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养老文化

2024-05-14

传统养老文化(精选10篇)

传统养老文化 篇1

一、传统养老文化弱化下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家庭养老赖以依托的文化观念, 受到新思想、新观念的冲击, 曾经孕育和强化了“孝道”的伦理观念、家庭氛围以及尊老敬老的社会环境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革, 使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

1、家庭养老关系更加脆弱。

家庭养老是建立在道德观念, 而不是法律基础上的。在这里, 后代是否履行养老义务, 以及这种义务的履行程度, 都没有一个客观的判断标准和监督机制, 加之家庭养老将养老问题演变成了家庭事务的范畴, 因而社会的监督和控制在操作上十分困难, 其结果是使应当享受养老权力的社会成员在权力和义务关系中出于十分不利的被动地位。他们是否能够获得保障权利完全看后代的道德修养程度, 因而形成的是一种不稳定的养老关系。而市场经济下养老文化的弱化, 致使这种不稳定的养老关系更加脆弱。

2、受家庭成员收入水平制约的家庭养老标准高低不一。

如果家庭成员收入水平较高, 养老问题就能很好地解决;相反, 如果家庭成员收入水平较低, 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就缺乏保障。总之, 受家庭成员收入水平制约的家庭养老状况, 有可能时好时坏。

3、家庭养老会产生代际矛盾。

家庭养老增加了受保者后代的经济负担, 使他们的现实生活水平受到影响, 甚至引起家庭矛盾和相应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相对脆弱的经济地位必然会使老年人在从子女处获取家庭经济支持上处于相对的被动地位。

二、养老模式变迁的理论分析

传统养老文化弱化下家庭养老模式出现这么多问题是有原因的, 而文化失调理论为我们解释养老模式转变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途径提供了一个理论视角。该理论告诉我们, 现代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是由于我们的道德观念、法律法规、风俗习惯等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不能与我们的技术发展相适应引起的, 这种文化失调现象是现代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文化失调理论认为, 在通常情况下, 文化中的物质部分首先变迁, 其次是文化的精神部分, 最后是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发生变迁, 这就是文化失调或叫“文化滞后”现象, 养老模式转变正是文化失调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具体来说, 它的产生与我国目前道德观念、法律法规、风俗习惯等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不能适应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变迁所导致的文化失调有关。当前, 我国有很大一部分居民对社会养老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道德观念还没有跟上。他们只是留恋家庭养老, 一味地强调家庭养老的作用, 认为家庭养老已成习惯, 难以改变。这些人思想观念陈旧, 等、靠、要思想严重, 在思想上还没有完成由国家人向社会自然人的角色转换, 对子女的依赖性太强, “养儿防老”的观念没有改变。这就是文化失调或“文化滞后”的表现。文化失调是造成养老模式转变问题产生的根源。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适应当前物质生产方式的新的养老模式、法律法规和思维方式, 使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部分和当前物质生产方式相适应。

三、完善社会养老模式的几点建议

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体系, 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 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注重新型养老文化建设。

新型养老文化应以积极老龄化为指导, 建立在传统养老文化基础上的, 仍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形式, 同时依托国家、社区、家庭、个人, 以现代文化为内涵的一整套观念、信仰、习惯、行为规范、组织制度等;父母与子女在地位和人格上的平等与独众;父母子女间的双向义务责任关系;礼仪的科学化;把孝敬父母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起点和重要内容。

2、充分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

在完善社会养老模式过程中, 要正确估计和利用国家的权力和威望, 在国家政策等相关制度的正确引导下建立和完善现代养老模式——社会养老保险。传统养老文化的模式是国家性家庭养老。也就是说, 国家的支持在家庭养老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国家的支持, 家庭养老行为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因此, 在研究现代养老方案、建立现代养老模式时, 要充分发挥国家在现代养老模式、社会养老保险的文化形成中的作用。

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科学合理的养老制度及其配套措施有助于社会养老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我国养老制度的完善要立足于我国的养老文化条件, 立足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悠久的家庭养老文化背景, 考虑到家庭养老、家庭互救、邻居互济、社会慈善等传统美德, 将养老文化融合到制度建设中, 应充分重视家庭、社区、社会在养老中的地位, 继续发挥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并通过相关配套设施强化社会养老的发展,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创新之路。这样才能顺利地构建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

[2]郑功成:《社会保障学》,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年。

传统养老文化 篇2

摘要:文化养老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养老方式。本文结合北京农学院开展文化养老的思考与实践,阐述高校文化养老的现实意义与实施路径,以及学校、离退休工作部门和老年人在文化养老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文化养老;离退休;老年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67-02

老有所养,意味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获得。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在基本的物质保障到位后,精神需求就成了关注的焦点与行动的目标。高校离退休教职工主体是教师和各级管理干部,普遍学历高,文化层次高,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探求的冲动,对各种社会现象有着独到的观点与认识,对老年生活有着自己的规划,随着政府对高等教育重视和投入持续增加,他们的物质待遇总体较高,生活待遇基本得到满足,因此,他们更加在意精神生活的充实,文化养老的理念应时代发展而生。

文化养老,相对于传统的物质养老、待遇养老而言,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养老方式,它以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基本得到保障为前提,以满足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沟通情感、交流思想、拥有健康体魄与心态为基本内容,以张扬个性、崇尚独立、享受快乐、愉悦精神为目的,旨在使老年人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身心更加健康,具有广泛性、群体性、互动性、共享性等特点[1]。文化养老兼顾传统与现代,彰显人文关怀,是提升养老品质的新途径,是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新领域。

一、认清文化养老的必要性,树立文化养老的思维理念,

积极推进文化养老,是顺应形势,更是客观需要。

(一)文化养老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需要。根据世卫组织撰写的《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会达到2.87亿之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基数大、负担重、发展速度快于现代化速度。因此,在进入未富先老的老龄化时代,如何正确对待日渐庞大的老年群体,开发利用老龄资源,让老年人共同参与到社会发展中,有着切实的战略意义。相比一般的社会退休人员,高校退休教师拥有较高的知识技术水平,是老年人才的典型代表。据统计,在中国500万人的离退休老年知识分子中,高校离退休的老教授和老专家近100万人,而这100万高校退休教师中70岁以下低龄老年人才的占70%[2]。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通过文化养老的有效形式开发好、引导好、使用好这部分资源,让老年人始终保持乐观的生活心态,不断激发老年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正确审视自身的存在价值,主动探索未知事物,找到精力与兴趣新的投入点,这对于家庭和睦、校园和谐、社会稳定都是积极的力量,无疑也是积极老龄化的重要体现。

(二)文化养老是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需要。任何一项工作,其存在和发展都有其内在逻辑。老干部工作作为党的组织工作和中国特色干部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当前,老干部工作面临的社会条件、制度环境、内部结构等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老干部工作已经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随着老龄事业和老年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日臻完善,随着国家出台越来越多的养老便民举措,老干部工作与老龄工作在服务保障方面越来越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客观地讲,受编制、机构、体制等因素的限制,老干部工作部门在养老服务保障的专业性、适应性、包容性等方面,并不占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老干部工作如果仍然沿袭过去的工作模式,空间将越来越小,路子会越走越窄。面对高校离退休群体精神需求不断增长的态势,老干部工作部门只有在积极适应社会化服务保障趋势的同时,把工作重心从“待遇养老”向“文化养老”转变,在保证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和医疗待遇等工作中注入文化养老理念,体现文化养老元素,老干部工作才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才能获得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加有利的发展前景。

(三)文化养老是老同志自身精神追求的需要。无论是离开三尺讲台的教师,还是卸下职务的行政管理人员,多数高校离退休人员离开工作岗位后都或多或少感到有一种失落和孤寂,他们担心自己被社会边缘化,很在意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累赘”,尤其是职务较高的退休管理干部、专业学术比较扎实的教师、职称较高的人员,失落感相对更强,他们有着继续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观需求和强烈意愿。文化养老广泛性、群体性、互动性、共享性的特点,有助于广大高校退休教师走出信息孤岛、情感孤岛,摆脱自怨自艾、患得患失的负面情绪,正确看待衰老这一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正确看待新老交替这一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社会新陈代谢现象,正确看待退休后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从而以恬淡豁达之心融入群体,分享快乐,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践行“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要求。

综上,老干部工作要在按政策要求落实好老干部各项待遇的前提下,更加注重老同志的精神诉求、价值追求、生活娱乐需求,将文化养老的现实内容传递到老同志面前,以文化活动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以文化学习增长他们的才情智慧,以文化服务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以文化参与滋润他们的社会生活,让每位老同志越活越年轻、越活越健康、越活越风采,在文化养老中安享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晚年[3]。

