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快乐的语文课堂

2024-10-08

创设快乐的语文课堂(共8篇)

创设快乐的语文课堂 篇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 思维活跃, 想象丰富, 记忆力增强。这就为我们在新课程标准下要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氛围提出了新的课题。

语文课上创设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多种方式:教学中补充作者身世、交代写作背景、教师精彩的范读、精心组织优美的教学语言、运用充满情感的语调、面带微笑让人如沐春风……总之, 一切能形成和谐氛围的方法都可以运用。

一、与时俱进, 更新观念

曾经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师在前面讲得津津有味, 学生在下面却听得昏昏欲睡。新课程标准的颁布, 教师的教学观念要主动更新, 应充分领会到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着它的教学过程既要教书还要育人, 明确我们的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是主体。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书、思考、感悟,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还要为学生的自主认识和发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教师的观念与时俱进, 才会从主观上寻求创设体现师生和谐关系的语文课堂的方法, 才能使语文教学在良好氛围中进行。我们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 灵活的课堂, 精彩的课堂。

二、精心预设, 注重生成

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 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学习, 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 并在教学方案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 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教师在备课时要广泛深入地钻研教材, 在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 对新授知识要前后贯通。还要备学生, 要对过程多做假设, 多模拟一些情境, 多考虑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还要备教法, 要施行分层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只有精心预设了, 教师在课堂上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 胸有成竹地与学生进行对话, 也才有可能收获更多未曾预约的精彩。

课堂上如果生成了一些事先没有预设到的,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将问题解决, 这不但能使教学过程流畅, 还能提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而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必须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恰如其分地引导和启发学生,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身的教学愉悦感, 提升教学效果。

三、真诚沟通, 营造和谐

卡耐基说:“人类的性情中最强烈的是渴望受人认同的情绪。”教师应真心欣赏学生, 及时肯定, 营造师生和谐的心境。尤其是对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 教师更要多鼓励关怀。

师生间用真诚、信赖建立的情感是创设和谐课堂氛围的金钥匙。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就要求教师心里装着学生, 蹲下来和学生近距离接触, 和学生交朋友。学习上要一视同仁, 不偏爱优生, 不放弃差生。课堂上, 教师要善于跟学生交流, 学生想发言并跃跃欲试时, 马上给他送去信任和鼓励的目光;学生开小差时, 用无声的动作、善意的笑容提醒他, 让他心领神会。当师生情感相通时, 我们的课堂将会产生强大的共振效应。当学生盼望着教师走进课堂, 用情感在课堂上与老师交流, 这样的课堂怎么会不和谐呢?

四、意识培养, 追求和谐

据心理学家认可的数据表明:学生上课时, 专注地听老师讲解, 不作笔记, 也不作回答, 教者传出的信息有百分之五十左右可以被学生吸收;倘若学生边听边记边思考回答, 被吸收的有效信息可达百分之七十左右。上课时,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引导学生像海绵一样主动去吸收知识, 改变凡事等老师讲的习惯;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寻求答案。

平时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说, 乐于说, 笔者经常将问题分解给不同层次的学生, 以鼓励为主, 消除学生怕答错题而挨批评的心理障碍, 让大多数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遇到不同意见时, 鼓励学生争论, 培养其努力阐述自己观点, 采纳他人正确意见的良好风气。时间一长, 不仅培养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更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也在积极竞争的课堂气氛中提高了。

五、借助课外, 丰富课内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 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发展个性、展现才能。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比如在教学初一第一单元时笔者组织了整个年级的手抄报比赛, 并把优秀的作品在学校橱窗张贴, 极大地激发了初一新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春日融融的日子里, 将作文课堂移到室外, 让学生在校园里寻找春天的踪迹, 细心观察后所写的文章质量明显提升……一系列的活动, 让学生感觉语文课上起来还是很轻松、很愉快的, 他们就愿意上, 喜欢上, 对于自己喜欢的课和喜欢的老师, 课堂上怎么还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呢?

