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创新

2024-10-05

田径创新(共11篇)

田径创新 篇1

田径是各个体育项目的基础, 是开展比较普遍、参与人数比较多的体育项目。田径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体育教学的创新工作起着推动作用。传统的田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单一, 学生们上田径课就像是在进行体能训练, 大部分的学生对田径运动失去了兴趣, 甚至害怕上田径课。创新式的田径课改变了以前那种比较古板的教学模式, 把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游戏、比赛等与田径运动项目相结合, 使学生们在愉悦的体育课堂中学习田径运动技能, 并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田径创新教学也给学生们足够的空间来展示自己, 学生们也可以结合田径项目设计自己喜欢的运动方法, 这给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己发挥创造能力的机会。

一、中学田径创新教学的意义

1. 丰富田径教学内容。

田径创新教学摆脱了传统的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的高难度、纯技术性的跳跃和投掷运动, 因为传统的田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 新的田径教学方法重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要求学生掌握普遍的、一般性的跳跃和投掷运动技能。体育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 明确教学目的, 围绕教学目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2. 田径创新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更是中学生的需要。

田径创新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并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田径运动, 这也是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快速增长期, 他们活泼好动, 兴趣广泛, 但是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所以, 新事物更能吸引他们的眼球, 激发他们的兴趣。创新的田径教学方法能够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 发展学生的个性, 因此, 能够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3. 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 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创新的田径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平台, 为学生思考问题和独立进行创造性活动留有足够的空间。学生们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不但身体得到了锻炼, 而且也学习了田径运动技能, 久而久之会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在空闲的时间自觉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 使体育锻炼成为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

二、中学田径创新教学的方法

中学田径创新教学的方法有很多,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创新方式, 每个体育老师也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 这取决于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老师的教学技能。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校的实际情况, 经常采用的创新方法有游戏法、比赛法和分组教学法。

1. 游戏法。

游戏法是将学生们比较喜欢的游戏与田径运动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田径运动游戏是在严密组织下, 按照规则和要求进行的。规则不仅创造了游戏井然有序的形式, 同时也调节和约束着游戏者的行为及彼此关系, 从而使游戏得以公平、公正、安全、顺利地进行。[1]田径运动游戏也是对中学生遵守社会生活准则的一种强化, 为中学生发展人际关系,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了挈机。

2. 比赛法。

比赛法是以比赛的形式来进行田径运动教学, 使同学们在激烈的比赛中, 你追我赶, 不知不觉中进行身体锻炼、掌握运动技能。比赛法容易使学生为了夺取胜利而忽视了运动技能的掌握, 容易造成技术动作变形, 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多关注学生的技术动作, 时刻提醒, 使学生们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

3. 分组教学法。

田径创新教学要求在分组上也要有所改变, 不能像传统式教学那种比较古板地按照学生的身高进行分组。分组的方式可根据教学的内容灵活使用, 做游戏时可以让学生们自由组合分成若干小组, 目的是让关系比较好、兴趣一致的学生结合在一起, 可以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在学习技术动作的课堂上可以采取互帮互助的分组形式, 根据学生对动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身体素质的优劣情况, 适当调节各小组的人员组合, 使各小组都有一部分好的学生和稍差的学生。各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地进行学习, 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中学田径创新教学的注意事项

1. 不能过于注重趣味性, 而轻视了田径运动的负荷要求。

创新的田径教学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了学生们上田径课的兴趣, 但是比较容易轻视田径运动的负荷要求, 学生们参与田径运动是要承受一定的负荷的, 这样才能对肌体产生刺激, 达到强身健体的运动效果。如果田径教学一味注重趣味性, 那就偏离了田径运动的本质属性和田径教学的目的。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 要注意田径运动负荷的要求, 适当地增加趣味性, 让学生们在快乐的运动中达到田径运动的负荷要求, 以达到增强体质, 增进健康的目的。

2. 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以丰富教学内容。

与传统的田径教学方法相比, 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更具有多样性, 更能激发学生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但这也给体育教师的工作增加了困难, 给体育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怎样使田径教学的方法丰富多彩, 更具创新性, 这也需要体育教师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来丰富教学内容。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而是必须以丰富知识作为基础的.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仅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还应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广博的科学知识, 并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性, 具备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具体就是体育教师要精通体育学科知识, 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整个体系。[2]由于科技进步的脚步加快, 知识更新的速度也比较快, 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 才能不断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

3. 体育教师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

传统的田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体育教师不用制定课时计划, 就能顺利完成一节课的教学, 由于创新田径教学的方法比较丰富多彩, 体育教师仅凭自己的印象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一节课的教学, 这样就使创新教学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 体育课的效果也不能得到保证。所以, 体育教师必须认真地进行备课, 这样才能使田径创新课堂井然有序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林, 汪巧琴, 南仲喜.田径游戏大全[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2]王艳芳.体育创新教学探讨[J].天中学刊, 2007, (5) .

[3]尹军, 等.快乐跳与投[J].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9.

