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考研过程中的运用论文

2024-06-11

论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考研过程中的运用论文(精选8篇)

论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考研过程中的运用论文 篇1

论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考研过程中的运用论文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思潮,它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同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它要求心理学家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积极心理学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人闩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同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行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闩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如下:

(l)认为心理学应把帮助所有人追求幸福作为闩己的价值追求。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注意力应该放在人类积极的层面,心理学应恢复闩己本来的功能和使命使所有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生活幸福;心理学应当更加注重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如乐观、活跃、积极、有创意、果敢、坚定、充满闩信,重视效率、勇于接受挑战等。

(2)提倡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并着力研究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积极方面。积极心理学主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包括幸福感、满足感、快乐感等;二是关注积极的人格特质。三是关注积极的社会环境。

(3)强调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或看到问题的积极方面来使闩己获得积极的意义。积极心理学认为问题本身虽然不能为人类增添力量和优秀品质,但问题的出现也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展现闩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当问题出现后,作为一个自在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南来选择闩己的思想,也就是说可以对问题作出各种闩己的理解。

二、考研的大学生心理的基本状况

1.国内考研基本概况。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在校生的大幅增加,大学本科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高学历的光环,不再被称为所谓的“稀缺”人才,社会上考研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不断升温,考研俨然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热门词汇,备受社会各方关注。

教育部发布了2014年考研招生计划,其中全国报考2014年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72万人,虽然较2013年少了4万人,但已是连续10年人数破百万,这也是1994年报考总数的14倍之多。2014年全国高校研究生的录取人数为60.8万人,考研报录比约2.8:1.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近些年来,国家研究生扩招迅猛,考研热居高不下。

2.考研的动机分析。

(l)自身因素。获取知识,自我实现。有些大学生成就动机强,希望能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深入研究某一学科领域,因而选择了考研。兴趣爱好。个人兴趣爱好是引发大学生考研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学生认为本科所学的专业不符合自己的意愿,想通过考研重新选择新的专业。

(2)家庭因素。有大学生选择考研是由于来自家里的压力,而不是出于个人意愿。父母往往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子女身上,认为考研对孩子的发展、就业前景好。

(3)学校因素。积极引导、创造条件。学生在校的考研通过率反映出学校的教学水平,所以有些学校积极引导毕业生考研,为学生考研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群体效应。一些大学生最初不想考研,但看到周围的同学为了考研刻苦努力,虽然很辛苦,但是目标明确,生活充实,南于自身的目标不明确,为了能融人到同学当中去,所以也找点事干,而选择了考研。

(4)社会因素。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及家长看来,如今本科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只有通过读研,拿到硕士研究生文凭,才能增加就业竞争力,从而找到好工作。社会待遇。研究生不仅在学习期间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在毕业后也享受较好的福利待遇,甚至在一些地区出台的人事选拔制度中,就岗位设置、福利待遇等规定只有硕士以上才能享受。

三、影响考研的消极心理品质

1.意志力不坚定。有些学生复习了一会,遇到难题,没有前进的动力,看到别的同学找到了好工作,心里痒痒的,心里想考研那么煎熬,不如我不考了,去找工作;看到同学出去旅游了,也羡慕人家过的快活,总是三心二意的,没有付出太多努力,怎么可能考上?

2.畏惧的情绪。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尤其是最后的冲刺阶段,在连续做了几套模拟题,而正确率较低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一种畏难情绪。这其实是对向己的一种怀疑,总觉得考研竞争激烈,担心最后的结果不如意。这种情况下,考生要学会自己鼓励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千万不能松懈。

3.懈怠心理。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有些学生认为成绩提高不了多少,在学习上就比前一阶段有所放松,产生懈怠心理。这时候如果放松了很有可能功亏一篑,所以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点面结合,查漏补缺,全面复习。

4.自我效能感低。临近考试,考生很容易产生紧张心理,感觉闩己近期突然效率不高,开始怀疑自己;和别人对比,觉得自己做题准确率太低,开始慌张。在这时候,千万不要考虑太多不必要的问题。只需要调整计划,按照自己的计划认真复习就可以了。

四、把积极心理学运用到考研当中去

运用性分析。把积极心理品质运用到考研当中去。

(1)坚定的意志力。有的大学生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敢于挑战困难,积极进取,学习自觉,自制力强,这些特征有利于考研,毕竟国内的研究生考试考查范围广,难度大,尤其是英语,需要一定的功底,并且花费大量时间复习,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取得成功的。

(2)敏捷的思维。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太多了,有些知识要从感性的认识升华为理性的认识,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和分类,培养创造性思维,发挥向身的想象力,对掌握知识有重要作用。

(3)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考生应该保持乐观向上、愉快的心态,遇到困难时,要先保持冷静,勿激动,学会调控闩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4)提高记忆力。在识记材料时,有一个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为了能把知识存储在长时记忆中,要把知识分好类,提高记忆的效率;并且掌握保持和遗忘规律,有效合理的组织复习,倒U型曲线表明识记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也就是先快后慢。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5)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漫长的复习之路,堆积成山的复习资料,容易让人丧失动力,失去信心,注意力分散,可以通过培养兴趣,加强体育锻炼,产生愉快感而提高注意力。

2.重要性分析。

(1)有利于大学生获取考研的顺利。把积极心理学运用到考研当中去,使人的知情意协调发展,提高记忆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成功,最后拿到硕士研究生的绿卡。

(2)有利于大学生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是要有美德和优势。对于大学生来说,考研是一个艰辛但快乐地成长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强化学习的动机,以获得智慧和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树立学生公平公正的意识;可以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力,面对困难,勇于挑战,无所畏惧;可以培养学生的闩我控制能力以及谨慎的态度来实现学生的节制;可以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总而言之,把积极心理学运用到考研当中去可以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论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考研过程中的运用论文 篇2

1 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核心理念解析

积极心理学将心理学研究的悲观人性观转为重视并培养人性的积极观, 它并不是以解决和去除人们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为主, 而是致力于帮助人们养成或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2]具体来讲,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1 提倡人的主观层面上的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主张个体主观上以满意的态度去回忆过去, 用快乐的心态面对现在并乐观的展望未来的一个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主观上采取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往往能舒畅心情, 排除焦郁, 从而易于获得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健康, 使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更有耐心和对未来充满希望, 同时也更容易获得良好的、融洽的人际关系交往, 从而促进个体在某一方面的成功。

1.2 通过对个体自我能力和潜力的挖掘来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

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它倡导通过对个体自我能力和潜力的挖掘来塑造积极人格特质。具体来说, 即在个体自我认识、管理和对生活目标的追求的过程中, 来提高个体自身的对外能力和充分挖掘自身潜力, 以此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 去面对来自生活中外界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1.3 以积极社会环境来培养个体的积极情感和行为

积极心理学还认为, 积极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个体心理的健康发育, 例如, 当人们遭遇某方面的挫折时, 如果父母、教师、同学或朋友能对此提供支持, 营造出良好的社会 (相对个体的外界) 环境时, 将大大有利于个体的积极情感和行为的健康发展。

2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从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出发, 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 应着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处世心态和增加大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积极体验以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 充分挖掘大学生自我管理、导向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自身潜力, 以培育其形成积极的、优秀的心理品质, 特别对于心理健康素养较差的大学生, 要致力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和优化发展环境。具体运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 深入学生生活, 鼓励学生采用积极心态体验生活

