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

2024-08-12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精选5篇)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 篇1

摘要:作为日本茶道的传统服饰, 和服在历史变迁和社会变革中由于得到日本政府政策性的保护、女性特殊的爱戴以及日本国民对其蕴含文化的强烈认同, 从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成为日本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本文通过论述和服的历史变迁, 总结日本茶道服饰文化得到良好传承的经验和做法, 从而为促进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和服,传承,文化认同感

中国传统服饰在历史变迁中不断演变和发展, 在唐代迎来了鼎盛时期, 明代开始出现停滞, 到了清代, 传统汉人服饰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渐渐销声匿迹。清代以后的100年, 中国服饰受西方影响, 遭遇全盘西化, 而今在国际上提起中国服饰想到的也就只有旗袍了。反观近邻日本, 日本人现在虽然也普遍穿着现代服装, 但是进行茶道等传统文化仪式时, 都会穿上传统服饰和服, 并且有众多喜爱和服的女性把和服当成时尚的日常穿戴。本文通过论述日本在茶道服饰--和服传承上的现状, 剖析日本茶道服饰文化得以很好传承和发展的原因, 为我国传统服饰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日本茶道服饰的传承与发展

明治维新之后, 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以及西方文化的传入, 日本官员率先穿起了洋服, 到大正昭和时期, 西洋服装逐渐取代和服成为流行服饰。1924年, “东京女子供服组合”发起妇女服装西洋化行动, 使西洋服装进一步取代和服成为妇女的日常着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服曾再度流行, 但日常穿着和服的人逐渐减少。在此过程中, 和服虽不再流行, 但其作为日本传统服饰的地位从未改变, 人们对其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符号的认同和定位也从未改变。进入平成年代, 在经历了历史漫长沉淀之后, 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的象征, 和服逐步走出日本, 被全世界所熟知, 重新取得了日本女性主流着装的地位。

日本的青年女学生非常喜爱和服, 认为和服是非常有魅力的服饰, 能充分展示日本女性之美, 因而无论是新年、夏季祭礼、盂兰盆节等重大传统节假日, 还是入学仪式、毕业仪式、成人仪式等庆典活动, 和服都是日本青年女学生的首选服饰之一。尤其是每年七、八月份, 一群群朝气蓬勃的青年女学生, 穿着色彩绚丽、俏美多姿的传统服饰, 三五成群的观赏烟花大会, 已经成为具有日本代表性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普遍受到良好教育的日本家庭主妇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她们除了料理家务照顾小孩, 也会隔三差五地相约聚会, 或是参加茶道之类的兴趣教室, 因此, 日本的家庭主妇在穿着打扮上甚至较之一般职业女性更讲究服饰搭配。在大部分家庭主妇的心目中, 较之洋服, “穿着和服更显端庄秀丽, 和服的色彩和花纹也更富于变化, 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搭配”。由于“作为传统服饰的和服风格高雅、高贵优美, 非常适合各类正式场合”、“和服不选择体型, 不会过时, 根据搭配可以有各种变化”, 所以不仅是出席婚葬仪式、迎接新年节日、参加小孩的入学仪式毕业典礼, 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 和服也是日本家庭女性的主流着装之一。

说到和服, 不得不提及一类特殊的女性———艺妓。艺妓常年穿着和服, 美艳柔情, 脚蹬高跟木屐, 举止优雅, 妆容精致, 擅长歌舞琴瑟, 体现了日本艺妓文化的浪漫主义情怀。徜徉于青石板路的艺妓也成为日本的一道人文景观和特殊存在。这样一群特殊女性的存在, 将和服的美也从历史带到了现实, 传承至今。

2 日本茶道服饰传承至今的启示

剖析日本和服传承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参考和借鉴。

首先, 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和服文化的传承。早在1950年日本就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无形文化遗产的范畴, 和服高居第二条。1964年日本专门成立了“装道礼法着物学院”, 着力科普着装、礼法、缝制、创意、美容等全方面的和服知识。1966年, 日本着物振兴会成立, 提议每年的11月15日为和服日, 并号召大众在七五三节穿着和服。全日本着物振兴会还与日本和裁士会、传统工艺产业振兴协会、名古屋织物卸商业组合等形成产业联盟, 成立了由日本文部科学省、经济产业省认可的全日本和服顾问协会。2002年, 日本文部科学省决定在初中进行和服教育, 让青少年们了解传统文化, 培养青少年的礼节礼仪意识。至此日本形成了一个有政府政策支持、有各种机构推广传播、有学校知识教育的全面的和服传承体系。

其次, 和服产业自身在商业化大潮中勇于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在和服销售上, 过去人们只能到裁缝店选购布料量体裁衣缝制和服, 通常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拿到成衣。而在现在的和服商店, 客人不仅可以自由挑选布料单独缝制, 而且可以购买款式多样的成衣和服, 同时可以配套购买头饰、木屐等和服配饰。为了适应当代的审美眼光, 和服在花色纹样及款式上也在尝试各种新变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浴衣。浴衣是一种改良版的简式和服, 穿戴上没有正式和服复杂, 而且价格相对便宜, 花色纹样款式众多, 深受日本年轻人喜爱。在售后服务方面, 日本全国各地都有专业的洗衣店提供专业的和服清洗、修改、专业保管业务, 为繁忙的当代人穿着和服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和服文化推广方面, 和服元素不仅被广泛应用于日本的电视剧、电影、广告等媒体节目, 而且有专业的和服时尚杂志, 适时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和服时尚信息。和服从制作、购买、流通、售后服务以及推广传播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 和服业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 锐意创新, 与时俱进是和服文化得以很好传承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次, 日本女性对和服及其文化的喜爱推动了和服的传承和发展。“比起洋服, 和服可以有更多的变化, 更加博大精深。和服就是一种修养, 有品位的人才能掌控。” (三十多岁年龄段女性观点) ;“从年龄上看, 穿洋服基本不会引起特别注意, 但是穿和服就会经常得到赞许。……接触茶道等日本文化的时候穿着和服则更能深入其中” (四十多岁年龄段女性观点) ;“和服虽然不如洋服便利, 但是也自有其乐趣。作为日本人愿意去体验经过漫长岁月形成的和服文化” (五十多岁年龄段女性观点) ;“作为日本人只要有机会都愿意穿和服。穿和服也非常适合学习茶道等日本文化” (六七十岁年龄段女性观点) 。根据以上引述不难看出, 各个年龄段的日本女性对和服都有着极高的评价和强烈的穿着愿望, 在她们的心目中和服不单纯是一种服饰, 更是一种可以在当代繁杂的社会生活中细细品味的日本文化。如果没有日本女性的厚爱和身体力行, 和服恐怕也难逃束之高阁的命运。

