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田径课堂的构建(通用12篇)
快乐田径课堂的构建 篇1
初中田径传统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片面强调运动技术和竞技,教学模式单一、枯燥,以教师讲授和示范为主,课堂氛围过于僵化、严肃,学生普遍感觉田径运动难度大,缺乏积极参与锻炼的热情和信心。快乐田径课堂主要是根据田径运动项目的具体规律设计游戏,将游戏教学模式引入到田径课堂教学中,让课堂充满和谐与快乐,增强田径教学的趣味性。快乐田径课堂思想符合新课改教学理念,从课程的设置和选择,到教学方法的运用和课堂互动生成摆脱了“吃苦体育”教学的束缚,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参与热情,更好地适应自主学习模式,促进我国田径运动的良性发展。
1 选择灵活教学方法,增强田径运动的趣味性
快乐田径课堂顾名思义要重视课堂的趣味性指标,教师首先要在形式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设置娱乐性、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使田径课堂产生强大的魅力和吸引力,使更多初中学生在快乐和轻松中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价值。
1 . 1 创设趣味情境叩响田径兴趣大门
田径快乐课堂中,教师在导入阶段应该引入趣味化元素,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开端,教师可以用充满煽动力的语言创设出生动的课堂意境,激发初中学生对该堂课的求知欲望,唤醒学生沉睡的田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例如在跨栏跑课堂中,教师可以用“飞人”刘翔事迹作为切入点,引起学生对跨栏跑的向往,将学生引到跨栏旁,为学生讲述栏架的基本特点和跨栏跑的常识,降低学生对跨栏的恐惧感,产生对该项运动项目的向往之情。体育课堂的模式基本固化,田径教学给人难教、难懂、苦练的印象,体育教师如果开动脑筋将田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使奇闻异事、戏剧童话等相关学科和田径项目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大大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好感,在愉悦中主动参与学习和体验。例如中长跑是学生惧怕的一项项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是当代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大部分学生也没有坚持和挑战身体机能的毅力,教师可以在讲课前给学生讲述一个“两个旅行者和熊”的传统故事:两个人在森林里走着,突然遇到一只熊,一个人马上蹲下身来系紧鞋带。另一个人诧异地说:“你跑不过熊的,系鞋带有什么用”第一个人说:“是的,我不用跑过熊,我只要跑过你就行了。”同学们听了都发出会心的大笑,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同学们,你们看,体育关键时刻是能救命的,我们要好好练习跑步强身健体哦,当你感觉到锻炼很累时就想到后面有一只熊在追,不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就会被社会淘汰。”教师用幽默的方式渗透跑步的意义,效果要好于反复直接的强调和强制,学生在跑步过程中坚持不下来时,联想到这个笑话可以自我暗示和相互鼓励,提高田径学习的积极性。
1 . 2 用趣味游戏创新田径课堂活动方式
体育教师应该善于在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摸索适合自己学年段学生规律的教学方法,融合多种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在田径课堂中,游戏法是最贴近体育精神的教学模式,因为两者本质都能激发青少年潜意识里的好玩好胜的天性,都对孩子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起促进作用。例如在篮球教学中,行进间运球是重要的篮球运动技术动作,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反应度、耐力和速度等方面能力的锻炼。教师可以在讲授基本动作要领后设计小游戏:运球折回跑比赛,将学生划分为4组在篮球场地底线准备,面向篮球场内对齐站立,每组领头学生拿着篮球。教师吹哨后,每组成员从排头学生开始运球到前场端线,再折返后双手运球给该组下名同伴,先运完球的小组为冠军。游戏教学是最让初中学生兴奋和喜爱的课堂模式,让学生产生童年玩耍的感觉,在游戏田径活动中切身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有利于对学生渗透团队荣誉感和责任感,锻炼他们果敢、好强、机智、协作的意志品质。
2 以快乐教学理念为指导,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运动能力
快乐田径以快乐的课堂形式铸就良好的田径教学课堂,目标是为让田径教学变得更轻松、高效,促进学生终身田径运动的意识和习惯的形成。因此“快乐”不是单纯的自由活动,而是根据具体田径教学任务设置教学方案,将趣味性教学活动和田径运动专项性要求有机结合,使每节课都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某种或多种运动能力。
2.1 速度和力量训练
在跑步、球类等田径项目中,速度能力是最基本的田径素质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可以研究出提升学生速度能力的趣味活动,例如:“碟中谍”追跑、报数追拍等小游戏,以其活动的生动故事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克服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的惰性。力量能力也是体育运动的基本因素,例如铅球、标枪、举重等,对学生肢体力量产生提升作用,教师可以设置蛙跳接力、小推车、蛇形跑、俯卧撑比赛等游戏,通过反复训练增强体质。
2.2 协调和反应训练
协调和反应能力不仅是重要的体育运动素养,对学生智力发展和生活也产生深层次影响。协调能力的趣味性训练项目丰富多样,例如:转风车游戏,篮球课堂中,学生分成几组,每组7~9人,先两个同学各伸出一手同时顶住篮球,一名同学右臂逆时针运球一周,然后再上来第三名同学,以此类推组成一个大风车,要求每个学生顶球时手臂保持直线。反应能力是站立式起跑等项目的教学目标,可以设置动作指示游戏,学生围成圈,教师在中心做动作,教师双手向上,学生做矮子步;教师双手向下,学生用足尖步走;教师手向右,学生向圆心左边双脚跳,反之向右跳。每个学生都关注教师做及时反应,错误同学自动出圈,最后圈子的5名同学为胜者,学生在刺激的氛围中锻炼了反应力。
2.3 支撑能力的训练
在铅球、三级跳、跳高等项目中,支撑力发挥主要功能,教师可以设置互助游戏,学生划分成4组,每组学生派出两名同学,比赛时同组一名同学背起同伴跑向指定地点,然后两名同学交换背着跑回来。以上田径活动设置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了学生体育专项能力。
3 运用分层锻炼模式,渗透多元化田径教学目标
3 . 1 在和谐互动中促进学生健全个性发展
初中田径教学应该将这种快乐延续到课堂教学之外,将田径运动的竞技性特征和生活化良好结合起来,组织各种体育特长和兴趣运动队,让初中学生在团队训练中增强对田径项目的坚持和毅力,缓解他们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苦恼和压力,让学生在愉快和放松的心态中得到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体育教师要在课堂中观察和发现不同学生的表现,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善于对学生表现进行人性化的分析和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基础、接受能力、性格特点等,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层次,设置不同难度的训练任务,让每个梯度的中学生都感受到田径运动的力量,获得进步的喜悦。教师要关注和鼓励体育困难生,用积极正面的思想动员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克服挫折的勇气,让学生树立对田径运动的信心和勇气,要比完成固定的教学指标和成绩更有价值。
3 . 2 在团队练习中增强协作精神
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是当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是初中体育课堂重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新时代青少年的许多心理误区都源于个性封闭,团队的力量能有效地清除个体不快乐心态,田径运动的许多项目都能给学生搭建集体活动平台。快乐田径课堂要改变竞技体育教学心态,避免成为几个体育精英展示的舞台,要实现普及田径运动的人文效果,教师可以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田径练习和竞赛,让学生开展分层学习。学生在集体活动活动中加强了相互的沟通和感情,学会正确对待他人,增强身体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用健康和积极的态度面对竞争,改掉过分关注自我或者过分自卑的不良思想,在团队合作中树立协助意识,感受到了集体运动的乐趣。
4 结语