田径创新 篇2

在创新中开展初中体育田径类教学策略

江苏 海门 ●吴仲晶

摘 要:虽然教育部从起即大力改革体育课程教学,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类教学因为受传统教学理念束缚、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多方面原因,在体育教学中所占据的比重逐渐降低,同时学生参与田径类教学的兴趣与积极性也在不断降低。教师根据多年教学实践与经验加以总结,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田径类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提升初中体育田径类教学质量与其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田径类教学;初中体育教学;传统教学;竞技;健身

一、问题的提出

自从提出对《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后,很多教师感觉到体育课中田径课变得很不好上,简单的教学内容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得教师和学生不能很好地配合,不仅让田径课程一度受到学生的冷落,同时也让教师失去信心,而且一些技术性要求相对较高的体育项目如掷铅球慢慢地淡出了课堂练习。因此,对于田径课程改革非常值得人们思考。在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改革的指导下,对田径运动所具有的价值的理论的探讨,对中学时期的田径类课程教学的内容改革提出了构建设想,并且就田径类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并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二、传统田径课所面临的困境

第一,教学方法带有浓厚的竞技色彩。田径课所面临的困境长期存在,人们把田径运动看成是竞技体育中的一部分,使这种既有健身价值又有发展运动潜力的运动受到极度的限制,使原本让人们充满兴趣的项目变得枯燥。田径运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它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和力量、耐力和灵敏度。然而传统田径类教学在进行知识传授时,往往采用竞技运动传统模式,在教学与学习中容易遇到诸多问题,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二,田径类课程内容未及时更新,严重缺乏实用性。传统田径课多以跳、跑与投等项目锻炼为主,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频繁性,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不能正确地理解田径教学,只想敷衍了事,不能很好地达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内容。在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现实的训练中去,实现它的真正价值。

第三,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在教学中还依然存在教师充当主要位置的局面,忽视了学生的重要性,现在我们要做到教师与学生间达到民主平等的关系,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避免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将以往教学中教师的权威性放在一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不能让他们失去了主体性,应该让他们学好技术动作,让他们学会自主创新。

三、初中田径教学内容的策略

第一,要发展学生速度、耐力、灵敏等运动素质和有氧耐力。《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对运动技能教学提出了“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的要求。解放思想,要突破完整性、技术性、系统性的约束,试着改变竞技化的教学方式。在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技术的完整性和技术性的运用。要知道学生并没有运动员那样的运动方法和能力,所以不能要求学生对技术细节的精确掌握。对于准确传授运动技能,在运动技能教学中,不能用非常专业的技术要求教学生,不能过度要求技术的细节,要学会发展基本技能。

第二,对竞技内容进行生活化、趣味化的改进。《新课程标准》下的技能教学是要改变过去竞技化的教学方式,竞技运动是人类运动文化的结晶,竞技内容的生活化要求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地去参与学习。竞技内容的趣味化就是把竞技内容改变成学生喜欢并接受的内容,这完全符合新课标“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的基本理念。教师要强化教育观念并且提高对学生田径课的认识。同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学习知识改变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提高学生对田径课的认识。

第三,将健身与竞技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田径类教学内容,合理整合田径教学新资源。在田径类教学中,应将健身与竞技予以合理结合,实现田径类教学对学生健康与生活所具有的双层教育目的。对传统田径类教学内容加以改善,可对学生参与其中的兴趣予以有效激发,并对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加以改变,整合田径教学新资源,实现全民健身理念,从而丰富田径教学内容、形式,并促使田径类教学更为系统化,真正实现健身与竞技有效结合。

田径创新 篇3

关键词:创新潜能 鼓励引导 教学氛围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133-01

1 如何有效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目前我国田径教学领域所主要探讨的问题,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将传统的教师单向传授教学知识的过程转变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和沟通,不仅使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而且也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到其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积极独立的思维模式,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激励,以激发学生对田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具体教学环节,教师可以考虑尝试以下方法来挖掘和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

(1)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田径教学的引导性,鼓励学生勇于积极思考和实践。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最基础的动力来源是对该门学科的兴趣,而对学生兴趣的引导是教学效果成败的关键,一旦学生对课程内容感到乏味无聊,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也就很难保证学习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要采取引导式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融入一些具有趣味性,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才能够紧紧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们对知识想进一步学习与探究的潜在欲望和兴趣,从而使学生参与到对学习的主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去,挖掘其创新潜能。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的观念,和学生打成一片,使学生感受到师生平等的氛围,同时还要不断尝试与学生共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2)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在教材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变换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从培养创新能力的角度来重新组织和设计教案,应该以开放式和引导式教学方法为主,给学生创造出更加广阔的思维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建立新型的创新思维模式。知识和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质疑又不断更新的反复过程,教学过程亦是如此,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新的疑问和新的解决方案,才能使教学过程不断进步和发展。

(3)田径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不断鼓励,还要将创新教育理念实践到各个训练环节中。任何新理论的出现和形成都始源于对原有理论和知识的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打破固有思维的束缚,用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此同时,教师要将创新教育方式在田径教学各阶段予以实践和应用,要尤其注重对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教师对田径动作的示范过程中,学生要专注于对于动作的观察,并不断提出问题,才能使学生对于田径训练的动作理解的更为透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要依赖于反复的尝试,才能从中判断思维正确与否,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做尝试,不要害怕挫折和失败,使其能够更好的体会创新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2 教师在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的转变

(1)教师应致力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其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化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建立起科学的学习思维和方法,教师应采用情景教学方法,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以提高动作的准确度。

(3)提升教学的实用性,将教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学生在学习到理论知识后,要注重于实践相结合,同时还要能够将所学内容类推到其他领域,以提高学生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3 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氛围

(1)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的掌握所学的技术动作、方法原理和有关知识。

(2)运用观察比较找出问题的关键。观察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分出主次,找出技术问题的关键和核心部分,得出一个正确答案。这样有利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发挥。

(3)培养学生善疑好问寻找答案的习惯。田径教学要创新,要解放思想,应采用群言堂,提倡学生善疑好问、独立思考、想象,寻找多种答案。

(4)让学生自编、自改教材,学会创新,培养创新能力要注意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氛围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用创新的方法去解决实践问题,提高其创新的实践能力。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活动需求。创设平等、和谐、新鲜的环境,有组织、有目的的安排教学内容。充分给予学生自由的活动平台,从而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能动的、有创造性的认识与实践的主体。

(2)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在田径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具有可行性,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在田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动性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在田径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启迪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贯彻主体参与,尊重差异,合作学习,鼓励创新的教学宗旨。

4.2 建议

(1)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中,应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尤其要突出学生主体性。

(2)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田径课上的应用,顺应了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时代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建议广大体育教师和从事体育研究的体育工作者更好的研究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理论。

(3)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田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给课堂增加活力。

(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动态的,是不断发展的,这需要教师有综合素质,全方位的对学生进行培养,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才能更有效的调动学生积极性。

参考文献

[l]李北玉,张蕊.浅谈我院田径教学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3):65-66,69.

