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伦理学在传统与后现代之间论文

2024-09-14

话语伦理学在传统与后现代之间论文(共12篇)

话语伦理学在传统与后现代之间论文 篇1

中国农民: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编者按:今年春节后,媒体上刊发了不少回乡见闻、回乡散记等,颇受追捧,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在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大潮之下,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和受关注度。编者特约此文,与读者分享一位“三农”问题研究者对中国农民的某些观察角度。

需要从多个角度着眼,才能更好地把握真实的农民群体形象。

我国外出农民工大约有2.7亿,这些农民工都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

我国的农民比起城里人更加嵌入于“理性不及”的传统与文化当中。

总而言之,现代中国农民所展示的积极和消极两面形象,与其他阶层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

(一)我国还处在政府与市场转型阶段。政府正从管治朝着治理转型,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朝着市场经济转型。与此相应,我国的农业正从小农经济朝着现代农业转型,我国的农民则与其他社会职业一样,均处在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型。

在国人当中,看高农民者有之,看低农民者也有之。不过,看低者的人数要远远多于看高者。我国农民总体上处于被歧视的地位,这一点可以从农民工的处境中看出。一是经济方面,比如工资福利待遇差;二是社会方面,比如有些地方农民工子弟往往不让进当地普通学校,只能上子弟学校,甚至还出现过强行关闭子弟学校,同时又不安排农民工子弟进当地学校的事情。又如公交车上的一些乘务员可能对背着大包小包的农民工动辄横眉冷对;三是政治方面,比如人大代表 1 和政协委员中的农民代表比重偏低,农民缺乏自己的利益代表组织;四是政策方面,比如迄今为止我国仍然存在城乡户籍隔离制度,尽管当前各地在引入居住证制度。

其实要看准农民群体的形象特点并不容易。与我们看待政府官员、企业家、学者、记者编辑和工人一样,我们对农民群体不能一概而论。正如哲学家波普尔所言,一个人不能绝对把握真理,但可接近真理,其方式是试错。这意味着,我们只能尽可能通过试错的方式日渐更为准确地去把握农民群体的形象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描述农民群体这样一个职业群体的时候,往往采取先入为主、一概而论的态度。需要从多个角度着眼,才能更好地把握真实的农民群体形象。

(二)现代中国农民这一职业有些特殊性,它集众多职能于一身。在某种程度上,农民既是企业家,又是经理人;既是老板,也是打工仔;既是技术员,又是庄稼汉;既是地主,也是佃农。

对农民的地主-佃农身份,国人可能容易犯迷糊。根据宪法,土地归农村集体所有。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怎么会变成“地主”了呢?这是因为集体是有边界的,由其成员农民组成,农村土地虽然归集体成员共有,但毕竟集体成员人人有份。但是,农民怎么又变成佃农了呢?这是因为农村集体所有的农地又依法承包给了农民,这样农民等于佃租了农地。

我国是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工”的重要性实际上排在“农”之前。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现在,我国都是推行赶超战略,“三农”虽然被重视,但实际上城市地区和工业化更被重视。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通过人民公社制度、户籍控制政策和统购统销等政策措施,长期压低对农业生产要素的回报,把由此挤压出来的农业剩余转移到城市地区,用于推进工业现代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于1984年基本取消人民公社制度,并到1992年取消统购统销政策。城乡户籍隔离政策一直延续到今天,近年来才有较大松动。1998年以来我国各地政府大兴土地财政,迄今为止仍以无补偿或低补偿方式大量征收农民土地。

过去十几年里,政府对“三农”的支持则是史无前例。连续十二次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均锁定“三农”,也说明了这一点。但政府的实际政策仍然朝着城市倾斜,比如城乡户籍隔离政策毕竟还没有完全撤除,土地征收的补偿标准也有待提升,还没有完全基于公平市场交易价格实行补偿。

当代中国企业家会对传统中国所遵循的“士农工商”等级秩序感到天然的反感。毕竟“商”在这一等级秩序中排在末位,这与现代人的观念大相径庭。到了现代,企业家的地位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升。改革开放的一大成就,就是企业家阶层的重新出现。多少人都想成为企业家,都以成为企业家为荣,这是不争的事实。经济学家熊彼特甚至说过,在经济和社会的金字塔中,企业家应该占据塔尖位置。

很多国人认为农民守旧、保守、目光短浅、不思进取。这不符合我们对农民群体的就近观察。我们一般很难把农民和企业家这两个群体扯在一起,但中国的情况是:农民与企业家有着巨大的交集。我国外出农民工大约有2.7亿人,这些农民工都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愿意冒风险背井离乡去打工谋生。这么多农民工背后有着大量的留守老人、妇女或儿童在支持他们。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出现大量乡镇企业,成为经济的半壁江山。这些乡镇企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中,大量是农民企业家,像希望集团的刘永好、万向集团鲁冠球和华西集团吴仁宝。

(三)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其实都或多或少嵌入于习惯与传统当中。其实“仁义礼智信”这些价值观以及“温良恭俭让”这些行为规范,在任何文明体中都可以发现,只是存在程度不同,表现形式也可能不同。而在我国,反而是在农民当中更能发现这些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这并不奇怪,因为我国的多数村庄虽然已经脱离了封闭的传统村庄的范畴,介于半封闭社群与开放社群之间,但农民比城里人更为嵌入于传统。试图回到过去很难,很多现代化派人士可能也不屑于回归传统。社会学家将我国农村发生的这种现象称为传统的“断裂”。这种“断裂”差不多发端于阎锡山于民国之初在山西大搞“村本政治”,从那时起,权力开始直接介入村治,其后一发不可收拾。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重视对农村的外部正式制度供给,所谓“破四旧”、“文革”、村级民主,其实都属于此类,其结果就是传统的“断裂”。社会学家 陆学艺警告中国可能走向“社会结构的断裂”。著名人类学家、耶鲁大学教授萧凤霞女士曾经说过,很多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村庄已经消失,而且一旦消失,就难以复原。不过,部分传统已经内化在农民的言行中,世代相袭,父母言传身教,必然在子女身上留下一些烙印。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将传统和文明视为一种自发秩序,属于“人的行动而非人为设计的产物”,是一种演化秩序。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它是“理性不及”(non-rational)的,不服务于单个人的特定目的,不是由单个人的理性所创制,不为单个人所完全把握、影响或者操纵。它是很多人互动的结果,又为很多人接受,体现在很多人的行为当中。这种高频度行为所体现的特征,又被瑞典社会学家伯恩斯称为“文化”。这种文化或者传统里面,有着大量的自然法和习惯法因素,也难免有着一些与个人自由不兼容的成分。在古代的“礼”中,就包含了大量的自然法和习惯法因素。孔子在2500多年前“述而不作”,其弟子将其言行编入《论语》,其中大量内容属于孔子对当时存在的自然法和习惯法规范的提炼和总结,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国的农民比起城里人更加嵌入于这种“理性不及”的传统与文化当中。中国文化区分大传统和小传统,其中儒家文化属于大传统,而民间信仰或者农民的日常生活文化被称为小传统。比如很多农民会祭拜财神爷,在农闲时节或节日期间往往打麻将,这种财神文化和麻将文化均属于小传统。儒家的某些传统对经济发展有利,比如反对官员经商,重视教育。但是,如果要说中国农民旺盛的企业家精神从何 而来,则需要更多归因到上述小传统。生活条件的恶劣与生活压力较大,助长了这种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和发挥。温州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当地农民在古时候就需要依赖海洋和经商生存。那里在宋朝时居然出现功利主义色彩浓重的永嘉学派。在改革开放之前,温州农民就闹过分田到户。改革开放之后,温州的商业文化迸发出力量,在发展实业方面找到了着力点。

