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礼仪文化

2024-05-11

日本礼仪文化(共5篇)

日本礼仪文化 篇1

摘要:礼仪, 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部分, 而礼仪的发展, 也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写照。与古代相比, 礼仪方面最明显的一个表现, 便是商务礼仪的出现。随着社会生活和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 现今社会的任何方面都反映着经济关系的体现。日本, 作为经济大国, 作为礼仪之邦, 更在这种经济和礼仪之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仅对日本商务礼仪作以简单举例分析, 从文化角度读解礼仪与文化以及商务方面的关系, 并对此种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做简单阐述。日本商务礼仪上, 可以从语言和行为两个方面进行分别分析。本文就日本商务礼仪上语言的具体体现, 以及行为方面的具体体现做以举例说明。第三部分从文化与商务礼仪关系的角度入手, 浅谈日本文化就商务礼仪方面的影响体现, 最后一个部分则是对这种文化与商务中的影响体现的原因与形式做具体的分析阐述。

关键词:商务礼仪,日本文化,自谦语,行为表现

所谓礼仪, 是指基于上下长幼关系的礼节规范, 包括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之中, 需要遵循的表示尊敬, 友好的行为程序。今后大家作为社会的一员开展工作的时候, 首先需要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而打开人际关系的钥匙就是礼仪, 因此, 礼仪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提到礼仪, 不禁想到日本。可以说没有一个国家如同日本一样将此种文化形态保存的如此完好。日本在保留原有文化礼节的同时也融入对当今礼仪文化的理解。而将此种文化保存的如此之好的原因, 归根于日本文化中的更深层次。

礼仪分为很多类型, 本篇仅以商务礼仪为切入口, 探讨日本文化对其的影响。

一、商务礼仪的语言表现

1. 问候语

问候是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对于学习日语的人来说, 在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便能体会到问候语的重要性。早、中、晚各时段、进入或离开办公室都要致以问候。而在商务礼节中, 初次见面时, 会固定的用:“初次见面, 请多多关照。”这样的寒暄语互相问候, 以示友好。

2. 敬语

在日常生活以及商务接触中, 为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日本人会频繁使用敬语, 最简单的比如与山田先生或者山田女生见面时在对方的名字后面加上敬称“sang”。

在商务交往中, 日本人对于上司或者对方公司的职员代表会使用敬语。这体现着日本人对对方的尊重。

3. 自谦语

与敬语相对的自谦语, 在商务交往的时候也会经常出现。在表示自己一方的时候, 日本人会用自谦语来降低自己一方的姿态, 让对方感到他们的友好和谦逊。日本人在社交活动中, 爱用自谦语言, 并善于贬己怡人。“请多关照”、“粗茶淡饭、照顾不周”等, 是他们经常使用的客套话。日本人管用这样的语言, 压低自己的身份, 以视对对方的尊重, 从而获得好感, 跟对方进行友好的商务等方面的交往。

4. 不说“不”

注意日本人不喜欢当众否决别人的意见, 所以即便是在商务礼节中, 日本人一样不会使用“不”, 但这并不表示日本人不拒绝人, 只是在拒绝的时候, 语言上不会直接用“不”来表示, 有时用些别的委婉的话语来暗示对方拒绝的意思, 有时是用一个不那么坚决和真诚的“是”来表示“不”的意思。

二、商务礼仪的行为表现

1. 鞠躬

鞠躬是日本人见面打招呼的传统习惯, 亦被认为是日本人的见面礼节, 这延续了中国古老的见面习惯, 但并不表示日本人在礼节方面不够先进, 因为日本人也同样将西方的传统商务见面礼节握手融入其中。

在鞠躬的度数、时的长短、次数等方面还有其特别的讲究。行鞠躬礼时手中不得拿东西, 头上不得戴帽子。如果对方向你鞠躬, 你也要向对方鞠躬, 深度应与对方相当或者稍微深一些——因为鞠躬的深度标志着你与对方在地位上的差别。

