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道德文化

2024-10-12

西方道德文化(共9篇)

西方道德文化 篇1

中国的传统德育尤其是古代德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政治伦理合一性。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到历朝历代学者的学说都认为政治和道德之间关系非常密切。“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修己以安百姓”反映了孔子“为政以德”、道德教育直接为政治服务的思想。孟子提出了“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和“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的“仁政”思想。汉代的董仲舒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更加强调把德育和政治结合起来, 提出“德治要靠教化”的观点, 并概括和揭示了“三纲五常”的道德教育内涵。儒家从孔子就开始提倡的“内圣外王”思想显然把出仕做官看成了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 可见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一直传承政治伦理合一性这一特点。因此, 我们可以理解为, 在中国古代, 道德服务于政治, 政治是道德的目的。

西方古代道德教育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宗教伦理合一性。《圣经》中有“摩西十诫”的说法, 就是除了耶和华, 不允许拜其他神;不许制造和敬拜偶像;禁止妄称耶和华名;必须守安息日为圣日;必须孝敬父母;禁止杀人;禁止奸淫;禁止偷盗;不许作假见证人;不许贪恋他人财物。这十条戒律既是宗教教义的内容, 又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有学者研究认为, 西方古代的学校道德教育就是一种宗教化的学校德育, “自有学校教育以来到18世纪中叶, 学校中都几乎奉行宗教教育……宗教教育就是学校德育的同义词”[1]。我们认为, 在古代西方的道德教育中, 宗教和伦理是密不可分的。

从表面上看, 中西方古代道德教育内容明显不同, 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 但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原因何在?这里蕴含着深刻的文化传统的原因。

一、从中国的文化传统看德育的“政治伦理合一”性

自古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在社会政治结构上维持“家国同构”的特点, 家是国的缩影, 国是家的扩大, 进而促使了道德教育中“三位一体”的稳固的教育模式的形成,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 “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特点, 决定了德育的政治伦理合一性。

中国古代社会, 父家长在维系家族稳定中起核心作用, 家族中晚辈对家长的“孝”成为必然的义务。君主在国家政治结构中起核心作用, 臣名对君主的“忠”也是应尽的义务。从表面上看, “孝”、“忠”并不相关, “孝”属于伦理范畴, “忠”则属于政治范畴。“孝”针对的是中国古代每个家族里的个人, 是一种态度, 强调晚辈对长辈要恭敬顺从, 发挥着维系家族情感、调和家庭伦理关系的功能。“忠”则针对的是国家政治生活中君主之下处于不同政治经济地位的人, 也是一种态度, 强调下级对领导、大臣对君主要忠诚服从, 起着维护政治统治、协调等级关系的作用, 但实际上两者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这是中国古代家族关系和政治关系之间本质联系的集中概括。《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步骤同样强调:在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下, 家国同构, 家是国的缩影, 国是家的扩大。中国古代社会的构成极为明显地反映了政治和亲缘的高度结合。天子既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政治上的主人, 又是所有家族的领导者, 亲缘上的大宗。由此, 原来仅仅在家族中体现的“孝”的功能便由家族延伸到整个社会, 原先用来“事父母”的孝道成为统治国家, 维护政治统一的有效手段, 下级对领导、大臣对君主要像孝顺父母一样服从忠诚于他们。《孝经》里提倡行孝“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 从而使孝顺亲人与忠于君主相通, 管理家族与治理国家相通, 论语里也讲“其为人也孝悌, 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 由于家国同构, 在齐家到治国的过程中, 将孝顺亲人的家族宗法伦理感情自然而顺利地过渡并转化成了对君主国家服从忠诚的政治理念, 由家而国, 完成了情感转移, 使各种可能出现的异端思想消失于无形。

(二) “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使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效果显著。

传统道德教育认为家族、学校和社会在个体道德品质培养上担负着不同的功能, 起着不同的作用, 但又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共同推动着道德的发展, 又由于家国是同构的, 因此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亲情感化为纽带, 成功实现了家族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三者密切联系的“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1. 家族通过“孝道”的遵守强化道德观念。

儒家强调行孝, 其根本目的是以孝来治家, 进而以孝来治国。中国古代家族制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父家长专职, 父家长权威能否真正确立尤为关键, 而确立父家长权威的关键则在于孝道的贯彻与否, 因而以孝治家便成为一种自然的结果。《孝经》里提倡“君子之事亲孝, 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 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 故治可移于君”, 又一次把古代中国的家族看成是国家的缩影, 由于孝具有齐家与治国的双重功能, 并且被视为齐家治国的根本要道, 因此孝的观念远远地超越了道德观念的范围, 它被无限扩大, 应用于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

2. 学校和社会通过“教化”发挥德育的强大作用。

虽然中国古代家族道德教育的作用很大, 但是毕竟范围有限, 因此学校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记》云:“古之王者, 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 其必由学乎”。学校教育自古以来一直得到教育家的重视, 他们认为学校教育是上至君王, 下至百姓求学、明理的必要途径, 学校教育的内容应以“明人伦”道德规范为主。战国之后, 各朝各代的统治者和教育家一直极为重视道德教化, 学校教育中积极倡导教书育人的思想, 要求教师既有深厚渊博的知识, 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孔子的教育内容就突出体现了道德教育的地位。《论语·述而》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宋代心学家陆九渊提出“学者所以为学, 学为人而已, 非有为也”, 强调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学生学做人, 并且要求教师首先要力行身正, 做学生的楷模。

中国古代尤其重视社会教育。宋朝统治者极其智慧地将社会教育和地方建设、社会风俗改造和封建道德规范的宣传联系起来。他们通过多种方式如诏令、文告训育民众, 积极推崇儒术, 对广大百姓开展封建伦理教育。范仲淹十分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他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道德观。历朝历代, 统治阶级还把道德教育深入到社会的基层, 借助乡里、家族的力量, 利用封建基层行政组织施行教育, 主要形式有“乡约”、“宗规”、“家训”等[2]。可见, 在社会教化方面, 家族组织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样, 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从下到上、错综复杂的大道德教育体系, 在家族观念的理念之下, 全社会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伦理观、道德观, 因而形成了整合力。

二、从西方的文化传统看德育的“宗教伦理合一”性

古代西方的道德教育一直被浓厚的宗教氛围笼罩。西欧国家很多学校的道德教育都是被教会掌管。

(一) 宗教信仰与道德文化的关系。

宗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一方面可以是文化的精神内核, 另一方面本身也是一个独立的文化系统。在西方, 宗教信仰对道德有文化支撑的作用, 也就是宗教信仰为道德的形成提供了途径和情境。

世界三大宗教内容充满道德象征, 兼具文学性和审美性特征。首先, 《圣经》、《古兰经》、佛教经典是三大宗教的教义经典, 又是不同文化的集大成者。每一部宗教经典中包含大量的道德劝诫, 彰显宗教道德, 如《古兰经》中倡导守正自信、行善、宽恕、诚实、公正、团结、舍己等美德, 反对追求私欲、傲慢自大、饮酒赌博、说谎、嫉妒等恶行。宗教经典中的道德教诲往往与形象生动的人物故事紧密联系, 读来引人深思。其次, 宗教经典本身都具有较强的审美性特点, 它们内容比较丰富、具有想象力, 语言平实古朴, 富有韵律感和感染力, 人们在阅读、聆听宗教经典的过程中往往受到文化的陶冶和道德的洗礼。

宗教场所的建筑风格和充满神圣感的宗教礼仪活动有助于道德教化。纵观西方的宗教场所, 不管是教堂、清真寺, 还是寺院, 建筑物从外观上看无不气势恢宏、金碧辉煌, 高高的穹顶、巨大的墙柱使整个教堂笼罩着安详、神圣的气氛。建筑物内部的装饰, 不管是基督教教堂彩绘玻璃上生动传神的人物和场景, 还是佛教寺院里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佛像、壁画, 抑或是伊斯兰教清真寺里精美绝伦的图案和花纹, 无不闪耀着神圣之光。宗教礼仪活动有讲道、唱诗、祈祷等过程, 往往还伴随着音乐、歌唱等文艺形式, 给信徒提供了置身事外、超凡脱俗的神圣氛围。基督教的讲道内容经常是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 牧师娓娓道来, 讲述耶稣如何为善, 而不是死板的教条戒律, 因此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唱诗过程所营造出的宗教氛围, 使信徒们置身其中并产生一种归属感。

(二) 宗教道德教育的权威性与道德人格的塑造。

道德本身是一种社会规范, 相对于法律而言, 主要依靠人的自觉遵守。“如果道德规范的权威性不足或根本就缺乏权威性, 那就不易起到强制和使人认同的作用”[3]。宗教是人的一种理想寄托。“基督教中上帝所具有的人格实际是西方人理想本性的升华”[4]。宗教一旦具备了权威性, 宗教世界所提倡的道德就显得神圣, 道德要求就变成了神的指令。服从这些要求自然就是对神的尊重, 不服从就是渎神, 而渎神是要遭到报应的, 这样就增强了道德的约束力。

参考文献

[1]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3:7.

