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学和城市社会学之间的关系(精选11篇)
城市管理学和城市社会学之间的关系 篇1
城市管理学和城市社会学之间的关系
我主要是从城市的历史发展角度来讲,城市社会学用历史的、动态的观点研究城市、解释城市各种因素和各种力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分析城市发展的推动或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把握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的预测城市发展的历史趋势。然后,城市管理个人根据城市社会学所研究的发展规律,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手段例如,城市社会学中着重讲到了芝加哥学派,他们在源自欧洲古典社会学即马克思、韦伯和杜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下,增加了美国实用主义的研究,特别重视对城市问题的研究,比较有名的芝加哥学派学者帕克通过长时间的记者和社会活动的经历经过大量的城市调研,在1916年提出了将生物群落学的原理和观点用于研究城市社会的发展,也奠定了城市生态学的基础,以及伯吉通过城市社会研究特殊种族和商业活动逐渐进入居住区附近的情况在1925提出了城市同心圆增长理论和赫特根据美国许多城市的实际情况在1933年提出了扇形理论。
正是在城市社会学的不断调研通过对认识城市的发展规律、提出解决城市社会问题新理论,城市管理真是通过对城市社会学理论的进一步实践和管理,在城市这个巨大复杂的系统中,提出健康的管理城市的模式。
城市管理学和城市社会学之间的关系 篇2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功能布局的内涵
1. 城市规划
所谓城市规划就是指对城市的发展进行预测并对城市中各项资源实施管理以此来对发展相适应的这样一个方法或过程。城市规划主要对已建环境的设计和开发进行指导, 是一个城市在一定时期当中发展的目标, 并制定能把这种连续相互作用给反映出来的规划, 它是城市建设的整体和综合部署。它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整体研究城市和周围影响地区的环境, 来为广大民众提供舒适、宜人以及适合居住的良好环境。
2. 城市功能布局
城市功能布局就是指城市建成区域的平面形状以及城市内部功能结构与道路系统的结构。它的形成是在历史发展当中形成的或者为自然发展的结果, 或为有规划的建设结果。对城市布局形成以及其利弊进行研究, 对制定城市的总体规划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城市的功能布局应该把城市的性质和规模给反映出来。城市规划在对城市规模以及性质进行确定之后, 其功能布局就要把城市的性质给反映出来。同时,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提升, 城市中相继出现了一些工业区, 现代化的厂房、水塔以及码头等建筑开始出现, 在城市功能布局当中, 一定要把这些区域给规划布置好。
二、城市规划与城市功能布局之间的关系分析
1. 城市规划可以构架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总体结构
城市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它是一个长期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 而作为城市建设的整体设计方案, 城市规划对其科学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规划与城市功能布局共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架构了一个科学的结构, 它们之间的合理性促使着城市空间日趋实用和科学。
2. 城市规划可以推动城市趋于合理布局
在现如今的城市规划当中, 所要考虑的功能布局项目有很多, 比如, 在规划中, 要对城市不同功能区域的规划进行考虑, 像城市某一区域是商业区还是生活区, 是工业区还是高新产业区等, 并从这些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进行合理建设。城市的整体功能布局与城市规划方案有着直接关系, 规划设计不仅要对城市中每一个区域的功能需求相满足, 而且还要把此片区域乃至整个城市空间的发展带动起来并予以优化。
3. 城市规划可以抉择城市功能布局的战略方向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这种形势下, 城市规划的目的也要随之做出相应的改变, 要由以往传统的只限于空间布置以及整体的设计中转变到与时俱进并对城市功能布局战略性发展进行强化的轨道当中来。从这点来看, 在现如今的城市规划当中, 一定要重视城市功能布局的战略性并把其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与此同时, 要想实现城市的整体功能布局, 城市规划是必要条件, 而城市规划要想实现科学发展以及创新进步, 科学合理的城市功能布局必不可少, 两者相互影响, 共同进步。
三、怎样在城市规划当中合理进行功能布局
当前, 我国许多城市都开始在规划当中重视起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工作, 从对我国城市规划经验进行总结的前提上, 认真吸收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城市规划的良好经验, 并总结教训, 以此来达到在城市规划当中能够合理进行城市功能布局的目的。与此同时, 广大民众对城市功能布局的要求也逐步提升, 使得我国在城市规划当中更加注重城市功能布局的科学化管理以及严格性监督, 并且确保每一项功能布局都能有效落实在城市建设当中。除此之外, 还要把现代社会人性化发展的特征融入到城市功能布局当中, 能够让广大民众真正感受到自己所生活的城市发生的变化。
1. 城市功能布局要实现全方位设计
现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城市功能配置的区域性需求越来越高, 这就使得在城市功能布局当中既要用有着代表性的区域建设来把城市的特征以及人文特点给展现出来, 又要注重掌握“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元素, 这也是现代社会所重点强调的设计理念, 尽可能地使城市功能布局与全方位的城市新兴建设需要相满足。除此之外, 在城市功能布局当中还要与城市的整体建设特点相配合, 以能够让广大民众得到全方位的享受, 在客观上达到对城市的艺术品位进行提升的目的, 让民众对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从而起到对城市的整体形象进行宣传的作用。
2. 重视生态功能区域的布局
近段时间以来, 我国主要把城市规划放在城市商业区、城市工业区以及城市生活区等建设上, 忽视了创设独立的生态功能区。尽管一些城市开始增加建设一些景观园林项目, 然而生态功能区域布局还依然没有重视起来。再加上当前城市建筑以及城市工业用地逐渐扩大, 城市中普遍存在着土地面积锐减的问题。为了应对和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把大量的用地融入到城市生态功能区域建设当中, 并且一定要通过城市规划对这些用地进行合理布置和科学调配, 尽可能在城市生态功能区建设中应用更多的土地资源, 这样既可以更好地修复被严重破坏的城市生态环境, 又可以使城市绿化面积大幅度提升, 从而实现了城市建设的整体目标。
3. 适当把握功能布局的空间尺度
设计师要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功能布局当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要在完善城市功能布局的基础上, 运用非常严格的尺度标准最大程度地合理利用城市的有限空间。设计师在对城市功能布局空间尺度进行适当把握时, 一定要把人性尺度的规划设计融入到城市规划的内涵当中。基于此, 现代城市规划当中的功能布局一定要以创设舒适和温馨的活动空间为主要目的, 能够让广大民众觉得在城市当中的活动空间更加宽广, 比较适合居住, 而不是让民众觉得城市的功能布局方便了自身的生活、工作以及出行。除此之外, 在城市整体功能布局当中, 设计师一定要从城市规划的整体需求出发来确定城市道路的宽度以及城市建筑物的体量等, 只有这样, 广大民众才会感觉出行的方便和居住的舒适, 也才能让城市功能布局的建设趋于温馨宜人, 从而全面实现城市功能区域的整体视觉景观以及总体风貌。
四、结语
在城市规划当中, 城市功能布局占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要想权衡城市规划方案的科学以及合理性, 城市功能布局是关键指标。
基于此, 在我国现如今的城市建设当中, 规划部门和设计师一定要对城市的总体布局与城市的功能区域划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进行深刻认识, 以此来确保能够有效落实城市的整体规划方案, 并把城市规划的时代意义给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欧阳娇薇.论城市规划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06) .
[2]张国新.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与职能的转型研究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06) .
[3]王建宙, 张晓妍.特大城市中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布局的相互影响研究及相关建议[J].中国工程咨询, 2012 (04) .
[4]潘悦, 刘媛, 洪亮平.城市规划角色转变下的旧城改造规划策略研究[J].中国名城, 2013 (03) .
