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域文化

2024-08-23

河南地域文化(通用12篇)

河南地域文化 篇1

一、河南农村文化现状及政策支撑

河南具有雄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全面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党的十六大特别是2004年以来, 河南省委、省政府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高度, 确立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相继出台了《河南省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 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为切实构筑文化强省, “十五”以来, 河南全省文化经费投入17.09亿元, 其中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投入7.04亿元, 占全省文化投入的41.2%。2006年, 省财政增加基层文化场馆补助经费1 000余万元。近年来, 河南省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每年投入1 000多万元人民币, 用于文化馆、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此外, 自1990年以来, 河南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精神文明创建、先进文化进基层等活动, 组织实施各种文化惠民工程。先后投入一个多亿, 基本解决了780多万农民群众听广播难、看电视难问题;先后建成县、乡、村三级基层信息网点近5万个, 初步形成了覆盖伞省农村的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网络[1]。到2007年底, 全省已有县级文化馆167个, 县级图书馆116个, 乡镇文化站 (文化服务中心) 1 932个, 文化大院 (村文化室) 7 514个。

二、河南农村文化的地域特征

1. 农民素质逐步提高, 但整体水平偏低。

从20世纪90年代初, 河南省开始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从初期的农业种植业技术培训、农业机械化培训逐步向农业新技术、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运输业等技术培训转变, 目前主要培训重点为种养殖新技术、农业产业化和市场营销技能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2]。农民技能素质正在逐步提高, 但主要集中在外出务工人员, 真正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的技能培训比较少, 技能掌握科度和技能素质仍然偏低。

据2007年河南省调查年鉴, 在河南省农村, 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05%, 中专文化程度占2.4%, 高中文化程度占11.12%, 初中文化程度占61.81%, 小学文化程度占17%, 文盲与半文盲占6.63%。调查表明, 主要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为小学与初中, 仍有6.63%文盲与半文盲存在, 可以说目前河南省农民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在八年左右, 但与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参考指标值中, 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十五年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

以洛阳、三门峡、平顶山为代表的豫西为例, 从素质上讲, 豫西农村广大农民勤于耕作, 吃苦耐劳, 民风淳朴, 但总体上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 按平均每百个劳动力文化状况看,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人数为6.6, 小学程度人数为21.63, 初中程度人数为57.48, 高中程度人数为11.89, 大专及以上程度人数为0.46。部分农民致富积极性不高, 观念陈旧[3]。

长葛市小辛庄回族村的文化程度、受教育情况如下:“不识字”人口有413人, 文盲率为4.9%, 小学文化程度有504人, 占41.3%, 初中文化程度有1 515人, 占46.8%, 高中文化程度有88人, 占6.8%, 中专和大学 (大专) 以上文化程度 (全日制为准) 的为38人, 占4.4%。周围的王楼村、丁庄村、赵东村、娄庄村、洼李村、汪坡村、北杨庄村、三角王村、阎楼村、白寨村、王买村、范庄村等村里农民素质也普遍较低[4]。

2. 主流意识形态健康, 但封建沉渣泛滥。

在新农村建设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关注国家最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动态, 并对党的指导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表现出了积极健康的意识主流面。与此同时, 传统的封建残渣在农村仍有巨大的惰性和张力。

根据2007年“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社会调查”的调研资料, 河南农村了解“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仅占7.3%, 知道国家举办奥运会的占13.23%。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还有限, 了解村委员会组织法的占35.53%, 知道劳动合同与具有劳动保险意识的仅为17.56%[2]。另据民权县2008年的问卷调查, 虽然有48%的村民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想信念, 但剩下的仍有16%的民众将佛教、道教、基督教作为精神支柱, 有15%的为其他精神信仰, 没有任何信仰的占21%[5]。这表明, 农民对国家政治关心程度不够, 政治素质尚有待于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在为数不多的阅读报刊的农民中, 其阅读面很少涉及时政类书籍。根据调查, 利用空闲时间读书看报的农民在被调查对象中仅占23%, 在书籍的选择上, 16~30岁的青年农民最喜欢看的书分别是武侠小说 (61%) 、侦破小说 (29%) 、色情言情作品 (25%) 和纪实文学作品 (24%) ;31~60岁的中年农民比较喜欢看的书分别是农村致富技术 (47%) 、传统评书文本 (34%) 、封建迷信书籍 (23%) 和生活常识 (22%) ;60岁以上的老年农民最喜欢看的是传统评书文本 (61%) 、生活常识 (58%) 和封建迷信书籍 (51%) 等[6]。由此可以看出, 低级趣味以及封建文化书籍仍充斥着农村的大半个市场, 打卦算命在民间仍旧流行, 婚丧嫁娶都要算上一算也不稀奇。此外, 农村中宗族势力和族长意识还十分严重。在集体活动或民主选举的过程中, 家族或宗族势力往往影响着大局。

