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国传统节日

2024-06-20

作文中国传统节日(共12篇)

作文中国传统节日 篇1

去年端午节我很开心,因为这天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粽子。

哎呀!时间过得好慢啊!我盼啊盼啊,终于盼到晚上吃饭的时间。“开饭啦!”妈妈从厨房里端出一盘热气腾腾的粽子,粽子的清香扑鼻而来。我赶忙跑到餐桌旁,拿起一个粽子。“哎呀!好烫呀!”我一边叫喊,一边甩着手。“你先别拿呀!”妈妈叫起来,“等粽子凉一些了再吃呀!”我只好闷闷不乐地坐在沙发上,看着天花板发呆,而且还不停地唠叨着:“什么时候粽子才能凉一些呢?”突然我听到妈妈在叫我:“可以吃了!”我立刻从沙发上跳下来,冲到餐桌旁,拿起一个粽子就往嘴里送。可就在这时候,妈妈制止了我。“妈妈,你在干什么呀?”我生气的问。“粽子上的粽叶还没有弄下来呢!”妈妈哭笑不得地说。“哦!我忘记了。”我小声的嘀咕着。我把粽叶弄下来之后发现:粽叶的两端尖尖的,是椭圆形的,我咬了一口粽子,粽子把我的嘴巴粘住了,我努力张开嘴巴。这时,我突发奇想,如果那些话包子吃了很多粽子,那就可以让他们不能顺利地讲话了。这粽子不仅香甜软糯,而且还可以填饱肚子。

原来吃一个粽子也不容易啊!我期待今年的端午节能早点到来,可以品尝到更多其他口味的粽子。

作文中国传统节日 篇2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 元是“初”、“始”的意思, 旦指“日子”, 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 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 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 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 (元月) 为正月, 商朝的殷历以腊月 (十二月) 为正月, 周朝的周历以冬月 (十一月) 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又以阳春月 (十月) 为正月, 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 才规定孟喜月 (元月) 为正月, 把孟喜月的第一天 (夏历的正月初一) 称为元旦, 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 亦即农历或阴历, 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 所以顺农时, 从西历, 所以便统计”, 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 (实际使用是1912年) , 并规定阳历 (公历) 1月1日为“新年”, 但并不叫“元旦”。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素材 篇3

[春节简介]

春节,指农历正月初一及以后的几天,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夜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义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j&n)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都驱赶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春节诗词]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同曈(tóng)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

[元宵节简介]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却经久不衰。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掉。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很久,才有位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焰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好,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现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避难,从此每到正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焰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到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除掉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元宵节诗词]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清明节

[清明节简介]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而有趣的,人们会举行马球比赛、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丫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小朋友们所喜爱。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放风筝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诗词]

清明

(唐)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韩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端午节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女儿节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ku!)像、迎鬼船、躲午、贴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赛龙舟、比武、给小孩儿涂雄黄、吃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的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节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起于三代夏至节;恶月恶日驱避,吴越民族图腾祭等等。以上各种说法,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词,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儿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端午节诗词]

端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中秋节

[中秋节简介]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习俗]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祭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水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月饼最初是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作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中秋节诗词]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 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篇4

提到中秋节,大家第一想到就是月饼和月亮,这都是中秋节的两大风俗,每当中秋节到来之际,大街上、商场里的月饼琳琅满目,伴随经济进步,月饼的味道和样式不但愈加多,还愈加奇特。当然,月饼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那你有自己动手做月饼吗?中秋节是阴历中秋节,大家常说“十五十6月最圆”,月亮在这天是非常圆的,不知晓你们有没注意观察过。中秋节是有假期,这天大家都会陪家大家一块度过。所以我感觉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

嫦娥奔月这个漂亮传闻,相信大伙多少都有听说过吧,相传古时候,后羿射日立下大功,他向王母求得不死药,这药可助人飞天成仙,然而后羿不舍老婆嫦娥,便把药交嫦娥保管,但这药被小人觊觎,小人趁后羿外出,逼迫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被逼无奈吞下此药,嫦娥因挂念老公后羿,便只飞仙在离人间近期的广寒宫—月亮上住下了,这天正好是中秋节,后羿回家发现嫦娥不见,非常是伤心,他为了思念爱妻,在月亮下摆香案,向月亮上的嫦娥寄托情思。中秋节拜月风俗日渐兴起并流传到今天。所以我感觉中秋节是思念的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篇5

