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地域文化

2024-10-24

传统地域文化(共12篇)

传统地域文化 篇1

乡土建筑研究与当代地域建筑创作的几点思考

■李军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在当前全球化大潮冲击下, 西方强势文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形成巨大冲击。面对充斥着平庸、千篇一律的建筑形式的现代城市, 人们渐渐意识到建筑与城市的本土特色缺失以及地区风格雷同等问题, 及其造成的地方文化的衰落与历史文脉的断裂。面对种种问题, 在今天中国的快速发展建设中, 我们应该深入研究我国形式多样的优秀乡土建筑, 挖掘本土建筑文化传统, 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弘扬地域文化,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城市与建筑。

一、地区主义研究概述

地域主义建筑思想最早可追溯到1937年刘易斯·芒福德于加州所说的:“海湾地区建筑形式”是一种“现代主义的具有本土和人文的形式”。1957年, 英国著名建筑师斯特林在《论地区主义与现代建筑》一文中, 更明确地提倡“地区主义”, 主张“考虑现实技术和现实经济”的“新传统主义”。1964年, 鲁道夫斯基主持了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展览, 同年出版了《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 成为引发建筑学术界重新认识“非主流建筑”的经典著作 (图1)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际建筑界提出了“全球——地区建筑” (Global Architecture) 的概念。今天, 全球范围成功的建筑实践非常多, 比如伦左·皮亚诺设计的特吉巴欧文化中心 (图2) 及德国的生土建筑实践 (图3) 。

亚洲的日本十分重视发展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 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丹下健三设计的香川县厅舍、仓敷市厅舍, 都通过清水混凝土, 将现代功能、技术与日本传统的木结构建筑特征较完美地结合起来。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 现代地域性建筑的主要特点表现在适应当地气候与重新阐释当地传统建筑文化上。如以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为代表的“生态热带建筑”思想及其设计实践。南亚地区以印度为代表, 其地域性建筑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结合气候的设计;二是采用当地建筑材料;三是注重当地文化。查尔斯·柯里亚是印度现代地域建筑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 印度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印度的自然气候与文化条件。

二、中国民居建筑研究

中国民居研究, 早期只是单纯地对现存的民居建筑进行测绘调查, 从技术、手法上加以归纳分析。而对传统民居所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因素、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以及使用人的生活、习俗、信仰等对建筑的影响等方面较少涉及。20世纪80年代以后, 民居研究从单学科研究进入到多方位、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关注的范围也从建筑层面上升到村落、聚落层面。

由于中国南北气候差异悬殊, 材料资源又存在很多差别, 加上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审美要求, 形成了我国传统民居鲜明的民族特征和丰富的地方特色。今天的地域建筑创作可以从传统民居中汲取最直接的原始资料、经验、技术、手法以及某些创作规律。

三、中国地域建筑创作实践

如何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建筑, 一直是中国建筑界所关注的重要课题。20世纪50年代, 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继承主要体现在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局部符号嫁接或简化应用到建筑中。如北京火车站、民族文化宫、中国美术馆、民族饭店等建筑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作品。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可以明显地看到很多活跃的建筑创作实践:福建武夷山庄, 体现武夷山“碧水丹山”的独特风貌并使用地方材料和当地民居的建筑做法;仪陇朱德纪念馆、四川九寨沟宾馆、临潼华清宾舍等建筑体现了当地民居建筑的诸多特点;新疆地区则主要体现在民族形式向地域性转换, 如吐鲁番招待所拱结构屋面上覆以黄土, 冬暖夏凉;北京菊儿胡同住宅改造, 延续以北京四合院民居为代表的有机更新。

近些年, 有一些建筑师在对中国本土建筑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投身建筑实践, 创作出一批极具乡土韵味与现代气息的建筑作品, 如九寨沟国际大酒店、深圳万科第五园、云南昆明“土著巢”、西藏阿里苹果小学、甘肃毛寺生态实验小学 (图4) 等。

四、地域建筑创作的几点思考

回顾中国地域建筑的创作历程, 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实践是对传统建筑“形”的抽象与摹仿。如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 将中国传统园林、庭院及中国传统民居部分符号成功运用到现代建筑中;齐康设计的河南省博物馆以覆斗形的宋陵为原型, 并对中国远古时期的建筑特征进行了抽象化运用。但在探索各地域乡土建筑的文化内涵、精神特质及营建技术等方面地域建筑创作实践仍然较少。

当前, 中国地域建筑创作应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1.对传统建筑中的哲学思想与精神内涵的把握与传承

传统建筑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中合”的文化精神内涵其实是传统建筑的气质与灵魂所在。在今天的建筑创作中, 如何很好地透过表面的形式去理解和把握传统地域建筑的内在空间特质是我们每一个建筑师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这要求我们立足于特定的城市肌理、聚落环境以及建筑空间构成, 探寻其空间生成的内在成因, 以达到建筑与环境之间及建筑空间本体与传统空间的默契。这对建筑师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

2.对传统营建技术与地方材料的创新再利用

市场经济大潮中, 建筑已经成为一种产品, 形成一种快餐式的建筑文化, 忽视了使用者的情感需求。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及先进建筑技术是现代建筑的标志性特征, 但是对于今天中国的广大乡村地区, 这种建设模式并不适宜。传统材料给人的生命活力与人性的温暖是我们今天很多现代材料无法做到的, 而传统营建技术更是经过千百年实践检验逐渐选择的本土适宜技术。乡村建筑必须强调传统营建技术的更新发展及地方建筑材料的创新性利用, 不断总结、研究传统营建技术与地方材料, 并与现代技术结合, 使营建技术、材料、使用功能与艺术达到和谐统一。

3.对传统建筑朴素生态观、生态思想的总结提炼与继承

传统村落建筑的选址、规划布局和营造等方面所包含的朴素生态观念, 集中体现了古人的生态智慧, 不断研究与发掘中国传统建筑的生态思想和手法, 学习其中适应地方气候的原理、模式和方法, 可以为发展、运用并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地域建筑提供启迪。

五、结语

研究乡土建筑有助于我们认识古人的生存智慧与营建智慧, 更好地建设我们生存的家园。对于当前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 加大乡土建筑研究, 推进地域建筑创作, 推进建筑的地区化、本土化, 无论从文化的角度、环境的角度或是建筑设计的角度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我们呼吁与环境共呼吸的建筑设计观, 提倡各种本土建筑技术的应用, 发展地区建筑, 迈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从文化生态系统的视角审视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徐洪澎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说起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实质上就是建筑的地域性问题。受到广泛认同的建筑地域性的含义是“建筑与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生态、文化传统、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之间特定的关联。”即强调建筑与特定时期地域文化的关系而非建筑或是其特定文化环境本身,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扩展视域, 从更宏观、更整体和更动态的视角研究建筑的地域性问题。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借助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人类文化的新兴学科。如同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建构基础一样, 文化生态系统是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核心。文化生态系统由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共同组成, 涵盖了人类生存的整个文化环境。文化生态是指“一定时期、一定社会文化大系统内部各种具体文化样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方式和状态”其核心含义有两点:一是强调文化类似于生命体, 是动态发展演化的;二是强调这一生命体在整体环境中的互动关系, 这是文化动态发展演化的原因。具体到建筑文化, 建筑的地域性也是强调建筑文化的动态发展, 以及建筑与其所处环境中文化要素的相互关系, 这说明建筑地域性与建筑文化生态的核心含义是一致的。经过文化生态学学者的研究, 已经探明了文化生态系统的一些基本规律, 借助这些规律, 至少可以对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关系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形成较确定和清晰的认识。

首先, 传统民居是地域文化生态系统的要素和载体, 其表现要依赖于地域文化生态系统的状态。文化生态学中文化要素和文化生态系统整体的关系是统一、不可分割的。要素是整体的基础, 整体相对于要素居于支配的地位, 是系统的主导, 对其内部构成要素具有制约性, 即系统中要素自身的属性和功能并不完全由其自身决定, 更主要是受到整体的制约。任何地域的传统民居都是当时地域文化生态系统的景观表现载体, 其建筑空间效率的高与低、建造形式的美与丑、建造工艺的好与差都是由当时地域文化所主导, 反映的是整体文化生态系统的状态。东北民居形体方正、造型简单、工艺粗糙、材料廉价就是由气候寒冷、地域偏远、经济落后等整体地域文化特征决定的。时至今日, 东北大部分新建乡村民居的文化品味和个性特征依然不强, 这也是由当前东北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特点所决定的, 不是光靠几个建筑师的精心设计, 或是政府的经济扶持等措施就能够改变的, 必须依靠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建设来推动乡村民居的发展。

其次, 特定区域的文化生态系统与其他区域系统之间存在文化能量互换, 传统民居文化也会受到其他地域建筑文化影响。一方面, 文化底蕴越深厚、文化活力越强的文化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 民居文化对其他地域建筑文化影响的抵御力就越强, 相反若系统的稳定性弱, 就很容易受到其他地域建筑文化的冲击。当前保存较好的、个性特征突出的传统民居大多是因为自身文化生态系统一直具有相对较强的活力, 有足够的外来文化抵御力, 保证了其发展的连续性。如徽州民居、北京民居等。另一方面, 先进的民居文化拥有较高的文化势位, 相对落后的民居文化处于较低的文化势位, 当两个文化生态系统存在文化传播途径时, 势位高的建筑文化必然向势位低的建筑文化传播, 传播的程度将由两者的势差和传播途径决定。一些文化势位不高的传统民居因为自身文化生态系统的封闭性, 也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比如刚解放时黑龙江鄂伦春等民族还有“仙人柱”这样的简易民居, 但随后由于和先进文化的交流增多, 这种民居很快就消失了。

第三, 传统民居是地域文化生态系统动态演变的结果, 对其保护必须适应文化动态发展规律。文化生态学研究认为系统整体的稳定性都是相对的, 而变动是绝对的, 系统随时间不断发生着运动, 系统中的结构总是要被打破, 由新的结构所代替。系统与环境或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是系统内部保持必要活力、相对稳定而又不至僵化的必要条件。系统的动态性决定了对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关系的研究需要动态地考察其过去、现在和未来, 不但要从共时态认识其文化系统处于相对稳定时的状态, 而且要从历时态考察文化生态系统的发展性, 揭示其动态发展变化的根源及其规律, 据此采取符合系统发展规律的有效措施。如对待当前的传统民居, 一味的片面保护或是拆建都未必是正确的做法, 应该根据当前文化生态系统的特征, 采取适合的办法使这些传统民居发挥最大效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这些传统民居更好地传达地域文化, 实现更健康的发展。

传统民居和建筑地域性的问题是建筑理论永恒的话题, 上文只是概述文化生态系统的理论对廓清传统民居和地域文化关系的作用, 在范围和深度上都只是泛泛而谈, 这方面真正的研究还需要不断扩展和深入。

闽文化对福建传统民居的影响

■戴志坚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教授

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传统民居学术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建筑学会生土建筑分会副会长

福建传统民居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沉积而形成的居住建筑模式, 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闽文化与福建建筑文化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

一、闽文化特征

1.多元性

闽文化的主体是多元的。纵观福建文化的发展历程, 闽越文化遗风、中原文化传入、宗教文化传播和海外文化冲击是其形成的主要源流。

福建古为闽越地, 秦汉之前, 百越文化在福建占有重要地位。闽越人喜欢濒临江海居住, 其住屋形式应为干栏式。

中原文化的传入是闽文化覆盖层中最厚的一层。据考证, 中原汉人曾四次大规模进入福建。一是西晋末年的八姓入闽, 二是唐初陈元光开发漳州, 三是唐末五代王审知治闽, 四是北宋南迁。此外, 从永嘉之乱前至明清, 都有中原人士陆续入闽定居。入闽的移民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 加快了福建的开发和进步, 土坯土墙住宅就是中原汉人带进福建的。另外还有不少闽人北上访学, 也将中原文化带回闽地。现存的福建传统民居, 既有北方盛行的抬梁式木构架形式, 又有南方普遍采用的穿斗式木构架体系, 许多中原地区已经失传的构架和构造做法在这里得到延续。在平面布局上, 既有三合院、四合院等中原传统建筑形式, 又有土楼、土堡、竹筒屋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 呈现出多元建筑文化并存的现象。但是不管传统民居的形式和风格怎么演变, 依然保持着中轴线对称、院落组合、木构承重体系和坡屋顶等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共同特征。

五代时由于王审知父子崇尚佛教、道教, 佛道文化在福建影响广泛。福建一些著名的佛寺、道观都是在唐及五代时期创立的。伊斯兰教在唐中叶由海路传入泉州, 宋元时有数万阿拉伯人云集泉州。穆斯林后裔在泉州生息繁衍, 建造了我国最早的清真寺, 留下了安葬伊斯兰先贤的灵山圣墓。基督教在明代传入闽北, 并向闽东、闽南发展, 基督教建的教堂、学校、医院几乎遍布全省各地。福建的民间宗教颇有影响, 尤其是宋元前后的民间造神运动, 造就了妈祖—林默、临水夫人—陈靖姑和保生大帝—吴等神, 至今在福建民间仍有广泛影响。祀奉妈祖的天后宫是福建宫观建筑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海外文化的冲击主要来自国际贸易、外商定居闽地、闽人越洋后回归故里等方面。福建东濒海洋, 深水良港星罗棋布。福州的马尾港、泉州的后渚港、漳州的月港、厦门港是四大古港。海上交通的便利扩大了沿海地区与海外商人的贸易往来。随着海外交通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 他国的文化风俗、民情信仰便逐渐与福建文化融汇渗透在一起。在闽南, 各类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应运而生。

