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西方文化

2024-10-13

传统节日西方文化(通用12篇)

传统节日西方文化 篇1

民族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节日的产生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某个特定阶段的产物, 它反映了人们对这个世界的关注, 体现了人们丰富的情感世界, 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不同宗教, 不同民族, 不同文化会产生不同的节日, 人们庆祝节日的方式也因地而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被中国人接受,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通过比较中西方节日的差异, 讨论中西方的历史与文化, 语言学习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 增进中西方之间的沟通, 同时有助于人们在对洋节多一份宽容的同时, 对传统节日多一份温存和敬意。我们也要对不同节日和文化进行传承、创新、认同和尊重。

一、中西方节日比较

1. 春节与圣诞节

在中国,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开端, 庆祝春天的到来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春节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只是从1913年才开始的。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又称“年”。传说太古时代有一个叫“年”的怪兽, 头上长着触角, 凶残无比, 每到寒气将尽, 新春快来之时, 就要出来残害人畜, 毁坏家园。人们为了防御它, 就聚到一起, 利用“年”怕红怕响的特点, 用贴春联, 放爆竹的办法把它吓走。每到大年三十, 无论城乡, 家家户户都要张贴红纸春联和威武的门神, 春联、门神是用来辟除不祥和保护一家安全的, 它们源远流长。在春节这一天, 传统的习俗是进行大扫除, 将陈旧的和不好的事情清除, 迎接崭新吉祥的新一年。春节中最重要的就是年夜饭了, 又叫团圆饭, 预示着祥和与幸福。除夕之夜, 人们大多会守岁, 家人聚在一起畅谈、欣赏春晚, 等待零点钟声的敲响。正月初一, 新年来到, 人们开门燃放炮竹, 俗称“开门炮”。吃过早饭, 人们要相互拜年、祝福, 共贺新春。庆祝春节一直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五, 每逢春节, 人们总对新的一年寄托着无限的希望。

在西方国家, 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一个令人快乐的宗教性节日, 是基督徒庆祝基督教创始人基督出生的日子, 爱、家庭和归属感是重要的主题。《圣经》上说, 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投胎人间, 在人间生活, 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 学习热爱上帝和更好地相互热爱。圣诞节在西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和春节一样, 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一般来说, 在圣诞节时, 人们要装扮圣诞树, 互赠圣诞卡, 吃圣诞大餐, 给小孩子送圣诞礼物。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饭一样, 欧美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下, 共进节日美餐。小孩子们最期盼的就是圣诞老人带来的礼物了。据说圣诞老人原是小亚细亚每拉城的主教, 名叫圣尼古拉, 死后被尊为圣徒, 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而来, 由烟囱进入各家, 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所以, 西方人过圣诞节时, 父母把给孩子的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 圣诞夜时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第二天, 孩子们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床头上寻找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

春节与圣诞两者不同的起源和庆祝方式, 作为各自节日文化中的领军, 春节与圣诞有着相同的地方。节日文化不仅是展现一个民族文化生活图景的窗口, 更是一种象征和意义的体系, 这就是对幸福的企盼, 对仁爱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祝福。

2. 七夕与情人节

爱情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在中国, 人们庆祝中国式的情人节, 即“七夕”。相传,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 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 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 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 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 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 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 摆上时令瓜果, 朝天祭拜, 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 让自己的针织女工技法娴熟, 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 所以, 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 夜深人静时刻, 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在西方, 2月14日的情人节起源于罗马。传说公元三世纪时, 古罗马有一位暴君叫克劳多斯。离暴君的宫殿不远, 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庙。修士瓦伦丁就住在这里。罗马人非常崇敬他, 男女老幼, 不论贫富贵贱, 总会群集在他的周围, 在祭坛的熊熊圣火前, 聆听瓦伦丁的祈祷。这一时期, 古罗马的战事一直连绵不断, 暴君克劳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战场, 为了保证人们忠于战争, 他下令禁止人们于此时结婚, 甚至连已订了婚的人也马上要解除婚约。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告别爱人, 满怀悲愤地走向战场。瓦伦丁对克劳多斯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 瓦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为它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人们一传十, 十传百, 很多人来到这里, 在瓦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消息终于传到了克劳多斯的耳中。他暴跳如雷, 命令士兵们冲进神庙, 将瓦伦丁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 投入地牢。公元270年的2月14日, 瓦伦丁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朋友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为了纪念瓦伦丁, 后来人们把2月14日这一天作为“情人节”。

现在西方情人节已发展成恋人之间的节日, 为了表达彼此之间浓浓的爱意, 在这一天, 情侣们互赠礼物, 恋人们都被甜蜜和幸福包围着。西方情人节另有更宽广的意义, 那就是只要是你所爱的人--父亲、母亲、亲戚、同事、朋友, 在这一天都可以送礼物给他们, 以表达心中的情意。

二、中西方节日所反映的不同文化内涵

1. 传统节日的总体内涵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特有的象征符号, 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 对民族凝聚力有着巨大的影响。传统节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每个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每个节日都有值得回忆的庆祝仪式和活动, 每个节日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暗示。不同的国家庆祝节日的方式不尽相同, 但是都体现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祥和幸福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2. 传统节日体现的宗教信仰

传统节日所体现出来的宗教信仰是不同的。西方国家的宗教是显而易见的, 在基督教中上帝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上帝不容许人们信仰其他的神和偶像。人们所获得的是上帝赐予的, 而不是通过人们努力工作获得的, 所以, 在圣诞节人们祈祷上帝赐予他们幸福和快乐。而在中国, 传统节日并没有体现很多宗教色彩, 在古代, 中国的社会结构建立在对自然的崇敬, 追求神和人类的平衡。

3. 传统节日里人们的情感表达

中西方在庆祝传统节日时, 情感的表达也是有差别的。中国人更多的是隐藏自己的想法, 然而西方人总是自由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比如, 接受礼物时的方式和态度的差异。在中国, 人们会因为表示客气或是礼貌不轻易接收礼物, 即使在接受礼物时也不将礼物立即打开。在西方国家, 人们会主动要求赠送礼物, 并立即拆开礼物, 对对方表示感谢。

近些年来,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传播媒介的多样发展使中西方文化不断相互影响和渗透, 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在中国十分受欢迎, 比如愚人节、母亲节、圣诞节, 而有些学习者却忽略了我们本土节日文化, 这个现象使我们意识到我们要正确对待中西方节日文化, 在尊重、传承、创新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其他国家文化进行学习, 我们要保持文化多样性, 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沟通!

参考文献

[1]常天.节日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5.

[2]萧放, 许明堂.春节[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

[3]张伟佳.“洋节”流行的符号学解读[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

传统节日西方文化 篇2

在西方传统中,人们习惯称西方文化为“基督教文化”,这是因为西方文化有着三大源头;

1。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后来发展为科学传统; 2。古希伯来文明和犹太教从对上帝的敬畏,引发出宗教原罪思想;

3。古罗马法制文明,发展为近代法制观念。而这三大文明都汇总于基督教,并以宗教信仰的形式在西方构筑起庞大的文化体系。

从历史发展来看,古希腊没有法律渊源的概念,因为当时的民主立法和民主司法不需要司法方法。只有在罗马法时代,法学发展到了较为精细的程度,“法律渊源”才在司法中得到应用。

古罗马人最大的贡献是“立法”。在贵族和贫民之间的激烈的矛盾和斗争过程中,产生了第一部成文法律《十二铜表法》,虽然此法律依旧维护的是贵族和上层阶级的利益,在那个时期却是文明的一大进步。

为了确保帝国境内各民族都能和平共处,罗马人制定出许多“公平且合理”的法律,以赋予公民权利,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对帝国法律大全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编纂,完成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即《民法大全》,其基本精神是自然法概念、所有权概念、契约精神,对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人权观念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也为后来的西方法律制度提供了蓝本,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完备的法律文献,罗马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汉语“法律渊源”来源于英文sourceoflaw,其拉丁文源头是fonsjuris。罗马法中的fonsjuris包括了两层意思:第一个层面的意思是,法律渊源概括出了古罗马法中哪些规范可以作为法官的裁判规范;第二个层面的意思是,法律渊源既是对国家制定法作为法官纠纷解决依据的肯定,也是对国家制定法以外的规范能够作为法官纠纷解决依据的认可。在西欧中世纪时期,没有足够的学术文献表明当时有比较发达的法律渊源理论,但是却有着丰富的法律渊源实践。西欧中世纪时期的法律渊源实践是伴随着西方法律体系的成长而发展起来的,糅合了民众的需求、法官的智慧和立法的力量。

从法律思想层面看,教会对知识的垄断使之不自觉的成为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传递者,教会法也成为从古希腊、古罗马法律思想到后世资产阶级法律思想,尤其是古典自然法学派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教会法因为受到过古希腊哲学和罗马法的影响,特别是吸收了罗马法的一些原则和制度,并且在日耳曼王国时期,由于教会法地位很高,许多僧侣同时又是法学家,他们在各王国的行政、司法和立法中发挥着作用,对日耳曼法产生了影响,同时也使罗马法得以保留。而在12至15世纪罗马法复兴的过程中,正是教会法学家的努力,为罗马法的传播和罗马法学家的培养做出了贡献,同时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人文主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开始逐步成型。

在这里最值一提的是阿奎那,他将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巧妙结合。既承认人的理性,又将其归功于上帝的赋予,认为自然法是人对上帝智慧的理解和参与,这就使自然法披着神的外衣在人间发挥作用,并成为后世资产阶级法律思想提出的重要思路,以格老秀斯、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为代表的古典自然法学派开创了近现代法治文明的伟大时代。

中国是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文明古国,曾产生了灿烂的法律文化,中国古代法源远流长,称得上世界上最古老、最持久的法制之一。大多数时期古代中国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儒家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对于“法治”没有特别明显的造诣,但是古代中国也有过著名的儒家和法家关于法治和人治的争鸣,然而儒法关于法只是态度问题,而非理解问题,即都将法理解为统治社会的工具,与此相反,罗马法看成为全社会的调节器,一种确定权利义务的尺度和保障权利的手段。

浅析基督教对西方节日文化的影响 篇3

关键词:西方节日;基督教;观念意识

作者简介:李倩(1987-),女,汉族,籍贯黑龙江哈尔滨,工作单位: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B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1

一、引言

节日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现,是各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节日可以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信仰,例如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复活节以及感恩节都是基督教教会年历的传统节日。

二、追溯西方节日的宗教意义

(一)圣诞节

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是每年的12月25日,是庆祝耶稣诞生的宗教节日。圣诞节是西方最大的节日,也是人们最喜爱的节日。圣诞节对每个家庭来说,意义也特别重大。只要有可能,离家再远的人也要赶回家里庆祝。《圣经》中记载耶稣诞生的年份被记为公元年。耶稣是由圣母玛利亚,因圣灵感孕,降在耶路撒冷城外的伯利恒。耶稣降生是为救赎人类,公元354年,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在耶稣诞生的日子来纪念耶稣。公元440年,罗马教皇正式宣布这一天为圣诞节。为了纪念圣诞节,人们用圣诞树,并在圣诞树上装饰上彩灯、明星、和平鸽等。与此同时,彼此互赠圣诞贺卡并附上新年的祝贺等。圣诞树上的明星,以及书上的彩灯都象征着耶稣是世界的光。《圣经》中记载,当耶稣降生在马槽的当夜,天空中有明星闪烁。来自东方的三个博士带着自己的礼物,在明星的指引下来朝见耶稣。这也是为什么在圣诞节,人们要互赠礼物。

