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伦理文化(精选12篇)
传统伦理文化 篇1
前言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会计领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大众对各种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甚至国家政府部门公布的经济数据表达了普遍的困惑和怀疑。加强会计人员的伦理教育应从在校大学生抓起,会计伦理教育应作为潜在会计从业者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传统文化所蕴藏的人文精神,对于会计伦理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百行以德为首”,道德是人所有的品行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当前,受各种原因的影响,我国会计领域出现了会计造假,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会计行为人道德意识淡薄、道德意志薄弱,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等不良现象。由于会计活动及其活动结果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不仅影响了会计执业者的声誉,也严重破坏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有效运行产生了重大干扰。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从教育的层面看,教育对传统文化道德的忽视是一个重要诱因。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并把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作为当前我国文化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之一。从传统文化和伦理教育的角度,对会计人员或未来会计从业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进行反思,是加强会计伦理道德规范建设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会计伦理失范的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中国通过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社会道德失范问题却日益成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不吻合的一种不和谐现象。可以说,重塑道德伦理规范对于现阶段我国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会计领域,从业人员对会计伦理的理解程度总体不高,会计从业人员对自己的职业信心不足,会计造假现象严重,会计人员缺乏独立性,一部分人对会计造假现象麻木、认同,缺乏会计职业道德意识。
这种现象是社会道德失范问题在会计领域的突出反映。随着国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逐渐呈现出消费社会的特征,炫耀性消费、即时性消费、奢侈品消费成为突出的社会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代人逐渐呈现出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认为的“单面人”的特征,只知物质享受而丧失精神追求,只是被动接受而没有主动创造。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些人简单地把市场经济等同于“一切向钱看”的经济,进而出现了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社会道德败坏和沦丧的不良现象。社会道德和文化息息相关,一些道德失范现象反映出当代中国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有断层,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一些好的精神,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弘扬和继承。很长时间以来,在反思过去的同时,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采取了偏激否定的态度,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人传统道德的文化基础,导致人与人关系冷漠、民族虚无主义泛滥。可以说,社会领域出现社会道德责任感下降、人与人之间不信任现象,不仅仅是人们的精神空虚,更是缺乏核心文化价值观的引领。从这个层面看,会计伦理失范的原因,最重要和关键的就是要在传统文化中找寻伦理道德命题。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会计伦理教育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从身体上、心灵上关注着人与人的价值,还理智地关注着人与自然及社会,并以道德伦理的形式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道德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正是这一人文精神引领着中华民族,形成了灿烂的文化和优良的民族传统。如张立文认为:“中华和合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和合包涵差异与和生,存相与式能、冲突与融合、汰劣与择优、烦恼与和乐等五大义蕴,进而指出和合人文精神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等五大原理应成为21世纪人类最大原理和最高价值。”
传统文化是我国重要的会计环境,在会计伦理的建设过程中照搬西方模式而回避传统文化的影响是不现实的。纵观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经典的伦理文化,对于会计职业的伦理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如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仁义、诚实守信、实事求是、公而忘私等等,都被运用到会计职业,理应成为会计从业人员的高尚品质和自觉追求。
如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儒家要求人们返省内求,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目的在于强调互相为对方承担责任和义务。儒家把“仁”概括为人的道德的最高原则,认为其他的具体道德准则都是由“仁”衍生出来的,“仁”的根本含义就是爱人,并推人及于万物。仁表达的意向具有群体性:道德伦理,亲善、和谐、爱人。所谓“博爱之仁”,即对他人、对社会、对整个自然界都要有一种爱心。用“仁”这个基本范畴将其他的道德规范统率起来,爱人的道德意识也就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体现在具体的道德规范和礼仪之中了。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若己”,“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道家反对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作为统治者一定要“少私寡欲”,为百姓着想,“以百姓心为心”。用这些思想来审视会计伦理的“九个层次”,即“伦理意识、伦理规范、伦理活动;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关系、与自身之间的伦理关系;既往伦理、现世伦理、理想伦理”显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仁爱”和“兼相爱”思想,对于建构会计道德教育、会计道德评价等会计伦理的实施机制具有积极意义。
再如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完美人格的道德前提,也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精神纽带。儒家主张“民无信不立”的诚信观以及“见利思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义利观,主张诚信不仅是立人之本,而且是立国之本,是治国的重要政治原则。“诚信”更是会计行业的立身之本,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对于会计人员来说,在工作中要以诚待人,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数据要真实、正确,同时要严密保守因工作关系获取的机密,这些都需要树立“诚信”意识。要解决会计诚信缺失的问题,最重要的办法就是加强会计诚信教育。因此,用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加强会计伦理教育,对于大力营造市场诚信道德文化环境,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觉守信意识,弘扬以诚实守信为荣、假冒欺骗为耻的道德观念,确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会计伦理道德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先秦诸子中的法家主张通过法律抑制人们的私心,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对于在会计伦理教育中加强法制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灌输在校大学生既遵守道德约束,又敬畏法律和制度的潜意识。
三、在会计伦理教育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缺失是造成会计伦理失范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会计伦理建设就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同时,传统文化也为会计伦理教育提供了内涵深厚、历久弥新的人文精神,理应成为会计伦理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孟子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要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树立会计伦理意识的重要基础和社会环境。道德认同的发生和完成离不开一定的道德环境,良好的道德环境有利于道德主体进行道德认同。“物欲的膨胀、精神的匮乏和人情的淡漠,使现代人在现实社会中迷失自我,当前中国的人文精神正面临失落的境地。因此,关注人本身、实现人文精神的回归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会计伦理意识的树立归根结底是文化问题,与文化环境息息相关。要将传统文化的精华自然地融入校园文化的各个构成环节之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使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中感悟人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精神,进而树立良好的会计伦理道德。
(二)把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教育内容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会计类专业教学,仍然存在伦理道德教育与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教育相分离的现象,会计伦理道德教育课程建设相对薄弱。因此,要把品行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改进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内容和方式,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科学、合理、优秀的教育资源,充实会计职业伦理教育课程教学。既要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性善、诚信、仁爱和德教为先的价值观都是构建会计伦理结构的重要伦理资源,也要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如有人认为“儒家‘私德至上’的伦理观念是导致我国会计伦理诸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通过教育,以适当的方式或现实案例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感悟和理解传统道德思想,不断提高道德反映灵敏度,进一步强化良好的道德品行。“只要有社会生活,就有道德规范,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就要有道德规范的认同。”挖掘传统文化,把其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将有助于进一步增强社会的道德认同感。
(三)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形式
道德教育作为一种价值教育,是一种价值劝说和引导,人们对道德行为准则和评价标准的接受,不仅需要个体的思虑、选择,更需要个体的自觉接受。因此,会计伦理教育不能靠单纯的说教,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挖掘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和定义的阐释。要采取多种教育教学形式,使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和会计伦理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以案例为主的方式,不断挖掘和丰富会计领域缺失传统文化的表现案例,通过典型案例来解释会计行业中的伦理原理。在理论教育中,采用音像、声音、图片等教学资源,以学术研讨、小组辩论、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形式,切实增强教育的感染力,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教学了解会计职业中会计伦理的重要性,了解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选择原则。
总之,加强会计伦理教育是优化我国会计行业环境,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措施,会计伦理失范与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忽视有着紧密的联系,要积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伦理资源,努力提升会计伦理道德水平。
传统伦理文化 篇2
社会转型催生了传统一体化社会格局的逐步解体.社会伦理要求因为文化转型的不同步而缺乏支撑,难以发挥作用.现代社会格局及其伦理要求与传统文化及其规范之间显现出摩擦和冲突.社会伦理在文化断裂中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困惑.
