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交换接口

2024-10-13

数据交换接口(共6篇)

数据交换接口 篇1

引言

公安人口信息系统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表面上看是两个互相独立的大型系统, 但在某些人口信息资料统计上 (如人的生存状况等) , 社保系统则需要公安系统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 以便对社保资料进行更新并做出相应的处理。这两个系统更要通过一座桥梁, 以便统计信息能够进行传输, 以实现资料的共享。

1 数据交换接口系统分析

1.1 接口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数据交换接口系统建设是促进社会保险改革、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需要, 是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实现决策科学化的需要。系统建设能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规范业务, 提高管理水平, 从而改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优化管理的组织结构, 加速社会保险管理科学化的进程。它不仅能更好地完成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送, 为制定社会保险政策的决策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因而对各级政府全面、准确、及时掌握社会保险信息,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1.2 接口系统业务功能

从公安局人口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库采集满足社会保障条件的省直单位社保人口信息, 转存到该系统的人口信息数据库, 向社保系统提供人口信息, 并在随后的户政业务变更中及时更新人口信息, 保持该系统的人口信息交换数据库的数据与社保系统数据的一致性。

1.3 接口系统解决的关键问题

接口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数据标准问题、数据接口问题、主关键字问题和安全问题。

数据标准问题:将现有的公安人口信息系统数据按照标准格式传送到社保系统, 以更好地满足社保业务处理和管理决策的更高要求。

数据接口问题:数据接口采用统一标准, 以利于信息数据的采集、交换和共享利用, 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送。

主关键字问题:主关键字是一条信息区别于其他信息的唯一标识。组织机构代码和公民身份号码分别是在全国范围内对一个单位或一个公民的唯一标识, 是国家强制标准。在跨省、跨系统进行信息交换时, 只能依靠这两个主关键字。因此, 我们建议各地在进行信息系统建设时, 要将这两个号码作为主关键字, 至少要作为交换信息的主关键字。否则, 在将来进行跨系统的联网或跨地区的信息交换时, 将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

安全问题:Internet技术带领信息科技进入新的时代。但网络安全一直是人们所担心的重要问题。如何使一些机密的资料不会被盗、网络不会被破坏, 如何安全地访问两个大系统间的公共资源, 内网的分割和使用权限等问题已经得到普遍重视。在接口系统的开发和研制上, 必须考虑以上所述的种种安全问题。

2 数据交换接口系统总体结构

本系统从功能上可划分为三个子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对外服务模块、物理隔离模块) 和一个人口信息数据库, 如图2-1所示。

2.1 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的功能是在公安人口信息数据库中筛选满足社会保障条件的人口数据, 同时转存到该数据交换接口系统的人口信息数据库中, 并保持数据同步, 数据只能单向流动, 由公安人口信息数据库流向数据交换接口系统的人口信息数据库;数据采集模块应用飞讯物理隔离服务器技术实现公安人口信息数据库与数据交换接口系统人口信息交换数据库的实现定时内外网的数据交换。

数据采集模块主要包括数据抽取、数据整理和数据编辑等功能。

数据抽取:从公安户政系统中数据抽取相关的人口信息, 包括:向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提供省直单位的人口信息 (身份证号、姓名、别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籍贯、出生地、户口类别、户口所在地、户口所在乡镇街道、所属村委、户籍住址、所属派出所名称、生存状态、户口状态等信息) ;向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提供省直单位社会保障人员的变动信息 (如生存状态) ;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向公安系统提供其他业务部门信息。

数据整理:将抽取到的基础信息、业务信息和变动信息按一定的格式进行汇总;进行基础信息整理、变动信息整理和业务信息整理。

数据编辑:将整理完毕后的基础信息、变动信息和业务信息进行信息编辑, 按社保系统的需要, 进行相应的信息编辑, 最后输出的为公共服务信息。

2.2 对外服务模块

对外服务模块的功能是负责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数据中心与数据交换接口系统人口信息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该模块将采集到的人口数据传到社保系统的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 同时获取其他业务部门的数据。它还向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提供人口信息在社会保障视图上的服务, 数据只能单向流动, 当对外服务模块接受到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服务请求后, 就从服务中心数据库提取相应信息回应请求。

公安信息数据库向人口信息数据库传递数据, 采用异步批量复制;人口信息数据库向省社会保障信息数据库的传递数据, 则采用数据文件传递方式。为保证公安内部系统及数据的安全, 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数据复制:一般情况下, 数据交换接口系统与社保信息系统实时连接, 但与公安内部系统断开。数据传输时, 接口系统只允许与一方连接, 不允许同时连接双方。例如当公安人口信息库复制数据至数据交换服务器时, 接口系统要与社保系统断开连接。然后, 接口系统再断开与公安内部系统的连接, 将数据复制到社保系统数据中心。数据交换模型如图2-2所示。

2.3 物理隔离模块

根据国家保密局对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络相连接, 必须实行物理隔离的要求而设计物理隔离模块。

