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文化

2024-08-15

浅谈传统文化(精选11篇)

浅谈传统文化 篇1

浅谈传统文化

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在世界历史上,各民族、各国家分别在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提供的舞台上,演出了情节有别、风格各异的文化剧本。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根。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着的生命。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慧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是聪明智慧的民族,是开拓创新的民族。经过长时间的淘漉和历史沉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彩浓缩,记录风雨,贮藏丰碑,凝结精魂,激励后辈。自从盘古开天地后,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不仅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句句箴言,滋润心田,教我做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之果,闪烁聪慧,展示魅力,开启脑力,启迪子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陈酿,历经沧桑,遗存华章,哺育华夏,福及人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增值的民族资本,璀璨夺目,点墨是金,亘古常青,价值永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培育气度,激励自信,陶冶人格,塑造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精深厚重,传承文明,营养无限,永屹世林。

传统文化有四种形式的文化内容:物质、行为、制度、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思想。

我们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人民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总是不屈不饶地抗争;我们有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从孔子的“诗可心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打上了这种忧患意识的烙印;我们还有以德化人的高尚风范,和谐持中的思想境界。这些都是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得来的思想,我们秉承这些思想,使得我们不断进步。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因此,传统文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时时刻刻都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传统文化在影响现实的同时,也在新的时代范围中发生蜕变。

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以达到不断促进中华民族进步的需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做基奠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历史所提供的条件,创建、改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五千多年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延续。传统文化本身具有两面性:既有历史地沉积的糟粕,又有历史地提炼的精华。最适合中华儿女成长的精神营养,无疑是优秀传统文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凝聚力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的体现在人们的性格上、气质上,有的物化为艺术品、服饰、建筑风格等,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重要标志。这些积淀几千年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承接与创新的重要手段。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就是让中华儿女了解祖国璀璨的文化,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深植根于优秀民族文化沃土的需要。

民族文化具有民族性、历史性、传承性,世界上任何民族,如果抛弃民族文化传统,没有自身特色,就会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失去地位,同时也将在国际政治中失去影响力。实践证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要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明成果,又要深深植根于自身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并对中华民族人格的培育和中外文化交流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取之不竭的源泉。没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作基石,就不会有真正的先进文化。离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无从谈起。

我们要做好保护、挖掘、抢救工作,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并增加投入,提供资金保障。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总之,经过一番寒彻骨,中国传统文化最终还是要发展成一个主流趋势,在将来的发展中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继承、改进,使我们能够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不再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出现断层现象,真正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浅谈传统文化 篇2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文明。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 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 城市规划, 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建筑独一无二地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充满智慧的炎黄子孙建立了一座座古典艺术的丰碑, 一庄庄皇家宫苑, 一座座亭台楼阁, 构成了绚丽恢宏的中国古代建筑群, 也给世人留下了赏心悦目的一道道绮丽风景, 和道不尽的故事。

当然中国的经典要数儒家学术了.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 却“统之有宗, 会之有元”。“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 .如由学术而言, 百家争鸣, 但以儒、道二家为及至。儒、释、道三家, 鼎足而立, 相辅相成, 构成了唐宋以降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所谓“以佛治心, 以道治身, 以儒治世”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基本结构特征。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 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统治地位, 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在孔子思想里, 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 另一重要内容即是“仁”。如《论语》中的“仁者爱人”。“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 又是孔子实践道德的最高原理。“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 包含了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除了是一种使人们自觉、主动地遵循礼的道德素养之外, 还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准则。但另一方面, 他也表现出一些理性精神, 他在学习方法与认识论上也总结了不少经验。但其中有些糟粕, 如知识来源, 他肯定有些人“生而知之”。真正精华的是关于学习的问题, 孔子认为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 强调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巩固所掌握所学的知识要“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他还主张学与思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 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 也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又占优势,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在宏观上主要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从而也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中西权力系统的首要差别在于权力是集中统一的还是多元并立的。

在中国, 权力集中个人。自从秦始皇统一全国, 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以来, 除了分裂时期, 中国很少出现足以同皇权抗衡的封建领主。与此同时, 从本土的道教到外来的佛教, 神权大体上也是政权的依附物。中国没有国教, 学界对儒家是不是宗教也有争议, 但有一点是无可争议的:中国的政权和宗教大权是合一的, 宗教思想只剩下一个职能:做统治者思想统治的工具, 把圣贤的教导、传统文化特别是皇帝的“圣谕”灌输给子民, 让他们服服帖帖做好百姓与之相适应, 知识阶层也把大一统的观念视若神明。其必然后果是民众的自由空间非常狭窄。

一百多年来, 人们一再问:问什么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同时起步, 而结果迥异?很重要的一点中国没有法治的传统。中华法系源远流长, 但它是统治者治民的工具, 没有保护民众权利, 中国传统法典的主要内容是刑法, 它不过是中国的所谓传统文化法制化,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艰辛绝非偶然。

