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课堂交际化情境(共9篇)
创设课堂交际化情境 篇1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情境中发生的一种交际现象。实施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以来,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逐步退出校园, 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交流沟通的新情境教学模式。不同的情境能激发语言的动机, 提供语言的材料, 促进语言的发展, 所以口语交际教学要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在目前口语交际教学的课堂中, 大家普遍重视交际情境的创设, 然而从教学效果看, 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被动式的问答甚至“冷场”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不能够吸引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 与学生形成互动, 使口语交际活动深入和展开。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认为在创设口语交际情境的过程中,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示范引导, 提高说话能力
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对待小学生更是如此, 许多家长都反映, 孩子在家里不听话, 到学校就很乖了, 这样, 在创设口语交际情境的过程中, 教师的示范作用就很重要。例如, 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穷人》这一课时, 有这样一个片段:当渔夫知道西蒙死了时的表现:渔夫皱起眉, 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 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 “嗯, 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 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 我们, 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讲到此处, 我引导学生想一想, 从渔夫的动作和所说的一番话, 你感受到渔夫当时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可以从他们家庭艰难、孩子多等方面进行考虑。然后, 教师进行示范:渔夫皱起眉, 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 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 “嗯, 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 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 我们, 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这个教学活动里面, 教师的率先垂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这位教师的循循善诱之下, 学生的活动才得以得到很好的开展。
二、在课堂上再现生活情境
例如在进行《寻找春天》的口语交际活动课时,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做好充分的准备, 带领学生到村后的山上来了一次小小的春游。很多情况下, 学生在教室里无话可说, 是因为他们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 真正到了大自然中, 面对着嫩绿的小草、新鲜的空气、奇异的石块、绽放的小花, 他们便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 开始滔滔不绝起来:小河河水怎样, 水里有什么, 它们在干什么, 等等。学生的表达五花八门, 五彩缤纷。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再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面对如此美景, 我们怎样才能把它写好, 写得活灵活现, 生动有趣?接着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从这样的自然美景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自然的珍贵, 进而激发学生对青春的自豪, 激发他们远大的人生理想, 促使他们奋发有为, 为美好的未来努力学习, 时刻准备着为明天奋斗, 增光添彩。
三、要注重表达过程, 让学生敢于说, 乐于说
在口语交际活动的过程中, 经常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学生有一定的想法, 但就是表达不出来, 就是勉强表达了出来, 也是运用着家乡的语言语气, 不能合理使用书面语言与普通话。这时教师千万不能嘲笑学生, 打击学生好不容易才鼓起来的自信和勇气。教师可以启发他们所想表达的情景和我们阅读过的文本哪些内容最为相似, 鼓励学生模仿学过的文本进行表达。对待他们不甚合理的家乡语言, 我们也一样鼓励他们运用学过的语言和词句来代替自己的语言, 不断地给他们以鼓励, 不断地给他们以关爱的目光。
在提高学生交流的互动能力方面, 不仅要让学生自己说出来, 还要采取多种形式, 和教师说, 和其它同学说, 在小组里说, 在讲台上说, 等等。小组里, 教师可安排一个组长, 让其组织学生讨论某一个问题, 并得出结论;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活动, 比如拍一个成语故事短剧, 组织一次演讲赛, 进行一次班委述职报告, 一次诗歌朗诵等等。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
现行的语文教材里面有许多学习的话题, 需要学生交流理解。由于条件的限制, 我们无法将口语交际的内容都付诸于学生的生活实践。有的内容由于时代相隔甚远, 学生难以理解。但是多媒体课件就能将其转化成一幅幅生动而又鲜活的画面, 呈现于学生面前, 辅助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出逼真的情景来, 让学生去想象、去感悟、去理解, 如《曹冲称象》《乌鸦喝水》《赤壁之战》等课文的课堂语言交流与学习。在教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话题训练的时候, 我首先就分组布置学生到网上搜集相关资料, 比如自己喜爱的古诗词、古诗词名句的鉴赏、以及利用古诗词提高文化品位的名胜景观等信息, 然后让他们就自己了解的某一方面的内容或信息制成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 到班级中分类展示, 有说的、有唱的, 还有表演的。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了我国古诗词、古名苑、古文化的无穷魅力。
总之, 在教学中, 教师只要认真分析学情, 吃透教材内容, 抓住学生的年龄、知识层次、内心需求等特点, 精心组织和准备, 就能创设出生动形象的口语交际情境, 使学生更有激情地交流与学习。
创设课堂交际化情境 篇2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教会学生熟练运用母语进行交际,最为基础的则是说话,这是与他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学生将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也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低年级学生词汇量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些影响了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说话,使学生乐说、善说,真正做到“能说会道”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说的欲望。
