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2024-09-24

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精选8篇)

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篇1

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十三五”规划建议中讲的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就是指我们党对发展的新认识、新飞跃。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党队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认识的深化。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导的。“五大发展”新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对于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坚持“五大发展”新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们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实践中要贯彻总书记将的“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小姨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一是创新发展,也就是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建议》提出了七个创新发展着力点: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二是协调发展,也就是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建议》指出了要把坚持协调发展贯彻落实到四个方面即“四个推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三是绿色发展。也就是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建议》指出了要把坚持绿色发展贯彻到六个方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也就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血统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建议》对坚持开放发展做了五个方面的部署: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和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五是坚持共享发展,也就是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议》提出要把坚持共享发展落实到七个方面: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大环境看,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还在发生深刻调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世界经济还尚未恢复元气,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动力的地位不断夯实。就此可以判断,未来五年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尽管这一战略机遇期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其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但全球经济需要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世界需要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压舱石”。

从现实来看,中国依然是世界上第一大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现实问题。目前,中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艰难爬坡期。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还面临结构转型时期的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只有“坚持发展”不动摇,才能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只有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战略机遇期,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目标来看,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完成我国现行标准下近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全部脱贫,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也只能继续靠“坚持发展”。

怎么实现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艰苦探索和实践,我们已经有了深刻认识。这次五中全会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充分把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全面概括了针对现实、面向未来的“发展新理念”。全会强调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个发展理念,是迄今为止在党的报告中对“发展”内涵做出的最全面、最深刻的一次概括,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力支撑。

上述“五大发展”新理念中,创新发展居于发展新理念的首要和引领地位。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正如《建议》指出的“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仅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创新”一词就出现27次。因此,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有创新就有希望。

树立五个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可以说,这正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新思维”。有了这样的“发展新思维”,不仅会破解我国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目标方向,也会为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篇2

关键词:“十三五”规划,发展理念,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一、五大理念确定“十三五”发展基调

1.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十三五提出, 坚持创新发展, 将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从制度、理论等各个方面不断地推进创新。从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空间等多个方面对我国的创新发展提出了要求。在新动力方面, 创业与创新可以说是孪生兄弟, 现如今, 创业与创新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 “互联网+”更是推进创业与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而在拓展空间方面, 要形成以沿海为主的经济带, 壮大重点经济区。除此之外, 应该深刻认识到, 创新要从全局出发, 发展经济带能够有效地实现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发展转变。在产业新体系方面, 继续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加强建设网络强国是创新发展提出的两个目标。在构建发展方面, 要深化体制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发展要求政府做到“两个不”, 即“不越位、不缺位”。在刺激市场活力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 为创新提供政策上面的保障。

2.协调是发展的基调

十三五强调, 要坚持协调发展, 重点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促进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的发展, 提升国家软实力。我们所说的协调发展, 就是要处理好发展中的关系问题。具体来讲, 就是要推动城乡的协调发展、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 使得各个发展能够成为一个整体。推动城乡发展, 能够有效地改善民生, 加强对物质以及精神的协调, 能够协调我国的软实力以及硬实力。很长时间以来, 我们关注的大多是GDP等硬实力, 却忽略了我国的软实力, 这使得我国的国民素质教育等方面成为了短板。这就需要我国在发展的过程当中, 实现软实力与硬实力并重。与此同时, 还要推动经济与国防的结合, 实现军民在多领域的融合。

3.绿色是发展的底色

十三五提出, 要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加快建设节约型、友好型社会,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在十三五当中, 第一次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当前, 环境的承载能力基本已经达到了上限, 因此要实现绿色发展, 必须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特别是要用政府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健全用水权利、碳排放等分配制度, 对这些制度的完善, 能够有效地调控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除此之外, 要督促政府履行职责, 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 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将提高环境质量作为环保工作的核心, 转变只关注能耗降低的片面环保观。实行环保机构垂直管理的制度, 这样管理, 能够有效地避免政府的个别不作为, 落实政府责任, 推进国家环境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4.开放是发展的大势

十三五强调要坚持开放发展, 顺应世界经济趋势, 发展更高层次的经济。通过开放发展, 使我国与世界的步伐接轨。根据十三五的要求, 开创对外开放的全新局面。在十二五期间, 我国已经是世界出口贸易总占据量的第一位, 十三五需要进一步加强开放力度, 打造海内外联动的新格局。完善战略布局, 转变以往的开放方式, 使我国从商品输出大国变成资本输出大国, 真正地做到走出去。形成开放新体制, 能够有效地使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做到更高的开放。

5.共享是发展的目标

十三五提出, 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 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共享是发展的出发点, 也是落脚点, 体现了“十三五”发展目标的核心价值。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已经成功迈入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与经济的高速增长相比, 共享发展却相对滞后, 还存在不少短板, 同人民期待的美好生活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今后, 我们要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 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 注重机会公平, 保障基本民生, 让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理论的一次重要创新, 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 同时也是同人民群众期盼相呼应的, 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要求相契合的。

1. 五大发展理论深刻体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在长期的国家发展过程中, 党和国家正确认识与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形成了“四个全面”、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战略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与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其中“共享发展”揭示了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 “开放发展”揭示了解决内外联动的问题, “绿色发展”揭示了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问题, “协调发展”揭示了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创新发展”揭示了激发新的发展动力的问题, 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对发展规律的认识。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 十八大后, 我们党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多次转变发展理念, 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理念,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及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等。都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与自觉把握, 都引领着发展方式、发展方向、发展思路的转变, 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指引方向。

2. 五大发展理念鲜明地体现了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引领性

新常态下, 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动力转换、结构优化于速度变化的三大新特征, 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和资源等要素的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转向做优增量、调整存量并举, 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 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我们必须探索出一条结构更优、效益更好、质量更高的发展新道路。从国内外实际环境出发, 统筹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事物;从利用原有规则招商引资、促进发展转变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以扩大我国的发展利益;从利用原有比较优势的条件推动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转变为加快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利用国际市场拓张增加出口转变为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从利用世界经济增长带动自身发展转变为依靠内生动力推动发展。以上这些, 就是五大发展理念的历史背景。

3. 五大发展理念突出体现了应对发展新矛盾新挑战的现实针对性

我国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消除贫困任务艰巨, 人口老龄化加快, 收入差距较大,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生态环境恶化加重, 资源约束趋紧;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创新能力不强, 发展方式粗放, 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有待加强, 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法治建设有待加强;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等。我们发展在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面临着以上种种挑战, 容易出现各方面的发展风险。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化解, 协调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五大发展理念正是新形势下为化解问题, 应对风险而提出的。只有用五大发展引领发展行动, 提高统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与水平, 才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更加有效地应用与化解各种挑战和风险。