浅谈日本传统文化 篇3

【关键词】 传统文化日本

1. 服饰

和服是日本传统的民族服饰,以其高度的艺术性和独特的款式闻名于世。“用布一幅,中穿一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魏志·倭人传》 这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倭人的服装,这便是和服的雏形了。现在的和服衣领大而延至腰际,向左衽以布带系之,衣袖宽并且较短,袖口处长约两三尺,衣襟垂直脚背,腰间用布带束之。男女和服的款式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女士和服色彩鲜明艳丽,通常有人物、动物、花卉、风景等图案。而男式和服则一般是单色布料,腰间的束带相对来说较短。

和服之所以能成为一种艺术,除了样式和色彩鲜明的特征之外,不得不讶于和服的繁冗与细致。日本妇女穿和服时,背上都要缠上腰带,用腰带系身可以不让和服松展,显示出形体的美同时也是为了装饰,使艳丽的和服更加多彩。而且腰带在背后打有不同的花结,象征的意义也是不同的,表达着日本人的信仰和祈愿。据统计,日本带的普通结法就有289种,最为有名的是“名古屋带”。这种带宽30厘米,长3.6米。和服除了带、节的搭配外,还有一系列繁琐的配件来陪衬,这些配件使和服的穿法变得很复杂,一般要经过12个步骤才能将全部的行头披挂好。

和服的种类一般分为盛装礼服、纹服(也称带家徽的礼服)、结婚礼服、丧服、访问服等。按照日本的传统习惯,每逢正月、插秧、中元节之时,人们都要置办新装。一般来说这种服装不能做成长袖衣服,因节日不同这些服装的名称也是不同的。如正月装、中元装、祭祀装、节日装等。江户时代是日本服装史上最繁盛的时期,现今所看到的和服大都是延续了江户时代的服装特式,其后几百年中再没有较大的变动。直到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都是穿和服。明治维新之后上层社会的男士才开始流行西服。不过和服在今天仍是日本人的最爱,无论是在节日庆典、毕业典礼、婚礼、葬礼或是庆祝儿童的“七三五”等重大场合之上,随处可见身着传统和服的人们。

2. 歌舞伎

日本的歌舞伎和我国的国粹京剧有些类似。歌舞伎所表现的人物豪爽正直、古朴淳厚、动作优美动人,使人赏心悦目,具有独特的日本民族风格。歌舞伎作为一门艺术最后完善可以说是在日本元禄时代。在歌舞伎发展为戏剧之前的100年里,它就一直受到日本人的喜爱。相传歌舞伎的创始人是出云地方一位名叫阿国的巫女。为了修缮某社殿,阿国组织了一个以女性为主的歌舞团。带领歌舞团从出云来到京都,进行了募捐演出,表演轰动了京都。当时战乱已经平息,日本人迎来了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这种令人耳目一新贴近平民生活的新潮艺术受到了狂热的欢迎,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消遣。此后,歌舞伎的传人们开始潜心研究技艺,通过表演故事的离奇情节来吸引观众。

歌舞伎可以分为4类。第1类为历史剧,又称时代狂言。这类戏主要是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第2类是竹本系,又称义太夫狂言。这类戏的曲调为木偶戏大师竹本义太夫所作,因此得名。第3类是世话剧,这类剧是以江户时代平民生活为题材的,还可以细分为形式性较强的时代世话和写实性较强的生活世话。第4类为舞蹈剧,这类剧基本上是从能乐的舞蹈戏转化而来的,既有有台词的也有无台词的。音乐分为“清元”“义太夫”“长歌”等。

歌舞伎使用的幕布必须按绿、茶、黑三色的顺序染成。这三种颜色也是歌舞伎的代表色。歌舞伎演员的独特化妆方式称为“隈取”。通过勾画脸谱观众可以大致了解剧中人物的好坏。

3. 茶道

大批的遣隋使、遣唐使等把中国文化传到日本后,日本人并不急于简单的模仿,而是对其精细的加工和改造,最终把原来简单明了的东西提升为“道”,增加了庄重神秘的因素。茶文化进入日本产生了“茶道”。

弘仁年间,日本的宫廷和高级僧侣中流行开了饮茶文化,这是日本第一个茶文化高峰,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此时日本饮茶从内容到形式完全照搬唐朝。真正将茶在日本普及开来并使饮茶形成风气的是荣西,形成了以寺院为中心第二茶文化高峰。茶道的雏形和主要要素是在东山时期形成的。东山时期的茶文化是宗教式的书院茶,这是一种封闭、肃静、简洁的茶文化。日本茶文化形式和内容几经剧变最终形成茶道。

“和、敬、清、寂”是茶道的“四规”。“和”即“和谐”;敬,心灵单纯主客间互敬;清和寂则指饮茶的环境和氛围,需清静典雅。这是贯穿在茶道仪式中的精神。茶道中用的茶是抹茶,采茶前两周内不被阳光直射的新芽,经蒸茶、烘干、粉碎、干燥后再用石墨碾成粉末,成为抹茶。抹茶又分为浓茶与薄茶,浓茶是茶道中最郑重的一项仪式。主人必须穿黑色带白色纹饰的和服,茶道礼法前,客人观赏茶道用具、主人请客人用茶点心。礼法进行期间主任和客人几乎不进行对话。献茶时,客人右手扶茶碗置于左手心,轻轻转上两圈将碗上花纹图案对着献茶人并将碗举至额头表示还礼,分三次喝完为一般礼仪。喝完后用食指和拇指轻擦碗边,再将碗左旋两次放回膝前,并说些吉利的话来赞美茶具的精美、环境的典雅以及感谢主人的款待。茶道能够源远流长,是因为它在繁乱的人世之外营造了一个清静宁和的精神世界。

