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作文

2024-08-17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作文(精选8篇)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作文 篇1

去年端午节我很开心,因为这天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粽子。

哎呀!时间过得好慢啊!我盼啊盼啊,终于盼到晚上吃饭的时间。“开饭啦!”妈妈从厨房里端出一盘热气腾腾的粽子,粽子的清香扑鼻而来。我赶忙跑到餐桌旁,拿起一个粽子。“哎呀!好烫呀!”我一边叫喊,一边甩着手。“你先别拿呀!”妈妈叫起来,“等粽子凉一些了再吃呀!”我只好闷闷不乐地坐在沙发上,看着天花板发呆,而且还不停地唠叨着:“什么时候粽子才能凉一些呢?”突然我听到妈妈在叫我:“可以吃了!”我立刻从沙发上跳下来,冲到餐桌旁,拿起一个粽子就往嘴里送。可就在这时候,妈妈制止了我。“妈妈,你在干什么呀?”我生气的问。“粽子上的粽叶还没有弄下来呢!”妈妈哭笑不得地说。“哦!我忘记了。”我小声的嘀咕着。我把粽叶弄下来之后发现:粽叶的两端尖尖的,是椭圆形的,我咬了一口粽子,粽子把我的嘴巴粘住了,我努力张开嘴巴。这时,我突发奇想,如果那些话包子吃了很多粽子,那就可以让他们不能顺利地讲话了。这粽子不仅香甜软糯,而且还可以填饱肚子。

原来吃一个粽子也不容易啊!我期待今年的端午节能早点到来,可以品尝到更多其他口味的粽子。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作文 篇2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 元是“初”、“始”的意思, 旦指“日子”, 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 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 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 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 (元月) 为正月, 商朝的殷历以腊月 (十二月) 为正月, 周朝的周历以冬月 (十一月) 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又以阳春月 (十月) 为正月, 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 才规定孟喜月 (元月) 为正月, 把孟喜月的第一天 (夏历的正月初一) 称为元旦, 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 亦即农历或阴历, 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 所以顺农时, 从西历, 所以便统计”, 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 (实际使用是1912年) , 并规定阳历 (公历) 1月1日为“新年”, 但并不叫“元旦”。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素材 篇3

[春节简介]

春节,指农历正月初一及以后的几天,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夜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义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j&n)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都驱赶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春节诗词]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同曈(tóng)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

[元宵节简介]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却经久不衰。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掉。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很久,才有位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焰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好,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现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避难,从此每到正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焰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到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除掉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元宵节诗词]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清明节

[清明节简介]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而有趣的,人们会举行马球比赛、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丫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小朋友们所喜爱。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放风筝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诗词]

清明

(唐)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韩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端午节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女儿节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ku!)像、迎鬼船、躲午、贴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赛龙舟、比武、给小孩儿涂雄黄、吃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的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节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起于三代夏至节;恶月恶日驱避,吴越民族图腾祭等等。以上各种说法,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词,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儿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端午节诗词]

端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中秋节

[中秋节简介]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习俗]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祭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水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月饼最初是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作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中秋节诗词]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 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篇4

中秋节回家团圆是必然的。本来繁华的城市变得安静了,但是回家的路却被堵死了。不知道过了多久才终于到家。人还没进门,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原来我奶奶已经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饭菜。

吃月饼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午饭后,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月饼。月饼有很多种口味,绿豆、红豆沙、五仁、蛋黄……蛋黄月饼是我的最爱。作为一个吃货,一眼就发现了两个蛋黄月饼。“咔嚓”一声,包装袋被撕开,一阵香气渗透进鼻孔。这个月饼是圆形的,上面印着“花猪月饼”的字样。我拿出刀,割开,吞了下去。这个月饼一定很好吃。我把它分成八块,直接塞进嘴里。很好吃。很软很好吃,甜而不腻。真的`是人间美味。

赏月也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夜晚,圆圆的大月亮躺在夜空的怀抱里。相传,后人有一包仙药在嫦娥手中。孟鹏知道了,告诉嫦娥她不是孟鹏的对手,于是嫦娥吞下了长生不老药,飞到了月球。这时,我仿佛看到嫦娥在俯视她的丈夫!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篇5

除夕那一天,家家户户贴春联,吃饺子,农村里的人宰鸡杀羊,人们戴着大花脸开心地耍狮子,高兴地踩着高跷。小朋友们最喜欢的锣鼓队也来了,随着鼓声,小孩子们都高兴地跳起舞来,脸上露出了鲜花般的笑容!

