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礼仪文化

2024-08-30

西方礼仪文化(精选12篇)

西方礼仪文化 篇1

礼仪是文化和历史沉淀的结果, 世界各国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礼仪, 很多文化礼仪只需要一提及就可以清晰辨别出文化特色, 我国开放的进程正在加快, 中西方文化和经济交往逐步增多, 在中西方文化的沟通中正确应用礼仪就成为决定交流质量、交流层次、交流内涵的关键影响因素。应该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礼仪的巨大差异, 要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家庭观念、民族主义等众多的不同中研究中西方文化礼仪, 使中西方在文化和礼仪上取得更多的共识, 在尊重中西方彼此文化礼仪特点的同时, 深化中西方文化和礼仪的交流, 进而为世界文化的沟通和交往创造良好的空间与环境。

1 文化背景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礼仪是文化的重要组成, 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就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礼仪, 中国的文化背景主要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墨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特别是孔子的仁爱思想更是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石, 中国的文化礼仪也就呈现出谦卑、内敛、仁慈的特点。西方文化背景主要来源于基督教, 上帝和《圣经》对西方形成了2 000年的影响, 在西方文化中《圣经》表现出的尊重、自爱、平等等价值观成为西方文化礼仪的基础。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形成了中西方礼仪在形式、内容上的不同表现, 成为世界文化中曼妙的并蒂莲花。

2 价值观念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现代西方价值观念的产生肇始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 当时西方价值系统以社会价值为基础, 力图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建立更为有效的社会秩序, 进而体现出价值, 由于西方价值观念将人性看作是人的天然属性, 因此, “人, 生而平等”, 在西方文化中开始有意识地强调人的“尊严”, 他们认识到理性的光辉, 力求以对个人利益的尊重来完善社会, 使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乐观与信念。因此, 西方并不排斥对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尊重, 例如:在17世纪荷兰追求平等交换甚至成为国家和国民的认知, 这样的共识奠定了西方文化礼仪的基础, 形成了西方文化礼仪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特点。而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将利益特别是金钱和地位放在了次要位置, 文化中有意识地将文化价值放在首位, 而对利益却置于有悖于“君子”修性的位置, 这造成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以仁爱为中心, 在提倡国君———臣子、父母———孩子、丈夫———妻子、兄长———弟弟、朋友———朋友做到“忠”、“恕”、“孝”、“悌”的基础上, 建立起仁爱为中心的社会和家庭架构, 进而形成国家。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下, 中国文化礼仪中出现讲求“尊卑清晰”、“长幼有序”的特点, 这一点与西方, 特别是英美国家的文化礼仪有着巨大的差别。

3 集体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对比中西方发展的历史,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鉴别中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 同时也是产生中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基础。西方人认为:每个人有着自己的独特身份和个性, 而千万个个性和身份独特的人才能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西方看来, 只有尊重每个人的利益, 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 才能够有社会的发展, 特别经常用“天助自助者”来阐述个人主义, 这成为西方专有的文化符号, 也成为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出发点。特别是在基督教的传统中, 对个人更是突出和强调, 在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尊重个人隐私成为西方文化礼仪中一个公允的价值观念和基础, 而这一点也经过不断地发展成为世界上礼仪的共识。应该看到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不等同于自私和利己, 而是在尊重个人的利益与价值的同时, 实现集体和社会的发展。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认同上的不同出现了西方人特有的对家庭、友谊的不同理解, 出现了对个人尊重的西方文化礼仪。在中国的文化和传承中集体主义一直是广为推崇和赞扬的美好事物, 无论是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是墨子的兼爱思想都对集体主义有着共同的肯定与鼓励, 在中国传统意识中, 有集体作为基础才能够有个人的利益, “大河没水小河干”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中国传统思想里更加强调集体的奋斗, 个人的成功属于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 同时鼓励那些为了集体而做出个人利益牺牲的人。在这样的认知条件下中国文化礼仪更加重视集体主义, 往往会出现对集体主义的膜拜, 中国文化礼仪在表现形式上就变得更加含蓄和谦虚, 带有强烈的“东方智慧”的风味。

4 家庭观念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西方家庭结构较为简单, 基本为“父母———孩子”的二元结构, 多数老人在经济独立或者有自理能力时采用分开居住的方式, 老人更愿意从精神和荣誉上给年轻人以指引, 而很少从金钱、体力上给年轻人以帮助。而青年人认为自己代表着希望, 如果跟老年人长期住在一起将会在荣誉、自尊、能力方面受到损害, 因此也不会轻易组成老少几代、亲戚朋友的大家庭, 这是西方社会的文化特色, 同时也产生了西方文化礼仪的特点, 对于西方家庭, 成员被视为平等的主体, 每个人有平等的发言权, 因此, 可以看见西方的孩子直呼祖父母的名字, 而这一点在中国无疑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才是家庭幸福和家族兴旺的标志, 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 中国家庭的结构属于“老人———子女———孩子”三元结构, 家庭成员在一起居住和生活, 在家庭中年轻人对老人的尊敬和服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家庭尊重老人的经历、付出和指挥, 老人在家里有特殊的荣誉和特权, 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 中国家庭有彼此支持和相互依赖的特点, 这使得中国家庭更加重视自身的修为, 避免因自身的不足和缺失, 给整个家庭的其他成员带来损贬, 这就使中国家庭成为成员共同认可的单位, 因此, 中国家庭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荣誉感。反映在中国文化礼仪上, 中国更加注重“尊老爱幼”, 遵循在礼仪上突出秩序, 在秩序上强化尊重。

5 对民族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民族主义是对民族的认可, 中国历经了5 000年的风雨, 中国的国家形式也是由汉族独自建立的。我们说的社会礼仪标准也是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独自建立的。汉族在历史上通常和他们的祖先生活, 在工作期间和社会的连络用语言表达。只是表达一个微小的行动就能表明一些意义敏感的意思。当你说一半批评或仅仅说一些事物的时候, 人们能了解什么。你想要说。如此当他们表达他们自己感觉的时候, 人们不需要说出他们所有的意图。在西方人中的时候, 举例来说例如美国是一个有超过二百年历史的移民国家。然而, 美国人一定清楚地表达他们想要的和需要的。只有这样听话者才能很好得了解。因此他们的语言一定说出他们必须说的。

6 结语

中西方礼仪具有着鲜明的地域、历史特色, 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组成了世界礼仪体系的主流部分、在中西方的文化与历史演进过程中, 形成了各自鲜明特色的礼仪, 特别是中西方文化中文化背景不同, 价值观念分歧,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主流认知不同, 家庭观念理解不同等原因, 造成中西方文化礼仪存在巨大的差异。当前中西方文化、社会和经济的交流正在加速, 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应该看到中西方文化礼仪的差异性, 要全面认知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的内在因素, 从而把握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的关键, 进而在文化交流、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换中更好地应用中西方文化礼仪, 达到对工作、学习和发展的促进作用。

摘要:中西方文化礼仪存在差异是客观的显现, 有了差异的中西方文化礼仪才能使世界文化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充分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礼仪上的差异, 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中西方文化礼仪的沟通, 进而建立起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的环境, 为中西方文化发展做出贡献。本研究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集体主义、家庭观念、民族主义五个方面展开了中西方文化礼仪的研讨, 分析了出现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的原因, 希望为研究中西方文化礼仪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礼仪,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家庭观念,民族主义

参考文献

[1]刘莹.略论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向[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01) :63-64.

[2]姚登权.西方文化扩张与文化的“泛西方化”[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5, (05) :84-85.

[3]周慧.人本主义思想主宰下的科学精神——谈西方文化的基本内涵[J].当代经理人 (下旬刊) , 2006, (10) :79-80.

[4]张秀红.关于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6) :55-56.

[5]张燕.中西社交礼仪的差异[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6) :81-82.

[6]张琪.小议中西方文化在礼仪方面的差异[J].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与教学) , 2009, (07) :47-48.

[7]张双江.中西礼仪文化在日常交际方面的差异及启示[J].科技信息, 2003, (03) :104-105.

西方礼仪文化 篇2

1,拜访他人必须有约在先。(√)

2.接待多方来访者要注意待客有序。(√)

3.在观看演出时不要随意拨打或者接听电话。(√)

4.在社交场合,“兄弟”、“哥们”等称呼可以随时使用。(×)

5.不允许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使用手机。(√)

6.参加舞会时可以穿民族服装。(√)

7.在英国,人们姓名一般是名字在前,姓氏在后。(√)

8.在社交活动中,对异性朋友,若关系极为亲密,则可以不称其姓,直呼其名。(×)

9.用餐点菜时,没有必要征求主宾的意见。(×)

10.在安排西餐座次时,应安排男主宾坐在女主人右侧。(√)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在社交交谈中,有哪些具体的主题应当忌谈?

答案要点: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捉弄对方的话题;非议别人的话题;倾向错误的话题;令人反感的话题

2.写信的5C原则是什么?答案要点:礼貌;完整;清楚;正确;简洁

三、论述题(30分)

论现代礼仪的基本特征。答案要点:普遍性;规范性;对象性;操作性

《旅游社交礼仪》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此我们在社会交往中要遵循入乡随俗或从俗的原则。

2.头发是人体的制高点,修饰头发的时候,要做到“三勤”,指的是勤于清洗、勤于修剪、勤于梳理

3.化妆的最高境界,是“妆成有却无”,强调的是化妆的自然原则。

4.一般而言,手姿由进行速度、活动范围、空间轨迹等三个部分构成。

5.在较为正式的场合,通常坐下之后应占据座位的2/3比例。

6.佩戴首饰时,在数量上的规则是以少为佳,在色彩上的规则是力求同色。

7.当两人距离在1.5米到3米之间时,称为礼仪距离。

8.请用图形标示出一般家用小轿车的座次尊卑顺序,分别用①②③④表示:

(1)主人自驾车(2)专职司机驾车

答案:(1)主人旁边1,后排右座2,后排左座3,后排中座4。

(2)专职司机驾车,司机旁边4,后排右座1,后排左座2,后排中座3。

二、判断说明题(判断对错,并说明为什么,每题3分,只判断不说明不能得全分,共30分)

1.女性身着裙装上下楼梯,应该走在楼梯的右边。

2.在公共场所下蹲,要注意面向他人。

3.正式场合,男性不允许穿着短裤,但是女性可以。

4.在别人面前称呼自己的父母,可以用“家父”“家母”,对别人的父母,则可用“令尊”“令堂”。

5.与女性握手时,应该只握住其手指尖,不能全部握住。

6.行亲吻礼的时候,晚辈吻长辈,应该吻额头,长辈吻晚辈,应该吻下颌或面颊。

7.送花的时候仅注意选择花的种类就行了,颜色和数量无所谓。

8.做客的时候,如果与主人关系很亲密,可以不用敲门直接进入。

9.用餐时,中途需要离开,应将餐巾放于餐桌上。

10.为客人泡茶时,应将水注满水杯,以示尊重。

答案:1.错,应为远离楼梯扶手的一边,或靠墙的一边。2.错,忌面向他人,忌背向他人。3.错,女性可以穿短裙,但不能穿短裤。4.对,对自己表示谦虚,对别人表示尊敬。5.错,握手时忌讳仅仅握手

