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传统节日的文化精神

2024-10-02

谈传统节日的文化精神(通用8篇)

谈传统节日的文化精神 篇1

当今时代,在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竞争日益激烈,为了生存很多人认为掌握专业技能才是最重要的。下面我们来告诉大家弘扬传统文化和培养人文精神有什么必要性。

一、积极倡导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融会了中国大地上的多民族文化,同时也包容了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和西方文化成分而形成的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主体文化。近现代以来,随着各民族日益深入和广泛的交往,不同文化的价值日益被人们认识,多种文化模式并存,导致文化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碰撞已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任何人都不同程度地浸润于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无时不在对现代人发挥着作用,传统文化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因此,我们应积极倡导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㈠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令世人惊叹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习惯及文化积淀,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他包括以下三种基本精神:

1.人文精神。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人文精神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美德:积极进取,坚忍不拔,敬老养老,救济孤残,勤俭节约等。这些美德是我们宝贵的 精神财富。

2.“自然”精神。中国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 方面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即所谓“天人”关系。“自然”精神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天文历算、农学和中医学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不仅在于人类社会要从自然界取得生活资料,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们从自然界吸取美感,以自然界的某些现象作为原型,进行艺术加工,给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和高雅的情趣。这些我们从古代器物,特别是书法、绘画、文学作品、饮食文化以及园林建筑等方面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3.“会通”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同时也吸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文化,她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的长处,又能加以消化吸收,用以丰富自己,这就叫做“会通”精神。

(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但长期的封建统治思想遗留下来的种种恶习,还有古代图书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使得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存在,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1.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诚然,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由多种成分和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在更多的情况下,又难解难分,不能截然分开,历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还有我们祖先一直保持的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正直、勇敢等优良的传统,均为世界瞩目。对于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面尤其值得我们珍视。而对于一切不利于我们发展的事物都应该被屏弃。全盘肯定或否定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法是先人总结出的正确对待事物的方法,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也应该采取这种正确的态度。

2.在继承的同时不断创新

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在继承和弘扬自身传统中发展,在借鉴和吸纳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丰富,在反思和推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更新的。为此,在大胆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一番梳理扬弃的工作,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将有助于打造堪以支撑中国和平崛起的宏大文化思想体系,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经久不衰,源远流长。只有不断创新,培育出新型的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三)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感。

近百多年是革命和改革的时代,所革所改的对象主要就是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早就变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悠久,价值就在于有传统,只讲改革创新而不讲继承保守,把传统丢掉了,历史再长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可自豪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凝聚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历史使命感,它感召华夏儿女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勇担重任,建功立业。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当成一种历史责任,将使我们大学生更有责任感,更加积极向上。

2.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爱好和平,追求和谐,有着巨大的包容性,以中庸之道为哲学基础,体现了人与人在社会关系上的和谐与协调。传统文化不仅注重社会的和谐,更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这些思想有助于实现科学发展观中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并能够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㈠关于人文精神阐述

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他包括对人格、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等。有人将这种对人的、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关注,称为对人的“终极关怀”。

㈡ 高职大学生应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1.阅读经典

文化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巨大的感染力和丰富的创造力。中华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中华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阅读文化经典,正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方式。

2.内化人文知识

通过学校教育我们获得了丰富的人文知识,但是有了人文知识并不代表我们就有人文精神。人文知识的呈现可以在口头上、试卷中;人文精神的表现却只能在人的情感里、实践中、行动上。人文精神的载体在人自身,人文精神的获得必须经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整合而变成主体的意识、思想、情感等生命体验和善行。.因此,培养人文精神我们 首先要内化人文知识。

㈢培养人文精神的意义: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塑造良好的形象

大家熟知的某学生在公园用硫酸泼熊,也有大学生用微波炉烤杀乳狗,这些极端的事例似乎不应该发生在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然而我们的大学生中就有一些人这么做了。

可想而知他们的人文素养到底多么的糟糕,所以才会作出极度损害自身形象的事。我们高职大学生要做有知识有修养有文化有素质的现代四有新人,就必须配样自身的人文精神。

综上所述

以正确的态度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努力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更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吧。

谈传统节日的文化精神 篇2

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影响力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扎根于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土壤上的传统戏曲才是我们真正的文化之根。经典的戏曲文化, 是中华文化在漫长的时间过程中, 经过历史的筛选而沉淀下来的精髓, 是修身证道、昭彰未来的文本。这些优美至极, 充满诗画意境的戏词, 有着永恒的文学价值, 是民族文化宝库里永不凋谢的艺术奇葩;更是我们中华民族非常值得珍惜的宝藏。它承载着光辉灿烂、延续不绝的中华文化,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纽带, 更是艺术精神赖以存在的根本。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中, 戏曲如一枚磁石, 凝聚着民族的魂魄。又像陈年醇香的佳酿, 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 一直在孕育着, 却从未停止过演变和成长。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史的后期, 戏曲活动更加成为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构成方式, 戏曲集中代表了平凡的民俗文化和高雅的士大夫文化, 因此也成为社会大众最为倾心与瞩目的艺术样式。如果说, 在中国有哪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体现了最为广泛的群众文化和审美风格, 成为从宫廷到市井, 从城市到乡村一致爱好的对象, 那就是戏曲。由于戏曲每个部分都充满了中国文化的因子, 要了解中国文化, 不能不了解戏曲。

