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教学方法

2024-09-27

田径教学方法(精选12篇)

田径教学方法 篇1

摘要:田径运动是指人类从走、跑、跳、投这些自然运动发展起来的身体练习运动和竞技项目,可以分为竞走、跑、跳跃、投掷和全能五个部分。田径运动在发展身体素质方面效果显著,因此各中学均将田径运动作为学生发展全面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中学田径教学中,田径教学面临诸多问题,如中学生不喜欢田径课程甚至产生惧怕心理。本文客观分析了中学田径教学的特点及现状,旨在探索有效的改进中学生田径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生,田径教学,改革

一、引言

田径教学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一项最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田径运动不仅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素质,而且对培养学生和塑造学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一些充满趣味性、时尚性的体育项目引进中学体育教学中来,导致强度大、教学形式单一的田径项目被束之高阁, 甚至部分中学生拒而远之。如何创新中学田径教学,发挥其在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中的作用,成为需要深入探究的现实问题。

二、中学田径教学特点与现状

目前,中学的田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其教学处于严重滞后的状态,不能满足国家对现代人才的需求。深入考究其中的原因可以总结成几点:一是,运动项目本身缺乏趣味性,难以唤起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许多中学生放弃选择田径运动。二是,田径运动的强度大,学生缺乏承受的勇气。高负荷的田径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一项挑战, 这是部分学生对此项目产生恐惧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学生缺乏对田径运动的正确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娱乐性、简单化的体育项目出现在生活中。对此,中学学生往往认为这些运动项目可以代替田径对自身的健身价值,面对体育课堂中的耐力长跑、跨栏跑、三级跳远等会存在应付心理,甚至抗拒情绪。

三、中学田径教学方法改革探讨田径

(一)转变老师田径教学观念

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中学田径体育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打破过去讲解、演示、练习的单一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同时教师在田径教学中需要了解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明确学生的个体差异, 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实用的田径课程。举例来讲,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首先调查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甚至可以放手学生,让学生组织一项运动的教学, 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二)明确课程定位,创新内容方 法

在社会发展中,各种运动形式或多或少都发生了变化,而田径运动却连续不断地延续下来,至今还保留着人类基本活动技能的单纯形式。在中学田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该课程的重要性, 田径运动是其他运动项目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丰富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创新教学方法。对于简单的走、跑训练,教师可以发掘其中的大学问,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技能。例如,在讲解“走”的技能时可以加入健身走的内容,如何通过走来减肥,如何走出步韵等趣味性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三)田径运动技术教学要简单并具有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摒弃以本为本的教学理念,抛弃技术论和体制论的讲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参与性与实践性。在实际参与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达运动理念与运动技能。把枯燥单调的书本理论具体应用到实践中,增强田径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提高学生跳跃能力的教学,则可通过跳篱笆的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标。准备两根接力棒。把学生分为两组,间隔适当距离,面对面成横排,两臂侧平举拉手跪坐在地上成篱笆。排尾持接力棒从篱笆中间穿梭跳向排头,将接力棒递给排头,然后就与排头拉手做篱笆。接力棒随人传到排尾,排尾接棒后再向排头跳,依次每人做一次,先跳完的组为胜。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臂需要伸直平举,不准降低,而且除传递外,两臂必须保持拉手姿势。游戏化的教学不仅增强田径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能够实现教学目标。

(四)综合其他类型的项目运用到田径教学

“田径是运动之母”这是体育界公认的真理, 其他运动项目把田径运动作为提高身体素质的手段与提高技术、战术的基础。同样的道理,在田径教学中也可以综合其他类型运动项目的趣味性、娱乐性,并运用到教学中,来丰富田径教学。例如田径运动与定向越野的综合。定向越野是校园极限运动的一种。定向运动形式多样,非常便于在校园开展。参与者只需要凭借一张地图(针对在校内开展)与徒步状态或者跑步状态寻找到检查点即可。在同场竞技的过程中,享受定向运动带来的乐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田径教学应结合课程改革发展要求,把握课程价值,明确课程定位,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全方位、多角度提高中学田径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对田径运动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坚持以学生为本,把田径教学与学生生理发展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为中学学生提供高质量、高水准的田径课程服务。

田径教学方法 篇2

(一)短跑教学口诀

蹲踞式起跑“预备”和“鸣枪”的口诀,预备如同满弓箭、鸣枪猛似箭离弦

1.各就位

肩宽撑地后膝跪,两手伸直拇相对,姿态自然颈放松,定下身来莫晃动。

2.预备

后膝离地抬起臀,臀比肩高半蹲撑,前腿与肩负体重,聚精会神听枪声。

3.鸣枪

两腿迅速蹬地,两臂摆动积极,保持身体前倾,好似离弦之箭。

4.疾跑

用力蹬地频率快,上体逐渐抬起来,髋部积极向前送,加大步幅不摇摆。

5.途中跑

步长最大频率快,重心稳定直线好,摆臂肩带须放松,屈肘摆臂要协调。蹬地角度尽可小,伸直膝踝很重要。蹬离折叠莫后撩,大腿前摆要抬高。

6.终点:中刺跑

终点冲刺速度高,后蹬角度更要小,上体前倾频率快,保证速度切莫跳,最后一步猛后蹬,前倾挺胸把线撞。

(二)起跑疾跑途中跑,屈臂摆动姿势好; 上体莫晃稍前倒,步频步幅是关键,前摆后蹬更重要。

(二)长跑

长跑呼吸最重要,协调一致调整好; 步伐均匀节奏跑,终点冲刺坚持到。

弯道跑技术教学与训练口诀

1.动作要领

克服离心要放松,两脚落地有下同; 左外右内把地蹬,右膝内抬体左倾。右臂前内向后外,左臂贴身要小摆; 幅度右大左小窄,右肩高前沿线迈。

2.练习方法

身体向左适度倾,弯道直道有区分; 坚持经常不间断,密度强度要适中。科学锻炼重技术,重点难点要突出; 呼吸摆臂要协调,快速持久成绩高。

(三)接力跑教学口诀

(右手握棒)