最后, 和服与茶道逐渐融为一体, 在其传承过程中逐渐成为日本文化符号。日本是一个岛国, 四面环海, 与周边国家交流起来不是很方便,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人的性格形成, 保守、内敛, 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和服从款式设计、色彩搭配上也体现了日本人的国民性格, 符合日本人的审美情趣。这使和服在传承中得到了日本人们的强烈文化认同。日本政府政策性的保护, 日本和服业自身的与时俱进、日本女性的厚爱等原因使得和服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 但归根结底这些只是措施与手段, 和服能够流行至今, 最重要的原因是和服逐渐成为一种日本文化符号, 并得到了大众的认同。日本政府之所以花大力气去推动是对其自身文化的保护和认同, 是一种文化自豪感的体现。

3 结语

日本政府的政策保护, 相关协会机构的宣传推广以及和服业自身的与时俱进, 茶道服饰--和服的传承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 在这种体系下, 培养出来的是日本人强烈而浓厚的和服情怀, 从而形成了日本人对自身文化的一种深入骨髓的认同感。因此, 和服没有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变革而尘封在历史的记忆之中, 而是真真实实地走进了当代, 走向了世界, 生动而美丽地传承着日本的服饰文化、丰富着人们的时尚生活, 与茶道融为一体, 逐渐成为一种日本文化符号, 成为日本值得夸耀的文化资产。

近现代的中国国力衰败、内忧外患, 中国传统服饰承受了与日本服饰文化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 民族自豪感的缺失使得本土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出现了断层和缺失, 社会动荡和政治因素的介入使得中国传统服饰文化遭到破坏, 迅猛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却又使得传统服饰与现代社会生活格格不入, 中国传统服饰未得到很好的传承, 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中, 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性使得人们在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上很难达到完全的统一。通过政策支持、行业推进、加强宣传、从而形成一套系统的制度体系, 并逐步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自豪感, 促使中国传统服饰走出历史博物馆, 以更加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形式重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成为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 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软实力”的代表。

参考文献

[1]近藤信子, 冨氣久江.女子学生の和服に対する意識――1990年調査と2007年調査の比較.中国学園紀要[J]2008 (7) :14

[2]東朋美, 森理恵.日常的着物着用者 (女性) の着物着用実践のありかたと着物に対する意識.京都府立大学学術報告[J]2008 (60) :12

[3]古川智恵子, 豊田幸子.和服に関する研究 (第1報) :既製和服に対する消費者意識と実態.名古屋女子大学紀要[J]1979 (25) :38

[4]王鸣.合众艺术馆:中国服装史[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5

[5]顾申.认知日本系列:和服[M].青岛出版社, 2012

[6]馬場まみ.着物の大研究:伝統的な日本の衣装:和の文化に触れてみよう![M].PHP研究所, 2006

[7]大久保信子.着物の事典:伝統を知り、今様に着る[M].池田書店, 2011

[8]乾淑子.着物·節約と美意識[J]北海道東海大学紀要, 2001 (14) :37-52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 篇2

日语一年级一班 崔蕊 学号13100722

日本的茶道缘起于中国,却不同于中国茶文化的以“饮”为主。中国人将饮茶融入生活,没有任何仪式,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当疲惫于劳乏的都市生活后,静下心来,沏一壶茶,或携二三友,在个安静淡雅的地方小聚闲谈。中国茶讲意境,却也是人们生活中简简单单的一部分。而日本的茶道虽承袭中国茶文化的种种,一切典章,文化制度受中国茶艺影响颇深。但日本茶道追求的是更加极端的境界。赋予给茶道更繁杂的过程,及更庄重的意义。

一.日本茶道的起源

日本茶道的历史与发展是从唐代开始由中国传入日本的,主要是由日本遣唐使,留学僧及去日华僧带去的。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天台宗开山大师,最澄和尚赴天台山国清寺留学返回时,不仅带回了天台宗经典,也带回了中国的茶籽,载于近江的台麓山地区。最澄成为了日本植茶技术的开拓者。

与最澄同一时期来华的弘法大师在长安青龙寺学习密宗教义,回国后在高野山金刚寺创真宗言,成为开创“东密”的大师,并从中国带回了制茶的石臼和制茶技术。中本平安朝的时候,弘法大师上了一份《空海给奉献表》于嵯峨天皇,其中道:“„„茶汤坐来,乍阅振旦之书。”这是日本最早的饮茶记录。

嵯峨天皇巡幸韩崎之地经过崇福寺来到梵释寺时,留唐归来并兼任两寺大僧都的永忠和尚亲自烹茶献给天皇,天皇很喜欢,当场赐衣,这是日本正史中有关天皇饮茶的最早记载。

首先创立茶道概念的是15世纪奈良称名寺的和尚村田珠光。村田珠光在参禅中将禅法的领悟融入饮茶之中,他在小小的茶室中品茶,领悟出“佛法存于汤茶”的道理。村田珠光以此开创了独特的崇尚自然朴素的茶风——草庵茶。将军义政的推崇使草庵茶在京都附近普及开来。继村田珠光后武野绍鸥对茶道进行了很大的补充和完善,将和歌理论注入茶道中。千利修则将茶道推向平民。之后又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茶道的形式样态。

