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思想品德快乐课堂

2024-06-19

创设思想品德快乐课堂(共12篇)

创设思想品德快乐课堂 篇1

斯宾塞在《快乐教育》中指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快乐是一种感受,是对行为过程的满足感。心理科学研究证明,当一个人心情愉快时,脑垂体就会使内分泌系统积极活动,神经联系加强,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主动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政治,这应成为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不懈追求。那么,如何营造快乐课堂呢?

一、提高教师素质,奠定快乐课堂的基础

快乐教学的前提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立身之本,也是教师立言、立行之本。而人格魅力的核心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在学习中提高自己,为快乐课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充分备课,做好快乐课堂扎实的准备工作

备课是教师对课堂进行充分准备的过程,扎实的备课使教师对与课堂相关联的知识有一个系统、整体的了解,对课堂的有效运行成竹在胸,能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心理负担,从而游刃有余地运作课堂。

三、教师应以积极的情绪投入课堂教学

“快乐”是情感的体验,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教师组织教学,调控情绪的积极心理,是成功教学的条件。教师灿烂的笑容、愉快心情,积极的情绪会感染学生,学生受到教师积极情绪的感染,会心情轻松,积极参与课堂。为此,教师每次上课之前,应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课堂教学。当教师心情轻松、愉快的时候,无形之中,孩子们也会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变得快乐、自信,从而积极地投入课堂。

四、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例如,在上“尊重平等的人格”一节时,教师指导学生表演小品《胖子和瘦子》。表演情景如下:刚下课,瘦子站起来,对着胖子的位置,边做动作边唱:“好一只大肥猪圆不溜溜”,胖子蹭地站了起来说:“你是什么?你是竹杠!”同学们哄堂大笑。教师问:“大家为什么笑?”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他们相互辱骂,自尊心受到伤害。”一个简单的场景,学生们懂得了,若不尊重别人,自己也会受到伤害的道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瘦子行为的错误之处,指出瘦子以牙还牙,没有解决问题,为自己挣回体面,反而有可能激化矛盾。教师再引导学生在日常行为中要遵守行为规范,自尊自爱。这样把所学理论和身边实际结合起来,从而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俱全,给学生极大的感官享受,刺激学生的“快乐”神经,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同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漫画、小品、相声、歌曲等艺术形式灵活运用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投入到本课焦点话题的讨论上来。

六、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的教学气氛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品德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那种专制、高压、充满火药味或冷冰冰的、唯命是从的课堂气氛是不会有“快乐”可言的。因此,老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提出独特的见解,大胆和教师论辩,在论辩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七、规避无效快乐,创建有效快乐课堂

快乐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过程快乐,结果也快乐;第二种是过程虽然艰辛,但因为有收获也会获得成功的喜悦;第三种是虽然过程快乐,但因活动没有价值,便产生懊悔。课堂关键是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围绕课堂教学,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快乐”,而忘了课堂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要注意对快乐教学的适度把握,不能“快乐”无度,让学生乐不思学,影响知识的有效掌握。

总之,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应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注意调解自己的情绪,挖掘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快乐”因素,寻找优化教学的窍门,让学生在乐中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快乐”教学发挥其特有的风采。

创设思想品德快乐课堂 篇2

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改变传统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一些偏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视频展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进一步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呢?

1教学情境的主要特征

1.1 基于生活。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为此,创设教学情境,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这需要思想品德课教师平时关注国内国际大事、关注学生平时的生活,这样,才能创设基于生活的情境。

1.2 注重形象性。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为此,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华;其次,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既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

1.3 体现学科特点。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当然,教学情境应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物或场景。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阐明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即在思想品德课中要恰当的提问,引入思想品德主题思考。

1.4 内含问题。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目的性指问题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适应性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使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思维状态;新异性指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以使问题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这样的问题才会成为感知的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实际上也就是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1.5 溶入情感。情感性对教学情境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效。在思想品德课中有很多蕴含情感的故事,需要教师表露正面的真情实感。

2创设情境的策略

2.1 创设故事情境。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所以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走出照本宣科,空洞说教的误区,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着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并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发动学生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表演,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指导学生行为实践,促进知识内化,做到知行统一。

2.2 创设视听情境。思想品德教师应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视听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创设问题情境。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应在问题上下功夫,培养学生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和毅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活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并适时创设问题情境,做到精心设计,巧于提问,尽量让学生多思考,加强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自主探究、认知,同时让学生在情感、思想、价值观上有所收获。但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立问题情境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原则来合理地设置一些精致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看书找答案上;在组织教学程序时,要及时针对学生的发现活动做出适当的引导,使他们运用正确的思维规律,这样才能较好地发挥问题情境的积极作用。

2.4 优设评价情境。优设评价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求知欲热情,提高学习效果,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对学生的最终判决,而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促进和提高。所以,注意营造良好的评价情境非常重要。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发展实现个体价值,这一情境要教师去精心的营造。学生学习发言的过程中,一个满意的眼神,一个奖励的微笑,一个好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都是在无形中建构评价情境。尤其对于那些对学习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或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的学生,更要用最大的耐心、关心和尊重去对待他们,及时发现、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让他们在这种情境中体验成就感和荣誉感,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敢于迎接各种挑战。还有,教师应将单独的教师评价情境转化为学生本人,其他同学、家长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情境,这种多主体,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情境更容易深入学生的内心,促进他们自主地去探究,全面地认识自己。

创设思想品德快乐课堂 篇3

一、万事开头难,第一节课是关键

开学的第一节课至关重要。教师在开学第一节课,就要想办法让学生认识你、了解你、喜欢你、敬佩你。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才没有抵触情绪,才有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