综上所述,快乐教学是初中田径教学发展的有益尝试,是对体育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田径快乐课堂的构建融游戏化方法、娱乐化教学内容、趣味性教学观念为一体,实现了寓教于乐、学玩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更多地考虑了学生的真正需求和爱好,而不是一厢情愿地灌输和强制,改进和优化了初中田径课堂效果,对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值得广大体育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革新。
摘要:田径教学对初中生身体素质锻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初中田径课堂存在很多不足,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僵化,使学生感觉田径学习的压力和无味,难以吸引青少年对田径运动的参与兴趣,不利于田径教学质量的提高。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可引导性,教师应该采取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快乐课堂模式。该文主要从趣味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运动能力、渗透多元化教学目标三个方面,重点对快乐教学理念和模式在田径课堂中的构建策略展开探析。
关键词:初中体育,快乐教学,田径课堂,构建,趣味性
快乐田径课堂的构建 篇2
“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尝试,其核心在于体现“主导”与“主体”的有机统一,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快乐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一中心”:即以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中心。
2、“两条线”:学生:预习定标→自主探究→合作达标→展示交流→巩固训练→整合提高
教师:激趣导入→目标确认→引导探究→互动展示→小结强化→反馈矫正
3、“三为主”:即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赛为主”的原则。
4、“六个环节”:即课堂教学过程分为六个主要环节:激趣导入→预习定标→合作达标→互动展示→小结强化→反馈矫正。
(二)、“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
1、激趣导入:教师积极创设情境,导入课题。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情绪。
2、预习定标:在教师创设的情境目标的指引下,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确定本节学习目标,较复杂的课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认目标。
3、合作达标: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尚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组互动”,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研讨,共同提高。
4、互动展示:学生可根据教师的分工,把小组合作研究的问题利用各种方式向全班展示,教师随时进行引导、点拨、强调、提升,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此过程中,应及时对学生及小组的表现加以肯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5、小结强化:教师用简短的语言对一节课所学知识概括总结,形成知识框架,强化学习目标。
6、反馈矫正:教师针对当堂所学内容和目标设置巩固性练习题,由学生独立的完成,然后可采取小组成员互批、教师抽批等方式,将竞赛机制应用其中,并尽量做到当堂完成,当堂反馈。
(三)课堂教学要体现快乐,要有活跃的气氛,具备以下要求:
1、给学生课堂上充足的活动时间,做到时间上保证,反言之,教师必须精讲,切实贯彻“三讲三不讲”原则。
2、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尽量多的鼓励或激励,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有效的措施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3、安排环节设计问题,要有趣味性。
一要做到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有较强的针对性。二要使设计的题目有较强的趣味性,把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保持旺盛的学习情绪。作为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
4、备课提倡备精案;
各任课教师认真抓好教学质量关,团结整个年级的力量,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建立学困生、优秀生档案。1、备课精心:注意强化意识、深化改革、依托标准、质量为本、实事求是、便利教学,教案学案相结合,详案简案相结合(青年教师以详案为主),各类形式相结合,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相结合,传统型备课与创新型备课相结合。备课围绕“三看”,一看教学理念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二看教学设计是否依托师生探究、合作学习,三看教后小记是否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备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上好课,为上课服务。
快乐英语课堂的构建 篇3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我们每个英语教师应不断地思考,教师的言语是否是多余的?教师的设置问题是否有效?教师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最佳的效果?教师应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达到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
一、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英语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拘泥于教材所传递的信息,而开放型的、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和发散学生思维的课堂教学还比较少。在课堂教学中,有时缺乏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部分课时过于注重讲授,没有以精讲精练的要求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导致教与学不合拍,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
(2)课堂教学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缺乏“备学生”、“备学案”这一必要环节;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仍然拘泥于教材,没有进行有效的取舍、组合、拓展、加深;课堂教学没有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点、难点的渗透,学生原有的知识不能得到及时、适时地活化;学生参与机会少、参与面小;课堂留给学生自疑、自悟、自学、自练、自得的时间十分有限。
(3)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英语课堂上不积极参与,缺少主动发言的热情或根本不愿意发言;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听新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或不能理解教师相对较快的指示语。
(4)学生对英语课堂知识的掌握不实在、理解不全面,课外花的冤枉时间多;而大部分学生对书本知识不够重视,找不到英语学科复习的有效载体,不能有效地利用课本,适时地回归课本,英语复习缺乏系统性,英语学习缺乏主动性。
二、英语课堂教学提高有效性的对策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面临着许多有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第一,当前要对课堂教学的无效、低效行为表现进行梳理;第二,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第三,从长远角度说,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提高。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既夯实双基,又培养能力,还能愉悦情感呢?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三个要素。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1)教师要有课堂效益意识
