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理念的提出背景

2024-08-23

五大理念的提出背景(共8篇)

五大理念的提出背景 篇1

专家解读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建议的精髓和主线,也是本次全会的亮点和重大贡献。

总书记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有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正是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建议突出理念先行、理念引领,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核心,在谋篇布局上突破了既往和常规。坚持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但是我们还不是经济强国、创新大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总书记指出,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没有创新发展,我们就难以摆脱过多依靠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难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总书记今年3月6日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就明确指出,老常态的路子、简单粗放的发展路子难以为继了。他借用一句流行词说:“也不能那么任性了,否则靠什么可持续发展?”关键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不断寻求新增长点和驱动力,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为国家的兴旺发达提供不竭动力。

科技创新是强国之基。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我们必须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更多放在创新上,发挥创新对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创新拓宽道路。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我们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根基,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培育发展新动力;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坚持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自2010年开始,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认为,“过去是美国打喷嚏全球经济就感冒,现在还应该加上中国一打喷嚏,全球经济也感冒”。但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经济增长也不完全等于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发展质量、效益和后劲亟待提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和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等矛盾仍很突出,这些既会使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也成为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短板。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总书记在对建议所作的说明中特别强调,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他还以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为例指出,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经济增长,建成不分地域、不分群体、不分层级、不分民族的全面小康。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兼顾各方,均衡全局。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创新;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特别要着眼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推动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步提升。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协调的理念贯穿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使之相互适应,相互促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坚持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和自然和谐问题。绿色化作为一种生产方式,要求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要求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体现了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它集中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思想,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胜之道。

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人类的共识、全球的使命,也是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持续大力推进的一项重要事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制度措施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强度、力度有目共睹。2015年初,被称“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实施。对于“美丽中国”“绿色化”的一系列探索,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奇姆〃施泰纳如此评价:“中国在生态文明这个领域中,不仅是给自己,而且也给世界一个机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朝着绿色经济的转型。”

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仍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恶化及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搞不好还可能演变成社会政治问题。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环境就是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我们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共享,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格局,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坚持开放发展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当前,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空前紧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正在面临重大调整。与形势要求相比,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还不够高,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国际国内两类规则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也不够强,需要加快弥补。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封闭没有出路,开放才能发展。党的十八大后,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芝麻开门,这门已经开了你就关不上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乃大势所趋,中国顺应了这样一个时代潮流,坚定不移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他还说,现在“不是要不要开放的问题,而是怎么使我们的开放水平更高的问题”。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我国经济正在实行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转变,已经出现了市场、资源能源、投资“三头”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积极参与地区、国际合作和竞争,坚持内外需并重、进出口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重,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

在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与世界其他各国同舟共济、和衷共济,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中国将继续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地惠及世界,寓中国发展于世界发展繁荣之中。

在制定国际经贸规则、推进全球经济治理的进程中,我们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做参与者、引领者。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加快推进建设“一带一路”、设立亚投行等重大战略部署;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使之更加公平公正;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维护自由、开放、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要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努力寻求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通过务实合作促进合作共赢,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坚持共享发展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越做越大,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但是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人民群众在这方面的意见也比较突出。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这既需要把“蛋糕”越做越大,也需要把“蛋糕”越分越公平。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我们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只有充分调动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国家发展才能具有最深厚的伟力。

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要全面把握发展和民生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关系,通过持续发展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通过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更多有效需求。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特别关注和关心困难群众,坚持精准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扶危济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要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五大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必须牢固树立,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坚持这五大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将深刻改变我国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格局、发展力量,深刻影响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也将深刻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推动建立更为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作者兼任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长梁言顺 来源:学习时报)

五大理念的提出背景 篇2

一、五大发展理念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创新工作的必要性

一是工作方法创新。传统老套的工作模式和育人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于当前服务学生的基本现实需求, 要始终坚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 优化管理制度, 提升管理质量。

二是工作团队协调。团队精神与凝聚力是辅导员团队开展学生工作的关键环节。工作团队要氛围融洽、和谐, 工作目标要明确、清晰。坚决抵制“夜郎自大”、“单打独斗”的工作习惯和工作作风, 积极创造团结、和谐、融洽的育人环境。

三是工作心态绿色。辅导员工作细碎, 繁琐, 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 而良好的心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凡事分清主次, 遇事不急躁, 耐心细致调查、分析、处理问题, 以饱满的热情与阳光的心态对待工作, 去感染与激励身边的每一位学生。

四是工作思路开放。辅导员要善于学习先进理念与经验, 勇于“请进来”、“走出去”, 在不断交流学习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以全局、大局的高度看问题, 立足本校实际, 用开放、独特的思维, 创新辅导员工作。

五是工作成果共享。优秀的辅导员, 要有“传、帮、带”精神, 把宝贵的工作成果与同事共享, 带领新辅导员快速成长起来, 这将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高校辅导员创新工作的探讨

(一) 以全面育人为目标, 更新创新工作的观念。

一是增强依法治教观念。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大力宣传《依法治教实施纲要》的内容, 在学生中逐渐树立依法治教的意识, 进而增强法制观念, 提高遵纪守法与遵守校规校纪的自觉性;同时辅导员自身要认真学习与把握实施纲要精神, 并始终贯穿于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之中。

