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

2024-11-10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精选12篇)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 篇1

近30年来, 中国的经济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 也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 大众常常会面对一些迷茫和困惑, 很多情况下, 在现实中又找不到答案。当经济或者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之后, 精神需求就迅速地膨胀。特别是当一些精神困惑得不到答案、一些现实困难得不到解决的时候。

而当于丹的《论语》讲座以大众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 将她的“《论语》心得”传达出来的时候, 许多人才蓦然发现, 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原来还蕴藏着如此的智慧和精神力量, 从中甚至能够直接发现自己挣脱现实困境的途径与方法。

怎样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怎样正确传授中国传统文化, 形成新的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华文化体系, 成为摆在全体教师面前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顾名思义,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精神现象的总称, 它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 就其最主要内容而言, 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

1 崇尚伦理, 自强不息。

在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中, 伦理思想贯穿始终。褒善贬恶、追求崇高的思想品德, 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 涵养美好的精神情操,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导思想, 是大多数思想家所一贯追求的。在人和人的相处中, 一个人既要有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创造精神, 又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爱人如己的博大胸怀。只有“与天地合其德”, 才算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2 强调理智和智慧的重要性, 强调真理的追求和辨证的思考, 有着浓重的思辩传统。

中国先秦的儒、墨、道、法几个最著名的学派, 都十分重视理智和智慧, 强调人们对真理认识的重要性, 以老子和庄子为首的道家学派尤其重视辨证思考。在老庄看来, 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 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一切事物都是能够相互转化的, 一切事物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在绝对中有相对, 在相对中又有绝对, 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 并力求从整体的相对独立和相互联系上来观察和分析这些现象。

3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是全人类文化中最重要、最宝贵的瑰宝之一。中国人历来喜欢以诗歌的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 究其渊源, 可以追溯到《诗经》以前的帝舜时代, 这一传统历久不衰, 贯穿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诗经》以其鞭挞社会丑恶、向往美好生活的特有的睿智, 审视着人与人之间不同情况下的思想感情;《楚辞》, 尤其是其中的《离骚》等名篇, 更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 表现了关心人民、热爱祖国、追求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此后还先后出现了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请小说等几个文学艺术的发展高潮, 创造了绚丽多彩、辉煌灿烂、具有永久魅力的文学艺术, 并以其独特的方式, 熏陶和孕育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

二、怎样传授中国传统文化

1教育形式多样化、生活化: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 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多种载体代代传承:从宏伟庄严的皇家园林到诗情画意的私家园林再到古朴实用的古代民居;从四库全书到民间传说;从国粹京剧到地方戏曲再到原生态歌曲;……中国传统文化存在我们生活的各个环节, 哺育了代代中华儿女, 谱写了连绵不断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用多种多样的生动的生活化的方式向现在的学生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2 教育目标明确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 她有其局限性也有糟粕, 我们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华文化就不能照搬照学传统的东西, 要批判地吸收, 与时俱进, 重在创新。

一方面向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另一方面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 不断创新, 为中华文化增添新的活力。

3 兼容并蓄, 学习西方文化的精髓

改革开放, 我们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 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西方文化。他带给年轻人快乐的同时, 也不同程度引起年轻人价值观的混乱。

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却不能排斥西方文化及其他外来文化形式。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吸收外来文化融合外来文化形成中国特色文化的过程:我们曾经迎来了古印度的佛教, 形成了中国的佛教禅宗;我们也一样能以开放的胸怀兼容西方文化的精髓, 来丰富中华文化, 充实我们的精神家园。

2008年4月22日电21日晚, 12支参赛队伍的选手将充满民族特色、流传悠久的歌曲带到了第十三届C C T V青歌赛原生态唱法决赛舞台。湖北广播电视总台选送的土苗兄妹组合夺得大赛金奖。

评委对金奖获得者给予高度评价:展示了鄂西土家族苗族以歌传情的传统风俗画, 以完美的高音丰富了民族音乐的表现力, 给我国声乐工作者、声乐教育家启示--以民族演唱技巧同样可以学习、掌握、表现动人高音。

原生态歌曲演唱比赛在上届央视青歌赛正式列入比赛项目, 成为当时比赛最大亮点。两年来, 原生态歌曲的整理、传承、保护工作在各地日益得到重视, 在本届大赛上呈现出新的风貌和强大生命力, 继续受到观众的关注和欢迎, 评委们表示欣慰。

青歌赛为我们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做了很好的探索, 那就是:

去其糟粕, 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保持民族性, 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 篇2

中国泱泱五千年文明,孕育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整整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然是学养深厚。精美的民间工艺,独特的风俗习惯,各具特色的传统节日,都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

既淡到传统文化,不得不提的,便是“传承”二字,优秀的传统文化须得有人继承,再谈发扬,若是不薪火相传,再优秀的传统文化都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我对中华传统文化都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我对中华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便在“传承”二字上,若连“传承”都做不到,那又何谈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五千年的文明史,向我们展现了许多传统文化。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我却能明显感到中国五各年传承下来的文化正在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

(一)书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传统文化之一,它与绘画、音乐等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文字,文学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的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华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标志之一,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之一,是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更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书法却被人们遗忘在脑后,毛笔被硬笔所代替。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甚至即将远离硬笔,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很少再有人会拿起毛笔练习书法。

书法逐渐被人们遗忘的原因是什么?是书法本身不符合时代发展了吗?不,是中国人在“传承”二字上做的不够,本该薪火相传的中华传统文化,却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重视之下逐渐被人们淡忘。优秀的传统文化无人重视,无人继承,这是何等悲哀?

(二)传统节日——蕴含中华文化特色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合家团圆的中秋节,龙舟竞赛的端午节,共插茱萸的重阳节,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每个传统节日也都有它自己的故事,千年传承下来,也成了中国人口口相传,无人不知的故事。

但是从什么时候起,中国人只知情人节,不知七夕节?又是从什么起,本该过重阳节的我们却只知圣诞白胡子老人?

中华传统节日沿续了千年之久,如今却渐渐被人们所淡忘,传统节日渐渐被外国节日所取代,甚至外国节日的风头隐隐有盖过传统节日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依然是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薄弱。不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盲目追求外国节日的行为在年轻一辈中更是明显,这一系列的行为都导致了外国节日逐渐取代中华传统节日成为中国主流节日的现象产生。一个民族如果不热爱本民族的节日,那又怎会去传承。

综上所述,于我看来,中华传统文化之根便是“传承”二字,“传承”意在为让我们不忘初心,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壮大,薪火相传,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自我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这,就是“中华文化之根”,这,便是我对“中华文化之根”的理解。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篇3

关键词: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发展;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213-02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统一历史和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在辉煌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如以人为本,讲究诚信,强调和谐,重视教育,倡导德治等等,在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中,仍然是重要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作用。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在历史性意义上,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剧烈演变的近代与现代文化。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 传统文化作为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着的生命,它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依据和现实的基础。因此,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它在影响现实的同时,也在新的时代氛围中发生蜕变,加进新的文化内容。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的形态。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其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全国掀起的国学热,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呢?

首先,要正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现象。

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双重性格。它是一个精华与糟粕、积极因素同消极因素并存的两面体,其积极、消极因素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往往浑然一体、相互交织,可能从一个方面看是精华,从另一方面看又是糟粕,这种复杂情况就要求我们必须审慎地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 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我们在面对它消极文化现象的时候,避而不谈、违莫如深选择躲避,其实是躲不开的,还不如正视它、走近它、反观它,反倒可使之作为反面教材,有催人警省,策人深思之效。在认清这些消极文化现象的同时促克服消极效应和影响,反而能使我们更好的吸取传统文化的精華。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正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现象,对传承优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要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又要重视其理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因此,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它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一方面,我们要致力于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其“神”,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nlc202309011608

再次,要加强和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构建。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相互贯通,相互影响。只有在比较全面了解中华文化各个门类形式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其总体特征与实质获得较深入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先师孔子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等普适性文化元素都需要大胆地发扬光大,都应该成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而构建完善的价值体系,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发展。

最后,要大力传播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越是人们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越是增强,就越有利于传播。早在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通过学校教育和媒介,让孩子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这对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可谓意义深远。学校教育中,可以把它作为一门专门单独的课程来设置,就如同语文、数学等其他各科一样,这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其博大精深的魅力而产生敬畏感;看到其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其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增强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感悟;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增进爱国情怀。只有系统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把这种普遍性宣传,融入到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觀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只有这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深入民心,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

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后,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这其中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他将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以新的方式同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这必将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并影响着全世界,彰显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楼梁.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发展伦理学探究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3.01.