我们常常能看到、听到这样的情况:上课时有的班级学生跃跃欲试、争相发言,有的班级却星星点点、“千呼万唤难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给孩子充分的机会,没有给予适当的引导。作为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即对图片、故事、动物、游戏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说的欲望。
孩子们十分喜爱小动物,也爱听童话故事。教材中有不少描写小动物的课文,教完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表演,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话将这个故事讲一讲、演一演,这样让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的过程中不断加浓说话的兴趣。
二、借助教材,指导学生说话。由于低年级学生受识字不足、词汇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弱的影响,常常出现“心中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的情形,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说话资源,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训练,使学生能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1、优化拼音、识字教学,进行说话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汉语拼音教学要求降低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在说话中练习普通话。教材中有丰富多彩的有关拼音的插图,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说话的欲望。因此,教师在拼音教学中利用语境图、情境歌,以拼音代字,让学生先说后写,边说边听,还可以针对地方方言和普通话中易混淆的地方,对症下药,强化训练。如教学复韵母“ie”及音节“Ye”时,可练习四声说话:Yē 椰子汁 我喜欢喝椰子汁、Yé 爷爷 我有一个好爷爷、Yě 也 我也有书、Yè 树叶 我看见树叶在动。学生可以根据四声组不同的词,造不同的句子,这样学生既掌握了Ye的四声,又丰富了他们的词汇,理解了字义,学会了运用。
2、重视阅读教学,进行说话训练。
阅读教学中的说话训练,主要通过描述画面、问答、朗读、背诵、续编故事、续编课文、复述等形式进行。既显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善于发现,拓开说的语境。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带领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感受。
如正处冬季,九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到郊外去走一走、看一看,到公园里、大街上,去感受冬天来临的气息。星期一专门利用一节课组织他们交流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学生有丰富的素材,发言十分踊跃,描述得生动而形象。接着指导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想说的用笔写下来或画下来,然后让他们自己读读看看,修改修改,让学生逐步学会怎样把话说明白、说准确,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创设课堂交际化情境 篇3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蕴含了不少数学道理,因此,数学情境的创设根本是来源于生活,但同时它们又高于生活。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单一的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导致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时,笔者创设了如下生活情境。在新课开始,我首先问:“同学们,过年的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会送给你什么?”学生回答红包。“这个红包里装着什么?”学生又相当快的说是钱。我继续提问:“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学生都会说是人民币。顺着学生的回答,我马上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认识咱国家的人民币。”从而引出了这堂课的课题。像这样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的数学,感觉数学有一种亲切感,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游戏,创设情境
从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征出发,用游戏活动创设情境无疑是与他们的身心特点相适应的。游戏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智能、促进学生的情感、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设计适当的数学思维游戏还能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激发出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不仅如此,适当的游戏情境还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使教学更加轻松和谐。
比如三年级上册的《可能性》这一课,在教学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用学生熟悉的硬币来进行游戏。首先我说:“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学生一听说要玩游戏,都非常高兴,高呼:“想。”然后我说:“咱们来玩一个抛硬币的游戏,但是这个游戏需要一个同学和老师配合来玩,谁愿意配合呢?”学生更是积极举手,最终我选定一个人,并让班上其他学生猜猜硬币是正面还是反面,學生有猜正面,有猜反面,然后问学生:“大家来说说看,银币被抛到反面的可能性是多少?被抛到正面的可能性又是多少?”学生回答是:“1/2”我进而指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事物充满了未知性,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可能性》。”从而很自然而然的导入本课课题。
三、教具直观,创设情境
鲁迅先生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课堂教学中我们总在寻找调动学生兴趣的方法,实践证明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利用直观教具来导入新课,可以很好地活跃数学课堂的气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2—5的分与合》时,我准备了3个花片,让学生猜3个花片分两只手拿,每只手都要有,老师是怎么放的?学生讨论,猜测:①左手1个,右手2个。②左手2个,右手1个。③左手3个,右手没有。这样在课堂上利用花片这个教具,让学生猜谜,不仅为教授新课创设了很好的情境,为学习《2-5的分与合》作了铺垫,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童话故事,创设情境
小学生年龄小,心智和思维都处于幼年时期。因此,对于童话故事的兴趣十分大。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创设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入教学,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五年级下册《分数基本性质》。我在导入新课时,讲了这样一段故事:“兔妈妈给兔宝宝们过生日,买来了3个大蛋糕。(这时我利用多媒体演示出3个大蛋糕。)可是兔宝宝太小,大蛋糕太大,一次肯定吃不完,该怎么办呢?这时聪明的兔妈妈就拿刀先把3块大蛋糕饼各自平均切成了3份、6份、9份,让第一个孩子拿走了第一个蛋糕中的1份,第二个孩子取走了第二个蛋糕中的2份,让第三个孩子取走了第三个蛋糕中的3份(我同时在黑板上板书1/3、2/6、3/9)。分完以后,三个兔宝宝纷纷疑惑地望着妈妈,好像在说:‘妈妈今天怎么偏心了?1/3、2/6、3/9,都不相同呀?’兔妈妈看着兔宝宝们笑着说:‘我的孩子们,你们觉得妈妈这样分对吗?为什么呢?你们好好想想吧?’这时,我让学生取出三个圆纸片。先要学生们把这些纸片分别平均分成3份、6份、9份,然后取其中的1份、2份、3份,再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经过亲身体验后,学生们才明白了兔妈妈的意思,相信兔宝宝们也明白了。在学生一步步的投入这个故事中的时候,也就把学生的全部注意力拉到了新课中来。情境创设成功了,引入新课开始教学新授,显得自然而然,而且比较有趣味。