二是更新人才培养观念。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宗旨。新形势下, 辅导员应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 精准把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 创新人才培养改革, 构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增强管理服务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根本”的理念, 实现辅导员工作从“随性管理”到“规范管理”、“服务管理”的转变。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工作中既要坚持原则, 又要体现情感, 既要要把握政策, 又要灵活机动, 真正做到合情、合理、合法。

(二)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保障, 提升创新工作的动力

一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 让每一位辅导员在工作中都能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 养成深入钻研, 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 实现业务能力与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学校也应积极创造条件为辅导员搭建各种交流平台, 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二是辅导员队伍科学化建设。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一门科学, 要把这门“课程”认真的思考、研究, 并讲细、讲好。在做好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同时, 按照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要求, 组建学术团体, 走专业发展与科学研究的道路, 并及时总结自己或团队工作成果, 努力做学习型、专家型辅导员。

三是辅导员队伍规范化建设。高校应重视辅导员身份地位, 通过各种方法逐渐改变辅导员身份地位边缘化的现实, 构建合理的流动晋升机制, 让辅导员在工作中找到自身价值。同时为辅导员创新工作提供相关支持, 让辅导员有更多精力进行学生思想引领、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研究与指导, 提升专职辅导员的工作层次。

(三) 以服务学生为根本, 构建创新工作的平台

一是互联网工作平台。信息互联网发展已经进入了巅峰时期, 面对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 对辅导员来说, 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的操作, 通过微信、微博、QQ群等媒体工具, 及时、准确的与学生进行信息沟通、交流与汇总, 积极构建新型的管理与服务端口平台。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与引导, 积极倡导文明、绿色上网, 积极营造健康、自由的网络环境。

二是精品活动平台。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为核心, 以培养奉献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 在志愿者服务、科技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 加大融入创新元素, 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创造条件, 搭建平台。通过系列精品活动, 让同学在实践活动中, 体会到感恩、传统文化与专业知识教育、团结协作精神, 使其获得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需求的素质能力。

三是创业教育平台。坚持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统一的基本原则, 着力提升大学生创业基本知识与技能;以优良的校风、学风为基础, 积极营造创业教育的氛围;加强“两栖型”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从企业中聘请有创业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专业人士或企业家做兼职教师, 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 具有不同创业经历与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激励与引领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创业实战的大潮中, 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实习基地, 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和服务、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 创新性开展工作, 为培养新时期合格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眭依凡著.大学文化思想及文化育人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6.3.

[2]曹威威, 郝明宇, 高校辅导员主体性及角色新定位探析[J].高校辅导员, 2013, (01) .

五大理念的提出背景 篇3

国家已进入“十三五”发展的重要时期,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将五大发展理念潜移默化的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升思想正能量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的时代,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率已达100%,而手机上必不可少的一个应用就是微信。

五大发展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诉求向全体中国人民揭示了国家建设和民族进步的健康形态,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行动目标,大学生自然不能置身其外。大学生是建设国家的新生力量,将五大发张理念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坚定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健康发展的信心、提升爱国主义情操;有利于激发大学生追求理想实现个人价值;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幸福指数,增强社会成就感和责任感。

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信息发布已然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尤其是面对大学生这一生机勃勃的群体,微信在大学生中的广泛应用要求辅导员跟上节奏,搭建起学生和辅导员之间的沟通桥梁,开拓适合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式,从而实现交流和教育的共赢。

网络技术下,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一是通讯及时,移动便利。校园网发达的今天,微信公众平台可及时将通知和信息传达给学生,学生也能随时随地查看推送内容,方便快捷;二是操作简单、形式多样。微信公众平台对于发布者和接受者来说都不需要太高的技术要求,各种菜单设置简单明了。还可以设置群组,根据学生特点和分组进行信息推送;三是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内容可包含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形式,也可对信息进行转发。菜单栏可设置便捷查询,如英语词汇、院系介绍、常用资料等一键查询,也可进行关键词回复,如迎新、课表、考试安排等,后台会自动将所录咨询呈现出来。

五大理念背景下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的创新和应用

把创新理念融入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是进步的不竭源泉,一方面是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的自身创新,不断完善和摸索更加贴合当代大学生需求和审美的平台模式,迎合“95”后大学生个性特点创新微信公众平台的界面模块和传播方式;另一方面是创新微信公众平台的推送内容,通过有趣的图文、视频进行理论政策的宣讲,通过实施调查问卷创新教育评价机制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摸底排查,通过投票模块唤起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把协调理念融入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协调发展方面要求辅导员具有整体概念,注重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在微信公众平臺建立双向互动的教育模式,打破传统的“讲授式”模式的弊端,实现主导型与互动性性协调。在推送内容的设置上既要重视知识信息的载入同时也要注重人文关怀,达到知识性与人文性相协调,努力形成大学生慎独的良好修养,同时辅导员还要协调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尊重、理解和信任等观念融入到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之中。