二.日本茶道的规程

日本的茶道仪式繁杂而且庄重。入茶室前要净手,进茶室要弯腰脱鞋,以表谦逊和洁净。为体现茶室中人人平等,在过去要把象征阶级地位的如宝剑,佩刀,珠宝等物品留在室外。茶室不仅讲究室内布局与装饰,也要室外有幽雅环境。室内布有古董玩物等,典雅大气。茶客进入茶室后要心无杂事,正襟危坐,虔诚受教。茶人要身着和服跪在榻榻米上,先打开绸巾擦茶具,茶勺;用开水温热茶杯,倒掉水,再擦干茶碗;又用竹刷子拌沫茶,并斟入茶碗冲茶。茶碗小而精致,一般使用黑色陶器。献茶前先献上点心,以解茶的苦涩之位,然后接着献茶。

献茶的礼仪很讲究:茶主人跪着,轻轻将茶碗转两下,将碗上花纹图案对着客人,客人双手接过茶碗,轻轻转上两圈,将碗上花纹图案对着献茶人,并将茶碗举至额头,表示还礼。然后分三次喝完,即三转茶碗轻啜慢品。饮茶时嘴要发出吱吱响声,以表对茶的赞扬。饮毕,客人要说吉利话,特别要赞美茶具的精美环境布局的优雅及感谢主人款待。这就是普通茶道的全过程。

当然在茶道的最高礼待中,献茶前请客人吃丰盛美味的“怀石料理”,即用鱼,蔬菜,海草,竹荀等精致菜肴。

三.日本茶道的精神

日本茶道精神主要与禅的思想相联系。总结起来即“和敬清寂”,“一期一会”,“独坐观念”。

“和敬清寂”。为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是日本茶道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茶道思想的主旨为:主体的“无”,即主体的绝对否定。而这个茶道的主旨是无形的。作为“无”的化身而出现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们是“无”派生出的四种现象。由这四个抽象的事物又分别产生了日本茶道艺术成千上万种形式,如茶室建筑,点茶,道具,茶点心等。

“一期一会”。这一词出自江户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弼所著茶论《茶汤一会集》。井伊说:追其本源,茶事之会,为一期一会,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复多次举行茶事,也不能再现此时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会,实为我一生一度之会。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计,尽深情实意,不能有半点疏忽。客人也须以此世再不能相逢之情赴会,热心领受主人的每一个细小的匠心,以诚相交。

“独坐观念”。此语也出自井伊弼的《茶汤一会集》。面对茶壶一只,独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静思此时此日再不会重演,此刻茶人的心里不禁泛起一阵茫然之情,又用起一股充实感。茶人此时的心境可称为“主体的无”。

四.日本茶道的流派

日本茶道的重要流派从昭和时代以来产生的。不少知识分子认识茶道,罔仓天心的《茶书》被广泛阅读,与此同时茶道人口趋于女性化,茶道成为现代女性的一种修养,在妇女中普及。现代日本茶道由数十个流派组成,各派都推举了自己流派的家元。其中最大的流派是以千利修为祖先的三千家,此外还有江户千家流,送偏流,远洲流等流派组织。

要学茶的人在各自流派入门,跟有教授资格的茶人不断修行,到一定年限从家元那里得到证书,认可各种门第资格。里千家是日本最有影响力的茶道组织,全国有三分之二的茶人参加,在国际上有六十三个“同好会”,有专门的出版社,对日本文化,经济有很大影响。

日本是礼仪之邦,日本人民的严谨,庄重,谦和,淡雅,从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都能体现出来。而茶道这门源于生活,却远远高于生活的艺术,足以体现大和民族的优良传统。茶道的一招一式都蕴含着茶人的智慧,静静品茶,用心对话,美轮美奂之中,品茶者的心更近了。细品茶中滋味,如人生,品在嘴里是苦涩,但却仅是表象。品茶,更品茶中韵味。

参考文献: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茶道的影响 篇3

[关键词]日本茶道;儒道释;四谛

[中图分类号]G112;TS971.2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4.014

茶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载体,由中国传入日本后,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本土神道思想相融合,形成了特征鲜明的日本茶道文化。日本茶道是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特殊文化,是日本文化与艺术相结合的一个缩影,它汇集了日本园林、建筑、礼仪、书道、花道、陶瓷和料理等的特质,是日本艺术的综合体现。[1]目前学术界对日本茶道的研究,或从历史、内容、形式等方面着手,分析其与中国茶道的不同,或探讨日本茶道与禅宗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异彩纷呈。日本茶道从形式上看,似儒而非儒,似道而非道,似佛而非佛,但究其渊源,却脱离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樊篱,尤其作为其核心思想的“和、敬、清、寂”四谛思想,更是深受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的影响。本文拟通过对日本茶道的发展历程和特征的分析,以日本茶道“四谛”思想为切入点,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茶道的影响。

一、日本茶道的发展历程

日本没有自生茶。日本茶道中的茶最初源自中国,其茶文化在经历了由复制、模仿到独立的漫长发展过程后,最终演变成特征鲜明的本土文化代表之一——茶道。

1.日本茶道的缘起及发展

公元805年,日本最澄从浙江天台山学佛回国时,带回茶籽并播种在京都比叡山麓的日吉神社,从此日本开始了茶的种植。806年,空海法师返回日本时也带回一些茶籽,并将之与唐朝宝物一同献给嵯峨天皇。[2](P23-30)平安晚期,茶在日本曾一度衰退。1168—1187年,荣西禅师先后两次到天台山学法,后著《吃茶养生记》,被尊为日本“茶祖”。荣西所传南宋制茶法,讲究“旋摘旋制、散叶保存,饮用时磨成粉、直接点饮”[2](P83)。自此,饮茶之风在日本逐渐流传开来,不过只局限于贵族、僧侣阶层。