物理隔离模块位于数据采集模块与人口信息数据库之间。此模块的功能是使数据采集和与数据库数据之间实现隔离, 以防止重要的数据丢失和数据被盗窃。

2.4 人口信息数据库

人口信息数据库是公安信息系统给社保信息系统提供数据服务的一个数据库系统。该数据库是专门用来存贮社保系统所需的人口信息数据, 是公安信息系统与社保系统的接口数据库。人口信息数据库由以下几类数据构成:业务数据、宏观决策数据、共享数据、系统管理数据。它的主要功能是把各种业务数据纳入统一的管理模式, 解决所属的各个数据库相对分散的问题, 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3 数据交换接口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设计指导方针与设计原则

接口系统的建设紧密结合社会保障部门和公安部门的业务需求, 遵循信息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总的指导方针是:“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组织管理”。根据社保系统的建设要求, 接口系统采用统一的数据项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和数据接口标准。

系统设计原则:实用性。接口系统作为信息采集和信息交换的应用系统, 以满足社会保险工作的业务需求为首要目标, 避免盲目追求最新技术;可靠性。采用稳定可靠的成熟技术, 保证系统长期安全运行。系统中的硬、软件及信息资源要满足可靠性设计要求;先进性。在实用性的前提下, 尽可能跟踪国内外先进的计算机硬软件技术、信息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 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采用先进的体系结构和技术发展的主流产品, 保证整个系统高效运行;安全性。遵循有关信息安全标准, 具有必要的安全保护和保密措施, 以及对计算机犯罪和病毒的防范能力, 确保数据永久安全。

3.2 接口系统网络架构图

因人口数据是公安核心机密数据, 在设计数据交换系统接口时充分考虑网络系统及数据的安全, 避免给公安的内部网带来安全隐患。接口系统设计架构图如图3-1所示:

3.3 安全设计的关键技术

为保证公安内部网的安全, 采用物理隔离方式来进行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的数据交换, 实现社保数据从公安内部网定时采集的功能, 有效地防止一些开放协议给公安网带来黑客侵入的隐患。还采用防火墙技术, 保证网络安全的重要屏障。防火墙根据网络中数据流的来源和访问的目标, 对网络流进行限制, 允许合法网络流, 并禁止非法网络流。

社保信息系统的客户端通过身份验证才能访问授权的资源, 通过应用中间件服务器去访问后台数据库, 客户端不能直接访问数据库。这样分层结构有利于业务系统的扩充和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同时, Ekey支持操作系统登录认证、Web服务器访问控制等安全功能。采用Ekey可极大地增强提供社保系统客户端的安全性, 防止非授权用户的使用。

4 结束语

数据交换接口系统是社保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公安人口信息系统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这两个大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交换的必要途径, 为社保系统提供第一手及时的、可靠的、准确的人口数据以进行有关的社保业务操作。

摘要:在分析公安人口信息系统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应用需求的基础上, 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入研讨, 结合社保系统的实际要求, 设计和实现一套数据交换接口系统。

关键词:数据交换,数据安全,物理隔离

参考文献

[1]黄元飞编著.信息安全与加密解密核心技术[M].浦东电子出版社, 2002.

[2]王能斌编著.数据库系统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 (4) .

[3]文家焱, 施平安著.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M].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 (11) .

[4]刘峰.炼化企业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系统工程, 2009 (5) :44-45.

数据交换接口 篇2

在讨论北京电信本地网汇接交换机扩容方案时,我们看到,由于交换机的集成度越来越高,汇接局容量越来越大(当时一个汇接局准备安装8万线),使得2M bit/s电缆更加拥塞,由于各汇接局机房(交换机房和传输机房)面积紧张,无论是交换机房还是传输机房,2 Mbit/s电缆占用空间较大。以一个汇接局安装8万线为例,如果按照2 670个2 Mbit/s计算,交换机房至传输室DDF的电缆,因不同厂商电缆程式各异、条数不同,以最多电缆条数、占用最大空间为例计算,最多达5340条电缆,其截面积为1 400cm2。另外随着技术的发展,考虑建设、维护方便等因素,使用高速数据接口也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因此,是否订购155 Mbit/s接口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根据许多局所安装多个交换机系统的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个汇接局配置155 Mbit/s接口数量的建议。原北京市电信管理局开会讨论决定后,在4个汇接局,每个局订购了12套155 Mbit/s接口以做试验。

2 交换机155 Mbit/s接口订货情况

交换机155 Mbit/s接口的优点是:满足大容量组网要求,可以利用传输设备进行路由分配;减少互连设备(DDF布线),方便施工及维护;降低组网成本,减少机房(包括交换机房和传输机房)使用面积,降低系统功耗;减少电磁干扰,提高可靠性等。正是由于其诸多优越性,在汇接局使用155 Mbit/s接口的试验阶段,其应用范围就由汇接局扩大到端局,除了陆续有10个汇接局(含网关局)订购155 Mbit/s接口外,还在多个端局订购了该设备。

截止到11月底,北京电信网有市话端局115处,交换机系统(含订货的交换机)191个,如表1、表2所示。

表1

表2 各种制式交换机系统数量

目前北京电信网使用的主要交换机厂商提供155 Mbit/s接口设备商用时间各不相同(前后相差2~3年),各厂商设备具有各自的优势,北京电信网订购了部分厂商的155 Mbit/s接口设备,各家设备所具备的条件见表3。