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 应深入大学生实际生活中, 感同身受, 合理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来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采用积极的心态来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从而启发于生活, 以培植并养成其积极情绪心理和行为模式。

2.2 注重学生个体能力的提高和自身潜力的挖掘, 培养其积极人格特质

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 包括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导向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在强化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 会伴随的激发自身潜力。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学生个体能力的提高, 从而进一步挖掘大学生自身潜力, 而当强化大学生自身某种现实能力和激发潜力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性的生活、学习方式时, 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积极人格特质。

2.3 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和社会环境, 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情感和行为

根据马斯洛、罗杰斯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当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能在其遭遇挫折或人生低谷时直接的或简介的给予同情并帮助或支持时, 学生就最有可能获得积极情感和产生积极行为, 从而易于健康成长和实现自我。[3]因此, 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 应注意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打造积极的社会环境, 时刻关注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 适时接受并及时处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所反馈的隐性的或显性的心理健康信息, 以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和行为。

3 结语

积极心理学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研究理论, 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开阔了视野和提供了方向。然而由于其理论基础较为单薄, 理论体系尚不完整, 其应用也有很大局限性。因此,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合理、科学地去运用, 需要实践的验证。

参考文献

[1][2]艾伦·卡尔.积极心理学 (第二版) [M].丁丹, 等,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3:31, 47-48.

[3]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1) :217-219.

[4]刘翠兰.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4) :51-52.

论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考研过程中的运用论文 篇3

关键词 积极心理 学考 研作用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思潮,它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同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它要求心理学家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积极心理学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人闩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同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行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闩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如下:

(l)认为心理学应把帮助所有人追求幸福作为闩己的价值追求。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注意力应该放在人类积极的层面,心理学应恢复闩己本来的功能和使命使所有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生活幸福;心理学应当更加注重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如乐观、活跃、积极、有创意、果敢、坚定、充满闩信,重视效率、勇于接受挑战等。

(2)提倡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并着力研究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积极方面。积极心理学主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包括幸福感、满足感、快乐感等;二是关注积极的人格特质。三是关注积极的社会环境。

(3)强调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或看到问题的积极方面来使闩己获得积极的意义。积极心理学认为问题本身虽然不能为人类增添力量和优秀品质,但问题的出现也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展现闩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当问题出现后,作为一个自在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南来选择闩己的思想,也就是说可以对问题作出各种闩己的理解。

二、考研的大学生心理的基本状况

1.国内考研基本概况。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在校生的大幅增加,大学本科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高学历的光环,不再被称为所谓的“稀缺”人才,社会上考研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不断升温,考研俨然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热门词汇,备受社会各方关注。

教育部发布了2014年考研招生计划,其中全国报考2014年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72万人,虽然较2013年少了4万人,但已是连续10年人数破百万,这也是1994年报考总数的14倍之多。2014年全国高校研究生的录取人数为60.8万人,考研报录比约2.8:1.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近些年来,国家研究生扩招迅猛,考研热居高不下。

2.考研的动機分析。(l)自身因素。获取知识,自我实现。有些大学生成就动机强,希望能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深入研究某一学科领域,因而选择了考研。兴趣爱好。个人兴趣爱好是引发大学生考研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学生认为本科所学的专业不符合自己的意愿,想通过考研重新选择新的专业。(2)家庭因素。有大学生选择考研是由于来自家里的压力,而不是出于个人意愿。父母往往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子女身上,认为考研对孩子的发展、就业前景好。(3)学校因素。积极引导、创造条件。学生在校的考研通过率反映出学校的教学水平,所以有些学校积极引导毕业生考研,为学生考研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群体效应。一些大学生最初不想考研,但看到周围的同学为了考研刻苦努力,虽然很辛苦,但是目标明确,生活充实,南于自身的目标不明确,为了能融人到同学当中去,所以也找点事干,而选择了考研。(4)社会因素。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及家长看来,如今本科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只有通过读研,拿到硕士研究生文凭,才能增加就业竞争力,从而找到好工作。社会待遇。研究生不仅在学习期间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在毕业后也享受较好的福利待遇,甚至在一些地区出台的人事选拔制度中,就岗位设置、福利待遇等规定只有硕士以上才能享受。

三、影响考研的消极心理品质

1.意志力不坚定。有些学生复习了一会,遇到难题,没有前进的动力,看到别的同学找到了好工作,心里痒痒的,心里想考研那么煎熬,不如我不考了,去找工作;看到同学出去旅游了,也羡慕人家过的快活,总是三心二意的,没有付出太多努力,怎么可能考上?

2.畏惧的情绪。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尤其是最后的冲刺阶段,在连续做了几套模拟题,而正确率较低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一种畏难情绪。这其实是对向己的一种怀疑,总觉得考研竞争激烈,担心最后的结果不如意。这种情况下,考生要学会自己鼓励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千万不能松懈。

3.懈怠心理。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有些学生认为成绩提高不了多少,在学习上就比前一阶段有所放松,产生懈怠心理。这时候如果放松了很有可能功亏一篑,所以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点面结合,查漏补缺,全面复习。

4.自我效能感低。临近考试,考生很容易产生紧张心理,感觉闩己近期突然效率不高,开始怀疑自己;和别人对比,觉得自己做题准确率太低,开始慌张。在这时候,千万不要考虑太多不必要的问题。只需要调整计划,按照自己的计划认真复习就可以了。

四、把积极心理学运用到考研当中去

1.运用性分析。把积极心理品质运用到考研当中去。(1)坚定的意志力。有的大学生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敢于挑战困难,积极进取,学习自觉,自制力强,这些特征有利于考研,毕竟国内的研究生考试考查范围广,难度大,尤其是英语,需要一定的功底,并且花费大量时间复习,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取得成功的。(2)敏捷的思维。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太多了,有些知识要从感性的认识升华为理性的认识,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和分类,培养创造性思维,发挥向身的想象力,对掌握知识有重要作用。(3)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考生应该保持乐观向上、愉快的心态,遇到困难时,要先保持冷静,勿激动,学会调控闩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4)提高记忆力。在识记材料时,有一个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为了能把知识存储在长时记忆中,要把知识分好类,提高记忆的效率;并且掌握保持和遗忘规律,有效合理的组织复习,倒U型曲线表明识记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也就是先快后慢。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提高学习效率。(5)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漫长的复习之路,堆积成山的复习资料,容易让人丧失动力,失去信心,注意力分散,可以通过培养兴趣,加强体育锻炼,产生愉快感而提高注意力。

论心理学战术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 篇4

作者: 张涛涛 发布时间: 2011-04-02 09:25:50

论文提要:

心理学战术在民事审判实践中广泛运用,但是无论司法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均对其重视不够。本文对心理学战术在民事审判中广泛运用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根据对象不同将心理学战术的运用分为针对当事人的运用形态和针对诉讼代理人的运用形态,通过案例分析入手,描述心理学战术两种运用形态,并提出对心理学战术在民事审判中进行规制的一些建议。

以下正文:

心理学战术[1]在民事审判实践当中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制度规范的缺位,该战术的应用在现实中导致法官权利不合理膨胀、当事人诉讼权利得不到保障。当然,心理学战术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纠纷的和解,从根本上解决了矛盾,对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心理学战术的优势,最大可能的减少其负面影响,确保公正、廉洁、高效的行使司法权,我们必须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心理学战术在民事审判中广泛应用的原因 当前,我国法院系统司法指导思想从“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转向“调解优先,调判结合”,衡量法官办案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调解率。调解率直接与法官职级晋升、奖金津贴挂钩,导致法官们在审判实践中更倾向于调解。