有效的媒体手段有助于课堂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尤其是在复习课堂上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面,短、频、快的大容量课堂节奏能有效地吸引并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从而最终提高学习的听课效益。课堂设计要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助于他们有效内化知识与信息,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恰当地渗透中考的信息,拓宽教学内容。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使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作积极的努力。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体谅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处,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激励他们。
学生的英语程度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是对差生,教师的态度尤其要慎重,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经常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哪怕是点滴的进步都要加以表扬,学生并不是单纯地追求表扬,他们会把老师的表扬看成是对自己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激发继续向上的动力。师生间的融洽关系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从而创建出有效性的学习氛围。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有效的主动学习
构建高效田径课堂应重视三个环节 篇4
一、关注心理生理特点,科学实施技能教学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田径项目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不少学生在田径运动中表现出畏难情绪。新课改的推进,要求田径教学降低难度,而新形势的发展,又使练习难度有所增加,这本身已经构成明显的教学矛盾。再者由于中学生体育技术水平有限,对高难度技术要求往往难以掌握。因此在田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高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适度降低动作技术难度,使之与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相吻合,促使学生实现更为清晰的练习目标。
教师在纠正学生不规范动作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身体锻炼,强化机体的平衡能力和体能的对称化发展,在田径教学中保证合理的运动负荷,从而确保学生的运动安全和教学质量。如果长时间进行高强度体能训练,将会影响学生肌肉、骨骼的正常生长,甚至使身体关节和骨骼发生变形。在肌肉功能训练中,训练内容要强度适中,可以选择多种形式的慢跑、跳跃、投掷练习,这些体能训练能够强化学生肌肉和伸展肌力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注意学生两侧肢体的平衡发展,实现体能的均衡强化。在练习时间的设定上,要以学生的实际体能标准为基础,防止运动过量产生的机体疲劳。教师应当以提高耐性和基础体能训练为主,不要过于注重高强度的跑、跳、掷等项目训练,保障学生的运动安全。要强化训练中的有氧运动,尽量多从事有氧锻炼,例如慢跑、韵律操以及三级跳远等项目。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气息调试,在实际练习中要最大限度避免学生的闭气静力性训练,以免由于闭气时间过长增加心脏负担。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享受田径运动乐趣
在田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人体运动规律,结合田径教学的主要特点,最大限度地为学生体能锻炼创造机会和条件。通过多元化的训练项目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激发学生保持长期运动兴趣。通过运动,学生的身体素质将会普遍增强,而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在锻炼中手脑并用,实现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在实际训练中,教学评价要以综合方式为主,教师要时刻掌握学生的锻炼情况,并对各个运动项目进行及时考核。例如以100米短跑成绩为例,教师在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考评的同时,也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反思,从而优化教学思路。田径教学对于增强学生体魄,健身效果明显。但是传统田径教学内容较为单调,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所以在新课改环境下,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并强调教学的趣味性。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不断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高。
田径教学是以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提升为前提的,在训练项目的拓展上,教师应当以健身跳、健身跑、健身投为主,不但将教学内容优化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而且,教师还要为学生详细讲解田径项目的健身机理、锻炼方式和理论知识,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场地和教学器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田径运动的学习乐趣。使学生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强健身心,陶冶情操,从而获得更加出色的田径教学效果。
三、感受田径运动魅力保持田径运动热情
高中阶段,学生的运动兴趣非常广泛,而且性格活泼,对各项锻炼项目具有浓厚兴趣,主动表现欲很强,对各项比赛的关注程度很高。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各类田径赛事,通过精彩的田径比赛实况回放,使学生感受到田径运动的强大感染力,提升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积极性。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体育明星抱有崇拜心理,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对田径课程的学习兴趣,例如体育明星刘翔,就可以作为激励学生的对象。
虽然高中生对各项体育运动充满浓厚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却难以保持长久,其中具有很大的变动性和波动性。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一时兴趣”这样的短期行为,充分宣传田径运动的重要性,从健康、学习、思想性格等多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田径学习的重要性。保持对田径运动的高度热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例如在100米短跑练习中,可以改变以往单纯看码表定成绩的方式,而是以比赛形式进行,学生在追逐竞赛过程中,能够不知不觉提升跑步速度,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更具竞争精神。通过比赛形式练习,学生会对相互之间的田径水平有基本认识,从而展开横向比较——发现其他同学优势的同时,认识到自身不足,这样的主动认知无疑将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田径运动,改变以往被动参与的现象。
快乐学习英语构建高效课堂 篇5
快乐学习英语构建高效课堂
深州市魏桥镇牛庄完小,河北 深州 053872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4-0061-02
现在我们农村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农村的孩子接触英语的机会很少,只有我们一星期上的两节英语课,面对英语学习他们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不理想。通过学习、反思,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我觉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英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兴趣
