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背景

2024-10-13

生命的背景(精选8篇)

生命的背景 篇1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关注每一个学生。因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理应关注“人”的发展, 善待生命的自主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 理应让孩子们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都在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中焕发出来。这样的课堂实质上就是生命化课堂, 生命化课堂正是以促进学生生命多方面发展、课堂教学具有生命教育理念、教师关爱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提升学生生命价值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在这一方面生命化课堂的构建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为此笔者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构建生命化课堂, 现将一些想法和做法总结如下, 以期抛砖引玉, 引发各位同仁对生命教育问题的思考。

一、平等民主, 构建生命化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于孩子来讲, 最好的教师是在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的确, 真挚情感是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的, 学生与老师一样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从这点上说师生是平等的。教学中我们应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这既是新课改实施的前提和关键, 又是其内容和任务。在平等关系中, 教师身上所承载的知识经验, 不是居高临下的“倾泻”而是对话, 不是灌输而是分享。课堂活动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 课程是师生相互作用的有机“生态系统”, 在这过程中充满了自然与和谐、创造与快乐。老师要乐于走下讲台, 关注学生的情感、倾听他们的心声, 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 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唯有这样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 变接受为参与, 课堂也才会真正成为一个充满情趣、平等和谐的课堂。

二、合作探究, 构建生命化的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方式的转变。课标明确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就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凭借自己经验进行建构的过程。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和学习情感、价值观是有差异的, 他需要的是建构自己的学习方式, 而不是去复制模仿别人。只有从自己的现实出发, 建立起来的充满个性和活力的学习方式, 才是生命化的学习方式。也只有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才是有效的、生命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 学生的地位将由传统模式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 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识主体。通过自主学习, 凸显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 弘扬自主精神;通过合作学习凸显学习的互动性、分享性, 培养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通过探究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开放性, 形成批判的思维品质, 最终达到有效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的目的, 也真正阐释生命化的学习方式的意义和价值。

三、善待生成, 构建生命化的教学内容。

新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 更是“体验课程”, 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 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 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及意义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和解读, 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 使其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而, 给定内容的接受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生命化的教育过程。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 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 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 从而使课程实施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的过程。

作为课堂教学的两翼, “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 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 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 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学生不是画家笔下被动的图画, 也不是配合老师上课的配角, 而是学习的主体, 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 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 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和随机性。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必须关注生成, 结合本学科的特性、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 进行有效拓展延伸。关注在成长中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 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 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都应使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挥。

四、尊重差异, 构建生命化的发展空间。

生命化教育背后是一个“大爱”的生命观, 即“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 肯定所有生命的意义”, “关注生命的差异, 努力去成全所有生命各不相同的发展目标”。因此, 生命化教育“应从关注、尊重每一个学生开始, 从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开始, 从相信每一个生命的意义开始, 从成全每一个生命发展开始”。作为教师, 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上我们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 允许不同的学习方法的出现, 充分给予其展示自我空间, 让每个生命个体在课堂学习生中都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 享受着生命的快乐和学习的乐趣。

五、关注发展, 构建生命化的评价体系。

生命化教育要求关注每一个生命的整体性和生命的成长、发展现实。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评价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迎合学生的期待, 用欣赏点燃学生的自信保护学生智慧的火花, 给学生自我反思的时间, 建立一个多维、开放、发展的评价机制。

1. 学生期盼被肯定, 教师课堂上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的几句赞美的话会形成无形的力量, 使其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功感, 继而获得前进的动力。

2. 生命课堂是生成的课堂, 课堂上学生不经意出现的一些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 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功能, 成全学生学习的提升, 让其在课堂中开启心智, 激发生命潜力, 焕发生命激情。

3. 评价应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支持学生的创造性, 宽容学生的个性, 理解学生的苦恼, 善待学生的缺点, 适时引导点拨, 让学生在温馨的课堂里倾吐心声, 展露思维。教师对生命的真心关爱, 对学生个性的善意宽容, 使学生无拘无束地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喜悦, 从而获取心灵的力量实现自我超越。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感教师的教育生命在课堂, 学生生命的充实与升华也在课堂。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 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我期盼着自己的政治课堂能充分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真正成为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活动。

生命的背景 篇2

关键词:信息化;文学艺术;生命意识

信息化时代(或称数字化时代),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时代之后出现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信息化生存条件下,传统的文学观念、创作方式、文学形态、文学价值已经受到了巨大冲击。它改变了文学的流播渠道和生存方式,实现了文学的载体革命:由传统的纸介质媒体转变为现在的“E媒体”(Electron Media电子媒体),从印刷文字的单媒介语言艺术转变为信息化存在的多媒体艺术。可是,相对于发展了千百年的书写和印刷的文学,单靠媒体的突围而没有艺术品质的确认和审美价值的自证,其难以赢得自身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人们对于它的信心或疑虑不仅是或然的,也是必然的,因为它自身的价值合理性和历史合理性都是未经证实也未经证伪的,是处于悬置状态的。当文学的 时尚意义大于审美意义、媒介革命多于艺术创新、传播方式胜于传播内容的时候,它此时需要的既是历史的尊重,又是历史合理性中人的生命意识的在场与定位。其根本原因在于:“把握了生命,我们就把握了艺术和审美的关键。”[1](P86)文学是一种人文精神性的价值存在,它浸润的应该是创作者的审美情怀,释放的应该是审美化的诗性魅力,营造的应该是人性化的心灵家园。审美使人的心灵在形式感受、意义领悟和价值体验中达到一种自由的精神状态:“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和加以利用。所以美的对象既不显得受我们人的压抑和逼迫,又不显得受其它外在事物的侵袭和征服。”[2](P143)审美所追求的是人与现实,人的内在自然与外在自然、人的感性生活与理性生活的和谐统一。只有在审美中,人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走向一种境界生存的状态。它既具有形而上的追求,又有现实性的关怀,是形上追求与现实关怀的统一。审美活动是人类理想的生命的形式,也是人类最高的生命方式,它“是对人类的自由本性的守望,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望”[3](P274)因此可以说,文学艺术的美根本不在什么彼岸的世界,它就在我们不断地追问和探索中,在活生生的现实中,在生机勃勃的当下生命中。

美和艺术,自诞生之初就一直和人类的终极关怀连接在一起,无论是原始社会仪式上的神秘的图腾,还是古希腊的“美是理念”,抑或中世纪“美是上帝”的论断,以及到了20世纪对美是生命意志、美是救赎等等的阐释,它都始终通向人类社会那个最根本的目的——为人类澄明的精神在大地行走寻求一种生命安顿。生命从哪里开始,审美也就从哪里开始。“没有人类生命,无所谓‘真、善、美。’”[1](P14)