自从戏曲诞生后, 便对中国社会人类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范围的覆盖。从空间上来看, 经过孕育演变而形成的大量地方剧种, 对整个人类的集中居住地区形成了全方位的影响并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越剧、黄梅戏、川剧等, 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傣剧、侗剧等, 戏曲充斥在中国大地上, 凡是有人类居住的地方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戏曲, 这在世界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从时间上来看, 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 不管是戏台还是茶馆, 街边、舞台锣鼓喧喧、终日不绝的演出, 体现除了民俗文化生活的主要景观。从介入深度上来看, 戏曲文化几乎是包罗万象, 不论是民间节日庆典、拜神请愿, 还是婚丧嫁娶、联络感情都被戏曲所垄断, 人们周边的文化空间, 戏曲无处不在, 当仁不让的演变一切民俗艺术载体, 更成为世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戏曲题材的创作内容, 从上古的神话传说到全部历史故事, 一直延伸到当今的现代生活, 积累起来的数万个剧目, 对于中国传统题材有了全方面立体覆盖, 然而不同的剧种和演绎群体, 所拥有的各具特色的曲调和表演方式, 形成了审美角度和多重风格的覆盖, 也形成对不同流行区域的覆盖。

随着时间的推移, 由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出的正统意识逐步转化为民俗民风, 进而演变为传统的文化生活。戏曲作为其中最重要的载体和桥梁, 沟通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对于民间的影响也日趋深入, 成为传统文化传播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它礼乐合一的表达形式, 进入并牢牢占据着全社会人类的精神空间, 很多人在孩童时期就在其中沾染着中国文化的传统精髓, 如鲁迅小说《社戏》里所描写的生活情景那样。古代的劳苦大众, 特别是没有条件念书的升斗小民, 他们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观念很多从看戏中汲取, 同时他们的娱乐也和戏曲演出密切相关。当然, 戏曲剧本对于历史的叙述和人物的扮演, 通过了大量的艺术性创作和加工, 具有了极强的主观性, 并不能当做真正的历史来看, 因此也造成了普通民众对于历史事件的曲解和对文化知识不完善的解读。

虽然存在着一些缺陷, 但是它以优美通俗的审美共鸣, 明亮流畅的唱腔曲调, 融通古今、兼备内外的表演风格, 朴实无华、海纳百川的文化风貌, 反映世间、贴近人生的大众格局, 被绝大多数社会民众所接纳和喜欢。不管保守还是时髦, 庸俗还是雅致, 观众喜欢就是硬道理。

二、传统文化性格的体现

由于戏曲的广泛普及和影响力的日益扩大, 演变和塑造着人们的道德情操、审美观念、文化品格。

戏曲承载着传统道德与价值观, 呈现出人们的理想与愿望, 展示了生活的苦难与温馨, 提供了前人经验和教训。戏曲多用小人物的视角去观察社会, 用普通人的情感来塑造形象, 因此其对于传统价值观念的表现, 非常符合大众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因为在民众的价值世界里, 淳朴的是非观念特别明确。戏曲把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形成的传统道德观念作为创作的基准点, 将发生的故事作为题材通过普遍化的价值评价体系, 转化为人们认可的舞台艺术形态, 以便于传统道德的弘扬与传播。它所体现出的自主精神、乐观情怀、善良人性、崇高品格、传统美德, 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将人生百态的价值和意义完美的诠释出来。戏曲文化内容的宽泛性, 使之成为中国人文化性格的核心。戏曲中数量众多的公案戏, 道德观念直白、人物性格单一, 戏曲里人物是忠还是奸, 情感是真还是假, 是对还是错, 由于贴近普通民众的理解程度和接受水平, 最能触发大众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情感。因此戏曲所弘扬的传统价值观念, 对于大众道德观念的增强有着特别的影响力, 戏曲的道德宣扬已逐步转化为日常生活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 并支配着社会民众的生活哲学和道德观念。

戏曲与各种方言俚语、乡曲小调和生活习俗的融合, 演变成风格各异具有浓厚地方风味的声腔剧种。每个人都知道, 文化的类别包罗万象, 各种方言风俗组成文化相通的元素, 乡音则寄托着人们情感。地方剧种的遍地开花, 使得人们通过曲调的吟唱, 回忆起对于家的亲切和牵挂, 不论身处哪里, 只要听到家乡熟悉的曲调, 心底就会产生令人回忆的复杂情感。如今, 中国人的身影遍及世界各地, 身处地球村的每一个城市, 我们都能听到地方戏曲的轻哼吟唱。在当前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 我们肩负着精神家园守望的责任, 肩负着保护本土文化资源的重担。而国人追寻情感, 精神回归, 身份表达的主体对象, 融入在各具特色乡音、乡情的家乡戏中, 它是我们心灵获得安慰的方式, 更是精神寄托之所。