指尖,对女性也然。6.错,长辈吻晚辈,吻额头,晚辈吻长辈,吻下颌或面颊。7.错,花的颜色和数量也对花的寓意有影响。8.错,要敲门,以免碰上让人尴尬的场面。9.错,中途离开将餐巾放于自己坐的椅面上,方桌上表示用餐完毕。10.错,应注七分满,“茶七酒八”。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妆成有却无”,被认为化妆的最高境界,它强调的是化妆的(自然)原则。

2.法国大画家德拉克洛指出:“手应当像脸一样富有表情”,指的是交往过程中(手势)的重要性,一般而言,它由(进行速度;活动范围;空间轨迹)等三部分构成。

3.当两人相距在0.5米之内时,即为私人距离。当两人相距在1.5米~3米之间时,即为(礼仪)距离。

4.通联礼仪的基本原则是(保持联络)。

5.赠送鲜花是馈赠的一种特殊形式,深受人们欢迎,但是送花很讲究,如花环的受赠对象通常是贵宾或友好,庆祝开业、演出适合送(篮花),祝贺乔迁适合送(盆花)。

6.目前,在国际性或全国性的大型赛会的开幕式上,往往会举行火炬点燃仪式。其寓意来自古希腊,是为了表示(普天之下,同享和平)。

7.在行亲吻礼时,双方关系不同,亲吻的部位也会不同。长辈吻晚辈,应该吻(额头);晚辈吻长辈,应该吻(下颌)或(面颊)。

8.我国规定,正常标价的机票有效期为(一年),在此期间之内,一般可按规定(变更旅行日期)或(退票)。

9.由主人亲自驾驶的轿车,一般(前)排座为上,(后)排座为下;以(右)为尊。

10.女性身着裙装上下楼梯的时候,应该选择(靠墙)的一边行走。

2.结合案例,说明做一个懂礼仪的人应该在说话和交谈中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回答要点:(1)尊重客人;(2)合理解释;(3)认真对待客人抱怨;(4)报知相关主管。(要联系实际,结合服务礼仪有关知识,评分关键在于分析、处理方法是否得当)

2.要点:服务语言应该平静、柔和、清晰、大方、礼貌(评分关键,学生能够结合案例对服务语言的礼仪标准进行阐述

《社交礼仪》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 答案

1、礼仪的起源:___、___、___、___。对神灵的敬畏、对家庭成员言行的规范、人们交往沟通的需要、维系等级差别的需要。

2、打招呼的方式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寒暄式、问候式、致意式、致礼式。

3、仪容美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美、健康美、内心美、修饰美。

4、与人交谈的态度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态专注、感情真挚动作恰当、礼让对方。

5、个人形象扭曲是指一个人_______和________不统一。内在品质、外在形式。

6、学习礼仪课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内外兼修、灵活运用随机应变。

7、现代礼仪的基本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民主、平等、简洁、高效。

8、握手时应该由尊者先伸手,但在表示_____、__、___等场合,卑者也可以先伸手。欢迎、感谢、祝贺。

9、拒收礼品的三种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言、婉言、事后退还。

10、办公室礼仪有三点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仪表端庄、礼貌谈吐、举止得体。

11、男士穿西装只能配__________鞋不能穿__________鞋和_________鞋。皮、布、旅游。

12、构成礼仪的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体、客体、载体。

13、个人形象是一个人_________和_________相统一的展现。外在的样子、内在的品质。

14、与人交谈选择话题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避免涉及对方隐私、忌非议别人、不要捉弄对方让人下不了台、不要反复诉苦。

15、涉外礼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不卑不亢,入乡随俗、尊重隐私、女士优先。

16、个人形象分_____、__、____、___。和综合型五种类型。精明强干、热情活泼、稳重踏实、谦虚谨慎。

17、因为人的眼睛传达的信息最多、最________,而且最___________、最__________,所以人们称眼睛是灵魂的窗户。真实、充分、细腻。

18、认识自我可以从个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找到个性坐标。生理、心理、关系环境。

19、礼仪培养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加强道德修养、注重个性修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20、礼仪的本质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_____,为了维护_____、_____的生存发展的_______环境,在纷纭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应共同遵守的_____与和_____。国家、安定、和谐、人文、习俗、社会规范。

二、选择题。

1、在正式场合男士穿西服要求:(A、C、F)

A、要扎领带。B、不能露出衬衣袖口。C、钱夹要装在西服上衣内侧的口袋中。D、穿浅色的袜子。

E、领带夹应夹在衬衣的第三、四个扣子中间。F、穿西服背心,扣子都要扣上。A、C、F

2.英国人对动物的禁忌是:(C)A、仙鹤B、蝙蝠C、孔雀和大象D、猫 C3、握手有伸手先后的规矩:(D)

A、晚辈与长辈握手,晚辈应先伸手。B、男女同事之间握手,男士应先伸手。C、主人与客人握手,一般是客人先伸手。D、电视节目主持人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访谈时握手,主持人应先伸手。D4、蹲姿。(B、C、D)A、蹲姿不雅观,所以不要蹲。B、蹲姿有益健康,应该多找机会蹲一会儿。C、在孩子面前蹲下与他交谈,会使孩子感到亲切。D、蹲姿最好采取两膝一高一低的姿式。E、累了蹲下并不解乏,都不如坐在地下。B、C、D5、男士西服单排扣有两个,在正式场合站立时,应如何扣?(A)

A、只扣上边一个。B、只扣下边一个。C、两个都扣上。D、两个都不扣。A6、西方的愚人节在哪天?(B)

A、3月1日。B、4月1日。C、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D、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B7、介绍两人相识的顺序一般是:(B)A、先把上级介绍给下级B、先把晚辈介绍给长辈C、先把客人介绍给家D、先把早到的客人介绍给晚到的客人 B8、仪容美的自然美包括:(A、B)A、体现不同年龄阶段的某些自然特征。B、保持个人面容的独特性。C、最美的面容是微笑。D、保持面容的红润、光泽。E、要适当化妆。A、B9、在下列场合应关闭手机,不准使用。(B、C、D)

A、影剧院。B、考场。C、乘坐飞机。D、驾驶机动车。E、会场。F、图书馆。B、C、D10、有客人来访,与客人说话时应注意:(A、B)

A、不要当客人面与家人争执。B、不要边谈话边忙着做其它事。C、不要谈自己感兴趣的新闻。

D、不要谈自己的工作。E、不要谈客人家里的事。F、不要谈自己家里的事。A、B11、西方的母亲节是:(B)A、4月1日。B、5月第2个星期日。C、6月第3个星期日。D、3月1日。B12、在正式场合,男士穿的西服有三个扣子,只能扣(B)

西方礼仪文化 篇3

【关键词】中西方 餐桌礼仪 文化差异

第一,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的必要性。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普通中学新课程标准对跨文化交际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在英语课堂上适当向学生渗透中西方文化知识对学生积累西方文化知识。学生们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概念化的层面上。餐桌礼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因此,以此为切入点最能让学生深刻并且切身地体验。餐桌文化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西方餐桌文化差异的了解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及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西文化冲击,为以后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奠定良好的基石。

第二,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的形成有其必然性。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形成均有其独特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因素。中国人推崇孔孟的儒家文化,讲究“中庸之道”。中国人喜欢在就餐时围坐在一起,感受团圆和睦的团体或家庭氛围。而在西方,早期的游牧狩猎生活造就了西方人亲近大自然,本质中不羁、崇尚自由的民族特性。因此,西方人追求个体解放、男女平等、尊重女性。因此,西方人喜欢分餐而食。

笔者将围绕“出席时间的差异、餐具的使用礼仪差异、席位安排差异、进餐礼仪差异、及餐桌上交谈的礼仪差异”五大差异对中西方餐桌礼仪进行对比。

一、出席时间的差异

中国人在出席宴会时 认为“宜迟不宜早”。时间总是随心而定。因此,假设一场婚宴的开始定为时间是六点半开始,但八点才能真正开始。因为,宾客要到七点五十分左右才会基本到齐。所以,如果不了解西方文化的人去参加外国人的宴会,如果根据中国的习惯来,会遇到尴尬。西方人信奉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他们认为:不尊重时间就不懂得尊重他人。因此,一定会准时、甚至提前到达,以示对主人的尊重。

二、餐具的使用差异

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体现在餐具使用上。中国人用筷子而西方人用刀叉。受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的影响,中国人选择最原始的进食工具——筷子。我国北方多木因而北方人用木筷;南方竹子多,因此南方 人都用竹筷。而西方人吃饭时用刀叉源于古欧洲人的猎人属性。在打猎的过程中,西方人用刀把烤熟的肉割下来,再用叉子叉起来吃。刀叉和筷子的使用,直接导致中西方人进食习惯的差异,并且对东西方人生活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人用刀叉决定了他们必须分开吃,因此西方人最独立。并且,在就餐时,筷子与汤勺不可一起使用;而西方人就餐时,则必需左手执叉,右手握刀。因为餐具使用的不同,中西方人吃的方式也有差别。例如,吃面条。因为面条比较长,用筷子只能夹住,所以中国人吃面用力把面条吸进嘴里。是以在中国面条又被称之为“吸溜”。而西方人会用叉子将面条卷起来再吃,不用发出声音。

三、席位安排差异。

在席位安排方面,中国与西方均比较讲究。在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古代中国宴请宾客时,男子方可入座主宴会厅,女主人及女宾则只能就席于内厅。到了现代,虽然讲究男女平等,但依然严格遵守“长幼有序”的礼仪。入座时,主人会请年长、主宾或者高位的重要宾客坐上座,双方会互相“让座”。长者、主宾或高位者坐上座;被特邀来陪伴主客的 “陪客”则坐于两旁的偏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就座。男女主人坐下座。

西方用餐时坐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按顺序就座。西方讲究“女士优先”,因此,主宾夫人座位被安排在男主人的右上方。就座时,男士会展示出“绅士风度”殷勤地为女士拉出椅子,并驻足等女士入座后才自己就座。

