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职业教育的差异

2024-08-07

中德职业教育的差异(精选9篇)

中德职业教育的差异 篇1

一、“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内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年) 》指出: “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两个概念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校企合作”是办学层面的概念,是一种办学模式; “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层面上的概念,是一种育人模式。“校企合作”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它是“工学结合”的基础。

“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发挥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将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教育有机结合,满足企业需要,基本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无缝”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模式中的“学”包含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在企业进行的技术与实践课程学习、职业素质的培养; 模式中的“工”指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作为企业员工,进行顶岗工作,企业给付学生相应的劳动报酬。

二、中德两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差异

( 一) 招生方面

德国的职业学校在招收新生时对学生有工作经历要求。职业学校不向社会直接招生,也不与企业直接联系,而是由企业招收培训生,提出申请,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教育企业”先接受职业培训。应用科技大学和职业学院的培养对象是经过“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和具备大学入学资格的完全中学的毕业生。完全中学的毕业生要求有一定时间的预习,有的专业要求新生有26周的实习,以积累实践经验、感性认识,以便为理论实习打下基础。另外,学生在入学前需要和企业签订雇佣培训合同,然后再到相关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 以学徒和学生的“双元”身份,分别在企业和学校边学习、边实践,完成学业。有些职业学校如果收取学费,学费的90% 由企业承担。在德国,想就读职业学校很不容易,企业的资助体现出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意识,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更加符合企业要求,同时保证了职业学校新生的高素质。

我国的职业院校主要由学历性的职业学校( 包括初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和技工院校( 包括普通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 组成。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对象是具备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及少部分参加对口单招的中职( 中专、职高、技校) 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必须参加全国高考( 江苏省从2011年起进行高职“注册入学”试点) ,学生的录取在普通本科院校录取工作结束后进行。参加对口单招考试且成绩优秀的中职毕业生,也将被录取到高职院校继续学习。中等职业学校及技工院校的招生对象是初、高中( 中职) 毕业生,对考试没有入学分数的要求。初等职业教育是指在完成小学教育基础上实行的职业学校教育。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一般的地区都能够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少数老少边穷地区尚有办初等职业学校的可能,但是这种职业学校教育会越来越少。据一项调查显示,在普通高中学生中仅有1% 的学生愿意主动就读高职院校,愿意参加对口单招考试的学生比例也较小。

( 二) 专业建设方面

德国“双元制”模式的专业建设工作都是由企业直接参与和学校共同完成的。每个专业都成立专业委员会,其成员主要由企业代表、行业协会代表和学校代表组成,负责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检查和调整。学校的课程设置、实验安排、实训实习次数及时间的确定、考试的组织和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等都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决定的。企业参与实践教学并组织考核,行业协会负责职业资格考试,学校负责理论教学的考核,因而培养的学生很有针对性,不会产生学用脱节的现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受益最大;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企业担负的责任也最大。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国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主要是由学校负责,行业企业很少参与。教育部鲁昕副部长说: “现在仍然有很多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的职业岗位不能很好对接,内涵也落后。有人曾说,我们职业学校所教的与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的相比大体上要落后十年,这样必然会给就业带来困难。”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学校应主动适应产业不断调整的需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通过建立职业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定期对话机制,推动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 三)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进门难、要求严、待遇好”是德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由于“双元制”职业教育有职业学校和企业两个基本教育和培训场所,这也决定了德国职业教育教师整体结构具有“双元性”。在德国,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职业学校教师( Lehrer) 和企业教师( Ausbilder) 。教师队伍主要由专职和兼职两部分组成。兼职教师除了少量的大学教授,绝大多数来自企业。他们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能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及技术改进等方面的最新情况与学生所学的内容紧密、及时地结合起来,真正体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凡要成为科技大学或职业学院的专职教师,除了要具有博士学位,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五年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有三年在企业的专业工作经历。此外,每隔一段时间,每位教师要到企业去了解、研究,以熟悉掌握企业最新发展动态。实训教学专、兼职教师由企业提供。这些实训教师一般是完成“双元制”职业培训后具有五年以上职业实践的“师傅学校”毕业生或是经“双元制”培训后具有两年职业实践的各类技术学院毕业生。此外,他们还要通过教育学、心理学培训,工作两年以后,符合国家的《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者才可担任。

“双师型”教师是我国职业院校教师的特色。与职教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师资引进渠道单一。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引进的教师大多数是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的,相当一部分新任教师未通过教育学、心理学培训,不具备师范素养及教育教学技艺; 也没有像“双元制”那样在企业培训、工作的经历,缺乏与专业相关的生产实践知识和动手能力,这就造成职业院校技能教育与企业技能操作脱节,因而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第二,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一是学历达标率低; 二是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严重缺乏,教师学历层次整体水平偏低。第三,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中低职称教师较多,高级职称学历偏少。第四,兼职教师授课质量不高。引进企业工程师或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主要是选取他们的一线技能,让企业的工程师或专家把先进的生产理念、生产技术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校内找到师傅的感觉。但是,由于兼职教师主要来自企业,他们缺少教育理论知识,对教学大纲的编制、教学方法的选择、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等不太熟练,导致教学效果不如校内专职教师。

( 四) 实训基地建设方面

“双元制”模式十分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理论和实践之比为3∶7或2∶8。虽然学生的实训、实习主要在企业,但是学校也有自己的教学车间,补充企业无法完成的实际训练,同时为理论教学提供直观的演示手段。校内实训设备先进,实训环境优良。学生在接受训练时直接接触的各种仪器、设备和工具保持了与企业相当的水平,有些设备是企业正在使用或者将要使用的设备,具有工厂车间和学校实训基地两个功能。设备来源有企业投资、联合投资和无偿捐赠等形式。这保证了学生毕业上岗后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我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主要有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种类型。校内实训基地具有开展实践教学、职业技术培训、技术研发、生产、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训导等功能。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有学校自建、校企共建、政府投入等模式。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在硬件设施上滞后于行业企业的生产实际,不能与生产一线的实际技术与工艺衔接,不能开展代表行业企业先进技术的训练项目。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还是以学校自建为主,资金投入相对短缺,共享机制难以建立,在同一区域内成立职教集团、建设区域性实训基地的进程相当缓慢。校外实训基地是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与德国行业协会认定培训企业不同的是,我国职业教育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由学校负责的,仅仅是通过与企业联系,建立定点实习单位,并成为校企合作的平台。但是,由于校企合作的观念不一致,在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时,大多数企业( 行业) 不愿意投入资金和人力,学校也不愿意投入资金到实习单位,抽不出专职教师到企业指导和管理实习工作。此外,各级政府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认识不到位,建设规划不到位,建设工作跟不上,对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的支持力度不够,学生技能训练、社会职业培训、工种技能鉴定、企业订单培养、培训等多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缓慢,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能力受到严重制约。

( 五) 实践教学方面

职业学校和企业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两个基本教育和培训场所。职业学校和企业按照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共同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学校的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严格的理论( 包括实训理论) 教学; 企业的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专业训练,接受企业严格的实际操作培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注重实用性,与实践紧密联系,服从实践需要,实践需要什么理论就学习什么理论。应用科技大学的学制为4年,其中到企业实习、实践时间不能少于1年。职业学院学制为3年,其中一半时间要到企业接受实践技能的培训。在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来自节约人力成本和获得人力资源。企业并不是把接受学生实习看成是额外负担,而是认为在承担相关的各种培训费用、并付给学生相当的津贴后,还是能从学生的劳动中获得一定的净利润。此外,更重要的是企业通过职业教育,无须广告、无须适应期、无风险,就能获得本企业需要的后备职业人才,大大节约了资源成本。同时,社会对企业职业教育的认可也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实习,能够使自己在现实的企业氛围中获取有价值的实践经验,能够亲身经历技术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变革,从而学会各种职业和社会的能力、态度和行为方式,毕业后即可投入工作。