城市管理学和城市社会学之间的关系 篇3
【关键词】城市电力规划;城市发展定位;关系
引言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划问题也显得愈发重要。在实际规划中,结合城市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城市的发展优势,对城市发展进行良好定位,是关系城市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重视。而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环节,电力规划不仅关系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用电,还会直接影响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因此,正确理解城市电力规划与城市发展定位的相互关系,建立与城市发展定位相适应的城市电力规划,是目前电力企业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城市规划实例
某城市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处于沟通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交通枢纽,交通运输发达。在这样的优势条件下,城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的面貌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城市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中,确定了建设生态工贸城市的发展战略。而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其对于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部分新建区域缺乏可靠的电源支持。不仅如此,工业化的迅速发展,预计几年后城市对于电力的需求将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对此,基于城市发展定位,做好电力规划工作,,强化电力规划的可操作性,确保城市电力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是电力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城市电力规划与城市发展定位之间的关系
在城市发展中,城市定位主要是指为了实现最大化的利益,结合城市自身的经济基础、发展条件,消费需求以及外界的竞争环境等动态变化,科学地制定各方面的发展目标,明确土地、空间等资源的利用,明确城市的竞争位置和角色。对于该城市而言,在整体规划中,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将城市发展定位为生态工贸城市。考虑城市的长期发展战略以及土地空间的可选择性,确定城市规划用地主要是向南、向西发展,逐步实现城市中心的南向移动,利用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实现各个开发区的相互连接,形成整体发展的大格局。
城市电力规划是城市整体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以城市规划、地区电力系统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和相关标准为依据,在充分考虑本地区的资源能源条件,确保能源有效利用的前提下,对城市近期和远期的发展关系进行科学处理,进而提出城市发电、变电、输电、配电以及用电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的电力规划方案。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关键环节,在对城市电网进行规划建设时,需要确保其能够切实满足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迎合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
对于该城市而言,考虑其发展定位的目标要求,在进行城市电力规划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结合该城市的人口规划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空间用地布局等,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出发,将电力设施的具体位置落实到城市整体规划的布局图中,确保电力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电力市场的发展情况,在对电网进行规划建设时,应该适度超前,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为城市未来的用电需求留出足够的富余,从而达到电网结构合理、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
(3)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推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贯彻落实分层分区原则,避免出现线路的重叠和交错情况,确保电力网络的规范和简洁明了。
(4)尽可能推广应用标准化设计,减少对于土地的占用,利用科学发展观,实现电力规划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5)对于工业区、居民聚集区等电力负荷相对较大,增长速度较快的区域,考虑到土地资源的紧缺问题,在进行电力规划建设时,应该推广和采用紧凑型大容量的输变电技术。
(6)加快对于现有城市中低电网的改造工作,严格按照城市的规划布局以及道路综合管线的设置,对预留出变电所、电力线路的位置,避免重复施工的现象。
城市发展定位与城市电力规划的基本关系主要表现在:城市发展定位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和前提,要想确保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必须保证规划方案可以服从和服务于城市发展定位。而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电力规划应该切实满足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确保城市电网能够适应城市的发展需求。因此,城市电力规划同样应该服从和服务于城市发展定位目标。在城市电网规划中,主要内容是结合城市的实际需求,针对城市电网的供电电源,对城市电网的结构形式进行明确,对各级线路的走廊宽度、位置、方向以及地下管线的辐射位置和走向等进行确定。而从目前的实际发展情况看,考虑到城市迅速发展造成的土地资源紧缺问题,预留电力设施建设用地,是城市电力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基于城市发展定位,构建城市电力规划
从该城市的具体情况可知,城市的发展目标定位包括生态目标和工贸目标,其中,生态城市是目标追求的前提,而工贸城市则是目标实现的支柱,立足城市的交通条件,促进目标的有效实现。在实际规划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科学分析电力发展环境
在对城市电力网络进行规划建设时,应该对规划区域内的电力发展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客观认识到城市电网的发展阶段,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发展战略,在投资和技术方面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应该集中解决电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适应不同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电力的不同需求。
2.合理配置城市各级电网
首先,应该结合城市的电力需求,对电压等级序列进行合理选择,在同一电网层次中,应该尽量简化变压流程,避免出现重复降压的现象,减少电力线损。对于现有的城市电力网络中存在的非标准电压等级,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逐步改造。其次,结合本地負荷的构成以及负荷特性,对输配电容量进行合理配置,避免出现某个电压的等级窝电,形成供电瓶颈的情况。然后,应该坚持分层分区平衡,就地补偿的原则,避免出现无功穿越或无功倒送的情况,实现电网的经济运行。
3.实现市场、电源和电网的统一规划
一般情况下,城市的电力规划包括电力负荷预测、电源规划以及电网规划三个组成部分,在对城市电网进行规划建设时,应该切实做好电力负荷预测与分析,结合区域电力负荷的增长情况,明确区域的实际负荷,从而确保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相互结合。同时,要对电网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在满足城市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满足电网经济性、可靠性的要求,实现电力市场、供电电源以及电网的统一规划,确保电力规划的可操作性。
4.坚持生态和谐、科学发展
该城市发展定位的目标之一,是建设生产城市,针对该城市实际情况分析,自然环境比较优越,在城市规划和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对这种优势进行保存,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并重的原则,避免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情况。因此,在进行城市电力规划时,必须在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条件下,推进环保技术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城市电源结构进行优化重组,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保证电力与城市经济、生态环境等的共同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发展定位与城市电力规划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对城市电力网络进行规划建设时,应该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定位目标,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对能源进行合理利用,正确处理城市近期和远期发展的相互关系,适应城市发展定位的要求,进而推动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悌温.关于城市规划与电力前期规划之间的问题探究[J].河南科技,2013(12):223-224.
[2]黄志刚.探析城市建设规划中的电力规划[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160.
[3]黄冬燕.对城市电网规划需求及负荷预测的分析[J].科技资讯,2010(35):96-97.
[4]梁晓锋.城市规划中的电力规划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4):134.
[5]廖文娟.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之间的关系研究[J].广东科技,2014,5(10):55,54.