(二)复活节

《圣经》中记载着,耶稣由童贞女玛利亚因圣灵感孕而生,是为救赎全人类的罪孽,也称“救世主”。耶稣选取12名门徒,带着他们传教。后因被犹太教当权者仇视,被捕送至彼拉多手下宣判,被定十字架,三天后死里复活。复活节是为了纪念耶稣死而复活而定的。在西方国家,复活节是仅次于圣诞节的重大节日。根据西方教会的传统,在春分当日(3月21日)到满月或过了春分见到的第一个满月之后,遇到的第一个星期日即为复活节。因此,复活节会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复活节(Easter)寓意着新生,代表着生命、光明、欢乐的恩赐者主耶稣再次回到人间。复活节前一天要举行夜间祈祷。复活节当天要吃圣餐,人们见面会说“主复活了”,然后开始互赠彩蛋,小孩吃兔子糖、讲兔子的故事。

(三)感恩节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西方国家的感恩节,是感谢上帝的日子。它的起源是源于17世纪英国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木船从英格兰出发,漂泊近三个月到达美国东南部港口。他们发现印第安部落无人居住就定居下来。但是冬天衣物缺乏,以及疾病侵袭,许多人没有存活下来。在第二年的春天,幸存下来的人们得到了印第安人的帮助,给他们种子,教他们打猎。为了感谢上帝给予的丰收与帮助,移民们举行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并邀请印第安人一起来庆祝。他们虔诚地向上帝表示感谢,放礼炮,举行宗教仪式等。与此同时,用自己猎取的火鸡以及自己种的南瓜、玉米等感谢上帝的恩赐。

三、西方节日影响下的观念意识

节日具有群众性、周期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殊日子。它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由随意到定型、逐步发展和补充的过程,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随着人们主体意识的增强,社会力量的强大,人们更强调节日的社会性和政治性的表达。西方的宗教主要是为精神“孤独者”提供灵魂的依托。西方宗教的内容与“天人二分”的思维方式以及西方工商业盛行所导致的个人生存中的孤独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实西方传统节日透露出来的是一种浓浓的基督教文化色彩,说到底是基督教的兴起和普及,工业社会商品经济代替了农业经济下的结果。那么宗教意识衍生出来的节日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基督教影响下的节日文化是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心理、性格等。西方社会的节日,更多的是挖掘个体价值,追求外张力,狂欢,神圣等是其影响下的主要观念意识。

了解西方一些主要传统节日与其相关的一些文化渊源,有利于我们更深入的理解西方国家的民族以及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更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与我们有积极意义的外来文化,从而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汪珍珠,卫华.西方节日活动指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朱子仪.西方的节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解读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 篇4

1 中西方节日的来源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 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 农耕文化一直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古代, 中国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 90%以上的人们务农, 下至平民百姓, 上至皇室高官, 都十分重视农业发展, 但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有限, 生产技术落后, 科学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滞后, 气候成了影响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因素, 所以中国的传统节日多以农事节气为主, 为祈求得到上天的庇护, 期望来年能有个好收成。

而在西方国家, 由于长期受基督教耶稣的影响, 其传统节日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他们信奉基督教, 相信耶稣一直在他们身边。宗教渗透到了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纪念耶稣诞生的圣诞节, 纪念耶稣复活的复活节, 以及星期六和星期日的安息日和主日。

2 中西方节日的着装差异

在中国, 由于人们的性格比较严谨内敛, 在穿着打扮方面都会比较注重穿着是否得体, 是否符合节日的气氛和场合, 不能过于突兀, 与节日气氛不符。中国人比较热衷于红色, 认为红色富有生命力, 寓意吉祥如意、忠勇正义、家族事业兴旺发达。每逢春节, 大家都喜欢贴红色对联, 挂红灯笼, 到处都是一片火红, 热闹非凡;新娘出嫁也都喜着红色, 希望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喜气洋洋。而白色是大家非常忌讳的颜色, 它象征着枯竭、死亡, 是没有生命力的表现, 是凶兆。人们只有在葬礼上才会穿白色孝服, 戴一些特定的白色饰物以表对死者的哀悼和敬意。

相反, 在西方国家, 人们比较注重个体本位论, 崇尚自我价值的实现, 追求个性化。所以在节日里, 大家的着装更多以自我喜好为主, 大胆奔放、彰显个性、时髦前卫。在颜色方面, 西方和中国也俨然不同, 西方民众认为红色是火与血的代名词, 象征着残暴、杀戮、流血。而白色对他们而言是纯洁美好, 幸福快乐, 如西方的新娘穿着白色婚纱结婚, 他们崇尚白色, 热爱白色, 这不仅表现在穿衣方面, 在生活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颜色。

3 中西方节日的饮食差异

在中国, 由于长时间处于生产力低下的水平, 人们饱受饥饿之苦, 所以本民族在传统节日里, 非常注重饮食, 有句老话如是说, “民以食为天”。在节日上, 大家都会精心烹制各种美食, 不仅注重食物的种类齐全, 更加注重色、香、味俱全。每逢佳节, 整个家族或者每个大家庭欢聚一堂, 其乐融融, 尽享节日美食。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 大家不再为温饱而四处奔波忙碌, 更多地注重饮食的色、香、味, 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都是平日里难得一尝的美食, 只有在节日里, 才会将这些美味佳肴一起搬上桌, 全家齐享, 十分隆重。在位次方面, 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等级制度一直影响至今, 节日饭桌的位次非常讲究, 严格按照中国传统的尊卑长幼顺序而坐。面门居中为主位, 其对面为第二主位, 宾客以右为上座, 餐桌用以圆桌, 意为团团圆圆, 共享美食。在席间, 大家互相敬酒, 互相夹菜, 无一不体现了大家之间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中国的节日饮食更多体现了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思想。

在西方国家的节日饮宴上, 食品尽管也很重要, 但具体分析来看, 食物只是节日欢聚的一个大陪衬, 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西方饮宴的核心在于通过与客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来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建立友谊, 达到交际的目的。就食物方面而言, 西方国家人们认为菜肴的根本作用就是充饥, 他们的食物多以大块肉或者硬菜为主, 更多地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快捷便利。在西方, 越来越流行的自助餐也逐渐取代了节日里的传统饮食, 主人将所有食物都陈列出来, 大家根据喜好各取所需, 不会被固定在一个位置上, 从而更有利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更加满足社交的需要, 充分体现了西方国家对个性与自我的尊重。如果是自助餐就不会拘泥于位次问题, 大家随自己喜好坐, 但是如果是比较正式的晚宴, 对于位次还是相当考究的。男主人坐主位, 女主人坐其对面, 男主人右手是第一重要客人的夫人, 左手是第二重要客人的夫人, 女主人的两边分别是第一和第二男客人。在餐桌上, 大家不会相互加菜或取菜, 一切都随个人意愿, 充分体现了西方国家人民的个体本位论, 根据自己的喜好, 崇尚自我、尊重自我。

4 中西方节日庆祝方式差异

在中国, 首先由于我们的节日来源于农事节气, 所以我们的传统佳节以农历, 也就是二十四节气为准。如我们的春节是农历一月一日。其次, 在我国, 大家更加注重家庭亲友之间的关系, 多以家族内部庆祝为主, 在节日之际, 大家都会带着老婆孩子回父母家, 围坐在一起, 准备食物, 拉拉家常, 打打牌, 看看联欢晚会, 吃年夜饭, 一起守岁。当然有许多老人还会祭拜自己的祖先和众多的“神仙”来保佑自家子孙的平安。最后, 在这一天, 中国人的节日习俗多以吃喝为主题, 人们非常注重饮食, 想要通过饮食来获得健康的身体, 以求长命百岁。如春节, 我们的传统饮食就有几十种, 并且各个地区不尽相同。节日那一天, 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美味, 在大家吃过正餐之后, 还有许多的零食以供大家在闲暇娱乐之时享用。

而在西方, 首先他们的传统节日以阳历为准。如新年, 也称“元旦”, 是阳历一月一日。其次大家更加尊重个人的自由, 在庆祝节日时, 大家也更加奔放。如在许多非常重大的节日里, 人们会举行大型party, 不只是自己家里的人来庆祝, 亲戚、朋友、同一个社区的邻居甚至是陌生人都可以来参加。如在圣诞节这一天, 所有的孩子都会得到圣诞老人的礼物。在西方, 大家信奉耶稣, 在佳节之际, 大家会相聚一起举行一些宗教仪式或者活动, 唱颂歌, 传报佳音。最后, 在节日这天, 大家享用美食更多的是追求健康快乐的生活, 在享受美食的同时, 会更多地享受与大家的互动, 更加在意人们之间的感情交流。

随着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研究中西方国家节日文化差异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从节日的起源、着装、饮食以及庆祝方式几个方面, 浅析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 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中西方的节日文化, 克服文化差异, 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促进中西方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

参考文献

[1]郭贵丽, 张立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M].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0 (8) .

[2]耿卫忠.西方传统节日与文化[M].书海出版社, 2008 (3) .

[3]万媛媛.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对比研究[M].青春岁月, 2012 (13) .