[2]流星.浅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2006(3):58-59.

[3]施长均.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4):72-73.

[4]许德顺.体育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体能学刊,2008(5):100-101.

田径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篇4

1 关于教师的创新能力的思考

教师的创新能力在教师的个人发展和社会的教学质量提升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目前田径教师队伍的组成来看, 一大批刚刚进入教师队伍的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还是比较令人期望的。因为这部分教师的思维发散能力比较好, 在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会主动地使用新的思路、新的办法, 这是其自身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但是与此同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教师队伍中还有相当一批年龄比较大、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 这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习惯性地使用自己的教学模式, 也不愿意主动配合教学条件的改变, 因此这部分教师的创新能力是值得怀疑的。多年的教学经历使得这部分教师甚至开始迷信自己的教学模式。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教师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同时更加重要的是, 教师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情况。通过科学的办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对田径教学的一个重要要求。而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 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是势在必行的。因为只有在促进教师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上, 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才真正有保障。

2 创新能力的培养所必须要具有的基础

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是需要有一定基础的。这是因为教师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形成的, 也不是凭空就可以实现的。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才能够开展培养工作, 才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因此, 在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的时候, 必须要关注到教师的一些基础能力。

2.1 教师要真正地热爱田径教学

首先, 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教师真正地热爱田径教学的基础上。只有当教师真正地热爱田径教学的时候, 其才会真正投入相关的活动中去。如果教师对于教学工作比较反感的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不会真正地投入精力到创新工作中去。一般来说, 责任心越强、越希望开拓和进取的教师, 其创新能力就会比较强, 其对于新的知识的接受能力和运用能力相对来说就更加令人满意。

2.2 教师的文化基础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单纯一腔热血就可以实现的。教师的文化基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了教师的思考模式和认识程度, 文化基础比较好的教师在理解思想和运用知识的时候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文化基础比较差的教师, 其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往往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一般来说, 文化基础比较好的教师, 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考虑到与之相关的众多相关问题。这其实就是发散性思维的直接体现, 而发散性思维的情况也会对教师的创新能力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教师的文化基础比较差的话, 甚至其对于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都会感到兴趣缺缺。

3 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的建议

3.1 让教师真正地热爱自己的工作

为了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 首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教师对自己工作的热爱之情。只有当教师真正地热爱自己的工作的时候, 他才会真正地投入足够的精力到自己的教学事业中去。也只有真正地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才会主动地关注自身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想办法解决好这些问题。

3.2 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工作

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 教师的能力甚至决定了学生的能力发展, 因此对教师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科学严谨的考察和培养体系, 当发现教师的能力出现问题的时候, 学校要及时地安排教师进行学习和提升。保证教师的能力也是促进其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措施。通过这样的措施能够让教师认识到自己的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真正地投入工作中去。

3.3 给教师实践的机会和权利

为了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 还必须要给教师足够的实践的机会和实践的权利。因为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经验作为基础, 在实践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够真正地发现问题, 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 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处理这些问题。因此学校要给教师不断尝试的权利, 让教师可以为自己的想法积累经验。

不一定要成功, 但是只有找到失败的原因, 下次就有可能成功。这应该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不害怕失败, 教师才能够勇敢地进行尝试, 不断积累经验。相信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 田径教师的创新能力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升。

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中国的社会、教育还有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步。而在不断进步的背后, 其实也隐藏着一定的问题, 那就是如何应对社会的不断进步, 在传统的各种模式的基础上, 是否需要及时地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其中田径教学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伴随着田径运动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不断变化, 原有的一整套教学模式和教师的教学经验等都出现了不少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师就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自己, 找到自己进一步发展和进步的空间, 这样在接下来的教学和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够取得真正令人满意的成绩。

关键词:田径运动,教师发展,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升汉, 汪康乐, 邰崇禧.论创新是竞技体育教师的核心素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 28 (6) :61-63.

[2]何俊, 赵勇.体育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与训练创新[J].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 2 (5) :95-96.

田径创新 篇5

第12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及中国田径述评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第12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整体赛事进行综合分析,透视当前国际田坛实力格局状况,并针对中国在该届世锦赛中的表现提出建议,为备战伦敦奥运会提供参考.