作 者:刘怀光 刘巧凤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河南,新乡,453007刊 名:呼伦贝尔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LUNBEIER COLLEGE年,卷(期):15(5)分类号:B82关键词:现代伦理 文化断裂 传统文化 文化依托
传统伦理文化 篇3
关键词 传统伦理:道德;文化
我国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把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问题,其前提是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进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凝聚一个民族的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在新阶段,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应从学生抓起,充分发挥中国传统道德积极进步的作用,首先就要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内容:
在我国,传统道德主要指的是儒家道德,其创始人是孔子。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他从自己的政治理念出发形成他全面系统的道德思想。他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
“仁”是孔子道德思想和道德学说中的核心概念,“仁”的含义最基本的解释是“仁者人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就是说要把人当人看,而且要爱人,在孔子看来“仁”是社会规则和人文精神的基础,学生爱家人,爱同学,爱老师,才能创造和谐家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董仲舒根据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出“三纲”《春秋繁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 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常”《举贤良对策》说。宋元时期 ,人们在管子的礼义廉耻上,配以孝悌忠信,就成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
张岱年先生在《道德与文明》1992年第3期上发表文章,在总结传统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九个主要规范:公忠、仁爱、诚信、廉耻、礼让、孝慈、勤俭、勇敢、刚直的“九德”。
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罗国杰主编的《中国传统道德》的多卷本《规范卷》中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分为四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道德规范,有公忠、正义、仁爱、中和、孝慈、诚信、宽恕、谦敬、礼让、自强、持节、知耻、明智、勇毅、节制、廉洁、勤俭、爱物;第二部分是职业道德规范,有政德、武德、士德、民德、商德、师德、艺德;第三部分是家庭伦理规范,选取了三个最主要的方面,它们分别是关于亲子关系的规范,关于夫妻关系的规范,关于长幼关系的规范;第四部分是文明礼仪规范,分别是尊老敬贤之礼,接人待物之礼,仪态言谈之礼,庆典婚丧之礼。
这些道德规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中国封建社会道德的纲目,道德规范体系,充分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在人类道德文明上的智慧和贡献,当然,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又具体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要求,成為统治阶级实现统治的有效工具。所以,对待中国传统道德规范既要继承也要批判。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特点 :
第一,历史悠久,良莠杂陈。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政治性明显,它必须服从并服务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要让学生有所鉴别,融入社会主义道德观。
第二,紧密结合社会政治,服务于宗法等级制度。与社会政治紧密结合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另一基本特征。这一基本特征,反映了先哲们所具有的自觉为社会政治服务,为社会的安定和谐服务的务实精神,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有两个基本特点,一个是宗法制度,一个是等级制度。在中国社会中,家庭是一个最基本的单位和社会细胞,在一个“家”中,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之间的血缘关系,还有主人与奴仆之间的社会政治关系。社会治理得如何,从一定意义上说,其关键在家。
第三,入世尚仁,重义轻利。任何社会都需要用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引导人们如何为人处事、如何在社会中共同生活。“仁者,爱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以及“恭、宽、信、敏、惠”等都是人情世故。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坚持其入世性质的同时,却又在世俗生活中尚义不尚利,提倡先义后利,以义制利。孔子告诫人们要“见利思义”,见到利益要想到道义,只有通过节制人对利欲的追求,自觉“存义去利”,才能保持国家清廉和公平。
这就形成了中华民族在现实生活中特有的义气:对国家民族——尽忠义,对父母长辈——行孝义,对亲人——重情义,对朋友——讲信义。人们义不容辞、见义勇为、伸张正义、施行道义直致舍生取义。“为义”已成为整个社会道德的重要信条,“舍生取义”的高尚境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国捐躯、为民献身。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篇4
(一) “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的哲学思维
整体和谐的生态观有着古老的渊源。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 哲人就强调要谋求天地人和谐的这种整体的哲学思维。儒家生态观念的基本出发点是“天人合一”。孔子《中庸》说:“万物并齐而不相害, 道并齐而不相悖”, 把人与自然的发展化看作是相互相成的和谐、平衡运动。孟子把“诚”作为一道德概念, “诚身道, 不明乎善, 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 之道也;思诚者, 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 。汉代董仲舒也认为天、地、人三者是合而为一”的, “事各顺於名, 名各顺於。天人之际, 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名号》) , 并提出“三者相为手足, 不可一也。” (《春秋繁露·立之神》) 儒学在强调“天人合一”的同时, 承认自然界有其自身独立的运行规律。道家思想以“道”为基础强调“天人合一”, 认为这种统一是道、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在道家思想体系中, “道”有多重含义, 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也是万物运行的规律和人们的行为准则, 因此老子以“道”的概念讲天、地、人组成一个整体, 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本体,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老子》) , 强调道生万物人天同源。庄子, 则在进一步发挥老子“道”的基础上, 提出了人和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 即:“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认为人不是自然的主人, 和其他事物一样, 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当然, 古代哲人强调世界整体有机和谐的目的在于刻意追求和谐的人生之道。但不管怎么说, 他们所创造的这种整体和谐思想价值理念, 对于重新审视认识人与自然关系, 对当前包括环境污染在内的全球性生态恶化现象, 是有导向意义的。
(二) 仁爱万物的生态伦理准则。
中国古代对尊重生命、仁爱万物的伦理思想具有普遍的认同。儒、道、佛都有惜生、爱生的慈善情怀。仁爱万物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重要准则。儒家思想不仅提倡“仁者爱人”, 而且认为对待天地万物也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孔子认为, “伐一木, 杀一兽, 不以其时, 非孝也。”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篇》) 表达了他对万物所持的善待态度。孟子对仁爱思想做了进一步发挥, “君子之于禽兽也, 见其生, 不忍见其死;闻其声, 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梁惠王上》) 。汉代的董仲舒更是明确地把道德关怀从人的领域扩展到自然界, 他说“质于爱民, 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 奚足矣谓仁?” (《春秋繁露·仁义》) 儒家伦理从爱人到爱物, 天不违人, 人不违天,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张, 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爱上升到人们道德要求的最高层次。道家虽然没有提出专门的保护动物的伦理思想, 但它也反对“动物的存在是为了给人提供肉食与方便”的自然目的论思想, 认为“天地万物, 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 (《列子·说符》)
(三) 天道与人道的一致、“道法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古代的持续发展思想以朴素生态学说为基础, 从国计民生及后代人的需要出发, 把发展生产同生物资源保护结合起来。庄子提倡“以鸟养鸟” (《庄子·至乐》) , 是要人们遵循自然法则。其次是恪守生态季节规律, 强调“顺时繁育”和山林川泽“以时禁发”。管子也说:“敬山泽林薮积草, 夫天财之所出, 以时禁发焉” (《管子·立政》) 。在《吕氏春秋·上农》中, 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规定得更为具体, 称为“四时之禁”, 在规定的季节中, 禁止随便进山砍树, 禁止割水草烧灰, 禁止打鸟猎兽, 禁止捕捞鱼鳖。《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记载古代制订的一年四季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守则。另外, 我们的祖先在生存斗争中十分注意改善环境与保护环境, 不能采用灭绝动物物种的工具和行为。古人历来提倡“仁爱克已”、“勤俭节约”、反对“暴殄天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就属于以神话传说形式流传下来的这一类活动。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保护环境者当数黄帝, 据《史记·五帝本纪第一》卷一记载, 黄帝“时搏百谷草木, 淳化鸟兽虫蛾, 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 劳勤心力耳目, 节用水火材物”。“俭”是老子推崇的一项重要品德, “俭”就是将人的欲望控制在“自然”范围之内, 以维持生态持续性和自然保护。
(四) 互惠共生, 利用自然
虽然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 人作用于自然的力量仍然是有限的, 但顺应自然、尊崇自然的同时也在注意利用自然。古代人很注重总结土地的自然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改造土地、更好地利用土地。所以在实际生产中, 就用耕耨、施肥、保墒等方法来提高土壤的肥力。《吕氏春秋》说:“地可使肥耨, 又可使棘。人肥必以泽, 使苗坚而地隙;人耨此以旱, 使地肥而土缓。”人与土地形成了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 这是一种生态农业, 它与现代机械化的石油农业、滥施化肥农药、破环土壤结构和自然生态平衡是很不同的。《荀子.富国》篇说:“多粪肥田, 农夫众庶之事。”《周礼.草人》对什么样的土壤该施什么样的粪肥, 也有明确的记载。“自然农法”的不施药、不除草, 采用的是以虫治虫、以草除草的古代方法。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就生动地记录了以步行虫治理粘虫的方法。 (《梦溪笔谈》第四三三条) 。中国古代早就种植绿肥的习惯, 绿肥不但是一种有机肥料, 而且是一种有效的除草剂。野草总是与农作物共生的, 但野草腐朽又可以改善土壤, 这在《祀胜之书》里已有明确的阐述。这是真正的利用生态规律———“道法自然”。
然而, 在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中, 人顺应自然、尊崇自然要远远大于改造自然的强度。现代工业文明兴起以来, 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和信心都迅速增加, “人定胜天”成为一个时代的口号。然而人类终究不能脱离自然而生存在自己制造的技术圈中, 自然仍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道法自然”的原则不可违背。中国古代的生态农业观及其生态文化意识是现代的生态文化建设中的智慧源泉。
(五) 渗透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
法制理念—————圣王之制