[2]张旭.文化大视野:全国群众文化图书博物论文集.2007年卷.

[3]成臻铭.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传统研究 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7.03.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篇4

一、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科技发展, 可能会亡国;但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发展, 那面临的就是亡种, 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体现和象征, 是中华民族于其他民族区别的的唯一标志。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精华的源泉, 深深蕴藏着的是我们对先民追之不舍的选择、迄今中国十多亿人仍然哺之于营养成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一锤定音, 妄自菲大、数典忘祖, 搞有虚无实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 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我们要懂得“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承和统一发展。”我们的智慧可也许可超然于文化之外, 但我们最终的命运又是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所以, 中国传统文化理性发展是中国人的必要选择。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中起着一定程度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 但我们不可否认它仍然有与现代文化融合地方, 所以存在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诸如我们国家的儒家思想, 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人们活跃思想, 但也备受许多中外人士的青睐。也是我国最为优良的传统美德。

(一) 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并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艺术, 这是基于对历史的责任和对未来负责。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 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 但中国宝贵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历史的富集, 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 必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验证、整理规划, 取之精华, 去其糟粕;使之发扬光大, 通鉴为宝。

(二)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

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灵魂标志;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辅助载体, 想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 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具体结合与现代统一。因此, 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化古迹、传统节日、优良的民俗习惯、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 使之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作用;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 使二者融入到一起, 对其进行现代价值理念, 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和利用价值, 及时做出对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热潮、新理念、新发展, 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性和引导力, 使之成为有“形”的现代文化遗产。

(三) 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

对我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应该本着批判的继承这一原则, 一些传统的、腐朽的, 封建的, 落后的我们应该抛弃, 而我国传统的优良美德, 如“仁义礼智信”“孝道”“爱国”“成人之美”“雪中送炭”“达则兼济天下”等优秀品质应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现有很多企业意识到了这点, 让企业员工学习弟子规, 让幼儿学习三字经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治国理念等发展成果, 要像马克思主义一样进行吸收、消化、使之成为完全的中国化, 进而使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 让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就传播途径而言, “学校教育”和“媒体教育”是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两大阵地。两者都不可或缺。只有如此, 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够得到继承传承, 才能够发扬光大。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精神明文建设的需求。

(一) 在学校进行教育活动,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 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 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 并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 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进行全面的传统文化的传播及认知。

(二) 利用媒体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 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 可以实现我国对传统文化的普宣。比如说:《易中天品三国》, 讲的是光辉灿烂的三国文化。《鉴宝》是让大众通过文物, 来了解我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制造工艺。《绝对有戏》栏目, 则是让河北梆子等地方戏种更好传播传承。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一定是一个全民的举措。全国上下, 齐心协力, 我国将会迎来新的文艺复兴。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传统文化将会扬弃落后和腐朽, 吸收中国的新思想、新文化, 融合世界先进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一定会走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并且生机盎然。中国“礼, 义, 仁, 智, 信”的传统美德, 教化为主、以德为先。中国浓厚的文化底蕴饱含了民风民情, 孕育了悠久历史名山大川, 成为了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不仅要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还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共同成长, 并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和激情。

摘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才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使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现在只有正视中国传统文化, 重建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道路、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基础、并对不同的媒介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 这样才能更完善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5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七夕节……

在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我最喜欢的,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夏历的第一个月的第一天,它也被称为阴历,也被称为“新年”和“新年”。每年新年,街道上都挂满了红灯笼和彩旗。购物中心挤满了人,每个家庭都张贴对联,这可能是活泼的。每个孩子都可以利用这笔钱。孩子们也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成年人都喜气洋洋。爸爸给我买了很多烟花和鞭炮。晚上,我拿出烟花,下楼和孩子们一起玩。我们玩得很开心。聚会开始时,我不愿意回家。我和家人一起吃水果,愉快地看着聚会。精彩的表演让我们开怀大笑,心想:要是每天都是新年该多好!我也喜欢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李白写了一首关于重阳节的古诗。我是一个孤独的陌生人,在陌生的`土地上,每逢节日,我都会更加想念我的家人。想到兄弟们的身体被高抬贵手,还会因为不到我而有一种遗憾。这首诗写得很好。它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也被称为“老人节”,是人们赏菊、戴山茱萸、提酒、爬山、畅游的日子。这一天,我和父母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我的祖父母。我非常高兴,因为我知道尊重老人和爱年轻人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元宵节”也让我难忘。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春节过后,人们都会庆祝元宵节,这是一个传统的中国节日。这一天,我们还放了很多烟花,吃了汤圆。全家人都是圆滚滚的。那时,我的心里充满了无比的幸福和快乐。中国的传统节日非常丰富多彩。它们是中国的节日。

这些传统节日也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幸福,所以我们应该记住这些美丽的节日,并永远延续下去。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 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232-01

1 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对人的品德的教养。20世纪20年代胡适先生提出“文化是一种文明造成的生活方式”,把文化与文明联系起来。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在过程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道德观念等。中国传统文化是指自古以来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范围很广,包括诸子百家,其中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还包罗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国戏剧;中国建筑;传统中医;宗教哲学;民风民俗;古玩器物;饮食厨艺等等,中华民族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异彩纷呈的传统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正确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综合国力的战略举措。

2 传承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2.1 传承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道德修养

当今全球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碰撞激烈。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但西方腐朽思想趁虚而入,极容易导致道德滑坡。

良好的道德修养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儒学自汉朝汉武帝时期起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对中国人的德行规范影响深远。儒学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的道德要求。在现代社会这些品质仍然是中国人民最珍贵的个人品质。儒家提出只有先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便成为了人的自觉的选择。

道家讲“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注重人的责任与义务。道教提倡的伦理道德是忠孝节义,仁爱诚信。佛教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主张平等,去恶从善。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的风骨和气度,培育了民族的品格和精神,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我们建设新文化的宝贵资源。

2.2 传承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自中国自走上工业化道路以来,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由于对大自然的过量开发,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天人合一”思想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价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建立在自然无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主张顺应自然,“任自然”,追求“不以人助天”,庄子强调顺应天性。汉代大儒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的思想,把天、地和人看作是一个全息同构的体系,天人相通,互相感应。董仲舒把“天人合一”的思想推向了神秘和极端,但客观上也使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的地位得以巩固。“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人不能违背自然、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征服、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应自然规律条件下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思想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2.3 传承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也就是和谐。儒家重视“和”的原则,强调“和为贵”。在儒家伦理中,主张“修身养性”,追求人的身心和谐。孔子提出“和而不同”“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互补,儒法结合,儒佛相融,佛道相通,儒释道三教合一,诸子百家互相借鉴,不同地域文化融合统一,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精神的体现。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以和为贵”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社会心理习惯,如在政治上的“大一统”观念,经济上“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文学上的“大团圆”结局,美学上的“以和为美”的审美情趣等。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规范了人们的行为,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对中国社会长期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和为贵,不仅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还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提倡以“和谐”为最高原则来处理人际关系、民族关系、外交关系。中国人很早就提出构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中华民族历来,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孔子提出“和而不同”的主张,对于解决当今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纠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不同国家与不同民族之间,由于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上的不同必然会引起各种冲突和分歧,“和而不同”的原则,有利于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进而促进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相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在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继承并发扬古代伦理中优秀成分,为全面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启迪。

3 结语

当今社会,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一环。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传承,对现代社会来说,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该在坚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地改造和转换。

参考文献

[1]马跃.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2]宋银桂.文化·傳统文化·文化传统[J].文史博览,2005(12).