一部被大众认可的戏曲作品可以影响一代人;一个感人的戏曲作品, 会让人抑制不住地流下泪水, 感情上的震撼, 思想上的鼓舞和教诲, 甚至终生难忘。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优秀作品将外在的艺术表现形式, 与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相融合, 使人们通过感情的体验和道德的判断, 找到人生的理想, 提升高尚的情操, 将精神上受到的激励与鞭策, 在现实生活中转变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优秀的传统戏曲能让欣赏大众潜移默化的得到心灵上的净化, 情操上的陶冶和精神上的升华, 这是传统戏曲具有的独特内在优势。社会大众是文化的接纳者和传承人, 更是文化的创造者。通过日益普及的传统戏曲, 可以不断地开阔视野和知识, 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 培养对于民族文化的情感, 促使社会大众的独特品质走在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艺术精神和美学观念

古代哲学和美学观念, 以及表现手法构筑了戏曲的艺术基石, 通过对客观对象求真、求美的艺术追求, 使之成为戏曲所要表达的精神诉求。

戏曲的表现技巧主要在于节拍、舞蹈、模拟动作等方式的结合, 充分调动了身体各个方面对于我们所理解的世界, 并展示出来, 这符合我们人类情感表达的基本方式。人们总是通过叫喊、歌唱、手舞足蹈来表达自身的激动, 正好印证了古人的“物感说”论点, 当人们需要对外传递自身的情感时, 需要通过身体的各个部分的技能来体现。而为了更好展示所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抒发, 戏曲就自然而然的调动起各种艺术手段, 并合理的以综合运用。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 把主体与客体、内在与外因融合起来, 是中国传统思想最显著的特点, 而戏曲的综合展现取决于外部意识, 即对客观外界的直接感官和与之相应的反馈, 顺从自然的价值取向, 发挥抒情与观赏的功能, 并通过对戏曲的审美过程, 追求身心放松和精神上的欢畅。

戏曲表演由于抽象性的特点, 决定它既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正确程度, 更要表现出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中国传统戏曲非常注重对于美的追求, 中国艺术观念的“真”除了客观对象的表现, 还存在大量的主观意识, 将表现对象区分为外形与内韵, 这种对“神韵”的重视和对“外形”的轻视, 突出了戏曲的特点。但是“外形”和“神韵”的分离, 又不能称之为艺术。艺术表现不能被事物外在形象所束缚, 而应通过创作者对其内在本质的艺术构思, 用独有的艺术展示, 展现出性格迥异的独特观点, 这样的作品才能具备长久的生命力。

除了能够讲述故事, 还能明晰道理, 同时还能引导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意识, 这也是由戏曲的表现所具备观赏性特点所决定的。虽然这种精神是我们所认同的, 但是这种美学观念存在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舞台表演技巧的复杂性和程式化的展示效果, 就是过分求美的结果, 这有可能导致戏曲表演和现实社会从此封闭起来, 通过岁月的流逝逐渐萎缩其中, 而且也加大了未来延伸发展的困难程度。

在表演的舞台中, 演员的实际体验是必不可少, 要在舞台上完整的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就要对戏中人物的内心所想所思深入体会, 达到随心所欲地步后, 才能够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 不管是在扮演好人还是在扮演坏蛋, 都要从他们自身的角度出发为他着想。将他的特点扩大并展示出来, 并且要达到让观众感动, 甚至成为情感依赖、倾诉的对象。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假戏真唱”, 推敲和展示出符合戏中人物的出身、社会地位、内心特点、环境因素与情感状态。所以说体验是戏曲的传统。

戏曲属于表现性的艺术, 采用虚拟的表演艺术和艺术加工后的唱腔、念白, 演员在感情上与角色保持距离, 但并未丢掉完全从角色中产生的看法和感受, 虽然很难让观众产生幻觉, 但它仍然发生了, 这充分说明戏曲具备写意特性和写实剧情, 也完全具备激发现场观众的功能, 这种功能建立在与欣赏者更高的契合点之上。

谈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价值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 人文精神 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其核心是以“和谐”、“尚中”等为代表的人文精神。“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彖传》:“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万事万物都有其运行规律,观察自然的表征可以知道天时的变化;根据人们的表现,可以了解社会风俗,知道了这些就能知道如何使社会趋于良善。“人文”依“天文”而立,是以礼乐教化为基础的人伦有序的文明社会,在人文体系中人是最灵最尊贵的,《尚书·泰誓》中说:“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由此,人在天地万物间的主体地位便被确立,以人为主体的人文精神不断散发开来并不断得以丰富。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它与上古时期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有关。天人合一的思想产生很早,《尚书·大禹谟》云:“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表达了上天对具有广远、圣明之德的帝尧的认可与顾念,这肯定了天、人之间的关系。《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老庄自然无为的思想并非消极、因循,而是因势利导,“循理”“因资”举事例行。《易传·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人与自然要互相谐调,在自然变化之前加以引导,在遵循自然的同时发挥人的主体性。两宋时期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认为人和自然都必须遵循阴阳二气“聚散相荡,升降相求”的自然规律,而把“天人合一”看作人生的最高境界。