成功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创设积极主动、美好和谐的课堂氛围, 去“唤醒沉睡的潜能, 开启幽闭的心智, 放飞囚禁的情愫”, 把学生的思想真正呈现出来, 使师生能共同获得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这样, 我们的教学便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学生也会快乐成长成才。

(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

创设快乐的地理课堂 篇2

关键词:创设 情境 快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187-01

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地理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应试教育直接影响着地理的教学。由于地理科目中考不考,学校不重视,学生本来学习负担大,对于中考不考的科目地理来说,上课时学习兴趣不高,有时又要搞第三产业—— 做其他科目未完成的作业等。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被迫”学习地理,这样的课堂经常死气沉沉,也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用脑不卫生等。面对地理课的这种状况,作为地理老师,有责任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成为各种能力和积极性的培养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地理课堂上,让学生能够“活”起来,让学生上堂快乐的地理课尤为重要。

怎样设计变才能使地理课成为学生快乐的课堂?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学习现代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思想和新的教学理论,要将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并结合地理《课程标准》的“改地理学习方式,开放式地理课程,建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的基本理念设计出适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能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情感、意志等,以多种方法和手段,激起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引思,学生学习会热情高涨,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学生将不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速度与程度将会大大提高。

引起他们的兴趣、爱好、并能积极参与的快乐地理课堂。

如何创建快乐的地理课堂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

1 新颖、感兴趣的话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入”是地理课的“钥匙”,合适的钥匙会很容易地打开地理课堂的大门,顺利地进入地理课的教学。恰当的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和欲,还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快乐的学习。

我们正在学习的教师远程培训《国培计划》,其中的观察课《地图》,老师开始是这样设计导入的:

我们班要开家长会,如何让家长快速地、准确地找到班级的位置呢?学生马上想出办法来:画一张地图给家长,然后让他们找到地图上的校门,进门找班级的路线,然后就找到班级了。于是教师紧接着把上节课同学们的作业选出几张同学们画的平面图来,学生此时会很期待着老师拿出他们的作品来。这样,教师自然地、顺理成章地打开这节课的大门。这样的设计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非常容易接受,自然而然地进行新课的学习。

再如:学生在学习《地球的运动》一节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是白天,那么美国现在是白天还是黑夜呢?学生们会感到非常好奇,马上就会思考,美国在哪个大洲?美国是白天还是黑夜?他们怀着一颗好奇的心理,发自内心想知道这个答案,这样,学生就会投入到快乐的学习中去。

这两节内容的导入,都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体现了地理课标准的理念。

2 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到快乐

地理科不同于语文、数学、外语等中考科目,但丰富多彩的地理事物,如:美丽的西双版纳,世界出产石油最多的地区,利比亚在哪,会让学生们尽情地享受在其中,感受美好的自然环境和人类创造的幸福生活,因此,学生们会快乐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3 创设学习情境,指导学生们探讨于其中—— 学习也快乐

前面提到《国培计划》学习中的《地图》一课,老师选中上节课留作业口几个同学画的平面图,分发给已经划分好的各小组,请小组长带领组员评判校图平面图,并用幻灯片展示出要求:(1)请同学们找出几幅校园平面图口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归纳总结图口存在的问题。(2)对图中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案,使其更完美。教师的设计是针对口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好奇心强,喜欢表现自己,在老师给出了评价的要求前提下,学生会乐于去做,进入快乐的学习状态。

我在讲授《水资源》一课时,首先给同学们播放一段视频:在我国西北部地区,村民们每天清早都争先恐后地去买水,这些水是从二十公里以外的镇上运来的,这里的人们只能两三天洗一次脸,洗完脸的水要储存起来,孩子们期盼下雨,因为大家几乎一年没有洗衣服,洗澡也很少,下雨的时候,孩子们都拿着水盆去接雨水,平时,十一二岁的孩子也要去很远的地方去挑水,小小的身躯被水桶压得弯弯的……看到此情此景,善良的同学们会被这些镜头深深地触动他们纯洁的心灵,在此情境口自觉、主动地学习和探究,健康地用脑即积极地学习、快乐地学习。

要提高课堂的心灵震撼力,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有心于学生的心灵成长,有心于平时的知识、资料和技能的积累,有心于自身的生活经验。

我们无法奢求每堂课能撼动学生的心灵,但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让更多的课堂触及学生的灵魂。