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不仅仅停留在伦理道德领域, 而且向法制领域延伸和扩展, 形成了渗透生态伦理思想的法制理念, 从而使生态伦理思想深入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 发挥更强有力的作用。在《六韬·虎韬》中记载中华民族最早的环境立法, 炎帝 (神农氏) 就颁布了保护生态的禁令“春夏之所生, 不伤不害, 谨修地利, 以成万物, 无夺民之所利, 则民顺其时矣”, 此即“神农之禁”。秦简《田律》规定:“春二月, 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 毋毒鱼鳖, 置阱罔, 到七月而纵之。百姓犬入禁苑中不追兽及捕兽者, 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 杀之”。《礼记·王制》“五谷不时, 果实未熟, 不粥于市;木不中伐, 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 不粥于市”, 这种将市场的间接管理运用于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法, 在农业文明时代具有比较切实的效果, 在今天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孔子在论述他的治国纲领时出于保护自然资源的考虑, 强调说:“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这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被认为是贤明君主的基本国策。董仲舒将自然现象与君王的德行联系在一起, 他认为国君作为一国之主, 对破坏天、地、人这个生态系统负有最大的责任, 并在他所著《春秋繁露·五行五事》中还列举了做君王的五大过错和“自然之罚”的种种迹象。而且保护自然资源的制度和法令也并没有因朝代的反复更替而废止。作为一个基本上是礼制的国家, 制定自然保护的法令并要求人们遵守, 那么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完善和遵守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
(六) 艺术生态观---田园诗的意境
提倡生态伦理的米克尔在他的《生命的喜剧》一书中认为:文学以人与自然的不同关系氛围三种传统:悲剧、田园诗和喜剧。悲剧英雄处在与自然力的冲突中, 如西西弗、普罗米修斯。西方文明是以悲剧发展起来的, 最终发展为掠夺自然环境辩护的“人类中心”论。对自然界的胜利是这种文化的目标。而中国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则与西方文学恰好相反, 田园诗精神是它的主流, 在田园诗精神的基础上展开其人文道德理想。《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集, 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它的第一篇《关雎》“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以河滩上的鸳鸯作起兴来歌唱男女爱情, 整个是个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从庄子开始, 道家的艺术观把自然之美作为美的最高境界, 这种审美观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中影响更为深远。东晋陶渊明是最杰出的代表。“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诗》第五) ,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在山月、清江的描写中抒发出对友人的想念。陆游的诗:“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夜半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唤起蛙声一片。”大自然的蝉鸣、蛙鸣、鸟叫与人类丰收的喜悦心情相映成趣, 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幸福是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密不可分的。中国文学艺术总的田园诗精神, 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重要方面。它可以进到青少年去感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热爱生活, 从而热爱自己的生存环境, 这些都是现代生态文化建设应该努力发掘的。
虽然,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生态伦理思想, 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学生时, 也要让他们搞清楚:第一, 对于其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既要有宏观眼光从整体上准确地把握其精义, 又要对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复杂内容进行具体的科学分析。第二, 对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有机整体思维方式, 要作一分为二的评价:一方面要肯定它是对世界本来面貌的某种真实的反映, 同时也要指出缺乏分析思维的笼统和模糊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 要正确地认识和宣传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 不要把它与分析思维、现代科技发展绝对对立起来, 而是要把二者统一起来, 以发展现代科技为手段, 创造更美好的“人化自然”, 争取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高级境界, 帮助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思维, 树立生态文明观, 从而较好地理解和践行科学发展观。
传统伦理文化 篇5
1 民族农耕文化类型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个多山地的高原省份,国土总面积中,山地占总面积的84%,高原占10%,盆地占6%,山多坝少。同时,云南气候类型多样化,各族人民交错立体地分布于高山河谷,民族构成多样性,分布有26种民族,是全国居住民族最多的省份。各民族在不断的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形成了很多优良的传统伦理道德。相较于中原的农耕文化,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气候类型,为民族农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地域差异提供了基础条件,使云南民族农耕文化也 呈现出多样性,主要有三种类型。
1.1 山地农耕文化
云南山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遍布高山深谷,少数民族中的绝大部分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如基诺族、拉祜族、德昂族、独龙族、怒族、傈僳族、布朗族和苦聪人等少数民族。在山地和丘陵地区,植被生长及再生能力强,降雨充沛集中,动植物资源丰富,但是众多的河流大多从山脚流过,很难引致山上,由于可供引用的灌溉水源比较缺乏,不适宜进行灌溉水田农耕,山地民族主要从事刀耕火种农业。刀耕火种是适应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因素的产物。刀耕火种地一般在坡度20°~50°不等的山坡地,很难甚至无法进行机械化或犁耕;耕地如果经过深翻深挖,进入雨季,坡地容易水土流失;深翻深挖或犁耕必然会使耕地中的植物根部受伤害,以后转入休耕,地表植被也丧失了恢复能力,山地民族非常注重保护地表植被的恢复能力。刀耕火种有别于毁林开荒,在砍烧林地时,砍小留大,砍树留根,虽然经过火的烧烤,一般不会伤及树根,在耕地进行休耕周期,地表植被能更新恢复,这也是这种耕作方式能否延续的前提条件。
1.2 梯田农耕文化
云南不同地区地形地貌差异非常显著,在山地,如果土质含沙量不大,能解决灌溉水源问题,很多山地民族从事山坡梯田灌溉农耕生产,如哈尼族、彝族、壮族、佤族等。依山势开辟出阶梯状的田地,引山泉自上而下灌溉或在高处建蓄水池,梯田从山脚逐层升高,直达山顶,梯田农耕是在充分利用山区特殊的地形、气候、植被以及水土资源等的立体性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的良性生态农业循环系统,是民族智慧的发明创造。梯田农耕是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如利用山势水流运送森林里的枯枝落叶,野兽的粪便等,它们是天然的肥料,这种施肥方式称为“赶沟”,既可降低森林病虫害又减少了火灾发生几率;人们把日常产生的灶灰炭屑、人畜粪便等垃圾集中在水塘里沤烂成肥,引山泉冲击水塘,顺势进入层层梯田的“冲肥”方式,完成施肥同时处理了生活垃圾。在梯田农耕民族的传统观念里,对与农业相关的自然物及自然现象充满崇敬,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节庆祭奠活动,如祭寨神、十月年、苦扎扎节等,自然崇拜客观上有效的保护了梯田的命脉水源林。
1.3 坝区农耕文化
传统孝伦理的本质 篇6
关键词 孝伦理 自然本质 生命 宗法本质 宗法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何为孝?《尔雅·释训》释:“善事父母为孝”;《说文》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汉语大字典》说:“金文‘孝’字上部像戴发伛偻老人。唐兰谓即‘老’之本字,‘子’搀扶之,会意。” 由此可知,孝的基本内涵是指子女对父母的善行。但如果我们继续对孝这一传统伦理观念追根溯源,就会发现,其内涵丰富,远不止此。
1 孝伦理的自然本质
孝伦理的自然本质在于对生命的珍视和热爱,它既有对于祖先生命的敬畏,也有对自己生命的爱护,更有对未来生命创造的热忱。可以看出,儒家孝伦理的自然意蕴充分展示了生命的本源、归宿与延续,体现了对生命的敬意。台湾学者曾昭旭先生把孝定义为:“吾人一切所作所为,都愿对往古来今的祖宗与子孙负责,以护持此继世不绝的大生命的心情,便叫做孝。”①孝伦理表现出中国人所特有的为家庭、为民族、为国家负责,为子孙万代造福的精神。一个人的生命所以有价值,就在于他把个人有限的生命,融入了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把自己看作是祖先文化理想的承载者。
孝伦理首先表现为对生命生生不息的肯定和对血缘关系的眷恋。孝伦理对生命的肯定体现在它对生命逝者的祭奠、对生命老者的尊敬、对生命壮年的珍视和对生命幼者的抚养。在对生命的现实肯定中,血缘凝结成了永远都割不断的文化情结和思乡情怀。这生命的长河奔腾不息,由此孕育出宗族的血脉和华夏不朽的文化,并在历史长河中凝聚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其次,从某种意义上说,孝伦理是人类亲代之间(或者说个体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具有普遍意义的相互保护机制。若将下辈报上辈养育之恩转换成年轻人报老年人养育之恩,则所谓下辈对上辈之还报不过是生命个体自身不同阶段之间的互助而已,或者说是生命个体的青春之健壮对幼年之弱和老年之衰的弥补方式。可见,孝伦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生命个体相互保护的手段和机制。最后,孝伦理是贯穿传统社会人伦关系的精神纽带。孩子对父母的感情是对生产和哺育自己生命的人的感情,这是人的本性,是良知、良能的表现:“父子之道,天性也”,②“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③当然在中国传统社会除了父子之情,还有夫妇关系。夫妇关系不是基于二者的情爱关系,而是基于传宗接代的目的,所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子的关系在承先,夫妇的关系在启后,承先启后,一以贯之,可以说是生命之轴的意义。同时,兄弟关系仍是由尊重生命的来源而引出的,因为兄弟的生命均从父母的生命而来。我们敬爱父母的生命,也应敬爱父母生命所创造的生命。亲亲,即孝,为仁也;敬长,即悌,为义也。仁所代表的是上下关系的纵轴,义所代表的是左右关系的横轴,把握住孝悌也就把握住了人倫关系的坐标系。④
2 孝伦理的宗法本质
孝伦理的宗法本质是等级制度的精神支柱。⑤古代的宗法制孕育了孝伦理,同时孝伦理也成为宗法制的精神支柱。宗法传统源于古老的祖先崇拜,对祖先的祭祀是为了得到祖先的庇佑,而对祖先的崇拜已体现出对于长者、老者的尊重与敬畏,这时长幼有序的思想萌芽得以展现。同时,宗法制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又提出了嫡长子继承制,只有大宗才有祭祀祖先的权利,其它旁支无权祭祀,这就出现了尊卑有等的思想,为以后在政治上建立宗法等级制奠定了思想基础,也成为日后封建宗法等级的精神基石。以周朝为例,周朝的分封制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宗法组织与国家建构紧密结合,家就是国的缩小,国就是家的放大,宗法制成为君主政体的母本和原型。祖先崇拜、血缘亲情、宗法等级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尊祖敬宗的孝伦理成为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强有力工具。《孝经·纪行章》曰:“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可以看出,孝伦理的宗法本质是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并表现为对权威的服从,也即亲疏有别、尊卑有等、长幼有序。
西周祀祖之实质在于尊祖,从而获得庇护,保佑本族的繁荣昌盛。殷人“尚鬼”、“尊神”而敬天,而周代较之商代的敬天更为尊祖。殷人的意识中祖宗神与至上神合而为一,孝的思想尚未从宗教意识中分离出来,周人则完成了至上神与祖先神的二元分离,二者的分离使周人把视野从神界转向人间,所以如果说商代的敬天、尊神、祭祖之孝是宗教伦理的话,那么西周的尊祖、祭祖、敬宗之孝则是宗法伦理。在西周,仍然存在着德孝并称的情况,所谓德以对天,孝以对祖。崇敬上天、唯天命是从谓之德,敬祖祭祖、追祀祖先是孝,但德的实质是对上天克尽孝道。周人认为,祖宗神常在上天左右,是沟通天庭与人间的桥梁,故将祖宗神与天神联合起来进行祭祀。但周人认为祖宗神更重要,尤其经历周初建国以来的艰难创业,更知天命无常,故周人一方面报答天恩而敬天行孝,一方面则力尽人事而褅祖行孝。⑥
因此,在中国传统社会,人一生下来,就被置于特定的位置上,置于无法逃脱的等级关系的复杂网络中。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处理这些复杂的等级关系并使之达到和谐,这可以说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所面对的最大问题。在传统社会,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伦理的教化和熏陶,他只是无精神、无目的、无归属的游离单子,根本就无法适应社会。但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这种人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他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传统文化的浸染:在家族中早已为他预备好了各种礼教和习俗,在学堂教育中文化的传承更是从学理上教导他如何安伦尽分、安分守己,在社会生活中时时刻刻也逃脱不掉上尊下卑,尊卑有等的秩序安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孝伦理的教化使道德个体不仅很好地回归了家庭、宗族伦理实体,而且在伦理政治的结合中,更好地实现了向国家、社会伦理实体的复归,这有助于构建稳固的伦理生活秩序和伦理政治秩序。
基金项目:
1、2010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项目名称:儒家孝伦理的精神哲学研究及对老龄化社会的价值功用,项目编号:2010SJD720015。
2、2011年度,中国药科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青年项目(项目批准号为JKQ2011010)。
3、2011年度,中国药科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课题名称:当代大学生孝观念现状及道德践行研究。
注释
① 曾昭旭.中国文化论集[思想篇2][M].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1.6:223.