二、搭建文化养老平台,推动文化养老深入开展

北京农学院现有离退休人员350人,其中60-70 岁占的比例为42.2%,71-80 岁为28%,81-90 岁为24%,90 岁以上为2.8 %。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比例为55.7 %。面对这一文化层次、文化素养相对较高的特殊老年群体,学校紧紧抓住“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这个主题,突出北农特色,坚持用文化聚心、文化聚智、文化聚力、文化聚情,对文化养老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变退休为”退修”。退休是原有工作岗位的终点,也是新的人生起点。要做好重新起航的准备,就必须加强自我修炼、学习思考,确保思想常新、理想坚定、信念永存。在学习内容上,学校离退休工作处在做好“大锅饭”的同时也注重配好“自助餐”,既有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精神的学习,也有涉及农业、教育方面的专业学习;既有微信、微博、支付宝等新媒体热点知识的学习,也有股票汇率、古玩玉器鉴赏等个人兴趣关注点方面的学习,满足大众需求。方法上,综合考虑老年人年龄结构、居住地、身体情况等各种因素,采取送书上门、支部导读、论坛研讨、聆听报告、知识竞赛、参观见学等形式,扩大了学习覆盖面。资源利用上,就地取材,针对普遍关注的老年人财产分割与继承的问题,邀请学校专业教师开展老年权益保障讲座,针对老年人对新事物的旺盛求知欲,邀请学生志愿者指导智能手机操作,大家学会了网上购物、电子地图导航,兼顾了知识性与趣味性。

(二)搭建作用发挥平台,化“黄昏”为“黄金”。高校的离退休教师是一笔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蕴藏巨大的二次开发潜能,是学校教育事业、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补充力量。

1.对接课堂强化德育。学校结合“两课”课程内容,整合“五老”资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为主题,紧密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在重要纪念日、节日开展系列讲座和专题报告,为大学生讲历史讲传统、传思想传精神。老教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大学生开展座谈,将大道理落细落实落小,有效增强广大青年学子学好专业、施展才华的信心决心。

2.老少共建“双关”双赢。开展“双关工程”,实现离退休工作和学生工作双赢是北京农学院关工委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离退休党支部同学生党支部的共建,老党员参与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协助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对象的考察、预备党员教育和转正工作,夯实学校党建工作基础;老教授发挥科研优势、教学优势,指导学生基础课学习、撰写论文,帮助学生提高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大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特长,联系孤老、空巢、生活不便的老人,积极为帮扶对象提供心理抚慰、文化娱乐等服务,切实解决老同志的困难。老少共建,架起了党支部之间、老党员与年轻党员之间的桥梁,使教育活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党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优良传统。

3.专业优势回馈社会。离退休老教授具有深厚的专业优势,挖掘他们的潜力服务社会是高校离退休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帮助老同志实现老年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几年来,北京农学院与京郊多个村党支部签署了服务协议,促进了科技成果在京郊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中的推广应用,为京郊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服务。老教授、老专家、老党员深入田间地头,就村镇规划、有机农业基地转化、园艺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指导,自己了贡献了 “金钥匙”,收获了活力,焕发了青春。

(三)搭建文娱活动平台,转“夕阳”为“朝阳”。在老龄化进程中,老龄产业是朝阳产业,老干部的夕阳岁月同样也需要时刻焕发出朝阳时光。

一方面,推陈出新抓好固定项目。紧紧依托活动中心,发挥各兴趣活动组的作用,注重抓细节、抓过程、抓效果,让各种活动周周有新意,月月不重样,常年不断线;坚持春秋游踏青活动,紧紧抓住首都发展中的新变化组织老同志外出参观游览,细致做好订车、购票、安全等服务保障工作,让大家在平安顺利的参观中增长见闻,愉悦身心;开展好“文体活动月”,每年固定11月份为学校离退休教职工文体活动月,开展扑克竞技、手工作品展示、健康长走等活动,充分展示老同志可亲、可敬、可学、可爱的阳光心态与精神面貌,打造高校离退休活动的文化品牌。

另一方面,独辟蹊径推出自选项目。统筹校内资源,组织老同志观看《叩问》话剧和“高雅民乐艺术进校园”专场演出,提升审美品位;统筹校际资源,同北京语言大学离退休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专长,先后开展插画艺术讲座、校园植物辨认、《红楼梦》鉴赏讲座等活动,寓教于乐提升科学素养与文学素养;统筹社会资源,先后组织参观延庆“拉斐水岸”休闲养老公寓、平谷子山福源老年公寓,为老年人今后养老方式选择提供积极干预。

三、完善对策措施,为文化养老提供有力保障

高校文化养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离退休工作部门和老年人自身共同发力,形成合力。

学校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机关相关职能部门要协同配合,在事关离退休老同志切实利益问题上出实招、用实劲,为文化养老工作提供坚强后盾,使其追求“文化养老”没有后顾之忧,促进“待遇养老”与“文化养老”的有机统一。要重视离退休教职工活动载体建设,给予经费支持,维护好、更新好、建设好离退休教职工所需活动场所及各项设施,保证基本阵地。要积极支持离退休党支部、关工委、老教协等开展工作,支持涉老文化社团建设,汇聚多方力量集思广智。要加强舆论引导,运用校报校刊、校园网、校园广播等媒介,大力宣传文化养老新理念、新模式、新思路,让文化养老成为老年人自觉的精神追求。

离退休工作部门要大力挖掘文化养老内涵,创新形式内容,丰富文化养老活动。面对不同老干部群体、不同层次的需求,要加强调查研究,紧贴阵地,紧扣主题,紧抓特色,综合考虑老年人身体差异、年龄差异、个性差异、兴趣差异开展活动,体现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大众性;要加强党支部建设,按照有利于离退休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和发挥作用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完善党支部设置,选准配强支部书记和委员,更好体现党支部的龙头与纽带作用,立足自身开展好文化活动;要加强活动组骨干队伍建设,把离退休教职工队伍中有才艺、会组织、能发动的各种人才用起来,提供展示平台,发挥好传帮带的辐射功能,提升活动组吸引力感染力。

老年人要摆正心态。年老有年老的乐趣,年老有年老的追求。要把追求身体的健康与追求精神的健康统一起来。要树立开放的心态,主动融入老年人队伍,主动加人老年社团,主动参与兴趣小组的活动,主动展示个人的特长。要树立包容的心态,学会包容自己,包容他人,还要包容社会,不在琐事的困扰中作茧自缚,不沉溺于往事的得失成败,要心境豁达开朗,开心快乐地去生活。要树立进取的心态,保持求知欲,在新知识、新事物、新技能面前,甘当“小学生”,勤动脑、勤思考,勤动手、勤实践,做到梦想常青、追逐常在,在自我表现、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中实现文化养老,真正让文化养老成为老干部心悦诚服的乐事。

结束语

扶老养老传家久,尊老敬老世泽长。“文化养老”是对中华孝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体现的是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推进文化养老也是共享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潘宏明,魏霄迈.文化养老的太仓实践[J].半月谈,2013(7):58-59.

[2]温稀丹.积极老龄化视阈下高校退休教师社会参与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8-21.

[3]张建新.关于推进文化养老的几点思考

[EB/OL].http://www.zjlgbj.gov.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24&id=2408, 2013-06-07.

作者简介:石磊,男,助教,北京农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传统孝文化与当代家庭养老 篇3

一、孝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对于孝观念起源于什么时候, 学术界一直有争议。大家普遍认同的是孝文化萌芽于西周之前, 正式形成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礼崩乐坏, 儒家的思想家们将宗族祭祀的孝观念成功转化到家庭伦理上, 从而产生儒家孝道文化。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 而孝悌为仁之本。孔子分别从“赡养”“敬亲”“无违”“谏亲”“显亲”“承志”六个层面讲述了如何行孝。

曾子将孔子的孝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将孝文化分为三种境界:“孝有三, 大孝尊亲, 其次弗辱, 其下能养。”孟子继承了孔子孝为仁之本的思想。主张尊敬父母:“孝子之至, 莫大于乎尊亲。”《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孟子还将这种观念进行推广, 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万章上》, 从敬爱自己的父母开始, 发展成为推己及人的等差之爱, 从而建立一个温情、和谐的社会。

汉代统治者提出以孝治天下, 在独尊儒术的环境下, 儒家的孝思想得到极大的发扬。然而从这以后, 孝观念也被统治阶级所利用, 本义遭到了严重的异化。从最初的父慈子孝的对等之爱转变为子女对父母的单方面的义务,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最后被演绎成为“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 父要子亡, 子不得不亡”的愚孝、愚忠思想。直到清朝结束。新中国成立后, 孝文化被打成了“四旧”, 后来的“文革”更在家庭实践上让孝文化遭到了灭顶之灾。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伦理学和史学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

