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族饮食文化

2024-05-14

日本民族饮食文化(通用12篇)

日本民族饮食文化 篇1

摘要:日本剑道历史悠久, 深受广大日本国民的喜爱, 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作为一种传统的格斗运动, 虽然使用的是竹刀或木刀, 但其练习时凶猛刚烈, 气势惊人。同时, 日本剑道受中国儒家和禅宗的影响, 日本武士的教育也包括儒家经典教育和武士技战术训练。通过练习剑道, 可以锻炼胆魄、勇气、意志力和培养团队精神。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比较分析的方法, 从多角度对日本剑道进行系统的分析, 重点从日本剑道的起源、风格特点、融合禅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探寻其与日本民族文化的关联, 旨为剑道运动在我国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日本,剑道,儒家,日本民族文化

剑道运动始于华夏, 在隋、唐时期传入日本, 后经研习修改, 扬长补短, 形成独特的刀法技术, 即为当今的日本剑道的雏形。现代发展成为一种两人身穿护具, 手持长刀, 进行格斗竞技的体育运动。通过研修剑道, 可以锻炼胆魄、勇气、意志力, 还可以培养团队精神。除日本外, 在韩国和中国台湾也都很流行。日本剑道中使用的是竹刀或木刀, 练习时凶猛刚烈, 气势惊人。

1 日本剑道的起源

“剑道”一词最早是见于中国先秦古籍《吴越春秋》。在《前汉书》中有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 显示早在两汉时期就有了中日两国之间的交流, 据考证, 当时的往来主要集中在兵器及冶炼铸造技术。随着交流的深入, 中国的武术如刀法等, 在隋唐时期也传到日本, 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日本官方所派遣的遣隋使、遣唐使与中国之间的官方往来;二是与朝鲜半岛和中国沿海周边地区的民间交流。“日本剑道”最早见于《日本书记》和《古事记》等典籍, 今天的称谓是明治末期才有的。公元1112年, 日本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政权, 作为日本第一个由武士阶级为基础建立的军事政权, 在其统治的700多年间, 武士的地位非常高, 享有诸如“称姓、佩刀、斩舍御免”等许多特权, 像比武、决斗在古代日本也是成年男子乐于参与的事情。尤其是到了室町时代中后期, 由于连年战祸, 日本国内习武成风, 人数逐年递增, 除了武士, 就连普通民众也加入进来, 许多以教授武术为目的的武馆逐渐兴起, 并出现了各具特点的不同流派。而刀剑在古代日本被视为武士的灵魂与精神象征, 日本武士通常都是刀不离身, 因此, 在所有的古代武术技艺中, 剑术是武士必须掌握和流传最广的。但是当时还没有护具和竹刀, 只用木刀来练习。长达百年的战国时代大大促进了古剑术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以技术为核心的剑道流派。其中“神道流”“影流、中条流”成为日本剑道的三大源流, 这是后人所公认的。到了江户中期, 出现了模仿盔甲样式而制作的护具和竹刀, 自此剑道开始了穿着护具使用竹刀进行实战的练习方式。明治时期实行全盘西化, 受欧洲的影响, 剑道风气也日渐衰落, 加上当时政府还颁布了“废刀令”, 剑道近乎衰亡。明治十年 (1877年) , 剑道又重新得到了重视。自明治12年开始, 柔道之父—— 嘉纳治五郎掀起了“武术”向具有体育和教育意义的“武道”改革的浪潮。随着改革大潮的不断推进, 少数学校开始将剑道纳入教学体系, 之后逐渐被更多学校所接受, 并于明治28年, 设立以“范士、教士、练士”为等级的师范者制度。大正六年, 日本全国200多个剑道流派被统一了标准, 整理并制定了“日本剑道型”, 原来的“他流比试”被普通的剑道比赛所代替, 武道开始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向具有教育意义的体育转化。

2 日本剑道的风格特点

2.1 对抗性

剑道是对抗双方穿着护具, 手持竹刀或木刀, 在木质地板上赤脚对打, 按规则击打有效部位, 最后由裁判记点数判胜负的运动。剑道训练可以提高眼法、步法和身法的灵敏性, 虽然是用竹刀比赛, 但进行真实的击、打、刺、避、挡等招式的对抗, 主要强调以重挫对手为致胜目标, 力求凶狠。

2.2 大众化

剑道具有运动和武道的本质。初学者需要运用体能来施展剑技, 但待到技术成熟后, 则多以智能运用策略取胜;通常年轻时较易用体能, 以快速与密集攻击为主, 而年长后则是利用战术, 靠思考, 讲究一击致命, 而非长时间的扭打。冷静稳健的智力, 穿插适时的攻、守技法来克敌取胜。因此, 剑道学习不受年龄、性别限制,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练习, 只要手能持刀就能参与。

2.3 哲学内涵深远

剑道里蕴藏了深奥的东方哲学, 它讲究剑、气、体三者合一, 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后发制人等。剑道还很强调精神的力量, 讲究始于礼而止于礼, 讲究培养自身坚忍的性格。

3 日本剑道所折射的民族文化特征

日本剑道讲究“手、眼、心”的统一, 尤其强调精神修炼, 重视人格的培养, 通过武道教育, 最终形成“忠诚报恩, 知耻尚勇”的武士精神。从形式上, 日本剑道是一种手持持刀剑的格斗术, 但在其自身的理论体系中却包含了丰富的中国儒家思想和禅文化。

3.1 尊崇儒家思想

自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基本上坚持“亲、尊”的立法原则, 维护“礼治”, 提倡“德治”, 重视“仁治”。在中国封建社会, 儒家思想长时期被被封建统治者尊为正统思想。儒学于公元5世纪前后传入日本, 被大和民族社会各阶层所广泛接受, 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和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在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化改新, 就是在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下而发生的。

3.1.1“礼治”主义

“礼治”主义是中国古代的治国理论, 是儒家学说所倡导的一种道德规范。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 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各自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 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 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

日本国内的民族体育非常讲究运动礼数, 要求“始于礼而终于礼”。练习者若要想让自身的修为得到提升, 就必须通晓礼仪, 并在日常生活与训练中严格贯彻, 这样才能有效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日本民族体育对礼仪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 练习者除了要对前辈师长毕恭毕敬之外, 同辈之间也必须严格遵守礼仪, 否则就将被视为肤浅失礼, 受到惩罚。以剑道为例, 在学习之前要先学习礼仪:进入道场要向前辈们逐一问好;入座时绝对要按照尊卑顺序, 不可坐错;练习或比赛前要向老师和对手行礼;剑道服饰中的剑道裙有五道褶皱, 代表儒家五德;剑道比赛中的气合, 主动的进攻, 代表勇敢不退缩;练习休息间歇, 竹刀与护具应摆放整齐, 行走时不可跨越;取胜时不能当场欢呼雀跃, 否则会被认为是不尊重对手而被取消成绩;让对手受伤弃权, 不管是否有意, 都将被判为输掉比赛;练习结束时应收刀行礼, 心存感激和谦逊等。

3.1.2“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

在历史上, 儒家的“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它认为, 人性无论是善是恶, 均能够用道德来感化和教育。这种教化方式, 是对人从心灵上加以改造, 使人心良善, 是最彻底、积极和根本的方法。而“人治”主义, 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 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 重视人的同情心, 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 “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 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 是一种贤人政治。

日本剑道把儒家的“德治”和“人治”充分的结合, 构成了武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以下几方面中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视死如归, 不怕牺牲。武士的死, 虽然是一种“牺牲”, 但也是一种“奉献”。忠诚服从, 即对天皇的绝对效忠、服从。正如儒家所曰::“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

珍惜名誉, 舍身取义。孟子曰:“生, 我所欲也, 义,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日本武士视名誉重于生命, 为了名誉可以付出一切。

朴素节俭。追求享受是人的本能, 作为人中之杰的武士必须超越本能, 压制自身的欲望。他们曾经一天仅吃一顿饭, 不吃中餐, 旨在培养坚忍的性格, 正如孔子所言:“饭蔬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严格自律, 活人之刀。剑道之所以称为“道”, 而不叫武艺或武术, 是因为真正的剑道不会像武艺那样以杀人为目的。作为武士道的修养读物《叶隐》中, 第二条就要求武士“应成为唤醒大慈大悲的人”。剑道不是杀人而是除恶, 是除一恶人而救万人, 这才是剑道的根本。

3.2 融合禅文化

公元16~17世纪, 禅文化传入日本。禅宗所主张的保持淡泊、超脱生死等思想理念为日本的剑客们所接受, 将其作为武士们磨练意志、砥砺武德的修身之道, 并形成了剑道哲学。日本第一代幕府的武士首领就是位痴迷的禅修行者。剑道是剑与道的结合, 剑为体而道为心。剑道的最高境界是无刀取胜, 要达到此境界, 除了要苦练速度和技法, 关键还要进行“心法”的练习。要使“元神稳于周身”, 必须要有极大的定力, 做到泰山崩于前而不惊, 故武学修炼成败与否, 心态修炼是其关键因素。日本著名的禅宗研究者与思想家铃木大拙认为, 日本武士那种决不后退的精神是来自哲学的自信, 与哲学相比, 禅宗作为一种宗教, 属于意义精神层面上的, 其更具备道德激励功能。武士的思想比较单纯, 他们更愿意去寻求禅的帮助。而参禅就是要“沉入”整个生命而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武学及剑道的修炼也同样要以无我的追求为最高境界。

临敌时“无我”才能“无畏”, 只有“大无畏”才能无往而不利。这种“大无畏”首先是不能有胜负之心。在日本剑道史上, 泽庵大师曾培养出了柳生流的开山鼻祖宗矩。泽庵大师曾经这样教导宗矩:“剑家不可有争胜负之心, 只有超越了胜负这一差别之境, 才会得到自然的剑法。只有凭借无心无欲的剑, 才能道达剑禅一如的境界。”泽庵大师在他的“不动智神妙录”一书中有精辟的论述, 他认为, “剑道修炼首先的是去掉执着之心”, 即“心无所置”, 就是面对敌人把心置于任何地方都不行, 不把心置于所有的空间和地点, 也就是把心不止于一处, 力求达到“不动智”。“不动智”中的“不动”不是指静止不动, 而是要“动中静, 静中动”。剑道不仅要身手快, 而且还要后发制人, 要不动而动, 动作之快到极处如同静止。

禅通世理, 剑有禅机。禅宗与剑道的关系已经达到了以剑论禅, 以剑悟禅的程度。泽庵大师所说的无置所之心和无心之心, 是对禅的领悟, 也是日本的剑道之心。要体验无心, 仅靠头脑是不够的, 唯有按照泽庵宗彭所说的“冷暖自知”之法, 亲身去修炼、去体会。近代以后的日本剑客大多深谙禅理详机, 并将其融入剑道之中, 这种风气一直到今天都长盛不衰。

4 结论

(1) 剑道是剑与道的结合, 剑为体而道为心, 剑为行为而道为行为之本性。通过研修剑道, 可以锻炼胆魄、勇气、意志力和培养团队精神。

(2) 日本剑道是武道的灵魂, 是武道的代名词, 但其目的不是杀人而是除恶。“不杀人, 以不杀为胜”, 体现了剑道中所蕴含的儒家思想和禅文化。

(3) 剑道曾经沦为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工具, 被日本法西斯所利用。二战之后经国际社会的思想改造帮助下最终回归正道。学习剑道, 必须与批判军国主义相结合, 用心体会剑道的本质是“不争胜负, 不拘强弱”, 追求无刀之心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魏长海.日本文化概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6:140-141.

[2]梁晓虹.日本禅[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7:3.

[3]鲁思.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M].晏榕, 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0:36.

[4]杨口清之.日本人与人本传统文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30.

[5]聂啸虎.日本古代体育思想家贝原益轩[J].体育文化导刊, 2003 (2) :71-72.

[6]骆春燕, 张淑贞.剑道的文化内涵——日本民族文化浅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03 (2) :61-62.

[7]左藤辛治.禅与人生[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2:73.

[8]吴格非.走向世界的日本武术[J].世界文化, 1998 (4) :37.

[9]木下秀明, 由术之道——武道发展的近现代实况[J].体育文史, 2000 (1) :53.