四、进餐礼仪差异

中西方进餐礼仪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人以礼待人,每上一道菜,主人都要请客人先吃,俗称“让菜”,而客人会与主人互相谦让后才开始吃。中国的宴席中如果有酒的话,劝酒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国,酒是先上桌的。主人会举着酒杯一一敬酒。席间,主宾之间会猜拳比酒,气氛越热闹,越能显示宾主尽欢。而在西方,酒是每道菜上完后才上桌的。在西方,客人会等主人先品尝后才开始吃。与中国人一样的是,西方人喝汤时也不发出声响。西等汤菜不烫再吃。方人进餐时也可交谈,但是音量不能太高。中西方人都会遵守的餐桌礼仪之一就是:不可在食物未咽下前与人交谈。

五、餐桌上交谈的差异。

聚餐是中国人联络感情的重要方式。首先,“不成敬意,请海涵”等自谦词语频频出现,其实主人已准备最丰盛的酒菜来招待客人。而客人则回以,“让您费神、多有打扰”。餐桌上用语要文明。例如:古人说“如厕”,现在用“减轻”来代替“上厕所”。在西方,主客间交谈的交流以真诚为主。主人精心准备菜肴,主人会如实地对宾客说:“I’m honored to have you here. ”,以示对客人的来到的感谢。客人将菜都吃完的话,便是对女主人最好的赞美。西方人同中国人一样,餐桌语言也比较含蓄。例如,“Excuse me?” 、“May I use the washing room?”可以被用来代替“toilet”。

二十一世纪在经济、文化两方面都已经成为国际大融合的一个世纪。在这样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才能够不被社会所淘汰。中西方餐桌礼仪因为其历史、文化渊源,所以成为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我们可通过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来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这样有助于我们避免以本国的文化及价值观去衡量西方的文化。我们充分认识到:世界上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盲目追求外国文化,摒弃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是不可取。

【参考文献】

[1]李天民,《现代国际礼仪知识》,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2003.12

西方礼仪文化 篇4

一、礼仪文化中的集体与个性取向

中西方礼仪文化中, 对于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有着明显区别, 总体来说, 中方重集体轻个人, 而西方先个性后集体。在宴饮礼仪的就餐方式中, 体现为西餐奉行“分餐制”, 中餐提倡“合餐制”;餐桌礼仪上, 西餐讲究“help yourself”, 中餐则讲究主人殷勤的敬酒和劝酒。

1. 西餐的分餐制:

强调个性存在。西餐是指欧洲国家和地区以及由这些国家和地区为主要移民的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广大区域的餐饮, 其显著特点是用刀叉进食。就餐时, 为用餐者提供的主食、菜肴、酒水及其他餐具一律每人一份, 以“独享”方式进行, 是一种“你吃你的, 我吃我的”个人就餐行为, 强调个性的存在和个人对饮食的独占。宴饮中, 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 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 强调“help yourself”。宴饮中的人际交流, 主要局限于一对一或小群体间的自由平等的情感交流, 无须事事与大家共享, 加之西餐环境中的典型因素如熠熠闪光的水晶灯、银色的烛台、优雅的举止、幽雅的环境等较好地维护了西方人看重的隐私性, 强调个性存在和个人隐私。

2. 中餐由分餐制走向合餐制:

注重集体共享。中餐是指以汉民族为主的中原地区的主要宴饮, 主要以筷箸进食。先秦时期, 先民习惯席地而坐, 凭俎案而食, 人各一份。秦汉时期, 遵循商周时期传统, 盘腿坐于席, 一人一案。这种就餐方式在许多汉代壁画、砖画里得到证明。隋唐时期, 社会风气变得开放、兼容, 吸收外来文化, 其坐具、服饰、坐姿形制等发生很大变化。榻和案较前代增高, 进而逐渐演变成今天的高桌大凳;坐姿由盘腿坐过渡成垂足坐;紧窄衣衫便于同享一份食物, 这些为合餐创造了有利条件。宋代现代式的高大椅、凳已取代唐代低矮的桌凳, 成为各阶层普通的日常家具。《清明上河图》中, 可以看到汴京餐馆里摆放的都是大桌高椅, 现代意义上的合餐方式已经形成。明清时期, 合餐的就餐方式完全定型。

现代的合餐式宴饮, 菜品并不事先分盘, 由进餐人根据自身喜好各自选取菜品及菜量, 就餐过程更注重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的协调与分配, 交流的信息在圆桌上集体共享, 较少进行个别交流。非典的特殊时期, 我国的共餐形式由于卫生方面的弊端, 很多餐馆施行分餐方式揽客, 但国人习性难改, 时间不长, 很快又恢复为合餐制。中餐这种围桌而坐、集体交流方式在形式上创造出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 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

二、礼仪文化中的席位尊卑

国际惯例中, 西方文化讲究右为尊;中国传统文化中则是左为上。在宴饮礼仪中, 不同场合席位尊卑各有不同。

1. 西式宴饮席位排列:

右为尊。西式宴饮中, 最典型的餐桌是长桌, 其席位排列规则是:女士优先、恭敬主宾、距离定位、以右为尊 (男主宾坐女主人右侧, 女主宾坐男主人右侧) , 面门为上, 男女穿插而坐。西餐的席次排列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男女主人坐在长桌两端, 女主人坐在离门远的一端, 其右边和左边分别是男宾1和2。若两端不坐人, 则女主人面门居中就座, 其右手男宾1左侧男宾2, 男主人在女主人对面就座, 其右边和左边分别为女宾1和2。西方礼仪中的女士优先, 在宴饮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国际正式宴请中, 往往使用长方桌 (椭圆形桌) 宴请客人, 男主人居中而坐, 右座最尊, 其次是左座和对面。2009年4月1日晚于金融危机中举行的G20国际金融峰会, 英国首相布朗宴请各国领导人, 作为东道主布朗坐在椭圆形宴会桌主人坐的位置上, 他右侧那个众人瞩目的座位, 属于中国领导人胡锦涛。按照西方餐桌礼仪, 这个位置是最重要的客人。国际席位排列依据主要是国际惯例和礼宾顺序, 此外还考虑宾客间的政治、身份、语言、专业等关系。但不论如何, 都把主宾置于尊贵位置, 即主人右侧。

2. 中式宴饮席位安排:

涉外、商务场合右为尊, 传统宴席左为上。

(1) 涉外、商务场合右为尊。中式涉外、商务宴饮中, 最正规、典型的餐桌是圆桌。主人坐在主桌上, 面门正中就座, 宾客距离定位, 近高远低;与主人距离相同, 右尊左卑。如2009年11月17日晚,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宴请首次访华的美国总统奥巴马, 胡锦涛坐在巨大的圆桌正中定位, 背依国画面对众宾, 右侧奥巴马, 左侧希拉里。

(2) 传统宴席左为上。我国古代宴饮, 席位排列以左为尊。《礼记·少仪》云:“尊者, 以酌者之左为上尊。”《礼记·曲礼》:“主人入门而右, 客入门而左。”《仪礼·公食大夫礼》:“宾入门左。”《史记·项羽本纪》中著名的“鸿门宴”中, “项王、项伯东向坐, 范增南向坐, 沛公北向坐, 张良西向侍” (清代学者凌廷堪在《礼经释例》中明确提出“堂上以南乡 (向) 为尊, 室中以东乡 (向) 为尊”。鸿门宴在军帐中举行, 座次尊卑按室内以东向为尊) 。很多学者认为, 项羽将范增置于高于刘邦位的排列, 突出了项羽自大傲慢的性格。

《红楼梦》第三回叙述贾府接待林黛玉席次安排:“王夫人遂携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贾母正面榻上独坐, 两边四张空椅, 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 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 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 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 探春左第二, 惜春右第二。”贾母正中, 先左后右, 左座为上。

三、礼仪文化中的价值观念

一般来说, 西方礼仪文化侧重形而上学, 中式注重模糊娓美。在宴饮礼仪的饮食观念和制作过程中, 体现为西餐追求菜肴本身的自然属性和营养价值, 烹饪程序规范;中餐强调菜肴“色、形、味”的整体配合, 制作时随意灵活。

1. 西餐宴饮文化观念:

以营养价值为核心, 烹饪程序规范化。在饮食观念中, 西餐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 首先讲究食物的营养价值得到保证, 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 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由于这一观念, 使得他们最注重保持菜肴本身的自然属性和营养价值, 而非对菜肴的色、形、味、香等人工技巧的追求。

西餐烹饪大多严格按照科学程序行事, 采用机器操作进行规模化生产, 调料添加精确到克, 烹调时间精确到秒, 从而达到每次出产的菜品不论其味道还是色泽惊人相似, 整个过程带有明显的规范性、机械性色彩, 从洛杉矶到纽约, 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 口味稳定, 缺少变化, 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 鸡就是鸡, 牛排就是牛排, 纵然有搭配, 也是在盘中上桌时而不是在烹饪过程中进行的。如西餐中的“法式土豆羊排”, 一边放土豆泥, 旁倚羊排, 另一边配煮青豆, 加几片番茄便成, 色彩上对比鲜明, 绝非集土豆牛肉于一锅而炖, 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 各是各的味, 简单明了。

2. 中式宴饮文化理念:

以美味为核心, 侧重制作时的知觉感悟。在宴饮观念中, 中式注重细火慢炖, 以菜肴精细、香诱食欲为特征, 以调和五味为根本, 以色彩艺术为精华, 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要求色香味形俱佳。如有名的上海菜“咸笃鲜”, 其原料仅是简单的火腿、冬笋和鲜肉三味, 经中式烹饪后, 火腿、冬笋、鲜肉中都早已各含其他两种原料的味道, 从而形成了一道含三种原料而又超乎三种原料的美味佳肴。此味道与西式烹饪后泾渭分明的“咸笃鲜”截然不同。

中式烹饪不讲求精确到秒与克的规范, 制作时注重随意与经验把握, 调料添加是“稍许”或“少量”, 即使是“20g”, 也很少有厨师用天平称量, 而西方很多家庭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等。这就出现了同一菜系的同一道菜, 其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会依厨师个人特点而有所不同;甚至同一厨师的同一道菜, 也会依季节、场合及用餐人身份的不同而加以调整。如同样一道“红烧鱼”:冬天色彩较深、口味较重, 夏天则色和味均清淡;宴请江浙一带的人在调味中加糖, 川湘顾客则多放辣椒。这使得中国菜品风格灵活且富有变化。例如宴请奥巴马的西式传统美食牛排, 使用中式方法烹调、调味, 将西方的牛油和奶油改成植物油, 把洋葱改成葱、蒜, 把番茄酱改为酱油和豆豉……通过中式烹饪方法, 或许令奥巴马一行在口味上找到新惊喜。

中西宴饮礼仪存在多方面差异, 我们不能以此简单判断中西两种宴饮文化的优劣高下, 因为这种宴饮文化适应了各自的地理环境和民族风俗, 体现不同的文化个性, 但其发展趋势是中西方宴饮文化的融合, 实现“西餐中吃, 中餐西吃”。在许多宴请中, 我们已经看到西餐中做, 或中餐自助大行其道。

西方的礼仪文化以基督教为核心, 强调的是一种“差异性”与“独立性”的文化观念, 普遍认为某一事物的价值在于与其他事物的区别性, “个性”意识非常强烈, 其思维模式中普遍强调突出自我的独立与个性。中国的礼仪文化以儒家“和”的思想为基础, 强调共性与和谐, 这也养成了中国人好商量、好通融的性格。对中西方不同的礼仪文化, 用“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 承认和尊重差异, 并探寻礼仪文化的互通性, 有助于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其他文化的适应力, 从而提高沟通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春芳.由分餐到合餐[J].饮食文化研究, 2007 (3) .