浅谈传统文化没落的原因 篇4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认识 发展

摘要: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却出现了诸多文化侵略现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与认识,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不顾自己民族的特点,一味模仿或照搬别的文化,是造成这种现在的主要原因。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慢慢的流失,而我们的国民,却没有意识到,只是盛赞现代生活丰富多彩,文化七彩斑斓。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但由于传统文化的脆弱性和“文化大革命”的劫难,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现状仍然特别令人担忧:随着现代化进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大批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作坊及其他文化遗址遭到破坏,大量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失去传承,更严重的是出现了诸多文化侵略现象,2005年底,沸沸扬扬的韩国将端午节申遗事件终于尘埃落定,韩国成功的将“江陵端午祭”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这无疑是中华文化的一次耻辱,炎黄子孙永远的心痛!2006年10月,韩国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所谓“韩医”,其实与中医是一脉相承的,病理理论和治疗方法基本类似。等等类似的事件多不胜数。礼失于野,而路人拾之,我们在这时才幡然醒悟,大声疾呼,可惜,悔之晚矣,在我们痛呼时,是否在想想,如何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目前我国在实行文化强国战略。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

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从认识论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与认识,进而没有认同感,不相信自己的民族文化。要问当代大学生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看法,听到的最多的词也许是“封建”、“糟粕”、“过时”等等;但再问,“你了解中国传统吗?”,“你看过四书五经吗?”,听到的大多回答也许是“不了解”、“没看过”:这不是很悲哀吗,明明不了解中的传统文化,却还人云亦云的说中国传统文化不好。而曾几何时,韩国称雄围棋界,要知道,那是我们先辈留给我们的遗产。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学生曾在福州某小学和大学城中作了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中,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只有25%的小学生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12%的孩子喜欢过国节。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像某些人所说,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垃圾,而是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不然,四大古文明不会只剩下中华文明。

其次,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传统文化并非一潭死水,而是一个动态

系统。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革新与丰富传统。否则,就不会变为现实的文化传统。所以不能把传统文化简单地归结为“过去的历史”而应认识到它同时关系着现在与未来。把发展看成为“反传统”,其思维方式就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立起来。其实,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上看,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宋明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在发展,并适应各个时代社会形势的需求。可是,在中国近现代,由于一些学者等的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国发展影响的片面偏激认识,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革命的浪潮中连同着封建地主一起被打到,被革了命。其实,任何现代化只能从现实传统文化出发,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陈寅恪先生说过:“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波普尔曾针对那种妄图“彻底清洗社会这块布—创造一块社会的白板,然后在它上面画出崭新的社会制度”的理论,指出:“没有比毁掉传统的构架更危险的了,这种毁灭将导致犬儒主义和虚无主义,使一切人类价值漠不关心并使之瓦解。而且,一旦毁灭了传统,文明也随之消失。”所以对传统文化决不能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而必须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清除那些过时的东西。

再次,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关系看。世界文明并非是某一个国家民族作用的结果,而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当然,由于各方面具体条件的不同,在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各不同,但这只是作用大小的问题,而不是有无的问题。所以各民族的文化应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而不应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任何一个国家,作为人类世界组成的一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其存在与发展,不能不对别的国家有所影响:也不能不受到其他国家这样那样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经给世界文明以重大贡献。当代西方许多的中国古代文化热,也表明中国传统文化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因此,只有各个国家充分发挥自己民族文化的特点,对人类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世界文明的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证。相

反,一个国家不顾自己民族的特点,一味模仿或照搬别的文化,不仅不会有好的发展,甚至会走上灭亡的道路,世界史上是有这种教训的。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论文 篇5

一颗对传统文化爱得深沉的心, 我选的是第一个题目,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落点在精髓二字,精髓的基本解释为精气真髓,比喻事物的精华部分,我个人不太赞同这种解释,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来说,经历了几千年的吸收和沉淀,到现在糟粕其实已经很少,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灵魂,也即我们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那么,灵魂在哪里?我们可以把文化分为有形和无形两个部分,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思想,而文化的灵魂则在于其无形的思想层面,换一个词,哲学。并不是我一人这么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文化的灵魂直接指的就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包括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还有后来传进来的佛家等等,这些在现代都被笼统地称为哲学。