佛教对日本茶道的影响是很大的,而径山寺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首屈一指。径山寺位于杭州东北52公里处的天目山脉,兴于唐,盛于宋:宋宁宗封径山寺为“五山十刹”之首。13世纪初,日本镰仓幕府的统治者们把中国径山称做“道之所在”,此地遂成为南宋时期日僧来华求禅的圣地。茶礼对日本茶道的影响更是不可忽略。1241年,日僧圆尔辨圆回国,带回佛学和儒学经典千余卷,并带回径山茶种栽种在故乡,指点当地人按径山茶的制法生产出了高档次的日本抹茶,被称为“本山茶”。[2](P96-100)不仅如此,圆尔把径山寺庄严的禅寺茶礼也传授到了日本。1267年,日僧南浦绍明辞别径山,回国时带回7部茶典(其中有一部刘远甫作的《茶堂清规》,其后两部分被后世抄录为《茶道经》)及一套点茶用具。据《茶道经》记载,刘远甫在无祖山曾开设了茶禅道场,并确立了“和、敬、清、寂”的茶道宗旨。若《茶道经》来历真实,则可以认定日本茶道的“四谛”思想是来源于中国五祖山的茶禅道场。

2.日本茶道的大成

室町末期,被后世称为茶道“开山之祖”的村田珠光(1423—1502),提倡将“禅”“茶”结合在一起,即“禅茶一味”,并整理出一套完整的日本茶道点茶法,开创了独特的“尊崇自然,尊崇朴素”的草庵茶风。[3]草庵茶道标示着茶道文化的新发展,也意味着日本茶道作为一种融宗教、哲学、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体系已初步形成。之后,日本茶道创始人之一的武野绍鸥(1502—1555)继承并发展了村田珠光的事业,将日本和歌的艺术理念引入茶道,促使日本茶道向本土化、艺术化、正规化方向发展[3]。

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是千利休(1522—1591)。千利休师从武野绍鸥,提倡简朴的寂静、古雅,以及含有珍惜一生中只有一次相逢之意的“一期一会”的茶道精神,创立了千利休流草庵风茶法,将日本茶道发展推上顶峰,千利休因此也被誉为“茶道天下第一人”。千利休把茶道规则解释为“四规七则”。所谓“四规”,也叫“四谛”,即“和、敬、清、寂”。“和”即“和谐”,指在茶事过程中要保持和谐的氛围,做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和谐;“敬”即“尊敬”,要求茶事中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敬;“清”即“洁清”,主要指饮茶环境要干净、整洁;“寂”即“静寂”,要求参与茶事的人内心无他,一心茶事。千利休去世后,他的技艺被后人发扬光大,形成宗教色彩浓厚、组织形式严密的现代茶道文化,并逐渐渗透到日本各个阶层,被普通老百姓所接受。

可见,日本茶道经历了由模仿中国到独立发展的过程。茶初传日本时,一方面被当作珍宝贡献于宫廷,另一方面伴随禅宗进入日本佛寺,被当作参佛悟道的一种重要手段。发端于百姓阶层的中国茶,一进入日本便成为上流社会、僧侣的新宠。在日本茶道中,饮茶并不是为了解渴,而是日本贵族和高僧学习中国文化、修养身心的载体,是日本人审美意识的再现。在日本茶道的发展过程中,日本人继承了中国茶文化的成果,从中汲取营养、吸收精华,再融入日本元素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

二、日本茶道的特征

现在,日本茶道已明显不同于中国,更注重形式之美,注重精神的品鉴。日本茶道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内容和礼法这两个方面。

1.内容复杂且高雅

日本茶道涉及建筑、书法绘画、竹木漆器、点茶道具、烹饪小点、点茶技法及其他技艺,每一部分的设置都有诸多规定,以显其高雅。茶会是日本茶道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其举办的场所被称作“道场”。道场包括茶室和茶庭两大部分。茶室也就是“草庵”,其房顶覆以稻秸,地面铺设榻榻米,布局极其精巧,看似简陋实则非常讲究。茶室入口非常狭小,只可一人俯身膝行入内;室内陈列的书法绘画多为禅僧、名家所作,布置简单而雅致;竹木漆器的选用及搭配讲究古朴典雅,耐人寻味;点茶道具颇有季节感,突出主人的心思,如5~10月使用风炉,11月至次年4月使用地炉;茶点的形态及图案显示出相应的季节之美,如一月的茶点一般要做成梅花形态,六月的茶点则要做成八仙花形态等;至于点茶技法更是对位置、动作、顺序等做出具体规定,甚至连茶刷拿起多高,一碗茶分几口喝完都有规定,每一个细节均显示出参与茶事之人的优雅。茶道建筑的另一重要部分是茶庭,即露地。其间布置似简实繁,每一物都有特定含义,如用幽曲石径代表山间小路,低矮松木寓指森林,而竹筒敲石与蹲踞式的洗手钵意在让人联想到山泉。由此可以看出,日本茶庭的观赏性早已超出其实用性,其意义更在于为饮茶创造一个清净、高雅的文化环境。

2.礼法严格且精准

在整个茶室活动中,茶道的礼法是非常严格、精准的,这也是日本茶道文化精髓之所在。在具体茶事实践中,日本茶道讲求主客之间、客客之间、人与人之间礼法的全面、适度和规范。主客之间,客为上。主人要依据举办茶会的主题用心搭配茶室里的各种道具,以备客人观摩欣赏;而客人也要尽快察觉主人的用心,对茶釜、茶碗、茶室里的字画等可一一询问,询问方式几乎是固定的,基本都是问出处、来历、雅号等,然后要做出简短而又恰到好处的评论。客人与客人之间也分主次,在茶室要依次落座。在日本茶道中,人与物之间的礼法表现得尤为特别,这体现在参与茶事之人在使用和欣赏茶具的过程中,如喝茶时,双手要先将茶碗庄重托起,以左手掌托住茶碗,右手将碗顺时针方向转动两三次,将茶碗花纹的一面转向外面后方可饮用。