2.地域性

在福建, 不同方言区的文化存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性。自然环境和方言是造成地域文化千差万别的主要原因。福建素有“东南山国”和“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境内山岭耸峙, 丘陵起伏。在两条河流之间往往有高大的分水岭阻隔, 所以住在同一流域的人们在社会、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也都显示出某种独立性。不同时期的汉人南迁, 带来了中原不同时期的汉语言, 在不同定居地与当地土语相融合, 形成了福建3大方言群、16种地方话和28种地方音。由于北方移民的迁移时间、路线、定居点各不相同, 历史上长期交通不便, 各地域之间交往甚少。纷杂的地方方言与各自文化传统的差异造成文化交流的隔阂, 形成了闽文化风格各异的基础。

福建各地的传统民居同样表现出地域性特点。如流行于闽西、闽南山区的土楼和流行于闽中山区的土堡都是防御性建筑, 但在结构、布局等方面存在差异:土楼防卫区与生活区合为一体, 外墙为承重墙并连接其他建筑;土堡以防御为主、居住为辅, 堡墙不作为建筑的受力体, 外围的木结构体系独立存在。又如, 土楼根据所处区域可分为闽南土楼和客家土楼, 虽然它们同被学术界称为“福建土楼”, 在外观造型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在平面布局等方面有所不同,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闽南土楼多采用单元式布局, 以满足家庭私密性的需要;客家土楼则采用通廊式布局, 以更好地适应聚族而居的要求。

3.融合性

闽文化并不是封闭的地方文化。无论是历史上, 还是近现代, 它都广泛吸收海内外的优秀文化, 同时把自身文化传播到各国各地。尤其是闽台文化的交融, 是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福建和台湾一水相隔, 许多学者将闽台同划为一个文化区。福建和台湾都是以中原南徙的移民为主体而建构起来的社会。稍有不同的是, 中原移民南徙入闽, 至宋代已基本完成;台湾则是自明末清初开始, 才由南徙入闽的移民后裔再度大规模迁入。在台湾汉族人口中, 福建人约83.1%, 其中闽南人占绝大多数。福建人移民台湾, 大多是以姓氏宗族聚族而居, 或是以同府同县同乡聚居一处, 因此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祖籍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如闽南话成了台湾的主要方言;妈祖、保生大帝、清水祖师、临水夫人也是台湾同胞信奉的神。

闽台民居的建筑形式极其相似。台湾的许多深宅大院完全模仿祖籍地民居, 而且木材、石材、砖瓦等建筑材料大多是从闽地运送来的, 工匠也是从中国大陆聘请来的。清光绪之后至21世纪初仍有不少漳、泉名匠师应聘抵台, 亲自施工或授徒。台湾各地传统建筑的结构、风格大致反映着移民祖籍地的建筑特色。其建筑流派可分为闽南派 (泉州派、漳州派) 、客家派, 个别的还有潮州派和福州派。

二、福建各区建筑文化

1.闽南民居—海洋文化

闽南人具有敢于冒险、勇于进取的传统。人多地少的现实促使闽南人以其面临大海的自然优势, 从海上向外发展谋生。海上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使闽南民居明显地刻上海洋文化的痕迹。如泉州民居用红砖砌成多种图案, 创造出绚丽多彩的红砖文化, 这与古代伊斯兰建筑手法相通。闽南一带大量的中西合璧建筑的存在, 也证实了海洋文化的深层影响。

闽南民居从地域上可分为泉州、漳州两大匠派。平面格局大多是以“三合天井”型或“四合中庭”型为核心, 向纵、横或纵横结合发展起来的, 在城镇人口密集地区还演变出“竹筒屋”的特殊形式。出于防卫的需要, 乡村修建了土楼、土堡。泉州民居“出砖入石”的墙面独具特色, 惠安石雕精美异常, 精巧的砖雕、木雕、泥塑、嵌瓷和丰富生动的屋面形式也很有特色。

2.莆仙民居—科举文化

莆仙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特点。莆仙地区素称“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文化教育兴盛, 科举文化发达。历代世家名宦辈出, 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是他们的追求。体现在传统民居中, 受中原京城居住文化影响至深。

莆仙地区处于闽南与闽东的交叉点, 民居建筑既保持了泉州民居注重外部装饰的优点, 又带有福州官家大宅的气派和威严。县城人口密集地方不乏深宅大院, 多是纵向多进式合院布局, 具有官式建筑的气派。乡村的民居建筑进深不深, 但是面宽很大。莆仙民居的外立面竭力追求气派, 表现出明显的炫耀性。建筑细部过分堆砌, 铺满墙面的装饰使建筑外观极其花哨。外墙面采用“砖石间砌”和“红壁瓦钉”的处理手法, 既富有美感, 又经济实用。

3.闽东民居—江城文化

福州平原是北方汉民入闽后最先定居的地点之一, 中原文化传入的历史比福建其他地区长。经过唐和五代300余年的发展, 闽江下游成了以省会福州为中心的发达地区。。

闽东民居具有鲜明的江城文化特色。历代不乏达官贵人在此建宅立业, 民居建筑有较浓的文化氛围, 工艺水平也较高。纵向组合的多天井式布局是福州民居常见的布局形式, 多变的风火山墙是闽东民居最突出的外部特征。连片纵向多进式的合院民居如“三坊七巷”布局有方, 设计合理, 被誉为“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在民居内部装修上, 制作精良, 雕刻生动, 构图活泼。在外墙材料上, 福州民居采用“城市瓦砾土”, 福清民居采用“金包银”, 可谓匠心独具。

4.闽北民居—书院文化

闽北是中原文化最早到达的地区。两宋时期闽北经济繁荣, 文化发达, 人才辈出。特别是朱熹在闽北讲学数十年, 使闽北成为理学中心。当时闽北书院如林, 学者如云。后因明清开发沿海, 重心南移, 闽北相对落伍。闽北盛产木材, 民居至今沿用木作穿斗木结构。

闽北东片民居建筑以南平为中心, 有合院式民居、干栏式民居、天井式民居、虚脚楼民居等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闽北西片建筑以武夷山为中心。这里是朱熹讲学、述著之地, 大型多进合院式民居常设有书院或读书厅, 体现了理学之邦的书院文化传统。闽北山区的民居多为两层的“高脚厝”干栏式建筑, 达官贵人则盖“三进九栋”式的青砖大瓦房。规划水平甚高的村落布局、丰富多彩的马头墙、工艺精湛的砖雕艺术、厚重朴实的生土夯筑墙体等, 既是闽北民居建筑的成功经验, 也体现了闽北民居深厚的文化底蕴。

5.闽中民居—山林文化

闽中是福建开发最晚的地区, 闽中移民大部分是闽北移民的分支。这里青山长绿, 植被多样, 宜于农耕。但由于谷地狭窄, 水陆交通不够畅通, 与外地交往历来比较困难。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 养成了闽中人知足长乐、眷念故土、安土重迁的小农经济思想。体现在建筑风格上, 形成传统民居外观纯朴、不求奢华、讲求实用的山林文化气质。

闽中区地处福建腹地, 各种文化成分混合交融。加上外地移民众多, 带来了各自原住处的建筑文化, 因此呈现出多元建筑文化现象。闽中传统民居的主要类型有“一明两暗”、“三合天井”、“土堡围屋”和“连排屋”等。“土堡围屋”由四周极其厚实的夯石生土的“城堡”环绕着中心合院式民居组合而成, 是闽中民居的一种独特形式。因地处林区, 木材在民居建筑中得到广泛运用。

6.客家民居—移垦文化

福建的客家人主要居住在龙岩市。客家人和闽海人一样都是南迁的中原汉人, 入闽之前已经历了数次大动乱。在饱尝颠沛流离的痛苦之后, 客家人更加巩固和加强了宗族、家族观念。“逢山必有客, 无客不住山”是客家移垦文化的写照。团结和奋进是客家精神的核心。

福建客家民居最具有神秘色彩和引以为豪的是土楼。福建土楼以神奇的聚落环境、特有的空间形式、绝妙的防卫系统、巧夺天工的建造技术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闽西客家聚居区有一种被称为“九厅十八井”的合院式建筑, 是按照客家原籍地北方中原一带的合院建筑形式, 结合南方多雨潮湿的地理气候环境而构建的, 同样适应了客家人聚族而居、尊祖敬宗的心理需求。

三、关于传统民居保护的几点思考

1.传统民居是在千百年文化沉积和淘汰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优秀的传统民居既有历史和文化价值, 又有实用和艺术价值。现存的以明、清两代为主的福建民居, 不仅有聚族而居、粗犷雄伟的土楼、土堡, 也有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尚书第”、“大夫第”、“进士第”、“九厅十八井”等大型府第, 更有许多坐落在山坳林间、点缀在幽谷溪畔、建筑布局活泼自由的民间小舍, 还有不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和谐、空间布局富有变化的民居建筑聚落。福建民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施工, 显示了地方建筑特色和建筑装饰手段。福建民居广泛地集中了传统营建经验而世代相传, 体现了民间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 某些独特的布局形式及营建手法, 如今在许多地区新建住宅时仍被沿袭使用。

2.来自工业化社会的挑战和来自全球化趋势的挑战, 使传统民居保护工作面临严峻形势

一是行政管理手段和文物保护意识滞后于经济发展。随着房地产开发和旧城改造、村镇改造的进程加快, 人们纷纷拆旧屋建新宅, 传统建筑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二是建筑创作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脱节。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 生搬硬套、简单抄袭、粗制滥造等现象比比皆是。于是, 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村落和典型民居建筑越来越少, 渐趋消亡, 一些假古董却浓墨登场, 千篇一律、缺少个性的新民居更是四处崛起。这些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有识之士的忧虑。

3.文化是动态的、发展的, 永远处于延续、创新的过程中

传统民居根植于农业文明, 不可避免地带上时代痕迹。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期, 传统民居必然与人们现实生活发生矛盾。如传统大家庭生活方式与现代多以小家庭居住的矛盾, 单层或二三层建筑与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矛盾, 木结构或砖木混合结构建筑与林木等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的矛盾, 建筑内部水卫设施落后与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矛盾等等。我们必须用辩证的观点, 正确审视和评价传统民居。用狭隘、封闭的心态来发思古之幽情是不现实的, 用当代甚至未来的价值观来挑剔、苛求它也是不正确的。从文化的角度我们应当尊重和保护它, 从居住现状与环境上我们必须改造和发展它。对传统民居的保护, 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继承发展,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在保护好我们引以为豪的建筑文化遗产的基础上, 创造出更值得后人自豪的、既是现代的又是传统延续的居住建筑形式,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老调新谈—实用、经济、美观与吉林省新民居建设

■王亮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

一、吉林乡土建筑的基本状况

几百年来, 吉林省境内居住着汉、满、朝、蒙、回等少数民族, 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 传统民居特色鲜明。吉林省地处东北中部, 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欠发达省份。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 民族建筑风格逐渐淡化, 形成了地域差异大于民族差异的现象。

吉林地区大量传统乡土建筑以“一”字型的2间房、2间半房、3间房为基本建筑形态, 以秫秸、柳条、木材和土墙等为材料围合成院落空间以满足充分的采光和日照。建筑密度较低, 聚落形态松散, 没有明确的核心空间。单体建筑多为单层, 其原因有三:一是经济条件制约, 楼房建造成本明显大于单层住房;二是技术条件制约, 主要是严寒气候下的楼房采暖问题;三是生活习惯影响, 即“穿土为床, 火其下”的炕居习俗。

东部为山区, 西部为平原, 是吉林省域主要地貌特征。从山区到平原, 乡土建筑就地取材, 建筑材料从木材、草坯、土坯到砖石等, 具有突出的地域特色 (图5图7) 。

二、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存在的问题

为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 吉林省政府编制了《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 并选择部分地区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 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指引下, 吉林省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化开发与乡村经济的矛盾

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 由于吉林省乡村地域广袤, 农村经济尚不发达, 实现城市化开发所需的市政配套设施在一定时期内还无法提供给广大农户, 如给水、排水、燃气管线等, 尤其以排水和供暖矛盾最突出。个别地区农民抵制厕所入户, 主要原因是水压和排水问题难以解决。水压不足使卫生洁具成了摆设;以渗井方式为主的排水方式对地下水构成的污染不能解决。在广大农村住房中, 火炕还是主要采暖方式, 这直接影响厨房、居室的形态。在集中供热无法实行的条件下, 城市住宅中的床居模式、会客模式、就餐模式都受到限制, 尤其是在严寒的冬季, 大多数居住行为主要还是在温暖的火炕上展开。虽然集约化是村镇发展的大趋势, 但吉林省距城市化开发还有很大差距。

2.新材料应用与整体设计的矛盾

在吉林省已经建成的示范农居中, 出现很多节能环保的新材料, 如稻草砖、秸秆砖、蜂窝混凝土等。调查显示, 示范效果不佳, 推广前景黯淡。究其原因一是经济因素。新材料的造价至少要高出传统的红砖1/3以上。以在城市中广泛应用的节能外保温苯板复合墙体为例, 对3间房的农村住宅 (约90m2) 墙体外保温后将增加近1万元的成本。对6万元左右成本的农村住宅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其次新材料应用受限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整体设计, 如基本的结构体系、配套的构造体系、便捷的营建体系等。对一栋建筑而言, 建筑材料虽然重要, 但毕竟只是“点”, 结构体系与营建方法才是“面”。目前新式农居体系的研究还极不完善, 新材料的应用往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自主建设与技术提升的矛盾

乡土建筑的最大特色之一即“自主建设”。乡民们根据自己的需要、结合地方习惯和做法进行营建活动。随着社会的转型及行业分工等的变化, 传统的工匠、手艺人逐渐减少, 传统营建工艺日渐式微, 使本已属于粗犷型的东北农村住宅更加粗犷。求新、求变、追求美好时尚生活是多数农民的普遍心理需求。在营建过程中新格局、新式样、新做法的确立, 以及与地方传统的协调, 都需要对理念和技术进行更新。乡土建筑营建过程中的“低技术”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4.乡土生活模式与新农居适应性的矛盾

生活模式决定住宅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 农民传统的生活模式呈现高层次和多元化倾向。人口结构变化、娱乐方式改变、家用电器普及、新能源利用等都对传统生活模式带来影响。而传统的东西屋、南北炕的农居模式显然不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模式。人可以塑造建筑, 建筑也可以改变人的生活, 但新式农居决不是城市住宅的农村翻版。

5.标准化设计与乡村风情的矛盾

由于城市化的迅猛发展, 不分南北、不分西东, 千城一面的建设风已经刮至新农村, 不少地方出现了千村一面的趋势。以吉林省某小康示范村为例, 相同的形式、相同的材质、整齐划一的规划, 使整个新村形式呆板, 均质化。刺眼的彩钢瓦屋面、雷同的聚落肌理, 破坏了乡村原生态景观。乡土建筑的地域性、丰富性荡然无存!