作 者:张桂利 郑晓鹏 项立敏 ZHANG Gui-li ZHENG Xiao-peng XIANG Li-min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江苏,徐州,221008刊 名: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PLA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年,卷(期):28(4)分类号:G82.732/2009关键词:第12届世锦赛 田径实力格局 中国田径

田径创新 篇6

关键词:趣味田径 教学 可行性 优势

中图分类号:G82;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140-02

趣味田径运动是由德国田联和国际田联所提出的,在这一运动形式提出之后,就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至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在田径运动的主要内容的制定上,其实根据世界范围内运动员的心理特点与普遍心理来进行的,从而将田径锻炼者的兴趣唤起通过游戏运用的趣味性来引起,并积极的参与进来[1]。从功能上来说,趣味田径具有健身、培养、教育等功能,其对个体心理的发展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在外国,趣味田径通过推广展现出来的竞争价值、趣味价值以及锻炼价值已经受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欢迎。但在中国却不是这个情况,趣味田径在中国流行的比较早对于田径运动的普及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1 趣味田径的概念与由来

趣味田径是由2005年推出的“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IAAFkidsathletics)而来的,举办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当前少年儿童和学校教学的发展需要,按照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将田径运动的基本要求与走、投、跑、跳的基本形式融合在一起,并掺杂一些运动因素形成了一种新的运动形式[2]。这种运动形式保存了田径运动项目上的基本要求,注入了一些更适合儿童的、新的运动方式,加入一些实际教学的经验总结,并且包含了器械与教学理念,国际田联将这些内容统称为趣味田径。

传统田径,指的是以现代奥林匹克项目为代表的田径运动。我国当前田径教学中的近代田径项目在内容上包括训练化的教学手段和竞技化的器械。

2 趣味田径在田径教学中的可行性

2.1 趣味田径对场地的要求条件低,有专门化的器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趣味田径对场地的要求是非常低的,没有传统田径那样高的要求,无论是空场地、草地或是沥青地,只要面积达到60 m×30m,并且平坦,都可以开展趣味田径运动,使得在活动举行或是课程开展的过程对场地的要求大大的减少。另外,趣味田径有专门化的器材(表1),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趣味田径教学理念得到了教师的认可

教师是趣味田径运动课程开展的执行者,也是实施教学过程的直接管理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受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直接影响。尤其是在实施三级课程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产生的作用就会更加明显[3]。

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同趣味田径的教学理念几乎是相同的,在教学一线上的广大教师对趣味田径的教学理念都持认可态度,这为趣味田径在我国田径教学中顺利的开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极大地肯定了趣味田径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所發挥的巨大作用。

2.3 趣味田径能够塑造学生的心理特性

在设计趣味田径的最初阶段,就充分的考虑到了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性,为缓解学生因器械重量过重、项目难度太大造成的心理负担,因而设计了不同的器械情况、改变器械重量以及降低项目难度。从而使学生在运动中有着轻松的身体状态与心情,进而更快、更好地进行趣味田径的体验、学习与训练,把运动的快感带给学生,使其充分享受到活动带给他们的乐趣,感受通过参加趣味田径运动而产生的自豪感与成就感。通过运动来塑造好的心理特性,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参加运动的过程中培养出来。

2.4 趣味田径有着与新课程标准教学几乎相同的教学理念

当前,体育专业课程标准的新的基本理念是: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认真并长期坚持,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促进作用;教育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重视起来;重视每个学生需求的不同与个体的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受益;将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出来,学习与成功的乐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有意让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其自我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趣味田径是根据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发展的特点设计的,就是为了田径运动能够将学生的运动兴趣吸引过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国际田联田径项目设计的初衷与上述这些是不谋而合的。

2.5 趣味田径具有较强的普及性

与传统的田径运动相比,趣味田径的开展与普及是非常容易的。在项目设置上趣味田径运动虽然小,但其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做了充分考虑,完美地解决了场地不足等现实问题,在学校中非常便于推广,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非常有利,也能够为全民健身计划的普及打下坚实的基础。

3 趣味田径在田径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3.1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

趣味田径在运动单元的设置上大多是采用组合的形式,通过设置不同的运动形式,从而使其适合处于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进行运动形式、项目设置中,始终将学生锻炼难度的层面设置为“跳一跳就够得到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使学生始终保持对未知难度的好奇性和极高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自己身体素质的提升是在参与符合自己的心理生理的运动形式中进行的[4]。

3.2 适合学生心理发展

在比赛形式的设置上,趣味田径项目充分的体现了田径运动的健身性和竞技性良好地组合形式。其计分方式采用的是团体总成绩式,比赛形式一般采用的是男女混合组队的团队形式,不同的运动项目多个团队共同参与。在比赛中,整个团队的成绩是由学生们全身心的投入,大家的共同努力成就的,而不是仅仅以某个人成绩的好坏而定胜负,教练员应时时教导学生不必在运动时过于担忧自己的成绩,以导致发挥失常,并且,公布成绩时,应使大家看到成绩是由大家共同努力得来的,这样无论团体成绩的好坏,都能使学生们找到团队的归属感。

3.3 促成学生心理特性的建造

对一个人能力激发的最好方式是体育锻炼,在现如今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运动已经不仅仅是促成学生增强自身的体质了,在这个社会全员健身的社会大环境下,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思想是非常重要的,而趣味田径正是实现这一思想的最适合的运动。趣味田径能够在各式各样的训练方法与形式组合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体育运动的魅力。并且还能使学生锻炼与培养身体的爆发力、灵敏度以及速度。而且,在趣味田径中对器械设备的设计也是非常具有人性化的,其是针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状态而设置的,较低的项目难度和器械重量使得学生在项目完成后会有很大的成就感与自豪感产生,这对于青少年学生良好心理特征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

3.4 观赏性很强

在设计趣味田径项目的过程中,整个项目的吸引力被无形的加注并且提升了。趣味田径的观赏性表现在:在运动器材、单元、衣服颜色以及运动器材的设计上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形式;采用团体赛的形式来对比赛进行设置,队员们相互之间进行鼓励;比赛的结果不到比赛结束是预料不到的。无论在练习过程中还是在比赛,伙伴的呐喊助威、队员的相互合作、色彩亮丽的器材穿插以及每次完成任务后的喜悦之情,都增强了整个活动项目的可观赏性,给予参与者与旁观者非常强大的感官刺激。

参考文献

[1]刘小斌.趣味田径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28).