小学英语课本中有许多色彩鲜明的画面,有趣的人物,运用了歌曲、诗歌、韵句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符合儿童的兴趣偏向,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如:“Happy birthday”这一课,贴近生活,让平时没过过生日甚至连生日都记不住的农村孩子开了眼界。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些彩页,让学生通过观察、学习,体会过生日的乐趣。接着又开展活动,让学生扮演过生日的孩子,全班为他举办一个“Birthday party”,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与过生日聚会相关的语言。并模仿赠送“小礼物”,用上“Happy Birthday”“Thank you.”等语言。学生在游戏活动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活用教材、拓展教材。
二、精心组织活动,引发兴趣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游戏、活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课堂上穿插游戏、活动,甚至在室外组织游戏、活动,能使原本较枯燥、机械的单词学习和句型练习变得生动有趣。以教一组数字“One、Two、Three…”为例,在教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一组活动:1.以数字卡片引入,出示单词,并对号入座,张贴在黑板上。2.教师拍手击掌,学生认真听,然后说出数字。3.学生进行接力比赛,谁慢了或者错了,罚唱一首学过的英文歌曲。利用了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表演等多种富有动态的活动中感受到浓浓的趣味,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判断力和敏捷性,也使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开展小组竞赛,培养兴趣
兴趣和成功往往紧密结合,这对起步英语教学有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努力创设轻松、和谐、教学相长的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常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例如,在教授颜色这一部分时,我准备了各种颜色的铅笔和彩笔,又把全班分成一、二、三、四个组,在复习完颜色后,各小组选派一人上讲台猜彩笔和铅笔的颜色,如果猜对了全班说Yes,如果猜错了,全班说No,一轮完了又选派另一人参加,这样尽可能让多数或所有学生都能为本组增添光彩。最后哪个小组获奖卡最多哪组获胜,该组每人都能获得奖卡。竞赛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也增强了每个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最重要的是学生们通过竞赛,熟练掌握了颜色这部分内容。
四、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增强兴趣
我们生活在农村,身边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把这些熟悉的资源充分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地唤起孩子的认识共鸣,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实践证明,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反应灵敏,模仿性强。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挂图、图片、实物展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西餐的食品时,农村的学生很少吃过,我就在西餐厅买来汉堡、薯条等西餐食品,学习完后谁在课堂中表现出色就把食物奖给谁。孩子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还能吃到美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高涨了。
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和教具,提高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步普及,我还充分利用录音机播放教学磁带进行教学,让他们听朗读、听故事、读韵诗、听唱歌,让他们感受到真实、地道的英语。通过听一听、猜一猜、指一指、唱一唱、比一比的活动,使学生兴趣大增,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语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提高发音的正确性。
六、鼓励加奖励,巩固兴趣,让学生看到希望
鼓励是帮助初学者克服学习英语困难的良好方法。我所教的学生都是刚接触英语,对老师教读或听录音跟读,害怕读错了。这时老师及时的鼓励就能给他们以信心和力量,让他们大胆地读和说。正确地用“Good! Very good!”或奖励小粘贴画给予鼓励;对读错的学生大家要共同帮助,有了一点进步还可以加以鼓励,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初中语文快乐课堂的构建 篇6
一、创新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的活力来源于创新,没有创新的课堂也就失去了活力,学生的思维也就得不到发展。初中语文教学要从传统的灌输讲解中走出来,要从传统的经验与教法中走出来,以全新的视角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教师往往是以“我的见闻”为线索去阅读文本、去理解文本,但导致学生很难进入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很难与文本的情感达成共鸣。因此,笔者让学生转换角度,以菲利普夫妇的视角去解读文本或以于勒的视角去解读文本。通过转换视角解读课文,学生可以更真切地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如让学生根据于勒的兄长菲利普先生见到于勒落魄的样子而逃离现场的情节,要求学生以于勒兄弟的身份写一篇日记,尝试写一写在逃离于勒后的反思与感想。通过这种新的视角,促进了学生深层次阅读,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引入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欲望
多媒体进入课堂,刷新了传统教学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新途径、新视野。多媒体以其声音、图画、视频综合于一体的视听功能给学生感官以视听刺激,激活学生思维,可以引领学生穿越时空,在给课堂增添趣味的同时,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利用多媒体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学《杨修之死》《隆中对》等课文时,教师可以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营造与文本相协调的氛围,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欲望。当学生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精彩片断之后,他们会结合所学课文进行对照理解,会回到文本故事的历史年代,进入人物内心世界,与文本的情感达成共鸣。同时,学生也体味到深入阅读带来的快乐。
三、营造快乐氛围,促进教学互动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快乐的心态下思维往往更加活跃,学习效率更高。因此教师要注重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活跃、融洽,学生就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也喜欢在学习中与教师或者同伴交流、互动,而交流互动才是语文课堂生成的常态,是对学生主体性学习地位的突出体现。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产生观点与观点碰撞,意见与意见交锋,在互动中相互取长补短,解决疑难问题。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时,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藤野先生作为一名教师,关心自己的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业,认真批改学生作业,这本是一个教师应尽的本分,为何能获得鲁迅先生如此的崇敬,是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印象太好吧?”针对这一观点,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讨论他们的意见达成一致:藤野先生在当时日本军国主义歧视中国人的国际大背景下,抛弃了民族偏见,致力于医学的传播,他是具有世界大胸怀的教师,是值得所有人尊重的。课堂的生成使学生也尝到了互动交流、甚至辩论交锋的成就感,激发了学习的信心。
四、快乐评价,自信前行