传统节日西方文化 篇5

论文摘要:西方形式主义司法有其独特的文化成因,根源于实证主义法学,判例法、法典化及司法的困难促进了司法的形式主义。中外形式主义司法在解决纠纷中有着不同的作用机理,西方的形式主义对我国司法的改造有重大启示。

一、西方形式主义司法的特点

法治是西方的产物,早期的法治是以形式主义的法治为特点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必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司法审判在早期的权威性也是以规则的平等适用为前提的,即形式主义的法治传统(本文指的是形式理性化的司法)。“判决应当非常公允:不能对富人是一种判决,对穷人是另一种判决;也不能对你的朋友是一种判决,对你的敌人是另一种判决。”

对于纠纷究竟是用一套相对地与日常生活常识相分离并事先结构而成的规范体系来统一地把握处理,还是立足于常识并根据一个个纠纷的具体情节情境给予完全个别化的把握和处理?纠纷的处理,可以分别用“同样案件同样对待”和“不存在两个相同的案件”来表达的两个侧面或范畴,尽管两者存在深刻的内在矛盾,同时也无法以一个侧面来完全否定另一侧面的价值意义。所以在实际上,任何文明的纠纷处理样式恐怕都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包含这两种价值,并对两者之间的矛盾作出某种调整性安排。但是,强调哪一个侧面或以哪种价值为主,却能够导致不同文明的纠纷处理样式或制度安排出现重大的差异。西欧文明强调的是前者,而极为重视后一种价值则是中华文明的特征。与发展和运用一套相对独立于日常生活常识的规范体系这一必要相联系,在西欧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专门从事这种规范体系的生产与再生产的法律家职业;相反,传统中国社会中由于用于认知、处理纠纷的范畴体系与日常生活常识在更大的范围和程度上是相互重合的,中国古代的司法官吏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查清案情,一方面要有官员伦理方面的“常识”,也就是明了做官的责任,另一方面是要有一些关于当时当地风土习俗人情等方面的“地方性常识”。有了这些“常识”,对于州县官查明案情可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就能够很好地理解,为什么清代的律学教育中将经史、方志、档案等书籍置于其中的原因了。在这种情况下,极不容易在给予其业务内容以肯定性评价的前提下发生对法律家职业的社会需要。而且,在西欧法的演变过程中,因为认知、处理纠纷的范畴体系与日常生活常识的相对分离,法律家更容易强调法独立于伦理道德的性质,并发展出一套外观上“中立”于一般伦理道德的特殊程序、技术和有关知识。作为法律职业的律师正是据此来保障自己谋生的基础,同时又向社会主张自身存在的必要性与正当性。相反,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认知和处理纠纷的范畴体系与伦理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合为一体,纠纷的认知和处理由社会所公认的道德伦理上优越程度不等的主体所主宰,因而不太可能承认某种主体以“中立”的程序或技术为根据来主张自己介入纠纷处理过程的正当性。[!--empirenews.page--] 在现代西方法治的历史上,有一个压倒一切并包容一切的问题,即法律中的形式问题。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形式仅仅意味着一种法律制度的特殊的标记:追求一种具有普遍性、自治性、公共性和实在性的法律。形式的观念认为,作为普遍性、自治性、公共性和实在性规则体系的法律的核心,即使不能充分决定,也可以限定官员和私人可以做些什么。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是由韦伯创造的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重要范畴,是他用来分析经济、法律等社会制度合理化发展过程的工具性概念。形式合理性指的是可以准确计算的合理性。韦伯认为近代法律发展是一个法律形式化的运动过程,“法治”就是伴随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形式合理性的法律类型。形式合理性的法律代表了高度逻辑化的普遍性思维,是一种体现“制度化”的思维模式。这种制度化的思维在立法上要求制定逻辑清晰、前后一致、可以适用于任何实际情况的完备的体系规则。它具备以下五个特征:“第一,每一项具体的法律决定都是某一抽象的法律命题向某一具体事实情境的适用;第二,在每一具体案件中,都必定有可能通过法律逻辑的方法从抽象的法律命题导出裁决;第三,法律必须实际上是一个由法律命题构成的没有漏洞的体系,或者,至少必须被认为是这样一个没有空隙的体系;第四,所有不能用法律术语合理地分析的东西都是法律上无关的;第五,人类的每一项社会行动必须总是被型构为或是一种对法律命题的适用或执行,或是对它们的违反,因为法律体系的没有漏洞性必须导致对所有社会行为的没有漏洞的法律排序。”韦伯提出的有关形式合理性的上述五项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其一,法律的合逻辑性。这要求成文法有一个合理的结构,能组成协调统一的体系,这在微观方面要求每一法律内部各个法律规范之间能互相配合、没有矛盾、没有空白,在宏观方面则要求一个社会的全部法律能配合成为一个协调、完整的体系。其二,法律的预见性。这要求法律不但能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对将来产生的问题也应尽可能预见到并加以规范。其三,法律的可预测性。即人们可以通过法律的规定预知行为的法律后果,破除一切神秘因素或法律之外的因素来影响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法律行为后果的预测,这要求法律本身应当尽可能明确、详尽,同时尽可能做到抑制司法人员的主观随意性。其四,法律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可操作性要求法律不流于抽象的原则,而能为人们提供可操作的标准和程序。有效性则要求所制定的法律能给人们带来实际的效果,不只作为一种摆设。这些是对法律规则本身所提出的最基本的形式要求,且不论法律规则的内容如何、是否公正,这些形式特征是现代社会立法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

西方形式主义的法治,不仅包括法律自身的形式合理性,还要求司法的形式合理性,即司法必须依据实在法进行,“据法司法”;法对实质合理性的追求应当以司法的形式合理性为前提、司法应遵循正当程序的要求、司法中立、在法律授权范围内行使。司法的形式合理性对于法治秩序的建构而言是极为重要的。正如美国学者庞德所言:据法司法是指“根据权威性律令、规范(模式)或指南进行的司法,这些律令、规范或指南是以某种权威性技术加以发展和适用的,是个人在争议发生之前就可以确知的,而且根据它们,所有的人都有理由确信他们会得到同样的待遇。它意味着在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律令可以保护的范围内所实施的是一种非人格的、平等的、确定的司法”。韦伯也提出:“司法的形式主义使法律体系能够像技术合理性的机器一样运行。这就保证了个人和群体在这一体系内获得相对最大限度的自由,并极大地提高了预言他们行为的法律后果的可能性。”富勒教授也指出,法治的另外一个美德实质上也仰赖形式规则和对规则的遵守。如果法官和其他官员按照事先制定的规则行事,那么他们就给了规则治理下的人们一个按法律要求调整其行为的公正机会,从而避免了不守法可能导致的相反法律后果。在现代法律制度中,形式规则之所以枝繁叶茂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不诉诸形式规则,就无法充分实现许多实质性的公共政策目标。这些目标既包括诸如国防、邮政服务等传统目标,也包括公共福利、公共卫生、环境控制、公共教育、社会保障。至少在三重意义上,要实现此类宽泛的公共目标,就必须运用形式规则。首先,一般来说,为了有效执行这类复杂而盘根错节的目标,精微的社会组织形式不可或缺,而如果不具备将必需的结构、程序、职能制度化的规则,这些形式就不可能存在。其次,就对保障公共信任和合作而言,规则及其实施过程的可预期性、统一性和公开性必不可少,而这种信任和合作对这类目标的实现是必需的。再次,这些规则必须是形式规则,原因之一至少是,它们必须要由下级的官员来实施,而低强制形式性的规则是公众更不能容忍的㈣。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司法的形式理性对于保障人类自由、提高司法的预见性等的作用。当然在人类司法史上,这种严格的司法形式主义也曾经导致法官机械、僵化地使用法律,成为“自动售货机”似的裁判者,但笔者以为司法形式主义并不是导致这种结果出现的祸端,法律本身缺乏实质理性、司法人员思维僵化才是其中的主要原因。[!--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

二、中外形式主义司法的简单比较

在形式法范式下,司法对纠纷的解决机理可概括为:(1)司法权获得独立性地位,司法机关是主要的纠纷解决机关。司法权不再是政治权力的运作形式,而具有独立的品质,体现为司法与立法分离,司法权与行政权分开行使。(2)司法判决的逻辑结构为演绎式的,即将普遍性的法律规范适用于具体的案件事实之上。通过三段论的推理来实现法官的权力,体现对纠纷的解决。(3)程序在司法活动中获得高度重视。法律程序的本质是形式主义,程序获得司法活动的中心地位,一方面与形式法范式的性质相吻合,另一方面也是架构规范与事实的通道。形式法范式不仅仅限于法律规则的一般化和体系化,它还意味着“从立法至司法的每一个法律实践环节都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形式法范式中的司法程序不仅仅是判决结论作出的一种事件决断方式,还是司法是否获得合法性的前提。判决是否有效,程序本身成为一种评价标准。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有无形式主义的司法?肯定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形式化司法,但如果从司法的确定性及可预见性来说,尚存在形式主义司法的影子。在中国古代“形式主义”的司法只存在于极其狭小的范围内。按照日本学者滋贺秀三等的研究,在刑事司法中存在形式主义司法,因为刑事司法由于涉及“重盗命案”等情形,依法审理的可能性较大,依律审理的依据更为充分,判决的可预见性更强,因此中国一直有“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说法。另外,在现代民事案件的类型化处理中,如当事人第一次起诉离婚,法院的普遍判决不准离婚的做法。

与西方形式化司法解决纠纷相比,我国在纠纷解决上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审判程序意识的普遍缺失或弱化,即“重实体、轻程序”,这种传统迄今仍未改变。二是个案的非形式化处理,不管在民事案件还是在刑事案件中,主要是由于民事法律的不完备造成的,同时还受到法官素质的影响。三是纠纷解决依赖着非同质化的司法队伍。虽然我国司法队伍的学历层次有了较大提高,但是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在中级以上法院,基层法院法官的同质化较差。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纠纷解决不能影响法治的进程,专业化的司法与纠纷解决应一并得到重视。英美法系法官由于司法的困难,促进了司法的专业化建设。普通法司法当中对司法意见的要求使得法官必须尽可能阅读更多的判例,积累尽可能多的经验。而我国司法目前对说理论证的低要求没有对法官的高度专业化构成挑战。更有甚者,基层法官的功能偏重于解决纠纷而非实施规则的事实也削弱了对法官专业化的要求,因为运用法律只是解决纠纷的手段之一,而且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在乡土中国。因此探讨我们为何没有出现法官专业化的原因,法官的责任在于解决问题而非实施法律恐怕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我们之所以没有出现法官的专业化,是因为我们不需要法官的专业化,还是因为我们的司法难度不够,不需要专业化?我们不需要在判决书中说理论证,因为我们的司法不是要实施法律规则,而是要解决纠纷。当然这是大陆法系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国更为明显。但是反观世界各国,纠纷的有效解决无不以司法独立和司法权威为前提,不然,纠纷难以有效排解,或者是在“运动式”司法的作用下压下去,到一定时候又要浮上来。提高司法的专业化是司法独立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如果司法的说理性不够,技术性不强,司法何以服人,又如何才能独立?但当前基层法院司法目标的价值取向又对提高司法的技术含量和专业化造成了障碍,这种障碍和价值取向又是由我们的国情和传统所决定的。这种司法的悖论将成为传统与变革之间的永恒话题。[!--empirenews.page--](二)中国传统司法的弊端在于,中国讲求司法(解决纠纷)的实质合理性,但忽视了司法的实质合理性需要有司法的形式合理性为前提。没有形式合理l生的纠纷解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或在一段时间内能够使纠纷得到解决或解决得不错,但不能排除“人治”的干扰和破坏,而会给极端不理性的司法提供机会,反而可能导致司法更大的不确定性和不能预见性。中国与西方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追求司法的实质合理性,但由于司法手段、形式、程序、目标等方面的限制程度不同,从而使东西方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和发展方向,并且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不过,殊途同归,中国在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目标上与西方的法治并不矛盾,中国的实质价值取向的司法与后现代化国家的司法在价值追求上是一致的。但是应当看到,中国法治土壤的贫瘠,司法形式化程度不高,在这方面的缺陷需要加以补正,不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中国司法在既缺乏西方国家那种形式理性传统基础的概念和知识系统作为司法产生的演绎前提,也缺乏西方国家法制现代化的漫长历程中因法律进化和范式变革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的情况下,就决定了中国司法需要反思西方经验进而构建中国自己的概念逻辑和话语系统,从中获得启示而建构中国的法治方案。