4 快乐做作业

我在讲《经线和纬线》一节后,给学生留了这样一个作业:回家让你们的家长买一个圆圆的西瓜,在切西瓜前,先把西瓜当成地球,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做:(1)在西瓜的根部和顶部分别标出南极和北极。(2)用铅笔或油珠笔在西瓜上面画出赤道200 W和1600 E,并观察200 W和1600 E两条经线的关系(我们平时不吃西瓜皮)。(3)分别沿赤道和200 W与1600 E来切,分别会把地球分成哪两半球。

基于在学习《经线和纬线》这一课的季节,正是西瓜等水果成熟的旺季,非常便宜,几元钱便能买一个,非常容易办到,而且完成任务后,还能大吃一顿,解暑消渴,这样,学生不但检验了学习知识,还痛快地大吃一顿西瓜,能不快乐吗?

教师布置作业的方法要具有多样性,既有一般的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又可布置一些有关联系本地实际问题的思考与练习。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全班学生都有适合自己实际能力的作业,既能从作业口得到能力的培养,又能体会到完成作业后的愉悦。让同学们既提高了成绩,又能快乐地成长。

总之,在地理课的学习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快乐地收获。

参考文献

[1]赵骥.中西方“愉快教育”理论比较[J].昭通是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48-51.

创设快乐的音乐课堂 篇3

一、改变模式

传统的唱歌教学模式是:听赏音乐或老师范唱 (同学们听了, 觉得很好听, 真优美, 很想学唱, 兴趣来了) ;学唱歌谱 (兴趣一下跌落低谷) ;学唱歌词;富有艺术性。这种模式呆板又全然漠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新的模式:欣赏歌曲;直接唱词;再学唱曲谱, 其效果却较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学习曲谱的畏难情绪减少了。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精神, 促进了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积极性, 学会了体验情感, 表达情感。歌唱是感受、体验情感最直接的手段, 好的歌曲作品, 词与曲结合得浑然一体, 天衣无缝。在唱歌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听录音带, 使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 更要提高教师的范唱水平。用教师自身对音乐的感受和激情直接启发、感染学生, 再通过学唱歌曲准确地表现出来, 让音乐在同学们的心灵中生根。这样, 唱歌就成了学生最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 也成了他们最能直接抒发情感、愉悦身心的一种方式。

二、用科学方法歌唱

初中学生正处在变声期。这一时期, 他们甜美、清脆、嘹亮的童声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声音沙哑、音色多变、高音上不去等状况, 甚至连音准也掌握不好。这使他们产生了困惑心理、畏难情绪。一些学生就不再愿开口唱了。还有一些同学在歌唱时不是在“唱”而是在“喊”, 尤其到高音时, 喊得面红脖子粗。虽然声音大, 但声音粗糙, 缺乏美感。为了纠正这些现象我在给学生讲明变声期生理现象、变声期的嗓音保护外, 着重强调用科学方法歌唱, 在平时教学中作了3个方面的训练。第一, 用正确的姿势歌唱。特别强调头要端正, 不能前俯后仰, 肩部、颈部、面部要放松, 不可紧张僵持, 等等。第二, 用科学的呼吸方法歌唱。吸气时要吸到位, 气沉丹田, 用闻花香、抽泣等来启发学生练习。呼气时, 要保持好吸气后的状态, 不要一泄而出, 使气息有支持点地呼出, 可用吹生日蜡烛来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 声音就自然、通畅了, 对喉部的压力也减少了。第三, 用弱声歌唱。变声期声带一般有轻度充血, 不利于放声唱, 一律用小声, 轻声唱。也就是依靠少量而柔和的气息支持、控制发声。这样学生能感到歌唱的舒适, 还在各自唱的同时能听清自己的声音, 避免了学生声嘶力竭的“喊唱”, 让学生们自觉追求高雅、抵制庸俗的音乐意识。