6.大量的现实需求和较少的专业投入的矛盾

作为发展中国家, 农村人口众多, 每年新农居建设数量极大。现实需求要求更多的专业技术支持。而目前无论是在农居研究方面还是设计方面都处于一种尴尬局面。在研究方面, 乡土建筑更多的是基于建筑史学的民居研究, 居住建筑研究的重点则在于城市住宅, 新农居研究处于边缘化地位。在设计方面, 由于设计公司的经营性质, 在经济效益驱使下, 不可能在极其微利的农村住宅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设计师不了解农民生活, 生硬地照搬某些城市住宅格局和式样, 致使许多新农村住宅图集出版后即被束之高阁。

三、再谈实用、经济、美观与新农居建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我国提出“实用、经济以及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原则。改革开放30余年, 国民经济飞速发展, 城市建设中超规模、高品质、实验性建筑纷纷涌现, “实用、经济、美观”的建筑原则在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的脑海中似乎已被淡化。而新农居设计无疑是适用这个原则的。新农居首先要满足农民的生活需要, 即“实用”—不能成为某些官员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其次, 新农居造价一定要控制在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的范围内, 即“经济”—不能成为某些新产品、新材料的试验场;第三, 新农居要尽可能地体现地域特色, 即“美观”—不能沦为千村一面的模式化产品。因此, 吉林省新农居建设还要以“实用、经济、美观”为指导, 在延续传统、引领生活、提高品质、自主建设、技术投入等方面不断深化。

小型技术改造—如传统采暖技术改造 (火炕、火墙、地炕、土暖气) 、建筑构造改造 (屋面、地面、墙身) 、营建技术提升等。

功能空间优化—结合院落空间设计, 优化“一”字型农居内部和外部空间结构, 使新农居具备更强的适应性。

形式美化—根据各地区的传统、习俗, 提炼特色, 将地方材料与新材料、新做法相结合。努力创造大众喜闻乐见、专家基本认可的新农居风格。

建筑细部精致化—在低技术前提下, 从施工到做法使建筑细部精致化。如檐口、屋脊、山墙、窗台、外墙装饰等。

公众参与—新农居建设从设计到施工都需要有当地工匠、民众的参与, 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居无论功能、材料以及效果都更符合当地的习俗、审美要求, 并使传统营建技术做到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公众参与的效果, 各地方行业主管部门要对本地工匠进行专业培训, 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农居自主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我国历史悠久, 自然地理条件复杂, 民族众多, 生活习惯差异很大, 经济发展及人口分布也很不平衡, 使全国各地的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其中不仅蕴含着古人营造活动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措施, 还包含了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相适宜的营造观念及多种文化交融所形成的地域特征, 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认识和研究传统民居的地域文化并从中汲取营养, 是我们创作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建筑的重要途径。目前, 我国城市地域文化特色保护与发展很不平衡, 许多传统民居环境破坏尤为严重。民居建筑往往是形成城市鲜明建筑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元素, 因此, 本期论坛期望通过对传统民居文化的深层研究为建筑地域特色的继承与发扬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传统地域文化 篇2

从本质上讲,建筑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全球化的建筑有其合理的内涵。另一方面,不同地域的建筑各有特色,有其特殊规律,一部建筑史本来就是地域文化发展的总和。

从大的方面说,欧洲与美洲就有相当大的差别;即使在欧洲,西欧与东欧又有所不同;西欧中,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荷兰亦各有特色。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中,城市也各有地方特色,如美国的波士顿、华盛顿、旧金山等风采各异。印度、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找到自己的道路,杰出建筑大师的作品也带有强烈的地域印痕。

中国从历史地理条件发展,从来就有文化上的分解。陈述彭院士将地域文化分为绿洲城市、港口城市、盆地城市、平原城市等,并且精辟地分析了我国城镇化的历史文化背景,列有12个都市群,它们与中华民族多元古文化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中国近代建筑也有利用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的实例,从50年代起更有佳作陆续呈现。

传统地域文化 篇3

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原则

(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适合全体学生学习或参与的内容我们利用校本课程必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精深,体验家乡传统文化的广博,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滋养与熏陶。不适合全体学生学习的内容则利用校本课程选修课的时间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要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与掌握地域传统文化,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在生活中学习鲜活的文化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校本课程的学习要避免单纯的说教,注重生活中的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水平,养成习惯,形成素养,传承美德。

(四)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继承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会创新,勇于创新。

二、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教学原则

(一)讲授传统文化知识与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学习,是以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为载体,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熏陶,并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优秀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德行与修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停留于知识层面的学习,而要深入挖掘知识背后潜在的深刻内涵,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的内容,将知识的学习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与主动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文化在其历史传承的过程中,有些得以留存并不断被发扬光大,而有一些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濒临消失的边缘。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就是通过深入挖掘地域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了解家乡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热爱家乡传统文化的喜爱,进而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主动承担起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的职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与具体的实践操作,为学生提供亲历传统文化的机会,让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相关的技能,使他们成为家乡传统文化的新的传承者,使家乡传统文化能够在青少年一代的身上得以发扬光大。

(三)实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与落实国家课程有机结合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的主要依据是国家的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的教育计划以及学校的教育计划、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本地的教育资源,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背离国家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承德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从课程内容、实施途径与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与国家课程达成统一。另外,承德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很多内容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作为学科教学的补充内容或拓展学习的部分。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差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实施集体教学、班级教学与小组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基于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教学当中,要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对于适用于全体学生的学习内容,可以打破班级与年级的界限,采用集体教学的方法,这样既节省教学时间,也节约教育资源。班级授课应该是课程实施中一种普遍的、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形式便于组织,易于操做。因此,我们在校本课程中通常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由于校本课程的设置更多的是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差异,因此,在有些内容的学习中可以把不同层面的学生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这样有利于不同目标的集中达成。

谈南北传统民居的地域文化特性 篇4

中国建筑随中华文明出现, 其后不断发展。中国古建筑从最先的巢居和穴居开始而来, 由于中国地广, 所以古建筑发展由于地理原因, 会产生不同的特点, 而以两条流域划分, 长江流域建筑以巢居发展而来, 黄河流域建筑由穴居发展而来。这两大形式, 随着地域气候环境不同, 随之产生更多种不同的建筑形式, 主要分为宫殿建筑, 庙宇陵墓建筑和民居建筑。中国建筑从最初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空间布局, 小到独立建筑的布局, 大到整个城市的布局, 都有各自特点, 南北民居建筑也是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中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为北方, 以南为南方, 南北在气候、人文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 随之产生的建筑也会不同。如南方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等地少数民族延续干阑式建筑结合当地材料产生了竹木构干阑式建筑, 建筑下部架空放养牲畜, 建筑上部居住。同样是南方的福建, 广东, 赣南地区盛产硬木和竹子, 结合当地独特粘稠有韧性的土壤, 以糯米红糖为凝固剂, 和砂石, 石灰一起产生独特的客家土楼。北方青藏高原, 内蒙古等地的碉楼, 沿着独特山而建, 以板岩或片麻岩构筑建筑外墙, 内部以土与木材结合构筑墙体。陕北, 晋中, 豫西, 陇东等北方地区产了独特的窑洞建筑, 沿山而建, 面朝阳, 拱形屋顶, 冬暖夏凉, 防风防沙。南北民居建筑有着很多不同, 而这些不同产生于不同的地域气候环境, 不同的人文环境,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建筑也是如此。

2 南北传统民居建筑差异性

中国南北气候差异很大, 北方干燥少雨少河流, 南方雨水充足, 河流密布, 所以传统南方民居多靠水而建, 所以才会有江南水乡这种建筑群构成形式, 建筑依水道而建, 水道上两旁道路以石桥相连, 青石板铺路, 而北方基本没有。北方传统民居喜欢用“院”这个字如四合院, 古时候多为一家人共同居住, 古人在乎一家人必须住在一起, 如果分家可是个大事, 这样方形的院落随家族发展, 开枝散叶般以方形院落方式不断向外扩张, 形成这种独特的院和院相结合的居住空间, 北京故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方形院落不断向外扩张, 形成了故宫如此规模, 体现了皇家的兴旺。山西乔家大院虽没故宫规模那么大, 但属民居, 它的建筑构成也都是由一个个小院组成, 由宽大的过道连接穿插其中, 建筑线条硬朗。如今坐火车从南到北, 经过村镇, 虽然现在多是砖混凝土结合的建筑, 但越往北, 你会发现, 北方民居如今还保存着院的构成, 几乎每家都是自己围合的院, 远处看去如同一个个方格, 院内正中为正房, 其他地方基本为开敞的空地, 院子以砖墙围合。而南方民居建筑对于巷弄的布局情有独钟, 南方民居建筑都是独栋, 各家相互结合排列, 前后左右之间留一定距离, 这就形成了我们说的道路, 然而这道路的宽度在一定尺度下, 宽度大的形成公共的院, 小的成为巷弄。南北差别这种差异, 和地理条件、地理气候相关, 北方多风沙, 冬天寒冷, 这种自家围合的形式, 可以阻挡风沙, 冬天也可防风。而南方多阴雨, 天气潮湿, 开放式巷弄布局, 更容易通风, 防潮, 而且巷弄路旁多有暗沟, 利于排水, 南方村庄也有很多大小的水塘用于存储雨水, 农耕, 家用。南方民居多为两层, 砖木结构为主, 层高较高。而北方多为单层, 或正房之后加以后罩房成两层, 砖土墙体, 墙体厚重, 层高较低。

北方干燥, 白天和夜晚气候温差大, 所以民居建筑对于保温除热有所要求, 新疆的“阿以旺”, 土木结构构成, 平屋顶, 带外廊, 分前后室, 前室大厅也叫夏室, 以屋顶开井口采光, 天窗高出屋面40 cm~80 cm, 前室主要供起居待客之用, 后室也叫冬室, 做卧室, 各室也都以井口采光, 建筑冬暖夏凉。而这所说的天井, 在南方建筑中也常见, 但南方开口更大, 如南方徽派建筑, 其实也是一个围合的院, 但这个“院”, 多是为了自家防护, 因为徽商多财富, 四面围合的建筑, 建筑外立面开小窗, 有利于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 但处于南方气候多雨潮湿, 所以采用更大开口的天井, 更利于通风, 也可引进阳光, 使这个封闭的建筑, 防潮除湿阳光充足。北方冬天气候寒冷, 北方民居建筑添加了南方很少见的暖炕, 地炉等, 一般灶台连接于暖炕, 生火做饭, 也可以热炕。而暖炕在南方基本不设置使用。同样北方民居因为气候原因, 外墙体偏厚, 如青藏高原的碉楼外部的石墙有的厚度可达40 cm, 北方民居多采用三合土, 土坯墙和砖实墙。而南方民居多采用砖砌空斗墙, 或者使用木材围绕, 建筑墙体显得轻薄一些。