我国职业院校普遍实行“2 + 1”模式和“工学交替”模式培养人才。“2 + 1”模式是指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技能实践训练,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并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在学校、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 设计) 。“工学交替”模式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到企业生产实践与在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紧密结合的合作教育模式。学生第一学期就到企业实习,由企业负责学生的入学教育与专业思想教育,学生通过轮岗实习,了解现代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技术,了解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感受企业文化; 第二、第四、第五学期学生在学校进行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 第三学期又到企业进行顶岗参加生产实践,第六学期则独立上岗并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设计) 。这种模式表现出更大的教学灵活性,“工学结合”实施效果更加明显。但是,我国职业教育开展顶岗实习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主要由企业负责,但企业却不太对学生的实习成效负责;难以解决学生在实习时遇到的安全问题; 学生的薪酬无法得到保障; 学生学习的内容与职业技能培养关联度不高等。因此,需要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企业在培训技能人才方面的行为。

( 六) 成绩评定方面

“双元制”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业是在学校和企业两个环境中完成的,因此,学生的学业成绩及技能水平的考核也是由校、企双方共同确定的。考试一般分为基础理论知识课程考试、企业实践课程考试、毕业论文( 设计) 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基础理论课程考试由学校组织进行; 企业实践课程的考核由企业负责,是在企业指导教师的安排下,依据相关标准和要求完成的; 毕业论文( 设计) 由企业和学校配合完成,企业指导教师是第一指导教师,学校教师是第二指导教师,论文( 设计) 的内容必须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相关联,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论文( 设计) 答辩及成绩的评定由企业和学校联合进行; 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由行业协会( 如手工业行会、工商行会等) 组织,是对学生某方面学术水平和技能等级的鉴定,按照不同的培训职业,分为伙计证书、技术工人证书、助理人员证书或商业助理证书等,鉴定合格者获得相应职称,确认其有某方面的任职资格。职业资格证书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证书,学生只有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毕业,并被企业录用为正式员工。

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成绩( 能力) 评价主要是由学校教师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和评定的。虽然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职业环境,指导教师( 师傅) 也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进行考核,但是,对于此项工作,企业还是不能足够重视,不承担保证学生实践教学质量的责任,学生的成绩评定权主要集中在学校内部。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按照“双证书”要求,将学生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挂钩,强调学生只有课程( 理论和实践) 全部合格,并取得对应工种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者,才能达到毕业条件,核发毕业证书。由于我国职业院校设置的专业与社会职业之间存在差异,职业资格证书往往只是对某种知识含量少、技能要求低的单一工种的鉴定,职业资格证书单一化、简单化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专业技能。此外,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技能鉴定中,考核过程及成绩评定大多数也都是由学校做出的,因而无法正确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导致难以实现“双证融通”。教育部鲁昕副部长说: “现在不少地方对学校的评价还是教育部门单方面说了算,行业、企业和社会等多方参与评价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因此,我国应积极探索并建立由学生家长、用人单位、行业专家、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新闻媒体等共同参与评价的机制,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学生学业成绩、学生就业和就业质量、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进行评价。

三、德国“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 一)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招生工作

1. 学校制订招生计划。( 1) 学校事先进行市场调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本校专业、师资、设备、上年招生数、往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科学制订招生计划,设置和调整相关专业,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真实、全面、及时向社会发布,并指导学生报考。( 2) 对于企业有需求、学校尚未开设的专业,应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并纳入招生计划。

2. 校企合作共同制订招生计划。( 1 ) 订单式培养。所谓订单式,是指由职业院校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由企业向学校有目标地发出订单专业、订单人数,学校再依据企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数字,为企业培养直接上岗人员的一种模式。具体做法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招生( 人才培养) 计划,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全过程,分别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和生产实践,学生毕业时由企业安置就业,学校做好毕业生就业的跟踪服务工作。这种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岗位针对性强,适应能力好,“工学结合”教学措施得以落实,实现了学生毕业与就业的“零对接”,培养出能达到“零距离”上岗要求的人才,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使职业院校的办学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更好地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 2) 冠名式培养。所谓冠名式,是指用企业的名字为班级命名的由企业委托培养人才的培养模式。它是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形式。具体做法是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在新学年招生前,将冠名企业需要培养的人才列入招生计划,组织专门的定向招生,或从在校学生中为冠名企业选择学生; 在实施教学前,根据企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企业文化、生产经营理念等调整教学计划,选择教材,有些冠名企业还供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由校企双方共同组成师资队伍,担任理论和实训教学任务,学生实习由专业教师跟踪到企业组织实施,学生毕业后全部由冠名企业安置就业。在这种模式中,“学校像工厂,老师像师傅,学生像工人,班级像车间”,学生身在校园如处工厂,有身临企业之境的感觉。

3. 校企共同举办在职技工高技能提升培训班。“对在岗职工的培训,也是职业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要抓好“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继续学习”,要“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普遍的、持续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快培养高级工和技师,建设学习型企业”。为了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校企双方应共同对企业在职技工开展高技能提升培训。参加培训的学员由企业选拔确定,培训内容以学员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内容,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研讨式现场教学。培训结束时由校企双方共同组织考核,对合格学员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4. 健全多渠道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实施助学金制度和免学费制度,完善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资助政策体系,保障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促进教育公平。

( 二)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同于普通学校,所谓的专业是对应职业岗位而言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要充分考虑市场变化,必须紧密结合地方和行业的发展规划,既要瞄准企业生产一线的岗位工种,又要具有前瞻性。设置的专业应符合企业需求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设立适应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要注意开发建设贴近区域产业、民间工艺等特色专业,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要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新职业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等,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各方面专家,对专业目录进行调整。新的专业目录一定要适应就业的需要,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要能够体现新工艺、新知识、新技术、新水平,要更加贴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通过专业目录的调整,从根本上解决专业与职业岗位不对接的问题,解决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不对接的问题。

( 三)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保障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1. 严把人才进口关,拓宽师资来源渠道。打破师资来源主要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观念,政府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并支持相关企事业单位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职业教育专、兼职教师。

2. 对职业院校教师有实践经验的要求。我们应借鉴职教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和一些好的做法,如德国规定: 职业院校教师必须具备五年的职业实践经验,其中三年在企业的专业工作经历。我国应制定规范的职业院校教师准入条件,尤其对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经历应制定统一标准。凡是在职业院校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除了必须具备教师资格,还应具备相关的企业经验。

3. 认真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对于职业院校教师实践经验的要求,我国则规定: 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通过教师的挂职、顶岗锻炼、合作研发等形式,组织教师深入到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一线,系统掌握业务流程,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强化实践技能。

4. 依托高校和企业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要在高校、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建立专业教师培训基地,完善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定期培训制度。学校要根据需要,聘请企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为学校教师举办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内容的培训班;企业安排研发创新人才和生产一线优秀高技能人才,在研发或生产现场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能够使职业院校师资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接触企业运行、提升专业能力。

( 四)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1.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1) 一般专业应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建设实训基地。学校为满足企业需要建立实训基地。合作企业根据自身需要,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投入部分资金用于购买教学实习设备,或企业将自己的设备无偿赠送给学校,建立相关专业实训室。这样做能够为企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技能人才。( 2) 重点专业应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建设实训基地。学校的每个专业都应在相关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应建立在企业的生产车间,由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和生产车间的技术骨干负责指导,使学生在熟练掌握生产操作技能的同时,也能受到企业理念、企业文化的熏陶,体会企业管理的真谛。

2. 产学结合开展实训。( 1) 企业在安排生产任务时,必须同时安排学生的实习实训,即学生的实习实训过程也是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学校将企业生产现场作为工学载体的结合点,将学生生产的产品作为检验工学结合实效的有形标准。这种做法既促使学生掌握了真本领,提高了生产操作技能,同时又促进了合作企业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 学校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组建由企业专家和专业带头人参与的产学合作委员会,具体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确定课程改革方向等; 定期召开专业咨询论证会,为企业开展产品开发、技术推广及培训,真正做到学校与企业“双赢”。

( 五) 建立多方评价机制

“最大的认可是实践认可和社会认可,最终是用人单位的认可”。也就是说,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是以用人单位需要和满意度来评价的,企业认为有用的人才,就是职业院校要培养的人才。现代职业教育的办学是开放的、多元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必须创新,教学模式也必须与市场需求一致,职业院校办学的生命力在于校企合作,关键在于企业的参与。

1. 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教学评价。坚持高技能人才由企业评价。校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共同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监督机制,由企业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质量评价监控; 由企业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环节督察和评价。

2. 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学生能力考核。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前,由企业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进行考核,在学生实习期满时,企业再对学生的操作技能( 职业能力) 进行考核,同时对学生的职业品质、道德品质、综合素质、实习表现、日常生活的管理等做出评价,并以此作为学校推荐就业和企业招录的依据。

3.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进行跟踪调查。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学校要派有关专业教师,到企业当面了解毕业生的适应情况,倾听毕业生的意见和建议,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共同对毕业生进行技能提升指导和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等内容的综合素质指导。这样做不仅可以改进教学,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技能人才服务,还能够赢得企业的信赖,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

4. 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大力推行学历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鼓励学生注重技能的培训和提高,多参加如CAD证书、钳工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摘要:文章从招生、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对中德两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存在的差异,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特点,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中国,德国,差异

浅谈中德商务谈判差异 篇2

[关键词] 商务谈判 中德 差异

随着中德之间贸易、经济合作的飞速发展,中德之间的商务谈判已变得日益频繁。德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他们在生活习惯、文化风俗方面与中国有很大差异。那么,究竟都有哪些差异呢?我们在与德国人进行商务谈判时,又应该如何去做呢?