日本人有时还一面握手一面鞠躬致敬。

2. 交换名片

日本人与他人初次见面时, 通常都要互换名片, 否则即被理解为是不愿与对方交往。在第一次见面互相介绍时递上名片, 名片最好是用日语和英语双语。注意要用双手递, 也用双手接名片。接到名片后认真阅读以后, 小心翼翼地收好。

日本人姓氏众多, 据统计, 各种各样的姓氏加起来超过13万。并且有的日本姓氏很难读, 即便日本人也不会都认识, 所以在初次交往互换名片的时候, 切记要认真阅读, 特别是姓名的部分, 如果有对姓名中的读法不确定的时候, 要在初次名片交换的时候跟对方加以确认, 这样并不失礼, 相反, 如果在交换名片之后的再次见面时却说错对方的名字会相当失礼。

以下是交换名片时需要注意的几点:

站立姿势交换名片。

(1) 交换名片之前要提前准备好, 把名片放到容易拿取的外兜里。

(2) 交换时要将字面朝向对方, 双手递上, 方便对方辨识。

(3) 交换的顺序:年轻→年长访问者→被访者

(4) 接受名片后, 当场要确认对方姓名、发音。

(5) 接到名片后, 不要立刻收起来, 可以放在桌面上片刻。

禁忌:

名片要干净, 弄脏了的名片不要再发放出去。

接到名片后, 不要揉搓、当面在名片上写字、或是忘记名片。

3. 时间观念

日本人是十分重视时间观念的。在商务约会时一定要提前跟对方确定时间, 并且准时抵达。

说到时间观念, 在日本时, 电视上曾经播过一个有趣的娱乐节目, 有很多外国人说:日本人很不注重时间观念。然后问其原因, 其实是因为日本人通常会在约会的时间提前5~10分钟到达约会地点, 然后等待对方的到来。这虽是个笑话, 但无疑体现了日本文化中的时间观念。在重要的场合, 日本人会稍微提前几分钟到达现场, 这也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 不想让对方久等的态度。

4. 礼品馈赠

商务礼品在日本非常重要。礼物必须包装, 包装纸以色彩柔和为宜, 一般在第一次见面时呈上。而日本人通常不会当面拆开礼品, 这和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差别, 在西方国家当面拆开对方的礼物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而在传统的日本, 当面拆开礼物则被视为十分失礼的行为。

5. 着装

日本人在交际应酬中, 对穿着十分用心。在商务政务以及对外的场合, 男人穿西服, 女人也要着套装。即使天气再热, 也一定要正装出席商务场合, 颜色方面也多为黑、灰、白等朴素颜色。

着装首先要给人以清洁感。要适合工作氛围的服装, 禁忌牛仔裤等休闲类服装。

6. 交谈

大部分日本人在谈话间避免与对方目光对视。无论什么时候, 日本人都避免与人眼光对视, 无论是寒暄时, 感谢时, 或者是道歉时, 都尽量不和对方对视。

7. 就餐

与日本人在商务交往中就餐, 要注意使用筷子时, 不要用筷子指人, 更不要把筷子插在米饭碗里。勿将肘关节放于桌面, 这样是很失礼的举动。

8. 社交活动

即便在商务活动中, 欧美人也常常邀请谈判对手到家里做客或参加鸡尾酒会。但在日本, 这样的社交活动是不常见的。日本人喜欢邀请客人到饭店或餐馆吃饭, 然后再到酒吧喝酒。日本商人把招待客户作为影响客户的一个手段。日语中出现了“NOMINICATION”这一日英复合词。“NOMI—”是日文中喝酒的意思, 而“—NICATION”则来源于英文的“COMMUNICATIOU” (交际) 。由此可见, 日本人是很重视吃喝这类交际活动的。