(四)很多学者往往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去忖度农民的心态与行为,纠结于农民是否属于“理性农民”这一问题。其实,农民的经济行为一般都是有成本收益计算的,这就是说,农民是理性的。经济学家喜欢讲“理性人”模型,假设人是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者。但这只是假说,用在现实世界,只要一个人能够有意识地尽量经济地选择和投入手段去追求自己的目的,就是理性的。比如,浙东农民到虾塘打小工帮助抓虾,打工一个长潮约8小时,收入大概240元;一个短潮约4小时,收入大概120元。低于这一水平,则不接受这份短工。但是,近邻亲友之间也相互帮助对方抓虾,不计报酬,只提供一包烟,管一顿饭。很明显,农民与其他阶层一样,精于讨价还价。青年农民工出外打工,更是基于计算,虽则是一种对预期成本收益的毛估,不保证出外必然会挣到钱,但仍属理性计算。理性计算不能保证不犯错,只说明其有预期成本收益的计算,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现在沿海地区的工厂往往找不到足够的外来农民工,这也是农民工们理性计算的结果。随着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改善,农民种粮直补的增加,本 地工商业的发展,以及本地就业机会增加,外出打工的吸引力在减小。一些生活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女,被称为第二代农民工,一方面不愿意像父辈一样辛勤劳动,另一方面享受不到与本地人子女一样的舒适生活和平等待遇,对城市社会充满怨恨。可以说,沿海地区大中小城市不为长期在本地工作的外地农民工及其子女解决户籍问题,这本身已经成为其非理性的表现。

我国农民生活有着很大的礼仪经济和面子经济成分。婚丧嫁娶支出和人情费支出已经成为他们的巨大负担,他们为习俗和礼仪付出了巨大代价。因此,介于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农民,其家计经常处于尴尬的处境。浙东地区的一些村庄里,婚丧嫁娶都需要花费巨额资金,很多农民家庭为此负债,有些甚至为了婚礼借入“高利贷”。男方娶媳妇,一般需要造好新房子,或者在镇里买新居,然后要用红缎被包着10万~20万元送到女方家。女方可以留下,也可以悄悄退回男方。留下者一般在嫁女时提供加倍的陪嫁,甚至包括一辆10万多元的小汽车。来喝喜酒的亲友一般要带人情费,人均800~1000元。丧事方面的铺张也很惊人,比如出丧之前,亲朋好友和邻居们每日都来相聚,需要安排麻将桌、烟酒和用餐,费用很大。而且请乐队吹打,请道士做法事,均需要花费。对于所有参与者而言,这一礼仪很重要:大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规矩做事,均会比较从容,否则会感到不知所措。虽然婚丧嫁娶均可收入一笔可观的人情费,但这方面的花费仍然是实实在在的负担,因为收入的人情费其实是需要分头归还的。如果别人家婚丧嫁娶,或者造房生子,也需要跟进人情支出。对于一位来自外 部的不偏不倚的旁观者而言,村民的生活就像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笔者曾经调查过很多农户,村民们一般认为这确实是负担,但又是情愿的,没别的办法,必须跟进,否则不合礼仪,丢失面子。

农民之间存在大量的民间借贷行为。民间借贷分为无息和有息两种。多数农民是讲信用的。如果他们欠了你的钱,可能会拖欠,但一般不会否认欠了这笔债。传统上的父债子还这种家庭无限责任仍然有效。

最后需要关注农民的消费习惯和文化娱乐生活。很多农民存在不良的消费习惯,其文化娱乐生活也比较单一和贫乏。在一些沿海农村地区,青年农民习惯于抽高规格的香烟,比如中华牌,而且当地的礼俗是见面递烟。在娱乐方面,像电影和戏剧节目,每年一般是在节日或婚礼时组织观看,更多的时候是无所事事,到处摆麻将桌。据说一些沿海农村地区现在正盛行六合彩,流动赌博窝点仍然存在。

总而言之,现代中国农民所展示的积极和消极两面形象,与其他阶层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反倒是农民阶层更凸显其朴实和诚信的一面。在农民生活中,在保持其积极因素的同时,如何消除其消极因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最近笔者看到,全国各地越来越重视乡贤在村庄治理中的作用,比如佛山市三水区很多村庄设立了家乡建设委员会、乡贤慈善会,鼓励乡贤参与村庄建设。这应该是个好的趋向。

话语伦理学在传统与后现代之间论文 篇2

事实上, 设计精美的板书是教学的“点睛”之笔, 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它以简明的文字图示, 将教学内容依据学情, 有机呈现, 比之多媒体, 更灵活、更有机, 对满足当前语文教学改革需要有着“天然优势”。

那么究竟如何发挥这种“天然优势”, 使板书有效行走在“现代媒体”与“传统艺术”间呢?笔者认为, 极为重要的是, 它应兼顾“四路”, 即兼顾编者的编路、教师的教路、作者的行文思路、学生的学路。

一、找寻作者的“行文思路”

板书设计前, 教师应明确板书的目的, 使板书设计能对症下药, 做到有的放矢, 满足教学需要和学生需要。唯有如此, 板书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实现其真正的价值。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阅读、刻苦钻研教材, 找寻作者的行文思路。如人教版四下《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的板书。

这篇课文被编排在以“美丽的祖国”为主题的单元中, 目的是让学生们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景观, 学习作者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 激发学生的美感以及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作者叶圣陶在写本篇文章时, 按游览的先后顺序, 用准确朴实的遣词造句, 展示了金华双龙洞的美。遵循这样的“编路”“写路”, 教师设计了“自读自悟, 以读代讲”的“教路”, 设计时抓住浏览顺序, 根据学生“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的学路, 依次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同时, 根据学生的阅读感悟, 摘录关键词“突兀森郁、桥洞似的、像大会堂”, 让学生边回忆边体验, 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最后, 朗读课文, 根据板书, 抓住主要内容进行背诵。这样的板书设计从“四路”入手, 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精心编制“导读思路”

叶圣陶曾说:“教师当然须教, 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 多方设法, 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 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

板书设计也应体现这种“导”, 使之具有“导学”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 理清文章层次, 提炼教材, 又能契合文本特点与儿童认知结构, 灵活设计板书。当然, 教师设计的“导读”思路, 是板书设计的蓝本与依据, 是教学板书的基础。否则, 板书一切作用的发挥和学生高效有质的学习, 只是空中楼阁。

有了这样的“导读思路”, 久而久之,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 也能逐渐自行地去把握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 , 提取精华。如人教版六上《索溪峪的“野”》一文的板书。

教师在设计这一板书前, 设计了这样的导读思路:“初读课文, 感知索溪峪的‘野’”—“合作研读, 感受索溪峪的‘野’”—“朗读积累, 体悟索溪峪的‘野’”—“回归整体, 拓展延伸”。

教师在学生整体感知后, 根据学生的体会完成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索溪峪所有的美都回归到一个字——“野”。而在“合作研读, 感受索溪峪的‘野’”这一环节中, 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部分, 分组研读, 交流讨论, 体会作者是怎样描绘索溪峪的山、水、动物和游人的“野”的?在研读的时候, 让学生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描述这个特点的?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根据学生的发言, 聚焦于某一具体的句子, 反复品味、揣摩、品读。这样的导学思路, 做到了点面结合、文本感悟与语言实践相结合。

教师根据“导学思路”, 设计板书, 使学生直观地领悟文章谋篇布局的方法, 在获得身临其境体会的同时, 更能获得言语表达方法的技巧。

三、遵循学生的“阅读思路”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也是板书策略设计的终极目标所在。板书的设计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只会是一纸空谈。

板书的设计, 应该兼顾学生阅读的兴趣、注意力的引发、持续、变化的过程。学生的阅读思路一般经历“整体—部分—整体”的过程, 板书也应体现这样的思路。但是, 学生的阅读常常有着不同的轨迹, 有时是“读中品悟”, 有时是“朗读加表演”, 有时则是“默读文章写批注”。不同的教学目标, 学生的阅读思路也会不同, 有时学生的阅读目标是为了“找寻最受感动之处”, 有时是“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有时则又是“体会作者表达方法的作用”, 这些目标的不同使学生的阅读思路自然也就不同。就拿“朗读体验”这种阅读目标来说, “朗读中获取体验, 带着体验去朗读”是它通常的阅读方法, 因此, 其思路就被具体为“朗读文本—获取初读体验—交流讨论—联系生活进一步体验—感情朗读—想象体验—朗读表达”。

