戏散场后,照例是将服装、道具和设备装箱,搬到大车上去。所有演员和工作人员都要动手,名角也不例外。这时三个美国大兵又出现了,请求一起搬东西,我答应了。他们边搬边哼着歌,十分卖力。装完车,他们请求同“宫女”拥抱告别。我说不行,你们可以鞠躬告别。于是他们鞠了一个躬,肩搭肩唱着歌走了。

处理“伙食尾子”

抵达汉堡时,已接近巡回演出的尾声,第二天又没演出,大家心情很轻松。这天下戏后,就全团外出,在亚洲饭店就餐。

老板是扬州人,擅做淮扬菜,菜比较清淡可口,大家都吃得很满意。袁世海当场现编词儿,唱了一段京剧,又是合影留念,老板非常高兴,我趁机要他打折,他同意了。

那几年使馆经常接待国内来西德访问的代表团和人员。国门初开,都想到发达国家看看,文化处是最忙的。出国团体都要吃中餐,因此我对各地的中餐馆都熟门熟路,一般都能拿到比较大的优惠。这次也是这样,预算中的伙食费省下来了不少。

这事不知怎么让演员知道了。他们找到我说:老吴,我们省下的钱,应该分给我们啊。团里领导为此开了会,会上有两种意见,要我表态,我说我无授权,无法表态,但大家很辛苦,这我都看到了。而且据我所知,“伙食尾子”分给大家,似乎是从延安时期就有的一种传统。不过这仅是我的个人看法。

后来团里到底还是把这笔款子分了。为这事,我还挨了使馆参赞的批评,要我作检讨。其实当时团员的补贴很少,记得一天只有几个马克。攒下来的钱,好的收音机买不起,只能买一种砖头样的收录机。

除了这次京剧团的访问,我印象很深的文化交流项目还有一次电影交流。中方推荐了《牧马人》等影片。德方也推荐了一批片子,让我去挑。其中一部是根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龚特·格拉斯小说改编的、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锡皮鼓》。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它用象征手法,从民族心理入手,让人反思,这个产生了贝多芬、马克思的民族,为什么会产生了希特勒?但国内审查没有通过,因为里面有欢呼希特勒的镜头,还有裸体镜头。国内要求剪辑,德方坚决不同意,说这是艺术,所以只能放弃了。后来这部片子如何引进的,我就不清楚了。

上一篇:企业投资项目下一篇:数字色彩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