创设“情境化”的初中科学课堂 篇4
“情境化”教学作为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策略,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情景中来,诱发并触及学生的情感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因此,科学教师应当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始终。
科学“情境化”教学也是新课程理念下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初中科学是初中教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是科学课程的理念。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实际,为在教学中贯穿科学课程的新理念,我们在科学教学中不应再停留于对传统知识的继承与传播,而应更加关注新生知识,关注现代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精选其中对学生生活意义重大的内容,注重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也就是科学教学“情境化”。
二、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应注重“情境化”的创设和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情境是指学科知识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教学环境背景或活动背景,它能够激发和推动学生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和情感活动等,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有效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教师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发展和认知特点,把一定的教学内容融入到某种认知情境的情感氛围中,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目标,达到教学有效性。
1. 利用真实生活中的实例创设“情境化”的课堂教学。
教师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学习情境,注意问题的真实性,以真实的生活实例为基础,如此学生才能切实明白知识的价值。如在“流体速度与压强的关系”教学中,笔者先创设了以下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情境1:(游戏)双手各拿住一张纸,相隔3—5厘米,对准它们中间吹气,两张纸之间的距离将发生什么变化?
情境2:(动画展示)1912年秋季的一天,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轮之一“奥林匹克”号正在大海上航行,离它1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艘比它小很多的铁甲巡洋舰“豪克”号与它平行疾驶,突然,“豪克”一个劲地向“奥林匹克”号冲去,结果两船相撞。
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笔者在情境展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科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科学。教师从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是生活经验情境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
课题:“试举生活中增大与减小摩擦的实例”
【播放】各种各样的自行车。
【讲述】它在发展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力学知识,探讨一下自行车有哪些地方可以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1)脚蹬、把套、车轮外胎、刹车皮采用表面压制花纹的办法使接触面粗糙些,增大有益摩擦。刹车时通过握紧刹车把手,增大刹车皮与车轮钢圈之间的正压力,增大摩擦。螺丝旋紧,亦可增大压力,增大摩擦。需要转动的地方,在轴与轴套之间有滚珠轴承,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有害摩擦。在轴承和机件连接的地方加润滑油,并使机件的接触面尽可能光滑,减小有害摩擦,延长机件使用寿命。
这是有关“试举生活中增大与减小摩擦的实例”教学情境创设的一个片断,教师采用生动有趣的课件和精心选择的照片,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高度的关注和兴趣。学生始终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地探究、讨论、合作,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2. 利用生活常识和实验创设提出猜想、建立假说的情境。
科学情境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为科学源于生活,科学教学中的“情境化”创设是一种基于特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需要,以学生的经验为着力点,以科学原始现象的创设和生活素材的选取为重要环节的信息加工过程,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参与科学学习活动的经验平台,而且能架设一座联系“科学”与“生活”的桥梁。
例如,在教学“影响物体浮力大小的因素”时,笔者创设了以“情境化”问题。
师: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我们在那个时候要吃什么?
生1:吃汤圆。
师:哪个同学会煮汤圆?
生2:老师,我会。先在锅里放一定数量的水,用火把它烧开,接着把汤圆放到烧开的水里,再煮一会儿就好了。
师:那怎么样的标准才算好了呢?
生3:老师,只要有汤圆浮在水面上就好了。
师:为什么汤圆会浮在水面上。
生4:因为汤圆受到水的浮力。
师:难道刚放进去的时候,汤圆就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生5:刚放进去的时候,汤圆也受到水的浮力,但随着加热,汤圆所受的浮力变大了,所以浮到水面上了。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呢?
学生议论纷纷。
师:汤圆刚放进去的时候,受到水的浮力;随着水的温度升高,它所受到的浮力增大了,所以汤圆就浮在水面上了。那汤圆所受的浮力为什么会增大呢?到底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每一小组同学根据老师提供的器材进行探究。)
又如,在探究“液体蒸发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时,笔者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晾衣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初步猜想。
设问:你自己晾过衣服或帮助你妈妈晾过衣服吗?
讨论:运用你的经验说说你有什么办法让衣服更容易晾干吗?
(摊开、挂在朝阳处、通风、挂得开一些等。)
师:你能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有关蒸发的科学小问题吗?
生:液体蒸发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师:根据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我们提出了科学问题,接下来要针对该问题建立假设。根据我们刚才的讨论,你能建立哪些假设?