说明

四人接力跑,配合是关键。上挑下压式,积极传接棒。一棒用右手,以后交替换。最后要冲刺,摆臂摆腿快。

(1)各就位

弯道蹲距式起跑,手撑线后略肩宽。中无小指握末端,棒头离地准备好。

(2)预备

两脚紧蹬起跑器,臀部从容往上抬。两臂前脚负体重,闭气静待枪声鸣。

(3)跑

起动就似箭离弦,后脚用力蹬后边。迅速摆臂提后腿,前腿蹬直体向前。

(二)(1)接棒

二三四棒运动员.采用半蹲来起跑。

站在接力区末端,头向后转看标记。

(2)上挑式技术口诀

接棒左臂向后摆,手指张开拇向前。右手传棒臂前伸,由下而上递手中。

(3)下压式技术口诀

一棒起跑跑弯道,右手持棒跑切线。二棒预跑在外道,左手接棒掌朝外。三棒右手来接棒,人站内道头侧转。四棒外道开始跑,左手后伸把棒接。

(4)混合式

一棒起跑在弯道,右手持棒切线跑。二棒预跑在外道,左手接棒用上挑。三棒预跑在内道,右手接棒用于压。四棒预跑在外道,上挑方法左手接;

俯卧式跳高动作要领口诀

助跑

步子自然,放松,宽大,均匀加速别拖拉。后三步的比例是中大小,它的节奏是达——达达。

起跳

送髋是关键,摆腿正上前,伸腰并提肩,三节一条线。

杆上

摆动腿向内转,头肩杆下潜,腹肌收缩背放松,跳起腿外展。

落地

摆动腿继续转,低头含胸往下潜,屈肘屈膝侧卧姿,缓冲落地保安全。

背越式跳高教学口诀(左褪起跳为例)

(一)背越跳高弧线跑,右臂摆大左臂小;

两脚左侧把地蹬,身体平稳向内撑。

(二)弧线助跑很重要,步频速度也微妙; 七步助跑逐渐快,步步距离要比赛。

(三)跪蹬支撑腾空起,右臂内旋向上举; 右膝内扣斜上提,胸部朝外背朝里; 此时重心向上起,距离横杆几里米。

(四)背向横杆往上升,小褪下垂要放松; 杆上挺髋成背弓,关键时刻别发蒙; 髋步过杆把腿举,全靠收腹才是理; 仰头事故易发生,背部着垫要缓冲。低头含胸把力减,头在腿中向后滚。

跳远

助跑

踏跳

固定姿势和步数,逐渐加速轻而稳。倒二步大重心降,最后一步放脚快。跳腿积极脚上板,重心迅速朝前移。跳腿先屈髋膝踝,离板瞬间蹬伸直。

空中动作

(蹲踞式)

跨步飞跃体正直,后腿前摆并前腿。两腿上提靠近胸,落地挥臂伸小腿。

(挺身式)

摆腿下放靠后腿,臀部前移髓展开,挥臂挺身力向前,收腹举腿臂后摆。

(走步式)

起跳结束放摆腿,跳腿屈膝向前迈。空中走步两步半,臂腿配合后绕环。动作自然而连贯,平稳落地勿后倒。

三级跳远动作要领

助跑起跳

固定姿势加速跑,步幅稳定重心高。

跳板有力不越线,臂腿配合离板快。

第一跳

跨步腾空体正直,平衡换步不宜早。脚掌着地体稍倾,双臂摆动腿后留。

第二跳

屈膝前提摆动腿,两臂前摆与肩平。挥臂摆腿腾空长,落地摆臂至身后。

第三跳

起跳角度应加大,收腹举腿后摆臂。脚跟着地腿屈起,落地动作同跳远。

三跳要求

三跳长度成比例,牢记直线成绩高。三跳高度依人变,一跳更比—跳高。

立定跳远

一摆二蹲三跳起,快速蹬地展身体,收腹提膝伸小腿,后跟着地向前起。

铅球

(一)指根托球掌心空,抬肘球靠锁骨中,蹬送转挺伸屈拨,顺势换步站得稳。

(二)五指握球掌心空,压放锁骨不觉重;高姿低姿起动快,蹬摆结合蹬带摆;滑步落地脚内扣,送髋蹬地速转体;挺胸抬头把球推,缓冲团身别急起。

铅球最后用力动作的技术要点: “蹬、转、挺、推、送、拨”

掷实心球

举球屈肘于脑后,身体后倒力蓄住,用力投向前上方,蹬收挥甩球出手。

投标枪口诀:

握枪持枪基本功,助跑协调要轻松; 侧体快速投掷步,蹬地引枪背满弓; 躯体超越弦中枪,转体鞭打枪纵轴; 出手瞬间莫腾空,垫步收体作缓冲。

掷铁饼口诀:

中职田径教学的创新教学初探 篇3

关键词:中职 田径教学 创新性

就目前我国中职学校体育教学项目而言,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中职生的各项综合能力,但也存在着一些妨碍创新教学探索的问题,比如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学设计的偏差、教学手段的落后等。鉴于此,笔者将从中职田径创新教学现状、中职田径创新教学核心与原则和中职田径创新教学改革的相关对策几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关于田径运动及其创新性教学现状分析

关于田径运动的发展历程可谓源远流长,其兴起和发展都具有很深厚的人文和体育历史文化。在很久以前,人类的日常活动便离不开人类的一些基本形式的运动,诸如跑跳着追赶猎物和投掷矛等多种运动方式,田径运动就是从这些与生活相关的行为中孕育而生。而就目前来说,田径运动主要是发展成一种竞赛的形式,田径运动具有项目多,运动强度大,锻炼方式多样化等特点,并且一般不受性别、年龄、季节、天气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约束,这就使得田径成为中职学校中广受欢迎的项目之一。

在我国,田径运动是每一所学校体育教学所必须具备的课程之一,它也是任何一所学校体育教学的基础性课程,更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形势分析,中职田径创新性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根据一些资料的有关调查,很多学生对田径课程的设立存在很大的异议。在学生最喜欢的十项体育运动中,田径运动仅仅排在第八名的位置,有80%之多的学生对田径项目表示不感兴趣,其中有近70%的学生认为田径项目可以被其他相关项目取代,这个调查结果基本适用于各类学校的普遍状况,因此,在中职学校田径教学的改革过程中,田径课是否能上好的关键性问题取决于学生的兴趣,田径教学设计偏离、教学手段脱离实际情况成了最主要的问题,如果上述两大问题不解决,则会导致中职田径创新教学的失败,在这个过程中,中职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与独特的教学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二、开展中职田径创新教学核心与原则