把绿色理念融入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绿色发展立足于资源节约与生态保护、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辅导员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净化传播内容,将绿色、低碳和环保等观念进行融合,传播正能量,切实优化微信公众平台的教育环境,提升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把放理念融入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封闭意味着没落,开放则带来生机。开放理念已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在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中也不能例外。网络带来的便捷,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一方面辅导员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要以开放的理念进行自我探究,拓宽自身的影响面,广泛吸纳新思路新方法。另一方面可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让学生在充分认识思想多元化、文化多元化,充分借鉴国内外有利因素,为我所用。如可以在公众平台上推送一些前沿研究成果。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交流平台,广泛听取学生心声和家长的期盼,然后从中总结问题和教训及时进行预警和防范。

把以共享理念融入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共享的目标在于让人民群众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受益”所以说坚持共享理念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高校中辅导员要以“生”为本,借助各种渠道丰富大学生知识储备。辅导员的微信公众平台本身就是一个共享平台,一方面可以实现网络信息的资源共享,将多元化的思想和文化传播给学生,同时学生也可将信息通过微信等手段迅速的转发出去,从而实现更广泛的共享。另一方面,借助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共享理念,让学生对于该理念能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实现思想的升华,为进一步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篇4

期党建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发展道路和新的发展模式。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提出,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

一、时代背景

(一)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已由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我国已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完善阶段实际上是攻坚阶段、决战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社会若不能全面、协调发展,一些深层次的改革措施就很难推行。从对外开放看,我国加入WTO标志着参与经济全球化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经济对外依存度的提高,既扩大了我国市场空间,也引起了贸易摩擦增加和资源竞争加剧,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增大。

(二)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发展进程中的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

基本国情对发展的制约。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人均资源少,这些都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封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奇迹,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2003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4%,而美国高达32.6%、日本占15.2%、欧盟占26.8%。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突出。

1、劳动力众多与就业压力增大的矛盾。人口总量、就业人口、老龄人口、农村劳动力转移这“四大高峰”接踵而来,就业问题十分突出。如何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是今后一个长时期是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

2、资源相对不足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矛盾。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养活着约占世界1/4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倍,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就更大。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3、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社会群体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矛盾。据统计,1997年-2003年7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不到城镇居民增量的1/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比1、90年代中后期的2.5比1,扩大到2003年的3.2比1。“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个人收入分配结构呈“金字塔型”,基尼系数已经突破0.45,贫富悬殊拉大。

4、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管理水平殛待提高。2003我国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在人均GDP处于500美元—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各种利益关系愈来愈复杂,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社会动荡,阻碍社会进一步发展。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政府的各种管理和服务能力、水平、意识等殛待提高。

(三)科学发展观是顺应世界潮流、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一方面,文化与经济和政治互相交融,经济发展更加依赖于科技的带动和文化的支撑。另一方面,伴随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使国际社会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国际上各种战略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等早已成为各国争夺和急于控制的重点。我国必须科学地把握和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中求得更好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准确把握其深刻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发展。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其实质是始终要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地位,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这既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要求,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型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一定速度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指标是不可能达到的。

(二)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三个规律认识的深化,把握时代特点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认识程度和驾驭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任务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种认识与改造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一个政党只有根据历史的变化与时代的特点,制定与确立自身的发展观,才能推动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就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探索新时期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现实结论与理论成果。

(二)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今后一个时期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 理论基础与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情况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我们有的时机和条件加快发展。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很多。这里的关键在于,发展必须有新思路,必须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因此,我们要站在能否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三)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标准

新时期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提高执政能力,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来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正确政绩观、用人观和政策观的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又保证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以正确的政绩观引导广大干部谋发展、干发展。考核政绩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的紧密结合。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思想。只有求真务实,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才能得其要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决破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观落实的观念,坚决纠正一切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行为,真正把思想方法转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 篇5

一种价值观的提出和弘扬,一定与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际等方面的面临的复杂形势和挑战有关,与社会道德水平的滑坡和人们精神信仰上出现的焦虑、迷茫甚至缺失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应对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所面临的复杂形势与时代要求的需要。

1.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的需要

社会主义在其发展和演变的历程中,经历了由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起源于16世纪英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在19世纪30和40年代,发展到顶峰时期,其代表人物就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社会理想,自其诞生就有着其自身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主要表现为追求没有私有制、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个个幸福、按需分配的理想社会。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价值性的基础上,阐释了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方法,对人类社会历史和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更是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8页。]“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0页。]。因此,科学社会主义,“无论从一种理论、运动还是一种制度来说,都意味着一种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与他们的解放息息相关的根本价值”。[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2期,第128页。]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将“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的目标,并对实现这种目标的指导思想、制度保障、主要方式等作出了初步的论述和阐释。在这些论述和阐释中,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论述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等问题,但他们的理论论述和阐释勾勒出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蓝图,如为绝大数人谋求利益、实现社会的公正与平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这就从根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价值本质不同于以往任何社会统治阶级的价值本质。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一国实践成功结合起来,成为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变成一定现实的开拓者,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列宁在复杂而又艰辛的环境中,在汲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训的基础上,对如何建设苏俄社会主义进行了探索,形成了注重商品经济与市场、建立新型民主制度、由人们自己管理社会、造就共产主义新人等思想,开启了落后国家坚持原则与价值原则、历史观与价值观统一的新思路。[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2期,第133页。]列宁的继任者斯大林建立起来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指导地位,树立起全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苏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体现在公有制、有计划、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民主集中制、党的领导、集体主义、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等这些概念之中,对其它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极大。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在总结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第一次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诞生了新中国。在漫长而艰辛的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底蕴,形成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旗帜鲜明地将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主流的价值观,用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并向广大民众宣传和普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始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并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人民民主专政为国体,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政体,彻底、全面地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1956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经济、政治、文化、医疗卫生、教育等各方面掀起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潮,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此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用社会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激起全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潮,并形成高度一致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爱党爱国、为人民服务、公有制、计划经济、大集体、人民民主、无产阶级专政、阶级斗争、无私奉献、共产主义新人、斗私批修、反修反霸等成为此时期不同阶段的主体价值话语。显然,在“左”倾思想逐渐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此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曾带上了“左”的色彩和局限。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此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逐步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致力于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伟业。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为人民服务、民主、自由、文明、富强、共同富裕、公有制、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等、公平、正义、法制、法治、德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创新、以人为本、和谐、人的全面发展等概念,凸显了此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基因。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方兴未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有何联系与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本质有何不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要回答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正是对这些重大问题的及时回应。