教师的板书设计自然也应尊重学生的阅读思路, 使整个教学过程有机穿插板书提炼与学生的阅读理解、经验融入, 从而获得最佳发展。再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的板书为例。

这篇游记, 学生阅读时往往采用“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方法。学生自然会循着叶圣陶“出城、入山、进外洞、乘船、进内洞 , 最后出洞”的游览顺序, 体会作者的所见所感。教师教学时应遵循学生的阅读思路, 设计“导游式”学习法, 既让学生当解说员, 解说线路, 解说双龙洞的特点, 又让学生设计导游线路, 去读懂课文, 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因此, 板书设计时就适合采用“图文并茂, 以图为主”的设计策略, 再现作者游览的路线, 体现双龙洞的特点, 孔隙小, 内洞比外洞大, 但连接两洞。

这样, 学生的阅读思路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学生对文本内容很快就能理清顺序, 在边阅读边讨论边画图的同时, 领会到了作者有条理的记叙方法。

千差万别的阅读思路, 会带来形式各异、形形色色的板书设计。这都需要教师“以学定教”,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确定板书设计的策略。只有这样, 板书才是有针对性的、实用的, 其功效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四、遵从编者的“编写思路”

对每一课的教学, 语文教师必须明确各知识点所在的位置、教材的序列, 领会编者的逻辑顺序, 明白编写意图, 以尊重“编写思路”。板书尊重了教材的编写思路, 就不会脚踩西瓜皮, 滑到哪儿算哪儿, 教学才会有指向性, 有落脚点。

板书遵从“编写思路”可分以下三步进行。

(一) 研读课例, 明确课文序列

教师认真研读课文, 明确课文在所处单元中的位置, 明确课文所蕴含的专项知识以及知识的延伸, 从而使板书有的放矢, 重点突出。

(二) 把握主题, 梳理教材体系

教材编写有其很强的系统性, 知识积累和训练都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呈螺旋式上升的, 教师应把握这一体系。这样, 板书时就知道哪些知识应该板书, 哪些知识该讲透、拓展、延伸, 讲为学用。

(三) 钻研习题, 把握训练重点

习题也是编者思路的重要体现, 不应忽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 每篇精读课文后面都设置了精练的训练习题, 它们蕴含了本文教学的重难点。教师不应该放过这些习题, 将板书设计与习题训练相结合, 尊重“编写思路”。如人教版四上《猫》一文的板书设计。

这一板书就是根据编者的编写思路设计的。《猫》是一篇精读课文, 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一篇状物散文。它观察精细独到、内容充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 为四年级学生提供了绝好的读写范例。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动物特点的基础上, 体会课文蕴含的感情, 二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的写作方法, 学习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

因此, 在板书设计上, 教师应抓住课文的特点, 将猫的关键词予以呈现, 不仅准确地把握了教材的编写意图, 帮助学生体味语言运用的精妙, 而且揭示了作者的写作方法, 为学生的仿写积累了一定的语言范式。

游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篇3

[关键词]习惯;习惯法;制定法

梁治平先生的《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①出版于1996年,书中主要探讨了在清代国家与社会二元格局的情况下,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关系及背后隐藏的运作机制。无论是从材料上,还是从内容上,该书都堪称法律史研究中的典范。近年来我国研究习惯法的著作越来越多,方法上也开始从传统的法解释学向实证的田野调查转化,比如田涛、高其才的一套著作,此外还有大量关于少数民族地区习惯法的探讨等。但总的来看,现在的研究多重在介绍与描述,而背后的原因解释的相对较少。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十多年前的著作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理论价值。

本文志不在于探讨本书在习惯法研究中的学术价值,而在于从写作方法角度梳理出一些启迪及思考。

一、理论铺陈

就本书习惯法这一用语来说,学术界的观点并不统一,而且存在着习惯与习惯法不分的情形。有的学者甚至将两者等同。如有人认为:“仔细分析,所谓的习惯法并不是法,而是习惯,或者说,就是社会中通行的具有普遍性、权威性的习惯做法……总之,习惯和习惯法只是一种不同的称谓而已。两者是没有多少区别的。”②

因此,作者在该书导言中,便明确了本书写作的大前提:即“法律被宽泛的理解为一种使人类行为受规则统制的事业,它也包括那种直接出自社会生活的活生生的秩序。”③这一定义直接将各种习惯纳入了法律的范畴,并且避免陷入“习惯法到底是不是法律”的泥潭,不需要再就此花大量篇幅进行论证。

当然,随之带来的问题是:“习惯与习惯法又有什么样的区别?”从全书的内容来看,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在广义的法律概念的基础上,习惯与习惯法似乎更难界定。

但是,导言中的这一大前提在统领整篇文章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该书下述的内容都在这一大前提的基础上展开分析与论证。从论文写作的角度来看,这一理论铺陈的方法值得大家借鉴。

二、概念转换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质问:“我们怎么能用源于西方的法律概念去套中国古代社会?”而回答常常是:“我们只能这样做,难道还有别的办法吗?”这种回答显然不能令提问者满意。作者在该书中就这一问题也做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之道。

该书第47至48页,作者写道:“今天通行的概念、术语及分析方法,完全出自于西方法律学,这些概念、术语及分析方法被应用于西方社会诸法律关系远较它们被运用中国古代社会要来得自然、恰当和具说服力。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应当放弃用现代概念(它们恰好又来自于西方社会科学)描述和分析古代制度的尝试?依哲学解释学的看法,从本己之特殊立场(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乃至个人的)去观察世界,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正当的。如果接受这种看法,则问题就不在于是否和能否使用现代概念,而在于怎样或如何使用这些概念。以下借用了霍菲尔德所创造的概念体系。”④

霍菲尔德是20世纪初期的一位法学家,曾任耶鲁大学法学院的教授。他最著名的一篇论文是《司法推理中应用的基本法律概念》。⑤接下来,作者介绍了霍菲尔德的八种基本概念,并指出:“这種分析概念的优点,在于将一直复杂的法律和社会制度明晰地分解成其基本组成部分,这样便能够避免因为使用含义宽泛乃至大而无当的术语必定带来的混乱和无益的争论。”⑥运用这种概念分析方法的目的是要说明:我们只能使用现代概念关注中国古代的法律问题,但在使用的时候,尽可能从其固有概念入手,考察各自在当时社会生活中实际具有的涵义以及这些概念相互之间经常是界限模糊的关系。

毫无疑问,作者用哲学的本我观念及法理学的概念分析方法就上述的疑问提出了解决思路。这种方法运用的基础是:假设人类生活在本质上存在着共通之处。但是这种方式是否也会带来这样的问题:在摒弃了现代法律基本概念,代之以这些概念所涵盖的基本的行为,因果关系之后,是否能足以揭示清代习惯法的一般面貌?