晚上,我们买来烟花,第一个放“魔术师”,它飞到天空时像花儿一样盛开,有红色、蓝色、黄色……五颜六色,美丽极了!第二个放的是“万炮筒”,它放出了一个又钻出了两个、四个、六个……第三个放的是“降落伞”,有一个小圆圈飞向天空,“嘣”的一声,里面迸出一个粉色的降落伞,把小孩都吸引过去了。放完烟花,全家人就坐在电视机旁看春节晚会。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篇6

中华传统节日有很多有清明节,重阳节,国庆节,我最喜欢过的是春节,春天能让小朋友们合不拢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因为每到春节,小朋友们有新衣服穿,还有大人给我们的压岁钱。一到春节,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到处张灯结彩,大人们忙着贴对联,备着年货。

大年30晚上是合家团圆的日子,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放鞭炮,爷爷总是给我们做一桌子的好吃的饭菜,我们共同举杯,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每年大年三十八点晚上的春晚准时看。爱是我们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看春晚,有的人在外面放烟花。烟花。声在空中是五颜六色的,让人们看着陶醉不已,美丽极了,这就是我喜欢的春节。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作文 篇7

一、中国传统节日面临的现实困境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意蕴,都起源于不同的神话故事和风俗习惯,不同的节日是中华民族不同情感的表达。比如春节,“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节日活动丰富,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迎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1],寄托着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祭祀节日”[1],寄托着人们对先祖的缅怀与尊重;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有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1],被认为是中国的“情人节”,寄托着人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憧憬;重阳节,“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2],寄托着对老年人的祝福和对生命的崇敬。然而在当今社会中,传统节日所进行的活动在不断地消减,传统节日所体现中华文化传统的意蕴也在不断地被稀释,保存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遇到了现实的困境。

1.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致文化意蕴的稀释

社会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对传统节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物质生活的变化影响了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中国传统节日根植于农业社会,许多节日的习俗和活动都与农业生产和节气的更替有关,庆祝节日不仅仅是达到改善人们物质生活的目的,更承载着敬畏自然、传承精神信仰、道德伦理、民族团结的使命,人们通过各种节日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然而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大部分的劳动生产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尤其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增进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足,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习俗因不再适应现实的生活需要而日渐消弭。现代人以“饮食”来象征传统节日活动,而传统节日活动所承载的美德、精神信仰、伦理、民族心理的内涵也被人们遗落,传统节日成了“饮食文化节”的代言。其次,精神生活的变化影响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认识,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来源于神话故事,大多表达的是人们对于自然神灵和先祖的崇敬之情,而现代社会在科学实证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不再“迷信”传统节日的神话,对传统节日的精神寄托日渐动摇,不再像古代社会那样通过节日活动来寄托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望,当今社会人们更加注重节日的休闲性,节日所举行的活动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节日活动不断地现代化,人们主要采用KTV、看电影、度假游等方式来休闲娱乐,现代社会中传统节日的氛围也就淡化了。

2. 西方节日的侵袭导致文化意蕴的淡化

中国现代社会不断地走向多元和开放,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同时,也不断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近些年来,西方的万圣节、感恩节、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引入中国,掀起了一股“洋节热”。这些洋节尤其受到青少年群体的欢迎,这极大地冲击着中国传统节日的地位,人们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显著下降,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意蕴逐渐淡漠。首先,社会上的环境氛围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洋节日的引入使许多商家看到了商机,他们为了促销商品大肆地对西方节日进行宣传,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过洋节日是新潮,传统节日却成了“俗”节日,人们对于洋节日的热捧导致对传统节日的冷漠。其次,西方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是与传统节日文化中所蕴含的团结友善和勤劳节俭的精神相抵触的,西方文化的引入也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传统的道德伦理对人们的约束力显著下降。最后,在学校的教育方面,英语教学的重视,使学生了解了大量的西方文化,而对于传统节日教育只是散见在中小学的语文和思想品德课上,内容不够具体、系统和生动,也没有活动的体验学习,再加上学校和教师对于传统节日教育不够重视,中国传统节日在新一代青少年心中的分量逐渐降低。