二、孝文化遭到批判的原因分析

孝文化遭到质疑和批判是在与西方文化交锋之后产生的, 为了彻底推翻封建制度以及当时认识的片面性, 对孝文化进行了过度的批判。由于中西方地理条件、历史发展不同而导致我国产生独特的孝文化。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及中国青年》中认为, 中国地处内陆, 重点发展农业, 为大陆农业乡村文化, 家庭稳定性强, 容易认祖归宗、报答父母恩情, 所以产生并重视孝文化;西方是滨海商业民族之情, 商人为利益经常迁移, 家庭观念淡薄, 没有适宜孝文化产生的土壤。因此孝文化是在我国独特条件下产生的有很大适应性的独特的文化。我们应该对传统孝文化拨乱反正, 继承其精华并对其进行转化和发展, 使其适应并服务于当前社会。

三、家庭养老困难重重, 迫切需要发扬传统孝文化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的老龄化社会有着独特的特点, 老年人口基数大且增速快、国家未富先老、独生子女家庭众多、空巢现象严重, 所以我国老龄化社会问题以及养老问题尤其严峻。老年人主要有三方面的需要, 经济需要、情感需要与照护需要。养老主要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个人养老三种方式。一直以来, 在我国养老都是依靠子孙后代的家庭养老模式。“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人尽皆知的至理名言。当前农村的养老制度不完善, 因财富积累不足、身体状况不佳等无法自己养老, 家庭养老在精神慰藉方面又具有无可替代性。因此, 家庭养老仍是当前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孝文化的长期缺失、子女经济条件不佳等原因导致当前农村家庭养老状况堪忧。家庭养老离不开孝文化的维系, 同时孝文化也需要通过家庭养老得到传承和发扬。

近年来人们的孝观念淡薄、孝文化在家庭养老中的作用逐渐削弱, 这与当前的社会情况的较大变化是分不开的。当前社会由于子女数量的急剧减少、独生子女比例很大, 子女的社会生存压力大, 养育下一代以及照顾老年人成本不断增高, 子代的负担越来越重, 照顾父母的时间和精力都严重缺乏。另一方面, 当代家庭结构越来越简单, 父母一代的生活、社会经验、人际关系对子女作用急剧减小, 年轻人懂得的信息知识远远超过老人, 老年一代对子女效用越来越低。再者, 当前的道德舆论和法制环境有待加强。在当前权利和金钱至上的时代, 一个人践行了孝文化, 也不会得到多少社会地位和金钱。而许多时候即使人们违背了孝行, 也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和惩罚, 相关这些法律规定在实施起来也是很困难的。因此, 当前社会家庭养老困难重重。

四、发扬传统孝文化对当前家庭养老的价值

孝文化自产生之后一直生生不息, 延续到3000年后的今天, 除了符合统治者的利益, 并被其利用外, 还有一个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子女有报答父母恩情的欲望。《孝经》里说“父子之道, 人性也”。子女对父母的孝, 来源于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和报答, 这是人类固有的自然本性。孝道, 从人际关系上说, 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知恩感恩, 是彼此付出、彼此理解和关爱的爱的表达, 传承的是一种崇德向善、人人关爱的文化和精神。从感恩父母开始, 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万物。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有助于我们构建和谐的家庭、邻里、亲戚、朋友和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 进而热爱国家、奉献社会。常怀感恩的心, 我们便时刻能感受到幸福和生活的快乐, 感恩让人更幸福。

孝是维系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发扬传统孝文化, 有助于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 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西方国家由于对个人自由权利要求过高, 个人不愿意在处理家庭成员关系方面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导致离婚率偏高, 家庭很不稳定。传统孝观念认为“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虽然我们应崇尚科学摒弃重男轻女的陈旧思想, 但繁衍子嗣的义务我们还应承担起来。当人们都不愿繁衍后代时基因就得不到延续, 种族就可能灭亡。因此, 发扬孝文化对于家庭稳定、种族延续意义重大。

五、孝文化的世界价值

我国的传统孝文化近些年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面临着社会老龄化问题, 养老福利为各国财政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国际社会开始将目光转向我国几千年前的孔子, 期望从他的智慧里来寻找解决办法。而孔子早在几千年前提出的孝道对家庭养老的维系无疑是一剂良药。

儒家文化来源于中国, 而影响着世界, 特别是亚洲国家。新加坡就大力倡导孝文化和家庭养老, 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进行激励。政府对于家庭养老做得好的家庭给予更多的社会福利, 而没有做好的就受到很多限制。韩国也是儒家文化圈里的国家, 一直以来该国很注重推崇家庭养老。韩国于2007年制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孝行奖励资助法》, 以奖励法的形式补充完善了韩国养老法律体系。

六、我国应该对待孝文化的态度

由于“五四”及“文革”时期的过度批判, 导致“连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了出去”, 严重打击了传统孝文化。又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和多元文化等因素的冲击, 使传统孝文化在家庭养老中的作用逐渐弱化。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民间社会已逐渐意识到弘扬传统孝文化的重大价值。

当前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孝文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孝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对维护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 孝的一些含义已显出它的局限性。“父母在, 不远游”“家本位”“无违父母”等一些思想, 是需要我们摒弃的。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 不能再是“不远游”, 而是要“游必有方”。在《二十四孝》中以父母的“不慈”来衬托子女的孝顺的事例, 与当今社会的现代民主观念有根本冲突, 是当下的我们必须加以摈弃的。当前社会提倡尊重个人独立人格, 以个人成就为取向, 家庭本位已不再适应。发扬子女对父母的平等的爱的伦理精神, 将传统的孝顺改为孝爱。传统孝文化中的“爱亲”“养亲”“事亲”“尊亲”“谏亲”等具有现实适应性的内容应该发扬光大。可以将当代孝子、孝女的事例编成读物, 以通俗语言、感人故事、教育青少年, 因为与其有共同的生活背景, 有利于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对道德教育产生良好影响。此外, 传统节日也是发扬和践行孝文化的重要载体, 从而使孝道世代相传。实现传统孝文化的现代转化, 需要正确处理传统伦理的角色等级秩序和现代伦理的自由平等精神的关系, 从而建立一种新的适应当前社会的伦理秩序。

摘要: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和命脉, 对当代家庭养老有重要价值。历史上, 孔子、曾子、孟子都曾对孝文化进行了阐释和发扬;汉代以后孝文化被统治阶级异化;新文化运动和文革时期孝文化遭到过度批判和沉重打击;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复苏。当前家庭养老困难重重, 迫切需要发扬传统孝文化。孝文化是我国乃至世界家庭养老问题的一剂良药。随着时代的变迁, 孝的一些含义已显出它的局限性, 我们要实现传统孝文化的现代转化, 建立一种新的适应当前社会的伦理秩序。

关键词:孝文化,家庭养老,价值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7:20-21.

“文化养老”模式的探索 篇4

一、“文化养老”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文化养老”,是一种能体现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充分融合的一种高境界、高品位、高水准的快乐养老方式。它以满足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沟通情感、交流思想、互动娱乐、强健体魄为基本内容,以张扬个性、崇尚独立、享受快乐、愉悦精神、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为目的,具有广泛性、群体性、自愿性、互动性和共享性的特点。实现“文化养老”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于保障老年人文化权益、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老有颐养”“梦醉夕阳”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养老”是共筑中国梦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国梦。而老年人的梦想就是在小康社会里,享受“物不缺、儿女孝、心里乐、有作为”的生活,过一个有尊严的晚年。“文化养老”很自然地顺应了新的趋势,让离退休人员“走出来,学起来,乐起来”,引导他们参与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動,满足老年人更高层次的需求。

(二)“文化养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古人云:“礼之用,和为贵。”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追求,提倡“文化养老”,就是让老年人在丰衣足食的物质享受基础上,丰富精神生活,用先进文化武装老年人的思想阵地,让老年人用幸福、积极、愉悦的心情,带动一个或是几个家庭,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快乐与和谐。推进“文化养老”是一项“老人满意、子女放心、社会受益、多方得利”的民心工程。

(三)“文化养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归根结底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发展“文化养老”,需要老龄工作部门从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和个人爱好、兴趣出发,去努力拓展养老工作的领域,为老年人搭建好“文化养老”平台,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

(四)“文化养老”是充分利用和开发老年人才资源的需要

老年人中“藏龙卧虎”,蕴藏着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组织开展“文化养老”,不仅可以直接运用老年人才继续从益于文化建设,而且可以焕发老年人才的活力。因此,“文化养老”工作的开展,可以有力地促进养老工作由“满足物质需求”到“关注精神生活” 转变、由“传统文化关怀”到“当代文化关怀”的转变、由“物质自利性”到“文化共享性”的转变。