[2]顾晓苏.G20峰会晚宴座次的政治玄机[J].新闻天地, 2009 (5) .

[3]侯嘉亮.中国传统家宴及其座次礼仪[J].中国机关后勤, 2002 (6) .

[4]王玉霞.礼仪中的左右尊卑辨析[J].兰台世界, 2010 (1) .

从餐桌礼仪的异同看中西方文化 篇5

进入21世纪以来,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地区差异,不同的名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文化促进饮食的形成,饮食反映出各国的文化。

餐桌文化由于地域、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中国餐桌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古有“民以食为天”、“丰衣足食”之说,今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的俗语。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节日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西方流行的自助餐,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干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他们待客尊重个人意志,讲究实事求是,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他们认为一再问客人要不要食物或者强塞食物给客人,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当主人给你添菜或问你要什么时,如果你想吃的话,可以直截了当的回答说要。在客人在用餐期间,一定要赞美主人所准备的食物好吃,称赞主人的手艺好,否则不管你吃得多饱,主人都不会高兴。

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名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东西方礼仪习俗之别等 篇6

请客吃饭 中国人讲排场,大鱼大肉满桌,主人仍说:“没有什么菜”。客人亦不把每样菜吃光,以示礼貌。西方人请客菜肴以够吃为度。如果将菜肴全部吃光,表示对主妇烹调手艺的欣赏和对主人最大的恭维。

礼物 客人送来礼物,中国人等客人走后才打开,当面打开视为失礼;西方人却在客人面前打开,还要评价一番,表示欣赏与欢喜。

表扬 受表扬时中国人表示谦虚:“我还做得不够。”西方人认为是虚伪;西方人受表扬时言行一致,手舞足蹈。

攀肩牵手 男同男攀肩、女同女牵手上街走,中国人认为是亲密或纯洁;西方人认为行为低下,怀疑是搞同性恋。

个人隐私 中国人喜欢打听朋友的年龄、恋爱、婚姻、家庭、职业、工资、资金等个人隐私,以示关怀。西方人则认为过问别人的隐私是不礼貌的。没有得到允许,父母不能随便进入儿女房间。别人接电话,你在一旁听也是不礼貌的,丈夫的信,妻子不能随便拆阅,反之亦然。

(邹晶宜摘自《四川经济日报》)

日本人收集“情报”18招

日本人以善于捕捉信息闻名,他们有18条秘诀:

1.向潜在的非成员收集;2.从参加各种会议中收集;3.向竞争对手中的关键人物收集;4.通过咨询人员间接访问竞争对手;5.通过设计顾问收集;6.访问竞争对手的前职员;7.与对手的基本客户交谈; 8.通过物料供应商出面了解;9.向商业经营部门渗透;10.分析报刊上的征求广告;11.分析劳动雇佣合同;12.研究空中摄影照片;13.援用信息自由法令,从信息部门查阅文件,收集对手新产品情报;14.查阅商业贷款记录;15.衡量专用线上路轨的锈渍程度;16.分析对方产品进行工艺还原;17.以假设身份参观工厂;18.购买对手的工业垃圾,从中得到有价值的技术信息。

(耀忠文,罗克西摘自《羊城晚报》)

动物中的“数学专学”

蜘蛛 几何专家。它结的“八卦网”。既复杂又美观。这种匀称的八角几何图形,即使高级木工用直尺和圆规也很难画得出来。

珊瑚虫 代数“天才”。它在自己身上记下“日历”:每年在体壁上“刻画”出300多条环纹。

蚂蚁 计算机专家。英国科学家兴斯顿做过一种有趣的实验。他把一个死蚱蜢切成三块,第二块比第一块大一倍,第三块比第二块大一倍。当蚂蚁发现这三块食物40分钟后,聚集在第一块蚱蜢上的蚂蚁有22只,第二块有44只,第三块有88只,后一组较前一组约有一倍。蚂蚁的计算本领如此高,令人惊奇!

大雁 总是成群结队迁飞,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

蜜蜂 蜂房呈正六角形,角度都很精确,这样的结构不但节省材料,而且结实坚固,令人类建筑师惊叹不已。

(张洪军文,胡伟华摘自《羊城晚报》)

“道一琼斯指数”的来历

“道一琼斯指数”是中央电视台《新闻30》节目每天都要报道的股市信息之一。这是关心和留意美国股市行情的人们所熟知的。但要问道一琼斯指数到底是指什么,它又有什么样的来历,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道一琼斯指数全称为“道一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数”,也有人称之为“道一琼斯蓝筹股平均数”,“蓝筹股”意思是买卖最活跃的热门股票。道一琼斯指数是美国金融新闻出版商、《华尔街日报》的出版者道一琼斯公司每天计算和公布的纽约股票交易市场上市的30种工业股票价格的平均数,它反映了美国股票市场的行情趋势。

“道一琼斯”这一名词实际上是两个与道一琼斯指数有关的美国人的姓的组合。这两个美国人一个叫查尔斯·亨利·道,另一个叫爱德华·琼斯。对道一琼斯指数作出最大贡献的是查尔斯·亨利·道。

查尔斯·亨利·道出生于1851年,逝世于1902年。做过《共和日报》、《华尔街日报》等报刊的记者、编辑。早在做记者期间,他就对经济、金融方面的信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常常做这方面的研究,并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有关经济、金融的文章。渐渐地,道成了一位著名的金融记者。后来,他结识了一个与自己志趣相同的同僚爱德华·琼斯。两人互相帮助,如同知己。经过两人的共同努力,道于1882年与琼斯合伙成立了一家经济信息公司——道一琼斯公司,专门搜集有关生意方面的信息,并定期向经纪人发售。查尔斯·道成为美国《华尔街日报》第一任总编辑兼发行人之后,更加发奋致力于经济信息的研究与测算。他最先用统计数字测算了纽约股市。

1897年,《华尔街日报》出版者道一琼斯公司开始计算和公布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30种有代表性的工业公司股票的价格平均数即“道一琼斯指数”。延续到今天,道一琼斯指数已在国际上“服务”了整整100年了。

西方礼仪文化 篇7

1 中西方礼仪的差异

在《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中,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和中国社会交际习惯不同之处, 本文大致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

1.1 招呼

问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礼仪,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休闲,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基本上都是以相互问候开始的, 虽然问候语没有详细丰富的信息, 但它可以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 可以作为双方进一步交流的桥梁。问候看似简单, 但中西方问候语间折射出的文化差异还是很大的。在影片中我们可以发现, 英国人在打招呼时简单明了, 例如:“-Hi.-Hello!”

“-you here too?How are you?-Hello.I’m fine.”“How do you do?”“-Hello, Charles.-Hello, Hen.How are you”, 句式都较为固定, 多为祝福性语句, 而且所含内容范围较窄, 不会涉及隐私, 而在汉语中, 打招呼的方式较为灵活多样, 例如:“吃了吗”“去哪儿啊”“逛街啊”, 这些招呼语不拘一格, 内容也视见面时的情况而定, 看似是在向对方提问, 实际上只是一种礼貌性问候, 不需要对方给予明确答复。在英国人看来, 这可能涉及到了对方的隐私, 有点盘问的意味在里面, 会让他们感到不快, 他们的招呼语只是泛泛的, 相当于客套语。在影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即使是陌生人, 英国人也会友好地打招呼, 例如:“-My name’s Fiona.-I’m Gerald.-What do you do?–I’m training to be a priest...”“-Tell me, are you married?-No.-are you a lesbian?–Good lord, well, what made you say that?-It’s one of the possibilities for unmarried girls.”对话中双方本不认识, 但是见面时会相互问候笑脸相迎, 自我介绍后甚至会开始闲聊, 不同于中国人, 陌生人即为过客, 不会打招呼更不会谈论自己以及和自己生活相关的内容。在和朋友聊天时, 中西方在内容上也有差别, 中国人偏向于谈论切身生活, 包括收入、年龄、家庭等等, 英国人却很不乐意提及自己的工资、年龄。尽管电影中出现了和工作、婚姻相关的话题, 但这些都是同当时的具体环境相关, 浅尝辄止, 气氛也很轻松, 不会让人反感。此外, 关于两性关系, 英国人的思想、穿着、教育、语言相对中国人而言都是较开放的, 聊天中谈到了和性有关的内容, 英国人认为是常态不会顾及, 有时还会用性来开玩笑, 因为这些都无伤大雅, 但如果两个同性之间手挽手或者手拉手, 就会被认为是同性恋, 而在中国, 性是很私密的, 几乎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论, 触及到同性恋问题的时候多数人会用异样的眼光和语气, 而和英国人相反的是同性之间特别是女性之间有亲密动作是正常的事情。

1.2 恭维

恭维是一种运用频率较高的积极的言语交际行为, Wolfson (1983) 指出恭维语是交际的“润滑剂”。文化背景相异的人都可以以其作为寒暄之用, 作为谈话之始, 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 使双方谈话能够继续进行以便有更好的交流, 恭维语多为表示赞扬夸奖的言语,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着丰富的恭维语, 但是在话题、对象和应答中存在区别。从话题和对象上看, 中国人多会恭维除家人以外的人, 对女性恭维常常夸其天生丽质, 例如“你头发长得真好”“你手真纤细”, 且夸奖外貌的对象多限于女性, 如果男性夸奖女性会让人感觉有别的意思, 易引起误会。相反, 英国人多赞扬外貌特别是打扮, 恭维的内容多为后天努力得来的改变, 女性会经常被恭维漂亮, 夸奖人不会被认为不敬, 被夸奖的会感到很高兴, 另外影片中无论男女、朋友、家人都会恭维, 例如:“isn’t she lovely” (Scarlett对Laura的赞美) ;“You’re lovely” (Scarlett对Chester的赞美) , “still cute” (Han对Charles的赞美) ;“and a disastrous haircut” (Charles对Tom的赞美) ;“fabulous dress” (Gareth对Scarlett的赞美) , 内容不仅有外貌还有穿着等等, 这些称赞被看作礼貌和尊重的表现。在应答上, 中国人秉承着“满招损, 谦受益”的价值观, 常常回以“哪里哪里”“马马虎虎”“不敢当”等, 即使心里承认也会谦虚地否定以避免让人感觉自己骄傲。英国人对恭维的应答最常见的是感谢, 例如“Indeed”“thank you”采取的是接受的态度, 倾向于接受恭维也不得罪他人, 英国人使用恭维语的频率比中国人要高许多。