中职学校田径教学核心内容分为三方面:一是要全面加强身体素质的发展,这是进行体育教学的重点;二是要保证学生需要掌握田径运动相关的基本知识、技能、技巧,以达到科学锻炼身体的目的;三是要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这是完成教学的重要保证。田径教学的三个核心内容,彼此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要正确把握三个核心内容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针对田径教学中的种种问题现象,我们在把握田径教学核心内容时,同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是学生的兴趣性原则;二是健身强体原则;三是简单易操作原则,这三条原则指导着中职田径教学的方向和质量,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兴趣性角度来说,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的心理因素所决定的。相比起其他运动项目,田径运动往往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会使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倦感,因此在田径创新教学方面需要教师能动地创造适合田径教学的方式方法,为了更好地完成田径教学任务,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

其次,就健身强体原则来说,学生在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同时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劲的身体素质,这就要求学生到户外参加体育活动,而田径运动成为学生进行户外运动的首选。

最后,就简单易操作原则来说,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与运动量等问题,教学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坚持贯彻简单易操作原则,重视基本技能的学习,而非让学生挑战高超技能,真正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适应并且喜爱田径运动,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乐趣。

三、中职田径创新教学改革的相关对策

随着体育教育事业在学生整体素质培养方面越来越完善,中职教师的教育水平也经受着考验。要对田径教学的现状做相应的改变就要求中职教师从田径创新教学改革的相关对策入手。

(一)把握大局,注重细节

就目前田径运动发展现状来说,与教育部门对相关体育项目改革把控失效,缺乏细节性的工作态度有着密切联系。各级教育部门应把握大局,抓住工作主脉不动摇,将田径运动的学习纳入国家中职教育必修课程项目中去,在坚持大的原则下,不应使该课程偏废,保证国家和地方都可以兼顾该课程的设置。

(二)多举办联合大型的田径比赛

自古至今,田径比赛都是运动和活力的象征。伴随着中国中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势头,各高校也都在体育教育事业方面加大投资成本和力度,规范的运动场地和专业性指导,都为我们进一步发展田径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举办联合大型的田径比赛,从一方面来说既可以使得学生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之后得到心理和生理的放松,又不会影响学生日常的学习,还能让学生欣赏到高水平的田径,大大增强学生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对培养学生欣赏田径赛事的兴趣大有裨益。

(三)取长补短,创立一套全新的田径教育教学方法

中职田径教学工作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有章法可循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世间万物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同时也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田径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对任何教学方式都不应该完全地照搬照抄,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吸纳他人教学中合理的教学思路和有效的方法,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坚持研究创立一套符合现代中职田径教育的科学教学方法。

总之,在中职田径教学中也不要一成不变地固守自己老式的教学手段,而要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国内外相关经验和手段,根据中职的田径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真正意义上既发展中职学生的田径特长又促进我国田径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丰收.中职院校田径教学方法改革之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0(12).

[2]黄小慧.提高中职体育田径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5).

[3]汤耀明.中职院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7).

刍议高校田径教学与训练方法 篇4

1 高校田径教学的作用

田径运动是其他体育运动的基础, 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科学、系统的田径运动对促进身体健康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大学生通过修田径课不仅能提高技术水平, 还能养成勇敢、坚韧的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田径教学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有重要作用。

1.1 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习惯起着关键作用

当前,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成为各个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目标, 大学是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关键期。大学生通过学校田径运动, 不仅掌握了基本的技术知识, 还要明确田径教学对健康的重要作用, 最终使学生通过田径教学了解怎样增强体育意识和锻炼身体的意识, 对培养学生增强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田径教学有极大的人文精神和教育功能

田径运动是其他各种运动的基础, 参加田径运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还能磨练学生的意志,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健全其人格, 这为大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进入社会打下来坚实的基础。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不高, 抗压和抗挫折能力较弱, 遇到一些困难就会退缩, 甚至选择极端, 田径运动具有枯燥、单调的特性, 通过参加田径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毅力, 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1.3 田径运动对促进人类有机体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田径运动多为户外运动, 在进行田径运动的过程中, 人能吸收阳光等大自然的力量, 不仅通过接近大自然, 形成良好的心情, 还能增强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从而提高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 有效增强身体素质。

2 高校田径教学与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1 学生对田径课存在逆反心理

尽管田径运动是一项容易被接受和普及的体育项目, 但高校的田径教学中,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厌学、逆反的心理, 对学习田径项目没有太大的激情。造成学生不喜欢田径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新的体育项目对学生的冲击比较大, 满足了学生求新的心理, 当今大学生一般都选择一些新兴的、轻松的体育项目, 由于耐力差, 打心里抵触田径课。其次, 田径运动需要消耗很大的体能, 学生没有信心进行锻炼, 有些学生参加完长跑后会产生恶心、呕吐等现象, 加上期末考核指标已定量, 学生不自觉的害怕上田径课, 担心达不到考试要求, 挫伤了学生学习田径项目的热情。

2.2 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单一、重复

在实际教学中, 高校田径教学沿用了中学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的讲课方式以及思维等没有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往往还是注重技能的传授, 忽略了田径运动的娱乐性和健康性, 导致田径课缺乏趣味性, 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另外, 田径教学的内容也是重复单调, 一般包括走、跑、跳等, 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受的内容, 到大学还要继续重复, 也是大学生不愿选择田径课的原因。

2.3 田径自身的限制跟不上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在市场经济影响下, 当今大学生追求时尚和新奇, 在体育项目上往往会选择一些健美操、网球、体育舞蹈等, 是为了完善自身的需要, 完全忽略了体育锻炼的意义, 没有形成锻炼身体的习惯。田径运动需要爆发力和反复练习, 一些体制弱的学生经过中长跑后会出现各种身体不适状况, 在练习中不仅消耗大量体力, 还比较枯燥、单调, 尽管一些球类项目也会消耗体力, 但需要队员间的相互配合、交流, 增加了不少趣味, 学生会乐在其中。

2.4 考核标准单一, 学生压力大

运动能力是田径项目主要考核内容, 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但对于田径运动, 有些学生不用怎么练习就能达到标准, 有些学生怎么练习都不能及格, 导致一些学生对田径课测试感到畏惧。这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身体能力缺乏考察造成的, 这样的考核方式使得一些学生不得不选择其他的体育项目。

3 提高高校田径教学与训练的方法

3.1 加强对田径运动的宣传, 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对田径运动锻炼价值的讲解, 不必拘泥于场地、器材等, 可以因时因地制定规则, 让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学生竞争, 并提高学生竞争的能力, 使学生在竞争中战胜对手、战胜自我,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还给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也为其以后的体育锻炼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3.2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使田径课堂充满趣味性