2.塑造国民积极、健康、科学的价值观的需要

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除了为其国民提供繁荣发达的经济基础之外,还要为国民树立和弘扬积极、健康、科学的价值观,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追求和享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广大人民群众总体上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改革开放引发的经济建设大潮,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革,促使一部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嬗变。一些过去曾经洗涤过的腐朽、落后、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生活恶习重新泛滥。整个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乱象。具体表现如下。

(1)拜金主义风气盛行。拜金主义是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中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大潮中,一部分人滋生了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成为一种时尚口头禅。结果,傍大款、攀富贵、结交“富二代”、“官二代”和“土豪”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各种“炫富”、“炫豪车”、“炫名牌”现象层出不穷。“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曾成为名噪一时网络名言,还获得了相当高的支持率。拜金主义是造成现代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天,中国竟成为了世界商品造假的大国,各种假冒伪劣产品、食品、药品大行其道。尤其各种“地沟油”、“毒大米”、“毒奶粉”、“假酒”、“注水猪肉”等劣质食品,以及“美罗华”、“赫赛汀”、“特罗凯”等各种假药,不仅骗取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而且严重地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有人戏言,坑、蒙、拐、骗、赌,神州大地处处有,这无不跟拜金主义的腐蚀有关。同时,“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从经济领域泛化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市场等价交换原则被扭曲运用到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之中,造成了“潜规则”甚嚣尘上。一些党员干部叫嚣“有钱能使官推磨”,大肆买官卖官。一些人不是以助人为乐为荣,而是坚持助人要钱,在救死扶伤的关键时刻,不适时宜地提出支付金钱的要求,以此变相要挟受害者及其家属。甚至有极少数有些贪官、“土豪”以睡在钱堆里为乐,或以燃烧人民币为荣,寻找所谓的快乐刺激。显然,拜金主义已经扭曲了一部分人的心理和灵魂。

(2)奢靡享乐主义盛行。拜金主义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催生了奢靡享乐主义。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物质文化的繁荣发展。但是,财富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文明的提升。相反,一些党员干部和暴富起来的“老板们”没有把财富变为更有价值的资源,反而浸淫在金钱和物质的过渡挥霍之中,追求人生的奢靡享乐。一些党员干部吃饕餮大餐,住高档酒店,玩遍千山万水,包养情妇美女,盛行贪图享乐、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一些富豪、“土豪”挥金如土,沉溺于吃、喝、嫖、赌、毒,迷恋“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甚至到处散布“白天死过去,晚上活过来”的口号。一些地方以发展经济为名,发展“性都”、“浴都”、“爱都”,助长了黄、赌、毒的盛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许多地方还处于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但是,今天的中国竟成为了世界上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这一现象真的值得我们好好深思。奢靡享乐主义让人们沉溺于物质上的享受和肉体上的快乐,容易使人们陷入意志消沉、缺乏进取精神的状态之中。因此,享乐主义滋长和蔓延,不可能带来真正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只能滋生虚假繁荣的毒瘤,助长玩物丧志的风气,严重地腐蚀了良好、健康的社会风气。

(3)诚信缺失,社会道德滑坡。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重道德、讲诚信的民族。孔子在《论语·颜渊》中曾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周人最早提出“明德慎刑”、“为政以德”的理念。唐朝时《唐律》最终确定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德治方略,并为以后历代所尊崇。以德为先,诚实做人,一诺千金,与人为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曾经是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的优秀美德。但是,改革开放中各种良莠不齐的东西促使一部分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少部分人出现道德堕落、观念扭曲、行为无德的行径。近些年,“豆腐渣”工程、三鹿“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学历“造假门”等诚信缺失现象愈演愈烈。各种“艳照门”、“一夜情”,频发的“到此一游”,无不拷问着中国人的道德水准和个人修养。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佛山“小悦悦”事件,无不让每一个有良知的国人备受心灵的煎熬。各种媒体的“炒作”、网络“水军”的“灌水”、不良大V的无良言论、“公知”的虚假道德批判,无不在兴风作浪中愚弄和欺骗着每一个善良的国民。追捧“干露露”、“湿露露”、“裸模”、“裸星”,崇尚“一脱成名”,无不让天下的父母和孩子担忧和迷茫。当前,我们的社会似乎陷入信仰缺失、道德滑坡、信任缺乏、人人自怜的危险境界。因此,整个社会价值秩序的纠偏和重建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这就急需一套系统的、科学的价值观来加以引导和扶正。