[2]何维.论道德社会化[D].长沙:中南大学, 2007:6.

[3]成穷.试论宗教与道德的一般关系[J].宗教学研究, 2002 (3) :80.

[4]高德胜.文化演变与西方知性德育的形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2 (4) :116.

西方道德文化 篇2

观的差异

姓名

系别

2012级数学(2)班

学号

124050102021

序号

18号

【摘要】谚语作为熟语的一种,表达着人民群众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各种社会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闪耀着人民智慧的火花。中西方化在个自的传承过程中都出现了大量谚语,两种不同文化简的异同在谚语中也有所反映。本文主要分析这些谚语所反映的中西方道德观念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谚语;差异

道德与法律一起,对社会行为加以约束。在法制不健全或法律意识淡薄的社会,道德通过家喻户晓的准则和行为规范以及社会舆论约束人的社会行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并在各自的文化中的体现。但是中西方的历史发展与社会形态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因此道德观念也有所不同。这一点从广为流传的谚语中也有所体现。下面从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观念的差异在谚语上的反映进行比较。

1、中西方交友观念的差异在谚语中的反映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中,自身利益与国家、集体、家庭、朋友的利益比起来是小利益。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友情重于个人利益已成为公认的道德观君子必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气。因此有这样的谚语:士为知己者死;

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而西方文化中,个人的利益总是超过其他利益,比起自己来,朋友是自己的,甚至会带来不利。因此,英语中有这样的谚语:

Love your friend,but look after yourself.(爱朋友但要照顾好自己)Friends are thieves of time.(朋友是偷时间的贼)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之一是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交友讲究互利互惠,对一些人来说有着极重的功利色彩。不仅在饥饿时顾不到朋友,朋友落难时,也最好不要伸出援手,以免殃及自身。这些在谚语中也有所反映:

He that has a full purse never wants a friend.(钱包丰厚的人从来不需要朋友)

Never catch at a falling knife or a falling friend.(千万不要接正在落下的刀或正在落难的朋友)

2、中西方对待债务态度的差异在谚语上是反映

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非常重视仁义。仁就是要以慈悲为怀,乐善好施。义就是仗义疏财,助人为乐。当别人与大困难时,伸出援手,主任一臂之力就是仁者所为。在中国的仁义教育中,“黄金不为贵,仁义值千金”直白表达出借出者的担忧显得不仁,劝人不要将钱财借出更显得不义。但是借出者的担忧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这种矛盾下,这类谚语多强调借入者的信,借贷者要如约还债。

互助互助,穷能变富。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借人一只鹅,还人一峰驼。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在西方重视自我,以自我利益为重的传统下这些常情和常理在谚语中得到直白的表白:

Lend your moner and lose your friend.(借出你的钱,失去你的朋友)He who has but one coat,cannot lend it.(仅有一家外套的人是不能将他借出的)

Lend and lose,so play full.(借出等于失去,所以装傻吧)Neither a borrower nor a lender be.(不要当债务人,也不要当债权人)

3、中西方在“面子”和“人言”态度的不同在谚语上反映

3.1 中国人非常看重面子。平时,受到别人尊敬是有面子的重要一环。任何让自己失去尊重的行为都是令自己失去面子的行为。中国人在传统道德观念影响下,即重视名誉,也重视面子。有关谚语有:

人有脸,树有皮,没脸没皮没出息。死要面子活受罪。

由于在乎面子,中国人最怕不利于自己的流言。不少谚语表现了中国人害怕流言蜚语的心态:

人言可畏。

水浮不起石子,人担不起闲话。害人的舌头比魔抓还厉害。

西方的道德观念认为,名誉很重要,人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但只要自己不危害他人和社会,不违反法律,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并不是非重要。所以,英语谚语涉及流言蜚语时并不感到可怕,而是觉得无所谓:

Sticks and stones may break my bones,but words will hurt me.(棍棒石头可能打断我的骨头,但话语绝不会伤害我)

Hard words break no bones.(难听的话不会伤筋动骨)

3.2 中国传统文化里,规矩的、有道德人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而且,中国文化认为,如果你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那是无法隐瞒的,当然也无需隐瞒。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肚里没邪事,不怕冷风吹。

西方人的传统文化很重视隐私,在他们看来,每个人都有隐私,隐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他们不说三道四,不干涉别人的隐私。所以有谚语: A tattler is a worse than a thief.(搬弄是非的人比贼还可恶)Who chatters to you,will chatter of you.(对你说是非的人也会说你的是非)

4、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在谚语上的体现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在汉语中留下了宗法制度和礼教的印迹。子女对父母孝顺需服从父母对自身事业婚姻的安排。不可抗拒。如: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千里烧香,不如在家敬爹娘。

西方资本主义道德中,虽然也要求儿女尊敬父母,但不强调对父母言听计从,子女都有自己独立的个人的人格,更没有要求子女三从四德,以及把“无后”看作不孝的罪行。

Children when they are little make parents fools,when they are great they make them mad.(还小时候使父母变傻,长大后把父母逼疯)

Children are not to be blamed for the faults of their parents.(不能因父母之过使孩子受到责备)

5、中西方爱情观的差异在谚语中的体现

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礼教严重束缚男女的自由恋爱。婚姻凭父母做主,听媒妁之言。做到明媒正娶,有的多则是买卖婚姻。反映这方面情况的谚语有: 爹娘做主,一世受苦。

少年媳妇年年有,只怕铜钱不凑手。取到的媳妇买到的马,由人骑来由人打。

在这种情况下,婚姻是社会义务,谈不上爱情的结晶。妇女要恪守妇道,顺从丈夫,根本没有谈爱情的权利,感情完全遭到忽视。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好马不吃回头草,好女不嫁二夫君。

在西方国家,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追求自由、追求人性解放的要求就受到肯定。资本主义社会更提倡自由恋爱,甚至达到爱情至上的地步。英语中有很多歌颂爱情,评论爱情的谚语:

Love is free.(爱情是自由的)

True love never grows old.(真正的爱情是不会过时的)

All stratagems are fair in love.(在爱情中,一切策略都是正当的)

6、结语

在中国社会,道德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道德的训律也很多,有时与政治行为统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道德概念也有变化;对不同的人,道德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势力较强,以前的封建主义道德影响已趋淡薄,又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几乎不受共产主义道德影响。总体而言,中国与西方在道德观念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依然存在诸多不同,尤其是现代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西方道德文化 篇3

关键词:道德建设,道德教育,中国,西方国家

一、引言

如今道德建设引起许多国家的普遍关注,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道德建设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道德教育在道德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而道德教育历来被许多国家的在社科方面的专家、学者所关注。