(三)中国在解决纠纷中,在法律体系不完备,内容不完善的情况下,应借鉴判例法体例,建立我国的判例指导制度。我国本来就有判例法与制定法相互为用的传统,两者的结合是中华法系的特点与优点。从判例法的发展历史看,汉以前是简单援引阶段。由汉朝到唐朝,逐步形成了因案生例的判例形成规则和例优于律的判例法适用的普遍认识,是判例法的成熟阶段。到了明清时期,判例法不仅植根于制定法,其本身也纳入制定法的范畴,无论地位与价值均超过历代,是判例法的发展阶段。民国时期,判例也是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之所以没有走上判例法的道路,既由于悠久的制定法传统,又由于国家没有及时对判例进行汇编,还因为中国古代司法判决的结构与风格也阻碍了遵循先例原则的出现。我国现在虽然没有建立强制性的判例法制度,由于受两审终审的影响,上级法院的判例对下级仍然有不言而喻的约束作用,最高法院公报刊登的案例实际上已经发挥了指导作用。建立判例指导制度,既可以弥补成文法的缺陷与不足,又可以促进法律的统一适用,实现形式化司法。这样还可以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发挥司法能动性,积极解决纠纷;提高司法能力,遏制司法腐败。采用这种制度,有如下优点:一是适用的范围全面。凡是在司法中发现存在缺陷或漏洞的地方,都可以通过建立判例指导制度的方式进行弥补。二是适用的规则明确。判例指导制度的核心是通过判例引申出来规则,这些规则是现实审判经验的总结,有着明确性、确定性和同等条件下的适用性。三是体系的开放性。由于司法实践是不断变化的,用来发挥指导作用的判例也是不断发展的,即判例指导体系是开放的,有着时代性。四是发展的渐进性。判例指导制度对法律制度的完善是渐进的,它服务于纠纷解决的实际需要,有着不断积累和完善的属性。

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 篇6

关键词:西方节日;传统节日;冲击;原因;态度

我国历史发展悠久,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我国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也是漫长的。在古代,人们的生存环境恶劣,我国劳动人民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常常进行祭祀活动,长期如此,就形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节日以祈福为目的,以吃喝为主题,这也凸显了我国人民的长期溯源就是衣食富足,健康长寿。另外,由于我国长期处于中央集权的统治之下,封建社会漫长,传统节日也大都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的,所以,不免打上了封建性、等级性的烙印。例如春节、中秋、元宵等,我国人民庆祝节日的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以长辈为中心,以吃喝为主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西方的各种节日和文化迅速传入我国并被国人所接受。在这当中青年人占大多数,青年人更向往追求自由,西方文化受宗教信仰影响较大,而且西方人一直都非常崇尚自由,所以,西方的节日往往以宗教故事为主题,以追求自由快乐为目的。例如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都是以群体参与为主,以娱乐欢畅为主要形式,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非常能够宣泄个体的情感。因此,这种方式,更能够迎合当前青年人崇尚自由的愿望。而就是这种现象的产生使得我们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渐渐的被大家所淡忘,吉林大学社会学博士包峰说:“现在很多人也非常想过传统节日,问题在于如何使传统节日的形式变得更活泼一些,尤其是能吸引年轻人更多地参与,同时让民众也有更丰富多彩的参与方式,这样才能使这些传统节日焕发新的青春。”节日吸引我们的不只是娱乐而已。娱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求之一,但它不是精神生活的唯一需求。

一、西方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

外来节日,这一现象不是只存在于中国,比如说中国的节日在西方也是“洋节”,反映了外来节日对于本土节日的对应关系,这里只是以它来特指当前中国社会的外来节日。主要的西方节日有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万圣节等。过圣诞节时的圣诞树、圣诞老人;情人节火红的玫瑰、巧克力,这是它们的魅力所在。而传统节日是指中华民族的节日传统。华夏文明泱泱五千年,各种各样的节日数不胜数,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节日文化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主要展示,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过去,过节是很能让人向往、憧憬的,如划龙舟、放鞭炮、敲大鼓、舞狮子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们生活元素的改变,这种过节的幸福感逐渐消失。大众对传统节日的观念也越来越淡。而国外的节日却在慢慢融入中国社会,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等,外来节日被追捧得炙手可热。

二、西方节日冲击中国传统节日的原因

1.中西文化的交流

我国改革开放后,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渐增多。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加速了外来文化对我国的影响。随着外企越来越多地登陆中国,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也相应增多,遇上其本国节日庆贺一番,这也是人之常情;而如今国人出国的机会也多了,海归们在国外接受西式教育,对西方文化耳濡目染,归国后仍然保留西方的节日习俗也无可厚非。而就是在这些文化的相互交流当中,才使得西方节日在我国越来越流行,超过我国对自己国家传统节日的热忱,从而导致大家对传统节日的观念越来越淡,西方节日却越来越红火。

2.教育、媒体的推波助澜。

西方节日在中国倍受欢迎,这与我国的教育和媒体的宣传是分不开的。从教育方面来说,教育在将青少年更多地推向西方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现在的英语教育,孩子从小就接受英语教育,对西方的文化、节日都很熟悉,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相反的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却相对缺乏。另一方面,广大传媒也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会经常看到到这种现象,就是每当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来临的时候,众多的报纸、电视节目都以这个为主题,这无形中起到了宣传西方节日的作用。特别是国外影视作品的大量引入,更是让西方的文化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3.商业炒作、物质利益的驱动

广大商家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节日的重要之处是带给大众欢乐,家人、朋友在一起享受幸福的时光总是离不开商品的。而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可以给人们带来刺激,为节日增添色彩。他们大都看准了当前社会上青少年追求西方节日的商机,在西方节日来临时,以多种形式兜售节日用品,或是开展主题庆祝活动,把节日气氛推向高潮。反而在我国传统节日面前,他们表现得要冷静得多。每到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商家会借各种概念进行市场的宣传和运作,各种相应的产品相应产生,从万圣节的假面具热销到圣诞节市场的火爆,借助西方节日发财,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市场运作。而这些大都被国人买账。

4.西方节日自身的优势

西方节日之所以比较受欢迎,受到青少年的普遍认同,很大原因是由于西方节日注重情感交流,形式丰富多彩、欢快,在节日中能感受一种全新新的文化氛围。相比之下,中国传统过节的方式在当代社会里显得比较含蓄、沉闷且缺乏浪漫气息。在满足温饱需求后,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和潜意识的个人主义的大众文化,在宽松的政治背景下蔓延和扩展开来。西方人追求平等、自由、享受的生活方式受到现代大众的欢迎。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留下封建社会的痕迹。更多的表现为家族式,节日大多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西方的传统节日就不同了,更多的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集体性和狂欢性,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这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

三、理性的态度面对西方节日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新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更使“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了。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外交事业的发展,在诸如香港、上海这些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的国际大都市里,西方文化理念和东方传统道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早已缓慢融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融合会在更大范围的地域内扩展开来。由此可见,中国人多一些畅快抒发心情的洋节也是不错的,我们要一理性的态度看待西方节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走近圣诞节、情人节的同时,也学会了在母亲节、父亲节给老人献上一份祝福。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现象。现代各个民族文化毕竟是互相借鉴,互相融合的。

在崇尚西方节日、热热闹闹的过节的同时,不要忘了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优秀的节日文化传统,不要在盲目崇拜中迷失了自我。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文明、智慧的人民,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尤其是许多传统的节日文化,都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我国的传统节日大都由来已久,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的。例如春节,它是我国长久以来每年最重大、最热闹的节日,也是全国很多民族都共同庆祝的一个传统节日。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包括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放鞭炮以及包饺子等各种春节吃食,都寄托了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的无限祝福。再比如清明节,它是由我国的祭祀传统演变而来的,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会去扫墓祭祀,以表达对于祖先的怀念和追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各地对清明节的庆祝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大致都包括祭祀、踏青、扫墓、放风筝等形式。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并且它的形成过程是漫长的,承载着我国宝贵的民族精神,是不容许我们丢弃的。

无论是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它们都各有起自身特殊文化内涵,都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我们要客观看待;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节日文化,都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如何继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如何推陈出新,并且赋予它以新的含义,是我们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应该拒绝西方节日,那些外来的节日大大充实了我们的文化生活。然而,我们更不能丢弃自己的节日,因为一个民族的节日就是它一种文化的生日。面对全球化的浪潮,面对西方节日的“入侵”,我们要教育国民在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的同时,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否则,民族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将会丧失。我们要要重新认识和建设中国传统节日,要研究、创造我们的节日文化,通过多种形式还原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我们要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金升霞,略谈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J].长江大学 学报,2005,(6)

[2] 冯小娟,杨足.从喜庆节日的变化谈西方文化对中国现代民 俗的影响[J].高等教育,2006,(1)

浅析中西方传统服饰文化特征差异 篇7

一、色彩上的差异

对于颜色的喜好, 是一个民族性格特征的重要反映和体现, 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对色彩不同用意的区别。黑色曾在中国古代被尊为是支配万物的天帝之色。后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制度的发展, 人们又转而开始对黄色的崇拜, 进而造就了“黄为贵”的帝王色彩的传统观念。“阴阳五行”的文化概念对中国传统服装的色彩也有深刻的影响, 因此有青、红、黑、白、黄五色之说, 这几种颜色被视为正色, 其他的颜色则为间色。正色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多被视为上等社会专用的色彩, 以示高贵, 而在民间, 正色是人们衣着配色所喜爱和追求的颜色。因此可以说, 特有的民族文化观念和时域推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色彩观念。

在西方, 白色和紫色是罗马时代最流行的色彩, 在他们看来, 白色是纯洁和正直的象征, 紫色则被视为高贵。而由于受到哥特式教堂中灿烂辉煌的彩色玻璃窗的影响, 中世纪的西方又开始追求天堂的色彩, 因此人们向往在服饰上充满宗教气氛的色彩。在欧洲的文艺复兴之后, 人们又开始喜欢明亮的色彩。不同的地域在色彩的喜好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丁香色和蔷薇色就很受法国人的喜欢。西班牙人则崇尚高雅的玫瑰红和银灰色调。而在英国, 黑色被视为是高贵和神秘的色彩, 尤其是黑缎子和黑天鹅绒往往受到贵妇的欢迎。

二、面料上的差异

人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创造出不同的衣料文化。从服装面料看, 中国最早使用的纺织品是葛布、苎麻布和大麻布, 葛布是葛藤的茎皮纤维加工制成的。苎麻是我国特有的植物, 欧洲人称之为“中国草”, 大麻被称之为“汉麻”。而且早在6900年前, 就已经开始养蚕织丝。养蚕、缫丝、织绸是我国先民对世界纺织服装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由于棉花的引进, 在元明时期, 棉布又成为大众普遍穿着的衣料。

与中国服饰衣料不同, 亚麻文化和羊毛文化占据了西方传统服饰文化的大部分空间。比如古埃及是以亚麻文化为主, 而在两河流域则以羊毛文化为主。古希腊和古罗马在衣料方面继承的是地中海沿岸的上古文明, 即亚麻文化与羊毛文化两者兼而有之。虽然丝绸之路早已使西方领略了中国丝绸的风采, 而其真正掌握和使用丝绸已经是13——14世纪之后的事了。