(4)社会浮躁,个人理性不足。一个社会的文明、稳定和进步,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理性思考和行动,需要用一套科学的价值观来引导和规范每一个社会成员遵守文明的秩序和公共行为准则。我国的改革开放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尤其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人们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的自由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同时,每一个个体对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和压力的反应及其方式迥然不同。中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城乡、地区和部门发展不平衡较为突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即使同一地区、同一行业,其差距有的也是较明显。在此背景下,有理想迷失、信念动摇者,有道德堕落、观念扭曲者,有腐朽落后思想文化沉渣泛起,也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暗中滋长。[《培育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人民日报 》,2014年2月17日,第1 版。]社会中出现了一种理性不足、风气浮躁的怪相。近些年,各种缺乏文化底蕴的娱乐节目占据了各地电视媒体的黄金时间段,出现中华大地处处“选秀”的局面。而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国民阅读水平明显落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而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法国约为8.4本,日本在8.4~8.5本之间。[《中国人平均一年读书不到1本》,《深圳晚报》,2013年5月21日,第18 版。]一些人的言论追求所谓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一些“富二代”、“官二代”的言行举止令人惊愕,“我爸是„„”成为一时的躁动。各形各色的“段子”充斥整个网络空间等新媒体。“仇富”、“仇官”现象愈演愈烈,盲目指责人家“为富不仁”、“为官不正”。各种思潮暗流涌动,各种反党反政府言论无端受到大肆追捧,甚至出现凡是党和政府提倡的,都坚决反对的现象。一些偏激的“反日”、“反美”的言论和行动以“爱国”主义名义大行其道。一些地方出现炸公交、炸机场,杀害儿童和小学生等以极端方式报复社会的事件,引起人们和整个社会的恐慌。一些社会成员似乎随时充满骄气、橫气、怨气,有的竟为争抢一个公交座位、一次排队顺序而大打出手,为自己的一次不文明言行而强词夺理。一个社会的文明与成熟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明与成熟程度。社会的文明和成熟,是建立在个体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水平和成熟程度之上。正如鲁迅所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当前,中国社会的文明、和谐与进步,需要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需要理性的思维和行动。这就需要用科学的价值观来指引和规范每一个社会成员,使之能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促使了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巨大的变化,既给中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使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日益突出。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政策的偏向引起较大的不满;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人们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增大;民主法制不健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亟待完善;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社会冷漠现象突出;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腐败现象仍然严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受损;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日益频繁。在诸多影响社会和谐的要素中,腐败、贫富扩大、就业、教育公平、社会诚信、道德滑坡、医疗保障、环境恶化等问题,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心和担心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其中任何一个问题的诱发,都有可能危险到党的执政地位。

五大理念的提出背景 篇6

摘 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簿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簿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从而,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关键字:科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一、选题的原因和意义: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本质上决定着发展成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这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这次全会的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把握“五大发展理念”这个贯穿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灵魂和主线,就要在深刻认识新的发展理念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的同时,深刻领会和把握其科学内涵。

二、该主题目前研究情况的综述: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今年上半年,我校开展了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通过深入的学习调研,查找了当前制约我校科学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但必须看到,我校面临着规模快速增长之后,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化办学特色和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等重大课题,仍然面临由“单科性专业院校向多科性大学”转变、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后,学术水平、办学层次和科研贡献率亟待提高等紧要问题,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这个纲,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开拓创新、创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动力,切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我们统一思想、应对挑战、解决矛盾的重大契机,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特别是要抓住“一个根本”、“一项总体要求”和“一个主题”,即突出实践性这个根本,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到教育、师生员工振奋精神、科学发展再上台阶这个总要求,牢牢抓住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这个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把学习实践活动的“着力点”放在五个方面,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提高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和促进校园和谐的能力,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思想开放、学术自由、管理高效、服务到位、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现代大学体制机制,更好地用科学发展观促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推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取得的研究性学习成果:

五大发展理念的传统文化内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当代中国进步指明了方向,也为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贡献了中国文明和智慧。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既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的新认识,也包含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优秀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和弘扬。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深刻理解、把握好五大发展理念的传统文化内涵并自觉践行,让中国传统文华绽放出更夺目的光彩,应始终成为我们为之不懈奋斗的方向。从传统革新精神到创新发展理念。

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

发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直接关乎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应当紧密联系大势和大局来把握。从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来看,五大发展理念是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厚植发展优势的战略抉择。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尽管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加快自身发展、提高综合实力依然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特别是围绕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影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许多国家都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战略,力争以新的理念、新的战略赢得发展主动。可以说,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理念问题,发展战略竞争透射的也是发展理念之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汲取了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是借鉴更是超越,有共性更有自己的特色。树立和贯彻好五大发展理念,就能使我国发展占据时代制高点,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发展优势。