二、中西方道德教育差异的渊源

(一) 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对比研究

1. 对比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

孔子的道德思想对中国乃至整个东方有着非常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孔子的道德思想是以人为中心, 带有对“神”的崇尚的神人关系模式, 这使得当时的中国社会一方面盛行“天命鬼神观念”, “君权神授”的思想, 另一方面也宣扬“为政以德, 为人以义”的观念。在孔子的道德观念中还体现着唯德是依的思想, 这就要求士大夫阶层为获天命而“不怨天, 不尤人”, 要求世人“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品质以不懈追求圣人的品格, 以及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苏格拉底的思想对西方的道德教育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他一方面崇拜神明, 认为神不但烛照一切, 无所不能, 而且也无孔不入, 无处不在;另一方面他认为应当尊重知识, 尊重理性, 尊重专门的人才, 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这些思想后来成为欧洲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的滥觞。这就为西方的道德教育及其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 对比孔子和苏格拉底在道德教育上的价值取向。

孔子在道德教育上的价值取向是“重仁义, 重情感”。孔子道德教育的思想首先强调道德教育, 其次才重视知识教育, 道德教育通过知识教育来进行, 知识教育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孔子主张:“道育至上, 育人道德第一。”的理念, 因此他提出“仁、理、孝、悌、忠、信”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 而这些内容也是我们今天道德规范与道德情操的内容。

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是“重知识, 重理性”。他是根据人的品质、品德来探讨人的本质的问题。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行为的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掌握的相关知识, 只有在知识指导下的行为才有可能是善的行为, 没有知识指导的行为一定不会是善的行为, 从苏格拉底对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来看, 他在道德教育上更偏重于说教。

3. 对比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的内容。

孔子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六艺, 即“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涵盖了道德的培养, 知识的传授, 能力的训练等三方面的内容。然而孔子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他的道德教育是提倡以“仁”为中心, 这个“仁”的含义是十分广泛的, 包括“克己”, “爱人”, 提倡“忠恕远观之道”和“温、良、恭、俭、让”等行为准则。他认为“仁”是一个人最高的道德修养, 并将其作为政治的实践目的。此外, 孔子还提出求“仁”的方法与原则便是中庸。这就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适度原则。任何事情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只有了解事物的度, 才能把握事物的质, 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才能在实践中防止“过”和“不及”的错误。

(二) 中西方道德教育传统的比较

1. 中国道德教育传统。

我们都知道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钱穆先生在他的《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中讲道:“儒家教义, 主要在教人如何为人。亦可说儒教乃是一种人道教, 或说是一种人文教, 只要是人都该接受此教, 不论男女老幼。不论任何知识、任何职业都该奉行此教义为中心, 向此教义为归宿。在此教义中, 如“孝、悌、忠、恕、仁、义、理、智、信”都是为人条件, 应该被人们所遵循。如此看来, 中国的传统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在这本书里还提道:“中国教育则在教人学为人……中国家庭、学校、国家、社会教人主要皆在此。受教育者当终身奉行, 此之谓人生教育, 亦可称德育教育……中国的知识教育必定与德性教育为基本, 亦可德育教育为归宿。孔门四科, 德行为首。” (钱穆, 172) 在钱穆先生看来中国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基础的, 培养人的道德教育又是中国教育的归宿。儒家的传统道德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社会, 整个人生。

2. 西方道德教育传统。

中山大学的李萍教授认为, “西方与中国的道德教育相比, 具有宗教化、理性化、个性化的特点。” (李萍, 41-56) 首先, 在西方道德教育的传统中弥漫着浓厚的宗教色彩, 对上帝的信仰和敬爱是道德伦理的最高要求, 宗教在西方社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三、中西方道德教育的比较

(一) 对比中西方家庭道德教育

1. 中国的家庭道德教育。

当代中国的家庭道德教育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儒家的道德教育方法。它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运用国家强制与亲情感化的方法, 强调忠君孝父的儒家文化精神, 注重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功能, 突出个人利益服从于社会利益的思想。

首先, 家长长期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 推崇“孝悌“观念, 通常家长通过日常的言行举止来教育、影响自己的子女, 使子女耳濡目染, 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正面教育;其次, 家长比较注重培养子女要遵守纪律, 热爱祖国的思想;但是伴随在家长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 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 家长在注重灌输中国传统道德的同时, 也带来像“棍棒底下出孝子”等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 这样往往造成子女与家长沟通较少, 缺乏情感交流, 产生代沟, 无形地让子女对家长产生畏惧的心理, 还有甚者子女出现逆反心理, 在一定程度上, 使子女偏离正常的道德发展轨道;其次, 家长对子女进行社会责任教育时, 往往只停留在表面, 没有切身地让子女真正体会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还有, 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国策, 现在的家庭里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 家长对子女往往在过分宠爱的同时还给予很高的期望, 但是成才的标准和方式都是家长事先规定好的, 他们会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强加在子女身上, 使子女过分看重道德权威, 而其自身的道德人格无法得到全面发展, 道德的自律性就会相对薄弱一些。

2. 西方国家的家庭道德教育。

当代西方国家的家庭道德教育也是受西方传统道德教育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在此作者阐述英国、美国和德国等三个具有西方道德教育特点的国家的教育情况。

英国的家庭道德教育注重父母对子女的影响, 强调和睦的家庭氛围, 让子女在良好的氛围中培养其道德情操。英国的家长对子女一般注重“绅士风度”的培养, 在教育的过程中多进行鼓励, 努力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独立自主但又不乏绅士风度的人。

在美国, 父母与孩子尽量做到平等相处、平等交流, 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比如, 教育孩子在看到本国国旗时要注目两分钟;在听到国歌时, 一定要把手放在胸口, 表明在心里永远要爱自己的国家, 无论走到哪里, 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美国的父母经常鼓励孩子去冒险、去尝试, 并且经常对孩子所做的事情给予肯定, 在一定程度上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 对比中西方学校道德教育

学校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西方企业职业道德观及其启示 篇4

本文在分析现代西方企业职业道德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企职业道德现状,并提出了借鉴西方现代企业职业道德文明成果,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现代企业职业道德规范的途径.

作 者:罗菊芳  作者单位: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青海,西宁,810001 刊 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2 “”(1) 分类号:B822.98 关键词:现代西方企业   职业道德观   启示  

西方道德文化 篇5

一、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简介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学派林立, 学说纷呈, 内容庞杂, 变迁迅速。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宗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众多领域, 出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非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全球化思潮和消费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笔者通过对青年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 近年来, 为当前大学生所熟悉并对其思想道德产生较大影响的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主要是:

1.后现代主义。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 以“现代性的终结”、“人的终结”、“哲学的终结”为主要理论旨趣, 对西方工业文明的理性至上原则、中心主义、形而上学、二元对立以及科学主义提出强烈的批评。具体地说, 后现代主义反对科学至上、怀疑理性和科学能给人类带来自由和解放、否认存在和认识、规律和体系的相对稳定性, 反对把人类视为宇宙的中心;主张用非理性打破理性的统治地位, 解除理性对人的个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限制和束缚, 确认人的情感、体验和想象为个体创造的真实源泉;认为哲学并没有永恒的问题, 它只不过是人类谈话中的声音, 只是在某个时期专注一个话题而非另一个话题而已;认为人不应该是存在者的主人, 一切存在者的存在并不是由人来决定的, 而是由存在所决定的, 人只是存在的邻居, 任何存在都是真实的、平等的。在总体上,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否定性和批判性的社会思潮。

2.全球化思潮。它兴起的标志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正在变小”、“全球相互依存”的所谓“全球主义”观念的提出。全球化思潮有四个主要流派——必然论、怀疑论、变革论和反全球化论, 其中必然论的观点最被人认同。必然论者反对以“国家中心”和“国家自助”为基础、以个体主义为特征的国家主义观念, 而倡导一种超国界的整体主义;认为全球化是全球范围内个人自由、社会民主和自由市场法则战胜民族国家权力这种政治、经济、文化逻辑的必然结果;强调实行全球治理, 要求民族国家应该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国际组织、私人组织等全球行为体共同协商、协作, 解决全球问题。极端的全球主义者强调市场至上, 由此推导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放国内市场、减少国家干预的必然性;欢呼个人自由和市场原则战胜了国家权力, 各个民族日益服从全球市场的约束。全球化思潮所表达的实质是, 全球化就是自由化、市场化、资本主义化、是西化甚至美国化的过程。