表3

该表中C&C08与AXE10交换机155 Mbit/s接口未采用硬件设备作为备用,而在电路板内部或出线采取了备用措施。

目前主汇接局每个交换机订购12套155 Mbit/s接口,8个主汇接局共计96套;部分网关局每个交换机订购32套155 Mbit/s接口,2个网关局共有64套155 Mbit/s接口;汇接层共计160套155Mbit/s接口设备。在市区共有8个端局陆续订购了交换机局间155 Mbit/s接口,共计32套,预计还将有所增加。

3 交换机155 Mbit/s使用原则

交换机155 Mbit/s接口技术先进、具有容量大、集成度高、出线方便、占地空间小、节省投资、维护方便等优越性,

目前北京电信网在汇接局(含网关局)和少数端局,订购了3个厂商的155 Mbit/s接口设备。今后随着网络的发展还将有一些交换机订购155 Mbit/s接口。因此如何合理调度155 Mbit/s接口应予充分重视。

现有155 Mbit/s适用于两种路由:端局对汇接局(含网关局)、网关局对北京移动和联通之间大线束的使用。

网关局与北京移动和联通之间中继集中、线束较大,调用灵活,适合使用155 Mbit/s接口,今后应大力推广。

目前的网路结构是以去话汇接为主,汇接局对全网端局基本上全覆盖。即容量较小、话务量较低的交换机采用来、去话汇接的方式。“十五”期间固定网用户处于稳定发展阶段,交换机系统不会大量增加,网路结构可以适当调整,使其更加优化。来、去话汇接的局所会有增加,汇接局(含网关局)之间的话务量会加大、中继线增加。此时,汇接局(含网关局)之间使用155 Mbit/s接口更加方便,更加显示155 Mbit/s接口优越性。

端局与汇接局(含网关局)之间,虽说去话汇接,但是中继路由仍然比较分散、线束较小,如果按照每个155 Mbit/s端口使用40-42个2M bit/s计算,一个交换机系统对一个汇接局的中继数量一般低于该数值。建议交换专业和传输统一考虑,可在端局侧将交换机1个155 Mbit/s调至传输室ADM(或DXC),由传输设备转接传送到相关局所。或者将一个155 Mbit/s传送到汇接局,在汇接局的传输设备转接传送到相关局所。在调用时请注意考虑路由安全。

4 交换机局间155Mbit/s接口对规划工作带来的影响

北京电信网现有115处市话局所中,有43处安装了2套(及2套以上)交换机系统。其中市区83处局所中,有34处安装了2套(及2套以上)交换机系统。一个局所安装交换机最多者达7套系统,局所装机容量最大到十几万门。按照现有网路结构方式,端局至端局之间的电路数量远小于端局至汇接局之间的电路数量。况且当前很少有新增交换机系统。因此,端局侧交换机只有在新增交换机系统和更新改造或扩建时才会增加155 Mbit/s接口。在端局侧配置155 Mbit/s接口数量少于汇接侧时,还可以采用同一局址多个交换机端使用2M bit/s接口到传输机房,由传输设备利用ADM(或DXC)调度至一个汇接局,在汇接局侧直接下155 Mbit/s接口方式。

北京电信网现有115处端局,其中市区83处,34处位于三环路以内。汇接局一般设置在靠近市区较繁华位置(目前14个汇接局,其中11个位于三环路以内,6个位于二环路以里)。当前越是需求量大的地区,局房就更加紧张,有些局所处于寸土寸金的位置,更加显得机房面积的宝贵,因此节省机房占地也是节约投资的最佳途径。此时,汇接局使用155 Mbit/s接口尤为重要。

论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的应用 篇3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1-0122-02

计算机软件的数据接口的基本作用就是用于存在与软件之间数据转换与数据共享等方面的问题。不同软件开放式集中所在不同的领域,因而他们有的给着注重点,有的就没有给,因而处理数据格式的方式也不相同。算机软件数据接口就能很好的解决它们之间因处理数据格式的多种方式而引起的多种问题,所以一个用户对多个软件同时进行操作就必须借助于数据接口。本文介绍了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的设计原则及其应用。

1 计算机软件的数据接口

所谓计算机软件的数据接口就是指软件的开发商直接向用户或者向第三方开发商所提供的一系列规定的标准规范,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实现特定数据的交流。它具有灵活性强、可扩展性、容错性强等优势特点,可以保证用户或者第三方开发商更加灵活有效的应用软件,同时能够为开发上进行软件数据的开发提供了安全性能。

2 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的设计原则

计算机要实现是创建、录入、储存等数据对象,然后开发组通过代码对这些进行操作。因此,在进行计算机数据接口的设计方面,必须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才能够保证其功能的实现,这些设计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2.1 能够对客户的应用需求实现满足的设计原则。进行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的设计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满足客户对软件的应用需求,因而满足客户需求的设计原则是其本质功能和本质属性的体现。因而,在进行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的设计时必须将如何最大限度的为客户的应用需求提供满足作为指导性原则,加强对客户需求的分析,发掘市场。