评价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同时委婉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使学生明确自身前进的方向,这样学生容易接受教师的评价,以快乐的心态去进取争先。同时,教师还要采取生生互评、组组互评等多元化评价模式,让学生学会悦纳和虚心听取别人的评价,不断反思自身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学会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听取评价,树立上进的信心。例如,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并在小组内自由分配角色表演。在表演时,教师与学生组成评委,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各小组明确了自身的不足与优点,有的学生甚至请求老师再给一次表演机会,相信再次表演会更加精彩。学生非常在意教师与同伴的评价,教师要善用评价,用评价点燃学生的学习自信。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快乐课堂的构建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能够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学习,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构建快乐的语文课堂 篇7
关键词:快乐,素质,情感,兴趣,创新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21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 既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一个彻底的批判, 也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更多新的挑战。
许许多多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深刻领悟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针对这一关键问题, 许多教师都在探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如何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间, 以唤醒、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上述这些问题的解决, 其实就是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有足够的趣味性, 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语言文字的魅力, 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构建一个快乐的语文课堂。
心理学认为,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而是各种心理过程都必须具备的一种属性。它伴随着一切心理活动的始终, 是人们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的必备条件。
构建一个快乐的语文课堂, 其实就是教师有意识地创造快乐的情境气氛, 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知识, 进行思维和理解课文。快乐的语文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 开发学生智力,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 情有所感, 而后有所撰作。”儿童只有在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中, 在心境良好的情况下, 思维才能活跃, 情感才能真实, 想象才能丰富, 个性才能发展, 文章才能写好。反之, 如果学生心情压抑, 如负重荷, 怎么能学好语文, 怎么能写好文章呢?以前有人说, 语文教师应像一位演员, 言语神态, 举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 有感染力。而我认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像个导演, 用他那对剧本的透彻理解, 用他那渗透情感的语言, 用他那富于激情的动作, 将演员带入到预想的境界, 再挖掘出剧本的内涵, 表现出剧本的特色, 更优秀的导演, 还可以将演员的激情带动起来, 让演员去挖掘剧本以外的东西。
语文学科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还要成为培养学生个体情感的阵地, 让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恰恰缺少与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语文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情感, 而要想挖掘和构建学生的情感因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积极创设情境, 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对话, 进而加强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和自身的情感表达, 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对待学生我们不能把他们当成我们教师进行个人表演的道具。记得在一次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中, 一位教师在即将下课时对学生这样说:“感谢同学们的配合, 让我的这节语文课很成功”。这位老师之所以会这样说, 就因为他完全把学生当成了自己表演教学手段的道具, 这样的教学出发点, 又怎么会生成快乐的课堂?其实, 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学生, 要有和学生们一同进步、一同成长的心理。而教师应该把教学语文当成和学生们一起快乐成长的游戏方式, 只有这样课堂的氛围才会是愉悦的, 学生才会体验到“学习并快乐着”。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语文课堂应该成为激荡、抒唱学生情感的海洋, 语文课堂应该让学生在深厚的情感积淀中感到愉悦, 感到满足, 感受语文学习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总之, 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 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优点, 及时捕捉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 对他们进行肯定和赞扬。以激励性的语言、风趣的表述, 合理的动作、有趣的图案、简短的仪式、轻松的音乐、幽默的表演等多样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产生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恰当的评价中自信地抬起头并更喜爱学习。使他们品尝到努力后的快乐, 探索成功后的喜悦, 而对学习祖国语言文字他们一定会更自信, 更开心。
教育教学本身就是快乐的事情, 而快乐的课堂就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和谐表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 让课堂成为寓教于乐的轻松驿站,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然、主动的过程, 并不断地自主发展。然而,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一个快乐的语文课堂的构建, 应该是一位教师多年经验的积累, 是多年探索的沉淀, 要想轻松构建和驾驭每一节快乐的语文课堂, 需要教师不断地去实践、探索、思考, 不断地去创新、去增强自己的文化内涵和素养。
参考文献
[1]小学生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支玉恒.课堂教学情趣与智慧.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
[3]教育学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初中语文快乐课堂的构建 篇8
一、创新教学设计, 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的活力来源于创新, 没有创新的课堂也就失去了活力, 学生的思维也就得不到发展。初中语文教学要从传统的灌输讲解中走出来, 要从传统的经验与教法中走出来, 以全新的视角创新课堂教学设计,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例如, 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 教师往往是以“我的见闻”为线索去阅读文本、去理解文本, 但导致学生很难进入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 也很难与文本的情感达成共鸣。因此, 笔者让学生转换角度, 以菲利普夫妇的视角去解读文本或以于勒的视角去解读文本。通过转换视角解读课文, 学生可以更真切地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如让学生根据于勒的兄长菲利普先生见到于勒落魄的样子而逃离现场的情节, 要求学生以于勒兄弟的身份写一篇日记, 尝试写一写在逃离于勒后的反思与感想。通过这种新的视角, 促进了学生深层次阅读, 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引入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习欲望