一、 中德商务谈判差异

1.谈判准备。德国人在商务活动中以务实高效, 一丝不苟而闻名于世。他们在商务谈判前必定要进行精心、周密的准备。不仅全面了解所要购买或销售的产品, 如有可能必要让产品在他们的工厂或你的工厂中做实际演示, 并且还要向有关技术人员、客户等调查情况。他们对进行商务往来的公司, 无论该公司在自己的国家里多么有名气, 都要调查其资信究竟如何, 能否作为可靠的商业伙伴。对于缺少准备、“临阵磨枪”的谈判对手, 他们往往会产生不信任感。因此,在与德国人进行谈判之前,你也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准备好回答关于你的公司和你的建议的详细问题。

2.产品观念。德国人有一种名符其实的讲效率的声誉,他们有巨大的科技天赋,对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息。他们企业的技术标准极其精确,对于出售或购买的产品他们都要求最高的质量。德国人对本国产品充满自信。因此, 他们在生意往来中经常以本国产品作为衡量的标准, 对于出售或购买的产品都要求高质量。如果你要与德国人做生意,你一定要让他们相信你公司的产品可以满足交易规定的各方面的一贯高标准。

3.资金方面。在资金问题上,他们特别保守,不愿冒风险。德国能够发挥作用,在于它具有经济势力——坚实的货币和强大的生产力,就是这种实力的两个象征,而这种实力并不是建筑在高度投机性的投资之上的。德国人只对牢靠的项目投资,使用妥善的融资手段,从而稳固地获取收益。他们选择合作的外国公司,必须是可以提供一些当地没有的东西,并且必须是不会使德国的经济力量受到损害。

4.价格谈判。德国人很擅长讨价还价。即使你所卖的产品是他们急需的,他们可能是渴望购买你的产品,但是他们表面上却永远是不动声色。因此,与德国人谈判时要沉得住气,在交易的初期不能太着急,要尽量向他们从多方面展示你的产品。德国谈判者经常在签订合同之前的最后时刻试图让你降低价格,因此,你最好有所提防,或者拒绝,或者做出最后让步。德国人很自信,同时也很固执。自信必使德国商人在商务谈判中坚持己见,不易妥协。一旦他们提出了条件或者开了价, 便大不容易与之讨价还价了。所以在与德国人谈判时要有耐心,用事实去说服他们。

5.合同履行。德国人有着重信誉的好习惯, 认为违反合同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他们严肃, 认真地对待合同, 也要求谈判对手做到这一点。中国人在与德国人进行谈判时,必须严格, 准确地照合同办事, 这样才能树立起形象和信誉, 与德国商人做生意就会越来越顺。他们会对交货日期施加压力,理由是他们自己有极其严密的生产计划,因此你必须保证按时交货,以满足此种生产计划。因此,为了做成生意,你不仅要同意遵守严格的交货日期,可能还要同意严格的索赔条款。为了保护他们自己,他们甚至可能会要求你对产品的使用期做出慷慨的担保,同时提供某种信贷,以便在你违反担保时他们可以得到补偿。我们在谈判时一定要注意这些并慎重考虑。

二、对德商务谈判的启示

1.谈判者的个人魅力在中德商务谈判过程中起到了调节气氛的作用。个人魅力越大, 谈判双方之间的谈判气氛越好, 谈判双方保持忍耐力的程度也增强。德国人对于有真才实学的人是很佩服的,在中德商务谈判中, 谈判者的个人魅力对谈判者策略的影响很大,这一点不同于中国国内的商务谈判行为。

2.在中德商务谈判中, 如果买方和卖方的相似性比较多, 这也有利于促进双方谈判气氛的融洽。我认为谈判人员在谈判前应多了解谈判对手的各种情况, 如对方的喜好、性格等, 如能在谈判中合理运用这些信息, 会促使双方保持良好的谈判气氛, 从而达成双赢的谈判结果, 并间接促使谈判对手愿意在下次的商务活动中继续合作。

3.在中德商务谈判过程中, 采取解决问题倾向的战略意义非常重大, 它会促使双方利润的提高、促进谈判对手对谈判结果满意度的提高, 并有利于双方继续保持长期商务合作关系。因此在中德商务谈判中, 采取合作的态度更容易达成双赢的结果。我们建议从事中德经贸事务的谈判人员在与德方的谈判过程中, 采用合作的态度, 积极使用解决双方问题倾向的战略, 这对于双方的谈判结果都非常有利。

4.在中德商务谈判中, 双方在良好的谈判气氛中进行谈判, 有利于对手愿意继续保持商务合作关系。我们建议现实中的谈判人员在实际谈判过程中, 应该尽量去营造一种融洽、积极的谈判气氛。

5.关于忍耐力的数据表明, 忍耐力在谈判过程中的作用重大: 可促使双方的合作、采取解决问题倾向的策略, 有利于谈判对手增强对谈判结果的满意度。在中德商务谈判中, 由于语言、文化和商务实践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双方很容易产生摩擦, 这时保持忍耐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束语

每一种文化都确立了一种世界观,即一种观察现实的独一无二的视角,一种与众不同的思想、价值观和信仰。而国际商务谈判是一种复杂的跨国性、跨文化的经济活动。这种属于不同思维方式、感情方式及行为方式的谈判比单一的文化环境下的谈判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因此,为了培养敏锐的沟通技巧,谈判者必须学会通过某种与自己文化所不同的视角进行观察,始终注意彼此间的文化共性和差异,就会更好地理解别人,对这些独特的世界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推动商务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俊杰:德国的商务文化.商业文化,1998年第4期

[2]赵霞张生祥:中德跨文化商务谈判行为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六期

[3]李丽:浅析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从戴姆勒——克莱斯勒的案例谈起.商场现代化,2006年11期

[4]薛琦:文化差异对中德商务谈判者谈判风格的影响,2006年硕士论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5]郑慧剑:以商务谈判为例阐述中德跨文化经济交际,2004年硕士论文,浙江大学

浅谈中德饮食文化的差异 篇3

1.饮食习惯的不同

德国主要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较中国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要优越一些。其北部平原地区与中国江南一样适宜耕作, 但工业革命前, 人口密度远远低于中国。在黑死病爆发前的十四世纪初, 德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2人, 只及南宋时期南方人口密度较低地区的三分之一。[3]德国的人口密度大幅增加, 是工业革命后的事。目前德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24人, 与中国东南沿海人口密度相当。[4]人口密度的区别, 这为两国人民选择食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这对于两国人民形成不同的饮食习惯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在饮食习惯上, 德国人采用分餐制, 中国人则喜欢聚餐。中国的饮食文化当中蕴藏着一种极大的饮食情趣, 吃饭一方面是为了补充机体消耗的热量, 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与情感需求。十几位家人, 围着同一个圆桌, 吃得其乐融融, 共叙家常的场景, 就是中国人对于吃饭的传统印象。德国实行分餐制, 而且习惯喝啤酒, 一人一个杯子, 自斟自饮, 自喝自取, 而中国人在敬酒的时候, 习惯敬酒与祝酒, 客人喝的酒越多, 表示客人越开心。这一点与习惯自饮的德国人不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多为南米北面, 而在味觉选择上多有“东辣西酸南甜北咸”的区别。在喝汤的习惯上, 中国北方人喜欢饭后喝汤, 北方人讲究“原汤化原食”, 而在我国南方, 习惯在饭前喝汤, 南方人讲究“饭前一碗汤, 越喝越健康”。[5]中国饮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而对比德国人的饮食习惯, 德国人的一日三餐中以冷食居多, 四季变化不大。德国的养猪业与酿酒业较为发达, 德国人喜欢在早餐上花费较多的精力, 一些德国家庭的早餐都能吃到十多种的食品。而中国人喜欢在午餐与晚餐上花费较多精力, 准备较多种类的食物。