传说,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而且通常在大年初一出没,所以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挂灯笼等活动和习俗。

以前有个叫“年”的怪物,头长尖角,凶猛异常,生活在海里。在除夕夜会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性。,因此,一到除夕夜,大家都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这一年,从村中来了一个银须飘逸的老者,半夜“年”闯进村,正准备逞凶时,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那位老者马上披上红袍,出现在“年”的面前,“年”连浑身发抖,逃回了海里,再也不敢进入村了。

这就是过年的传说和爆竹的来历,后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过年的习俗越来越丰厚了。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篇6

除夕是最值得我们庆贺的一个时刻。因为在这个时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会回到家里,与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离别时的奇闻乐事,津津有味地品偿美味佳肴,享受着团圆的乐趣。吃完年夜饭,我们可以到室外去观看四处美丽的烟花在夜空中缤纷绽放,聆听四处每一声喜庆的祝福。走在泰州的每一条大街小巷,你都会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企业科技力量的提高,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烟花不断涌现,我们所看到的烟花越来越美、人们燃放的烟花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今年我感到变化很大。除了晚上八点钟的春节联欢晚会外,到了十二点左右,也就是午夜零点时刻,我们又能听到一阵一阵激烈的爆竹和鞭炮声,愈演愈烈,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就拉开了序幕。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们总是要吃枣、糕、包子、干丝等苏扬早点,酌一杯上好的茶,好不丰盛,这是我们维扬的传统。从初一开始至初十左右,我们大家都要到亲戚朋友家里去作客拜年。去时一般都会带上一些礼品,表达一片客气之意。同样,亲戚朋友来作客也是如此。无论是我们去作客,还是亲戚朋友来作客,小孩子肯定赚足了便宜,因为他(她)们能得到大人们的压岁钱,手拿压岁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正月里各个商家初次开门都会燃放爆竹。老爸的.工厂在初十开工,也都会燃放大量爆竹,晚上还有的烟花的表演呢,都呈现给人一派喜庆的景象。正月里我们老家还有各类丰富的娱乐活动,有许多晚会及盛宴,好不热闹。

正月十五传统节日元宵节又是我们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家家户户都会购买汤圆或自己做汤圆吃。吃汤圆表示我们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老家的春节多姿多彩,最快乐的当然要属我们小朋友了。除了过年能有压岁钱外,最开心的是我们可以轻松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节里,男孩子们可尽情地点放鞭炮,每一次响亮的爆炸声,都预示着一次快乐的欢呼,哪怕是冒着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们虽然没有和我们一起玩,但看着我们那高兴的样子,他们也都心花怒放!

作文中国传统节日 篇7

一、中国传统节日面临的现实困境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意蕴,都起源于不同的神话故事和风俗习惯,不同的节日是中华民族不同情感的表达。比如春节,“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迎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1],寄托着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祭祀节日”[1],寄托着人们对先祖的缅怀与尊重;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有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1],被认为是中国的“情人节”,寄托着人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憧憬;重阳节,“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2],寄托着对老年人的祝福和对生命的崇敬。然而在当今社会中,传统节日所进行的活动在不断地消减,传统节日所体现中华文化传统的意蕴也在不断地被稀释,保存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遇到了现实的困境。

1.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致文化意蕴的稀释

社会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对传统节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物质生活的变化影响了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中国传统节日根植于农业社会,许多节日的习俗和活动都与农业生产和节气的更替有关,庆祝节日不仅仅是达到改善人们物质生活的目的,更承载着敬畏自然、传承精神信仰、道德伦理、民族团结的使命,人们通过各种节日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然而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大部分的劳动生产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尤其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增进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足,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习俗因不再适应现实的生活需要而日渐消弭。现代人以“饮食”来象征传统节日活动,而传统节日活动所承载的美德、精神信仰、伦理、民族心理的内涵也被人们遗落,传统节日成了“饮食文化节”的代言。其次,精神生活的变化影响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认识,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来源于神话故事,大多表达的是人们对于自然神灵和先祖的崇敬之情,而现代社会在科学实证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不再“迷信”传统节日的神话,对传统节日的精神寄托日渐动摇,不再像古代社会那样通过节日活动来寄托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望,当今社会人们更加注重节日的休闲性,节日所举行的活动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节日活动不断地现代化,人们主要采用KTV、看电影、度假游等方式来休闲娱乐,现代社会中传统节日的氛围也就淡化了。