对于建筑间隔产生的巷弄, 南方民居喜欢错落排列, 因而巷弄曲折。而北方人所谓的胡同其实就是南方的巷弄, 但是由于北方民居多为方形院式构成, 使得胡同基本都是直线交叉排列, 这样对于经常有风沙光顾的北方能更好减少沙土的堆积。同样由于气候原因, 北方建筑多平屋顶, 或采用稍平的屋顶, 多喜将女儿墙挑出建筑立面一定距离, 而南方雨量多, 南方民居建筑使用倾斜度较大的屋顶有利于排水, 屋顶的不同, 使得南方建筑群一眼望去显得灵动, 而北方则显得朴实。南方民居发展其实也借鉴于北方民居, 如出现于广州一带的竹筒屋, 一种出现于19世纪上半叶, 广州商人密集区的单开间大进深的联排式住宅。开间宽约4 m, 进深达10 m~30 m, 典型的将北方四合院宽度减少, 如一条细长的方形竹筒, 也分前院, 后房等似四合院布局。这种减少建筑开间的宽度除了因为土地价值增加, 还因为广州处于亚热带地区, 窄开间, 大进深, 能减少太阳辐射的热。建筑因为联排, 所以侧面不开窗, 建筑靠天井与高侧窗通风采光。上海的石库门里弄住宅也与之相似, 上海石库门里弄住宅脱于传统三合院住宅, 前门改为了石库门, 前院改为了天井, 形成了三间两厢的变体。

南北民居建筑的差异居住者相关, 北方人与南方人性情上的不同, 使得南方民居建筑构件装饰纤细, 繁复, 而北方的厚重, 简洁, 北方民居用料比南方大, 北方屋顶的瓦片厚而大, 而南方使用小巧的瓦片, 南方雨水多, 雨量大, 瓦片排列紧密防止渗漏。南方民居多显得文人气书卷气, 而北方民居多显得自然朴实气。南方民居内部装饰雕刻大量主题故事, 人文生活, 而且雕刻细致, 形态逼真。而北方民居内部装饰雕刻多为抽象连续的吉祥寓意图案, 构图简洁大方, 一般为单层次雕刻, 对于南方民居的多层次镂空雕刻很少出现。南北民居建筑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 新生的南北民居建筑差异越来越小, 南北大城市中民居建筑基本趋于相似, 对于乡镇农村还有一些传统南北民居残存, 建筑上相似, 预示着文化的流失。

3 由内向外设计的民居建筑

中国民居的魅力, 就是交流, 人与人的交流, 如今这种交流在大部分城市中基本绝迹, 乡村还有残存。回忆少时, 我们没有什么几室几厅的房子, 甚至连独立的卫生间都没有, 但这座简陋民居建筑却包含了我所有童年的记忆与快乐。每家每户白天基本都是开着门, 家家户户窜来窜去, 1.5 m左右宽的一条横廊, 小孩会跑来跑去, 大人们则团坐在一起, 这种独有的以走道构成的独特民居建筑在矿区称“单身楼”, 每户以矩形的空间形式, 一致排列, 门对向走道, 两层, 下层住户多将房屋扩建出来, 二楼依楼梯而上, 二楼正中间是公共的洗手池, 厨房都是外挂在楼道外的一个个矩形的铁盒, 靠钢架固定, 走进去就是咔嚓声响, 那一个个铁盒空间, 创造出了如今最难忘的味道。这种矿区独特的“单身楼”, 以其独特的构成, 创造出一个充满了人情味的民居空间。但这种单身楼, 也有其弊端, 不合理的空间布置, 空间过小, 私密性差等等, 如今我们居住空间合理, 宽敞, 舒适, 那种独特的建筑魅力却消失殆尽。随着社会发展, 中国建筑形式随着外部文化的刺激而改变, 那些过去的建筑, 或者说你大脑中那些记忆的建筑, 每天都在消失。民居建筑的城市化趋向问题, 日益严重, 城市周边的区域, 在我居住的县级市, 城市及其周边传统地域性民居建筑早已不存在, 随着经济的发展, 民居建筑开始趋于城市化发展, 离城市区域较远的小村落还有些残存, 但有些民居开始废弃或者改变。那些完美的空间布局与传统民居建筑的人情味, 在今天很难寻到。曾经的传统, 如今却成了珍贵的代名词。

那些我们传统中的中国建筑空间布局在民居中慢慢减少, 传统南北民居中独特的构造布局开始趋于无差异, 变成了相同混凝土盒时代发展, 民居建筑应结合地域性独特的文化, 从人空间使用感受出发, 由内向外而设计。城市周边的新建民居建筑应从传统地域文化出发而设计, 不应该盲目趋于城市化建筑。由内向外的设计本质就是以传统民居人与人交流的内在本质出发, 满足于当地居民传统生活习惯, 向外设计出建筑本身。在建筑外形上可提取出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特点, 有保留的延续一些传统民居建筑的结构装饰, 适当简化改变装饰形式, 但所有改变都是要以传统式样为基础。对于传统民居结构的材料, 可使用新型材料替代, 如传统民居多用木材, 但木材多易腐败, 也不易防火安全, 可有保留的使用一些更合理的材料替代, 传统形式不变, 用新材料取代旧材料, 这也是一种传承。民居建筑本身的地域性特色需要传承, 民居中的交流的传承也颇为重要。新建民居建筑怎么能让人与人不产生隔阂, 依然保持交流, 充满人情味,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除了对传统民居布局结构有可能的延续, 多设置人与人交流的场所, 对于民居建筑进行私密, 开放空间合理的划分, 让设计把人们请出去, 让人们主动去交流。结合中国传统民居地域性文化, 由内而外的设计新民居建筑, 对于本土文化, 本土建筑都是一种传承。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3]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地域文化 篇5

(2/10)、左图神像的原型是哪里人?(2分)

 B、福建湄洲

(3/10)、左图神像的诞日是什么时候?(2分)

 A、农历三月二十三

(4/10)、左图神像的信仰圈主要包括哪些地方?(2分)

 C、东南沿海和东南亚

(5/10)、关于左图神像的信仰,有什么风俗?(2分)

 A、半截红裤

(6/10)、右图,是什么民间庆典?(2分)

 A、南海神诞

(7/10)、右图的诞日庆典,是什么时候?(2分)

 A、农历二月十三

(8/10)、右图的庆典主要有哪些民间活动?(2分)

 A、五子朝王    B、波罗鸡 C、摸龙床 D、祭海

(9/10)、南海神庙供奉的“南海神”是()。(2分)

 C、祝融

(10/10)、南海神庙是()的标志。(2分)

 C、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1/10)、广东清代书法家著名的有()。(2分)

    A、新会陈白沙 B、番禺屈大均 C、顺德李文田 D、嘉应宋湘

(2/10)、客家人过年的习俗有:()。(2分)

     A、舂糍 B、年糕 C、杀猪 D、做豆腐 E、做米果(3/10)、下列剧目哪些是影响较大的粤剧剧目()。(2分)

    A、《帝女花》 B、《平贵别窑》 C、《柴房会》 D、《搜书院》

(4/10)、民祭龙母有以下的风俗()。(2分)

     A、祭龙母 B、鲤鱼放生 C、饮圣水 D、吃“金猪” E、游神

(5/10)、在广东,龙母信仰区包括()。(2分)

    A、西江流域 B、东江流域 C、粤西地区 D、粤东地区

(6/10)、广东音乐的名曲有()。(2分)

  A、《二泉映月》 B、《平沙落雁》   C、《雨打芭蕉》 D、《赛龙夺锦》

(7/10)、工夫茶文化的特点()。(2分)

    A、每次分茶体现一种平等精神

B、每次分茶后体现一种小辈敬晚辈,朋友间互相谦让的茶德 C、体现传统“和”的精神

D、选择时令,有较高的茶艺水平

(8/10)、广州七夕节的活动丰富多样,主要有()。(2分)

     A、摆巧 B、拜月亮 C、吃棕子 D、看七娘 E、乞巧

(9/10)、菠萝诞的信俗活动主要有()。(2分)

     A、祭海 B、五子朝王 C、禁捕 D、鲤鱼放生 E、买波罗鸡(10/10)、“做年例”这种习俗,主要流行于()。(2分)

    A、清远及其所辖县的广大乡村 B、梅州及其所辖县的广大乡村 C、茂名及其所辖县的广大乡村 D、湛江及其所辖县的广大乡村

1/20)、下列哪位神是由火神变为水神的?()(2分)

 A、祝融

(2/20)、“护国菜”是()的名菜之一。(2分)

 D、潮州菜

(3/20)、生菜会的会期是()。(2分)

 D、正月二十四至二十七

(4/20)、在广州茶楼饮茶,注重的是()。(2分)

 C、点心

(5/20)、龙母生辰诞(正诞),为(),拜祭期从初一到初十。(2分)

 C、五月初八

(6/20)、雷州人对石狗的崇拜是属于()。(2分) D、图腾崇拜

(7/20)、秦末汉初()建立南越国。(2分)

 B、赵佗

(8/20)、梅州成为了客家人的聚居中心是在()。(2分)

 D、元人入主中原后

(9/20)、2009年10月2日,由广东、香港和()联合申报,粤剧成功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分)

 C、澳门

(10/20)、把普通话的“方便”说成“荒便”,把普通话的“飞机”说成“灰机”,这是()。(2分)

 C、潮汕方言的说法

(11/20)、文白异读是()的特色。(2分)

 B、潮汕话

(12/20)、中山咸水歌是用()演唱的。(2分)

 C、疍家话

(13/20)、广东()妈祖庙为省内最大的妈祖庙。(2分)

 D、南沙(14/20)、“东江盐焗鸡”是()的名菜之一(2分)

 C、客家菜

(15/20)、“候茶”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2分)

 D、第三步

(16/20)、目前,全球大约有5000座大小不一的妈祖庙(天后庙),都是从福建()的妈祖庙“分灵”出去的。(2分)

 A、湄洲

(17/20)、“尾驳尾”是()的一种最独特的形式。(2分)

 B、客家山歌

(18/20)、据统计,广东省内纯粹使用客家话的县市(纯客)有()个,而非纯客县市约有50个。(2分)

 D、17个

(19/20)、新郎和新娘进家门时,要一起跨过用茅草等烧起来的火堆,这是()的婚俗。(2分)

 D、客家民系

(20/20)、每年农历()是北帝正日,民间称为“北帝诞”,各地皆举行大祭北帝的仪式。(2分)

传统地域文化 篇6

关键词:平阳;山西地域文化;石君宝;杂剧创作

文学作品是特定历史时期下特定地域范围内文化特征的集中体现,被王国维称之为“有一代之文学”的元曲是蒙古这一少数名族所建立的政权——元朝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下中国社会文化特征的集中反映。而作为元曲不可或缺的一翼——元杂剧在这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以“平阳”为中心的山西地域文化传统对石君宝杂剧创作的影响便是一个鲜活的例证。

一、山西地域文化特质

有人说“300年看北京,5000年看西安,10000年看山西。”作为华夏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区,山西的历史文化传统可谓是源远流长。三皇五帝中的尧、舜、禹都曾建都于此,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演奏出一曲曲文明的乐章。

山西地理,南北狭长。南部是黄河文明发祥地,是中原农耕文明地区。北部是北方文明边缘地带,是草原游牧文明地带。山西的东部是恒山,太行山,西部是吕梁山与黄河。两山之间的汾河谷地与其它盆地,土地平坦肥沃,水源相对充足,适于人类生息。两种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或者北上,或者南下,碰撞交融,就发生在两山之间的谷地中。在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下,山西历史上出现许多次的民族融合,使这个本来就很有限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化,土地贫瘠、人与自然争地屡见不鲜。“这种生产生活条件,带来两个结果,一是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二是被迫外出谋生,克服保守封闭的心态……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坚韧的谋生努力,造就了一批人的性格,坚忍不拔,质朴务实,诚实守信。这与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一样,构成了山西人文化性格的基础。”

山西有着悠久的曲乐文化传统。考古发掘的一批新石器时期的古乐器,如襄汾陶寺、万荣荆村、夏县东下冯等地出土的石磬、陶埙、木鼓等,都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山西地区就已经有了较为浓厚的音乐文化风气。春秋时期晋国有乐师师旷,战国时期韩国著名歌伎韩娥其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当历史再次重现两大文明交融、碰撞的图景时,在蒙元铁骑长驱南下对传统文化带来巨大破坏力的情形之下,又为这片土地植入了新的因子:一种“崇尚外向,纵横不羁,张扬个性,率意进取”的草原游牧文化的特质。而作为元杂剧重要发祥地的山西,其杂剧创作的辉煌成就,正是这种新的因子与山西地理文化特征相融合所带来的结果。

二、平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征

元代平阳(治所在今山西临汾)地区,包括今晋南、晋东南诸县。今属河东南路,金太宗天会(1123—1134)初,由次府升为上府,元初为平阳路,大德九年(1305),以地震改晋宁路。元太祖十四年(1219),木华黎攻占平阳,以金朝降将、太宁人李守贤为金紫光禄大夫,知平阳府事,兼河东路兵马都总管,授以重权大任,这是蒙元统治者所任命的汉人世侯中首任河东地方官。李守贤执掌平阳二十余年,注意涵养民力,发展经济,使平阳能够维持安定繁荣的局面,成为蒙元统治者经营河东的重镇。元太宗八年(1236),耶律楚材奏请“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文治兴焉。”平阳成为当时仅次于大都的文化昌隆之地。