由此,天人合一思想被不同学术流派进一步阐发,但其核心精神却高度统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统—、道德规范与自然规律相一致,人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前提下利用自然以服务于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今天因经济发展而对自然资源竭泽而渔式的开掘造成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具有警醒意义,对今天物质文明建设有着防患于未然的警示作用。

二、和而不同

由天人合一的思想,必然会衍生出“和”的观念,随之出现了“和同之辨”。西周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不同的事物相互加和,才能达到新的平衡产生新的事物,这就是“和”。同样的事物相堆砌,只是量的增加而无质的变化,事物的发展也就会停滞。春秋时期晏婴提出“相济”“相成”的思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平衡就是“和”。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并把这种观念融入儒家思想体系中。孔子还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把对“和”与“同”的取舍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由此“和”的人文精神经过历史的积淀,成为传统文化中又一人文精神。

和而不同的思想肯定事物多元性,主张求同存异,兼容并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互补、儒法结合、援佛入儒、佛道相通,都是“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各种不同价值体系的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撞击中,逐渐走向融合。正是这种“和而不同”与“兼容并包”的人文精神才成就了多民族统一的华夏民族。“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和谐相处人文理念对于指导我们今天面对各种矛盾、各种危机时,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执两用中

传统文化中“和”往往又与“中”紧密联系。《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境界,天下便会通达其道。《说文》曰:“庸,用也”,中相对于两端而存在,所以中庸便是“执两用中”。《尚书·大禹谟》明确提出用中思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它被后世儒家视为修养的“十六字心传”。孔子将用中思想发扬光大,“过犹不及”“文质彬彬”“温而厉,威而不猛”“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等论述都是其中庸思想的表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一直被誉为“至德”,但到了近代,中庸则被曲解为明哲保身,横遭非议。中庸不是各打五十大板、和稀泥的哲学,它类似于管理学中的最优化法则、是矛盾中的黄金分割、是传统文化中的方法论。《中庸》云:“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用中之道就像射箭一样要命中中心。庞 朴在《论孔子思想中心》中说,孔子的思想中心便是“用中”。孔子关于“中庸”思想的言论中没有一条是有消极避世、虚与委蛇的。中华民族对中庸思想的认同,使得中国人十分重视和谐局面的实现与保持。“一国两制”便是中庸思想的具体运用,做事不极端、求大同存小异、保持对立方的和谐,是中华民族的行为准则,对人文精神的凝聚、民族的统一起着积极作用。

四、忧患意识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中华民族的又一条生存智慧。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产生也十分早,是蒙昧的先人对其自身命运不确定性的忧虑。到了三代则有了关于忧患意识的明确记载:《尚书·说命》云:“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做事留有余地才能临危不乱、从容进退。《尚书·君牙》有:“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周穆王理政时心怀危惧,诚惶诚恐,敬畏之心甚矣。周成王也说,“不知畏惧就会陷入可怕的境地,不知盛极转衰的道理,伴随而来的是祸殃。”《周易》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不仅要从始至终保持勤勉努力,还要在思想上随时保持戒惕,以防范灾难的发生,这样就能化解灾咎,不至于酿成大祸。

在古人看来,一个缺少忧患意识的民族,无论当时如何强大,总免不了最终走向衰败,这也正是司马迁所谓“通古今之变”的意义所在。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生存发展历程中,天灾人祸、内忧外患、残酷的战争等等,都给社会及人民带来巨大的伤痛,它直接刺激了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产生。当今中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波云诡谲,国际关系更加的复杂,但这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中不过是沧海一粟,是一个中华民族再次崛起的“忧患”年代。

除以上外,刚健有为也是传统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易传·彖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刚健有“独立不惧”、“立不易方”之义,这也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独立人格。刚健有为还表现在“趋时求变”的变通哲学和“日新”的理念。《尚书·康诰》曰:“作新民”;《诗经·大雅》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刚健有为”的民族,重视“与时偕行”“适变”“日新”,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只有刚健有为才能生存,只有“日新”才能发展,只有“与时偕行”才有光明前途。

中国传统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人文精神。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执两用中、忧患意识、刚健有为是中国几千年人文精神的积淀,有着强烈的趋善求治的价值目标。天人合一,激发出“究天人之际”的治学传统和思想传统,成为不同时期不同学派共同的思维和价值追求;“和合”“用中”的精神,培育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反对分裂的统一观念,滋养了崇尚中道、不走极端的平和心境;“夕惕若厉”的忧患意识,使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这些特有的人文精神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步深入人心,并演化为共同的民族信念,这些精神与信念的相互整合,塑造了中国文化博大、精进、宽厚、务实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 孔颖达.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陈鼓应,王云五.庄子今注今译[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

[4]邬国义,胡果文,李晓路.国语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屈万里.尚书集释[M].上海:中西书局,2014.

[7]冯建国.庞朴学术思想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8]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9]刘宝才.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J].学术界,2002,(01):40-48.