二、“文化养老”的探索

(一)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文化养老”体制机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

首先,要消除思想障碍,让离退休人员从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在我国,一些老干部退休后,尽管物质生活没有后顾之忧,但在精神上却面临着社交圈子越来越窄、活动距离越来越短、生活状态越来越封闭的状况。他们在自选的养老方式中虽然各得其所,但却往往容易产生许多心理或情感上的问题,甚至出现郁闷孤独和精神空虚落寞的痛苦状况。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要实现“文化养老”的宗旨目标,将思想教育与文化养老工作紧密结合,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必须先设法让离退休人员从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一是摸清思想脉搏。针对离退休人员年龄偏大、居住分散、行动不便等实际情况,应组建以离退休支委、小组长为骨干的联系络网,建立“支委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常态工作机制,定期召开离退休人员思想动态分析会,及时了解他们对“文化养老”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他们的所需所盼。二是加强教育引导。通过党员集中学习日、座谈会等形式,及时组织离退休人员学习有关“文化养老”工作文件和制度,组织开展“我为文化养老献一计”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他们关心和支持“文化养老”工作,自觉融入“文化养老”工作中去,进一步促进“文化养老”工作的和谐健康发展。

其次,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不断完善“文化养老“工作机制。一是健全文化养老工作体系。应成立离退休“文化养老”工作小组和离退休文体协会,文体协会具体负责日常离退休文体活动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二是完善“文化养老”工作制度。针对离退休工作实际,应制定完善《离退休文化养老工作管理规定》《离退休工作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离退休党员学习制度》等,为推进“文化养老”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三是狠抓文化养老工作落实。把“文化养老”工作作为离退休全年工作的主线,定期研究解决有关离退休“文化养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文化养老”经费保障机制。

最后,以组织建设为保证,不断增强“文化养老“工作的凝聚力。一是紧密结合实际,切实加强离退休党组织建设。针对离退休人员居住分散的实际,可按照“管理片区化”的原则,结合支部换届工作,将离退休人员中组织能力强、身体健康、有奉献精神的党员充实到支部班子,不断增强离退休党建活力,进一步促进“文化养老”工作的开展。二是突出重点,创新开展离退休党建工作。结合离退休工作实际,按照党章工作要求,及时组织党员开展组织生活、学习教育等各项工作,同时积极组织支部委员、小组长参加的各项培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支部成员的整体素质,实现“文化养老”服务的“零距离”。

(二)将“文化养老”寓于进一步落实“两项待遇”之中

一是落实生活待遇。要在生活待遇上锦上添花。用足用活国家养老政策,从生活上关心、照顾好离退休人员,确保他们的生活不断锦上添花。对确有困难的离退休人员,尽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积极探索孤寡、空巢老人的应急保障机制,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对异地离退休人员要进行“一对一”的电话慰问,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抚慰,切实感受“文化养老”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落实政治待遇。按照“让领导放心,让离退休职工满意”的要求,确保离退休人员应有待遇一项不少、一人不漏。比如,积极为离退休人员订购、发放报纸杂志,定期向离退休人员通报“文化养老”工作建设情况,定期组织离退休人员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培训等。

(三)将“文化养老”渗透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之中

一是大力加强阵地建设。全面加强离退休职工活动场地建设、教育阵地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離退休职工活动中心等阵地的“文化养老”辐射功能,积极开展以搭建党建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培植学乐文化、传授健康文化、展示才艺文化相结合的“五大文化”体系建设,激发老同志对文化融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满足离退休人员日益丰富的活动需求。二是组织开展关爱活动。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做好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定期走访、看望离退休人员,及时看望家庭困难和生病的离退休人员,做好生日祝福工作,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三是积极开展文体活动。紧紧围绕离退休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经常开展专题报告会、主题研讨会、联谊会、座谈会以及科学知识普及讲座、疾病预防讲座、健康保健讲座、养生经验交流等活动,以丰富离退休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文化养老”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一方面是有关部门和单位没有将老年人“文化养老”工作摆到重要位置上。主要表现为重强调轻落实、重计划轻到位、重待遇轻文化、重形式轻内涵。另一方面是有些老干部本身对“文化养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认为待遇已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在家做做家务、带带孙子,这样安享晚年就行了,没有必要再去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了。二是宣传引导不够。目前,“文化养老”尚处在起步阶段,缺少有效的宣传渠道、宣传形式和宣传平台,致使社会对“文化养老”的关注度和知晓度不高,良好的“文化养老”氛围尚未形成,很多老年人尚处于被动接受而非主动参与阶段。三是专业指导人才缺乏。就目前而言,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在开展门球、羽毛球、乒乓球、钓鱼、书法、绘画、摄影等方面的文体活动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人才的指导,所以只能是自娱自乐,不仅活动水平和档次受到了限制,而且竞技性、娱乐性也大打折扣。

(二)对策建议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组织应把“文化养老”工作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去谋划,列入各级党组织的工作议程。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当前目标任务,统筹协调“文化养老”工作,为“文化养老”提供人力、财力和物力支持,不断推动“文化养老”工作向前发展。二要加强文化宣传,大力营造“文化养老”氛围。“文化养老”既是老年人的迫切需求,也是文化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目前“文化养老”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还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基于此,应利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以及开会、座谈、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形式,大力营造“文化养老”的氛围,逐步提高社会对“文化养老”的关注度和知晓度。在此基础上,还应将老干部的“文化养老”工作纳入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和高效运转的管理机制。三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文体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大对老年人“文化养老”的资金支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在进一步加强现有主要阵地建设的同时,推动资源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倾斜。与此同时,不断提高“文化养老”的品位和质量,提升文体活动水平和档次。可采取委培、招聘、借调等多种方式组建专业人才队伍,对各文化团体、兴趣小组、大型活动项目进行辅导和管理,以不断提升“文化养老”的内涵和科学化水平。

论传统文化对我国家庭养老影响 篇5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举足轻重的一环,如果追溯孝文化的话,从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的早期诗歌、从《论语》中的诸多言论等等我们都能追寻到早期孝文化的明确倡导。“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等都是对“孝”的直接表达,也有类似于“父母在不远游”的内在表达。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尊敬父母,二是赡养父母,三是立身续香,四是谏诤父母,五是慎终追远。尊重父母当然也引申到尊重祖先,尊重也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一个表现,对父母长辈精神上的抚慰有重要意义。赡养父母是我国养老文化发展走向的核心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以赡养父母为儿女之本,所以在传统文化的渲染下,赡养父母成为了每一个中国家庭潜在或表层的思维,深深扎根于心。立身续香恐怕是我国相比较发达国家独有的一种孝文化的内涵,实质上是以传宗接代为孝敬父母祖先的表达,让血脉延续也是一种孝,当然这也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埋下种子。谏诤父母是指对父母的错误直言相劝,尤其是中年以后的人群在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思维和新的生活方式上多处于抗拒状态,这就需要儿女的积极正确引导和劝谏,使父母融入时代,这一点为养老体系中的自我养老也提供了积极推动。慎终追远指的就是为父母养老送终了。“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爱,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体现了我国孝文化对亡亲的哀思,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深邃的内涵之一。

家庭养老是由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模式,而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这种养老模式已经具有较长时间的历史,有一定稳定性。传统的孝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对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封建政府提倡的儒家文化中的孝道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已经愈发成熟,在当今已经形成了稳固的家庭、家族观念。不同于西方的个人主义,国人意识中的几世同堂、儿孙绕膝、老有所依,这些内容组成了老人所谓的天伦之乐,这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生活方面的满足,更是精神层面的满足,这也表明了传统文化对家庭养老的积极的保障作用。

二、传统文化对于家庭养老的局限性

尽管中华民族孝文化千百年来为稳定社会的养老模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如此漫长的历史中,各个年代的领导阶级所推崇的孝文化在长期帝王制的影响下依然会残留一些封建的、宗教化的痕迹。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尽管有着其积极的一方面影响,也有着一些局限性,在当代的养老体系的构建完善中需要重新审视和慎重思考。

其一是孝文化在经历了长期封建社会的打磨之后,传统养老文化中或多或少会含有宗法性与封建性。等级秩序正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成为了官方宣扬的道德准则。这也形成了意识形态的宗法性原则。因此,养老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孝道”就成了封建伦理和宗法文化的道德基础。传统文化以“孝”为“本德”,认为治国必重“孝道”。然而,这种孝道都是有方向性的,也就是说都是单向的,例如君臣关系中,臣要对君绝对忠诚,而“君让臣死臣不能不死”,亲子关系中,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禁锢了个性和思想,夫妻关系中也讲究妻子对丈夫的绝对顺从,男可有三妻四妾,妻却务必忠贞至死。这些思想扭曲了人的本性,对“愚忠愚孝”的极度张扬,使得孝忠意识成了封建君主制度的思想附庸。