日本茶道从初始就注重伴随饮茶活动而生发的精神追求。由于日本人自我克制力强、具有坚忍的意志素养及集体协作精神,日本茶道更注重共同参于茶事、一起营造和谐氛围的特质。同时,由于日本遵循比较严格的等级制度,重视礼仪与规范,因此日本茶道的规程繁琐而严格。可以说,日本茶道是通过饮茶方式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以提高道德修养的一种高雅仪式。而日本茶道的内容与礼法无一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中国传统儒道释思想对日本茶道的影响

日本茶道特征明显,主张以“和、敬、清、寂”的思想为内涵,通过演习程式化的茶道礼仪,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和”“敬”主要体现在茶事活动中宾主及宾客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清”“寂”既指人饮茶的环境要达到天人合一,又指参与茶事人的内心要空灵。“和、敬、清、寂”不但是对茶事活动外在表现形式的要求,更是对茶道精神的精炼概括。追根溯源,日本茶道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思想的影响。

1.儒家“和”“礼”思想对日本茶道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日本茶道影响深远,尤其是作为儒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和”“礼”思想,对日本茶道的影响更是明显。儒家尚和而贵仁,“和”这一思想在儒家经典中出现得比较早。《尚书·君陈》提倡载“宽而有制,从容以和”,《礼记·月令》中讲“天地和同”,这里所谈的“和”是和谐、调和、融合之意,这是儒家“和”思想较早的表述。在此基础上,孔子进一步提出“和而不同”的理念,《论语·子路》中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后被朱熹解释为“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4],也就是说君子能够加深自己的德行,让自己的心胸达到一定的宽度和厚度,对他人的个体性持充分的尊重态度。[5]在中国,儒家“和”的思想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和谐,也指自然之和谐、社会之和谐。

“礼”亦是儒家重要思想之一。《礼记·仲尼燕居》对“礼”有明确的解释,“礼也者,理也”。《乐记·乐论》对“礼”的解释为“礼者,天地之序也”,“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因此对于儒家来讲,“礼”就是天道,是指导生活实践的法则。《礼记·曲礼上》强调了“礼”的重要性,“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可见,儒家“礼”的思想对道德、民俗、言行、学习、做官、等级制度、法令纪律等均有着明确而严格的秩序要求,即要恭敬、节制,懂退让。

儒家“和”“礼”思想是日本茶道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四谛”之“和”即调和、和谐之意。在具体的茶事中,“和”贯穿始终。宾主之间要“和”,主人要处处为客人着想,要为客人营造良好的饮茶环境,准备精致的吃食;客人也要及时领悟主人的好意,对主人的用意做出恰到好处的评价。同时,人与物、环境之间也要“和”,如茶碗的重量要适当,拿在手中不能让人感到太重亦不能让人感到轻薄;茶室中熏香的味道宜淡不宜浓;茶花(即茶道用花)需要应季的花木,一般是待放的花苞,一朵或两朵,加上一些枝叶,以便客人在观赏时能发现茶花的变化;茶会中的点心也有讲究,其寓意要与茶会的氛围和目的协调。人与茶事活动要“和”,参与茶事之人要专心茶事,除了例行的简短问答之外,要少言语。可以说日本茶道中的“和”其实质是以茶事之“和”带动人世之“和”。

日本茶道思想中的“敬”是相互尊重、相互承认、上下有序、内外有别、有礼有节之义。[6]在17世纪之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茶礼”的称呼要比“茶道”更为流行。“敬”其实属于儒家思想“礼”的范畴,其不仅体现在茶的礼法中,也体现在茶礼中。如客人进入茶室前,主人要将水倒入洗手钵,以水声表示对客人的敬意;主客之间要行默礼,而后分开至茶室,进入茶室之后再行默礼,客人要分先后坐到事先设定好的位置;茶会结束,主客要行离别之礼;茶会之后,客人们要写书信(并附一包土特产)向主人表达谢意,此为“后礼”。茶道的“礼”,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于人与物之间。如客人进入茶室后要向室内挂轴行礼,表示对书写挂轴的禅僧的敬意;之后要拜看地炉或风炉中的景色;随着茶事的进行也要对其他茶道具进行欣赏、赞评。整个茶事活动,一切从“礼”开始、一切以“礼”结束,有“礼”方能显“敬”。

2.道家“清”“无”思想对日本茶道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日本茶道的影响是深刻的。道家讲究师法于自然之“道”,《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提倡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关系时,要顺其自然,不能刻意强求,因此“清”与“无”的修养对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清”即清静,主要指心神宁静;“无”指无为、虚无。《道德经·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在道家看来,外物只会对人产生干扰,只有内心清净虚无,心无旁骛才能悟“道”。“清”与“无”是相辅相成的,《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讲“清静为天下正”,意为清静无为者才能治理天下,这是对“清”“无”思想的较高评价。

日本茶道大师冈仓天心在其著作《茶之书》中明确指出,“茶道是道教的化身”[7]。道家思想对日本茶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内容和精神理念上。日本茶道“四谛”之“清”不仅指茶庭茶室的干净整洁,亦指饮茶者内心的纯净。茶庵的仆人们要经常打扫茶庭、茶室,保持干净整洁,甚至要做到茶庭的地面没有一片多余的树叶,树叶之上没有灰尘;茶庵的主人要用心擦拭每一件茶道具,包括烧水用的炭;客人进入茶室之前要在洗手钵处洗手、漱口,通过除去外物之污浊以助实现内心的纯净。千利休讲“拂去浮世俗尘”,也即拂去心灵之尘、保持寡欲淳朴之心的意思,这与道家追求清静自然、静虚闲淡的“清”“无”思想高度契合。“道法自然”,本指凡事顺其自然,任其自生自灭,听其自然而然,而日本茶道处处体现“自然”。茶庭之景就是自然的缩影,茶室被称为“草庵”,其中各种设施、道具都注重取法自然,主张求自然而然中的天人之境,讲求人对自然的“无为”。老子重物轻生,主张不以外物累形。在现实生活中,欲望和追求越多,其精神层面的痛苦也就越大,只有返璞归真、清心寡欲,才能平复起因驰心外骛所造成的精神损耗,而这正是日本茶道所追求的精神所在。