[3]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刘守华.文化学通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 篇7

一、中国建筑的发展史

中国特色的传统建筑在很早的夏商时期就开始初具模型, 虽然只是简单的廊院型制, 但已经有了雏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开始出现简单的布局, 有了清晰的格局;秦代和汉代则是传统建筑的高峰期, 例如当时极富盛名的阿房宫;等到隋唐时代开始把外来文化的元素融合到建筑中, 加上经济的繁荣, 就已经出现了诸如大明宫之类的大型单体建筑, 使传统建筑又上升了一个层次;等到五代十国阶段, 虽然仍然延续晚唐时期的建筑特色, 但也是各具特点, 最具特色的应该是宋、辽、金、元的建筑了;直到明清时代, 大一统之后的建筑可谓是达到了巅峰时期, 至今仍被全世界游人誉为游览胜地, 供人们参观的故宫、颐和园、避暑山庄等等, 都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 后来随着近代中国的没落加上战乱的殃及, 导致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也正逐渐走向没落;到了现代, 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 导致中国的传统文化再一次次的受到冲击。如何将传统建筑文化行进继承和发展、如何寻求新时代下传统建筑元素和精神的新载体迫在眉睫。

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没有自己传统文化作为基础那它的发展是不完全的, 如果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离开了传统文化, 那就没有了根本, 也就没有了中国特色。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1. 传统文化的思想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受我国传统的思想影响比较大, 既融合了儒家、道家等思想, 又重视中和、含蓄的设计。受这种理念的影响我国的传统建筑讲究对称, 以南北为主轴线, 中国的正房标准是坐北朝南, 例如我国的古建筑之代表——北京的故宫;同时, 建筑群体在规划布局时候也讲究因地制宜, 按照不同的地形地貌来合理组织院落的纵深发展, 这些思想与我国现代的建筑理念息息相关, “以人为本”, 并且提倡绿色建筑, 这与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有异曲同工之效。

2. 传统文化的设计特点

如果想要传承并发展传统建筑文化, 那就应该了解传统建筑文化的设计特点:我国的传统建筑单体多是由三个部分组成, 屋基、屋身、屋顶, 且以木结构居多;形状多样, 有长方形、正方形、八角形等棱角分明的建筑形态, 并且我国古建筑多以群体的形式出现, 如宫殿、四合院、寺庙等。我国传统建筑在装修上也是极为讲究的, 各个组成建筑的构件都要进行美化, 如雕梁画栋等, 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和等级, 所应用的图案与色彩也是不同的。最简单就拿建筑前的台阶来说, 这本是进入室内的附属构件, 我们的古人将其进行雕饰, 在周边配套加以栏杆, 即可彰显出建筑的雄伟;门窗的装饰也极具特色, 也加强房屋的立体感。虽然传统建筑中没有吊顶等装饰, 但常将室内顶棚上的天花进行装饰。此外, 传统建筑很注重环境, 强调园林设计, 强调场所之意境, 使建筑既有观赏的效果又可以使建筑成为园林中的景观, 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 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

要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传承, 必须首先做到对现有古建筑、古村落、古街古迹的保护。具体应做到以下两点: (1) 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 对我国传统的建筑物进行保护, 保护传统建筑就是对我国历史的保护, 就是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保护中不断的创新与发展, 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 针对传统文化展开全面的宣传和教育, 并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 进一步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使其融入到现在的建筑设计语汇之中, 使之找到新的载体, 重现生机。只有把传统的建筑进行保存, 才能方便世世代代的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 中国特色的传统建筑才能永远的发展, 例如北京的四合院、江南的古村落等等。

2. 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今社会要想得到发展, 就是使现在的建筑吸收中国的传统精华, 并使其与现代建筑做到良好的融合, 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到现在的建筑设计中,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

(1)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部分人认为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发展就是模仿传统建筑, 其实这样的观点是不对的, 完全模仿的传统建筑已经不适用于现在人们的生活, 就北京的西客站来说, 从设计上来说, 北京西客站的设计原意是想要把我国传统的建筑特色与现代的建筑进行融合, 所以在建筑的顶端加上了一个传统式的亭阁, 但这“画蛇添足”的设计是北京西客站的设计成了一大败笔, 当然, 不仅仅是这一点, 内部的设计也是一样, 西客站就是传统因素与现代生活没有完全地结合, 设计的方向性错误, 北京西客站是一个人流量特别大的地方, 作为车站最重要的就是乘客能最快的登上火车, 而北京西客站却恰恰相反, 当然, 不是所有的模仿都是错的, 只是要求设计者把握好数量, 这样才能促进质量的发展。

(2) 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的结合与发展

通过北京西客站的例子表明, 如何能让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进行完美的融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又一话题, 如果为了保护传统文化元素, 而将传统建筑的元素强加给现代建筑, 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还会让人觉得是建筑的一大败笔, 如果抛弃传统建筑文化, 盲目的去借鉴世界风格的建筑文化, 那便是抛弃了中国的历史, 没了根本, 所以这种方法也是不可取的。由于建筑是要坐落在自然环境中的, 所以不能轻易地就进行尝试, 同时建筑物的完成也是一项艺术品;综上所诉, 建筑的创新必须要科学的设计, 由中国的建筑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每个阶段的建筑都是有各自的特色的, 所以我们应该真正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与探索, 只有真正了解那博大精深的文化, 才能建起与现代文化进行完美的结合, 传统文化不是简单地传统风格与格局, 而是传统建筑的内涵与深度。传统的建筑是通过不断的传承、创新, 从而延续至今的文化, 所以我们应在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上, 加之现代人们的生活特点, 使传统文化在现代发扬光大。

四、结语

传统建筑文化的历史就像一条川流不息的长河, 一直不断在变化, 不断的吸纳, 创造出了具有各个时代特征的建筑风格, “凝固的历史”由此而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 建筑业的不断进步,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需要的是在传统回归的过程中走开阔创新的路, 让中国建筑文化的精神继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06) .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 篇8

一、编辑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梁启超写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 认为“地球上古文明国家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 这是“四大文明古国”概念的早期雏形。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很多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一般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但是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 (即梁先生所称“小亚细亚”) , 皆在战火中灰分湮灭, 漫长华夏5000年历史中, 历经战火和政权更迭, 中国的许多方面都不断发生着变化, 但是中华文明却始终延续, 所以中国是最古老的且持续存在的文明。作为文明的载体文化, 文化的载体是书籍, 负责编辑书籍的编撰官在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世袭王朝政体下, 始终承担者书写历史、传承中华文明的重任。

东方民族作为世袭的农耕部落聚合的社会, 较之西方游牧民族聚集的社会体系, 其生活节奏和环境的稳定性, 更有利于对书籍的编撰工作, 所有文化的传播, 公民的教育多借助于书籍实现。千百年来, 先贤学者从文、史、哲、经等传统学科入手, 对这些经典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博大精深的研究, 但从编辑学视角着墨的不多。原因无它, 因为编辑作为一项工作是古老的, 而成为一门学科则是新兴的。在《词源》中对编辑的释义为“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编成书刊”, “编辑”一词最早出现在《魏书·李琰之传》:“前后再居史职, 无所编缉。”后在唐真卿《〈干禄字书〉序》:“不揆庸虚, 久思编辑。”和宋苏舜钦《题〈杜子美别集〉后》:“今所存者才二十卷, 又未经学者编辑, 古律错乱, 前后不伦。”也有出现。但是仅以“整理、加工, 编成”解释编辑, 不但未能涵括近代以来报纸、期刊和电子出版物出现后的编辑工作的全部意义, 也淹没了浩瀚历史长河中诸如孔子、司马迁、班固等大师的历史贡献。其中在对中国文学的传承中, 古代国人体现了三个阶段的编辑智慧: (1) 堪称编辑学“元理论”的“述而不作”与“以述为作”; (2) 展现大视野、大格局和大气度的“会通古今”; (3) 肯下硬功夫的“分类编目”。

二、传统编辑文化传承的现代意义

1、入行之初“述而不作”

“述而不作”语出《论语·述而》, 原文是:“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窃比于我老彭。意为只是继承延续, 不创造发明。这种态度最适合于初入编辑行业的“天子骄子”们, 现今大学教育强调程序和范围, 在既定的范围内按程序选修足够的学分, 即达到毕业的水平。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处的产品往往千人一面, 缺乏新意。即使借助互联网等科技手段, 信息爆炸时代吸取知识、信息, 但不可否认, 我们的年轻同志所宣称掌握了大量的信息, 往往是碎片化、章节化、断面化信息的堆砌, 缺乏系统的梳理与规范。

对于行业内的新同志在明确编辑要求的基本技能后, 面对大量的、系统化、专业化的文章, 应保持吸收、为我所用的态度。作为《论语》的作者, 孔子最早对编辑及其对象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位。编辑面对编辑对象时, 最主要的职责是“述”, 而不是“作”。正如有论者所说, “所谓‘述而不作’即尊重史实, 保持原来的文章, 不无根据地想象乱编”、“保持原作的文辞, 不随便添加己意”。年轻同志们应该有海绵的精神, 以吸取众家之长为首要任务, 暂时无需“激扬文字、挥斥方遒”。

2、谋求发展“以述为作”