[2]赵增翔,刘洪俊.趣味田径在田径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3.

[3]张厚喜.趣味田径在田径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S1).

田径教学的现状及教学教法的创新 篇7

1 田径教学的现状及应对方法

内容缺乏新意、授课方式枯燥这是学生现在对田径教学的普遍看法, 所有学生都不愿意上田径课, 而且田径的竞技性太强, 要求太高学生觉得无法完成, 离开课堂就完全无用这样的想法都是现在学生对田径的看法。

1.1 教师观念问题

新课程的出现对传统教学模式来说是一个打击。新课程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 对于过去过分看重技巧性东西要求有所减低, 偏重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一些教师觉得自己的辛苦付出的不到回报, 渐渐的不上田径课或者田径内容, 上课就让学生自由活动, 或是安排其他游戏, 这样首先教师就不愿意认真对待田径, 学生怎么能配合呢。

这方面需要教师对自身观念进行调节, 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也能开展一些讲座以及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宣传, 供教师学习, 从观念上对教师进行重新改造。

1.2 学生兴趣问题。

兴趣是人类的第一导师, 重视学生的兴趣教学和兴趣培养是目前田径教学所应该重视的问题。学生因为田径项目单调、辛苦而对田径没有好感, 自然就不会有兴趣, 从而避开田径教学, 这会让田径教学更加艰难。

培养学生的兴趣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内容编排上多花点心思, 应该围绕教学大纲穿插一些趣味活动和游戏, 提高田径教学的趣味性, 让学生渐渐的感受到田径课的魅力, 兴趣是一点点培养出来的, 所有教师应该多下工夫在这上面。

1.3 教学方式问题。

过去的田径教学模式已经相对固定, 面对新课程的改变, 教师的角色和思维以及方法都不能及时的进行改变。田径教学依然过分看重技巧的教授, 内容形式没有新意, 对学生的个性没有进行深挖, 学生的特性得不到释放和放大,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 久而久之一些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就难以通过考试, 渐渐的就会出现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 这样产生恶性循环。

教学方式的改变不是一时就能改过来的, 这就像是一种习惯, 当我们已经习惯了, 要改过来就应该需要一个过程, 教师应该在课外多多思考如何转变教学方式, 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网络等等途径去寻求新的教学方式, 来改变这一状况。

2 田径教学教法的创新

田径教学应该有法可循, 因为过去传统教学模式的固化, 所以过去的一些方法可能需要进行一些改变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并不是说过去的方法是错误的, 而是要从新进行一个取精的过程。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分解法和启发式教学是受到肯定的, 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而展开教学。

2.1 分解法

田径动作通常都是由几个动作连贯而成, 在教学的时候一些复杂的动作、包含很多分解动作的时候需要对动作进行分解, 然后分别讲解器要点和方法, 重点和难点的地方应该多花时间, 按步教学, 渐渐的达到教学目标。

2.2 启发式

启发式教学是十大教学法之一, 也是田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主要有以下三种:

2.2.1 提问启发。

教学内容的设计, 一些能够启发学生的问题, 引起学生注意的问题, 应该多编排在教学内容当中, 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一个提升的过程。

2.2.2 对比启发。

通过对动作的难易、美丑、对错、好坏以及动作质量的高低进行分析比较, 动作正反对比讲解动作要领, 使学生很快就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好的, 什么是错误的、不好的, 促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 做出正确的选择, 能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在一般情况下, 教师应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讲解正确动作之后, 指出容易出现错误的动作及其原因, 防止学生错误动作的产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 也可就某一动作进行比较, 找出差距, 分析原因, 如就跑的后蹬动作、摆臂动作, 找两个学生做动作后, 通过动作的正误对比, 容易使学生一目了然, 加深对正确动作的印象。

2.2.3 比喻启发。

形象生动的比喻除了能够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还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且联想的方式也能让学生活跃思维, 对技术要领的掌握更加轻松。

2.3 选择法

深化田径教学改革,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十分重要, 在田径教学中, 设计多种练习内容, 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练是教法创新的关键。其方法有以下四种:

2.3.1 兴趣练习导入法。

田径的教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 所有课堂氛围常常处于沉闷的状态。所有应该从改变教学方法出发, 怎么样编排课堂能容, 让学生觉得有趣, 让课程更加的流畅, 在课程的开始几分钟是抓住学生兴趣的关键时刻, 对于后面整节课的节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这个时候是对学生兴趣激发的最好时刻, 而不是进行枯燥内容的讲解, 一些有节奏的韵律操和游戏能调动学生情绪, 或者给学生一些项目选择练习, 将课堂活跃起来。

2.3.2 指定练习选择法。

为了完成某个技术动作的教学, 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几个具有不同功能的练习, 让学生根据自己动作的薄弱环节自行选择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 教师实施个别指导, 同学之间相互帮助。

2.3.3 自我管理练习法。

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有所了解, 便于对学生的管理, 发掘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学引导, 将学生的个性放大, 对学生在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应该给予耐心, 对其进行纠正。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3 结论

田径创新 篇8

自从提出对《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后, 很多教师感觉到体育课中田径课变得很不好上, 简单的教学内容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 使得教师和学生不能很好地配合, 不仅让田径课程一度受到学生的冷落, 同时也让教师失去信心, 而且一些技术性要求相对较高的体育项目如掷铅球慢慢地淡出了课堂练习。因此, 对于田径课程改革非常值得人们思考。在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改革的指导下, 对田径运动所具有的价值的理论的探讨, 对中学时期的田径类课程教学的内容改革提出了构建设想, 并且就田径类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并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二、传统田径课所面临的困境