我在开学上第一节课时,并没有上来就急着开始上新课,而是和学生拉起家常,先向学生做了自我介绍:我的姓名、学历、教龄、职称、家庭住址、手机号码、QQ号码、我的办公室地点、我的办公桌的位置,等等。将学历、职称、教龄这三个方面也告诉学生,一方面,让学生看到了老师的自信,另一方面,让学生从心底对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有一个初步的推测和判断,这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信心。告诉学生我的家庭住址,让他们有空到我家做客。学生会感觉到老师把他们当作朋友。告诉学生我的手机号码,让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困难,打电话给老师,老师一定会尽力帮助他,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告诉学生我的QQ号,是让学生知道老师不是一个落伍的人,老师和他们一样,喜欢上网聊天,以此来填补我和学生因年龄差距而产生的代沟。接着,我会告诉学生我今后在课堂上会怎么做:我不会当众批评犯错误的学生,不会当面给学生难堪、尴尬,我会在课下再处理问题。给学生足够的尊重。我会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论你的基础怎样,也不论你八年级时的成绩是好是坏,现在,你们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所有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有好成绩。我还会告诉他们,我将努力钻研教材,选择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喜欢思想品德课。很多学生听了之后,脸上露出微笑,那颗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咄咄逼人的老师,不是一个一上来就对他们提出这样或那样要求的老师,而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老师。面对这样的老师,哪还有学生再去扰乱课堂纪律,再不严格要求自己呢?这样师生的情感在默默地交流、融合,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共识。事实证明,在后来的教学中,我们师生拧成一股绳,密切配合,真是事半功倍。正如著名的教育家斯卡特金说的:“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的色彩,要引起学生的感受。”是啊!这样做理想课堂离我们还远吗?

二、亲其师,信其道——信任是基础

我在教学中,从正面刺激学生:思想品德课将是你们学得最出色的科目之一。我们不占用自习课时间,一门心思追求理想课堂,形成高效课堂。事实证明,学生成绩出色,他们也就非常相信老师。有的学生还积极总结学习思想品德的经验,例如有的学生在班级里打出广告语:每天早晨十分钟,学习思品好轻松!看,课堂就应该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

三、学以致用——教学生活化是突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由于受到教材的概括性和时效性制约,思想品德课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为此,我们要有目的地突破课程与教材,大量引进自然的、社会的真实现象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拓宽教育资源,使学生回归他们的生活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品德教育才真正有效果,才能真正构成学生的理想课堂。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课程回归真实世界和真实生活。以苏人版九年级思想品德中的《成长在社会》这一课为例,上课之前,我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你家的住房过去和现在有什么不同?你家增添了哪些家用电器,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你的长辈以前是怎样出行的?通过调查,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变化中感受到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上课时,让他们各自谈谈所做的调查,看看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提高,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教学活动中。

创设思想品德快乐课堂 篇4

一、引用广告, 幽默课堂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广告由于其家喻户晓的影响而备受厂家的重视。广告具有短小精悍, 琅琅上口, 富含哲理的特点, 对于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广告词, 如果在课堂中运用, 不仅能增强课堂的幽默性, 而且有利于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如:在讲“颠倒黑白, 是非不分”的危害时, 引用盖天力药业集团的广告词:“白天吃白片, 不瞌睡;晚上吃黑片, 睡的香”。可以这样设疑:如果黑白颠倒, 会怎么样?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 会影响学习、工作, 甚至产生安全问题等等。通过如此设疑, 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较为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二、巧用诗歌, 诗意课堂

课堂教学的真善美到一定程度, 便是一幅画, 一首诗, 诗和画中的学生, 也有了超然的空灵和雅致。在教学中, 恰当运用一些诗文、名句, 不但能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 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的审美情境, 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 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而且有利于心灵和人格的健康发育, 如:在学习“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可以这样导入, 在同学们掌握的诗词中, 哪些是描写环境的呢?学生可以说, “两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天苍苍, 野忙忙, 风吹草地现牛羊”, 在充满诗情的诗歌朗诵中, 自然导入本课。诗意的课堂含有对学生心灵的呵护, 又引发学生自主参与, 唤醒他们心中对生活的热爱。

三、妙用流行语, 活跃课堂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是有限的, 超过一定的时间就会产生疲劳, 注意力分散。同样, 学生的注意力也是如此, 如果课堂一味的讲重点知识, 学生也会容易分散注意力, 如何解决呢?课堂上适当利用一些流行语, 可以使学生的头脑暂时得到调节, 从而集中精力, 好好学习, 例如, 小沈阳的“有还是没有呢”, 宋丹丹的“下蛋公鸡, 公鸡中的战斗鸡”, 赵本山的“你以为你穿了马甲, 我就不认识你了”。这些流行语, 能活跃课堂气氛,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 带有时代色彩的新鲜词, 也有同样的效果, 如“雷人”“潮人”等。

四、时事新闻, 激情课堂

政治课是一门常讲常新的科目, 我们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 更具“三贴近”原则, 政治课要引进时政, 定能让课堂焕发新的激情。

中学生处于朝气蓬勃的年龄, 思维活跃, 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书本的知识, 而是更加渴望学习新的知识, 想了解课本以外的精彩世界, 这就使书本与新闻的结合成为一种必然。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要密切关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 并在课前注意收集和整理, 这样才能在政治教学中对鲜活的新闻与政治教材知识点的有机结合做到游刃有余, 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走出校园, 走进社会, 开展各项活动, 为上好政治课引进活水。