当编辑的本专业知识达到相当的积累和沉淀后, 自然会基于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 按照现行规范自觉的、有目的的进行策划、选编、加工、定稿、校对等一系列行为。这是作为从业人员, 编辑初步具备了对社会文化的选择、积累和创新, 同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对编辑文稿进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塑造。

现今编辑从业者工作的平台逐步从书刊、报纸、期刊等纸质媒介转向电子媒体, 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和兴起, 使得编辑的客体和对象更加丰富和复杂, 给编辑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于是, 当今报刊、网络将编辑主体性无限放大, 编辑不叫编辑, 而是冠以“策划”、“主持”、“版主”等, 把编辑工作当成“包装”工作, 对原创性作品任意“装扮”, 以适应市场所需。还有一种现象, 正如编辑家崔道怡所言, “近年国情民风, 求名胜于务实。编辑无名, 不甘冷落, 顺应潮流, 改弦更张。对一般作者, 是‘老爷’和‘老板’, 把稿件予夺当交易筹码;对名家大腕, 是‘清客’与‘掮客’, 在精神产品商业操作中逐利求名。”由此观之, 在目前情况下, 我们的编辑是否应该稍稍回归到正常的编辑职业定位, 以“述”为“作”, 特别要对于文学家、艺术家原创性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形象, 持尊重的态度, 不要随意改削, 弄成千人一面、时髦媚俗, 以迎合大众商业消费潮流。

3、初露峥嵘“会通古今

“会通古今”对于现代编辑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会通”仍然是成就编辑大家的必由之路。处于信息时代的出版传媒行业, 价值取向强调“精”和“杂”两个极端方向。通常对于非学术类编辑家为“行家”, 对政治类和专业技术类编辑家为“专家”。不管是要当好“行家”, 还是要做好“专家”, 都要求现代职业编辑不仅要“会通古今”, 而且还应该加上“会通中外”, 要有国际视野, 世界格局。第二, “会通”仍然是编辑优秀书刊的重要方法。改革开放之初, 一批当代编辑家编辑的几种“走向世界丛书”, 就体现了会通中西的视野, 产生了很大影响, 可以说重新开启了国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融通之路。当下一些编辑游走于传统媒介与电子媒介之间, 杂取各类材料, 编辑出版了一批崭新的“边缘”出版物, 可以看成新形势下的初步的“会通”。

纵观历史, “会通”的编辑思想, 孔子开其端, 继孔子、司马迁会通编辑思想之后, 刘知己的《史通》、杜佑的《通典》、郑樵的《通志》、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章学诚的《文史通义》都闪烁着贯通古今的“会通”编辑思想, 贯穿了疏通知远的历史借鉴精神, 从而形成了我国编辑学的优良思想传统。

4、臻化大家“分类编目”

作为编辑大家, 最高境界仿佛武林高手“无招胜有招”, 手中“无剑, 以身为剑”, 不应在拘泥于文章本省, 而应着眼于“辨真伪、找缺失、分门类”。其中又以“分门类”最为见编辑的毅力和功底。通观孔子整理《尚书》、《鲁春秋》, 司马迁编撰《史记》, 清纪晓岚统编《四库全书》, 以及今天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图书分类法》, 古人和现代人给图书分类是需要大智慧和大毅力的。对出版物的分类是从大处着眼, 而编辑目录则是一件费时费力的细活。目录是目和录的合称, 目是指书名或篇名, 录则是对目的说明和编次。现在我们看到的各类书目, 从汉代刘歆的《七略》到清代张之洞的《书目问答》, 包括历代宫廷藏书和私家藏书目录, 为数之众, 蔚为大观。可以想见, 如果没有古代编辑家们在分类、编目、辨伪、辑佚等方面下的硬功夫、死功夫, 我们今天面对的浩瀚典籍仍将是一盘散沙, 后来者只能“望典籍而兴叹”。我们今天面对的书刊种类更多, 数量更加浩繁, 有纸质的, 有电子的, 还有网络版的, 对其进行科学分类, 使得现代文化的精华凝聚成典籍, 传诸后世, 还有艰巨的工作要做。尽管互联网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 图书期刊分类编目获得了前人难以想象的技术支撑, 但由于市场经济大潮和文化消费主义盛行, 海量的图书期刊及其网络版难免泥沙俱下, 需要下功夫花时间去选择整理归类。现在各类《年鉴》承担了聚集和保存精华文献的责任, 但质量不尽如人意。古代编辑家对国学经典的分类编目中表现出的孜孜以求的精神, 仍然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综上所述,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贤们在中国文化所体现的大智慧, 使他们成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甚至藏书家。同时, 他们也应该是伟大的编辑家。从编辑学的角度来研究继承古今先贤的编辑思想、原则和方法, 对于现代编辑学的发展、现代编辑的职业定位、现代编辑方法的拓展创新、现代编辑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增强, 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敬亚平:《国学经典传承中的编辑智慧及其现代意义》,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1, (3) 。

[2]崔道怡:《老编辑说编辑》, 《文艺报》, 2009-11-03。

[3]杨军:《编辑文化论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3, (7) 。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 篇9

1 传统文化与国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广的关联

1.1 溯往:基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一直是我国国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广的核心吸引

早在1984年出版的《中国地理大百科全书》就曾指出, 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 各种形态的文化均可以成为吸引旅游者的因素。我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 多样的形式一直是我国入境旅游中对外着意展示的核心吸引物。从现阶段国家旅游形象品牌化实施主体国家旅游局的各种外宣资料, 各地各级旅游主管部门的旅游资源外宣文本、海外合作旅行经销商主推的旅游路线, 无不深刻有“历史”、“文化”与“遗产”烙印。同时, 国外旅游指南如《探索中国》、《孤独的星球》等, 其对中国旅游的展示也无不对中国传统文化浓墨重彩, 如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苏杭的亭台楼阁、保定的北方特色民居、北京胡同人家的鹦鹉笼子、妖娆华丽的丝绸、各色纷呈的小吃, 无不吸引着古往今来纷呈沓至的海外游客。另一方面, 境外受众的认知也对其进行了佐证, 如2007年美国CNN新闻集团委托Synovate咨询公司完成的《中国旅游业全球认知》、2008年南卡罗来纳大学受中国旅游局委托完成的《美国“婴儿潮”旅游者的出境游意向对中国的印象》等调研结果表明, “历史遗迹”、“自然景观”、“艺术文化”、“传统节日”等具有较高知名度, 是受访者最感兴趣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3》显示, 对于国外游客而言了解中国特色文化以及游览观光仍是主要目的。Google于2013年7月发布的《中国入境旅游白皮书》同样显示,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最让国外游客心动。总而言之,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是我国入境旅游在国际视阈中一直以来的核心吸引。

1.2 观今: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是国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广发展态势的内在诉求

信息传播方式、大众获取信息媒介偏好的变迁, 使旅游境外推广方式也随着发生深刻变化。当今依托新媒体和事件营销的智慧型推广已成为重点。我国旅游市场推广部门针对目前这种新态势, 对于国家旅游形象的对外推广也在由粗放静态推广开始着力发展为集约动态推广。在“美丽中国之旅”的国家整体旅游形象统领下, 在传统国外旅游展会和旅游推介会的基础上, 一方面逐渐注重依托新媒体开展靶向度、精准度更高的境外推广活动, 另一方面, 在常规境外推广的同时寻找机会利用公众关注事件借势引爆, 以较低成本获取国际受众的高关注度。前者如2013年启动中国旅游海外推广网站, 开设Facebook与Twitter账号, 上海、青岛、辽宁、新疆等地推出旅游政务网的不同外语版本。后者如较早的如基于北京奥运会开展的“2008北京:中国欢迎你”活动, 近期的如2013年“诗画浙江”LOGO全球征集活动等。推广活动是一种外在的展示形式, 其魅力的深层支持来自于其旅游业自身各层次各环节的内涵支撑。旅游作为一种发展和享受性消费, 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消费功能, 是一种生活消费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的较高层次需求消费。这种精神消费需求赋予旅游业“灵魂”即文化的特殊重要性, 而基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一直是中国旅游在国际视阈中的核心吸引。因而, 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赋予旅游产品传统文化魅力内涵, 给予国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广的内在支撑, 是当下纷繁旅游境外推广活动提升效用的内涵支撑诉求, 也是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驱动力来源。相反, 失去文化特质内涵的推广活动就只能不断地流于形式炒冷饭。