首先、历史的根据。信息化时代的文学艺术,必然不是说明世界存在的其他的东西,它要关注的是人类在精神时空中其自身的生命意义。可是对于生命论的构成,西方哲学家历来众说纷繁,莫衷一是。西方19世纪上半期产生的人本主义现代哲学思潮,强调以人为本,它在对通过逻辑分析,把握本质这一形而上的研究方式进行解构的基础上,主张把人的生存置于本体地位,从人的生存出发把握一切,认为人的生存即本质,是揭示人的一切活动的根

源,这与信息化时代下的文学艺术的审美生成殊途同归。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是他美学思想的一块重要理论基石,他把世界归结为两大终极因素:意志和表象。在他看来,所谓意志,是指人类的本能冲动、欲念意向等等,是完全敌视客观世界的神秘生命力,即一种盲目的、不可遏制的冲动,是第一性的,他把意志视为世界的终极本体,是构成世界的基质。一个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已经不再是理论上可以认识到的世界,而是只有在生命的进程中才可以体验到的世界。叔本华认为,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事物,可见性都是意志的客体化,人类正是通过直观的自我意志,才得以认识和把握现实世界,而且,意志通过理念为中介显现为客体对象的同时,亦变成了表象。总之,叔本华认为决定世界的不是上帝,也不是物自体,而是生命意志,这种生命意志不受理性支配,是一种盲目的但又不可遏止的生命冲动。

尼采把世界、自然、人类的本质归结为一种生命意志,一种神秘的、本原性的意志,一种生生不息地运行并演化出整个世界的意志,这种生命意志本体论进一步发展、完善,形成“强力意志”本体论。尼采哲学的基础就是复兴酒神精神,恢复人的自然本性,反对自苏格拉底以来发展了二千多年的理性主义,解放人的生命力。在他看来,生命的意义取决于生命力与强力意志的强弱;生命的快乐是不断地创造,是对与痛苦抗争的体验,它们的共同立足点是现实的生命,共同的目的是高扬生命之力,这体现在:解除理性与道德对于生命本能的压抑,使生命本能健康发展;发扬人的超越性,做精神文化价值的创造者;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取代科学与伦理的人生态度。尼采在本体论上强调,世界是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所构成的无意义的生成,由此,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由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的生成世界所导致的人生的悲剧性,便成为其哲学思考的核心。

在叔本华和尼采之后的柏格森,则更为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以“生命冲动”为标志的“生命哲学”。 他将“生命”与“直觉”置于机械的“自然”和“理智”之上,并认为“生命冲动”是自然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柏格森认为,生命应该绵延,越绵延的对象越能体现生命的本质特征,而当绵延发展到一个更高的程度,就能够最充分地展现生命的本质所在,这种最高级绵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美。柏格森提出构成世界的终极本体是“生命冲动”或“生命之流”,生命冲动是非物质性的意识流程,它是一种时间的绵延,具有非可视性的特征。可见,柏格森认为整个世界充满着、体现着“生命冲动”的创造式进化过程,而物质只不过是这种精神进程的障碍物,理性只能认识这种作为生命冲动过程障碍物的物质,而只有直觉才能印证这一生命意识的“绵延”。

二十世纪初,西方继而又出现了以狄尔泰为代表的生命价值哲学美学。狄尔泰主要从历史学的角度来开展他的研究,认为历史恰如人的生命,需要对它们进行体验和解释,才能恰切领会其中所蕴涵的意义。在《精神科学导论》以及《历史中的意义》这两本书中,他提出了经典的“体验”学说。这一学说的提出标志着以后的生命哲学渐渐走向成熟。狄尔泰高举生命意识与生命价值的大旗,把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作了科学的“划界”,对其追本溯源,把生命作为人类历史发展和人类精神活动的主宰,作为精神科学真正的研究对象。

其次、逻辑的进路。信息化时代的文学艺术的生命进路,就是在西方现代哲学思潮对文学艺术产生广泛影响的情况下,以这些哲学思潮的理论,在对处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场域下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理论视界。

信息化时代的文学艺术的批量生产,使文学作品成了无深度、无意义的非审美活动。可我们知道,作为语言艺术,“它不是在每个时代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4](P43)所以说,文学自身内部对技艺标准的坚守,不但反映了绵延至今的文学自律化的诉求,也同样和文学对真理的抵达密切相关。因为文学并不仅仅是技艺,它是作者的道德旨归、美学立场的出发点,也是两者得以圆满呈现出的生命抒写的不可或缺的保证。“艺术的本质方面始终在于它使存在完成,它产生完美和充实,艺术本质上是肯定,是祝福,是存在的神化。”[5](P209)这种“肯定”、“祝福”,就是对艺术自身传达生命的肯定、祝福、褒扬与确证。

同时,人的主体性生命的张扬问题是信息化时代人存在的基本问题,它的存在,使主体性原则获得确立并且被突出出来。在这个基础上文学艺术的含义与功能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这就是说,文学艺术的根本意义,已不再是对神性的表现或对客观世界景象的模仿,而是对人类自我的表现。表现性的自我实现变成了作为一种生活形式的艺术的原则。这个根本性的转换形成了现代艺术的基本特征:人的生命的外在性确定了文学艺术的形式和内容。主体性原则的确立、传统的世界观的瓦解和现代艺术精神的产生,是信息化时代下的文学艺术得以确立的三个基础因素。人的主体性生命的张扬、阐释和提倡的也正是源于这三个基础因素。

另外,文学艺术,作为人类生命适应环境活动方式的形态,其内容是由社会历史条件所依存的主体实践能力及其主体与客观的实践关系所决定的。因此可以说,人的生命意识从根本上说就表现为一种哲学意识,当社会的哲学意识、哲学思维活跃和强化时,文学中的生命意识也会觉醒和高扬。

最后、从对抗到同源。生命历史形成的进路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审美是人的精神需求,只有解决了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才能解决文学艺术是人的生命意识的内化和确证的根本问题。

我们知道,文学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典范形式,生命本体无疑是它的基础,当我们关注生命的时候,就会发现生命意识的基点就在于对人类生命本体的体认,这种体认首先在于人自我对生命的确认、体验、欣赏的内向性回归。正是通过生命体验的介入,“表现着生命本能对攻击性和罪恶的超升,它将在社会的范围内,孕育出充满生命的需求,以清除不公正和苦难;它将构织‘生活标准'向更高水平的进化。”[6]( P99)这就使审美对于主客体二元对立关系的超越成为可能。正是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和谐,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推进。

在文学艺术的内化过程中,其表现出的美学的根本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于是,他们从所有的对抗中,抽身出来,同源到人的三重生命中。这是因为,“三重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历史中的三个不同的环节,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1]( P141)它们“相互协调、互相补充,共同肩负着向永恒一次又一次冲刺的生命使命。”[1]( P137)可以说,生命是审美的起点,亦是其归宿。因此,相应地人也生活在三重世界里:物质世界、意义世界和理想世界。正是在这三重世界中,我们对生命理想的追求和创造,它不仅仅是对于外在物质世界的占有,也是人之为人的终极根据,最终也才使人超出动物的水平。文学艺术从生命活动这一特定视界出发,从超主客的天人合一的角度去追问:生命的存在如何可能、精神建构如何可能以及社会意义的生成如何可能。我们认为,这种从确立生命本体的角度的追问是一种关于生命的终极意义、价值的追问,是对人的一种形而上的终极关注,它不但关注着人的现实历史境遇,而且关注着人的生存意义,关注着人有限生命的超越,关注着人的理想世界——自由的境界。