二、中国传统节日教育的诉求———课程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2]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意蕴的浓缩。传统节日教育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面对传统节日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既要理解传统节日在传承文化、建立公序良俗方面的重要作用,也要理解传统节日赖以延续的客观环境与当前的生存困境,从现代社会文明的价值体系出发,科学、理性地确定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现代性价值,把传统节日作为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课堂”[3]。

1. 为何将中国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化

首先,中国传统节日教育是塑造人格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传统节日文化传递着浓厚的道德伦理价值观,例如春节意蕴着爱国、和谐、团结、友好;重阳节意蕴着尊敬长辈等,这些价值观对于塑造人格和弘扬民族精神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然而塑造人格和弘扬民族精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地培养和熏陶,也需要正确和持续地引导。家庭和社会对于青少年人格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往往是偶然的、零碎的、断续的影响,有时又是负面的影响,所以需要学校和教师在青少年人格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上发挥积极、持续的引导作用,将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化有利于有组织地、持续地促进青少年人格和民族精神的发展。其次,传统节日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传统节日的源起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历代文人墨客也以传统节日为主题,流传下许多诗词歌赋,有利于青少年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传统节日以有规律的活动,依靠势力、传习力量和心理信仰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和意识,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功能”[4],有利于青少年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传统节日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员,其风俗习惯和活动有着浓厚的文化、审美和艺术价值,是对青少年进行美育的良好契机。

2. 中国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化何以可能

2013年9月26日,习主席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的讲话中提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5]中国传统节日教育作为道德教育和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载体,受到了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关注,为中国传统节日课程化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动力支撑。中国传统节日又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节日课程化易被青少年接受,而且可以有效地动员家庭和社区共同促进传统节日教育的进行。在学术领域,也有许多学者对于传统节日教育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促进传统节日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

三、中国传统节日教育课程的建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中国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化并不是说要设置一门独立的学科、以课堂讲授的方式来进行,以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不能有效地开发传统节日丰富的教育内容。中国传统节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中华儿女共同的节日,人与人友好平等地参与节日活动,节日的氛围也是需要人们共同营造的,所以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应该以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自主性与互动性、生成性与开放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展开。

1. 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有历史、文化、艺术、地理等多学科的教育内容,传统节日的源起与传承有深厚的历史知识积淀,传统的节日活动,例如元宵节舞龙舞狮、猜灯谜、看花灯等,是文化与艺术的结合;传统节日中风俗习惯的南北差异是由于地理气候的影响,要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须要培养青少年知识的综合性。现阶段的传统节日教育采用的是单纯学科渗透的方式,这只能让青少年对传统节日的了解零碎、片面,而且教学内容不连贯、不深入,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应“超越学科中心,面向完整的生活世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6]。在认知发展的基础上,传统节日教育课程更应关注青少年学生爱国精神、民族认同感、完善人格、道德伦理等情感价值观的养成,需要青少年从活动中体验,从生活中实践。中国传统节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国传统节日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亲身参与并经历实践活动”[6],这种参与式的学习,有效地将青少年学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结合在一起,引导青少年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传统节日的价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新树立正确对待传统节日的态度与价值观。

2. 课堂关系的自主性与互动性

传统节日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开展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思”[6]。学生自主性提高才能更深刻地体验传统节日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伦理、民族精神、爱国情义。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又是一个信息获取和交流的过程。课堂中的每一位参与者都是课堂的主体,“人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丰富‘教育’的功能和丰富教育的世界,准备了基础”[7]。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为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增添活力,使丰富的文化资源得到发挥。自主性与互动性的课堂关系体现出主体间性,课堂是平等的,每个人都能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不同的感知和体验,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传统节日的理解。课堂在主体间的交往中进行,在交往中形成共鸣,共鸣生和谐、和谐促团结,最终使参与者形成民族认同感。