1.3 展未:传统文化将是入境旅游新常态下国家旅游形象的内核

随着“改革红利”成为新一轮旅游的主要驱动力, 我国入境旅游将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迈入到稳健理性增长的新常态。未来, 休闲旅游日趋发展成为全球大众的生活方式, 民众更倾向于选择基于差异性的相似性旅游产品。基于此, 我国国家旅游形象的境外推广在基于差异性的历史遗产展示的同时, 将同时注重基于相似舒适性的社会文明、国家富足的国家旅游形象的展示。在以往的基于自然人文遗产的旅游形象宣传中, 中国传统文化自然是不能缺席的, 但是在未来旅游新常态下, 中国传统文化的角色仍然不能弱化。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继承的中国传统文化依然是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内核。原因有二, 其一, 国外游客翻山涉水, 不远千里万里远足中国, 追寻的肯定不是滥觞于自身国度司空见惯的文明的重现。追踪所有文献结论或调研成果, 对于所有来中国的西方人而言, 在众多吸引物里面, 最突出的当属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世界上幸存的最古老的文明”, “五千年不间断的文化”, 对西方旅游者最有吸引力的形象要素应该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即使是在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旅游行程中, 基于文化底蕴的舒适性休闲才能提供满足游者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消费需求。其二, “传统文化维度, 打开的是旅游者重新审视中国的新视野、新的理解渠道”。入境游客通过对中华民族辉煌文明的感知, 输入视阈的不仅是传统文化, 还有现代文明, 其给存在中西文意识形态隔阂和抗拒文化“殖民”输入的国外受众提供了可能性的中国文化进入路径。入境旅游者在审视其他民族历史上的智慧和创造时, 也会激发其跨越狭隘民族主义偏见的对于人类共有伟大历史痕迹的认同。2013年“美丽中国之旅”被正式确定为中国国家整体旅游形象, 其不仅涵盖“自然美、人文美、生活美、饮食美等多个方面”, 也涵盖历史美、文化美等方面。基于此, 未来入境旅游新常态下, 传统文化仍然是国家旅游形象的内核。

2 基于旅游境外推广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均有深刻影响, 旅游海外推广活动推动的国际视阈下国家旅游现象的最终呈现, 是传者引导形成的底版形象和受众的游历修复共同作用最终形成的结果。基于此, 结合旅游境外推广活动过程中的不同环节构成, 基于旅游形象载体 (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塑造) 、特殊传者 (出境游客) 、实地受众 (入境游客) 三个域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承继, 以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同时最大限度地协同促进国际视阈下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塑造与提升。

2.1 基于形象载体的传承: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品牌塑造

旅游文化是旅游吸引力的源泉。基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一直是我国入境旅游的核心吸引, 是各种调研中境外潜在消费者对我国旅游较感兴趣的存在, 也是适应旅游未来发展态势的产业内核。

(1) 结合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旅游产品开发。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具有全球视野中无可比拟的人文遗产。其范围广博, 涵盖哲学宗教、文化典籍、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风尚、文物宝藏, 衣食住行等多个领域;其形式多样, 宗教类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艺术类如兵马俑、石窟、玉雕、壁画、书法等;民艺类如福建舞龙、唐山皮影、平遥泥塑、山西面塑、北京糖人等;戏剧类如昆曲、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河北梆子等;建筑类如北京故宫、苏杭园林、徽州民居、湘西吊脚楼等;饮食类如川菜、粤菜、湘菜、鲁菜、淮扬菜等。这些我国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 是我国旅游产品针对入境游客开发可供依托的重要资源。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基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旅游资源开发, 一方面是对长久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及创造性地开发利用, 充分发挥其效用和价值;另一方面, 基于传统文化的旅游产品深层隐含的文化内涵可以赋予其于国际市场上更大的影响力和被关注度, 也给纷繁多样的旅游外在推广提供内在的持续吸引力来源。

(2) 结合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旅游产品品牌打造。

截至2014年6月, 我国共拥有世界遗产47项, 其中世界文化遗产项33项, 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项4项。我国拥有的这些世界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整个发展历程中传统文化精华的荟萃, 也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其具有的历史记录、文化传承及价值认同等功能使其在国际上具有珍稀性与较高知名度, 这使得以其作为旅游资源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对于入境旅游而言具有很好的先天条件, 但同时其又具有脆弱易损性, 因而在开发中必须注意方法和方式。从古村镇、历史街区、城市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视角出发, 基于目前已经实施的世界遗产开发模式, 如双村、轮休、台前台后、生态博物馆等开发模式, 借鉴国外的分区开发、主题开发、游客感知等模式, 将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融合到一起, 打造国际视阈内中国旅游的知名品牌。如丝绸之路、万里长城、香格里拉等经典路线, 借助世界遗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承继和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我国旅游的吸引力, 塑造中国旅游名片。

2.2 基于特殊传者的传承:重视个体符号“人媒介”, 规避分裂性表演

国家旅游形象的境外推广中, 出境游客个体境外有意无意的与国家旅游形象基调不符的不当表现, 会使我国旅游的境外推广活动苍白乏力, 缺乏内涵支撑。如中国游客在境外于公开场合大声喧哗、在地铁进食、在博物馆触摸文物或展品等行为, 很影响国外受众对我国国家旅游形象的感知与形成。出境游客“人媒介”作为传递国家旅游形象的信息符号的中介物, 其重要性一方面体现在其是戈夫曼拟剧论视角下国家旅游形象“剧班”中出场频次最高的“表演者”, 另一方面, 人媒介在信息符号的互动中不是简单的信息传达与接收模式, 而是“在人类行动的刺激与反应之间插入了一个解释过程”, 淡化了有关国家旅游形象本身客观信息的重要性, 对国家旅游形象的对外展示起到建构和重构的作用, 而不是普通的呈现。随着2012年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客源国, 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 这个数量庞大的形象信息传递者群体“分裂性表演”现象的存在会使国际旅游整体形象的海外推广面临巨大挑战。针对部分中国游客境外不文明现象和违反约定法规的行为的频繁发生, 仅仅依靠《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等法规制度来强制性解决是远远不够的, 应从全社会的角度, 承继中华民族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传统道德素养和文明礼仪, 对整体国民素质进行提升。

(1) 出境者个体符号的传统文明礼仪传承。中华民族向来对文明礼仪比较注重。“不学礼, 无以立”,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 以有礼也”, “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家无礼则不宁”, “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 譬之犹权衡之于轻重也, 犹绳墨之于曲直也, 犹规矩之于方圆也, 既错之而人莫之能诬也”, 这些存在于《论语》、《晏子春秋》、《荀子》等古籍对于礼的重要性的描述无不证实着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礼仪之邦。而对于文明礼仪的具体表现, 《弟子规》指出“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管子》指出“衣冠不正, 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 则政令不行”, 《礼记》指出“忠信, 礼之本也”, 《论语·子路》提出“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学而》提出“君子不重则不威, 学则不固”, 《礼记》中认为“礼尚往来。往而不来, 非礼也;来而不往, 亦非礼也”。这些表述有的涉及衣帽服饰, 有的关乎言行举止, 有的论及礼尚往来, 从不同角度对文明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进行阐释。当然, 外在形式可以随着具体时间和情景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文明礼仪的内涵属于中华民族遗传不变的基因编码, 即尊重他人, 包括他国的风俗和文化。因此, 我国部分出境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诸如2013年韩国济州道警察厅通报的横穿马路、在禁烟区吸烟、乱扔烟头、随意丢弃垃圾、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耍酒疯等, 大可避免与自省。而另一方面, 我国传统文化里有“入乡随俗”的说法, 宋代王安石也曾言曰“礼贵从宜, 事难泥古”, 礼仪在不同时期在不同地域表现形式不同, 不同拘泥于刻板旧制, 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实时变通。如我国出境游客广为诟病的“大声说话”、“聚众拥挤”等现象, 基于跨国度跨文化的差异, 在争取旅游目的地国民众对我国习俗的理解尊重和避免目的地对中国游客双重服务标准的基础上, 我国出境游客也可适当节制, 适应目的地的民俗乡风。