我国不合理的信访制度也是导致法官们选择调解结案的重要原因。由于司法的不独立,党委、人大、政府等国家机构的个别领导通过各种方式向法院及案件承办法官施压,影响案件的裁判结果。裁判结果的不公正导致社会公众对法官的不信任,从而要求国家对法院、法官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而这所谓的监督就给了其他国家机构一些领导进一步干涉法院独立审判的权力。其中对法院审判干涉最为常见的方式就是信访。当事人不满法院判决不是通过正常的司法途径上诉、申诉,而是选择通过信访、上访向党委政府人大反映情况,这些接受信访上访的机构便通过函件等方式反馈给法院。一旦当事人信访上访,某些上级领导一般不去考虑案件审理本身是否正确,而且很多领导本就不是法律专业出身,仅仅看到当事人煽情的信访上访便直接认为法院审理有问题、没有最终解决矛盾、给党委政府添乱。法院的领导虽然知道案件的审理绝大部分情况下没有错误,但是迫于上级压力不得不给案件承办法官惩戒。而调解结案便消除了当事人信访上访的可能性。

为了提高调解的成功率,法官们在调解过程中通过各种心理学战术向双方当事人引导甚至施压,虽然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当事人的处分权,但是由于调解过程并不记录在案,法官们运用心理学战术的方式一般比较隐晦,在经过技术处理的调解笔录中不会反映出来,当事人也由于案件最终解决,自己也没有吃太大的亏,最终服从调解。即使法官通过运用各种心理学战术后,当事人并未接受调解,双方当事人也更倾向于服从判决。

二、心理学战术在民事审判中运用的形态

(一)针对当事人的心理学战术运用形态

1.直接提出调解意见。法官在主持双方当事人调解的过程中,强势的提出自己对纠纷发生原因及双方责任划分的认识,并暗示当事人如果一方不接受调解意见,将会承担更大的责任[2]。例如,王某某诉李某某父子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

王某某与李某某是同村村民,在一次帮同村一村民修房子的过程中发生口角,王某某激动之下冲上前去打了李某某一巴掌,李某某不甘受辱动手反击。刚好路过的李某某的儿子看到父亲被王某某打,顺手拿起一块砖头冲上前拍在王某某头上,王某某应声倒下。王某某被送去医院住院一个月,花费2000余元,经鉴定王某某头部创伤构成轻伤。后王某某诉至法院请求李某某父子赔偿共24000元。

本案在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直接向双方当事人提出,两被告共赔偿原告王某某16000元,双方纠纷就此了结。由于双方当事人均表示难以接受法官意见,承办法官分别和双方当事人单独协商调解意见。承办法官对原告王某某说,“这次纠纷是你先动手打人,你对纠纷的后果富有更大的责任。况且从现在的证据来看,到底是李某某的儿子用板砖打伤你头部,还是你自己不慎摔倒碰伤头部并不明确,虽然两被告在调解中承认是李某某的儿子将你打伤,但是调解中双方的自认不得作为判决的依据,一旦调解不成,被告在审理过程中指认是你自己不慎跌倒碰上头部,那我也只能依据法律规定来判决了。[3]”同时,承办法官对被告李某某父子说,“你们既然承认是李某某的儿子将王某某打伤,事情已经很明确了,责任完全在你们一方,如果你们不接受调解,我依法判决可就不是现在这个赔偿数额了。另外,王某某的伤势已经构成轻伤,如果你们不接受调解,我也只有向领导汇报,考虑是否移送公安机关按犯罪来处理此案。”最终原被告双方接受承办法官调解意见。

在本案的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通过直接提出自己的调解意见,让双方当事人感受到法官对此纠纷的态度。给双方当事人如果不接受调解意见便会得罪法官的感觉。承办法官在进一步和双方当事人的单独接触中,通过言辞暗示原告如果不接受调解意见,他将会损失更大的利益;对被告则有意夸大法律制裁的严厉程度或其行为的严重法律后果(当然这种方式必须以当事人对制定法的具体规定不了解为前提),而法官却表现出一副通情达理的样子,为以后裁决留下一定的空间。最终双方迫于法官的压力接受调解意见。2.设身处地为当事人分析案情。法官真心的去关怀当事人,了解他的世界及感受,设身处地的为当事人争取最大的利益,得到当事人充分的信任,从而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例如,郭某某诉中国电信绵阳分公司侵权纠纷一案。

被告中国电信绵阳分公司因架设通信光缆在原告郭某某所有的房屋上安置支架,事前,被告通知原告将在其房屋上安置光缆支架,但原告并未明确表示同意。被告安装光缆支架后的15年中,原告没有提出过异议。“5.12”地震后,原告的房屋在被告安装光缆支架的侧墙产生裂痕,必须进行加固维修,故,原告诉至法院请求判决被告拆除光缆支架,赔偿经济损失并支付15年来占用房屋侧墙的费用。

本案在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和郭某某聊天一般拉起家常,先讲到地震造成的巨大损失,再聊起郭某某经营小商铺的成功之处,不知不觉回到本案。承办法官指出,“电信光缆属于涉及社会重大利益的范畴,我们根本不可能要求被告立刻拆除光缆支架,而且根据90年代的《电信条例》电信公司使用你的房屋侧墙安装光缆支架只需通知你,并不需要经过你同意,而且你要求的十五年侧墙使用费用法律中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啊。即使,我们判决被告赔偿你损失,可是你要知道被告可是中国电信,如果被告拒绝履行判决,法院强制执行的难度可想而知,以后你还不知道跑多少次冤枉路呢,还不如少要点钱把事情了结,回去好好经营你的商铺,有这些跑法院的功夫早把钱挣回来了。”承办法官和被告交换意见则侧重从中国电信央企的身份入手,强调案子久拖下决,损害的必然是中国电信的形象,为了维护企业的形象即使损失些金钱也是值得的。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在本案的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直接站在当事人的立场考虑问题,针对当事人最关心、最重视的方面提出建议,令当事人感觉法官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利益才提出调解的建议,从而自觉地接受调解。3.适当的恭维当事人。很多矛盾纠纷发生之后,双方当事人其实已经感受到到底谁对谁错,只是碍于面子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罢了。在这种情况下,承办法官适当的恭维当事人,让他(或他们)感觉到法官都认为自己的的行为有一定合理性,面子上已经有了,从而接受调解。例如,在李某某诉杨某某离婚纠纷一案中,明明是原告优柔寡断,甚至婚姻问题都听从母亲个人安排,这才诉至法院请求与被告离婚,承办法官却恭维原告做事有主见,自己的婚姻问题一定会由自己来做主,结果李某某男儿血性在承办法官的恭维声中被激起,当庭撤回起诉,向被告道歉并表示以后会好好待被告,尽一个丈夫应尽的所有义务;在贾某某诉杨某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明明是杨某某恶意拖欠,到期不归还贾某某的借款,承办法官却恭维被告讲义气,即使在家庭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然积极承认欠原告的债务,并尽力先归还利息,同时,承办法官通过和原告商谈,原告表示理解被告的拖欠行为,只要被告尽快归还欠款,双方仍是朋友,结果案件调解后仅仅3日被告就将欠款归还原告。4.邀请对当事人拥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参加调解。处于纠纷中的当事人也许因为情绪过于激动,对法官等人的意见特别排斥,但是对一些在他们眼中地位尊崇的人的意见,他们还是能够听进去的[4]。因此,在调解的过程中法官们可以通过邀请这些对当事人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参与调解(有些时候甚至不需要这些人真正参加庭审,只需要抬出他们的名号就能起到震慑的作用),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这些对当事人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包括双方当事人共同的长辈、亲人朋友、所在社区的居委会工作人员(或村社干部)、所在单位的领导等等。如在调解一起打架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中,承办法官邀请原、被告所在村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参加调解。老人在村里辈分、威望均极高,做过几十年村小学老师,村里绝大多数人祖孙三代都是他的学生。老人来到法庭,当着法官的面,用拐杖分别敲原、被告几下,严厉地说,“你们两个小娃怎么这么不懂事,多大点事还到法院来麻烦法官同志,你们彻底把我们村的脸丢光了,回去我一定把你们爸爸爷爷都叫一起,好好让他们管教好自己的子孙。还嫌脸丢的不够啊!都跟我回去!”结果,原告当庭撤诉,被告自愿赔偿了原告的相关损失并赔礼道歉。