再论述到中国哲学的鼻祖,是哪里?可以比较东西方的不同,西方的东西好像就是在不断地创新然后推翻前面的结论,但是中国不一样,我们国家的文化就像金字塔一样,从上到下,不断增加;从古到今,不断扩充。而金字塔的顶端应该算哪里?我想,当之无愧的当属《易经》,或名《周易》。可能至今还有很多人都认为《周易》更多的是一本卜筮之学,是迷信。但显然不是这样的。以其第一卦乾卦来说(也许没有背下来的必要,只是我背下来了,这里不管了),这一卦属于大吉的卦,好像其中的利见大人啊,无咎啊,吉啊等等讲的就是卜筮,你会遇到什么,你要怎样面对,结果会是怎么样的,跟算命差不多;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它更多的讲的是安身立命出世处世的道理,比如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句话就会被人拿来当座右铭或者拿来教训晚辈,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道理。而且,这里面有很多都讲的是象,系词里面说,圣人是:仰观于天文,俯察于地理,乃始作八卦,彖言乎象,爻言乎变,所以六十四卦里面有很多关于象的描述也是暗含着处世之道。

我想要强调的一点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之前有一些国学朗诵活动的.普及就是很好啊,虽然说美国那些地方的教育是多么多么好,但我依旧认为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抓起的重点是要从小给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的人有好有坏,为什么我们会有好坏的概念,就是因为我们是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准绳的,如果什么时候这个准绳没有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也就不复存在了。为什么现在没有以前那么多的大家,一是环境所致,二,还是环境所致,现在应该抓紧的还是精英教育,但是可惜上下不同体,社会太浮躁,但,大乱之世必有伟人出,也许是现在还不够乱,也许,伟人还在成长。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华武术 篇6

武术和文化放在一起,很多人会觉得风马牛不相及。武术似乎是逞勇斗狠、拳头说话,文化则是白面书生、弱不禁风。其实不然,万事万物自有相互影响,共存共通的道理,各学科之间更是融会贯通,不可分割。武术,根植于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整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融合了道家的阴阳、五行,儒家的仁爱,佛家的忍让等各种哲学,并与传统中医紧密联系。它不单纯是一种技击技能,而是一个复杂的、不断融合、发展的有机体,它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这也是中国武术与外国各类技击形式的区别所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武术

中国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人少兽多,自然环境恶劣,原始人为了生存,出于本能必须与自然界、禽兽进行搏斗,在生产、狩猎中练就拳打脚踢、指抓掌击和使用工具的技能。而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战争的需要,大量的生产工具转化为武器,生产技能也随之转变成军事技能。

春秋战国时期,频频的战争促进了对战争格斗术的要求,器械从形状到质地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战国时期已能制作质精物美的青铜剑,民间习武之风盛行,并且随着社会发展,武术逐渐与养生相结合,到了宋代,民间结社的组织蓬勃兴起,明清时期则十八般武器有了具体的名称和内容,不同风格的拳种形成诸多流派。鸦片战争的炮火震撼了近代中国,在土洋军事的、体育的思想碰撞交融中,西方的兵式体操与民族的尚武精神,技击内容相结合,形成了中华新武术。

1959年国家实施了第一步《武术竞赛规则》,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术的科学研究得到空前的发展,1999年,国际奥委会通过决议接纳国际武术联合会,使中国武术真正跨入世界竞技体育的舞台。

武术流派的推陈出新

千百年来,文武皆充实发展,顺应时代和历史的潮流,大浪淘沙,又不断推陈出新。武术既有舞蹈的姿势优美,又有音乐的韵律节奏,亦包含有无尽的传统文化与深奥的哲学,历代宗师的传承与心血,精彩演绎,自是酣畅淋漓,让人赏心悦目又激情澎湃。

武术各流派灿若繁星。少林刚劲迅猛,少林寺僧一向有兼收并蓄、善于学习的传统,能够广泛吸收僧俗两界的武功精华,不断总结提高,并有所发展创造。在武装抗清失败以后,一些志士仁人耻于剃发留辫当新朝臣民,纷纷遁迹山林,削发为僧。他们大多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些人又有深厚的武术功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民间的俗界武功与原有的少林武功再次交流融合,使少林武功日臻精湛。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说,则形象地表明了少林武术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太极拳是在吸取中华武术各派精华的基础上,以《易经》阴阳之理和中医经络学说、导引吐纳术等为基础,所创编而成。它讲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慢胜快,以少胜多,以巧胜拙,最忌以拙力死拼滥打,硬顶硬抗。这是一种蕴含着深奥哲理、充满了智慧的拳种,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处世之道,体现了中国人对人生、对宇宙的悟解,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

八卦掌以掌代拳,步走圆形,突破了以拳为主、步走直线的传统拳法,为中国武术开辟了一方新天地,它以走为上,要求意如飘旗,气似云行,刚柔相济,奇正相生,其以独特的技击著称于世,招法出神入化、奥妙无穷;八极拳以六大开、八大招为技术核心,动作简洁、长短相兼、发劲迅猛、撞靠捆跌突出、肘法叠用、下盘稳固……还有形意、武当、青城、崆峒……武术各大流派通过不断的发展创新,日渐成熟,有攻有防,有健体亦有修身,皆独树一帜,出奇制胜。