生:液体蒸发的速度可能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至此,学生初步得出了“液体蒸发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基本猜想。
3. 科学课堂“情境化”教学应融入情感教学。
情感性是情境的一个不可缺失的维度,情感性是指教学情境应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效。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良好的情感教育对学生优秀的科学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非凡的功能,在有血有肉的学习情境中,知识、思维与情感能有机地融合在事件中,因此教师在创设学习情境时,应仔细甄别与筛选,充分考虑其是否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如在“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教学中,笔者可以以一个真实的“女大学生救丹顶鹤的故事”作为整节课的一个课堂亮点,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MTV,设置问题情境,以真实感人的事件震撼学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生观看MTV时,笔者适时提出问题:一个大学生为了救一只丹顶鹤,牺牲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这值得吗?
在“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的公开课教学中,笔者引入了可可西里的故事,使课堂充满了人文关怀。
情境一:介绍可可西里,亲近藏羚羊。
笔者让学生看多媒体上的介绍和图片展示,并让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达到图文、声情并茂的效果,让学生感知可可西里,感知藏羚羊生命的伟大。
走进可可西里:可可西里是世界上仅存的古老、原始而又完整的生态环境之一。作为我国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可可西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世界第三大,也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而且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周围没屏障,地势高峻,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这里气候寒冷,常年大风,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0多摄氏度,空气稀薄,气压较低,氧气稀薄。
亲近藏羚羊:藏羚羊,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我国特有物种。藏羚羊不同于大熊猫,它是一种优势动物,会成群结队在雪后初霁的地平线上涌出,只要你看到它们精灵一般的身材,优美得飞翔一样的跑姿,你就会相信,它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数千万年,是因为它就是属于这里的。它不是一种自身濒临灭绝、适应能力差的动物,只要你不去管它,它就能活得好好的。令人痛心的是,自1984年以来,藏羚羊遭到了最残酷的猎杀,因为在它们身上长着最优质的羊绒。
情境二:播放可可西里的纪实短片。短片里有情感丰富、歌词优美的歌曲,唱得让人动心,心里有种别样的感觉。
短片里还有丰富多彩的视频材料,记录了人类是怎样杀戮藏羚羊,也展现了志愿者是如何保护藏羚羊的。
观摩这节公开课的教师,课后对这一环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们认为自己得到了一些人生的领悟。人文的东西是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科学教材从不缺乏人文、情感的内容,关键是教师要去挖掘、去创设这样的一个情境。
科学教师应做生活的有心人,经常关注、反思社会生活,特别是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周围的生活世界,有意识地把生活中的事件与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并及时地把它们记录下来,作为教学的最鲜活的素材。学习情境的创设方法很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定需要创设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使科学课充满科学味,这对情境功能的有效发挥是十分重要的。
三、科学教学中在作业的布置上也应有“情境化”的思考
新课程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不再强调以知识为本位,课程应置于广泛的社会生活等背景中,以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作业的内容与涵义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教师应编制“情境化”的科学习题,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一个好的习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在科学学习过程中,教师编制一些以真实的科学、生活和社会现象为依据的习题,既能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又能使学生联系自然、生产和生活的实际,体验问题的研究过程,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举几例说明。
例1.听听自己的声音:用录音机把自己朗读或唱歌的声音录下来,再播放出来。你认为播放的声音和你的声音相同吗?为什么听录音机放出自己的声音,会觉得不像是自己的声音,而听录下别人的声音却很像?
此题通过真实的生活场景考查声音的传播及听觉的形成,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从而会很感兴趣地去解决它。
例2.小明是一位喜欢观察和思考的同学,傍晚,家里打开日光灯时,总要过一段时间,日光灯才会慢慢变亮,有时甚至长时间不亮;而在其他时间打开日光灯,一般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此例联系常见的生活实际,学生若要正确解答,就要把家庭电路中的线路和用电器简化成串联电路的“模型”。通过对此类问题的解答,学生能培养将生活实际问题转化成科学模型的能力,提高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境化”的习题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乐于解答,不再感到枯燥、厌烦、有压力。解答此类习题,学生能养成科学态度,理解科学的本质,增强学习科学的兴趣,并且使学生不断地将新知识融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释生活、社会和自然中的现象,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悟科学思想和方法,改进学习方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四、创设“情境化”的初中科学课堂,提高学生的素养
“情境化”科学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是一种有效的科学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化”的科学课堂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趣”,激活学生探究的“思”,提高学生创新的“智”,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拥有自主成长的空间,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陈坚.中学科学教学活动设计,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
[3]盛群力, 马兰主译.现代教学原理、策略与设计, 浙江:浙江教育出版2006.7.
[4]迟艳杰.教学意味平“生活”, 教育研究, 2004, (11) , 31-34.
[5]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教育发展研究, 2001.
[6]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全球教育展望, 2002.
[7]许永强.教学情境也要打假教育科学研究, 2005.