2.膳食烹调方式不同

中国菜系的食材选择较为广泛, 其中烹调的方式也有许多不同的花样。有时候中国人能够利用同一种食材结合十几种烹调方式来进行制作, 如水煮、清蒸、红烧、烧烤、煎炸、油爆等等。因为中国地域较为辽阔, 因此各地也形成了不同菜系的制作方法。德国人认为食物的营养能够被人体吸收, 进而为人体提供热量, 因此有时针对一些不好吃却有营养的食物, 为了获取营养, 德国人也会吃下去, 而中国人较多关注食物的药用价值以及食材与食材之间的药用搭配问题。中国菜较为精致, 且有主有次。对比来看德国菜的烹饪方式, 一般都是使用大块的肉类进行煎炸或者水煮, 进而沾上酱料来使用, 辅助一些土豆泥或酸菜来使用, 口味上较为单调, 因此相对于中国人而言, 德国菜较为乏味。中国人认为吃饭是一种情趣, 而德国人已经习惯了这种自由便利的饮食习惯。以两国人民对于猪肉的烹调方式为例, 不少人认为在对肉类食材的利用这一方面, 西方人远不及中国, 比如不吃内脏、不吃血等, 而中国人对食物的利用程度是最高的。不过, 相比德国人对猪身上可食部分的利用, 中国人认为只有自己才会吃的部分, 比如猪血、猪内脏、猪脑髓等等, 德国人同样绝不浪费, 只是, 他们将之统统打碎, 做成各种香肠——德国的香肠种类之多, 就是这么来的。因此中国人在此方面很难说做得更彻底。德国人对猪肉的利用, 显然是一种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利用方式, 猪的不同部分全部被加工成标准化的香肠, 你想吃什么, 就去切什么样的香肠。而中国人对猪肉的利用, 则完全相反, 猪的每一个部分背后都对应着无数不同加工和烹饪方式。近年来, 居住在乡村的德国人, 依然有养猪传统, 不但家庭备有全套杀猪工具, 还备有全套香肠加工设备。即便自家没有, 附近也有专门加工香肠的小作坊, 几个小时内, 一头猪就变成了一大堆各式各样的香肠。

结语

针对中国菜的丰富多彩,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思维中的中医保健思想, 进而从阴阳调和之说来进行食疗。如中国人更多的将饮食文化与疾病治疗、强身健体等功能结合起来, 因此中国的饮食文化与医疗保健方面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德国人在日常的饮食过程中较多关注食物自身所包含的蛋白质以及脂肪、维生素的多少。由于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性, 两国人民在日常交往过程中时常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希望以此增进两国人民的互相理解, 进而解决在实际交往过程中遇到的饮食文化差异方面的问题。

摘要:中德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 随着经济合作与国际往来越来越频繁, 两国人民的日常交际机会不断增多。而中德的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了两国之间饮食文化的差异, 饮食文化的差异性问题会为两国人民的交际造成一些问题与影响。本文从中德两国的饮食文化的差异之处进行分析, 尝试从饮食的材料、饮食习惯以及烹调方式来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以此为中德两国人民的交际与合作带来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中德饮食,饮食文化,差异性

参考文献

[1]莫岳云.饮食文化的革新与生态文化的构建[J].探求, 2003 (04) .

[2]纪晓峰.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农业与技术, 2011 (01) .

[3]李娟.浅谈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才智, 2011 (12) .

[4]廖文娟.中德跨文化交际问题浅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3) .

职业教育中德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篇4

更新德育教学观念

1、德育目标的更新。德育目标的更新是指德育目标的现实性、层次性和导向性的结合。德育目标应把现实性、层次性和导向性结合起来,由基础道德文明逐步上升到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先学会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再学做一个优秀的中国人,不断升华人生境界。

2、德育教学模式更新。德育教学模式的更新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德育课传授模式要变传统封闭维持型为现代开放发展型,变单向静态灌输型为双向动态启发型,变认知就范教育型为行为养成教育型。其二,德育接受模式要从客体教育转为主体教育。现代德育观念必须从传统的客体教育变为主体教育,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把德育目标价值取向与德育主体的实际要求水平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驱动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扩展德育教学内容

1、现代“孝”文化教育。现在一些年轻人奉行“小时要靠父母,大了却不养父母”,我国社会转型造成了相当严重的人伦亲情淡化。这是教育的悲哀。现在到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孝”文化的时候了,这不是德育的倒退,而是德育的现代推进。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弘扬中华优秀伦理文化,才能挽救道德崩溃的危机。

2、现代礼仪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人的交往日益频繁。“人无理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现代礼仪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实践证明,德育课现代礼仪与国际交往礼仪行为操练是大受欢迎的内容。

3、环境道德教育。现代世界教育已兴起一门新学科,即“环境伦理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宏观行为产生的后果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即环境道德关系。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是现代德育全新的内容,对于培养现代人全面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4、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根据网络文化的正负作用影响,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十分紧迫,必须有高度的前瞻性,切勿麻木忽视,滞后被动。

5、现代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德育的热点。一方面,社会转型期造成了人们的心态失衡,青年学生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亟需培养创造性人才,这就要求加强创造心理素质的培养。

6、学习、成才、求职等实用性知识技能教育,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目标是成才,最切身的近期理想是求职。德育是否为学生所接受,就看内容是否为学生所需要。因此德育课安排学习成才、求职等实用性知识技能教育是深受学生欢迎的。

创新德育教学方法

1、体验教育模式。在体验德育模式中,教师首先结合学生身边的问题和事物提供现实针对性的材料。其次,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去面对真实的社会道德问题,使他们产生切身体会、感受和思考。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形成较清晰的观点和认识,升华其道德情感,完善其道德行为。在具体实施中有时还可以根据现实发生的问题引导学生体验。

2、角色德育模式。角色德育模式是由学校教师把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些社会角色引入校园,通过亲身经历的各种社会角色的实践,使他们逐渐意识和体会到社会对这些角色的道德规范和约束,进而将这些规范内化成为个体品德。让学生进入正面的不同的角色,身临其景,去感受、体验、鉴别和评议社会角色,以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为他们形成现代道德素质和良好行为打下基础。

3、讨论式德育模式。对存在和出现的各种问题,以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评论,进行道德评价。具体的做法是:教师提供、策划或安排重要的或与学生有关的、易在道德认识上产生混淆的问题,引导全班学生参与,让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常识和材料多角度进行思考讨论,大胆地提出不同观点,教师则不断根据讨论的进程提出可供进一步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进行选择,将讨论引向深层。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引出层次较高的又让学生信服的观念,从而达到启发学生道德认知和提高道德判断能力的目的。

中德企业文化差异 篇5

中国社会是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社会。中国的传统管理者以儒家文化“和”的理念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 而相对将经济的发展放在次要的位置。所以, 自古以来, 中国的传统管理者都重在对人的管理, 于是在中国社会发展出一套管理人、调节人际关系、避免人与人之间冲突的特殊的方法。反映在企业管理中, 就是“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等理念的形成,

反观德国, 其发展市场经济已经多年, 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成熟的管理文化体系。首先, 其管理文化是规范负责的文化, 所说规范就是依法治理, 讲究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 杜绝随意性和灵活性。其次, 欧洲文化深受基督教影响, 基督教给欧洲提供了理想的道德规范, 对德国人的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影响。德国人的博爱、平等、勤俭、节制等价值观念, 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宗教的影响。最后, 德国人特有的冷静、理智和近乎保守的认真、刻板、规则的文化传统, 也明确地反映到了他们的企业文化中。说其特有, 是因为这种特点的德国文化, 明显不同于美国自由、个性、冒险的企业文化, 也区别于日本企业强调团队精神的企业文化, 下面具体加以分析。