3.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滥觞于因科技推动而使生产力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开始过剩、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对消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的19世纪。它是一种以崇尚和追求过度的占有和消费作为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以及在这种价值观念支配下的行为实践。其一般特征为: (1) 以自我为中心, 纯粹追求个人需要的满足, 从不顾及这种自我满足会给自然、社会和人类造成什么不良后果; (2) 物质追求至上, 过度占有和消费物质财富, 大量浪费社会资源; (3) 享乐主义至上, 过分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生活和低级庸俗的文化生活, 对腐蚀人类心灵的垃圾文化趋之若骛、如醉如痴; (4) 忽视商品的实际效应, 更多地把商品当作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在非理性的奢侈消费和炫耀消费中显示等级差异。

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要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主张尊重个体的主体认识、呼唤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 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 推崇平等对话, 以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观念的特殊思维方式批判了僵化的个性和既定的等级制度, 这有利于唤起人们对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非主流一面的注意, 具有积极作用。但后现代主义所宣扬的怀疑主义、虚无主义使大学生缺乏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 丧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又由于社会大众物质欲望的极度膨胀、丑恶与腐败现象层出不穷, 社会道德、良心和权威的标杆轰然倒塌, 自身物质的贫乏和精神的创痛使他们不堪负重, 因此, 在困惑与失落中, 他们只好随波逐流、自我麻醉。

后现代主义对社会价值多元化的诉求和对个体情感体验的强化使大学生放弃了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 放弃了道德原则、真诚原则, 进而以极端个人主义、实用利己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哲学。理论指导上的迷茫与社会生存方面的激烈竞争使青年大学生完全取消了高尚与卑鄙、美好与丑陋, 正义与邪恶在价值上的区别, 开始变得过分追求物质享受, 追求感官上的刺激和满足, 由此引发大学生价值观失衡、理想失落、政治意识淡化、政治信仰缺乏、政治观念模糊等严重不良后果。

而全球主义思潮则强调世界时空的缩小、人类相互依赖的加强和共同利益的增多, 即所谓“地球村”时代的来临。大学生容易接受这种“趋同论”, 相信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对立将不复存在, 各民族国家正在走向所谓共同的“信息社会”。因此, 他们关注全球和人类整体利益的意识远远强于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关注, 也就是说, 全球主义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削弱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同时, 全球主义思潮倡导的“民族国家主权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全球民主化论”等理论观点对传统的民族国家主权观、安全观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它们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用西方的人权观来否定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干涉他国内政, 在全球推行西方政治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制造了舆论。这些观点的流行, 使大学生产生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国家主权、漠视集体利益的错误思想, 在不知不觉中, 大学生的主权意识、国防安全意识会消失殆尽。全球化思潮的蔓延, 其实质是西方发达国家借经济全球化之机, 妄图利用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高科技优势, 通过卫星电视、互联网等媒体, 大肆推行西方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一些大学生因此而崇尚西方的“海洋文化”、全盘否定中国的“黄土文明”, 崇拜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 信奉“金钱至上”, 以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由此成为“西化”的俘虏。

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首先, 消费主义导致了大学生在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上的竞相攀比、竞争和模仿。如追求档次、崇尚名牌;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等。消费观念的误导, 引发了大学生各种盲目消费行为, 致使攀比消费、赶潮消费、媚俗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高消费行为充斥校园的每个角落。其次, 消费主义思潮阻碍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强烈的消费意识和无节制的消费行为使大学生偏离生活的主流, 变得贪图享受、讲排场、爱慕虚荣、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等, 遇到问题倾向于用金钱去衡量或用金钱去解决, 从而缺少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最后, 消费主义思潮是引发青年大学生走向犯罪的重要原因。强烈的消费欲望、嫉妒性的攀比意识引发一些青年大学生在物欲面前失去自制力, 比如为得到一款别致新颖的手机而偷窃或抢劫, 为满足日益庞大的开销而行骗、刚走出校门不久就因贪污而迈进监狱等等。据有关专家对近年来青年干部违法犯罪尤其是贪污犯罪居高不下的现象进行研究后认为, 对金钱和物质的过分看重与生活中的高消费和攀比, 是将他们拉向犯罪深渊的黑手。

三、理性应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

思潮是个中性词, 它是有影响和有市场的, 但其影响有可能是好的, 也有可能是负面的。即使对于西方社会本身而言,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也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有些思潮有利于西方社会的发展, 有些也会给社会带来危机。而且西方国家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 他们之间也是有文化和现实差异的。因此产生于西方不同国家的不同社会思潮, 对于各个国家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同样, 对于传入中国并且在大学生中产生广泛影响的西方社会思潮, 我们也不能采取简单的否定态度。当然, 也不能像有些大学生那样走向另一个极端, 认为西方的经济、政治、文化都比中国优越, 无批判地全盘接受。科学的方法应当是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 就像我们接受全球化, 做出参加WTO等积极的行动一样, 对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态度不是堵, 而是辨证地吸收。只有让中国人、中国的大学生真正了解了各种社会思潮, 才能判断出什么是有利的, 什么是有害的。比如我们对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态度, 就不能不做分析地告诉大学生将其拒绝, 而应该合理介绍个人主义的主张以及它与真正的个性自由的关系。并且个人主义也是有其合理因素的, 适当地接受这种合理因素也是有好处的, 只要不走向极端个人主义就是成功的。

第二, 优秀的西方文化对于我们的国家建设和校园建设, 甚至大学生的个人成长都是非常有利的, 我们应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接受;而对于糟粕的西方文化, 我们也不能束手待毙, 而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遏止。从法律角度来说, 其实每个人都是不成熟的, 既需要自律又需要他律。对于大学生来说, 这一点尤其重要。西方文化中有很多充满诱惑但又十分危险的因素, 比如, 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性解放等。有些即使是大学生们已经认识清楚有害的东西, 但往往由于强大的诱惑而无法避免, 这就需要全我们全心全意地做好大学生思想道德工作。

总之, 在今天, 就像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没有受到全球化影响的国家一样, 我们也几乎无法找到一个没有受到任何西方社会思潮影响的当代大学生。所以, 就像中国不可能拒绝全球化一样, 我们也不可能要求中国的大学生拒斥西方文化的影响。关键是我们应该像面对全球化一样, 积极应对西方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黄科, 杨敏.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青年的影响及教育对策探悉[J].青少年研究, 2006, (2) .

[2]张晓红.加强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05, (12) .

[3]李红, 邓泽球.经济全球化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2) .

[4]朱剑.浅谈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大学生思想教育[J].石油教育, 2004, (5) .

西方道德文化 篇6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评判标准,用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影响人的行为,进而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社会的人们在相互交往以及与集体、社会发生关系时,总是能构成某种道德关系,表现出一定的道德观念或道德情操。而文学创作的灵感和素材一般来说来源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感悟,在一定程度上必定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时候道德与文学势必发生某种关联。

文学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学创作常常涉及有关道德方面的内容,所以文学的道德意义向来为人们所看重。虽说对文学与道德的关系众说纷纭,但不外乎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文学要时时刻刻与道德关联起来,只有体现道德的作品才称得上好作品;而一种认为文学与道德之间毫无关系,只有从道德的羁绊中解脱出来,文学自身才能繁荣发展。纵观中西方两种文论思想,以上任何一种观点都有之偏颇之处。今天笔者将就中西方文论中文学与道德的关系的异同进行梳理和比较。

二、中西方文论中文学与道德关系的相同点

(一)重视从道德的角度看待文学

关于文学与道德的关系,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换言之,是分阶段性的。在某一个共同的时段内,他们有着共通之处。而即使在同一个国度,不同的时期在文学与道德的关系方面也有不同见解。

西方近代以前和中国古代一样重视从道德的角度看待文学。这种关系可以体现在作品、作家的文学创作动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自我反思几个方面。