此外, 引经据典, 巧妙地使用修辞和成语、名人名言、俗语、歇后语等, 充分发挥中国语言的精彩性特点, 恰到好处的使用, 有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和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 获得无穷的乐趣, 从而做到人格与心智同时发展。

创设思想品德快乐课堂 篇5

摘要: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适当穿插优秀歌曲和趣味故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情境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并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具体场景,以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情境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用得最多的一个模式。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课 创设 教学情境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谈一下自己在思想品德课上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的几点尝试:

一、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

根据教学实际,恰当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来创设教学情境,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来。例如,在讲授“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时,我借助多媒体,通过图片和相关资料给同学们展示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又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在讲到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运用多媒体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图片;让学生讲一讲自己身边的变化:通讯方式的变化、交通工具的变化、衣着服饰的变化、住房条件的改善等,这样就拉近了书本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具体的现象联系在了一起,使思想品德课中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起学生的课堂激情。例如讲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漫画《红与黑》,通过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经济结构仍不尽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土地乱占滥用仍很普遍,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环境污染相当严重,部分地区已经超过临界状态,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相当尖锐。从而让学生深刻认识我国资源环境的现状,以增强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适当穿插优秀歌曲和趣味故事

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把情感目标放在第一位,所以只有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感、社会情感和思想品德情感,才能真正体现本学科的德育功能,完成德育任务。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适时的播放一些格调高雅、积极向上的优秀歌曲,穿插一些寓意深刻趣味性较强的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情感的一个有效手段。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例如讲到“中华民族大家庭”时,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讲到“科教兴国”时,播放《中国创造》;讲到“全面小康”时播放《越来越好》和《好日子》等,就可以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上升到感情层次,达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例如讲到“爱是高尚的情感”时,引入《骆驼妈妈》的故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集中到本课的教学内容上来,还可以借助这一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母爱的伟大,从而达到使学生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去爱母亲的德育目的。

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例

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来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例如讲解“直面风风雨雨”一框时,由学生自己举出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引导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积极对待挫折,勇于战胜挫折,使他们增强承受挫折和战胜挫折的能力。这就变单纯的说教为中心的指导,变知识的传授为思维的训练,增强学生自我修养、自我提升的意识和能力。

四、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我没有什么特殊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追究问题罢了。”由此可见,问题意识、锲而不舍的精神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对眼前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潜意识中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情境”,以达到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上,运用情境教学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能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情感得到升华,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

创设思想品德快乐课堂 篇6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情景教学;问题情景;故事情景;生活情景

所谓情景教学法,即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其创设与具体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情景,以此最大限度地诱发学生情感共鸣,集中其注意力,调动其学习兴趣、热情与积极性,帮助他们实现对于所学知识点更深刻认识与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

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在确保教与学和谐统一的同时,真正构建起高效率、高质量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呢?对此,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如下的实践与探索。

一、巧妙提问,创设问题教学情景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明代学者陈献章的此番言论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重要道理:疑问能有效集中学习者的学习注意力,诱发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他们在强烈求知欲望与探究兴趣的推动下积极围绕疑难问题展开探索与学习活动,进而切实收获最高效的学习效果。

鉴于此,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会依据初中阶段学生的主观心理学习特点,灵活而恰当地向他们设置一些与具体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探索性问题,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学情景,此举收到了预期中的理想效果。例如,在教学“学会遵守规则”这节内容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视频向学生依次播放了人们遵守社会规则以及违背社会规则的种种行为图片。这种强烈的对比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冲击与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我向他们抛出了如下的问题:

1.什么是社会规则?

2.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规则?

3.如果没有社会规则,我们的社会生活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4.作为一名初中生,你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应当严格遵循哪些社会规则?尝试举例说明。

鼓励学生自由结合为讨论小组,对上述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思考,并由小组代表集中进行发言。

如此一来,就借助这些问题,巧妙地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性与启发性兼具的问题教学情景,不仅有效地缓和了课堂氛围,而且更是使学生处在了一个“口欲言而弗能,心欲求而未通”的积极探索状态,而这显然为他们快速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学习思维,从而真正投入到具体内容的学习之中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有利于当节课堂教学效率的切实提高。

二、巧借故事,创设故事教学情景

相较于其他学习科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抽象性特征,教师若只是单纯死板地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进行空洞式的说教教育,就会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枯燥、乏味之感,不利于良好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获得,更谈不上确保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了。

因此,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利用初中生热衷听故事的独特心理,在课堂上适当引用一些既耐人寻味又与所学具体内容有关的故事,以期让学生得以在富含哲理的故事中深化自身的情感认识、提升道德素质水平,最终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这方为故事情境“寓教于乐”“寓教于故事”的本质所在。

如,在学习“自尊自立”这部分内容时,我向学生讲解了如下两个小故事:

故事一: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张海迪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没有沮丧和沉沦,反而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她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与此同时还自学了针灸等医术,无偿为群众进行治疗。张海迪以自己的言行,赢得了世人的尊重。邓小平更是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故事二:南宋文天祥被元兵俘获,元军承诺只要他愿意为元军效力便可以保全其身家性命,以此诱使文天祥投降。但是文天祥不为元军的条件所打动,并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传世名句,以此表明自己立志效国、宁死不屈的壮志豪情,最终英勇就义。

这两个真实的故事曲折生动,富含感染力,一方面打破了以往死板说教、单纯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更是以生动形象的故事描绘与渲染,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实现了对于“自尊自立”这一知识点的深刻认识与独特领悟,真正达到了以故事诱发感情共鸣、从故事中感悟人生道理的教学目的。