平阳地区拥有浓厚的戏曲文化传统。对元杂剧兴起有重要影响的诸宫调便产生在平阳。据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载:“熙丰元佑间,……泽州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皆能诵之。”泽州为金元时平阳。近年来,平阳地区发现了大量的宋金时代的戏曲文物,如山西万荣桥上村天禧四年《创建后土圣母庙》碑,山西沁县城内元丰元年《威胜军新建荡寇关侯庙碑》等,分别记载了平阳地区于宋金时期修建戏台的情况。在北宋末年,金兵攻占汴京,曾掳掠包括宋杂剧艺人在内一大批艺人北上至金国京师,所行路线曾选择河东路,众多艺人在北上途中,纷纷逃亡。“这些散亡的伎艺人流落在河东一带,以后就成为这一地区杂剧及歌舞百戏艺术的主要力量。”元成宗大德五年山西万荣孤山风伯雨师庙戏台石柱刻字:“尧都大行散乐人张德好在此作场,大德五年三月清明施钞十贯。”元泰定元年山西洪洞明应王殿杂剧壁画,上题“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元人钟嗣成《录鬼薄》卷上记载了蒙元时期五十六位杂剧家,平阳籍有石君宝、于伯渊、狄厚军、孔文卿、赵公辅等,其中尤以石君宝的杂剧创作为代表。上述的戏曲文物有力的证实了元杂剧在以平阳为中心的河东地区兴盛发达的情况。以石君宝为代表的平阳元杂剧家和以忠都秀为代表的元杂剧艺人,共同推动了元杂剧在平阳地区的兴盛发展。而李守贤对平阳地区长达二十多年的政治文化保护,则为元杂剧在平阳的兴盛提供了诸多适宜的综合条件。1987年1月《中国史研究动态》在报道1986年元史学术讨论会情况时,有学者提出了元杂剧的发源地是以平阳为中心的金河东南路。从这一事例便可充分说明平阳地区对元杂剧兴起所起的作用是何其重大。

三、以“平阳”为中心的山西地域文化传统对石君宝杂剧剧作的统摄力

石君宝,平阳人。孙楷第《元曲家考略》以为即石盏德玉,字君宝,女真族,原籍辽东盖州。由金入元,生年不详,卒于至元十二年(1276)。石君宝所制杂剧共十种,现流传于世者有《李亚仙花酒曲江池》、《诸宫调风月紫云亭》、《鲁大夫秋胡戏妻》三种。石君宝擅长描写下层妇女之痛苦遭遇与斗争精神,语言本色,成就较高。朱权《太和正音谱》以“罗浮梅雪”喻其作品风格。

《秋胡戏妻》、《曲江池》均为旦本戏,罗梅英、李亚仙两个女性角色为两剧中的主人公,根据《元杂剧作家的女性意识》对元杂剧剧作中女性形象的划分来看,罗梅英属于良家妇女中的已婚妇女,李亚仙则属于元杂剧剧作中的妓女形象。她们分属于传统道德文化体系对女性定位的两个极端,但她们无一例外均以传统道德文化标准来要求自己“女慕贞洁,男效才良”,“曾把毛诗来讲论,那关雎为首正人伦”,“整顿我妻纲”,“这的是万古纲常,众口评跋。畅道罪逆滔天,何时解脱”,“虽然那爱钞的虔婆他可也难恕免,争奈我心坚石穿,准备着从良弃贱”。这正表明传统道德文化的统摄力是何等的强大,因为女性所受到的传统道德文化的约束力远比男性在这方面要严苛的多,这也正是作家本人的道德观的体现。

《秋胡戏妻》本事出于汉代刘向《列女传》,唐代有《秋胡变文》,虽然《秋胡戏妻》中的传统道德文化观念较之前的作品有所减弱,但这是在蒙元铁骑长驱南下,传统文化遭到巨大破坏的大背景下,而作者试图表现的则是要对传统的道德文化的宣扬,其所塑造的女主人公罗梅英便是处处以传统道德文化标准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面对李大户的逼婚,她以“我既为了张郎妇,又着我做李郎妻,那里取这般道理”,“我如今嫁的鸡一处飞,也是你爷娘家匹配”这样的言词来进行抗争。面对自己丈夫秋胡的调戏,她以“当也波初,则道是峨冠士大夫,原来是个不晓事的乔男女”,“可不道男子见其金易其过,女子见金不敢坏其志”,“似你这伤风败俗,怕不地灭天诛”的话来回绝,而这些都是传统道德观念的体现。罗梅英无疑是个极具有抗争性格的女性形象,他面对李大户的逼婚、自己丈夫的调戏态度是何其的决绝,但是这并不能掩饰其抗争的无力、软弱,因为她并不是对传统道德伦理的反抗,她据以抗争的依据正是传统道德文化所规定的标准,她只不过是为了更好的融入到其中而已,夫贵妻荣,“子母完备,夫妇和谐”。而她所进行的一些列抗争的目的“整顿我妻纲”,也不过是为自己找一个台阶下而已,是自己在长期贫炯状态下辛勤劳作,无私奉献,代夫曲意养亲之后能从丈夫那里得到报答的愿望,是规劝丈夫成为正人君子的心愿。

《曲江池》本事源于唐白行简《李娃传》。《曲江池》的女主人公李亚仙身上已经没有像李娃这样一般妓女身上所表现出的狡黠、见利忘义的习气,她无时无刻不在要求自己遵照传统的道德文化标准来规范自己“争奈我心坚石穿,准备着从良弃贱”,“这的是万古纲常,众口评跋。畅道罪逆滔天,何时解脱”,她对鸨母的不满与抗争“俺娘眼上带一对乖,心内隐着十分狠。脸上生那歹斗毛,手内有那握刀纹。狠的来世上绝伦,下死手无分寸。眼又尖手又紧,他拳起处又早着昏。那郎君呵不带伤必然内损,”“常言道娘慈悲,女孝顺,你不仁,我生忿。到家里决撒喷,你看我寻个自尽,觅个自刎。”她并不是反抗传统文化道德价值观,而只是为了改变自己作为妓女整日迎来送往、受人歧视的“非人”的境遇,更好的按照传统道德文化所规定成为正常人的范式所进行的努力,是为了更好的融入传统道德文化体系之中。正如郑府尹所说:“且喜孩儿认了我也,又得了一个贤惠的媳妇儿。”从李亚仙身上的“从良”的愿望和对贞洁观的追求中可以看出,她确实是传统道德文化的忠信者、奉行者。

作为良家妇女的典型的罗梅英和作为妓女身份代表的李亚仙都为了自己所认定的目标努力过、抗争过,其态度是何等的决绝,其奋争又是何其的强烈,似乎她们都达成了自己的心愿,得到了一个圆满的结局;然而她们不过是从一个枷锁中挣脱而钻进了另一个更大的枷锁而已,其结局与其说是喜剧性的,倒不如说是一个悲剧,她们卓绝的抗争也只能使这种悲剧性的程度更加深重。因为她们所抗争的正是她们所依赖的,更是她们所钦羡的。她们的抗争史不可能超越传统道德文化所规定的范畴,只是在其规定的范围内的张扬,她们的唯一出路也是她们奋争的目标向传统道德文化的皈依。而这更看出剧作家石君宝的思想观念倾向,他创作这两部杂剧的目的也是出于对传统道德文化的宣扬和维护。从这里我们便可看出以平阳为中心的山西地域文化特征的统摄力、约束力。

参考文献:

[1]林文光选编.王国维文选[M].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

[2]曹嘉.山西喜剧探源[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1(1):41-43.

[3]申维辰主编.《山西文学大系》第一卷序[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4]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张丽红.元代平阳杂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6]田同旭.论元杂剧四大活动中心的形成与金元汉人世侯之关系[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9(3).

[7]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王季思主编.《金元戏曲》第三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江南地域文化下的传统竹编器具 篇7

一、江南地域的确定

“江南”指的是哪些地区?对此自古以来就有着多种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江南”所指的范围也不尽相同。

前人关于“江南”地区的界定历来说法不一, 如有的说法把“江南”往北延伸到皖南、淮南的沿江部分, 而往南则达到今天的福建一带。但是尽管说法不同, 而中心区域都是在今天的长三角是明确无疑的。李伯重先生对“江南”地域的概念做了一个比较科学的界定。他指出“江南”地域应当包括今天的苏南和浙北, 即明清时期的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江宁、杭州、嘉兴、湖州八府及后来从苏州府划出的太仓直隶州;这八府一州之地不仅在内部生态条件上具有统一性, 同属于太湖水系, 在经济方面的相互联系也十分密切, 而且其外围有天然屏障与邻近地区形成明显的分隔。

本文所要研究的竹编器物范围界定也基于此, 主要是以太湖流域中心腹地为重点, 具体区域为苏南的苏州、无锡, 浙北的安吉、杭州等地。这些地区为典型的江南地区, 处在我国长江流域, 属于温湿性亚热带气候区, 十分适合竹类植物的生长, 是我国竹编和竹类工艺的主要产区。我们具体开展的考察也主要基于该地理范围。

二、江南传统竹编概述

(一) 江南竹资源概述

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使得江南地区竹类资源尤为丰富。江南雨量充沛、气候湿润, 很适合竹子的生长, 江南地区的人们也都喜欢栽种竹子。丰富的竹类资源, 为竹编提供了天然优势。

我国竹子种类有39属500多种, 种植面积有500万公顷。但并不是每一种竹子都适合制作竹编, 就是适用的竹类也要进行严格的筛选。根据竹编工艺的不同, 能用来作竹编材料的有十几种, 其中较常用的有毛竹、早竹、水竹和青篱竹等。

毛竹, 又名“楠竹”、“猫头竹”、“孟宗竹”, 是竹类植物中分布最广、材质最好、用途最多的优良品种。我国长江以南的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福建各省均有分布。毛竹材质坚硬强韧, 不易开裂, 纹理平直, 劈篾性良好, 在工艺竹编中用途最广, 可以编织制作各种用途的竹编制品。竹编工艺品所需的较宽篾片都取材于毛竹。由于竹壁厚, 牢靠度强, 毛竹经常被用来做竹编产品的骨架, 如底盘、提手柄、夹口、摆脚等。在我国500多种竹类植物中, 毛竹是最名贵、生长最快、材质最好、用途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 因此种植面积也最大。

(二) 竹编相关概念

何为“竹编”?竹编, 是以各种竹子为原料加工编结的工艺品及生活生产用具。我国南方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土壤肥沃、竹子资源丰茂, 竹编工艺也十分兴盛。竹编艺术是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 它以竹子为原料, 制成各种类型的工艺品, 其独特的构思、精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 堪称世界一绝。竹编艺人也叫“篾匠”, 篾匠有三个绝活儿:一是编得快, 手指灵活;二是编得巧, 省料、均匀、少打节;三是样式好, 造型美观, 样式别致, 棱角分明, 错落有致, 看上去精细, 用起来结实。

篾匠把编织分为三大类:片子活、丝子活、花子活。像席子、垫子, 都称作片子活;箩、箔、筐、篮, 是丝子活;凡是有装饰图案的都称作花子活。花子活难度大, 价值也最高。

(三) 江南传统竹编的工艺流程

1. 采竹。

采竹非常讲究, 越是精细的东西用料越要求细嫩坚韧。大件竹器选用粗壮、年岁老的竹子, 如制作夏天乘凉用的竹床多用粗壮的楠竹;而编织精细的竹制品, 就选用细嫩的竹子, 如编织花篮和水果托盘多砍伐细长的毛竹、水竹。

2. 备料。

经过剥皮、破篾、碾平、刮净、浸泡五道工序, 将篾子按规格截好, 束成一捆。

3. 浸泡。

浸泡或蒸煮、火烤、烟熏篾片, 其目的是一样的, 就是增强篾片的柔软性、坚韧度。

4. 染色。

过去打造或者编织竹器, 都是采用竹子的固有色, 碧绿或嫩黄。而今天的竹制品越来越讲究色彩的鲜艳、好看, 也就少不了一项工序——染色。

5. 编织。

要求眼到、手到、心到。做到不露丝头不起绞线, 保持经纬匀称。有密编、细编、疏编等方法, 还有新发展起来的破经编、换经编、浸泡编、浮雕编、漏花、别花、贴花等方法。

6. 锁边。

用细小、柔软如发丝的竹丝穿插、捆扎、拉扯、紧勒、打结, 将竹制品的边沿部位固定好。一般而言, 锁边的部位大多是竹制品的“嘴巴”。边沿锁得好不好, 往往可以看出一个篾匠手艺的高低。好的锁边手艺一是紧凑牢固, 二是美观大方, 也有称这道工序为“收尾“的。

(四) 江南传统竹编器具分类

日常生活用具类。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竹编器具, 其中炊具有箪、蒸笼、箸等;容器有篮、盘、瓶、钵、罐、盒、包等;家具有椅、席子、枕头、柜等, 以实用为主, 又兼具欣赏价值。另外竹编器具还有家庭装饰类的挂壁、吊钵、屏风、灯具等几十个品种。这类器具的主要特点是使装饰实用化, 有的典雅华丽, 有的质朴别致, 能使居室内产生一种优雅的气氛, 让人在使用中得到艺术的享受。竹编屏风和竹编灯具是这类竹编器具的代表。

生产工具类。竹制农具在江南地区很常见, 如装粮食的箩篼、晾晒粮食用的笪、扬场用的簸箕、打渔用的竹篓等。“江南有佳木”, 陆羽在《茶经》中记载了许多竹制的采茶工具, 比如篮、笼、等。这些都是用竹篾编织成的容器。, 是圆形的盛物竹器。, 是箱笼一类的竹器具, 可以放四升的东西。渔民常用的竹篓既可以盛物, 同时又能将水漏去, 非常实用。