日本民族饮食文化 篇2

——以《菊与刀》为例

直到今天,一提起“日本”这个词,大多数中国人的感受不是百感交集就是恨得咬牙切齿,始终难以从日本侵华的阴霾中走出。电影电视从来没断过抗日主题,历史课本也永远写着“勿忘国耻”四个大字,作为一个正宗的90后,我既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也很难领会爷爷辈们声嘶力竭的控诉。我有的更多的是疑问:“为什么这样一个弹丸之国能够跻身资本主义列强;资源匮乏,却曾一度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小国寡民,却敢叫嚣美国;以中国为导师,却把中国拍倒在沙滩上。”我们总说日本这指日本那,可是我们又真正有多了解它。我们扬言只要每一个中国人吐一口唾沫就能淹死它,我们也老是抗议日本政府参拜靖国神社,甚至集结起来抵制日货,可是我们对它仍旧一无所知。我们能看到很多日本学者、文人等对中国历史、社会做的种种探讨。更有意思的是对于中国的纪录片,日本人、西方人拍得比我们深刻、细致、详尽得多。好多我们不在意甚至摈弃的的元素却被他们完好地保留和继承下来,特别在考古界,日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堪称世界典范。放眼中国各界,却少有研究日本的人才和著作,即使有,也多以大国的姿态俯视日本,除了骂还是骂,实在不堪入目。美国作家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却能够以相对客观和冷静的态度,引用丰富的事例、访谈以及日本本国的相关著作,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民族性,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日本的大门,使我感悟颇多。

下面我就文中提到的几点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精神优于物质、环境。灵魂是可以训练的,人可以通过特殊的修行可使精神变成至高无上、压倒一切的东西。一方面,作为一个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家,物质的匮乏使人们转向对精神的探索,在无力改变现实的情况下,人们只能靠强大精神、强大内心来战胜肉体对物质的诉求。而实践证明,强大的精神支柱往往能够支撑人战胜现实现在的困难和危难,创造生的奇迹。正如当年中国红军十万里长征一样,因为有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中国共产党以小米加步枪的绝对弱势战胜了国民党的飞机大炮,来了个奇迹般的逆转,最终赢得中国的江山。日本政府在战败后,也以激昂的语调鼓舞民众重拾信心,用钢铁般的意志战胜饥饿和疾病,饱含热情地加入到日本的重建工作中。

另一方面,日本地震、海啸等灾害频繁,恶劣的自然环境促使人们形成早作打算、防范于未然的意识。所以当美国军队登陆日本海岸,日本被迫打开海岸;当日本天皇宣布日本战败时,日本人并没有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哭天抢地,奔走相告。日本政府只用“这是我们早就预知的,安全感和士气也不过是一个精神准备的问题”就把日本民众安抚得服服帖帖。我们才恍然大悟,这种自欺欺人式的阿Q精神胜利法原来不只中国有,日本政府早就吃透了这一套并把它用得如火纯青。这种政治手腕其实并不少见,只是其他国家更侧重于把它用来善后,而日本则用于提前预防。总之,都是国家机器维护其权威、巩固统治的惯用手段。08年的汶川大地震,以其威力之大,破坏力之强,震撼全国以至全世界,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府出来担保做好善后、重建工作,全中国岂不是早就乱套了,哪还有现在这么欣欣向荣。

二、家长制下生活的日本民众,形成一种独特的民族性格和一整套相应的处事方法。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也不多,只有一个民族,又是独立的岛国,民众生活圈狭窄,社会关系稳定,传统的家族制度仍是维系日本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因素。作为家庭的长者(尤其是父亲)掌握着全家的经济大权、财产分配、为子女婚配等重大决策和大部分问题的裁决权,家庭的其他成员不得有任何异议和反对,不服从只能引起整个家族的仇视和报复。当然,从情理上说,家长在做重大决定时都会通过家族大会,请这个家族的主要长者一起讨论,再做最后决定。这个决定可能对执行者没有什么益处,但一定是有益于整个家族的。因此,传统家族制度要求人人各守本分,报该报的恩,敬该敬的义务,尤其要注重维护自己的尊严,延续整个家族的荣誉。个体的概念和意义被弱化到极点,家族的权威则被捧得极其神圣。这种生活状态和中国古代的宗法制(现在仍存在于中国的一些农村)下的生活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家庭的各个成员的表现直接影响整个家庭甚至家族在别人眼中的看法和评价,一个人做了什么丑事,这个污点不仅是他(她)个人的,它还是这个家庭全部成员的,越封闭的地方,这件事的影响力越大,持续的时间也越长,有时竟能影响几代人。所以每个家庭成员都谨小慎微,深怕自己给家族抹黑。日本人自尊心强,最受不了别人对其的嘲笑。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他们长得矮小、有萝卜腿,不符合世界普遍的美的标准,经常受其他国家的嫌弃、鄙视和嘲笑。长此以往,形成一种民族性的自卑心理,因此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时刻刻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即使在地震、洪水等紧急情况下,也很少大喊大叫。大多数人以为这是理智的表现,我则认为这更多的是自卑和耻辱感的体现。他们总是以这样的话激励自己:“世界上所有的眼睛都在注视着我们,因此我们必须充分显示日本精神。”正如本尼迪克特所说:“外部世界的赞同在日本具有任何在其他社会中无与伦比的重要性。

生活圈的狭窄还造成另外一种现象:对恩的谨慎和抱歉。与中国人喜欢靠恩来维系人与人的感情,形成有来有往的交际模式相反。日本人常常抱着既感激又含羞蒙辱的矛盾心理对待别人给予的恩,在向他人施恩的时候也更加犹豫。这就好比住在同一层宿舍楼的同学,一个人因某事欠了另一个不是很熟的同学的人情,本来就有些不好意思,如果一天之内还要多次见面,这个人就不断地在脑海中想起这件事,就会感到越来越尴尬,直至还了这个人情,内心的不安才得以平复。因此,还不如既不欠他人的也不让他人欠自己的,生活过得还更自在些,这也是大多数的都市生活的模式。

三、等级制度的保留,人们把天皇尊为国民的最高祭司,这并不一定是神,却比女神的后裔更重要。

民族文化泡大的日本漫画 篇3

《铁臂阿童木》、《恐龙特级克塞号》、《聪明的一休》、《机器猫》、《龙珠》、《天空战记》、《名侦探柯南》、《灌篮高手》、《棒球英豪》、《火鸟》、《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棋魂》……当问起周围的朋友都看过什么动画片时,大家七嘴八舌,你争我抢,说了一大堆。但仔细一回味,朋友们提到的动画片无一例外全是日本的!

日本动画片陪伴中国的几代人度过了童年和少年,甚至有些人长大以后依然喜欢看,其入迷程度丝毫不减当年。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其他国家,日本动画片也很有市场。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一项统计显示,日本动画片在全世界播放的动画片中约占60%。2000年以后,每年在美国播放的日本动画片在40部以上,收入达530.4亿日元,销售与动画片相关的商品收入达4920亿日元。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动画巨片《千与千寻》不仅在2002年成为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影片,这部艺术商业双丰收的影片也使日本动画片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漫画不是日本独有的,但是日本漫画却有着浓厚的日本特色。当日本漫画在欧美漫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时,日本固有的文化就在这一领域发挥着它的影响、渗透和改造功能,使其迥异于西方漫画而打上了日本文化的烙印。

当你看到三国英雄以动画的形式出现在荧屏上时,可能容易理解: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本来就息息相关,从中国文化吸取题材是很正常的,更何况三国故事在日本几乎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可是,当动画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爱情故事出现时,你就不得不惊叹于日本动画的取材范围之广,视野之开阔了。

日本文化有封闭的一面,也有开放的一面。它的封闭性表现在不管在哪个领域,都要坚守所谓的民族特色;而开放性则表现在它的“拿来主义”上,只要是自己没有的或者落后的,都要从其他民族汲取过来,为我所用。正是日本文化的这种开放性,使得日本动画能在全世界取材,题材广泛新颖的日本动画也因此赢得了全世界的观众。日本的漫画家们甚至把漫画的取材范围拓展到了其他专业领域,像料理领域、体育领域、法医领域和财经领域等,这都是欧美漫画家不曾做到的。

西方动漫颇多科幻题材,太空飞船驰骋天际,机器人灵巧机智,外星人兴风作浪,一幕幕天外奇观,一派派未来世界的图景,令观众眼花缭乱,神飞天外。日本漫画虽也不乏科幻题材的大作,例如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说》等,宫崎骏的《风之谷》和《天空之城》亦颇具科幻色彩,但是相比之下,日本漫画关注更多的却是人们的情感生活,大量的热血少年漫画和浪漫少女漫画便是例证。

外国人和日本人打交道,都会有这样一个感觉: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可是,对于日本人来说,自能感觉得到彼此之间微妙的关系,而做出恰到好处的反应。对日本人这种喜怒不形于色的特点,美国人类学家、《菊与刀》作者本尼·迪克特的解释是:“流露感情是一种耻辱,因为这会‘暴露’自己。” 正因为日本人的感情是不轻易外露的,所以在人和人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体察对方的感情和想法就成为他们生活的重点,久而久之,他们的感觉器官就被训练得异常发达。反映在文学艺术上,就是对感情世界刻画得异常细腻。日本漫画家在漫画创作中,更加关注人们的情感生活也就不难理解了。看看那些描写少男少女爱情故事的动画片《橙路》、《他和她的故事》等,男女主人公情窦初开时细腻复杂的内心情怀被刻画得真实而生动,使观众远离现实的喧嚣,完全进入一个纯感性的世界,品味情感的苦辣酸甜。纯真的少年,浪漫的爱情,美丽的图画……这一切构成了日本言情动画片的主要元素。

在集体主义根深蒂固的日本,对团体英雄的颂扬也是日本动画着力表现的内容。从《圣斗士星矢》到《龙珠》,从《足球小将》到《灌篮高手》,一个个热血少年组成的偶像团体,活力四射,炫人耳目。这和美国漫画中独行侠似的英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宣扬和崇尚个人主义的美式英雄常常依靠使用高科技武器来战胜敌人,而日式英雄却更多是依靠个人顽强的意志和战友间的紧密合作来赢得胜利。画面上刀山火海,英雄们在生命濒危的一刻牢记肩负的使命和战友的嘱托,咬紧牙关,铤而走险,终于转败为胜,转危为安,圆满地完成了使命。观众在紧张之余也被他们的顽强意志所感动,同时也受到了集体主义精神的熏染。

中国人喜欢大团圆的结局,而这大概不太符合日本人的胃口。他们欣赏的是樱花瞬间的灿烂和铺天盖地的落英随风而逝的凄美。他们不怕毁灭,而是从容地欣赏毁灭,痛并快乐着。就像他们拍战争片,拍的不是总攻时吹响的号角,不是胜利时全军将领的欢呼,而是在极阴郁的背景下,士兵们行军的艰难、战场上的血肉横飞、血腥的死亡场面。这在我们看来,简直是最佳的反战影片。可日本人欣赏的就是这种类型的战争片,也许悲惨的景象大家一样会看得落泪。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心头涌动的是怜惜,他们心头涌动的却是敬佩。战争的凄惨会让我们厌战和反战,却会让他们油然而生一种崇高感和悲壮感。

日本饮食文化所体现的民族特点 篇4

一、日本的饮食特色

日本的饮食特色以杂为主, 杂的原因是日本处于海岛之上, 因为陆地面积不足, 不能够拥有充足的米、面以及植物食材供给, 所以需要引进国外的食材。同时也是因为日本国内早起畜牧业不是非常发达, 牲畜一般都用于耕地等体力劳动, 而不是用于食用, 之后随着佛教传入日本之后, 因为佛教提倡吃素, 反对食肉, 所以在一段时期内, 日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并且保持了很长时间, 由于肉类摄入不足, 所以在早期的日本人身高普遍低矮。

不过在近半个世纪以来, 日本已经认识到自己作为岛国的优势之处, 那就是海产品非常的丰富, 对于肉类的摄入, 日本人以海鲜为主, 所以日本人的身高和体重均有明显的增长。

日本饮食中最主要的特色就是“生鲜”, 作为日本生鲜食品之王的“生鱼片”, 以其鲜嫩、爽口而闻名世界。不仅如此, 日本人不仅喜欢生吃植物和各种蔬菜, 还生吃鸡蛋、鱼、和肉。日本人还提倡食物“时令”的讲究, 意思是能够生吃的食物需要在其最旺盛的时候进行生吃, 这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获得食物中的营养, 这种饮食方式得到了现代医学的认可, 现代医学经过证明, 处于“时令”中的食物中各种激素以及营养物质含量最高, 生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其营养, 但是质地比较坚硬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医生还是建议将其烹熟之后再进行食用, 否则就会引起消化不良, 导致胃肠道疾病。

日本饮食不仅讲究生鲜, 同时还要讲究食物的外型, 要色、香、味俱全才行, 因为追求食物的外形美, 很多日本国内的食物名称都被冠以大自然中天然植物、动物或者地点的名称, 其食物本身的形状也与自然中的实物非常相似, 这就是日本在饮食上追求的境界。

二、以杂食为主的日本饮食反映出的民族特点

1、杂食体现“兼收并蓄”的民族特性

日本饮食非常杂, 从麦当劳以及肯德基, 一直到泰国小吃、欧洲面包、法国大餐, 韩国烧烤以及牛排等等应有尽有, 在日本, 你几乎可以吃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特色菜肴, 所以日本拥有“世界第一杂食族”的称号。