4. 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紧迫性

小康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求有较高的发展水平, 而且还要求覆盖的区域要全面, 覆盖的人口也要全面。但是从目前发展现状看, 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还存在着民生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高, 但分配不公的问题日益突出, 制度设计尚不完善, 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收入差距加大, 这些问题都需要更加完善的制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与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要动员全党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全力补齐这几大短板, 这将有利于提高发展整体效能, 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

三、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全力做好十三五规划

1.坚持以理念为引领

发展理念从根本上决定了发展的成败, 具有引领性、纲领性与战略性的意义。要推动社会各项事务的发展务必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发展引领, 既做好五年长远规划, 又要落实年度目标的要求, 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深入思考发展着力点、发展方向与发展思路等重大问题, 坚持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与战略思维,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做大做强地区优势产业。面对高新技术产业匮乏、传统产业转型压力大的严峻形势, 要学会正确运用政府与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手段, 破除有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条条框框, 释放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活力。

2.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之首, 要格外注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深化政府自身改革, 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推动体制改革。为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增强创新能力, 激活创新活力, 需要重点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大力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 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加强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第三, 在有条件的省区市系统地推进全面创新的改革试验;第四, 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第五, 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

3. 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核心目标

城镇化是稳增长与调结构的黄金结合点,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必然需要建立新型的城镇化, 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目标就在于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一方面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中央基建投资安排挂钩, 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与加快城镇建设用地新增指标挂钩,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财政转移支付挂钩, 从而鼓励城镇政府吸引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另一方面要扩宽渠道, 让有能力、有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4.三大措施推动绿色发展

开展水权、碳排放权的交易, 确定水耗、地耗、能耗标准, 采取市场化的管理手段;从总量和强度两方面控制能源消耗, 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 节约高效利用资源;形成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 鼓励煤炭清洁利用, 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比, 发展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杨存成.创新务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协会工作——杨存成秘书长在五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J].安装, 2011 (02) .

[2]周栋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努力为“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N].人民公安报, 2015-10-31 (001) .

[3]吴明亮.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精心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N].南京日报, 2015-08-20 (A01) .

[4]万俊.关于“本质”理论认识的过程及其重大意义——兼论十七大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深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05) .

[5]季健霞, 高媛媛.建国以来我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认识的发展和深化[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12 (03) .

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篇3

会议传达学习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会议认为,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阐明了党和国家的战略意图,明确了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和重大举措,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做好能源规划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和提高能源发展质量为中心,着力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着力推进能源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努力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建党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会议强调,遵循五中全会确定的“五大发展理念”,“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改革的主要任务,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谋划: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加快成熟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应用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集中攻关,争取在新一轮能源科技革命中走在世界的前列。加快能源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制约能源创新发展的体制约束。大力推动能源发展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需求侧管理等市场化机制。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合理调控煤炭、火电、炼油产能建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着力推进能源系统优化,实施电力和天然气调峰能力提升、分布式能源和智能电网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等行动计划,显著提高能源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围绕“两增加、一提高”三个目标(即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增加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继续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推进重点地区煤炭减量替代,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大力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重点领域用能方式变革。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重点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深化周边和沿线能源国际合作,推动重大能源项目落地。继续推进核电、水电、火电及特高压输电“走出去”,带动相关装备、技术与服务贸易“走出去”。

五是坚持共享发展。适应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改善要求,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推进城乡配电网升级改造,为扩大民用天然气和电力消费创造条件。把能源发展和扶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重大能源工程项目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

“十三五”期间的五大发展亮点 篇4

“十三五”期间的五大发展亮点 ——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核心提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9日闭幕。北京社会主义学院陈剑副院长针对五中全会会议公报中的五大发展亮点——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以及被广泛关注的人口政策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地解读。

陈剑 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

我重点讲一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这个《公报》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了目标要求,即“五个发展”。在《公报》里,“十三五”规划是一个什么样的规划?指的是,从2016年到2020年的五年,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年,也是我们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五年。

大家知道,“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提出来的。正式提出,是在1987年提出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后来被写进了中共十三大的政治报告。现在我们正在完成的是第三步。

这“两个一百年”中,第一个一百年,是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2021年这样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第二个一百年是从1949年到2049年,也就是到本世纪中叶完成的奋斗目标。就是“两个一百年”。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整个规划都是围绕这个奋斗目标来实现的。我们今天看到的只是《公报》,详尽的“十三五”规划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正式出台。另外,这个《公报》分析了当下中国的经济、中国的社会发展环境等一些基本特征,也是很有意义的,就是让我们了解当下的中国到底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公报》说,“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非常重要的认识。虽然这个期间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有着诸多的挑战,但是如果我们把握好战略机遇期,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我们就能够开拓发展的新境界。这也是《公报》对我们当下的基本特征做出的一个分析——我们仍然处在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

一、“十三五”的四个新的目标要求

《公报》讲了“十三五”的新的目标要求,大体有四个方面,我给大家做一个分析。

第一,“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大家都知道,从1978年到2014年,中国的三十六年的发展,年均增长速度是百分之九点几,几乎达到了10%。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从两位数向一位数的转变,特别是近几年面临着诸多的矛盾和风险,经济面临下行的问题。但是,就全球而言,中国的经济目前仍然处在一个中高速增长的水平上。所以,在今后的几年中,要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水平。《公报》在这里就提出,发展要在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进行。这其中都是有深刻涵义的。第一个是平衡。我们很多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比如产能过剩,它就是不平衡。第二个是包容。发展一定要包容。包容就是要有一个让大家多方都满意的发展。贫富差距太大,就不是一种包容性的发展。第三个是可持续性。可持续性主要是从生态角度来说的,发展不应当是不可持续的。如果发展是建立在短期的效应基础上的话,那是有问题的。所以《公报》里提出,“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2015年10月23号,李克强总理做了一个报告,专门讲了中国当下的经济。他用了一些数据,比如我们现在的城镇化水平已经大体上达到了55%。但是,这里面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在城市务工的农业人口,他们在户口上还是农村人口。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城市人口比重是按照常住人口来算的,所以很多没有城市户籍的人口,如果在这个城市居住半年,都算是这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这样算来,按照李克强总理给出的数据,现在中国的城市中,真正属于城镇户口的人口只有36.6%。也就是说,从55%到36.6%,至少还有18%的这样一个相当大的比重的城市人口没有享受到跟城市户籍人口同样的权益。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城镇化的质量的问题。所以,为什么提出要加快提高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大家知道,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权益的不相等。北京市做过一个调查,在北京务工的农民工,和北京市户籍的工人、市民相比,至少在60到70个方面的权益是不同的,有着很大的差异。