5.权力符号的广泛应用。无论是法院恢弘的罗马建筑风格、门口怒目而视的独角兽、多达十几甚至几十级的台阶,还是法官们庄重的制服、警车、不为一般人熟知的法律语言,抑或是肃穆的庭审现场,等等,均是一种权力符号。这种权力符号彰显的是国家强制力,是一种让普通老百姓顺从的权力,并且使法律、司法活动及法官获得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和权威。当案件的双方当事人置身于这样的权力符号包围圈之中,他们总会油然而生一种战栗感,面对着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个人的力量似乎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让人失去与之抗争的勇气,从而自觉接受国家法律的统治,服从法院的裁判。这种权力符号运用最典型的实例体现在基层法院的巡回审理中[5],例如,朱某某诉虞某某离婚纠纷一案。

原告朱某某起诉虞某某要求法院准予双方离婚,由于被告虞某某下肢残疾,承办法官为了方便被告参加诉讼,决定到原、被告所在的村村委会办公室巡回审理。开庭当天,承办法官身着法官制服带领一名书记员、一名法院办公室干事驾驶一辆警车赴庭审地点。到达目的地后,承办法官让司机将警车停在村委会办公室门前最显眼的地方,通知该村村支书一起到办公室旁听庭审。双方当事人及村支书均到庭后,承办法官安排他们按顺序坐下(村支书坐在法官的右手边),然后掏出专门带来的法槌敲三声,才宣布正式开庭。随车来的办公室干事则在一旁负责照相,记录庭审现场秩序情况。该案在审理过程中,由于被告亲属情绪过于激动,与原告亲属发生肢体碰撞,在村支书制止未果后,承办法官电话通知当地派出所派来两名民警维持法庭秩序。在承办法官、民警及村支书的共同努力下,当事人双方终于停止无谓的纠缠,庭审得以顺利进行。虽然最终双方当事人没有达成调解协议,但是均表示服从法院判决,双方矛盾得以化解。在本案的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运用了多种权力符号向当事人施加影响。庭审场所所在地村委会办公室及村支书的在场均向双方当事人暗示,这次法庭庭审得到村社内的“官员”的全力支持;法官身着的制服、专门携带的法槌均明确显示,此次庭审中法官代表的是国家权力机构的意志;村委会办公室门口停放的警车、维持法庭秩序的民警更是直接向当事人及旁听的群众表明,法官背后依靠的是国家暴力机器的强制力;随车而来负责信息宣传的办公室干事拿着专业的照相机拍摄庭审现场,并将庭审秩序状况记录下来的情形,在当事人及村里的群众看来,更像是记者在采访,一旦想到自己的“丑事”会传播到尽人皆知,当事人心里便会忐忑不安,希望尽可能无声无息的解决纠纷。

(二)针对诉讼代理人的心理学战术运用形态

在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经常代理案件的代理人一般都是本辖区内律师事务所或法律服务所的律师(以及法律工作者),法官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通过单单一个案子,而是通过长期的工作、生活接触形成的,这也导致法官针对代理人运用心理学战术的形态与针对当事人运用心理学战术的形态迥然不同[6]。某些法官针对诉讼代理人的心理学战术运用形态主要包括如下两大方面:

1.针对律师(或法律工作者)本人的心理学战术运用形态。这种心理学战术运用的目的主要是让律师(或法律工作者)明白,如果在自己代理的案件中不配合法官更好的处理纠纷,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会遭受很大的打压:相反,如果他们能够在自己代理的案件中主动配合法官处理纠纷,法官们也会在工作中给予这些律师(或法律工作者)适度的方便。这种心理学战术的运用并没有解决具体案件,但是为法官们在以后长期的工作中持续得到律师(或法律工作者)的配合奠定了基础。

a.立案过程中的抵制。对一些在自己代理的案件中拒绝积极配合法官促成案件调解的律师,法官们会通过内部网络传递到法院的各位工作人员耳中。因此,负责立案的法官一般会采取各种方式打压该律师(或法律工作者),例如,在立案审查中刁难该律师(或法律工作者),诉状即使出现很小的错误也要求其全面修改,提高立案证据的标准,要求提供被告准确的身份证明,甚至利用七天审查期拖延完全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

b.审理过程中的抵制。法院负责送达的法官们对一些律师(或法律工作者)代理的全部案件消极送达,以至于立案一两个月后,案件还没有送达被告,原告往往会多次催促代理人,但是代理人对此却没有任何办法,这也导致委托人对代理人的不信任。法官们可以合理的利用“案情复杂”的标准将本应该很简单的案件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甚至在符合公告送达的条件时采取中止审理的手段。c.日常生活中的抵制。如果生活中律师(或法律工作者)能够与法官单独接触,甚至建立起一种较为紧密的关系,那么他们的地位在委托人的眼中也会大幅上升,这对他们扩大案源,提高收入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律师(或法律工作者)很乐意生活中接触法官,能够约到法官一起吃饭、喝茶甚至娱乐会让他们在以后的律师生涯中感到更踏实。这也是法官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抵制一些律师的基础。法官们通过拒绝与这些律师的任何接触令其产生这样一种念头,“既然你在代理的案子中拒绝配合我将纠纷尽快解决,那在以后我和你之间只能公事公办,如果有适当的机会我也会很乐意修整一下你。”[7] d.对配合法官的律师(或法律工作者)给予一定好处。对于那些一直以来配合法官们积极解决纠纷的律师(或法律工作者),法官们会在职权范围内尽可能的给予其便利。例如,在立案的时候如果这些律师(或法律工作者)的材料不全允许其稍后补充而现在直接立案;立案后原告变更诉讼请求,如果副本还未送达被告,法官们会允许这些律师(或法律工作者)直接用新的诉状更换立案时提交的诉状,而不用申请变更诉讼请求;在当事人面前,法官们会选择对这些律师(或法律工作者)和颜悦色,一般不会打断他们发言,适当听取他们的意见,给当事人一种这些律师(或法律工作者)在法官面前能说的上话的感觉;允许这些律师(或法律工作者)使用法院的复印机等设备;等等。