通过对日本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教育, 一直到国内的各行各业, 特别是饮食行业, 日本人都对全世界的美好事物不加排斥, 他们对好东西好事物来者不拒, 兼收并蓄, 并且通过自己对这些吸收来的事物进行理解, 然后将其融合, 推陈出新, 这就是日本人喜欢将世界的东西纳为己用的优良传统, 所以日本能够跻身世界前列, 与这种兼收并蓄的民族特性是分不开的。

通过饮食就可以看出, 日本人在食物上要求不高, 因为四周环海, 本国国内的陆地面积很小, 大部分食物都要靠进口, 唯独海鲜不用, 不仅不用, 日本在海鲜上的造诣世界领先, 其饮食中的“生、鲜”特色闻名世界。

2、杂食反映出日本民族乐于学习敢于创新的特色

杂食总类最多、敢于生吃鱼肉以及大海内多种可食用物种,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 日本民族乐于学习, 敢于创新。在饮食方面对全世界的美食都进行引进, 可见其容纳力度, 而对海鲜等日本国内最发达的饮食种类, 日本民族敢于创造出各种新鲜吃法, 生吃是最具特色的一种。

日本民族在世界历史上都有很响亮的名号, 其乐于学习的精神为全世界所景仰, 敢于创新是日本民族的根本特性, 不仅在饮食方面, 在政治以及经济和社会中的各个行业, 都有日本人自己的特色。在电子电器制造方面, 日本的电子产品生产技术世界领先, 全世界著名的松下电器、东芝、索尼、佳能、西门子等大型跨国公司的产品质量毋庸置疑。

而饮食作为日本的另外一种特色行业, 其杂食范围之广令世界惊讶, 很多喜欢旅游的人到了日本, 才真正见识到饮食的独到之处, 饮食中所反映出的民族精神代代流传。

三、日本饮食文化受佛教影响颇深

1、日本饮食遵照佛教以清淡为主

自从佛教传入日本之后, 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为佛教一直以来崇尚清静、淡雅以及吃素的原则, 以成佛为最终目标, 过程中需要对禅进行修行, 其高尚、出世的生活态度令日本人非常赞赏并且大加学习, 尤其是日本的茶道, 是僧侣们从国外带回到日本的, 当时日本的天皇对茶道非常认可, 同时也对佛教的教义在日本国内进行推广, 佛教倡导吃素, 禁止杀生食肉,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对日本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度导致日本人的肉食摄入不足。

日本人清静、淡雅的生活习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佛教教义, 饮食是人之大欲, 民以食为天, 在日本体现的非常完美, 所以在日本国内, 很多菜肴都是以清淡为主, 很少用油。

2、恬静的生活和饮食习性流传至今

日本料理, 是现今日本国内非常流行的饮食方式, 料理的特色有清淡一途, 在这种饮食方式中, 主要体现的是恬静、安逸以及清雅舒适, 日本大多数食品都已清淡为主, 面食是日本从中国引进的, 中国的面食样式以及食用方法非常复杂, 同时味道也非常的鲜美, 而清淡的面食尤其为日本人所喜好。至今, 日本的面食主要以小馒头和糕点为主, 很少有油炸食品。

豆腐是中日两国人都非常喜欢的食品之一, 豆腐因为品性清淡, 非常适合日本人的口味, 很快就成为日本人餐桌上的常见食品。日本人将豆腐从中国引入本国之后, 加以完善和创新, 逐渐发展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汤豆腐、蛋豆腐以及冻豆腐等多种豆腐品种。目前日本豆腐已经成为全世界都广受欢迎的食品, 并且在我国餐桌上也经常可以见到日本豆腐这道菜。

日本人不仅喜欢料理和豆腐, 对于茶道也是非常的讲究, 通过举例可以看出来, 日本人最喜欢的食物很大一部分都是以清淡为主, 而日本人的民族特色, 除了某些激进的政治党派之外, 从日本人的生活习性以及对真诚生活的追求上可以看出, 日本人受佛教的影响很深, 至今仍然还有很多日本人在通过茶道进行参禅, 希望能够证悟佛家清静境界, 这都与日本人的民族特色有很大的关系。

四、结语

日本的民族特色其实非常优秀, 他们在饮食方面的研究也非常深, 一向以清淡饮食闻名世界的日本饮食文化, 折射出了日本人喜欢清静自然、和谐安逸的生活态度, 这与很多国家向往和平的心理是一样的。不过目前日本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在很多年之前的佛教影响之后, 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 加上日本人学习和模仿力很强, 在一段时期内对欧美等国家的生活方式都仔细模仿, 巨细不遗, 但是日本人也有自己的文化传统, 在经过学习之后, 他们自己也注重推陈出新,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日本人对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一度非常痴迷, 但是经过学习之后, 对西方国家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认识也逐渐理性起来, 创造并且推出了具有日本自己国家特色的电子产品、饮食食材和食法等等, 总之, 在饮食方面, 日本的杂食结构是全世界最复杂的, 这一点能够充分反映出日本的民族特点。

参考文献

[1]宫田登.民俗[M].东京:大修馆书店, 1998.

[2]贾蕙萱.中日饮食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石毛直道.日本の食事文化[M].農山漁村文化協会, 1999.

日本文化 日本饮食 感想 篇5

日本文化之 日本饮食

姓名:张潇涵

学好:20100309132 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在这学期的日本文化选修课中,我真的在老师的指导,精心地介绍下学习到也了解了很多日本的知识,从小我就很想要去日本看看,一开始当然是看到了日本的动漫,才出现了想去日本游玩的这个念头,美丽的樱花,好看的和服,精致的日本料理,都让我很喜欢,想要去深入了解他们。

一直以来都没有机会时间和金钱去日本玩一下,很高兴在这学期选择了这门课程,老师的介绍让我对日本这个国度有了更多的了解。

接下来我要说一说这学期最吸引我的一个内容,我是个当之无愧的吃货,所以毫无疑问最吸引我的当然是日本的饮食,以前就特别爱吃生鱼片,各种各样的寿司,烤鳗鱼,味千拉面,等等······现在在中国吃到的寿司生鱼片总觉得不如日本的正宗,虽然味道都很合我的口味儿,所以有机会我还是愿意去日本亲身去体会一下品味一下那里的饮食,我相信一定会比现在中国的更加诱人的,就是应该如老师上课所说,是又少又贵的。

那么铺垫那么多,我要进入主题了,首先我要来说说我最爱吃的寿司和生鱼片,寿司和生鱼片都是色味俱佳的日本本土食物,因为日本是个岛国,周围都是海洋,所以两者的主料基本上来说都是海鲜,我自己也是非常喜欢吃海鲜的。当然不用说日本人是十分喜爱这两种食物的。在课上我了解到了在日本的寿司和生鱼片的店都非常贵,日本人很注重它的型,所以寿司生鱼片的外观都很精致,就是量特别少,而且贵。当然日本人对食物的要求非常高,特别上好的寿司对原料的要求是极高,所以寿司和生鱼片用材料必须是十分新鲜可口的,米一定要用醋浸过蒸好后然后再使用,顶部的生鱼一定要尽可能新鲜,因为这样才会更鲜更加美味。然后至于那些喜欢生食海鲜不就米饭的食客们,应该去点生鱼片,切好的鱼片放在盘中极为诱人,而且常常配有几小碟酱油芥末用来沾生鱼片,我每次见到生鱼片都是垂涎欲滴,因为太美味了,从这两种美味佳肴看出来,日本人很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贴近自然色泽,从课堂上我也改正了一直以来吃生鱼片和寿司的一个错误吃法,就是以前我总会把这两样放在芥末和酱油生抽里完全浸泡然后再放入口中食用,其实这个吃法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应该把生鱼片或寿司只在酱油芥末里沾一个小角,然后就可以吃了,因为啊这样可以保持这两个食物的原汁原味。

我对于日本的拉面也很喜爱,所以我在中国特别特别爱去吃日本的味千拉面,这个也不知道正宗与否,但是味道的确诱人,白白的汤料立刻让我好像身临其境,从这里我也就来说说日本的面条,日本国的面条也非常的多,有很多的拉面,我知道的日本面条主要有3种,分别是:荞麦面、乌冬面和素面。荞麦面用荞麦粉制成,细细的,呈浅棕色,口感很好。乌冬面用面粉制成,通常呈米色,面条很粗。素面也是面粉制成,但细如发丝。乌冬面通常煮成热汤面,而荞麦面和素面冷热皆可,主要视季节而定。

其实在我以前一直的印象和感觉中,较为常见的面条还是荞麦面,如果不加入其它面粉,味道是极为鲜美的。荞麦面通常由芥末、切得细细的葱末、味卓(由甜米酒做成的调味料)和干的鲣鱼粉调成的调味料做成的,光写着这些都垂涎三尺了。这种吃法是将荞麦面煮熟后捞起置于竹屉上,沥水冷却后(有的在面上放

日本社会与文化

冰块)蘸调味料吃。网上也说到荞麦面营养极为丰富,含丰富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C,看来荞麦面是多吃有益的。

那么我的口味很独特,我从以前开始最爱吃的还是乌冬面因为粗而且特别有嚼劲,总是觉得比那种细细的面条好吃很多,当然日本人很爱在冬天的时候吃乌冬面,所以乌冬面是日本冬季最受欢迎的食物之一,这种面粗粗的,煮成热汤面,加上青葱、蔬菜和一个鸡蛋就可以开吃了。那么乌冬面与素面和荞麦面是有不同的,乌冬面不需要蘸调料,以汤面形式就可以食用了。一碗乌冬面下肚,浑身暖暖的,而且口感极佳,也可以强身健体。

在吃日本拉面的时候有一个举动是一定要夸张地做出来给老板看的,就是吃面条的时候一定要发出声音才可以,这是对料理这碗面条的厨师的尊重,发出声音就是告诉厨师这碗面条非常美味好吃,如果没有声音,厨师就会觉得自己做的不好吃的,所以以后我去日本的话我就一定不会忘记这个细节的。

接下来课上吸引我的日本料理当然还有就是日本的各种各样的火锅,我自己本身就特别爱吃火锅,所以课上说到火锅的时候我是口水直流。在日本火锅是典型的冬季食品,当然在我们中国也是,火锅种样繁多,比如像北海道的石狩锅,里面的食材就有鲑鱼、洋葱、白菜、豆腐、魔芋和春菊;再来还有山口县的鱼锅,里面的配料有河豚肉、白菜、蘑菇、豆腐和面条。其实由于很是便捷,东京式的田原火锅广受日本人们的喜爱,它是菜肉杂烩,材料有土豆、豆腐、魔芋、煮鸡蛋、章鱼、胡萝卜、包心菜和海藻以及其它种类的配菜,烧出来的汤料食物都是极为美味可口,香气扑鼻的。还有一种火锅我是最感兴趣的,那个火锅就是相扑选手吃的相扑火锅,分量特别大,一般除了相扑选手正常人5 6个人才能吃完一份这样的相扑火锅,相扑选手会一个人把这一大锅全部吃掉,然后就睡觉养自己的肥硕身型,在日本的相扑火锅店其实都是那些已经退役了的相扑选手会开这样的火锅店,目的当然是来让别的人们游客都可以来尝尝相扑火锅的美味所在,我真的好想去尝尝相扑火锅的美味啊,可惜在中国是不会有的,因为中国没有相扑选手。

还有就是日本的酒,也是特别让我喜欢热爱的,我其实特别不喜欢喝啤酒的,可是日本的酒我确实是想尝尝,不用去说在日本最著名的酒当然是日本清酒了,听别人说味道很中国的二锅头有一些相像,清酒的喝法也有几种,清酒可以热喝或者是冷喝,但是无论哪一种清酒你准备怎么喝,它都是日本菜肴的最佳搭配。酒味可口甜美,容易喝过量而醉,因为它有后劲。还有一种著名的日本酒那就是烧酒了,这种酒是用蕃薯、大麦、蔗糖等材料制成,经过滤后的酒精,与伏特加有些类似的,今后有机会我一定要去喝下这两种日本的原始酒。

日本人还有个其实中国也比较爱吃,不过都来当早饭吃的就是酱菜小菜,每顿日本餐都要有酱菜。其实从历史上看,人们淹渍食物最一开始其实是为了防止饥荒,酱菜就像给菜肴增添了色彩,并提供了丰富的纤维,这在主菜中其实并不具备。酱菜可以除去主要的残味,以便品尝新的口味。打个比方就是我们在吃寿司时,一口酱菜便可清除口中残留的各种海鱼的油腻味道,让你继续品尝别的美味佳肴。在日本酱菜中我最喜欢吃的是纳豆,其实日本的纳豆就是很著名的,它因为是用黄豆发酵而做成的吃的时候要加上少许日本酱油和芥末搅拌,所以很多一开始吃纳豆的人会觉得不好吃有点臭味,但是其实仔细去品尝它,真的味道鲜美,也十分下饭,经常日本人就会用一份纳豆配上一晚米饭就可以当作一顿饭;了,在中国的一些日本料理店也可以买到纳豆,然后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纳豆的丝,它很粘的,所以筷子要在空中动一下好吧丝弄断不至于粘的满嘴都是,而且