其二是认为无子是为不孝,孟子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统文化讲究多子多孙,儿孙满堂,这种思想一方面成为了最早期家庭传统养老模式形成的必要条件,必须要有后,才有人去为自己养老,另一方面却成为了中国人传统家庭观念的劣性祸根。这一观念在逐渐的演化中,由于生女儿一不能帮助家庭分担过多农活,二要外嫁难以为父母养老,这就形成了娶而不生是为不孝,生而为男是为不孝。不仅视儿子为不孝,连儿媳也会被横眉冷对。这种观念逐渐形成了“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观念,这在男女比例平衡发展上是有着极大的弊端的,而这种心理在当今依然存在于中国人的思维意识中,成为了夫妻生育观念的重要影响因素,这种思维在落后地区、农村尤其明显,导致了城乡的生育水平差异,进而影响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的形成。

三、传统文化下的家庭养老模式反思

传统养老文化 篇6

(一) 人口老龄化加剧。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的老人的数量相对增多, 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的状态。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老龄化的国际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 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 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我国的现实情况是, 2012年老年人口达到1.94亿人, 占总人口的14.3%。根据《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1-2015) 》预计, 我国老龄化人口2020年将达到2.45亿, 占17%;2030年3.55亿, 占23.3%;2040年达到4.09亿, 占26.52%;2050年达到4.38亿, 占28.76%, 接近最高峰。从以上统计数据来看, 我国不仅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而且老龄化程度远远超过了国际10%的标准。

(二) 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全国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 比上年增长10.1%,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8.0%。麦肯锡研究报告也指出, 中国富裕消费者人数增长迅速而且其结构也正快速变化。2008年, 中国富裕家庭数达到了160万, 预计2015年这个数字将超出400万。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英国的全球富裕家庭数第四多的国家, 高端养老市场潜力巨大。

(三) 医疗市场不断壮大。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4》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持续增加。到2013年底, 全国卫生人人员总数达到979.1万人, 我国每千人口执业 (助理) 医师数由2009年1.75人增加到2013年2.06人,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由2009年1.39人增加到2.05人。医疗是老年人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随着我国医护资源和医护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构成了推动我国养老社区发展的一股巨大动力。

二、我国实施养老产业化的观念性障碍因素

(一) 传统“孝”观念对养老产业化实施的影响。

“百善孝为先”这一经典俗语, 一语道破了“孝”这一传统观念在人们思想观念中的重要地位, 正如著名学者谢幼伟指出的那样“中国社会是以孝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孝进浸入中国社会的每一部门, 渗透到中国人的一切生活中”。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论语》, 全书就有十九次提及“孝”, 并对“孝”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孝经》关于孝的经典论述有, “孝”是“德之本也,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教民亲爱, 莫善于孝”, “谨身节用, 以养父母”。《二十四孝图》讲述了24个践行孝行的故事, 彩衣养亲、卧冰求鲤、打虎救父、芦衣顺父母、亲尝汤药等, “孝”的要义相同, 而行孝的方式却各有各的不同。

通观中华文化经典, 关于“孝”, 从基本的个人品行到社会行为规范, 从基本的物质赡养, 到精神层面的尊敬顺从, 都有论述。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 但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孝”是否有一个统一的行为标准, 答案是否定的。孔子对于“孝”行的论述是通过不同人的问答而给出的, 对于孟懿子是“无违”, 对于孟武子是“唯其疾之忧”, 二十四孝的故事更是说明每种孝行的不同。基于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儿女的立场来看, “孝”是一个品行的反映, 只有不孝之子才会将父母送去养老院、福利机构等养老, 对父母行孝是做人的原则之一, 一方面怕被人看做不孝, 另一方面怕伤害父母的感情;而在父母的立场分析, 标准化、统一化的养老模式, 不可能实现针对性的养老需求满足, 而不同的老人因为个人需求不同而无法实现较好的养老效果。

(二) 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对养老产业化实施的影响。

“养儿防老”传统理念是与“孝”相辅相生的, “孝”更多是体现儿女的立场, 而“养儿防老”是在父母立场的思考。我国传统农业社会背景下, 由年青一代子女 (特别是儿子) 负责赡养年老的父母, 以此世代继承延续。当下依然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就是这一传统文化依然影响我国养老方式选择的重要表现。我们必须承认养儿防老的正当性, 养儿防老符合我国“孝”的传统, 不仅包括子女在经济上对父母的照顾, 还包括了对父母感情方面的投入。结合我国国情, 养儿防老其一定的社会作用, 它有利于发挥家庭优势, 使老年人享受天伦之乐, 在解决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老人而言, 对以房养老等产业化养老的迟疑, 一方面是担心社会舆论压力, 担心会伤害到自己和子女的面子。因为在绝大多数人的理解中, 只有那些没有子女或子女不孝的老人才会选择社区或者机构养老模式, 选择以房养老等养老方式的直接后果就是让自己和子女承受不必要的社会舆论压力。

(三) 传统“财产继承”观念对养老产业化实施的影响。

与“孝”、“养儿防老”并行的影响现行养老方式选择的另一传统思想是老年人“但存方寸地, 留于子孙耕”的财产继承观念, 以以房养老、养老房产等产业化的养老方式一旦推行, 不但会使子女陷于不孝的道德困境, 严重的还可能引发继承权的法律问题, 老年人的接受度比较低。

三、实施“9073”养老格局的深层背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2011年国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以居家养老为主, 社区养老为依托, 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居住政策。为积极落实中央精神, 上海率先提出了“9073”养老模式, 虽然这一养老模式面临很多质疑, 但也迎来了其他地区的纷纷效仿。所谓“9073”养老格局, 是指90%的老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家庭养老;7%的老人通过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含福利机构和商业运营机构) 。

探究“9073”养老格局的深刻背景, 是对我国传统养老文化认可基础的探索与创新。90%的居家养老比例与我国深刻的国情有关, 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人均GDP依然较低, “未富先老”的特殊性对我国政府与社会提出了巨大挑战, 完全依赖政府与社会的养老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另一方面,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养儿防老”的观念, 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居家养老, 一代一代延续至今, 不管是可操作性还是人们情感上的认同性都很高, 这是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富裕家庭2015年突破400万的背景下, 发展高端养老产业存在广阔市场空间, 所以有了7%的社区养老模式。同样面对贫困特殊群体, 则实施3%的机构养老, 以解决那些“三无”等贫困群体的养老问题。“9073”养老格局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字格局, 它可能更强调了各个养老模式在整个养老体系中的权重, 而非绝对比例, 这个格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进行调整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居家养老的主导地位不会变, 机构养老与购买社区养老比重的补充地位不会变, 这一格局为完善我国养老体系, 满足不同人的特殊需求, 促进多元化的养老方式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四、推进养老产业化在我国的实施的建议

(一) 进一步完善“9073”养老格局。

面对这一格局, 很多人提出提高“7”和“3”的比例, 将购买社区养老比例由7%提高到10%, 机构养老比例由3%提的高到4%。未来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种养老方式成为主流, 而积极发展社区购买养老方式, 促进和完善有待调整比例的产业化养老模式对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 减轻我国老龄化压力发挥重要作用。

(二) 积极宣传新理念, 打破传统观念束缚。

一方面由于“养儿防老”和“遗产继承”思想根深蒂固, 另一方面对新兴产业化养老模式认识不足, 很多老人和子女无法接受产业会养老方式。应该通过积极宣传, 让更多人认识到, 随着社会发展, 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以居家养老为主方式的情况下, 老人及其子女都应积极寻找新的出路。年轻子女思想观念开放, 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 要重塑养老理念, 打破传统近乎“愚孝”的孝的方式, 尊重老年人的选择;而老年人应自主体谅现行社会结构下, 年轻子女面临各种压力, 树立自我独立意识, 过自由而有尊严的晚年, 以减轻子女的压力。

(三) 完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 规范养老产业化发展。

“9073”格局只是部分地区推行的宏观发展格局, 各地政府应该就此推行相关养老产业化政策、法规鼓励其作为辅助补充型养老方式发展。而这些政策法规可以包括养老产业行业标准、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具体包括:行业主体的规章制度;配套供应的规章制度;各种行业和从业人员资质认证;客户的规章制度;价格的规章制度等内容。

摘要: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 巨大的养老市场吸引了构建产业化养老体系的大批开发商的投资热情。本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 分析了以综合性、标准性为特点的养老产业化实施过程中最先面临的观念性障碍因素, 以此探求养老产业化发展障碍, 推动养老产业化在我国的实施。

关键词:养老产业化,障碍性因素,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房栋.论孝文化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互动发展[J].改革与开放 (社会保障) , 2011.10