三、创编歌词

同学们很喜欢创编歌词, 以歌曲《军民大生产》为例。男同学很快编好了歌词, 并开始积极试唱。女同学就不同了, 歌词创编得倒是很上口, 可她们就是不敢大声演唱。一个女生说:“这首歌女生独唱不好听, 要是大家一起唱就能唱出来!”我意识到自己的教学预设出了问题, 没有关注到初中女生怕羞的心理特点。我果断地将独唱改为请全班女生齐唱创编的主调部分歌词, 再请全班男生配合齐唱歌曲中的衬词部分“吼嗨!”这样的演唱形式马上得到全班同学的一致响应, 只要女生一唱完主调歌词, 男生就迫不及待地应和“吼嗨!”课堂气氛完全可以用“火热”来形容。我又在肯定的基础上对女生提出了改进要求:“要是声音更洪亮、更整齐一些就完美了!”“男同学的拍子卡得真准, 声音也够洪亮, 要是能避免喊唱就更好了!”这下同学们演唱得更起劲了, 每个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这节课后, 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敢大声唱歌了。

四、竖笛演奏

以八孔竖笛起始课为例:刚一上课, 我就用竖笛吹奏了一曲同学们喜欢的动画片《天空之城》主题曲, 同学们惊喜地发现竖笛的音色如此优美;接下来请学生观察自己的竖笛, 让他们发现竖笛的结构特点;再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法吹奏出第一个音时, 所有孩子都是专注的, 每个学生都想第一个吹奏出纯净的笛音。在我的及时激励性的评价下, 95%以上的孩子在竖笛起始课中能学会“Sol、La、Si”三个音的指法;认识三个音在五线谱中的音位;知道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同学们完整地吹奏出《小宝宝睡着了》《玛丽的小羊羔》这两首歌。我看见很多孩子眼里闪烁着快乐和自信的光芒, 很显然, 这节竖笛起始课带给了同学们愉悦的感受。

创设思想品德快乐课堂 篇4

一、提高教师素质,奠定快乐课堂的基础

快乐教学的前提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立身之本,也是教师立言、立行之本。而人格魅力的核心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在学习中提高自己,为快乐课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充分备课,做好快乐课堂扎实的准备工作

备课是教师对课堂进行充分准备的过程,扎实的备课使教师对与课堂相关联的知识有一个系统、整体的了解,对课堂的有效运行成竹在胸,能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心理负担,从而游刃有余地运作课堂。

三、教师应以积极的情绪投入课堂教学

“快乐”是情感的体验,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教师组织教学,调控情绪的积极心理,是成功教学的条件。教师灿烂的笑容、愉快心情,积极的情绪会感染学生,学生受到教师积极情绪的感染,会心情轻松,积极参与课堂。为此,教师每次上课之前,应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课堂教学。当教师心情轻松、愉快的时候,无形之中,孩子们也会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变得快乐、自信,从而积极地投入课堂。

四、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例如,在上“尊重平等的人格”一节时,教师指导学生表演小品《胖子和瘦子》。表演情景如下:刚下课,瘦子站起来,对着胖子的位置,边做动作边唱:“好一只大肥猪圆不溜溜”,胖子蹭地站了起来说:“你是什么?你是竹杠!”同学们哄堂大笑。教师问:“大家为什么笑?”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他们相互辱骂,自尊心受到伤害。”一个简单的场景,学生们懂得了,若不尊重别人,自己也会受到伤害的道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瘦子行为的错误之处,指出瘦子以牙还牙,没有解决问题,为自己挣回体面,反而有可能激化矛盾。教师再引导学生在日常行为中要遵守行为规范,自尊自爱。这样把所学理论和身边实际结合起来,从而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俱全,给学生极大的感官享受,刺激学生的“快乐”神经,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同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漫画、小品、相声、歌曲等艺术形式灵活运用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投入到本课焦点话题的讨论上来。

六、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的教学气氛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品德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那种专制、高压、充满火药味或冷冰冰的、唯命是从的课堂气氛是不会有“快乐”可言的。因此,老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提出独特的见解,大胆和教师论辩,在论辩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七、规避无效快乐,创建有效快乐课堂

快乐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过程快乐,结果也快乐;第二种是过程虽然艰辛,但因为有收获也会获得成功的喜悦;第三种是虽然过程快乐,但因活动没有价值,便产生懊悔。课堂关键是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围绕课堂教学,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快乐”,而忘了课堂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要注意对快乐教学的适度把握,不能“快乐”无度,让学生乐不思学,影响知识的有效掌握。