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来看,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事关长远的顶层设计,是我们党在新的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处于中心位置;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战略举措,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保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始终是硬道理,是必须抓好的第一要务,同时发展也应当根据新的实践而有新的理念、新的要求。还应看到,“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必须把握好的大逻辑。新常态要有新作为,新作为要有新理念。我们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把握了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点,顺应了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新要求,点明了破解发展难题的新路径。发挥好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才能更好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总而言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要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使之真正成为引领发展实践、开创美好未来的一面旗帜。

深入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

对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十三五”规划建议作了深刻阐述。概括起来讲,就是要深刻认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深刻认识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深刻认识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深刻认识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深刻认识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过程中,领会好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有这样五个方面需要深刻把握。

五大发展理念体现着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蕴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树立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意味着对传统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必然伴随着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要从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看待问题,注重从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上解决问题,深刻认识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环境、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面对新的发展实践,有些东西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把解放思想作为总开关,树立与时代和实践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坚决破除那些片面追求GDP、拼资源拼投入、重城市轻农村、先污染后治理、重效率轻公平等陈旧观念,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树立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作为行为标尺,自觉对照检验我们的实际工作,符合的就鼓励和支持,不符合的就反对和摒弃,更好地在解放思想中跟上时代,在转变观念中赢得新的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来自于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深刻启示,蕴含着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实践逻辑。在发展问题上,我们既有成功经验,也有深刻教训。成功经验在哪里,重要的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教训也主要反映在脱离实际上。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片面发展、畸形发展,一些地方竭泽而渔、寅吃卯粮,一些地方与民争利、忽视民生,等等,带来了诸多矛盾和问题。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发展更好建立在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基础上,实现更有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贯彻好五大发展理念,就要增强规律意识,在研究和把握规律中认识发展的新内涵、新要求。要注重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工作;注重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注重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要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整齐划

一、不搞大干快上、不搞层层加码、不作难以兑现的承诺,做到因地制宜、因事制宜,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

四、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研究设想:

(一)研究存在的问题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资料收集不够,分析、加工时不知道该从哪个方面开始,脑袋中毫无思绪。然后一些课题准备工作不到位,也就出现了资料不全难有说服力,理解更是远远不够的。又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样具有政治性的话题,所以我们的认识有些不到位,力有不及。另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排版问题方面比较欠缺,以至于在结题报告和成果展示中,出现了堆砌原始材料,资料排序混乱,不知道哪些可以删除不用,哪些可以保留,也就使得资料展示的目的有些不明确,使我们辛苦收集来的资料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二)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环顾当今世界,只有推进共享发展,才能促进国家安定、民族团结,引领时代发展。由于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支持与重视,许许多多的科技之星不断涌现,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小组设想下一步研究科技创新如何改变百姓生活方式方面研究。

五、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

再议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篇7

早在《共产党宣言》中, 马克思、恩格斯就曾经从“世界普遍交往”观角度系统论述了资本主义全球化问题。“资产阶级,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 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 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 于是, 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在马克思看来, 近代资本主义借助于工业文明、商品与武力等交往实践征服世界, 促使世界普遍联系, 使“历史”转化为“世界历史”, 即全球化。此时的全球化时代是是以工业社会占主导地位;以工业文明为产业核心;以在全球建立“工业文明———农业文明”两极为基础的“中心———边缘”的发展格局;以民族国家、大一统的抽象理性与殖民主义为工具来实现的并以西方中心论为基础的一个模式、一个范式、一个标准的现代性。时至今日, 我们正处在一个高度全球化的新时代, 这是与以往全球化时代有着重大转变的新全球化时代, 具有自己的时代特征。表现在其产业轴心是知识文明, 即如丹尼尔·贝尔所描述的“后工业社会”;其产业经济基础是以信息与通讯技术、电子、空间技术、海洋科技、生命科学等新科技为轴心的后工业文明经济体系或知识经济体系;其发展格局是“知识文明——工业文明”;其全球化思维方式趋向差异、断裂、冲突、矛盾、多元, 打破了工业社会的“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的思维格局。这些思维范式经常是福柯、德里达、利奥塔、亨廷顿等后现代学者的用词。当今世界发展极不平衡,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完成了从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的转变, 以知识经济与全球互联网为标志, 在金融资本之上建筑起新的知识资本帝国, 成为后工业 (后现代) 化全球新霸主, 而世界其它国家有的还处于农业社会, 有的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之中, 中国则处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大变革当中。21世纪的中国能不能直接跨越“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后现代呢?马克思在阐述俄国跨越“卡夫丁峡谷”时反复强调,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阶段是不能跨越的。像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未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进入社会主义, 面临的首要任务必然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以完成本应在资本主义阶段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

新全球化造就了我国发展的独特语境。21世纪中国发展的阶段判定和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只有与新全球化时代的大背景、大环境联系起来分析和研究, 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新全球化背景已进入后工业社会、生态文明和知识经济时代, 那么, 跨越工业文明和现代性的“卡夫丁峡谷”而直入后工业社会或后现代文明, 应当成为我们的选择。走科教兴国、知识经济之路, 走生态文明之路, 走多元发展之路, 似乎都成为这一阶段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但是, 这一发展观存在着一个基本问题:从前现代状态直入后现代, 需要有充足的社会历史条件, 但是我们缺乏这样的条件。因为我们没有完成现代性, 不可能直接进入后现代。[2]