教师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教学方法, 增加田径教学和训练的趣味性。在理论知识讲解时,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有氧耐力、无恙耐力、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负荷等, 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练习田径运动, 学生根据自己身体的负荷能力进行训练就不会觉得困难和枯燥了。另外,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 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具体, 通过视频可以将规范的动作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欣赏到田径运动的美。

由于田径训练消耗大量的体力, 需要较强的耐力,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训练方法, 增强训练的乐趣。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训练, 比如在练习100m短跑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100m接力赛, 学生在比赛中增强了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 更增加了一份责任感。教师还可以将游戏运用到田径教学中, 长跑需要学生极强的耐力, 学生会有抵触、恐惧心理, 如果将游戏运用到长跑中对提高长跑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人数一样的两组, 每组同学呈纵队依次抱腰, 在教师下口令后, 两组设法拍击对方的队尾, 被拍到的学生退出游戏, 退出游戏少的那组获胜。通过游戏进行长跑训练, 不仅起到了实践知识、锻炼身体的目的, 还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形成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取胜的能力。

3.3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田径教学策略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好坏, 这就要求田径教师不断自我学习、完善自我。首先, 田径教师要转变观念, 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本, 学校相关领导也要配合教师的教学, 为教师创立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使教师能够不断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教师在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 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教师要对每堂课都投入应有的热情, 并感染到学生,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 教师之间要相互交流和探讨,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不断增强田径教学的事业心和信心, 只有拥有了较强的事业心, 田径教师才能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规律, 发现新事物, 也才能有效提高田径教学的质量。

3.4 改革田径项目的考核方式

建立多维的考核评价体系, 教师在最终考核时要考虑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存在的差异, 建立一个科学、有效、全面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 增加考核标准的综合性, 而不是以竞技项目的成绩作为唯一标准。在评价体系中要把学生平时课堂的出勤率、课堂表现情况、学生在经过田径课程学习后与选择田径课程之前的各项素质和能力的变化率等都要作为考核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增加田径课考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从而有利于增加学生对田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 结语

总之, 田径教学和训练对提高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 锻炼其心理素质有重要意义, 高校必须重视田径教学, 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使田径运动受到学生的青睐, 巩固田径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促进田径教学的发展, 从而使田径运动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发挥该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丙振.多媒体网络资源系统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 2008 (14) .

[2]陈召.新时期高校田径教育教学改革的分析和探讨[J].体育博览, 2011 (7) .

[3]廖国君, 肖移刚.高校田径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1) .

[4]陈召.新时期高校田径教育教学改革的分析和探讨[J].体育博览, 2011 (7) .

田径社团教学目标 篇5

一、技能培养目标

进行熟悉田径运动感觉的练习,提高学生对运动器械的亲和力,增强对器械和身体的控制能力,提高肩、髋、膝、踝关节的灵活性,提高其上肢、躯干和下肢的协调用力和爆发力;教会学生走的技术,使学生可以较好地控制髋关节运动,并学会运用各种形式的走进行健身活动;教会学生跑的技术,使学生可以较好地控制跑动速度,并使之学会运用各种形式的跑进行有氧运动、无氧运动、有氧—无氧混合代谢运动等多种健身活动;教会学生跳的技术,使学生可以较好地控制身体重心,使之沿着合理的抛物线和腾起角度进行跳跃,并学会运用各种形式的跳跃练习进行多种代谢形式的健身活动;教会学生跨越障碍的技术,使学生可以较好地控制身体姿势和身体重心,提高人体沿着合理的运动轨迹和角度进行各种形式的跨越障碍的能力,并使之学会运用各种形式的跨越障碍技术进行健身活动;教会学生运用合理的技术进行投掷,提高学生将投掷器械沿着合理的抛物线、出手角度和投掷方向进行投掷的能力,并使之学会运用各种形式的投掷技术进行健身活动。

各项运动技能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如下。.作为竞技项目的田径:是按照正式竞技比赛要求必须完成的田径技术动作是高中学生通过 学习竞 技 项 目的田

径,使 自 己的 走、跑、跳、投

能力以及速度、耐力、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和发展,并运用所学技能能够参加一些正式田径的比赛。.作为锻炼方法的田径:是用田径类的多种练习和手段,以发展学生走、跑、跳、投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速度、耐力、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并在锻炼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掌握有关锻炼的方法。

.作为游戏的田径:是用田径类的多种练习和手段,发展学生走、跑、跳、投等身体基本活

和速

、耐力、力量、灵 敏 等身体 素质,并在游戏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掌握各种 游戏的方法。.作为实用的田径:是用田径类的各种练习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实用技能和素质。.作为变形的田径:是用田径类的多种练习和手段,发展学生的走、跑、跳、投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速度、耐力、力量、灵

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掌握相关的 玩法。

二、身体发展目标

通过走、跑、跳、投

的 专

动,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速度力量、绝对力量、耐力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三、情意培养目标

田径教学中的“四要” 篇6

一、要激发运动兴趣

我们常常将“激发运动兴趣”错误地理解成“兴趣至上”,事实上,同时兼顾场地器材、心理特征和多数学生口味的有趣的田径教材很有限。在实际的田径教学中,我们不必过分强调“兴趣”的田径教材,而应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较持久地参与活动、运用什么教法手段以达成教学目标。要对一些单调枯燥、重复的田径教材进行适当的改编,使之体现游戏性、竞争性和适当的惊险性,在练习中引起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比如,把属于竞技运动类别的跑如短跑、跨栏跑等,可改为游戏跑,如“穿过火力网”“长江黄河”“撒渔网”等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形式。又如把手榴弹放在指定的地方,开辟简易保龄球道,用实心球做保龄球;用实心球或垒球编排出各种球类游戏供学生练习和活动;还可以把竞技投掷项目的器材用其他轻器材代替,如飞盘代替铁饼、纸飞机代替标枪等。跳跃教材可把跳高、跳远以及单、双脚跳这些技术强的教材内容,改造成游戏性的多种跳跃练习,让学生通过尝试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运动后,从而获得身心的愉悦感,才是更高层次的,这一点必须让学生去尝试和体会。

二、要强化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管理,特别是在田径运动技术的学练和发展体能的专门练习中,过多的分组练习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部分自觉性低的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如:常态体育课中的“散点”,跑步中的自我放松、抄近道、掉队,分组练习时,总有几个人扎堆闲谈,技术难以掌握、体能难以发展;小组间缺乏相互竞争的练习氛围,各自为战,学生的运动负荷不如组织相对严密的大,不利于尽快掌握运动技术进而形成运动技能。如:在水平四的接力跑教学中,设计通过3~4次课,达到传接棒技术紧密衔接,在接力区内用高速度完成接力跑的目标,后来发现,组织相对严密有序,强调传接棒的时机与配合练习的班级,其教学效果要远高于“形散神散”的班级。