三、图案上的差异

中西方服饰在对图案的选择与表现上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中国传统服装的图案纹样从高贵的绸缎到民间的印花布, 运用极为广泛。图案纹样既精美, 又富有内涵, 同时注重“意象造型”的表现。另外, 在官服的图案设计中还重视标识的作用, 比如文官的服饰图案为飞禽, 武官服饰图案为走兽, 而皇帝的则为龙袍, 并且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图案如日、月、火、星等图案也各有不同的寓意。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流行华丽的花卉图案, 受罗可可装饰风格影响的法国路易十五时期, 则流行表现S形或涡旋形的藤草和轻淡柔和的庭园花草纹样, 等等。西方传统服饰纹样有其自身的渊源, 自成体系, 并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在不断变化。与中国传统服饰纹样不同, 西方注重对客观真实的描绘, 以真实写生的方式反映出特有的写实主义风格。

四、廓形上的差异

从外形特征上来看, 中国的传统服装非常注重纵向的外形视觉, 常借用下垂的线条、长袖以及筒形的袍裙等风格元素, 使着装看上去显得比较修长。整体呈现二维的平面式缝合结构。实际上亚洲许多国家的服装也都有相类似的特点。修长的外形视觉感是为了对东方人身材相对较为矮小的弥补, 营造一种视觉错觉的效果, 从而表达一种完美、和谐的视觉感受, 同时, 平顺的服装外形也是为了与中国人脸部较柔和的轮廓线条相称。

西方的服装外形及特点与其热情奔放的气质有着内涵上的关联, 并与相对结构突出的脸部轮廓以及高大的体型相适应。它们在廓形上注重立体三围造型, 常运用立体式剪裁突出人体的某个特定部位, 利用扩张的外形结构表现, 比如强调肩部轮廓的处理, 耸立的轮状领、膨胀的袖型、庞大的裙撑、纹样叠加的机理效果以及浆过的纱料和各部位的衬垫, 都产生一种夸张和向外放射的视觉效果。

五、审美功能与服饰观念的差异

对服装审美功能的理解上, 中西方的侧重点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有完善的服饰礼仪制度, 人们习惯于注重服装的社会伦理功能, 它们不仅仅是被看作保暖和装饰的必需品, 同时也具有“治国安邦”的社会伦理功能, 这种观念几乎贯穿中国的整个发展历史。统治者通过不断的修订服饰制度, 以此来丰富和实现其统治手段。西方在这方面与中国大有不同, 虽然也有像古罗马人一样重视衣服对于不同身份的表示, 也曾推出过各种服饰方面的禁令, 但很少有像中国人这样充分地把服装的社会功能发挥到极致, 其注重的多是关于服装的财富价值和审美功能。

在服饰文化观念上, 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人的着装观念讲求一种东方式的矜持, 往往将人体进行严密地包掩, 不轻易显露体形和肌肤。衣服在造型上比较宽大而平顺, 少有的变化也只是表现在表面的装饰上, 如纹样、色彩、衣料质地和装饰手段的不同。而西方的服装则不然, 除了中世纪否定人体美的特殊时期之外, 无论是其“宽衣”文化, 还是文艺复兴以来的“窄衣”文化, 西方的衣服都非常注重对人体形态美的表现, 尤其是从“哥特式”时代以来, 更加强化和突出表现男女在形体上的性别特征, 同时还大胆地扩大裸露的面积和部位, 女装尤其如此。由此, 西方的服装在造型上起伏较大, 甚至是夸张, 在衣服的结构上也体现出更多的人为性创造。

中西方的传统服饰文化由于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性, 两者各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 它们都是人类宝贵的物质

浅析婚礼司仪现状

杨春利 (石家庄青年评剧团河北石家庄050000)

郭江奎范丽丽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婚礼司仪, 不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最早是古代被称为“傧相”的人, 至今在东北一带仍有傧相的说法。

传统的中式婚礼, 大多礼节繁琐, 各地也有不同的民俗风情。人们常见的新郎帽插宫花十字披红, 新娘凤冠霞帔, 骑马坐轿, 跨火盆, 迈马鞍, 乾坤三箭, 坐帐礼, 合卺酒等等仪式。时至今日, 婚礼的形式已经没有一个固定模式, 只要新人及双方家人认可, 婚礼策划师们就会把特色迥异的策划方案呈现出来, 这才有了今天的访谈婚礼, 微电影婚礼, 草坪婚礼等等。然而不管婚礼的形式如何变化, 婚礼司仪却从未被忽略过, 早期由于没有音响设备, 司仪只能一副喉咙打天下, 新人照做就可以了, 司仪的选择也局限于新人双方家庭熟悉的领导同事或朋友。现如今人们开始通过婚庆公司寻找有经验、口碑好的婚礼司仪为自己主持婚礼, 从主持风格, 对婚礼的认知把握, 现场发挥以及外貌形象都成为考察的必要条件。甚至婚礼司仪被要求得比节目主持人还专业, 毕竟婚礼只有一次, 不可能出了差错而重新来过。

作为从事文艺工作的我, 经常应邀担任婚礼司仪, 通过对婚礼司仪的了解和研究认为:学习提高是婚礼司仪的当务之急, 更专业、更规范、更符合新人需求的司仪将主宰婚礼市场。

1. 婚礼一般都是由婚庆公司筹办。

司仪往往由婚庆公司提供, 目前石家庄的婚庆公司数量众多。遇到“大日子”一个婚庆公司可接数场婚礼, 一些口碑好知名度高的司仪必须提前数月预约。现在的新人需求大致是两极分化:一是费用偏低, 对现场的布置, 策划方案要求不高, 完整的办完婚礼仪式即可。再者就是花费不菲, 布置豪华, 策划新颖, 推陈出新。大多数新人或家庭都希望婚礼在喜庆的同时赋予文化气息, 并且要简洁流畅, 在达到新人要求的同时也越来越注意到了照顾来宾的观礼感受。不可否认目前婚礼的程序内容雷同者居多, 这固然是婚礼组织者的水平问题, 也反映了新人选择上的无奈。其实, 婚礼并不是规定一个样式, 婚礼司仪只要把握好婚礼的主线风格, 还需要给自己留一些发挥的空间。这和司仪对婚礼现场氛围的准确把握和程序设计是分不开的。

2. 司仪队伍庞大, 人员众多。

有专业演出院团的节目主持人, 有电台、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 有临时客串的影视歌坛名人, 当然也会有一些半路出家的如:酒店的工作人员, 摄像师等等。这样一支成分复杂水平参差不齐的司仪大军难免主持风格有“雅”有“俗”;而所谓“雅”者往往要经过缜密的策划, 配以豪华的现场声光电花等布置, 以及强大的执行团队。使得婚礼现场有文化而富有激情。而所谓“俗”者, 婚礼不仅没有新意, 很多婚礼司仪都存在我只负责把程序按部就班介绍完就万事大吉的心态。

3. 文化修养功底不深, 照本宣科, 语言欠雕琢者比比皆是。

众多司仪中, 受过专业语言训练的为数不多。一位司仪在说一段婚礼的开场白时, 用掺杂着地方口音的普通话貌似饱含深情地娓娓道来, 本来是一段温馨的话语却让人忍俊不禁。还有一位司仪, 在婚礼现场, 语言陈述本来应该是四目相对, 却用了两眼

文化遗产。对两者进行差异性比较分析, 有利于在明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服饰文化的国际化趋势也与日俱增。我们在探讨中西方服饰文化融合的同时, 更应该深入思考如何才能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保持民族特色这一重要问题。服饰的发展应当立足于传统, 在继承和发扬民族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多维度的革新和创造, 让中国文化以民族元素的形式相对, 使得意境大打折扣, 更有甚者本来室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 而司仪却慷慨激昂地说道今天是个好日子, 今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这样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再者, 现在的婚礼司仪存在严重的”背词”现象.不管新人是谁, 来自哪里, 工作如何, 爱好怎样, 结婚地点在哪, 我们的司仪老师只管用他们擅长的套路, 记忆深刻的串词机械的完成着自己的工作.而给新人及现场来宾留下的只有司仪的“慷慨激昂”。笔者认为婚礼就是一档优秀的电视访谈栏目, 主持人, 嘉宾, 现场观众构成了这个栏目的基本框架, 婚礼司仪要把新人当嘉宾看待, 那么专业婚礼司仪就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l.普通话是最基本的表达形式。当然适当地穿插方言也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专业的司仪要用电台播音员的水准来要求自己, 这就要求语言的基本功扎实。

2.重视“备稿”过程, 即婚礼的前期策划。婚礼司仪要多和新人沟通, 当做朋友一样了解对方的家庭背景, 成长经历, 恋爱历程, 爱好特长, 观礼人群等等, 这样司仪能从“备稿”过程中激发自己的策划灵感, 语言组织冲动, 和新人及双方家庭一起开辟思路谋划亮点, 前期工作做到扎实有效心中有数, 婚礼现场才能得心应手从容把握, 将新人和嘉宾融入到设想的氛围中。这一系列的“背稿”工作的完成十分有必要, 不是所谓的“套话”能胜任和驾御的。这就使得现如今各式主题婚礼应运而生, 为新人量身定做使自己的主持能够充满个性魅力。比如我所接触过的一对新人, 新郎李健, 新娘王菲, 二人都能歌善舞, 恰好《传奇》一歌由李健创作王菲演唱, 于是忽发灵感创作了主题婚礼“传奇菲儿”收到成效。

3.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举个例子, 一次新娘父亲致辞时说到动情之处, 新娘泪流满面, 新郎只好不停地为新娘擦拭眼泪。一般情况下, 很多司仪要么会自顾自地照着准备好的词来宣读, 要么最多也就是让新娘和父亲拥抱一下, 说几句以后要孝顺父母如何如何。这时我们不妨换个思路:“从新郎一个小小的举动, 我们看到细微之处无微不至的体贴, 新郎告诉新娘说:眼泪是珍珠他会用一生的时间去爱护, 衷心的祝愿两位深深相爱的有缘人相濡以沫风雨同舟, 不离不弃白头偕老。”既赢得了现场嘉宾感动的掌声, 也让情感得到了升华。

4. 扎实的文学功底, 丰富的舞台经验。

一些婚礼司仪也想让婚礼上升一个高度, 却总是力不从心, 创作时总是无从下笔, 只能是拿来他人的照搬照用, 这样的婚礼只能做出“形”, 再者丰富的舞台经验有助于婚礼司仪提升自己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 让新人和来宾们在儒雅博学台风良好的司仪营造的氛围中共度美好时光。

笔者认为, 婚礼是一种文化, 是古今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拓展, 是中西婚礼文化的结合。从某种程度上讲已经形成了一种婚礼文化, 这就需要婚礼司仪担负起传播婚礼文化的职责, 高素质高质量的表现出来, 这并不是几段套话就能承载的。在婚庆市场如此繁荣的背景下婚礼司仪不断地学习提高已成为了当务之急。

表现到服饰中, 扩大对国际时装界的影响。

摘要: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中西方服饰具有不同的文化形式, 并表现出不同的文化指向。本文阐述了中西方传统服饰文化的特征, 对从古至今形成的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差异。当下我国的服饰发展应在吸纳西方文化的同时, 珍视本民族的固有传统文化, 从而将中国式元素融入到现代服饰中, 使中国服饰文化登上世界舞台。

关键词:中西方服饰,文化差异,民族元素

参考文献

[1]华梅.《中国服装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年.