9. 电话礼仪

电话响三声之内接听, 如果响过三声, 应该向对方致歉:让您久等了。

办公桌上一定要准备好记录用纸。

用左手 (善用左手的人则用右手) 握话筒, 右手 (善用左手的人则用左手) 做记录。

接电话时, 要先报:这里是***公司。

确认对方姓名。

复述留言内容, 比如电话号码、约会地点。

即使是打错了的电话, 也要礼貌应对。

三、日本文化和日本商务礼仪的关系

日本的商务礼仪, 讲究的礼节点众多, 很多地方与其他国家的礼仪不同。这无疑与日本文化中的固有根源相关。商务礼仪只是日本众多礼仪之中的一个小点, 而所有的日本礼仪也只是日本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究其根源还是与日本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文化的根源保持着礼仪的延续, 文化的变更, 影响着礼仪的改换。

日本文化根源于中国, 很多文化形式都是从中国古时由来, 所以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例如鞠躬, 中国古代见面相互之间便是鞠躬。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国将此种礼仪演变成为今天的握手或点头问好。日本虽也相互握手, 但鞠躬的礼仪却没有就此消亡。而且更加重视这一礼仪。当然电话传真等现代交通手段下的礼仪, 日本多是借鉴与西方先进国家, 但也并非完全照搬, 而是融入了日本文化中对现代礼仪方面的理解。故形成了现在的日本独有的日本式的商务礼仪形式。而这种礼仪形式亦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最为正统的最为规矩的礼仪模式。

四、日本文化对商务礼仪的影响

商务礼仪是日常生活礼仪中的一个缩影, 而在商务礼仪上的种种表现, 也体现着日本文化对其的深层影响。

以礼品馈赠方面为例, 欧美人的礼仪认为, 当收到对方礼物的时候, 当面拆开表示对馈赠礼品一方的尊重, 欧美文化多为显性体现, 故在礼品馈赠方面的礼仪也体现着这一重要特征。当收到礼品一方将礼物放置一边而不去拆开, 会让人感觉到对对方的不尊重, 是对馈赠礼品一方静心挑选的一番心意的抹杀。而与此相对的日本, 在这一点上的体现却极为不同, 日本人在接受礼品的时候一定不可以当面拆启。日本是重礼节的国家, 每当重要节日或者纪念的日子, 都会互赠礼品以视祝贺, 然而馈赠方式却和别国有所不同。日本讲究的是礼仪人情, 故馈赠的礼品会礼尚往来的相互还礼。所以在馈赠的时候多考虑到对方的经济情况, 因为在还礼时一定会跟收到的礼物价值相当或者稍高, 这样思维周密的日本人会在馈赠礼品的时候就将对方的情况考虑进去, 避免为对方造成压力。在接到礼物的时候, 礼节方面跟欧美完全相反, 是不可以当面拆开的, 因为当收礼者当面拆开的时候, 会给对方很大的压力, 是不是喜欢所收到的礼物等等方面的心理压力, 并且会给人:“原来还是这些东西啊。”等很多不好的错觉。以上所述的当然是日本生活中的馈赠礼节, 而这种接受礼品的礼节也渗透到了商务礼节方面, 毕竟文化与礼节不可分, 而商务礼节也是日常礼节中的缩影或者可以认为是提升表现。

所以在商务礼节方面的种种体现, 都其实是日本文化的具体表现, 文化影响着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表现, 从而也影响着商务中的各个环节。所以要更好的理解日本的商务礼节, 就必须要更好的理解日本的文化。

参考文献

[1]安田贺计:日本商务礼仪[C].学林出版社, 2006

[2]叶谓渠:日本文化通史[C].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3]刘金钊:解读日本语日本人[C].大连出版社, 2009

[4]金正昆:实用商务礼仪[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5]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C].九州出版社, 2005