中国的封建社会文学,历来重视文学的道德感化。儒家的诗教理论就非常强调文学的道德教化作用,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孔子。孔子非常重视诗歌和音乐在塑造心灵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他把文艺当做修身成仁的重要手段。孔子这样概括《诗经》的道德内涵:“《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即心无邪意。心归纯正。对此朱熹解释说:“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毛诗序》谓“‘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这表明:儒家的诗教虽然也要求发挥文学对君主政治的讽谏作用,但应敦厚柔和,对不合理失去不正面直言,不违反礼教,以含蓄之词寄予讽谏的意义。而到了唐代,韩愈便把文学看做道德的表现手段,韩愈的学生李汉在此基础上主张“文者,贯道之器也”。宋儒更是把文学的道德属性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周敦颐提出“文所以载道也,……文辞,艺也;道德,实也。”这里的“道”便是关乎道德心性的义理之学。元代高明的戏剧《琵琶记》开场便说“不关风化体,纵好也陡然”,可见剧情的好坏直接与道德牵连;明代的方孝孺也说:“文所以明道,文不足以明道,犹不文也。”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称戏曲是“药人寿世之方,救苦弥灾之具”,“以之劝善、惩恶则可,以之欺善、作恶则不可”。

而在西方近代以前,柏拉图要求文学要有道德教育意义,他之所以要把诗人逐出理想国,是因为在他看来,诗人的创作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模仿,真实性很低,他们的创作是和心灵的低贱部分打交道,而柏拉图试图用自己的作品激励、培育和加强心灵的低贱部分,毁坏理性部分,所以他拒绝诗人进入“理想的城邦”。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提出悲剧的净化作用,认定悲剧可以激发怜悯和恐惧并使之转化成合乎中庸的美德。其后的贺拉斯同样在《诗艺》中指出:“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所帮助。……寓教于乐,既劝愈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包括后来的锡德尼、雪莱、利维斯、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都同意倡导从道德的角度看待文学,只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又同中有异,他们反对一味的利用文学进行说教。

(二)近代以后文学的道德转向

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文学道德论取得了新的形态,中国文论受到西方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强调文学和个性的关系,推崇艺术的自律性和创造性。

近代以后,特别是五四以后,在中国,文学与变革社会、革新道德相联系。梁实秋、毛泽东等人虽然仍然倡导文学的社会道德功能,但文学更多的与国家和社会联系起来,以文学改造国民、改造社会和国家,通过文学的力量创造新的理想的人、社会和国家的思想是相通的。另一方面,自魏晋以后,文学的审美性质受到了鲜明的关注。与此同时,文学的娱性冶情功能也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在西方,黑格尔认为,文学的教益、娱乐、快感和消遣功能是一体的,片面抬高文学的道德价值失之偏颇,这和中国魏晋以后的文学娱性冶情有相似之处;恩格斯曾高度评价德国民间故事能够培养人的道德感,使他意识到自身的权利和自由,激发他的力量和勇气,进而唤起他对祖国的热爱,可见此时的西方文论文学也更多与国家和社会联系到了一起。

三、中西方文论中文学与道德关系的不同之处

前面说到,自魏晋以后,文学的审美性质和怡情功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严格说来,文学的审美怡情也往往是在修身养性的道德框架之内实现的,也就是说我国古代缺乏纯审美或纯娱乐的文学观念,我国纯文学的观念是与科学、道德、艺术分治的图景中建立起来的,同时这种分化又不断受到新的知识规范和新的社会建构的事实的支配,因为文学观念自身也需要某种社会条件,因此我们可以说,纯文学的观念并没有在中国现代得到很好的发展。

而西方则和中国迥然不同。近代以来,伴随着康德提出的“以无功利为中心的审美原则成为艺术评判的基本法则”,西方一度纯艺术论流行,在文学创作和理论倡导上出现了某种非道德化、非价值化倾向。歌德认为“向艺术家要求道德,等于怀了他的手艺”;王尔德也说,“文学所需要的,不是增强道德和道德控制,实际上诗歌无所谓道德不道德,诗歌只有写得好和不好的,仅此而已。”克莱夫·贝尔也反对艺术与道德发生关联,认为艺术的目的就在于艺术本身。而在西方近代以来,反对文学与道德发生关系的代表人物是克罗齐,他将艺术和道德看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到了20世纪的形式主义文论也普遍将研究的视角转向文学本身,反对文学与道德及社会生活发生关联。此时的代表人物有俄国形式主义者迪尼亚诺夫和艾伦·退特。

四、如何正确看待文学与道德的关系

我们对文学与道德的关系要有一个恰当的认识,他们不可能完全分离,因为文学创作是一种价值认知和评判活动,作家的创作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念、人生经历和审美理想的主宰下进行的,在审美体验中对客体对象重新作出定位,形成审美的价值判断与评价,因此免不了进行包括道德判断在内的价值判断,简而言之就是,在文学创作中完全回避道德判断与价值判断是不可能的。

在这里,我们又要分清楚伦理学中的道德判断和文学中的道德判断,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文学中的道德判断是通过情感判断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当作家面对某种优良品德或行为,或者是被欺凌被损害的小人物时,势必产生同情怜悯之心,继而做出相应的情感判断;二面对某种恶劣的社会行为时,作家就会流露出,厌恶或者疏远的态度,并作出相应的情感判断,也就是说,文学中的道德判断是从主体出发,判断由情感而生,主观因素较强。而伦理学中的道德判断试图排除主观因素的介入,力求客观、公正、因此我们发现:正是因为文学中道德因素的存在,在作家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一方面,社会生活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能简单的进行是非曲直、善恶好坏的道德判断。在此以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篇《哈姆雷特》为例。在分析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形象时,我们发现在他身上兼备善恶的道德取向。哈姆雷特有其善和正义的一面,他为父报仇,杀死篡位之王叔父。哈姆雷特和克劳狄斯为首的统治丹麦的罪恶势力作斗争,以拯救人民大众为己任。哈姆雷特对现实的批判,证明了他的美善同情及正义。但以此同时他在实现个人目的的过程中不择手段;他对于自己挚爱的奥菲利娅绝情的伤害和误刺其父亲波洛纽斯后的冷漠表现,以及为了给自己复仇扫清道路,把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送上死路,这些做法又显得恶劣、自私和狭隘。哈姆雷特把乾坤巨人和凡夫俗子的矛盾两面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另一方面,道德本身也有相对性和历史性。有时面对作品中的人物,我们很难简单地说谁在道德上应该受到谴责,谁是应该受到赞美的。正因为道德评判的这种历史性和相对性,因此我们面对很多优秀作品中的人物时,要将人物纳入一种多维的价值体系进行立体式关照,只有超越了简单化的道德判断,才能揭示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总而言之,文学和道德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要用历史的眼光和相对的观念进行认识。既要承认文学创作必然要掺杂道德的因素,又要了解这种文学中的道德不同于伦理学中的道德。

参考文献

[1]南英,郭冬勇.《关于文学与道德之关系的思考》.文学教育,2010(10).