第一, 教学方法带有浓厚的竞技色彩。田径课所面临的困境长期存在, 人们把田径运动看成是竞技体育中的一部分, 使这种既有健身价值又有发展运动潜力的运动受到极度的限制, 使原本让人们充满兴趣的项目变得枯燥。田径运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方式, 它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和力量、耐力和灵敏度。然而传统田径类教学在进行知识传授时, 往往采用竞技运动传统模式, 在教学与学习中容易遇到诸多问题, 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二, 田径类课程内容未及时更新, 严重缺乏实用性。传统田径课多以跳、跑与投等项目锻炼为主, 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频繁性, 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不能正确地理解田径教学, 只想敷衍了事, 不能很好地达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内容。在此,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现实的训练中去, 实现它的真正价值。

第三, 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在教学中还依然存在教师充当主要位置的局面, 忽视了学生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要做到教师与学生间达到民主平等的关系, 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避免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将以往教学中教师的权威性放在一边,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不能让他们失去了主体性, 应该让他们学好技术动作, 让他们学会自主创新。

三、初中田径教学内容的策略

第一, 要发展学生速度、耐力、灵敏等运动素质和有氧耐力。《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对运动技能教学提出了“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 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的要求。解放思想, 要突破完整性、技术性、系统性的约束, 试着改变竞技化的教学方式。在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技术的完整性和技术性的运用。要知道学生并没有运动员那样的运动方法和能力, 所以不能要求学生对技术细节的精确掌握。对于准确传授运动技能, 在运动技能教学中, 不能用非常专业的技术要求教学生, 不能过度要求技术的细节, 要学会发展基本技能。

第二, 对竞技内容进行生活化、趣味化的改进。《新课程标准》下的技能教学是要改变过去竞技化的教学方式, 竞技运动是人类运动文化的结晶, 竞技内容的生活化要求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主动地去参与学习。竞技内容的趣味化就是把竞技内容改变成学生喜欢并接受的内容, 这完全符合新课标“激发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的基本理念。教师要强化教育观念并且提高对学生田径课的认识。同时,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通过学习知识改变学生的身体素质, 进而提高学生对田径课的认识。

第三, 将健身与竞技有机结合起来, 改变传统田径类教学内容, 合理整合田径教学新资源。在田径类教学中, 应将健身与竞技予以合理结合, 实现田径类教学对学生健康与生活所具有的双层教育目的。对传统田径类教学内容加以改善, 可对学生参与其中的兴趣予以有效激发, 并对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加以改变, 整合田径教学新资源, 实现全民健身理念, 从而丰富田径教学内容、形式, 并促使田径类教学更为系统化, 真正实现健身与竞技有效结合。

在新课标指导下, 初中体育中田径类教学应对传统技术性教学理念加以扭转, 坚持促进学生健康原则, 对传统以竞技为主的教学模式加以改革, 并将健身与竞技有机结合起来。同时, 要鼓励体育教师勇于改革与创新, 促使初中体育田径类教学真正发挥其作用且取得实效。

摘要:虽然教育部从2001年起即大力改革体育课程教学, 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 田径类教学因为受传统教学理念束缚、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多方面原因, 在体育教学中所占据的比重逐渐降低, 同时学生参与田径类教学的兴趣与积极性也在不断降低。教师根据多年教学实践与经验加以总结, 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田径类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 以期为提升初中体育田径类教学质量与其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田径类教学,初中体育教学,传统教学,竞技,健身

参考文献

[1]季浏, 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田径创新 篇9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田径,教学改革,创新

在新时期, 大学田径教学应该侧重开发田径项目的内在美, 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需要体育教育工作者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优化和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 以“快乐体育, 健康第一, 终身体育”为原则, 重视大学田径教学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 推动我国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1 新时期推动大学生田径教学改革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现阶段我国在教育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素质教育逐渐深入人心, 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当前中国的体育事业发展方向正处于建设体育强国的关键和重要时期。随着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的基本完成, 我们将促进《全民健身条例》进一步落实, 目前我国的各项体育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其实一个国家的体育水平、体育普及程度、全民素质以及整个国民健身状况, 通常是用田径运动的水平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志。”

田径运动集健身和教育这两种功能于一身, 作为一项基础性的运动, 它比其他运动更具有优势, 因此, 人们经常称田径运动为“运动之母”。从田径运动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和对象而言, 在大学开展田径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 跑步、跳跃、投掷以及竞走这些田径运动中的项目是田径运动所具有的健身功能, 同时这也是田径运动的本质功能, 田径运动中的这些项目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二, 田径运动动作简单易懂, 很容易掌握和学习, 因此, 田径运动开展的成本低, 而且也不会受到参与人数、年龄以及性别等因素的影响, 能够广泛地进行开展, 促进田径运动健身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和实现。

2 现阶段影响大学田径教学改革创新的因素

2.1 传统的田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

虽然在新时期对高校的体育教学理念进行了更新, 对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 但是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很多高校依旧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示范—讲解—练习) , 这种教学模式太过于注重示范和讲解, 非常不利于发挥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 从而不利于调动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锻炼活动的积极主动性的提高, 进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传统的大学田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只是单纯地强调田径项目跑、跳、投、掷以及走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而忽略了教学对象之间在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掌握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性。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一方面不利于大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提高;另一方面过分强调技能会增加大学生参加田径运动的心理和心理方面的压力, 严重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2.2 现阶段不合理的田径教学考评机制