1.3 拒绝

拒绝言语行为是一种涉及“面子”问题的行为 (2) , 在许多情况下, 交际者担心冒犯对方而难以拒绝。同样, 不同的文化底蕴中西方在拒绝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中国人以和为贵, 回答较保守, 注重和谐, 对于别人提出的请求, 不会轻易拒绝, 凡事“三思而后行”, 以免伤害对方面子, 破坏正常的交际关系, 例如“这件事我们再研究研究”“总的来讲, 这件事也不是不行”“这个我还要和…商量商量”中国人重意会, 说话较含蓄, 看似同意, 但这多是一种委婉拒绝的方式。英国人在表达拒绝时, 强调各种各样的理由, 拒绝方式也较中国人直接, 注重个体行为自主性, 重言传, 说话较简洁明了, 例如“sorry.sorry.I just think I might...”“No, thank you.It was very nice of you to ask.”不用再费力揣摩说话者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听者对于这种回答也不会感到尴尬。

1.4 感谢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 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也随处可见, 封建社会的中国讲究等级, 不同等级的人需要遵从不同的“礼”, 中国人也重视宗法关系, 注重人与人间的血缘, 在表达感谢时, 便清楚地反映出这些, 例如家人帮忙盛饭, 不会说谢谢;上级对下级也较少使用感谢;如果老师帮助学生, 学生会很真诚地感谢, 这些在中国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 不会感觉有什么不妥, 家人之间常用谢谢感觉关系疏远, 下级对上级, 学生对老师不用谢谢则被看作没有礼貌的表现。英国人使用“谢谢”的频率要比中国人多, 并且不管陌生人、好朋友还是长辈对晚辈, 都会说“谢谢”, 就连对服务人员也会表示感谢, 例如影片中出现的“-Two, please.You have fun, now.-Take care.”“-Drink, sir?-Yeah, I’d like a glass of whiskey, please.Thanks.”没有较大的等级差别也没有过分强调上尊下卑, 他们更注重个人的权利。

1.5 告别

在交际活动中, 出于礼貌都会以告别语来结束活动, 中西方的告别语各具特色。英国人在告别时通常使用“Bye”“I’ll see you later”简明的语言, 而且“一会儿见”不是客套而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可信性较强, 以及表示祝福性的话语“-Best of luck.–Thanks.”, 如果想告别, 通常会提前表达或者暗示要离开的意思, 在征得对方同意后才离开, 例如“-Do you mind if I…-No, no.Off you go.”。对中国人而言, 客套语相对常用, 例如“给你添麻烦了”“今天你辛苦了”“太晚了, 您该休息了”把离开的理由归为对方, 用抱歉的态度表达告别, 还会使用并无实际意义的套语, 例如“慢走”“不用送了”“好好休息”“下次再来玩”“路上小心”等等, 这些其实没有较多的具体意义, 可以看成是类似于英语中“bye”的告别, 如果翻译成英语, 反倒会有指手画脚之嫌, 对方会认为你把他当成不懂照顾自己的小孩。

2 中西文化产生差异的原因

2.1 地理环境的不同

英国是由不列颠群岛的大部分岛屿所组成, 是一个岛国, 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虽然气候温和, 但是天气变幻莫测, 英国人常说:“国外有气候, 在英国只有天气”, 多变的天气便成了人们见面谈论的话题, 人们见面除了聊近况就是聊天气, 而中国地处亚洲东部, 幅员辽阔而地理单元又相对独立, 既有高山、大河又有盆地、平原, 四季分明, 土地肥沃, 雨量充沛, 地形复杂多样, 适合经营各种各样的活动, 同时中国是农耕社会, 古代都是靠天吃饭, 因此人们多关心衣食, 所以有了见面就问“吃了吗”的习惯, 流传至今虽然已经成了一种无实际意义的礼貌用语, 但也从侧面体现了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观念。

2.2 民族传统的不同

每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都不相同,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历史传统也不尽相同。儒家思想几千年来在中国社会一直处于中华文化的主导地位, 提倡“仁”“礼”, 包容性较强, 也强调等级制度和宗法血缘关系的重要性, 因此在交往中人际间的关系反映较为突出, 表示感谢时中国人交流之间会隐含等级观念, 而西方人提倡人人平等, 注重民主观念, 尊重个人的权利, 因此感谢频率更高。

2.3 文化背景的不同

中国人自古以来较为保守, 而且受古时“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思想影响, 在交际场合中, 对对方外貌的改变缺少关注, 男性更不能随便夸奖女性的外貌, 在正式场合中也不能先女性而伸出手来握手, 而西方人富有创新意识, 善于探索发现, 在日常生活中, 新事物的出现更易引起旁人的注意。

3 结束语

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许多礼仪规范的迥然不同, 看似友好地交流不经意间就会带来不必要的误会, 只有充分了解对方的礼仪才能在交际中恰到好处的显示出自己的礼貌, 避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冲突。

摘要:礼仪在社会交往中随处可见, 它代表了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 也体现了一个社会中约定俗称的规则, 由于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 中西的礼仪规范存在很多明显的差异, 该文根据《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中的场景分析了中西方礼仪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间的交流。

关键词:文化,礼仪,礼仪差异

参考文献

[1]中西方问候之比较[EB/OL].http://wx.365world.com/News View1527.html.

[2]王罗成.关于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分析[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delphi的日记.在教学过程中汉语问候与西方的差别[EB/OL].http://www.douban.com/note/134800292/.

[4]林红, 王镇富.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0.

[5]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西方礼仪文化 篇8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是历史的结晶, 是人类文化的必然结果。当然, 这一结果也体现在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是影响着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 更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不仅反映了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 儒家思想已经在当时中国人的思维中占据了深深的位置。中国人常常以自贬为日常生活的准则。因此儒家思想的“礼”成为了中国人民生活的基本标准。

然而, 在西方国家, 价值观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 也就是说, 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 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 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此外, 这些差异还与宗教、生活条件等方面息息相关。

二、个人经历

现在, 和大家分享一个我的亲身经历。

在去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之前, 我获得了一个可以到美国知名企业工作和学习的机会。正巧那时此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来到中国为我们面试。就是因为这次面试, 我错失了一次极好的去美国发展的机会。

记得那时人力资源经理问我:

“Did you get any other certificate in your home country?”

(你有没有在你的国家获得其他的证书呢?)

我回答说:

“No.” (没有)

他听了后再次问我:

“So you haven’t any other certificate, right?”

(所以你没有获得其他的证书, 对吗?)

我回答说:

“Yes.” (是的)

他坐在那很惊讶, 一动不动。.过了一会, 他又问我:

“You got other certificate?” (你获得了其它证书?)

这次我的回答是“No” (没有) 。

看到他脸上的肌肉在抽动, 我想一定是我的英语太差的缘故。他耐心的再次一个字一个字地问我:

“Did you get any other certificate?” (你获得其他证书了吗?) 我小心翼翼地回答道:“No”。

他很惊讶:“Ok, let’s put no.” (好了, 我们不提这个了。)

毫无疑问, 他这次不想再确认了。

事实上, “yes”和“no”的回答对中国学生来说是很容易混淆的, 因为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是大相径庭的。中国学生以句子本身思考问题, 而西方人则以现实情况来思考。比如说, 他问我第二次的时候是想确认我没有获得别的证书, 所以按西方的思维我应该回答“no”, 而我是以中式思维回答了“yes”.所以那个时候人力资源经理感觉与我无法交流。

在实用语言学角度看“yes”和“no”

实用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是一门新的对语言的意义进行分析的学科。总的来说, 有两个基本概念——意义和语境。不同的文化之间皆有约定俗成、客套的对话, 为了避免语言规范的差异在交谈之中产生误解, 所以我们要对这一理论进行分析。

现在, 我们来一起从实用语言学角度分析“yes“和“no”。中国学生以句子本身思考问题, 也就是说从语境回答问题。然而, 西方人则以现实情况来思考, 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意义”。但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必须了解每个语言和每个文化。中国人比较注重问题本身的意思。比如:如果一个朋友问我们:“你没有吃早饭吗?”如果我们吃过了, 我们经常回答说:“不是, 我吃过早餐了。”这句话用英语我们直接可以用一个“no”来回答。这里的“no”是用来否定问话人所说的问句的。但是西方人听起来就认为我们回答的意思是:我们没有吃过早餐。因为他们认为我们否定了吃早餐这个事实。所以, 我们中国人如果要讲一门外文, 就要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想问题, 这样才不会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不必要的尴尬。

这就是属于实用语言学的问题了。通常来说, 当一个人想表达一句语义正确的话或者问一个语义正确的问题, 但是表达的方式不正确, 我们就说这个人在不知不觉中违反了这个语言在人际关系、社会习俗、文化和习惯中特有的规则。我们称这种情况叫“El fracaso pragmático (实用语言学中的失误) ” (Tomas 1983:91;He Ziranyi 1997:205;Qian Guanlian 1997:223;Zhang Juwen2000) 。

实用语言学中的失误可以分为两种, 即广义和狭义。实用语言学专家经常研究狭义的失误。也就是说, 对语言的应用而不是对语言的研究。失误的主要原因是确定的语用意识层面上的语用失误。

A.不确定的语境结构

Leech (1983) 认为语境是已知的内容或情况的传播者。对理解语义有很大的影响。这里的语境不仅是当前情况的背景, 而且是文化、科学精神的承受体。如果一个外国人在中国, 他必须依照中国的文化, 历史, 习惯和科学精神作为背景讲话。就上上一个例子:如果你吃过饭了, 你可以回答说“no”。所有的中国人都可以理解你想表达的内容。但是如果你在西班牙, 或者其他的西方国家, 你就没必要回答“no”。所以, 最重要的是你说话是所处的语言环境。

B.思维方式的异同

思维方式是人类对事物认知的过程, 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 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不同国家, 不同地区的人对事物的认知都存在差异, 所以思维方式也必然存在不一致性。很明显, 中国人和西方国家人的思维方式是大相径庭的。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形象 (hoístico) 思维, 而西方人则是以分析、推理为基础的逻辑 (deductivo) 思维。毫无疑问, 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会产生不同的思考策略和沟通方式, 从而导致语用失误。

(1) 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是和体验与感受关联在一起的思维方式。早期在中华土地上出现的象形文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 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西方国家人喜欢从事物的本身进行思考, 所以他们一般都是在说话之前先思考和回答自己想提出的问题。再拿我之前举的例子来看, 西方人回答“yes”, 是因为他们从吃过早餐与否的这个现实问题来思考, 在听到这个问题之后, 他们就开始想:“我是否吃过早餐了?”, 然后在现实角度回答这个问题。吃了就是“yes”, 没有吃就是“no”。

C.地域文化的不同

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当一位外国人看到“望子成龙”这个成语, 他一定不能理解。因为在西方, 龙是一个很可怕的动物, 也有人把它称之为怪兽。但是, 他万万没有想到, 在中国, 龙就像我们中国人心中的神, 是力量的象征。这个差异不仅体现在语言上, 也体现在非语言中:如果两个同性有亲密的肢体接触, 在中国我们会认为他 (她) 们是好朋友, 而在西方, (她) 们一定会被认为是同性恋。

D.实用语言学规则的不同

实用语言学规则有两种, 即社会规则和语用规则。语言的社会性最直接的反应在说话者和听话者的互动中。在礼貌用语方面, 中国人总是很谦虚的面对别人的称赞, 而外国人总是接受称赞并且回答谢谢并且赞美别人, 这个是西方人所认为的礼貌。

例如:

外国人说:“你的英语说得太棒了, 太流利了!”