城市管理学和城市社会学之间的关系 篇4
行政管理是运用公司的权威,采取行政令、指示、规定和下达指令性任务等按照行政系统、行政层次发挥作用的,具有强制性,更多的是限制、规范员工的行为。思想政治工作是用教育说服的方法,转化人的思想认识.达到员工自觉自愿接受教育、接受管理的效果,它是着重从人的内在精神因素来调节人的行为。所以,公司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行政管理密切配合,起到了促使外在规范内化的作用。把员工的思想品德的提高外化为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行动,进而表现出了高尚的道德行为。
2.2 工作途径不同
首先,行下管理工作是依照企业或行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办事,它不会依照被管理的思想意识而更改或变化,也就是说被管理者无论是否从思想上真正的接受这此规范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都要遵照执行,如果背道而驰,就可能会受到批评或者是处罚。然而,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本,主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想上、道德上使人们有所改变,依照着好的方向去发展,从而使这项管理工作湛透到日常的经营、生产和管理等环节中去。
2.3 发挥出的作用不同
城市管理学和城市社会学之间的关系 篇5
——读《落脚城市》有感
庄 Russellliang
“未来的后人对于21世纪最鲜明的记忆,除了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之外,大概就是人口最终阶段的大迁徙,彻底从乡间的农业生活移入城市。到了本世纪末,人类将成为一个完全生活在城市里的物种。这项运动涵盖的移入城市的农业人口,多达二三十亿,约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而且所有人都不免受到影响。”道格?桑德斯在他的新书《落脚城市》中开宗明义地给出了他对未来世界人口分布的判断。
记者出身的桑德斯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本书的写作缘起于他对《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的作者雅各布斯的采访。此后他便萌生了撰写一部记录人口迁徙,尤其是农村到城市人口迁徙的著作的想法。为此,从2007年开始,作者进行了一场全球之旅,从欧洲出发,到印度次大陆、中国、美洲和澳大利亚,深入包括肯尼亚和里约热内卢在内的底层平民生活区,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本书的核心概念是落脚城市(Arrival City),即农村居民前往城市后,最初落脚并聚集的地方。它直观地表现了乡村移民迁徙、到达、开始新生活的一系列变动。来这里的人大多是理性的,对他们来说,这里虽然肮脏、拥挤、生活困苦,而且他们经常把子女和老人留在乡下,但他们只要在这里撑过几个月,就会决定留下来长期奋斗,因为他们认为在这里比呆在农村更有希望。落脚城市的主要功能是作为他们迁徙过程的落脚。这里不只是供人居住、工作、睡觉、吃饭、购物,而是具有社会最重要的过渡功能的地点:在这里,除了最基本的生存之外,其他各种重要活动的目的都在于把这些村民乃至整座村庄都带进都市的世界,带进社会与经济生活的核心,让他们得以接受教育和适应文化,融入主流社会,享有长久的繁荣生活。另一方面,这里也存在各种不确定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或许有一天,这里成为都市的一部分,不然的话,就是在奋发向上的路途中败下阵来,陷入贫穷的深渊,或是遭到摧毁拆除。作者不赞成以前某些活动家、观察家将这里贴上封闭、僵化和毒瘤这样的标签,在作者看来落脚城市是乡村流动人口晋升城市中产阶级的跳板,是一个流动不息的中转站。一方面,落脚城市与来源地乡村保持长久而紧密的关系,人员、金钱与知识的往返流通不曾止息,从而使下一波的村民迁徙活动得以发生,也让村里的老年人得以照顾、年轻人得以受教育、村庄本身也得以拥有建设发展所需的资金。另一个方面,落脚城市也与既有城市具有重要而深切的联系:其政治体制、商业关系、社会网络与买卖等一个个的立足点,目的在于让来自乡村的新近人口能够在主流社会的边缘站定脚步,不论这样的立足有多么的艰难。
作者以“落脚城市”这一概念为主线,在本书中分10章,讲述了五大洲15个国家(中国、印度、孟加拉、肯尼亚、巴西、美国、波兰、法国、英国、加拿大、土耳其、伊朗、委内瑞拉、西班牙、荷兰)28个落脚城市的情况,讨论了落脚城市的房产所有权问题、乡村移民的公民身份问题、落脚城市的转型问题等,以及在落脚城市发展过程中各方面力量的消长和介入对落脚城市嬗变起到的作用。
一、城市化的动力
斯塔夫阿艾诺斯在其名著《全球通史》中将1500年看做是欧洲近代史的开端,1500年之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新旧大陆之间,东西方之间的人员、金钱、物品往来与日俱增。海外贸易市场的扩大,促进了欧洲主要是西欧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部分产业的发展,比如英国的纺织业。在英、法、德、意等国家内部的城乡之间出现了收入的差距,再加上农业相关技术的提高,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了谋取更好的生计,大量的农民前往工业聚集的城镇做工挣钱。在当时,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的边缘地带或者劳动力需求量大的工厂聚居区往往往往成为乡村移民的落脚点。
1879年,十四岁的女孩珍?布维尔心中满怀着乡下移民对城市的期待,加入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庞大的一股由乡下涌向城市的移民大潮,在西方世界长达一百二十五年的转变过程中,她正在这高峰之际来到巴黎。当时的巴黎在雨果、巴尔扎克等人的描写下,已经成为一般人心目中肮脏、堕落、凶杀与破败的代名词,不过,珍却看出了这个地区的真正本质:数百万人的栖身处,因为他们在这里找到了比毫无希望的乡村稍微好一点点的生活环境,于是暂时呆在这里,找寻着在都市里永久定居的机会。珍找到工作之后,她和同时代的其他移民一样,对自己的收入与支出精打细算,一面储蓄,一面寄钱回家,并不时留意能够改善自身境况的机会。如同欧洲大多数的落脚城市居民,珍也永远不会返回乡村,顶多只是回去短暂探访。珍?布维尔虽然不回乡村,却得以借着分期付款买了一张床,并且靠着严格的预算控制与自律买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远离落脚城市,邻近于中产阶级。珍的生活虽然过得不快乐,但其迁徙活动充满了希望,()即是这一过程花了她数十年的时间。
“希望”是什么?道格在书中并没有展开讨论,有学者观察了研究乡下人进城时发现,至少有以下三大动力:第一个因素当然是收入,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收入越大,其动力越强;第二种动力则源于人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期以及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其背后隐藏的信息是农民渐渐对土地失去了信心;第三种动力是乡村移民对后代所抱有的期望。由于城乡教育水平差距悬殊,为了孩子能够获得较好的教育条件,让他们的后代“不再当农民”.可以说在当下的中国,孩子的未来甚至成了他们进城和努力生存下去的主要动力。在“希望”的驱使下,二战以后,在全球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骤然兴起了巨大的人口迁徙大潮。
落脚城市在夹缝中挣扎
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的流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从人口的小移动到大迁徙,是每一个落脚城市最初都要经历的过程。通常,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主要是男性会率先流入城市寻找务工的机会,要在城市中务工总要有一个居住的地方,这是每一个进城的人首先会遇到的难题。由于条件的限制,迁入城市的农民会选择城郊一些房租低或者不太理想的地方租房或者自建房屋。比如安卡拉市镇边缘的谷地,巴西里热约内卢的悬崖边缘,甚至是德黑兰边缘一片不起眼的沙丘和肯尼亚内罗华的巨大垃圾山,重庆的六公里等。在这些一般人看来不适合居住的地方,进城农民在此建房、定居,开始在城市的打工生活。刚开始可能只是一个“拓荒者”在那里临时搭建了一座简陋的棚屋,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聚集,一座居住类型的落脚城市便逐渐形成了。无论落脚城市的形成是基于自建还是租买,条件大都不好。由于财力有限或者政府对落脚城市的忽略和打压,这样的落脚城市显然无法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而贫穷的农民要想在城市以较低的价格租买居所,唯一的办法就是寻找那些卖相最差、城里人基本不屑一顾的房源。那里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或缺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又或者因为地理、气候、卫生条件等而被当地居民视为无法居住的地方。在落脚城市内部,粗糙的房屋、阴暗的环境、潮湿的地面、拥挤不堪的道路也随处可见。(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在这些落脚城市内,到处是乱丢的垃圾,各种“飞行厕所”和噪音也严重破坏了居民环境。除此之外,大部分的落脚城市还充斥着暴力活动等不安定因素。在西欧和美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此起彼伏的工人运动和暴力性的政治运动,帮派斗争、黑社会暴力、种族对抗、携带武器的毒贩子等,在恶劣的居住环境中,落脚城市的居民还不得不承受着各种生存的威胁。而事实上,大多数落脚城市最初的确呈现出贫民窟的样子。这样的落脚城市最终命运只有两个:一是彻底为真正的贫民窟,成为束缚人的封锁社会。如十九世纪东伦敦那些恶名昭著的贫民窟,像贝斯纳尔格林美一样的地方,它专门收容那些被城市淘汰的人口,但同时也 从此把这些人困在其中。二是发展蜕变为一座完整的城市社区,被并入城市,成为城市真正的一部分。而能否实现这样的命运,最终取决于落脚城市内居民的自我奋斗和政府的支持。