创设真情境 促进真交际 篇5
关键词:口语;学生;提高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292-0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有关口语交际在课程总体目标中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
可见,口语交际在人际交往中起着决定性的因素,然而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口语课出现了“伪课堂”现象,把口语交际变异为口头作文或交际主题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或教学目标不细化,只重视读写,忽略了口语交际的训练的现象仍然存在,口语交际的训练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课程环境下语文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也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
一、在教学中创设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能力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处理问题。具体的交际情境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发思维与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是学生进行大胆交际的前提。
因此,依据教学内容,尽量模拟社会生活创设情境,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交际,这既是口语交际的首要环节,也是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途径。要努力使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跃然纸上,化静态为动态,让学生经历了阅读吸收—整理内化—转换表达的思维过程,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主要形式可以采用:
1、以实物创设情境。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他们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直观实物的再现,对学生思维的启迪、语言的促进起着重要的作用。口语交际时,合理地运用实物,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易于学生观察。如“说说自己喜欢的水果或植物的样子”,教师可把日常生活中的水果或花草呈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学会观察体验事物的颜色、形状、味道等,随着老师的相机点拨,他们纷纷举手发言,课堂交流气氛非常热烈。
2、以多媒体再现情境。多媒体画面精美好看、语言自然贴切、声音悦耳动听、情境生动逼真,使学生想看愿看,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融进多媒体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去,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引发表达的欲望。在教学口语交际《我们能做点什么》一课前,我事先精心剪辑了两段不同的画面—“祖国风光”与“环境污染”通过前后两次的观看,学生喜与忧的情感强烈的交织在一起。悄悄敲开学生的心门,强烈的表达欲望已被激发,浓浓的环保意识已植入心田。
3、在表演中学会交际。“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小学生有着较为强烈的表演欲望,精彩的表演能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使学生口语表达更能符合角色特点。另外,表演还需要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有利于学生提高表达的效果。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等,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翁,创设故事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课堂上,可将教材演变成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如在《学会商量》、《约请》等教学中,让学生分别扮演图中的人物角色,创设情境进行表演,在表演中让学生随机应变地进行口语训练,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学会商量和约请的方法,通过大家的共同探讨、演练进一步地深化所学内容。
4、在想象中学会补白。课文中好多地方留给学生空白处,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一个思维的空间,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一个创新的空间。对促进口语能力的发展极有挖掘潜力。如教学《小雨点》这一课时,指导学生观察:雨点分别落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此时让学生展开想像:如果你是小雨点,你会落到哪里呢?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张开想象的翅膀,说出雨点可能落在房屋上,在房屋上唱歌;可能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跳舞等。怎么想就怎么说,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思维,有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
二、在生活中创设交际情境
1、在校园生活中学会交流。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也是学生口语发展的源头。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为学生创设相应的交往情景,训练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在交往中锻炼了口语,学会了交际,懂得了礼仪。如在运动会总结会上,老师可以借题发挥:本届运动会你印象最深的场景或项目是什么?你有什么想法?受到什么启发?”学生把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了这个问题上,发言非常热烈。这样的活动是教师有意为学生创设的交际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使学生的口语交际在不经意中得到了训练。
2、在家庭生活中学会表达。在家庭生活中,学生要扮演多重角色,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家经常会遇到的情况如:打电话、招待客人等,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
3、在社会生活中学会交际。陶行知先生说:“整个社会的活动都是我们的教育范围。”我们认为,社会是实施“口语训练”的无边课堂。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知识和科技知识,我们将学校周边的湿地公园、科技广场、立交桥和节假日旅游点等作为训练口语的活教材,为学生提供新的知识“增长点”, 社会是丰富多彩的,同时也是复杂多变的。让学生实际体验,在进行情景模拟、交流中更能激发兴趣,而且达到人人交流的目的。
巧妙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篇6
一、趣味话题引入情境
引入富有趣味的话题,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口语交际欲望,还能激活学生口语交际的思维。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要从教材的自身特点出发,合理地创设情境,从而引入话题。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走,我们去出游”。一位教师的话题导入设计新颖,效果较好。
1.同学们,老师想考考大家的想象力,看谁能想象出这段旋律表现的画面。(播放音乐《春天来了》,学生听后说出了柳枝抽芽,小草破土而出,野花迎着春风盛开……)
2.春天来了,草儿偷偷地钻出来了,柳枝抽出点点嫩芽……看着眼前的美景,大家想要做什么呢?