Foreigner:“Your English is excellent.Really quite fluent”.

中国人回答说:“没有, 我的英语不好。”

Chinese:No, no.My English is quite poor.

这时外国人一定很惊讶, 是因为东西方的实用语言学规则的差异。

为了弄清楚“yes”和“no”在礼貌用语中的应用, 我们还是要分析一下之前的例子:“你没有吃早餐吗?”这句话是一个否定疑问句, 也是一个礼节性的问句。在中国, “no” (否定) 是不太礼貌的, 所以中国人一般不用否定句问问题, 而是经常说:“你吃了吗?”这句话怎样回答就很简单了。吃了就回答“yes”, 没有吃就回答“no”。

E.在“yes”和“no”后添加具体内容.

例如:

英语外教说问:“你的家庭作业也写完了吗?”

Foreign English teacher:Have you fished your homework?

中国学生回答道:“是的, 我的家庭作业写完了。”

Chinese student:Yes, l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

根据Leech (1983) 的研究理论, 完整的回答过于冗长。“yes”后面的句子完全是对之前问题的重复。然而, 在中国, 人们一般都是完整的回答对方问的问题。这样就能让问话者更清楚的理解其中“yes”和“no”的意思。

例如:

外国人问:“你没有完成你的工作吗?”

Extranjero---¨No habría terminado su trabajo?¨

中国人回答说:“对, 你说的对, 我是没有完成我的工作。”

Chino---¨Sí, es verdad, no había terminado mi trabajo.¨ (西班牙文)

F.文化习俗的差异

通常, 两个来自不同国家, 不同背景的人在交际中会更重视对方的习俗和文化, 所以这两个人更容易找到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例如:中国人用“老”字代表友谊或尊重。放在姓氏前和姓氏后的意思是大相径庭的。比如“老张”可能只有三十岁, 但是大家和他关系好, 可称之为“老张”。而“张老”可能就是另一个年龄大约80岁的长者了。

但是在西方, 女士的年龄是她的隐私, 如果在一个女士的姓氏前加“老”, 她一定会认为别人觉得自己很老。

所以我认为, 西方人的说话方式是特别直接的, 不用在回答问题前过多的研究那个问句到底是什么意思, “yes”就是“yes”, “no”就是“no”。

总结

中西方商务馈赠礼仪对比 篇9

关键词:商务礼仪,馈赠

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 商业竞争日趋激烈, 跨国交往日益增多。馈赠作为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受到古今中外人士的普遍肯定。馈赠作为一种非语言的重要交际方式, 是以物的形式出现, 以物表情, 礼载于物, 起到寄情言意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 礼品馈赠的习俗各不相同。礼品馈赠的原因和场合也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变得错综复杂。

礼品观念大不同

中国人相较而言, 更注重礼品的实质意义, 即它的实用价值。比如送外事礼品, 许多单位往往按照国人注重实用的标准来定做的, 如手表、皮带、坤包、钱包、衬衣、T恤等。

与国人更加注重礼品的实用价值不同, 西方人往往更注重礼品的纪念价值。确切地讲, 中国人送的是礼品, 而西方人送的是“纪念品”。应邀去西方人家做客, 可以给女主人送一束鲜花, 给男主人送一瓶葡萄酒等,

送礼目的大不同

中国人送礼, 往往目的性很强——以交际为目的。这是一种为达到交际目的而进行的馈赠, 以巩固和维系人际关系为目的。这类送礼, 即为人们常说的“人情礼”。在人际交往过程中, 无论是个人间的抑或是组织机构间的, 必然产生各类关系和各种感情, 人们采取了许多办法来维系。其中之一就是送礼。这类送礼, 强调礼尚往来, 以“来而不往非礼也”为基本行为准则。因此, 这类送礼, 无论从礼品的种类、价值的轻重、档次的高低、包装的精美、蕴涵的情义等等方面都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以酬谢为目的。这类送礼是为答谢他人的帮助而进行的。因此在礼品的选择上十分强调其物质利益。礼品的贵贱厚薄, 首先取决于他人帮助的性质。

西方人注重的是送礼这一行为, 以及礼物的象征意义。他们的礼物一般都不贵, 而且一般是在得到帮助之后送, 以表达诚恳的谢意。

送礼的时机不同。

中国人很讲究雪中送炭, 即十分注意送礼的时效性。一般来说, 时间贵在及时或超前, 如一张小小的贺年卡一定要提前赠送, 否则毫无意义。中国人忌讳别人在刚办完喜事或丧事之后补送礼品, 否则会被视为不祥。欧洲国家一般只有在双方关系确立后才互赠礼物。即在社交已有成果时方才赠礼, 以避免行受贿之嫌。赠送礼物通常是此次交往行将结束时才进行, 同时表达的方式要恰如其分。

送礼的对象不同。

有的中国人为感谢领导或便于工作、提升等, 会千方百计地找机会给上司送礼;他们将礼物送给客人家的男主人或女主人。而英美人做下属的不宜送上司任何礼物, 以免影响正常的工作关系;他们送礼往往送给客人家的女主人。

收礼反应大不同

在接受礼物时,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反应截然不同。在中国, 人们接受礼物时往往并不喜形于色, 且不当面打开礼品, 认为这样做非常不礼貌, 而且会给人留下“贪财”、“贪婪”的印象, 或让人感到对所接受的礼物过分在意。往往是在客人离开后, 或回到家后悄悄打开礼品。与此相反, 在西方, 人们在接受礼物时, 想到的首先是感谢。因此, 为了表示谢意, 他们往往会当面小心地打开礼物, 大呼小叫地称赞一番, 激动时还拥抱你一下, 与你同时分享快乐。有时在各种派对上, 主人还将客人送来的礼物展示一番, 以增加喜庆的效果。

礼品和纪念品, 这是中西方送礼文化表现出来的差异。但并不是说某一种文化所表现出来的观念和行为就一定好于另一种文化。其实, 中国人和西方人往往具有相同的心理, 只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罢了。比如, 在送礼和受礼时, 中国人和西方人对礼品所表现出的兴趣是一样的:送礼者都希望对方能喜欢自己送的礼品, 而受礼者也都因为接受了对方的礼品而高兴。然而, 中国人往往表现出来的是极大的自谦, 在送礼时常常故意贬低自己所送礼物的价值。即使送给对方的礼品价格昂贵, 也要说一声“区区薄礼, 不值一提”。这种以否定的形式来肯定自己所送礼品的价值, 是西方人所不能理解的, 他们不懂得这种绕圈子的说法, 或者说, 无法悟出否定中隐藏的肯定意义。西方人的表现形式却相反, 他们总是对自己准备的礼品采取赞赏的态度。他们会告诉你这是从哪儿买的, 经过了多少周折, 或者制作工艺多么复杂, 多么不容易, 总之是希望你能喜欢。在接受礼品时, 尽量表现得对你的礼品很感兴趣, 对你的送礼行为表示感激。

中国礼仪中忌讳颇多。

不同国家对礼品数字、颜色、图案等有诸多忌讳, 东方人对“4”字有忌, 把“4”视为预示厄运的数字。而对9、7、5、3等奇数和108等数颇为青睐, 对“9”及“9”的倍数尤其偏爱。在礼品颜色选择时, 白色虽有纯洁无理之意, 但中国人比较忌讳, 因为在中国, 白色常是悲哀之色和贫穷之色;同样, 黑色也被视为不吉利, 是凶灾之色、哀丧之色;而红色, 则是喜庆、祥和、欢庆的象征, 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另外, 我国人民还常常讲究给老人不能送“钟”, 给夫妻或情人不能送“梨”, 因为“送钟”即“送终”, “梨”与“离”谐音, 是不吉利的。

西方国家的忌讳较少。

除忌讳“13”和“星期五”等灾难之数和一些特殊场合 (如葬礼) , 礼品的种类颜色等有一定讲究外, 大多数西方国家在礼品上的忌讳是较少的。

结语

世界各国,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 不同历史、民族、社会、宗教的影响, 在馈赠问题上的观念、喜好和禁忌有所不同。因此, 我们必须了解各自的礼仪馈赠文化差异, 分析中西方礼品馈赠习俗差异现象, 可以减少不同国文化之间的沟通鸿沟, 认识其背后的文化根源, 可以为跨文化交际、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提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白平.浅议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对商务谈判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 2006, (23) .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中西方餐桌上的礼仪差异 篇10

关键词: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一、引言

中西餐桌礼仪的差异, 深受中西方哲学思想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使两种文化的距离相差甚远。在中国, 任何一个宴会, 不管什么目的, 都会有一种形式, 就是大家团团围坐, 共享一席。宴席要用圆桌, 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氛围。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 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 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与人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 在美好的事物面前, 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谦让的美德, 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 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 因而至今难以改革。而西方是主要以面食为主的群体, 餐桌礼仪的细节就显得更加繁琐而有条不紊。他们所用的餐则是分餐制, 个人自扫盘中菜, 不管他人碗里汤, 互不相扰。西方人喝酒也听凭自愿, 白兰地, 威士忌, 鸡尾酒, 喜欢什么喝什么, 想喝多少喝多少, 所尊重的是个人意志, 体现出的饮食思想观念要合理的多。