2. 西方节日的侵袭导致文化意蕴的淡化

中国现代社会不断地走向多元和开放,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同时,也不断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近些年来,西方的万圣节、感恩节、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引入中国,掀起了一股“洋节热”。这些洋节尤其受到青少年群体的欢迎,这极大地冲击着中国传统节日的地位,人们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显著下降,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意蕴逐渐淡漠。首先,社会上的环境氛围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洋节日的引入使许多商家看到了商机,他们为了促销商品大肆地对西方节日进行宣传,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过洋节日是新潮,传统节日却成了“俗”节日,人们对于洋节日的热捧导致对传统节日的冷漠。其次,西方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是与传统节日文化中所蕴含的团结友善和勤劳节俭的精神相抵触的,西方文化的引入也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传统的道德伦理对人们的约束力显著下降。最后,在学校的教育方面,英语教学的重视,使学生了解了大量的西方文化,而对于传统节日教育只是散见在中小学的语文和思想品德课上,内容不够具体、系统和生动,也没有活动的体验学习,再加上学校和教师对于传统节日教育不够重视,中国传统节日在新一代青少年心中的分量逐渐降低。

二、中国传统节日教育的诉求———课程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2]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意蕴的浓缩。传统节日教育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面对传统节日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既要理解传统节日在传承文化、建立公序良俗方面的重要作用,也要理解传统节日赖以延续的客观环境与当前的生存困境,从现代社会文明的价值体系出发,科学、理性地确定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现代性价值,把传统节日作为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课堂”[3]。

1. 为何将中国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化

首先,中国传统节日教育是塑造人格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传统节日文化传递着浓厚的道德伦理价值观,例如春节意蕴着爱国、和谐、团结、友好;重阳节意蕴着尊敬长辈等,这些价值观对于塑造人格和弘扬民族精神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然而塑造人格和弘扬民族精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地培养和熏陶,也需要正确和持续地引导。家庭和社会对于青少年人格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往往是偶然的、零碎的、断续的影响,有时又是负面的影响,所以需要学校和教师在青少年人格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上发挥积极、持续的引导作用,将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化有利于有组织地、持续地促进青少年人格和民族精神的发展。其次,传统节日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传统节日的源起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历代文人墨客也以传统节日为主题,流传下许多诗词歌赋,有利于青少年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传统节日以有规律的活动,依靠势力、传习力量和心理信仰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和意识,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功能”[4],有利于青少年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传统节日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员,其风俗习惯和活动有着浓厚的文化、审美和艺术价值,是对青少年进行美育的良好契机。

2. 中国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化何以可能

2013年9月26日,习主席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的讲话中提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5]中国传统节日教育作为道德教育和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载体,受到了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关注,为中国传统节日课程化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动力支撑。中国传统节日又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节日课程化易被青少年接受,而且可以有效地动员家庭和社区共同促进传统节日教育的进行。在学术领域,也有许多学者对于传统节日教育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促进传统节日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

三、中国传统节日教育课程的建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中国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化并不是说要设置一门独立的学科、以课堂讲授的方式来进行,以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不能有效地开发传统节日丰富的教育内容。中国传统节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中华儿女共同的节日,人与人友好平等地参与节日活动,节日的氛围也是需要人们共同营造的,所以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应该以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自主性与互动性、生成性与开放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展开。

1. 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有历史、文化、艺术、地理等多学科的教育内容,传统节日的源起与传承有深厚的历史知识积淀,传统的节日活动,例如元宵节舞龙舞狮、猜灯谜、看花灯等,是文化与艺术的结合;传统节日中风俗习惯的南北差异是由于地理气候的影响,要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须要培养青少年知识的综合性。现阶段的传统节日教育采用的是单纯学科渗透的方式,这只能让青少年对传统节日的了解零碎、片面,而且教学内容不连贯、不深入,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应“超越学科中心,面向完整的生活世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6]。在认知发展的基础上,传统节日教育课程更应关注青少年学生爱国精神、民族认同感、完善人格、道德伦理等情感价值观的养成,需要青少年从活动中体验,从生活中实践。中国传统节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国传统节日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亲身参与并经历实践活动”[6],这种参与式的学习,有效地将青少年学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结合在一起,引导青少年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传统节日的价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新树立正确对待传统节日的态度与价值观。