[2]李当岐.《西洋服装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浅析基督教对西方节日文化的影响 篇8

节日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 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现, 是各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节日可以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信仰, 例如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复活节以及感恩节都是基督教教会年历的传统节日。

二、追溯西方节日的宗教意义

(一) 圣诞节

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是每年的12 月25 日, 是庆祝耶稣诞生的宗教节日。圣诞节是西方最大的节日, 也是人们最喜爱的节日。圣诞节对每个家庭来说, 意义也特别重大。只要有可能, 离家再远的人也要赶回家里庆祝。《圣经》中记载耶稣诞生的年份被记为公元年。耶稣是由圣母玛利亚, 因圣灵感孕, 降在耶路撒冷城外的伯利恒。耶稣降生是为救赎人类, 公元354 年, 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在耶稣诞生的日子来纪念耶稣。公元440 年, 罗马教皇正式宣布这一天为圣诞节。为了纪念圣诞节, 人们用圣诞树, 并在圣诞树上装饰上彩灯、明星、和平鸽等。与此同时, 彼此互赠圣诞贺卡并附上新年的祝贺等。圣诞树上的明星, 以及书上的彩灯都象征着耶稣是世界的光。《圣经》中记载, 当耶稣降生在马槽的当夜, 天空中有明星闪烁。来自东方的三个博士带着自己的礼物, 在明星的指引下来朝见耶稣。这也是为什么在圣诞节, 人们要互赠礼物。

(二) 复活节

《圣经》中记载着, 耶稣由童贞女玛利亚因圣灵感孕而生, 是为救赎全人类的罪孽, 也称“救世主”。耶稣选取12名门徒, 带着他们传教。后因被犹太教当权者仇视, 被捕送至彼拉多手下宣判, 被定十字架, 三天后死里复活。复活节是为了纪念耶稣死而复活而定的。在西方国家, 复活节是仅次于圣诞节的重大节日。根据西方教会的传统, 在春分当日 (3 月21 日) 到满月或过了春分见到的第一个满月之后, 遇到的第一个星期日即为复活节。因此, 复活节会在3 月22日至4 月25 日之间。复活节 (Easter) 寓意着新生, 代表着生命、光明、欢乐的恩赐者主耶稣再次回到人间。复活节前一天要举行夜间祈祷。复活节当天要吃圣餐, 人们见面会说“主复活了”, 然后开始互赠彩蛋, 小孩吃兔子糖、讲兔子的故事。

(三) 感恩节

每年11 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西方国家的感恩节, 是感谢上帝的日子。它的起源是源于17 世纪英国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木船从英格兰出发, 漂泊近三个月到达美国东南部港口。他们发现印第安部落无人居住就定居下来。但是冬天衣物缺乏, 以及疾病侵袭, 许多人没有存活下来。在第二年的春天, 幸存下来的人们得到了印第安人的帮助, 给他们种子, 教他们打猎。为了感谢上帝给予的丰收与帮助, 移民们举行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 并邀请印第安人一起来庆祝。他们虔诚地向上帝表示感谢, 放礼炮, 举行宗教仪式等。与此同时, 用自己猎取的火鸡以及自己种的南瓜、玉米等感谢上帝的恩赐。

三、西方节日影响下的观念意识

节日具有群众性、周期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殊日子。它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由随意到定型、逐步发展和补充的过程, 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随着人们主体意识的增强, 社会力量的强大, 人们更强调节日的社会性和政治性的表达。西方的宗教主要是为精神“孤独者”提供灵魂的依托。西方宗教的内容与“天人二分”的思维方式以及西方工商业盛行所导致的个人生存中的孤独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实西方传统节日透露出来的是一种浓浓的基督教文化色彩, 说到底是基督教的兴起和普及, 工业社会商品经济代替了农业经济下的结果。那么宗教意识衍生出来的节日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基督教影响下的节日文化是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心理、性格等。西方社会的节日, 更多的是挖掘个体价值, 追求外张力, 狂欢, 神圣等是其影响下的主要观念意识。

了解西方一些主要传统节日与其相关的一些文化渊源, 有利于我们更深入的理解西方国家的民族以及西方人的思维方式, 更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与我们有积极意义的外来文化, 从而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汪珍珠, 卫华.西方节日活动指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2]朱子仪.西方的节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传统节日西方文化 篇9

学科分类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认为各种工艺都是低贱的、机械性的学习, 这些并不是可以达到所寻求的那种善的学习。亚里士多德把科学 (science) 划分为三类:一是实践的 (practical) 科学, 相关的学科有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等。二是生产的 (productive) 科学, 此类学科有各种技艺和修辞学等。三是理论的 (theoretical) 科学, 都是关涉存在之所以为存在的, 包括物理学、数学和神学。亚里士多德的学科分类较之于柏拉图更明晰和更系统一些, 但他们有一共同特点, 就是学科分类的标准都是以某类学科与存在本身的亲疏远近关系为依归的。

到了欧洲中世纪, 学科分类更加细密规范。中世纪的大学以神学、法学、医学为主导学科, 在进入专门学习这三科之前, 要接受从古希腊沿袭下来的“七艺” (文法、修辞学、逻辑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 等核心课程的教育。“学生修完语法、修辞学及逻辑学‘三艺’后, 方可被授予学士学位。硕士和博士则是修完算术、几何、天文及音乐‘四艺’后, 以及修完其他三科, 才可获得执教的资格。”

19世纪德国哲学家威廉·狄尔泰认真审视了自然科学 (the natural sciences) 与人文科学 (the human sciences) 的知识论前提。他认为这两种科学都是从人的日常生活和经验出发的。自然科学通过外部的观察和测量去建构一个客观的世界, 而人文科学利用内在和外在的生活体验去定义一个历史的世界。19世纪中后期, “科学”一词的内涵变得越来越狭窄, 仅指物理或实验科学。

1959年, 英国科学工作者兼小说家斯诺 (1905-1980) 发表演讲并提出有关学科分类的“两种文化” (two cultures) 的说法:一组是由文学知识分子组成, 另一组是由物理科学家组成。四年后, 斯诺发表了关于“两种文化”的第二次演讲, 他承认忽略了“第三种文化”的出现, 即社会科学 (the social sciences) 。20世纪50年代以后, 在欧美的各大学中从事社会研究、应用研究、专业研究和职业研究的学者日益增多, 而他们的研究对象既不属于“人文”领域也不属于“科学”领域。

针对斯诺学科分类观点的缺陷和偏颇, 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卡根指出, 大多数知识活动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一, 要有一套不容置疑的前提或假设, 它使得某类特殊问题及其解答具有优先权。二, 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所得证据的分析工具。三, 要有一套精心选择的作为解释的核心概念。他认为, 社会科学家和人文主义者比自然科学家拥有更多的前提假设、分析工具和概念术语。自然科学家强调物质进程, 将历史文化背景及相关伦理价值的影响最小化, 并且主要关注概念和一系列观察之间的关系。社会科学家和人文主义者抵制过多的生物学方面的影响, 更倚重于语义学的网络系统, 通常要追寻一个在伦理学上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卡根还列表系统地比较了三种文化各方面的异同:

卡根教授的划分严谨细密, 相当准确地概括了三大学科的本质特征, 标志着知识发展和学科分类已进入成熟时代, 人文科学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变得更加清晰。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区分明显, 但也有交叉渗透、界限模糊的地方。比如, 历史、人类学、心理学既可归属于人文科学也可归属于社会科学, 而且当今有关性别、团体、族群等热点问题研究就属于跨学科的领域。不过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各有侧重, 前者会更多地借用自然科学的物理语言或数字统计的方法去描述社会事实, 而后者不回避使用隐喻性或象征性的语言去表达人的存在状态并作出道德的或审美的价值判断。

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都是人类创造或发现的, 其目的是服务于人类自身的各种美好需要, 如果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主要是解决人类物质和制度方面的外在需求, 那么人文科学大致是要满足人类内在的心灵需求和精神方面的渴望。当代以色列教育家阿拉尼指出, 人文教育有三大基本目标:一是让学生理解文化中的高质量因素。文化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描述性的或说中性的, 指各种不同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堆积和累加;另一方面文化是规范性和理想性的, 与野蛮、无知和鲁莽相反, 它指向一种进步的、高尚的和精致的生活方式。人文教育就是让学生能够对高级文化和完美纯全有巨大的热情和渴望, 但这种教育采取的不是非黑即白式的二元对立的方法, 而是坚持避免绝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多元对话的态度立场。二是培养学生自觉的和批评性的思维方式。人文教育不是灌输、教化或洗脑, 而是让学生养成理性的、批评性的和独立的质量风格, 让学生成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主人, 而不是受外在权威、社会习俗和迷信偏见所左右的奴仆。批评性的自觉自治是第一的或最重要的知识质量和美德, 如果人们不去独立地思考和判断他们的父母、老师和雇主的想法, 那么科技的发展、伦理和人权的进步是不可能的。三是教育学生实现并完成真正的自我。这一点与前面的批评性的自治不同, 它并不局限于自觉的和反思性的知识活动, 而是全方位的自我个性的充分展开和实现。自我的真实性不仅意味着“想自己所想的” (thinking for themselves) , 而且包括“做自己要做的” (being what they are) , 即对自己忠诚。这种人关注、尊重并忠实于自我的存在状态与独特本质, 执著于内在世界与外在行为的统一和协调, 而不是墨守成规、自我异化和装腔作势。

面对现代性的不断挑战, 人文科学在当代高等教育的领地逐渐被收窄, 其作用也不断被弱化。某些研究态度和方法的弊病在逐渐突显:首先是人类知识的碎片化。知识的分科化有利于专业性的深入探究, 但却造成了故步自封、画地为牢甚至壁垒森严的学术格局。专家学者们往往以自己的专长而垄断吹嘘、自以为是, 常常以非自己的领域而规避责任。人文科学重视个体性和差异性, 但其研究的视角必须是综合性的, 它不能不考虑或参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结果, 这是其自身的超越性和理想性所要求的。其次是研究内容的数据化。这是受到了自然科学或数理统计方法的过度影响, 有时, 冰冷而枯燥的数据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人性深层的存在状态。正如《文化中国》编辑子夜所言:“包括量化比较手段和数据至上观念, 都是西方现代性的理性主义和工具主义在学术研究中的体现, 尤其是现代资本主义市场因素介入到人文学术研究, 将会导致学术的变形和泡沫现象。”最后是学术成果的功利化。今天的人文学术研究已经很少是内在的“为己之学”, 更多的是为外物左右的功利之学, 这也是受无序的商业市场和僵化的意识形态所驱动的结果。在价值迷失的时代, 恢复人本主义的精神、重建人文教育的体系是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摘要:在西方文化传统中, 伴随着知识的分科化和科学的不断发展, 人文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逐渐明晰。人文科学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运用规范性的方法、不回避价值判断、企望崇高理想。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批评意识、自治能力而又全面发展的人。面对现代性的挑战, 人文科学在当代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中的领地被收窄、作用被弱化。恢复人本主义的精神、重建人文教育的体系是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西方文化传统,学科分类,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519-545.