② 孝经·圣治章.
③ 孟子·尽心章句上.
④ 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7:155-159.
⑤ 肖群忠.孝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基础[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1(6).
传统伦理文化 篇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体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天然因素, 因此, 建设适应时代要求的体育伦理已非常必要。关于“体育伦理”的概念, 已有学者进行了界定:“就是指体育工作者以及一切体育活动爱好者在从事体育竞赛、体育管理和参加体育活动时所应遵循的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1]38虽然近年来随着司法的强力介入, 足坛反赌扫黑行动已取得重大进展, 但是人们发现, 体坛黑幕并非仅涉及足球, 诸多项目造假、腐败、暴力、潜规则等负面事件频发, 这反映了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体育伦理的缺失。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赋予了传统体育重要的精神力量, 探究这些思想精髓, 将其与当代体育伦理构建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本文以道教经典《太平经》为例, 试图发掘其理论精华, 古为今用, 以期为当代体育伦理构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太平经》成书于东汉, 是道教史上第一部宗教经典。它吸收老子之道及民间信仰, 不仅宣扬长生久视之术、神仙思想及善恶报应, 而且将自然天象和阴阳五行解释为治乱之道, 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实热情要求建立一个“太平世道”。而这个太平社会蕴涵的丰富伦理思想, 不仅对古代体育伦理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而且也是当代体育伦理构建的重要思想理论来源。
二、《太平经》伦理观对体育伦理构建的意义
1. 平等。
道教的教理教义隐蕴着万物具有一律平等地统归于“道”的特性, 所以它认为无论是宇宙、社会还是生命的各个层面, 都须做到平等。《太平经》将这种平等思想积极推行到社会领域。首先是人性平等, 《太平经》认为人乃天地之子, 万物之长, 所以人在天地之间都具有完全平等的地位。《太平经》反对现实社会中各种不平等现象, 它说:“智者当苞养愚者, 反欺之, 一逆也。力强当养力弱者, 反欺之, 二逆也。后生者当养老者, 反欺之, 三逆也。”[2]695其次是男女平等, 《太平经》认为男女是阳、阴之本, 都是构成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天地”皆享平等地位, 所以它主张男女并力同心、平等相处。人性平等和男女平等的思想是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理念, 在当时的社会具有难能可贵的进步意义。
古往今来, 体育能得到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的热爱, 就在于体育模拟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 人们在其中得到平等的对待。平等源自于原始社会人无尊卑高下的概念, 反映了人类最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 从一开始就发挥着人类社会最高准则的作用。竞技体育的“平等”主要体现为竞争起点的平等和竞争规则及制度设计要公平。然而近年来体坛诸多负面事件如隐瞒运动员的真实年龄、男女性别上偷梁换柱、项目设置上不公平、裁判执法不公等, 造成了起点和规则及制度事实上的不平等。在探讨如何消除体育不公平竞争现象的对策时, 除了完善体育竞赛公平竞争规则、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法律和制度、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之外, 在道德伦理教育层面, 应重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人文精粹, 弘扬其中普适性成分, 构建一种和谐社会体育伦理的文化基础。以《太平经》为代表的道教文化, 其“人性平等”及“男女平等”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伦理型文化, 这种追求“平等”的精神, 有助于树立体育比赛中的公平竞争意识, 是当代体育伦理“平等”观构建的重要思想资源。
2. 无为。
道教处世哲学的最高原则是清静无为、“无为而治”, 《太平经》中反复强调帝王应顺天地、法自然, 做到“无为”, 这个“无为”, 乃是无违的意思, 勿违自然规律, 勿违天下人心。帝王理政要以“天道”为常, 持无为的原则, 《太平经》说:“欲正大事者, 当以无事正之。夫无事乃生无事, 此天地常法, 自然之术也, 若影响。上士用之以平国, 中士用之以延年, 下士用之以治家。此可谓不为而成, 不理而治。”[2]728怎么做到“无为”呢?他说:“古者皇道帝王圣人, 欲正洞极六远八方, 反先正内。”[2]258就是说, 帝王首先做好表率, 无违于法度, 帝王不违, 老百姓也就不违, 天下万事自理, 便太平了。
“无为而治”的理念是一种精妙的伦理思维和管理智慧, 已被现代社会广泛运用。“无为而治”同样对当代体育伦理构建有重要意义, 实施“无为而治”将有助于促进体育界管理的创新及道德水平的提高。“无为而治”, 不是什么都不做, 而是说不要妄为, 不要乱为, 尊重事物发展规律, “有所为有所不为”, 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以中国足球为例, 导致中国足球落后的因素很多, 管理制度混乱、俱乐部急功近利、球员道德素质偏低、裁判员素养亟待提高, “无为而治”、“有所为有所不为”可以提示足球运动改革和前进的方向。首先, 足协及管理者应该“无为而治”, “简政放权”, 不用足协命令代替市场杠杆。其次, 俱乐部要避免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利益, 应按足球发展规律建设球队, 放眼长期规划和持续发展。再次, 球员要远离污染, 控制和去除私欲妄想, 把道德修养和金钱利益区分开来。最后, 裁判员队伍要真正做到职业化、专业化, 绝对中立, 坚持公平对待比赛双方, 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执法。“无为而治”既是体育伦理的一种理念, 也是体育伦理的一种策略, 更是体育伦理的一种艺术。它要求人们勿要盲目追求胜利, 须尊重体育运动发展规律, 对金钱和名誉的追求要“取之有道”, 使体育赛场真正呈现出“无为而治”的效果和境界。
3. 诚信。
道教提倡尊道贵德, 它教化信众诚实守信、诸善奉行, 形成其特有的诚信观, 这在《太平经》中得到了很好的阐释。首先是“天道不欺人”, 既然天道如此, 那么人也必须至诚不欺。其次, 人要用至诚感动天地, 《太平经》说:“夫天地之性, 自古到今, 善者致善, 恶者致恶, 正者致正, 邪者致邪, 此自然之术, 无可怪也。”[2]512最后, 《太平经》认为须用诚信维系社会的和谐, 他说:“上古之人诚信相得意, 故上下不相欺;中古之人半不相得意, 故半相欺;下古之人纯不相信, 故上下纯以相欺为事。故上古人举事悉中, 中古半中, 下古纯不中, 故危亡。”[2]414可见, 诚信在《太平经》的道德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诚信”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也是竞技体育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就认为, 恢复奥运会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体育竞赛进行诚信教育, 获胜不是最终目的, 通过锻炼实现个体和谐发展, 才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终极诉求。然而在我国竞技体育由计划向市场转轨的过程中, 诚信已经越来越被边缘化。比赛参与者为追求胜利而不择手段、弄虚作假, 打假球、假比赛、假体育等频频发生。因此, 在构建当代体育伦理时, 应积极汲取以《太平经》为代表的道教传统文化关于“诚信”观的理念, 在体育界和教育界广泛开展诚信教育, 培养信用意识和观念, 进而使诚信文化深深根植于每个人心中。
4. 和谐。
道教“天人合一”的基本命题熔铸了其特有的和谐伦理观, 和谐成为美的一种状态。首先是自然的和谐, 《太平经》认为自然界应是一切按照“道”运行, 如风气循环、万物生长, 呈现自然而然、各安其位、各就其序、有条不紊的状态。其次是人自我身心的和谐, 《太平经》认为人是精气神的结合, 三者一致才能享受健康、快乐, 他说:“夫人本生混沌之气, 气生精, 精生神, 神生明。……欲寿者当守气而合神, 精不去其形, 念此三合以为一, 久即彬彬自见, 身中形渐轻, 精益明, 光益精, 心中大安, 欣然若喜, 太平气应也。”[2]739再次是人与人的和谐, 《太平经》特别强调个体之间关系的融洽, 它说:“男女同心而生子, 父母子三人同心, 共成一家, 君臣民三人共成一国。”[2]149最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是和谐美的最高境界, 《太平经》认为人的生命依赖于自然, 而且他认为保住了天地的平安, 社会也就能长治久安, 所以要想国泰民安, 就必须先“安天地”, 而要“安天地”, 人就必须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形成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和谐”是体育发展史上的理想目标, 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对体育发展的道德伦理要求。《太平经》的和谐观为我们提示了构建当代体育伦理的几个重要维度。首先, 体育与环境应协调发展, 相得益彰, “和谐体育、绿色奥运以现代奥运的主打理念在全球普及, ……它主要体现体育运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我们不能因强调发展体育运动而忽视自然环境保护, 也不能为强调保护自然环境而限制体育发展。”[3]2其次, 在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 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奥运会为代表的现代体育, 通过竞争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 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但根源于体育的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深层矛盾, 即使是奥运会, 也有各种假、恶、丑事件发生, 严重损害了奥林匹克的声誉和竞技体育发展。最后, 人要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 须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均达到和谐状态。当代体育应该提倡“身心兼修”的和谐思想, 即在锻炼形体的同时强调体育道德和伦理精神的培养, 唯有此, 才能建立和谐的体育道德理论和准则体系。所以, 构建当代体育伦理, 应不仅讲体育自身的协调, 也要关注体育与外部世界的协调, 不仅重视体格的完美, 也要强调人格的完美, 这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需要是相一致的。