而事实上,政府对落脚城市的态度以及对支持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生死。20世纪50年代的土耳其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土耳其总理曼德里斯推行改革终结了原有的农业体系,大力发展工业和基础设施,这项改革极为成功,使得土耳其远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更早开创了工业化进程,然而土耳其政府却没有为大批农民放弃土地而涌入城市追求更好生活的现象做好准备。当时总理曼德里斯采取了权宜做法:鼓励他们自行寻求出路,允许他们自行建造栖身之所。这促使了伊斯坦布尔边缘的落脚城市快速发展起来,盖奇康就是其中之一。到了1970年代,政府官员与城市居民已对盖奇康的发展深感恐惧,落脚城市与旧市区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向上晋升失败而悲愤的落脚城市第二代青年越来越对政府的不公平政策产生不满,左派与右派的激进团体以及各种宗教势力趁机接纳这些不安分子,落脚城市成为新旧势力的主战场,市郊的社会秩序又进一步崩溃,暴力活动不断升级。1983年土耳其总理奥扎尔推行被称为改善方案的改革,为了把伊斯坦布尔边缘的落脚城市纳入城市的管辖,并消除其中最不卫生或最简陋的住宅,颁布了一项创新措施,它允许以三种方式改善混乱的贫民窟。首先,他们可以选择保存的做法,让既有的盖奇康房屋都合法化,改善其硬件设施,再设置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第二种选择是更新:以公寓大楼取代既有的住宅。第三个选项则是拆迁:把整个社区卖掉、夷为平地、再把土地转卖给开发商。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盖奇康的居民几乎没有人选择保留自己的住宅。对于绝大多数的居民来说,把他们自己搭建的房屋改建为公务住宅,不仅可大幅提升房价,又可带来持续不断的租金收入。所以改善方案推行的出奇的顺利,在改革实施之后,原有的落脚城市在一夜之间彻底改变,在政府得当的举措下,原有的私搭乱建的落脚城市焕然一新,居民再也没有对政府发动过激烈的抗争。道格在书中调侃这里的激进分子道“你那些年为了马克思主义奋斗的结果,就是自己也变成小资产阶级的成员,而且还是可怕的收租阶级”.这些人原本是一群趁着夜色在市郊掘地建屋的非法居民,之后成为市郊的一股危险势力,最后却变成了土耳其主要经济与政治阶级的成员,改建之后的落脚城市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落脚城市的死与生:我们的态度和选择
正如道格所言,落脚城市的文化不尽然是乡村也不尽然是城市,而是融合了两者的元素—但经常是扭曲或怪诞丑陋的模样,是一群志向远大又深深缺乏安全感的农村移民迫切希望找到安全感的共同来源。落脚城市的生活总体上较农村上了一个台阶,不过落脚城市的生活也充满很多不确定性,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的缺失而导致正常稳定的生活受到威胁。所以,在这里,人们会逐渐发展出融合不同元素却又同时充满保护性的新文化,因此,容易使落脚城市陷入封闭。当然,落脚城市也有它的建设性之处:它经常是创造新兴中产阶级、消除农村贫穷落后和社会不平等的关键因素,因为落脚城市总是连接着农村与城市两端。
落脚城市也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与创造性的群体。来城市奋斗的农民在城市居民看来是低人一等的,但他们大都是农村集体中的精英分子。与大多数农民甚至市民相比,他们在城市的生活中具有更强的坚韧性、适应性和吃苦耐劳,愿意为改善自己和下一代的生活付出最大的努力。同样他们在遭遇来自政府的不公正对待之后,更有可能被某些极端思想和组织所吸纳,更有可能采取极端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但在道格看来,落脚城市并不是保守主义、有组织的犯罪和暴力行为的天然温床,一旦为落脚城市提供资源,并给予其成长发展的机会,落脚城市就会成为对抗这种偏激现象的天然力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2011年中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比例达到51.27%,首次超过了居住在乡村的人口比例。但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的制约,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未能对进程务工并打算长久留在城市的农村移民提供合适的服务,对城市边缘的“城中村”的不友好态度,这些都严重的挫伤了城市化动力最为强劲的农村精英。清华大学著名学者秦晖就深圳市在2008年之后出现的“用工荒”问题给出了解决之道:“鼓励贫民窟的发展,大城市存在这种地区一点都不可耻。恰恰相反,深圳和其他城市都应该主动允许廉价居住地区的存在,这样一来,包括外来民工在内的低收入人群才能待在自己工作的城市。要保护这些人的权利,我们就应该尊重他们在指定区域内自行搭建住宅的自由,从而让他们的生活达到改善”.另外,政府还应为准备在城市长久定居的乡村移民提供包括教育、医疗、公共卫生在内的基础设施服务。
城市管理学和城市社会学之间的关系 篇6
从数字城市是信息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必然要求出发,介绍了数字城市的技术背景,分析了数字城市对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的影响,指出其必将大大地加速城市科技和城市文明的`进程,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作 者:吕小彪 周均清 王乘 作者单位:吕小彪,周均清(华中科技大学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
王乘(华中科技大学)
城市管理学和城市社会学之间的关系 篇7
一、农村城市化发展现状
1、农村城市化发展的问题
(1)较贫困农村农业发展不及时。虽然现如今农业产业化已经非常普及,但是对于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都相对缺乏的较贫困农村来说,农业发展仍然是困扰他们的一大难题,也阻碍了农村的城市化发展。较贫困的农村农业发展没有普及专业化设备进行农产品的收割和播种。同时,农业的管理相对比较放松、杂乱无章,缺乏企业化的管理,使得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受到了阻碍,农村城市化发展无法进行。较贫困的农村农民学历不高,对于农业问题没有专业的人士去解答,也没有相应的解决措施,这就造成了农业问题解决不及时,农业发展不及时,农业发展收入大幅度减少,农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农村的城市化发展受到阻碍等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2)农村不注重农业产业化经营。众所周知,农业进行产业管理模式或者进行产业化的转换才是解决农业发展慢、质量低和效益低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我国农村进行城市化发展的前提之一。可是现在,农村并不注重农业产业化经营,而是发展只能够在短时间内有较高效益的其他小资企业,进行所谓的发家致富,导致农民收入持续降低,农业效益大幅度减少,个体农户的小生产农业越来越不适应大市场的生产规律,在优胜劣汰的社会规则之下被市场淘汰,阻碍了农村的城市化发展。
2、农村城市化发展的解决措施
(1)引进专业人才促进农村城市化建设。一般农村高学历的人才都在外工作,居住在农村的农民一般都不具有高学历。所以,农村的相关负责人应该引进专业的高学历人才为农村的城市化发展提供策略。高学历人才可以根据现今农业市场的需求和农业发展规律为农民们提供合理化的建议,同时也能够将先进的农业设备引入农业发展中,及时解决较贫困农村农业发展不及时、设备不完善等问题。此外,他们对农村城市化的公共设施建设一定也会有更好的规划,促进农村城市化更好的发展。
(2)加强农民专心发展农业的意识。为了更快的富裕,很多农民都在幻想一夜暴富,从而去进行一些与农业不同的其他产业的经营和发展,最后造成人财两空的后果。针对这一问题,农村居委会相关负责人员应该定期举行农业知识宣讲会,普及农业发展知识和农业经营知识,树立农民发展农业的信心。
二、农业产业化的现状
1、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背景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伟大中国梦的畅想和提出,我国农村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现代化建设不断进步的今天,为了解决农业生产小资个体与农业大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满足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需求和农村城市化建设中居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提出促进农业经营水平提高的基本举措。只有实施农业产业化建设,才能够发展农产品贸易市场营销,带动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使农民根据自己的优势传统农业在广大的市场收取较大的效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在的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但并非所有的农民都进行农业经营、以农业为主业。所以,时间一长,不一样经营主业的农民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农村相关人员应该出面解决这些问题,或者组织专门的会议,使农民双方对各自的产业进行了解,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找出不同产业与农业之间的关联,使这种利益矛盾得到有效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促进双方共同提高收益,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农村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为农村城市化进程铺平道路。