2.针对具体案件中的诉讼代理人的心理学战术运用形态。a.贬低诉讼代理人在委托人心目中的地位。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法官当众不给代理人面子,令其在委托人心目中形成一种在法官面前说不上话的形象,从而达到打压一些律师(或法律工作者)的目的。例如,在庭审过程中法官频繁打断诉讼代理人的发言,或者因为某些莫须有的原因当庭训诫诉讼代理人,或者对另一方诉讼代理人和颜悦色,而对这一方诉讼代理人疾言厉色。

b.动摇诉讼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委托关系。在案件诉至人民法院后,法官们单独和当事人一方接触,通过言行向当事人表明其委托的律师(或法律工作者)能力不高或者不能为其争取最大的利益,从而动摇诉讼代理人与当事人之间的委托关系,甚至导致当事人单方接触与其诉讼代理人之间的委托关系。例如,王某某、陈某某诉杨某某、刘某某及B县某运输公司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一案。

原告王某某及陈某某的儿子在A区某地路边玩耍时被被告杨某某驾驶陈某某所有的汽车撞倒,当场死亡。据查,王某某、陈某某系A区居民,杨某某、刘某某系B县居民。王某某、陈某某委托C律师为其诉讼代理人,C选择A区法院立案。A区法院立案人员向C解释,其可以选择被告所在地B县法院立案,这样能够方便通知被告到庭应诉及处理此案。但C态度强硬,声称,“选择在你们A区法院立案是当事人的权利,你们法院没有任何权力剥夺我们选择管辖法院的权利。”立案法官迫于无奈接受本案立案。

立案后,承办法官单独将原告王某某和陈某某约至办公室,向其进一步解释为什么立案的时候,本院立案法官建议其诉讼代理人去B县法院立案,“一方面,三个被告均是B县居民,在B县法院立案有利于迅速通知被告到庭应诉;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三被告所有的财产均在B县,一旦本案进入执行程序,我院作为外地法院进入B县强制执行三被告财产,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如果你们在B县法院立案诉讼,执行程序中B县法院将更容易查找被告财产线索及开展强制执行。你们的诉讼代理人之所以强烈要求在我院立案,其实只是为了方便他参加诉讼罢了,根本就不是为了你们的利益考虑。这样的代理人,哎,还不如没有。”接着承办法官就开始向原告建议,这种情况二原告应该申请法律援助,这样不但不用花费律师费,而且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的律师更负责任。最后,二原告听从了承办法官建议,解除与C的委托关系,由法律援助中心指派了一位律师代其出庭。其实,针对具体案件中的诉讼代理人的心理学战术运用的目的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消磨一些律师(或法律工作者)的锐气,令其在以后代理的案件中主动配合法官们解决纠纷。由于律师(或法律工作者)是当事人请来帮其处理法律事务的人员,出于“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传统心理,当事人更加信任其诉讼代理人。一旦在诉讼中这些诉讼代理人自愿配合法官们解决纠纷,当事人很容易会接受法官们的裁判或调解。

三、心理学战术在民事审判中运用的规则构建

心理学战术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极大的提高了案件的调解率,降低了当事人信访缠访的可能性,提高了当事人的服判率;但由于我国并没有针对心理学战术的运用出台任何规则,法官们在实际运用中很容易丧失中立性、公开性,破坏当事人调解自愿的原则,导致当事人丧失程序利益及对诉讼的处分权,存在偏袒一方当事人之嫌。针对心理学战术在民事审判中运用存在的诸多不足,笔者认为应该构建以下规则,予以引导、规制。

(一)提高法官素质。心理学战术的运用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方面的影响,很难通过外部观察到它运用的时候是否有违法律,因此,只有切实提高法官的道德水平及业务素质,才能保证心理学战术的运用成为提升法院公信力、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因素,而不是成为个别法官滥用审判权的避风港。

(二)法官运用心理学战术应当保证其公开性,避免与当事人一方单独接触,并注意心理学战术运用的场合和时机。法官若与一方当事人单独接触,无论接触的内容如何,都会引起另一方当事人对法官公正性的合理怀疑,损害法院裁判的公信力。

(三)法院应当将调解程序与审判程序分离,不同的程序由不同的法官承办。调解程序在审判程序之前。调解程序中有一名调解法官主持双方调解,如果双方未达成调解,则案件进入审判程序。审判程序中审判法官不再主持双方调解而是径直开庭做出裁判,当然如果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法院仍然可以出具调解书。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当事人因害怕如果不接受调解会得罪法官在裁判中吃亏而不得已接受调解的现象。

(四)法官会见当事人,调解案件及审判案件均应在特定场所,并对其进行录像。如果法官在会见当事人、调解案件或审判案件中不合理运用心理学战术影响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决策,并且情况相当严重,上级法院就应该把这种因素作为撤销调解文书、裁判文书的理由。

(五)法官运用心理学战术应当符合现行法律的规定及其规范精神。一旦法官运用心理学战术违反现行法律的规定及其规范精神,很可能导致最终的裁判因违反法律而被上级法院推翻或被本院提起再审而改判。即使有些情况下,法官运用心理学战术时的方式比较隐晦,并没有直接违反法律规定,只是有违有关法律的规范精神,所以该法官的裁判得以维持,但是这种裁判最终损害的将是法院的公信力,不利于群众形成对法律的信仰。例如,法官针对律师(及法律工作的)的心理学战术运用形态,均是以违反法律规定或有关法律的规范精神为前提的,极大的损害了法院中立、公正、廉洁的形象,损害了律师(或法律工作者)合法开展诉讼代理业务的权利。因此,对这类明显有违法律规定及其规范精神的心理学战术运用形态应予以取缔或通过出台具体条例予以规范。

结语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法院作为社会的“安全阀”和社会矛盾的“调解器”,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具有重大的作用。如果法官们能够在司法审判过程中自觉地合法运用心理学战术,那么司法的过程抑或是结果都将充满亲和力。这样的司法过程及结果也将提高群众对司法的信心,提升司法的公信力,进一步推动群众法律信仰的形成。但是,司法实务界对心理学战术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仍然不够重视,只是少数法官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运用心理学战术而已。笔者对心理学战术在民事审判中运用形态的总结也只是其各种形态中很少的一部分罢了,而且其中仍有一些有违法律规定或其规范精神。对心理学战术在民事审判中如何合法运用,笔者提出了一些规则构建的建议,但是仍显不够深入和具体,不过笔者仍期望抛砖引玉,引起司法实务界对心理学战术在民事审判中运用的重视。

-----[1] 本文将“心理学战术”界定为,法官通过行动、言语、表情、周围环境等因素影响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决策的行为。

[2] 其实更多的情况是,当事人自己在不断地给自己灌输“如果不接受调解会得罪法官”的思想,有些法官则通过外界因素加强当事人的这种自我威吓。

[3] 法官一般不会直接向一方当事人明确如果双方当事人不接受调解自己将作出何种具体裁判,只是暗示作出的裁判将对其更加不利。[4] 越是在传统风俗保持完整的地方,这种方式也越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描述的地方乡绅对于当地群众的影响其实比作为外来的国家法律更加大,但是地方乡绅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正逐步在消失,这也将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的一个事实。[5] 朱苏力在《送法下乡》中强调,作为一种外来力量的国家法律在进入相对封闭的乡土社会时,必须通过战术的合理运用,在局部构建一种国家法律占优势的情势,其中最大的倚仗其实也就是权力符号。[6] 虽然司法实务中,采用下面列举的方式影响诉讼代理人的法官只是极个别,但是,为了本文的完整性以及为最高院或其他部门以后针对心理学战术出台更完善的规则,笔者特将其列出。