[6]叶谓渠:日本文化史[C].广西大学出版社, 2005

[7]小泉八云:日本与日本人[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日本礼仪文化 篇2

人前结婚式是一种新的形式,既不在神佛前,也不在家中,而是在公共场合举行,如宾馆、饭店、酒家等。新郎新娘在双方保证人随同下,来到结婚登记处,填写登记表,签字盖章,获取法律上的承认。随后,新郎新娘或双方家长提前两三个星期发出请帖。应邀出席婚礼的人,过去主要是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亲属。近些年来,逐渐扩大到了朋友、工作单位的领导、同事。婚礼是新郎新娘向这些人表示谢意的一个难得机会,感谢他们过去的爱护、栽培和支持。

婚礼上,新郎新娘穿着华贵的礼服,手捧鲜花,向来宾表示欢迎。出席婚礼的来宾也都是身着节日盛装,尤其是新娘的女友们更是打扮得光艳照人,使结婚典礼锦上添花。客人们依次向新郎新娘热情致贺词,有的还唱歌跳舞,为婚礼助兴。在优美的歌声中,新郎新娘陶醉在新婚的喜悦之中。在亲朋好友的一片祝福声中,新郎向岳母献鲜花,新娘向婆婆献花,双方都是用最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言语感谢对方的父母亲,表示永远铭记他们抚育自己爱人的恩情。当婚礼进行到尾声时,新郎新娘要向哺育自己成长的父母告别,这时母亲抱着儿子,妈妈搂着女儿,千叮咛,万嘱咐,热泪流淌,情真意切。欢腾的婚礼宴会一下子变得异常寂静,音乐声消失了,交谈声停止了,碗筷声听不到了,所有来宾都在注视着这催人泪下的离别,许多人被感动得洒下泪水。婚礼结束时,新郎新娘欢送客人,向每位来宾回赠礼物,回赠的礼物大多是一套化妆品、一套茶具或一包糖果点心之类。回赠礼物后,在客人的欢呼声、鼓掌声和祝福声中,进行“三三九次对酒饮”仪式,即新郎新娘用三对酒杯对饮三次酒,每杯三次饮完。饮酒结束,新郎新娘在客人簇拥之下,离开婚礼大厅,回到自己的家里。

家庭结婚式

家庭结婚式多在男方家中举行,举行婚礼之日,新娘家要举行“告别宴会”,招待近亲知已。当新娘离开娘家大门时,人们用扫帚将新娘的足迹“扫光”,或在门口摔碎一只茶碗,甚至在门前挂起白色灯笼,以表示新娘婚后生活和谐,永不返回娘家之意。当在众亲友护送之下来到新郎家门口时,新郎已同亲朋好友等候在那里。此时,新郎新娘要进行拜水神、火神和灶神的仪式:共饮一杯男女家庭混合在一起的水、双双跳过院内焚烧着的一堆火、到厨房手拉手地绕灶台走三圈。这种习俗,意在婚后能得到水神、火神和灶神的保护。

婚礼仪式要持续数天,最引人人胜的节目是闹新房。各地闹新房的做法不尽相同。有的地方用一只饭碗盛满饭,让新郎新娘当着客人的面共同食下;有的地方在新婚床旁安放模拟船和锚;有的地方在婚礼上放一张床,让新郎新娘当众举行“新婚入床式”……这些做法均寓意新郎新娘婚后能够相亲相爱、和睦共处。有的地方在婚礼进行中,来宾轮流拍打新娘的臀部,意在希冀新娘婚后早生贵子。

婚礼习俗

大家在看日剧,看到一些日本婚礼的场景时,也会见到一个穿上全白拖尾和服,头戴白帽子的新娘出现在神社当中,或是一个身穿华丽鲜艳织锦拖尾和服的新娘在披露宴中出现,接受宾客的祝福,到底哪一款才是日本传统的结婚用和服呢?