三、巧妙联系实际,创设生活教学情景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社会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灵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新课标的这一指示向我们表明了创设生活教学情景的可实施性与可操作性,可切实收获预期中的理想教学效果。对此,我有深刻的印象与体会。如,在教学“维护友谊”这节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化认识,提高学习效率,我结合初中生实际生活中耳闻目染、甚至是亲身经历的生活实例向他们创设了如下的情景:

情景一:

李雷(化名)性格内向,上下学通常都是独来独往,可是,却在一次放学时被学校的两个坏学生拦截住了,声称要抢走他身上的零花钱。恰巧社会青年王伟(化名)在此经过巧妙帮李雷化解了困难。李雷对王伟感激不尽,视其为自己的救命恩人与偶像,并逐渐与其走到了一起,成为非常亲密的朋友。一天,王伟与另一个无所事事的社会青年——刘华(化名)发生了矛盾与冲突,王伟气汹汹地找到了李雷要求他放学后拿着棍子、道具等工具一起去“收拾”刘华。假设,你是李雷,你会跟王伟一起去吗?为什么?

情景二:

欢欢是班长,晶晶是班上的一名普通学生,两人同在一个班级形影不离,关系非常好。班主任发起了“不在班级吃零食”的号召,身为班长的欢欢带领班上的学生积极、认真地贯彻了这项规定,可是,晶晶却认为自己是欢欢的好朋友,即使自己在班上偷吃零食欢欢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予追究。因此,经常在班上吃些小零食。假设你是欢欢,既是晶晶的好友,同时又是一班之长,你会如何做呢?为什么?

情景三:

同班同学陈锋(化名)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你学习成绩较为优异,因此他前来向你这个好朋友请教。此时,你正要同其他同学一起外出。你会认真帮陈锋解答问题?还是讥笑他“这么简单都不懂,真笨”?

上述三个情景贴近初中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有利于他们有感而发,在自身已有生活实际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与思考。如此,不仅有利于学生实现对于“维护友谊”这一知识点的更好认识与理解,切实帮助其解决社会生活中在交友问题上存在的疑问与困惑,而且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更是确保学生认识到了所学思想品德知识与自身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真正实现了思想品德理论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良好结合,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与进步。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地为学生创设契合其主观学习要求的教学情景,这样方能诱发学生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的同时为其提供更丰富、更多姿多彩的学习素材,也才能真正改善课堂教学模式,切实为高效率、高质量的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构建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凌忠.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J].教育科学论坛,2009(03):10.

[2]李宝玉.情境创设协作探讨.实践运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范式化研究[J].中小学德育,2011(04):15.

创设思想品德快乐课堂 篇7

一、整合教材, 构建互动

对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研究分析可以发现, 其教材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 涉及文化、社会、法律、道德等各个层面, 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以及各种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淀作用。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对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有高度重视, 有效利用互联网信息对当前教材进行必要优化, 对教材已涉猎的知识不断丰富, 对相对欠缺的重要信息进行必要补充, 并可以与当前的时事热点联系起来, 在导入新课环节以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或者比较感兴趣的热点进行讲授, 这样便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选用的导入方式多种多样, 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选择, 比如故事导入、歌曲导入、视频导入等方式, 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吸引力, 为课堂教学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 换句话说, 教师在进行教材整合的过程中务必以教材为蓝本, 以学生兴趣为课堂导入点, 密切联系实际, 进而构建与学生间的良好互动。

例如在《培养好习惯》一节中, 教师可以采用播放图片的方式进行导入, 让学生观察教学所列举的现实生活中的图片, 要求学生进行判断, 区分出哪些习惯是好习惯, 值得继续发扬, 而哪些属于坏习惯应该给予纠正, 并进行总结, 或者由学生进行补充。 学生在此过程中, 总结了部分良好习惯, 如, 将纸屑放置于纸篓内, 爱护花草树木, 爱护校园的公共设施, 等等;也总结了一些不良习惯, 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践踏草坪等。教师通过这种形式进行课堂导入, 会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吸引, 加之这些图片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 他们自然会兴致盎然, 课堂讨论积极性明显提升。

二、整合教法, 优化互动

教法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 为此, 教师应该注重对教法的有效整合, 不断优化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教学方法对于课堂教学的进行具有积极影响, 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给学生以强烈吸引, 提升他们在思想品德课堂的积极性, 若教师不能科学地选用教法, 或者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手段, 那么思想品德课堂便会死气沉沉, 缺乏应有的激情与活力, 久而久之, 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 由此可见, 教师应该在教法整合上进行深入研究, 对课堂中师生的互动进行不断优化。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选取相应教法, 而不是一味“满堂灌”, 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提升教法新颖性的同时, 积极优化与学生间的双向互动, 以朋友的姿态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 而不是只会一味地指责与责备。 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整合教材, 摆正姿态, 与学生交朋友, 才能为班级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 《保持乐观心态》 一课主要是为了教给学生了解良好心态的重要性, 让学生在日程生活中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今后的困难与挫折。 在授课以前, 我会先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关于乐观的小故事, 学生可以通过读书、互联网等方式搜集资料, 或者讲授自己的真实经历。 在讲授环节, 教师可以以学生为主, 让学生把自己准备的小故事向大家讲述, 而自己扮演引导者, 对学生给予必要鼓励或赞赏。 在进行课堂展示中, 学生积极把自己准备的小故事为大家分享。 在学生讲授故事以后, 学生对于乐观心态的重要性有一个了解, 懂得乐观在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这种教法较之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说显得更有效, 它通过让学生讲故事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使得每个人都感受到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人。 另外, 这种教学方式也让学生学到超越教材之外的东西, 优化课堂互动方式。