日本社会与文化

书籍上有说过多多食用纳豆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其实也很有好处的。

最后其实通过这一学期的日本文化与社会的学习,我真的在老师的用心细心介绍下对日本社会文化和日本人都有了更加深一层的了解和,现在我是对日本更加的向往了,其实对于我来说觉得这些介绍还是不够满足我对日本这个国度的好奇的,所以无论如何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亲自去日本去玩一段时间,亲自去感受下日本的风情民俗,感受这个岛国的美丽之处,与中国的同之处,还有就是去欣赏一下美丽的樱花林,真心地感谢老师在这一学期的用心介绍指导。

开掘日本民族和美的原始精神 篇6

《歌魂》一书表现出作者文本细读的功力,几乎可以作为词典来读,每一个概念都有细致准确的释义,从物理、文理到佛理,每一个词都几乎承担了时间的标记功能,成为通往思想史、文化史、艺术史的门径,验证了新批评的一句名言,一个词可以关联着一部漫长的文化史。而且,在释义中着重发掘能指覆盖之下所指的时代转换,构筑出立体的语义结构。这本著作的后四章,就是以西行法师和歌内容来分类细读研究,“草庵之歌”、“四季歌”、“旅行之歌”与“释教歌”是他创作的和歌的四大类,也是他一生隐居习佛、礼赞自然、漂泊采风与崇佛弘佛的面面观。而且,在深入释义的同时,阐明不同内容对日本和歌创作的独特贡献。西行出家后一直在寺庙旁结草庵而居,以至“草庵”成为隐逸文学的代名词,西行也被尊为隐逸文学之宗。还有他采风式的旅行之歌中,在把日本东北纳入和歌吟咏范围的同时,也第一次把海与海边风物以及渔民的劳作生活写进了和歌,大大扩展了和歌的表现领域。这使这部著作以词汇为结点,编织出一个文化语义之网,使所有史的内容彼此交错,而又结构谨严地建筑起多重话语的大厦。

作者从一开始,论述西行法师的出家就涉及佛教在日本平安朝的状况,以及西行皈依佛门的出家过程与方式,但在此后的若干章节中,对日本佛教的知识以词语为中心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比如佛教最早是在公元六世纪从中国经朝鲜传入,至奈良朝成为日本的国教,作为“镇国之宝物”而奠定了政教合一的官方体系,影响到律令制国家的形成。日本最早派遣的遣唐使都是取经的学问僧,与此同时,汉字也由佛经与其他文献传到日本,掀起学习大唐文化的热潮,成为贵族身份的重要文化标志,因此而有“国风暗黑”的结论。平安朝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佛教由官方统一管理变成自行管理,从宫廷走向了民间,在相对的独立中,与皇室形成互动的关系。与此同时,是“国风昌盛”,假名简化了汉字书写,也颠覆了贵族的文化特权,民族化与民间化的潮流是文化普及、复兴的前提,世界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即出自当时的职业妇女宫廷女官之手,并且出现了一个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女性文学占据社会中心的繁盛时期。日本从学习大唐到确立民族文化为主体,正是和歌取代汉诗的深层历史文化表征。这也是日本人一直引以为荣的,接受外来文化的时候是以自己的文化为本位进行择取,加以简化变通,就是在全面学习汉文化时代,也绝对排斥缠足、科举与太监制度。平安末期出现的崇佛高潮,则是在盛极而衰的末法时代的危机焦虑中,对佛教再一次的改革与变通。作者由此考察西行法师与官方及民间教派的联系,得出他接受的是混融的佛教信仰,因而是一个无宗无派的僧人。而对于他的一些组诗中的中心词,诸如《法华经》之“花”的详细考证、《地狱图》之内容篇幅与画家等,都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诠释,不仅是佛教的一般信仰,还包括在日本起承转合的发展中各种真假难辨的传说典故。而在西行和歌创作的贡献中,强调他拓宽了表现领域的结论,就进一步从海边的鲍鱼、海螺与水鸟之类自然物,拓展到文本衍生的立体文化空间。还有文体的贡献,历来被称为“歌屑”的释教歌,在佛教大昌的平安时代,由于白居易的“狂言绮语观”被巧妙地曲解传播,使以吟咏男欢女爱为正宗的和歌摆脱了佛家戒律中“口业”之忌,适应崇佛的需要迅速兴起。西行的名言代表了那一时期自觉的艺术变革:“咏出一首歌,如造一尊佛,乃至作十首百首,积十尊百尊之功德。”释教歌开始普及,到了西行法师的手里更是前无古人地长足发展,其中六十七岁作的二十七首《观地狱图》更是打破了艺术表现领域的禁忌,把地狱景观纳入和歌的吟唱范围,足以和二十世纪初感觉表现主义美学思潮相媲美,咏叹面对人在地狱中所经历的种种酷刑时的内心战栗、恐惧与软弱,近似于罗丹雕塑的境界。在和歌“感悟兴叹、抒发个人情怀”为主流的时代,在拓展了表现领域的同时,美学风格也趋于前卫的姿态,而且显示了他驾驭题材的非凡能力。

此外,作者对和歌形式的熟稔,也为她对西行和歌的准确解读提供了技巧的保证,比如,反语的运用,相近词语的排列。作为双关语的挂词一般是以五个音节来修饰其他词汇,本身没有独立的意义,近似于中国戏剧唱词中的水词和诗歌中的垫字。还有草枕作为“旅”的专用枕词等等,虽说只是辅助的手段,但都需要深入研习才能熟练掌握,才能证明西行法师和歌技巧的圆熟,以及对和歌发展的独特贡献。一般来说,艺术的问题就是形式的问题,而且最终要落实到语言形式上,词语的分析才能在结构的整体关联中呈现为饱满的语义场。

作者以各种资料分析论述西行作为花月诗人,赋予花的独特语义。在他之前的歌人也普遍以花入和歌,但是此花非彼花。中世纪以前,在“唐风歌咏、国风暗黑”的《万叶集》时代,日本和歌由于汉语之影响,以咏梅为主,歌人多以梅花的高洁自喻;中世纪以后,在“国风昌盛”、民族审美意识觉醒的平安时代,本土的樱花取代了梅花的表意功能,本土化的过程影响到和歌取象的变化。农耕民族热爱自然的审美意识已经深入人心,花与节气的依存关系、稀有的美丽都浓缩着大自然的精华,成为最普遍的审美对象。而樱花在日本分布极广,成为所有民众生活世界中最直观的自然之美,取代外来先验审美经验的梅花便是顺理成章的转变。词语在本书中承担着文化史的标记功能,这是历史文化语言学的方法。

樱花的自然属性影响了日本民族审美的价值取向,其花事繁盛绚烂,花期短,有七日之花之指代,落花迅捷而如雪花般纷纭飘洒,比盛开于树上时更炫人眼目。故高桥英夫认为:“一般认为日本人的樱花观其中心印象被落花所占据。……被樱花所吸引,是从樱花盛大美丽的凋落开始,似乎是实感性的。” 启示了他们对美的短暂与转瞬即逝的无限神秘感兴,落花的迅疾也触动着无数饱受战乱折磨的心灵。如今道友信在《关于美》中所言:“日本传统是把短暂渺茫看作美的。”著名日本文学翻译家林少华先生也认为:“日本文学之美是落花之美。”

nlc202309041606

西行法师一生痴迷樱花,为樱花癫狂,空前绝后地创作了二百七十二首吟唱樱花的和歌,占他所有创作的十分之一强。而一些未注明樱花的和歌所咏也是樱花,在他的和歌中,抽象的花就是樱花,著名如“恨无仙人分身术,一日看遍万山花”,其咏之“花”即为樱花,观花的急切心情也和樱花花期短有关系。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形成的“闲寂流之美”,从大自然之寂感受到心灵之寂,在物我合一的美学境界中,樱花转瞬即逝的自生自灭是最直观的物象。这和孟郊“一日看尽长安花”之花有着语义的本质差异,种植的花草是文明的产物、是俗世功名的转喻;而西行所歌咏的樱花是自然的存在,是造化无意天成的美丽。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定语修饰下,体现着文明与自然的两相对立,也体现着俗世与西方净土的两相对立。樱花最直观地展现了闲寂之美,所以西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愿与樱花同凋落,与君同怀弃世心。”歌咏樱花就是歌咏大自然之美,也就是转喻出隐居大自然的歌者之美。而他开启的“物哀”的美学先河,也和樱花迅疾如雪飘落的物象有关。尽管在他之前也有人歌咏过落花之美,但是寄托的是惋惜的感伤之情,而西行所赋予的是闲寂的潇洒之美。他一改寂寞、物哀这些前人的陈词,转换为新的语用,将自我的伤感转变为对万物的不忍之心,仍然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西行在和歌中赋予樱花最重要的是佛理的意义,樱花之瞬息开落,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乃佛教所谓无常观之自然体现。才能由此生发出物哀之美,由《万叶集》时代的惋惜,体现为无常观的潇洒之美,使“行尊”西行法师集佛道与风雅于一身。如一些日本学者所言:“樱花对西行来说具有绝对皈依的对象的价值,樱花虽然不是神,但是却给西行带来一种精神上的平静。……把身体和精神都寄托给樱花,……樱花是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存在。”由此,樱花在西行的语用系统中以不同的限定修饰,表达了种种佛理的隐喻,形成一个表意系统:著名的吉野山之樱花象征着佛祖的慈悲之心,是原乡西方净土的转喻;迟开的樱花是“众生皆可成佛”的偈语。以百花缭乱形容《法华经》的广大无边、光辉灿烂,真花指法华本身。樱花与佛教中至高无上的莲花直接通假,此即彼,彼即此,因为都美丽纯洁。樱花诗人,其实是一个延伸、改变了樱花象征语义的佛教诗人。

在西行法师的和歌中比樱花出现得还要多的语词是月,计有三百九十七首。而且,比樱花的分类更加细致,有变化微妙的四季之月,其中以对秋月的吟咏最频繁,因为它已经是重要的季语,其他如格外明亮的旅途之月、与之为友的草庵之月、海上之月等等。而且,作者以细致的解读发现西行所咏之月皆为满月,在近四百次的语用中艺术表现不重复,这也只能感叹西行艺术感觉的敏锐与语言技巧的丰富圆熟。而且,他极富变化的月之歌,归根结底,终极的语义都是真如之月—真实永恒与平白如常之月,体现为佛理所谓真如之象。“皎洁的月成为观照西行内心的一面镜子”,“烦恼终未得开悟,知我心者唯我心”,唯有月亮能使他摆脱俗世的烦恼。月光永远不变,成为佛教真理的象征,从东到西运行,而重合于西行的法号,以心投月,就是寄托向往西方净土之心。真如之月是自我的投射,也是佛祖之化身,我心即佛的中介物。

正是在这一层语义中,作者提纲挈领地发掘出月在西行的和歌中,与花相同的宗教意义。而且揭示了这两个词具有并列连用的语义关联:花代表着美丽,月代表着纯洁,前者体现着无常,而后者则象征永恒,都是佛、佛的经典与佛理的喻体。由此,作者以王国维的“有我之境”,论证了西行作为花月歌人的主客观因素,一再引他著名的言志之歌:“物化阳春如释尊,望月在天花下殒。”准确地阐释了西行的佛教信仰对他和歌创作的决定意义,以及对和歌主题思想的丰富,使表现男欢女爱的狂言绮语中飘荡起浓郁的佛香,使花月歌人的称谓获得深层宗教语义的结构支撑。而西行所咏之花月,又皆为深山之花与草庵、旅途之月,这两个并列的词语就涵盖了对于他的所有指认,诸如漂泊诗人、行吟诗人、云游的歌僧等等,成为他全部和歌的核心词语,也辐射连接起所有的自然、社会与文化的词汇。

这一组基本词语在四季歌中幻化为各种带有季语性质的意象词语。春之花与莺、夏之雨与草、秋之红叶与露珠、冬之雪与落叶、猎鹰等等,都以大自然的闲寂之美体现着无常的终极佛理。西行在以和歌咏唱四季风物,来赞美大自然的造化之美,留下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不朽诗篇。西行认为这些四季景象都是最高存在的化身:“我咏的歌完全异乎寻常,寄情于花、杜鹃、月、雪,以及自然万物,但是我大多把这些耳闻目睹的东西都当作虚妄的。虽然歌颂的是花,但实际上并不觉得它是花,尽管咏月,实际上也不认为它是月。……这种歌就是如来的真正形体。”宗教的意义与审美的效果高度整合,他以艺术的方式崇佛,而读者则是在他的佛理中欣赏到净化心灵的艺术。无意间,艺术承担了宗教的信仰功能,这也可以解释,生活在解剖与分析、分别知与超自然环境时代的人众,在无神论的信仰真空中,西行充满感悟的自然诗篇,成为他们找回自己精神家园的媒介。何况西行所信仰的宗教是万物归一的大化之境,是以如来的名义呈现的伟大的自然神。