多媒体进入课堂, 刷新了传统教学的黑板+ 粉笔的教学模式, 给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新途径、新视野。多媒体以其声音、图画、视频综合于一体的视听功能给学生感官以视听刺激, 激活学生思维, 可以引领学生穿越时空, 在给课堂增添趣味的同时, 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具体的教学内容, 科学利用多媒体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学《杨修之死》《隆中对》等课文时, 教师可以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 营造与文本相协调的氛围, 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欲望。当学生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精彩片断之后, 他们会结合所学课文进行对照理解, 会回到文本故事的历史年代, 进入人物内心世界, 与文本的情感达成共鸣。同时, 学生也体味到深入阅读带来的快乐。
三、营造快乐氛围, 促进教学互动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快乐的心态下思维往往更加活跃, 学习效率更高。因此教师要注重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活跃、融洽, 学生就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也喜欢在学习中与教师或者同伴交流、互动, 而交流互动才是语文课堂生成的常态, 是对学生主体性学习地位的突出体现。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产生观点与观点碰撞, 意见与意见交锋, 在互动中相互取长补短, 解决疑难问题。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时, 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藤野先生作为一名教师, 关心自己的学生, 关心学生的学业, 认真批改学生作业, 这本是一个教师应尽的本分, 为何能获得鲁迅先生如此的崇敬, 是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印象太好吧?”针对这一观点, 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通过讨论他们的意见达成一致:藤野先生在当时日本军国主义歧视中国人的国际大背景下, 抛弃了民族偏见, 致力于医学的传播, 他是具有世界大胸怀的教师, 是值得所有人尊重的。课堂的生成使学生也尝到了互动交流、甚至辩论交锋的成就感, 激发了学习的信心。
四、快乐评价, 自信前行
评价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同时委婉地指出学生的不足, 使学生明确自身前进的方向, 这样学生容易接受教师的评价, 以快乐的心态去进取争先。同时, 教师还要采取生生互评、组组互评等多元化评价模式, 让学生学会悦纳和虚心听取别人的评价, 不断反思自身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 学会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听取评价, 树立上进的信心。例如, 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 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并在小组内自由分配角色表演。在表演时, 教师与学生组成评委, 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各小组明确了自身的不足与优点, 有的学生甚至请求老师再给一次表演机会, 相信再次表演会更加精彩。学生非常在意教师与同伴的评价, 教师要善用评价, 用评价点燃学生的学习自信。
构建和谐快乐的英语课堂 篇9
一、创设富有生活情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重视感情投资, 通过自己的言行, 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因素, 使学生能够亲其师而后信其道;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 在引导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应多设置日常生活情境, 让学生感受到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渗透着浓浓的英语情境氛围。初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刚开始还是比较简单的, 而且也充满了趣味性, 因此在备课时, 尽可能把这些材料放入各种能听、能看、能触摸的情景中去。
在日常教学中, 我注意使用情景教学法, 以听说训练为主导, 以课本教学为依托, 充分运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设备, 紧扣教材内容, 使教学活动尽可能置于语言情景中去进行, 使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运用能力处于最佳状态, 并在此基础上联想、综合, 充分运用任务性教学, 进行创造性学习, 从而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等进行教学有助于清楚地把所有要教的单词、短语、建立直接的联系, 有利于训练学生“用英语思维”, 避免不必要的翻译。中学生活泼好学, 模仿能力强, 对具体形象的内容较易接受, 但他们的注意力分散, 自制力较弱。若采用这种方式, 就能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吸引注意力, 也使他们把生动的, 直观的形象与抽象的思维结合起来, 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例如, 在教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时, 教师可让三个高矮不一的学生Tom、Jack、Bill站列黑板前。学生们很明显地看到Tom最高, Jack次之, Bill最矮, 这样学生会很自然地说出:Tom is taller than Jack;Jack is taller than Bill。老师再简单地发问Who is the tallest/shortest of the three?学生自然会回答:Tom is the tallest of the three;Bill is the shortest of the three。
二、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让教学过程富于乐趣
教学不应只是平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 更多的是师生双方在课堂上互动对话、实践创造, 随机生成与资源开发的过程。它是教师及时捕捉课堂上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 利用课堂上随机生成的资源展开再教学的过程。
(1) 引进戏剧表演, 丰富课堂内容。为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 同时也突出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和交际性, 在教对话时, 我有意识将其排成小短剧, 并配以简单的道具, 创设出一定的语言环境。然后, 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 让其他学生担任评委,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语言实践机会, 提高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表演积极认真, 评委们全神贯注, 凝神观看, 不时发出笑声。这种练习不但能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还能提高学习兴趣。
(2) 利用游戏活跃课堂, 巧妙实设计游戏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 创设良好活跃的课堂气氛, 模仿能力强、好玩、开朗、好表现是中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需要合理安排游戏使学生在轻松互动中学会知识。如:教师授完音标时, 可给学生不同的音标进行拼装组合。找对时, 大家要鼓掌读出来要是拼错了, 同学们就说No, 学生会觉得英语课妙趣横生, 在这种气氛中学生就会倍增对英语学习的乐趣。
三、要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情感激励, 鼓励为主