(2) 社会民众的道德素养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修身的重要性, 儒家经典《大学》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制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把自我的“修身”排在首位, 认为只有“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要注意日常言行的“修身养性”。对于个人为人道德素养要求的如“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见贤而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陈弘谋更是提出“待人要丰, 自奉要约, 责己要厚, 责人要薄”, 孔子提出为人的标准“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这些内容围绕的宗旨无不是要求个人要具有良好的修养和美德, 宽人责己、谦虚谦让、乐于助人、刻苦自强等, 其也正是我们中国民众的优秀品质和魅力性格特征。具备这样修养的人呈现在入境旅游者视野下才于国家旅游形象的建设有益。再者, 我国目前国家旅游形象的对外推广是政府主导模式, 近年“人媒介”的个体符号作用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狭义上意指出境旅游者, 广义上涵盖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所有于当地生活的中国居民。无论是广义的民众还是狭义的出境旅游者, 都应该“修身养性”、“见贤思齐”、“有德有礼”。而出境者作为形象“演出”出镜频率最高、与国外受众直接接触, 对于“建构”“重构”国家旅游形象具有重要意义的群体, 更是责无旁贷。

2.3 基于实地受众的传承:入境者第三只眼视野下的中式生活文化传统承继

旅游境外推广的受众包含两部分:具有中国旅游真实体验经历的入境旅游者和没有此类经验的单纯的潜在消费者。前者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还是传递者, 是不同于潜在消费者亲临实地的目击者和感受者。其基于真实体验的口碑再传播, 在当下网络环境中对于我国旅游的境外推广更具意义。因而, 入境游客是一个特殊的实地受众群体。克里普彭德于1987年在《度假者:理解旅游和休闲的影响》一书中, 把这个“精心的来客”群体喻之为“长着第三只眼的人们”。马诗远在《国际旅游传播中的国家形象》中指出, 中国人及其生活方式是这些长着“第三只眼”的入境者在旅游行程中探寻和感受真实中国的重要信息符号。其视野里中国家旅游形象的生成, 其信息并不仅源于风景, 更来源于与旅游地普通民众的接触体验。如《一封中国来信》里面大街上自得其乐的卖包子小摊主、Chunks of China里热情善良的西安旅游景点附近普通居民, 还有《云之南》为给患有小儿麻痹症女儿治病终日奔波的母亲等, 这些对景观之外普通中国百姓真实生活的展示无不让国外受众感动于其生活的淳朴, 更使很多生活在个人主义文化里的西方人无不动容于中国普通百姓对家庭对集体的无私奉献。普通民众展示的个人状态及生活方式是一个国家、民族最真实的存在。“这些在中国人眼中几乎算不上旅游产品的符号, 却在外国旅游者的眼中变成旅游体验中不可获取的中国印象”。

(1) 构建和谐家庭。传统文化有言“家和万事兴”。帕森斯认为, 家庭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 其不是独立于真空的存在, 而是执行着有助于社会整体的保存、整合与连续的功能, 是世代继替的重要场所, 与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连。作为传统文化的构造者和承载者, 家庭的和谐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尔雅·释训》提出“善父母为孝, 善兄弟为友”;《弟子规》指出“兄道友, 弟道恭”, 《左传》提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姑慈妇听”, 《史记·五帝本纪》言:“父义, 母慈, 兄友弟恭, 子孝, 内平外成”。这些都是警示和教育普通民众如何与家庭成员和谐相处, 这些家庭文化更是在司马光《家范》、朱熹《家礼》、颜之推《颜氏家训》以及民间的《家训》、《家诫》、《家规》里面俱有体现。在全球化语境带来的文化碰撞中, 大众个人生活观念及婚姻家庭方式都受到深刻冲击和影响的背景下, 立足于普通百姓家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承继, 创建优秀传统家庭文化, 构建中国新时代和谐健康的个体家庭生活模式, 不仅是个人幸福生活品质的提高, 同时在入境旅游中, 与景区联动, 向国外入境游客真实展示我国社会文明和居民幸福生活, 有助于改革红利在旅游业的释放, 助推入境旅游发展。

(2) 创建和谐社会。社会的和谐有助于游客在入境旅游行程中全面感受我国社会文明的重要来源。墨家主张“兼爱”, 佛家提出“因缘和合”, 儒家倡导“和为贵”。北宋林逋更是提出“内睦者家道昌, 外睦者人事济”。这些言论都从不同视觉阐发了社会中立身处世的和谐思想。旅游业是一个高度敏感的行业, 其对社会环境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 一个和谐的社会才会在国际旅游市场中具有强大号召力和吸引力。基于传统文化, 借鉴其优秀传承, 构建和谐社会, 既利于提高我国民众的生活质量, 又提升我国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尤其是在目前新媒体环境下, 大众文化分化、网络文化重构, 外来文化温和的“离散性作用”解构着传统相对固定的社会文化场域, 传承优秀传统生活文化, 树立正确社会精神导向就显得弥足珍贵, 更是在旅游活动中向入境者展现“美丽中国”的本源所在。

摘要: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一直是我国国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广的核心吸引, 也是其发展态势的内涵诉求和未来旅游新常态下的内核存在。基于此, 结合国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广活动过程中的不同环节构成, 从形象载体、特殊传者、实地受众三个域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以承继优秀中华民族文化并协同促进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塑造与推广。

关键词:传统文化,旅游推广,形象载体,特殊传者,实地受众

参考文献

[1]岳文典.公共外交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分析[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2013:21-23.

[2]李旭旦.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人文地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

[3]匡林.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2:97-103.

[4]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4[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4.

[5]马诗远.国家旅游传播中的国家形象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0.

[6]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2013旅游服务警示第11号:出境旅游要约束自己的行为[EB/OL].[2013-6-20].http://www.cnta.gov.cn/html/2013-6/2013-6-20-9-17-52944_1.html.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 篇10

一、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及传承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传承现状

我国的音乐教育课程与传统音乐文化之间衔接不够密切,甚至存在脱节的现象,这也是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并不了解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所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空间逐渐减小。在我国校园中,通俗音乐是音乐教学中更趋向于的方向,无论是教学的内容还是方法,这也是在我国儿童中广泛演唱流行音乐的主要原因。而我国的传统音乐中,例如很多民歌、小调或戏剧,很少出现在校园中作为音乐教学内容,与此同时,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网络,播出流行音乐的频率远高于我国传统音乐,从接触频率来讲,儿童经常接触流行音乐,不接触我国传统音乐,这也是导致影响我国传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方面。

(二)学前教育配套设施落后

我国的学前教育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特别是音乐教育课程,专业的音乐教师较少,他们大多不能有效开展关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课程,教学质量也有待提高,加之学前教育的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使得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学前教育的普及工作更加艰难。但是,很多农村等落后地区的学前教育情况则更加突出,他们没有专业的音乐器材,更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很多学前教育课程仅限于教给儿童演唱少量流行歌曲,对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开展情况受到严重的阻碍。

(三)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方面生搬硬套,缺乏创新

有的地区学前教育开展了关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但是课程设置较为粗糙,大多数是停留在复制借鉴的层面,是将很多传统音乐文化的知识生搬硬套带进课堂,很少有音乐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意识,很多民族精华的东西无法传授给学生,学习也无法从中领会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加之学前教育的儿童本身理解能力及接受能力有限,仅仅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知识点传达给他们,会使学生失去对传统音乐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心理,反而适得其反。

二、学前教育对传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建议及对策

根据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针对学前教育传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及对策,以期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具体如下:

首先,更新教材内容。将现阶段的学前音乐教育的相关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加入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丰富教学知识,积极培养学前儿童的音乐意识,让他们关注传统音乐文化,不断引导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优化课程设置。在传统音乐欣赏课程中,要根据学前儿童的音乐发展特点,激发学生在学习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时,激发对民族文化产生的强烈情感。此外,还应当开设演唱传统音乐的课程,不断强化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加强儿童的传统音乐意识。还可以在课堂上将带有传统音乐的民族器乐作为教学内容之一,让学生通过掌握民族器乐的使用方法,来了解传统音乐文化。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前音乐教育离不开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因此要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的音乐师资队伍,让他们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健全学前音乐教师的教学体系,为我国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奠定人力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需要得到传承,学前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不断强化传承意识,加强对教材、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将培养学生传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作为学前教育的重中之重,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取得学前音乐教育的时效。

摘要:我国拥有源远流长的传统音乐文化,其丰富多彩的内涵是伴随着我国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发展的,但是,当前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珍贵品种正在面临着消失的危机。作为音乐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则是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时,从学前教育抓起可以有效提升学前儿童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鉴赏力,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本文将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着手,阐述学前教育对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积极作用,并根据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传统音乐,学前教育,传承

参考文献

[1]任华清.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当前高校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艺术百家,2014,06:231-232.