在西行主观礼佛的大前提下,作者深入文本缝隙的词语分析,进入文化史的细节考辨,不经意之间,在如来的神圣光环中,补充了人类文化活动的种种信息,等于把人也纳入了大化造物之流程。比如,她分析“莺”作为春天的季语,语源在中国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群莺乱飞”,跨文化比较的角度得益于她扎实的中文基础,是大可不必为自己半路出家的日文而自谦。而且,语源在传播中的语用演变也是她独具慧心的学术理路,比如,杜鹃在中国连接着一个久远而哀伤的典故,在日本则简化演变为“冥府的向导”、“迎灵鸟”。菖蒲在西行的和歌中词频率也较高,他的草庵夏天会被菖蒲遮掩,作者注重它作为季语和端午节的关系,“端午”临近夏至节气,各种蚊虫动物纷纷活跃,而且时逢重五,五是阳数,有极阳之意,有违阴阳平衡的传统文化理想,阳气极盛故为恶日。菖蒲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故端午节要悬挂在居室,用作杀虫灭菌的药物。“荻”是日本秋天的七草之一,且因花色发紫而喻祥瑞的紫色,又勾连着唐锦染色的传说,这个季语也就不是纯粹的自然物,而带有文化标志的意味,因为日俗秋天要熬食七草粥。露珠亦为秋天的季语,西行和歌咏之为“洒在衣袂上的悲秋之泪”,而相对于唐诗的伤春,日本文学更侧重悲秋,平安时代有七夕当天收集草叶上的露水研墨书写和歌献佛之俗,等等。就是在国风昌盛的时代,也割不断唐文化影响的语源。在西行的笔下,四季之物无不体现着物哀之情。而且都是他的“我之物”,并非独自占有之物,而是独自静静观照之物。这样博大的情怀与沉静的审美态度,是西行和歌超越于俗世利害,翱翔于广大时空的精神价值,也是以词语编码的真如之象。

作者这样细致入微的词语释义,就将自然的季语和文化史的标记重合为一,使西行礼佛的艺术创造中带有为人类祈福的性质,这和他《释教歌》的创作互为表里。西行在赞美化育万物的如来之时,也赞美了顺应自然创造了宜人风雅文化的人类。这使他的宗教精神中充满了祥和的人文精神,直接的体现是捕鲍鱼、捉海螺的渔事场景,以及儿童游戏的场面等顺乎自然的人间生活,间接的则是了悟生死的镇魂与金砂劝进等和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自然之神的敬畏。所以,他把和歌的创作与造佛的活动相提并论,将艺术的创造和诵经媲美:“不断地斟酌着一句和歌,就犹如唱出一句真言。”西行以艺术的形式承担宗教功能的自觉意识可谓超前,也转述出他对艺术创作的宗教精神。这就难怪他在重复的主题中,以不重复的语言形式,不断陌生化着前人的修辞语用。当年所造的佛像不知留存下来多少,而西行的和歌却千年流传,这是他成为“不朽传奇”的真正秘诀。

日本民族饮食文化 篇7

关键词:日本人,以小为美,民族文化意识

在世界各民族中,日本人精微、注重细节的性格,以及产品的精雕细琢被世人所称道。小至一般的电子产品,大至丰田、本田汽车,都给人以“小巧轻便”的印象。日本人钟爱将大自然的景物缩小做成盆栽放在家里,也十分喜欢看“名侦探柯南”。韩国学者李御宁将其解读为“日本人的缩小意识”,认为日本人似乎很偏爱“小”,并以之为美。我认为日本人的这种“以小为美”的文化审美意识根源于他们的文化特性,日本的国土狭小,他们偏爱小的理由,既有自然资源有限,凡是必须“精耕细作”的生存压力和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强大压力,又有日本人自古崇尚精微小巧的性格特点。

一、日本人的缩小意识

韩国学者李御宁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日本社会进行解读,发现了日本人有一种独特的“缩”的特性。能量奇大的巨人被浓缩成小小的一寸法师;桃太郎以针为刀,以碗为船;广阔的宇宙与变化的四季被压缩在短短的俳句里表现;盆景、插花乃至现代的半导体、电脑,无一不是“缩”的例证。丰富多样的膳食被收缩在一定的狭小空间里,形成了独特的“便当文化”。“文库本”袖珍图书也正是“缩”的表现。这些现象都说明日本有缩小意识,有缩小趋向文化。缩小意识不仅仅体现在那些缩小的物体上,在现实社会中,日本人的团体精神和日本人做事的谦虚谨慎也是缩小意识的一种体现。

日本民族的缩小性格与日本有限的自然资源密切相关,同时来自自然环境和全球的科技竞争压力也是重要的原因。此外,日本每年自然灾害频发,也为其缩小的民族性格带来较大的影响。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日本人的谦恭自卑,亦激发了他们奋发图强的扩大欲望,但现实的局限又迫使他们的扩大欲望必须通过缩小来实现,正如另外一个韩国学者朴俊熙所说的,日本人的“缩”与“小”只是表面现象,追究其本质,便现出“志在扩大”的原形。在激烈的现代国家竞争中,日本民族强化了缩小性格和精细意识,这点在科技领域十分突出。日本的电子产品(如随身听、笔记本电脑)、农产品(如娃娃菜)等都凭借小体型在世界市场竞争中打了一场又一场胜仗。

二、“大之美”与“小之美”的文化撞击———中日文化意识的对比分析

唐月梅在其《古代和汉审美意识的差异性》中指出:“中日两国民族由于受到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政治经济条件和文化宗教形态的影响,形成各自的特殊的基本性格,并决定各自不同的审美情趣。” (1)

我认为,日本人“以小为美”的审美意识主要是受日本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即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存在决定意识。

远古以前,中华民族在东亚广袤的大地繁衍,面对无垠的内陆,拥有辽阔的平原、大沙漠,屹立着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奔流着磅礴的黄河长江。而大和民族则在远东一隅狭窄的列岛生息,环绕着浩瀚的大海,山岭绵延,最高的富士山海拔也只有3776米,没有像亚洲大陆的喜马拉雅山、欧洲大陆的阿尔卑斯山脉那样巍峨的大山脉;少平原,更乏大荒漠;河流纵横,但河床短浅,没有像中国的黄河、印度的恒河那样磅礴的大流域。两国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各自不同的自然景观,中国自然景观巨大而瑰丽,日本自然景观小巧而纤丽。

由此可见,中国人喜欢“大”,日本人喜欢“小”。中国地大,江大,气也大。李白写诗,动不动就“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其气魄令日本“汉诗诗人”倾倒。而日本人认为山不在高,以小而幽为胜。另外,唐月梅认为日本民族的民族性格之一是“纤细与素朴”。她说:“日本民族生息的世界非常狭小,几乎没有宏大、严峻的自然景观,人们只接触到小规模的景物,并在温和的自然环境的包围中,养成了纤细的感觉和素朴的感情,对事物表现了特别的敏感和素朴,乐于追求小巧和清纯的东西。” (2) 我赞同这一观点,认为日本人欣赏、关注小的事物,就是源于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日本著名学者内村鉴三(1896)曾撰文指出:“日本人的天下不过是远东的一串岛屿。人们盘踞在蜗牛大的国土上,沉溺于琐细的事物之中。” (3) 基于岛国这个前提,生存在这个岛国的这些人群经数千年历史的沉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气质和性格。与大陆民族的宽厚、大度、恢弘相比,大和民族的性格更趋向于敏感、纤细、细腻。

这种以“以小为美”的文化特性也体现在很多的文学作品当中。日本文学的主流是精巧细致,在日本人的审美意识里,有以小为美的倾向。在中国,开天辟地的盘古大神,其身高是天与地之间的距离。在著名的《逍遥游》中,庄子写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从这段描述中,庄子用了“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等极力描写鲲鹏之大。庄子歌颂、赞美鲲鹏之豪迈浩大的气势,而藐视那些“蜩”(蝉)、“学鸠”(小鸟,一说是斑鸠)、“斥鼹”(水塘边的小鸟)的卑微渺小。中国人往往爱把目光放到那些宏伟、大智的事物上来抒发自己的感受,喜欢用“鲲鹏之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等来表达豪迈的气概。而那些弱小的、不足道的事物往往成为小智、见识短浅的代名词。中国文学爱夸“大”不夸小,常用“白发三千丈”、“家藏万卷书”这类极尽夸张的描写。而日本文学夸“小”不夸大,常用“色鱼长一寸”、“苇间一鹤鸣”,以体现“一即是多”的禅学精神。在文艺方面,日本绘画很少追求结构繁杂和色彩鲜艳,多是结构简雅,追求中间色,以幽婉清丽的情趣为主,富于恬淡的韵味,所以日本画重线条的单纯性和色彩的淡泊性。日本音乐的旋律单调,但却蕴涵着无穷的妙味,让人在心中回荡着余韵。日本舞蹈在缓慢中显露出一种内在的张力。与此不同,中国的画趣之苍劲、音乐之激越、舞蹈之柔韧都给人开阔胸怀的感受。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人偏爱气势恢弘的“大之美”,而日本文化则以纤小细腻为美。

日本人擅长缩小思维,有“以小为美”的审美倾向,但其有着一种对广场空间的恐惧(大的空间)和被排斥在群体之外的恐惧。孩子不听话时,美国人会对孩子说“再闹就把你关进仓库”,但日本人会说“再闹就把你扔出去”。日本人的缩小意识贯穿于其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李御宁表示日本人擅长缩小意识却不适应扩大意识,甚至在日本帝国主义走上扩张道路时依旧使用其根深蒂固的缩小意识思维来设计战略,这也是其在二战中失败的原因。李御宁认为当一个擅长缩小意识思维的民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并以大国自居的时候,危险就产生了,如何调整其缩小意识应是当代日本人自己所思考的问题。

三、学习和改造———日本“以小为美”的民族文化意识

(一)立足本国实际因地制宜改造外来文化。

日本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吸收性。日本人对于外国的文化,并不视为异端,不抱抵触情绪和偏见,坦率承认它的优越性,竭力引进和移植。日本对中国文化、印度文化、西欧文化、美国文化的吸收就是如此。其中,大化改新前后对隋唐文化,明治时期对西欧文化,二战后对美国文化的吸收,可以说是外来文化吸收的三大高潮,其特点是以整个国家的规模进行全方位的吸收。像这样酣畅的文化吸收在世界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多种文化经过长期的吸收、消化、融合,最终凝聚成了独特的包容性很大的日本文化。日本人善于学习模仿,吸收一切先进的文明,并将其按日本人喜好的方式加以改进创新,这几乎是所有论述日本文化的学者们得出的共识。

那日本是如何改进吸收外来文明的呢?下面我们看看他们对西方文明的改造的一些例子,本文主要从物质文明的角度来论述。大正时期(1912—1925),日本从德国进口了斯莱德式雨伞,日本人将其改造成世界上第一把折叠式雨伞,进入80年代,又将其进一步改造成三段折叠式雨伞。最初的大伞经过日本人的改造,变得小巧轻便,易于携带,成为人们的怀中之物。最先发明晶体管技术的是美国,但以日本索尼公司为主的日本企业,在晶体管技术面世后不久,把它作为大众型商品加以开发利用,并将其制成电子产品应用于日常生活。1953年3月,索尼公司率先推出了世界上最小的袖珍型TR·62收音机,之后又陆续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随身听和最轻的耳机。不仅在电子领域,在汽车领域,日本也同样是擅长“小巧轻便”。丰田的皇冠车进入美国市场时的口号时“制造小卡迪拉克”,它是把大型车缩小后研制的。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从这些例子中不难看出,日本人不但擅长“拿来”,而且擅长将拿来的东西改造。改造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实用化、大众化”,使其变小变轻,无疑是一个重要手段。正如人们所说的:如果说美国人的理想是从未知中搞发明、搞新创作,那么日本人的理想则是在某种现成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创造出更方便、更实用的产品。就像孙悟空对着巨大的定海神针高喊“小些,再小些”,终于可以将其灵活使用一样,日本人对着巨大制品高喊“小些,再小些”,最终将其搬到家中、屋里、手掌上。无论是对中国汉字的改造还是对西方物质文明的改造,日本人都是尽量求简、求小。可以说,这与他们传统的“以小为美”的民族文化意识有很大关系。

(二)细致精巧,注重细节。

作为一种文化沉淀,日本民族心理素质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讲求具体,趋于细节,结合实践,长于应用。近代以来,在日本从传统社会走向近代社会的进程中,这种注重细节,强调应用的文化特征曾经起过重要作用。19世纪中期以后,在日本民族摄取西方文化中有用要素进而实现近代化的过程中,这种注重具体细节的行为模式,促使日本人从具体技术细节人手学习西方文化,较好地促进了文化融合的发展。

日本民族在近代从一个个具体文化要素入手,摄取和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合理成分,促成文化转型,在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即使在当代,这种文化特征也曾对经济高速增长产生过积极作用。60年代以来,电子工业,尤其是微电子和集成电路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取得了飞跃性发展,诸如电子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机,以及许多家电产品走向世界许多国家,一些电子产品独占鳌头,而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正得益于日本文化趋于具体细节的特征。日本民族的这种长处正和当代工业精密化的趋势相一致,结果是以长处迎接挑战,获得了飞跃发展。我认为,是日本人这种凡事从小处着眼的态度或者说“以小为美”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日本企业去关注品质、关注细节并最终成就了日本企业的成功。

四、结语

上述从“小”字着手,分析了日本的“以小为美”民族文化意识,日本民族从古到今对“小”有一种特殊的情节,这种情结不仅体现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而且体现在日本文化,文学的方方面面。他们的这种文化意识的形成根源于日本所处的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条件和文化宗教形态,同时一直又深深影响着他们,并且发挥着重要的现实作用。在激烈的现代国家竞争中,日本民族强化了缩小性格和精细意识,我认为这根源于“以小为美”的民族文化意识,是这种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李御宁著.张乃丽译.日本人的缩小意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

[2]叶渭渠.日本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3]叶渭渠.日本的国民性与调和美意识[A].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3[C].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3.