因此,尽管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思路,这种思路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启发。但亦存在着过于抽象的问题,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不宜运用和把握。

三、批判与继承

在该书的写作方法上,我们注意到作者在导言部分用大量篇幅分析了昂格尔、黄宗智、韩格理、沟口雄三等人的观点,其中既有批判又有继承。

作者认为: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中关于中国古代习惯法——礼的描述随符合其理论模式,但从史学角度看并不真实。其关于公元前中国的封建制国家尚未产生的观点易引起争议。作者的观点是,西周时期国家与社会已经相分离。通过对昂文的分析,作者找到了自己的写作动机:对一个社会的法律的研究肯定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个社会的基本形态和其他一些重大问题,在人们对法律问题不够重视或缺乏足够了解的情况下尤其如此。⑦

接下来,黄宗智认为不宜预设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来研究中国,而应当以超越的国家、第三领域、社会的三元模式来研究中国。但作者认为,黄的该三元模式仍然未脱离西方国家与社会的概念基础,并不能适应于传统中国。

韩格理(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区)认为,中国人的权力观乃是建立在为达成秩序而在和谐中运作的角色项以及由礼所界定的角色关系上面。⑧对此,作者持赞同意见。

日本学者沟口雄三认为,传统中国的民间社会,既不是只受国家支配的非自立存在,也不是自立于国家之外的自我完善的秩序空间,而是通过共同秩序观念而与国家体制连接起来的连续体。⑨对此,作者也深表赞同。

接下来,在上述几人观点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韩氏观点和沟口雄三的观点,偏重于静态结构的描述,缺少对国家与社会之间以及二者各自内部矛盾和冲突的关照。⑩作者认为,透过清代习惯法,我们可以看到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平衡;习惯法是有别于国家法的另一种知识传统,且多少受制于不同的原则。{11}

从上述的观点评析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该书作者既有批判又有继承。同时,无论是批判还是继承,他都会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就同一问题的基本观点。这样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既对前辈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梳理评析,又在这一评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注释]

①为叙述的方便,以下简称“本书”。

②田成有:《“习惯法”是法吗?》,《云南法学》2000年第3期,第13-14页。

③《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梁治平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页。

④《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梁治平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7-48页。

⑤关于霍菲尔德的介绍来自《寻找法律概念的“最小公分母”》,王涌,http://www.lawtime.cn/info/lunwen/falixue/2006102642985.html,

2010年5月20日。

⑥《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梁治平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9页。

⑦《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梁治平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页。

⑧《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梁治平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4页。

⑨《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梁治平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6页。

⑩《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梁治平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7页。

{11}《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梁治平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8-29页。

话语伦理学在传统与后现代之间论文 篇4

从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发展看藏族传统生态伦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当代生态伦理学与藏族传统生态伦理都主张尊重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权和生存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存在.但是两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当代生态伦理学是高度发展了的工业文明的产物,而藏族生态伦理是藏族先民自古以来在高原实施的一种民族的生活方式.同时藏族生态伦理是建立在宗教信仰基础之上的.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尊重和挖掘藏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使其得到发扬光大,是保护当前高原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创造新的生态文明的需要.

作 者:南文渊 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学院,辽宁,大连,116600刊 名: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HAL NATIONALITIES INSTITUTE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30(4)分类号:B82关键词:当代生态伦理学 藏族传统生态伦理 比较研究 继承

论中国传统伦理的现代化 篇5

论中国传统伦理的现代化

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可能性进行了考察,并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趋向是伦理精神的理性化、道德生活的制度化和德性精神的世俗化.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利于中国伦理精神的重构,为全球伦理的建构提供资源.

作 者:郑婷 作者单位: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上海,33刊 名:兰州学刊英文刊名:LANZHOU ACADEMIC JOURNAL年,卷(期):“”(5)分类号:B82-02关键词:中国 传统伦理 现代化

话语伦理学在传统与后现代之间论文 篇6

摘要:法理学与法哲学间关系问题存在诸多争议, 尤其是在我国法治道路刚刚起步时常常混用, 严重阻碍我国法理学发展。面对此种现状, 须从各种理论学说着手, 厘清两者的区别, 以期对其进行精准的理解与划分, 促进两者的发展。

关键词:法理学; 法哲学; 学术观点; 区别;

一、学术观点

我国法理学与法哲学关系的争论问题由来已久, 主要形成了四种理论学说。

(一) 法理学即法哲学

我国之所以出现此种学说, 一方面是受外国学者影响, 国外些许学者、着作对两者并未加以区分, 将两者等同看待。另一方面, 我国学术水平有限, 接纳两个学术概念时受到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影响, 且未对两者进行深思, 将两者混合使用。

(二) 法理学并非法哲学

此种学说认为法理学与法哲学是不同的学科, 不能混同。首先, 两者的目的不同。法理学以法律和法律现象为其研究对象, 但法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哲学, 其目的是借助哲学这一桥梁打通法学的道路, 以研究法律现象与法律现象以外的其他现象之间的关系为目的。其次, 两者研究的态度不同。法理学不具有批判性, 多为叙述性的态度, 重在探讨叙述法律现象和研究法律的目的;而法哲学是从哲学的角度对法律进行评判, 具有批判性。

(三) 法理学包含法哲学

有学者认为法理学的外沿广于法哲学, 法哲学是法理学的一个小小的分支, 两者之间是包含的关系, 此种观点多是受到苏联国家的`影响。据探析, 形成此种学说的原因是我国最初社会主义道路时借鉴苏联模式, 受到苏联学者的影响, 致使此种学说出现在中国。

(四) 法哲学包含法理学

这种学说与上一部分阐述的学说恰好相反, 将法哲学定位在法理学之上, 认为法理学是法哲学的一部分。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对象不应否定》一文中鲁平珍、文正邦对法理学与法哲学之间的关系作出新的定位。究其缘由, 大概是学者对两概念的不同认识导致, 在此, 笔者不再赘述。

究其缘由, 笔者认为法理学与法哲学是两种不同的学术概念。“法理学”源于英国, 为英美法系国家接受, 而“法哲学”源于德国和欧洲大陆国家, 为大陆法系国家接受。自民国西方文化传播以来, 其在翻译传播过程中出现混用, 导致各种学说出现。

二、法理学与法哲学的区别

面对现今两个学术概念混同阻碍学术进步的现状, 笔者认为区分两者的不同显得尤为重要。

(一) 性质不同

法理学实质上是法学中的一个学术概念, 研究法学最根本问题, 从其本质而言, 应将其性质定性为法学性质。而法哲学研究的是法律哲学, 应为哲学性质。有学者认为法哲学属于法学与哲学间的交叉学科,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任何一种事物必须将其归为确定的一类, 方可进行深入的探讨, 法哲学亦是如此, 尽管法哲学既有法学的因素在里面亦有哲学的因素掺杂其中, 但从其根本来说, 法哲学的最终定位应该为哲学。

(二) 研究对象不同

法理学是研究法律及法律现象的最基本的一门学问, 专门研究法律现象的发展规律和法律的共性问题, 其是众多部门法的基础, 规定了法学中最根本的问题, 是其他部门法的基石。相较而言, 法哲学是研究法学研究方法的一门学问, 其专注于法的理念, 其根本立足点为哲学, 主要探求的是方法问题。

(三) 研究方法不同

法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分析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历史方法、体系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等;而法哲学大研究方法多为抽象的, 具有理性主义的色彩, 是对法律现象中结论的再思考、再加工。

(四) 研究目的不同

法理学的研究目的是通过透析各种法律现象, 使得法律的基本原理在司法实践中得以运用, 为立法、执法、司法提供一套明晰的规则体系, 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 人们权利义务的平衡稳定;但法哲学是探索法的本质问题、法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问题, 从哲学的角度给与法学研究更高的理论指导。

三、总结

我国法学理论界通常将法哲学视为法学与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然笔者认为法理学与法哲学是分属于不同学科的学术概念, 并非等同, 正如考夫曼所言, “法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而不是法学的子学科。但人们也不可将法哲学视为哲学的一个特殊种类。”法哲学更关注内容, 法律理论更注重刑事, 两者均不拘泥于现行的法。故笔者认为将两者区分开来, 明确两者之间的不同, 对其进行新的界定将有助于法理学与法哲学的学术发展, 对法学、法学理论、法学问题的解决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永坤。部门法哲学还是部门法理学[J].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1) .

[2]倪正茂。法哲学、法理学:合流与分流[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94 (3) .

[3]万胜。法哲学与法理学词源发展与关系浅析[J].法学研究, (7) .

在传统与创新之间 篇7

我临过《芥子园画谱》, 临过《白雪石画集》, 市场上流行什么画, 不管南派北派, 马上或借或买回一本来学。临多了, 手也熟练了, 甚至有人夸我学什么像什么, 听到这些心里还有点暗暗得意。可画出来的画, 只是别人的翻版。世上画派林立、画法无穷, 我总是跟在别人后面奔跑, 即岂不成了扫描机、印刷机?这哪里还有自我?