三、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这就要求教师课前的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安排田径教材内容时,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负荷、适宜数量的教材。如: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如强度较小的走、投掷与强度较大的跑、跳跃等内容组合。在进行专门的身体素质练习时,根据其年龄、素质水平等,区别对待来具体指导、检查、督促、调整学生的实际“运动负荷”。通过对学生的脉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脸色、表情、喘气、出汗量、反应速度等表现来判断所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无论量与强度如何搭配,但注意运动负荷要适当,让学生从运动中体验到动作的内在魅力及练习过程的愉悦心境,以此培养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有效地增强体质。

四、要关注个体差异

让田径教学灵动起来 篇7

陈老师分析了水平四 (七年级) 学生的学情, 结合快速跑系列教材特点, 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 设置了多种新颖有趣而且有效的手段, 提高了蹲踞式起跑学习的趣味性, 同时激发了学生的运动情感,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可取之处

1.把以提高身体素质、传授技术知识的教学内容融合到有情节和要求的特定场境中, 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如, 在导入游戏中, 教师用“白天黑夜”引入主题, 主体内容中教师设置了“时空隧道”、“追风少年”, 结束部分使用了“高人”、“矮人”游戏, 凡此种种, 都具有很强的带入感。由此可见, 在水平四阶段适当采取游戏化、情境化的教学方法, 可以提升学习的自觉性和实效性, 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都处于不断兴奋和跃跃欲试的状态, 忘记了练习的疲劳。

2.七年级学生自主意识有所加强, 他们会抵触自己不感兴趣的运动项目,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而本节课采用的纸片这种器材具有直观性、安全性、便捷性、实用性, 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一用到底, 让学生乐于接受, 使学生体验到参与和成功的乐趣。在本节课中,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重难点采取了相对应的应对策略, 纸片器材的使用丝毫无碍技术动作的要求和形成效果, 反而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可见器材的高效使用, 不在于物的经济价值, 而在于它的实用价值和使用时机。

3.教学结构设计合理, 过渡自然。课堂从一开始就引人入胜, 诱发学生最佳的心理状态和练习激情, 接着教师创设了很好的教学情境, 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 通过教师的引导, 师生同做、自由练习、结伴练习等组织方式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也让他们在运动过程中体验到快乐, 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各项运动的方法与技能,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意识, 提高了学生的运动能力。

4.教师在蹲踞式起跑发令中运用了英文On your marks、Get set、Go, 是一个比较好的尝试, 让学生有一种比赛现场感觉, 也更容易投入练习热情, 学生还能据此学到一点英语知识, 甚至可以说是丰富了体育课的内涵。

二、几点提醒

1.我觉得如果田径教学过分侧重于技术的掌握, 强调技术的系统性, 就容易走进死胡同。比如, 衡量学生做的动作正误是否要精确到量角度的程度, 值得商榷。

2.从体育课堂教学方面而言, 是为了教学 (目的) 去用器材, 而非为了用器材去上课, 兴趣固然可以从别致的器材上获得, 但关键还在于方法手段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此外, 陈老师在课上使用了学习资料 (纸片) 和评价表。那些学习资料上的动作示意图要尽量清晰、正规、不变形, 而且动作的口诀以及图片解释说明字数要尽量精炼。由于学习资料 (纸片) 同时也是教学辅助道具, 比较轻便, 要考虑到在有风的情况下该如何应对。

3.蹲踞式起跑课堂教学, 除了要加强反应能力和起跑能力的练习, 还要注意起跑与加速跑之间的衔接。课堂教学主体部分为蹲踞式起跑内容, 主要练的是下肢, 那么在后面的课课练里面最好不要再练习蹲跳之类的下肢项目。

4.自主合作练习需要学生的一些基本素质, 如, 一定的纪律、合作对象的分配和选择、阅读资料的能力等, 有一点欠缺就会影响到自主合作的效果。此外还需注意一些细节性的东西, 如, 学习资料可以在课前分发, 不要耽误课堂时间;阿拉伯数字的标识、标点符号要规范 (课次:1/4, 很不正规;标点时有时无, 规格也不统一) ;学习资料可能是41份比较合理, 教师自己也需要一份;运动负荷没有文字表述, 但按照执教者的负荷曲线图所示, 在学生运动负荷上还需要加强;文字表达还要少而精, 如, 对课堂教学重点的描述就显得比较长。总之, 教案是一种“预”, 一种“备”, 和实际操作之间还需要有一个桥梁, 上课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三、感悟

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探讨 篇8

一、当前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不重视 。

田径主要指 跑 、跳 、投掷等运 动 ,包括短跑 、中长跑 、跳远、跳高、铅球、铁饼、标枪等具体项目。 与高中学生酷爱的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相比,田径运动显得枯燥、乏味,不受学生喜欢。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虽然规定了课程的目标,但对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只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教学范围,哪些内容是必须在高中阶段完成的,哪些内容是在高一、高二还是高三必须完成的,都没有做出具体说明。 受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往往忽视了田径运动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活动,致使田径教学受到影响。

2.目 标不明确 。

高中体育课中田径项目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身体健康,体质良好,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并具有终身体育思想的中学生。 目前的体育教学,教师却用大量时间进行大量单一的项目教学和训练。 要跳远就是纯粹的跳远,要跳高就是纯粹的跳高,简单的技能传授之后,就是大量的练习,紧接着就是考核, 没有项目延伸。

3.考核方式不科学 。

高中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更多的是看重学生对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体育田径教学也是如此,在最后的考核过程中教师主要是看重学生的运动技能, 这样对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差但是热爱体育的学生就会造成心理方面的打击,严重影响学生对体育田径的学习兴趣。

二、解决高中体育田径教学问题的对策

1.转 变观念 ,提高对高中田径教学的重视程度 。

面对严重的高考压力,学生更应该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使自身精力更充沛,进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青少年经常进行田径运动, 对他们身体的发育和成长都有重要影响,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协调发展。 所以, 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应该积极转变观念,重视发挥田径运动的作用,确定田径教学目标,在课时与硬件配备上都为田径教学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并通过田径运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高考做好准备。