第二个,“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战略目标。李克强总理去年在英国伦敦做了一个重要的演讲,他说,30多年来,中国在反贫困方面取得重大的、巨大的进步,解决了6亿多人的贫困问题。在当今世界的30多年的反贫困化运动中,80%的贡献是中国人作出的。也就是说,就全球而言,在这3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做出了80%的贡献,我们解决了6亿人的贫困问题。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中国现在还有多少贫困人口?还有2.5亿人。但是,按照中国自己的标准,又会是怎样的?我们自己的标准是多少?人均纯收入每年2300元。也就是说,中国还有7000多万的贫困人口。我们要在五年之内让所有的人脱贫,让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大家知道,现在全国还有多少贫困县?民政部按照国务院扶贫办提供的数字统计出,我们还有几百个县没有脱贫。比如北京周边的河北省,就有39个国家级的贫困县。比如这次申办冬奥的张家口,它的17个区县中有10个国家级的贫困县。比如保定,国家级贫困县也有4个。所以说,在五年之内全部摘帽,这个目标是很宏伟的。这是第二个方面的内容。第三,“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这不是一句空话。文明的素养是有一系列的指标的。现在,中国在很多方面还会受到一些诟病,比如,中国的游客。中国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每年出境游客的数量都上亿,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值。仅仅在今年的国庆期间,中国就有400万人到全球去旅游。所以,在这七天之内,在全球很多的旅游景点都可以看到大量的中国人。但是中国游客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有时候也影响中国的形象。比如说,在航班上,仅仅因为位置的调整等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因而被外国航空公司的乘务员请下飞机去。这类例子有很多,都有损于中国的形象。所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素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其实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因此,这里提出要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第四个方面,“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这里面实际上有好几个内容。首先是“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大家知道,这些年中国的发展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环境的污染达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这样一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中央也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提出美丽中国、生态中国。在这次《公报》中,关于生态的发展,也被放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上。只有生态的发展,只有生态的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才是可持续的。另外,还提出了“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因为我们的很多制度还不太健全,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所以,在今后五年内,要使这些制度更加健全和完善。以上就是新的目标和要求。(3)

二、“十三五”期间的五大发展亮点

这次报告最大的亮点,也是它的新理念、新境界,就是“五大发展”。这“五大发展”就是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其中,我个人认为,共享发展非常重要。长期以来,我们的发展只是一部分人的发展,很多人并没有发展。所以,在中国有很多地方的贫困问题仍然非常严峻。虽然中国的增长那么高,但很多人到现在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10月27日,中央电视台做了一台综艺晚会,就是“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这个活动表彰了12个有孝心的少年。但是可以看出,那12个有孝心的少年中,除了一两个家庭条件比较好以外,大部分的家庭条件都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属于赤贫家庭。他们有的住在深山老林里,家庭贫困,有的父母生病,有的父母离异。虽然都表现了孝心,而且这种孝心令人感动,但是通过这12个孩子的事迹可以看到,这种贫困程度,在中国还是非常严峻的。所以我认为共享发展非常重要。下面,我会逐一进行解释。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个人认为,这“五大发展”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会被提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上。这五个方面都有具体的涵义,我们逐一进行解释。

第一,坚持创新发展。大家知道,中国三十多年的发展成就巨大,中国制造在全球可谓铺天盖地,经济总量排在世界第二位,占了全球八分之一以上,实在是了不得。但是,中国的发展也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

很多人有质疑,就是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这个发展的话,叫复制模仿,或者叫拿来主义——把别人的好东西拿来为己所用,或者叫后发优势。真正属于中国人的原创很少。所以,中国现在面临一个什么样的局面?长期以来,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叫跟随者,现在有一个重要的角色转化,就是要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化。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了,别人看待中国的眼光、眼神和以前不一样了,在国际舞台上,中国要承担重要的责任。那么,中国作为引领者,就要有自己的价值观,在全球上,在各方面都要有领先的东西。这个非常关键。所以,角色转换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完成不了这个挑战,中国就很难成为全球经济、政治的引领者。创新发展,应当从国际的大视野来考虑。这次《公报》中指出,“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可见其重要性。什么叫核心?就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东西。在创新发展里提出,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这里面提出,“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近年来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到的“两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这里面还提出要拓展发展新空间,讲了很多的地域,都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一批国家重点的科技项目,组建国家实验室,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互联网+”是现在最时髦的话语。这些时髦的话语实际上反映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你跟不上这个变革,你就得被淘汰,你就得落后。另外,还讲了“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前段时间,中国的发展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制造业逐步空心化。二十多年前,我在浙江工作过。浙江是一个实体经济非常发达的省份,但是,近些年来实体经济萎缩。为什么萎缩?因为包括虚拟经济、金融债券等在内的很多发展都没有在它们应有的轨道上进行,而是发生严重的泡沫化。这种泡沫化,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对夫妻,丈夫把手里的一点闲钱交给老婆处理,自己打拼做实业。老婆拿这个钱干什么去了?到上海买房去了。过了五年,上海房子涨了好几倍,而丈夫做实业,不仅没有挣钱,甚至还亏损,即使挣钱,挣的幅度也不大。我们很难想象,那个房子在几年间能涨好几倍。而这样的发展就是不正常的。所以,过了几年以后,丈夫说,你看看我辛辛苦苦做实业,还不如老婆买房产。这样一种现象就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所以中国在很长时期内,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说股市。像今年中国股市的大起大落——今天全部是涨停板,明天全部是跌停板,在人类文明史上,甚至是在全世界证券史上,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根本找不出这样的案例。

这是什么问题?是我们的监管出现了问题。现在已经查了很多了,查出来以后发现,都是我们自己人和他人勾结,使得大量的国有资产、国家投入化为泡影。这个东西太可怕了,这就是一些蛀虫。所以,实体经济的发展应当有强力的支撑和保障。

另外,《公报》还提出要“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等等。

还提出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大家知道,很长时期以来,关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和作用,西方国家认为政府是没有什么用的,政府就是守业人。什么叫守业人?就是给我提供警察和国防军,保护我的安全,保护国家的安全、社会的安全,别的事不需要你做。这个观点盛行了几百年,一直到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了经济大危机,才出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等国家干预政策才粉墨登场。但是,国家干预一定要有严格的限制条件。所以,这次《公报》就指出,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宏观调控方式是政府“看得见的手”的最重要的活动舞台。但是这个问题,包括在西方社会,到今天仍然都不是十分的完善。所以中国搞市场经济,就是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政府“看得见的手”不能乱动。乱动、好动是非常可怕的,必须得按照市场运作的规则做好宏观调控。这里要特别提出,“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这是非常重要的创新。

10月29日晚上,我在接受中新社的记者采访时说,这次《公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就是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尊重价值规律。就是要放开竞争性领域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过去的价格管控很厉害,既偏离了价值规律,同时还带来巨大的腐败。大家知道,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几乎是被一网打尽。操控价格,既违背了价值规律,同时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比如说药品价格,成本可能就几分钱,卖给消费者就是几块钱、几十块钱。消费者怎么承受得起?所以提出要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这是非常关键的。政府需要把控,但是,把控也要尊重价值规律,对故意抬高价格的要进行打压。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4)

第二,协调发展。协调发展也是《公报》中,或者说是“十三五”规划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协调发展,是指的很多方面的协调,要处理好很多关系。《公报》中提出,“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这里面讲到哪些关系?