首先要介绍“打挂”,原因是因为白无垢和色打挂外边那件外套其实也是打挂来的。打挂的由来是室町时代开始,当时富裕的武家女性在秋天到春天期间把外套穿在内里的小袖和服上,因质料厚故有保暖作用。至江户时代,大奥中身位地位较高的女性,上级女官和公家女性也会穿著「打挂」突显其身份地位。至江户时代后期,一些富裕家庭的女性把打挂用作结婚衣著。

白色那套是白无垢,顾名思义全身所有衣服配件也是白色的,象征新娘的纯洁,另外白无垢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喻意新娘的个性也变成白纸一张,在娘家时的坏习惯以完全抹去,等待去学习夫家的一切家风习俗,如一张等待再染色的纸张一般,再深层的喻意就是女儿像泼出去的水一样,希望她嫁了后就不再回头。新娘头上的绵帽子是作防寒用的衣物,喻意就像西方婚纱的头纱一样,由结婚仪式开始至完结时用来遮蔽新娘的面貌,只让新郎看得见。

传统的日本婚礼上,新娘的头发应该挽起来,用龟壳梳子束紧。新娘子的脸用脂粉画得雪白,头戴一块白盖头和面纱。在婚礼上,新娘子还要换好几套衣服。一次是脱掉白色礼服,换上绣有吉祥图案(像仙鹤,花朵等)的华丽礼服,颜色为金,银,红三色。然后还要换上另一套深色,未婚少女穿的和服,这是新娘最后一次穿这种式样的和服了,作为她纯真少女时代的结束。新郎应穿黑色丝绸和服,和服下穿斑纹摺裙。新郎手持白色折扇,脚穿白色便鞋。

刍议日本的商务礼仪 篇3

关键词:日本;商务礼仪

引言

众所周知,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个体能游离在这竞争的体制之外,还能依然享受高品质的生活状态。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企业员工的竞争力?日本作为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在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员工培训等方面都有着比较高的水平。所以,学习和借鉴日本在商业领域尤其在培训员工商务礼仪的具体要求和做法,有着非常重要现实意义。

谈到竞争的全球化,有一个故事非常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在日本,如果一个孩子挑食,不好好吃饭,孩子的母亲会对孩子说:好好吃饭,非洲的很多孩子还吃不上饭。孩子长大了,如果工作不够努力上进,孩子的母亲则会对他说:好好珍惜工作机会吧,中国和印度的学霸们正在抢你们的饭碗。由此可见,日本民族是有着很强的危机意识的。他们从小就被灌输竞争的意识,他们时刻牢记: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社会现实。所以在适者生存的商业社会,他们把握任何从身边经过的机会,不让它们从自己的手中溜走。商务礼仪,作为与人打交道的重要的商业技能,在日本的企业,特别是那些在世界经济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五百强公司,得到了完善的培训和推广。甚至一个资深的商业人士,曾经夸张的形容:在国际大型业务谈判过程中,谈判代表不用说话,对方就可以从他们的举手投足间来判断,哪一个是中方的企业代表,哪一个是日方的企业代表。可见日本商务礼仪的高明之处。那么,在日本的商务礼仪中都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呢?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 日本的商务礼仪注重“敬”的要求。

这个“敬”字主要是指员工在工作场合中,要表现出对领导的尊敬。这是日本比较有特色的商务礼仪之一。因为在日本,员工和领导上级之间,虽然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在工作场合,员工要对上级表示足够的尊敬。这种尊敬不是表面的阿谀奉承,或者是阳奉阴违,而是真心实意的尊重上级的指示和建议,绝对服从和完成上级交代的工作任务。这种对企业上级的尊敬和服从,有利于企业政策方针的全面落实。日本的企业为什么行政效率那么高,就是因为员工对上级的绝对服从。当然这种服从不是绝对的,当上级所做出的指示与企业的工作宗旨,或者企业的发展相违背时,企业员工有权利逐级上报,避免因重大的政策性失误而给企业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二 日本的商务礼仪注重“爱”的要求

在日本的商务礼仪中另一个也比较重要的要求就是“爱”。日本的很多大型企业,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屹立不倒,其关键原因是因为企业有一批忠心耿耿,愿意为企业付出自己的聪明才智的员工们。那么,企业是如何做到“爱”员工的呢?