2.2 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所谓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就是指在进行软件数据接口的设计时,应该把软件数据接口所能够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和功能尽量的描述得清楚准确。数据接口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软件的使用效率。软件开发人员通常采用来降低软件不同程序模块之间耦合性和开发成本及难度的方法是将其设计得尽可能详细和复杂,这样也能够使数据接口拥有更好的效果。

2.3 数据接口的高健壮性和高容错性设计原则。所谓高健壮性就是指计算机软件在处理其已经进行规范的要求范畴之外情况的能力。一个具备高健壮性的计算机软件能够在进行其数据规范之外的情况实现与规范不相符合的判断的输出,进而做出合理科学的有效处理。计算机软件的数据接口相关于多个模块,而高容错性和高健壮性能够为软件提供有效的异常情况处理机制。

2.4 数据接口的可扩展性原则。由于电子信息产品的更新换代程度非常快,而计算机软件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处于日新月异的发展之中。计算机软件必须随着客户的需求和自身处理问题的需要不断的进行优化升级,因而必须保证数据接口的可扩展性。

2.5 尽量的符合业内标准数据接口的设计原则。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已经广泛适用于各个行业当中,每一个行业的计算机软件都会各自的一些数据标准。因而,在进行软件数据接口时,应该尽量符合业内标准数据接口的设计原则,以为客户软件升级优化提供便利,为第三方的后续软件开发设计奠定基础,同时也能够对于用户进行软件的管理和维护提供方便。

3 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的应用

3.1 文件交换模式

所谓的文件交换模式指的是利用特定数据结构的数据文件实现用户、软件开发商以及第三方开发商的数据交互过程。开发商对于格式文件可以自行定义,也可以利用通用的格式文件。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几种常用的文件交换模式:

(1)ini文件

Ini文件是Windows系统自行配置的文件,不过因为Windows也提供API函数,其可以操作ini文件,所以多数软件都会利用ini文件记录自己的配置信息。此外,操作ini文件也能够实现交互数据的作用。

(2)txt文件

Txt文件也是Windows系统中的一种文本文件,程序开发人员在进行软件的开发时,一些比较特殊的格式会常常采用txt进行记录。例如字符串##AAA##BB##C##,以“##”分割字符串,读取#WLM.COM整理#之间的数据即可。而且几乎每种程序开发语言都会提供操作txt的方法。对于程式开发人员来说,文件的交换模式相对比较自由,能够灵活的完成用户的应用需求,而编程语言不会对其造成限制。不过在采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第一开发商要对第三方开发商是否提产接口文件进行定期检测。

3.2 应用程序接口函数模式

软件数据接口函数模式指的是开发商先将一系列的函数提前定义好,把用户或者第三方开发商需要介入的数据操作提前完成,这个过程对于用户和第三方开发商均不开放,从而保证了数据的机密性。用户及第三方开发商在进行其所允许的数据操作时,只需将其提供的函数调用出来即可。可以说应用程序接口函数模式是现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接口模式,多数软件开发商会将自己的接口函数公布出来,以便于用户更为深入的应用软件产品。

3.3 中间数据库模式

软件开发商会建立一个数据库,其性质是公用的,用户或第三方开发商经过一定的授权后即可访问,双方在遵循相应规则的前提下通过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实现数据交互。中间数据库模式需要用户访问软件开发商所指定的数据库格式,其形式多数为诸如Access、Oracle或者SqlServer以及sybase等现在各种主流数据库。这种模式对于第三方开发商而言,其开发过程相对容易,而且数据操作的灵活性更强。不过这种方法需要用到额外的数据库,而有些数据库自身的配置就比较复杂,因此使用起来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这种模式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小。

比较三种软件数据接口的实现模式,其中文件交换模式相对来说比较自由,为开发商的应用需求提供灵活的处理;应用程序接口函数模式应用比较广泛;而中间数据库模式以其自身存在的复杂性等固有属性导致了其应用范围还比较窄。

4 结论

综上所述,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的应用,使互联网上的各种职业能够同时为客户服务,也为客户进行多个软件的同时操作提供了可行性和便利性,如能够对客户的应用需求实现满足的设计原则、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数据接口的高健壮性和高容错性设计原则、数据接口的可扩展性原则、尽量的符合业内标准数据接口的设计原则等。软件数据接口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文件交换模式、应用程序接口函数模式以及中间数据库模式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张晓鹏.浅谈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的集中实现思路和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8.

[2]张宁.浅谈计算机软件中数据接口的应用与设计[J].中国科技投资,2012.24.

数据交换接口 篇4

目前,人们已经意识到以独立于平台的方式通过Internt交换数据的巨大发展潜力,X M L(E x t e n s i b l e M a r k u p Language)即可扩展标记语言,以其自描述性,可扩展性,开放性的特点已经逐渐成为信息表示和信息交换的标准,可以很好的实现不同平台、不同系统间应用程序的集成和数据的交换。现在大多数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都是基于W e b数据库的,因此,如何实现XML文件和Web数据库之间双向高效的数据交换成为研究的重点[1]。