道德是体育发展的底线, 底线崩溃将直接导致竞技体育发展的畸形和扭曲。当代体育须建立系统化的伦理体系, 以解决其面临的诸多道德问题。以《太平经》为代表的道教文化所提倡的“平等”、“无为”、“诚信”、“和谐”的理念, 对于当代体育伦理构建的价值, 值得我们作出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将其纳入体育教育领域, 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中加以贯彻落实, 乃是长久之计, 治本之策。当代中国体育一定能够建立起新的伦理体系和价值内涵, 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体育负面事件的频发反映了体育伦理的缺失, 当代体育须建立系统化的伦理体系, 以《太平经》为代表的道教文化所提倡的“平等”“、无为”“、诚信”“、和谐”的理念, 对当代体育伦理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体育伦理《太平经》
参考文献
[1]陶倩, 梁海飞.体育伦理与和谐社会[J].体育文化导刊, 2005 (10) .
[2]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 1960.
传统伦理文化 篇8
一、“天人合一”的和谐共生思想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思想的世界观基础就是中国古代朴素整体论的哲学思想, 它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关于人类与天地万物同源、生命本质统一、人类与自己生存环境一体的直觉意识的基础之上。而这种中国古代的整体论哲学思想也通常被概括为“天人合一”思想。“和谐”是“天人合一”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 它渗透和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儒家的“天人合一”宇宙观和道家的“天人合一”整体观在思想上是完全一致的。天人关系是古代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中国古人在看待天人关系时秉持的是一种非线性、非机械论、非二元论的系统思维。他们都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的有机系统即“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包括天地育人、天人一体、天人相通和效法天地四个方面。
1. 天地育人。
在道家的生态自然观中, 以庄子之论最为丰富和具有深度。庄子在老子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成为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的核心。庄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或“自然”, 提出“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齐”的伦理主张。在道家看来, 万物的生存都离不开自然环境, 万物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 最后又自然而然地复归于大自然。儒家文化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 从根本上讲与道家是一致的, 自然应采取顺从、友善的态度, 以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天人一体。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 如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朱熹的“天地万物一体”。这些观点都体现了平等对待万物的思想, 都把“天人合一”作为处理个人和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和主导思想。儒家伦理从根本上来说是关于“生”的伦理, “生”是儒家伦理的基本精神, 表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自然观。儒家突出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善和谐, 认为人的自然生命与宇宙万物的生命是协调、统一的, 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而不是征服自然、与自然对立。
3. 天人相通。
《中庸》把“至诚”看作是人、物、天地互相沟通, 达到内在统一的必由之路。我国古人认为“圣人之虑天下, 莫贵于生”, “生”便是崇尚绿色生命和人类求生存发展的道德。历代先贤都主张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孔子和孟子提出君主不要“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 应限制田猎活动, 减少对生物种群的破坏。“俭”是老子推崇的一项重要品德, “俭”就是将人的欲望控制在“自然”范围之内, 以维持生态持续性和自然保护。
4. 效法天地。
孔子主张“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 , 认为一个高明的统治者应懂得使老百姓按季节节律耕耘和收获, 不得延误农时。老子指出:“故道大, 天大, 地大, 王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25章) “治人事天, 莫若啬。” (《道德经》第59章) 意思是管理社会和对待自然最好是像种庄稼那样因势利导。
二、尊重自然的固有规律思想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主张尊重自然、兼爱万物的伦理原则, 尤其强调尊重自然的固有规律, 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的行为善恶的准绳。儒家文化也是一种生命文化, 对“生”的尊重体现在每一个层面, 在论述“仁”的概念时, 经常把道德范围 (道德行为的对象) 扩展到生物界和自然界。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 爱之而弗仁;于民也, 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他将仁爱的道德规范从“亲”推广到“民”, 又延伸到“物”的领域, 从而把珍惜爱护自然万物提高到君子的道德职责的高度。《中庸》更是明确提出, 只有平等看待人与物, 两者的关系才能趋于和谐。《中庸》甚至把“尽物之性”放在“尽人之性”之上, “尽”的意思就是实现。人想实现自己的本性, 就要让万物实现自己的本性。如何“尽性”, 也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意思是:万物同时发育而不相互妨害, 各种规律同时运行而不相违背。人与物的价值平等观, 是儒家世界观的一个重要基础。人与物只有实现了共存而不相害, 才是人类生存的一种理想境界。荀子说得更为直接:“万物皆得其宜, 六畜皆得其长, 群生皆得其命”。而王阳明认为, 人不仅要对鸟兽之死、草木摧折要有不忍之心, 对于瓦石毁弃, 也要有顾惜之情。这种对生命的尊重, 已超越了通常所说的生命。中国古代思想家普遍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 尊重自然的固有本性。庄子提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他主张质朴混沌的大自然本身是最为完善的, 万物的生长都有自己内在的规律, 万物的存在都有自己的方式, 在利用自然资源方面要顺应自然规律, 维护社会长久发展需要。“以鸟养养鸟” (《庄子·至乐》) 即要按照鸟惯常生活的习惯来养鸟。庄子说:“物固有所然, 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 无物不可。” (《庄子·齐物论》) 因此, 自然万物在权利上没有什么差别。庄子主张:“天在内, 人在外, 德在乎天。知天人之行, 本乎天, 位乎得。”那么何谓大, 何谓人呢?庄子举例说:“牛马四足, 是谓天, 落马首, 穿牛鼻, 是谓人, 故曰:无以人灭天, 无以故灭命, 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 是谓反其真。” (《庄子·秋水》) 这里的“天”是指天性或者说自然本性, “人”是指人为或人事。庄子认为天性蕴藏于内心, 优良品德是天然形成的, 懂得自然与人类活动的规律, 方能以顺应自然为根本, 反映了庄子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的宝贵思想。
三、敬畏生命的人文主义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最具超越性的智慧, 就体现在人对自然和万物生命的尊重上。热爱生命与敬畏自然, 一直是中国人修养和天性的一部分。在生命观念上, 中国传统文化通常把生与死视为一体, 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儒家强调重生、乐生, 但在生死与仁义道德的选择上, 又突出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选择及生命价值。这种思想为传统中国人的敬畏生命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基础。老子认为, 天地万物是“道生之, 德畜之;长之育之, 亭之毒之, 养之覆之”。 (《道德经》第51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 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道德经》第7章) 因此, 人类对待万物, 应“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道德经》第64章)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道德经》第34章) 所以说, “故贵以身为天下, 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 若可托天下。” (《道德经》第13章) 意思是说, 人类只有能以珍重自身生命和爱护自己的身体那样去爱护天下的生命万物, 贵天下若贵其身, 爱天下若爱其身, 才能真正担当起自然界的监护者的神圣职责, 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庄子继续了老子敬畏生命的原则, 认为生命重于富贵、财宝, 乃至天下。他说:“能尊生者, 虽贵富, 不以养伤身;虽贫贱, 不以利累形。”“重生, 则利轻。”将“尊生”置于重要位置, 提出“达生”、“遂生”、“养生”等命题。他认为“物得以生, 谓之德。”“天下有道, 则与物皆昌。”“故天下大器也, 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庄子·天地》) 为此, 在个人修养及人格涵养上应致力于“四心”的培育, 即对自然要有感激之心、忏悔之心、敬畏之心、谦卑之心。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中, 就把“生生” (尊重生命、长养生命) 作为人之“大德”, “天地之大德日生”。孔子把保护树木禽兽纳人到“孝”的伦理规范, 对于保护自然具有实际意义。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他主张仁爱万物。“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 倘若对其他生命体无侧隐之心, 胡作非为而无羞恶之心的话, 孟子认为其不但不是仁者, 甚至根本不能称其为人。荀子也说:“圣人者以已度者也, 故以人度人, 以情度情, 以类度类。” (《荀子·非相》) 认为尊先祖隆君师是道德之本根, 上事天下事地是教导人们因循自然规律来行事, 尊重和保护自然万物, 做大自然的忠实守护者。荀子把上事天下事地纳人伦理道德的约束框架之中, 把保护自然看作是伦理道德的内在要求, 这与当代生态伦理思想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取之有时, 用之有节”以及“天地万物, 一本之仁”等宝贵的生态思想精华。道家伦理所构建的“道法自然”生态观蕴含着尊重自然, 人与自然平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及保护自然资源造福于民的生态责任意识, 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源泉。用今天的眼光看, 这些观念无疑蕴含着非常前沿的生态伦理与生态良知。现代西方环境伦理学创始人之一的法国学者A·史怀哲 (A·Schweitzer) 在创立生态伦理学时曾吸收借鉴中国古代生态伦理的智慧。他认为:“中国哲学家孟子, 就以感人的语言谈到了对动物的同情……列子认为, 动物心理与人的心理差别不是很大, 即没有像人们通常所想象的那么大。程朱反对动物只是为了人及其需要而存在的偏见, 主张它们的生存具有独立的意义和价值。”可见, 我国古代生态传统观念, 无论是对控制人类的生态足迹, 还是重建一种新的生态伦理, 都是一种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中的“物我两忘”、“德生敬命”等思想讲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与当代生态伦理学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取向、尊重自然固有规律的价值取向和遵奉敬畏生命的人文主义是完全一致的。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弘扬传统的生态伦理精神, 必须从文化上去重新理解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只有当这种认知有足够的力量形成新的文化共识, 形成一种文化潮流之时, 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湘溶.生态伦理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6-7.