在信息化生存条件下,传统的文学观念、创作方式等均已发生了巨大改变,但无论是悲观地判定文学正在走向终结,还是乐观地预言文学正在创造图像时代的辉煌,都是缺乏根据的。文学艺术的重要特征是经由语言符号的排列组合而生成诗意,而这样的诗意创造,信息技术是无能为力的。正是由“诗意创造”角度可知,信息技术对文学的冲击,又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以促使人们更为清晰地认识文学艺术的特质,使文学进一步走向“文学”。 在文学艺术的视界里,把生命体验归结为美的基点是极其重要的,它为文学艺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极为自由的广阔的天地。因为这解决了精神与肉体、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对立的状态,预示生命本身对于自己的一种拯救努力,而且对于纠正当代文明对人类已经构成的重大异化导向,做出了自己的责无旁贷的选择,确实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封孝伦.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2](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潘知常.生命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德)尼采,周国平.偶像的黄昏[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

生命的背景 篇3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该是具有生命的个体, 通过课堂与学生不断合作、互动、生成, 用生命拥抱生命, 用心灵贴近心灵,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完成教育行为和实现生命价值。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 课堂教学方式改革虽在深入推进, 但传统课堂模式的根深蒂固和新课程改革的相对滞后, 却仍然使教师的生命意识受到蒙蔽和缺失, 使课堂教学缺乏深度和活力。

传统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权威和长者, 仅仅负责完成既定教学任务, 较少考虑学生个体生命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状态、过程, 课堂组织形式基本上是照本宣科, 教学方法单一、静态、枯燥。即使新课程改革后, 有的课堂上虽充满师生问答互动, 也仍然是教师断续发问, 学生根据知识点作答, 不但没有思考和探究的时间、空间, 而且基本停留在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设计范围内。这种互动仅仅是知识点的考察, 本质上仍是教师在教, 而不是学生在学。有的课堂上学生充分自由, 可随意发表观点, 教师各打五十大板后略作点拨、指导, 气氛很是热闹, 貌似发挥了学生自主性, 其本质上则是教师角色缺失, 没有尽到真正关怀生命和启迪智慧的作用, 成了旁观者。有的课堂上教师不停地巡视、个别辅导, 看似关系融洽, 但是否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师生平等不得而知, 大多数情况下这只是象征性的, 因为如果教师如果没有真正地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差异、尊重个性和关爱学生成长的话, 学生往往不会把教师当作真正的合作者和学习伙伴。由此可见, 教师如果缺失生命意识,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就只是一句空话, 就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课程。

二、生命教育背景下教师的课堂角色

当前教师课堂角色定位的误差已经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 影响学生生命活力的增强和生命质量的提高, 本文在生命教育理念指导下, 对教师的课堂角色进行重构, 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精神的关怀者, 学生生命意识的唤醒者, 学生智慧之门的开启者。

做学生精神的关怀者, 就是要在理解、尊重、信任的基础上, 把学生当成一个平等的生命个体, 关怀学生的心理健康、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发展, 使学生精神世界不断充实和丰盈。魏书生说:“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 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 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 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在课堂上, 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有个性、富有情感的人, 关注个性差异, 尊重学生自信, 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颗渴望关怀的心灵。

做学生生命意识的唤醒者, 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和学生交往、互动,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 增强学生的生命活力, 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 让学生在不断被发现、被欣赏、被充实、被激励过程中自我发展和生成, 把课堂变为提升生命境界的舞台。叶澜教授说:“课堂蕴藏着巨大的生命力, 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 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育和教师的成长, 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只有从生命的高度来建构教师课堂教学角色, 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光彩。

学生智慧之门的开启者, 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激发兴趣、思维渗透、问题探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爱因斯坦曾指出,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它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 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一个个体生命的真正的发展, 最大表现是创造, 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积极调动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思维素质, 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让学生自主探究, 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 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无穷的潜力。

三、教师如何在课堂角色中渗透生命教育

一是认真对待个体差异, 让课堂成为尊重生命和促进自主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理解和激励每一个学生, 不要出现漠视、歧视、冷遇, 因为生命个体是有差异的。因材施教, 尊重每一个生命, 换位思考, 才能真正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理解, 吸引学生在广度和深度上主动参与课堂, 积极思考, 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和主动生成的课堂。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是一种教学思想, 也是生命教育理论的体现, 它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尊重个体生命, 让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 不以牺牲一部分人发展的代价来换取另一部分人发展。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外, 还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素质的培养, 通过情感沟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真心实意的关爱和帮助,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自主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上来, 转移到提高思维力、解决力、行动力上来, 提升生命质量, 追求生命意义。“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尊重和对待个体差异, 才能为每个生命都拓展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每个生命都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真正体现教育的本质价值。

二是努力满足学生需求, 让课堂成为理解生命和促进发展的课堂。忽视学生需求的课堂, 不能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结果课堂忽视了学生的生命存在, 成了老师自我表演的阵地, 导致以教代学、盲目施教。教师应该研究学生, 了解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发展和提高自身的渴望, 以人为本, 积极创设和引导, 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自我生成。

低效课堂的症结就在于忽视了学生生命个体需求, 教师带着教学任务进行简单讲解或者设计一些无法吸引学生进行探究的所谓活动。要让课堂真正变得有效、高效, 就必须理解和满足学生的情感心理、探究心理, 就必须关注学生主体实践, 把更多的课堂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加强指导、合作与交流, 让提问变得具有启发性、开放性, 同时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 收集反馈信息, 让学生的注意力和课堂的高效能够具有持续性。这样不仅把课堂的思维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 让学生获得知识和经验, 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也使学生的关注力、倾听力、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和发展。

三是积极关爱学生成长, 让课堂成为拓展空间和激发活力的课堂。一节成功的课堂, 学生往往先是被教师打动, 然后才被教学内容打动。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兴趣、个性、情感和人格, 利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自我体验和感悟生命, 开拓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 追求生命的更高境界, 把课堂变成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

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以生为本, 把学生从传统的受教育者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来看待, 把学生从知识的容器和复印机还原为充满激情、智慧和潜能的创造者。和生硬的指导、冷峻的批评相比, 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鼓励和喝彩, 这些能让学生更容易接纳老师和课堂。所以,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 进行语言和眼神的交流, 让心与心呼应共鸣, 同时积极找出学生“闪光点”, 多一些表扬和鼓励, 让学生多一些自信、成就感和兴趣, 让课堂成为拓展生命空间和激发灵性活力的舞台。