[2]王荣江.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知识观及其学科分类思想[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3) :31.

[3]于淑秀等.大学通识教育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4:15-16.

[4]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London:Routledge, 1998:2179-2180.

[5]C.P.Snow, The Two Cult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The Rede Lecture, 1959:3-4.

[6]Ibid:70-71.

[7]Ibid.“Introduction”, p.liv.

[8]Jerome Kagan, The Three Cultures:Natural 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in the 21st Centu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3-5.

[9]Nimrod Aloni, Enhancing Humanity: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Springer, 2007:85-104.

传统节日西方文化 篇10

“庭院”二字在《辞源》中是这样解释的:庭者,“堂阶前也”;院者,“周垣也”,“宫室有垣墙者曰院”。“庭院”二字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我国庭院空间的基本概念,即由建筑与墙围合而成的室外空间。庭院不仅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传承的一种构成要素,还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文化的一个外在表征,关系到现世与世袭,积极地影响着社会、人们的生活,于自然也是一叶人文风景。

不仅中国古代有居住型庭院空间,古代的欧洲和其他一些国家,如希腊、印度等,在居住建筑的发展历程中也都出现过庭院。相比之下,东西方传统居住型庭院有些什么样的特征,中国传统居住型庭院又有其怎样的独特性,文中从文化的角度,采用对比的手法对东西方两大建筑体系中的传统居住型庭院进行了分析比较,以观其主要特征。

1 庭院的空间性格

组群的内向布局成了中国建筑的一大特色。各主要厅房都深藏于宅院内部,且面向内部庭院或天井,整组宅院只有大门朝外,其他一概向内。如北京四合院中的“倒座”(见图1),自身是临街布置的,也特别地放弃朝南的方位,将前檐立面朝北向内,而以后檐背立面临街,表现出极为执著的内向追求。这种追求除了考虑最初的防御性外,还有其文化的因素。李允■先生在《华夏意匠》一书中指出,早在商代与夏代,甚至更古远的年代里,中国古人的“中心”观已经形成。而起自于先秦的儒学经过以孔子为代表的几代先哲们的努力把这种居中向心的空间意识推向了顶峰。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长,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其中不仅反映了儒家思想核心序位等级的“礼”,也反映出居中向心的空间感,这个“中心”在后来演变为具有“向心性”的庭院空间。我国发现的最远古的天文图(见图2)和西安仰韶半坡聚落遗址都表明了一种共同的向心意识。西安仰韶半坡聚落遗址,以大房子为中心,形成向心收敛的空间秩序(见图3)。

此外,原始的神话如女娲补天、神农氏尝百草、后羿射日等,其人物多是善于控制感情、美德贤能、无私忘我的化身,表现出的文化心态是伦理性的内倾心态,这种内倾性的心理定势使得庭院空间呈现出内向与封闭的特点。

相比之下,西方传统居住庭院空间具有外向性,西方原始神话与宗教中的人物往往是极富人类鲜明个性的化身,表现出情感化的外倾文化心态,加上古希腊航海文明及现代文明中的商业发展,都呈现出一种自我扩张的心态,这种外倾性的心理定势,必然会影响到建筑文化与空间艺术,庭院空间也表现出一定的外倾性。

2 庭院的空间布局

中国文化心态的内倾型心理定势,同时也是一种主观的定势,这种文化心态下的自由是一种群体的自由,而非个体的,这种群体的自由与中国传统建筑强调的群体观念相一致,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是庭院式布局,而非单体,这种布局可以追溯到数千年以前。时至今日,庭院式民居仍在中华大地上经久不衰,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广泛分布于各民族地区。如东北的大院、青海的庄窠、新疆的阿以旺、云贵的一颗印和闽南的官式大厝等不胜枚举,它们大都呈现出相似的形态:小型住宅中,各建筑单体围绕庭院进行组织,形成小的团体单元;大型住宅有大小不等的多个庭院(见图4),由单体通过串联或并联形成,其建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在中轴线上,强调“尊卑有序”、“男女有别”,并按尊卑、长幼、亲疏对空间进行划分,这种与家庭布局、儒家文化相适应的布局呈现出尚“礼”性,表现在对称格局、等级秩序与节奏变化等方面。

儒家的“中和”思想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讲究组群布局、追求和谐、个体服从于整体。而西方传统文化则较重视主体意识,西方建筑对单体的关注远大于群体。从柱式到哥特教堂、从罗马建筑到东正教堂,每一座单体建筑都不遗余力地表现着自己的风格魅力,绝少雷同。这种强调个体的观念反映在庭院式居住建筑上,使其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不及中国庭院式居住建筑的空间组合。

3 庭院的适调性

中国的民居建筑地域性很强,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域气候,同时也伴随着不同的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各地的居住建筑都表现出极大的适应性。庭院空间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组群内部的公共空间,也是组群内部的室外空间,具有自己的一套调节机制。通过控制庭院空间的形状和比例、围合建筑的层数和开间、围合界面的高低与虚实、内含因素的取舍转换,从而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不仅如此,其在功能上也起着“露天起居室”的作用,在庭院里可进行家务劳作、晾晒衣物、养殖家禽、副业生产、儿童嬉戏、休憩纳凉和庆典聚会等活动,起着多种功能和场所的作用。这种多样化的场所价值和灵活的调适潜力,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庭院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庭院在各种类型建筑中得以普遍发展的重要原因。

西方的庭院住宅主要分布在英、法、奥地利一带及其以南,其他地方则较少见。究其原因除了生活方式、材料、气候和地理等因素外,其庭院本身的特质亦是一个重要原因。西方的古宅院大体较方、宽大,庭院的三维比例、轴向、围合建筑出檐的长短变化小,削弱了对不同气候地理条件的适应能力,也限制了它的分布。故不及中国庭院式民居的自我调节能力与广泛的分布。

4 庭院的复合性

庭院的复合性是指室内外化与室外内化。室内外化的庭院空间主要取决于围合的侧界面。中国传统建筑延续了几千年的发展,最后形成了独特的木构建筑体系——梁、柱承重体系。“墙倒屋不塌”,墙体是非承重构件,可薄可厚、可有可无,开放侧界面有其构筑上的便利条件。尽管庭院式的布局形态对外封闭,但面向庭院的侧界面则可以充分敞开(见图5),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促使中国建筑通过不同程度的调节侧界面可以形成室内外化与室外内化的复合空间。这种相互渗透的空间机制形成了庭院空间的复合性特征,使得中国建筑既有多样的、引人注目的室内外化的复合空间,又有极具情趣、令人赞叹的室外内化的复合空间,最终蕴育出中国庭院独特的生命意识与审美意识。

西方古典建筑以石材为主,其建筑文化的源头是以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为核心形成的。作为西方古建筑代表的古希腊、古罗马帝国,其建筑绝大多数以石材为主要材料。希腊早期的建筑同中国一样,也是木构架的,易于腐朽和失火,到公元前7世纪末,除了少数用木材之外,已经全用石材建造了。同时,西方建筑逐渐流行以墙体承重。西方建筑材料质感及结构的限制使得它们不可能具备可调节的侧界面,故其居住庭院空间的渗透性远不及中国。

5 文化内涵的启示与批判性的继承

以上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中西方传统居住型庭院空间的异同,可以说“庭院”是居住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人类居住的共同理想状态。在钢筋水泥铸就的现代都市中,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不可能再回归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田园隐居生活中,也不可能再简单的拷贝和复制传统的庭院形式。尽管居住庭院所体现出的封建观念已失去理由,但它的一些设计理念及手法对今天的建筑创作及庭院设计、改造与保护仍具有借鉴意义。

摘要: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东西方传统居住型庭院空间的异同,以求对探索具有文脉特征的建筑创作和庭院设计有所启发,指出居住庭院的一些设计理念及手法对今天的建筑创作、庭院设计、改造与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居住型庭院,特征,空间布局,建筑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允.华夏意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4.

[2]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7.

[3]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3-34.

[4]王振复.大地上的宇宙:中国建筑文化理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6-27.

[5]罗哲文,王振复.中国建筑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9-50.

[6]钱圣豹.儒家礼乐思想与风水学对北京四合院型制的双重影响[J].时代建筑,1991(4):16-17.

[7]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8-49.

东西方绘画传统特征略述 篇11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画种的中国画,其在艺术市场中的地位必将也会随之逐渐提高,中国画收藏的春天也会随之来临。和西方文化的代表画种油画相比较,中国画具有哪些特征?如何客观地、恰如其分地评说东西方绘画的异同,以科学的精神、理性的态度去面对东西方文化,面对中国画和油画,面对古今中外的艺术流派和艺术家,面对纷繁复杂的艺术思潮和艺术现象,避免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从而准确把握中国画的传统特征,在收藏领域中立于不败之地,是一个十分现实和有趣的课题。

一、“一脉相承”和“多元格局”中西绘画映射不同的文化传统

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是世界绘画的两大体系。东方绘画体系以中国为核心,包括印度、日本及西亚诸国,中国画是这一体系的代表画种。西方绘画萌芽于意大利半岛,涵及整个欧洲,近百年又影响到美、亚、非各大洲,这一体系的代表画种是油画。

无论是中国画也好,油画也罢,20世纪以前的绘画均称之为“古典绘画”。东西方皆把古典绘画视为传统绘画,而把20世纪以后的绘画,称为“现代绘画”。中国画和油画分别代表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

中华文明主要诞生于黄河流域,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的中国人,有基本相同的生活习性与心理特征,具有一种共同的心理凝聚力,很早就形成了统一的农业国家,有着统一的语言文字,形成了稳固的中原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美术在这一文化背景中发展,在整体面貌上始终有一脉相传的特点。欧洲文明是从狩猎到游牧生活中发生发展的,政治长期分裂,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也没有统一的语言文字,多元的文化传统使得欧洲绘画在不同时期形成了迥然相异的艺术风格,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剧烈变化,因美国的强力主导,西方现当代绘画的面貌更是光怪陆离,以至走上反传统绘画的极端道路。从本质上说,中西方绘画的差异其实是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文化传统、文化习惯、文化精神催生出不同的创作观念、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

二、“写心”与“写生”中西绘画分别遵循不同的创作观念

在对文艺产生及艺术起源的认识和解释上,中国古代有“物感说”,《毛诗序》中就讲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古代中国人认为艺术是由于人心感于外物而产生的,强调艺术要表现人对自然的感受和看法。欧洲古代则有“模仿说”,认为艺术是人对事物的模仿,对生活的再现,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都持这种观点,德谟克利特说:“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基于以上不同的认识观点,中西绘画形成各自的理论体系和创作观念。