[10]金荣.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党报,2015,(03):107-110.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篇4

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二、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

三、以义为上、注重伦理的道德主义情怀;

四、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基本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它是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或者说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观念或文化传统,它必须具有两个不可或缺的特点: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感染熏陶了大多数人民,为他们所认同所接受,成为他们的基本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二是具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必须具有这两方面的特点,才可以称为文化的基本精神。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作如下归纳:�

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做出明确表述的是《易经》。《易传》对此作了经典性表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生之谓易”、“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顺乎人”,这里的意思是说,人格气质与生命精神应当效法健动有力、运行不止的天体,人必须发挥自我能动性,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孔子是极力提倡有为并身体力行的思想家。他一生奔波,幻想以周礼匡扶乱世,“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结果是“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对“饱食终曰,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投以极度的蔑视。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认为无论在乱世还是在太平盛世,都需要自强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它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几千年来这种精神已经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国人的血液中,深深地影响着、激励着古往今来的中华儿女不断地奋发图强。近代以来,多少志士仁人为了抵御外辱、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出坚强不息、奋发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也还是这种精神,鼓舞着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是我们在新时代条件下更加需要发扬的精神。�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体现,那就是积极否定、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礼记?大学》中称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也肯定“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中国历史上每当“积弊日久”时总会有或改革、或革命的运动,为清除积弊而变规变法。北宋时的王安石变法,清末的康梁维新,都是这种革新精神的体现。�

二、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传统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了一种中正、中和、均衡、和合、协调的特征。但是,和谐不是消灭矛盾差别,而是在承认有矛盾有差别基础上的和谐,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是多样性的统一。中国传统的贵和尚中、和而不同思想,表现在中国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譬如,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社会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等等。当然,这种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毕竟是传统的和谐思想,它产生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里,强调的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种和谐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和谐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和”,指不同事物之间的搭配、融合、平衡达到最为圆满程度的一种状态。例如音乐,五音的高低疾缓臻于完美,就称为和;又如饮食,五味的多寡浓淡搭配得宜,也称为和;又如身体,阴阳之气平衡饱满,也称为和;又如德行,处事不刚不柔曰和,为古代五德之一。可见此种和的境界有三个特点:第一,它是一种至善的状态;第二,它是由不同事物之间构成的一种完美的关系;第三,这多种事物在和合的关系中保持着原有的个性,而不必舍弃个性,一刀切成一堆齐刷刷的火柴棍儿。和而不同,“和”异于“同”之处,就在于它保留了其中每一种事物的个别属性。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乃在最能调和,使冲突之各方兼容并包,共存并处,相互调济。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社会秩序的作用,贵在使社会和谐。”大家都认为和谐最好,这在中华文化中处处可见。例如一个家庭要做到“家和万事兴”;做生意讲“和气生财”;搞政治要求“政通人和”;做事业要“和衷共济”、“内和外顺”;与人相处要“和以处众”;对外关系要“协和万邦”。总而言之,方方面面都要追求和谐。可见和谐是中国人的普遍要求,极其深入人心。�

程思远把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和谐与统一的特点界定为“中华和合文化”,并认为“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运用和合概念与和合文化研究自然界的生成和人的生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人的身心统一规律和养生之道的文化传统”。中华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之―和主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整体系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持中贵和思想植根于农业经济,表现出一种“静态”特征:重视自然,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每个人内心的和谐等。它与西方文化中重视分裂对抗形成了鲜明对照。西方文化反映了商业文明,只有唯利是图、竞争、对抗,才能发家致富,才能取得个人生存发展的权利。�

这种主张和谐,持中贵和的思想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自然也是双重的:其积极方面是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但不可否认,这种思想压抑了人们的斗争精神,使人们缺乏西方人那种竞争、进取精神,这对社会发展也带来了不少不利影响。�

三、以义为上、注重伦理的道德主义情怀�

追求义利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基本的价值思想。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早期发展中,就出现了“义利之辨”的讨论。“义”代表了仁义道德,“利”代表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物质利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前者与后者是公利与私利、他利与自利的关系。孔子主张“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要求人们在追逐利益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义”,即自己取利的行为是否是道义的。人们通常认为儒家的义利观,仅仅注重人的精神道德提升而忽视或压制人的物质利益,因此阻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这是没有了解到儒家的精义,其实儒家思想中并没有否定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还积极提倡对于财富的追求。它更进一步地提出了解决在现实中义利关系问题相互矛盾的方案。首先,在个人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相互冲突的情况下,要顾全大局。其次,对物质利益的获取要在社会道义和规范的约束下有秩序地进行。最后,要把从社会来的财富,再反馈到社会中去。这些对于今天抵制利己主义思潮,净化社会风气,提升全民道德水平,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客观上刺激了人们的求利欲望,同时“商品拜物教”和“金钱至上”的思想也大量地在人的思想中存在着。“以义为重”的义利观对由利益欲、享受欲急剧造成的道德滑坡、人格丢失等一些丑恶、阴暗、卑鄙的社会现象无疑是一剂良方。如今,在发展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经济现代化建设中,树立见利思义、义利并重的观念,按照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通过公平竞争来从事市场经济活动。正确处理社会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反对一切不顾道义的自私自利行为。以义为重的义利观不仅促进经济行为的扩张,而且也有利于高尚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当然,在义利统一的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由于正统儒家思想一直占主导地位,所以重义轻利甚至尚义反利的思想也一直是一个传统。这一传统一方面维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延续,缔造了中国人以道德为上,重气节、重人格的民族性格;另一方面,也有压抑人的欲望,扭曲人性的弊端。对于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这一“反利”传统,无疑又是我们今天所应该批判和否定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说法,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叫作“崇德”型文化。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实质。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父是家君,君是国父,家国一体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最深层。这种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是形成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倡道德的根本原因。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倡道德的特色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它有利于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和谐,有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另―方面,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传统文化的道德伦理原则,又是建立在以家庭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和宗法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结构上的。因此,它特别强调家长的权威,强调子女对父母、妻对于夫,家庭成员对于家长的绝对服从关系。把这种家长制扩大到社会生活中就是君主专制,君主具有绝对权威。因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民主思想的发展。同时由于以家庭和社会为单位,个人的权利容易被忽视,容易压抑个人的自我意识,不利于个人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四、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人本主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个性,也当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在中国文化中有两层指意:一是在人与神的关系上体现为“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格肯认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轻神重人的根本态度;二是在人民与统治者的关系上“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社会观和朴素民主观。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也就是说,神本主义在中国不占统治地位,而人本主义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自古以来就重视以民为本。早在殷商时期,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成为早期民本论的代表。从此以后,重民思想就一直没有中断过。可以说,从先秦一直到汉代的陆贾、贾谊、王符、仲长统,到隋唐的王通、韩愈、柳宗元,到宋元的李觏、张载、范仲淹,到明清之际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都对民本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其中,黄宗羲的民本思想达到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最高峰,它已经超越了儒家重民、爱民、为民请命的局限,触及到了民主、民治、民主监督等新层面。�

中国传统人本主义坚持“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精神观念。《左传?桓公六年》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庄公三十二年》载:“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儒家学说更是集中突现了民为邦本的思想。孔子历来主张重民、富民、教民。孟子则提出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观点,成为历代开明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座右铭。他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乎丘民而为天下”日(《孟子?尽心下》),“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离娄上》)。荀子亦主张民为邦本,他的君舟民水的著名比喻,传之久远,是历代为政者必修的一课,“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荀子?王霸》)。民本思想对制约暴君苛政、改良人民的政治处境毕竟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对中国文化中的民本主义与西方式民主的本质区别也要引起必要的注意,中国的民本思想并无对公民权利的法理内容规定,更没有人民共同管理社会政治的意思,个人只是在宗法专制条件下的“子民”,君主始终是民众的监护和放牧者。�

谈传统节日的文化精神 篇5

实用主义是第一个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哲学,最充分地体现了美国人求实、行动、重视效果、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同样具有极端重视现实实用的特点.本文从论述实用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理论渊源出发,阐明了实用主义的基本精神,并进而探讨实用主义的基本精神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之间的关系.

作 者:王利红 宋浩 WANG Li-hong SONG Hao  作者单位:王利红,WANG Li-hong(安徽医科大学,社科部,安徽,合肥,230032)

宋浩,SONG Hao(武警合肥指挥学校,安徽,合肥,230031)

刊 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2 11(2) 分类号:B712 关键词:实用主义   行动   美国精神   实用理性  

★ 主义的基本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

★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

★ 中国传统文化感言

★ 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

★ 中国传统文化-刺绣

★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 中国精神小学生范文

★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议书

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篇6

7月12日,今天是三下乡准备工作的第一天,通过今天中午的工作会议,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初步了解与打算。

我们此次工作应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了解农村基本情况,进一步认识国情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开拓就业思路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增长见识、锻炼才干,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通过多种活动方式,促进农村基层团建工作为目的。

传统文化与酒店企业精神文化塑造 篇7

1 传统文化在构建酒店企业精神文化中的独特功用

众所周知,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 包容道、佛、法、兵、墨等各家所言的多元型传统文化。本人以为, 其中的人和、中庸、人本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等哲学思维, 对塑造酒店酒店企业精神文化可以发挥独到功用。

(1) “人和”理念能将个人与集体目标有机融合, 形成企业“共融”的工作环境。这种“人和”理念, 能使企业员工和谐相处、团结一致和真诚合作, 使管理层充分考虑每个员工的个性需求, 通过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把各位员工安排在与自身条件相符的岗位上, 达到人尽其职、人事相宜的效果。对此, 我国一些酒店通过实践已经证明其具有可行性。例如, 深圳威尼斯大酒店, 人称“小小联合国”, 员工来自世界各地, 为将这些员工融为一体, 企业就积极将西方人的严谨和中国人的热情有机结合在一起, 创造了融惯中西的独特的企业精神文化, 从而为企业带来高效率和高质量。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他们提出的价值观——“关注员工——我们承诺通过综合人才梯队计划和奖励体系以培训和发展员工;团队合作——我们将通过在各个级别上积极参与式的领导作风而创造一个开放沟通、彼此合作、相互信任、承担责任的工作环境”得出结论。