新时代武术的现状

新时代武术的繁荣,不得不提《少林寺》这部电影,他的放映,曾经掀起全民练武健身的热潮,各地武术学校遍地开花,盛况空前。但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武术的繁荣逐渐式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孩子少而娇贵,练武若非有一颗肯吃苦的心,加上天赋与十分的热爱坚持而不可为也。火热的社会氛围不复存在,一些外来的、新奇的、打着强身健体旗号的培训班,名目繁多,也吸引了很多眼光和人气。目前国外武术处于上升阶段,外国运动员进步神速,水平与日俱增,曾经一枝独秀的中国武术面对越来越多的“狼来了”的局面。

20世纪60年代,国家体委提出了“难度大、质量高、形象美”的武术技术发展方向,2000年提出“突出竞技特点、提高艺术水平、鼓励发展创新”的指导思想。武术开始由传统注重实战逐渐向现代注重技巧发展,难度逐渐增大,辗转腾挪,如杂技一般,让人眼花缭乱。尽管选手们技术过硬,对于武术背后的中国文化却知之甚少,有些运动员尽管选择了传统音乐作为比赛的伴奏,但并没有领略到音乐背后传达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浅谈高中语文的传统文化教育 篇7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教材建设中表现出对世界多样文化的重视与接纳, 人类友爱、尊重他人、关怀弱势、公民责任、勇敢坚强、乐观向上、人权尊严、性别平等、宽容理解、团结合作、热爱自然、生态保护、科技发展、追求真理、民主法制、体育精神等人类共同的文化观念, 全都融入了新的语文教材。这是新世纪语文教材编制呈现出来的新的文化景观。1912年1月, 民国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颁令废止读经, 传统意义上的国学教育从此在课堂上消失。当时的情形是, 尊孔已尊到盲目神化的地步, 读经读出了僵化封闭的结果。废读经而兴新学, 是强国之正道, 这一点已成教育界的共识。而现当代的中学教育, 经过历史的洗礼, 在无数的波折与探索中, 已经积累了许多有效的经验, 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基本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如果想恢复已经被历史抛弃的古代教育方法, 将大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文化内容选入教材, 这既是错误的, 也是行不通的。我们应当从现代的眼光出发, 根据社会的需求, 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取舍, 将值得学习的内容纳入到现代的教育框架当中去。

二、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方法

具体的实施方法就是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 了解传统文化中对现代社会乃至国际社会有重要影响的内容, 将它们作为学习的重点加以推荐, 并纳入到中学语文的教学体系当中去。与古代相比, 现代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程度大大降低, 课程目标更加明确, 学习任务更为单纯。一般认为, 语文教学负载如下三方面任务:掌握本国语言文字以为人生日用, 养成文学欣赏趣味和能力, 传承中外优秀文化 (其中主要是民族文化) 。这三者之中, 掌握本国语言文字是第一要务。1.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内涵、外延十分丰富, 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 从人格精神拓展、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度去把握, 让学生既学习大量精华, 又学做人, 使其真正成为塑造国民灵魂的教育。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传统文化熏陶感染, 与教师人文素养相通, 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深度和精度, 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细度、密度和高度的目的。2.国际化的同时要民族化: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文化建设, 事实上唯有为本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 才始终能对人们起到激励和提倡的作用。语文教学对于传统文化的复兴,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精神资源和思想资料。首先, 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学生个体人格的塑造、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对人生境界的体悟。其次, 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学生学习心理的健全和学习精神的培养。再次, 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有助于艺术趣味和审美能力的提升。4.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耕耘的土地, 教材就是师生手中的种子, 把这些种子合理地利用好, 能获得丰硕的收获。如果教师脱离教材, 没有拿出一些共同的研习内容, 去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 那是空话;如果教师随意地拿出一些和教材结合不紧密的, 甚至没有关系的文本, 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其中的传统文化知识, 那不符合现在的教学和应试的实际情况, 会受到学生强烈的排斥。例如,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博大精深, 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 宫廷建筑、园林建筑、桥梁建筑、民宅建筑都有着自己的风格, 与时代、地理环境、生活习俗、人们的审美心理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平时学生接触这些东西的机会较少, 即使出去旅游或者参观, 也看不出其中的门道。教学时, 单独讲, 没时间;不讲, 又太粗浅。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能够有针对性地适当介绍, 就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习《林黛玉进贾府》 (选自《红楼梦》第二回) , 人们从中可以了解贵族府第的一些建筑情况。宁国府大门是三间兽头大门, 门口蹲着两个大石狮子。正门不开, 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荣国府大门与宁国府一样。进门后走一射之地是一垂花门, 进去后, 两边是抄手游廊, 当中是穿堂, 当地放一紫檀架子的屏风。转过去, 是三间小厅, 厅后才是正房大院, 五间雕梁画栋的上房, 两边有穿山游廊的厢房。这还仅仅是对荣国府的一部分粗略的观察得到的印象, 可见其占地面积之广, 房屋之多, 结构之复杂, 建筑之精美。合理地利用教材, 做好适度的挖掘阐发, 是到目前为止, 教师和学生最愿意, 也是最易于被双方接受的。