西方道德文化 篇7

中西方虽然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方面有较大差异, 但由于长期以来各个国家, 以及民族、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渗透, 再加上教育思想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 具有很强的共同性和继承性, 因而中西方国家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目标上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的地方。这主要反映在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所需要的共同道德规范的要求方面, 如培养未成年人的基本道德素质和爱国主义情感, 做符合国家和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等。

一、通过“学会做人”的教育, 培养未成年人的基本道德素质

“学会做人”是中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首要目标。“学会做人”即培养未成年人懂得做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去做, 其核心是道德品质的培养。在对未成年人进行“做人”教育时, 要突出两个重点———道德行为规范、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社会公德教育, 这是“学会做人”教育的基础, 也是一项培养未成年人良好道德素质和好公民的基础工程。一个没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缺乏起码社会公德的人, 首先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公民, “成人”更无从谈起。

我国古人很重视未成年子弟的“做人”教育, 如《弟子规》中对儿童的言行举止、生活细节等都规定得非常详细、具体:“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建国以后,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未成年人以德为本的“做人”教育也予以高度重视。邓小平同志就曾强调:“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从小养成守纪律、讲礼貌、维护公共利益的良好习惯。”[1](369)2004年3月2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 培养良好习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 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西方国家十分重视对未成年人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社会公德教育。美国设立了专门的未成年人德育机构, 对未成年人的日常行为规范、行为习惯及社会公德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其中对未成年人在公共场所的规定有:不能大声喧哗, 彼此谈笑要压低嗓门;排队等候, 遵守秩序;遵守交通规则, 不闯红灯;垃圾要丢在垃圾箱里;待人有礼貌, 讲文明;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等等。新加坡教育发展总署统一编写了《好公民》教材, 对中小学生进行有关社会生活准则、道德责任等各方面的教育。同时新加坡还坚持常年开展“礼貌运动”和其它类似运动, 以加强国民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鼓励人们“处世待人, 讲求礼貌”使每个人都成为一个“文明人”。

二、培养具有核心道德价值观的合格国民

中西方都注重未成年人核心道德价值观的培养。所谓核心道德价值, 就是要求所有人都必须具有的一些最基本的或重要的道德素质, 它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内容中起着的基石作用。就我国而言,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核心道德规范主要有“仁”及“三纲五常” (“三纲”即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具体到对未成年人的道德要求主要就是《弟子规》中所提出的“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这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 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 友爱兄弟姐妹;其次, 一切言行中要谨慎, 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 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 向他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 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暇, 更应努力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 各种经典, 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今天我们提出的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核心道德规范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及“五爱”教育。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曾先后提出“四主德” (即“明智、勇敢、节制、正义”) 和“勇敢、节制、宽大、高尚、温雅、恳切、诚实、谦恭、明智、公正” (即所谓“十美德”) 的要求。西方历经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 许多教育家、思想家们仍然把“四主德”和“十美德”作为做人“重要的或基本德行”。

近代以来, 不少国家也提出本国公民所须具备的几种核心道德价值观。如美国国会认可的青少年核心的道德价值观是:“同情”、“勇敢”、“礼貌”、“公正”、“诚实”、“善良”、“忠诚”、“坚毅”、“尊重”、“负责”等。英国认为, 小学生应掌握四个核心的道德观念:对人的尊重、公正与合理、诚实、守信。1991年1月新加坡政府发表的白皮书提出:学校和家长应对青少年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念, 核心是培养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使青少年能正确处理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 形成以国家利益为主体的相互尊重、团结合作的人际关系。培养具有本国核心道德价值观的合格国民, 是中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共同目标。

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流传固定下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古今中外历来把爱国主义视为凝聚民族精神, 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最鲜艳的旗帜。

我国的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从孔子的“杀身以成仁”、张载的“同胞物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等思想, 从古到今, 爱国主义如同一条长河, 凝聚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力量, 并在历史上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等。中国在近代落伍了, 但中华民族从未屈服过, 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 一系列的斗争与革命就是一次次的爱国主义运动。反过来, 这一连串的运动又激起了中国人民更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潮。

新中国成立以后, 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1](369)江泽民同志也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需要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种教育要从少年儿童抓起。”[2](1049)党中央也多次强调, 只有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才能使他们从小树立起热爱祖国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 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的精神, 才能确保他们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美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责任公民”, 即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能对国家尽到责任与义务的公民。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在1987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美国的十大任务时, 就特别强调学校应培养美国人的“国民精神”, 其中“爱国”就放在首位。在美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讲如何热爱国旗, 他们认为热爱国旗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中小学校, 每一间教室都挂有国旗和学校所在州的州旗。每一天的每一节课学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面对国旗肃立, 右手置左胸前, 神情虔诚, 庄严地念道:“我效忠于国旗和美利坚合众国。”美国通过持久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一代又一代美国人心中形成了强烈的“美利坚民族意识”。

新加坡、韩国、日本等东方文化圈的国家也都十分重视从小抓好公民的爱国主义道德素质培养。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新加坡政府规定学生每天都要接受升国旗教育, 常年累月, 持之以恒, 让幼小的心灵逐渐树立对国旗、对国家的神圣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以及为了国旗、国家的荣誉和尊严不惜牺牲的献身感。日本将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作为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所提倡的爱国主义主要是指爱国、爱家乡、热爱自己的国土山河、热爱本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 并且要效忠天皇, 忠诚于国家和民族, 为国尽忠。

摘要:中西方虽然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方面有较大差异, 但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目标上却存在着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这主要反映在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所需要的共同道德规范的要求方面。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中西方,目标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西方道德文化 篇8

体谅关心德育教育理论是指以英国著名学校道德教育家麦克菲尔和美国著名女教育家诺丁斯为代表的注重强调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的一个理论派别。该学派的特征是以哲学、心理学的人本主义为基本原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从实际调研了解学生心理世界入手,主张与学生建立一种类似于伙伴式的新型人际关系,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主张以博大的爱、真诚的心和母爱式的关怀开展道德教育,同时又要求教师要淡化职业意识,学校、家庭、社会应相互配合衔接,协同开展道德教育。该学派认为道德行为养成先于道德知识的掌握,强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体谅关心学派直言不讳地引用人本主义思想为自己理论做依据。在人本主义理论思想的指导下,大规模地开展学生调查,了解学生对他们周围成人,主要是对教师和家长的看法,并把学生的看法作为道德教育理论的重要依据。道德教育应让学生体验到他们处在被关心之中,而不是被监督、被教育、被帮助,这样才能产生真正的教育效果。

二、目前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加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的传统伦理道德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不少人拜倒在金钱和利益脚下,随之而来的伦理紊乱、道德滑坡、诚信缺失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扭曲现象,这些现象自然会折射在我国高等教育当中;加之我国高等教育德育工作方法简单,忽略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德育内容脱离大学生的生活世界,甚至完全排斥德育的现实取向,把实然与应然、理想与现实割裂开来,德育内容未能与学生产生应有的“共鸣”,更难以内化为学生的行动。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员,其道德教育除了具有高等教育共同面临的一些问题之外,还会遇到一些特殊的问题和困难。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因为是新建,其校园文化所积淀的历史文化底蕴有限,环境育人的功能相对较弱;因其地处一方,其文化氛围与省会城市或大都市相差甚远。加之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迅速,多数学校在校生规模均超过万人,而教学管理与建设未能同步跟进,教学质量似有滑坡的嫌疑,道德教育的效果更是难以保证。下文将具体分析我国新建本科院校道德教育工作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招生生源的“二本性”决定了德育工作的特殊性。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每年多数以二本招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二本学生多数是被人们忽视的对象,社会和家长所赞誉的是高考中的佼佼者,惋惜的是高考中的失利者。事实上,二本学生之所以考取二本,多数不是因为智力问题,他们表面妄自菲薄,内心却有很强的自尊心,这种矛盾心理使他们一时难以找到自我,开始新的大学生活后一时也难以找到归属感,这给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德育工作带来难度。

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德育的形式难以满足内容的需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形式上完成了升本,但是内涵升本往往需要较长的时期,其教育教学活动多带有专科的痕迹,特别是道德教育的形式多数以知识灌输和强硬说教为主,对于90后的大学生,这样的德育形式显然已经落伍。他们追新猎奇,留恋网络,通过网络认识着社会,世界百态一览无余。今日的大学生早已不是昨日校园围墙下的花朵,他们从社会获取的信息量一点都不少于教师,这要求高校道德教育不断创新形式,更新内容,注重心理疏导,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德育工作所具有的复杂性和脆弱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地处一方,其办学经费先天紧张,学校会把有限的经费主要投入到教学设备购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校园文化建设长期投入不足,环境育人的功能相对微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多数处在地级市,它是地方的最高学府,是一方先进文化的策源地,又是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引擎”。甚至围绕学校周边会兴起一批批小商小贩,人员流动频繁,成分复杂,一些社会陋习随处可见,甚至有的不堪入目,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麻烦。学生在学校形成的思想品格和行为习惯足以被校园周边的“乱象”轻而易举地毁灭掉,校园德育成果显得不堪一击,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出现了5+2≤0的现象。星期一到星期五学校五天的道德教育,而星期六、星期日被社会上不道德现象影响,学校德育工作出现归零或产生了负效应,这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考验。