3.释家“空”“寂”思想对日本茶道的影响

作为释家思想核心的“空”“寂”思想对日本茶道具有实质性的影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 是佛教主张的精神实质,即一切返璞归真,摆脱世俗纷扰,从内心出发追寻最自然真实的状态,由静悟到顿悟,达到精神上的解脱。佛教之“寂”指“寂灭”,是“涅槃”的意译,指将世间诸事万物都灭尽的圆满而寂静的状态。“寂灭”之中没有烦恼,没有痛苦,只有解脱、安乐、自在,唯有不断调整自己不好的思想、情感,才能最终进入没有烦恼、超脱生死、随缘而不变的圆满世界。

茶随佛教传入日本,出于佛教教义的规定及僧侣参禅修行的需要,使得佛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日本茶道“四谛”之“寂”讲究内心无烦恼,无喜悦,无杂念,神宗六祖慧能《坛经》中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因此“寂”应是指释家思想的“空”和“寂”,不完全等同于“寂灭”。“寂”是抛开尘事之后进入的一个更高境界,可以说是日本茶道的最高美学境界,表示幽雅、幽闲、宁静之意。“寂”要求茶事活动的主体通过凝神沉思以达到摈弃欲望的目的。在这个概念上,禅与茶被密切地联系在一起。[8]在日本饮茶之风形成的过程中,寺庙不仅对茶的种植贡献巨大,而且禅宗对饮茶习俗的推广、茶道精神的形成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禅宗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主张饮茶人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领悟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有好处。[9]所以,从本质上讲,茶道即是修禅的一种途径,使人们脱离桎梏,明心见性,得“大自在”。

中国人不轻易言“道”,把“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老子《道德经》讲“道可道、非常道”,《论语·里仁》载“朝闻道,夕死可矣”,释家更是将一生修行作为修道、悟道的途径。日本茶道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儒道释思想的影响,作为其精神内核的“和、敬、清、寂”思想,更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可以说,日本茶道文化是以儒道释精神为内核,杂糅了其他宗教和哲学思想的一种修行方式。陆羽讲“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10]。可见,修习茶道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养生、健身等形而下的需求,而且可以在“天人合一”的氛围中,提高个人乃至民族的精神素质。

[参考文献]

[1]苏畅.禅茶一味——从日本茶道中体味禅宗文化[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4(11):66.

[2]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李晓雪.论日本茶道的起源、形成发展及其现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72.

[4]〔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90-191.

[5]黄瑜.儒家“和同”思想与中华民族精神[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21.

[6]李红.和敬清寂 禅茶一味——论日本茶道[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32.

[7][日]冈仓天心,九鬼周造.茶之书“粹”的构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4.

[8]韩铁英.日本茶道简析[EB/OL].(2014-05-09)[2015-03-20].http://tieba.baidu.com/p/3054106797.

[9]孙艺秋.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鉴赏[EB/OL].(2010-01-22)[2015-03-20].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fbd7410100iana.html.

[10]栗智.日本茶道的禅宗与“四谛”[J].大众文艺(理论),2009(12):72.

[11]白冰潮.茶道与宗教[C]//日本茶道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38-149.

中国茶韵与日本茶道的比较研究 篇4

关键词:中日,茶韵,茶道,比较

1 中国“韵”与日本“道”

1.1 中国“韵”的内涵

“韵”, 形声字, 从音, 匀声。“韵”在《辞海》中指和谐的声音;《说文解字》解释则为“韵乃和也”[1]。“韵”字组词有韵律、音韵、曲韵等, 在“茶韵”一词中做形容词, 表示风韵雅致, 是一种品质和风格, 是一种独特的感受。中国自古就有“茶韵悠然”、“茶韵清香”之说, 中国文人最讲究茶的韵味, 对茶的追求体现在一种放松自我的状态中。品茶, 品的不仅是茶的甘苦, 同时品的也是一种心境。“茶之韵”韵在于茶之道。其中的“道”不仅仅指茶事中的方法, 同时也包含了茶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事与理相融合使中国的茶文化散发出浓浓的韵味。中国的“韵”的范围广阔, 内容精深, 并且在不断扩大中。

1.2 日本“道”的意义

“道”字在日本构词法中前面常跟一名词, 如花道、书道、棋道等。在“道”的使用上, 日本人基本上是属于“形而下谓之器”的层面, 花道、书道、棋道中的“道”都能用“法”一字代替, 变成花法、书法、棋法等, 日文中的“道”即为“方法”。

1.3 中国“韵”与日本“道”的关系

中国的“韵”意义包含范围广, 于茶也相通。中国茶韵即茶的韵味, 其中不仅包含茶之道, 也包含茶之理, 还包括茶之礼、茶之德。中国的“茶韵”在于对茶事上的热衷, 讲求合适。中国茶韵也包含了茶事的过程与步骤, 但不苛求, 只求达到茶叶原本的真, 顺应泡制, 结合儒释道精神, 传达的是一种精神境界。日本的“道”意义上较为单一, 表现为严格的茶事, 讲求的是茶事过程中方法步骤的严苛。因此中国的“韵”包含日本的“道”, 却又有别于“道”。