2、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内容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内容首先就是实施农业生产专业化。农业专业化发展包括农企、农艺、农业地区专业化三个方面。农业专业化发展,简而言之就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实施农业专业劳动力分工,专业分配农业生产项目,由以前的农业发展分散转化到农业发展专业化集中,将农业发展进行统一的一条龙式经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内容依据就是以农村产业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农业的服务社会化,家庭经营的同时也进行商业化生产模式,使农业逐渐大范围地与市场接轨,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大幅度进步。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原则,比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目标就是面向全球的农业市场而不是只局限在中国。为了使农业产业化更好地发展,每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都要立足于当地优势,并且在当地使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一定的经营规模。对于农业产业化的管理除了专业化分工之外,还要注意企业化经营模式的全面应用,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结构体系,使农业成为能够与国内外大市场相衔接的产业。最后,农业产业化在当前我国创建中国梦的大好前提下,一定要在农产品销量提高的情况下,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共同富裕、农村城市化建设更好的前提条件。
3、农业产业化对农民的影响
农业产业化的大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的农民富裕发展。农民的工作热情是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步相互促进的。农业进行经营模式的产业化,使农业的分散经营统一集合到一起,将农业与农业社会大市场准确衔接,满足中国的经济发展需求,将农业进入市场的好处最大化,提高农民直接参与市场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适应市场,使农产品销售收益更多。这样便激发了农村人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的城市化发展建设。农业产业化如果发展良好,农民的生活热情会普遍提高,也会促进农民更好地生活。
三、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市化相互促进
1、农村城市化发展是农业产业化实现的前提
农业产业化的实现一直是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目标,然而产业化的发展又势必要依赖于经济的建设。农村城市化发展的重点在于缩小城乡二元差异,由此牵引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也就顺势成为了农业产业化实现的前提。众所周知,只有农村城市化发展使得新农村具备现代化的先进公共设备,农民的眼界才会得到拓宽,在农业上的发展才会有长远的目光。农村城市化发展之后,农民的收入就会相对升高,城乡差距也会逐渐缩小,农民发展农业的资本就会大幅度提高,那么农业的发展面积和经营范围就会扩大,农业的发展也会因为农民眼界的拓宽而引进先进的科学设备进行对应的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更好更快发展。所以说农村城市化的发展是农业产业化更好发展的前提。
2、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催化因素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趋势下的必然成果,在我国当前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渐深入的新时期,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成为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指引,而农村产业化发展的意义又主要在于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从此角度来看,一旦农业经济态势增长迅猛,则将会为农村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经济的接济就会直接推动农村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因此,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通过对经济水平的推动作用促使农村加速与城市化建设接轨的步伐,进而成为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催化因素。简而言之,农业如果进行了专业化的管理,引进了先进现代化的经营理念,那么农民的农业发展就会非常迅速,并取得特别高的效益。农民如果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那么农民的收入就会大幅度上升,农民就有了发家致富的资本。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先进领导的指引,每家每户出资一小部分金额进行农村城市化建设,那么农村的城市化发展就会拥有储备资金,无论是农村的城市化发展还是农村的现代化改造都会顺利进行,进而促进农村更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无论是农村城市化发展还是农业产业化发展,都是中国不断建设发展的体现,都是非常好的发展结果。农村城市化发展能够为农业产业化的一条龙式经营发展提供资金基础和技术支持,提高农民的主要收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又能够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从而使农村的公共资金增加,为农村的城市化发展提供先前的探索和后续的支持。根据农村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我们可以知道,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建设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为了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进行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发展关系的解读,促进中国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新勇:加速农村城市化:风险高于机遇[J].探索与争鸣,2011(2).
[2]周志文、毕普云:浅谈现代性背景下的农村城市化[J].城市,2011(2).
[3]李军岩、王菲: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J].农业经济,2011(4).
[4]邵喜武、刘光涛、王海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推广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2011(4).
城市管理学和城市社会学之间的关系 篇8
我是出生于山东莒县龙山镇褚家庄村。这是一个僻远的小山村,不过五六百口人。村三面环山,一条小河从村中流过,汇入村南面有名的鹤河。鹤河是沭河的支流,沭河汇入淮河,最终入海。村有西山、北山、南山,虽都是丘陵,但在1980年代单干之前都长满了马尾松,满目青翠。春夏之际,我常上山掏鸟蛋,翻石头找蝎子,捅马蜂窝,剪松针间的蚕蛹(那是一种吃松针长大的蚕蛹,个头比普通蚕蛹大,比大蚕蛹小,类似椿树蚕,茧有毛刺,要戴胶皮手套剪,味道很鲜美),寻找松树下厚厚绒草里带着露珠的松菇。大山是一个奇妙的乐园。北山下有一条通往村里的小河,小时光着屁股在里面游泳。少年的我在小河里捞鱼摸虾,挖蟹洞捉螃蟹。再大些时候,就和大哥哥们一起在上游的水库洗澡了,以能摸到水下的闸门为荣。我曾经因为逃学带邻居两个七八岁的孩子到大水库洗澡,而被父亲抓到好好打了一顿,父亲是脱下了他穿的草鞋底打的。我们那农民多数穿一种用胶质皮革钉成的鞋,前面开口,后边有托,没有鞋面,只有底和套脚脖的丝绳穿起来,简便省钱,故俗称草鞋底。因为这次挨打而长了记性,我再也不敢随心所欲地贪玩了。我对草鞋底的印象,只剩下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小河发大水把我的草鞋底冲走了,只剩下了一只,提回了家。和后来,父亲在烟台打工,穿着草鞋底,一次坐公交车,一位城市女孩子见裸露着脚板的草鞋底而大喊妖怪。那些东西都属于上一个世纪的乡土中国。现在,松树早被砍没了,麻雀蛋、马蜂窝、松针蚕、松菇,以及草鞋底和童年一起溜走了。
童年的我,不仅贪玩,而且顽劣无比。春天小河岸边放起了电影《少林寺》。看完电影,我心中兴起了武术功夫梦。到鹤河边折断一根拇指粗的杨树,剥皮做成“少林棍”,约着堂弟在村里的一米高的玉米地里,横扫玉米,劈倒一片片绿油油的玉米叶。结果下午主人就找到了家里,我被生气的父亲用“少林棍”教训了一顿。这就是我的童年时代,一个少年的乡村时光。直至今日,我在给我的大学本科生上课时,都讲到我记忆中的乡村,瓦蓝的天空,爽朗的夜晚,小树林梢上那一抹金黄明亮的月光。
随着年龄增长,少林功夫梦很快就被我忘记了。少年的我爱听夏夜乘凉的老人讲三国、说隋唐,对历史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每当赶集的时候,我最感兴趣的两件事就是买小人书和听民间艺人说书。我央求父亲买了很多连环画,特别是三国演义的小画册,其中我对诸葛亮、赵云、关羽等特别喜欢,最佩服的是诸葛亮。记得有一次,父亲问我将来做什么,我大言不惭地说,要当诸葛亮。这在今天看来自然是笑谈了,但在当时,我是很真诚地钦佩诸葛亮经天纬地、治国安邦、通晓古今的巨大才能的。我在小学就读过了《隋唐英雄传》、《杨家将》、《呼家将》、《岳飞传》、《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大部头的民间历史演义,完成了这一时期的民间文学启蒙和民间文化伦理观的建构,如同赵树理、萧军等在村庄里受到的民间文化熏陶一样。