本研究以基于Web的适用于自主式异步教学的课件制作系统为例,在课件组装之前首先应在客户端将课件素材资源传输到服务器端课件素材库和课件数据库中。课件数据库是基于Web的关系数据库,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在两者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如将X M L文档数据插入到Web数据库;在Web数据库中检索数据表或字段信息在将其转换成XML文档回送到客户端等。它们之间数据交换的效率直接影响到本系统性能的优劣,为了提高两者之间的数据交换的效率,本人研究设计了两者之间高效透明的数据交换接口[5]。

2、双向接口模型

2.1 普通方式实现XML和数据库的双向数据交换

目前,实现XML和数据库数据双向交换的普通方式模型如图1。

该接口方案中,系统逻辑分层三层。数据库层为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它们是信息存储的中心;接口层包括两个接口,接口1实现将数据库中的数据经过处理转化为已经定义格式的XML文档,接口2实现将接收到的XML文档按照一定的规则存储到数据库中;XML层用于XML文档的输入和输出。这三个层次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接口层,其接口1和接口2的设计模型如图2和图3所示[2]。

普通方式下在实现双向接口时都是采用ODBC来连接数据库。ODBC是一个尝试提供应用程序以一致的方法存取各类数据库的数据存取技术。它将复杂的API底层一般化、抽象化,开发者只要适当的设置关系式数据库的驱动程序,即可通过DAO、RDO存取数据库,不必管底层细节、语言以及数据表间的组织。但是ODBC不仅访问数据的速度非常慢,而且它的易用性和可扩展性都比较差。因此,该接口方案必须改进。

2.2 接口的改进模型和解决方案

针对传统双向数据交换接口的缺陷,我们引入了新的技术设计了更高效的接口模型:

首先用ADO(ActiveX Data Objects).NET代替ODBC,因为ADO.NET具有以下优势:

1)ADO.NET中的数据集可以以XML格式传递给相应的应用程序,它和数据库之间采用的是“无连接方式”,这种方式下只要检索到了数据就断开和数据库的连接,使其它用户可以使用该数据库,用户之间不用争夺数据源。

2)数据交换格式为XML,而且ADO.N E T对X M L的支持是内置的。过去A D O为COM元件,利用ADO Recordset对象的应用程序必须为C O M支持的平台,I n t e r n e t的环境中更要考虑封装A D O Recordset的商业元件必须能够穿越防火墙等问题。ADO.NET采用XML为数据交换格式,X M L是文本格式的。所以,只要能够存取X M L的应用程序都可以经由XML与ADO.NET通信。

3)ADO.NET中的访问技术可以用于本地、网络和Internet访问。

4)ADO.NET基础结构中包含一组专门用于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中的类,位于System Data命名空间中。

第二,采用模板的方式从Web数据库提取数据。模板是一个基于Microsoft X M L-S Q L命名空间的X M L文档,包含一个或多个查询,模板包含一个或多个查询,查询结果送回客户端应用程序。因为客户端只检索查询结果,而并不能检索查询的源代码,使得数据访问逻辑就像ASP文件的源代码那样被封装起来了,因此使用模板可以得到一个更加可控的安全环境[3]。

改进后的接口模型如图4。

本双向数据接口具有以下优势:

1)由于ADO.NET对XML的支持是内置的,因此XML和数据库数据可实现快速高效交换。

2)在本接口中序列化X M L的传递统一由Dateset实现,而对数据库的读写操作统一由A D O.N E T实现。利用A D O.NET+Dateset轻松实现了基于XML的树型层次结构数据和关系型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

3)数据在W e b浏览器端显示方式灵活,既可以由Dateset直接生成XML文档再通过XSLT转换后按照定义的格式显示,又可以直接将Dateset绑定到浏览器端的Datagrid控件,利用该控件可以非常好的控制显示的字段,已经可以对应字段的操作,如:编辑、删除、超链等。

4)采用模板的方式从Web数据库提取数据,提高了数据访问的安全性。

5)XML和数据库数据交换的透明性和无关性。该接口可以应用到不同的平台,不同的系统中。如Windows、Unix、iux等;可以实现和关系数据库(S Q L server、ORACLE等数据库)及非关系、阶层式(如:Internet Publishing,Microsoft Directory Service)等数据源的数据交换。

3、具体应用和实现

经过前面的分析,ADO.NET+SQL Server数据库+XML是解决关系数据库和X M L高效数据交换的最佳模式。

下面设计了一个类exchangeinterface实现上述思想,该类包含该类包含cwxmltodb过程和dbtocwxml过程。下面列出了部分代码[4]。

Public Class exchangeinterface

Public Sub cwxmltodb(ByVal mycw As cwresourse,byval XMLfilepath as string,byval tablename as string)

Dim conn as new sqlconnection

Conn.connectionstring=”……”‘数据库连接字符串

Dim sqlcmd As New SqlDataAdapter

()

Dim sqlstr as string=”select*from”&tablename

sqlcmd.SelectCommand=New Sql Command(sqlstr,conn)

Dim sqlcb As SqlCommandBuilder=New SqlCommandBuilder(sqlcmd)

Dim ds as new sqlDateset

Sqlcmd.fill(ds)

Dim dssubcwr As New Dateset()

dssubcwr.ReadXML(XMLfilepath)

Dim totaltable As DataTable

totaltable=dscwres.Tables(0)