二、中西餐桌礼仪差异

(一) 席位安排礼仪

1.中餐餐桌礼仪

在中餐宴请活动中, 往往采用圆桌。不单是在不同位置摆放的圆桌有尊卑的区别, 而且每张圆桌上的不同座次也有尊卑之分。由两桌组成的小型宴请通常是采用两桌横排或两桌竖排的形式。当两桌横排时, 面对正门右边的桌子是主桌;当两桌竖排时, 离正门最远的那张桌子是主桌。由三桌或三桌以上的数桌所组成的宴请除了注意“门面定位”、“以右为尊”、“以远为上”等规则外, 还应兼顾其他各桌离主桌的远近。通常, 距离主桌越近, 桌次越高;距离主桌越远, 桌次越低。

2.西餐餐桌礼仪

西餐中, 一般均使用长桌。在正式宴会上桌次的高低尊卑以距离主桌的位置远近而定, 越靠右的桌次越尊贵, 在同一桌上, 越靠近主人的位置越尊贵。在正式宴会上, 英国式座位的顺序是:男女主人坐在桌子的两头, 客人男女错开坐在桌子两侧, 男主宾和女主宾分别坐在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右边。如果客人中没有主宾, 女主人可把客人中年龄最大的女士安排在男主人右边。在非正式宴会上, 遵循女士优先的原则。

(二) 餐具的使用礼仪

1.中餐餐具的摆放和使用方法

(1) 筷子。筷子是中餐最重要的餐具。在使用当中, 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地放在饭碗的右侧, 用餐后一定要整齐地竖向放在饭碗的正中。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着食物, 都不要去舔;和人交谈时, 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要把筷子竖直插放在食物上面;不能用筷子剔牙、挠痒或夹取食物以外的东西。

(2) 勺子。勺子主要是用来喝汤的, 有时也可以用来取形状比较小的菜。用勺子取食物时, 不要过满, 免得溢出来弄脏餐桌或自己的衣服。用勺子取食物后, 要立即食用或放在自己的碟子里, 如果取用的食物太烫, 可以先放到自己的碗里等凉了再吃, 千万不要用嘴去吹, 也不要把勺子塞进嘴里, 或反复吮吸。

(3) 盘子。盘子主要用来盛食物的, 根据所盛食物的多少和形状不同而大小形状各异。稍微小一点的盘子为食碟, 一般放在碗的左边, 是用来暂放从公用菜盘里取来享用的菜肴。用食碟时, 一次不要取过多的菜肴, 不要把多种菜肴放在一起, 以防它们相互串味。不吃的残渣、骨、刺应放在食盘的前端, 放的时候不能直接从嘴里吐在食碟上, 要用筷子夹放到碟子旁边。

2.西餐餐具的摆放和使用方法

(1) 餐具摆放和取用原则

餐具摆放时托盘居中, 左叉右刀, 刀尖向上, 刀口向内, 盘前横匙, 主食靠左, 餐具靠右, 其余用具酌情摆放。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 摆法是从左到右, 依次摆烈性酒杯, 葡萄酒杯, 香槟酒杯, 啤酒杯。西餐中餐巾放在盘子里, 如果在宾客尚未落坐前需要往盘子里放某种物品时, 餐巾就放在盘子旁边。餐具的取用应由外而内, 切用时可以使用法式方式, 即左手拿叉右手拿刀, 边切边用;也可用英美式, 即右手拿刀, 左手拿叉, 切好后再改用右手拿叉取用。一般用右手拿汤匙和杯子用餐具把食物送到嘴里, 而不要把盘碗端起来。

(2) 餐具的使用方法

①刀叉的使用原则:使用刀叉进餐时, 刀用来切割食物, 叉用来送食物入口。使用刀时, 刀刃不可向外, 而且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子上, 另一端放在桌子上;进餐中需要暂时放下刀叉时, 应摆成“八”字型, 分别放置餐盘边上, 刀刃朝向自己, 表示还要继续吃;用餐结束后, 将叉子的背面向上, 刀刃向内与叉子并拢, 平息放置于餐盘上, 表示用餐结束。谈话时有肢体语言或传菜时, 应将刀叉放下, 不要手拿刀叉在空中挥动。用完刀叉后, 应将其横放于餐盘中央, 而不是盘边或餐桌上;放置方式为刀口朝着自己, 叉口朝左, 以便于取走时的安全性。

②餐匙的使用原则:通常, 餐匙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汤匙, 个头比较大, 被摆放在右侧最外端, 与刀并齐摆放;一种是甜品匙, 个头比较小, 被横摆在吃甜品所用的刀叉正上方。当用汤匙合调味料时, 需右手拿汤匙, 左手拿叉。食物切好后, 在盘中上将食物与酱料一同舀起食用;喝完汤之后, 应该把汤匙放在餐盘对面的一方。要注意餐匙绝对不能直接用来舀取任何主食或者菜肴, 已经开始使用的餐匙不能放回原处。

③酒杯的使用原则:在西餐中, 吃不同的菜需要搭配不同的酒, 通常不同的酒杯用来喝不同的酒。在每位用餐者右边餐刀的上方, 会摆着三四只酒水杯。可一次由外侧向内侧使用, 一般香槟酒杯、红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以及水杯是不可缺少的。

(三) 中西餐上菜顺序的差异

中餐上菜顺序是:先上凉菜、饮料及酒, 后上热菜, 然后上主食, 最后上甜食和水果。宴会上桌数很多时, 各桌的每一道菜应同时上。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 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和小吃先宾后主, 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 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上菜的方式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一是把大盘菜端上, 由各人自取;二是由侍者托着菜盘逐一给每位分让;三是用小碟盛放, 每人一份。在正式宴席上, 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灯片, 每一次一道菜。

西餐上菜程序通常是:面包黄油→凉菜→汤→海鲜→主菜→甜点心→咖啡和水果。冷菜、汤, 同时就着面包吃。凉菜也叫开胃小菜, 作为第一道菜, 一般与开胃酒并用。汤分渍汤和奶油浓汤。主菜有鱼、猪肉、牛肉、鸡等。甜食常有冰淇淋、布丁等。

参考文献

[1]王静.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J].考试周刊, 2009 (17) .

[2]彭健.浅议中西餐桌礼仪差异[J].新西部:理论版, 2009 (6) .

[3]罗露莎.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双语学习, 2007 (5) .

[4]李海芳.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跨世纪:学术版, 2009, 17 (4) .

[5]余富林.中西饮食文化差异[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4.

[6]高永晨.西方饮食文化概述[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5.

[7]卞浩宇, 高永晨.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2) .

[8]张亚红.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以及餐桌礼仪的对比[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 (4) .

西方文化的源泉 篇11

对这位誉满天下的人物,中国读者并不陌生。他的一些重要诗作和文学评论已被译成中文出版,很多读者对之已耳熟能详,有些人甚至已口能成诵了。然而,在我国恐怕很少有人了解:艾略特在文学活动之外,对于社会、政治、教育和文化等等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对于宗教,对于宗教与社会、政治、文化的系关,也有着深刻的观察和精辟的洞见。而这些东西,就相当集中地反映在他的各种传略经常提到的这部小书里。

在这本小书的第一部分“什么是基督教社会”中,我们会发现,他的诗作后面的思想,与其说是哲学,毋宁说是神学;他作为现代诗人的热情,不是有人以为时髦的“自我中心”的感情,而是关切人类的催人泪下的激情;他作为世界性诗人的思想高度,不只是从历史角度通观人类文明,而且包含了超越此世的成分,他观察社会问题的角度,竟是一种要回答“人类为何降生!人类必将何往?”的宗教性角度。与此同时,他在这里所表现的,不仅有对西方社会危机先知般的预见,对其前途溢于言表的忧虑,不仅有超越政治经济层次而深入于精神理想层次的想象力宏富的规划,而且令人惊讶的是,他对于社会和政治(包括地区、阶级、改革、革命、政治实践与理论、宗教与国家的关系等),以及习俗和人心、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具体问题,竟有如此细致入微的洞察和鞭辟入里的分析,所提出的设想又是如此切合实际而不流于空泛。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社会学者或文化学者式的清明理智,同诗人或改革家式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热情融合在一起。这的确使我们了解了诗人的另一面。

当然,艾略特在考察西方社会时,是以基督教为思想支柱的,这与我们中国人的思想方法相去甚远,更与马克思主义观察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背道而驰。而且他所谈的西方世界的问题,毕竟与我们面临的问题不同。他认为西方世界面临的种种危机,主要是自身的内部矛盾所造成的,这种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否定,表现出诗人思想激进的一面;但他又认为,西方社会唯一的出路,是建设他所设想的那种基督教社会,并保持西方社会的精神目标和精神活力,这种宗教观点又显示出他的思想中保守的倾向。他既反对法西斯主义,又反对共产主义,同时入木三分地批判了西方所谓“自由主义”和“民主国家”的妄自尊大。对于艾略特的这么一个宗教、政治、社会和文化思想的复杂整体,我们必须慎重地对待、仔细地分析,其中有些观点,我们可以赞成;有些观点,我们可以批判;有些观点,则可引以为鉴。

本书的第二部分“关于文化的定义的札记”,对于我国近年来颇为热闹的文化讨论,尤有借鉴作用。艾略特把文化定义为“共同生活在同一地区的某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见诸于该民族的艺术、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之中”。但文化不是各个组成部分的简单总和,正如人不是其肢体的简单总和一样。文化是作为精神的宗教的体现,所以宗教在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促使具有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间产生共同文化的主导力量,就是宗教。”与此相关,他认为欧洲文化统一的基础是基督教。“如果基督教不存在了,我们的整个文化也将不复存在。接着你便不得不痛苦地一切从头开始,而你是不能立刻就提得出一套现成的新文化来的。你得看着青草长高了,羊吃了青草长出羊毛来,才能把毛弄来制造一件新大衣。你得经过若干个世纪的野蛮状态。”这些话虽有夸大宗教作用之嫌,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与文化关系的学说,但它至少提醒我们:研究文化不能不研究宗教,研究西方文化,更不能不研究其代表人物(艾略特就是其中之一)认为代表了它的精神实质的那个核心——基督教。有些人大谈其伏尔泰和尼采如何攻击基督教,却没有认真发现这两个人思想中基督教的因素和渊源,艾略特在这里提醒我们:“只有基督教文化,才会产生伏尔泰和尼采”。

艾略特还形象地指出,文化不是一架机器,而是一棵树,因此不能设计制造。“你不能制造出一棵树来,你只能栽种一棵树苗,加以照料,等它到时长大成树;它长成大树之后,如果你发现一颗橡子长成了橡树而非榆树,对此你是不能抱怨的。”与此相关,他主张文化的多元或多样化,反对用行政手段强使各个地区、各个教派、各个阶层、各种教育形式齐一化。同时他并不反对,而且倡导各种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自愿闭关自守的民族文化,或由不能控制的环境所造成的同其他国家的文化相隔绝的民族文化,将由于这种隔绝而受害。另外,接受外来文化,而又不能提供任何文化给对方的国家,以及企图将其文化强加于另一个国家,而又不接受任何对方的文化的国家,都将因为缺乏相互交流而受害。”在我们思索东西方文化的关系以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时,这些话是值得品味的。