2 中国茶韵与日本茶道的历史起源

2.1 中国茶韵文化的自觉

中国茶叶的历史悠远, 茶以文化形式出现的年代大致为魏晋南北朝时期, 与中国文学自觉时期相差无几, 清谈风兴起, 此时文人好茶, 饮茶者也大多是文人墨客, 他们以茶为物象, 将其带入文学作品中[2]。唐代以后, 中国饮茶之风兴起, 弥漫至整个朝野, 陆羽作《茶经》将从古至今的茶事与茶理记录下来。宋代承接唐代, 日益普及。在茶韵文化发展时期, 茶叶也从高堂之上走入寻常百姓家。茶因其为甘苦, 清淡, 最初与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结合, 南北朝时期, 佛教流入中国, 并在中国发展壮大, 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茶与佛教文化融合, 最终形成茶韵。

2.2 日本茶道的初创

南宋初年, 茶叶传入日本, 日本开始种植茶树。荣西禅师二入中国学习佛教, 同时也将禅宗思想进入茶文化的理念传入日本, 成为日本茶道的开山之祖。之后斗茶传入日本, 当时斗茶名家田村珠光经议政侍臣能阿弥引到身边, 于是日本真正意义上的茶道诞生了, 田村珠光成为日本茶道正祖。之后的日本茶学家将茶道进一步日本化, 但日本茶道一直以来都是日本贵族精英文化, 茶道中所蕴含的文化也是以禅宗文化为主, 并带有着宋代程朱理学的特点。[3]

3 中国茶韵与日本茶道中的文化精神

3.1 茶之“和”

中国“和”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当时的人们将自然界中的花草虫鱼等刻画在石器上, 讲究的是一种图腾崇拜, 之后的灵魂观盛行, 无不体现的是中国民众与自然之“和”。农耕时代来临, 人们靠天吃饭, 对自然的崇拜更进一步, 自然与人的“和”更近一步。经历了夏商周三代之后, 中国的“和”文化意识开始自成体系, 有了独立的审美意识。三国时期, 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都体现了和的文化理念。儒家注重人和, 体现在“克己复礼”, 对自己的约束, 祈求人与人之间的和, 注重人伦秩序的和谐。道家思想注重自然和谐, 推崇“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物我为一”的一种状态。中国的茶之“和”也体现在儒道之“和”上, 种茶需地利, 摘茶需天时, 冲泡茶时更加讲究对茶具、茶水的选择, 以保持茶叶的清香, 顺应茶性, 以茶艺体现茶道, 同时还需要优雅的环境, 让人放松入境, 抛去凡间琐事, 与自然和谐相处。

日本是一个封闭的岛国, 四周临海, 同样以农耕文化为主, 他们对“和”的理解也是从自然感悟中得来的。日本的“和”与它的精神品性也是分不开的, 日本历史上经历了长期的多种族融合过程, 文化的融合, 最终形成以皇室为中心的统一。日本古代多战争, 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一种以“武士”为核心的武士道精神。日本茶道中的“和”是内和与外和的结合, 以一种大环境的和来给人冥想的空间。于内和而言, 日本严格遵守泡茶的步骤与手法, 内和与外和结合, 通过这一系列的行为来释放心境的和悦。日本的和是和悦、是调和。相比较而言, 中国的和讲究的是茶本身的和, 而日本的和则是环境带来的和。

3.2 茶之“静”

中国的“茶韵”主静, 静为万道之源, 一切的道源于静, 在中国古典思想中, 先静之后能定, 定之后思, 思之后则得道, 了悟事理的极致。因此静成了实践获得道理的基础[4]。饮茶为内省的一种方式, 修身养性, 追求自我。泡茶时追求寂静无声, 从而追求“泡茶”中的安静舒适的体验。中国茶韵中的静体现的是古典文化中的隐士文化, 潺潺流水, 一间竹屋, 座落青山绿水间, 煮一杯清茶, 远离尘世喧嚣, 于心是一种放纵, 于行是一种放松, 寄情山水, 是无所拘束的静。中国的寺庙也常常选址于山林间, 山林古刹更是中国禅宗悟道的神圣之地, 佛徒们在山林中手持书卷, 伴随晨钟, 体会静的唯美。

日本茶道严格遵守儒释道的思想, 将其作为条框匡扶, 其中日本茶道最为重视的便是禅宗文化, 也讲究“静”。日本茶道与中国不同, 它诞生于日本的战乱时期, 作为日本上层阶级的精神寄托, 他们将茶室作为躲避战乱的一隅, 一旦接触就与世外隔绝, 希望在此得到安全, 逃避外面的纷纷扰扰。在日本茶道中“静”其实相当于中国的“寂”, 即寂静、寂寞。将泡茶作为一种神圣的事业, 严肃而认真, 茶人一般不苟言笑, 动作神情极度认真、专注, 过程中尽量将声音压至最低, 同时旁人也要将话语减少至最少。“寂”为绝对的孤独, 无论何种声音都将隔绝出去, 甚至达到忘我的境地。日本茶道中的静是约束的寂, 中国则是放松心境, 是自然而然的静。

3.3 茶之“真”

道家思想讲求“返璞归真”, 这里的“真”就是中国茶韵中的“真”, 是一种自然无为的真实, 茶叶源于自然, 其清香也体现的是自然的纯。中国人对“真”的追求体现在茶事与茶理当中。于茶事本身, 在种植时就顺应自然, 种茶当选山阳而种, 采摘时不破坏茶叶本身, 取其内芯, 泡茶时更是注重茶叶的原汁原味, 在茶具的选择上也有一定的讲究, 西湖龙井应用透明材质的玻璃杯, 使茶叶在冲泡时让观赏者有种审美的体验。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 妙玉泡茶取陈年旧水以及梅花上的雪水, 从而保持茶叶的真味真香。于茶理而言, 在饮茶过程中, 饮茶者通过清香内省, 内心安详后追求自我的真, 发现自然的真, 从而达到物我为一的境界。