(2) “中庸”思想能提高企业整体战斗力水平。备受现代企业和组织推崇的理论观点——“木桶理论”强调:一个团队的战斗力, 不仅取决于每一个成员的水平, 更取决于成员与成员之间协作与配合的紧密度。也就是说, 组织中的每一个个体, 一方面要讲究“和”, 通过紧密的合作推动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稳妥发展;另一方面, 还强调大家要有相似的水平, 共同以同样的水准来完成任务, 而不能单纯地靠一两个特别强的明星成员来提高整体成员的水平。用中国传统的思维观点来套, 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强调总体的平均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尤其在酒店这样一个劳动密集型和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中, 其先进性与合理性显而易见。所以, 在中国企业中运用中国人谙熟的“中庸之道”思维来进行建设和管理, 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思维哲学。

(3) “人本”思想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古人云:“为政之要唯在用人”, 说的就是如何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的道理。“人本”思想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把员工作为企业经营主体, 把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支撑点来看待, 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所以对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作用明显, 也契合现代企业用人理念。国际假日集团的创始人凯蒙·威尔逊先生曾说的:“没有满意的员工也就没有满意的宾客;没有令员工满意的工作环境, 就没有令顾客满意的享受环境”阐述的就是这种“人本”思想。当今酒店业已经从传统的粗放式经营管理走向理性发展之路, 中国传统“人本”思想可以为企业赢利能力、和谐发展能力的提高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

(4) “伦理道德”思想能增强员工的忠诚度。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运用对于企业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具有显著效果, 这是因为“中国式”的充满温情的伦理道德观比西方资本主义特有的冰冷的制度更有人情味, 而这种人情味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激发员工发自内心地迸发出工作激情。

2 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创建酒店企业精神文化

从根本上讲, 酒店企业精神文化就是酒店的“生命”所在。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酒店企业精神文化, 能使我们的管理文化、物质文化与服务文化形成规范, 保证服务工作的标准化、高效化、个性化和情感化, 能使客人在酒店得到满意的享受, 促进酒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顺利实现。那么, 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创建酒店精神文化呢?

(1) 利用儒学思想创建酒店企业整体价值观。“酒店的整体价值观是酒店企业精神文化的核心, 为酒店生存与发展提供精神支柱, 也对员工行为起到导向和规范作用”。因为儒家思想具有倡导自我牺牲和忘我精神的良风美德, 对防止私欲、利己主义等不良倾向能发挥作用, 而这些传统思想恰恰是西方文化中所没有的。正因为如此, 我们应该利用儒学思想塑造酒店企业价值观。那么, 我们如何利用儒学思想创建酒店整体价值观呢?本文以为, 当以“仁”引导企业福利制度趋向。“仁”就是有爱心, 让人幸福。如果酒店的所有员工都处在“仁”的氛围当中, 那么这个酒店的员工就会象爱护自己的孩子那样爱护酒店的声誉, 以此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当以“义”引导员工忠诚自己的企业。在孔子看来, “义”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本, “义”是实现“利”的前提和保证, 因此只有循义而行, 才能实现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如果我们的管理层能够更多地以“义”为指导, 更多地满足员工追求精神方面的需求, 不怕员工不忠诚自己的企业;当以“礼”塑造企业形象。儒家思想十分讲究礼, 强调“治国以礼”。“礼”中有封建等级制度、封建礼教的消极因素, 也有注重礼节和仪表风范这些有借鉴意义的积极因素。酒店企业应该注意以“礼”搞好与政府机关、新闻媒体以及客户的正常友好交往, 塑造企业的形象, 塑造企业环境和员工的仪表、言谈举止、精神风貌, 这是我们企业赢得消费者信赖的必要途径;当以“乐”营造团队的和谐气氛。为此要求酒店管理应该以制度建设为准绳, 实施刚柔相济, 恩威并施的柔性化管理办法, 通过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活力,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当以“圣”明了企业知行合一的行为规范。

(2) 利用“天人合一”思想创建酒店企业经营哲学。“在当代, 企业社会互利价值观要求在确定酒店利润水平时, 把员工、酒店、社会的利益统筹起来考虑, 不能失之偏颇”。德国波尔教授曾说:儒家的人文主义哲学是与天道哲学相通的, 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 它说明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周围的一切的关系应该建立在和谐和顺应的基础之上。“天人合一”思想运用于酒店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主要应该体现在“取诸社会, 还之人群”的企业经营哲学。为此, 我们应该要求酒店企业把经营活动看作一个不断满足社会正当需求的过程, 而不仅仅是简单制造或销售某种产品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首先, 企业在产品服务的构想、设计、定价、促销、分销的规划与实施的全过程, 不仅要使自己获得利润, 还要努力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正当需求和欲望, 并由此获得利润;其次, 企业要正确处理自身利益与消费者的正当需求和全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使自己的经营全过程与消费者和全社会的长远利益相符合、相一致, 为此就要做到诚信经营, 统筹兼顾, 求得三方或者多方利益的平衡、统一, 就如中国传统儒商精神所言:“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3) 利用“天下为公”的济世思想创建酒店企业精神。“酒店的企业精神是酒店价值观的形象概括, 是酒店向心力、凝聚力和员工对酒店信任感、自豪感的集中表象形式”。《礼记·礼运》篇曾说:“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这段话清晰地表达了人类期望“天下一家”的共同愿望和追求。企业固然要赚钱, 但是更应该关注提升人类的生存质量, 为人类的美好明天而奋斗。那么, 如何利用“天下为公”的济世思想创建酒店企业精神呢?本人以为, 作为一家企业首先要有一个高远的追求。这种高远追求就是要求企业在自身和消费者、社会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 首先应该考虑和保证社会整体利益, 然后考虑和保证的是消费者的利益, 最后才是企业自身的利益。其次, 企业应该将自己的高远追求形象地概括出来, 让其深入人心。只有这样, 我们企业的精神文化才能在员工中生根、开花、结果。