第一,提出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首先,城乡要协调。中国的城乡差距巨大,有的城市拥堵,有的城市里过去古老的痕迹没有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在三十多年的造城运动中,有的地方荡然无存,有的地方也消失匿迹,或者说,真正能反映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东西越来越少。另外,还存在很多建设没有规划、不能够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质量不高等问题,所以城乡差距大。现在,中国的农村还有一支部队存留着,叫“三八六一六五部队”,指的就是妇女、儿童和老人。三八是妇女,六一是儿童,六五是老人。这样的“部队”大量存在。在很多地方,农村一片荒芜,这就是城乡不协调。另外,区域要协调。中国现在有三大区域是最有潜力的,或者说是对中国经济有比较大的推动作用的。第一个是长三角。第二,是珠三角。第三,是京津冀。关于京津冀,大家知道,北京跟周边地区,比如像河北,差距是很大的。河北去年的人均水平低于全国水平,北京则是全国的两倍多,天津跟北京是一样的,都是17000美元。仅仅一个京津冀地区差距就那么大。刚才我也讲过了,北京和天津周边还有一个“环京津贫困带”,比如张家口的17个区县中就有10个国家级的贫困县,保定也有4个。这都是区域发展不协调。

第二,提出“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什么意思?就是既要经济发展,社会也得协调。社会协调是什么意思?就是社会的活力迸发。所以李克强总理在上任之初提出“两个凡是”——凡是市场能够做到的交给市场,凡是社会能够做到的交给社会。现在的问题是,社会的活力受到各种因素的阻碍,并没有迸发出来。所以我们的政府仍然庞大。其实,很多工作是可以交给社会去做的,但是由于社会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育和发展,所以它很难接手。因此,我们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特别是民间的社会组织,还要推进基层民主协商。基层民主协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NGO、NPO这样的社会组织能够进行承接。如果没有这样的社会组织的发育和壮大,社会很难以有充分地活力。这是讲的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三,提出“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讲的“四化”。这几年我自己也做了很多新“四化”的报告,讲的市场化、全球化、城镇化和信息化。有些内容和十八大报告中的是重合的。虽然角度不一样,但都很有意义。这是讲的“四化”的同步。

第四,报告还提出,“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大家都知道,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也面临着一些尴尬。随着中国迅速地崛起,中国的软实力就是一个短板。软实力更重要的在于制度和价值观,这是非常关键的。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时,要“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一个是资源环境。按照中央协同发展规划提出的内容,我们所在的京津冀地区是人与自然环境最为紧张的地区,另一个就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这对我们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大家知道,北京的生活水平比河北高出很多。在有很大落差的情况下,要推进区域公共服务的均等,不可能降低北京人的标准,那么就要迅速提升河北省的水平。河北省有7000多万人,怎么来提升?谁给它提供这么大的实力来提升?北京有2000多万人口,不能让北京等着河北,因为北京也要发展。这样一来,差异肯定是存在的。因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这句话说起来真的很沉重,短期内很难做到。但是,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何一个区域的公民,都应该享受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差异太大了,因此短期内很难实现。而这个较大的差异,正是中国的一个特色。中国是四个世界的缩影,既有高度发达的第一世界,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城市,人均收入水平已经进入到高收入国家的行列。高收入国家的人均GDP是12000美元,去年北京都达到了17000美元左右的水平。同时,中国还有一些非常贫困的地方。所以说,中国是四个世界的缩影。在这种情况下,要推动公共服务的均等,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另外,《公报》中提出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些内容真正地落实。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挑战。还有,就是提出要“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当今世界的主流仍然是和平与发展,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也面临周边很多很多的困扰。比如南海。11月2号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司令要到中国来进行军事回访。中美两国,一定要有国际的视野,不应当有摩擦和对抗。现在中国需要理性,我们反对民粹、狭隘的民族主义,有的观念和意识会影响中国持续的发展。这是讲的第二个发展。(5)

第三,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关键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这段话语的前面很多内容都是我们熟悉的,比如“双型社会”、可持续、资源宝库等。但这里面讲到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就是全球的视野了,也是这次报告中提出的内容。

过去我们说是为中国,但是现在,中国处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八分之一,并且还在持续地飙升。全球的生态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已经超过了美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过去讲的一些理念,现在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对自身应当有个更高的要求,要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重要贡献。大家知道,生态环境是相互影响的。空气是流动的,水是流动的。比如说,我们的污染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因此,我们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如果自己国家的生态环境那么糟糕,它也会影响到周边国家。中国需要做好自己的内功,把自己的事管好,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所以《公报》里提出了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还讲到了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还有农业发展格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等新的提法。这些提法都有很丰富的内容,重点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有句古话,叫“天人合一”。虽然人们的理解不一样,但是有一种理解就是,人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我们过去说“人定胜天”,这句话在一定的场合、一定的涵义下是有意义的,我们不能全盘否认。但是,人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能胜天的。人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天人合一”的理念实际上是中国人为全人类的文明做出的一个贡献。

去年,我在《求是》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文中我一共讲了七条内容,其中一条就是“天人合一”。这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基本精神,也是对人类的一个贡献。

另外,《公报》里提出,要“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我们现在有很多的功能区,但是,“主体功能区”这种提法还是比较新鲜的。

除此以外,还提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碳排放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欧盟的很多国家中,如果你的碳排放大,那么对你就要收费。所以,中国也面临这个巨大的挑战。北京的产业结构已经非常好了。今年北京的第三产业有可能达到80%,而第一产业早已降到0.7%以下,制造业现在快低于20%了。北京的第三产业最大的优点就是低碳、低污染。比如说金融、文化创意产业等,它们对能耗的需求量都很低。因此,北京的产业符合轻型、优质、高科技这样的一些要求。当然,跟全国比,北京有这方面的优势。但是和高度发达的国家比,北京的第三产业仍然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多可以继续推进的内容。就全国而言,我们有很多的产业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特别是重化工业。

比如说钢铁产业,河北省的钢铁产业在2013年就达到了近3亿吨,是一个钢铁产业的大省。中国的钢铁产业,在全球早已经是第一位了。但同时,中国现在面临一个情况,就是产能的严重过剩。这种过剩带来巨大的浪费——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产能严重过剩怎么办?只有降低产能过剩。所以,像河北这样的省份,现在面临着产能的调整。因此,低碳循环、清洁低碳都非常关键。