创设快乐的语文课堂 篇5

一、引用广告, 幽默课堂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广告由于其家喻户晓的影响而备受厂家的重视。广告具有短小精悍, 琅琅上口, 富含哲理的特点, 对于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广告词, 如果在课堂中运用, 不仅能增强课堂的幽默性, 而且有利于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如:在讲“颠倒黑白, 是非不分”的危害时, 引用盖天力药业集团的广告词:“白天吃白片, 不瞌睡;晚上吃黑片, 睡的香”。可以这样设疑:如果黑白颠倒, 会怎么样?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 会影响学习、工作, 甚至产生安全问题等等。通过如此设疑, 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较为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二、巧用诗歌, 诗意课堂

课堂教学的真善美到一定程度, 便是一幅画, 一首诗, 诗和画中的学生, 也有了超然的空灵和雅致。在教学中, 恰当运用一些诗文、名句, 不但能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 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的审美情境, 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 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而且有利于心灵和人格的健康发育, 如:在学习“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可以这样导入, 在同学们掌握的诗词中, 哪些是描写环境的呢?学生可以说, “两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天苍苍, 野忙忙, 风吹草地现牛羊”, 在充满诗情的诗歌朗诵中, 自然导入本课。诗意的课堂含有对学生心灵的呵护, 又引发学生自主参与, 唤醒他们心中对生活的热爱。

三、妙用流行语, 活跃课堂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是有限的, 超过一定的时间就会产生疲劳, 注意力分散。同样, 学生的注意力也是如此, 如果课堂一味的讲重点知识, 学生也会容易分散注意力, 如何解决呢?课堂上适当利用一些流行语, 可以使学生的头脑暂时得到调节, 从而集中精力, 好好学习, 例如, 小沈阳的“有还是没有呢”, 宋丹丹的“下蛋公鸡, 公鸡中的战斗鸡”, 赵本山的“你以为你穿了马甲, 我就不认识你了”。这些流行语, 能活跃课堂气氛,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 带有时代色彩的新鲜词, 也有同样的效果, 如“雷人”“潮人”等。

四、时事新闻, 激情课堂

政治课是一门常讲常新的科目, 我们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 更具“三贴近”原则, 政治课要引进时政, 定能让课堂焕发新的激情。

中学生处于朝气蓬勃的年龄, 思维活跃, 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书本的知识, 而是更加渴望学习新的知识, 想了解课本以外的精彩世界, 这就使书本与新闻的结合成为一种必然。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要密切关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 并在课前注意收集和整理, 这样才能在政治教学中对鲜活的新闻与政治教材知识点的有机结合做到游刃有余, 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走出校园, 走进社会, 开展各项活动, 为上好政治课引进活水。

此外, 引经据典, 巧妙地使用修辞和成语、名人名言、俗语、歇后语等, 充分发挥中国语言的精彩性特点, 恰到好处的使用, 有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和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 获得无穷的乐趣, 从而做到人格与心智同时发展。

创设快乐的语文课堂 篇6

一、创设快乐情境,营造轻松课堂氛围

(一 )生活情境 ,创设熟悉氛围

数学这一学科本身就有着它的特殊性,许多知识点都显得有些枯燥、单调,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为了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感到轻松愉悦,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生活情境的设置,让学生感到熟悉,在熟悉的氛围中体会快乐. 例如:在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将学生带入到一个游乐场的情境中.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游乐园,同学们有谁能为我介绍一下游乐园里都有什么吗? ”当老师问完之后,学生们都积极地参与发言. 生:“游乐园里有海盗船、滑梯、过山车等好多好玩的东西. ”师:“嗯,游乐园里有好多能给我们快乐的设施,那么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设施都是什么形状的? 比如大家观察一下这个滑梯,是不是长方形呢? 大家再观察一下游乐园里的旋转木马又是什么图形呢? ”这时候学生就会积极地去寻找答案, 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中. 老师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成功地将学生带入到游乐园的这个情境中,这个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还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爱玩的心理,使得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为数学课堂添姿添彩.