2.优化组织形式 ,增加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积极性 。

传统枯燥的体育课堂组织形式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动作要领,导致领悟能力不同的学生取得的效果差异很大。 但事实上,与其他课程相比, 体育是一门非常适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程。 体育课堂可以通过穿插多样的课堂游戏,将技术动作巧妙地融入游戏中, 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游戏中进行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使他们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

此外,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内容标准规定比较宽松,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增加多样的教学内容。 教师和学生就可以根据课堂情况及学习目标进行选择。 在内容的设计中,除考虑学生兴趣外, 还应考虑到该项目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活动及终身体育锻炼, 如在田径教学内容中可以添加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和户外定向运动等,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3.切实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

在很多高中学校中, 学生都认为田径运动是相当枯燥乏味的,相关田径技能在一些学生看来没有了解和掌握的必要, 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内容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缺乏训练兴趣。 鉴于此,高中体育老师需要采取相应有效的解决措施,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参与田径教学的兴趣,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田径训练的积极性。 老师在实施田径教学课程之前,需要对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努力设计趣味十足、较为新奇的综合训练方式,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4.建 立全面评价 ,恰当鼓励促进步 。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首要的是注意内容的全面性,其次要注意采用定量和定性两个方式,当然多种多样也是很好的。 教学评价除了要考虑到学生对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外, 还要根据学生进步的大小和自身的身体素质进行评价。 另外,田径知识、田径技能掌握情况和学习感情形成过程等方面都要在评价的范围之内。 不仅如此,体育教师应全面考虑学生之间的不同,采用鼓励、夸奖、表扬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更多学生爱上田径运动。 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不仅不会因看不到自己的进步而灰心丧气,反而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处于积极的认知活动中,而不只是机械练习。

中职院校田径教学方法改革之探讨 篇9

1、什么是田径运动

作为体育项目的一种, 在我国发展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扮演了重要的运动角色类型。诸多的大型到奥运会, 小到校园赛事, 到处都有他们的存在。 它来源于人类长期实践, 为获得食物不断跑跳然后对果实数量做能力的表现, 从生活中长总结而来, 包括竞走、跳跃、 投掷等40多个比赛项目。 径赛主要是以时间计算竞走和跑的成绩的, 而田赛则是用高度和远近划定跳跃和投掷成绩能力田径运动是径赛, 田赛和全能比赛的全称。

竞技的范围:田赛和径赛、公路赛跑、竞走和越野赛跑。 具有竞技性和健身性的特质。

2、田径运动的意义所在

2.1、在运动项目中扮演了关键的基础作用

在人格的塑造上, 有规律合理的参加田径运动, 能全面培养人的身体素养, 锻炼坚持、速度、力度等的能力;还能够减轻生活压力和负担, 促进生理和心理能量的循环、发泄和调节。有规律合理地参加田径运动, 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和内部器官功能力。 再者, 田径运动的强度大, 灵活, 不需要太多特别的设施设备来维持运动的进行, 不受限制。

2.2、源远流长, 普遍认同

田径运动在我国很久远的时期便开始蔓延开来, 在一开始主要是以余暇时间进行的户外活动以及为获取生活资料, 不断的循环的行动中成一种技能, 后来逐渐将行走、跑跳、跃作为练习和比赛形式。

3、我国中职院校田径教学现状

3.1、中职院校教育目标设置的不适应当代社会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教育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的或者具有初中教育水平的人群, 接受接近三年的学习时间要求。 目标在于根据社会的岗位需求, 有针对性地将学生训练成与时代相适应的技术型人才。然而现阶段的中职院校更多地是表面上书本教育, 缺乏充分的技能设施设备学习, 更重要的是学校的教育目标在处理健康根本的问题上, 没有合理科学的措施或者说相违背。因此, 我们要加强教育学习与锻炼健康的密切关系, 整合不良因素困扰。

3.2、中职体育教学内容与社会不接轨

长期以来, 高校扩招, 中职学生普遍文化知识水平偏低, 以及对于田径运动的学习上, 我国体育开展非常有限, 涉及很少, 所以本身学生的身体素质差一点, 此外, 当代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 没有吃过什么苦, 使得锻炼的机会就更少。社会发展很繁杂, 可以接触到的面很广, 部分学生平时以自由发展兴趣活动, 缺乏合理有效的训练, 并不了解真正的足球、棒球等规则, 但是很多教师依然坚持老旧的教育风格, 使得学生不能接受, 造成逆反心理, 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3.3、中职体育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错位

中职教育依旧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 以教师为中心, 灌输式进行。 就算是改变了顽固陈旧的教学方式, 很多教师却过度的放手学生, 任其自由发展, 没有恰当的限制, 反而容易误入歧途。

4、浅析改革对策

4.1、变传统教学模式为快乐体育教学

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 快乐是一种心理体验, 是人类情绪中重要正情绪, 需要的满足是激情快乐体验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你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 快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4.2、创新教学, 克服教学模式化, 进行恰当的中心建设, 主题明确

需要对教学方法的更新看中一些, 随着不同时代学生特点更新教学法。另外, 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心里环境, 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 教学过程中, 要相互尊重、信任、配合。

4.3、遴选教学内容、改革考核方法

教学的成功案例很多, 课题的研究方法也不少。不同的环境, 不同的人群, 具有不同的特色, 在教学过程过程中, 压迫结合实际, 根据当时的状况灵活的运用改变教学方式。

4.4、加强田径教师队伍建设

田径教师是体育课程系统的管理者, 也是田径教学的行动者, 他们的素质、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 还有教育质量。 所以, 教师队伍建设上, 要严格的限制和考核。

5、总结

中职院校的田径教学应科学地根据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和任务, 规划合理的田径教学课程, 综合各种教学资源, 努力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力量, 大胆进行革新, 发展终身体育、加强健身的意识和能力, 促进体育田径更好地发挥灵活性、娱乐性、前瞻性、健身性、知识性、技能性等于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同时, 我们要相互监督, 学习, 展示各自的良好教学方法, 定期考核。

参考文献

[1]唐静萍, 张传峰.关于高校田径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04) .

[2]钱景虹.对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改革设计[J].辽宁体育科技.2002, (06) .

[3]王维, 张丽彦.对高等院校田径运动走向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 (06) .