三、整合学法, 多元互动

为了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热情, 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的魅力, 教师应该注重与生活实际的有效联系, 使学生对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产生莫名的亲切感。 教师抓住这一特点进行教法整合, 会达到不一样的效果。 另外, 教师在进行学法的整合中可以通过举办一些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进行。 走出教室是当前教学的另一种方式, 通过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践活动, 学生会获得在课堂收获不到的体验与感受, 在这种实践活动的进行中, 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方式也会显得更加多元化与丰富化, 同时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例如, 在《磨砺坚强意志》中, 教师可以以故事的方式作为教学导入, 向学生讲授“卧薪尝胆”的故事, 让学生对于坚强意志的重要性有清晰认识, 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班级进行发言与讨论, 谈谈自己遇过哪些困难与挫折, 又是怎样面对的。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很多学生都很乐于向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 在此过程中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与此同时, 教师对学生的经历给予认可或鼓励, 由此形成了师生之间的一种新型互动方式, 课堂气氛随之活跃。 另外, 教师可以在学习这门课程以前领学生进行课外的实践活动, 进行一场拔河比赛, 将班级学生分为六个均等的小组, 小组之间进行两两竞赛, 获胜方进行下一轮的比赛,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意志力的重要性, 让学生在课外收获不同的感受, 并在课上总结, 体会意志力的重要性。

情境创设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应用 篇8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 方法的选用因人因时而异, 同时也要靠教师的经验和教学规律来选定。

1. 活动情境法

即结合教材知识点把学生带入社会, 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 在课堂上开展情境展示活动。如: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一课时, 由于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 学生学起来显得抽象、枯燥, 教师可以事先引导学生到村镇社区调查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的投资兴建情况、人员组成模式、生产经营状况、上缴税收及工资收入情况等, 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各种所有制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回到课堂再分小组交流活动情况, 教师最后作知识小结。这样孩子们兴致很高, 活动中既锻

结合近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的特点, 谈谈在复习备考中的认识和和复习策略:

1. 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在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正确进行科学抽象,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 这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关键。观察同一个物理现象, 不同的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以“功”的概念为例, 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各种形式的力做功, 都对应着一定形式的能的转化。能否准确地认识这种关系, 极大地制约着对某些物理状态、物理情境、物理过程的分析。高考试题往往通过特写的物理情境, 考查对概念的理解, 对一些物理定律、物理公式, 往往有的同学只重视结论, 而忽视该定律、公式的适用条件, 这些都应在最后阶段, 逐一解决。

2. 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不多钻难题、偏题和怪题

从近两年的考试中可以看到, 物理考试的难度正在逐步降低。从考试说明的样题中, 可看到物理增加了两道选择题, 而且最后的物理压轴题难度也有所下降。考试说明中的, 删除的内容也多为计算繁杂的知识。对此, 我们更应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不要将大量宝贵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做难题、偏题和怪题上。

3. 良好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求解物理问题时, 应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正确选择研究对象, 正确进行受力分析, 在对状态、过程分析时画出状态、过程的示意图, 将抽象的文字条件形象化、具体化, 在涉及势能计算时,

应先确定零势能标准。

4. 理顺知识网络

学科网络是解答各学科试题的通道。虽然有三科综合题, 但难度都不是十分大。综合能力考查主要还是以学科内综合为主, 两年的理科综合试卷和考试说明样题, 都基本如此。所以不要过分强调综合, 而忽略了学科内主干知识的梳理、归纳。

5. 熟练掌握应试技巧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 试题就得有坡度, 解析就应有层次。所以在试卷解析过程中应力求条理清晰, 因果明了, 有理有据有结果, 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这一点是我们学生最缺乏的, 往往把计算论述题做成了填空题、选择题, 以为有结果就会有高分。从历年阅卷情况看, 从来都是分点、分步、分层给分, 仅有正确结果肯定得不了高分, 甚至不一定能得分。

6. 端正态度, 从容应考

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高考从考理、化单科过渡到考理科综合, 由于题量的限制, 知识面的覆盖必然大幅缩减。但是, 决不可因此去走猜题押宝的歧路, 而应全面掌握主干知识, 不可疏漏任何一个小问题。

7. 吃透说明、调整策略, 节约备考时间和精力

比如说删除了力矩, 那么磁力矩还备不备考?当然不搞, 力矩都删除了还谈什么磁力矩?再如热学中理想气体考试要点调整后, 就只需掌握对体积、温度、压强的关系作定性分析。

(东光县第一中学)

高考物理复习策略

●张玉胜

炼了学生的能力, 又让他们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2.问题情境法

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 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 拨动学生的心弦, 点燃学生好奇的火花。如教师在新授九年级思想品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课内容时, 可以拟出以下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1) 请你列举出当前的新科技对我们生活有哪些影响? (2) 从神舟七号的发射成功你有什么感想呢?此时, 学生渴望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格外强烈。

3.媒体情境法

用音乐、影视片或幻灯片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 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 复杂事物简单化, 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例如教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 教师可事先播放“我们共有的家园”的课件, 课件大量引用图片、图表、短片展示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资源形势, 学生能直观感受到我国面临的资源环保问题, 能大大激发学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4.故事情境法

即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 将教学内容穿插其间, 增强学生感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讲解科教兴国战略时, 可插入《一个价值一千亿的名字》的故事, 能让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 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不仅进一步地了解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更重要的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5.主题探讨法