二、中德企业文化差异具体分析

1、思维模式

传统上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哲学形成思维方式, 一般是先求共识、再论差异, 反映到具体的工作方式上, 尤其在商务方面, 就成了先务虚、再务实的解决问题的程序。这种思维方式有其优势, 可以使双方谈判更具有灵活性, 不为细节所困, 但这让喜欢单刀直入式谈话风格的德方人员觉得别扭, 德国人讲话习惯开门见山, 不拖泥带水, 不转弯抹角。他们认为中国人的客套都是废话, 是兜圈子。在中德合资企业交流中, 偶尔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本来很简单明了的问题, 德方与中方交流时, 随着中方领导的阐述和问题的深入, 德方人员倒越来越糊涂了。另外, 中国人在处理问题时更讲究大而化之, 更讲究从全局观念出发。有些中国企业只看大方向没问题, 一些小细节不会顾及。这样做可以充分发挥下属的积极能动性, 多途径实现工作目的。但是缺点也很明显, 容易造成投机取巧, 细节问题太多, 容易积重难返;成功缺乏牢固的基础, 很难复制。这在许多传统的讲究扎实工作、步步为营的德国人看来, 确实有点不可思议。

2、做事风格

在中国企业中, 规章制度往往得不到领导者的足够重视, 所谓“法理不外乎人情”, 即使执行正式的规章制度时, 也常常由于某些特殊情况和特殊需要而被灵活变更。正式制度的作用被弱化, 相应的, “人治”的作用就要增强。所以, 领导者个人的偏好在企业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反观德国企业, 员工和领导者都习惯按章办事, 每项工作开始之前, 相关的工作人员会用大量的时间开会讨论每一个细节, 直到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任务以及具体的时间, 然后工作就会按部就班的进行。如果中间出现任何意外情况, 除非情况严重到不可自行解决, 否则领导和员工都不会对原有的计划作出改动。德国员工在工作时态度是相当严肃认真的, 他们不喜欢开玩笑、闲聊, 认为这是对工作的不认真, 尤其是在开会的时候。德国企业的员工非常遵守时间, 他们准时开会, 准时接送文件, 准时配送货物, 每天他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时间表, 也习惯于按照时间表来进行工作。这种做法常常被其他国家的人视为僵硬、呆板、不会变通, 但是德国员工坚信详尽的程序和规则是最有效率的工作方式, 并且只有遵守规则, 工作才会有秩序的进行, 不会陷入混乱和不可控制的局面。八小时工作时间内, 德国人会尽力的工作, 但下班后就是自己的时间, 希望能够独享自己的个人空间, 家庭生活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希望有别人打扰, 包括工作方面的内容也会尽量避免提及

3、人际关系

中国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无论是工作还是休闲, 中国人都表露出惯于利用“关系”的行为方式特点。比如找工作、看医生、寻旅行社都会习惯性的先看看有没有“关系”。这里的“关系”是指个人的社会关系与交友网络。中国人十分看重非正式渠道的关系, 并以此作为其自身发展的社会资本。与“关系”紧密相连的还有“圈子”的概念。中国人社交中有所谓的“圈子”, 从表面上看, 大家好像平等相处, 一团和气。但实际上, 尤其在一些非常时刻, 圈内圈外对许多人有很大的区分。在德国, 业余时间在大街上游览时, 喜欢成群结队在一起的大多是东方人, 比如中国或者日本游客。这就反映了中国人的大家庭观念, 一个人默不作声的做一些事情, 很多中国人会觉得索然无味。反观德国企业文化, 往往会突出个人主义, 同时领导和普通员工之间等级观念不显著。在德国企业里, 只要是为了工作需要, 普通员工也会和自己的上级据理力争。有时会发展到强烈的语言冲突, 甚至面红耳赤。可是事情过后, 会一切风平浪静, 双方会一切归于和好, 继续合作。同时工作上的争执一般会仅仅限制在工作层面上, 不太容易发展为个人攻击, 更不会对个人的职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4、工作态度

德国人行为的一个鲜明特色是合乎规矩, 遵循条理。在德资企业, 如果你留心观察德方人员的办公桌, 你会发现文档材料排放整齐, 拉开抽屉, 钉书器、胶水等办公用具都有特定位置, 码放的整整齐齐。用完后, 都会放到原来位置。德国人工作的严谨认真是举世闻名的。在工作中, 德国人习惯做计划, 时间节点会特别的精确。即使是一些小的事情, 德国人也会一丝不苟的列出计划。在工厂里你会经常看到, 为了检查或者保养设备, 德国人会整个身体钻在机器下面, 油污灰尘全然不顾。对设备会像对待婴儿一样细心的呵护。

三、结语

总之, 在中德合资企业中, 作为企业管理层, 尤其是管理人员, 了解和认识对方的管理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的领会并能恰当的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整体而言, 中德双方的行为都有自己的特点, 都受自己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 没有区分孰优孰劣的意义。对中德合资企业来讲, 关键是如何克服文化上的差异, 达到双赢的效果。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版图上的地位显著提高, 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来到中国投资, 建立中德合资企业。由于双方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和管理文化的差异, 加上德国企业文化具有典型的独特性, 造成中德双方产生一定的文化冲突。鉴于此, 本文对中德企业文化差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文化,德国,中国

参考文献

[1]、宋莉, 张德, 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及形成, 特区经济。2005, (10)

[2]、林帆, 现代企业文化的新趋势, 工业企业管理。2007, (2) :112-113

[3]、孙彤, 组织行为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中德职业教育的差异 篇6

(一) 政治经济环境比较

我国会计目标定位于“受托责任观”,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较严格, 对投资人更为关注。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 以实现市场自由与社会公平的有机结合为目标。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 在资产计价和收益计量方面以稳健主义为原则, 长期沿用历史成本。政府允许企业设置各种类型的准备金。德国银行以股份制和私有制为主, 银行在经营传统业务的同时, 还参与企业决策, 从而抑制证券业的发展。德国会计模式可说是“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结合。

(二) 法律环境差异

我国属大陆法系, 法制建设较落后。我国法律条文兼具严肃性和灵活性, 在《会计法》的基础上, 我国实务界还应遵循各项准则、制度及主管部门的有关补充规定。德国属大陆法系的典型代表, 崇尚法制, 强调纪律, 一丝不苟。法律规定不仅详细, 而且侧重于对“事”的规定, 具有“对事不对人”的鲜明特点, 会计记账的基本原则、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审计方面均有法律明文规定。公司法、商法以及税法奠定了“有秩序的簿记原则”的基础。

(三) 社会文化环境差异

我国属群体导向文化, 讲求集体主义, 主张个人要服从集体, 集体利益重于或大于个人。在道德方面, 崇尚合作, 讲求人和, 重人伦情感不重法治, 重中庸之道。在风尚习俗方面, 权力意识较浓, 认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因此在会计目标及会计信息披露上, 满足国家需求, 对国家无所保密。德国亦属群体导向文化, 有强烈的德意志民族主义意识, 缺乏对主流国家会计要素的融合和借鉴。德国社会权力疏散, 宗教力量强大, 倾向于规避风险, 从会计的确认到计价、计量再到报告, 无不体现“谨慎精神”和公平、公正原则。总体而言, 德国会计模式强调立法管理, 信息披露偏向保守, 严格遵守历史成本原则, 频繁提取准备金。

二、准备金应用差异比较

第一, 定义。德国属大陆法系的典型代表, 崇尚法制, 强调纪律, 对会计记账的基本原则、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审计方面均有法律明文规定, 其中包括对一般准备金的定义即对目前存在的企业不确定性负债的一种事先准备。此外, 德国允许秘密准备金的存在, 而我国并未给出一般准备金的统一定义, 《企业会计制度》明确禁止计提秘密准备, 直到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才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八条中对前述规定进行了修改,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 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通过比较可以看出, “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显然是对“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一种弱化, “不得计提秘密准备”的规定被删除。我国对计提秘密准备金采取了一种默许的政策, 但对这一概念及其形成原因始终未能作出具体解释和说明。