2. 课堂关系的自主性与互动性

传统节日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开展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思”[6]。学生自主性提高才能更深刻地体验传统节日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伦理、民族精神、爱国情义。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又是一个信息获取和交流的过程。课堂中的每一位参与者都是课堂的主体,“人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丰富‘教育’的功能和丰富教育的世界,准备了基础”[7]。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为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增添活力,使丰富的文化资源得到发挥。自主性与互动性的课堂关系体现出主体间性,课堂是平等的,每个人都能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不同的感知和体验,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传统节日的理解。课堂在主体间的交往中进行,在交往中形成共鸣,共鸣生和谐、和谐促团结,最终使参与者形成民族认同感。

3. 课程活动方式的生成性与开放性

传统节日教育是复杂的系统教育,每个地方的传统节日风俗和习惯都有不同,课程的开发需要本土化,积极地发挥地方和学校的主动性,因地制宜地开发传统节日教育课程。所以传统节日教育课程的开发不是上行下效的,是需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生活情境和家庭生活方式主动生成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课程由师生双方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逐步建构,学生的认识和体验随着活动的展开不断深化,活动的目标和主题不断生成”[7]。课程的不断生成过程同时也是开放的过程,体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开放,传统节日教育不是因循守旧的教育,在弘扬其文化意蕴和培养民族认同感的基础上,要结合时代的特征,融合外来文化的积极要素,促进传统节日活动形式的更新与发展,使其更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被现代人所接受。传统节日教育应走出学校,向家庭和社区开放。传统节日教育是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平台,需要学校、家庭和社区组成学习共同体,使青少年在一个开放的共同体中体验传统节日的氛围,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

参考文献

[1]范建华.中华节庆辞典[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2.

[2]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山东社会科学,2013(3).

[3]单承彬.传统节日应成为文化教育生动课堂[N].中国教育报,2015-04-06.

[4]薛峰,常愉,唐飞.传统节日文化:大学生文化活动教育的新视角[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5).

[5]新华网.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28/c_126206419.htm,2014-02-28.

[6]钱新建.综合实践活动表现性平价的认识、开发与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5(5).

作文中国传统节日 篇8

关键词:中国文化;传统;武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角色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令周边的国家普遍地感到惊羡。中国在地区性的事务中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发言权,并且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的合作当中。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高度融合,把“中国风”带入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经济的强盛也使中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中国的形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具体细微又超大规模地呈现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世界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近距离地观察中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推进,由于电影、电视、网络等的传播,中国的武术(功夫)以它独特的魅力而风靡全球,武术成为中国人形象的重要标志。在国外,只要有人知道你是个中国人,就会把你和中国功夫联系在一起。为此,笔者对一些武术方面的知识加以阐述。

一、何为武术

武术简单来说就是技击之术。“武”在汉字解译中,是有“止”和“戈”组成,止戈为武。“术”可以理解为技术或者是一种方法。武术一词,笔者认为其意思在于停止战争,也就是说武术是由战斗而形成的。中国古代先民在战争之后总结格斗与防卫的技术,进行实践演练,同时也加强休养生息和个人的自我修炼,其表现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中国武术的传统套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从实战技击中加以提炼并赋予生活理念与哲学思想的智慧的结晶。通过套路的学习和演练,武者可以更好地修炼自己的身心。

武术又是一个集合名词,这一概念的外延包含世界所有格斗技术的流派。例如,中国的少林派、武当派、峨嵋派,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泰国的泰拳,俄罗斯的桑搏,巴西柔术,还包括了现在中国散打、西方的拳击、蒙古的摔跤等,都可以称之为武术。每一武术流派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训练系统,而中国的传统武术更具有它的特殊性和神奇的色彩,它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和生活理念都融入贯穿在武术的修炼之中。

二、何为武术套路

武术的套路,就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为主,注意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协调配合,遵守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的运动变化规律,符合有起势和收势的徒手与器械的演练形式。