中职院校田径教学方法改革之探讨 篇10

一、当前中职院校田径教学的现状

田径教学面临困境, 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而且逐步在萎缩, 这必然对田径运动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1. 社会情境因素。

随着社会的变迁, 人们对费力的运动看法发生了转变, 很多情况下, 体育锻炼仅凭一时兴趣而进行。这种社会因素同样也影响到了学校教育, 使得学校体育课忽视了田径教学。且在田径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一种消极应付的态度。而学生所表现的这种懒惰行为, 也是我国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

2. 田径教学的竞技化因素。

很多人认为田径运动属于竞技运动项目, 因此是运动员的事情。这种想法直接导致了学生没有将田径运动和健身联系起来。在加上现在的田径教学手段, 形式单一, 技术难度大, 缺少趣味性, 这也是导致学生兴趣缺乏的原因。另外, 在教学中, 大多以统一的技评、达标标准来要求个体差异明显不同的学生, 许多学生难以达到要求, 因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3. 学生个体的主观因素。

当前的学生大都属于独生子女,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很少有学生每日坚持晨跑, 自觉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在上课中大部分学生对跑的项目不感兴趣, 特别对耐久跑情绪低落, 没有信心和毅力完成练习;对跨栏跑没有胆量和勇气;对投掷项目没有兴趣和能力。多数学生常以变相的抗拒行为消极应付。

二、中职院校田径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

1. 应确立正确的田径课程教学指导思想。

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 充分考虑现代社会对田径教学的要求, 树立起现代田径教学观念, 才能打好田径教学改革的基础, 其他学科的经验也证明了这种思想引领改革的基础性作用。

2. 田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是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核心。

高校田径教学的改革首先要从田径课程设置改革和合理选择田径教学内容为起点, 也是田径教学改革的核心。田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目标、现代社会对田径的要求、学生的兴趣以及学校拥有的田径场地设施为依据。要尽可能地考虑学生的兴趣, 吸收一批深受学生喜爱的时尚、新兴项目如:如野外生存、定向运动、体能训练、体育游戏等课程的因素。

3. 改进田径教学方法, 提高田径教学效果。

现代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要求达到学生终身体育的目的, 以及加大创新能力等现代综合能力的培养, 因此, 传统的那种竞技体育的田径教学方法与模式已经远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要求, 加大对田径教学方法的研究, 形成新型的田径教学方法体系与模式是执行新时代田径教学指导思想的有力武器。另外, 应充分动员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能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做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4. 现代学校田径教育评价体系可以保持田径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

论高校田径教学改革 篇11

关键词:高校教育;田径教学;教学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开始关注自身身体素质。我国从高校阶段培养学生体育能力,首先从田径教学开始。大学生通过田径锻炼,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耐力、速度、力量等生物性能力,还可以在锻炼过程中培养自身勇敢顽强的精神与品格,因此田径运动从多个角度而言,相比其他体育运动更为重要。田径运动在我国高校被普遍作为基础运动项目,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型教学理念的建构导致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田径教学与当前社会出现了明显的分离,特别是部分高校对新型教学理念的认知并不全面,容易出现误解等状况。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对田径教学改革做深入分析。

一、高校田径教学现状

田径运动是人类历史上被首次列为人类体育项目的运动,它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经过上千年的历史,田径正式成为体育运动而被当今各国列为体育之祖,它也是我国高校教学与体育活动相结合的代表,也是其他体育项目的基础。田径运动在人类自然运动基础之上,可以有效地发展个体本身的力量、速度、柔韧性等,并促进不同运动项目技能的有效成型。

目前,随着高校教学改革进度的加深,高校内部普遍实行项目双向选择模式或社团模式,并在实践过程中以“快乐体育”为理念进行具体的体育运动训练,且一些比较大众化、娱乐化的项目也被纳入到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当中。在此社会条件下,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关注程度在逐渐下降,根据相关权威调查显示,我国高校中只有40%开设了田径课,它逐渐被篮球、网球、乒乓球等项目替代。此外,因选课人数不足而不得不停课的高校也不在少数,目前田径项目被冷落成为了社会事实。

二、高校田径教学问题

第一,教学理念以传统为主,缺乏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目前高校内部开设的田径项目仍然关注其竞技性,而不是锻炼性。在教学过程中追求田径的竞技训练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过分关注学生对田径项目中所包含的跑、跳等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与因材施教的理念建构,忽视了体育锻炼、运动能力与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融合,忽视了学生在具体运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第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有效地发挥学生主体性与主动性。教学活动的主题是学生,但是从整体结构角度来看,目前高校田径教学并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在对课程的安排上也没有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心理素质变化,教学内容多重复性,很多内容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就接触过,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并没有掌握合理的技能,也没有实现锻炼。此外,田径教学活动一般都是统一量化训练,没有考量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与负荷承载能力,而在教学中使用较大强度的教学手段,导致教学活动事倍功半,无功而返。

第三,对整体教学没有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传统评价体系是以量化标准进行的,学生很难达到该标准,传统田径教学考核内容集中表现在考核成绩与达标率方面,它只是集中表现了短时间内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数据资料,而不是对该项技能的真正掌握,且定量所反映的能力过于单调片面,只能通过数据显示出学生身体能力,而不能综合反映出学生的素质,包括心理、情感、品格等。

三、高校田径教学改革

第一,将因材施教与以人为本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建构起新型的教学理念模式。以人为本是21世纪我国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它指导我国教学的发展方向,在田径教学的内容选择上,一方面要考虑该项目可以实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还要考虑学生可以真正掌握该项技能,该项技能中所包含的潜在知识是否被有效利用。高校田径项目内容要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特点与现实身体素质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导致现代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下降,这就要求田径项目不能按照传统模式,过于高强度的训练可能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第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内容中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热情,体育项目的最终受益人是学生,而不是考核单位。因此,作为项目执行的主体,应该发挥自身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能力,并逐步提升运动强度,有效地掌握该项运动内涵与技能标准。

第三,在传统评价标准基础上建立新型评价标准,打破传统标准的以单独定量为标准,转变为考量学生不同素质内容,包括心理发展、情感波动等方面,并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对学生进行动态测评。

参考文献:

[1]国伟,周利.多元智能视域下的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理论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8(15):93-95.