Dim myrow As DataRow

myrow=totaltable.NewRow

For i=0 To dssubcwr.Tables.Count-1

For j=0 To dssubcwr.Tables(i).Rows.Count-1

For k=0 To dssubcwr.Tables(i).Columns.Count-1

myrow.Item(count)=dssubcwr.Tables(i).Rows(j).Item(k)

count=count+1

Next

Next

Next

totaltable.Rows.Add(myrow)

adaptercwr.Update(ds,totaltable.TableName)

End Sub

其中参数是客户端传入的Dateset表,

Public Function dbtocwxml(ByVal keyword As String,ByVal templateurlAs String)As Dateset

‘根据关键字检索符合要求的纪录

Dim strconn As String

strconn="provider=sqloledb;server=local;data source=zjn;initial catalog=cw;password=001118;persist security info=True;user id=sa;workstation id=ZJN;packet size=4096"

Dim cmd As New SqlXMLCommand(strconn)

cmd.CommandText=templateurl

cmd.Command Typ e=SqlXMLCommandType.TemplateFile

Dim p As SqlXMLParameter

p=cmd.CreateParameter

p.Name="@keyword"

p.Value=keyword

Dim adapter As New SqlXMLAdapter(cmd)

adapter.Fill(ds)

Return(ds)

End Function

End Class

4、结束语

由于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各行各业的渗透和应用,远程教育将成为我国一种速度更快、传播空间更大的新型教育形式,成为革新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动力。本论文是在开发基于远程教育课件制作系统针对传统双向数据交换接口的缺陷,引入了新的技术设计了更高效的接口模型,使XML和Web数据库数据能快速高效交换,从而提高远程教育的效率。

摘要:XML作为一种标记语言,其强大的数据描述能力以及和平台的无关性,使之成为新一代数据表示和交换的标准,现在大多数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都是基于Web数据库的。本论文中提出了XML树型结构数据和关系数据之间的高效透明的双向数据交换接口模型,并实现了该接口模型。

关键词:xml,Web数据库,数据交换

参考文献

[1]陈建红.Web数据库与XML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Graeme Malcolm.SQL Server2000与XML数据库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李力鸿,邵敏,郑震坤等.XML文档信息的几种转换方法分析与应用实例.计算机科学[J].2003,VOL30:42

[4]Dinar Dalvi Joe Gray等.NET XML高级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数据交换接口 篇5

1 核与辐射环境数据交换技术规范

1.1 数据交换总线概述

数据交换总线是一个企业服务总线(ESB)系统,负责集成各业务系统,接收各系统的交换数据报文,并根据配置的交换规则将数据分发到正确的目标系统中。本项目的数据交换总线基于Apache ServiceMix产品开发。Apache ServiceMix是目前最为强大的开源ESB产品之一,它基于Java Business Integration(JBI)规范(JSR 208)开发,能够使得服务和企业数据组件以平台无关和松耦合的方式集成到一起。本项目中的各个系统将开发的Web Services数据交换接口实现,通过Apache ServiceMix的服务集成成为交换总线上的组件,数据分发组件则负责在这些系统服务组件之间实现数据分发。它包括服务代理,数据路由,数据缓存三部分。

服务代理的作用是将两个有数据交换需求的应用系统通过代理的方式分开,应用系统间不直接进行数据交换。服务代理功能图所示,可以分为请求端代理和服务端代理。请求端代理是代替应用系统将应用系统的数据请求发送到总线上,同时将从服务端返回的数据返回给应用系统。服务端代理响应请求端的请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数据路由依据用户请求数据的内容,基于设定好的规则将其发送到正确的服务端。

数据缓存是指当数据暂时无法达到目的服务端时,将数据暂存到数据库中,当目的服务端工作正常时将其从数据库中读取出来发送到目的服务端。

1.2 数据交换技术规范

核与辐射环境数据交换技术规范与应用开发接口子项目,提供了数据规范和数据交换应用接口两个层面上的基础支持。图5抽象地展示了项目各个子应用系统间以及各应急基础数据库与监管单位间拓扑关系。其中,ReML数据交换规范和数据交换接口有力地保证了项目内子应用系统间的数据描述和数据交换手段的一致性,同时还为应急基础数据库提供了一种标准的、可选的数据采集方式。

ReML数据交换规范作为一种基于XML的半结构化数据描述语言,定义了核与辐射安全领域相关的各种数据的通用表达形式。更重要的是,ReML数据交换规范不仅能够描述数据本身,还可以表达数据的语义和结构信息。统一的数据描述结构和无歧义的数据语义使得计算机应用系统间交换数据成为可能。另一方面,面对各种各样不同时期搭建的不同功能的监管单位应用系统,基础应急数据库采集数据时也需要ReML数据交换规范提供的统一数据结构作为支持。

数据交换接口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应用程序开发包。它提供了基于Internet通讯协议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接口定义和一系列实现。通过数据交换接口能够很方便地为新系统开发或为遗留系统扩展出一个使用统一通讯协议的通讯模块。由于ReML数据是基于XML语法的自描述文档数据,数据交换接口在设计实现上遵循以下原则:

1)支持以XML文档为主的多种格式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2)使用较通用的网络协议传输数据,例如HTTP/S等;