三、何为传统的少林武术

传统的少林武术是将禅学、武学、医学,三者合一而进行修炼。以禅理为做人的基础和指标,以武学为方法而达到坐禅、禅定的境界。而从武学的修练中,渐渐明白自己的心性及身体状况,可以熟知经络、穴位,精通医理,医理精通又可以陶冶禅心武德,从而禅通、武达、医理明。修行自身,济世为怀。少林传统武术特点,来回演练皆可于一线之上。即使是卧牛之地,一样可以原地翻身、跳跃、旋转,而不拘泥于场地。讲求的劲道是轻、灵、粘、滚,由易至繁,返璞归真。技击和防守上出拳曲而不曲,直而不直,多以挑、拨、摆、压、挂、撩等动作为主。

四、武术拳法简介

1.形意拳:以五行拳(劈、蹦、钻、炮、横)和十二形拳(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鼍、骀、鹰、熊)为基本拳法,暗含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其桩法以三体式为基础,要求宽胸实腹,气沉丹田,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劲力舒展沉实。

2.八卦掌:“八卦”最早见于《周易》:“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原指八个方位,即北、南、东、西、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八卦掌以掌法为主,其基本内容是八掌合于八卦之数;在行拳时,要求以摆扣步走圆形,将八个方位全都走到。八卦掌以八大桩法为转掌功,又集八大圈手于一体,下配一至八步的摆、 扣、顺步法,以绕圈走转为基本运动路线,以掌法为核心,在走转中全身合一,步似行云流水。八卦练功者从行步入手,以内功为基,达到正形、通气、懂劲、熟技、明变。以八大掌为母掌,演化出不同风格的实用掌法和套路。

五、何为功夫

功夫可以理解为一种技能,是时间与实践的产物,通过反复的练习,使自己的行动达到完美展现。对功夫概念的理解可以延伸和放大,比如,一个人炒菜的功夫很好,说明这个人做菜的技能水平相当高。武术和功夫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但在西方很多国家,功夫已经成为中国武术的一个象征,这主要归功于李小龙先生,是他的功夫(技能)征服了世界的武术爱好者。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篇9

一大早,我就被外面的鞭炮声吵醒了,我立马穿好衣服,跑出来看见外婆,早已经在厨房准备今晚的年夜饭了。妈妈看到我和哥哥起来了就给我们分配了贴春联的任务,于是我和哥哥就认真的把对联贴上去了,外公也没闲着,把灯笼高高地挂了起来。看着门口贴好的对联和挂起的灯笼,瞬间就有了过年的气氛,随处可听到新春佳节欢快的乐曲。

到了晚上,我们全家人在一起,有的在包饺子,有的在洗水果,还有的在打电话互相拜年,祝福新的一年快快乐乐,平安幸福。很快,饭桌上摆满了鸡鸭鱼肉,当然饺子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我们北方人过年一定要吃饺子,饺子象征着团团圆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在一起吃美食,聊聊近况,谈谈理想,有说有笑的享受美食和团聚的快乐,热热闹闹的气氛一直弥漫着,很快就接近凌晨十二点了,春节晚会的钟声很快就要敲响了。我跟着春晚主持人一起喊倒计时”五、四、三、二、一,过年啦”!新年的钟声终于敲响了,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

描写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篇10

清明节那天,一个个绿绿的青团摆在桌上,还散发着一股艾草的淡淡清香,这是清明节的传统食物。除了节日的传统食物,还有节日的传统活动------扫墓,清明扫墓祭祖不仅仅是只能祭拜祖先,同时也可以趁此机会踏青抒怀。

正值清明之际,总少不了好奇清明的来历,那么清明节为什么又叫寒食节呢?大家听我讲一个故事就明白了。相传春秋时代,晋文公在流亡期间,介子推曾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赏时却忘记介于推。介子推不愿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文公手下放火焚山,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上,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以后岁岁年年,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以此表达自己对介子推的追思和怀念之意,由此看来介子推是一个一心护主,却不居功邀功的人,他的高风亮节,实在值得我们后人崇敬。清明节追思怀远,不是没有道理啊!