再比如北京周边的张家口。明年,我们要在张家口举办一个论坛。张家口已经连续举办了两次,主要是关于冬奥会的。冬奥是个大蛋糕,也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接住。如果你接不住,那么这个大蛋糕就跟你没关系;如果接得住,就有可能使张家口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张家口是河北自然环境保存得最好的一个地方,面积3.7万平方公里,只有400多万人口,比我们的朝阳区人口还少。但是它面积广大。3.7万平方公里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中国的港、澳、台加在一起的面积总和——台湾3.6万平方公里,香港与澳门加在一起是一千多平方公里,所以是三地的总和。但是,张家口的自然生态环境非常好。比如说张北的天路等,现在人们是蜂拥而至。所以,这个城市功能就是四个字:绿色休闲。七大产业都是属于低碳、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也只有这样的发展才有广泛的可持续性。这是讲的低碳循环。

另外就是“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这些内容对于中国而言,在很多方面都是巨大的挑战。比如排污,给环境造成了污染,那就要付出费用。水是有限的,那么用水用多了,也要付出费用。丹江口是中国南水北调的中心点,在南水北调的工程中,就有一条是从丹江口引到北京的用水。这样一个巨大的水源到了北京,也是要付费的,不能平白无故地用,因为这里面付出了巨大的投入。因此,要在这方面形成很好的一种体制和机制,也是非常关键的。

另外,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这里面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大家知道,现在的很多环境问题就是由于执法监管不严造成的,尤其是环保局。甚至于污染的工厂就在它的边上,它却视而不见。为什么看不见呢?就是因为拿到好处了。但是,周边的老百姓就遭殃了。所以,这就说明,我们的体制和机制存在巨大的缺陷,需要改革,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在中国的很多地方,水的质量是有问题的,水中含有很多人类不宜饮用、不健康的成分。另外,土壤也有问题。有的地方的土壤,化学污染非常严重,长出来的食物对人的身体有危害,会带来很多的疾病。而且,雾霾情况严重。国家环保总局每个月都要公布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京津冀地区几乎每个月都有六到七个城市排在十大污染城市之中。因此,说京津冀地区是中国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一点都不夸张。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人的健康,所以现在得肺病、肺癌的人数持续增长,这和我们的空气质量是有关系的。因此,《公报》里讲到,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6)

第四,坚持开放发展。开放发展主要是讲,要顺应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实行互利共赢。这其中的关键是互利共赢。“融入”就是双赢的概念,就是说,你的发展对他人也有好处,这样才能皆大欢喜。如果你的发展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的基础上,那么你的发展只是你自己的发展,跟他人无关,甚至还给他人带来灾难。所以一定是互利共赢。这里面讲到要“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是非常关键的。过去的游戏规则都是别人制定的,中国只是全球化的参与者、后来者。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壮大,中国越来越需要有自身的话语权,特别是制定“规定动作”的话语权、制定标准的话语权。如果标准的制定跟你没有关系,那么这个国家很难说是一个强国。所以,在国际舞台上,最重要的国家就是制定国际规则的国家。因此,我们现在要在国际规则制定中有自己的话语权。

《公报》里提出了要“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等很多内容。还提出了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这里面的风险也很多。有的国家今天还好好的,也许明天就政变了、换了总统了,突然间整个的经济政策发生巨大的改变。比如说中国在利比亚、伊拉克等一些国家的投入,有时候会损失几百亿。有的国家政府倒台,有其它的一些因素,比如说宗教。所以,在“一带一路”的发展方面,一定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当你不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体制、制度时,是不能融入的,那会带来很多的问题。比如说,中国的一些企业,在国外的一些地方,一开始关系处得很好,后来就出现了问题,最后演变成了很大的问题。为什么?有可能就是因为对当地的文化了解不够,或者是对国际上的劳工权益重视不够。很多时候,我们在国外办工厂,对劳工的权益重视不够,就会出现强烈的对抗。所以,在国际舞台上,我们要走向全球化,要搞“一带一路”建设,就要对当地的风俗文化和国际惯例有所了解。

《公报》里也提出了要“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其中,讲了很多港、澳、台的关系。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中国的努力方向。《公报》里有新意的地方,就是要“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随着国家的崛起,中国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比如说在联合国,中国过去交的会费很少,现在随着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强大,交的会费也需要提升。但是,国际责任一定是与中国的实力相适应的。既然到了这个份上,你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也就是说,你的价值理念应当得到全球的广泛认可,同时也要承担与你自己实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比如要“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侯变化谈判,主动参与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是讲的第四点。(7)

第五,坚持共享发展。坚持共享发展,我认为是这次《公报》或者是“十三五”规划中写得最好的、最有新意的、最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我们的发展绝对不应当只是少数人的发展,绝对不应当只是部分人的发展,绝对不应当只是城市人的发展,绝对不应当只是城市里的特权人士的发展,而应当是惠及中国的每一个人。因此,《公报》里提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而社会主义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除了公平正义之外,还有一个是共同富裕。

另外,《公报》中还提出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其中,共享水平可以这样理解,比如说北京集聚了巨大的全国的卫生资源,但不能只是北京人享受,很多地方连基本的卫生资源都没有,这就存在问题了。

另外,要“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提高教育质量”等。这里面就提出了要“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在2020年要实现。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提法。另外,还提出要“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要“缩小收入差距”,要“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等,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药跟大家的关联度特别大。中国的医药,长期以来的价格非常高。有些普通药、最基本的药,但是非常重要,就像水一样。水要不要钱?要钱,只有很少的一点,但是它最重要。很多的药都非常重要,但是因为药品价格太低,所以没有人生产,反而生产那些没有什么用、但是价格昂贵的药。这样就苦了老百姓。因为感冒、咳嗽花几千块钱买药,而在过去,几毛钱就能够把病治好的药却没有了。

《公报》里提出人口均衡战略,讲了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我们现在开放“二胎”仍然是计划生育,只不过是生育政策做了调整。这次调整,并不是计划生育的调整,它仍然是计划生育,国家还需要卫计委,只是对生育政策做的调整。没有计划生育就是自由生育,你想生五胎、十胎都可以,那不是计划生育了,是完全把选择权交给家庭和育龄人群了。现在仍然是计划生育,只不过政策调整得更宽一些。(8)

三、2020年中国将呈现的新面貌

下面,我们讲一下2020年中国呈现的面貌。第一个是中国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工业将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城镇化将从规模城镇化走向人口城镇化,消费结构将从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转变。我们要步入更加稳健、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阶段,让全面创新风起云涌。我们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形成了,生态文明蔚然成风。“十三五”期间发展的三大指针:第一,发展要有新境界。第二,发展将有新理念,就是“五个发展”。第三,发展须有新路径。简单地说,新的路径叫“一二三四五”:一面旗帜、两个百年、三期叠加、四个全面、五位一体。

“十三五”叫什么?继往者之业绩,开来者之新局。也就是说,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今后五年虽然只占千分之一,但是历史意义巨大。