3)接口设计和实现与所要传输的数据内容无关,保证通用性;

4)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尽量提高通讯效率。

系统间数据交换的控制通过在数据库和各应用系统之间增加数据交换总线的方式实现,各系统和用户无需关心数据的具体流向,只需提供符合数据标准的数据。数据总线中的数据分发模块会根据数据所描述的具体对象,决定数据文档的确切去向,并转发给相应的应急基础数据库管理模块。数据交换总线不仅支持前端模块(数据提供者)在标准框架内扩展,也支持“应急数据库管理模块”这样的数据使用者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扩展。数据交换总线所支持的系统可以同时是数据提供者和数据使用者。

2 数据交互技术应用接口开发

数据交换技术规范应用编程接口包括用于处理数据文档的数据文档编程接口,用于数据交换的数据交换编程接口和数据交换总线三部分,如图6的功能框图。

2.1 数据文档编程接口

用于为各个基于ReML规范的业务系统提供一套标准化的、统一的、方便、正确地操作ReML数据的规范编程接口(API),将会从根本上有助于ReML规范的普及推广与有效使用。通过ReML API,开发人员可以完全屏蔽底层的XML文档的细节,只需要调用API所提供的业务方法即可。同时,如果ReML规范进行了修改,开发人员也无需知道修改的细节,只需要修改相应的调用方法即可。

数据文档编程接口基于ReML数据规范开发,采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提供访问数据规范定义的全部数据类型(Type)和元素(Element)对象的接口。接口的定义与数据规范的Schema定义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采用接口定义语言(IDL)和代码自动生成技术开发。除此以外,数据文档编程接口还提供了一系列高效的文档级接口和方法。

2.2 数据交换编程接口

为其他系统或模块提供通过网络交换ReML数据文档的功能。该功能采用Web Services机制实现,独立于系统设计和实现,但可以通过编程接口实现与调用系统的衔接。

数据交换编程接口基于Java语言和Apache Axis2 Web Services框架开发。

2.3 数据交换总线

本项目各个系统中实现数据交换的核心模块。由于项目内系统可能存在基于不同应用平台(.NET和Java)的应用系统,跨平台数据交换和系统集成是数据交换总线的重要功能。并且,数据交换接口采用了Web Services技术,这就使得数据交换总线可以使用SOA体系结构中的企业级数据总线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方式也有利于系统将来在前后端进行比较自由的扩展。从功能上看,数据交换总线提供事件驱动和文档导向的处理模式,以及分布式的运行管理机制,它支持基于内容的路由和过滤,具备复杂数据的传输能力,并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标准接口。

以上三大功能组件分工协作,辅助应用系统实现基于数据交换技术规范的数据交换和集成:文档编程接口帮助应用系统在服务端和客户端都能方便快捷地处理基于数据交换技术规范的数据文档;交换编程接口简化并统一了应用系统在数据发送和接收方面的设计和实现;交换总线提供一个集中式的数据交换路由功能,保证应用系统间的无缝连接。

3 结束语

文介绍了核与辐射环境数据交换技术规范与应用接口开发,并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科研基金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处置环境与和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项目》,探讨建立一套信息交换的技术行业规范。从现有成果来看,数据交互技术规范在核与辐射环境环境监测,及反恐系统的应用中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必将在核领域的自动化与信息化过程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摘要:为核与辐射环境信息与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的管理,建立一套信息交换的技术行业规范,开发通用的辐射环境数据、资料的生成、储存和交换模型,能够实现与网络化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和其它数据库系统的数据、资料的交换。为核与辐射环境监测数据、核与辐射环境监督管理数据的交换提供统一的数据规范和标准化的基础支持。该文主要介绍了关键技术数据交换总线的概念、功能以及具体开发实现。

关键词:核与辐射,核应急,J2EE,企业服务总线

参考文献

[1]杨宏颖.基于J2EE和数据挖掘的网络教学监控系统的研究设计与应用[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2]陈国庆.基于工作流的科研管理系统的研究[D].大庆:大庆石油学院,2007.

[3]夏阳,张强.基于Web Service的分布式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实现[J].微电子与计算机,2006,23(10):100-103.

[4]徐国艳,李晓芳.J2EE平台上基于Web服务的动态电子商务架构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6,23(增):18-19.

[5]孙卫琴.精通Hibernate:Java对象持久化技术详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车载程控交换机磁石接口设计 篇6

关键词:磁石接口,V-PBX,TBUS,FPGA

1 概述

磁石接口电路是模拟磁石话机用户终端与野战交换机之间接口电路。具体来说, 它是车载野战交换系统中电话总线与磁石分机之间的接口设备。磁石接口电路完成的主要功能是:当有入局呼叫时, 磁石接口电路检测磁石话机来得铃流, 并报告给交换机的CPU, CPU读取到有入局呼叫后控制磁石话机用户摘机, 磁石分机停止向用户振铃后双方进入通话。如果磁石接口电路作为主叫, CPU控制磁石接口电路向模拟磁石话机用户终端进行振铃, 振铃4S后自动进入通话状态不论磁石话机是否已经摘机。当交换机内部分机挂机时控制磁石接口电路挂机, 终止呼叫连接。野战交换机系统磁石接口板的设计目的是围绕控制CPC5621 DAA为核心进行开发, 以便野战交换机CPU可以检测到磁石端口的状态以及完成磁石端口的各种功能控制。