[4]李兆忠..暖昧的日本人[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5]唐月梅.日本美意识的始源——谈日本的自然美和色彩美[A].李书成, 池田温.日本学研究3[C].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3.

[6]刘利国.日本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日本民族饮食文化 篇8

公元前3至2世纪左右, 先进的大陆文明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列岛, 与高度文明发展密不可分的农耕文化也在日本首次出现。同时, 日本由石器时代进入到了铁器时代, 给日本文化史上带来了划时代的意义。由于首次传入了以使用金属工具和水田耕作为主的农业技术, 日本进入了以种植稻米为基础的农耕社会。

农耕文化的产生是人类文化史上巨大的进步。稻耕文化传入日本列岛, 给日本文化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和变化。日本社会从绳文时代进入到弥生时代。这种变化, 是在外来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的刺激下实现的。作为中国先进文化之一的稻耕文化, 由传播者带到了西日本的各个地方, 然后逐渐普及到日本东北部和东日本。由于农业的发展和铁器的使用, 使得生产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稻耕文化对日本民族性格的影响

1、集团意识的形成

与世界其他民族相比, 日本人的性格里有较强的集团倾向。究其原因, 自然与岛国的孤立性、民族同一性有很大关系, 同时也与稻耕文化密切相关。由于日本国土狭小, 山地居多, 可耕面积也十分狭小有限, 平地多在山下水边, 且日本气候多雨潮湿, 不适宜大田旱地耕作, 在引进农耕后只能以水稻为主。稻作的特点就是灌溉, 没有灌溉就不可能有水田耕作。过去的水田耕作都是一些小规模的灌溉, 很少直接从河里面引水灌溉。所以虽说是小规模的灌溉, 但是也要进行挖渠、开通水路、引水灌田, 有时还要建设水库、蓄水池等储水设施, 需用不少的人力, 于是人们就组成小的合作团体, 进行共同耕作。因此水田耕作要以共同作业为前提, 以共同作业为基础形成了稻作共同社会。水田的规模逐渐扩大, 稻作生产也进一步发展。基于协同作业的传统, 建造桥梁、修筑道路也是大家齐心协力来完成。

在稻耕社会里, 日本人的文化心态也是独特的, 通过生命一体感、“和”的精神、礼仪等方面, 最终形成了日本社会特有的集团意识。所谓集团意识, 或称为集团主义观念, 就是以无比强烈的归属感为基础, 个人对所属集团竭尽忠诚、无私奉献, 并作为该集团的成员与他人保持行动上的一致, 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熏陶, 处于集团内部的人们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素质。当今, 这种集团意识的行为方式被企业和各团体所采用, 重视与他人的协调被看作是日本特有的集团性。

2、敏感性的形成

受稻耕文化的影响, 日本人还培养出了敏感性。水稻的种植从育种, 插秧, 收获, 脱壳这一过程, 是需要有农民的细心处理与观察的, 如果有一丁点儿的疏忽, 一年的辛苦将付诸东流。并且, 为了不错过耕种的好时期, 经常要预测季节的变化, 并且提前做好准备。为了把握季节的变迁, 人们便会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在日本比起观测天体, 人们通常会观察地上的自然物。通过捕捉自然界的变化而知道季节的变化, 人们把这种方法叫做自然历。根据这样的节奏, 把一年分为几个部分, 并在相应的部分举行相应的活动。这样培养出了日本人对于季节的敏锐感, 也形成了日本人独特的敏感性。

日本人的这种敏感性涉及到文学, 艺术, 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并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日本文学特有的审美观点“伤感”“深邃”“悠闲”“优雅”“精粹”都是由这种敏锐感而产生的。每个民族都有对于社会与自然的细微感触, 但是像日本人这样从平安时代到江户时代这条历史长河中, 他们通过敏感性而产生的审美意识一直占支配地位这种特点, 可以说是日本人特有的特征。川端康成在《在美丽日本居住的我》一书中写道, 与大多数整齐建造的西式庭院相比, 日本的庭院则大多不很匀称, 而这种不匀称比起那些整整齐齐的建筑可以表现出更多、更广的东西。当然, 这种不匀称性是与日本人的敏感性相协调的。所谓的“山水”既是指山和水, 也就是自然的景色, 山水画, 也就是风景画的意思, 更深层则表现出了古雅, 孤寂, 朴素的意思。在尊崇幽恬, 幽雅的茶道方面, 与其说它隐藏了人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倒不如说在这个极为狭小, 素朴的茶室中寄托了无边的广阔与无限的优雅。日本人这种敏感性不仅仅表现在庭院, 绘画, 茶道等方面, 而是渗透到日本艺术的各个角落。

3、勤劳性的形成

水稻的种植对于日本人劳动意识的形成有很大影响。饭冢浩二针对水稻的种植与劳动的关系作了以下论述:水稻的种植需要有充足的劳动力, 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如果耕种全部是需要男性, 则同样重要并且费时的工作:插秧、除草、收割、脱壳等就可以让家里的女人和孩子来干了。也就是说水稻的生产如果没有这样重复的劳动, 就不可能有收获。

日本处于温带的中间, 并且比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在环境上更具有优越性。比如说, 日本也有像洪水那样的自然灾害, 但并不是每年都发生, 而是隔3、4年发生一回。如果认真的劳动, 便会从自然那里得到回报。中国的情况与日本不同, 中国的北部与中部每年灾害不断, 每隔3、4年才能免受一次灾害。中国南方的水稻种植圈有着富饶的土地, 充足的阳光和降水量, 但却又不得不依赖天气的状况。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 像日本这样的自然环境, 人们只要不松懈认真地改造自然, 便会从自然那里得到回报。由于日本人充分认识到从自然中所获得的收获与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日本人相信努力是会有回报的。人只要下功夫, 努力了, 就会克服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粮食还有增收的可能。于是, 日本人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更多的劳动力, 实行尽可能丰产的集约型农业。由于勤奋会得到回报, 于是逐渐形成了“勤奋才是最好”的伦理观。日本人被誉为世界上最尊崇劳动的民族之一, 这种民族气质则是以这种农业经验为基础而形成的。

参考文献

[1]叶渭渠.日本文化通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尾藤正英.日本文化的历史[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日本民族饮食文化 篇9

一、日本民族性格的主要特点

日本民族构成比较简单, 大和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98%,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琉球人和阿伊努族。由于日本政府长期实行同化政策, 现在的琉球人和阿伊努族人与大和族人已没有太大区别,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民族的单一决定日本国民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具有相似性, 最终造就日本统一、稳定的民族性格。在以下方面日本国民表现出显著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性格特点, 具有鲜明的民族烙印。

1.集团意识

“集团意识”即集体主义 , 是日本最具代表的国民性格。日本人的集体意识特别强, 他们认为集体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个人只是集体内部的一个元素。在集体内部, 他们能体会到人生意义, 找到安全感, 脱离集体将会让他们感觉无所适从, 因此,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日本人特别注重顺从集体意识、维护集体利益。这种对“集体”的认同, 有时甚至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盲从地步。从二战时的“一亿玉碎”到今天企业内部重视集体的氛围, 都是“集团意识”的体现。在日本,和集体唱反调、做出背离集体的行为的人会被其他人孤立, 甚至受到“断绝来往”的惩罚, 这种“惩罚”反过来又会使日本社会的“集团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 使日本人更依附于集体, 不敢越雷池半步。

2.看重别人态度的思维方式

日本人说话做事非常看重别人的态度, 当他们决定做某件事时, 首先会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 自己这么做别人会怎么看待自己, 日本人一般不会做出和“大家”相背离的行为。日本人即使自己持有明确意见, 也会避免“我是这样想的”、“我的意见是这样的”等直接的表达方法, 而采用“恐怕是这样吧”、“我想这么考虑 , 你看如何呢”等婉转的措词 , 认为这种表达方式是适当而有礼貌的。在语言表达上, 给对方留有考虑和判断的余地, 在观察对方反应后, 再提出主张。在经常拘泥于他人和社会的日本人的生活中, 中性、暧昧的语言特别多, 他们极力避免断然拒绝的会伤害对方的情况, 而采用婉转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

3.服从意识

由于日本社会中的“集团意识”和等级序列, 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集体的服从意识已经深入每个日本人的骨髓之中。全世界的旅行社都知道日本团最好带, 一是大家都守规矩, 二是对导游的要求绝对服从。有人这样对比日本人和中国人的不同:一群东方人到了美国, 因为陌生, 领队的人通常会拿一面小旗子, 这一点, 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是如此, 但差别也在于此, 领队的人拿着旗子, 后面跟着一大群人的, 是日本人;而领队的人拿着旗子, 后面时常有人掉队的, 是中国人。领队的人只看着前方的, 是日本人, 而领队的人边走边回头看后面有没有人的, 是中国人。这虽然带有一点调侃的味道, 却道出日本人在服从方面的执著。

民族性格可从不同角度归纳, 以上几点是我认为日本民族性格中比较典型、得到普遍认同的方面。当然, 日本民族性格中还有忠诚、好学、勤奋、矛盾、尊敬强者、不同情弱者等很多方面, 这里不一一细述。

二、影响日本民族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日本民族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下面主要对影响日本民族性格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

1.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在民族性格的形成中, 虽然不是唯一因素, 却是极为重要的因素。日本国土狭小, 资源贫乏, 灾害频发,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日本人独特的民族性格。

日本列岛和亚洲大陆隔海相望, 国土面积大约三十七万平方公里, 期中山脉和山地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四, 可开发利用的面积更少。日本除了淡水和森林资源外, 石油、煤炭、金属等国家发展必需的重要资源极度匮乏。日本地质灾害频发, 火山、地震和海啸为日本的三大自然灾害。日本火山有七十六座, 其中活火山有五十多座。日本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四百分之一, 火山却占世界的十分之一。日本每年发生四千至一万次地震, 期中有震感的地震约为一千五百余次, 平均每天四次。大的地震经常引发海啸, 其中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大海啸就造成八千多人死亡, 一万多人失踪。

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培养了日本人强烈的危机 意识 , 面对这样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 日本人逐渐熟悉并接受大自然的种种灾难, 慢慢培养出坚韧的毅力。面对灾难, 只有大家团结一致、共赴 难关 , 才能减轻各种灾害造成的伤害 , 实现保护自己和家人生命财产的目标, 这是日本“集团意识”产生的原因。日本民族自称“大和”民族, “和”就是团结起源于此。

2.日本 “耻 ”文化的影响

“耻”文化对日本民族性格的影响深远 , 很多学者认为耻文化就是日本文化的根源, 它时刻影响每一个普通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日本独特的耻文化造就了日本独特的民族性格。

所谓“耻”, 就是在遭到别人嘲笑或蔑视后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产生的一种心里感觉。独特的“耻”文化根植于每个日本人的内心深处, 相对于世界其他民族, 日本人更敏感, 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 日本人通常将别人的眼光作为处理日常人际关系的前提, 在确定不会被别人另眼相待后才开始行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 日本人的一言一行都会考虑别人的评价、态度, 尽量避免遭到别人的嘲笑。如果不慎说错话、做错事, 日本人就会感觉出丑, 内心深处感到无比羞耻。正因为这种“耻”文化的存在, 日本人在说话做事时会首先考虑别人怎么想, 甚至从别人角度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时间长了, 大家都会形成一种默契, 某件事大家该怎么做, 不该怎么做, 不刻意交流, 大家心里就都清楚规则。可以看出, “耻文化就是一种体谅他人的文化, “耻”文化的核心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在自己注意他人眼光的同时, 自己也成为别人眼中的“他人”。