第二, 分类。德国在资产计价和收益计量方面以稳健主义为原则, 长期沿用历史成本, 政府允许企业设置各种类型的准备金。德国的准备金分为一般准备金和秘密准备金两类, 对一般准备金和或有负债的分类较为明晰;相反地, 我国强调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公众利益需要, 对上市公司要求更为严格, 从未在制度上明示或认可秘密准备金的存在, 并将一般准备金的部分内容纳入或有负债的范畴中。然而, 无论是在中国或是德国, 只要坚持历史成本原则, 只要存在价值估计 (包括负债) , 都有可能存在秘密准备金。资产价值低估相应地提高了企业的费用, 最终减少了业主权益。但企业仍然控制着该项被低估价值的资产, 实际拥有着该项资产带来的收益, 因而具有了一项能应付未来风险的“准备”。因此, 我国的一般秘密准备金存在实际上是合法的, 有些是在会计准则或《会计法》等会计规范的框架下, 适当运用税法给予的优惠条件而“自然”形成的, 有些则是在以目前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模式下“自然”形成的。

第三, 内容。德国会计准则深刻体现其体现“谨慎精神”, 信息披露偏向保守, 严格遵守历史成本原则, 频繁提取准备金。根据德国商法, 其准备金主要有以下几种:对未知负债的准备金, 具体包括佣金、补贴、折扣、税收与交费、担保责任、养老金、专利权损失等准备金;对未决经济业务即将发生损失的准备金;对非法律义务的许诺的准备金;对本经营年度 (应做) 未做事项的准备金, 包括下年度前3个月须补做的维护和下年度须补做的矿山地表的维护;对本经营年度 (应做) 未做事项的准备金;对明确规定费用的准备金;对税收期间划定的准备金。而我国由于仅有限地使用谨慎性原则且要求财务会计与税法高度一致, 所以计提的准备金内容十分有限, 主要包括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和产品质量保障金等预计负债, 其计提范围和比例部远远低于德国。

第四, 计价。德国社会强调公平、公正原则, 致力于保护中小企业利益。对于准备金的计价, 基本原则是“理智的商人判断”, 在高度谨慎性原则这一思想的指导下, 以逐项计价法为主、综合计价法为辅等方式使准备金制度在德国会计制度中成为最完善的一个系统。我国的准备金计提比例和数额则是基于会计和税法的规定, 仅在少数情况下取决于企业经验, 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实务操作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葛家澍, 杜兴强.中级财务会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王娇.会计秘密准备金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 2007 (7) .

从词汇角度剖析中德文化差异 篇7

关键词:词汇,差异,缺项,文化,语义场

中德两国都是当今世界举足轻重的国家。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语言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 两者互为依存。因此语言既代表的是一种文化, 也是一种世界观。由于中德两国地理环境、历史的发展进程不同, 致使两国文化存在较大差异, 这样的差异对两国语言之间义场大小、内容不对应等方面有着极大影响。下文着重从历史及生活文化角度出发, 论述文化差异对语言义场的影响。

1 历史角度

中国历史悠久, 有2000多年都处在封建君主制度的统治之下, 其中宗法伦理准则始终深入人心, 直接导致汉语中有数目庞大的家族义场。如在德语的Großeltern在中文中同时有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意思;Onkel和Tante在汉语中分别细称为叔叔和舅舅、阿姨和舅妈;Bruder和Schwester这一对词对应至汉语要问清楚是哥哥还是弟弟、是姐姐还是妹妹;Schwiegereltern对于男方来说是岳父母, 对于女方来说是公公和婆婆;Cousin与Cousine则需要区分是堂兄弟还是表兄弟, 是堂兄妹还是表兄妹;Elternkinder则可以同时指四种人, 分别为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至于Schwager与Schwägerin则在中国表现的更为复杂, 前者可以代表姐夫、妹夫、内兄、内弟、大舅子和连襟等多种意向, 后者包含着大姑子、小姑子、大姨子、小姨子、嫂子等多个意思。中国文化下“长幼尊卑、高低贵贱”的理念在称呼上就有很明显的体现。这是因为中国较之于德国在传统宗法观念中对对直系与旁系, 辈分与长幼, 伦理纲常有严格的区分。

另外在德语总还有siezen和duzen, 意为称呼对方的时候究竟是用“您”还是“你”。在德语中, 尊称Sie用于上下级之间, 初次见面的人之间, 以及刻意保持距离的人之间, 比如警察和嫌疑犯。如果某人之前一直用“du”来称呼你, 突然有一天变成了“Sie”, 那么这就意味着两人之间关系的疏远。而“du”主要用于熟悉的人、亲朋好友之间。与汉语不同的是, 德语中家庭成员之间小辈称呼长辈一般也都用“du”, 而不是尊称“Sie”, 这与西方家庭成员之间直呼其名的文化是吻合的。

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 劳作成为人日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德语中的有些动词在中文中有丰富的义场。以tragen为例, 在德语中它表示携带者的一种状态, 最基本的可以和Anzug (西服) 、Jacker (外套) 、Hose (裤子) 等服饰搭配意思为“穿”;可以和Kind (孩子) 搭配, 译成中文为抱或背小孩;它可以与Teller (盘子) 搭配, 对应中文端盘子;可以与Korb (篮子) 、Koffer (箱子) 、Sack (麻袋) 组成词组, 对应中文拎篮子、提箱子和扛麻袋;当它与Tasche (包) 搭配时, 在中国的某些地方可以将其译成跨书包;如果是与Brille (眼镜) 搭配, 则翻译为“戴眼镜”。还有一个与之相似的词是nehmen, 其基本意义为“取”、“拿”;当它与交通工具如Bus、Auto等交通工具连用时, 译为“搭乘”;与Tablette、Hustensaft等药物结合时, 可译为“服用”;与人连用如jn nehmen则意思为雇佣。

与中国历史相对应的, 由于德国历史上经过多次长时间分裂, 当时控制它的是封建领主和教皇, 宗教文化对德国的影响极大, 德语的宗教义场比中文宽广得多。例如Kirche (教堂) 、Dom (大教堂) 、Bischof (大主教) 、Engel (天使) 、Christkind (圣婴) 这类宗教专用词汇在中文中原先均没有对应词。在宗教影响下, 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节日出现了, 诸如Adventskranz (枞树花环) 、Weihnachtsmann (圣诞老人) 、Karneval (复活节) 这一类在德国节日中常出现的的词汇在中文原来也不存在。由于德国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古希腊古罗马的影响, 德语对古希腊神话中各种神的指称在中文中没有相对应的词。当时出现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词以及一些有传统意义的词, 如春联、族谱、节气、拜年等词在起初德语中也缺少对应义项。由于其历史上的法西斯主义影响, 一些中文词也不能胡乱翻译。如汉语的“宣传”对应德语Propaganda, 但这个词由于此段历史影响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还有如Wehrmacht (德国国防军) 、Schutzstaffel (黑衫队) 均在纳粹德国时产生, 尤其特定的历史意义, 在使用时需加以斟酌。