第一个一百年的任务将在“十三五”期间完成,第二个一百年的历史任务将接踵而至。另外,“十三五”期间最直接、最艰巨、最根本的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中国的经济面临的困难比较多,也有很多的毛病。目前我们面临全球通货紧缩、产能过剩、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从2013年开始,很多省份都没有完成预期增长的目标,2015年也有28个省没有完成年初的预期增长目标。我们的经济增长定调为中高速,目前看来,我们需要保持。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十三五”期间需要达到年均6.53%的增速。

增长质量更为重要,消费结构需要升级。在今后的五年之内,中国的消费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为什么我们处在重要的机遇期?因为还有很多的增长空间。

另外,第三产业将会有巨大的发展。虽然今年的经济低迷到这种地步,但是第三产业今年将突破50%。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2013年,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在2014年达到48.2%,2015年将首次超过50%。北京第三产业超过50%是哪一年?是1995年,北京的第三产业就超过了工业和农业,占到50%。经济新常态有一些特征——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政府的主要工作就是减、放、管。

中国制造2025,实际上就是要做好制造业。其实,今年的五中全会《公报》中讲了很多内容,就是中国制造2025。(9)

四、生育政策的调整

下面,我讲一下大家关心的生育政策的调整。生育政策为什么调整?中国从70年代初搞计划生育,那时候叫“晚、稀、少”。一个不多,两个正好,三个多了。从70年代初到1980年,这个政策是非常好的,是和风细雨的。

从1970年到1979年,中国妇女生多少个孩子呢?一对夫妇平均生5.8个孩子,到了1980年已经降到2.24个,这就已经很低了。但是,突然政策改向,就又升高了。紧接着,到80年代中期又下降了。到90年代初,第四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妇女的生育力已经降到更替水平。“更替水平”是什么?英文叫Replacement Level,就是2.16。也就是说,如果妇女总的生育率低于2.16的话,这个民族、族群的人口将不增不减。但是有一个惯性,这种惯性还要维持很长时间。所以,到了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就降得更低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降到1.18。1.18是什么?是超低生育水平。全球有221个国家,从2014年到2013年,在世界银行、联合国等很多国际组织连续公布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中,中国都在最低的六个国家之内。最低的全是华人圈。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和中国大陆,这六个国家和地区生育率是全球最低的。在70年代,这些国家也跟中国大陆一样,提倡少生。到90年代以后突然发现不对——生育率降得太厉害了,夫妇都不生孩子了。所以,从本世纪初就开始掉头转向,鼓励生孩子。因此,新加坡、台湾、韩国都是鼓励生孩子的。但是鼓励了半天也没有用,大家还是不生。所以现在全球面临着生育率持续下降的问题。从70年代开始,全球的生育率从6个降到去年的2.2个,很多发达国家都在负增长。

在80年代,包括一些人口学家在内,都对人口长远的发展缺乏基本的认识,对人口的一些规律性的特征缺乏了解。现在看来,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当生育率低到这个程度的时候,你让他生,他也生不出来了。那么,生育率持续下降带来什么问题?一个是净增人口数量逐年减少。1963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那年出生了2950万,今年他们是52岁。为什么会这样?三年的大饥荒过后,人们开始补偿性生育,因此这一年出生人口最多。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找不到任何一年生育这么多。后来就持续往下走,一直走到今天,以后就更不会有这么多的生育。很长时期内,我们每年出生2000多万,减去死亡的认识,每年净增2000万,后来逐渐降到1500万、1000万,现在已经降到600万了。大概在2020年左右,中国的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将变成负增长,也就是会逐年减少。另一个就是年龄结构的严重失衡。什么叫失衡?一个是老化速度明显加快。1982年,中国的65岁老人所占比重只有4.9%,到2000年上升到7%,2014年达到10.1%,在2035年将达到22%。也就是说,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的老年人口将以3%到近4%的速度增长,是21世纪世界上老化最快的国家。

还有就是少子化问题突出。什么叫少子化?是指0到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少。1990年的时候达到33.6%,到2010年已经降到16.6%,下降速度非常快。现在已经降到12%以内了。现在有一个话题叫拯救东北,说东北面临“沦陷”。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就是经济严重下滑。从人口年龄结构上来看,它的少子化问题非常突出。2010年的时候全国是16.6%,它却已经降到9%了。几乎没有年轻一代了,都是老人、下岗工人,稍微有点本事的都跑到北京、深圳去了。所以,东北的这种经济的下滑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里面跟人口年龄结构有着巨大的关联。

读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篇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简称十八届五中全会)虽已闭幕,但全会的报告内容值得仔细探讨和研究。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其中,十三五规划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在看了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内容和公告及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后,内心时时不能平静下来,一个制度的好坏决定了一个国家能否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强大,而现在一个日益彰显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制度正日趋完善。我们知道,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而今年的十五规划的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已经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这次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更进一步指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所以说经济体制改革仍是重中之重,是龙头,说明发展才是核心问题。但怎样发展,如何发展今年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有新的变化,会议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这次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值得深思。我们不经要问未来5年将有什么样的“中国速度”?据人民日报消息,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国未来五年年均经济增速不应低于6.5%。稍早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提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这需要今后五年经济年均增长6.5%以上,保持中高速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既定目标作为发展中国家,适当经济增速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如何将GDP在内的若干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统筹考量,考验政府的智慧。比如“十三五”GDP应该增速多少了?“十三五”,我们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个什么概念?从GDP总量翻一番来说,2010年大数40.15万亿元人民币,翻一番就要达到80.3万亿元人民币。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我印象是1910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也需要翻一番,这个翻一番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速是做不到的。所以确定了在“十三五”期间依然要保持中高速的增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中国正面临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期,必须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十三五”期间还会面临较大的稳增长压力,仍需要依靠改革释放红利、破除困难。

另外一方面,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仔细读“十三五”规划建议的内容不难发现,建议一共提出了十个目标,分别是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及推进扶贫开发等。其中,“十三五”建议提出的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和推进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如果解决好了,那么我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更进一步。

上述讲到的两个目标任务具体的讲就是: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建设,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种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增加农业投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

“十三五规划”培训学习心得 篇6

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举办的“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方法与实务”培训班,于9月18日至21日在长沙市三和大酒店举行,专家们就当前国内外形势、我国经济发展态势、一些地区发展及规划的成功经验,以及“十三五”规划思路、“多规合一”等内容做了全面讲解,现就培训后的个人收获与感悟,进行回顾与消化,谈谈对此次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社会背景的认识

2016-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五年区间,2020年是截止期,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国务院加快应急产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等的截至年,是我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意义重大、任务紧迫、形势严峻。

从国际范围来看,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带来的深远影响,世界经济进入深度变革与调整时期。时至今日,美日欧经济前景并不乐观,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普遍下滑,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愈发突出,美国竭力倡导TPP和TTIP,试图为世界重新制定规则。

发达国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围追堵截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在中低端制造领域的追赶竞争导致我国陷入“三明治陷阱”。各国为走出危