2 接口特点

为了减少多次电压变换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和干扰, 整板统一采用DC 3.3V, -24V电源供电;

C8051F020作为主处理器, 完成整板的控制;

CPC5621电话设备直接访问装置 (DAA) 提供了可编程的AC和DC电话线路终端, 二四线转换功能, 以及振铃信号检测功能;

采用ALTERA EPM570新一代EPLD完成数字逻辑的处理;

使用CPC5621内置光学屏蔽装置, 将电话的线路侧和主机侧隔离开来, 提供低噪声、低失真音频信号。增加的3, 000Vrms隔离电压能进一步增强基于设备的浪涌抗扰度;

与背板连接采用AMP 64芯连接器, 为整板提供电源和TBUS总线;

与前面板连接采用中航光电36芯矩形连接器, 磁石话机接口的T/R信号线均在该连接器上通过;

使用的所有器件均符合工业级标准;

具有两个JTAG调试接口用于调试C8051F020和EPM570。

3 接口描述

磁石接口板作为全系统的磁石话机接口板:通过背板上分配给本板的TBUS总线与V-PBX系统的CPU控制板进行PCM和SIG通信;本板主要包含:1组TBUS接口、8路磁石话机接口、1个EPLD的JTAG接口、1个C8031F020的JTAG接口。

3.1 TBUS接口。

TBUS接口是本板和全系统进行PCM信令通信的唯一通道, 速率为4M。系统为本板分配了一组TBUS总线。信号如下:CLK4M, 4MHz时钟线;FRAME, 帧同步信号;PCM_SIG_R/X, PCM、SIG接收/发送线;MODE, 复帧同步信号。

3.2 T/R线接口。

每个磁石话机端口都有一对T/R线, 在这对T/R线上传输磁石话机电路和电话总线间的所有信息, 如:呼叫进程音、DTMF信令和音频信号。

3.3 JTAG接口。本板上包含了2个JTAG接口, 分别作为FP-GA、EPLD的在线调试接口。

4 内部功能描述

此野战交换机磁石接口板是带有64K存储空间, CPU为C8051F020处理器的嵌入式设备, 这个处理器通过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和几个外部设备相连接。我们把它分成数字部分和模拟通话部分。

4.1 FPGA内部功能实现

数字部分EPLD内部按功能模块主要分为:EPLD和CPU接口模块;磁石板至TBUS接口处理模块;TBUS至磁石板接口处理模块;EPLD与C8051F020之间通过中断方式和地址数据总线访问RAM的方式相结合进行通信。软件通过中断结合寄存器查询的方式, 来判断上行和下行的信令内容是否已经发送和准备完毕。一次中断操作两组地址单元, 总共16单元的内容。

4.1.1 时钟处理模块, 主要变换产生系统各部分所需要的时钟。

时钟来源于CPU主控板, 包括CLK4M, FRAME, MODE。时钟信号在此模块进行处理, 产生位计数、时隙计数、帧计数。

4.1.2 CPU接口处理模块, 对C8051F020的INTEL协议的CPU总线读写控制信号进行时序调整, 使它能够以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的方式直接读写FPGA的内部RAM寄存器。

4.1.3 TBUS的PCM发送/接收处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完成CODEC与背板之间的PCM信号和端口的状态信号进行交换。

4.1.4 TBUS至FPGA以及FPGA至TBUS的SIG处理模块。

4.2 模拟通话部分

模拟通话部分主要由电话设备直接访问装置 (DAA) CPC5621完成铃流检测、2/4线变换。CPC5621的环路电流由背扳的-24V电源串入600欧姆限流电阻来实现。外加一个音频回路控制继电器和一个振铃控制继电器, 音频回路继电器保证端口在处于通话时接通外部磁石话机的音频T/R线, 非通话状态断开外部磁石话机的T/R到系统的连接。振铃控制继电器控制磁石端口向外部振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音频传输接口, CPU控制接口。

磁石接口模块主要电路组成包括CPC5621、过流, 过压保护器件。每个CPC5621支持单路完整的磁石接口电路。CP5621内部功能模块如下:

a.磁石电路的直流负载是一个恒流源, 由CPC5621提供。可通过电阻设置电流的大小。

b.CPC5622A集成了内部CID和振铃检测电路, 支持在传输振铃信号前后显示来电信息。

c.环流控制, 通过控制外线直流回路的通断, 提供占线和空闲检测功能。

d.2/4线变换电路, 通过外围阻容网络完成2/4线变换和可编程的AC和DC电话线路终端。

5 结论

本车载野战交换机的接口经过详细设计、各种指标测试后, 已经正式应用于车载程控交换机中, 并已经应用于车载野战环境中。

参考文献

[1]刘国星, 管一弘, 基于ARM9数字交换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 2011, (09) :43-45.

[2]徐结海, 关于小型宾馆程控交换通信系统的设计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36) :36-38.

[3]李莉, 基于P89C669的无线PBX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 2010, (17) :23-24.

上一篇:传统节日西方文化下一篇:生命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