[2]赵海月, 王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及其现代性[J].理论学刊, 2010, (04) :75-79.
[3]张以文.四书全译[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0:61, 534, 320.
[4]周生春.白话老子[M].西安:三秦出版社, 1996:40, 96, 81, 11, 105, 56, 20.
[5]王岩峻, 吉云.庄子[M].太原:三晋出版社, 2008:173, 117, 94.
[6]金波.庄子选译[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148, 26.
[7]王选谦.荀子集解下[M].北京:中华书局, 1988:306-307.
传统伦理文化 篇9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伦理的互动性
所谓中国传统法律的伦理性, 并不是说法律在实体意义上以“伦理法”的形式存在, 也不是说法律在规范形式上有什么变化, 而是指以礼教为中心的儒家伦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在精神和原则上支配着法律的变化发展。它一方面是法律的伦理化, 表现为儒家伦理成为立法和司法的指导思想, 并外化为具体的法律原则和制度。另一个是伦理的法律化, 即法律的内容以及关于人们的法律意识渗透到儒家伦理之中。但是, 中国传统法律的伦理性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在不同的社会时期, 法律与伦理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
(一) 夏商周时期:法律与宗教伦理并存
在中国的夏商周时期, 法律与宗教伦理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人们习惯于神灵中解说法, 将法看做是神灵意志的体现。神权政治与宗法家族政治的融合是它的突出表现, 继而表现为神权与王权和族权的结合。在夏商周时期, 统治者假借天意和神旨实施司法制裁, 通过强化神权法和神权法思想, 达到神化王权巩固统治的目的。
(二) 春秋战国至秦代:法律与宗教伦理开始分离
在春秋战国至秦代, 法律与宗教伦理开始出现分离,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基于两个原因:其一, 人的地位的提高导致神的地位的下降。“礼乐崩坏”压倒“天命”观念, 束缚人们的精神枷锁被打开, 神权政治和神权法进一步崩溃。其二, 法家思想和法家系统的法律制度成为主要的国家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法家的重刑主义严重排斥儒家及西周遗留下来的礼制, 提倡“严刑峻法”, 至此, 西周以来的礼刑结合被打破。
(三) 西汉至唐:法律走向伦理性
西汉至唐朝时期, 是我国传统法律开始走向伦理性到完成伦理性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汉时期, 称为伦理性的初级阶段。第二阶段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是伦理性的完成阶段。伦理性之所以在这个阶段能够完成,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央权威遭到破坏, 地方豪强崛起并实际控制政权。第三阶段是隋唐时期, 唐律的诞生标志着传统法律伦理性最终完成, 也即意味着传统中国法律价值的重建至此已最终完成, 儒家伦理成为了最高的评价标准, 凡礼教所认可的, 即法律所赞同的;反之, 礼教之所去, 亦法律之所禁。 (1)
(四) 唐至清末:法律伦理性达到极端地步
《唐律疏议》是一部成熟且典型的伦理性法典, 因此宋、元、明、清诸律在以《唐律疏议》为蓝本的同时, 还对《唐律疏议》中的伦理性精神作了与时俱进的弘扬和发挥, 特别是宋明理学取代汉唐儒学成为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后, 礼教的观念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深化和扩散, 法律的伦理性较《唐律疏议》实远过之而无不及, 有关家庭、婚姻、两性关系等领域的法律伦理性达到了十分极端的地步。 (2)
二、西方传统法律文化与宗教的互动性
如果说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表现为伦理性, 那么西方的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则表现为宗教性。西方的宗教主要是指基督教, 虽然它没有达到宗教化的程度, 但是它是唯一对整个西方法律产生巨大影响的宗教, 所以, 西方法律的宗教性实质是有关基督教对西方法律影响的问题。
(一) 早期:基督教的逐步渗透
基督教对罗马国家和罗马法真正产生影响是在公元4世纪初, 在此之前的古希腊法和古罗马法只是受到了本土的原始宗教的影响。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中, 宗教神话几乎在各个领域中都具有超强的影响力。古希腊法和古罗马法不仅受到了原始宗教的影响, 而且还与原始宗教、道德、习惯融合为一体, 特别是在古罗马, 法律与宗教的交融更是经历了一段相当漫长的时期。
在罗马共和国变为帝国之前, 原始宗教一直与法律相互交织。公元1世纪, 发源于巴勒斯坦的基督教开始渗透到罗马帝国政治和法律中, 之后开始向莱茵河流域和北非流域扩散。到公元3世纪, 基督教已经成为罗马帝国境内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许多罗马帝国的上层分子也开始入教, 基督教内部实力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 中世纪:宗教法高于世俗法
自基督教失去了西罗马帝国对它的保护之后, 直到中世纪时代, 基督教走完了一条更加曲折、显赫、衰落的历史路程。主要表现在教权和教会法与政权和世俗法的两股势力相互消长。教会的封建化、神圣化和法律化的逐步实现使得教会审判权摆脱了世俗法的限制。教会的封建化是从它向“蛮族”的屈服开始的, 在它封建化的过程中, 仍然努力着向世俗政权渗透。直到公元8世纪, 无论是东正教还是天主教仍然依附于国王。
(三) 近现代:从宗教到法律的一种精神衍变
14、15、16世纪, 基督教的地位开始有些动摇, 危机和打击也纷至沓来。首先是天主教会内部的腐败、任人唯亲、滥售赎罪券和宗教裁判所的罪恶, 加上十字军东征理想的破灭, 导致了人们对教会信赖和对基督教信仰的普遍危机。同时, 由于西欧进入等级君主制时期, 世俗政权重新强大起来, 特别是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兴起, 有力地阻却和反击了教会的扩张与霸权, 而商品经济的冲击和文艺复兴的光辉, 更使得罗马教廷为之目眩, 惊恐不安。 (3) 天主教因此走向了分裂。
教皇和教权的衰落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教会法遭受了与教权同样的命运, 同样受到了世俗政权和世俗法的制约, 教会法庭的权力大大降低, 教会的管辖范围逐步回归传统。公元1545年, 特伦托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欧洲统一教会法的结束, 意味着世俗法律开始成为唯一的法律。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使得教会法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巴黎公社发布的《政权分离的法令》中“政权分离”原则, 通过在绝大多数欧洲国家的确立, 彻底结束了教会和教会法的“光荣”历史。
教会和教会法的“光荣”历史的终止并不代表着它对西方的影响就此结束。应该看到, 被结束的是天主教会的政治和法律统治, 而不是作为文化精神现象的基督教;被摧毁和唾弃的是宗教裁判所, 而不是教会法的全部。 (4) 教会法和基督教对近代以来西方的影响仍不可忽视。它不仅在关于法律、道德和行为观念上对基督教社会与成员产生重大影响, 而且在向近代社会传递古希腊和罗马法思想、法观念以及整个中世纪继受罗马法方面,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桥梁作用。此外, 它在实体法的很多方面也被近代西方法继受, 同样对市民社会的影响也是极其深刻的。西方法律学校的建立、法学教育的兴起和传播等一些影响, 亦都脱离不了教会和教会法学的贡献。
三、中西传统法律文化伦理性与宗教性的互动比较
(一) 传统法律文化的成因不同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所以能够伦理性而西方则为宗教性,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物质力量对它的影响, 当然还包括政治力量和社会文化大背景等一些因素对他们的共同作用。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达到伦理性的程度, 血缘性和宗法小农经济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上古法律中, 血缘是法律区分敌我, 确立罪与非罪的主要标志;当原始部落转变为国家组织时, 氏族血缘转化为宗法血缘关系;春秋战国之后, 宗法血缘又转化为宗族或者家族血缘关系。因此我们看到, 虽然社会组织经历了几次的变化, 但是血缘纽带却一直没有被动摇, 而这个原因正是伦理性的秘密所在。另一方面, 中国是一个闻名于世的农业古国, 宗法小农经济和与其相适应的生活方式成为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达到伦理性的社会经济基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伦理性还得益于政治权利的支持与文化大背景的扶助。它们不仅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伦理性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同时还促成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非宗教化。
(二) 传统法律文化的表现不同
中国传统法律的伦理性实质是礼教化, 主要表现在国家的政治领域和家族与社会领域中。在政治领域, 西周时期的“尊尊”“亲亲“即“忠”“孝”原则, 西汉时期时期演变为礼教中的“三纲”等等都是伦理性的表现。法律确认君权的无限和至尊成为伦理性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在家庭与社会领域, 家族和家庭是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 所以传统法律特别优待父权。传统法律赋予家长极大的权力, 形成父权家长制, 一切权力都集中在父祖手中, 他的权力是不可动摇的。因此, 中国的传统法律不仅特别重视调整家族领域内的关系, 而且还几乎完全以儒家伦理为准则。虽然西方宗教对法律的思想、制度及其实践的某些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宗教色彩和宗教性质, 但从整个发展过程而言, 它似乎还不能说完全控制了法律。