在新全球化时代, 中国的发展处于一种独特的境地:它是在全球后现代氛围中实现现代性的过程, 因而既不是传统工业文明意义上的现代性, 也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后工业文明”意义上的“后现性”, 而是一种“新现代性”。表现在:第一, 尽管由于新全球化时代是以知识化、信息化和后工业文明为轴心的, 但是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现阶段仍然主要是实现现代化, 而不是后现代。就总体而言, 要一步跨越现代化的卡夫丁峡谷, 是一种难以达到的幻想。第二, 在“世界普遍交往”环境中的中国现代化是属于新全球化时代的一部分。这一现代化将既不同于马克斯·韦伯所倡言的旧全球化时代的现代化, 也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后现代化, 不能走像吉登斯、贝克、哈贝马斯所说的第二次现代性, 而是一种在全球后现代化时代的新现代化, 是具有全球交往实践的差异性、多样性中的现代化, 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第三, 这一现代化必定是与新全球化时代及后现代发生“挑战—应战”关系的现代化, 因而是在后现代引导下重建现代性的过程, 本质上是一种“新现代化”, 是以知识化、信息化和后工业文明为主导原则来重建、实现的现代化过程。中国的现代化将不同于以往的现代化。例如, 中国的现代化不可能再以工业文明为主导原则, 而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原则, 以科教兴国为国策, “信息化”、“工业化”两手抓, 并以高科技创新体系来带动工业化的实现, 将不得不在工业化的早中期就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保, 承诺实现西方在后工业文明时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因而其工业发展不能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而是要提高初始工业化的水平。第四, 交往实践观与新全球化时代理论要求我们根据多样化原则, 用多元视野来探索区域现代化路径, 走多向度、多格局、多元化发展道路。“差异性”成为地区发展的新视野。如何科学地界定和把握在新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国“新现代化”的本质、结构与基本走向, 如何应对与解答在新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系列新难题、新挑战, 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视野, 也是其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2]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思考、研究这些国际、国内新形势后做出的科学解答。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 科学发展观就频频出现于各种报刊媒体。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 当前学界对科学发展观理解有以下几种:第一, 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从解读到深入, 从宣传介绍走向深入层次理论研究。最初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宣传、解读上。随着宣传的深入, 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也走向深入。从上可知, 本文的研究早已有之。但中国的现代化的道路只能走新现代性的道路, 这是我们的实践总结出来的。

中国新现代性与经典现代性和后现代、第二次现代性比较具有自己的特色。经典现代性以大写的人、大写的理性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产业基础, 以城市化为空间特征;以经济增长中心论、效率优先、资本优先、市场化、国际化、生产主义、为他服务型社会、利润中心为经济特征;以同一的人权、平等、民主 (程序民主) 、自由为政治特征;以市民社会原子化、公共化、商业化、世俗化为文化特征;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主张人改造、驾驭、支配自然和人类中心主义。这种理论导致了人们对发展的片面认识, 引发了许多问题, 如环境污染, 贫富差距等。这些问题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后现代和反思的现代性对它的反思和批判。前者主张否定现代性:差异性、平面化、去中心、碎片化、零增长、反生产主义等, 后者主张重建现代性:反思性、流动性、个性的人、多元理性、社会经济共同发展、重建实质民主等。“而中国新现代性是在全球后现代氛围中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在接纳和吸取后现代观念主导的基础上必须创新现代观念, 如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信息化观念, 知识创新观念, 科教兴国观念, 网络全球化观念, 等等。将一个后现代主导观念引入现代性内容之中, 重新构筑新现代性, 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正是这一观念的典型产物。以新现代性为核心, 科学发展观辩证地融入了现代性历史逻辑的合理内容, 因此, 它为全球现代性理论研究和走向现代化的国家提供了一个新视界。”[3]

摘要:在新全球化时代背景下,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当代中国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在建设新型工业化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观, 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批判和超越。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语境,背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76.

[2]任平.新全球化时代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再论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J].哲学研究, 2000 (12) :21.

五大理念的提出背景 篇8

关键词:邓小平;民主;条件;背景

一、邓小平民主思想的时代大背景

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是不能离开整个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的而孤立地进行的,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对一个国家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说,正确认识时代的基本特征,把握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是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的重要出发点和依据,反之,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席卷世界的年代,在此期间,我国的民主受到了破坏,可以说,社会生活毫无民主可言,民主理论的研究也出现了断层。“第三波”的出现,让更多人开始关注我国民主的重建及发展,邓小平就是其中的出色代表。

(一)“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内容

1974年4月25日,在葡萄牙的里斯本爆发了一场由一些领导“武装部队运动”的青年军官们精心策划的政变。葡萄牙的独裁统治寿终正寝。而这一天的政变无意中成为世界性的民主运动的开端,也就是亨廷顿在其《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中所谓的“第三波民主化”。

这是针对历史上的前两次民主化浪潮提出的。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也就是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世界上有33个国家建立了民主;第二波民主化是在1943-1962年,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的占领促进了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约有40个国家建立了民主。但是,前两次的民主化浪潮都出现了回潮,也就是建立了民主的国家被颠覆。

第三波就是从1974年葡萄牙的政变开始,先后在30多个国家中由民主政权取代了威权政权,在其他国家也都发生了威权政权之下的大规模的自由化运动,迈向民主化的运动几乎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世界潮流!