(二 )游 戏情境 ,创设趣味课堂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游戏有着特殊的情感,都很喜欢做游戏,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就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游戏引入到数学课堂中,让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让数学课堂充满欢乐. 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反应能力. 例如:在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6~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教师将游戏引入了数学课堂.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6~9的乘法口诀, 之前我们也学过了2~5的乘法口诀, 那么现在我们就是1~9的乘法口诀基本上都应该掌握了,下面我们用这些知识做一个游戏,老师先为你们举一个例子:一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同学们你们自由结组,来做一下这个游戏,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准确. ”教师通过游戏的引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做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解放了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课堂游戏中自由发挥,让数学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而是活力四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巧妙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奇心是学生最宝贵的财富,教师要利用这一点来让自己的数学课堂更加的精彩. 巧妙地设置疑问是激发起学生好奇心的一个最好的教学方法, 数学课堂中的问题是最多的,如何对学生进行设问成为教师最大的一个难题,一个好的设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从数学课堂中感到愉悦. 例如:在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入本节内容的时候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跟随着老师的步伐共同去认识圆. 师:“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形状是圆形的物体, 你们都能想到哪些呢? ”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积极地举手发言. 生1:“我们用的硬币,还有篮球、足球、排球. ”生2:“还有我们吃的鸡蛋 . ”学生们的反应很激烈 , 都很积极地展示自己的想法,参与到老师的问题中去,这时候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最高昂,教师抓住这个机会,继续让学生去探索圆的概念,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来绘制一下这个圆,更深刻地去体会圆的意义. 通过对问题的巧妙设置,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数学课堂充满朝气.

三、实施科学评价,扬起学生自信风帆

教师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学生,有时候一句科学的评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今的教学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对学生的一些能力的培养, 还要注重一些情感教学, 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对学习数学知识更加的自信. 在数学课堂中多对学生进行一下积极的评价, 让学生充满自信,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也不要对学生进行严厉的谴责,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的对其加以肯定和表扬. 例如:在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和平移”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老师这儿有一个苹果,如果将这个苹果放到水星上去,是我们学的平移吗? ”这时一位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举起了手, 老师抓住这次机会让这名学生回答,但出乎老师意料的是这名学生回答的是错误的,但老师并没有立即对他进行否定, 而是对他积极回答问题的行为给予肯定,并给予表扬,之后再对学生的错误之处加以引导,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感到更加的轻松,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加的自信.

创设快乐的语文课堂 篇7

一、转变观念, 为激发学生兴趣提供前提

一位哲学家曾说过:“你可以把一匹千里马拉到水边, 但绝不能强逼着千里马喝水”。因此,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只有转变课堂控制者的角色观念, 才能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才能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如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努力构建“生本、生命、生活、生动、生长”的生态课堂;重建信任平等的师生关系, 倾听学生,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等。

二、情境引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说过:“在每一个年轻人的心灵里, 都存在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 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人的创造意向来源于强烈的求知欲望, 因此教师要创设情景, 引发学习兴趣。如在新授《难报三春晖》时, 我先让学生欣赏赵本山、范伟和高秀敏表演的小品《送水工》, 从中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分量以及母爱的艰辛;然后师生齐读孟郊的《游子吟》, 使“孝敬父母”“难报三春晖”在每个学生心里“扎根”;最后布置回家观察父母的穿着并与自己的进行比较, 让孝敬父母的行动在具体生活中落实。

三、问题、设疑、解疑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呈现问题, 然后设疑、解疑、解惑,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 口悱悱”的状态, 促使学生们积极思考。当学生的思维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时, 教师的点拨或解疑释惑就会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开阔视角。设计的问题或疑问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场”和具有逐步递进的层次性, 让学生感到亲切和“可摘取性”, 学生就会兴趣盎然, 思维随着兴趣在高速“旋转”。如在讲述《乐交诤友》时, 我播放了辍学在家的小李与社会闲散人员频频交往, 最终小李走上了犯罪道路的视频材料 (具体内容略) 。

四、变式探究增强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 在于体会到智慧能统帅事物事实和现象。”人的内心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寻者。为此教师在教学中, 要创设探究问题, 引情增趣。如在复习《承担责任服务社会》时, 我提供了材料《有肩就得挑担子》 (具体内容略) , 学生在回答指定的两个题后, 我让学生完成以下续写 (从3个不同的方面) 。

通过变式教学, 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更重要的是通过运用开发学生的思维, 增强了学生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五、教师的魅力增加兴趣