小议田径教学的准备活动 篇12

1 准备活动存在的问题

准备活动具有如此大的作用, 我们有必要关注田径教学中的实际状况, 了解其存在的问题, 通过一定的策略使之完善, 从而促进田径教学的有效实施和学生的发展。通过对现实田径教学的观察, 发现其准备活动存在着无目的性, 单一性和随意性的问题, 这大大抑制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1]。

1.1 准备活动的无目的性

准备活动作为整个田径教学的起始部分, 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出现了一种放羊式的现象。很多教师采取的是一种放任式的管理方法,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自由活动。自由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性何在, 在这段时间中学生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并没有给予任何的指导, 以至于很多学生采取偷懒的方式, 回避了准备活动。另外一些有准备活动的学生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 对准备活动的强度、持续时间及与正式练习之间的间隔时间等不甚了解, 最终也限制了准备活动作用的发挥。

这样的现象很大原因上与教师、学生的思想观念相关, 没有充分意识到田径教学中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因此在行动上出现了空缺, 这最终会影响学生对田径技能的掌握和身体素养的提高。

1.2 准备活动的单一性

在长期的实践操作过程中, 田径教学中的准备活动已形成了较固定的模式, 即组合性的准备活动模式, “组”和“套”之间呈现出一种横向和纵向的内在联系。动作的速率往往是由慢到快, 身体活动的范围, 一般是从上到下, 从大关节到小关节, 从局部到全身, 肌肉活动一般是先活动大肌肉群后动小肌肉群。这种组合性形式的准备活动, 由于长期沿袭, 已形成了刻板的范式, 使准备活动带上模式化、机械化和公式化的色调。这种千篇一律, 不断重复的准备活动, 对学生而言仅仅是一种单调的刺激[2]。长时间的单一的刺激不但不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宜兴奋, 反而会导致机体的疲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产生情绪低落、疲软, 没有继续从事练习的欲望和动力, 甚至会产生厌倦情绪。为了激发学生的情绪, 使其产生练习的热情, 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 就必须对这种组合性的准备活动加以补充和调节, 消除可能出现的这些消极因素。

1.3 准备活动的随意性

田径运动有多种类型, 短跑、中长跑、跳跃运动、投掷运动等, 不同的运动应匹配不同的准备活动, 这样才具有针对性, 才是行之有效的准备活动, 也才能激发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准备, 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但现实的田径教学的准备活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教师采取的准备活动大多是慢跑和肌肉、肌腱拉伸, 意图使全身各系统处于兴奋状态, 使肌肉群进人工作状态。这种随意的准备活动忽视了准备活动要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符, 为教学内容服务。同时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安排和时间间隔的选择上也应有相应的差别, 而不能采取统一、不变的随意模式。

2 相应的对策

面对田径教学的准备活动中所存在的无目的性、单一性和随意性问题, 为了提高田径教学的效果, 促发学生田径技能的发展, 我们有必要对此做出相应的改善。提高对准备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提供多样性和针对性的准备活动, 同时要开发新的准备活动的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从而最终实现田径教学的目标, 提高学生的运动素养。

2.1 提高对准备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准备活动具有身体和心理多方面的作用。合理的准备活动, 不仅能调动起学生身体各机能的积极性, 提高人体的运动技能, 减低运动的损伤, 而且可以提升学生对上田径课的兴趣, 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进而在兴趣中学习, 在学习中体验乐趣, 提高体育能力。针对现实田径教学中准备活动的无目的性, 教师和学生对准备活动的忽视和懈怠, 我们要求加强准备活动重要性方面的教育, 促使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意识到其的重要性, 从而才能在行动中做出改善, 做好准备活动, 为田径教学服务, 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2.2 提供多样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有组合性准备活动和聚合性准备活动。现实的田径教学中的准备教学过多的局限于组合性的准备活动, 为了达到准备活动的多样性, 我们要求做到组合性准备活动和聚合性准备活动的结合, 给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准备活动。

不同于组合性准备活动, 聚合性准备活动是以田径教学基本内容的动作为中心, 把与它相同、相近、相联系的许多动作聚合在它周围。它们之间有着相互渗透、影响和相互诱导的关系。如在蹲踞式跳远教学中, 聚合在蹲踞式跳远这个动作周围的相关活动。

2.3 增强准备活动的针对性

针对不同田径运动项目采取不同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要有针对性、实效性, 活动的量要适宜教学活动的任务, 为基本教学的内容服务。准备活动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运动量不宜过大。如果准备活动期间消耗体力过大, 会直接影响基本内容的进行, 量小了会失去准备活动的意义。准备活动的内容应视基本部分的内容而定, 短、中、长跑, 跳跃运动, 投掷运动的准备活动应有一定的差别, 要适合不同运动[3]。

2.4 开发新的教学模式

田径教学中的准备活动长期来都是简单的慢跑和肌肉、肌腱拉伸活动, 学生对之已是熟视无睹, 提不起任何的兴趣。由于吸引力的下降, 使得准备活动和整个教学的目标无法很好的实现, 最终也抑制了学生运动素养的提高。对此我们有必要改善旧的教学模式, 尝试新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采取游戏作为田径教学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任务在于用较少的时间, 迅速将学生组织起来, 集中注意力, 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身体和心理方面做好准备。准备活动作为一堂课的基础, 它直接影响课的基本部分的完成。采用游戏的方式作为准备活动,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然游戏要经过精心的设计, 要符合田径课的内容、任务、目的等多方面的要求, 这有这有的游戏才能促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促进学生运动素养的发展。

采用电化教学的方式来从事准备活动。教师事先把准备活动编好, 提前发给学生, 通过多媒体加以展示, 使学生懂得准备活动的作用在哪里, 并在练习中加以体会。经过多次的积累后, 把多种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并加以分类, 使学生对多种准备活动有更好的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要求学生自己编排准备活动的教案, 经老师修改后再进行实施, 培养学生根据课的要求编排, 组织准备活动的能力。

2.5 激发学生在准备活动中的主体性

学习是学生能动活动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起的只是引导作用, 只有激发了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去自主探索, 自主练习提高, 才能最终提高自身的能力。因此在田径教学的准备活动中非常有必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给学生提供自主计划、活动、反思的机会, 促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积极去参与活动, 获得亲身的体验, 从而促发自身运动能力的提高。

3 结语

总之, 田径教学的准备活动, 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中应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关注准备活动中存在的无目的性, 单一性和随意性问题, 促发对准备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提供多样性和针对性的准备活动, 同时开发新的准备活动的教学模式, 促发学生的主体性, 从而实现田径教学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运动素养。

参考文献

[1]陆向荣.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 2005, 23:89-90.

[2]张健.中学田径教学改革[J].职业, 2011, 32:110-112.

[3]詹康, 李细元, 王克松.浅谈“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中学田径教学[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1, 10:57-58.

[4]吴东涛.再思中学田径教学改革[J].体育师友, 2012, 6:42-43.

上一篇:汽车回收企业下一篇:河北视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