曾经创造过世界两个五百强公司的稻盛和夫在一次企业内部会议上曾经给他的员工讲过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他为何在功成身退后,依然选择出山来管理日本航空公司走出经营困境的故事。稻盛和夫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一年冬天,他和往常一样出门远足去像一个苦行僧一样去历练。走了一天,又冷又饿晕倒在一个農户的家门口。一个老太太把他救了过来,那一瞬间,稻盛和夫发现老太太家境并不富裕,但却法喜充满。他内心极为感动。于是,他选择用自己的能力继续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由于这份大爱,稻盛和夫在企业管理中秉承着以人为本,仁爱致富的经营管理文化,很快的时间,日本航空公司扭亏为创造了企业管理史上的有一个奇迹。所以,对于日本企业文化来说,最核心,最精髓的内涵莫过于爱,在圣经中爱被这样描述:爱是付出,爱是奉献,爱是不求回报,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是以对方需要和接受的方式去对他好。所以,以爱为核心的日本企业文化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发。

任何人都是有成功的潜力的,如何发掘员工自身的潜力呢?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千方百计为员工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氛围。这种氛围是激发员工内心的爱的能量,互为兄弟姐妹,互相关爱,互相扶持。在生活中、工作中做一个具有正能量的人。这样的人在商务谈判中会受到很大的欢迎。因为,他们在企业爱的熏陶下,也有了爱的能力,时刻给身边的人带来正能量,时刻给对方以鼓励、肯定和支持。这样的员工就像太阳一样照到哪里哪里亮,当然会收获不一样的发展前景。

三 日本的商务礼仪注重职业形象的要求

再次,在日本的商务礼仪中,对于员工的职业形象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这个要求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美”。因为员工的个人形象代表公司和企业的形象,可以说就是企业的一张活的名片一样。具体来说,在日本的商务礼仪中,企业要求员工要注重个人形象的内在美和外在美。具体来说,员工在个人服饰的选择,包括服装的颜色,款式以及饰品的佩戴,化妆的风格和发型的设计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

着装的基准是给任何人都带来好感作为社会成员或组织中的一员,要避免穿着破坏和谐氛围的服装,应选择为大众所接受的颜色和款式。穿着显眼且给人爽快感的服装。这种要求是希望员工的外在形象能够给人以职业的信任感和专业度,通过这种外在形象的要求可以提高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最重要的是,员工自身的信心也会通过正式得体的服装来得以提升。举例来说,一个日本青年应聘到该国一个非常著名的公司,到了下午的时间,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的负责人打来电话说,半个小时后,该公司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经理会和他通话。这位日本青年立刻沐浴更衣,换上标准的职业装,正襟危坐等候在电话旁。后来电话果然打了过来,男青年和负责人力资源的经理有了非常好的沟通。他的朋友疑惑地问他:你在电话这边,对方又看不到你,为什么要穿那么正式呢?男青年回答说:虽然对方看不见我穿什么衣服,但是我知道,我穿得正式会给自己一个必胜的心理暗示。由此可见,得体的衣服在商务礼仪中是多么的重要。

四 日本的商务礼仪注重“内在素质”的要求

在日本的商务礼仪中除了对员工外在形象的要求外,对员工的内在素质也有这相当高的要求。这个要求具体到员工的一言一行,员工的待人接物,员工的公共场合的讲话等等。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员工的外在形象非常得体,受人欢迎,可是在与人沟通交往过程中,不尊重对方的隐私或者口中脏话不断,这些都势必会让员工在商务礼仪中的表现大打折扣。所以,一个完整的商务礼仪培训,不仅仅要注重员工的外在服装的选择或搭配,更要花大力气注重员工内在素质,特别是文化修养的提高。