学生的兴趣要靠培养, 也要靠感染才能诱发出来。教师可以通过良好的态势增加学生的兴趣。如教师的态度、表情、姿态等。教师恰当的身体语言、和蔼亲切的表情、期待的目光会使教学一张一弛, 有声有色, 妙趣横生, 极大地增加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感到上思想品德课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苏霍姆林斯基深刻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 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一个教师如果富有严谨、简洁、精炼、准确的教学语言, 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增加学生的兴趣。如在讲述人格尊严权、姓名权、名誉权、生命健康权、肖像权等关系时, 我把人格尊严权比作树干, 姓名权等比作树枝, 把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浅显化了、生活化了。

六、激励赏识稳住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在因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力的地方, 才会产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用鼓励赏识的眼光稳住学生的兴趣, 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亲切的微笑, 赞许的目光, 激励的手势都是常用的方法。激励能让学生勇于探索, 甚至“敢犯错误”, 当学生出现错误时, 不去直面批评或者简单的纠错, 而是往往把错误当做一种精彩的“生成”, 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去发散、引导, 引导学生敢于尝试和创新。对于学困生取得的点滴进步, 要学会用“放大镜”, 让学困生取得“超值”的享受, 激发他们不断进步。

七、立体视听效果追加兴趣

多媒体教学,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以其丰富的内容、互动的界面, 打破了教学时空的限制, 给课堂提供了立体的视听, 大大追加了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了教学效果。如在讲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 我播放了太湖蓝藻爆发的场景图片, 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我国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以及采取的措施。这些问题的解决无不是学生兴趣追加的结果。

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创设 篇8

一、情景激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教学时创设相对真实的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与传统教学相比,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景创设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 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相似的情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如,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烟台的海》一课时, 考虑到实际情况, 肯定很少有学生亲眼见过烟台的海上景观, 没有亲身经历过也就不能对烟台的海有直观的认识, 对文章中所描绘的烟台的海的种种美景也不会产生很多共鸣。于是笔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烟台的海景的情境 (播放了几个烟台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海景的视频) , 学生仿佛和作者一起, 在声色具备的视频中欣赏着烟台春天的波光粼粼、夏日的波涛汹涌、秋季的波澜不惊、冬天的寒风逐波。在这样的情境中, 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丽的景色中去感受、去欣赏、去讨论烟台的海景, 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 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有效性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

二、探索生趣,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已经成为教学的主流, 如上文所述,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 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 越是新鲜的事物小学生的探索热情越高, 脑细胞运转得越快, 注意力越集中, 感知力和创新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知识教学时, 可以紧紧抓住小学生这一学习规律, 多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平台,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疑问就好比是打开学生思维的钥匙, 让学生在疑问中主动探索、研究, 然后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月球之谜》一课中, 由于上节课的学习是关于太阳的相关知识, 学生对太阳和地球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于是, 在笔者点明了本节课的主题, “月亮”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之后, 一位学生便问:“老师, 你说太阳太热不能像地球一样住人, 那么月亮都在晚上出现, 温度不高, 是不是能住人啊?”在这位学生的启发下, 其他同学的思维也开始活跃起来:“那月球上有水吗?”“月球有多大啊, 能住下我们这么多人吗?”“老师, 嫦娥姐姐是不是还住在月球上啊?”学生的各种疑问让笔者大悦, 于是笔者趁机说:“月球是一个很神秘的星球, 老师也不知道嫦娥姐姐是不是还住在月球上, 让我们大家一起到月球上去探个究竟吧。”学生带着好奇和疑问, 迅速进入文章学习, 学生也在旺盛的求知欲中不断的探索, 探究能力大大提高。

三、游戏固趣, 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除了好奇心, 好动爱玩也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小学教师都知道, 让小学生正正经经地坐好听完一节课是件难事, 他们的注意力容易被别的事物分散, 维持的时间也很短, 所以, 要让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教师就要在适当时间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多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 如, 表演、竞赛等,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并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的教学为例, 笔者在学生的学习热情慢慢冷却之后,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表演:学生六人一组, 分工合作, 一起研究文中三人的语言、动作、神态, 然后在小组内与同学分享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尽量与组员的观点达成一致。同时, 将文章改编成生活情景剧, 选出三个人分别扮演公仪休、子明和管家, 让学生在玩儿中学, 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将趣味课堂进行到底。

上一篇:指挥教学下一篇:数字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