(三) 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不同
伦理性的中国传统法律在中国政治体系中是合理又合适的。合理意味着它是传统中国的政治 (世俗政权的强大和它对儒家礼教所持的肯定态度) 、经济 (宗法小农经济) 、文化 (世俗伦理文化) 与传统 (法律形成中的氏族血缘性) 等, 这些既定的特定条件在法律领域内共同作用的结果;合适则意味着它适应并推动了这个社会的发展。 (5) 中国传统法律伦理性的特点同样对近代以前的东亚法律和现今世界的法学产生了重大意义, 从而形成了著名的中华法系, 带有伦理性特色的中国传统法律在经过与时代相适应的改造和调适之后, 将继续发挥铸造中国现代法律文明的功效。
四、结语
每个国家的法律现代化都有它自己的特色,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到, 中西方传统法律文化的差异是“古”与“今”的差别, 是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差别, 是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差别, 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对中西传统法律文化比较的必要性。西方国家创造的优秀的法律文化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我们应该加以借鉴, 移植先进的文化并将其本土化, 只有如此才能走向适合我们自己的法律现代化道路, 提高我国民众法律素质, 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 进而早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各国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 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更加频繁。但是生活在不同的文明下, 会形成不同的传统法律文化特征, 这难免会出现冲突与融合。为了更好的发展和升华本民族的传统法律文化, 我们需要对不同国家的法律文化加以比较。针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伦理性与西方传统法律文化的宗教性方面, 笔者从它们的产生过程、成因、表现、影响等方面加以比较论述, 从而展示不同文明下的传统文化差异。
关键词:传统法律文化,伦理性,儒家伦理,宗教性
参考文献
[1]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
[2]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传统伦理文化 篇10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它给人类带来便利和福祉的同时, 也冲击着正常的社会秩序, 带来了许多伦理难题。
二、当前网络伦理困境的宏观层面分析
道德标准的发展与技术的发展, 在速度上有天壤之别。道德标准总是相对稳定的, 发展的方向、分支的变动非常缓慢, 某种技术在刚刚创立时, 或许能够受到普世道德标准的管束, 但到了一定程度, 道德标准就赶不上技术的发展进程, 也就不能约束得住使用技术的人。网络技术的超前发展使道德规范缺乏可操作性的标准。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构建网络伦理的价值和意义
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伦理危机, 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具有丰富道德人文主义的精神资源, 我们可以充分发掘其中的现实价值, 以弥合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的悖离, 化解网络道德危机, 从而建构一个良好的网络伦理规范。
首先, “仁”的观念与网络伦理构建
针对网络行为的功利性, 可以大力倡导推行传统文化精神中的“仁”的观念。中国儒家文化讲的“仁”, 即为“爱人”, 也可解释为忠恕之道, 它强调的是人人要有普世仁爱之心。网络不良行为, 需要用崇尚仁道的方式来教化网络个体, 仁道的教化不是建立在一己之利高高在上的布道, 是己所不欲, 勿施予人, 更是为了不再、不愿伤害别人, 即使这样的别人生活在地球的另一面。宽容别人, 就是宽容自己。
“仁、礼、和”三者的核心思想一脉相承, “仁学”在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基本的道德精神。从“仁义”出发, 儒家提出的“孝梯、忠信、智勇、中庸”等伦理精神, 对于化解网络空间中的道德情感畸形, 责任观念淡薄和无政府主义泛滥等伦理难题都会起到借鉴意义。
其次, “诚”的思想与网络伦理构建
针对网络行为的虚拟性, 可以大力倡导推行传统文化中“诚”的观念。“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虚拟社会虽然在形式上是虚拟的, 但是在屏幕后面进行操作的人却是现实的。在虚拟社会中, 人的情感也是来源于现实世界, 网络个体所追求的也是一种可以用现实世界的标准来衡量的情感状态。在网络上没有人愿意给别人留下自己不信不诚的形象, 而总是试图在网络交往中“取信于人”, 建立自己的各种威望和影响力。在网络游戏和虚拟社区, 这一点尤为明显。
《说文解字》解释:“信, 诚也。诚, 信也。”强调“信”是为人的重要品德。这些具有浓厚传统文化精神的格言成了历代中国人为人处事的原则。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 提倡诚信原则, 更具有现实意义。我们不能将当前的问题单纯归咎于设备和技术, 而必须重视在科技、机器、网络背后进行各种操作的人的作用。一个讲求诚信、胸襟坦荡的人, 被赋予了高技术能力后, 必然会给自己的工作和周围的社会带来巨大的积极作用。这种高尚人格不仅在现实中会有巨大的感召力, 在网络虚拟世界也是让人钦佩不已的。
讲求诚信与网络所倡导的虚拟身份不相违背。前者是基于人性和品德上的, 是渗透于技术操作行为上的心理状态, 而后者是网络技术上的具体操作习惯或标准。二者的界限非常明显:网络个体可以使用虚拟身份, 但不可以用虚拟身份去做欺诈行为。面对网络犯罪日益升级的态势, 我们要树立“诚信”的道德观念, 以诚待人, 可以允许网络上各种虚拟的形式, 但是必须反对以此为手段去伤害其他人。
再次, “义利”之辩与网络伦理构建
网络技术的超前发展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两者相得益彰, 互相促进, 而对于一些道德水准不高的人, 网络给他们提供了极为诱人的机会。这些人的追求目标毫无道义可言, 有的只是利欲熏心、不择手段。他们可在利益心的驱使下, 通过各种技术手段, 以达到攫取不正当钱财的最终目的, 由此带来了日益严重的伦理危机。
面对当前的网络社会中存在的严重利义冲突。网络经济诈骗、盗版、色情、破坏等各种形式的恶性行为渐趋严重, 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德性, 抑制利欲的道德伦理要求和义利统一的道德观念, 对于缓和当前网络世界的各种功利主义, 对网络的良性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崇德重义, 见利思义, 以义导利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精神的重要特点, “义”主要是指道德义务, “利”指功利或利益。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义利原则, 强调以“义”为本, 肯定个人合理正当的利益要求。主张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节之以利, 先义后利, 见利思义。从道德理性出发, 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个人私利不能违背社会公共利益, 个人欲望要遵循道德法则。同时, 这些原则也承认了对个人利益和欲望的追求。但这种追求个人利益和欲望行为的前提条件是“利”为“义”中之利, “欲”为“理”中之欲, 是“则”中之“物”, “正其义以谋其利”, 而不是把“利”、“欲”作为人性的最终结果来无节制追求, 在“利”、“欲”的实现过程中, 体现出来的更多的是理性、自律性和利人。
最后, “慎独”精神与网络伦理构建
网络情感的特点之一就是要超脱于现实世界之上、与现实世界的周围人相隔绝。现在网民在上网时, 基本都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 即使在网吧中, 基本上也是与周围人没有沟通。对于那种寻求减轻现实世界的压力的人来说, 这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但是对于那些缺乏道德自律能力的人来说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个体独处时不存在外在的监督, 而网络所带来的独处更是没有实时的外在监督。一些平日很斯文, 很有礼的人, 一到网络上, 便完全摆脱掉了自己的平日修养, 对一件小小的事, 也能污言秽语, 无所不用其极。如果不注意把握好一定的分寸, 不注意掌握好一定的尺度, 那么事与愿违的必然结局往往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犹不及”的教训, “矫枉过正”的悲哀, 网络仍在天天上演。
如何让自身在这种情况下做到不去伤害别人、不让自己受到伤害, 是当前网络道德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慎独”精神能够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
“慎独”是儒家对人的内心、情绪进行管理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法。“慎”即谨慎;“独”即单独或独居。“慎独原则”对于化解当前网络社会道德情感冷漠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十三经注疏·礼纪》所说:“慎独者, 慎其闲居之所为。”意思是说当人闲居时, 在无外在的监督下, 最容易恣意, 强调我们要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 按伦理要求行事, 不肆意妄为, 其特点在于从“微”, “隐”下功夫, “防微杜渐”, “不因善小而不为, 不因恶小而为之。”此外, “慎独”要求我们要在他人不注意的细节上, 按伦理规范办事, 使修养者达到“表里如一”, “言行一致”, 真正实现“自己把握自己”, “自己规范自己”。“慎独”是我国古代伦理先哲所提倡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 它体现了严格要求自己的道德自律精神, 这种伦理要求对当前的网络文化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
四、结语
网络技术创造了全新的智能社会形态——网络社会, 它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 是高科技发展的客观产物。网络伦理的建构还将有很长一段坎坷之路, 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拒绝网络, 而应冷静思考, 正视问题的存在。同时我们深知, 网络伦理的关键在于人的自觉, 但又需要与法律法规、社会规范相补充才能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在网络伦理建设过程中要采取及早原则, 从小学校园里就要加强网络伦理意识的普及, 让传统道德精神在新的时期找到新的土壤和阵地, 为人类的未来造福。
参考文献
[1]吴满意.试论网络伦理[M].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1.