“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机,抢占先机,纷纷寻求变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发展,这对我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是重要机遇,也是严峻挑战。如果应对不当,我国不仅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反而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虽然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迈上了新台阶,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居民储蓄率高,消费潜力巨大,人民工作勤奋,中等收入者比重在提高,服务业发展空间很大,市场空间和潜力都很大;国际地位也有了不断提升。但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济社会风险加大,人口、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压力上升。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同时,传统的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体制转轨红利渐行渐远,伴随着人民币升值,我国在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中比较优势也在迅速减弱。

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既要看到我国发展所面临着诸多挑战,也要认识到我国当今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局面不会出现大的改变,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大有可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当前发展转型的时机,坚定信心,站在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把“十三五”作为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决定性阶段,集中力量、锐意进取、奋发有为。

“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二、总体要求与发展思路: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发展思路: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时点。实现这样的目标,经济增长是前提,但社会发展的任务尤重,要通过深化各项改革调整利益分配,全面完善民生权利,增进民生福祉。中央领导对“十三五”规划制定也提出,要坚持公平包容、共建共享,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补齐民生短板,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三、对培训中几点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1、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1)、消费需求:经济发展过程中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今后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消费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2)、投资需求:传统产业发展到目前已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来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3)、出口和国际收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4)、中国经济增长进入结构性减速期。经济增速减缓原因包括:出口减速、房地产需求减速、城镇化速度放缓工资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土地价格上升生产率增速下降、经济基数变大。

2、“一带一路”战略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目的是为中国的产能、商品、服务、外汇、人民币国际化、政治及经济、军事安全等,找到新着力点,降低美元对世界能源与贸易的占比,破除霸权主义及其世界影响力,从而破除外部敌对势力威胁与围堵中国政策。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东面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西面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其间是广袤的潜力巨大的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将涵盖26个国家和地区的44亿人口,将产生21万亿美元的经济效应。这个世界上最长的经济走廊,最大的市场,将产生巨大的投资机会。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与此同时,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在国内,“一带一路”分西北、东北、西南、内陆、沿海和港澳台等地区板块,几乎涵盖全国。根据各个地区的地理、经济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全国一盘棋,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在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也有一带一路线路的构想。其中黑龙江提出的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是指打造以绥芬河-满洲里-俄罗斯-欧洲铁路和绥芬河-俄远东港口陆海联运为主的战略通道,该通道将对接俄欧亚铁路,发挥最大运能。吉林提出利用俄的扎鲁比诺万能港,提出了“借港出海”的思路。从该港货物上岸后,可以走珲春,再往内蒙古阿尔山、蒙古国,再到俄罗斯或欧洲。辽宁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大连、营口、丹东、锦州、盘锦和葫芦岛港为重要节点,以跨境物流为引领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大铁路、公路、口岸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巴新铁路建设。其中:黑龙江打造以绥芬河-满洲里-俄罗斯-欧洲铁路和绥芬河-俄远东港口陆海联运为主的战略通道,中央已经批复,国务院也批复了黑龙江将建设通往俄罗斯的铁路、航空、水运、管道等,还要改善通关条件,“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实现贸易区免签,建立中俄边境贸易区,形成跨境产业链,实现大物流带动互联互通,带动中俄产业升级、文化合作。因此,黑龙江将给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建设带路,肯定要连接到哈尔滨,哈尔滨有集装箱中心,有大的内陆港,非常方便货物的集散,完全可以实现义乌、苏州的货运专列一站式往欧洲运输。

“一带一路”的内涵归纳起来,主要是“五通三同”。“五通”就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是统一体、缺一不可。“三同”就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三者也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就是共赢。通过实行“五通”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最终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互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3、中国制造2025 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中国制造2025”,对于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因素,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10大领域,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

“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量,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中国制造2025》将实现四大转变:一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二是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三是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四是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它并不是一般性的行业发展规划,而是着眼于整个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变革大趋势所制定的一个长期战略性规划,不仅要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稳定发展,还要在应对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当中,实现高端化的跨越发展。

4、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这是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目标、途径提出的新要求,也意味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总理讲话表明,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目的是实现2020年的目标,即: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增长的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在于推动经济转型,而推动转型,需要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要稳增长,另一方面要调结构、促改革,推动经济转型,打造经济升级版,对稳增长、增后劲有双重作用。如果没有升级,发展也难稳住更难持续,而稳增长是为调结构提供基础条件

“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和合理空间。

总理指出,目前宏观经济的政策框架是,要统筹考虑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使三者做到相互促进。这样才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首先,无论是稳增长,还是调结构,都要靠改革,激发市愁力。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目前中国经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深层次矛盾,比如贫富差距过大、东西部发展失衡、投资消费失调等。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最核心的还是用好改革红利。现在遭遇的问题根源在于体制机制弊端,必须通过改革激发活力。

其次,内需潜力是我们最有利的条件,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先要立足扩大内需。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所在。一方面,我国城市里的农民工有2亿多人。另外,我国现在有1亿左右的城镇居民住在棚户区里。这些人,在购买城市住房和大宗耐用消费品上,具有巨大的消费需求潜力。那么,要破解城市二元结构,必须加快棚户区改造;要解决农民工落户,必须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这样才能把这部分人潜在的消费需求挖掘出来。所以,当前重点是挖掘城镇化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通过对包括户籍、土地、财税在内的制度进行改革、加大公共服务提供能力的建设,让城镇化成为中国最大的内需所在,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新动力。

区域一体化也是内需扩张的潜力所在。当前中西部与东部地区之间存在巨大差别,西部地区人均GDP还不到东部地区的一半,一些

“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与东部地区甚至相差30倍以上,中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较为落后。因此,中央财政持续不断地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将加大对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设施的建设,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这些需求潜力释放出来。内需潜力还蕴藏在一些新的消费热点。我们需要出台一些相关支持政策,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例如国家推动年内发放4G牌照,可以大力拉动信息消费。

最后,创新驱动是调整结构的重要方面,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依靠创新。李克强总理指出,转型升级要在稳增长中提高质量效益,面对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要支持企业调整结构,提高创新对经济的贡献率,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升级,实现进中求好。为了激发创新活力,需要大力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创新建设。要推进资金的利率市朝、资源税的改革等。要鼓励创新,就要完善激励机制,需要尽快完善鼓励创新方面政策,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激发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最重要的是需要结合改革,释放制度红利,这三方面叠加起来,才能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5、多规合一

过去搞规划,市搞市的,县搞县的。其实市、县的空间范围相对比较小,市、县的经济结构也不那么复杂,如果能够整合一些不同领域的规划,这样就没有必要编那么多的规划。

“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所谓“多规合一”是指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的相互融合,融合到一张可以明确边界线的市县域图上,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现有的这些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协调等突出问题。

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和住建部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国28个市县开展“多规合一”试点。这项试点如果广泛推进,有望强化政府空间管控能力,实现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也是改革政府规划体制,建立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基础。