传统养老文化 篇7

一、“文化养老”的内涵

“文化养老”的核心目标就是促进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发展,所采取的方法包括: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思想的理解与引导、健康体魄的获得以及良好心态的塑造等等,其发展的理念是彰显个性、尽享欢乐、追求独立、愉悦身心。“文化养老”的建设与发展是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充分展现当代人们的人文关怀精神的最好体现,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整个社会文明的建设来说,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文化养老”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可以归结为这几个方面:能够引导老年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向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能够促进老年人自我认知水平的提升;能够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追求生活的质量以及生命的意义;能够帮助老年人不断地自我完善和良好发展;能够促进家庭乃至整个社会老年价值观的健康发展。通过“文化养老”平台的构建,促进老龄化事业的积极健康发展,使得老年人能够身心愉悦,与此同时,还能够大力开发出老年人的潜在才能,从另一个层面上减轻了国家在人才需求方面的压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搭建“文化养老”平台, 实现“文化养老”目标

1.“文化养老”所取得的成就。

第一,对于知识文化水平的提升。近些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号召之下,很多地方都建立了老年人学习教育机构,其中比较显著的就是老年大学,一般都是以社区教育机构或者是基层老年教育机构为主导力量。自此之后,老年人的入学率逐年上涨,一些硬件设施良好、体制健全以及教育质量较高的学校逐渐脱颖而出,成为老年大学当中的示范院校。这种发展从城市逐步走向了农村,覆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老年教育网络。

第二,彰显个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政府通过相关政策的颁布,旨在激发老年人的工作激情,让他们在更多的领域和层次,通过各种方式挖掘自己的潜能。从2004年开始,我国各个省市派遣医学方面的老年专家深入到相应的县镇村庄,对广大老百姓进行无偿性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并且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得到了群众的强烈支持和赞扬。在农业方面也同样有发展,通过老专家对农作物培养技术的亲授,农村作物的收成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因此有所提高。一些城镇还成立了老年人才交流机构,经过多年的建设,基本形成了完备的退休人才数据库。

第三,积极参加老年活动,得到身心的愉悦。经过多年的发展,各个省市老年活动机构的数目和规模都得到了较大的扩展,参加活动的人数也与日俱增,积极开展了很多大型的老年人活动,其中包括一些合唱活动、广场演出、文艺献演、大型运动会以及文化艺术节等等。这些活动都展现出了老年人的个人风采,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使得老年人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身心更加愉悦舒畅。

2.“文化养老”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面临着发展失衡的困境。城市和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也有一定的距离,对于文化需求的认知以及所形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会各不相同,所以,不一样的地区文化养老的发展状况也各不相同。有一些地方因为政府的支持力量薄弱,运作资金明显不足,养老服务体系也不够完善,很多项目都没有落实到位,甚至有的都没有开展过,对老年人的生活护理和精神关爱都做得很不好,“文化养老”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第二,老年文化供求关系失衡。一方面,因为受到经济以及资源等的限制,养老资源呈现出明显不足,使得文化养老的普及程度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文化养老的品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很多活动仅限于文体演出,缺乏一定的深度,比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人力资源的开发欠缺主动性以及老年人服务平台的搭建还未成熟等等。

第三,对于文化养老活动监督管理没有做到位。人们往往过分关注物质条件,而忽略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很多地方对于文化养老成效都没有考核标准,更谈不上相应的监督和奖惩机制。而且专门从事文化养老工作的人才相当缺乏,专业化的考核评断基本不可能实现,对于数据资料的收集也没有人能够很好地完成,这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年人的文化养老活动是非常不利的。

3.“文化养老”所采取的举措。

第一,大力拓展“文化养老”的宣传路径。积极鼓励电视广播开展老年文化的专题节目,影视文学等需要积极进行老年作品的创作,新闻报刊等做好老年报刊的编制,公共设施的建设需要把老年人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考虑,积极开展下乡献演等文体活动。

第二,进一步完善老年教育的网络建设。政府需要以更高的积极性投入到老年教育当中,动员全民力量,做好老年教育的宣传与组织工作,包括老年教育机构、社区文化教育中心以及老年网上学校的建立,力求建立与完善老年教育的网络体系。

第三,鼓励老年人积极投入到国家建设当中。通过搭建老年人服务平台,了解老年人的个人意愿,结合市场的人才需求,为老年人找到适宜的工作,使得他们能够学有所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贡献。

三、结语

经过一定的发展之后,我们国家已经在文化养老的方法以及模式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同时还面临着一些难题,尤其是在老年文化宣传以及教育网络建设这两个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建设与完善。相信通过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最终一定会实现“文化养老”的远大目标。

参考文献

[1]唐晓英.传统文化视阈下我国社区文化养老方式探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2)

[2]王红涛.宽容理念——“文化养老”的理论基础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8)

[3]杜丽霞.文化养老——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方法[J].商情, 2011, (05)

传统养老文化 篇8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 其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 是我国古代解决养老问题的道德和行为准则。从敬养上分析,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即敬亲、奉养、侍疾、善终。用孔子的话说:“生, 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通俗地说, 孝就是“养老、敬老、尊老、亲老、送老”。

一是敬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 没有敬和爱, 就淡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这也就是说, 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 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 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 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 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

二是奉养。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 即赡养父母, “生则养”, 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 这一点非常重要, 孝道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

三是侍疾。老年人年老体弱, 容易得病, 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 要及时诊治, 精心照料, 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

四是善终。《孝经》指出:“孝子之事亲也, 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 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 五者备矣, 然后能事亲”。中国人往往把身后事看得很重, 在丧礼时要尽各种礼仪。

传统孝道中的养老思想十分丰富, 其中既有传统美德的凝结, 也有旧文化的积淀[1]。在当代, 提倡孝道并不意味全盘继承, 应对传统孝道进行科学的认识与评价,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抛去封建因素, 但无论如何, 尊老、敬老、养老仍然是我们应具有的传统美德, 在孝道逐渐弱化的今天, 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一定保障作用。

二、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养老面临的挑战

养老问题的实质是由谁来提供养老资源[2], 现阶段中国农村的养老模式仍然是以“崇老文化”为基础的家庭养老为主, 依靠家庭成员提供全部的养老资源, 以道德力量行孝为支撑, 但随着工业化的加快,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农村传统孝道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中国农村的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种种挑战。

㈠“土地养老”功能的弱化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冲击传统的小农经济条件下, 土地是农民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谋生手段, 也是农村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 可以说土地是家庭养老的基础。但是在日益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对传统家庭和伦理道德的冲击日益强烈, 人们对小家庭的偏好和对大家庭的淡漠成了普遍现象, 依赖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来维持农村家庭养老的可能性受到冲击。在当前中国农村, 成年后的子女大多会与老人分家, 分家后如果距离远, 与老人的联系是非常有限的, 而依靠土地获得经济收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投入, 活到老干到老则是现在许多农村老年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甚至有很多年过70岁的老人还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如果没有子女的帮助, 一旦他们丧失劳动能力, 不能从土地上获得收入, 生活风险和困难程度将会很高。

㈡计划生育政策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传统的“养儿防老”功能得以发挥, 主要是基于家庭中子女的数量、子女经济支付能力、子女闲余时间的多寡和文化伦理等因素。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 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庭为本位的血缘亲情社会, 它以父权系统和孝道观念为主要特征, 在这种社会里的以血缘关系组成的大家庭中, 家长无疑居于统治地位, 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作为子女必须孝敬父母, 服从家长, 克尽孝道。但是随着工业化的加速以及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农村家庭规模小型化的趋势愈来愈显著, 使家庭结构形成“四二一”格局, 即一对夫妻要赡养四位甚至更多老人, 同时出现了社会学家所说的“重幼轻老”的代际倾斜, 改变了“父慈子孝”、“尊老爱幼”的传统代际关系模式。社会资源从老一辈转移到年轻一代手中, 哺育和反哺育这一环节出现了断裂现象, 一家人的希望完全转移到了下一代身上, 而漠视对父母等老一辈的关心和照顾。