那么在意别人眼光的日本人在历史问题上却体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对待过去本犯下的罪行, 很多日本人选择躲避,不愿意反省, 这时完全不顾其他国家人民的感情。这是因为,日本的“耻”文化还有另一面, 就是在超出自己所定的“他人”范围后, “耻”的感觉就会消失。日本有一句谚语:旅途中的耻,旅行结束的时候就完结了。这就容易让人理解了:为什么生活在“耻”文化下的日本人, 却做出很多让人无法理解的、令人不齿的事情。

3.宗教思想的影响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精神产物, 它们对民族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神道教是日本的本土宗教, 在日本社会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从古代到现代, 神道所追求的国家观与世界观经过长期的渲染浸润, 已经内化进日本民族的思想与价值理念之中。神道教主要宣扬人的生命由神授予, 人生在世便具有神赋予的使命, 即为创立一种等级化的秩序而奋斗。秩序即意味着对权威的畏服, 天皇则是世间至高无上的权威。这是现代日本人具有强烈服从意识的思想根源。

中国的儒教传入日本后, 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融入日本特色, 对日本民族性格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日两国都信奉儒教, 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 中国侧重“仁”, 而日本则强调“忠”。对天皇、上级 、长辈、公司 , 必须绝对地、无条件地忠诚。在“忠”的思想的影响下, 日本社会的“集团意识”和“等级序列”得到空前强化。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 上级就是最高权威,上级交代的事不论对错、合理与否, 都必须绝对服从。在日本公司, 下级对上级总是毕恭毕敬、言听计从的。

日本民族饮食文化 篇10

一、泉镜花文学的创作底蕴

泉镜花是日本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一座高峰。可以说, 幻想文学是与一个民族远古以来的过去联结在一起的。而以幻想小说闻名的泉镜花与民俗文化的联系更是密不可分。镜花文学的底蕴主要是日本的江户文艺, 具体来讲就是:以草双纸 (通俗绘画故事) 为主, 谣曲、歌舞伎、能乐、净琉璃、演艺、口碑传说、浮世绘、中国古典等等。泉镜花在童年时代受到过母亲的“江户文艺”的启蒙, 遭到流行的自然主义文坛的抨击与奚落后, 他选择了隐居生活, 在此期间广泛涉猎了江户怪谈、各种民俗学论述如柳田国男的《远野物语》、平田笃胤的《稻生物怪录》等。这些都成为他创作灵感的源头和养分, 如《草迷宫》就明显受到了上述物语和怪谈的影响, 而另一名篇《眉隐灵》更是选择了好似怪谈的历史舞台———独特的穷乡僻壤中的小镇作为背景。此外, 泉镜花的名篇《和歌灯》则是颇有特色的表达能乐界严格的求艺精神的作品。而使其名声大振的代表作《高野圣》据日本学者研究更是取材广泛, 其中被妇人变成马的药商被牵到市场卖掉换来鲜鱼的情节很可能源自中国古典《古今说海》中的《板桥三娘子》。而中国古典也是构成日本“江户文艺”的因素之一。

二、泉镜花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

泉镜花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是近代日本式唯美主义的一种表现。他巧妙地将日本传统的艺术遗产和经验与现代欧洲的写作风格和技巧相融合, 通过营造一幅幅富有想象空间和跳跃式流动感、亦真亦幻的场景, 使读者在感官的极大愉悦和满足中领略到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和蕴含在作品深层的日本传统之美。《高野圣僧》能使人不断想起叶慈 (W.B.Yeats) 的作品, 他们同样都以华丽的修辞将现实世界蒙上了一种迷离诡异的气氛。泉镜花的神秘怪异是为了重新整合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强调人类与自然并存。相对于其他标榜以神鬼怪谈为目的的作品, 在《高野圣僧》中作者强调的是山林中自然界的力量, 而人与自然往往可以互相转换角色, 从而模糊了人与自然界的界限。这种暧昧化的特点也是泉镜花文学的主要特征之一。

泉镜花是凭借敏锐的感受性去创作的。他在《浪漫主义与自然主义》中指出, 浪漫主义的作品是以美为生命的。这也是泉镜花创作的最高准则。体现在作品中就是追求人美、景美、文美、意境美。泉镜花刻画的女主人公全然无视理论、得失和统治阶层的权威, 专一地活在自己的感情世界里。她们虽境遇凄惨却不失美丽。由此可见, 在泉镜花自己的王国里, 美具有绝对价值。

泉镜花用秾丽语言勾画出仙境般的世界, 简直达到了一种羽化登仙的想象境界。泉镜花作品的梦幻之美是公认的。无论是山中异界, 还是海底龙宫, 抑或是旅馆的一隅, 经镜花神笔点缀之后, 一个如梦如幻的意境凸显出来, 神韵飘渺、荒幻多彩。泉镜花的神秘主义未向象征主义发展, 而是向怪异方向延伸。这是泉镜花故意犯的一个错误。

泉镜花笔下的景致绝非实景描写, 而是将映射到心中的幻影用抒情的笔调挥洒而成的。远近交替, 浓淡相宜, 美不胜收。泉镜花描绘的风景, 虽非远近浓淡的实景, 然而却比实景更鲜明、更富于色彩。他用精心筛选的、符合他的审美意识的词藻再现这个幻影。归根结底, 泉镜花的景物画卷是在他的语言世界里绘就的, 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在一个诗性沦丧的年代去寻找真正的诗, 这是浪漫主义者泉镜花最为浪漫的情怀。在平面描写、无技巧、露骨地描写成为文坛主流的时候, 根本谈不上什么诗化美。泉镜花正是以拓荒精神, 独自在日本近代文坛这片语言的沙漠中开垦出一块郁郁葱葱的绿洲, 用精湛的语言艺术创造了散文作品的诗化美。

泉镜花文体的奔放华丽, 独创语句的抑扬顿挫, 与室町时期的谣曲相通, 具有诗韵。小说的风格与其说是散文性的, 莫如说是韵文性的。特有的具有节奏感的文体贯穿小说始终。这种文体继承着唱本的血脉, 无论在使用文言文的初期, 还是在导入白话文以后, 都成为泉镜花小说的共性特征。

三、开创了“虚幻美”的创作方法

泉镜花作为“被遗漏的名家”从20世纪70年代起得到重新评价, 并以此为契机, 镜花文学也得到了至今长达30余年颇具规模的持续性研究。如今, 日本文学界已充分肯定了泉镜花独特的浪漫主义对日本近代文学的卓越贡献, 并确认其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超越了时代的杰出作家”。

泉镜花对日本文学的特殊贡献主要在于, 以其独特的修辞、耽美的语汇和暧昧的语境, 同时还借助欧洲文学风格的表现技巧, 创造性地构建了“虚幻美”这一独特的浪漫主义文学世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 日本民族文学传统中占有最重要地位的两种创作方法, 一是现实主义, 一是浪漫主义。如《源氏物语》的创作方法可以说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然而“虚幻美”这种独特的浪漫主义表现形式可以说是由泉镜花开创的。泉镜花以其独创的“虚幻美”丰富了日本近代文学, 他对整个日本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这种表现形式带有传奇性的神秘的浪漫主义色彩, 同时还具有日本古典文学雅致的用语风格, 并融入了欧洲风格的写作技巧, 是日本近代特殊的浪漫主义表现。日本著名学者伊藤整针对泉镜花的文学影响, 做过如此精辟论述:“对于镜花来讲, 由于他与旧的时尚、旧的传统结合密切, 所以被他所生存的时代忽视了。然而, 镜花文学开创的是浓缩了表现效果和方法的散文的创作风格, 这是近代文学的表现形式。为此, 泉镜花既不该受到当世人的冷落也不该受到后世人的忽视。学习欧洲文学的纯粹表现方法, 在日本文学可能的范畴内, 泉镜花做到了先行。这点是不容置疑的。”从这个意义上讲, 镜花文学不仅没有脱离近代文学, 反而走在了日本近代文学的前头。泉镜花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将日本民族的“传统之美”展示给了世人, 以其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丰富了日本近代文学, 可以说, 泉镜花对整个日本文学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他是一位超越了时代的杰出作家。

泉镜花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松村定孝也曾精辟地指出:“泉镜花与谷崎润一郎这两位作家的出现, 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们的文学创作从立意、手法, 以至文体等方面都达到了公认的他人无法效仿的高超境地。不仅如此, 他们的伟大之处还在于:在瞬息万变的文艺思潮中, 曾几度将被吞没。而他们那独特的创作文风、精湛的艺术手法却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一事实不能不说是文学史上的奇迹。”

摘要:泉镜花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以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和独创的精湛语言艺术独树一帜, 对日本近代文学影响深远。在泉镜花辞世三十多年之后, 日本文学界充分肯定了泉镜花以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对日本近代文学做出的卓越贡献, 并确认其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超越了时代的杰出作家。

关键词:江户文艺,浪漫主义,虚幻美

参考文献

[1]松村定孝.泉镜花研究[M].冬树社, 1974.

[2]日本文学研究資料刊行会.日本文学研究資料叢書[M].有精堂, 1980.

[3]福田清人.浜野卓也.泉鏡花人と作品[M].清水書院, 1966.

[4]村松定孝.新版/近代日本文学的轨迹[M].右文书院, 1988.

浅析“间人主义”下的日本民族 篇11

关键词:日本;间人主义;恩义伦理;和谐

中图分类号:D731.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间人主义”的提出

上世纪70年代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让人叹为观止。论人口、领土、历史远落后于一些国家的日本,却有如此大的经济成绩,这也使得一些学者开始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日本社会,这主要体现在所谓“日本文明学派”的某些学者理论中,其中滨口惠俊就是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对日本缺乏主体性的判断乃是基于西方人的观念而做出的肤浅判断。因此他提出了与个人主义相对的观念——“间人”,用以指代日本“人的系统”,强调“间人主义”才是日本人的特性,是日本人最重要的文化身份之一。

日语中,通常用“人间”这个词来表达“人”的意思。“人间”在汉语中从字面来理解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见当日语中把“人”作为世间成员的人来定义时,即把人看作为一种人际关系的存在。因此可以看出,日本人从不停留于把“人”作为单独的人体存在,而是社会中的人。从日语中对“人间”这个词可以充分体现出日本人对人的把握方式,因此滨口惠俊以此作为基点,将“人间”这两个字的顺序颠倒,创造了“间人”一词。“间人”的“间”就是指人际关系,即“重视相互作用的人”,从而创立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间人模式”或“间人主义”。

如前所述,对“间人”的理解可看出日本人具备丰富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的感觉即所谓“报”的观念,这种相互性的依赖转化成一种道德规范即应该采取不负对方期待的对应行为。作为日本人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恩”与“义理”的观念,对于他们来说,一旦建立人际关系就应该得到无条件的尊重,并希望恒久的保持这种关系。为此,像“恩与义”这样的伦理就因机能上的必然性而构成了日本人的相互性规范。

二、“恩”与“义”——“彼此彼此”的伦理

尽管“恩”与“义”常常被看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像樱井庄太郎指出的那样,义理发生在属于同一个身份阶层,没有显著阶层差异的当事人之间,而“恩”则发生在存在着上下之差的当事人之间。但日语中“恩义”通常联系在一起,两者是有密切关联的,两者都堪称是人际关系中关于双方互相履行任务的一种道德,恩和义理是具有某种相关性的人际关系伦理。

(一)作为确保互惠性相互作用的“恩”

对日本人而言,恩意识有几个不同的层次。首先,是日常生活里存在的素朴的恩意识。例如,在电车里给人让座,丢失的钱包被陌生人捡到后立即交到派出所,在路旁跌倒后被不认识的人扶起来等事情。无论是谁,在每天的生活里,这种细小的事情遇到一、二回的话,一定会说“谢谢”。其次,在血缘、地缘、身份、境遇等各种有缘的关系者中间,面对受到普通以上的利益、关爱的时候,自然会产生感恩的情感。在亲密的朋友间或知己同志间会有互相帮忙的情况,有时也会有某人受到特别照顾和支援的场合。第三,感激非亲非故的人带着深深的慈爱,援助自己的恩意识。世上也有超越一切关系,脱离具体情况的事情。面对阳光、空气、水等无偿不竭地供给我们的恩惠所怀有的感恩之情,也自然在高层次中找到应有的位置。第四,对超越现实超感觉的世界里神佛等绝对存在持有的感谢感激的绝对感情,日本人把这个称为“超越最高层次的恩意识”。

“报恩于万一”是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里对日本人“恩”意识的总结性描述。对他们来说,恩的授予是高尚的具有选择自由,但更看重的是接受者对授予者回报的过程而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们把受恩当作是一种债务,甚至有时会用一生来回报。但“恩”不是关于互酬性的交易,而是关于互惠性的道德。他们觉得欠恩不是美德,报恩才是懿行。