“多规合一”的探索在规划领域将可能产生两个结果:一是促使综合性规划的产生,其性质类似于日本的全国国土综合规划和德国的空间规划,国内代表性的是广州于2009年编制完成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即在各规划之上编制一个综合性的指导性规划,综合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以及人口和环境规划等内容;二是促使规划体系的全方位变革,包括规划行政体系和规划法律体系,如机构的合并和新建,以及相关法律的制订等,如上海国土与规划机构的合并实践。

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主要由空间发展战略内容和五年发展纲要两部分组成,两者为指导与落实的关系,且相互反馈完善。其中空间发展战略内容进一步由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落实衔接,五年发展纲要由城乡建设近期规划、土地利用近期规划、生态环境近期规划落实衔接。可见,在今后规划编制过程中,市县级规划要将多个规划相互融合,融合到一张市县域图上。

“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综上所述,在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节点阶段,正如总书记在谈到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时指出那样:现在,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居民储蓄率高,消费潜力巨大,人民工作勤奋,中等收入者比重在提高,服务业发展空间很大,市场空间和潜力都很大显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激发出来的干劲,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目标,也提供了动力。善用、善待这样的民心民力,中国经济将无往而不利;而不辜负人民的勤奋,也应该是“十三五”规划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我们既要认清形势,更要把握好机遇,谋划好发展思路,站在高层次、高起点上看待“十三五”时期的各项规划;既要把握好国家的方针政策,更要结合好各地的实际情况,做好结合,才能够开好局,定好方向。

让“十三五”规划引领开发区发展 篇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开发区充分发挥“窗口、示范、辐射、带动”的作用,并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开发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繁荣贡献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在 “ 十二五” 的收官之际, 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开发区已然向国家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与此同时,各地区、各级开发区根据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确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综合实力更强、城乡区域更协调、生态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幸福、治理体系更完善五大定性要求,确立相应的发展导向,谋划着新的目标和举措。

作为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一环,浙江省各开发区积极利用本身所拥有的经济和地缘优势,通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努力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桥头堡”,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地参与全球竞争和区域合作;通过把握国内经济长期良好的稳定态势,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等释放红利的机会,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更加全面地、深入地开拓国内市场。杭州乐清经济开发区精心谋划“十三五”规划,认真分析园区发展的基础和优势,深入研究发展中所面临的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努力寻求突破方法,在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以新思路、新气魄、新举措、新模式谋划“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以科学性、可行性及可操作性的规划引领开发区创新发展,以实施产业提升、产城融合、人才高地、区域协调四大发展战略,打造新动力、赢得新优势、实现新跨越,不断推进产业发展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争取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教文卫事业的大丰收。

作为首批国家级开发区,天津开发区不懈努力,综合发展水平连续16年在国家级开发区评比中名列前茅,现已发展成为规划面积达400余平方千米,生产总值实现89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9000亿元、拥有各类企业达1.5万余家的先进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和和谐宜居生态城区。在“十二五”期间,天津开发区的文化产业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文创产业带来的不单是对一个城市GDP的贡献,更会提升人的幸福指数,从概念角度讲,文创产业是一个幸福工程的产业。”天津开发区将把文化产业纳入“十三五”规划中,全力打造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圈,结合实际,充分论证,科学编制,不断提高开发区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在政策支持、财政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探索制定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优惠政策,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高地。

创新能力强,在新常态下才能保持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这是喀什从广东、上海等东部城市发展的历程中得到的启发。喀什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把创新放在“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的第一位,是因为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于各项工作。

与喀什同是内陆地区的黔东经济开发区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后精心谋划“十三五”,确保未来五年黔东经济开发区强劲实现“打造黔东产业引擎、引领黔东同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起草本区“十三五”规划时,立足区情、把握关键,紧扣民生、顺应发展,远近结合、注重长远,确保开发区“十三五”规划不是挂在墙上而是落到地上,不是贪大求快而是量力而行,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战布兵,切实为黔东经济开发区“十三五”期间迈上新型工业化城市谋好篇、布好局。

2016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我们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全国各地都将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吹响号角,打赢这场攻坚战,对于我国的发展全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篇8

【关健词】绿色理念;提质增效;新优势;生态环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陕西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实现绿色发展中肩负着特殊使命。近年来,陕西在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面貌总体呈现好转态势。2015年西安收获251个蓝天,较上年新增40天。但是,陕西经济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增长速度与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土地利用粗放、能源消耗偏高、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也依然存在。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协调持续迫在眉睫。

一、强化发展根基,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绿色发展是陕西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更是建设“三个陕西”的当务之急。“十三五”期间,陕西必须牢牢抓住绿色发展的历史机遇,强化绿色发展根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定不移打好绿色攻坚战,将绿色产业打造成陕西发展的新引擎。一是大力发展绿色工业。按照中高端要求优化工业结构,加快培育新型产业,通过创新驱动促进优势产业提质增效,走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要把发展绿色农业与农民增收结合起来,推进果业提质增效,壮大优势畜牧业,实施菜茶品牌化生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实现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三是大力发展绿色文化旅游。深入发掘历史人文资源,系统打造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和自然山水、丝路文化、文艺陕军等文化品牌,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带动产业和拉动消费的作用,引领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品质化转变,加大地产品牌推广力度,建设城市商业聚集区和社区便民生活服务圈,培育发展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医养结合等消费业态。五是大力“互联网+”发展新型业态。推动互联网与制造、能源、农业、商贸、物流、金融等产业深度融合,开展众包设计研发与网络化协同制造,发展精准农业和农村电商,打造新的增长点,努力开创陕西绿色发展新时代。

二、增创绿色优势,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绿化治理,陕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较大差距,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一要强化生态道德和生态价值意识,筑牢绿色思想,谋划绿色布局,推进绿色生产,推行绿色生活,养成生态自觉行动,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陕西。二要结合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统筹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三要抓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理顺秦岭保护体制,从严控制开发开采;制定出台关中水系规划,实施水污染防治计划;加大重点水库、湖泊的恢复建设力度,不断提升沿河林带、湿地、蓄滞洪区的生态功能;实施水源地保护行动计划,加大江、河的整治治理。四要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体制机制。编制全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实行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全面落实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办法,从源头上防止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三、聚焦绿色内涵,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陕西而言,走绿色发展道路就必须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治理体系,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努力实现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双赢。一要坚决落实节能减排。实施工业污染全面达标排放和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扩大天然气消费总量,提高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应用比重,严格限定企业超标排放。二要推广绿色建筑,严把项目环境准入关,认真执行项目环评制度,从源头上进行控制。三要推行排污权、碳排放量配额和市场交易,深入实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强执法检查,强化环境问责,切实减少环境污染。四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采取有力措施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生态短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四、坚持厉行节约,倡导低碳文明生活

上一篇:高中生故事下一篇:记忆的星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