艾略特在本书第一部分的“前言”中,曾提到当代著名文化哲学家C·道森(Christopher Dawson)对他的影响。确实,他与道森的思想,至少有两点共同之处。第一,他们都认为,基督教是西方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创造性源泉,西方的成就主要归因于有这么一个一致的精神理想;第二,他们都认为,社会和文化内部的差异和对立因素造成的适当张力,会刺激文化发展,使之繁荣兴旺。关于第一点,我们既要注意到它在历史观上的反唯物主义性质,也可以由之思考我们自己的文化发展问题。中国文化的发展,确实也不能离开某种精神理想,以之为自身的创造源泉。关于第二点,其中显然有某种辩证因素值得重视。在我们这个民族、地区、历史和社会环境诸方面差异极大的国家,在我们面对国内国外多种文化之间的冲突之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西方礼仪文化 篇12

一、东方国家礼仪教育的特点

综观我国传统的礼仪教育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儒家文化圈国家的礼仪教育实践, 不难发现, 东方国家的礼仪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 以礼为基础, 仪与礼紧密结合

由于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 东方国家一贯重视以礼为基础的道德教育, 特别是注重东方传统美德教育, 并将仪与礼紧密结合, 强调内在道德要求与外在表现形式的一致性。如,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新加坡政府以极大的力度推行包括礼在内的传统文化教育, 将其作为抵御西方文化消极影响的屏障, 特别注重向学生灌输儒家伦理所提倡的讲究仁爱、遵循礼仪、重视群体的道德价值观念, 并将儒家伦理编成教科书, 倡导忠孝纲常等。

2. 强调礼仪知识, 重视礼仪规范的传授

从我国古代的礼仪教育, 到当今日本、韩国、新加坡的礼仪教育, 都特别强调礼仪知识的掌握, 礼仪在各层次的道德教育中都是重要德目。为此, 各国普遍编写了专门的礼仪教科书或将礼仪知识渗透到相关学科的教材当中。如, 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大量童蒙读物、对韩国形成重要影响的《小学》, 等。

3. 强调知行合一, 重视在实践中身体力行

如, 韩国的学校礼仪教育在系统传授礼仪知识的基础上, 还组织大量的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有的小学, 甚至幼儿园, 专门开辟礼仪室, 里面都是传统的韩式家具, 老师和学生一起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 进行茶道训练。又如, 新加坡非常重视社会实践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认为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系统知识需要到现实生活中身体力行, 不然, 便会造成“知行不一”的现象, 这从其《好公民》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就可以体现出来。

4. 尊重国家意志, 多采用系统的管理体制

这以日本最为典型。日本政府历来重视对学生的礼仪规范教育, 并视其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872年发布《小学生须知》, 1883年发布《小学礼节规矩》, 直到现代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制定、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等, 都是由文部省包办或按文部省的意志进行的。另外, 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内容全面且要求严格的规章制度, 对教师和学生的语言、服饰、活动等都有统一的规定。这种大一统的管理体制, 能够有效实现国家意志, 保证教育不流于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礼仪教育的有效性。

二、西方国家礼仪教育的特点

与东方国家的礼仪教育相比, 西方国家的礼仪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强调礼仪的工具性, 重视公民礼仪素质的培养

西方人将礼仪视为个人生活愉快、事业成功的重要工具, 认为礼仪能避免品行上的疏忽,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是否能够愉快交往, 是否能够顺利合作并取得事业成功, 为此他们特别注意基本礼仪的培养。他们还将礼仪看成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 认为培养公民遵守礼仪准则, 是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如:“不要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不要拥挤”等等要求, 是一切道德之源。

2. 强调责任分担, 重视学校、家庭的不同作用

西方国家的礼仪教育, 很多是在家庭中进行的, 但礼仪教育始终也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科目。在英、法等国一些学校的教育大纲上, 有明确的关于学生仪表、礼仪的详细规定, 如:在家和在学校的礼节;用餐的礼节;要守时;在公共场所举止、礼貌、服装的礼节等。德国的一些学校也开始将礼仪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正规课程。如, 很多学校认为德国中小学生的行为不好, 主要和学生的家庭环境有关, 有些家长根本不注意文明礼仪, 对学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为此, 很多中小学开始开设礼仪课。不莱梅市的弗雷芒中学是德国最早开设礼仪课的学校, 该校校长卡尔·维特率先提出开礼仪课, 在课程表上增设了“人际交往和行为礼仪”课程并亲自上课, 每周授课两个学时。在课堂上, 学生们从最基本的礼仪知识学起, 比如见面相互问候;进屋前先敲门;给别人造成不便, 主动说对不起;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 等等。当学生们掌握了这些基本礼仪知识后, 维特校长再逐步传授人际交往和言谈举止的必要知识。[1]对于礼仪课程的效果, 维特校长满意, 学生们也感到满意。

3. 反对说教和强制性灌输, 重视全面渗透的教育方式

西方国家大多反对强行灌输某一种价值观, 同时也认为价值观的教育应注重学校德育的多样化。为此, 西方国家的礼仪教育一般多采用渗透的方式进行, 反对空洞的说教和道德灌输。如, 美国虽然重视礼仪教育, 但并不单独开设礼仪课程, 主要通过各门课程和学校日常教育活动来渗透。另外, 西方国家的学校都要对学生进行宗教教育, 其中包含大量的宗教礼节、仪式教育的内容, 以使学生能用传统宗教的观念来理解礼仪的社会价值。

4. 强调实用适用, 重视有针对性的礼仪培训

在西方国家, 针对某种特殊需要的礼仪培训非常多。最具代表性的是, 在历届美国总统竞选的时候, 都有一套专门的班子为总统候选人进行形象设计, 对候选人的穿衣打扮、一颦一蹙、一言一行都要进行严格的训练。

三、东西方青少年礼仪教育比较及借鉴

古今中外世代延续的青少年礼仪教育, 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通过对东西方青少年礼仪教育的比较和总结, 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

1. 重视传统礼仪教育的继承和发展

东西方礼仪教育的历史证明, 礼仪教育历来被国家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纳入到教育体系中。我国古代教育一直把“礼”作为其教育的核心内容, 上至国君下至百姓, “礼”无不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教育把礼仪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这20字方针已经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融进了公民道德建设的系统工程。《小学德育纲要》也指出:要让学生初步掌握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西方国家将礼仪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将礼仪看成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 并把礼仪教育作为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所有这些无不体现出国家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当前,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要切实重视对青少年的礼仪教育问题, 继承和借鉴古今中外青少年礼仪教育的成功经验。

2. 注重礼仪与道德的融合教化

礼仪教育绝不仅仅是整齐规范仪容仪表和行为举止, 更要注重挖掘礼仪的道德内涵, 通过礼仪教育达成道德教育的目标。我国传统社会的青少年礼仪教育, 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 始终贯串着一条清晰的思想主线, 即:以礼仪教育为主进行道德教育。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 至今仍沿袭着重视礼仪和道德教育的传统。即便西方国家强调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工具价值, 注重实用, 但其背后也是有强大的道德力量来支撑的。如, 绅士教育中的礼仪教育, 直接目的是培养骑士学会以得体的方式与女主人相处, 但其道德内涵是骑士要尊重、效忠于女主人。任何割裂礼仪与道德之间联系的做法不但是错误的, 也是有害的。

3. 礼仪教育“灌输”和渗透并举

礼仪教育的核心是道德, 但主要内容却是礼仪规范。礼仪教育必须有礼仪知识和礼仪规范的“灌输”, 以便青少年学生对“应为”耳熟能详。我国古代不计其数的童蒙读物, 很多都以礼仪规范要求作为主要内容, 朗朗上口, 便于识记, 如, 《弟子规》、《三字经》等童蒙养正教材, 传播的主要方式就是朗读和背诵, 在此基础上生发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同时, 也应注重环境的浸润和熏陶, “孟母三迁”在这一方面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对于青少年礼仪教育而言, 要注重营造尊礼重仪的良好礼仪文化氛围, 要注意发挥榜样对于青少年文明礼仪养成的示范作用等。

4. 实现礼仪教育的社会生活化

教育缘于生活。脱离生活的教育是晦涩的, 没有生命力的。我国古代青少年礼仪教育的成功经验之一, 就是将“大道理”融入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教育内容之中, 通过“细枝末节”的教育内容, 实现远大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想。如, 朱熹非常注重用儒家的礼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和思想, 但其作为教科书的《童蒙须知》, 却无不是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身边小事。朱熹在其《题小学》里强调, 古代小学所教给孩子的洒扫、应对、进退一类的礼节, 以及爱亲、敬长、尊师、亲友的道理, 看起来都很简单、细小, 但是, 这一切都是孩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基。小小年纪就懂得洒扫应对、入孝出悌的礼, 无论何时何地都谨记不忘;洒扫应对, 入孝出悌, 必须在童稚时期讲习, 一步一步引导, 好的习惯就会随着他的年龄增长而增长。可见, 礼仪教育如果脱离生活需要, 必然会失去真实的意义, 难以实现教育目标。

5.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分工协作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 家庭、学校和社会分别担负着不同角色, 具有不同功能, 三者应协同配合, 凝聚合力。目前, 对于不尽如人意的青少年礼仪素质状况, 以上三方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相互指责、各自推卸责任的嫌疑。学校认为, 学生的礼仪素质应该是在家庭中由父母来打好基础, 如果孩子从小就没有良好的家庭礼仪教育, 到了学校难免缺失礼仪;家长和社会则认为, 学校是专门教育人的, 礼仪教育搞不好, 学校应承担主要责任;当指责社会时, 学校和家庭达成了一致, 社会大环境有问题, 孩子在家、在学校受到的良好教育, 都被社会环境抵消了。事实上, 各方力量与其相互指责, 不如各负其责, 并加强联系和沟通。在封闭、落后的古代社会, 老祖宗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好的榜样, 如通过冠礼、笄礼等教育形式, 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理论整合起来, 凝聚合力, 达到倍增的教育效应。当代青少年礼仪教育中, 家庭、学校和社会更应该协同配合, 目标一致, 共同承担起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历史责任。

总之, 当代中国的青少年礼仪教育, 既要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青少年礼仪教育的优良传统, 又要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正如牛顿所言:“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才能看得更高、更远。”做人做事都当如此。

参考文献

[1]秦俊峰.德国:礼仪课帮学生改恶习[J].小读者, 2006 (2) :46.

[2]蒋璟萍.东西方礼仪教育之比较[J].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9) :144-148.

上一篇:湘西南地区论文下一篇:高校数学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