3.是啊,我们应该春游去,亲身感受这美妙的春光。要想春游,首先要选好地点。和同桌交流一下,说说你最想去哪儿春游,再说说自己的理由。
这个口语交际话题的引入,巧妙创设了符合学生实际的交际情境,让课堂“活”了起来,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内在情感体验,学生感受到自己就像是在真实的情境中与对方进行交流,体会到了交际的必要性。
二、优化活动过程情境
口语交际教学要实现“人人练说,人人参与,全面提高”的教学目标,靠的是合理有序的教学过程和富有生气活力的教学活动。优化活动过程情境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是“我是‘小小推销员’”。一位教师教学时精心创设了“推销员招聘”和“推销员擂台”两个情境,通过“招聘”和“比赛”这两个主题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情境一:推销员招聘———××点读机厂家为了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现在公司委托老师招聘一部分学生做小推销员。大家愿意参加应聘吗?(播放招聘要求的视频,营造招聘会现场气氛。课堂成了一个“真实”的招聘推销员的活动现场。)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这个情境中,主动联系,参与应聘,相互评价,彼此交流,整个课堂变“活”了。
情境二:小推销员大擂台———刚才成功招聘了很多的小推销员,厂家一定会很满意的。不过小推销员在正式上岗时,肯定会遇到一些难以预料的事情要处理。一名优秀的推销员,必须要有应对各种问题的本领。下面我们开始对推销员进行新一轮的测试,这轮测试就是“小推销员大擂台”。(“顾客”抽取情境测试题后,分组活动,根据试题随机检验“推销员”的应变能力。)
在学生掌握了推销商品的技巧之后,教师创设了“小推销员大擂台”这个活动情境,让学生分小组练习推销,互相评议,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言说欲望,促进了每个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三、强化拓展训练情境
口语交际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于生活。适切的拓展训练可以对学生习得的口语交际知识、口语交际技能起到强化和提升的作用。拓展训练活动的开展同样需要多彩的情境。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是: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不便之处及解决办法。一位教师巧妙创设了如下拓展训练情境,效果颇佳。
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人们应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想出办法来解决。请大家想一想,你曾遇到过哪些不便之处?我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小组问题提得好,办法想得妙,表达得清楚明白。我们的“动脑筋解决问题”评选活动稍后开始。
创设交际情境 进行口语训练 篇7
一、创设情境, 激发说的欲望
我们常常能发现这样的情况:上课时有的班级学生跃跃欲试、争相发言, 有的班级却星星点点、“千呼万唤难出来”。究其原因, 主要是教师没有给孩子充分的机会, 没有给予适当的引导。作为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即对图片、故事、动物、游戏感兴趣, 从而激发他们说的欲望。如国标版教材第三册《识字5》中有一幅美丽的冬趣图,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引导学生说话。教学一开始, 出示图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季节?图上有哪些景物?为什么?学生兴趣盎然, 争相描绘, 接着让学生通过“找朋友”的游戏给词归类, 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看图选词进行说话练习, 这样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进行了说话训练, 学生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孩子们十分喜爱小动物, 也爱听童话故事。教材中有不少描写小动物的课文, 教完课文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表演, 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话将这个故事讲一讲、演一演, 这样让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的过程中不断加浓说话的兴趣。
二、借助教材, 指导学生说话
由于低年级学生受识字不足、词汇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弱的影响, 常常出现“心中千言万语, 不知从何说起”的情形, 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说话资源, 联系学生实际, 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训练, 使学生能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1. 优化拼音、识字教学, 进行说话训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 汉语拼音教学要求降低了, 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练习普通话。因此, 教师在拼音教学中利用语境图、情境歌, 以拼音代字, 让学生先说后写, 边说边听, 还可以针对地方方言和普通话中易混淆的地方, 对症下药, 强化训练。如教学复韵母“ie”及音节“Ye”时, 可练习四声说话:Yē—椰子汁—我喜欢喝椰子汁;Yé—爷爷—我有一个好爷爷;Yě—也—我也有书;Yè—树叶—我看见树叶在动。学生可以根据四声组不同的词, 造不同的句子, 这样学生既掌握了Ye的四声, 又丰富了他们的词汇, 理解了字义, 学会了运用。
2. 重视阅读教学, 进行说话训练
阅读教学中的说话训练, 主要通过描述画面、问答、朗读、背诵、续编故事、续编课文、复述等形式进行。如在教学第三册课文《狐狸和乌鸦》后, 我让学生先分角色表演, 然后练习复述课文, 学生说得有声有色, 最后我又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过了不久, 乌鸦又叼着一块肉碰见了狐狸, 乌鸦这回会怎样呢?学生发挥想象, 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乌鸦心里想:这次不会上你的当了, 就对狐狸说:‘坏狐狸, 随便你说什么, 我都不会上你的当了。’”此时立即有位“小精灵”站起来说:“乌鸦一说话, 肉又掉下去了, 不是又上当了吗?”经过提醒, 这些学生恍然大悟, 改为:“狐狸在树下说了许多好听的话, 但乌鸦理也不理, 美滋滋地把肉吃完了。”还有的说:“乌鸦见到狐狸先把肉吃完了, 然后故意气狐狸说:‘狐狸大哥, 肉真香啊, 我窝里还有, 你爬上来拿吧!’狐狸气得直吹胡子。”如此种种, 显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充分利用“口语交际”“做做说说”进行说话训练