首先,在南欧,希腊建立于1967年的军政权垮台了,文官政府接管了政权;1975年,也就是葡萄牙左翼力量失败的第五天,弗朗哥将军的死亡中终结了他对西班牙长达36年的统治。七十年代末,拉丁美洲也被卷入了这场浪潮:1977年,厄瓜多尔的军事领导人自愿退出政坛,并在1979年过选举产生了一个文官政府,在秘鲁、阿根廷、乌拉圭等国家也都选举出了自己的文职总统。在亚洲,第三世界最主要的民主国家印度在1977年回到了民主的轨道;随后,菲律宾结束了独裁统治,恢复了民主;韩国、巴基斯坦等国家也都开始了其民主化的道路。在非洲和中东,虽然八十年代的民主运动受到了限制,但也听到了涌动着的民主波涛。到了八十年代末,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也都受到民主化浪潮的影响。

(二)“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理论对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有着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力。在“第三波”理论的影响下,一度有一个时期,一股自由主义民主的思潮在我国学术界泛起,主要特征就是鼓吹个人民主权利的绝对自由,忽略民主程序即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性,把作为民主机制中的不可分割的主体与程序两个方面对立起来,割裂起来,都有很大的片面性。自由主义民主的误区在于它混淆了自由与民主的区别,把自由简单地等同于民主。诚然,民主与自由是密不可分的。自由是民主的前提,没有自由,当然也就谈不上民主。但是,民主绝不等同于自由。民主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决定的机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本身,就包涵着个人的某些自由必须作出让度,更何况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自由。所以,自由主义民主思潮的泛起,说明了政治激进主义随着“第三波”涌入我国,已经披上理论的外衣登堂入室。[1] (P.12-14)

所以说,“第三波”对社会主义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西方国家某些人妄图利用“第三波”,推行“西方政治中心主义”,并且以次给我们制造压力;二是国内少数人借此散布自由主义民主思潮,扩大“全盘西化”的思想影响。

对此,我们必须保持警觉,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才能实现绝大多数人的民主;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不管在形式上如何变化,它的实质仍然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少数人的民主。我國现在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关系还很不完善,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也比较低,大多数人缺乏民主意识、民主知识和民主习惯,这些都客观地影响着民主的发展程度;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在党和国家的权力配置和相互制约上也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影响了人民民主的发挥,也使国家权力运行机制没有完全实现规范、效能的目标。但是,政治体制改革本身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决定了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确定发展目标,采取适当步骤,始终不渝地在民主建设上走自己的道路,坚决不能照抄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

“第三波”对我们提出了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提供了机遇。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努力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不断上升到新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用事实证明社会主义能够建立比资本主义更合理、更优越、更文明的现代民主,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总之,对资本主义民主中具有全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我们要批判地借鉴。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具有一些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共同具有的。但是,由于我国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发达阶段,而直接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已经创造了一整套现代民主运行机制和操程序,其中有许多人类文明共同成果,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正确地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科学成果,有益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二、邓小平“民主条件”提出的具体情境

任何科学的革命理论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同特定的社会环境、历史条件和革命任务相联系的,也就是说,每一先进思想理论的出现,都是现实本身的要求。

邓小平在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提到:“我们要创造民主的条件”。“因为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民主太少”,而“必须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所以说,民主条件的创造是非常关键的。这里所提到的“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其中包括1966年到1976年的“十年动乱”期间。“十年动乱”期间诸多不民主现象的出现凸显了民主的重要性,是邓小平提出“创造民主的条件”的一个重要的背景。

在當时的历史时期,我们国家面临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各种矛盾十分尖锐,生产秩序、社会秩序空前混乱,生产力遭受极大的破坏,人民生活非常困苦,经济上濒临崩溃的边缘。 更为严重的是,在此期间,我国的民主和法制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历史的国家。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人民没有基本的民主权利。解放后,广大人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人民享受到以往从未有过的民主和自由。然而,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毕竟刚刚开始不久,人们对于民主和法制的理解和认识还是初步的、相当有限的。而且,封建专制制度虽然已经被推翻了,但是旧的传统观念却是根深蒂固的,就像梦魇般久久地纠缠着人们的头脑。

回顾这段历史是令人沉痛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当时中国社会的民主尚处于相当低的发展水平,这个“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历史教训……是没有切实建设民主政治” [3] (P.356-357)。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教训,邓小平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就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提出来,并多方面论证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必要性,开始全面着手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民主条件。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2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李良栋.‘第三波’与当代中国的民主[J].理论研究,2000,(19).

[3]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图书资料室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M].广州: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图书资料室,1988.

上一篇:初中足球课教学设计下一篇: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命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