艺术欣赏类。竹编艺人运用传统竹编编织技法, 创造出了人物、动物、建筑等数百件的竹编工艺品。

三、江南典型传统竹编器具的地域特色分析

(一) 江南斗笠

江南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暖湿润, 雨热同期。江南的雨期绵长, 阴雨绵绵的梅雨季更是江南地域气候的最大特色之一, 也正是这样的气候特点催生了江南特色的雨具——斗笠。旧时江南雨具首推斗笠, 一种田地间遮风挡雨的帽子, 一种阴晴皆适合的工具, 一种就地取材实用性强、兼具美观的传统工艺。

江南斗笠的制作十分简单, 像一个倒扣的盆子, 盆子里面有固定的圆框, 虽说简单, 但实用性很强。过去江南地区的农家, 只要下地干活, 必戴斗笠。斗笠最主要的作用是防雨, 江南的雨一般不大, 但绵长, 蒙蒙细雨, 有一顶斗笠足矣。但偶尔也有大雨倾盆的时候, 这时斗笠会和蓑衣一起使用, 平常老百姓家里的斗笠一般都是和蓑衣放置在一起的。戴斗笠不占用双手, 戴着斗笠耕田、插秧、割谷、除草, 即使时间长了, 也感觉不到负担。等到雨停了, 太阳出来, 斗笠的功能立马变成遮阳。夏日里, 阴晴不定, 但无论阴晴如何变幻, 一顶斗笠就全对付了。江南斗笠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其功能多样、实用性强以及劳动人民使用场景的独特田园气息上。

(二) 江南箩篼

前面说到江南处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温暖湿润, 雨热同期, 这样的气候十分有益于水稻的生长。太湖流域的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最主要的水稻种植区, 古时候“四大米市”之一的无锡就是江南的典型代表。

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江南地区的水稻可以一年两熟, 也就是一年两次播种、两次收割。在割稻谷的季节, 江南地区的传统竹编箩篼是必备物品。经过人们辛勤的劳作, 金黄饱满的谷子被装入箩篼里面。傍晚时分男主人笑容满面迈着轻快的步子, 和着扁担吱吱的声响, 挑着满箩篼的稻谷回家, 背影慢慢地消失在夕阳中。此刻的他是无比满足、充满希望的。

江南地区竹编箩篼最主要的用途是盛放稻谷、豆类等。箩篼起到暂时盛放的作用, 等谷子晾晒好了还是要放入谷仓的, 通常一担经风车脱粒好的稻谷可以达到上百斤。箩篼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簸箕同时出现, 箩篼和簸箕如同一对好兄弟一起合作, 共同完成农家的任务。箩篼常见的外形有两种, 有底窄一些、口径稍大的, 也有底部、口径大小相同, 中间部分适当突出的, 但四个方位都装有结实牢固的绳子, 目的是为了能承担起箩篼内所盛放的重物。

(三) 江南鱼篓

江南地区自古以来水系就极其发达, “江南水乡”这个名称也很好地说明了江南和水之间的密切联系。江南地区也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鱼米之乡”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 , 因为受季风影响, 降水充足, 所以气候湿润, 物产丰富, 故被称为“鱼米之乡”。

有了水资源的强力支撑, 鱼类资源也非常丰富。旧时江南水乡的人们划着小船、背着鱼篓捕鱼的动人景象四处可见, 几乎家家都有编织精巧的鱼篓。鱼篓是捕鱼时盛放鱼类的工具, 江南鱼篓的口径和底部大小相似, 开口有盖, 中部凸起较大, 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盛放捕来的鱼。鱼篓编织细腻、紧凑, 美观实用, 编织留下的细孔可以控制水的进出, 捕鱼时将鱼篓盖好放入水中可以保持鱼的新鲜度;捕鱼结束回家, 将鱼篓从水里拿出来, 水会自动从细孔中流出, 只剩下鱼, 可以减轻竹篓的重量, 十分省力。

四、结语

然而就地取材、艺术、环保、方便实用的江南传统竹编器具, 现在正受到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各式的雨伞打破了斗笠式的田园牧歌, 大机械的统一收割取代了挑着箩篼满载收获和希望的传统形式, 传统小鱼篓不再能满足人们对于鱼类产品的强大需求量。乡村中大量的人口涌向城市, 劳作人口越来越少。曾经和江南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竹编器具离我们渐行渐远, 竹编艺人的生存境况也令人堪忧。

摘要:竹编作为江南地区优秀的民间手工艺,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江南的地域文化酝酿了江南特色的传统竹编, 旧时竹编器具和江南地区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处处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环境的巨变, 传统的竹编器具离我们渐行渐远, 其境况令人堪忧。

参考文献

[1]沈珉.中国传统竹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

[2]邱尔发.我国南方城市竹子绿化及其竹种选择研究[J].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 2005

[3]蔡成.地工开物:追踪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7

[4]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1 (01)

[5]吴春年.江南民具竹篮的传统制作手艺考察与论析[J].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传统地域文化 篇8

窑面, 俗称窑脸。各地窑居者, 无论贫富, 都力求将最美及最高超的技艺体现在窑洞的正立面上。所以窑洞民居立面装饰形态, 蕴含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人民朴素的美学思想和民间装饰艺术的美学理念。

窑洞民居因其就地取材、冬暖夏凉等特点, 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应用。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发展促使各地修建了许多新的窑洞, 新型的窑洞建筑不仅保留了传统窑洞的优越性, 而且成为人们寄托乡愁的载体。可是在当今窑洞的建设改造中, 往往忽视了窑洞建筑的地域特征, 从而使窑洞立面装饰较之传统窑洞缺乏地域文化的根基。本文从各地区窑洞立面不同形式的艺术特征出发, 剖析了造成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 并且总结提炼出了传统窑洞民居窑面装饰艺术的美学原则, 以期对今后新建窑洞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引导作用。

1. 传统窑洞民居立面装饰特征解析

窑洞立面是窑洞民居中装饰艺术集中展示的部位, 按照材料可以划分为黄土窑面、砖窑面、石窑面, 以及由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窑面。无论哪种类型的窑面, 都是由外墙、门窗、拱券、窑檐、女儿墙等部位组成。由于地域文化和资源的差异, 各地窑面各部位的形式具有明显的差异, 而正是这种差异形成了各地窑洞浓郁的艺术风格。

1.1 窑面艺术特征概览

中国传统民居是与大地结合的产物, 窑洞的艺术风格总体来说是古朴而粗犷的。但是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幅员辽阔, 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新疆等地区都有窑洞的分布。这些窑洞在共同的特征下又显现出各自特有的艺术风格。

陕北地区多见黄土窑洞及石窑, 黄土窑洞浑厚质朴, 石窑洞由于窑面砌筑块石处理的不同显现出或精致或粗犷的艺术风格。而山西窑洞的艺术风格是繁复和精美的, 这从山西多个晋商大院窑洞立面精美的木雕构件中都可以看到。宁夏地区的窑洞主要集中在西海固地区。宁夏西海固地区干旱少雨, 环境严酷, 黄土层厚、分布广、取材方便, 所以当地百姓多用生土建房,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土建筑体系;西海固地区窑洞空间格局单一简朴, 不像陕西窑洞那样注重空间布局、装修精美, 也没有山西窑洞的奢华与紧凑。但是即便受到地域资源和地方材料的限制, 宁夏地区的窑洞修建也尽力体现出当地的艺术追求 (图表1) 。

1.2 拱券及门窗

窑洞立面拱形曲线大部分与窑洞主体结构拱券吻合, 只有近代在山西与甘肃庆阳地区有少量建造的窑洞, 其立面与内部结构不相吻合, 体现出另类风格 (图表2) 。

窑洞拱券是窑洞的建筑主体结构, 在窑洞立面上, 又称券洞、法券, 它除了竖向荷重时具有良好的承重特性外, 还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

在中国窑洞民居中, 门窗与拱券的拱形曲线共同构成窑面的视觉中心, 也是窑面装饰艺术的集中体现。从拱顶曲线的形式来说, 普遍体现的是圆滑的弧形, 但是各地的拱顶弧线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变形, 这也是窑洞地域特色的体现。按照拱形曲线的形状, 可划分为双心拱、三心拱、半圆拱、三心平头拱和抛物线拱。不同的拱形, 拱顶的高度与窑面宽度所形成的比例不同, 称为“矢跨比 (B/H) ”。矢跨比直接影响着拱形曲线的形态及最终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 (图表3) 。

陕北地区窑面的拱形曲线以双心拱和半圆拱为主, 弧形饱满。窑洞开大窗, 占满了整个拱形, 以便充分接纳阳光, 被称为满堂窗。

山西地区窑面在拱形曲线的选择上, 多见圆, 这是由于圆拱的施工工艺较为简单。门窗的形状跟随拱形的形态发生变化, 如山西汾县师家沟村, 正房的窑洞门窗布满整个拱形曲线, 而两侧厢窑或者附属窑洞的门窗与拱形分离, 体现出主次有别的伦理秩序理念。

宁夏西海固地区窑面的拱形曲线多见抛物线形, 顶部弧线较为饱满圆滑, 窑面自下而上收分很大, 形成倾斜立面。券边内收, 形成棱角分明的线脚, 使拱券的线条富有层次感, 更为讲究的用红砖砌筑券边。宁夏窑洞的门窗墙面与地面垂直, 通常退后窑洞立面, 顶部通常退60 厘米至1 米与拱形线分离, 门窗成矩形, 上部有通风高窗。窗格图案较为简单, 呈现出一种经济简朴的乡土风格。

陇东地区窑洞由于土质较为疏松, 拱券常常形成尖券, 这样的形态力学性能最好, 同时也具有浓郁的陇东地域特色。 (图表4)

1.3 窑檐装饰特征

窑洞立面为防止雨水侵蚀, 通常在立面上部设置挑檐, 既有实用功能也极具装饰效果。

陕北地区窑檐部分主要为挑石托木挑檐, 称为“穿廊抱厦”。在陕北榆林的部分地区, 可见在窑洞外部搭建木结构的檐廊, 作为室内外空间的过渡, 称为“明柱抱厦”。

窑洞屋面上的女儿墙、砖挑檐, 也是窑洞立面装饰的主要部位, 通常用砖通过不同的砌筑方式组成各式图案, 通过变化取得古朴典雅、韵律感极强的装饰效果。在陕北米脂古城的窑洞民居中, 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形式丰富的砖花女儿墙。

山西晋中、晋西地区都可以见到木结构檐廊式的窑檐。在这些木结构上随处可见精美的木雕, 即使是条石托木挑檐, 挑石上也会有精美的雕刻。在碛口西湾村民居院落, 还有双层雕刻的挑石, 这些精美的雕刻艺术共同构成了山西窑洞华丽而严谨的外表, 体现了传统窑洞民居的最高艺术成就。

宁夏西海固地区, 窑洞的窑檐部分通常不做处理, 也没有砖花女儿墙。部分窑洞仅在窑檐的位置凿出一条线脚, 以体现窑洞立面的构图收束。同时也显示了宁夏窑洞适应降雨量少, 且经济朴实的艺术特征。 (图表5)

1.4 小结

中国窑洞民居历史悠久、丰富多样。不同的地区的窑洞民居无论从整体艺术风格, 还是窑洞立面各部位的细部装饰, 都体现出了千差万别的个性。正是这些个性, 使中国传统窑洞民居在同一的厚重朴素的大基调下, 形成了各地区浓郁的地域特色。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着窑洞民居在各地域的艺术表达, 接下来从三方面进行探析。

2. 民俗文化影响下的窑面艺术风格

中国西部幅员辽阔, 历史悠久, 每种地域都有其鲜明的地域文化, 并形成了各地独有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取向。对于这些观念内涵的提炼和概况, 构成了各地地域文化的精髓。

陕北地区是农耕文明和放牧文明的交界地, 长期的戍边历史和艰苦的生产环境造就了陕北人热情豪放、坚忍不拔的品质, 这使得陕北窑洞的总体风貌呈现出一种粗犷古朴的艺术风格, 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内涵。

与陕北地区外向粗犷的文化性格相比, 山西地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浓郁, 窑洞建筑呈现一种内向封闭型的特点。庭院深深的窑洞院落, 是山西地区封建伦理和等级制度的象征。结合晋商文化的繁荣, 山西窑洞在窑面的装饰上极尽奢华, 展现出了一种严谨、精致、繁琐的艺术风格。

关中及豫西地区, 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 长期的小农经济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 使得这些地区每家都有自己的小院, 窑洞的艺术风格较为精致。

民间信仰和天地崇拜在窑面艺术中也有体现。传统的窑洞民居的孔数通常为奇数, 中间为主窑。如遇基地宽限制, 只能安排双数孔数的时候, 通常在窑洞立面中央做一孔小窑作为主窑。有的放置杂物, 有的作为神龛。神龛是用来供奉土地神的, 神龛也被精心装饰, 是天地崇拜及农耕经济文化母体的产物。

3. 材料特性呈现的窑面肌理艺术

材料的肌理效果, 构成窑面装饰艺术的重要特征。而对不同地方材料的加工和砌筑方式, 直接影响了窑面肌理。无论是在黄土崖面开挖的窑洞, 还是用砖石砌筑的窑洞, 地方材料的不同表达方式使得窑面肌理效果丰富多彩。