三、结论

通过研究和总结, 我们发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 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见效虽缓, 但却较为明显。研读文言文和古诗词, 是良好的媒介, 在内容和方法上注意与时俱进, 能更好地保证提高学生的能力。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不但是教授学生语文知识, 更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过程。因此,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同时, 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将传统文化教育同高中语文结合起来, 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对高中语文的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参考文献

[1]吴国富, 蔡美娟.“国学热”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J].江西教育科研.2007 (08) .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篇8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礼制;宗族观念;天人合一

建筑是使用木材、石料等建筑材料建造的供人们使用或居住的场所,从该定义来看,建筑包括房屋、桥梁、园林等多种类型。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建筑已经超越了其自身的功能,具备了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内涵,是人类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其物质存在,生动的保留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人们文明重要的物质载体。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一、“礼制”与中国传统建筑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礼制”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孔子作为“礼制”的忠实倡导者,提出了“克己复礼”等多项主张,侧面反映出了礼的突出作用。我国传统建筑同样有着明确的等级划分,从建筑布局、结构设计到装饰布置,都有着鲜明的政治伦理标准,以凸显尊卑有别、上下有序的封建礼制,这就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礼”。

居民建筑也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划分,各朝各代统治阶层甚至通过律法形成标准。各级官员办公或居住的府邸,均有严格的规定与要求。建筑装饰所体现的伦序等级非常明显,如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基座是一种常用的装饰方法,通常居民仅能用普通台基,而品级较高的官员则可以用高级台基,只有皇室与佛庙建筑才有资格用须弥座。须弥座原为佛像之下的底座,以须弥山之高大来象征佛的伟大与崇高。因此,皇家建筑以须弥座来凸显皇权至高无山的权威。屋顶式样同样也能代表居民等级,皇室与庙宇建筑多为四面坡顶,达官贵人的建筑多为歇山顶,而普通百姓的建筑多为硬山顶。除此之外,彩画、天花等室内装饰也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严禁违礼僭用。

二、“宗族观念”与中国传统建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族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特别是儒家所提倡的宗法伦理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后,这一观念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宗族观念与思想都有着明显的体现。

中国传统居室建筑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宗族家庭伦理。从平面布局来说,居民分布通常由多个单体建筑组合为庭院,多个庭院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村落。庭院是同祖同宗家庭共同生活的地方,而村落为同族同姓之人共同活动的地方。这种布局方式是以血缘为纽带,突出族群的重要性,有效提高了家庭凝聚力,体现出了传统家族特有的宗法特质。此外,居民体院内部布局同样有着丰富的内涵,为体现长幼有序、父尊子卑,通常将家长居住的正室建于正上方,并安排有家庭聚会与祭祀祖先的地方。正室两侧房屋归晚辈居住,与正室分属主从地位,体现了居住者的家庭地位。因主室属于家庭居室中最为尊贵的居室,有同宗集会的功能,所以人们通常以“堂”称呼父系亲属,而母系亲属不属于同祖同宗,无法算入同“堂”之后,因此称之为“表”。考虑到室正房偏这一观念,古代人们对称结发妻子的称呼为“正室”,而对妾的称呼为“偏房”。

三、“天人合一”与中国传统建筑

在中国传统中,“天人合一”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思想理念,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视对人对外界的投入与关注。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非常重视人工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重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映衬与相互影响,追求曲折尽致、虚实相生、意有回境以及情趣相生,以达到天人合一的高上境界。

不同地域的居民在建筑选址、结构、装饰风格等方面均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相融于当地的自然环境。西北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形,干燥少雨,当地居民居室多为挖穴为窑,形制古朴而苍茫;东北地区为平原地形,原野辽阔,天气干燥寒冷,当地居民居室多为雕梁画栋,厚重庄严;西南地区潮湿阴热,多蛇虫,当地居民居室多虚空而建,在片片竹林丛中有幢幢竹楼,拙朴雅致;江南地区湖泊纵横,当地居民居室多傍水而建,恬静柔美。建筑在应用色彩方面,南方植物种类较多,自然色彩丰富多样,所以建筑多采用自然原色,褐柱青砖、粉墙黛瓦,自然且优雅;而北方的自然色彩相对来说比较单调,所以建筑色彩热烈而浓重,绿窗黄瓦,红墙朱门,色彩鲜明而热烈。

四、结语

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重要载体,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那些精美的建筑装饰,独特的建筑布局以及绚丽的建筑色彩,都使人们惊叹于中国传统建筑无与伦比的美。此外,中国传统建筑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引发了人们对于自然、人生与历史的深度思考。

【参考文献】

[1]马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保护的若干思考[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3).

[2]和雨,王玮琼.浅谈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雕塑艺术[J].现代园艺,2013(04).

[3]吕俐,孙晓璐.弘扬传统:中国建筑设计的振兴之道——访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马炳坚[J].中国勘察设计,2014(03).