2 饮食角度

对一个民族越重要的东西, 它的语言就把它区分的越细, 语言充分反映各个语言群体的世界观。在这方面最好的例证就是两国的饮食文化文化差异造成的义场差距。中国人喜欢喝茶, 因此茶在中国若按色泽 (或制作工艺) 分类可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按以季节分类可以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按生长环境分可以分为平地茶、高山茶等, 各种分类下又有许多更小的系别, 种类繁多。而在德国若提起茶 (Tee) , 首先想到的就是红茶 (Schwarzer Tee) , 很少有其他的分类。同样在饮品方面, 德国的酒文化分为啤酒文化和葡萄酒文化。德国人饮酒十分有讲究, 酒一般分为三类:即开胃酒 (der Aperitif) 、佐餐酒 (der Tafelwein) 、饭后酒 (der Likör) 。它作为一个啤酒消耗大国, 使德语有丰富的啤酒义场。德国的啤酒主要有Weißbier (白啤酒) 、Pils (清啤酒) 、Altbier (黑啤酒) 、Kolsch (科什啤酒) 、Exportbier (出口啤酒) 、Alkoholfreibier (无酒精啤酒) 等几类。在欧洲葡萄酒文化的影响下德国的葡萄酒还分为Weißwein (白葡萄酒) 、Rotwein (红葡萄酒) 。由于此种酒文化的影响, 欧洲人根据酒杯形状、大小、用途划分出十多种不同名称的酒杯, 丰富了其酒杯义场。而在中国, 啤酒就是啤酒, 葡萄酒就是葡萄酒, 它们没有明显的分类。同样的, 在主食方面, 中国人偏好米饭。因此中国出现如籼米、粳米和糯米等米种类, 义场丰富。不仅如此, 汉语的水稻、稻谷, 米和米饭对应成德语全部都是Reis, 具体的种类还需加入具体的描述。同样由于德国偏好面包, 因此德国面包的词义场较为丰富。以形状命名者例如星状赛门面包 (Sternsemmel) 、皇冠赛门面包 (Kaisersemmel) 、玫瑰小面包 (Rosenbrötchen) 、小缴宋面包 (Bagnettebrötchen) 、牛角面包 (Hörnchen, Kiptel) 、长棒面包 (Stangen) 短棍面包 (Knuppel) ;以做法来命名者例如裂口面包 (Schnittbrötchen) 、压型面包 (Druckbrötchen) 、折型面包 (Einschlagbrötchen) ;按表面装饰来分可分为罂粟子面包 (Mohnbrötchen) 、芝麻面包 (Sesambrötchen) 、荷兰芹籽面包 (Kummelstangen) 等, 更有胜者可根据其原料进行更细致的分类。而在中国却没有如此精细的面包词场, 人们习惯于用“面包”这个词来进行统称, 最初时至多加上甜、咸来对其口味进行描述。而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是小麦的主产区, 因此发明了种类繁多的面食流传到今天。常见的就有包子、馒头、油条、煎饼、水饺、面条、锅盔、肉夹馍、疙瘩汤等数十种, 其中面条和可以细分为挂面、蘸水面、烩面、炸酱面、燃面、油泼面、炒面等等, 每种面食在不同的地方又会产生一些变体, 这体现了中国长期以来以小麦为主要农作物的农耕文化。

3 思维认知角度

这类词主要体现为形容词。人们通常在使用形容词的时候, 喜欢给前面加上一个喻体, 实质就是一个参照物。比如汉语中“金黄色的”, 是一个表示颜色的形容词, 但是如果只是说到“黄色”, 那么人们可能会在脑海里产生很多对于不同种“黄色”的联想, 比如成熟的麦穗的颜色, 香蕉的颜色等等。然而加上一个喻体之后, 显然, 表达更为精确了, 把人们自然而然引导到了一个可以参照的物体上面, 表示“就如同那个物体那样的”。中德语由于其历史文化的巨大差异, 产生了很多本体相同而喻体不同的词语。比如说:汉语中形容一个物体很直, 我们用“笔”作为参照物, 如“笔直的马路”, 这与汉文化从很早就开始用笔来书写有关, 人们最早便想到了每天使用的这个书写工具。但德语中形容“直”, 却用了一个很多中国人都没有想到的喻体作为参照:蜡烛。这个德语单词是kerzengerade (如蜡烛一样直的) 。还有形容一个人“胖”的时候, 通常汉语中只有一个字“胖”或者多加一个字“肥胖”, 但德语中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喻体“大拇指”, 这个单词是“Daumendick (像大拇指一样胖) ”, 这个词当初是怎么来的, 现在已无据可考。诸如此类的词还有hundemüde (像狗一样累) , nagelneu (像指甲一样新) , butterweich (像黄油一样软) , federleicht (像羽毛一样轻) , essigsauer (像醋一样酸) , handwarm (像手一样温暖) , wunderschön (像奇迹一样美) , Spiegelglatt (像镜子一样光滑) 等等。

4 文化角度

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必定在其语言中有所体现, 德语中就有很多的成语和习语来源于德国的历史, 与德国的文化习俗密切相关。

有些成语和习语可以溯源到古代时期, 比如说auf der Brärenhaut liegen经常在口语中出现, 意为“懒散, 无所事事”, 根据历史学家塔西图斯的记载, 古代日耳曼男子的主要工作是打仗、狩猎, 而平时则无所事事, 整天躺在熊皮上睡大觉, 家务和农活都由老弱妇孺去操持。所以现在也把懒汉、游手好闲的人叫做Brärenhauter。

古希腊文明和圣经是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 希腊神话是古希腊文明的重要成就, 希腊神话和其衍生形成的罗马神话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德国当然也不例外, 翻开德语成语词典, 你就会发现源于希腊罗马的神话的词条数不胜数。随着拉丁语的传播, 希腊罗马神话中的英雄、妖魔和动物的专有名词逐渐被广泛使用, 成为人们交流中的重要工具, 下面来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jn.an seiner Achillesferse treffen意为“击中某人要害”, Achilles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阿基里斯, 他是海神之子, 传说他的母亲曾把他浸在冥河里使其能刀枪不入, 但因冥河水流湍急, 母亲捏着他的脚后跟不敢松手, 所以脚后跟成为他的致命之处。长大后的阿基里斯作战神勇无比, 但在特洛伊战争中被别人发现了弱点, 被太阳神用毒箭射中了脚后跟, 丧失了性命。于是后人就用阿基里斯的脚后跟来指致命的弱点和薄弱的环节。

和中文一样, 德语也有许多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和习语, 人类社会的很多价值观都可以从这些成语习语中体现出来。有些习语能根据我们的常识可以直接判断出意思, 比如den Bock zum Gärtner machen, 意为“用人不当”。Bock指雄兽尤指山羊, 羊通常会破坏花草, 让羊做园丁看护园子当然是用人不当, 这类似于汉语中的“引狼入室”。但有些成语习语跟历史文化又紧密相关, 仅从表面不能知道其含义, 在学习这些与动物有关的成语习语, 如果联系其背景会发现它们充满了趣味。

5 总结

从上文两方面就可得知, 不同的文化群体看待和区分事物的判断模糊性以及角度都不一样。语言是一种带有不同文化色彩的生活经历的表达方式, 它是文化进化的产物, 可以说文化是语言的灵魂。一个国家的文化不是只有上述的两方面, 它具有多样性, 各个语言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有明显的义场差异, 有其强烈的个性。因此, 在学习一种语言的同时要深入了解其各类文化, 认识词汇的文化含义, 重视语言的文化个性, 以减少在运用时的差错, 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参考文献

[1]李伯杰.德国文化史[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

[2]钱文彩.汉德语言实用对比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3]刘炜, 魏育青.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

[4]王兆渠.现代德语实用语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

[5]罗炜.德国历史基础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6]过文英, 胡凯, 姚宝.德国概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7]王京平.德语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浅谈中德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 篇8

一、中国职业教育“师资”的现状

1. 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德国的职业教育曾被称为是二战后经济复苏的“秘密武器”, 职业教育为德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而在中国, “儒家思想”的“学而优则仕”是几千年来一直追捧的理念, 职业教育发展并不顺利。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 一些现代工业发展起来, 如造船业和炼钢业。当时, 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可视为是“中国职业教育的萌芽”。1903年, 清政府颁布了由张百熙、张之洞等人制订的《奏定学堂章程》, 这是我国第一个职业教育法律, 标志着中国职业教育的正式确立;1978年, 邓小平同志在教育会议上强调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1993年在《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基础上, 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的具体政策;1996年《职业教育法》的颁布, 确立了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据教育部的一项统计, 1998年到2003年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学生人数从117万提高到了480万, 占学生总人数的43%。年轻人对于职业教育的兴趣大大增强。

2. 中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历史

随着中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 师资力量的培养也得以重视。鸦片战争之前, 中国根本没有师范教育, 到19世纪末, 第一所师范中学“南洋工学师范院”成立。

中国的师范教育分为两个层次:中等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院的师资培养。新中国成立后, 按照苏联模式成立了师范学校, 承担起教师培养的任务;文革期间, 师资培养被破坏;1977年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又将教师地位的提高和师资培养提到了议事日程;1978年又提出了提高教师地位、改善其生活条件等内容, 许多新的师范学校建成。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把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立为中国教育改革目标之一。

二、中德职业教育师资的比较

1. 中国职业教育师资

职业教育师资是职业教育体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没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教师法》中对教师的资格有如下的规定:具有中国国籍并热爱教育事业以及相应的教育和研究经历;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一般具有高校的学习经历, 如没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将通过考试来获取。