(1) 黄土

黄土窑洞以生土为主要材料, 最初的黄土窑洞仅仅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 窑面并无特殊处理, 裸露的崖壁即为直立性黄土的本来面貌, 随着雨水的冲刷和风化作用使得这种最原始的黄土崖壁肌理随时间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变化。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在黄土窑面上进行装饰。人们利用镢头、双齿、四齿耙等工具在黄土窑面上凿挖出粗细不同的、排列规律的肌理, 有斜纹、水波纹、菱形纹、锯齿纹等 (图表6) 。这样的窑面有一种粗犷天然的肌理和优雅的韵律感。

抹灰面, 是黄土窑面一种较细腻的肌理处理方式。最为光滑平整的窑面通常要抹三层。第一层用麦草泥抹面, 第二层是麦糠泥, 由黄泥和麦糠混合而成, 在窑面上形成一种分布均匀的、极具质感的颗粒 (图表7) 。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还会在麦糠泥外再抹一层石灰浆, 这样的窑面光滑平整, 配合窑券边的线脚, 更突出了窑券与崖壁的对比效果。

(2) 石材

以石材为主要营建材料的窑洞以陕北地区最具代表性。陕北石窑根据对面石不同的处理方式又分为“硬锤子石窑”“皮条錾石窑”和“流水细錾石窑”。无论哪种加工处理方式, 都是对原始的石材进行艺术加工, 肌理细腻程度决定了陕北石窑洞呈现粗犷还是精致的艺术风格。

(3) 砖

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 宋元时就成为了我国煤炭的主要产区, 明清时期, 煤炭已经广泛运用于烧制砖、瓦、陶瓷等建筑材料, 这使得山西省的窑洞以砖窑为主。砖由于材料尺寸较小, 砌筑方式更为细致和多样, 形成的窑洞表面肌理细腻、平整干净, 这使得山西地区的砖窑呈现出了与陕北石窑不同的艺术风格。

但是由于砌筑工艺的不同, 砖窑面有多种的砌筑方式, 常见的有错缝叠砌、丁砌法。渭北地区长武县十里铺村窑洞的砖窑面砌筑格外有特色, 砌筑时将红砖切角, 组成菱形图案, 在下部1.5米的地方拼贴其他图案作为墙裙以示区分。这样的砌筑方式使得窑面显得精致富有变化 (图表8) 。

4. 施工工艺影响下的窑面细部装饰

窑面的细部装饰对整体的艺术风格有很大的影响。窑洞的装饰构件主要集中在檐廊与门窗部位, 如斗拱、柱础、壁龛、槛墙、窗棂等。这些装饰构件造型多样, 题材丰富。窑面装饰细部的施工工艺大概可以分为雕、拼、绘三种。工艺的细致程度直接决定了装饰细部最终呈现的艺术效果。

5. 传统窑洞民居立面美学原则提取

5.1 拱券比例尺度的和谐

拱券和门窗共同构成的拱形线条是整个窑面的视觉中心,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 各地都总结出了符合当地人民审美取向的拱形线条。

窑洞拱形线的宽度、高度与窑腿宽度也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各地都有常有的尺寸。这些优美的线条, 和谐的比例, 为各地窑面艺术特征提供了最初的印象。各地新建窑洞应遵循这些基本的尺度和比例。 (图表9)

5.2 色彩元素的提取

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典型民居建筑, 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黄土崇拜, 这使得窑面装饰色彩最主要的表现特征为浑厚朴素的黄土色。这也形成了窑洞民居的主体色调, 其他的配色都统一在这和谐的色彩和之感之中。

在这统一的黄土色调基底上, 各地窑洞也呈现出了各自的色彩特征。

在关中地区, 由于古代秦人尚黑, 门窗多为黑色, 在边缘勾勒出红色的线脚, 体现出浓郁的关中地区历史文化特色。山西地区由于多使用青砖修建窑洞, 青色成为了山西窑洞主要的基底色彩, 形成一种沉静和谐的稳定之感。而在豫西, 门窗多采用黑、红、黄色进行装饰, 色彩艳丽 (图表10) 。这些鲜艳的色彩和谐统一, 点缀着窑面, 形成了极好的装饰效果, 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体现了各地窑居者对生活的热爱。

5.3 地方材料的运用

由于自然及人文条件的差异, 不同地区的窑脸在装饰材料应用上各具特色。窑脸装饰用材与现代建筑差别较大, 所用材料及施工工艺各不相同, 在不同环境演变中, 形成了各自的外观形式及表面肌理。如窑脸中的砖墙、石墙、土坯墙、抹面墙与现代建筑中玻璃幕墙、陶瓷贴面等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些与众不同的地方材料在劳动人民长期应用和选择中均体现出了鲜明装饰特性和美学特性, 使得各地窑洞民居呈现出浓郁的艺术特色和地方风格。

6. 总结

中国西部地区各地的窑洞民居在长时间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演进过程中, 都形成了各地独有的艺术风格。作为窑洞装饰艺术的集中体现, 窑面的艺术特色包含了比例尺度、色彩、工艺、材料等多个方面, 在各地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套传承下来的美学原则。在当代的窑洞建设和改造过程中, 应当遵循这些世代相传的美学原则, 注重比例尺度的和谐、色彩元素的提取、地方材料的表达等方面, 使新型窑洞同样有着传统的窑洞民居的灵魂, 让新型窑洞也充满地域特征和乡土气息。

参考文献

[1].王军.西北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5.04

[2].侯继尧.王军.中国窑洞[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9

[3].侯继尧.任志远.周培南.李传泽.窑洞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4].郭冰庐.窑洞风俗文化[M].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01

[5].侯志国.传统民居元素在建筑装饰中的运用——以窑洞民居建筑元素为例[J].美术大观.2013.02

传统地域文化 篇9

1、研究问题的现状

在科技飞速发展、信息突飞猛进的大环境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正在发生转变。在众多问题当中,文化缺失的问题是我们亟待重视及解决的,尤其对于我国这个文化大国来说,地域文化的关注意识在逐渐减弱,原本的地域文化特征被逐渐打磨侵蚀,不再鲜明。并且,从文化传承及当代设计发展的层面考虑,这是文化的缺失、设计的缺失,更是对地域文化的抹杀。对于我们设计专业来讲,建筑、室内等作为文化的载体也无法避免文化传承危机的影响。

2、研究的意义

室内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延伸和升华,应该与建筑的风格、地域文化,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景观、人文情怀等紧密相连。而现在的许多设计,常常盲目地迎合或追随某种潮流,从而脱离了设计本身及地域文化。

研究地域文化在设计中的应用意义是避免设计作品千篇一律的现状,从而使其更有灵魂,更有生命力。并且在如今这个“文化回归”、“文化自觉”的时代,寻求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是非常有必要也是刻不容缓的。

二、传统材料的“转译”和解读

“五材并举”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材料运用原则,即根据各种材料的特性,恰如其分地对其进行运用。土、木、石、砖以及瓦作为传统材料在我国传统建筑中得到应用广泛,后来,随着材料科技的发展,大量新型材料的出现逐步取代这些传统材料的应用。本论文以王澍一系列代表建筑作品为例,来探讨如何通过用木、石、砖、瓦等传统材料来表达地域文化。王澍的这种地域性设计不仅兼顾了现代设计对于功能的要求,还赋予其地域性自然及历史因素的注入,具有本土的身份性和文化认同感。

1、解读王澍及其建筑

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时,普利兹克奖的颁奖词是这样评价王澍的:“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当今一个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并且有世界性的建筑。”现代建筑广泛使用的玻璃、钢材、混凝土都是没有身份性的材料,无法传递地域性信息,因此,王澍十分注重地域性材料的使用。传统的砖、石、木、瓦等材料在中国建筑的发展历史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沉寂了人们朴素情感,也是我国优秀的建筑文化的载体。

笔者认为,王澍的作品不是用固定的模式来诠释中国式的建筑及文化,而是将建筑作为传播的媒介,通过传统材料对地域性符号的转译,从而进行情感的表达。王澍用历史性的传统材料去建造一个新的建筑,不仅具有年代感,更具有让建筑的使用者拥有生活回忆和城市记忆的功能。在王澍的建筑作品中最常见的就是对废旧砖瓦的运用,这些废旧的砖瓦以一种斑驳的表皮姿态出现在王澍的许多建筑中。而这些废旧砖瓦来自被拆除的具有百年甚至千年历史的老建筑,他说:“当你看到到处都在拆老的建筑,有那么多的材料,原来非常有尊严的呆在老的建筑上,忽然变成了像垃圾一样被扔在地上的时候,如果我没有反应,那说明我不是当代人,这是一个必须要作反应的。反过来,怎么反应,怎么样让这样的东西用有智慧的方法复活,能够让它在新的建筑中延展它的生命,这里有很多艺术上的技巧和探讨”。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博物馆等作品中,王澍对于废旧砖瓦的利用随处可见,譬如:屋顶、墙面、地面等。这种营造并不是为了刻意地去获得旧砖瓦的装饰效果,而是传递对老建筑的反思和思考,也是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文化的“怀旧”。王澍用简单的传统材料,让沉寂的建筑有了生命力,使之成为新的“个体”,并赋予其历史和内涵,与人产生情感共鸣。后来,这种利用废旧砖瓦砌成的墙形成了新的建筑语言——瓦爿墙,并且发展成为王澍自己的标志性建筑语汇。另外,王澍在象山校区及宁波滕头馆设计中大量使用竹材。一些竹材被加工处理后直接做成栏板、天花等维护构件,另外,王澍还将毛竹作为模板与混凝土相互糅合,创新发明了“竖条毛竹模板清水混凝土剪力墙”,使得混凝土表面有了纹理,改变了混凝土本身的符号性。这种新的营造手法使混凝土具有了一种自然的感性,而这些竹材也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色,这样建筑本身也就随着时光的流逝呈现自然衰变的模样,使其具有生命感。

2、地域文化的营建

安藤忠雄曾说:“我深信建筑不属于文明而属于文化。建筑存在于由历史、传统、气候和其它自然因素构成的背景之中。”作为一名在校研究生,我们应当在实践中形成传统和创新的辩证思维,在探索创新的同时不忘根本,要立足本民族及本土文化。我们不能单纯因袭传统的形式,而是要把传统引向创造,但在创作的过程中要立足本土,适应环境,注重对地域文化的表达及对情感的传达。

王澍近几年工作的焦点之一是传统民居的改造,他的作品渗透着对历史记忆的挖掘,对地域材料的使用和对地域文化的表达。当然,这与他根植于江浙,潜心研究江浙地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王澍在设计实践中挖掘传统石、砖、木、瓦等材料的潜力,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在美观、坚固、使用的前提下,追求地域文化的表达,创造性地设计出能够反映地域特征的作品。他充分了解传统石、砖、木、瓦等材料的基本属性和江浙民居中传统材料的构造手法,将个人的理解融入到传统中,找到了地域设计作品的创作的独特方法和视角。

三、总结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当代建筑及室内设计如何确立符合中国国情又能彰显本土文化特点的形式风格和设计理念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王澍建筑的解析,探讨了利用传统材料来表达地域文化。通过第一章对论文主题的研究问题的现状及研究意义进行阐述,不难发现如今对于地域文化、本土文化意识的缺失及存在的问题。第二章着重阐述并分析王澍如何利用传统材料并进行创新,形成自己的营造手法及设计语汇,传统的砖、石、木、瓦也能通过一些特殊处理的方法和设计手法焕然一新,并且在废旧的材料的再利用、再表达的过程中,更能体现、凸显情感的表达和历史的重现。王澍对于传统材料的把握及恰如其分的运用,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及实践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摘要:“五材并举”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材料运用原则,即根据各种材料的特性,恰如其分地对其进行运用。土、木、石、砖以及瓦作为传统材料在我国传统建筑中得到应用广泛,后来,随着材料科技的发展,大量新型材料的出现逐步取代这些传统材料的应用。在如今这个极具时代特色的文化大环境下,要求不同的地域文化都富有其个性与生机。地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文化范畴中极具重要的一部分,它涵盖着各个地区与民族的历史文脉、社会传统、文化习俗等诸多方面。可是,随着科技、信息、经济的发展,我们大多数人在追求外来文化的同时,对本土的地域文化逐渐模糊与淡忘,很多地域的亲和感和历史的厚重感也正在我们的生活空间中逐渐消逝。本论文以王澍一系列代表建筑作品为例,来探讨如何通过用木、石、砖、瓦等传统材料来表达地域文化。

关键词:传统材料,砖,木,瓦,地域文化,王澍

参考文献

[1]单德启.从传统民居到地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陈霞.室内设计的民族性与现代设计意识[J].室内设计与装修,1995(05).

[3]刘大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67.