正是因为对历史的喜欢、热爱,我迎来了生命中一次至关重要的转机。在全乡镇初一联考中,我因为历史知识丰富而被乡镇中学的初一班主任宋新祥老师看中,帮我转学到教学质量最高的乡镇中学上学。当我把消息跟父母说时,他们都不信,说人家怎么会看上你这样的学生呢?!我那时真不是知道学习的孩子。可是,我坚持到乡镇中心中学去学习。就这样,我开始了崭新的人生。我知道学习了,觉得班主任老师这样对我好,我一定要对得起老师。即从那一刻起,我心中就有了一个淳朴的想法:不让信任自己的人失望。随着岁月的增长,这成了我一直秉承的人生信念。
上高中的时候,我偶然收听到了《平凡的世界》的广播,非常兴奋而激动无比。大学时代买到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白天连着晚上一口气读完,写下了长长的读书笔记。《平凡的世界》中的探索未知世界,追寻理想、爱情和新生活的孙少平成为我们70后一代人的精神资源。
二
大学毕业后,我成了一名中专院校的老师,可我依然对母校东北师范大学藏书二百多万册的图书馆、学识渊博的老师和未知世界充满着向往、探索之情。当我向写作老师刘雨先生表达自己的继续学习愿望的时候,刘雨老师给我回信鼓励我报考研究生。在考试失利后,戚廷贵先生、刘坤媛先生、吴庆老师都热情勉励我。2000年我终于考取了研究生,回到了母校继续学习。在我学习的各门课程中,儿童文学及其授课老师朱自强深深吸引了我。朱自强先生对中外儿童文学有着很深的造诣,更可贵的是他坦诚的人生态度和学术研究风格。尽管我只听了他一个学期的课,可是我深深记住了在课堂上朱先生所诉说的自己立在窗前的人生困惑,以及我们对知识视界的探讨。当时,我就提出了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所具有的独特精神资源:他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各种艺术训练而自卑,但是农村大自然的气息、色彩、声音、味道,人与自然交融的生命体验和类似于鲁迅《社戏》笔下没有任何文明束缚的快乐童年,是城市孩子所没有的。而且,一个农村孩子来到城市学习和生活,就具有了两种不同的知识视界和精神视野,可以从农村和城市、乡土中国和城市中国、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种不同的精神视角来审视和打量这个世界。这也是沈从文所秉持的“乡下人”文学理念的内在精神缘由吧。
正是由于这种“乡下人”的童年生命体验,使我选择了“生态文学”作为自己的硕士论文研究对象,获得了导师刘雨先生的肯定和指导。小时候,在村边的小河边渴了,我就捧起湍流中清澈明亮的小河水来喝;可是今天的小河已经充斥了大量的农药,而且近两年上游建起了一个大垃圾场,可以想见未来是多么的可怕。中国的哪一条大江大河没有被污染,中国哪一片土地没有浸透着化肥农药?远在大洋深沟,南极北极,生物体内的遗传基因,无不散发着人类自己制造的合成化工产品的污染气息。真如海德格尔所言,人类已经处于一种最深度的危险框架之中了。我曾一度感到深深的悲哀和绝望,因为直至今日,这种来自人类本性深处的自私贪婪欲望及其生态危机依然没有改变而且以加速的方式走向毁灭。但是我在读《增长的极限》、《沙乡年鉴》、《大地伦理学》、《瓦尔登湖》等西方生态学经典和孔子、老子、鲁迅等东方文化经典作家作品的时候,获得了救赎自我、锐意前进的勇气和理想。“罗马俱乐部”的顶尖学者不是已经意识到危险,以自己的方式发出了警告和改变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讯号了吗?鲁迅的“绝望之为虚妄,正如希望相同”的反抗绝望的方式,不就是孔子所为之坚守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知识分子、西西弗斯式的大知大勇吗?!来自生命个体的无可阻止的死亡宿命和人类加速度毁灭的悲剧,或许是无可避免的,但是这丝毫不减弱生命因为“向死而生”、与死亡和毁灭抗争所焕发出的崇高之美、精神之光。
硕士生活临近结束之际,我们宿舍四人到了王永同学吉林省农安县烧锅镇的老家游玩。空旷的原野、高大的树木,疏朗的村落,长满青草的河道,让我们见识到了东北乡村田野的面貌。漫步在夕阳西下的宽宽的河道上,我突然领悟到一个学者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早在读研之前,戚廷贵先生就谆谆地对我和同学乔焕江说,学问是生命的常青树。一个学者要视学问为生命的立身之本,以学术为本位,打破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意识。我一直记得并不断回味戚先生的话。在这一瞬间,它真正走进了我的心中。我想到,如果说,文化是一条澎湃不息的生命长河,我们每一个学者的一生就是在生命时空里涓涓流淌的小溪;学者生命的小溪汇入这条文化大河,才会找到生命的归宿,才会不被蒸发,而同样,流淌千年的文化大河,也因为我们每一条小溪的汇入而更加激荡飞扬,澎湃不息,焕发出历久而弥新的生命活力。在这条黑土地上的河道里,我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的存在方式和价值皈依。
三
2003年硕士毕业后,我开始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在冬天的一个夜晚里,我和同学乔焕江开始了对话,在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下,一介书生能够做些什么?从农村走出来的我们,不仅从时空上疏远了农村,而且在情感心理和生命体验中不知不觉拉开了距离。我,我们,能为农村、为父老兄弟乡亲们做些什么?事实上,我什么也做不了,改变不了,正如叶圣陶和费孝通所言,从农村来的学子,已经回不去了。焕江安慰我说,作为学者,我们改变不了现实,提供不了物质的面包,能提供的是精神的面包。是啊,学者的使命不是直接改变现实,而是为批评现实,为改变现实提供理想的蓝图、精神的资源和心灵的慰藉。从中,我找寻到了言说的方式,那就是对市场经济大潮中被忽视和遮蔽的乡土中国农民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探寻乡土文学农民形象的审美嬗变,探究乡土中国现代化社会转型和中国农民形象的精神主体性建构,从而以文学的方式发出新时代语境下乡土中国“三农问题”的声音来。因而,我开始了对百年来乡土中国农民“人的现代化”问题的思考,并得到了导师逄增玉先生的支持和肯定,并建议我先对现代文学部分的农民形象进行分析,以做精做细,当代文学中农民形象留待日后来做。在我的学术成长过程中,逄增玉先生对我的博士论文初稿不仅写出了长达四页的指导意见,而且对我的学术研究路数、思维方式和行文风格提出忠告和建议,让我受益匪浅。
博士毕业后,我很荣幸来到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因为山师现当代文学名师荟萃,有很多学有专长、在学界影响很大的学者,如田仲济先生、朱德发先生、吴义勤先生、张清华先生、魏建先生等等。我在博士后导师吴义勤先生指导下,继续进行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农民形象研究,有意识开始了对老舍与当代底层写作、山东地域文学、中国70后作家的研究,力图在介入当下、走进文学现场的同时,关注文学场域中的弱势群体、被遮蔽的作家群,思考乡土中国社会转型、文化重建和文学新生力量发展等大问题,并以自己独特生命体验的个人视角力图呈现出有温度、情感、重量、关怀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
在近十年的文学研究过程中,我开始渐渐形成自己的批评理念。记得陈思和先生说过,70后批评家为什么不去关注与之同时代的创作呢?吴义勤先生认为当代文学可以进行经典化,因为同时代人的思考、感受、氛围、认知是最为确切、最为真实、最具现场感的,是不可替代的。张炜先生曾深情地说,当代就是每一个人的黄金时代,是每一个人的最好的时代。每一代作家和批评家是同步成长的。70后作家被遮蔽的时代,也是70后批评家、学者被遮蔽的时代。或许所谓的“遮蔽”,也是一个伪命题;没有什么“遮蔽”,而是70后作家和批评家还没有成长起来,或许已经默默成长起来,真如陈思和所提到的,他们不是早已经存在在那里了么。所以,在进行文学批评和研究的时候,我认为在锦上添花的同时,更需要的是雪中送炭。对大作家、知名作家的研究是锦上添花,对青年作家、未知名作家的研究是雪中送炭,而且对新作家的发现,本身就是批评家的职责所在,是考验和鉴别批评家是否独具慧眼、是否具有高超艺术鉴别力的重要参考指数。
在一次文学创作研讨会议中,我说一个作家要追问自己为什么要进行文学创作,非创作不可吗?当到了非创作不可、非说不可的时候,好作品也就出来了。同样,对于文学批评和研究,我也开始追问自我,我为什么要写评论,不写不可以吗?而且要写那么多,有必要吗?除了要评职称、要考核之外,我为什么写作?我在回顾、反思和审视自我写作的时候,蓦然发现我写的很多东西,都是我所感兴趣的,是与我的生命之根、童年、故乡、大地相关,从根本上是对自我与世界的探寻,是在自我与心灵世界的对话。我一下子明白了,我所关注的、我所评论的,看似是一个个红尘世界,一个个作家作品,而事实上,更深处是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探寻、思考和对话。我评论的对象,更是我自己。当读到汪曾祺的一篇文章时,我就豁然开辆,释然了。汪老说,张三、李四看戏,听到得意处击节叫好,他们不是为演员唱得好而喝彩,而是为演员唱出他们自己想象中的戏,想象中的自我形象而叫好。他们得意的是他们自己。这就是批评的真相和本质所在。
今年6月中国现代文学馆与复旦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青年批评家论坛。会上,陈思和先生就“学院派”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理解,让我很受震动和启发。陈先生说:“说我们是学院派,事实上,我们很多人不够格。学院派是做冷僻的学问,是天天读书,思考时代的大问题,而不是天天忙于开会、写文章。”8月份,与张炜先生一起,他对我说:“四十岁是多好的年华啊,要沉下心来多读书,读一些经典书,沉下心来做学问,思考时代和历史。”是啊,做了近十年研究,写了百篇文章,我现在最需要做的依然是读书,好好读书,静心安然读书,写作,生活。
城市管理学和城市社会学之间的关系 篇9
刘成纪
一般认为,中国美学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其审美主要指向乡村、田园和自然山水。实际上,对乡村、田园、自然山水的歌吟固然是中国美学和艺术的价值选择,但这并不足以减损城市对人的审美创造和审美取向的主导性。在传统中国,城市既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美的制造和传播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形成的向心力和吸纳能力,使跨越血缘、族际、地域的文明共同体得以形成。城市,从美学角度讲,已因能工巧匠的聚集而成为精美器具的集散地,因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强势而成为区域性审美风尚的主导者和审美标准的制定者。