而在日本茶道中, 因其历史背景, 它对真的追求是相反的, 世人对当时世事的不满与逃避, 使日本茶人希望自己创造一方天地满足自己的精神寄托。日本用茶道弥补自然的不足, 以一斗茶室为基点重现整个自然, 进一步通过人力完善, 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在自己创造的“自然”中参禅悟道, 人性也得到进一步升华。

3.4 茶之“清”

魏晋南北朝时期, 因时代的原因, 世人多颠沛流离, 朝不保夕, 文人的抱负得不到施展, 因此只能不管朝事, 于是清谈之风盛行, 也使得魏晋成为中国古代上的一个风流极盛的时代。正因为有此作为铺垫, 中国茶文化逐渐与隐士文化结合, 成为中国古典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处的清指的是纯洁无垢, 隐士不为名利所扰, 内心纯洁无垢, 寄情于自然山水, 放浪形骸之外, 不为物所累, 这也正是很多清正读书人或做官者的一种心态, 同时也是文人好茶的原因之一。之后“清廉”一词便成为形容为官刚正不受禄的代名词。

日本茶道中的“清”指的是清洁, 更进一步说是对灵魂的洗涤。于外, 茶人在待客时, 总会将茶室中打扫的一尘不染, 在茶庭里也要泼洒清水, 作以洗涤。于内, 茶人将茶房作为自己心灵的替代品, 对茶室的洗洁过程, 也是对自我内心的清洁, 从而起到洗涤心灵的效果[5]。这与中国“清”则完全不同。

4 结语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 却又有别于中国。中国茶韵与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共存, 糅合了儒释道, 三家合一, 在中国茶韵中不仅体现了儒家的克己复礼, 也体现了道家的物我为一, 同时佛家的万物为和的观念使三家并存。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 进入日本领土之后迅速与日本本土文化结合, 中国茶韵中的儒释道精神虽然也传入了日本, 但日本更多的重视的是其中的禅宗文化, 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 有别于中国茶韵, 并发展成日本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通过比较二者, 发现二者的区别, 这对文化跨国际的传播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云君.茶之道与茶道——中日茶文化之比较[J].茶文化研究, 2009 (3) :142-144.

[2]钟永华.禅文化:中日文化交流的一种载体——从中日茶道的渊源、特点谈起[J].西北师大学报, 2003 (5) :46-50.

[3]蔡雪妹.酒香·茶韵·禅趣——试论中国古典诗歌的“三味”[J].福建师范大学清分校学报, 2005 (1) :79-82.

[4]侯巧红.论中日茶道文化的已经与精神气质[J].河南社会科学, 2012 (9) :73-75.

日本国粹:抹茶与茶道 篇5

也许,许多人会误认为抹茶是一般的绿茶粉,或者一般意义上的茶叶粉碎物,而事实上,它是用茶叶细嫩原料,经过蒸青、冷却、脱水、复合干燥、组合粉碎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的超微粉末。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禅师将中国蒸青抹茶制作工艺传到日本。当时日本制作抹茶工艺,是以嫩叶为原料,先将其捣碎制作成团状或饼状,然后烘干或晒干,饮用时再将其充分烘干,碾碎成粉末,以供饮用。日本开始制作抹茶的粉碎过程是用石磨人工加工,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出现机械,才开始用机械生产抹茶。

今天抹茶仍是日本人民广泛饮用的主要茶类,并形成了日本的茶文化——日本茶道。茶道是什么?茶道就是为客人准备茶水的一种高度形式化的东西,从饮茶的形式中体味人生,如此而已。日本茶道来源于中国,但是却走了一条与师父不同的道路,从茶道到陶瓷,似乎无一例外的都另辟蹊径。

日本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在日本历史上真正把茶道和喝茶提高到艺术水平上的是战国时代的千利休(公元1522年~1592年),他将茶道从禅茶一体的宗教文化还原为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他不拘于世间公认的名茶具,将生活用品随手拈来作为茶道用具,强调体味和“本心”;并主张大大简化茶道的规定动作,抛开外界的形式操纵,以专心体会茶道的趣味。茶道的“四规七则”就是由他确定下来并沿用至今的。

所谓“四规”即:和、敬、清、寂。“和”就是和睦,表现为主客之间的和睦;“敬”就是尊敬,表现为上下关系分明,有礼仪;“清”就是纯洁、清静,表现在茶室茶具的清洁、人心的清净;“寂”就是凝神、摒弃欲望,表现为茶室中的气氛恬静、品茗者表情庄重,凝神静气。所谓“七则”就是:茶要浓、淡适宜;添炭煮茶要注意火候;茶水的温度要与季节相适应;插花要新鲜;时间要早些,如客人通常提前15~30分钟到达;不下雨也要准备雨具;要照顾好所有的顾客,包括客人的客人。从这些规则中可以看出,日本的茶道中蕴含着很多来自艺术、哲学和道德伦理的因素。茶道将精神修养融于生活情趣之中,通过茶会的形式,宾主配合,在幽雅恬静的环境中,以用餐、点茶、鉴赏茶具、谈心等形式陶冶情操,培养朴实无华、自然大方、洁身自好的完美意识和品格;同时,它也使人们在审慎的茶道礼法中养成循规蹈矩和认真的、无条件的履行社会职责,服从社会公德的习惯。因此,日本人一直把茶道视为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茶道在日本会有着如此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基础,且至今仍盛行不衰了。

日本茶人在举行茶会时均抱有“一期一会”的心态。这一词语出自江户幕府末期的大茶人井伊直弼所著的《茶汤一会集》。书中这样写到:“追其本源,茶事之会,为一期一会,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复多次举行茶事,也不能再现此时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会,实为我一生一度之会。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计,尽深情实意,不能有半点疏忽。客人也须以此世不再相逢之情赴会,热心领受主人的每一个细小的匠心,以诚相交。此便是:一期一会。”

上一篇:活动性肝炎下一篇:快乐田径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