总之, 教师是教育促进人的发展, 领悟和追求生命的承担者, 必须适应时代要求, 用心灵和生命积极实现由课堂任务到关注生命的角色转变, 推动当前新课程改革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在生命教育理念指导下, 认为教师应该在认真对待个体差异、努力满足学生需求、积极关爱学生成长基础上做学生精神的关怀者, 学生生命意识的唤醒者, 学生智慧之门的开启者。

关键词:生命教育,教师,角色

参考文献

[1]冯建军, 著.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2]郭思乐, 著.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生命的背景 篇4

一、“生命教育”的源起

“生命教育”是一个新的课程名称,源起欧洲。起初是从面对问题人群出发,转而从发展的角度思考关于生命的话题。目前,英国、美国、泰国等很多国家都有此方面的教育。台湾现代意义的生命教育早于内地,亦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自1997年起,民间机构连同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关注生命教育,次年教育部门开始在中等学校逐步推动。2000年成立“推动生命教育委员会”,并把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颁布“推动生命教育中程计划”。2004年颁布普通高中生命教育类选修课程纲要,2006年列入高中选修课程。

二、生命教育观念的演变

生命教育的内容蕴含于各种教育内容之中,其部分是和现行的课程重迭的,也并非近期才有。教育方法则出现了由外至内向由内至外的转变。我们所经历的教育即通过教师传授,把关于生命的认识、价值传递给学生。通过学习、体验由教师的带领下得心灵变化,分析心灵体验提炼出对生命的认识和态度。这一过程的改变,把生命教育的力量由轻触提升到撞击。

三、生命教育的意义

(一)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会有变化,无论好或坏、多或少,都是正常的。现代生命教育注重心理层面的自我肯定,强调认识生命的独特性,引发个体尊重生命,丰富生命内涵的思考。这样的思考有利于提升生命品质,实现生命价值。

(二)心灵大扫除:生命历程中的阴霾需要心灵的动力才能去除。生命教育引领我们感悟人生,获得健康向上的人生的态度。消灭或者抚平内心的压抑或心灵的创伤。

(三)能量充电: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能力迎接生命历程中的各种变化,生命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拥有可以应付人生中各种变化的生命态度:随时准备失败,但也随时迎接成功。提升自我认同感,肯定自己出众不同的表现。

对于每一位体验者来说,新的生命教育就是一次心灵的能量充电。

(四)巩固旧的经验、创造新的经验:通过课程中身历其境的感受与体会,汲取行为的动力。可以巩固生活中旧有的好经验,也可以创造问题解决的新经验。

四、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要帮助每个人探究生命的本质,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最根本的地方得到动力,从内心产生信心和力量,提升生命质量。要教导学生建立对生命的正确态度,是爱的教育。可以在爱中成长、在爱认识生命、珍赏生命、丰盈生命。关注人生多元面向的平衡发展,亦是生命肯定教育,提升自我认同感。鼓励生命价值的体会与发扬。是以人为中心来探视大生命系统的教育。生命教育活动是从观察与分享中体会生命的意义及存在的价值,进而培养尊重和珍惜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怀。包括了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环境、与宇宙之间如何互动的教育,教人学习以谦诚爱护的心与宇宙万物共存共荣,使人了解生命的意义,增进生活的智慧,展现生命意义和永恒价值。它具有五个取向:即生理取向、心理取向、生涯取向、社会取向和死亡取向的教育。

五、师范院校生命教育的实施目标

(一)注重内心体验

生命教育课堂,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通过心理离乱与绘本故事、音乐、舞蹈、绘画等综合运用,把每个个体的生命体验融入课堂。通过积极讨论、思考、体验等教育形式,把生命教育的理念内化到个体的思想观念中去。

(二)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不同,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是独特的。教育要重视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与社会发展历程。这些看似困难的问题,在生活素质教育的课堂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近的教学以及与其生命历程相近的价值观念。调动属于每个个体对于生命现象的思考与认识,促进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三)加强心灵关怀

“生命教育”教育带领每个个体直面自己的心灵深处,那里有阳光也有阴霾。当某些心灵没有足够力量战胜阴霾时,教师的带领和关怀是一缕温暖的阳光,会给予他们无尽的温暖和力量。

(四)用生命感染生命

生命教育要培养师范生课堂带领的技巧,为教师创造机会做学生。熟悉课程内容,体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心灵改变。经历了这一体验后,使师范生在在课程带领中可以以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学生则把这种生命体验的融入课堂,激活课程,赢得对课程内容有意义、有价值的思考。这种方式的交流相对其他方式更容易拉近心灵的距离,实现生命教育的理想境界。

(五)延伸教育成果

生命教育在生活中发生,也需要在生活中实践。限于目前教育条件,生命教育园地局限于专门的教育机构,以课程的形式实施。教育效果的评价不能课简单一句课堂教育效果展示,应该深入研究如何将生命教育延伸到实际的社会生活当中。让每个个体能够以实际行动去珍爱生命、实现生命价值,去体验生命的喜悦、理解生命的尊严。

(六)科学系统的建构

生命教育既然要体现“以人为本”,首先就要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只有科学系统的建构生命教育体系才能够配合个体社会化过程,完成这一使命。关于这一体系的建构还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案,不同地域有着自己不同的特色。将本地的地域文化与人的发展相融合形成各自特色。另有一问题也是需要不断发展提高的,在生命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建立的同时,也需要先进教育理念传播体系的建立。

生命的背景 篇5

牛津教材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 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好教材。而要充分地发挥教材作为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载体, 就必须在教学时有效地利用教材,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

一、珍惜生命, 培养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生命安全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包括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 培养学生生命保护意识与技能。我们要让青少年懂得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它是人生最宝贵的。多年来, 我们的传统教育, 多是对不畏强暴、见义勇为的宣传, 少有避险自救知识的传授。当孩子在遇到突如其来的事件时, 他们表现出来更多的是惊慌失措、流泪无助。所以, 培养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 这种意识和能力不会凭空而降, 需要从小教育, 点滴培养。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尝试使他们增强防护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牛津英语7B Unit 5 Abilities讲述了一个火灾中救人的故事。在学习中, 学生往往对救人英雄充满崇敬之情而忽略了在施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危及生命的问题。所以, 笔者在上课时借机提问:What should we do if we are trapped in a fire?然后将学生分组, 以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让他们尽可能用英语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并给予学生一些简单的提示:How can we keep ourselves safe?What should we do and what shouldn't we do when there is a fire?等等。通过不断的讨论, 告诉学生If there is smoke in your room and you can not get out of the room, Put a wet towel around your nose and mouth.Call for help.Do not jump.If your clothes are on fire, don’t run.Drop and lie down on the floor at once.等等这些常识。同时, 还要让学生知道避免火灾发生的一些方法。如Be careful with matches.Try to keep the fire away.Do not play with fire.或者How to use fire correctly.当孩子们具备了这些常识, 今后碰到火灾, 就不会因为不知所措而采取错误的逃生方法失去生命或留下残疾, 而是知道该如何逃生, 如何保护自己。