3. 课程活动方式的生成性与开放性

传统节日教育是复杂的系统教育,每个地方的传统节日风俗和习惯都有不同,课程的开发需要本土化,积极地发挥地方和学校的主动性,因地制宜地开发传统节日教育课程。所以传统节日教育课程的开发不是上行下效的,是需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生活情境和家庭生活方式主动生成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课程由师生双方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逐步建构,学生的认识和体验随着活动的展开不断深化,活动的目标和主题不断生成”[7]。课程的不断生成过程同时也是开放的过程,体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开放,传统节日教育不是因循守旧的教育,在弘扬其文化意蕴和培养民族认同感的基础上,要结合时代的特征,融合外来文化的积极要素,促进传统节日活动形式的更新与发展,使其更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被现代人所接受。传统节日教育应走出学校,向家庭和社区开放。传统节日教育是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平台,需要学校、家庭和社区组成学习共同体,使青少年在一个开放的共同体中体验传统节日的氛围,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

参考文献

[1]范建华.中华节庆辞典[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2.

[2]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山东社会科学,2013(3).

[3]单承彬.传统节日应成为文化教育生动课堂[N].中国教育报,2015-04-06.

[4]薛峰,常愉,唐飞.传统节日文化:大学生文化活动教育的新视角[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5).

[5]新华网.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28/c_126206419.htm,2014-02-28.

[6]钱新建.综合实践活动表现性平价的认识、开发与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5(5).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 篇8

1、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的缺失

首先是关注度不够。我国有着丰富的节日资源,除了学生耳熟能详的春节、清明节等外,二十四节气也是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地域或民族还有自己特殊的节日。但是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平常的语文教学对其关注度不够,往往是一带而过。同时有些教师以为节日文化教育是社会的事情,学生会自然得知,语文教学不需再次涉猎。更主要的是应试的压力让老师也无暇顾及所谓的节日文化。

其次是学生对传统节日逐渐淡漠。随着社会的发展,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西方的节日逐渐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相比而言,学生对西方节日的热情要远远地超过传统节日。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仍然停留在“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中秋节就是吃月饼,春节就是吃饺子”上,未体验到节日更深层次的意味。

2、语文教学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必要性。

首先是传统节日文化与语文教学具有契合性。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特定的风俗习惯以及历史故事,同时也包含着我国先人的智慧与思维方式,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而语文相比其他学科,最主要的特点仍在于它的“文”,而“文”是指蕴涵丰富的民族文化。因此,传统节日就成为了与语文课程相契合的教学资源。

其次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能有效激发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学生本身对传统节日并不陌生,特别是一些风俗习惯、仪式等。如果传统节日能成为语文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在学生原认知基础上,从节日的风俗习惯、仪式升华到其中包含的价值观或者审美情趣,就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既然传统节日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那么如何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呢?

二、语文教学让学生感知传统节日的途径

1、从语文课本入手,挖掘传统节日内涵

虽然现有的语文教材关于传统节日的题材的文章数量不是很多,但教师仍然可加以发挥,抓住机会点燃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比如古典文学中常涉及的节日,它们往往是诱发作者情思的导火索,最突出的则是春愁、秋思。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则可通过体验节日,进而赏析节日与诗人情感的联系。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整首词都是围绕着中秋节展开的。在语文教学中可首先通过师生互动谈中秋的方式进行“预热”,继而引出苏轼是在离开弟弟苏辙七年后的中秋之日写的,进而埋下伏笔。再谈及中秋节与哪种意象最为相关?词作中是否出现了该意象,又是如何描述该意象的?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在赏析诗作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月亮”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物体,将月亮、月宫、中秋节的联系自然地引出,让学生了解中秋节中包含浓厚的团圆、事圆、人圆的意味,对照诗人现有的境遇,词作中才有诗人往返于人间与月宫的情怀。

2、在语文主题活动中,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除了语文教学课堂外,主题活动也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围绕学生较感兴趣的传统节日设计语文的活动主题,从而让学生动口、动手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在本学期初,举办春节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收集跟春节有关的历史典故、经典名句、文学作品、风俗等,并在班内展示各自成果。从而让学生在真切的节日情境中亲身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以上只是笔者一点浅薄的思考。而在全球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如何通过语文教学彰显传统节日的魅力,让学生回归传统仍是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上一篇:社区卫生服务站传染病应急预案下一篇:2022初一军训心得体会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