浅谈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篇9

扶风三小 范芳娟

【内容提要】: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应从人格精神拓展、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度去把握,使其真正成为“塑造国民灵魂的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目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人文素养 熏陶 感受 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学科,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一些语文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中华传统文化走进语文课堂,正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这是育人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

一、在传统节日熏陶中了解传统文化

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如端午节来临之际,我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以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吗?指导学生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进行交流、展示,评出优胜小组。另外我还组织学生缝制香囊,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形状各异的香囊,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情趣。走近屈原、选艾叶、佩香囊、吃粽子……,一个传统节日,学生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在上语文课时,我把这些传统的节日穿插进去讲,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加强了他们对传统节日风俗的回顾,这样的语文课堂生趣盎然,这样的文化传承意义深远。

二、在古诗文教学中走进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万口传诵,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优秀的古诗词不仅情理趣兼备,易于诵记,而且能启迪人的心智,对学生培养语感、发展能力和提高文化素养都有其独到的作用,可让每个学生受益终生。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就精选了几十首优秀的古诗词。我把黑板的一角开辟为“古诗词天地”,每天让学生将古诗抄在专用的本子上。先让学生自读,把古诗读通、读准;再让学生猜读,猜古诗的大致意思;然后由教师点拨、指导;最后要学生有滋有味地诵读。每首古诗但求粗知大意,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求字字落实。一方面是不增加学生额外的负担,另一方面是留有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想象,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到相同的诗句留有比较、感悟、体验的空间。由于小学生记忆力强,加上古读词朗朗上口,一首古诗一般不到五分钟学生就会背了,再加上学生自己运用 工具书,即使遇到难以理解的读句,教师只需要用一两句稍加点拨就足矣。

三、在学习成语故事中感受传统文化

成语是我国独特的文化,它的出现常常和一个个充满故事性的精彩情节相生相连,极易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语文教师除了要充分挖掘课本内的成语之外,更要拓展学生课外成语的学习,要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本义、今义及运用范围,做到真正地掌握。比如在学习到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成语时,就可对学生进行勤奋学习的教育。在学习到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成语时,就可借机鼓励学生去读四大名著,这样因势利导,激发求知的教育对学生才会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对成语,我教会学生自觉去应用积累,要学会在平时的阅读中,一遇到成语就记录下来。我们还开展一些诸如“我讲成语故事”、“成语接龙”、“谁是成语大王”等活动,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学习成语,积累语言。

总之,民族文化的传承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而语文教学又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职责。为此,教师应本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1日出版)

2、陈建翔《学习审美论——兼论减轻学生负担的内在可能性》(《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3、《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李佩英 4

年5月出版

浅谈中国传统春节的习俗文化 篇10

蜗牛

中国是一个节日众多的民族,这与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有着莫大的关系。中国是一个恋家的民族,中国的节日可以说是“家”的节日。这些日子里,做的最多的,是万水千山的和家人相见,与家人团聚。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年之中最重大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王文宝就曾说“(春节)是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全国性的风俗习惯大展览”。在一年之始的时候,人们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来除旧布新、送穷迎富,预祝未来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而也演绎出了各种有趣的故事和风俗。

春节,在民间又叫做“过年”。传说以前呀,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一年除夕,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独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右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逐”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这只是关于过年的传说,那么,真正的“年”是怎样的呢?王文宝认为:春节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的“蜡祭”,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徐杰舜。仲富兰在《春节“风俗”的来历》中认为:历史上的“春节”并不是在岁首这一天,自秦汉以来,人们把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春”定为春节,至清灭亡后换用公历,“春节”才被定为夏历正月初一。(南充阆中的落下闳创制的《太初历》,确定了“以孟春正月为岁首”的历法制度,规定每年以立春正月朔日为岁首,到冬季十二月底为岁末。)

在春节里,我们都会贴春联门笺、放爆竹,长辈也会给晚辈压岁钱等等,可有多少人知道这是怎么来的呢。我随意的说说。

春联,又叫做春帖、桃符、门贴、桃贴,是新春佳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在门板上贴的一副红纸联语,语多祈求吉祥之辞,既表达美好的愿望,有渲染欢乐地气氛。最开始,人们用桃符(写或画在桃木板上的用来驱瘟避邪的,后来连同桃木板一起称作桃符)来辟邪,始终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后来桃符逐渐演化成为春联。

门笺,又称吊笺、挂签、挂钱、吊千儿、花纸等,是我国传统的住宅装饰物。一般都用红棉纸或其他彩纸裁成,长约一尺,宽约七寸,镌有图案,中为“吉庆有余”、“五谷丰登”之类的吉语,下呈穗状,每逢春节或其他喜庆场合,粘贴于门楣上,称作“喜笺”;也有贴于门户或堂屋二梁上派辟邪厌胜用场的,镌文则换成“百无禁忌”。“姜太公在此”之类。一说贴门笺是周代传下来的习俗,其作用在于“拒穷”。北方人家逢年节用红布叠出并缝成三角形袋挂于门上,谓之“挂财角”,或用蒲艾、红纸等折编成虎形挂于门上,谓之“挂艾虎”。