二、尊重生命,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当前, 有些学生的人生观比较消极, 生活没有激情, 学习缺少动力, 懒惰懈怠, 不懂得珍视生命, 更不懂尊重生命, 进而热爱生命, 从而对生活也就没有什么追求。我创造条件, 营造氛围, 把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牛津英语8B Unit4 Reading中通过与ORBIS组织的一个医生对话来介绍医生护士所做的工作。在课前, 我请同学查阅有关ORBIS的资料。在课堂上请同学讨论双目失明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也许像这样的问题, 生活在现在的我们的独生子女们从来没有考虑过, 但在课堂上, 当他们面对这一问题时, 都严肃而认真地进行了思考, 并且给出了各自的答案。在同学们对失明深刻认识以后, 问:What is ORBIS?再请同学阅读课文, 回答:What do volunteer doctors do on the plane?How do people feel about ORBIS treatments?How can people support ORBIS?Did you send donations to Project Hope?这样步步深入到主题——互帮互助, 使同学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美好, 感受奉献的快乐与满足, 培养其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爱护动物, 培养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任何人既要关注、热爱自己的生命, 也要关注、热爱他人的生命, 还要关注、爱护一切有生命的东西。要懂得尊重生命的多样性, 爱护小动物, 亲近大自然, 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保护环境是牛津教材中反复出现的内容, 我们通过教学, 要让学生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牛津英语8A Unit4 Wild animals, 是一个有关野生动物的单元, 在这一单元中, 介绍了熊猫“xi wang”从出生和成长的过程, 以及目前熊猫所面临的危险处境。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从网上下载了几个关于熊猫生活的环境以及一些生活习性的资料, 同时也将现在熊猫的危险处境以及面临的问题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生动的图片和影像资料中去了解和对比, 去思考我们人类应该做什么。经过讨论, 他们想出了很多办法。例如:We shouldn’t cut down trees and forests.We should make giant panda reserves bigger.We should build more reserves.W e should encourage farmers to leave the giant panda reserves.在讨论中, 学生们加强了他们保护动物和环境的意识。在之后的练习中, 不断地强化这些保护意识, 让他们逐渐形成正确对待动物、对待大自然的态度。

在之后的牛津英语8A Unit 5 Birdwatchers中继续强化这些保护意识, 让学生懂得人的生命与自然息息相关。通过教学, 让学生感到拯救动物、美化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意识到破坏环境就是人类自我的毁灭。

四、健康饮食, 培养学生提高生活品质的意识

牛津英语7A Unit4 Food是一个有关食物和生活方式的单元。这是帮助学生认识健康饮食与健康生活的好机会。通过对Food and lifestyle的学习, 学生已经了解了哪些食物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哪些食物是对身体有害的。平时, 笔者注意到中学生经常有骨折的现象发生, 经了解, 这些同学基本以可乐等碳酸饮料代替水, 笔者便请他们上网查找碳酸饮料的成分, 以及他们进入人体后的变化, 知道了为什么喝这些饮料容易引起骨折。有的学生说:“以前家长也有时不让我喝这些饮料, 但我不知为什么, 所以也没听进去。”笔者趁热打铁, 给学生呈现了食物的金字塔图形, 就更直观了。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还把一个健康的人和一个暴食暴饮、生活无规律的异常肥胖人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

摘要:本文运用教学实例, 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反思,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 倡导注重英语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生命的背景 篇6

一、活力课堂提出的背景

1. 教师观念转变。从“学科教学观”转向“学科教育观”。通过研究学科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具体指标是什么,如何建构课程内容,怎样实施课堂教学,如何进行育人效能评价,切实引领教师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回到“育人本位”,共同解析学科的核心素养,使得每一节课都朝向育人需要这一终极目标上来,让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真正落地。

2. 教研方式转变。从指导“研教”转到引领“研学”,从“指导如何教”走向“指导如何研究教”,“引领教师研究怎样学”,给予教师如何研究问题的具体指导。一旦开始从“研学”的角度研究教学,就要回答学生“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学得好”的问题,就会回到“一个完整的人”成长的角度,以学生的立场思考学科教学的本质,提炼学科教学需要达成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教研要从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开始,设计出梯次递进的教研主题,使教师对学科教学的理解系统化、层次化。

3. 课程结构改变。从体系迁移的角度重构课程,重视以学生自主经验体系为核心建构内容知识体系。如从单元整体的角度重组语文课程,本着大阅读观、大语文观、大教育观的思想,不仅注重一个课时的教学,而且关注一个单元的教学效果,建构与之相应的大单元教学体系,遵循整体性原则来组织教学,用“单元主题”统领整个教学流程。

结合学校的“水滴”课程的构建,我校提出了与课程理念相融通的“活力课堂”。

二、活力课堂内涵的理解

活力课堂的本质是容纳开放,价值引领。它应是多元的、目标明确的课堂,是从实效———高效———活力的梯次推进。

对学生而言,“活力”是学生天性的自然流露,解放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彰显孩子生动活泼的个性。活力课堂应该是自由、愉悦、自主、探究的。

对教师而言,“活力”意味着魅力,意味着教师学识渊博、思维敏捷、富有激情。活力课堂应该是倾听、尊重、宽容、智慧的。

对课堂而言,“活力”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生命场;“活力”是学习力,是师生、生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升;“活力”是感动力,是师生情感交融、生命引领的暖流。活力课堂应该是开放、分享、合作、生成的。

三、活力课堂的教学模式

学校确立了“让海蓝浸润生命”的办学理念,因而定位海洋文化所承载的活力课堂本质特点:容纳开放、质疑探究、自主合作,据此构建了“双主体联动,四模块教学”课堂模式。

双主体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引导、点拨和评价,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激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主动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与同伴交流与合作。双主体联动体现了课堂中师生的关系:互动、联合,是师生,是同伴,教与学在课堂中相融相长,绽放活力。

四模块指课堂实践中的四个环节:预学分享、导学探究、总结评测、拓展实践。这是一个学校的课堂教学纲领性结构,第二个与第三个环节是活力课堂实施模式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独特学习个性品质的必经之道。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挖掘学科知识内涵,实施中各学科完全可以依据自身的特点,对这个课堂结构做出适当调整,实现学科课堂教学的特色化。学科模式的构建,是在学校课堂教学总模式下创生出来的更符合各学科特点的教学流程,这样各学科的课程价值更能淋漓尽致的在课堂上得以实现。如语文组的单元整合式主题阅读课、说文解字识字课、阶梯作文指导课等。但没有一种模式可以承载所有类型的学习,或者所有学习者的风格。因此,我们鼓励教师以模式为引领,一模多法,形成个人风格,为实现理想课堂提供科学导航。