的确,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重传统的民族,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 中国人的封建的、保守的、传统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传统中国画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一个方面, 它是根植在一个绝对封闭的专制社会里。“天不变, 道亦不变”的封建纲领, 什么“三纲五常”, 什么不左不右的“中庸”思想,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历时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相对稳定性, 深深的影响着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的发展。“祖宗的东西不能丢啊”“不要背叛祖宗啊”, 这些训语时常在耳边回响。

是的, 传统是基础, 传统是土壤, 传统是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传统是古人的经验总结。有了传统, 后人可以避免少走许多弯路。没有传统, 没有师承关系, 没有继承, 后人都从零开始, 那我们岂不是又回到了远古时代?不仅艺术离不开传统, 人类的一切文明都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的。我们现在用的电灯、汽车、电脑、空调等等, 哪一样不是前人发明创造的?

但是, 只有传统没有创新, 人类文明永远都会停留在一条水平线上。其实几百年后的人们也同样会觉得我们现在是多么的原始, 就象我们评价古人落后一样。我们也成了后人的古人。所以, 人类的发展史, 其实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创新的历史。艺术也一样, 艺术的实质就是不断的创造、创新, 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历史的发展是连续与间断、渐进与革命、传统与创新的各种矛盾产生、发展与解决的辨证统一的过程, 艺术也一样。

可创新, 又谈何容易!

创新并不是无中生有的, 它肯定要吸收优秀的传统遗产。而所谓艺术遗产当然不是一堆死的东西, 可以让人们在里面随便挑选, 任意抽出一时需要的东西, 又按照一时之需把它们七拼八凑在一起。

首先, 创新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石涛说的“借古以开今”的意思即便如此。这样, 作为每个艺术家, 首先必须有一定的传统的基础。传统的东西不可能学完, 事实上也学不完, 但又不可不学。当今画坛, 有不少人在传统基础未牢之际, 便一味的抛弃传统, 对传统嗤之以鼻, 弄一些哗众取宠的所谓“前卫”之作。这样发展下去, 势必会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其实, 对传统的东西也不能采取拿来主义, 应该有选择的、有批评的吸取。传统的东西固然有它的积极的一面, 同时也要看到它消极的一面。那种唯传统至上的观念, 表现在:一是他们在观赏传统作品时, 先入的审美的观念在牢牢的控制着他们;二是传统绘画作品确实能引起他们在审美情调和形式感受上的共鸣。我们情愿承认古人的伟大和自己的渺小。这最清楚地表露了这样的事实:只要我们还迷恋于古人创造的艺术形式和用传统眼光看待中国画, 我们便会无能为力的承认, 古人比我们高明, 我们就会服服帖帖的膜拜在古人的威力之下。由此可见, 中国画的创新的首要任务是改变我们对那套严格的形式规范的崇拜, 从传统的形式中突破出来。

其实, 对待传统, 对待古人, 一味地用保守的态度是愚蠢的。他们在绘画观念上虽然囿于传统思想范围, 但并没有妨碍他们开拓新的审美经验的实践, 促使这样去做的是他们具备了天才的艺术洞察力和艺术家的不可抑制的创新精神。作为当代中国画的杰出代表, 他们虽然不能算作划时代的大师, 而作为把中国画引向现代绘画大门的艺术家, 他们应享有最高的荣誉。评价一个画家在美术史上的位置, 主要是看他们在绘画形式上是否有所突破, 在绘画观念上是否有所开拓来决定的。

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不是那种仅仅能够继承文化传统的艺术家, 而是能够作出划时代的贡献的艺术家。我们应该营造这样一种气氛, 使每个画家在可以自由探索的基础上, 抛弃严格的技术规范和僵化的审美标准, 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来。我们也不必担心, 生活在现代中国的真正的艺术家, 既不会“全盘西化”, 也不会抱住“国粹”不放。民族生活的习惯和向国际开放的现代观念将给中国当代绘画带来无限广阔的前景。勇气、胆量和力度是对有志于开创当代中国绘画的局面的艺术家的根本要求。

基于这些, 在平时的创作中, 我努力试图去变。变技法, 更变观念。可画出的画里面总有别人的影子, 却找不到自己。直到偶然有一天, 当我下班回来, 走在宿舍门口年久失修的水泥地上, 发现由于岁月的侵袭, 原来平滑的水泥地面由于行人车辆的长年碾压, 经烈日爆晒后, 变得斑驳迷离, 裂缝的颜色是深的, 水泥地面干后成了浅色。那或粗或细的线条、忽大忽小的块面, 像人、像树, 又像走兽;似山、似水, 又似人家。这分明就是一幅绝妙的水墨山水画, 它没有什么构图、章法、笔法、皴法, 却是大自然的杰作, 这是岁月的痕迹, 这是历史的印记。想不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然有如此魔力, 这不正是我天天寻找的东西吗?

于是, 我画兴大发, 铺上画纸, 提笔挥墨。为了表现出那斑驳的龟裂的效果, 我把宣纸揉成一团, 再摊开作画。用那或粗或细、时缓时快、忽浓忽淡的线条和墨块, 在褶皱的宣纸上挥洒。作品完成后往墙上一挂, 真有那耳目一新的感觉。它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技法、刻意与偶然的机理效果, 表现出一种崭新的境界, 真让我兴奋不已。此画入选了桂林市的群星奖, 后又参加广西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美术展, 展览中被美国朋友相中购买收藏了, 遗憾的是没有留下此画的图片。

穿行在传统和现代之间 篇8

据悉滨海大道贯通后,既促进了临港工业和特色规模工业园区的第二产业建设,又能推动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旅游观光经济带。

在滨海大道上奔驰,仿佛走进了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时光隧道之中,体验文明的进程,收集历史的碎片。向右走,是离海洋越来越远的渔村和老百姓浇灌在这片土壤上的回忆;朝左望,是无边的养殖圈,规模宏大的工业园以及挖开的山头、忙碌的吊车和已经填平了的滨海湿地。

回忆之一:骑着自行车卖鱼去

海洋村,在滨海路边,一侧的山丘上有一些村民自己的耕地。山丘后面一座废弃的桥下,一排排铁锈斑驳的渔船横躺着,仿佛能隐隐听见昔日码头的汽笛声……

“这里的山山水水,哪个地方没留过我的汗水和脚印?”邵大娘一打小就长在海边,以前一涨潮水全都涌到山墙根,她家房子下面就是沙滩,潮直涨到她家住的那块地。那时候一推开家门,眼前就有一溜大沙滩,停泊着各种渔船。

她一边说着,一边继续在山坡上的地里干着活,两手一直没有停歇,这双手曾经抓过鱼,也卖过鱼。而眼前的山坡其实只是原来大山的一个小山脚,没有的部分都已经填到海里去了。

“那时候我们村的那条120马力的大船,都上‘半拉山’那边的新港码头卸货。鱼可多了,有大鸦片鱼,黄花鱼、刀鱼、鲅鱼……船开到新港的码头,我就骑自行车上船去买鱼,想拿到庄河去卖。第一次去买鱼没钱,俺儿就上孩子他姥姥家(她的娘家)拿了40块钱,俺姑借了10块钱,就拿了这50块钱上新港了。一块多钱一斤的鱼,就买了四五十斤。下船直奔庄河水产大铺那去卖,哎呀妈呀,卖了一百来块钱,去了本钱还剩一半呗。还有一次上船买那个大石(鱼将)鱼,挣了一百多块钱回来,去了水产铺那儿,小贩们都抢着买呢。赶这一秋天卖鱼,就觉得经济来源有了,当时好多亲戚们还上俺家里借钱呢!”