[2]张译文.学校音乐教育和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及保护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171-172.

[3]蔡朝霞.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大学的传承与创新[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8:81-84.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 篇11

当今社会,我们所看到的现状是,能写一手好字的人越来越少,坐姿和执笔不正确,笔画笔顺错误颠倒,不讲究字的间架结构,中小学再也见不到毛笔描红课了,而且背离传统书法艺术的“狂怪体”也渐渐侵染书坛。眼见根植于中华民族智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中国书法艺术,很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或今后的两、三代人中消失,我们能不着急吗?是危言耸听吗?不是!所以,我们需要大力发扬和继承中华文化的文明精髓,与此同时,大力发展中国传统书法艺术。

爱新觉罗启骧,字滕伯,1935年生于北京,清雍正皇帝第九代孙,当代著名书法家。启骧幼年深得祖父毓逖(毓逖——清光绪帝禁卫军统领,与齐白石交往甚密。)疼爱,受书画艺术氛围熏陶,培养了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观。

1955年,启骧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后担任高级工程师一职,从事工业及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1978年,启骧师从堂兄启功,潜心研习中国传统书法。1998年,兄长启功为他的作品集《启骧书艺集》作序时写道:“所好晋唐名家之格,骎骎可入百年宗匠之藩篱,而谦抑为怀,临古弥笃。”

启骧热爱体育,青年时代曾是北京市足球代表队队员。1990年爱新觉罗家族40多位书画家为亚运会捐赠书画作品近二百幅(包括溥杰、启功的作品),并在日本展出,启骧作为家族的代表到日本参加开幕式并进行交流活动。

1991年,启骧书写的奥林匹克宪章基本原则的精制册页,做为国礼在瑞士洛桑赠送给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并被国际奥委会博物馆永久珍藏。同时,他的书法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天安门贵宾楼、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以及国内外朋友广为收藏。

启骧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辅仁大学校友会美术委员会副会长。

翰墨一生传承文化

愛新觉罗家族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清朝的皇帝也被后世公认为个人修养和文化思想居高。爱新觉罗家族至今名人辈出,例如大家所熟知的爱新觉罗毓峨、启功、启骧……他们因何成长为有所建树的人,启骧先生讲到流传于先祖雍正教导子孙的至理名言——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

启骧说:“立身以至诚为本。一个人立志要做一件事情时,必须‘至诚’。以诚信、谦卑的态度去追求理想中的目标与事业,孜孜不倦,方是做大事者的风格与气度。”

而“读书以明理为先。一个人读书、求学的目的,首先是要让自己学会为人处事。”是启骧先生对于先祖之言的领悟。

据有记载的文章介绍,清代皇室家规甚多,对子女学业要求极其严格,对皇子师父的挑选更是严格。皇室的家族成员颇有一番不得不成器的使命,这大概是这个家族人才辈出的原因之一。

启骧先生出生在一个战乱的年代,连年的战争和动荡使得当时还年幼的他没有机会享受几年皇室后裔的优越生活。但是,“老家庭”里浓郁的艺术、治学气氛深深的影响着他。祖父毓逖与国画大师齐白石交往甚密,外出时也总喜欢把自己的长孙启骧带在身边。回忆起童年与祖父在一起的时光,先生很开心:“爷爷特别喜欢我,带我去见齐白石。我见到齐白石时,他很高兴,很喜欢我,当即赠予了我一些珍贵的礼物。”

启骧说:“那时候的我就开始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亲眼看着那些书画家写字作画,受益匪浅。看到他们怎样握笔、运笔,感受到他们写字的节奏和神韵,然后我开始模仿,自己鉴赏力的功底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积累的。现在,我们很难看见这些传统的好东西。”

五千年的文化该如何传承

启骧先生多年来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特别是汉字文化,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传播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国书法文化“文字美”的内涵。

世界上,拥有书法艺术的民族屈指可数,其中,唯有中国书法,具有最悠久的历史,传播得最为广泛,同民族文化保持着最密切的关系。书法风格与审美意识的发展代表着民族文化的表征,是时代审美风尚和审美趣味的体现。

启骧说:“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美术之魂。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对本民族源远流长文化的理解,后果非常可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指导生活与实践的价值。我们的《道德经》、《论语》,这些著作都很好的为我们提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如何和谐相处共存的道理与经验。所以,我一直致力于探索该如何将中国书法文化的灵魂与精髓传播下去。”

先生倡导作为华夏子孙,作为一个使用汉字的中国人,人人都应重视汉字的书写,写得一手好字,写毛笔字不等同于书法,书法是一门学问,是从汉字学中分离出来而独立的高级艺术形式。

汉字的简化适应了快节奏生活的需要,这是它进步性的体现;但是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汉字的内涵却省略了情景与韵味。研习书法的人,应该多一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多一些对繁体字的认识,这是保护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可以做到与应该做到的事情,更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现在很多人以设计流行的签名为美,以别人看不懂的怪异文字为时尚,这些都有悖于真正“文字美”的内涵。

先生从理论阐述了指导实践的方法,在继承与发展的问题上,先生尤其强调先继承后发展的原则。在继承历代先贤的基础上,去认识什么是文字美,理解达到美的法则与方法,尤以方法的正确与否视为成败的关键所在,他不断强调要能识别美才能创造美的艺术——“如果不知道什么字是美的,就不可能写出美的书法来,好的书法作品会带给人一种享受”,启骧先生所讲的道理看似简单,却令人回味。

研习之功在于“法”

启骧先生是书法界的大家,如何继承中国书法的精髓,先生提到:研习之功在于“法”。启骧说:“研习书法者要注重学法不学体,既要掌握好法的重要性、又要循序渐进形成自己的风格。”

启骧先生几年前开始归纳整理中国传统书法之“法”,本着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到今天已经写下了几万字的笔记和例字。这些书法的“法则”对于书法研习者的学习至关重要。先生特别强调书法研习者要有规则意识,不要以哗众取宠的创新而抛弃中国汉字的书写精髓。他说:“不仅是研习书法,做任何事情都要注重规则,任何事物也都有它的规则。”

书法与用毛笔写字是两个范畴里的概念,一个是艺术,另一个是实用。上千年来,中国传统书法的目的是研究怎样把汉字写美。创新必须以继承为基础。只有在掌握了书法的基本技法以后,熟能生巧,逐渐进入所谓“随心所欲”的境界。先生用十六个字高度概括了继承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有法无法,无法有法;学书在法,奇妙在人。

习字做人淡泊明志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非常注重一个人德行的教育、情操的培养,先生的翰墨人生,也处处体现传统文化的德行与礼教,值得后辈借鉴的地方颇多。其一,平易谦和、规矩做人,注重人格的修养,耐得寂寞与坎坷、经得荣辱与变迁,心态平和方字如其人;另外,先生可以将艺术间内在的相通互融与书法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既有文人的气韵又有将帅的雄风。

许多年来,慕名上门求教于先生的人络绎不绝,都希望做启骧老先生的门生,而他却对收徒一事表现得既吝啬又着实慷慨。

启骧先生在2006年初夏口述的《启功大哥,我想念您——纪念启功大师逝世一周年》的文章中写道“大哥的言传身教使我懂得,书法不仅是一种技能,一门艺术,更是一个人的品行和修养。”并以“习字做人、淡泊明志”八个字作总结。所以,先生对门生的要求重在德行,而非金钱。面对品行好、有天分的学者,先生的言传身教是慷慨而无私的。他说:“研究艺术要准备好为之献身,踏踏实实地勤奋地去钻研去苦练。如果把物欲的成名放在心上当目标,很难领悟艺术的真谛,很难取得成功。

中国书法之美的奥妙

采访是在启骧先生家中进行的,客厅的墙上是一幅丈二整纸气势磅礴的行书作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幅作品曾多次获得外国友人的褒奖。面对那些金发碧眼的外籍人士称赞自己的作品时,他也曾惊讶——他们懂书法吗?也许,他们不一定能看懂中国字,但艺术之美,没有国界;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认同,没有国界。中国书法之美的奥妙宛如一首动听的交响乐。