论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考研过程中的运用论文 篇5

我们知道:任何运动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有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正确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注意,启发他们积极思维,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我想就在体育课中如何运用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个问题,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利用学生的直接兴趣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活动的心理原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积极性的核心。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可分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两种,直接动机是与体育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动机,它是以自己直接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学习的动力。例如:他们看到,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正在作各种活泼的游戏,一场激烈的精彩的足球赛在进行着时,会使他们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学习要求,即直接的学习动机。但是,这种动机是不会持久的,一旦在满足了暂时的需要之后,就会消失。譬如:一个饥饿的人吃饱了以后。

对食物的兴趣就消失了。而间接动机是由自己的意志和社会的需要所产生的,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作为其学习动机的。例如:冬季,学生在室外上体育课时,有的学生看到天气寒冷,不愿意把手拿出来活动,也有一些同学由于懂得了锻炼身体的好处,懂得德、智、体三者的辩证关系,因此,他们能克服天气寒冷的困难而努力上好课了。由此可见,间接动机对于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直接动机有更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善于把学生从对直接感兴趣的学习动机,引导到间接动机上来。

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讲明学习的目的,还要要求学生把锻炼身体同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联系起来,使他们懂得身体好与学习好的辩证关系,启发他们为实现“四化”而锻炼身体,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树立他们从“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的正确学习态度,还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法,启发和引导他们。

但是,正如我们在实践中看到的那样,我们还应注意根据他们不同年龄的特征,分别采用一些与他们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相符合的教法,来启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二、学生兴趣与注意力的培养和运用:

注意是人的心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心理过程,是对事物的感觉、思维的反映。例如:学生注意老师指挥学生做操而发出的口令,就是学生对刺激物的反映。

注意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在体育活动中,如果心不西焉或注意力不集中,便不能掌握好所学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或伤害事故。

注意分被动与主动两种,被动注意是属于本能的,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它由条件刺激或个人爱好所产生。例如:上体育课时,新奇的道具,显目的标志,宏亮的口令,都能引起学生们的被动注意,而主动注意则由意志去指挥,带有强制的意思,往往学生对某些事物并不感兴趣,只是由于某种需要才去注意。譬如:有的同学对长跑这个教材并不感兴趣。但由于“长跑”是“达标”的一项指标,而“达标”又是评“三好”学生的重要条件之一,他们为了实现自己当“三好”学生的愿望而不得不集中注意力上好“长跑”课了。

在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和保持学生注意的时候,要向学生讲明锻炼身体的意义,每节课、每个动作的目的和要求,指出完成动作的关键和难点,尽可能利用那些能引起学生注意的因素,把学个从被动注意引导问主动注意上来。例如:教纵箱分腿腾越时,先可在纵箱的远端贴上胶布一条,作为明显的标志,引起学生的被动注意,经过多次练习,学生有了肌肉感觉,知道了手必须撑到箱的远端,才能完成好这个动作。因此,引起了他们的主动注意。

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提示的方法来引起学生注意。例如:教学生“前滚翻”时,可通过提示学生低头、团身、抱腿等口令,引起学生对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合理分配的注意,使之取得好的效果。

兴趣是个人对事物所持的选择态度,它是属于感情和情绪的状态,兴趣是产生注意的源泉,二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

我们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的时候,就会集中注意,专心专意去做。注意也能引起兴趣,(但有时集中了注意的事物,并不都能引起兴趣。)若经常注意某一事物,也能引起对该事物的兴趣。例如:当学生听到自由体操那种悦耳动听的伴奏音乐时,引起了他们对表演的注意。当看到运动员那种优美、惊险的动作时,便逐渐对体操发生了兴趣。

在体育活动中,有兴趣与无兴趣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对于感兴趣的活动,可以持久和集中注意。学习时主动积极,即使碰到困难,也会努力去克服,产生愉快的情绪。而没有兴趣,会使学生情绪低落,感到厌倦。

教师还应善于利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启发学生积极练习一些他们认为枯燥无味的教材。例如: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对足球和竞赛的兴趣,先让他们进行足球比赛,从中抓住他们的由于不能控制球而失掉很多进攻和防守的机会感到苦恼时,再讲明学习基本技术的必要性,进行正确示范,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这个教材的积极性。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很多的。如:教师的目光暗示,表扬、鼓励与批评,及时纠正错误,正确的示范,生动形象的讲解,游戏、竞赛、直观教具等。

论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考研过程中的运用论文 篇6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以由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为首的诸多社会科学家共同提出的全新理论,相较于之前的心理学来说,积极心理学更加关注人类的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等积极向上的品质,并研究人类的积极情绪感悟、积极认知过程、积极的性格特征等方面。不同于以往心理学偏向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研究,而是将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以及积极的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全面促进个人、群体和社会相互促进发展并趋于完善的科学。

二、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1.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发挥学生个性优势

世界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一句话“积极地心态决定人的一生”,而积极的心态主要是指自信、进取、诚实、创新、谦逊、自我调节以及抗压能力等。而在当今这个社会,随着应试教育的不断推进,家长们都有着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这就间接导致学生的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都比较的大,同时,由于学习压力的存在,使得许多学生的个性优势被压迫。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并且在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之中,还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例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专门开设心理课程,在心理课程上,教师向学生传输一些积极乐观的信息,并向学生简述“张海迪”“海伦凯勒”的故事,告诉学生,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都不要畏惧失败,只有积极向上的面对人生,才能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2.增强技能训练,提高心理抗挫能力

虽然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重视到了学生耐挫力的培养和积极处理事情的方式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但是对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的投入是大大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的,特别是心理训练活动方面,往往将学生的情绪和体验置于忽视的地位。要知道,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大大的增加人们的满足感,而满足感的增加又将会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和活动力。对于学生来说,激发其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能提高相应的教育教学质量,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更能促进他们的积极人格的养成与完善,磨砺出能够自如应对其面对困难时的人生态度。在这个物欲横流、压力巨大的社会中,只有内心的强大,心态的积极,才能够不被消极的因素影响,才能够以最本真的自我继续的奋斗。例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专门安排心理专业的教师来进行对学生的心理调节技能培训,教导学生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情,排解自己的压力,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3.运用积极心理学,培养积极的道德人格

积极的道德人格是指人们为追求某一道德规范原则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而要想培养积极的道德人格,就需要将积极心理学贯彻其中,因为积极的道德人格的形成与积极心理学是密不可分的。为了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人格,首先,需要向学生灌输自身的尊严、价值等,并要求学生能够自觉地履行道德责任,并按道德规范继续进行生活和学习;其次,矫正学生扭曲的道德价值观,因为社会的物欲横流,使得一些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开始扭曲甚至变形,因此,必须要运用积极心理学来矫正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但是仅仅教授学生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要利用情景,让学生换位思考;最后,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力,要想不迷失,不再一次的犯错,就必须要增强学生对于道德的判断力,因此,必须要向学生灌输正确的道德标准,并就学生们常见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探究,以解开学生的道德困惑。