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古语说的好:“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 他们佩服、喜欢任课教师, 才会喜欢上他的课, 才会对英语感兴趣。在师生间情感交流的基础上,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给予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 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
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 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 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 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增添他们的勇气, 鼓起他们的自信。
例如有时上课故意迟到并向学生说:“I am sorry, I am late.May I come in?”学生不约而同地大笑“Come in please.”有次我感冒咽喉痛, 于是讲课前我难过地告诉大家“I have a cold and a sore throat.But I will try to speak as loud as possible.”许多学生同情地说“I am sorry to hear that.Can I help yeu?”我平静地问“Can you listen carefully?”“Yes, of course.”在特定的环境中, 师生间的简单问答, 既说明了学生对某些功能意念项目已熟练掌握、运用自如, 又体现了师生间融洽的关系, 为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展开打了情感基础。
构建充满快乐的幼儿课堂 篇10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 才能达到心的深切。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那样的困惑: 班级幼儿人数太多了, 小幼儿又很调皮、贪玩, 每天保证他们的安全已经很累了, 而且还要上课、搞科研, 根本没有时间, 也没有精力去和他们交流。 那么, 怎样去克服教学中的种种困难, 努力构建充满快乐的幼儿理想课堂呢? 在多年的幼儿园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发挥幼儿主动性, 培养幼儿良好常规
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良好的班级常规也使得教师的工作事半功倍。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试想:如果幼儿一贯行为散漫, 我行我素, 课堂上也毫无纪律可言。 在这样乱糟糟的课堂氛围中, 教师就无法做到轻松地教, 幼儿也就无法轻松地学。 充满快乐的课堂既要以幼儿良好的常规为基础, 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在课堂上以幼儿为主体, 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引导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 尽情地在自由自在的探索中飞翔, 让他们激情的火焰燃烧, 让他们心灵的窗子全面打开, 让他们创作的欲望达到极点, 幼儿的学习情绪就会高涨起来。 比如, 在一次语言教学活动《有趣的小靠垫》中, 我请幼儿手拿从家带来的各种花色的靠垫当方向盘进入场地, 并随音乐进行开车游戏。 接着, 我提问:“漂亮的靠垫真好玩, 除了可以当汽车开, 想想看还能怎么玩呢? ”幼儿想出了当飞盘玩、在头上顶着走、用双腿夹着靠垫跳、当扇子、当雨伞、当凳子等等许多玩法, 然后我请个别幼儿示范并请其他幼儿都来学一学。 接着, 我又问:“刚才你们想出那么多一个人的玩法, 真会动脑筋, 想想看, 两个人合起来怎么玩? 许多好朋友合起来又怎么玩呢? 这时, 有几个幼儿想出了举起来碰在一起就变成了山洞, 有的幼儿接在一起变成了轿子, 有的幼儿蹲在地上铺起了“小路”, 玩的不亦乐乎。
沙发靠垫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用品, 把它作为一种体育活动器具可谓就地取材, 在活动中它有多种玩法, 能激发起幼儿的探索兴趣, 通过看、玩、说等等又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个活动中, 每个幼儿都积极尝试、探索, 想出了许多好玩的办法。 幼儿在自由探索中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他们在自主的探索中, 体验了变化的快乐、自由的快乐、模仿的快乐、创造的快乐。 在这个环节中, 我尊重幼儿的兴趣, 及时作出应答, 以一个观察者、引导者的身份介入, 观察每一个幼儿的创新, 引导幼儿之间互相学习, 对幼儿的引导由易到难, 由一个人玩过渡到两个人玩、几个人玩。 在这些环节中, 不仅构建了一个充满乐趣的幼儿课堂氛围, 而且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与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运用教育机智, 用心体验幼儿感受
幼儿的思想天马行空, 他们常常会想出一些对成人来说匪夷所思的东西。 面对幼儿迸发出的思想火花, 有的教师因为出乎意料而目瞪口呆, 不能给予及时回应;有的教师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 更有的教师因此而大发雷霆, 认为幼儿扰乱了课堂秩序。 实际上, 这是幼儿抛过来要求互动的信号, 许多教师因为缺乏教育机智而失去了和幼儿互动的最佳时机。 课堂是教师生命流淌的地方, 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 它应该是鲜活的、充盈的, 具有生命活力的。 一次, 在上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时, 有位幼儿很不配合 (他是班里公认的最淘气的学生) , 在听后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 还一个劲儿地尖叫, 惹得其他幼儿或是大笑, 或是大叫, 或是大闹, 根本无法继续聆听音乐, 原本安静的课堂也犹如“菜市场”了。 我真有点控制不住了, 真想怒吼一声。 头脑中仅存的最后一丝理智告诉我, 不应该这样。 这样犹如给了幼儿一个痛苦的课堂, 一个毫无生命活力的课堂。 我停止了音乐, 调整了状态, 学着乐曲中“狮王”的语气说:“狮王有太多话想和它的好朋友讲, 想和它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快乐, 可是你们却不愿意听, 它伤心极了。 你们愿意看到狮王这么伤心吗? ”幼儿都摇摇头。 于是, 个个竖起耳朵, 认认真真地聆听乐曲, 不时还身临其境地感受小动物演奏跳舞、狮王吼叫的情景, 幼儿都主动参与了表演活动。 我深深感受到:幼儿在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 还是快乐的, 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的。
三、鼓励幼儿亲自动手, 发挥想象力
幼儿年龄比较小, 一味地听教师说, 看教师做, 幼儿会对活动不感兴趣, 因此, 我们要让幼儿自己动手来操作, 那么在操作中选择的材料要让幼儿感兴趣, 才能吸引他们自己动手来探索。 另外在活动中也要注意要准备丰富多样的材料, 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 更好地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如果材料单一, 就限制了幼儿的发展及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性, 剥夺了幼儿科学探究的机会与条件, 如果材料丰富多样, 幼儿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去选择材料和决定用材料做什么, 不仅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按自己的新想法去解决问题, 去发明, 还有助于幼儿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能有新发明、能支配材料的、能解决问题的人, 并使得幼儿有成功感。
例如, 在科学活动《好听的声音》中, 我们可以让幼儿收集一些旺仔牛奶瓶子, 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己把黄豆、绿豆、沙子等投放到收集来的旺仔牛奶瓶里, 然后来探索辨别声音。 由于旺仔牛奶瓶是幼儿较熟悉的东西, 所以幼儿对材料产生了兴趣, 从而自己在操作时个个都很投入, 仔细探索, 在探索中来感知黄豆、绿豆、沙子发出的声音。 幼儿在操作中自己来选择感知哪两种东西发出的声音, 这样幼儿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来选择材料, 这样就更能对活动感兴趣。
构建快乐有效的家园课堂活动 篇11
一、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家长进课堂助教”方式
(一)阳刚之气的“爸爸老师”助教
大家都知道,男教师能带给孩子的是女教师所替代不了的。从个性品质来看,“爸爸老师”身上大都有勇敢、无畏、独立及坚强的意志品质,富有阳刚之气,这种气质的“爸爸老师”带给幼儿的影响是最深的。在开展“我是小战士”的主题活动中,我们邀请了本班资深的高中体育老师。他给小朋友展示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活动开始就进行了队列训练,把个个娇气的孩子突然变成了英姿飒爽的小战士。接着“爸爸老师”还跟孩子们开展了轮胎游戏。在“爸爸老师”的带领下,平时连独木桥都不敢大胆走的小孩子竟然能从高处跳下来,完全没有了以往的紧张和胆怯。从孩子们的表情中已经看出来了,这位爸爸老师是多么的让孩子们崇拜呀!