五 日本的商务礼仪注重“商业文书书写”的要求

在日本的商务礼仪中有一点特别强调的是商业文书的书写。在商业领域书信、公函往来已经非常频繁。这就要求企业员工能够熟悉并胜任相关专业文书的书写。在我国,每年因为商业信函的不规范或者是歧义而引起的商业纠纷的案例举不胜举。日本的商务礼仪对这一方面,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来避免因为语言表达的不恰当或者是错误而造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他们在员工培训中强调这一块。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商务礼仪的表达中特别强调对道歉的使用。他们在语言表达中,没有语言的强势,他们为道歉时刻准备者,他们以道歉为荣,他们把道歉的表达方式的正确使用作为一个人基本礼貌和道德修养水平的体现。从实际的交流效果来看,日本的这种挂在嘴边的道歉,让他们赢得了更多的助力,可以说道歉作为一个润滑剂,就像是现在商业文书中所指的免责声明一样,让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结语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我们要重视对员工的尊重和商务礼仪的培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实现基业长青,永续经营,中国才会在未来的时间里,打造更多的世界五百强公司,从而提高我国在世界舞台的综合竞争力,才会助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 安田贺计.日本商务礼仪[C] 学林出版社,06 5 2003.4。

[2] 徐泽.文化之于礼仪——日本文化与商务礼仪 [J]商场现代化10.1

由日本礼仪联想到儿童教育 篇4

日本特别重视教育, 它是一个资源极其贫乏的国家, 但其教育在世界上却是数一数二的。在明治维新之后, “教育立国”这个思想就贯彻日本全国。以1947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为标志, 日本教育体制逐渐形成, 其主体特征是教育的民主化、大众化和全民化。80年代以后,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 日本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欧美及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很多人认为, 日本在二战后的迅速崛起归功于教育上取得的成功。在日本, “教育立国”不是一句口号, 是政府、社会和所有民众的行动。日本人在幼儿时期就严格接受行为规范、劳动等各种教育,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素质和人格道德观念的培养。

日本的很多幼儿园装修、设备都很简朴, 这与日本先进发达的科技社会形成强烈反差。这正是日本教育的明智之处, 体现以人为本、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人要发挥自己的潜能, 不能变为“成品”的奴隶, 科技的进步, 合理地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 通过环境进行教育, 从而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 妈妈们要准备书包、装餐具的包、装衣服的包、装盒子的包等, 孩子们要把自己的个人用品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并放在统一的地方, 常此以往从小开始锻炼做事的条理性。日本家长在接孩子下幼儿园的时候, 手里一律空着, 各种包都是由小孩子拿着。他们认为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从而锻炼孩子的责任感和吃苦能力。