虽然城市构成了传统中国美和艺术的一个制造中心,但历代文学、艺术家在情感领域,似乎又对城市生活并不认同,他们更乐于肯定自然的审美价值。像诗歌中的田园山水传统、绘画中的山水花鸟画传统,就是这种审美取向的反映。以摹写自然见长的山水田园诗画,所表现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乡居生活,而是城中士人关于乡村的心灵映像。中国历史上的田园山水诗画,大抵也不过是以城市为视角对乡居生活的想象性重构。
同样,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不论人工构建的城市在中国美学史中占据着何等重要的位置,自然山水田园又毕竟主导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甚至被赋予了作为精神家园的神圣价值。要理解这种矛盾,笔者认为,必须深入洞悉古代士人的生存命运。中国社会自春秋始,士人阶层渐趋独立。这一徘徊于城乡、官民之间的知识群体,一方面为实现政治抱负必须走向城市,但在精神领域却依然保持着对故乡的固恋和忠诚。其中,童年式的乡村记忆固然重要,但城市作为功利、欲望、快乐的麇集之地,也同样让人难以舍离。这种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是中国传统士人的基本精神性状,中国美学也正是在这种双向选择中表现出鲜明的城乡二元性。在当代中国,这种现象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更加剧烈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中国美学保持了最持久的张力。它所依托的文明形态,既非纯粹乡村,也非纯粹城市,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微妙的平衡。人,无论居于乡野渴望都市,还是立于都市
回望乡村,均意味着两者对人而言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它们共同昭示了一种可能的完美生活。对于中国美学而言,这种城乡二元并置的审美选择仍然只是美的现实形态,而不是理想形态。在理想层面,则要进一步克服分离,寻求美学的城乡二元结构的融合或统一。在中国美学史上,这种努力是存在的,主要体现为文人造园运动。生活于城市的士人通过园林筑造,为自己营造出乡居生活的审美幻象,从而使原乡焦虑得到抚慰。与此一致,现代城市美学中的“园林城市”观念,其目的也不仅仅是解决城市的绿化问题,更要通过将乡村元素植入城市,使城市获得家园感。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主导着中国的审美创造和审美取向,而中国美学的审美对象则主要是乡村、田园、自然山水。
B.城市因能工巧匠的聚集而成为精美器具的集散地,也因而成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C.城市因其对周边地区有向心力和吸纳力,从而形成跨越血缘、族际、地域的文明共同体,进而成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D.城市之所以能成为区域性审美风尚的主导者和审美标准的制定者,是因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强势地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山水田园诗画,以摹写自然见长,表现的是城市市民想象中的乡村生活,而不是真正的农村人的乡居生活。
B.中国传统的田园山水诗、山水花鸟画,似乎并不认同城市生活,而更乐于肯定自然的审美价值。
C.在中国历史上,山水田园诗画,大都是作者从城市的角度想象乡居生活,再依据作者所想象的景象进行的再创造。
D.虽然城市在中国美学史上非常重要,但是自然
山水田园还是主导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甚至被赋予了作为精神家园的神圣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城乡、官民之间徘徊的士人阶层,为实现政治抱负而走向城市,同时对故乡依然保持固恋和忠诚。
B.中国传统士人的基本精神性状是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既难忘童年式的乡村记忆,也难于舍弃聚集功利、欲望、快乐的城市。
C.从中国美学上说,城乡二元并置的审美选择不是理想形态,只是美的现实形态,在理想层面要寻求美学的城乡二元结构的融合或统一。
D.现代城市美学中“园林城市”观念是绿化城市,把乡村元素植入城市,为以后文学家、艺术家放弃乡村生活、提升自己审美价值提供条件。
答案
1.【B】(因能工巧匠的聚集而成为精美器具的集散地,使城市成为“美的制造和传播中心”,而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A】(原文“城中士人关于乡村的心灵映象”,“城中士人”与“城市市民”不是同一个概念。)
关于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篇10
本人叶树青,于2009年招进入城市管理队伍。现在中华路大队从事市容管理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由于居民城市环境意识较为薄弱,加之我局单位成立不足三年。建议:城管内部加大条例条规的学习,培养“人人都是笔杆子”,每个人立足不同岗位,抒发感想、讴歌奉献,将其中好的文章通过现有的宣传平台,分期分类地进行系列性宣传报道,正面弘扬这些典型,正面营造城管工作良好舆论氛围。
二、进一步提升内部人员管理素质,加强学习。一是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二是加强对现在我们工作重点的学习;三是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进行爱岗敬业教育;四是加强心理培训,由于直面社会底层群众,难免会有心态失衡的时候,适当正确引导,有利于工作进一步开展。
三、疏堵结合,因地制宜解决游商摊贩问题。随着我局城管工作的不断深入,加之上级领导的逐步重视,原有的小百货、水果、农贸等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但由于原来规划设计不够完善,尚有部分流动摊贩沿街叫卖,这部分人多数是水果商、果农及小吃摊贩,他们仍然在同城管打着游击战。
建议:可否合理设置一些临时经营店等疏导性设施,逐步逐步引摊入市,杜绝城市占道经营、街面兜售等现象,同时能否利用一些闲置的公共用地以及偏僻地段设立临时小区,把流动商贩规划集中起来,便于规划管理。
城市管理学和城市社会学之间的关系 篇11
一、坚持因地制宜,落实科学决策,正确处理规划与建设的关系
规划是城市治理的“龙头”,是城市建设的“蓝图”。城市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党的十八大首提“美丽中国”,寓意有三:
一是“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这就要求我们的城市规划要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武汉的蛇山、龟山峡江对峙,武汉的汤逊湖、东湖分别是全国第一、第二大的城中湖,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二是“美丽中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和谐之美。这就要求我们的城市规划要科学设置开发强度,依托现有的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看得见山,摸得到水,记得住乡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杭州的西湖,苏州的园林,长沙的岳麓山和橘子洲总会勾起游子的乡愁。
三是“美丽中国”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这就要求我们的城市规划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而不要一味求洋求异求大。要用文化塑造城市品牌。湖南株洲是一座伴随共和国成立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近几年来,这座火车拖来的城市以“火车头”为城市精神,以炎帝神农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为主题,导入以城市理念识别、城市行为识别、城市视觉识别的CIS系统,打造了一座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宜居之城,市民的自豪感、归属感、幸福感很强。
二、坚持统筹兼顾,夯实基础设施,正确处理建设与管理的关系
第一,建设是基础,管理是保障。城市建设的不断进行,为城市的高效能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客观对象,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也就奠定了城市发展的空间大格局。否则,“麻布袋绣花,底子太差”,城市管理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城市居民以城市为载体,进行着学习、工作和休闲。城市每天不间断地进行着人流、物流、信息流。如何使这些活动规范有序地进行,特别是如何使城市规划与建设达到和保持预期效果,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正常运行,高效能的城市管理则是重要的保障和手段。