目前, 大学阶段的田径教学考评机制主要采用的是量化考评, 这种考评机制标准化强、灵活性差, 完全是应试教育的体现和反映。新时期, 我们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而且体育课也要求做到“健康第一”。在传统的田径教学考核机制下, 不仅不能够反映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而且也不利于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 我们在这种考核标准下所获得的高度、距离等硬性的测量数据并不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每个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实际情况, 忽略大学生差异性而得出的评判数据非常不利于大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和发展, 严重时还会给学生造成负担, 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3 新时期推动大学田径教学改革创新的策略和方法

田径课程作为当前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构成, 应更新教学观念, 在课堂中深入贯彻“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的理念指导, 充分发挥田径运动对大学生具有的强身健体功能。

3.1 更新大学生田径教学理念

在新时期, 田径教学应该以“健康第一”“以人文本”等理念为指导, 将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和提高大学生田径技能结合起来, 确保大学田径教学的全方位, 从而进一步促进田径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大学体育老师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和趋势, 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 采取合作式、互动式、多媒体、探究式、情景式等教学方式, 丰富田径教学内容的呈现手段和方式, 提高我国大学田径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果。

3.2 优化大学生田径教学内容

在调查研究当中发现, 学生对于田径项目的兴趣和热情并不是很高, 这也就要求必须优化大学生田径教学的内容, 增强大学生田径教学的趣味性。规范化、标准化的田径教学内容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大学体育工作者通过将正规的体育赛事、战术以及运动技术传授给学生, 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 这样既能够实现田径教学的健身和教育功能, 又能够完成教育部对大学生田径运动的要求, 可谓是一举两得。因此, 教师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 尊重大学生的差异性, 更新大学田径教学的内容, 增强教学活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3 创新大学生田径教学模式

由于高校田径运动的教学对象是大学生, 因此应该根据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 创新大学生田径教学模式。首先, 将大学生的身心状况与田径教学联系起来, 在综合分析之后, 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设计, 从而确保田径运动的开展能够满足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要求;其次, 在创新教学模式的时候要将田径运动的教学与训练两者结合起来, 在科学合理的运动观念的指导下, 从大学生的差异性出发, 转变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本”, 发挥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当中的主体性作用,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使得田径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形象, 易于接受。

3.4 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有效地调动大学生参与到田径教学活动当中的积极性, 确保学生能够在兴趣的作用下长期坚持田径运动, 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同时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有利于大学生发现田径运动的魅力, 从而激发他们参与田径教学活动的热情, 使得运动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4 结语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体育课程是各级学校课程体系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是利用合理的体育教学以及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 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以及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我国现阶段大学田径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目标和改革方向, 满足了现阶段我国“体育强国”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大学体育工作者应该以《纲要》为目标, 贯彻落实我国关于体育的方针政策, 积极地迎接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的挑战, 从而推动我国大学生田径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行, 并进一步促进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钟兆祥, 张赐东, 罗丹, 等.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课程教学改革与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 (14) :132-133.

[2]毕红星.我国部分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改革关键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 :67-70.

体育游戏在高职田径教学中的创新 篇10

关键词:体育游戏,高职,田径教学,创新

高职田径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也就是说要求相对来说比较高。而从另一方面来看,高职学生表现为好动,他们有更高的体育潜力可以挖掘。因此,对高职生培养体育兴趣和专业性同等重要,甚至要更为重视其专业性。但是一切的学习来自于兴趣,也只有兴趣才能保持学习热情。因此,在高职教学中要创新体育游戏教学模式,不仅抓住学生的兴趣,更要让他们从中感受到更为专业的训练。创新的教学模式还要考虑运动量、运动质量、运动难度和运动自主性等问题。

一、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在游戏中增加运动量

运动量除了老师能够给出合理的评定之外,在运动中的个人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疲劳程度来判断的。而如果心理是放松的,或者是在比较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往往会在更长的时间内才认为自己达到了运动量。因此,体育游戏教学就是巧妙利用学生在游戏中的心理,延缓他们感觉到疲劳的时间,从而在无形中增加其运动量,进一步发展其潜力。

在体育游戏中增加运动量,需要保持游戏的激烈性,或者提高赏罚的力度,转移学生放在运动本身中的注意力,更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田径运动本身就是竞争很激烈的运动,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更容易发挥它的这个特点。例如,在练习百米跑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玩“抓香蕉”的游戏,五人一组,最先拿到香蕉的人可以吃掉香蕉,还能看其他人做俯卧撑等。香蕉还能够防止腿抽筋,也是很好的食物奖励。或者是发挥学生的团体意识,几个人为一个小组,玩接力比赛,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其安排策略能力,更能够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共同的努力中获得优异成绩。

二、结合时下的娱乐节目,在游戏中提高自主能力

体育田径锻炼非一日之功,单凭在课堂上或者是课余活动时间,难以维持良好的水平,更别说提高和挑战自我了。所以,田径运动是一个日常的运动,需要每天的锻炼。但是高职生在学习方面有较大的压力,如果将田径运动作为一个任务,那么,学生很难从心底里真正接受,自主锻炼就难以实现。当今社会,人们对身体素质更加重视,全民运动也不仅仅是一句口号。目前很多综艺节目接连上档,都是艺人的真人秀,而且更多的是他们运动和挑战自我的活动。这是时代的发展标志,也给高职体育田径教学很大的启发。跟随时代的脚步,延伸更多趣味性的游戏项目,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玩耍”。例如,比较热门的《奔跑吧,兄弟!》这档节目里有很多游戏项目,可以在田径教学中进行借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的游戏不仅要高质量,还要符合学生的品位,这样自主性才能表现出来,游戏教学的目的才能达到。