由于受“物感说”的主导,中国画注重神似,注重意境,注重表现画家的思想感受,即“写心”。在创作过程中,中国画家往往突破时空限制,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景物可以出现在同一画面,这皆源于画家表现思想情感和意境的需要。花鸟画家常常把梅、兰、菊、竹画在一个画面之中,实际上,梅花、兰花、菊花的花期并不相同,只因它们身上具有让人羡慕的高贵品性,契合文人的心境,到画家笔下,便“君子一堂”了。至于山水画、人物画中,甲地的山、乙地的房,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会聚于同一个画面,也是非常常见,只要表现需要。中国画大抵在它的不很发达的时期,画家着眼点是画得像与不像,即绘画理论上的所谓“形似”。到了东晋时期,大画家顾恺之不以形似为满足,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把“传神写照”作为绘画的最高境界。从此,追求“神似”成为中国画家在创作观念上的最高准则。宋代的苏东坡甚至曾经说过:“作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可见中国画家对神韵、意境、思想和情感的重视程度,因此,在创作过程中,人物画家要刻画出人的精神气质,山水画家要描写山川的神采气韵,花鸟画家要写出花木禽兽的郁勃生机。

中国画家认为,一件优秀的作品,必须是画家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体验感受中产生了某种思想感情,通过特殊的艺术构思和形象塑造,把这种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于是画面上产生了一种动人的境界,这就是意境。因为这种倾向,造成中国绘画中的山水画、花鸟画异常发达,又因为画家要突出表现意境和情感,删繁就简的大写意绘画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中国画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能表现画家的思想情怀,就像郑板桥画竹子,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此种例证在中国绘画中不胜枚举。像明末清初八大山人的《荷花小鸟》,画面上孤石倒立,疏荷斜挂,一只缩着脖子、翻着白眼的小鸟孤零零地蹲在石头顶上,充满悲凉的气氛、孤寂的意境。朱耷的画,是他同异族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武器,笔端流淌的其实是他满腔的国恨家仇,郑板桥在他的画上题道“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实在恰如其分。八大山人用他的作品表现他的思想感情,徐渭、倪云林、郑板桥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因为“物感说”的主导,中国绘画“写心”的因素一直多于“写生”的因素,这是中国画和油画之间的一个非常大的区别。

由于“模仿说”的主宰,欧洲绘画的创作观念是将人摆在与所描绘的客观对象相对的位置上,是画家面对客观对象进行写生,定点观察、定点描绘,以色彩和明暗造型,采用科学的透视学和色彩学,表现近大远小和色彩的空间变化,注重表现对象的形体、透视、质感、量感、空间感,因此,画面形象立体感很强、逼真、肖似。西方古典绘画中大量的刻画精细的作品即是明证,相较而言,中国古典绘画中的写实绘画无论就数量、质量而言,均有所不及。因为“模仿说”的主导,西方传统绘画中“写生”的因素一直多于“写心”的因素,并且这种“写生”首重的是光与影、形与色。这种再现性的传统,直到后期印象派的塞尚、凡高、高更等人受到东方绘画观念的影响之后,才有了根本改变。

三、“表现”与“再现”——表现方法的差异

中国绘画深受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向往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加之中国绘画很早就从再现的阶段进入表现的阶段,因此,在观察和处理空间方面,中国画采用较为自由的散点透视(又称移动透视)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点观察和处理空间,只要表现需要,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去塑造画家心目中所向往的意境,这在中国画创作中是屡见不鲜的,甚至是极为平常的。如傅抱石、关山月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即是一个典范。《江山如此多娇》根据毛泽东词《沁园春•雪》创作而成,近景草木葱茏,一片江南春色,远景是冰山雪峰,在时序上跨越了春与冬,打破了时间界限,使江南春色与北国隆冬同时在画面上出现。我们还可以看到,绵延不尽的崇山峻岭,莽莽无垠的肥沃原野,奔腾的长江、黄河,蜿蜒的万里长城,以及世界屋脊上的巍峨雪山,其视野纵横万里,又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不寻常的构思、构图,皆因表现原词豪迈、壮阔的意境的需要。这种表现方法,是中国画家的大胆独创,且符合我们民族的欣赏习惯。

焦点透视则是西方传统绘画观察处理空间的方法,油画依据光学、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的原理,从固定的视点、固定的角度观察表现事物,精确细微地表现事物的形体结构和光色变化,最为典型的是西方绘画中的“写生”,画家从固定的位置描绘固定光线下的静止不动的物体,精确地表现物体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这与中国画中的“写生”要“写事物之生气”、“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截然不同,从中我们也可体味到西方社会崇尚科学的悠久传统。

因为工具的差异,因为毛笔的圆、长、尖的特点,在塑造物像时,中国画首重的艺术语言是笔墨;因为油画笔的扁与平,西画则注重体面与光色的变化。传统中国画强调用笔用墨,用线条和墨色变化塑造物像、渲染意境,表达画家的思想情趣,西洋古典绘画则是从画家的视角出发,精研物像的光色变幻之美,并在此前提下,表达画家的思想感受。

四、“人文滋养”和“科学支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古代中国社会重文轻理,故尔中国画与人文学科,诸如哲学、文学以及书法艺术等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并强调画家应当具备深厚的人文修养,这种趋势至今并未有多大改变,陆俨少先生就认为一个中国画家应当具备的功力应该是“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所以,不少有成就的中国画家同时又是文学家、诗人或书法家。中国画家在画完一幅画后,都要在画面上题款盖章,这件作品才算最后完成。题款包含诗文和书法两种艺术,诗、书、画、印都是独立的艺术品种,把它们综合起来,相互配合,深化主题,形成一件完整的艺术品,这是中国民族绘画形式上的重要特点。中国画以意境胜的特点,与它和相关人文学科的密切关联是分不开的,这注定了传统中国画内在因素超过外观形态的格局,同时也一定程度地限制了传统中国画外观形态的发展。

崇尚科学是西方社会的一贯传统,西方绘画一直与光学、色彩学、解剖学、化学等自然学科存在密切联系,所以西方画家中多自然科学家、发明家,这造就了西洋绘画的外观形态超过其内在因素的格局。西洋绘画往往伴随自然科学的进步而进步,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自然科学的日新月异,西方绘画也随之流派纷呈,即是明证。

在把握中西绘画的差异时,我们还应注意中西绘画的共同之处,即都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强调审美、认识、教育、娱乐等功能的结合,都是通过可以直接看到的有形有色的具体的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和抒发画家的思想感受。同时,随着东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出现在两大绘画体系间的取长补短、借石攻玉的相互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中国画和油画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它们都曾给对方以有益的砥砺和启示,并促使對方产生巨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7.

[2] 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7.

[3] 胡光华,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八大山人[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5.

[4] 周积寅.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郑板桥[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5.

[5] 林浩基.中国现代名人传记系列丛书,齐白石[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9.

传统节日西方文化 篇12

传统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工具, 也是重要的教育材料。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特别强调教育的功能, 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 经过后天的不同环境、教育、实践的影响,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拉大了。孔子以后, 儒家在教育方面一直居于主要地位, 继之而起的是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的道家创始人老子, “法治”教育思想的法家集大成者韩非, 以及墨家的墨翟。老子针对儒家的教育主张提出“绝学弃智”, 这种偏激的观点令人难以接受, 也是不可行的, 但是他提出的教育应该遵循万事万物 (包括身心) 发展的规律的命题却是传统教育中宝贵的思想精华。法家的商鞅认为“人性悍”, 荀子明确提出了“人性恶”的观点, 韩非则将此发展成为“人性自私”的结论。韩非认为, 趋利弊害是人的本性, 只有靠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来予以矫正。并且他不认为道德感化是有效的, 他主张惩罚和教训。墨家教育宣扬“兼爱”、“非攻”和尚武精神, 纪律严格, 并注重生产劳动与使用的科技知识。从三代开始中国的教育就注重治理国家, 注重道德修养及个人的精神。《大学》就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把个人的学习同国家兴亡的命运联在一起。《论语》说:“子以四教:文, 行, 忠, 信。”这种教育思想使中国人重视道德教育, 却把人束缚在家族的伦理关系之中, 思想受到了严重的禁锢。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它消解了人的个性和自由本性, 是以牺牲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一种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奴性教育。

古代西方的教育主要发源于古希腊, 主要的教育宗旨是“通过教育把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传授给下一代”。公元前8世纪至前4世纪, 古希腊的教育已经发展完备, 并形成了两种模式———雅典式和斯巴达式。斯巴达教育主要是培养勇敢善战的士兵, 以对内残酷镇压奴隶, 对外进行战争和防止敌国侵略。所以斯巴达教育重视对青年的教育, 却忽视了文化教育。而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理想的公民, 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 即身体健康、品德优良、知识丰富、多才善辩, 以参与政治活动与经营贸易, 成为政治家或商人。所以雅典教育相对来说是一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但是雅典教育忽视对女子的教育。古希腊最早系统地提出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的天性与教育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 教育可以改变人、创造人。之后便是家喻户晓的苏格拉底, 他提出著名的“问答法”, 也被称为“产婆术”, 至今都影响着当今的教育。他说:“美德就是知识, 美德来自教育。”由此可见, 苏格拉底特别强调教育对人道德方面的教化作用。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在其师“教育为培养奴隶主和贵族统治人才的工具”的理论上, 将教育与政治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又提出教育应该由国家负责并且受国家的严密控制。亚里士多德基本继承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提倡和谐教育、文雅教育, 教育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他强调教育事业是公共事业, 每个人都要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 而特别重视理性与美德。古罗马时代的教育思想受到古希腊教育思想的影响, 重视军事、重视农业、农事教育, 但忽视体、美方面的教育。对古罗马教育思想影响最大的教育家主要是西塞罗和昆体良。西塞罗主张,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政论家。昆体良也认为,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最高道德修养的演说家。他认为:“德行和雄辩才能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没有良好德行的人就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雄辩家。”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路德、加尔文、夸美纽斯等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的资产阶级事业家, 提倡人道主义、乐观向上、热爱自由、追求平等、合理享乐、尊重儿童、反对体罚等, 冲破了封建神权道德观。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都对西方的传统教育思想起了不可轻视的作用。

西方教育从一开始就与中国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就没有真正实施过“家天下”的封建帝王体系。而中国从三代开始政治上就实行法制和封建专制统治, 其教育必须更丰富地表现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性和伦理性内容。中西方教育在具体方法上也有着不同的传统。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 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 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 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相比较, 西方国家则更注视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 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

综观中西各名家的教育思想, 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中西由文化差异所引起的教育思想差异, 而且应该深入思考, 客观辩证地看待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孰是孰非,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摘要:自古以来, 教育和文化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 教育思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以中西古代主要教育家为入手点, 简述他们的教育思想, 并结合传统文化的差异, 比较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教育思想,传统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

[2]沈瑞云.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93.

[3]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4][英]博伊德·金.西方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上一篇:汽车生产制造下一篇:数据交换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