回忆之二:沙滩上的渔号

二十多年前,这里的村子生产活动由村集体管理,分农业队、渔业队和渔民后勤队。而貂厂、机械厂、纺绳厂、木匠、铁匠、黏匠(木壳船要粘,防止漏水)等,都属于渔业队的后勤队。

“俺就是纺绳厂的,不会做农活,但很会纺绳。纺的绳啊都拿去做网用,比如大流网,锚网,梢网等。要是到纺绳的时候,一个冬天要纺好多,都要打夜班。”

与后勤队的邵大娘不同,刘大爷是当时村里渔业队上的,他干渔民十多年,对海洋再熟悉不过了。

“那时候在山上一望风景好啊,屋前面就是大海,潮水大浪就这么打上来。俺十八九岁的时候就上金州打鱼。那时候的帆船就一根桅杆,主要是靠风靠帆前进,没风了就去摇橹。大浪顶不住了就抛锚,把帆降下来。现在这些帆船都看不见了,都用机动船了。”

人跟船走,刘大爷记得最深的就是大伙一块喊渔号。冬天不打鱼了,要拉船上岸修理——“来呦,嘿呦!再来呦,嘿呦!”

回忆之三:海里一点杂质都没有

邵大娘的一番讲述,将我们带回到了她所成长的那个年代,她所生活的那个环境,使我们了解到当时滨海生态的丰富和多样。

“俺那时候下海,海里一点杂质都没有,你挖完了,水上来,滩涂上全躺着蚬子,没有壳。没有乱七八糟的东西。”

“我在学校念书的时候,蛏子都是自然生,后来人工蚬子苗下了,逼得它们都往深水里走,偶尔才能碰到。那时候蚬子不是买苗,都是自然生,可厚了。放学没事,就跟着大人一块去钓。俺就这样纺半天绳,下半天海。有时候一潮几个小时,一个人能挖一千来斤的蚬子,用扒子挖了再捡。”

“小时候我就光屁股在海上玩,掏蚬子,一有浪了,就哗地向前一扑,可带劲了。”说话的是磨石房村的王大哥。

再长大一些的他,一放学,潮水还没涨上来的时候就和小伙伴们下海去捡大乌鱼(乌贼)。在他们妙趣横生的童年记忆里,还有一段关于可怜的乌贼朋友的描述:

“海风一刮,它们就撞上了石头,有的给撞昏了,有的给撞死了,有的连身体上面的大盖子都给撞掉了,这时候我们就下海去一个个捡了,背到城里当药材卖。那时候卖其实也不值几个钱,主要就是刮风的时候下去捡着玩。”

当我们问起当时这里啥最好吃?

邵大娘肯定地说:“就属沙蚬子和海肠了。海肠它没长壳,就跟猪小肠一样子,雪白雪白的,炒菜吃可鲜嫩了,可好吃了。小时候我一天只逮(吃)2两6的粮,那是困难时期,粮食不够吃,都是这些东西救了我们的命啊。”

回忆之四:海鸭子集会

在渔村很多村民的小院子里,搭一个小棚,自养鸭子,最平常不过了。当年的海鸭蛋,渐渐变成了普通鸭蛋。

十多年前的小盐场村里有十来多户养着海鸭子,最多的时候每家能养30来只,一个村子就有几百来只。一大清早,大伙儿都把鸭子全放出来,米色的,白色的,煞是好看。

中午,潮水退了,鸭子们吃饱了也不回来,就在海滩挑一处较高的地方蹲着,潮水一来,它们就下水去。潮水再一走,他们吃饱了就又在那蹲着,赶晚上就各自回窝了。村里的一位曾经养过海鸭子的大娘告诉我们:

“鸭子吃小蚬子、泥螺、小螃蟹、小鱼小虾什么的,连壳都一起吃了。吃海货的鸭子爱下蛋,一个月差不多每天都下。只有冬天最冷的两个月不下。春天下的多,秋天下的少,赶七、八月时就下秋蛋了。海里养出来的鸭蛋不管春蛋秋蛋都好吃,现在家里养的味道就差多了。那时养鸭子很少喂饲料,基本上靠大海。”

“以前俺这门口就能挖海蛆(沙蚕),赶个海,养个鸭子什么的都很方便,就怕来台风,那年一涨潮水都淹到家门口了,俺家猪圈也给淹了,里头的猪都得仰着脖儿呢。”

变迁之一:天然的少了,污染物多了

前面提到的磨石房村的王大哥,承包了蛤蜊岛前的数千亩天然海滩,他也曾经是赶海人,对这里生态环境的变化有着比别人更多的感受。

“这片海滩以前主要出产过沙蚬子(菲律宾蛤仔),最红火的是1993年前后的那几年,有一天就那一潮海,6000多亩海滩,就能有60多万的收益。那时候蚬子都是自然生的,特别多。那个蝼蛄虾也多,一天一潮水上来一个人下去能钓五六十斤。现在很难找。”

对于这种变化,养殖户们能明显感觉到这个海岸的水质正在下降,天然海洋生物越来越少了。

“现在污染太厉害了!看那边那个厂子,排出来的水几乎全是高温的。多数天然滩涂上的贝类,一接触到这些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就全都死光光。在我承包的那块滩涂就发生过养殖的贝类产量莫名其妙地大幅下降的情况,你还没有办法去告状,因为排污水的地方太多了,你无法证明是谁家的污水影响的。”

“近几年,随着海参圈越来越多,由它们中换出的

nlc202309020555

污水也越来越多,海参池和参苗池大小不一,有一两千立方米的,也有上万立方米的,换水周期一般是半个月,平时还要坚持循环换水,否则海参就养不好。”

“一来死汛(指潮差比较小的潮汐,涨得不太高落得不太低,故此带不走岸边的脏水),更要命,十来天里这些脏水就在这一个劲儿卷(来回往复,流不出去的意思)。等潮水再来的时候,所有的海参圈都整个大换水,那是多大的一个量啊,附近的海水都给染红了。在加上周边的造纸厂、养鸡场、电厂、生活污水,一起都排到海里去了。一退潮,许许多多没被海水带走的杂质就沉淀在滩涂上,使得滩涂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差了。”王大哥说。

变迁之二:一片连一片的海参国

小盐场村的对面,原本村民家门口放养海鸭子的海滩,已是成片成片的海参圈。在海参育苗厂边偶遇一位老人,他指着远处说道,“再往那边走,海参圈更多更大,老了(方言,指特别多)!”

刘经理原来开过饭店、跑过运输、卖过汽车,6年前经朋友介绍,兄弟几个一起承包下200多亩的海参圈。“这几年我们养海参的大多数都发爆了(赚了非常地多)”显示出了东北人的豪爽和霸气,怕我们不相信,还掰着手指算给我们听,“从2006年开始,海参价格年年大涨,市场供不应求,2006年一斤40元到了2009年就翻了一番一斤80元,今年(2010年)一斤110元,海参一般亩产为一两百斤,你们自己可以算一算这一年能赚多少!对于我们本钱少、路子少的百姓来说没有比养海参更好的生意了,只要你有钱投,两三年就能收回成本。”

他很得意地接着说“现在是有价无市,好的参圈不会有人卖的,谁也不会和钱过不去啊”,“另外如果你管理的好一点,换水勤一点,像我这样,别人多用药物来让海参不得病,我是用管理来保证它们的健康,所以我不投药,既省了一大笔药钱,养殖的参还是最好的,根本就不够卖的。”

刘经理的得意来自于海参价格的一路高涨,然而繁荣的背后却有代价一滨海湿地的污染与破坏。不过一位当地的海洋专家向我们指出:滩涂养殖并不是当前滨海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些养殖圈毕竟都还有水和泥滩。至少也算是人工湿地。它们或多或少还是能为水鸟和其他生物提供一些生存的空间;如果能加强管理,提高养殖技术,实现唐启升院士所提倡的“以海水养殖业为主体的碳汇渔业”,就能使我国养殖渔业的增长方式向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型的方向转变;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养殖自身的污染,同时还可以生产出多种有营养价值的养殖产品。