说说“送财神”吧。送财神,又叫跳财神,是旧时年根岁初的流行的一种习俗。贫民乞丐三五结伙,粉墨涂脸或戴面具,扮成“财神”班底,敲锣击鼓,闯进富户商家,唱一曲莲花落,说几句吉利话,或者拿一个纸糊的金元宝这里放放,那里摆摆,表示“财神”光临,主人家例须当场送上钱币酬谢。倘若一天遇上三五回如此财神进门,不胜烦恼,也不敢说“不要”,至多以“已经有了”婉拒。这种在年关例行乞钱的习俗,早在宋代就有了。

浅谈传统文化 篇11

【关键词】英美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冲击 研究与分析

英国和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发展国家,英美文化通过市场经济贸易、艺术文化交流、大众新闻传播、旅游外交等方式传播至我国,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如果能够正确的选择英美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侧重点,那么英美文化就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助力,如果中国对这种文化冲击、影响的认识不清,则英美文化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变质的主要原因。

一、文化概述

文化也被称为人化,因为文化是人类通过思想、研究创造的一种精神文明,文化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寄托。作为高等动物,人类的思考能力是产生文化的主要载体,通过思考人类可以转变自身的物性功能去迎合自然、调整人和社会的关系。人类转变和调整的痕迹,即为文化。文化作人类独有的精神文明成果,对人类生活、生产、思想等有具有重要影响意义。人对文化的定义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别在于他们对文化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中国、英国、美国等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的地域性、文化性差异非常大,是体现每个国家人民生活和生产、社会精神现象的主要媒介。

二、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的发展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在哲学上、科学上都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在揭示了宇宙运行奥秘、社会发展情况、人生本质和意义的同时,还强调了认知社会和生活的重点。作为一种理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和文化水准非常高,在封建社会,文化的传播主要依赖于书本,进入上个世纪,随着西方文明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传播、记录、研究的方法越来越多。现阶段,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精神和文化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凝聚,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将不同种文化进行融合,融合后的文化,其凝聚力很强,很好的将个人和群体、群体和群体、人和社会、人和自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种人类之间的文化关系,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兼容,中国尊崇的文化主要为儒家、佛家、道家、法家等,不同思想和精神的文化之间也会取长补短,互动共融,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个封闭的文化,反而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兼容的文化不仅扩大了文化的使用范围和传播范围,还增加了文化的智慧性、科学性、实用价值、艺术价值;经世致用,文化意在表现人和社会、自然的和谐关系,规范人类怎样和社会和自然相处,文化的实用性是决定其文化传播周期的重要依据,确定思想和精神中枢之后,向外延伸。英美文化其表现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历史,美国是一个殖民国家,所以从某一角度上讲,美国文化是欧洲国家精神文明的结合体。自欧洲移民驱赶走当地的印第安人时,美国文化才开始发展起来,与欧洲文化不同,美国文化既留存了欧洲文化的生活习俗和社交礼仪,却在其基础上,发展了一整套自有的、特殊的文化体系。创造美国文化的移民祖先来自于世界各地,各地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文化融汇在一起,逐渐形成了美国文化体系。英国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发源地之一,经过多年内战和王朝变更,英国人民形成了其特有的绅士文化和生活习惯,进入18世纪之后,英国开展的工业革命,将英国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无论是经济、文化、工业英国都领先于全球其他国家,成为著名的日不落帝国,自19世纪后期,英国文化席卷全球。现阶段有很多国家文化都是以英国文化为模本发展起来的,英国文化对美国文化的影响很大。

三、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间的异同与冲突

上个世纪80年代,英国著名哲学家汤恩伯曾提出:“要想拯救当今社会的难题,必须引入中国文化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 全球社会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拯救,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褒奖,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英美文化亦是如此,一种文化不可能解决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这有多种文化共同发展,和谐共处,现代文明社会才会发展、才会进步。该文通过对上述中国传统文化和英美文化进行系统分析可知,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虽然地域空间、发展历史存在很大不同,但其仍存在很多异同点值得交流和深思。

虽然中国和英美国家属于两个不同的空间位置,但是其人类生活方式基本相同,这和两国人民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有很大关系,人们都享受着日月星辰带给我国的生命资源,同时感受着大自然带给人们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思想精神。人们都会为生活而奋斗,产生喜怒哀乐,经历人生,通过知识和精神掌握自己人生的轨迹。所以在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在本质上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文化通过思想传播和精神传播向人们展示社会美好的一面,让人们懂得怎样积极的面对人生、面对苦难。

通过上文对中国传统文化、英美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和冲突进行对比分析可知,中国作为一个注重伦理的国家,其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具有强烈的和谐统一性,这种统一表现在人们的思想追求和生活方式上。英美国家作为一个个人色彩浓厚的国家,其每个人表现出的文化水平和思想精神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英美文化向中国传统文化侵蚀,既可以产生积极影响,也会产生消极作用。所以要想把握好这两种不同文化的关系,必须提高两种文化的关联性。

参考文献:

[1]牛园园.浅论英美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J].人民论坛,2010,13(9):110-112.

上一篇:必修二《离骚》 复习课件参考下一篇:武汉市博物馆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