㈢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农村人口流动显著增强。人口流动的加剧, 许多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镇打工或从事其他非农产业, 应该说这对提高家庭经济收入是很有帮助的, 同时也提高了家庭养老的经济支付能力, 能够更好的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但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也带来了农村老年人与子女在生活上的时空分离, 长期以往, 父母与子女的感情纽带有可能会变得松弛, 由此带来的是子女孝道的下降, 老年人精神慰藉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另外, 农村青壮年大批涌向沿海发达地区, 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民工潮”, 而家里却往往只留下妇女、小孩与老人。妇女一方面照顾小孩, 一方面还要承担繁重的体力活, 就无法及时的了解到老年人的衣食住行情况和健康状况, 所以很难保证对老年人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㈣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转变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村的交通、通讯也越来越发达, 与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信息渠道也越来越广, 农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年轻人在外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信息的影响下, 崇尚年轻、张显个性、追求利益等价值观念也潜入到了农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活方式的变更使许多人不再依赖家庭, 人们不再像从前那样看重家庭和个人的责任, 而更注重追求自己的成功和个人的幸福, 因此他们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逐渐淡化, 传统孝道观所极力推崇的尊老、敬老、养老的价值观念也日渐淡薄。另外, 思想的开放, 年轻人更加注重追求个人价值, 传统的“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的观念已经丧失了它的“根据地”, 不再流行。孝道的弱化, 使农村的主要养老方式即家庭养老面临巨大的挑战。

三、传统孝道对于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现实意义

敬老、养老观念的淡漠使子女经济上不愿赡养、生活上不愿照料老人, 更不愿从精神上慰籍老年人, 农村养老问题存在巨大危机, 处理不好还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在目前家庭供养老人出现困难, 而社会化养老制度又未形成的情况下, 以社会舆论的力量强化养老尊老的习俗, 这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所以在新时期弘扬传统孝道文化的积极因素仍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㈠有助于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千百年来, 安度晚年、老有所养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老有所养”、衣食无忧是老人生活最基本的保障。我国老年人的基本需要是经济上赡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 因此这三方面也是子女行孝的基本方面。换句话说, 孝顺父母既包括态度上尊敬父母, 也包括在行动上善事父母, 即从经济上和日常生活上做有利于父母的事。当前中国的老年人口70%以上还生活在农村, 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保障能力还比较低,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必须依靠家庭成员的扶助而安度晚年。他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 生活上的照料, 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孝经》指出:“孝,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人之行, 莫大于孝”;“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孝子之事亲也, 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 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五者备也, 然后能事亲”。既阐述了孝之天经地义的地位和孝为道德之本的重要, 又提出了孝的具体行为方式, 要求为人子的做到敬爱父母, 奉养双亲, 生病当医, 死则当哀, 祭则虔敬。“孝为百善之首”, 中国人以“孝”为人伦之本, 通过行孝实现未成年人和青壮年人对已衰老的成年人的尊敬、奉养和一种对弱势方的关怀, 让农村老人的衣食住行能得到保障, 生活能得到照料, 精神上得到慰藉, 使他们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㈡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地位, 维护其合法权益在实际生活中, 面对着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 有些社会问题日益凸显,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老年人的年龄歧视。在一些青年人心中, 老人是包袱、累赘。由于一些人的价值观、道德观的滑坡和法制观的淡薄等原因, 在家庭中老人的地位也变得无足轻重, 更有一些不肖子孙, 不但不尽赡养义务, 反而虐待打骂老人, 掠夺老人财物, 干涉老人婚姻, 侵犯老人的合法权益。此类令人发指的情况, 农村尤甚于城市。为此联合国召开的世界老龄大会发出了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的呼吁, 要求人们公平友善的对待老年人, 和老年人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从全国来看, 老年人由于孤独、饥寒、疾病、受虐导致的自杀现象时有发生。2004年3月“预防长者自杀”亚太地区会议在香港召开, 会议资料显示, 根据保守估计我国每年有25万人自杀, 200万人自杀未遂, 其中55岁以上的人占了20%, 特别是农村老年人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5倍。在我国老年人自杀原因中, 家庭矛盾引起的急性人际冲突是一个重要方面, 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很多人不懂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有些人不愿意或者无力与自己的子女打官司, 自杀成为他们无奈和也是最后的抗争。

以上情况, 触目惊心, 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那些违法犯罪的不孝之人绳之以法, 自然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但在家庭矛盾中, 更多的情况缘于道德范畴, 只有大力弘扬孝亲敬老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使做儿女的自觉尽到责任, 才是更为积极有效维护老人合法权益的办法。

㈢有助于农村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孝慈之道, 又通于政治上、社会上人与人之关系”[3]。从本质上说, 孝文化所涉及的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家庭伦理关系的处理。孝文化可以直接调节家庭关系, 促进实现家庭和谐。然而, 由于人们各自的生活条件、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存在着差异, 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取向, 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之间存在着矛盾, 家庭之间、长幼之间、老年人与青年人之间也存在着矛盾, 因此正确地解决这些矛盾,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要工作。弘扬孝文化的功能和目的之一就是理顺情绪、化解矛盾, 调节人际关系, 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孟子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 把人们对父母之爱, 延伸到“敬天下为人父者”, 使孝的内涵由孝敬父母扩展到尊重长者、关爱老人, 继而发展到“继先祖之志为孝”。必须用道德来调节家庭关系, 使敬老、尊老、养老的伦理观念扎根于家庭, 风行于社会, 成为人们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1]。

总之,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 在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经济实力有限, 还不足以完全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保障的时候, 对传统孝道进行批判的继承, 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潘剑锋.论传统孝道中的养老思想[J].学术交流, 2007, ⑷.

[2]李辉.论建立现代养老体系与弘扬传统养老文化[J].人口学刊, 2001, ⑴.

杨绛们的文化养老 篇9

优雅的活在人生边上

代表人物:杨绛、文杰若、冰心、奥黛丽·赫本等

有人因不灭的好奇心不老,有人则因平淡的心境长寿。新中国建国后的第一代女知识分子们如杨绛、冰心、文杰若大多长寿,她们的老年生活则堪称“优雅”二字。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著名学者、作家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中这样写道。岁月静好,2013年7月,也迎来了她102岁的生日。

102岁,对于她,对人生,算不得什么耀眼的里程碑。杨绛只这么形容生死和老去: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散了。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南沙沟,一个属于国务院的宿舍小区,全是三层楼的老房子,安静得能听见鸟鸣。几百户中惟一没有封闭阳台的寓所便是杨绛的栖身之处,为的是“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如今生活中的杨绛几近“隐身”,低调至极,专心治学,几乎婉拒一切媒体的来访。

高龄的杨绛保持着干净、整洁的生活习惯,每日阅读,严格控制饮食,少吃油腻,喜欢买大棒骨敲碎煮汤,再将汤煮黑木耳,每天一小碗,以保持骨骼硬朗。杨绛每天用枸杞西洋参泡茶,还习惯每日早上散步、做大雁功,时常徘徊树下,呼吸新鲜空气。年岁大了,又改为每天在家里慢走7000步,直到现在还能弯腰手碰到地面,腿脚也很灵活。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管士光于杨绛102岁生日时前去探望过杨绛,据他称,杨绛蓝色的棉布短袖衫,已近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乱,时常戴着眼镜,用小楷一行行抄写钱钟书先生的《槐聚诗存》。杨绛特意嘱咐管士光:“学校很忙,生日就不要去看她。”

年轻时惊艳一时的影星奥黛丽·赫本则用慈善的方式优雅的老去。1988年,59岁的赫本作为联合国的亲善大使多次赴非洲开展慈善与救助活动,与贫困儿童共处,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与爱戴。

冰心一生与儿童为伍,爱一切小生命,小动物,尤其爱猫。她喜爱玫瑰花,养猫、侍花让她怡然自乐,心境开阔不少。晚年,有人再三探问她长寿奥秘,她如此回答说:“我确实没有特别的养生之道,就是性情豁达一点,从不跟人计较。生命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十几年前,我说过,生命从80岁开始。”

揣着明白当糊涂:季羡林们的文化养老路径图

代表人物:季羡林、巴金、沈从文、金庸等

有人说,当如张爱玲那样优雅地老去;有人认为,当如钱学森般硕果累累地老去;而事实上敏感多思的文人之所以能够长寿大多都是因为渗透了洞明世事的透彻和敦厚的性格。

敏感多思的性情如果遭遇世事坎坷往往就是文人的一道坎儿,而如果迈过这道坎儿,往往也就心境透彻、静养顺世——季羡林、巴金、沈从文都是这种典型。

巴金曾是十年文革中第一批受冲击的文人,1967年9月18日,63岁的他被红卫兵非法揪到上海江湾,在《随想录·五十五·赵丹同志》记有:“准备26日开批斗大会一两天,我晚饭后照例在门前散步。”1969年末至1971年间,将近70岁的沈从文被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改造,造反派们常用糨糊把标语贴在他的背上,对他进行批斗。

即使如此,沈从文在咸宁时给他的表侄画家黄永玉写信说:“这里的荷花真好,你若来……”身处此境。他一砖一瓦地堆砌起《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老很悲哀,如易折的萑苇,每当一次风吹过时,皆低下头去,然而风过后,便又重新立起了。”这是沈从文的话。