当然,这还要全社会的参与,否则到处都在排污,海水都是污水,再好的科学技术也无用武之地。

变迁之三:那边来了一个更强的,工业园

无边的海参圈已经让我们惊讶,但在另一项更加浩大的工程一工业园区面前,海参圈明显是“小巫见大巫”了。路边的一个工业园区的一块指示牌,就让人感到了它的巨大,牌子上写道“某电机产业园A区,启动区面积为5.19平方公里,电机园面积为12.11平方公里”。仅从面积的计量单位上,海参圈用的都是“亩”,工业园用的都是“平方公里”,就能感觉到两者所分别代表的经济形式和生产方式,暗合了从“小农经济”到“大工业生产”的巨变。

越往南,所见到的海参圈越少,工业园越多,村民中流传的一个故事,先不说真假,却能说明在人们心中对两者力量的看法和对比。“一个大老板听说养海参赚钱,就投资数亿元,围出了万亩海参圈准备大干一场,没想到来了一个更强的,要在此建工业园区,以每亩10万元收购。”对此,上面所提到的那位海洋专家不以为然,他介绍说,目前许多滨海工业园区的入门槛都是每亩一两百万人民币。现今沿海地区为了获得新的地皮用于建造码头、工业园、房地产,大量的滨海湿地被填,使得大片的滩涂成为了陆地,这是沿海地区所面临最大的生态危机,比污染还严重,因为不可逆。主要的原因就是越来越贵的城市地皮与相对便宜的填海成本带来的巨大的开发动力,同时对当地GDP的拉动更是惊人。

唐府村,一个曾经世代靠海生活的村落,如今已寻觅不到踪迹了。全村人正处在动迁之中。两辆老式的28自行车,和两位老爷爷一起静静站在滨海公路边上,他们目光注视着的,正是他们曾经生产生活的家园,现已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现在通了路,看个病、进趟城都方便多了;原来村子的平房没了,给换成了楼房,上面规定按一平方米平房换一平米楼房,有机灵的早就多盖了一些平房就分得多了。像我们这样的就分得少了,可是俺们房前的院子都不计算在内不给补,实在是想不通,现在住在大楼里,还能到哪去弄一个院子呢?”

“搬进楼房后最大的感受是钱太重要了,没钱就没法活了。过去有钱没钱都能活,柴火可以上山弄,吃的可以自己种、下海里捞。现在往楼房里一住,什么都要花钱买。海是集体的,所以没给补偿,我们的地都在山上,现在山填到海里去了,给了我们一些补偿,也就是几万块,实在是禁不起花啊,希望能再多给一点。我七十多,他八十多,在这个村住了一辈子了。”

变迁之四:封死在桥下出海口的渔船

随着码头的汽笛声远去,小渔船和小渔村一样,也面临着被迁走的命运。北海大桥下,夕阳里,整整一个河口滩上躺满了废弃的木船。

渔村没有了,出海口封死了,渔民也早不再出海打鱼了,他们的渔船也就这么报废了,一列列跟排队似的搁浅在桥下的泥滩上。动迁的时候废船将被运走,一条船按三千到五千元的标准由房地产开发商赔偿给渔船的主人们。

当然也有运气好的,在桥的另一边养殖圈边,一位给自家亲戚看圈的村民告诉我们:“这圈子里养过虾,现在里面的东西全清出去了,就是两块废弃的养殖圈有100来亩,当时我家姑爷买下的时候也就花了100多万,现在要动迁就能给他补偿三四百万呢。”

因为征地动迁引起渔民生活的改变,在不同的地点上演着不同的结局。

变迁之五:选择的矛盾

“传统”我所欲,“现代”我所欲,两者可否兼得?

在滨海大道边上的一个工业园区边缘,还剩着几座山头,树已经被砍没了,在推土机大吊车下,却还有守着几亩地和一片果园的大伯一家——三间破烂的小平房里唯一的家电就是一台老掉牙的彩电,果园里却是苹果树、枣树、桃树、山楂树、柿子树,种类繁多。开始我们以为大伯一家非常的穷困,还想着怎么帮他们一把,尽一点微薄之力。一聊才知道,他一家都是征地拆迁补偿的获利者。

“我有自己的楼房,6年前拆迁补偿因为我家的面积大,包括院子有300多平方米,当时政府都给了补偿,分给了我们大大小小6套房子,我们老两口是从外省农区移民过来的,一辈子种地,住不惯楼房,也吃不惯城里的饭,就把分的房子全租出去了。我又花了4万块在这山上买了四亩果园地,自己种自己吃,我觉得这样的日子很好。不过现在可能又要搬迁了,旁边这个工业园区觉得面积不够用了,想把这山炸了,填到海里去,他们正在和我协商赔钱的事,说是能给七八十万呢,我就同意了,咱不能不讲理,差不多就行,要支持国家建设嘛。”

在滨海湿地的大变迁过程中,地方政府通过围填海拉动了GDP的高速增长,增加了当地的就业机会;沿海企业通过围填海快速、方便、便宜地获得了宝贵的土地,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当地百姓有的成为了征地拆迁的直接受益者,有的则通过找政府、找法院、找媒体等方法,最后或多或少都能得到一些补偿,实在不行也可以换一个地方,另想他法。

然而,这里天然贝类等底栖生物的家园一滨海湿地没有了,对它们来说家园没了就是死,谁能替他们做主,替他们说话?

迁徙到此的水鸟栖息地(繁殖地、觅食地、休息地等)一滨海湿地没有了,对它们来说栖息地没了就是死,谁能替他们做主,替他们说话?

还有滨海湿地本身,这一地球上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正在被围填、被蚕食,谁能替他们做主,替他们说话?

穿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两难和困惑涌上心头,寻找这个类似“天问”的答案,或许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努力。

兄弟之间的话语 篇9

2、理由少一点,肚量大一点,嘴巴甜一点,脾气小一点,行动快一点,效率高一点,微笑露一点,脑筋活一点。

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4、星光依旧灿烂,激情仍然燃烧。因为有梦想,所以我存在。你在你的领域里不惜青春,我在我的道路上不知疲倦。

5、生病不可怕,只要信念存,康复不是梦,来日展宏图。把病魔看作挑战,把信念当作武器,你能赢!

6、一生中能遇到几个这样的知己?亦有多少人与你相坦以对?人生中能有几个这样的兄弟与你天涯相随,有此兄弟夫妇何求?

7、兄弟的感情不能只用诗句就能概括的要体会和感觉。

8、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则可以有为矣。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9、人是因为希望才活着,不管你受到了什么挫折,朋友,当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你还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美好。

10、我一直想谢谢你,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我一直想告诉你,告诉你我真的很爱你。

11、对兄弟讲义气,为朋友二肋插刀。

12、朋友,是你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温暖的手援助我,让我感激至极,心意无法表达,只有祝福你。

13、你不要告诉我,你真的很生气。其实我知道,因为你很在乎我!而我也只能告诉你:我爱你!

14、梦自己想梦的,去自己想去的,做自己想做的,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机会不会再来!

15、每天最大的幸福是思念你;每天最大的痛苦也是思念你。你是我所有幸福和痛苦的源泉,亲爱的,好好珍惜自己!

16、两个人虽然相爱,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如果有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也许我们可以学习彼此迁就和宽谁。

17、打开的是吉祥,看到的是鸿运,愿所有期望和祝福涌向你,祈望你心情舒畅万事顺意。

18、春有百花,秋看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心中若无烦愁事,便是此生好时节!

19、那些刻在椅子后的爱情,会不会像水泥上的花朵,开出没有风的,寂寞的森林。

20、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21、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

22、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掉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

23、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2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5、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6、愿所有的幸福都跟随着你,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愿所有的快乐都陪伴着你,月圆是画,月缺是诗。

27、因为能认识你而感到难忘,因为喜欢上你而感到快乐,会因为能得到你的爱而感到满足。

28、天涯何处无芳草,她只是你生命中一段小小的插曲,没人能把谁的幸福没收,你发誓你会过的有笑容。

29、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30、牵牛花寻到了藤;爬山虎觅到了墙;我遇到了你;于是他们就再也分不开了!