在日本, 很多寺院的周围都建有幼儿园, 寺院的主持兼任幼儿园的园长, 幼儿园的孩子们每个月都要到寺庙里接受一次教诲, 园里最重要的节日一定要拜佛, 佛诞日、涅磐日都有活动。日本人相信, 从小对孩子进行佛教思想的渗透, 会使孩子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孩子们从幼儿园毕业的时候, 也会经历一次庄重的仪式。园长、老师、家长和孩子们都会穿戴正式, 一丝不苟地完成整个仪式。从小开始对孩子进行礼仪的灌输, 这对孩子个人修养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开始普及义务教育。因为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 学校都有公立、私立之分, 9年免费义务教育, 是针对就读于日本的公立学校。这些学校根据“义务教育国库负担金制度”向学龄儿童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贫困家庭的儿童就学可以得到政府的救济, 从而保障日本国内的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公立学校教师的收入在日本社会差不多属于中上等, 平常辅导学生、给学生补课以及寒暑假开设辅导班也不另外收费。对于在日外国人的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虽不能上升到法律层面, 但是基于国际人权的考虑, 日本的教育设施同样也向在日外国人的子女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 日本学校从基础的文化知识、体能锻炼、劳动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培养。网上曾有篇帖子, 记述了唐山一所学校的老师带队去日本上田市立武石小学校进行交流访问时的经历, 用大量图片真实展示了日本小学生如何帮厨、分餐具、文明用餐、分类收拾垃圾、打扫餐厅的全过程。该校每天都抽一个班, 不管哪个年级的学生, 都要参加帮厨, 主要负责帮助厨房做饭、准备餐具等工作。就餐的时候, 帮厨的学生会穿着白大褂, 戴着白口罩白帽子, 把餐具、饭菜等抬到餐厅。在中国学生进餐厅前, 日本学生已经安静得坐好等待, 没有人先开始吃饭, 直到中国学生都坐下来, 他们才动筷子。开启牛奶瓶的时候, 会有日本小学生主动帮助, 并把纸质瓶盖和塑料绳分类放入垃圾桶。不论味道如何, 几乎所有的武石小学校的学生都会把牛奶喝完, 饭菜吃光。而中国学生, 剩菜剩饭随处可见。就餐完毕, 很多日本小学生开始自觉地收拾碗筷、擦桌子, 没有老师指挥, 大家各自找能干的活。整个用餐过程秩序井然, 有条不紊。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到老”, 虽然这个年龄的界定有待探讨, 但是, 儿童时期受到的教育无疑会影响人的一生。日本武石小学校对学生在用餐礼仪、主动承担工作、垃圾分类等事情上的教育会在学生的人格修养、素质培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日本人都会自觉分门别类地分装、处理垃圾, 分类不对的垃圾, 环卫部门不会回收。日本在环境保护方面能成为世界典范, 和日本人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密不可分。武石小学生的节俭是值得我们深刻自省的。

二战后, 日本快速在废墟上发展成为今天的经济强国, “教育立国”的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也推行义务教育, 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当作一项基本国策, 明确地把教育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地位上。但是, 仍有相当部分的人把教育当作盈利的产业, 轻视教育、轻视知识、轻视人才。很多适龄儿童上学难, 择校问题日益显著。事实证明, 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腾飞、能否由贫到富, 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借鉴先进经验、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真正做到教育兴国。

参考文献

[1]静茹.我知道了什么叫输在起跑线上——和日本孩子吃午餐的震撼.环境与生活, 2012年.

[2]窦林娟, 刘兆芳.浅析日本垃圾分类措施顺利实施的原因.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2年.

日本吃饭文化礼仪 篇5

用手拿着饭碗或者木碗进餐是食用日本料理时正确的用餐礼仪。把碗放在桌子上直接吃的姿势不甚雅观,所以请务必注意。此外,用胳膊肘支着吃饭的姿态在日本也被认为是有失礼仪,所以不管再怎么觉得舒服也要极力避免。

拿筷子的礼仪

如果从小就能够养成正确使用筷子的习惯,从此之后优雅的使用方式就会永远跟着,这样才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此外,在日本有许多关于筷子的礼仪。例如:把筷子插在食物上面、对着食物举筷不定、又或者用嘴咬着筷子等这些行为,都是没有礼貌的使用方式。

拿取餐具时请保持安静

漫不经心放置餐具而发出声响是不符合礼仪的。另外,用筷子敲打餐具,或者摆放餐具时发出声音也是不好的。

请注意说话的音量

虽然也要视用餐的场合而定,但是请避免在用餐时随意大声讲话。因为餐厅不是私人场所,而是其他客人也一起共用的公众场所,让我们尽量考虑一下周围人的感受吧。

吃荞麦面时可以发出”哧溜哧溜“的声音!

吃饭时发出声音,在有些国家或地区被认为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但是,在日本吃面类食物时,是可以发出”哧溜哧溜“的声音的。特别是荞麦面,据说在吃的时候如果发出”哧溜哧溜“的声音的话,嘴里就会充满荞麦面的香气。

“我要开始用餐了”和“我用完餐了,谢谢款待”

上一篇:临床手术科室下一篇:老年人要重视口腔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