作文中国传统节日 篇11

关键词:洋节日;中国传统节日;盛行;式微

随着对外交流的加深,我们对外国文化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尤其是西方文化。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人文精神、价值观等都逐渐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西方的一些节日,诸如圣诞节和情人节对我们来说都不再陌生。每年的12月25日和2月14日,我们和西方人一样都欢度佳节。然而,我们本土的传统节日例如端午节、七夕乃至春节等却越来越被忽视。现如今,大多数人承认已经全然感觉不到过节时的热闹气氛了。

本文试从两方面入手,具体分析洋节为何盛行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又为何遭遇“寒流”的原因。此外,笔者也希望能引起对日渐疲软的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

一、洋节盛行的原因

1.洋节的起源赋予其浓厚的宗教娱乐性

如果了解洋节文化,不难发现,西方节日其实大多都和宗教有关。可以说,洋节起源于宗教仪式,古时的人们用宗教仪式纪念一些重大事件。宗教因素赋予的娱乐性是洋节在中国受到欢迎的根本原因。虽然我们大都不知道情人节是为纪念瓦伦丁牧师,但我们清楚2月14日是情人间表达爱意的时刻。玫瑰花香、巧克力的甜香散发着温馨浪漫的味道。我们无需知道洋节的典故,其实仅仅是借助洋节的娱乐性营造一种快乐气氛而已。

2.洋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洋节起源于不同目的的宗教仪式,因此几乎没有哪两个节日间存在相同的庆祝形式或内容,而且营造的氛围也不同。例如圣诞节,西方人装扮圣诞树,给朋友寄卡片,甚至打扮成圣诞老人在街边发放礼物。听着“铃儿响叮当”,我们感受到的是快乐。而在情人节,我们感受到的又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气氛。和相爱的人看电影、吃晚餐,送情侣礼物,我们感受到的是甜蜜。在愚人节,朋友之间互开玩笑,不需要付出代价。而且我们甚至可以在那天对暗恋的人表白。因为如果一旦被拒绝,也不会感到丢脸。一句“今天是愚人节”,没有人知道对方说的是真话还是仅仅是个玩笑。因此,在愚人节,感觉肯定又不同。我们吸收西方节日,体验中国传统节日中不多见的节日差异性。由此可见,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是洋节在中国得以盛行的内在原因。

3.商家对洋节的重磅宣传和促销

诸如洋节,中国人之所以不再陌生,其中商家有力的宣传和促销起了关键作用。圣诞节来临之际,到处能见到圣诞老人玩具、圣诞树、彩灯等。圣诞节来临前一个星期,超市推出各种优惠活动,餐厅预定圣诞夜套餐。强有力的促销和宣传对公众无疑起了重要影响,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洋节。商家的宣传营造了一种氛围,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节日潮流中。“中国社会调查所近期发布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1.8%的被访者明确表示一定过圣诞节,27.6%的被访问者表示如果有时间凑凑热闹,11.4%的被访问者表示不一定,仅有9.2%的被访者明确表示不会。”由此看来,商家的强烈促销和宣传是洋节得以盛行的外部原因。

二、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的原因

1.中国传统节日具道德性,缺乏娱乐性

与西方娱乐性节日相比,中国本土节日就更强调道德方面。这与中国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联系。儒家讲“立功”“立德”“立言”,也就是说我们的节日更注重情感上的交流和长期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的发扬。以端午节为例。端午节也称龙舟节,是为纪念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因有志无法报,最终跳江以示对国家的忠诚。楚人于是做了粽子扔进江中,希望江里的鱼能因此不咬屈原的尸体。于是,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便流传至今。另

如重阳节(登高节),它是中国传统节日道德特性的典型代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古人登上高山扫墓,缅怀先辈。1989年,我国正式将重阳节定名为老人节,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素来的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2.中国传统节日逐渐商业化

相关文化教育的脱节,使我们很难真正明白古人设定节日的真正意义,仅在形式上延续着父辈们流传下来的节日。难怪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在接受采访时说,“过去我们有很多过节的方式和形式,而现在很多节日都变成了饮食节。”的确如此。如春节的饺子,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的粽子,七月七的巧果,中秋节的月饼,重阳节的重阳糕,乃至腊月初八的腊八粥。细想一下,中国传统节日似乎都和饮食有关。长期以来,似乎吃了节日食品,人们就觉得已经庆祝了。而且有些节日除了食物不一样外,并没有本质区别。比如中秋节和春节,除了春节代表辞旧迎新,两者都有亲人团聚的习俗,想来有点累赘。难怪人们现在更倾向于把节日演变成如双休日般饮食休息的“黄金周”。