这是创设教学情境最常用的方法。教师事先确定一个主题, 组织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定向式讨论;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 围绕有争议的中心论题进行自由式讨论, 以获得多样、独特、合乎条件的答案;还可以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 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 对问题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式讨论。在讨论中, 学生唱主角, 积极探究, 使其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如教学“师生之间是否平等”的问题, 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自由辩论,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主张并阐述理由,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辨别正误的判断能力, 又增强了学生灵敏的思维能力。

创设思想品德快乐课堂 篇9

那么, 如何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呢?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 本人以为, 思想品德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运用诗歌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

诗歌音韵和谐、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浓厚, 是无谱的音乐。运用诗歌有效创设教学情境,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感悟某些道理, 引导学生思考有关问题, 升华情感, 指导行为。例如, 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 (全一册) 中“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这一问题时, 思想品德教师就可以结合一首名为《娘, 我兄弟他回来了》 (反映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事件) 的诗歌创设情境。此诗如下 (仅摘抄部分) :

当你跨出机舱的那一刻,

我就认出了你,

走上前去, 说一声:

兄弟, 你回来了!

我们兄弟俩可要看清呀,

咱娘在生前可一再叮嘱,

咱家历代姓“中”名“国”。

不管到什么时候,

谁也不准更名改姓,

谁也不准吵闹着分家分田。

这是娘的嘱咐,

也是晚辈的希望,

兄弟呀, “中国”两个字比你我的生命,

更重要!

教师通过配乐诗的形式播放完这首诗后, 可以设问:你是怎样解读这首诗的?读完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创设这样一个诗歌情境, 让学生去解读、去感受这首情感真挚、感人肺腑的诗, 激发了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以及解决台湾问题, 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强烈愿望。这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感受诗歌浓郁的情感氛围的基础上, 获得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有效提升了学生爱祖国、爱民族的情感。

二、借助漫画创设教学情境

幽默风趣、生动传神、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漫画能有效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等各种能力;针砭时弊、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漫画, 能激发学生的正义感, 有助于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是思想品德有效创设教学情境的好素材。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礼貌是魅力》时, 教师可以选用《论“礼”该叫大爷》的漫画创设教学情境。该漫画中的问路者态度趾高气扬, 语言不文明, 不礼貌地打招呼:“喂, 老头!”引起了老人的反感。所以, 老人故意不说里而说拐杖, 问路者不解地问老人“怎么不论里”时, 老人告诉问路者说“论里 (礼) 该叫大爷”!这就把讲礼貌的必要性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来了。这一漫画情境的创设就有效地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到了文明交往的重要性, 促使学生在趣味盎然的状态下开始学习和探究有关问题,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借助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可以说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 也是品德教育的回归。教学的生活化要求思想品德教师要把教育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借助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如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的《灿烂的中华文化》时, 教师可选取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资料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增强弘扬民族精神的使命感;在教学《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时候, 可选取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各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数据, 选取“神州七号”发射成功的照片等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数据的对比、照片的欣赏中充分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感悟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的道理。而且, 因为选取的话题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非常感兴趣地积极参与, 所以教学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

四、利用名言警句创设教学情境

内涵深刻、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对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陶冶情操, 活跃气氛, 提高学习效率, 打造精彩课堂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借助名言警句有效创设教学情境, 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如教学《扬起自信的风帆》一课时, 教师可在播放刘翔雅典奥运会上勇夺男子110米栏冠军的精彩镜头后, 引用他“中国有我, 世界有我”的名言;展示贝多芬的相片及他在音乐方面的巨大成就后, 引用他的名言:我要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 它休想让我屈服。以此创设教学情境, 使学生认识到自信有助于成功, 只有不断增强自己的信心和实力才能唱响属于自己的自信之歌。

当然, 除了以上四个途径之外, 教师还可以借助歌曲、故事、小品表演或各种切实可行的小游戏、小竞赛等活动来创设教学情境。但是,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真实、扎实、充实的教学, 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 是关注学生生活和生命的教学, 所以, 不管运用何种方式创设情境, 我认为有效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 为教学内容服务, 有效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原则

教学情境不是装饰品, 它的创设是为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服务的, 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仅要起到“敲门砖”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还应在后面的教学中发挥导向的作用。所以, 创设情境应紧扣教学内容, 富有针对性, 从而有效帮助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2. 符合学生实际特点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 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实验稿) 》也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可见, 思想品德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 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学生进行引导, 这样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更具有生机和活力, 也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所以, 情境材料的选择, 要注意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年龄特征。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实际状况, 选取既有吸引力和新鲜感又有思想性和教育性的材料, 并注意教学对象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适应性, 而千万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特点, 否则, 教学情境不但起不到提高教学实效的作用, 反而会成为教学中的“败笔”, 起到“画蛇添足”的反作用。

3. 真实性原则

真实的情境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 使学生能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 有主人翁感, 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所以, 情境的创设要坚持真实性原则, 尽量使情境是真实的、科学的, 以便有效启迪学生的认知, 使学生进行正确的探究, 避免误导学生。

4. 新颖性和时代性原则

新鲜生动的情境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产生兴趣, 激发起观察、思考的热情, 从而更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坚持与时俱进, 用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最新的时政热点问题, 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学习有关的素材及时引入课堂, 使思想品德课紧扣时代的脉搏, 富有新颖性和时代性, 从而更有吸收力和说服力。