如教学第三册练习1中的“口语交际”:学会祝贺, 在引导学生说完祝贺的话语后, 我还创设了学生送贺卡给老师的情境, 通过师生、生生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进行说话, 同时引导他们使用礼貌语言, 很多学生说得声情并茂, 课后还有很多学生真的将自制的贺卡送给了我, 并亲口表达了对我的祝贺, 通过这种形式的说话训练, 让我真正看到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也让他们学会了在生活中交际。
三、善于发现, 拓展说的语境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发现, 并带领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感受。如这段时间正值冬季, 我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 到郊外去走一走、看一看, 到公园里、大街上, 去感受冬天来临的气息。星期一专门利用一节课组织他们交流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学生有丰富的素材, 发言十分踊跃, 描述得生动而形象。接着我又指导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想说的用笔写下来或画下来, 然后让他们自己读读看看, 修改修改, 让学生逐步学会怎样把话说明白、说准确, 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创设课堂交际化情境 篇8
那么,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如何创设交际情境, 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 使他们想说、会说, 并能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呢?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 探索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实物演示情境, 激起表达的兴趣
语言与思维紧密相关, 思维是语言的核心,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 他们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因此, 直观实物的再现, 对学生思维的启迪、语言的促进, 起着重要的作用。口语交际时, 合理地运用实物, 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展学生的语言。
在《学当水果推销员》课上, 我要求学生自带喜欢的水果若干。课上, 学生认真观察所带的水果, 并尝试介绍。我引导学生从水果的颜色、形状、营养、价钱、新鲜程度等方面介绍。学生看着眼前熟悉的水果, 纷纷举手发言, 气氛异常热烈。
二、展现生活情境, 还原生活的本色
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源泉。再现生活中的情境, 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情境中观察、说明, 是增强学生体验、激发思维和口头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泉。
在《购物讲价》中, 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物品分小组摆在“玩具柜”、“文具柜”、“用品柜”中, 再现商店的摆设, 然后要求各组分工, (顾客和售货员) , 要求“顾客”每人要买一件物品, “售货员”要热情待客, 比比看, 谁买的最便宜, 再说说购物所得。这样学生角色意识得到发展, 参与兴趣很浓, 交际更为活跃。
三、图画再现情境, 引发交流的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表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图画是展开形象的重要手段, 使话题内容形象化, 生动化, 带给学生视觉的刺激, 这样能唤起他们观察、思考、表达的兴趣, 无形中成为鼓励学生说话的“兴奋剂”。在教学中, 教师通过具体的图片、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的情趣, 引起学生的表达欲望, “情动而辞发”。
如《我长大了做……》这个话题, 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互相交流自己的理想、愿望、志向等, 话题极为宽泛。这课的“情境图”采用组合的方式, 通过选择以教师、医生、工程师等为代表的形象来启发学生进行联想。我们可以借助电教媒体手段, 将“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扩展:第一, 搜集或拍摄这些“形象”工作的情境画面, 将“情境图”中的内容适当展开。第二, 增加一些有代表性的“形象”, 如飞行员、空中小姐、计算机专家、政府官员、艺术家、运动员、企业家、私营业主等资料。第三, 采用计算机技术, 对资料进行处理, 配上音效, 做成超级链接的课件。课堂上可以根据需要, 随时点击计算机课件来创设交际情境。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 拓展他们的思路, 寻找到更合适的话题, 引发交流的欲望。
四、活动创设情境, 享受交流的快乐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 必不乐学。”在教学中, 我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 创造性地创设口语交际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 特色晨会扬起自信的风帆。
为了给每个孩子提供更多的“说话”机会, 我班每天晨会10分钟都会有一个孩子自觉站在讲台上为全班同学作介绍。内容丰富多彩:周一“每周一歌”, 周二“科技之光”, 周三“经典诗词”, 周四“名人名言”, 周五“美文诵读”。形式可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自由展示。介绍前要先在小组内“模拟讲”, 并请组员评议或请父母、好朋友指导, 做好充分的准备。面向全班同学介绍后, 师生共同交流, 就介绍的内容、形式、语言、动作、手势、神情等方面予以指导或建议, 同时给介绍者当场评分, 将评分情况记入学生的成长档案袋作为语文素养考评的重要依据!特色晨会使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口语交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而且收获了自信与快乐!