4.师生共同努力,提升积极心理学教学效果

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可以充分的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并促使学生和教师携手共建和谐校园。教师、学生乃至家长都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参与者,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乏的客体,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得他们能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潜能和作用,就能形成最有效的资源。在塞里格曼等人看来,心理健康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无论个体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化程度存在的差异有多明显,建构心理健康的能力是每一个青少年所共同拥有的。所以,灵活的掌握积极心理学能够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与家庭乃至社会融合,从而使得学生接受的教育能够更好的符合社会及人类的发展需要。

论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考研过程中的运用论文 篇7

一、应用心理学思想,树立科学的学生工作理念

心理学是通过对人的内在规律的把握,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人类内在世界的科学,心理学理论对于教育工作有着重大指导意义。(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获得全面提升。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范式的转变,必须全面、整体、协调推进[1]。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极具代表性的流派之一,其经典的理念在于倡导对于人本身的关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自上世纪提出以来,一直备受教育界的推崇。其杰出代表罗杰斯进一步指出教育学生的过程应跟心理咨询的理念是一致的,即真诚一致、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同理心[2]。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加强对学生工作的服务意识,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理念。为此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要求辅导员真正做到一切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和行动。(1)真诚一致,就是要求辅导员真实地表达自己,不虚伪、不防御,在做学生工作中对学生不含有任何矫饰等成分,内外一致地与学生相处;(2)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就是要求辅导员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及其价值观,在尊重的前提下,对学生关心、关注和关爱,并且给予相应的指导;(3)同理心,就是要求辅导员能够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行换位思考,这将有助于辅导员从内在精神层面去理解学生。(2)重视校园氛围建设对学生的影响。校园氛围是对校园内有关人际交往、学术交流和专业互动环境的客观判断以及主观感知,即学生及教职人员等个体和团体对校园环境的体验,以及不同背景的团体和个人间互动的质量和程度[3]。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行为、个体与环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西方国家早在上世纪就开始做出了相关的实践。英国学者Eric Ashby曾说过:“美国对高等教育做出的最大贡献在于拆除了校园的围墙”[3],此语意在指出校园氛围建设的重要性。因此,校园的氛围环境建设对于学生成长有着塑造作用。校园氛围建设,更多的是要为学生塑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氛围,从而营造一个有助于全体学生正常成长的环境,推动集体及个体的持续发展。首先,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以身作则,严格示范;其次,通过优秀典型的树立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再次,学校管理层要鼓励更多的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创造一个人人敢于并愿意参与的校园氛围,从而促进团体之间的合作意识;最后,要通过不同层次的教育和示范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3)鼓励大学生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杰出代表马斯洛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基于此,他认为人的潜能是自我实现的,而不是教育作用使然[2]。因此,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将大学生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作为工作的主要方向。我国有学者就曾指出,在大学生潜能开发的过程中,高校应该拓展其智力,激发其活力,提高其创造力,培养其适应社会的能力、职业迁移的能力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使其成为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中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群体[4]。学生个人的潜能是其发展的种子,而学生管理工作则主要为学生提供有利于个体成长的沃土,双方相结合才能推动学生工作的进展。如果将学生管理队伍比喻为火车头,那么学生就是每节车厢,为了让火车更加平稳快速的行驶,就需要高校管理工作者克服以往的传统观念,将火车的动力完全捆绑在自身身上,这样在无形之中加大自身压力的同时,也使得作为车厢的每个学生的动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最好的模式便是像动车组列车那样,每节车厢都装有动力,如此一来,火车头跑起来轻松,整个火车也会行驶得快速平稳。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尊重每个学生成长的脚步,不随意去干涉学生个人的成长空间,适当地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度,并使之在合理的空间内正常发展;其次,克服以往“灌输式”的管理模式,要对学生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性及自身发展特点,给予其成长所需要的必要指导,这其中包括学习方法、社会活动、心理及职业规划等指导;最后,要牢记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有利于其个人成长的实践机会,让其在实践中领悟,不断摸索,最后内化为自我的营养。只有让学生将个人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独立自主、创新进取的高等人才。

二、把握大学生心理成长规律,掌握高效的学生工作技巧

心理学具有价值的大量研究都是基于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所得,纵观国内外的心理学研究及其成果,不少研究结论均能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有意义的工作参照,从而提升高校学生工作效率。(1)分年级个性化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既往有学者研究表明,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依次为大一入学迷茫(76.97%)、大二焦虑无助(64.56%)、大三性冲动(56.90%),而大四、大五年级为择业压力(65.44%),因此应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健康教育[5]。笔者认为应在大学不同年级中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具体表现为:(1)大一时加强新生入学教育,重点通过邀请专业教师开展讲座等形式就所学专业现状及培养计划进行说明,并积极为学生答疑解惑;同时,通过高年级学生带领,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如开展心理团体辅导,新老生座谈会,成立考试辅导小组等形式帮助新生做好入学适应工作。(2)大二时随着学生学习和生活逐渐进入正轨,开展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或课程,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大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必要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3)大三时部分学生往往会面临恋爱困惑,人际交往困难也日渐明显,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如人际关系心理学等选修课程,并且在大学生中进行身心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常看待性和恋爱以及人际关系问题。(4)大四或大五时,对面临考研或就业选择的学生,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及专业讲座,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帮助大学生平稳过渡好即将迈入社会前的心理压力。(2)应用罗森塔尔效应提升学生的在校表现。罗森塔尔和一些研究者根据对学生和教师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指出人们基于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具体是指教师的期待或期望会影响学生在校的实际表现。美国心理学家弗隆的期望理论也认为,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与教师的期望值成正比[6]。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巧用这一效应开展学生工作,具体表现为不定期地给学生输入一些期望,当然这些期望必须是积极向上的,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期望,比如学生接近重大考试,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投入到考试中来,可以通过宣传标语等手段向学生强调教师期待同学们在考试中继续发扬过去的宝贵品质,继续取得更好的成绩。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输入的期望必须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并且输入的期望要具体并且有针对性,不能空洞地给学生一些期望。同时,要避免“标签化”教育,不要因为学生一个暂时的行为给当事学生贴上永久化的标签,而是应该积极鼓励、引导问题学生从不良的行为习惯中走出来,并且必要时辅以心理咨询。罗森塔尔效应的应用将有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帮助其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

综上所述,应用心理学思想将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善于应用心理学思想,树立科学的学生工作理念;要合理把握大学生心理成长规律,掌握高效的学生工作技巧,从而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和效率,并进一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善于应用心理学思想,树立科学的学生工作理念;要把握大学生心理成长规律,掌握高效的学生工作技巧。从而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和效率,并进一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心理学思想,高校学生工作,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8):1-6.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3-207.

[3]王银花.美国高校包容性校园氛围建设理念与实践——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4,8(2):61-66.

[4]薛永武.试论大学生潜能开发和情商育成的动因及其重要性[J].高校教育管理,2001,(1):5-9.

[5]曹志友,欧阳瑾,王冬梅,等.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健康教育策略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8):699-700.