创设思想品德快乐课堂 篇10

一、采用多种艺术形式, 创设“以情入理”的教学情境

艺术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更能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 可以运用多种艺术形式, 如诗歌、漫画、音乐等, 创设教学情境, 收到“以情入理”的教学效果。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 它能以独特的旋律触及人的灵魂, 将人引领到音乐的意境中去。在课堂教学中, 有效应用音乐创设教学情境, 不仅能够烘托渲染课堂气氛, 而且更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如, 在《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一课的教学中, 我运用了《海洋》这首曲乐, 和学生一起倾听大海的声音, 体会大海宽容的力量, 从而加深领悟了宽容的美德和境界, 有效实现了本课培养宽容美德的教学目标。

漫画以简单而夸张的独特艺术风格深受中学生的喜爱。一幅简单的漫画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讲授《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一课时, 我搜集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漫画,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 创设了几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情境, 引导学生分析消费者享有哪些重要的权利以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和途径。

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本身就有许多诗词可以利用。教师也可以引用学生熟悉的课外诗词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 在施教《难报三春晖》一课, 我以《游子吟》导入新课, 展开话题, 引导学生铭记父母恩情, 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此外, 教学中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诗词, 抒发情感, 以情导行。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创设“以情入脑”的教学情境

现代信息技术为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教师可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也可以结合诗词、漫画、音乐等艺术形式, 适时恰当地整合和优化信息技术教学资源, 运用多媒体, 创设立体化教学情境, 收到“以情入脑”的教学效果。

我经常使用Power Point软件, 即PPT, 把声音、文字、图片等组合到一起,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 在上《我能行》一课, 我搜集了班级学生校园生活的照片, 应用PPT软件进行整合, 并用幽默的文字为照片做说明, 再配以歌曲《我相信》。通过演示PPT, 与学生一起回顾他们进入初中以后的成长历程, 感悟中学学习生活的快乐, 引导学生体验成功,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 视频这种集声音、图像于一体的立体化教学形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中学生的欢迎。例如, 在《严也是一种爱》一课, 我播放了视频《来一斤母爱》。短短几分钟的讲述作者和母亲之间生活点滴的视频, 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让许多学生泪流满面, 明白了母爱是世上最神圣、最无私、最博大的爱。

搜集教学视频的途径有很多。教师和学生可以自制视频, 还可以通过网络下载视频。为了节省课堂时间, 可以运用格式工厂、会声会影、月亮剪辑器等视频处理软件进行适当的整合剪辑。此外, 还可以通过同行间的交流互助, 实现资源共享。

三、发掘学生自身资源, 创设“以情入心”的教学情境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 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重视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 使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生活体验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自身资源往往反映的都是学生关注的问题。因此, 发掘学生自身资源, 创设个性化的教学情境, 能够促进思想品德教学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我的快乐思想品德课堂 篇11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快乐;品德教育

著名语文教育家李镇西有一句名言:“你快快乐乐也是教,忧忧戚戚也是教,为什么不快乐教学呢?”思想品德课就是要在课堂上努力落实三维目标,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有所提高,情感、价值、世界观有所升华,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和人格的培养。教师如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成长,我认为,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要做到教学严谨,教法新颖,构思精巧,注意每个环节的“快乐”教学

首先要备好课。用心研究教材,翻阅大量资料,理清教材的重点、难点,弄清楚教材体系,特别是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定位准确。其次是要备好学生。每个孩子学习能力不一,兴趣差异大,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课堂中努力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特别是接受能力迟缓的学生。再次就是课堂引入环节要始终精心设计。创设情境,根据不同内容引起学生注意,立意清晰,环环相扣,点睛、幽默语言的使用,适时小结,穿插视频、故事、案例、幻灯片等终使每个孩子受益。

二、要与时俱进,营造快乐的氛围

1.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思想品德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老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让学生放胆在课堂上发表。

2.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这是思想品德课“快乐”教学的必备条件。“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平时注意多多积累。细心留意身边或社会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订阅专业书刊,多看书籍、杂志和报纸等,积累素材,保持思想的活跃与教学的激情。

三、要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初中年龄段学生,天性都是好玩、爱动的,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一种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积极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达到学习目的。

2.恰当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变得趣味横生,使复杂的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使课堂的学习内容,变得活泼有序,生动深刻,耐人寻味,感悟颇多。

3.干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很重要,要让学生喜欢思想品德学科的因素很多。首先应该让学生热爱自己,教师应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让学生为你所吸引。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熟悉教材,扩大知识面,增强自己的业务技能是最基本的,但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仅仅停留在兴趣上。教师往讲台上一站,就会产生既有形又无形的一种力量,一种威势,一种信心,这就是一种人格魅力。要有人格魅力,在智力素质方面,就要有深厚的业务功底,对教材的驾轻就熟的水平,对知识有旁征博引的能力,及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此来吸引学生,达到学生想睡也睡不着的效果。另外,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面对全体学生经常表扬肯定他们,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的机会,特别是后进生,哪怕是芝麻丁点儿进步,我都会及时给予肯定,课堂上因人设问,课后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收获学习的快乐。

四、善用幽默艺术实现思想品德课堂快乐教学

1.深化知识理解。法国演讲家雷曼麦有一句至理名言:“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容易让人接受。”思想品德课讲授的正是“严肃的真理”,但如果在叙述概念时列举一个幽默的事例,然后再解释概念,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2.优化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能力。思想品德课教师以其创造性劳动进行幽默教学,能使学生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形成幽默品质,养成乐观豁达的气度,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还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创造力的发展。

3.要列举快乐的教学案例,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快乐的教学案例能起到发人深省的效果,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关注,使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学习讨论当中,使学生在参与中、在交流中,体会到更多的快乐。

4.要运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所以在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老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

参考文献:

陶永华.新课程思想政治(品德)怎么教[M].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5.