然而, 现实和理想总有距离。根据199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 在上海只有7893名教师具有本科学历, 占全部职业教育教师人数的50.63%。几乎一半的教师没有相应的学历资格, 当然其中38%的教师年龄在51岁到60岁之间。2000年以来, 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具有本科学历。

2. 德国职业教育师资

在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 要获得职业教育的教师资格必须拥有高中毕业证书, 在进入大学之前, 至少要有在企业实习1年的经历, 学业完成后, 还要经历两次严格的国家考试。两次考试大概有两年的间隔, 这期间都为试用期。

德国职业师资的资格规定如下:所有教师都具有硕士学位, 在高等专科学校任教的则必须有博士头衔;上大学前要有1年的实习期并在学习期间参加实习;在1年半到2年的试用期间, 要参加师范类高校的培训并通过国家考试;此外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必须参加手工业协会的考试, 具有“大师傅”资格。1999年在德国帕登堡大学举行的职业教育会议上, 新的教师资格被提出:职业教育教师不仅具有专业的理论实践能力, 同时也要具备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能力。

3. 中国高素质职业教育师资的欠缺以及“双师”的培养

从中德两国职业师资的任教资格可以看出, 两国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探究中国职业教育高素质师资缺乏的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是职业教育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地位不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有所改善;其次是职业教育教师和其他教师相比, 不被重视, 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如在职称的评定上;最后是教师相对低的工资水平。据1995年财政部对12种职业收入的统计, 教师的工资水平处在倒数第3的位置, 在欠发达地区, 甚至有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发生。这些原因都促使不少教师的流失, 阻碍了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十一世纪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第一次提出了“双师”这个概念, 这是对职业教育师资更高的要求。对于“双师”有如下的理解: (1) 职业素质: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抗压能力。 (2) 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 并能影响学生。 (3) 专业素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4) 沟通与组织能力:因要与企业接触, 指导学生实习, 较强的沟通能力与组织能力必不可少。 (5) 创新能力:如今的教师不仅要把课上好, 同时也要能不断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并能掌握。

三、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

1. 学校教育

目前中国有10多家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院校, 分为两种类型: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综合性大学的职业教育研究所。此外,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 也有一些院校开设了职业教育师资的培训班。这些院校数量少, 远远满足不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需求。

在德国, 职业师资培养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大学的教育, 另一种是在专门学校进行培训, 德国的不莱梅大学是开展这个教育的第一所德国院校。中国由于国情不同不能全盘接受德国的师资培养模式, 但可以借鉴, 如大学入学前进入企业实习;学生培养大纲的改进,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基地以及加强国际间合作等。

2. 中德师资培养的合作

1977年改革开放以来, 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被借鉴, 在职业教育方面, 德国的“双元制”影响甚广。

1994年德国科尓总理与李鹏总理签署了双边合作协定, 提出加强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1998年底, 双方的职业教育合作新协定签署, 重点在于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合作。之后开展了许多合作项目, 其中ABT-S项目最具影响力。

“ABT-S”意为“上海同济大学职业师资培养项目”, 此项目在1996年12月签署, 项目合作方为同济大学与德国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及不莱梅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主要目的在于为中国建立一个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专业。经过2240小时的学习和实习, 考试通过后, 学生能获得学位, 1998年通过此项目有一中国学者获得了德国职业教育专业博士学位。

综上所述, 职业教育师资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职业教育备受重视的今天, 培养“双师型”的师资才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Zhao, Zhiqun.2003.Qualifizierung von Berufsp·dagogen in der VR China.Bielefeld:W.Bertelsmann Verlag.

[2]石伟平, 2001, 《比较职业技术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德设计教育的特点和区别 篇9

关键词:德国,工业设计,设计思想,教育方式

提到德国, 人们很快就想到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德国是一个勤劳、严谨、刻苦的民族, 德国人对工作一丝不苟, 讲究纪律, 任何事情都要依章办事, 所以, 德国的产品也给人留下了耐用、扎实、可靠的印象。

1 中德设计简介

1.1 工业设计教育方法

工业设计是美国艺术家约瑟夫·西奈尔在1919年首次提出的。国际工业设计学联合会组织也对工业设计作出了几种解释, 可将其定义为:“对于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 利用相关训练、经验和视觉感受, 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和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

德国的发展与其工业发展情况密不可分, 其实可以说, 德国是工业设计这门学科的发源地, 有悠久的历史。德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实践, 鼓励创新, 动手创造, 大家一起探讨, 互相启发, 这正是我国在设计领域所欠缺的。教育的重点就是, 培养的人才必须与社会有密切的联系, 要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 社会迫切需要的现代化人才。

1.2 设计的本质和方法

设计的本质是人类创造思维的一种活动, 在工业设计外观上, 如果太过强调外观, 就是“装饰设计”, 反之, 如果太过关心物品的操作性, 就变成了“功能设计”。工业设计自身是多元的, 它是多门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因此, 在人才的培养上, 要不断提高每个学生自身的素质和对艺术、对设计思想的见解, 形成学派, 而不应该一味保持陈旧、老牌的艺术观念, 忽略创新的思想和对艺术的探索。在此过程中, 要寻求中外独有的文化, 寻找探索中国特色。

2 德国设计思想

工业设计是多门学科交叉, 涉及多个领域的一门复杂学科。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工业设计都有其特点和特色。德国从落后的小国发展为一个独有、魅力四射的工业大国, 肯定有多方面的原因。

2.1 德国工业腾飞缘由

19世纪以前, 德国是一个分裂的农业小国。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由于四分五裂的小邦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型市场, 所以, 新兴的资本经济发展并不是很顺利。

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后, 德国终于成为了统一的资产阶级民族国家, 这使得德国的生产力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生机。工业化发展的德国有自己的思想, 而这也是德国工业化源源不断发展的动力。

2.2 德意志联盟的发展兴盛

19世界后期, 在德国工业发展的过程中, 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制造出了大批廉价产品, 但是, 这些产品并不漂亮。从当时的情况来看, 工业美术运动的局限性就体现在机器化的大量生产, 不能装饰, 没有浮华和虚饰。

这时, 作为德意志联盟发起人之一的贝伦斯提出了一个观点, 他认为:“设计应该是从工程设计开始的。”产品的外形应该以功能性为主, 提倡简洁的工业造型, 反对过度装饰, 产品应朴素实用, 没有多余的装饰和修饰。这一理念完全体现出了工业化后机器美学的价值。

3 我国现代工业设计思想

工业设计起源于德国包豪斯, 至此, 该理念在世界范围的蓬勃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也引入了工业设计教育。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 一批从国外回来的年轻教师和接受过相关思想教育的教师, 在国内开始进行认识工业设计的教育。至此, 迎来了现代中国工业设计的第一次浪潮。

3.1 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

进入了21世纪, 我国已有许多设立了设计专业的高校, 其中包括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 每年设计专业招生数10万人。由此, 设计类专业也成为了高校发展的热门专业。我国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 在设计学上, 应当重视我国的传统和文化, 不能单纯纯粹地拿来, 而许多观念、理论、文化应当与我国的本土文化、思想相结合。

3.2 我国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的设计仍然处于模仿外国的设计和基础改良阶段。鉴于此, 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艺术积淀。我国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忽略创作、创新, 没有艺术实践活动, 艺术观念太过陈旧。现阶段, 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 所以, 我们应当因地制宜, 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

4 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

工业设计是一个并行的、多领域的综合学科, 在未来产品的开发上, 必定会与更多的领域相结合。例如, 对于材料工业、电脑编程等, 要统一开发, 这样才能开发出更好的产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与机器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 人们的生活也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改变。在人机交互方面, 对于高科技, 甚至是未来的虚拟仿真, 很多设计的支撑技术就源于新兴科技的发展。这些科学技术也会大幅提高工业设计的层次。

5 结束语

与人文自然学科相比, 工业设计的发展比较短暂, 对我国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 希望我国的工业设计能够不断发展, 取得较大的进步。对于艺术教育, 其课程设置要符合我国的文化, 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身素质和艺术积淀, 要重视实践活动, 灵活多样的课程体系和专业素养较高的教师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设计艺术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9.

[2]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8.

[3]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上一篇:新闻视听作品下一篇:新能源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