1995年,71岁的金庸做过一次心脏搭桥手术,手术痊愈后,金庸依旧不消停,还戏称自己“永远是武侠小说里的少年呆子段誉”,每日绕圈快步疾走50分钟左右,使自己“呼吸急促”和“出汗”;坚持深夜写作、阅读,直至清晨,“71岁把自己当17岁使用”就是他对待老去的态度。

“银发”杨振宁们的情爱革命

代表人物:杨振宁、默多克、王蒙、王尔德等

用恋爱实现自我是不少名人到了老年亦不放弃的行动原则。近日,现年82岁的默多克与邓文迪的离婚案轰轰烈烈的画上句号。而默多克的三段风流婚姻史亦成为话题。默多克于1956年与第一任妻子帕特结婚,生下长女普鲁登斯后于1967年离异。同年他与19岁的爱沙尼亚裔天主教徒、《每日镜报》记者安娜结婚,生下女儿伊丽莎白和两个儿子拉克兰、詹姆斯。

1999年6月25日,与安娜的离婚协议生效仅17天后,68岁的默多克迎娶了力排众议与小自己37岁的邓文迪结婚。默多克曾说与邓文迪的这段婚姻“让自己年轻了30岁”。

为此一度引发了家族内部激烈的纷争。邓文迪为其生下两个女儿格蕾斯和克洛伊。

按照默多克的理论,人是因为丧失了好奇心而老的,与他观点类似的还有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渡边淳一曾经到日本一所养老院去作调查采访,那所养老院就积极鼓励那些互相爱慕的男女尽量地生活在一起。“活到老,爱到老,一个人无论到什么年龄段都可以恋爱。”渡边淳一积极提倡“肌肤相亲”——以手抚摸肌肤,就是治疗手段。因为这是最简单的也最深奥的,不需要任何语言的交流方式。对异性充满好奇,是他们对自己“抚疗”的一个手段。

纵观国外,艺术大师们通常会追逐着年轻的肉体和爱情,72岁的毕加索遇见27岁的情人杰奎琳·洛克;66岁的杜拉斯遇上了27岁的安德烈扬;出轨后的老年王尔德更有着一个给他灵感的“太阳般”的小情人波西……

“爱情是我生命中唯一的氨基酸,没有它我就会枯萎。”66岁的杜拉斯从来没认为哪段恋爱是自己的最后一段恋爱。而大洋的另一岸,中国,近年也常有“老年情爱革命”发生。2004年,时年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女硕士翁帆结婚,这桩年龄相差54岁的老夫少妻婚姻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各种评论铺天盖地。但实际上,他们两人在生活上可以互补。翁帆为杨振宁苍老的灵魂带来青春,杨振宁则给了翁帆热情与智慧,这样的结合一直和谐持续至今。

2013年10月份,妻子去世一年的作家王蒙再婚。与新夫人的结合让他不禁在书中欢呼:“我完全没有可能独自生活下去。三娅的到来是我的救助,不可能有更理想的结局了。生活万岁,青春万岁,爱情万岁。”“我还活着就要做活人的事情。”王蒙说。

传统养老文化 篇10

一、现状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 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总人口350万。据统计, 十堰市目前有60岁以上老人44.91万, 占全市总人口的13.38%。其中, 十堰城区60岁以上老人12.89万, 占城区人口数的16.5%, 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12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这表明, 十堰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二、市、县、乡村文化养老的典型经验与探讨

1. 群体互动满足城市文化养老需求

今年8月, 由十堰市老龄办与市文体局共同举办的十堰市第一届中老年才艺大赛就是通过中老年朋友自发广泛的参与, 充分发掘中老年朋友自身拥有的各种才艺, 为大家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和相互学习交流的良机。这个活动提醒了人们对老年精神文化生活的高度重视, 营造了促进老年人健康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提高了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 全面展示了当代老年人热爱生活、蓬勃旺盛、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和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欣逢盛世精神爽, 老树逢春更著花”。老龄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 坚持“老有所乐、文化养老”的老龄工作方针, 使这次活动起到带动作用, 这种“文化养老”理念和典型经验十分及时, 体现了养老理念的与时俱进。

近几年来, 十堰市城区和各县市城镇街道办事处, 涌现出了一批老年秧歌锣鼓队、武术健身队和琴、棋、书、画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带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 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茅箭区12个街道办事处30多个居委会, 都有社区文化活动场地, 每天早晚开展社区文化活动, 为构建和谐社区增添了活力。

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文化养老”应成每位老人的基本福利。要真正实现这一愿景, 亟需政府统筹谋划, 相关部门联手协作, 配套措施及时跟进。譬如:政府需出台灵活机制和优惠政策, 开放公共服务领域, 满足老人健身、娱乐之需;健全制度、完善措施, 跟踪保障老年人的活动安全等等。为此就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 搭建文化养老平台, 这个平台应当由政府、社会组织、家庭应结合自身实际, 积极为老年人“文化养老”组织、实施、创造条件, 在满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前提下, 逐步改善“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的环境, 最终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学有阵地, 乐有载体”。文化养老体现方式多种多样, 老人们要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养老方式。

2. 地域特色保障农村文化养老

随着党的富民政策的逐步贯彻落实, 十堰市农村文化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农村文化养老建设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十堰市是湖北民俗文化资源大市和富矿, 是我国中西部结合部古文化沉积带颇具代表性的一个地域文化点, 全市农村文化底蕴丰富, 博大精深。

近些年,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不断发展, 房陵文化、武当文化、汉水文化等民俗民间文化挖整抢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房县农村会唱民歌、会讲民间故事5万余人;有民间唢呐手300多人;有民间打击乐班子200多个, 民间乐手2000多人;全县挖整民歌3万多首;己编辑《房陵锣鼓歌》《门古寺民歌》等5本书, 郧西县己编辑民歌5本;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也收集编辑了一批武当文化丛书。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促进了十堰农村民俗民间文化的传承, 也为农村老年生活增添厚重的一笔精神财富。

老年人做为乡村民间艺术团队的主力, 主要是参与婚丧嫁娶 (红白喜事锣鼓班子) , 他们亦农亦艺, 各县市区城区及重点乡镇还涌现出了一批专业民间艺术团队, 既弘扬和传承了鄂西北地方特色的优秀民间文化, 又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郧县有130多支农民自发组建的农民演艺队, 房县有5个乡剧团, 自编自演, 走村串院, 表演民间花鼓、民间小戏、唱民歌等, 为农村文化养老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在十堰市农村文化建设中, 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以歌和讲民间故事, 寓唱于教, 寓教育人。弘扬中华传统文明, 启迪教育人们构建和谐社会。如《劝君要行孝》《家和万事兴》《和为贵》《妯娌劝和》《孝敬公婆》等内容的民歌和故事, 使优秀传统文化和孝道理念得到宣传和弘扬。还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船灯、民间演唱歌颂孝道文化、尊老奉亲、和谐家庭等, 于歌于乐, 于歌于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中。

十堰市命名首届“民间艺术大师”, 经各地推荐申报, 确定的“民间艺术大师”有5位都是古稀以上的老人。十堰市大力支持和鼓励民间艺术大师开展民间技艺传承活动, 推动了全市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其中, 对艺人们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 他们都是文化养老的践行者。其中民歌大王姚启华老人每年开展培训传承活动在6次近百人参与, 义务参加各项文艺活动760多场次。先后被韩国、法国及国内26家电台和49家新闻媒体报道, 2009年他所唱的民歌被美国好莱坞影视城拍成圣山下的民歌专题片, 用7种文字语言在国内外播出, 被专家称为民歌活化石, 他为灿烂优秀的吕家河民歌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诚如郧西三弦传承人查茂华老人所说:“我现在要与时间赛跑, 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 为社会、为人民留下更多的文化财富, 这也是我创作的精神支柱”。由此看来文化养老对提升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各县市区还结合推广竹山县创建“十星级文明农户”经验, 将农村文化建设与创建“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结合起来, 推动文化养老的发展, 把实施“扶贫、信用、生态、文化、平安、健康六大工程”作为创建的载体和手段, 坚持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并在评选“十星级文明农户”的基础上, 开展“十佳村民”“十佳婆媳”“十佳丈夫”等评选, 把农村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具体的创建活动之中, 使农民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 以倡导文明乡风。这些举措为文化养老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因农村空巢现象和留守现象比较严重, 加强孝道文化的宣传教育是现阶段农村文化养老的关键一步棋。

目前新农保的实施解除了农民的养老之忧, 切实保障了农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 缓解了养老高峰期的压力, 参保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加之法律援助中心努力为弱势群体提供的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使得农村老年人有了文化养老的现实途径和保障, 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 农村文化养老这个系统工程将会在政府的作用下, 健全政策、深化体制, 积极探索出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文化养老模式。

上一篇:文件控制体系下一篇:产品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