三、体谅关心德育教育理论对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德育工作的启发

1.西方的体谅关心德育理论强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从了解学生心理世界入手,给学生以母亲般的关怀,以情感人,以情育人,这正是地方二本院校搞好学生德育工作的关键所在。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二本学生而言,道德教育的重点在于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满足其心理诉求。这些学生之所以当年考取二本院校,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智力方面逊色于一本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基础扎实,可塑性强,他们所缺乏的就是被人理解和受人重视。这些学生考取地方本科院校,很少受到周围人的认可和赞誉,许多学生是带着纠结的心情背井离乡求学。当他们开始新的大学生活时,若这种心理纠结得不到及时疏导,四年大学生活很难找到归属感,中学时的阳光锐气将荡然无存。相反,如果新建本科院校从事德育工作者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理解的学生心理需求,并能以伙伴的角色谅解学生过失,这样将塑学生昔日的自信心,恢复学生本有的阳光和活力。

信息时代网络的普及向高校德育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如果高校德育工作者不能想方设法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呼声,学生很可能被智能手机、网络游戏所吸引。正如时下在网络中被多次转载的一则漫画所揭示的寓意:“一百年前,西方人向中国输送的鸦片,击垮了无数国人的意志;一百年后,欧美人发明的智能手机紧紧地吸引着无数中国人,抹杀了多少中国有志青年的梦想。”网络传言不足为真,但是它向我们传达了一个简单道理:在高校,如果我们不采用有效方式占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阵地,那么这块阵地一定会被其他人或其他方式所占领。

2.西方的体谅关心德育理论主张学校、家庭、社会应相互配合衔接,协同开展道德教育,这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德育效果的重要途径。道德教育从来都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道德教育的“行”重于“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道德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应加强学校德育课程、辅导员队伍等建设,另一方面应注重校园周边社会风气的净化,并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必要时能与家长及时联系沟通,了解学生过去、现在的表现,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德育工作体系。诚然,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校外社会风气的净化与校内思想道德教育体制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所能实现,但是以此确立今后德育工作的方向是必要的。学校应教导学生尽可能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社会和家庭尽可能使其“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道德教育体系,以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

3.西方的体谅关心德育理论辅以生动感人的素材,如《生命线》《起跑线》《学校中的关心面临挑战》等教材被一版再版,其中的故事或素材很有启发性,而我国高校的德育内容与形式备显严肃、陈旧,亟待创新。我国高校德育课程主要由“两课”来承担。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是多个自然班合班上课,即一个教师一次面对一百多到二百学生进行大班授课。以榆林学院为例:2013年9月全校共有本、专科学生12351人,专兼职辅导员59人,辅导员与学生比例为1∶209;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共有3358名学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生共被分成23个授课班,平均每班学生146人。

学生与辅导员比例悬殊,授课班级人数庞大,加之德育课程仍采用传统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最终的效果必定不尽人意。我国高校的德育内容和形式亟待改革,德育课程教材需要精心设计,增强德育教材的针对性和连贯性,做到理论性与情境性相结合,使学生从感性和理性的双重维度受到感染和影响;与此同时,德育的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的改革亦需同步跟进。道德教育的宗旨在于学生的良好品质的养成,不在于道德知识背记的多少。

另外,西方体谅关心德育理论的创始人、英国著名学校道德教育家麦克菲尔和美国著名女教育家诺丁斯都从自己的角度去实践,这一点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麦克菲尔和他的同事通过问卷的形式先后调查走访了近百所学校,接触了各种家庭背景、各种类型的男女学生逾千人,保证了调研结果的客观性。诺丁斯亲自收养被遗弃的孤儿,践行母爱式的关怀,将研究理论与现实生活融合为一体而获得成功。在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很需要这种“实践”精神,德育工作者更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素养,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参考文献

[1]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269-291.

[2]张琳.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宁夏大学学报,2008(6):173.

[3]李涛,陶晓瑛.当前高校德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1):35.

西方道德文化 篇9

1 词汇的空缺

由于中西方之间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各不相同, 所产生的词汇也不尽相同。中西方两种文化中都存在着对方文化所没有的词汇, 这就是词汇的空缺。许多在汉语中表达的词语, 在英文中我们不能找到恰当的词汇或是西方语言中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相对应的词。反之, 英文中也存在大量的词汇是我们汉语中没有的。特别是中西方文化中的诗词、诗词、小说等, 要翻译的话, 很难找到合适的词汇或语言, 即使翻译出来, 其形象也不如原语言那样生动形象, 其中所蕴含的意境更是难以表达。这些都是与中西方特有的风俗习惯、生活经验、表达方式等文化差异分不开的。单就中国家庭成员中的舅舅, 舅妈, 姑妈, 姨妈等的称呼词, 在英语中就很难表达。再比如说我们所说的《红楼梦》研究, 红学 (redology) , 在英语词汇中其实是没有相对应的单词, 只有另创一个词。我们现在经常说到的小资、农民工等词汇, 也只有在中国这种社会环境下才有的。现在许多新出现的词汇都是随着中国的社会发展而发展出来的, 在英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语。英语中的很多词也是汉语中所没有的, 比如说Solomon (所罗门) 是指聪明的人;egghead (蛋头学者;蛋壳脑袋) , 用来称呼那些整天只顾埋头读书的书呆子。还有许多在西方特定文化中产生的词汇, 不是用汉语直译所能表达其含义的。

本栏目责任编辑:杨菲菲

2 词义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人们对于词义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 所以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经常会产生一些误会。我们很有必要了解彼此的文化特征, 小的方面就涉及到词汇。这里主要从颜色、数字和动物三方面的词汇来探讨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含义, 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1 颜色的意义差异

由于中西方的历史变迁, 风俗习惯, 表达方式, 政治制度, 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各方面的不同之处, 颜色词所表达的含义和信息也不同, 这些颜色也体现出了中西方跨文化间的差异。相同的颜色词, 在文化差异巨大的中西方表达的是人们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绪。从根本上讲, 在中国文化中, 颜色的象征是基于过去中国封建的统治、落后的生产力和教育而形成的, 所以颜色的象征意义有强烈的神秘性和政治性。而在西方文化中, 随着西方科技和教育的进步, 颜色的象征意义少了些神秘, 多了些理性。对色彩的认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一个国家和民族也一样, 对不同颜色的喜好从整体上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好恶和审美情趣。下面通过几种颜色来比较一下中西方之间的差异。

在汉语中, 虽然蓝色通常可以给人们带来安详、美好的联想, 但是除此之外, 蓝色还有破旧的意思, 因此, 在重大喜庆之日时, 人们基本不会用蓝色来作装饰。然而, 在英语中, 蓝色有社会地位高、有权势或出身名门望族的引申含义, 如:blue room指的是美国总统在白宫的, 用来会见挚友亲朋的会客室;蓝色也代表了特定的身份职业, 如:blue collar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此外, 众所周知, 在西方文化里, 蓝色还有忧郁、感伤等其他消极含义, 如色情电影译为blue film。

白色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悲伤的色彩, 会给人带来厄运, 是人们比较忌讳的颜色。因为白色给人一种苍白无力的感觉, 象征着不详与死亡。所以在中国办丧事时, 披麻戴孝用的是白颜色, 灵堂的设置也是以白色为主。祭奠逝去的人也用白色的菊花。相反, 在西方国家, 人们比较崇尚白色, 因为许多自然界的