世上最终极的报恩方式一定会用生命来报恩,以死的决心来报答恩情,并没有任何怨言。在日本的寓言故事中有所体现——《文福茶釜》,小狐狸为了报答救了它性命的老爷爷,变化三次来报恩,最后竟然累死,可见报恩观念的浓重。日本将恩意识发挥到极致,便是对天皇的忠,当忠与孝,大忠与小忠发生冲突时会产生困惑,当忠孝不能两全时,按中国人的道德观:择孝弃忠,不会受到谴责,而日本人则择忠弃孝,也会受到赞扬。虽然这并不是我们极力倡导的,但我们终会反思,这也许就是大和民族,是日本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吧。

(二)作为规定互惠性相互作用的道德——“义”

与“恩”意识相连,“情义”也是日本一个独特的范畴。日本人有一种说法,“义理最难接受”,把义理的含义扩大化,形成了相互义务的理想范式这样一种奇特的范畴,它是日本特有的,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一种价值取向。

在本尼迪克特《菊与刀》中指出,日本情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对社会的情义,主要是“报答情义”——亲属之间的情义,比如金钱、帮助或父母的牺牲等后须归还。如果欠债不还会受到伦理道德的谴责,像媳妇必须对婆婆尽孝听从教导等等。第二种是对名分的情义。这类情义主要是对名誉的看重,如果受到恩情和侮辱都要认真回报,甚至可能抛弃、正义、亲情、金钱、地位等。正是这个原因,使日本民族对生和死观念产生了独特的视角和解读,并产生两种极端走向:一种是用自杀的方式摆脱“负恩者”的尴尬,并以洗刷污名赢得身后的好评。另一种是不以追求幸福为目的而是以坚强的经受苦难的意志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nlc202309030624

我原以为在等级社会里,地位低的人接受了地位高的人有形恩惠的时候,会以同样方式加倍偿还,其实不然。在日本公司,每逢过节经理都会给公司职员送礼,此外,每个职员的生日还要送礼物,而他从不接受职员的礼。但另一方面,作为无形的回报,是职工对公司的忠诚:加班加点,不抱怨,不求报酬,服从公司安排等。有时,公司丰厚的福利条件得到的是以忠诚相还报的恩义,上司更多的关心,下属就会更忠诚的还报。上级与下级、个人与公司之间这种相互的恩义关系,使日本人能做到“爱社如家”甚至“爱社胜家”,这大概就是日本有很强的团队精神的体现吧。

恩惠都是被动发生的义务,而且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必须竭尽全力去履行这些义务,这必须是在主动立场上去完成的义务,而这些义务是无论如何也偿还不完的,也就是说这些义务在时间上是无限的。“情义”是为免遭世人议论而不得不去履行的一些义务,这些义务是人们极其“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对社会的情义”和“对名分的情义”必须努力偿还,保持自己的名誉不被玷污,这种偿还是可以完成的,即一旦情义偿还完之后他们的情义也就到此为止。

“间人主义”强调的是人际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人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在社会中生存,而这种体现主要体现在“恩义”伦理道德观念中,正是存在这种施恩,报恩,“情义”的意识,才使得人与人之间联系更加紧密,更加和谐。而这种和谐观念一定是伦理和谐的实现,光有他律是不够的,必须在他律和自律的互动中才能真正生成道德力量。纵观日本伦理和谐的实践,我们不得不重视的是,他们对自律的自觉和重视,具体地说,就是恩义意识的培养。

三、对日本“间人主义”思想的评价及影响

(一)日本人的“独特性”与“创新性”

滨口惠俊的“间人主义”理论,正是基于与西方“个人主义”的对立而提出的。在此之前,西方人一直以西方经验为基点来审视日本缺乏主体性,这种观点显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日本文化具有独特性,它是中西文化的碰撞,在不流失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借鉴了中西文化从而形成了自己新的范式,即日本模式。日本正是基于自己独特的模式走上了强国之路。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日本的创新性,这是由于这种创新意识使日本走在世界的前端。对于当今中国来说,同作为东方人,我们用以中国模式来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并让世界为之惊叹时,同样我们是否也要创造要一种新的伦理模式范式来支撑中国各方面发展呢?

(二)日本人的坚强信念和意志

在本尼迪克特《菊与刀》中说到,日本信条是:他们相信择定了一条道路,就要全力以赴地前进,如果失败自然会换成另外一条路线。就像前面所述,日本对待情义时总是对荣誉看得极重,以至于他们用自己坚强信念和责任来守护这个“荣誉”,包括日本生与死的观念中,总是能忍受巨大的牺牲来追求所期望的完美境界。而这,恰恰是日本民族最为崇尚和歌颂的美德。

当然,对于这种一味追求“名誉”对中国来说,可能是一种极端的想法是不可取的,人生最高的境界是不求名不求利。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想是否该反思中国追求目标是否付出了和日本人一样的努力,是否也有一样的精神存在?

(三)日本人的“大和”和“和谐”思想

樱花,一直被称为日本的国花,日本人对樱花喜爱的情结是任何国家所不能比拟的。樱花盛开七日,最美的时候不是一朵盛开,而当它们开花成簇时才会看到价值之所在,这其实也代表着日本人的心理,正是日本的团队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表现之一。

当然,本文所述的恩义观也正是和谐价值的体现。当今中国,一直倡导构建和谐社会,而真正的和谐社会一定存在着伦理和谐的境遇,真正和谐的世界也必定有伦理和谐的氛围。也正是日本的恩义伦理观念,能够真正起到凝聚社会的作用,真正体现和谐伦理的枢机所在。

对于现代化的中国来说,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借鉴其他民族的经验,不仅是适应全球化境遇的需要,而且还是中华民族尚和精神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毅,关丹.鲁思·本尼迪克特和《菊与刀》[J].国际问题研究,2009,(11):215~216.

[2]范晓辉.《菊与刀》再考[J].时代教育,2008,(4):72.

[3](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 北京:商务印刷馆,1990.

从日语文字构成看日本人之民族性 篇12

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自古以来互相影响, 不但都属亚洲人长相一样, 连文字也有相同之处。很多根本没学过没看过日语的人, 当第一次看见日语文字时都会吃惊地说:“这是日语还是汉语?怎么一半我都认识, 日语挺简单吧。” (田中さんは日本人です。/田中是日本人) (王さんは晩ご飯を食べる/小王吃晚饭。) 每每听到这样的话, 都有讲一讲的冲动, 所以, 本文简述一下日语文字的构成和由来, 以及文字背后所体现日本人的民族性。

1 日语文字的构成

日语文字主要由汉字、假名 (平假名和片假名) 和罗马字母三部分构成。

1.1 日语汉字

日语中的常用汉字范围以1981年10月1日日本内阁公布的《常用汉字表》中的汉字为标准, 共1945字, 构成了现代日本所使用的汉字的基础。

汉字组成的单词如:学校図書館手紙靴貿易経済娘

1.2 日语假名

日语共46个平假名, 片假名与平假名发音相同写法不同。

平假名如:あいうえおかきくけこさしすせそたちつてとなにぬねのはひふへほ

片假名如:アイウエオカキクケコサシスソタチツテトナニヌネノハヒフヘホ

1.3 罗马字母

罗马字母就像汉语里的拼音, 日语104个发音都能用罗马字母拼

读出来。a i u e o (为五个元音) ka ki ku ke ko sa si su se so ta ti tu te to na ni nu ne no ha hi hu he ho ma mi mu me mo ya yu yo ra ri ru re ro wa wo (其他是辅音分别与五个元音相拼) 。

大部分国家的语言都是由一种符号组成, 日语却是三种, 令人不得不心生疑惑, 日语文字为何如此复杂,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日语三种文字的由来。

2 日语文字的由来

2.1 日语中的汉字

日本史前没有自己的固有文字, 根据考古学的发现, 日本最先出现的文字是汉字, 大约在弥生时代中期, 约公元一世纪初期 (中国汉朝) 。另根据《古事记》《日本书记》正式文字记载, 汉字最初传入日本是始于应神朝 (中国汉朝) 。也有史学家认为是三世纪后半叶起 (中国魏晋时期) 。一直到假名的产生, 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内容都是用汉字记载的, 可以说是汉字的专用期。不仅成为公家用以记录史实, 且为一般学者用以著书立说, 而成为当时日本唯一的文字。虽然汉字在日语中历经使用, 取消, 再使用的艰辛历程, 最终还是稳坐江湖老大的地位。不但如此, 日本人还创造了很多汉语词汇, 并回到汉字的发祥地中国, 数量惊人, 反过来对中国的影响不亚于当年汉字对日本的影响。

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知道这一点。我们今天使用的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有70%是从日本输入的。如果从我们每天所听、所看、所写中剔除这些词汇的话, 那几乎就不能写文章或说话了。例如:政治、经济、文化、组织、法律、科学、美学、哲学、艺术、政府、方针、人气、料理、物语、干部、共产党、进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刨学、病理学、美学、新闻、思想、悲观、乐观、世界观、人生观、人道主义、投降、抗议、自认淘汰等等数不胜数, 全来自日语。从这一点上就充分体现了日本人的吸收先进知识, 并使其发扬光大的精神。

2.2 日语假名的由来

当汉语成为日本人主要文字后, 日本人不满足于此, 于公元8世纪末至10世纪的平安时代初中期 (中国宋朝) , 先根据汉字楷书的偏旁部首创立了片假名 (イエオカシウサツトラリルレロ等等) , 后又简化汉字草书创造了平假名 (あいうえおかきくけこさしすせそたちつてと等等) , 日本历尽坎坷, 终于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如简单列出日本文字演进程式的话, 那就是从汉字→万叶假名→片假名→平假名的演进过程。大家会注意到从汉字传入到最后形成自己的文字的主要时间段正是中国汉、隋、唐时期, 而这三个时期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鼎盛时期, 政治、经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日本此时向中国派遣大批遣隋使和遣唐使, 学习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 他们学习的同时, 不断消化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东西, 又同时把他们变为自己的东西直到现在。

2.3 罗马字母在日语中的使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本人又把视线转向世界的西方, 因为此时的西方各国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工业革命使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发展起来, 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此时在日本也酝酿着一场革命, 日本开始改革开放, 打开国门, 引进大量西方先进的政治, 经济, 文化, 这就是明治维新运动 (1868年, 此时中国清朝) 。那么体现在文字上的变化就是外来词语大量涌入, 这些外来词语主要用片假名来表现, 发音和原有发音极其相似, 特别是在科技领域几乎都是外来语。如:

コンピューター (kon pyu ta) computer计算机

アドレス (a do re su) address地址

プログラム (pu ro gu ra mu) program程序

インフルエンザ (in hu ru en za) influenza流行性感冒

インフレーション (in hu ree syon) inflation通货膨胀

アジア (a ji a) Asia亚洲

カレント-ニュース (ka ren to nyuu su) 时事新闻、新闻报道

在现代日语中外来语的比例越来越大, 甚至有一些日本人设想把日语全部直接译成英语。虽然此种设想很难实现, 但也反映了日本人对世界上先进东西的渴望。同时在日语中还出现了罗马字母。罗马字母主要使用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象拼音一样拼读日语假名, 能够迅速拼出假名的读音, 让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在学习日语之初能迅速掌握日语假名的发音。另外日本人的护照, 给外国人写信时地址, 用电脑打日文之类的也用罗马字母。例如日本人的姓氏田中, 汉字是田中, 假名是たなか、罗马字母是tanaka。没学习过日语的中国人看了既认识汉字又能发音。欧美人则根据罗马字母发音也能读日语。还有大家熟悉的日本各种产品的品牌名称, 比如汽车品牌:丰田TOYOTA本田HONDA马自达MAZDA尼桑NISSAN铃木SUZUKI。又比如日本电子品牌:索尼SONY尼康NIKON夏普Sharp卡西欧CASIO佳能CANON。

日本是一个输出大国, 它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而大部分国家说的是英语, 如果这些品牌写成日语或汉字的话是难以想象的。就说丰田吧, 日语汉字是豊田, 假名是とよた, 罗马字母是TOYOTA。很明显罗马字母的表达更能与世界接轨, 更能被人们接受。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日本人勇于吸收新事物, 并开拓创新的民族特征。

3 小节

世界各国文化的融合促近人类文明的发展, 日语文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不断地更新, 融合了东西方文化。把外来的先进的东西拿过来使用, 并加以改造, 发展成为自己的东西。日本人这种勇于吸收, 善于利用, 开拓创新的精神是值得人们去思考和学习的。

摘要: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它的产生和发展能够体现出使用它的人们的最深层的东西, 就是民族性。从日语文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我们能够发现日本民族勇于学习吸收, 勇于开拓创新, 兼收并蓄的精神。所以, 本文通过对日语文字构成的研究, 着重阐述日本民族的这种精神, 希望对日语爱好者有益。

关键词:汉字,假名,罗马字母,民族特征

参考文献

[1]洪仁善.战后日本的汉字政策研究[M].商务印书馆.

[2]孙满绪, 编.日语和日本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校庆丛书编委会.日语教学论文集[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上一篇:种植栽培技术下一篇:钢筋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