[4]王祥生.传统建筑材料表情的当代表达[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传统地域文化 篇10

1 当前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传统文化的应用现状

地域传统文化可以直接反映出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是我国人民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结晶,其独特的文化价值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各地的风情。在当前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传统文化可谓到处可见[1],通过园林景观设计将这些地域传统文化展现出来,各地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文感觉越来越强烈。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城市建设规模也在扩大之中,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很多地域传统文化因素应用到了园林景观设计中,加之全球化的到来,外来思想和地域传统文化结合到了一起,当前的地域文化俨然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文化机制,从整体上来看,各地地域与城市景观形象都呈现一派混乱不堪的景象。

2 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必须综合考虑人工因素和自然因素,从最大程度上使当地的文化生活需求、生态环境需求得到满足。园林景观设计的目标是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为城市居民创造一种舒适、健康的环境。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紧紧抓住关键点,将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充分展现出来。现将对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展开分析。

2.1 园林景观设计以地域文化为创作源泉

自然与人文艺术科学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基础,地域文化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材料,将当地的风土人情、地方文化及风俗习惯展现了出来。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应加强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充分挖掘当地的地域文化,并将其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将当地的地域文化内涵体现出来,只有加深对地域文化形成过程的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现有环境与人文氛围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利用设计来弘扬地域文化。

2.2 地域文化的体现以园林景观设计为载体

地域文化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展现的形式,直接体现了园林景观工程当地人们生活和文化的内涵,园林景观设计将地域文化的内涵充分地展现了出来[2]。设计师应加强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将其与地域文化相结合,为广大游客提供深入了解地域文化的机会。深入挖掘当前多个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其中地域文化利用不同方式将自身理念与内涵展现了出来,以神似或者形似的方式将地域文化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使人们通过园林景观工程感受到当地的地域文化。

3 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未来崇尚历史与文化将会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特点,将地域传统文化和园林景观设计充分融合为一个整体,增加园林的文化艺术感,例如苏州的“小桥流水”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风貌。景观的艺术性也得到了充分彰显,不仅深厚的历史文化得到了展现,而且设计师简约明快的风格也得到了体现,例如西子湾水晶的营造,不仅提升了景区的自然气息,同时也为人们展现了中国地域传统文化。此外,园林景观设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更加关注协调性,在人们观赏时为人们提供一种美的享受。

4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现代化园林景观设计中会充分利用地域传统文化,提升园林景观的艺术感和文化价值,最终促进地域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

摘要:纵观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情况,多数城市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化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在快速增多。在当前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传统文化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同时对设计要求也逐渐提高。由此来看,将地域传统文化应用于园林设计中很有必要。基于此,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地域传统文化,园林景观设计,应用

参考文献

[1]肖万娟,陈尚玲,黎良财.广西壮族文化元素在园林建筑地域特色塑造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5):89-93.

传统地域文化 篇11

1.1传统

世代相传或沿用已久并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

1.2装饰

对生活用品或生活环境进行艺术加工的手法。它必须与所装饰的客体有机地结合,成为统一、和谐的整体,装饰包括装裱、书籍装帧、装潢、室内装饰等。装饰的形式分平面装饰、立体装饰两大类。平面装饰有单独纹样、适合纹样、带状纹样、网状纹样等图案组织。立体装饰有浮雕、圆雕、镂雕、浅刻等。

1_3图案

图案“顾名思义”即:图形的设计方案。图案教育家陈之佛先生1928年提出:图案是构想图。它不仅是平面的,也是立体的;是创造性的计划,也是设计实现的阶段。一般而言,我们可以把非再现性的图形表现,都称作图案,包括几何图形、视觉艺术、装饰艺术等图案。

2.传统装饰图案的内容

动物中的龙、虎、凤、龟四神兽和狮子、麒麟、鹿、鹤、鸳鸯等,植物中的松、柏、桃、竹、梅、菊、兰、荷等花草树木都是装饰图案中的常见之物。此外还有文字装饰和大量的几何图案,还有是以人物的故事情节为题材的装饰图案。所有这些题材被用作装饰,不仅在于他们的外在形象具有一定的形式美,而且还在于他们能够表达出一定的思想内涵。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的装饰手法,最能反映人们偏爱含蓄、不喜直露的习惯。如莲花纹象征“圣洁”;石榴纹寓意“多子”;忍冬纹暗喻“益寿”;云纹比喻“高升如意”等等。上述种种手法都是一些比较含蓄的手法,寓意深刻。它不仅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也确实能给欣赏者提供较大的想象空间和悉心揣摩的余地。

3.传统装饰图案在传统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中国古代的室内装饰内容相当丰富,从顶部的藻井桁椽、梁架柱枋,到壁面的墙板门窗及底部的门槛、地面等等,都很有讲究,还有好多的家具陈设及器物,也属室内装饰之列。

3.1传统室内空间形式中的应用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对室内装饰的要求更注重于对文化气氛的追寻,天棚是室内装饰的重点之一,木构方式可造出层次丰富的藻井。古代的板门是要用铁钉加固的,但随着木工技术的进步已经不需要铁定加固,突出的门钉简化成了用金色画在红门上的圆点,连门中央的兽面门环也变成了平面的画像,纯粹成为一种图案装饰。这也可以说是在当时的技术进步的基础上装饰图案的发展。可见技术进步的重要性。门的装饰已使人赞叹不已,“窗花”的装饰图案更让人目不暇接。梁柱的装饰图案也及其繁多,梁柱两端一般是各种定型化图案,从云头纹到拐子纹都有;中部是一题材性绘画,或以各种图案装饰,在屋顶下柔和的光线中十分谐调而醒目。

3.2传统家具中的应用

在这里以明、清家具为例。明式家具纹饰一般以古代螭龙、凤纹、灵芝、折枝、卷草纹为主,如上海博物馆藏明代黄花梨展腿式半桌,四周牙条均满雕,看面牙条浮雕双凤朝阳,侧面牙条浅刻折枝花鸟,角牙雕呈龙形,霸王枨亦琢灵芝纹.雕饰看似繁复,却不奢华累眼,反倒柔和妍秀、文静多姿。

清式家具纹饰种类繁多。除了传统的龙凤外,还有鱼虫、飞鸟、松鼠等纹样。植物纹除了卷草、折枝、牡丹、灵芝纹外,又增加了西番莲纹:梅、竹、兰、菊、荷花等花卉纹,更为生动逼真。云纹和回纹在清式家具装饰中最为广泛,尤其回纹,清式家具中的椅子背板、腿足,桌案上的牙条及束腰常用回纹装饰。

3.3传统器具的应用

植物纹是彩陶上应用非常普遍的一种纹样。有类似卷瓣花朵纹样的旋花纹,还有以单叶为母题,用不同形式组织起来的叶状纹。植物纹又常与象征果实或者花蕾的圆点连结起来,而这些黑点很有节奏的装饰在流利多变的线条、块面中,展现出优美的韵律和瑰丽多彩的艺术效果。青铜器的装饰图案有兽纹、龙纹、鸟纹、象纹、乳钉纹、弦纹、回纹等。瓷器的图案方面,除传统的云龙、云凤、缠枝莲外,较多地用折枝花果、古铜器纹、双龙团寿字等。玉器的图案更是应用广泛,入寿、喜、万等文字图案,荔枝、灵芝、松、竹、梅、兰、羊、鹤、鹿、鸳鸯等动植物图案,龙、凤、麒麟等瑞兽祥禽图案。

4.传统装饰图案在新技术背景下地域性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不同地区的各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当我们要进行表现具有地域文化的室内设计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每个地区的不同特色的装饰图案来装饰这个地区的室内设计。昨日的舒适固然与今日的标准不同,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和满足人们今天的审美需求,传统图案的应用在新技术背景下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为图案设计的功能化、形态的多元化、形式的多样化、设计手段的现代化。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佳篇。比如室内天花把藻井图案用木材之雕刻出来的形式的应用;传统图案用于壁纸装饰;传统图案用新材料做成地面铺装;传统图案用铁艺的形式作成隔断用来装饰;传统图案应用于玻璃材质上的效果:传统图案用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材质以新的形式表现的整体空间感觉等。

以上例子只是传统装饰图案在新技术背景下地域性室内设计中被开发的一小部分,我国丰富的传统图案还有待于继续探索,对于传统图案既要有所继承,又要有所扬弃,并进行现代化改造,赋予全新的设计理念、功能与形式,使之成为适应和符合现代社会审美与实用要求的现代装饰图案,使我国的室内设计在保持自己风格特征的同时又能与现代国际社会接轨。

5.传统装饰图案在新技术背景下的发展

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给传统装饰图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新的观念与思维方式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传统装饰图案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而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也为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的设计提供了新的形式。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将传统装饰图案与现代设计结合,是引导设计出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现代设计的关键。但这样的一种结合,并不是对传统图案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而是更应该认识和了解传统装饰图案,并保留传统装饰图案精髓的基础上,逐步挖和改造传统装饰图案,并在新技术背景下附着在新的承载体上,让传统装饰图案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下去。

6.结语

传统地域文化 篇12

20世纪90年代英国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 以创意为驱动, 以文化为内容, 以科技为支撑的新兴产业, 创意产业的核心是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产业也称创意经济, 最早来源于澳大利亚的相关报告, 随后由英国多个政府部门和产业界代表组成了创意产业工作组, 最后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个人的技能、天分和创造能力, 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

从理论上讲,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不过十余年, 学术界对其研究也是近几年才兴起。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刚引进中国的新兴产业, 自身发展还不够成熟, 随着我国各城市日益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国内部分城市的文化创业产业在不断向前发展。

二、恩施土家族文化创意产业概况

(一) 恩施土司城

1.土司城简介

恩施土司城位于湖北恩施市区, 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土家土司王城, 是恩施土家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有“中华土家第一城”的美誉。墨冲楼、素素卡斜车、廪君祠、土司王府、土司简介碑、捞此罗又、爽心园、钟鼓楼等景点构成了土司城, 以供游客游览。

2.恩施土司城所承载的文化价值

恩施土司城其文化价值可以通过三个关键点来进行分析。其一是在位于景区入口的墨冲楼, 其二是位于景区内的廪君祠, 这里供奉巴人首领、土家族先祖廪君和樊氏、郑氏、覃氏、向氏诸神像。其三是位于景区深处的九进堂, 再现土家土司王府的历史面容, 展示土司王府的气派和威严, 给人以历史厚重感。

3.土司城如何体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域性

恩施土司城恩施土家文化的重要标志。 (1) 通过景区三个关键点将土家族建筑形式、起源、传统的生活习俗展示得淋漓尽致, 也清晰的展现了土司生活。 (2) 土司城舞台时常进行情景还原表演, 以动态的方式表现土家人的生活场景。更具体的传达恩施土家文化。

因为恩施土司城是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土家土司王城, 展示了恩施土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成为名符其实的土家“文脉”文化景点。所以从文化创意产业角度来说土司城的在恩施旅游业的发展是具有地域性的, 它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恩施土家文化和土司文化。

三、西兰卡普文化衍生案例分析

1.西兰卡普介绍

西兰卡普是属于织锦类别里面的其中一小部分, 是土家族的文化特色之一。西兰卡普是土家语, “西兰”是被盖, “卡普”是花。西兰卡普以深色的锦线为经线, 各种色彩的粗丝、棉、毛绒线为纬线, 用手工挑织而成。被面上的花纹图案, 色彩对比强烈, 图案朴素而夸张, 写实与抽象结合,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

2.西兰卡普文化创意产业衍生背景

随着恩施土家族地区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 西兰卡普文化创意产业也随之发展, 最主要的就是旅游文化纪念品。首先, 西兰卡普具有土家族历史文化特征和地域特征;其次, 西兰卡普具有浓郁的民俗内涵;再次, 西兰卡普的色彩和纹样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基于以上的特点, 西兰卡普作为旅游文化纪念品是可以实现的。

四、恩施土家女儿城

1.恩施土家族女儿城简介

恩施土家女儿城是中国第八个人造古镇, 位于湖北恩施市区七里坪, 在建筑风格上女儿城进行了合理且精心的谋划, 将仿古建筑与土家吊脚楼完美结合, 体现了恩施土家族的民风民俗。

2.恩施土家女儿城案例分析

作为全国第八个人造古镇, 恩施土家女儿城是恩施旅游经济发展的产物, 丰富的民族文化在此延续和发展, 逐渐向产业化发展。作为具有民族氛围的土家女儿城也体现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

(1) 摔碗酒

“摔碗酒”缘于土家族, 摔碗酒的民间传说是某个时代, 土家族的两个族长之间有了恩怨, 为了整个土家族的生存和发展, 两人一并冰释前嫌, 于是共饮一碗酒, 以示今后的友谊与和谐, 饮过之后, 将碗摔碎, 以泯恩仇, 也显示了二人的肚量和豪气。

(2) 土家女儿会

土家“女儿会”被誉为“东方情人节”, 一般每年的农历7月7日至12日这几天。女儿会是恩施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最初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 是一种独特而新奇的节俗文化, 如今已发展成全州性的民族节日。

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理念或多或少会传承到现代, 而女儿会正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 这种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男女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 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其主要特征是以歌为媒, 自主选择婚姻对象。到现在女儿会都会在恩施土家女儿城举办, 作为古老的相亲形式与现代文化产业相结合的产业, 它已经成为了土家女儿城一项独特的名片。

五、结语

少数民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 在现代社会中想要去了解这些民族文化, 还需要去翻阅和查找大量资料。本文通过分析介绍恩施土家族部分文化以及文化创意产业, 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土家族的民族文化。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被称为文化创意产业。这一产业在中国已经不是一个理念, 而是蕴藏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现实。在国内大型城市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政策提出, 湖北恩施地区进入发展期, 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恩施土家文化也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 被社会所熟知。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价值,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 (宋) 范晔.南蛮西夷列传[M].中华书局, 1980.

[2]罗彬, 辛艺华.土家族民间美术[M].湖北美术出版社, 2011.

上一篇:电控燃油喷射柴油机下一篇:科技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