四、活力课堂的实施路径

1. 研课———丰富学习内容,优化教学策略。我们一直用基于单元背景下的三点一体主题研课模式来引领教师研读教材,丰富学习内容,精准定位学习目标,优化教学策略。(1)知识点。知识点的挖掘就是琢磨教材的第一步———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经过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及教材的解析,尽可能地捕捉到一切显性的、隐性的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补充,精心重构。(2)训练点。学生学习力的培养主要依靠训练的落实。研究训练点,就是将老师们的各种教学经验、教学方法进行梳理、比较、筛选,以学生的学为基点,研究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学得好”的问题,在研讨中优化教学策略,重视方法的指导和实践,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力,同步确定课堂评测题,保障教学检测的科学性。(3)拓展点。结合学科的特点,在单元背景下,围绕主题设计综合实践活动。针对学生学习实际进行有目的的拓展训练,开拓学生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单元情感目标在活动中落地生根,促进学生对情感的内化,唤醒学生的感动力。

我们采用三轮研课制:一是教师个体钻研教材,独立出“个案”;二是学科年级组集体研究,形成“共案”;三是教师在这个共案上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及所教班级的学情,进行个性化的二次研课,拿出“详案”。三轮研课达到对课堂活动各个环节的有效预设。

2. 上课———组织教学活动,释放课堂活力。

预学分享。活力课堂的第一轮展示就是分享式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由地将预学中的收获、思考进行交流、分享,共同讨论、研究预习中碰到的问题和想法,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期间碰撞出的思维火花是课堂生成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关注学生独特的学习思考,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为学生搭设学习支架,并提出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开展分层学习。搭建分享平台,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意识到自己的思考是有价值的,是被重视的,被尊重的。

导学探究。“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的“导”主要体现在组织调控学生探究活动时,要给学生的探究以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在学生探索新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多种展示方式如演示、表述、辩论等,对探究思路、过程、方法、结果发表自己(或小组)的独特见解,提出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尊重学生的个体理解。学生的“导”主要是在其各抒己见时,互相解答,互相纠正,互相补充,培养学习力。这样,教与学的角色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不停地变换,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乐学勤思,真正释放每一个生命体蓬勃的学习活力。

总结评测。评测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是落实学习目标的方法,也是一个对知识探究的过程。这个模块主要是学生对当堂所学进行整体回顾,加强知识的前后连贯梳理和纵横交互整理;是针对学习中的重要内容,精选典型题目,适量、分层地让学生进行限时练习的学习实践活动。目的是摒弃题海战术,废止重复无效劳动,当练则练,练必深透,力求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落实教学目标。

拓展实践。“课堂见真功,课后有余功”。课后的拓展是活力课堂的延伸。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课后持续学习的兴趣,围绕单元主题,设计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这既是对课内学习的巩固,又能探索新知,开拓更宽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3. 反思———沉淀教学思想,提高专业素养。反思,是教师课后的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高速跑道,不仅能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也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让教育更贴近生命。我们强调一课一反思,从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策略的运用、学生学习的状态、教学目标的达成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多方位的思考、总结,用自己的课堂培训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的老师,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在不断的反思中慢慢沉淀、清晰、深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主张和教学风格,永葆生命活力。

五、活力课堂的评价策略

1. 评价原则。

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强调在真实生活情境下对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价,包括某一具体领域中可能遇到的那些真实的生活活动、表现或挑战。

过程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即课堂教学评价本身直接针对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及其历程;二是评价既要体现教师教学经验的发展过程,又要体现学生学习经验的发展过程,要体现个体发展的连续性。

发展性原则。(1)学生的发展。侧重于观察和衡量学生的表现,着眼于促进学生发展,着力于人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强调以人为本。(2)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重视教学过程中的静态、常态因素,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关注教师积极自主地构建和应用新的教学策略,不断调整教学的组织方法与过程。

生成性原则。强调对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的评价,教师能将课堂上有意义的情境化为教和学的资源,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欲望的引发和独立的思维及自身的感悟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追求多维、灵活、开放、动态的课堂教学。

2. 评价内容。

教师的教。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教学内容的合理整合、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教学过程的有效调控四方面来评价。

学生的学。从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这是一个动态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否愉悦,在各个学习模块中能否积极主动参与,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并有所收获。

教学效果。综合课堂教学整体情况,结合课堂检测结果,针对目标的达成及学生表现进行定性定量的教学评价。

3. 评价方法。

课堂观察法。通过观察、了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过程,对其进行记录,并加以整理和分析。重点观察还包括评价者事先与教师拟定评价重点,如重点教学策略、重点课堂生成处理运用等,在随堂听课中有意识地围绕这些重点内容进行观察。通过课堂观察,及时地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从而做出积极反馈。

量表评价法。量表评价法是事先确定好需要进行评价的指标,并给出评价的等级。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对照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逐项给出相应的等级评定。

课堂调查法。一是随堂检测,包括年级统一的课堂检测和随机出题检测。这可以了解学生对当堂学习的接受情况;二是微型问卷调查,向学生询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学习活动你是不是乐意参与?”“课堂上的小组学习愉快吗?”“老师讲的课都能听懂吗?”“你对这堂课满意吗?”……

生命的背景 篇7

1.生命价值观教育概念

1.1生命价值观

生命价值观是一种价值观念,是人作为主体时对待生命价值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对人的现实活动具有引导性,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觉性。人受不同环境的影响形成的生命价值观也会不同,正确、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可以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具有重要作用。

1.2生命价值观教育

生命价值观的形成需要时间的积累,形成过程中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和自身意识的引导,所以在形成过程中,加以正确教育和引导,对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来说意义重大。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加强生命价值观教育,强调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有益性,引导学生对生命本质有一个全新、正确的认识、了解生命的意义所在、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消除学生自身对生命价值观的误解,正确认识到生命价值观的重要性,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2]。

2.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及意义

2.1生命价值观教育现状

现阶段高职高校的生命价值观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挑战。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使整个世界变得相对狭隘,学生大都沉溺在计算机网络世界中,缺乏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时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状况,教育工作难度较大;传统的应试教育存在很多弊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缺乏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关注,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容易形成烦躁、迷茫的消极情绪,不利于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加大了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难度[3]。

2.2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高校学生是建设社会的中坚力量,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生命价值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教育课程。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行为素养,使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从而可以变得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了大学生的科学意识,有利用学生更好的择业或者创业,实现自身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

3.加强高职思想政治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措施

3.1课堂教育与课下实践相结合

提高生命价值观教育水平,课堂教育无疑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在日常教学中,应该专门开设生命价值观教育课程,建立一套完善的生命价值观教育体系。在课堂上围绕生命价值话题进行授课,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使教学内容更加鲜活;课下举办一些有关生命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3.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课堂上老师可以针对生命环境的有关案例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探讨交流过程中提高了对生命价值观的认识;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大学生经常使用的软件,如微信、微博等,发布一些有关生命价值观的相关知识或者图画资料等,让学生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可以对生命价值观进行了解。

3.3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老师要对其进行充分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老师自身也要不断学习,掌握更加丰富、专业的知识,灵活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去,对教育工作和教育效果进行总结,发现不足之处时及时改进,不断完善自己,以便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

3.4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与人的情绪、性格、行为习惯都有重要的联系,高职学生在学业、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下,存在很多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生命价值观的理解,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加以疏导,缓解心理压力,有助于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展开。

结束语

新时期,加强高职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是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通过加强高职思想政治生命价值观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

摘要:在当前的和谐社会背景下,生命教育和生命价值观教育越来越重要,高职高校在开展对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工作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加强对高职高校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新的话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生命价值观概念的陈述,指出了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及其重要意义,对如何加强高职思想政治生命价值观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职,思想政治,生命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志辉.和谐社会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J].中国市场,2015(22):200-202.