论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考研过程中的运用论文 篇8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psychology) 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并展开研究的, 主要是指利用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 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分支, 注重对人的心理机能、心理规律的探索, 重视人的潜能的发挥, 它的研究对象不是出现问题的人而是普通人, 把促进人的健康成才, 激发和培养人的积极情绪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任务和工作内容。那么, 通过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比较可以发现, 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的是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 挖掘学生学习、创新的潜力, 激发他们学习、工作的活力, 应对环境变化、工作学习压力、处理危机、困难及问题的活力和能力。

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及现状分析

1. 高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及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实用型、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到目前为止, 全国设立的高职院校已达上千所, 在校生达到800多万, 占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的50%以上。尤其是近几年来, 高职院校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得到快速的发展, 但在培养人数快速增长的同时, 也存在着诸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条件落后等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使学生知识面狭窄, 人文素养不高, 尤其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与重视不够。有的院校即便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 但由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相对滞后等原因, 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如情绪不稳定、焦虑、恐惧、自卑等问题一般高于社会青年, 不善于交往、人际关系差、对未来迷茫、没有信息等心理障碍问题在学生中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再加上高职学生学历层次及就业率相对较低等因素的影响,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部分学生心理素质相对较弱, 心理健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 心理健康含义及标准。

所谓心理健康国内外有不同的看法, 国外对心理健康的研究要早于中国。心理学家英格里斯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 当事者在多种情况下能进行良好的适应, 具有生命力, 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 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 而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我国心理学家叶奕乾认为:“当所有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心理操作和心理适应过程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都处于正常状态时, 个体心理才是正常健康的”。从以上的定义中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 所谓心理健康, 最基本可以概括为人的心理, 即知、情、意活动的内在关系的协调, 心理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 并能够促进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 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 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1964年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和人际关系能力较强;有职业幸福感与工作热情;生活质量高;等等。总之, 心理健康强调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有关注热情与好感, 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周围与自己有关或无关的事物, 对未来充满信心, 对自己当前及未来的发展处于较为满意的状态, 能积极应对所存在及所发生的事情。那么,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 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 在考试分数明显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选择了高职院校, 作为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所必须经历的学习环境,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带着遗憾、不信任及无奈走进校园的, 对他们要在这里度过三年的校园生活可能是带着很大问号坐在了课堂, 对于他们来说, 健康的心理标准应该如何定义呢?结合国内外学者专家的研究观点,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如下标准:第一, 身体健康, 智力正常, 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善于调节情绪, 胸怀坦荡。第二, 在逆境中意志顽强, 在顺境中积极向上, 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观, 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 敢于面对现实, 敢于挑战自我, 有较强的自我意识, 了解自我, 并能确定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 有责任意识。第三, 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乐于交往, 有集体、团队意识, 有合作精神, 善于在团队中确定、发掘自己的潜能, 并且有团队幸福感。当然, 在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避免出现教条化的判断问题, 更不应该简单地将以上所述标准照本宣科地乱搬乱套, 也要避免简单地将其纳入心理异常的群体之中。因为,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平均水平的普通人, 也就是说大多数正常的人, 使其在经过积极心理学健康教育后更加具备积极健康的人格与心理, 而对于已经在心理方面出现异常的学生, 则应该介入心理干预与治疗的范围。

3.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 由于受到国际国内来自经济、文化对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 以及对环境的不适应、人际交往障碍、学业、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目前我国连续几年出现的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所导致的压力极大地就业形势, 使得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及未来充满迷茫与困惑, 鉴于上述情况, 通过调查研究得出, 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大致有三类:心理失调、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等。其中心理失调是指比较轻微的对生活、工作、学习影响较小的心理状态, 具体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 情绪不稳定, 爱发脾气, 自我克制能力差, 有时也伴有孤独、自卑, 不乐意与人交往, 不喜欢人多的场合, 在课堂上表现为不积极思考问题、对学习兴趣不高, 情绪低落。心理障碍则是较心理失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表现为失眠烦躁, 情绪低落, 食欲减退, 易疲劳、易烦躁、易焦虑、易伤感, 对自己、对未来信心不足, 严重的会出现焦虑神经症, 会严重地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在学校这种情况是较为少见的, 开展心理咨询是预防和消除此类症状的普遍有效的方法。最后一种也是比较少见的, 即心理疾病, 它是指人的整个心理机能的瓦解, 正常的心理活动遭到严重的破坏, 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出现严重的失调, 使人无法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以上三种是心理健康主要的三种情况, 就大学生来讲, 主要出现的还是第一种情况, 但如果第一种情况处理不好, 就会不可避免地向后面两种情况发展, 所以说, 如何采用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对于高校教育来讲是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 也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与理念的有效保障。而我国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 存在着咨询化、医学化与诊疗化的误区, 并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理念模式中。它只是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行政机构来设立, 只是一个独立的咨询机构、治疗机构, 并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体系, 而且由于心理咨询机构的独立设置, 使得学生对其产生排斥与不正确的认识, 认为心理咨询机构只是为心理不正常人设立的专门机构, 进而使得大多数院校的心理咨询机构成为名存实亡的摆设, 即便有些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甚至在班干部中专门设立了心理辅导员的职位, 但也大多数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职, 是在走过场, 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那么, 针对以上情况,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健康意识, 积极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则是目前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树立“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 构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 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体系的辩证统一。

如前所述,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身体健康、智力正常, 这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最基本的标准, 只有满足了以上两个条件, 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学习与生活, 而正常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又离不开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与渴望, 只有保持对知识的热情与欲望, 才能对自己、对周围环境、对未来有正确地判断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才能有对未来的信心与希望。而所有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 其实主要来自于没有兴趣, 对一切事物失去兴趣, 觉得干什么都没有兴趣, 这在心理学领域称之为“无兴趣病”, 人一旦有此倾向, 则可能会产生恐惧、焦虑、情绪低落等症状, 严重的还会产生极端行为, 如自伤与伤害他人的行为。那么在院校中, 就大学生而言, 对学习知识失去兴趣也是导致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所以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 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每一门课程当中, 提高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 通过对课程内容的调整、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终身学习的健康理念, 使学生会学习、想学习,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与知识的魅力。如专业课程, 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 增加实习实训内容, 使得教、学、做一体化,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 提高技能, 当他们认为学习知识不再是枯燥无味、可有可无时, 他们便会自己寻找时间、机会去学习, 去体验快乐, 当然也就不会产生因无聊、无望而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了。再比如公共课程体育课, 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 在友谊第一中挑战自我, 体验团队合作带来的快乐与愉悦。在所有的课程中其实都可以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2. 改革教学模式, 开设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提高学生心理自助与自我调试的能力。

(1) 开展丰富的团体课程与团体咨询, 增强团队的团结与合作能力日益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要能力, 也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所必须适应与具备的能力。同时由于心理健康一直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 心理健康一直是大家所不愿公开讨论、公开说明的一块儿自留地, 所以, 我们可以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的团队训练课程,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解决心理困惑, 或者在课堂上以团队的形式模拟角色, 演出心理短剧,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提升融入团队的意识与热情。团体咨询又称集体咨询, 是心理咨询的一种形式, 即咨询工作者帮助一类人解决其存在的共同问题, 如报告、讲座、参观、看录像、看电影、开展团体交流讨论等。与个别咨询相比, 更加具有感染力、影响力与参与力, 通过团队丰富多彩的活动, 寓教于乐, 增强师生互动与学生的参与, 使学生通过活动能更好地从他人那里获得支持与鼓励, 更好地完善自己。 (2) 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目标体系, 编写适合高校学生特点的学生用书、教师参考材料、指导纲要、实施要点和活动设计, 使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课程开设的目的主要是普及必要的心理学、心理健康训练、自我教育和自主活动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认识自我身心的特点, 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预防性教育。

参考文献

[1]高强.积极心理学的渊源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2) .

[2]向静芳.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 2009.

[3]王霞.高职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8) .

上一篇:饲料厂经理日常下一篇:林清玄在云上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