(二)丰富经验的“爷爷老师”助教
祖辈们具有不同的职业背景和丰富的知识经验,在“中华情”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悠悠中国历史文化,我们从侧面了解到教室内还有一位老革命家,于是便请来了涵×的爷爷。他生动地讲述了红军长征的经历,为了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翻山越岭、克服困难、不怕牺牲的故事,孩子们被红军那种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所打动,觉得红军是他们学习的好榜样。涵×的爷爷还用二胡伴奏教小朋友演唱《东方红》等革命歌曲,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本次的“爷爷老师”给孩子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孩子们都纷纷议论回家了找爷爷给讲过去的事。
(三)专业知识的“妈妈老师”助教
在主题“我自己”活动中,我们了解到徐×的妈妈是儿科医生,具有丰富的儿科诊断和治疗经验,就邀请她来向幼儿介绍换牙期的保健知识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她先向幼儿讲述了故事《狮子换牙》,帮助幼儿积累换牙的感性认识,接着她借助口腔模型向幼儿介绍牙齿的名称和部位、换牙的原因、牙齿的护理等知识,接着她以提问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合理饮食对口腔的作用,最后她引导幼儿用事先准备好的牙刷与她一起表演“牙刷操”。通过这次活动,幼儿认识、了解了牙齿的名称和部位,形成了良好的口腔卫生意识,了解了要正确对待换牙现象,同时也培养了幼儿保护牙齿健康和保持口腔卫生的良好习惯。这样的“妈妈老师”进行身体知识的讲解,比起老师的教学更为权威。
二、有效反馈——激发浓厚的“家长进课堂助教”兴趣
在组织活动时为了提高“家长助教”的课堂水平,每次助教活动后,我们都会关注幼儿的反应,根据幼儿兴趣的需要,向家长助教们及时反馈活动的效果,分析其成功与应该改进的地方,让他们体验助教的乐趣。例如:娟×的妈妈是一位小学高年级数学老师,她来园开展了“认识梯形”的活动,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很多的语言和组织策略偏向小学化。活动后我们与她及时对活动进行反思:教育目标、选材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是否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整体效果如何等等,同时建议她在以后的助教活动中可以更多地使用儿童化语言,更进一步地走近幼儿,让幼儿在浅显易懂的语言中获得相关知识。晚上离园时,娟×妈妈兴奋地说:“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上课真有意思。原来幼儿园的小朋友那么爱学习,大家认真的学习态度太让我感动了。我以后再来助教时一定要把语言锤炼得再亲切些,考虑得再细致一些,我会做得比这次更好。”
三、沟通交流——提升高效的“家长进课堂助教”活动
由于许多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不是专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他们不太熟悉教育对象,不了解教育规律,特别是对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缺乏针对性,难以收到很好的正面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在选好“家长老师”后,主动与“家长老师”沟通交流,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设计相关的教育活动,让家长知晓活动的目标、意义,让他们明了如何参与活动,注意活动细节,共同研究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当活动过程出现问题时,积极帮助“家长老师”及时调整,激发家长参与助教活动的信心,提高家长的执教能力,确保家长助教活动的顺利而有价值地开展。
“家长进课堂助教”活动以其特有的模式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它一头联系着老师,一头牵引着家长,大家为了幼儿共同的教育而走到了一起,为了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共同努力。在一年多的实践探索中我们也真切地体会到,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家长进课堂助教”是非常好的家园共育方式。利用家长这一丰富的教育资源拓展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幼儿的学习经验。以更优化的形式来让幼儿了解专业化的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家园合作,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语文快乐课堂的构建策略 篇12
一、快乐课堂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 快乐课堂符合心理学的要求
心理学认为, 人的情绪和情感能够影响的认知效果。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 人们为思维敏捷、反应速度加快。创新能力加强。相反, 在情绪低落的情况下, 人的反应速度慢, 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如果学生的心理状态不佳、情绪低落, 其学习潜能只能发挥25%左右, 而在心里亢奋、情绪愉悦的情况下, 他们的学习潜能可以发挥85%左右, 甚至更多。
(二) 快乐课堂促进教与学的双赢
快乐课堂可以提高教师对自身职业和所授专业的热爱, 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对老师的热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尤其语文教师, 肩负着对小学生人文精神进行初步培养的责任, 快乐教学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 有利于学生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的和谐发展。同时, 快乐课堂还可以为教师提供精神动力, 促使教师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对教学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
二、如何构建小学语文快乐课堂
小学语文课本里有很多需要记忆、背诵的内容, 学生们在学习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缺乏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创造快乐和谐的课堂气氛, 将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成为“快乐课堂”,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也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一)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 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互动。在构建快乐课堂中,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首要条件。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师生平等, 互尊互爱, 学生愿意积极向老师提问, 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 创建愉悦的教学情景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 如果单纯地照本宣科, 让学生去记忆背诵那些课文成语, 肯定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在快乐课堂上, 教师可以创造愉悦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 在讲《蘑菇该奖给谁》这一课时, 可以在课堂上创造一个家庭情境, 在预习完课文后, 让小学生们自告奋勇的来扮演兔子妈妈、小黑兔和小白兔的角色。这种分角色的小话剧表演, 会大大增加语文课堂的乐趣, 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情绪中掌握教材内容, 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
(四) 挖掘课本中快乐教材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每课都蕴含着丰富的快乐素材。作为语文教师, 要采取“用教材教”的新型教育方式, 发掘并展现教材中的丰富的快乐因素, 灵活运用教材内容, 充分体现快乐课堂的要求。同时以教材为基础, 不断创新, 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童话故事、寓言故事, 认真挖掘, 不难找出其中的快乐素材。例如学习《做什么事情最快乐》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作业, 让他们去问问身边的人“做什么事情最快乐”,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让他们告诉大家“做什么事情最快乐”, 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让孩子们感受课外实践和课堂交流的快乐, 同时也达到了教材的教育目标。
(五) 运用新型的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 新型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在传统教学中,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简单, 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教学, 可设计出美妙情景,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时效。而且多媒体教材往往图文声并茂, 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强化学生的记忆, 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参与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快乐田径课堂的构建】推荐阅读:
快乐出发构建高效课堂07-23
构建快乐高效课堂(学习心得)08-29
快乐的语文课堂05-09
有趣的田径比赛07-02
营造快乐的数学课堂07-19
创造快乐的数学课堂05-20
创设快乐的语文课堂10-08
营造快乐的物理课堂10-30
田径业余训练的恢复05-20
课堂中的快乐数学之旅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