[2]刘虹.新时期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6).

生命的背景 篇8

关键词:新课程,构建,快乐课堂

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利于学生发展的“乐园”, 积极思维, 快乐互动, 自由合作, 不知不觉掌握文化知识, 自然而然发展文化素养, 无拘无束张扬自我个性。但现状却是:学生课间快乐如精灵, 课上却留下沉闷和呆板。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学生在自己的乐园里失去了快乐?我不禁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 我认为起码存在着以下弊端:

原因一:为了完成预设的教程, 不愿意学生在课堂上出错, 变相鼓励, 学生亦步亦趋, 紧跟其后, 使他们渐渐地养成了墨守成规的习惯。

四十分钟的时间极其宝贵, 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 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师至上”的教学观念, 使自己身不由己地“越位”, 成为语文课堂的中心, 主宰课堂, 左右学生。虽然也常常竭力“烘托”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更多的时候还是越俎代庖, 渐渐的, 导致学生失去了主动参与的机会, 丢失了主动参与的欲望。

原因二:为了追求答案的标准, 抑制了思维的广度;为了追求答案的完美, 长期的高要求遏制了大多数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讨论中, 我常运用延迟评价策略, “耐心”倾听学生的各种见解。其实是在等待, 等待与标准答案相吻合, 与完美答案接近的发言。然后, 教师追问:在这些同学的发言中, 谁最精彩?事实上那些最精彩的往往只是集中在少数几个学生身上, 久而久之, 更多的学生索性只在一旁观望, 兴趣越来越淡了。

原因三:繁芜的、刻板的课堂教学, 麻木了学生的心灵, 让孩子们丧失了自己的独特感悟。

或是空洞地说教, 或是机械地训练, 繁芜的课堂不仅消耗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更可怕的是消耗了他们对语文刻骨铭心的爱。只要一开始读书, 老师就会迫不及待地问:“懂得了什么, 体验到什么, 感悟到什么, 你是怎么体会到的?……”美其名曰, 为的是让孩子走进文本, 与文本产生心灵的对话, 怕的是孩子的阅读仅仅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当然, 采用这样的方式很有必要, 也少之不得。但若经常这样的追根究底, 学生只会恐惧, 只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何来快乐呢?

教给孩子知识是课堂追求的目标, 但是用什么样的方法传授知识却颇有讲究, 是让孩子乐学还是苦学?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过, 人应该“按自己的本性去生存。”孩子的本性是什么?那就是向往快乐, 追求快乐。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年龄特征的视角去关注和审视语文课堂, 在一个学生能接纳的、和谐的、支持性、开放性的空间里发展他们的语言, 语文课焉能不生机勃勃、充满快乐?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我给自己的课堂开了几剂药方。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实践, 发现疗效不错, 他们又慢慢地喜欢上我的语文课了。

一、营造快乐, 建设一个体验的平台

语文课堂的快乐, 旨在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良好软环境, 让学生的人性在这种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中尽情释放、洒脱驰骋。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体验美,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预设精彩, 握手快乐。

语文课堂的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是目前新课程背景下关注的焦点, 也是当下语文教师困惑的问题之一, 为了让预设更好地为构建快乐课堂服务, 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八年级下册第十课《组歌》中的《浪之歌》是一篇自读课文, 语言并不深奥, 我觉得这篇文章应注重诵读指导, 感受文章在用词和音韵上的美感, 此外为了加强学生的乐趣, 我在学生初读课文完成之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首散文诗中的“海浪”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用“_______的浪”的方式给课文中的浪加一个修饰语。学生经过思考纷纷举手回答, 有的说是热情洋溢的浪;有的说是一往情深的浪;有的说是任性的浪;有的说是无比忠诚的浪;有的说是缠绵的浪;有的说是多情浪漫的浪;有的说是温柔善良的浪;也有的说是痴情的浪等。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许多, 也给学生们在诵读文本中带来无穷的快乐, 这就是课堂预设的功效。

所以我认为要建设快乐的生命课堂必须从课前预设开始的。教师进入文本层面越深, 越能营造快乐课堂。预设是生成的前提, 只有学会了善于通过预设构建快乐, 才能逐渐走向日趋完美的、自然生发的课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用一生准备一节课。如果教师在与文本对话时能备一切与课堂有关的主客观因素, 那么有什么样的快乐课堂不可以预设呢?

2、对话评价, 激发快乐。

课堂上, 师生平等对话, 交流互动, 在与文本的切磋对话中逐步走向深层的精神交流。这就要求教师用即时的评价营造和谐、愉悦的氛围,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有问题随时提出, 有感受随时发表。同时运用因势利导的评价, 使学生碰撞出思维、情感、认识的火花, 从中生成能力、方法、习惯, 让快乐充斥着整个课堂。

教师关注主体的成功体验, 发挥教学“促进者”的作用, 运用艺术性的言语和热情、温和的神情、亲密无间的动作对其进行肯定和鼓励、指正和点拨, 使学生感受老师评价的真诚, 产生学习的兴趣、乐趣。教师鼓励多元、尊重个性、赏识性的评价, 创设出了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自由氛围, 学生有了安全感与自由感, 才能真正沐浴在充满快乐的课堂之中。

3、艺术渲染, 体验快乐。

艺术与学科之间本是融会贯通的。把美术、音乐、舞蹈、朗诵、赏读、摄影、表演等形式有机、适时地融入语文课堂, 对营造快乐的语文教学必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绘画渲染:一个富有美术情趣的客观课堂环境, 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 全方位地熏陶感染学生, 从而使学生的审美心理得到更完整的培养。教师应依据课文内容, 大胆创设情景, 唤起孩子潜在的想象力, 一旦孩子们兴趣盎然, 就会“情动而辞发”。例如:在古诗词的教学中, 我们说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画, 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诗的意境, 才会让学生进入文本的快乐, 体验语文的真正乐趣。

(2) 音乐烘托:恰当、适时的音乐出现有助于学生调动内心的情绪, 使学生的情感和文本描绘的情境产生共鸣, 得到精神的洗礼。用音乐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和对语言美、情感美的体验能力。