一一一一一中外一一文学文化研究

景物都是白色, 比如说雪或是一些花都是白色, 西方人就把白色看做是一种纯洁优雅的象征。结婚时, 新娘要穿上白色的婚纱, 象征着新娘天真无邪。

在中国, 黄色是一种吉利的色彩, 古代皇帝穿的龙袍是黄色, 人们结婚嫁娶所选的好日子也叫黄道吉日。西方文化中, 黄色使人联想到背叛耶稣的犹大 (Judas) 所穿衣服的颜色, 所以有卑鄙、胆怯的含义, 如卑鄙的人应译为yellow dog, 此外, 黄色还表示低级趣味的报刊和毫无文学价值的书籍。

由上述三个例子可知, 西方颜色文化内涵与中国有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民族, 其颜色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是大相径庭的。因此, 我们在对待异国含有颜色词的语句时, 既不能直译, 也不可借着本国的传统文化来理解, 应先去深入了解他国这方面的文化, 不要因错误理解而在跨文化交际中闹出笑话或是冒犯他人。

2.2 数字的意义差异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 数字不仅仅表达记数概念, 而且能够反映各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文化的差异, 使人们对同一数字赋予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产生不同的观念。比较分析中西方文化对数字的理解, 探讨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我国, 数字九被认为是一种神秘的数字, 有神圣之意,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神圣的权力为天赐神赋, 便竭力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 如九五之尊 (imperial throne) 。含有数字九的词汇也很丰富, 如九州、九头鸟等。另外, 在中国文化中, 九与久谐音, 意为长长久久, 也是中国人民比较喜欢的数字。在西方国家, 数字九也是比较受人们青睐的数字, 是人们心目中神数之一, 对西方人来说, 九的象征意义是神性、神圣之至。许多文娱活动的设置也与数字九有关。但是, 西方的音乐界则很忌讳数字九, 由于许多像贝多芬这样的名作曲家都在创作完九首交响曲后与世长辞, 所以数字九在西方音乐界是不受欢迎的。

数字七在汉语中也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这主要是受道教和佛教的影响, 七常与丧事有关, 自古以来, 人们对于去世的人就有“做七”“头七”“断七”的祭拜仪式。给人送礼也忌讳七件或七样, 人们挑选吉日良辰不挑带数字七的日子。在我国某些地区, 农历七月七日甚至被看作凶日, 这天禁止娶嫁。而在西方文化中, 人们最喜欢的数字就是七, 西方人认为七是一个幸运的数字, 能给人们带来好运, good luck, 因此, 在西方, seven又被成为lucky seven。

在汉语中, 由于数字四与死谐音, 人们习惯将四视为厄运的数字, 所以在很多地方人们比较忌讳说四。车牌号或是电话号码带有数字四的也不受大家的欢迎。而在有些地方, 人们谈论年龄比较忌讳说八十四岁, 因为传说中孟子死于八十四岁, 所以老年人忌讳说自己八十四岁, 以求吉祥。然而, 在西方国家, 人们对数字四是没有什么忌讳的, 与此相反, 他们认为, 数字四是正义和力量的象征, 对它很是崇拜。

还有众所周知的数字十三, 在中国没有特殊含义, 但是在西方人极端厌恶这个数字, 在任何场合都会尽量避开它。诸如此类的数字还有很多, 从一到十中的大部分数字在中西方文化中意义也不尽相同。除此之外, 中国传统文化则认为双数是吉利的数字, 人们喜欢追求好事成双, 与之相反, 西方人往往认为单数吉利。

中外一文学文化研一究一一一一一

综上所述, 数字除了其本身的计算意义外, 还有丰富神秘的文化蕴涵。中西方数字的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比较文化研究。英汉数字文化意义因产生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而存在差异, 通过对相同颜色在不同文化中的比较, 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异同, 着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相互尊重, 减少误会与磨擦, 达到交际或沟通的目的。

2.3 动物的意义差异

动物在任何国家都是动物, 但不同的文化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文化象征意义。

人类初始, 便和动物打起了交道, 时而为敌, 时而为友, 相互依存。自从人类开始驯养动物以后, 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人们从动物的习性、形象等方面引发联想, 用与动物有关的词语或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或是对世界的看法, 因此在人类语言中存在着大量以动物为喻体的隐喻性词语。同时, 又由于中西两种文化在历史传统、地域生态等方面的差异, 隐喻中所含有的文化内涵也大不相同。除了我们平常了解到的马狗牛等经常说到的动物, 人们也大致了解他们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中所象征的不同含义。还有一些我们不经常遇到的动物词汇, 这里我们简单了解几种。

在中国, 人们是比较喜欢青蛙 (frog) 这种动物, 因为它可以吃田地里的害虫, 保护庄稼, 无论是小学课本还是电视广告都呼吁保护青蛙。青蛙是禁止用于食用的。许多商品品牌也以青蛙命名, 如有一种面霜叫青蛙王子。然而, 在英美国家, 因为青蛙长得像癞蛤蟆, 所以他们把青蛙看做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对青蛙比较反感。

蟋蟀 (cricket) 在中国文化中常给人一种孤独寂寞的联想, 古人也喜欢借用蟋蟀来烘托这种忧伤凄凉的气氛。如欧阳修的《秋声赋》:“但闻四壁虫声卿卿, 如助余之叹息”;诗人元好问在他的《诗论》中总结到“切切秋虫万古情”等等。然而, 在西方文化中, 蟋蟀就没有这种忧伤的形象, cricket反而代表的是一种快乐喜悦的形象。因此, 在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等作家的笔下常有诸如“as merry as a cricket” (像蟋蟀一样快乐) 的比喻。

汉语中的喜鹊 (magpie) 是喜庆的象征, 如“喜鹊叫, 好事到”。民间传说故事中, 喜鹊是成人之美的瑞鸟, 提及喜鹊或是听到喜鹊的叫声, 意味着喜事即将来临。而喜鹊在英语文化中是报凶不报喜的, 所以英语民族的人们认为此鸟为不吉利的征兆, 因而讨厌它, 在英语中, magpie常用来比喻令人讨厌、喋喋不休的人。在苏格兰, magpie上门意味着死亡;在瑞典, magpie与巫术有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由于蝙蝠 (bat) 的蝠与福同音, 因此蝙蝠便成了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蝙蝠与桃组成的谐音图案为福寿双全;蝙蝠与鹿组成福禄双全。与之相反, 在西方, 蝙蝠 (bat) 因为长相丑陋, 凶恶, 人们把它看做吸血鬼的形象, 所以西方人对它并无好感, 甚至把它同罪恶或黑暗势力相联系在一起。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借用动物或颜色的特征来形容人或事的特性, 但这些比喻或象征意义往往因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所以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见到这些词汇切忌望文生义。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同一词汇在中西两种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含义。除了关于颜色、动物、数字的词汇, 还有很多词汇

(下转第252页)

本栏目责任编辑:杨菲菲

的褒贬色彩在中西两种文化中也反映出了不同的含义。例如, peasant汉语是农民之意, 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在西方文化中则有乡巴佬的意思。Individualism在汉语中却是自私自利的代名词, 在英美国家强调其独立的人格, 个人奋发进取的精神。Old一词, 在中文里表达着尊敬的意思, 年龄越大, 资格越老, 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而西方文化中, 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 西方人不会随便透露自己的年龄, 更不会倚老卖老地自称老。所以, 当我们置身于跨文化交际中时, 不仅要了解词汇的意思, 还要了解有些词汇在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中所象征的不同含义, 只有在熟悉彼此文化、尊重彼此文化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才能恰当地运用词汇表达意思, 而不至于冒犯对方, 使交流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中外一文学文化研一究一一一一一

本栏目责任编辑:杨菲菲

摘要:目前我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常会冒犯对方, 引起文化冲突, 造成双方不愉快, 究其原因是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缺失。该文拟从中西方文化和词汇的差异来探讨、了解和掌握词汇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词汇差异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谷慧娟.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词汇内涵意义之异同[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6) .

[4]姚秀梅, 付玲.中西文化差异在词汇内涵中的体现[J].科技资讯, 2007 (1) .

[5]张业菊.关于语词文化内涵研究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2) .

[6]唐祥金.文化内涵词析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1) .

[7]刘鳌.英语教学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1) .

上一篇:高校档案备份不容忽视下一篇: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