第二,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城市管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城市形象的具体体现。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说的是建设重要,管理更重要;建设难,管理更难。从全国范围看,城市建设只要有规划,有资金,建起来并不难。但对建好的一些项目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其效果的优劣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主观原因主要是管理体制、管理手段、管理队伍、管理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客观原因主要是人们的文明程度、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制约。因此,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兼顾,高度重视和搞好城市管理工作,绝不能有所偏颇,甚至出现 “重建轻管”。
三、坚持依法治市,理顺执法体制,正确处理管理与执法的关系
第一,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国办发〔2008〕74号文件明确规定:“将城市管理的具体职责交给城市人民政府,并由城市人民政府确定市政公用事业、绿化、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城市客运、市政设施、园林、市容、环卫和建设档案等方面的管理体制”。国务院虽然明确了城市管理部门的职责,却没有明确统一的城市管理体制。作为归口的“娘家”——国家住建部也无法做出更专业的业务指导。深圳、长沙、无锡、株洲等城市人民政府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系要求设立了城市管理工作部门。同时设立城市管理委员会,由市长担任主任,相关市领导担任副主任,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城市管理委员会设立办公室,办公室与城市管理部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合署办公。事实证明,“大城管”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重心下移,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体制是可行的。
第二,理顺执法体制。管理是目的,执法是手段。我国的城管执法始于八十年代的“五讲四美三热爱”运动,发展于九十年代的城建监察队伍,规范于1996年的《行政处罚法》关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但是城管执法依然面临着“上无爹娘” 的尴尬局面,即缺乏统一归口的管理部门,面临着“借法执法”的尴尬境地,即缺乏综合的城市管理法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也为解决城管行政执法困境指明了方向。
四、坚持以人为本,建立长效机制,正确处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
第一,建立长效机制。城市管理工作每天都从零开始,具有动态性、反复性的特点,因此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作业、市场化运作、标准化考核”被很多城市证明是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网络化管理,即将城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安排若干个信息采集员,通过信息采集员、城市管理探头以及环卫、渣土车辆的GPS定位,随时掌握城市管理现状,实现数字城管平台全覆盖。精细化作业,即对城市管理的市政、园林、环卫等作业制定明确、精细的作业标准。市场化运作,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城市管理的市政、园林、环卫等作业推向市场,城管部门只当“裁判员”,不当“运动员”。标准化考核,即指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市管理考评体系。俗话说:“运动靠比赛,卫生靠检查。”标准化的考核和奖惩是建立长效机制的重中之重。武汉城市管理考评采用“第三方考评”收效良好。株洲的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第二,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顶层设计首提“城管执法”,这既为城管执法正了名,也为城管执法改革指明了方向,更是对城管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减少社会上对城管执法的质疑和批评,尽快改变城管形象,城管部门一度有不敢执法的倾向。借执法创新衍生出美女执法、眼神执法、下跪执法、献花执法、围观执法、举牌执法、微笑执法等等不得已的另类“执法手段”,这些做法给城管执法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困扰。全会《决定》将“执法”和“服务”并列表述,表明城管既要提高执法质量,也要提高服务水平,两者不可混淆,其实这也符合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法治政府角度来讲,城管执法工作必须具有严肃性和强制性,从城市管理的对象,即部分特殊对象来讲,城管部门不仅要严格“执法”,更要以人为本“服务到位”, 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必然包含着城管执法人员素质的提高。2013年12月12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培养一批专家型的城市管理干部,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建设和管理城市。当前,社会上有一种错误观点,认为城管工作对执业者没有太多要求,我们必须纠正这一偏见,城市管理涉及错综复杂的权利博弈和公共治理智慧,城管执法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执法知识和娴熟的执法技能,更要有依法行政、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坚定理念,组建高素质执法队伍至关重要。近几年,“硕士城管”乃至“博士城管”时有耳闻,这无疑是提升城管队伍层次的积极信号。
五、坚持遵循规律,引导多元参与,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第一,人民城市人民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是城市的建设主体。一要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融资体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鼓励和吸引多个投资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参与城市建设。对一般性市政建设项目和基本生活、生产设施建设,应鼓励集体、个人投资。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对重大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公共事业项目,要搞好规划设计和整体包装,给足优惠政策,吸引市外、省外和境外有实力的城市开发企业进行综合开发或组团开发,提高城市建设规模和档次。二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政府要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用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 俄罗斯的公共服务体系与中国相似,都是由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家包揽”模式转变而来。2013年7月,俄总统办公厅官网发布消息称,政府拟在2016年前逐渐退出市政公共服务领域,采用BOT模式将运营职能转给私营公司,政府资本占比不能超过25%。
第二,人民城市人民管。城市管理说到底是对城市中的“人”的管理和服务。要实现管理目标,公众参与不可或缺。一是公共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城市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当前城市化进度日益加快,各类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参政意识也不断增强,传统的“政府主导式”城市管理模式渐渐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多中心治理”的城市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南京市城市管理志愿者协会就是一个让广大群众和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管理的好平台。该协会有志愿者3万多人,很好地发挥了城市管理宣传员、文明市民劝导员和城市管理督察员的作用。二是多元化协商可以有效地化解城市管理的矛盾。面对城市管理问题,社会各界不同利益团体与城管部门一起协商对话,每一方都拥有提出意见建议、共商决策方案、参与执行全过程的权利。通过这样的多元化协商,既可以减少政府部门单方面决策的片面性,又可以形成相互理解的双赢局面,促进城市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在英国,城市治理的公众参与力度非常大。英国各个层次的规划、市区局部的改造建设等,都要有公民参与。参与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意见听证、调查表格、电视辩论、网络投票等等。有的协商不成,则可开庭审理。
【城市管理学和城市社会学之间的关系】推荐阅读:
读《落脚城市》有感:城市与农村之间09-10
于城市小区停车难和物业管理问题的调查报告06-15
城市之间协调发展05-09
韶关市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08-12
铁岭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07-19
贵州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08-16
城市河道管理的机制08-18
城市社区管理的现状11-18
城市燃气的安全管理06-09
城市道路的管理与维护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