此外, 舞蹈、朗诵等多种形式的艺术手段通过适机适时地与教学结合, 使学生如临其境, 愉快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 感悟人文, 在艺术的氛围中体验, 在艺术的体验中学习。

二、放飞快乐, 打造一个诗意的课堂

语文老师不是诗人, 但必须有诗情, 才能放飞学生的快乐。诗心自备, 睿智自生的快乐课堂, 它必将是充满爱心、充满激情的感悟课堂。语文教学的目的, 应该要让学生实践情趣——构建一个个丰富的情感世界, 开启一个个诗意的心扉。

1、营造诗意, 课堂因充满诗情而快乐。

情感是诗文的灵魂, 也是教育的灵魂。诗意的课堂应追寻文本、作者、教者、学者之间的多向情感交流。要实现这个交流, 老师必须站在孩子的角度, 用一颗童心去感悟, 去思考、去寻找文本与生活的联系, 拨动孩子们的心弦。诗文整合, “诗”是“文”的浓缩, “文”是“诗”的诠释, 诗、文各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个性, 诗文有效整合, 定能使各自的优势得到互补, 使学生获得更大的语言信息量, 同时有助于学生产生深切的感悟从而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让诗语变成白话文, 让快乐融入课堂;让白话文变成诗, 让快乐邂逅课堂。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激情, 要想通过文本感动学生, 首先必须感动自己。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需要注入激情, 需要艺术, 需要师生共同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在这样的智力背景下, 才能将学生自然地引入语文学习的情境之中, 进入激情学习的状态, 让语文课堂充满开放性、随机性和不可预知性的生成性, 让学生充分地、个性化地感悟文本, 理解文本, 体验情感, 提升生命, 这样才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 语文课堂才会因充满诗情画意而更加快乐起来。

2、创设情韵, 课堂因华美而快乐。

语文的课堂是集聚了学识、智慧、创造、诗意于一体的缤纷花园。新编初中语文教材, 入选篇目包罗万象, 人文色彩极重。从内容看, 有诗家三百汉魏散文, 有唐诗宋词明清小说, 有百家争鸣元曲戏剧, 有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 有外国文豪的精粹文选。所有这些, 为我们在滚滚红尘、喧嚣闹世保留了一块洁净的绿色家园。

读一读作品字里行间的美趣, 塞北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是那样的凄美壮观;江南的江花胜火、江水如蓝, 又是这样的如诗如画。有“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夸张, 有“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的隐喻, 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的拟人, 有“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的双关等等, 美轮美奂的文字, 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感动于其中每一词的精妙, 每一句的精彩, 每一作者的诚挚, 每一文本的动人。

我们说,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徜徉在民族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里, 流连在外来文化五彩缤纷的世界里, 让他们在语言上多些品味, 在情感上多些感动, 在形象上多些向往, 在思想上多些思考, 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快乐的课堂, 理想的课堂。

3、贴近生活, 课堂因情境再现而快乐。

“生活处处皆语文”, 从生活入手, 唤起学生的快乐体验, 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

《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作者用精妙的文笔, 描绘了云南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人、艺术的品味与赞赏。如按常规的教学方式, 很难真正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云南的歌会》的很多教学先例是让学生体会云南歌会淳朴自然、气势壮观等特点, 感受少数民族特有的风情。我在教学时, 希望学生对文本有更深的解读, 引导学生不断探究:“沈从文为什么能把这样平常的事写得这么有意思”, 我抓住突破口:“意思”, 以“意思”为主线, 以“生命”为重心, 最后把文本的教学定位在“我们该如何活?”上, 让“语文”走进“生活”, 走进学生的心灵, 也让语文课堂变得更有趣味。

生活本精彩, 快乐无处不在。如果我们的语文课缺少了快乐, 那就是语文本色的迷失, 那就是语文教学的缺憾。追寻语文课的快乐, 让我们的语文课变得更精彩、更丰富, 更有魅力;让我们的教者享受语文教学的快乐, 让我们的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 感悟生命的真谛、生活的美丽。

三、畅想快乐, 归还一个真实的世界

尊重学生的文化, 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生态地创设适合他们文化发展的环境, 倾心营造与孩子心灵相通的情景。

1、珍视内心, 感悟快乐。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就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学生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 他们渴望走向原野, 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尽情释放、洒脱驰骋。语文课堂应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放飞自我, 大胆表达自我。

例如, 我在执教《土地的誓言》时, 在激情导入课文后, 让学生跟着我的时而激昂时而深沉的朗读走进文本, 通过我不断地指导与引领,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 渐渐感受到了“土地”的内涵。有的学生说, 这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有的学生说, 这是一块富有生机的土地;有的说, 这是一块热情神秘的土地等等。

总之, 学生通过朗读, 触摸了文本, 在自己的内心形成了独特的感悟, 产生了丰富的个性体验, 虽然这些说法有些片面, 可能也不大正确, 但他们有自己的眼光, 用自己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 带着自己的理解进入课堂……在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中, 课堂教学就应该充满带有独特个性的、有独到精彩的感悟。

2、选择话题, 激起快乐。

文化本身没有趣味, 因人而有趣或无趣。那么该选择怎样的话题, 激起学生求知的兴味呢?

有一段时间, 充满青春幻想和逆反情结的学生们像一阵风似地迷上了韩版小说金贤正写的《惹我你就死定了》, 下课看、回家看, 有几个孩子, 上课时也不忘偷偷地瞄上几眼, 甚至边看边“咯咯咯”地笑个不停。于是, 我干脆以风靡全班的人物——金贤正为话题, 进行探讨交流。因为:首先《惹我你就死定了》是孩子们自己从书店里挑来的, 没有人逼迫, 没有任何压力, 是全身心放松地阅读;再则, 金贤正是本真的、纯粹的孩子, 她有缺点、不完美, 但也是学习的榜样, 可以轻轻松松地没有压力地喜欢他;第三, 所选的话题来源于学生喜欢的熟知的书籍, 在聊天中, 对故事中的人物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 很轻松;还有, 可能内容来源于课外吧, 教师的心中没有“底牌”, 学生的回答不需要猜测老师的“底牌”, 也不需要老师最后的一锤定音。孩子们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说得愉快, 谈得自如。当孩子们在阅读中找到了自己, 在“聊天”中产生了共鸣, 这样的学习还会无趣吗?

通俗的说, 我们的语文教学, 就应当蹲下身来看孩子, 应当尊重孩子的阅读情感, 只有选择具有“童真”的话题, 才会有童年的“童话”。

四、结束语

陶行知老先生曾这样说过:“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 小孩的问题, 小孩的困难, 小孩的愿望, 小孩的脾气, 如何能教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出小小的创造力?”那就让我们改变教学的机械、沉闷、程序化, 在儿童文化的背景下, 把快乐引进课堂, 让每一节语文课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参考文献

[1]卢家楣主编:《情感教学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2]马笑霞主编:《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

[3]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数据交换接口下一篇:家庭教育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