(4) 利用“感恩”思想创建酒店企业的审美观和思维方式。中华民族是一个重孝道、讲情义的优秀民族, “衔环结草”、“投桃报李”、“知恩图报”、“感恩报德”, 都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在当今重利轻义的大环境下, 我们的企业需要“受人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的感恩型人才, 因为这样的人才是最值得信赖的、值得尊敬的人才;因为一个知恩感恩的人, 才会时时想着为恩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 如何创建酒店企业充满“感恩”情结的审美观和思维方式呢?本人以为, 首先企业应该通过对员工感恩、施恩, 然后再触动员工对企业感恩, 以此培养出企业与员工之间双向的感恩意识。具体而言, 就是企业应当更多地从细节上关注员工, 让企业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为此要认真建立员工档案, 细心地收集员工的相关信息, 比如员工的兴趣爱好, 结婚等重大纪念日, 以及员工家人的生日等等, 根据每个员工的不同需要, 实施个性化的服务策略, 营造企业内部浓厚的“人情”氛围;其次, 酒店企业还要把这种充满感恩情结延伸到企业和员工对社会的感恩;企业和员工对客户的感恩;企业和员工对合作伙伴的感恩;企业员工之间的双向感恩。如此, 这种充满感恩情结的审美观和思维方式就能够凝聚企业内外方方面面的力量,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发挥出倍增的振兴效应和强大的文化功能。

总之,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几千年文化变迁和百十朝代的社会实践, 已被证明是有利于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生存发展及社会进步的精神财富, 是构成中国现代文化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之一。今天, 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塑造酒店企业精神文化对提升员工在现代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道德感、改善世道人心具有实际作用。为此, 笔者坚信,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 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传统文化培育自身精神文化, 且让这种企业精神文化深入到企业管理文化、物质文化与服务文化中, 更能有效推动我们酒店企业和员工的共同进步, 为人类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上升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 给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 实现了企业的“硬”管理和“软”约束的最佳结合。缺少文化底蕴的我国酒店业有必要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形成自己的精神文化, 来推动企业在新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酒店企业,精神文化,塑造

参考文献

[1]王大悟, 黄小春.中国酒店评论[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

[2]徐桥猛主编.现代酒店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王向雷, 高文哲, 李世民主编.企业文化战略[M].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命脉 篇8

而张公艺百忍遗风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纵观历史,一方乡土中的人文道德力量不容小觑,由乡及县,由县及省,由省及国,所谓聚溪成流、知微见著,其影响的辐射范围及效力不可忽视。乡村地区担负起了涵养传统文化载体的重任,而这载体的一代又一代的能人贤士又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中国社会中,社会的实际管理者,也是社会文化精神的倡导者,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人格修养成为乡民维系情感联络的纽带,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反哺桑梓,以延续传统乡村文化的文脉,成为道德教化的楷模,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力量,传统文化也已成为当今精神文化研究的重要板块之一。毋庸置疑,我们需要传统文化的繁荣,需要乡村民间领袖和社会体系的有机融合,精英和地方治理的有效结合。从而来重构传统的民族文化,使之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动力,为复兴和振兴本地区的区域文化锦上添花。

就在今年9月24日,习近平出席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讲话,这在国家最高领导人中,尚属首次。

在这个研讨会上,对于我们党为什么要弘扬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价值观、秉持的执政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

习近平说,理性地看待自己的传统,既不否认过去,不做文化虚无主义的信徒;也不回到过去,做文化复古主义的“粉丝”,这才是一个成熟的执政党应有的政治品格。马克思主义这棵大树,终究还是要生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片土壤之上的。否则,只会造成水土不服,成为毛泽东所批判的“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内在就蕴含了将马克思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而在世界文明长河中,只有中国延续了大一统的两千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和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执政党而言,无疑是一块“执政富矿”,值得执政者从中汲取力量。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当我们国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物质水平不断提高,道德却不断滑坡:社会上,老人家跌倒了,路人却在犹豫要不要扶;市场上,商品流通了,“地沟油”却不断侵蚀我们的餐桌;官场上,不少官员顶着“红帽子”搞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此种现象,不一而足。反观于此,民族复兴道路上,重建精神道统,迫不及待。

但历史的创造,从来不是“无中生有”;重建道统,首先需要回望历史。不可否认,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虽然巨浪淘沙,但不可避免有陈旧过时,甚至是文化糟粕。如何才能避免这些文化糟粕?无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应该是有所鉴别的对待、有所鉴别的继承。

上一篇:洗化公司生命安全演讲稿下一篇:童年花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