创设思想品德快乐课堂 篇12

一、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鼓励和机会

俗话说:一句赞美的话胜过一百句批评。心理学家伯利纳从学生学习需要的角度进行实验, 证实:受到鼓励的学生学习劲头十足, 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缺乏鼓励的学生, 学习没有劲头, 学习成绩有下降趋势。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这种“快乐”的激励性的评价, 可以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 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 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比如, 我在讲授关于“意志”这一课时, 涉及了“愚公移山”这个典故。很多学生都提出了疑问:“愚公这种蛮干的方法也太耗时间了吧, 又浪费了太多的精力和经济, 这值得吗?”对于这个棘手的问题我并没有回避, 也没有用教师的权威来压制, 而是引导学生讲出他们的想法, 当第一位学生讲出可用炸药时我以鼓励的话语肯定了他, 于是紧接着开隧道、用缆车、 搬家、开发旅游搞经济……各种透着奇思妙想的答案在学生中涌现, 学生创新的意识也被激发, 在这样快乐、活跃的课堂氛围中, 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

二、关注每位学生, 着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 各种智力只有领域的不同, 而没有优劣之分, 轻重之别。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任务是要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激发他们蕴藏的创造才能, 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学生, 相信你的学生都是金子。”一个小小的闪光点, 很有可能挖掘出埋藏在学生心底的“大金矿”, 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 所以在教学中, 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 老师也要给予适当的肯定, 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 觉得自己有能力, 能胜任, 有独创性。作为教师, 要随时探明并发掘出这些宝藏。要对学生不断地赏识, 不断地激发, 只要你对他们充满真心的期待并微妙地传递给他们, 他们就真的能从“我能行吗?”“我还可以!”到最后变成了“我真的不错。”有道是“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教师不能仅凭成绩的好坏来定论一个学生, 而是要善于捕捉和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只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 在课堂上给他积极发言的机会, 就一定能让他重放光彩。

三、营造互尊互信的课堂氛围, 以心动促互动

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 强调教材是“经典”,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观念; 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使学生思维活跃、 敏捷。改革开放、信息交流, 现在的初中生的世界已不是那么狭小, 学生渴望平等和尊重, 希望老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 这势必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 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一书说:“如果班级里能够营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气氛, 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 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 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 发表自己的意见, 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相互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和场合, 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 然后加以点拨引领, 通过讨论找答案。教师要尊重不同学生的意见, 不可强求一律, 即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必须注意并善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如, 在《消费者权益》一课时教学, 我设计情景一:

一条微博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波。

“3个菜消费3600多元”———大年初六的这条微博, 经过两天三万条的转发量, 让三亚这座位于中国最南端的热带滨海城市, 成为众矢之的。随后的几天, 以三亚为发端, 公众对国内旅游城市欺客、宰客等问题的讨论, 开始在网络上弥散。

网民“汗青—刘瑶”在微博上称:经历过黄山上一盘蛋炒饭100元;经历过草原上被牧民索要赔偿草被践踏的损失费1000元; 上过最贵的厕所20元一人, 就是地上挖一坑而已。

问题:在现实生活中, 侵犯我们消费者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 我们将如何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呢?

教学情境是一种潜在的课程, 能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政治课教学过程中, 敞开、引发真正意义的对话。创设互尊互信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把教与学的过程变成师生交往的平台, 让学生“有恃无恐”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学习需要。

四、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成功的教学, 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又能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成功的教学, 教学方式是关键, 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在课堂上, 为教学而进行适当的游戏活动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 在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一框题时, 我课前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自学课文内容, 课上利用模拟法庭, 让学生过了一把审判瘾, 形成一个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开展的课堂小环境。因为学生在这种活动课上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而不断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同时, 在这样一个宽松平等的氛围中,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 发言的偏差还能得到同组同学的帮助, 他们从法律、道德的角度, 结合所学内容, 把本节内容理解得很透彻, 知识难点迎刃而解。

五、让学生动起来, 让他们在快乐中求知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的教育应该解放学生的脑, 让他们去想;解放他们的双手, 让他们去做;解放他们的嘴, 让他们去说;解放他们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自由发展。”常言说得好, 玩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是孩子们的共同特点。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善于利用这一特性, 将教学内容加载于游戏、实验当中, 完成教学任务, 具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例如, 在讲《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时, 让学生做一做折筷子的实验:先折一根, 再折一把。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一根筷子容易断, 十根筷子断就难。从而实现本课关于合作是一种力量, 也是一笔财富的教学目标。

又如, 在学习《公民有序参与政治》时, 我布置学生先预习, 并查找一些相关资料。在课堂上, 我设计了一堂知识竞赛课, 有必答题和抢答题, 最后评出优胜个人和优胜小组。这种竞赛活动满足了学生有趣、好玩的心理需求。在欢快、活跃、情绪高涨的氛围中, 个个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 激发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掀起课堂教学高潮。可以这样说, 只要不把知识变成僵死的静止学问, 只要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总之, 创设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快乐”因素, 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撒快乐的种子, 让快乐在教学中发芽、开花, 让学生在乐中学, 最终会结出成功的果实。

摘要: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这种“快乐”的激励性的评价, 可以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 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 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创设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快乐”因素, 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撒快乐的种子, 让快乐在教学中发芽、开花, 让学生在乐中学。

关键词:快乐,鼓励,机会,闪光点,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上一篇:学校行为文化下一篇: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