三、教师参与游戏过程,监督田径学习质量

体育是一项竞技活动,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当中,一方面增进和同学们之间的情感,更利于之后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也是对他们游戏过程的一种监控,有利于保证质量,达到预期的游戏教学目的。田径运动非常考查运动者的爆发力和耐力,而在游戏过程中,单纯凭借结果,很难推测是哪方面优秀,或哪方面为弱势。老师参与游戏过程,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认真,还能激发他们向老师挑战的心情,从而更好地激发自身的运动潜力。对于老师来讲,参加学生的游戏,是心态年轻、敢于挑战自我的表现,也给学生做了很好的榜样。而且因为年龄的关系,老师并不一定比学生优秀,正确对待失败,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教育。另外,既然是创新游戏教学模式,那么就应该集思广益,让学生也参与到游戏活动的组织中来,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这对其能力也是一种锻炼,而且学生自己选择的项目,会更加用心,取得的训练效果也会更好。

总之,体育游戏教学带给高职田径的不仅是学生兴趣的保持,更是对他们综合能力的锻炼,也是师生感情的维系,是他们发现运动即生活的途径,能够带给田径教学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张容.体育游戏策略在高职田径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成才之路,2013(25).

[2]黄军.高职田径教学中创新应用体育游戏策略的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1).

田径创新 篇11

一、体育游戏的内涵

体育游戏是指以身体练习为手段, 以娱乐身心、陶冶情操、增强体质为目的的游戏方法, 具有娱乐性、竞争性、趣味性、普及性、知识性和技能性等特点。开展体育游戏可以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竞争, 在竞争中体验到愉悦。把体育游戏融入到田径教学里, 能有效提高学生神经中枢的兴奋性, 符合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 不会使学生感到厌倦和枯燥。体育游戏内容广泛, 简单易行, 需要的器材、场地可多可少, 可以说, 体育游戏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身心素质, 提高教学质量。

二、体育游戏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

(1) 体育游戏在短跑教学中的应用。短跑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 在短跑课程的准备阶段, 一般选择锻炼动作位移速度、反应速度的体育游戏。如, 锻炼学生听到信号后突然启动的反应能力时, 可以采用“走步冲刺”游戏。游戏方法为:将学生排列成四路纵队, 两列之间间隔两臂, 在教师的口令下齐步向前走;过程中, 教师突然击掌, 学生在听到击掌后, 队伍排尾处的学生立即以最快的速度从本队左侧冲向排头, 到达排头位置后继续齐步前进。然后, 根据各队伍的先后顺序排列名次。此外, 也可采用“听数抱团”“贴膏药”“站姿/坐姿背对背喊号追人”“站姿/坐姿面对面喊号追人”等游戏。当学生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时, 可通过接力游戏来激发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达到增加运动量的目的。如, 在重复完成60米赛跑后, 学生易疲劳、懒惰。此时, 可以安排“迎面接力赛”游戏。游戏方法为: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每两组相距30米相向而站, 进行迎面接力赛, 先跑完的一组获胜。这样, 既能完成教学规定的运动量, 又能逐渐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2) 体育游戏在中长跑教学中的应用。中长跑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耐力与毅力, 但是, 如果一味要求学生绕着田径场一圈一圈跑, 肯定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恐惧等心理, 既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中长跑教学中, 可以安排“长距接力赛”的游戏, 游戏方法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进行8×200×2~3轮的接力赛, 在接力赛中, 每个学生平均需跑500米左右, 最先跑完的一组获胜。一般, 每组人数应在6人或以上, 因为人数越少, 每个人的练习密度就会越大, 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 但人数过多也会导致间歇时间过长, 起不到练习目的。除此之外, 也可采用100米快跑+100米慢跑×6~8的游戏, 也可进行越野跑, 让学生在丰富的想象和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锻炼。

(3) 体育游戏在其他教学中的应用。除快跑与慢跑外, 田径教学还包括很多其他内容, 如铅球、身体素质练习等。在铅球教学中, 为了锻炼学生的出手角度,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田径场围网, 在围网距地面2、2.5、3米处做不同颜色的标记, 让学生在离围网4米处练习投掷实心球。可以在练习中加入比赛机制, 如进行分组比赛, 把学生分成若干组, 然后每人投掷一次, 哪组投掷超过3米的人最多, 哪组就获胜。此外, 可以安排其他投掷游戏, 如将不同的投掷距离分成若干区域, 规定好每个区域的分值, 再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投掷后累计各组得分, 以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这样, 既能活跃教学气氛, 又能提高教学成果。

身体素质练习是学生进行其他田径练习的基础课程, 因此, 必须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身体素质练习通常动作难度小, 但负荷较大, 较为单调, 学生在练习时很容易产生枯燥、厌倦的思想。如果安排一些体育游戏, 就能明显增强练习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如在锻炼学生的腿部力量时, 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双人蹲跳”“蛙跳接力”“跳房子”“互背身蹲起”“方块跳”等游戏。在锻炼学生的上肢力量时, 可安排学生进行“平衡角力”“推小车”“小球赶大球”“推人入卷”等游戏。在锻炼学生的灵敏性时, 可采取“打活靶”“扔沙包”等游戏。总而言之, 将体育游戏融入到身体素质练习中, 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增强身体素质, 具有明显的效果。

结语:大量实践表明, 在田径课程中, 只要我们大胆突破, 勇于创新, 善于把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 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丰富教学手段和教育内容, 提高教学效果,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摘要:田径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 却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不喜欢上田径课。究其原因, 主要是田径教学的内容和手段较为枯燥、单一, 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辅助手段, 能摆脱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

关键词:体育游戏,高职田径教学,应用策略

参考文献

上一篇:音乐教学中情感培养下一篇:房屋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