3.中国传统节日庆祝形式过于单一

东西方虽然各有各的节日,但有些是相近的,比如七夕和情人节。虽然节日性质相同,但情人节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高于七夕。

台湾人对七夕的重视远远高于情人节。七夕佳节,台湾各个地区都会围绕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欢度。其中碧潭最负盛名。面对美丽的碧潭湖,一些夫妻和情侣在桥上展出他们的照片,与过往路人分享他们的幸福。在嘉义的农场里,会供应制作成蝴蝶状的食物,取梁祝化蝶之意。

玫瑰、巧克力、心形饰物和比翼鸟都与西方文化挂钩,我们其实并没有属于自己的象征物。因此,这也是部分中国传统节日虽然有文化背景,但因缺乏庆祝方式而遭冷落的原因之一。

通过以上原因的对比分析,我们看到了传统节日在国内的尴尬遭遇。值得庆幸的是,国务院于2007年2月16日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缩短了五一休假时间,并将清明、端午和中秋增设为法定节日,从2008年1月1日开始执行。虽然在传统节日文化的恢复上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这毕竟是一个进步。它表明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会找回自己的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陶红.努力建设中国传统节日文化[J].中外文化交流:文化论坛,2004(5).

[2]吴亚明.七夕在台湾[J].两岸关注,2005(8).

[3]邢世嘉.圣诞文化链[J].中外文化交流:民俗风情,2004(12).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作文中国传统节日 篇12

传统节日是早期农耕社会, 先民根据日常天气和时令变化的经验, 结合四季农业生活, 为表达对自然社会生活的热爱之情, 从而形成的祝贺和纪念方式, 后逐渐演变为一种仪式、庆典与游艺的活动, 在民间广泛流传, 成为人们主要的庆祝时刻。

节日是民族历史和文明的产物及象征, 承载了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在全球化热潮中, 弘扬本土文化, 继承和发扬传统, 保存和丰富民族文化, 是每个民族的使命。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结果,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递和发扬。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清晰地展现了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也是一条精神的文脉, 生生不息。

目前, 我国国家法定休假的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以法律的形式将传统节日深入民心, 深入到百姓生活, 结合全民休假的方式, 突出节日氛围, 全民共欢。这些节日内容以人的装饰及器物修饰还有环境装饰和人的行为参与等形式展现, 更大范围地突出民间美化的形式和作用。

这几大节日, 最具有民俗特点, 深入民族文化集体无意识, 是民间最重视最隆重的时刻, 也是色彩使用最丰富, 装饰性最强的时刻。通过民间的传承, 以庆祝的方式, 表达节日里人们的情感变化和心理诉求, 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成为生机勃勃的民族文化的长流, 源远流长。

二、中国传统色彩体系类别

中国传统色彩观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发展过程中历史沉淀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独特文化现象, 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标识。传统色彩观在节日的庆典和装饰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人的色彩观源于中国传统阴阳五行学说, 五行相生相克, 提出的五色学说, 系统地指出了青、赤、黄、白、黑五色一个整体, 相生和相克连续地交互循环产生无数颜色, 形成万象的色彩。

中国传统色彩的特征是师法自然, 重视等级与次序。从春秋开始, 色彩与季节和方位相对应。季节配以色名和方向, 春为青阳, 主东;夏为朱明, 主南;秋为素白, 主西;冬为玄冬, 主北。黄为远古五帝中心的象征色彩, 黄色具有特殊象征意义, 它位居五行的中央是象征大地的颜色。将色彩运用于节日的形式中, 从而形成了历代节日色彩的主导色。色彩丰富了民俗的表现力, 强化了民俗的感染力和多功能释放。