2. 辩论赛场, 激发表达欲望。
辩论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它可以帮助学生灵活地运用学习方法, 拓展学生的思路, 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辩论赛中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 精心筛选, 严密组织语句, 锻炼了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
我班开展的“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时, 正方和反方学生积极投入, 群策群力, 辩论过程显得非常热烈, 学生们的表现都非常精彩, 言辞犀利, 很有“辩论”的味道。整个辩论过程, 学生用智慧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感受语言的魅力的同时, 还品味成功的喜悦, 整个课堂也在心灵的对话中活力四射。
在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口语交际 篇9
一、创造生活情境
口语交际的教学必须力求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巧妙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调动学生生活感知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参与,大胆地在实践中进行交际,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有趣。
用学生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件或者现象替代教材的内容,一方面保证了教学内容与教材专题内容的一致性,避免话题选择的随意性、训练安排的无序性,另一方面,使情境变得“具体”,交际任务更有“实际意义”,教材提供的话题就转变为源于学生自己真实生活的话题,从而使学生产生倾吐的欲望。由于条件有限制,不可能将口语交际的内容都付诸学生的生活实践,为了话题与交际情境的适应,有条件的可以通过模拟生活,再现生活场景活跃口语交际气氛。如,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保护文物”。通过第五单元课文的学习,应该说没有学生不知道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然而令人痛心的是,长城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已被世界古遗址基金会列为全球100处最濒危遗址名单。此时此刻,我通过触目惊心的翔实的长城被破坏的图片资料的情境创设,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保护长城迫在眉睫,让学生从一开始就产生强烈的要保护文物的社会责任感,引出口语交际的话题。学生在商量怎样保护文物,提出保护文物的建议后,我联系当前十堰市正在举办“世界第四届传统武当武术节”的契机,武当山古建筑群作为家乡的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作为家乡的小主人该怎样去保护呢?一语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马上先对武当山文物的保护现状说起,甚至有同学还说,我们十堰市已经确定“9·15”为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日,每年这一天,十堰市、武当山特区都要举办活动,形成“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并且通过我创设的武当山当前的视频资料,学生进入情景表演:如何做一个文明的武当山游客?最后得出结论:如(1)劝说游人不乱丢垃圾,不乱涂乱画;(2)向游客宣传保护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重要性和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3)向有关领导汇报少先队员的建议;(4)即兴演讲了“保护武当山文物,我们人人有责”。由于创设了具体的虚拟情境,使本来不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活动,成为现实生活的需要,具有了“实际意义”,和武当武术节相互呼应。
二、创设表演情境
表演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的表演欲一般都比较强,精彩的表演能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使他们的口语表达更符合角色特点,为此,营造好的表演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利用语文课本中朗读对话,拼词竞赛,课本剧表演等,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活动,使学生有较多的口语交际机会,激发其言语交际的激情,发挥其才能和特长。如《逛书城》口语训练中,可先展“书”,通过课件演示各类书籍:动画系列、童话系列……再买“书”,播放两个小朋友购书的场面(静态静音画面),引导学生想象他俩会说些什么?阿姨会说些什么?请师生现场模拟表演,教师当营业员,学生当顾客,把人物进行购书、售书对话的内容、语气、语调、表情等表演出来。最后是谈“书”,同样也是由师生模拟表演。这次口语交际以“书”为线索,以“表演”为媒介,以口语交际为目的,展开有兴致的表演交际活动,让学生不知不觉地锻炼和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创造想象情境
(一)利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设备
融视、听、说于一体,它有助于营造语言交际氛围,使学生在这种语言交际环境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感受语言,从而增学活用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利用浅显的古诗让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可先让学生读读古诗,然后配上与古诗意境相吻合的古典音乐或各种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试着在自己脑海中呈现出诗句的画面,并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脑海中呈现的画面,最后通过平等讨论,互相启发,相互补充,达成共识。
(二)抓住课文内容,创设想象情境
《詹天佑》一课,结尾处写外国游人望着在崇山峻岭之间穿行的京张铁路,站在詹天佑铜像前,赞叹不已。可让学生想象外国游人啧啧赞叹的情景:什么叫赞叹不已?他们会说些什么?在说的过程会有哪些表情和动作?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进行口语交际,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拓宽,思维活跃,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四、创设活动情境
口语交际训练是语文教学重要任务之一,而仅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口语训练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应走出课堂,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指导学生主动交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在教学中,就创设了一个小记者采访团活动,如采访致富专业户。我班的小记者到张湾区汉江街办农民陈奶奶家采访,正好看见上门收购的小商贩在她庭院里的9棵桃树上采摘下100公斤鲜桃,1000元现金收入就轻松的揣进了陈老太的腰包。她兴奋地说:“凭院子里的这一季桃加点今年院子里樱桃的收入,呵呵我又可以出去旅游一次了。”看到那鲜红的桃子,听到陈老太太的话,小记者们不禁脱口而出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奶奶您的经济发展得这样快,村民们非常羡慕,到底是靠什么?奶奶您为啥会想到去种桃子呢?您在种桃子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奶奶您的钱多了,您的家庭起了什么变化?奶奶您富了今后打算怎么办?小记者的采访非常成功,深得当时围观群众的赞扬。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举行新闻发布会、讲故事、演讲、背古诗等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施展口才的良好环境,帮助他们积累知识,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发展语言。
总之,口语交际的教学,要体现双向互动的特点,要坚持语言实践的原则,要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使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摘要: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本文提出了在创设的生活情境、表演情境、想象情境和活动情境中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创设课堂交际化情境】推荐阅读:
课堂情境创设论文09-18
生物课堂如何创设情境07-22
中学政治课堂创设情境05-22
初中生物课堂情境创设08-07
数学课堂如何创设情境09-27
物理课堂情境创设法11-05
课堂情境创设重要性07-02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浅见07-31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09-12
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