3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3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3、兄弟如手足,老婆如衣服,谁敢动我衣服,我砍你手足。

34、兄弟本是一母生,和和美美渡今生。古人桃园三结义,结盟弟兄刘关张。先去张关痛刘备,兄弟手足情意长。没有来世弟兄长,珍惜此生情意长。

35、喜见外弟又言别。

36、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朋友之间搞笑的话语 篇10

2) 天热热不过我的思念,风凉凉不过我的祝愿,晨露润不过我的挂念,暑天挡不住我的心愿。愿小暑燥热惹不到你,愿小暑清凉缠绕着你,更愿幸福甜美笼罩你。

3) 天热还惹你上火,我心实在很内疚,整天自责还忧愁,怎么才能消你愁,想来想去别无法,还是短信表诉求,愿你原谅我过错,内心不要再烦忧,看我真心来道歉,望你一笑泯恩仇。

4) 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着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5) 夏至到了,天气一天天热了,出汗一天天多了,日头一天天短了,穿的一天天少了,在此温馨提醒:天热小心暴晒和曝光。

6) 三伏天热要注意:户外避开太阳走,清晨晚间多运动;夏日炎炎水多喝,不可撑坏脾和胃;睡眠充足心情好,衣物多多翻洗晒。

7) 今年夏天热闹闹,关心朋友忘不了:空调扇,别多扇,凉水澡多易感冒;冷饮食,勿多吃,饭菜一次消灭掉。多喝水,睡足觉,每天不忘笑一笑!

8) 三伏:初伏,初伏,小心中暑;天热,天热,天天都热;下雨,下雨,夏天盼雨;清凉,清凉,清爽冰凉。短信提醒你:天热防暑!祝福送给你--雨后清凉!

9) 夏至到了,天气一天天热了,出汗一天天多了,日头一天天短了,穿的一天天少了,在此温馨提醒:天热小心暴晒和曝光。

话语伦理学在传统与后现代之间论文 篇11

自1990年以来,吴默先生每年都在法国举办画展,已举办了30余次,最多的一年就举办了5次。艺术浸润着法兰西人,他们的绘画艺术鉴赏水平之高是世所共知的。参观者留下的数千条观感,足可见吴默先生的画展在法国受欢迎的程度。

吴默先生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创立当代帛画以来,备受国内外画坛关注。1986年,他的100多幅作品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展出,引起不小的轰动,国内外数十家媒体作了报道。中央财经学院美籍英语教授米歇尔?布隆科在留言上写道:“在中国,吴默画是最引人瞩目的杰作,它充满了艺术的真谛,并成功地将古典和现代的技巧、风格和情感融为一体,它将永远作为最了不起的、让人最深刻感受的艺术而铭记在心中。”美国SVSU美术系主任BARRON HIRSCH教授这样评价:“董教授的作品用色对比强烈,形式极为抽象,这一切显示他对欧美艺术成就的深刻理解。”

1990年以来,吴默画先后在澳大利亚、美国、瑞典、新加坡、法国等国展出,盛况空前。澳大利亚墨尔本装饰学院教师洪丕森这样写道:“您的画展引起澳大利亚人士那么巨大的兴趣,而且就我所知在开幕式的头两个小时之内,就创造了自去年二、三月黄永玉画展以来大陆中国画在澳销售的最高纪录。”

维多利亚国立画展协会主席HUGO·EBCHER在开幕式上说:“今天在此展出的艺术品,是传统的中国艺术中渗透了一种新的成分,变幻成的另一种形式,不仅仅是从东方到西方的简单迁移……假如你要在艺术上作出一种变革的话,就应该像但丁所说的‘善于发现中间渠道’,董先生找到了这个突破口。”

这真是一双敏锐的艺术的眼睛!

当吴默先生的帛画出现在法兰西时,一下拉近了东西方时空的距离,人们又一次看到了法兰西人和其他欧洲人欣喜的眼球,他们的感言竟何其相似乃尔:

“在一个美好的地方,它将东方的诗与西方的技巧处理得协调、融合,这些作品是动人心弦并具有独特的风格。” ——荷兰画家

“真实与谬误、美丽与丑陋,共存于自然界,而吴默画中充满的是美感,它是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风格的巧妙结合,具象和象征互为补充。如云雾般的虚幻境界中,点缀的具体生动的形象,给我们的思想带来愉快。”

——文学家GA·AN

“吴默画浓郁的诗意和博大的气势,是艺术界的一大奇迹,吴默先生,您的作品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我对您十分仰慕。”

——法籍罗马尼亚著名画家迷迷干

“作品是美妙的,诗与梦的结合,用笔流动如神,无法拷贝。”

——法国画家凯赫·给纳克

“很感动,你的颜色丰富,风格独特,在其他画家的作品中从未见过,画家的感觉很深,是一位现代大师,是一位具有很大的中国文化的大师。”

——美术评论家让·克劳德·居马

“谢谢给我看到了奇迹。作品给人轻快与乐趣。你的云烟描绘得如此生动,妥贴,你的技巧如此精湛,人物、花鸟和背景的处理得十分到位。”

——水彩画家屋克里昂

“吴默是一位非常大的画家,每年都有新的杰作问世,他建了一座由中国传统绘画通向现代绘画的的桥梁。”——考古学家G·AYNARD

“这个大师的展览代表了中国文化,并将对欧洲画家产生重大影响。”

——波尔多画家

《LA MONTAGNE》报以“吴默是一位遨游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艺术大师”的标题,报道“没有时间概念并具有世界性的”的吴默帛画展览。

……

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诚如画坛同仁所言,吴默帛画所以受到国内外的好评和理解,是因为它构建了东西方艺术相通的“桥梁”,创造性地表现了共同理解的视觉语言。

吴默先生认为,艺术之美在于创新,而继承传统则是走向创新的阶梯。但继承传统并不仅是束茧自缚,而要脱茧而出。要站在巨人的肩上攀登,去创造新的传统。他还认为,创新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创新必须符合美的规律,中国画的现代化不应是“西化”;中国画要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性;需要扩大对外交流,需要借鉴吸收,取人之长,为己所用。

为表彰吴默先生在法中文化交流中的贡献,2003年巴黎授予他金质巴黎市徽勋章、并颁发市长签名的奖状;2005年东支纳克市长授予他荣誉市民勋章;2009年,库克东市给他颁发了“最受欢迎的人”银质奖章。

在喜迎祖国六十华诞之际,世界文艺出版社以历史的眼光,以全球的视野,编辑出版了《中国艺术大师八人集》,辑录我国艺坛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当代艺术大家,甑选其堪称最具收藏价值的国家艺术经典。董文政(吴默)名列其中,同集中还有张仃、靳尚谊、沈鹏等著名书画家。

情侣之间浪漫的话语 篇12

2 、看看我的眼睛,你会发现你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

3 、宁愿笑着流泪,也不哭着说后悔。心碎了,还需再补吗?

4 、命里有时钟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5 、没有谁对不起谁,只有谁不懂得珍惜谁。

6 、治疗爱的创伤唯有加倍地去爱。

7 、如果爱不疯狂就不是爱了。

8 、是大地的泪点,使她的微笑保持着青春不谢。

9 、如果没有人爱我们,我们也就不会再爱自己了。

10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11 、无垠的沙漠热烈追求一叶绿草的爱,她摇摇头笑着飞开了。

12 、爱情是盲目的。

13 、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14 、我需要你,正如我需要呼吸空气一样。

15 、上学的心情,比上坟的心情还要沉重。

16 、忘掉岁月,忘掉痛苦,忘掉你的坏,我们永不永不说再见。

17 、我就像现在一样看着你微笑,沉默,得意,失落,于是我跟着你开心也跟着你难过,只是我一直站在现在而你却永远停留过去。夜秘密的把花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

18 、原来,两个不相爱的人在一起的结果是,用沉默取代依赖。

19 、当你说你也爱她的时候,连心跳都听见眼泪的声音。

上一篇:狠刹三股歪风自查报告下一篇:福泰煤矿安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