三、传统节日色彩在民俗艺术中的表现

传统色彩的五色说, 对应四季的自然色调, 成为主要的色调, 在节日中发挥最重要的烘托作用, 也成为民俗艺术中色彩最主要的表现方式。

春节和元宵节突出红色, 枚红色, 热闹喜庆。清明节和端午节突绿色青色, 亮丽的杂色, 五彩线辟邪。中秋节和重阳节突出橙黄色, 橙色, 菊花盛开, 夕阳暖调, 秋水长空的淡青色, 秋月的水白色。本文将六个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节, 按季节整合, 表现节日色彩的特色。

(一) 色彩艳丽, 装饰性强,

民间色彩, 主要表现在节日的装饰性上, 与季节相应和。大多取色于自然, 色彩艳丽, 有生命活力, 以黄青赤三色原色为主, 突出其活力。色彩明亮富有装饰效果, 如春节, 作为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 举国欢庆, 家家团圆。这时冬季, 色彩暗淡, 主要采用赤红色, 东方色, 突出其装饰效果。红色被视为春节主色调, 与春节相关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比较多地呈现了红色, 灯笼、春联、爆竹、红包、新衣等等。红色代表艳丽、芬芳、生命力、饱满、成熟, 红色象征着幸福、欢乐和喜庆, 是传统节日最突出的色彩。

清明和端午节以绿为主调色, 色彩与季节相呼应, 也介于青黄之间的颜色, 成为最生动的组合。绿色是植物王国的色彩, 象征着丰饶、充实、平静与希望, 正是大自然最生动的时刻。绿色是南方色, 突出绿色的清新欢活。

中秋节和重阳节更突出黄色, 秋天的季节, 黄色是主要色调, 植物的衰老色, 果子成熟的色, 还有黄菊的色彩。在所有色彩中, 金色是最暖的色, 金色也属于能引起食欲的色, 给人香甜略带酸味的感觉, 金色又是明亮、华丽、健康、辉煌而动人的颜色。金色的秋阳, 金色的菊花, 成为秋天最主要的色调, 在民间艺术的色彩表现上, 以金黄色为主, 突出金色的温暖, 丰收, 喜悦之色, 成为秋季节日的代表。

(二) 色彩任意组合, 夸张而有视觉张力

民间艺术最大的特点是夸张变形, 富有想象力, 色彩搭配夸张。民间艺术的手艺, 是发自内心对生活的热爱, 如春节的窗花剪纸, 是依赖于想象进行剪刻的, 各种动物属相, 参照动物形象随手赋形, 进行创制, 生动活泼的形象更具有民间的特色。元宵节的灯笼也是以手工制作为主, 进行形态与色彩的任意组合, 突出变化的生动性, 想象力的丰富性上。端午节的手工荷包, 也以各种荷包形式进行缝制的, 突出其民间工艺色彩与图形的想象力, 越变形越生动, 越夸张色彩越有特色。五彩线, 更是色彩随意组合。中秋节的拜月方式, 同样突出想象力, 表达对团圆的祝贺。重阳节的登高, 插茱萸, 菊花酒, 在各种表现艺术形式中, 突出视觉的张力和突破性。

(三) 色彩追求心理和谐, 突出吉祥图案

节日作为民俗最重要的表现方式, 吉祥图案是人们祈福祝愿达的形象化表现。尤其是在祝愿的节庆里, 表现得格外醒目。春节, 作为新春的伊始, 人们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合家幸福, 用最吉祥的图案来表达新的开启。在年画上绘制的吉祥动物, 鸡, 鱼, 荷花, 福娃娃, 表现人们内心和谐的追求。清明节端午节的传统民俗画里, 清明上河图时里, 都表现了春天的和谐美好。重阳节和中秋节里的色调同样表现祝福, 用金色, 表达对团圆和老人的敬重, 追求圆满的和谐感。节日里人们一直用植物动物的美好品性, 表达人的内心追求, 对生活的热爱。

总之, 传统节日在历史长河中被赋予各种色彩联想表达, 而这些色彩联想都与传统文化中的五色相关, 并由这基本五色拓展形成颇具深刻意蕴的形象, 与和谐美好的生活愿景相呼应, 成为民间艺术的色彩长脉, 成为艺术长河里最有生命力的民间活力。

参考文献

[1]鸿洋著.《传统色彩图鉴》.东方出版社, 2010.

[2]袁晶著.《中国传统色彩观在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江西师范大学, 2009.

上一篇:买西瓜作文700字下一篇:直映认字教案分册版认字教材教案与作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