[2]张景春.论“网络世界”的伦理构建[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 (07) .
[3]关友杏.网络道德失范与网络伦理的构建[J].学术交流, 2006 (04) .
传统家族伦理与中国式管理 篇11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早已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曾谈道:“人类的生存没有比今天更危险的时代了。如果人把自己的技术滥用于利己主义、邪门歪道和罪恶目的,就有致命的危险。”如何从这个“危险的时代”走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包括众多企业管理者,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中华文化。
相对西方的“我”,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是位居中心的。一个企业团体要继承“家”的精神与功能,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释净空曾说,“企业这个‘家’就要用‘道义’来运作,领导将敬爱、关怀、照顾、互助和谦卑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心,使员工都有一种归属感,从内心真正化解对立,做到相亲相爱如一家人。”
释净空讲的是“道之以德”,温家宝总理也曾指出:“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中国企业有个被人诟病的地方,叫“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两年”。为什么不能长久?恐怕很大原因在于有的企业家虽有资金,但却没有真实的德行。
儒家经典《大学》里便有古人对于创造并保持财富的智慧:“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有德行才能带动形成不一样的企业氛围,感召来好的同仁一起为事业努力。“土”在现代商业社会可以当做“市场”解。假如一个人没有德,又没有足够的人才,来了一个好的机会,马上就去发展,结果会是险象环生,不仅不能创造财富,还会使自己在社会上的信用荡然无存。有了德行,有了人才,大家一起众志成城,就自然会有所发展,赚取金钱。
创造了财富之后,首先要用在回报员工上。《大学》上讲:“财散则民聚,财聚则民散”,让一起创业的员工家庭没有后顾之忧,他们就能尽心尽力地为企业付出。创造财富并能保持企业的永续发展,关键便在于德行这个根本,这也是跳出“富不过三代”循环的关键。
传统伦理文化 篇1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自然资源
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自提出以来已经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就必须明确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以及它的评价标准。这样我们才能明确目标, 制定合理的方案。
一、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造成损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既要求经济上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又强调社会的全面发展;既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又强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发展的概念:首先, 发展是核心。无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如何丰富, 它都始终是一个关于发展的概念。虽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求在追求经济社会进步的同时要注意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利用, 但是其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实现循环有序的发展。因此,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仍然是发展。其次, 可持续发展是人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所强调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是以人类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 所以它不能脱离人这个主体。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是建立在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但是没有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毫无意义的空话。换句话说,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是要将人置于整个系统之中的。第三, 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人类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的并不是某一个体或者某个小群体的发展而是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不仅具有空间性更具有时间性。
2、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
从对可持续发展的涵义的分析, 可以发现其不仅仅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发展观的新的发展观, 并且在对发展的价值取向、发展的主体的范围与结构等问题上蕴涵着一系列的伦理学主张。
第一, 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首先是一种人类总体的标准。在可持续发展的所有定义当中, 既提倡代内公正更注重代际公正的伦理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个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同时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特性和时间特性。
第二, 可持续发展由人类向整个生态系统扩展表现出生态整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无论如何不能离开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标准最终还是要以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主。
二、传统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许多关于人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 其中不乏与我们现在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不谋而合之处。
1、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早已认识到, 以天地为代表的自然界是世间万物和人的生成者与养育者, 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那时候在人们看来, 自然资源是人的养育者, 人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依赖于自然资源所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的著述中都有关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认识。主流的观点都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并且要依赖自然界而生存。这虽然是当时社会生产力较低, 人们改造自然能力较低在思想领域的一种反映, 但是却和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的要求不谋而合。
2、对人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认识
首先, 在自然资源的开采方面, 古人就开始注意避免资源的过度开采。中国古代认识到, 如果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 就会破坏生态平衡, 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为了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必须做到取予有度。一方面, 对任何生态资源的开采利用都要注意时节。中国古代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万物都有其生长的规律, 只有依其规律对其合理的利用才能保证资源的再生能力, 达到永续利用。另一方面, 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要把握“度”的原则。古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因此在开采利用的时候是不能采取灭绝性的行为的。如果开采无度就会破坏动植物资源的繁衍生息, 永续利用也就无从谈起。
其次, 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方面, 古人就已经开始有节约的观念。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 要珍惜节约为人类提供衣食之源的自然资源, 在消费时不浪费。勤俭节约这一美德在中国古已有之。
3、对控制人口数量的认识
古代的人们就已经认识到控制人口数量的必要性, 认识到自然资源对人口的承载有一定的限度, 如果人口增长过速, 人类会不择手段地索取自然资源, 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只不过由于古代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和战乱的原因人口形势并不严峻, 甚至是人口数量不足。尽管如此统治阶级也都采取了相应的人口政策或鼓励生育增加人口数量, 或抑制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三、传统生态伦理的现实意义
对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是近代以来才凸显的一个全球问题, 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的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 对于资源的需求也大大增加, 加上人们没有及早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 才导致了现在很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此, 许多传统的生态伦理对于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是有借鉴意义的。
1、对人口数量的控制
可持续发展是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的, 而人口的增长必然使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进一步减少, 平均生活质量进一步下降。因此, 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考虑自然资源的人口承载力的制约作用。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 中国就开始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到目前为止, 我们的计划生育政策可以说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例如:人口老龄化。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一部分人主张放开对生育政策的严格控制。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 在计划生育政策取得成就的同时是我国庞大的人口增长绝对值, 并且人口老龄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人口政策只是使其提前到来。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我国的资源环境总量不多, 人均更少的事实, 继续严格的控制人口数量, 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可持续发展仍然是以发展为核心的, 因此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也是必要的。但是在利用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如何利用, 对不可再生的资源要注意保护, 尽可能节约使用, 对可再生的资源要注意其再生的周期, 其目的就是让它们都可以永续利用。在这一点上传统的生态伦理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的。古代的人并没有对资源进行可再生与不可再生的划分, 但是他们已经十分注重勤俭节约和用物以时, 遵循生物的生长规律以达到让它们繁衍生息的目的。
3、严格立法, 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 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也离不开法律的保护。只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资源环境的立法工作, 树立并依靠法律权威, 才能加大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这些观点都可以为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因此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有益部分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飞.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蕴涵[J].前沿, 2008 (5) :162.
[2]曲爱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 2008 (5) :12-14.
【传统伦理文化】推荐阅读:
传统伦理06-15
华侨华人传统宗教伦理思想的价值构成11-26
话语伦理学在传统与后现代之间论文09-14
伦理文化建设08-19
儒家文化与公司伦理07-08
企业文化伦理原则管理08-05
管理伦理与企业文化09-09
企业文化与管理伦理10-20
文化中的伦理博弈09-07
周秦伦理文化经典答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