启骧说:“一幅书法作品,就像一首乐曲,一个字就像其中的一个小节,而笔画就像其中的一个音符。作为整幅书法作品,首先要讲究总体结构,总体的美。用它的节奏、旋律,来表达一种感情。激昂奔放之处,如山洪暴发,电闪雷鸣;悠扬婉转之处,若潺潺流泉,细雨润物。每个字,一个小节也都是一个组成部分,决不可马虎随便,都要禁得起推敲。而笔画又是字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写好每一笔,是基本功。就像小提琴家用弓子摩擦琴弦,能发出优美的乐音,而未经训练的人可能就会发出噪音来。要掌握运用笔墨需要刻苦练习。对于立志研习中国书法的人不仅要勤奋,还要懂得怎样勤奋。”

中国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其重要地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书法是一门艺术;书法中蕴藏着一种民族精神;书法表现了一种中华民族的审美倾向;书法可以修身养性。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件瑰宝,这在西方文化中是没有的,就像中国武术、中国京剧一样,举世无双,更显其稀世价值。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做点儿事儿。”

启骧先生为实现自己的心愿——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做点儿事儿,为给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书法作品,坚持不懈。先生在2008年初始决定将自己刚刚完成的小楷作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捐献给慈善机构,拍卖所得款项将用于中国传统书法及传统中医药学的拯救与传承。

這部精湛的书法作品倾注了启骧先生七年的心血。《金刚经》(鸠摩罗什译本)全文五千五百余字,启骧先生在完成这部作品时,每个字都抄写了若干遍;七十二页的作品,哪一页上有一个字不满意或是遗漏了,他都要重新抄写这一整页;因为患了眼疾,启骧先生以后也不可能再完成同样的作品了。很多人不理解他为什么不把这样的“宝贝”留给自己,留给后代。他说:“因为我想尽我的微薄之力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做点儿事儿。正因为这部作品好,其一,才能帮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传统书法的美;其二,才能卖出它的价值,为培养中国传统的书法和中医药学继承人多提供一些经济援助。”

明年在首都博物馆启骧味辛夫妇将举办书画联展。此时,他正在为幼儿启蒙教育而撰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准备于年底集结出版。相信,这部作品的问世,对于后人德育与学习继承中国书法之美带来深远的意义与积极的福音。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 篇12

一、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我国学校开展武术教学的情况。

(二) 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对多所学校的体育课堂中的武术教学进行实地考察, 通过学生对学习中华武术后的变化进行全面或系统的观察, 从而证实学习武术的重要性。

2. 文献法

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阅览室等途径, 搜集关于武术进校园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相关著作和论文, 并做出总结和归纳。

3. 逻辑法

通过对所获得的资料、事实进行分析、综合归纳, 理清和把握我国学校在落实关于武术进校园的主线索, 再通过对学生在学习中华武术后的反应做出总结。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正确理解“尚武”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长期以来有一个误解——认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中国人是文弱的。事实上儒家从来不文弱, 孔子本人是有武功的, 他留下来的图像也是腰上佩剑的, 孔子还教授弟子习武。儒家讲六艺:礼、乐、射、艺、书、数, 其中一大半是有武的含义。儒家更强调“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些都是足够的证明。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一定是尚武的, 汉朝、唐朝、元朝、清朝等的尚武自不必说, 过去的君子也都是文武双全, 骑得了马、写得了字、拉得了弓、画得了画、舞得了刀、弹得起琴。

尚武绝对不意味着轻文, 但不尚武, 文就没有了承载的物质基础。武术既能强体又能育人, 通过一整套的武术文化内涵和背后的文化支撑, 以武术独特的礼仪和独特的境界观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 武术进校园需要国家的支持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何青龙在2012中俄武术散打对抗赛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国家体育总局将会和教育部进行合作, 促进武术进校园活动的发展。并且在未来的三到五年时间里, 落实武术进校园等活动。

2014年9月1日上午, 在第十二届全运会武术比赛及武术项目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高小军表示, 武术段位制将在十二运后进行推广, 纳入全国各类中小学和高校教育体系, 主要推广拳种为长拳、太极拳、南拳。高小军表示, 推广武术段位制是支持武术事业发展的支柱性制度之一, 10月底前国家将要出推广计划, 2014年到2015年将要重点做好推广的培训工作, 我国几十万体育老师都要经过武术段位制的培训。2016年至2020年五年时间, 武术段位制将进校园, 主要推广拳种为长拳、太极拳、南拳。

据了解, 推广中国武术段位制是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 增强人民体质, 建立规范的全民武术体系而特别制定的。根据个人习武的年限和参与武术相关的活动, 掌握武术方面的相关知识技能和对武术事业做出的贡献等, 设晋级和晋段两部分, 最高段位为九段。据悉, 目前全国参加武术健身的人口总数7000多万, 段位武术习练者超过百万, 获得段位的已达257137人。与此同时, 段位制引起各国武术习练者和爱好者的关注, 已有69个国家和地区的3409名海外人士获得中国武术段位资格。

(三) 传承武术文化培养学生习武兴趣

民国时期, 担负“强国强种”、振兴尚武精神责任的中国武术走进了学校体育, 为教育更好的培养新生代的国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武术教育的过程中, 首先学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部分, 如果学生对学习武术都没有兴趣, 又何谈武术从校园发展, 所以促进学生对学习武术的兴趣是极其重要的。那么, 如何才能使学生对学习武术产生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先让学生正确的认识中华武术、增强学习兴趣。由于大部分学生对武术不怎么了解, 对武术的认识都是从民间故事、武打电影、武侠小说中略微了解, 认为武术只是纯粹的学习一些格斗技能, 但是当通过一段时间的亲身体验后, 他们就会发与理想中的不一样, 然后就对习武的兴趣逐渐降低。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能及时端正他们对武术的认识, 重新引导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例如,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它不仅具有健身、防身, 还有陶冶情操、娱乐欣赏的作用。教师应该把武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这样才能增强学习信心, 激发学习欲望和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正确的认识武术, 才能对武术的学习兴趣更浓。此外, 还可以在学校甚至校与校之间多举办一些武术表演获武术比赛。在此特别强调的是, 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 因为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 骨髂和软组织比较脆弱, 容易受到伤害。因此, 在进行武术教学的同时, 要把学生的安全放到首要位置。没有安全性的武术教学是不应该实施的, 也就是说, 安全是学生在武术学习中首先要注意到的问题。大多数学生进入武术课堂学习是为了增强体质, 了解中华武术, 以及通过武术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等。所以, 合理、科学的安排课堂内容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华武术时产生健康、积极的心态, 对其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达到很好的教育教学目的。

(四) 传承武术文化实现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完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后, 以“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并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对百年来奋斗历史追寻渴与望的概括, 是对中国人共同命运凝聚的力量与感情的表达。武术作为与中华民族共生发展的文化载体, 与中华民族共度沧桑, 成为中华文化的生命基因。

新中国成立以后, 武术在构建国家形象、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推进民族文化传播中也成为一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名片。中国已经与武术融为一体, 形成“中国武术”的整体概念。所以, 中华民族之梦——“中国梦”也是中国武术的发展之梦, 武术一直发挥着中国梦在实现进程中的重要推动作用。首先, 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来自于武术的凝聚力量。其次, 武术的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最后, 武术的和谐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

中国梦是和平发展之梦, 文明共生之梦, 世界大同之梦。这既是中华民族面对未来之梦,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凝聚全球华人、教育中华儿女、培育中国精神。武术, 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力量和中国梦的载体, 必将继续散发夺目的光芒。

三、结论

习武、修身、养性, 让武术走进校园是件好事, 是在传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武术走进校园不仅能够强身健体, 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 中华武术必然在我国中小学当中生根开花, 从而走向世界。习武, 是意志磨练的过程, 在挥汗如雨间领略劲力在体内涌动的奇妙, 向大自然学习, 观松柏之挺拔、体山峦之稳健、悟风雨之急速。

摘要:为了更好的实现武术进校园, 本文采用了观察法、文献法、逻辑法等, 通过对目前国内为了落实让武术真正的走进校园, 从而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和带给青少年的各种有益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从而证明让武术进校园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落实武术进学校工作, 让学生更充分的学习中国武术的思想内涵, 使优秀的中国武术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 才能使中国武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彰显中国武术的魅力。

关键词:武术,校园,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蔡银用.“武术进校园”任重道远[J].民族传统体育, 2013, 3 (1) :110-113.

[2]苏绍会, 王建, 金仁祥.武术健身操进校园的价值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2012, 28 (7) :103-105.

[3]经继明.武术进课堂的实践与探索[J].民族传统体育, 2013, 3 (1) :108-109

[4]庞瑞, 王军.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 2011, 1 (7) :59-61

上一篇:儿童智慧下一篇:农业财政支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