3. 小农意识逐步改观, 但市场意识仍需强化。

中原的地理环境, 是一种封闭的、适宜于农耕的、广袤而肥沃的平原或丘陵, 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原先民对农耕文明的选择。在中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 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农业, 主张农为邦本, 很早就形成了以农户为生产和生活单位的社会结构以及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勤劳的中原人民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所谓小富即安的小农生活。

在三化协调建设的今天, 河南农村逐渐有了商业运作的现代意识, 要求主动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 越来越多地劳动力解放出来, 参加除耕种土地以外的工作, 并开始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领域初步创造了财富。但河南省绝大部分农民受小农意识、传统思想的影响和文化水平的限制, 缺乏现代的思想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 主观上过分依赖政府和集体, 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还根深蒂固, 对于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和规范仍旧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知。

在现代市场意识调查中, 农民对市场经济、绿色食品、因特网、物价等现代名词概念了解程度较低。不少农民小富即安,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缺乏变革和竞争精神。大多数农民兄弟对国内外局势认识不清, 缺乏危机感。另外, 由于市场消息的滞后, 大多数农民不能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局势, 导致了机遇的错失或者危机的来临。这表明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仍需要增强, 在由传统计划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 仍任重而道远。

4. 文化性格厚重有余, 但冒险精神不足。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 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历史上农业文明繁荣, 适宜人类生息繁衍。受农耕文化和传统儒家文化主导, 中庸和求稳的思想比较重。在母亲河的积久浸淫下, 逐渐塑造了普普通通河南人、踏踏实实河南人、不畏艰险河南人、侠肝义胆河南人、包容宽厚河南人、忍辱负重河南人、自尊自强河南人、能拼会赢河南人的光辉形象。

然而, 作为一种内陆文化, 河南地处中原, 地理位置相对封闭。河南传统文化主要是一种农耕文明, 缺乏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观念, 长期以来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 所以在文化性格上厚重有余、进取和冒险意识不足。对文化的市场运作能力较差, 文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现象严重。

此外,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河南农村的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从经济发展情况看, 河南全省18个市可分为四类地区:发达、较发达、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群众文化活动层次也较高;经济水平差的地区, 农村的文化建设相对的弱一些。

总之, 河南农村正处在乡土文明向工业文明的缓慢转型过程中, 这种转型意味着他们在面对传统、现实时, 精神世界所经历的“扬弃”与“再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河南农村只有紧紧依托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自然景观、地理区位、人力资源等优势, 取长补短、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不断推陈出新, 才能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必要的精神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唐金培.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农村文化建设回顾与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 :141.

[2]樊树民.河南省新型农民教育培训问题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 2008:8-9.

[3]吕玉辉.大众传媒在豫西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D].南京:河海大学, 2005:6-7.

[4]周少华.河南省长葛市小辛庄回族村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09:32-33.

[5]张家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8:22-23.

[6]翟悸灵.关于河南贫困地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的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 2009, (4) :216.

河南地域文化 篇2

鲁迅先生把民间美术称之为“生产者的艺术”,手工艺人通过自己的双手制作出形态各异,别具一格的产品。而这些手工艺人大都是常年劳作于田间地头的普通劳动者,由此推知,其特有的地域环境必然为其创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河南作为中原文化的发祥地,积聚了千年来中华儿女沉淀的文明成果,使其具有了浓烈的地域文化特色,这便是我们研究河南民间美术地域性特征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一、河南民间美术与其民俗紧密联系

河南民间美术是对民俗的继承和发扬,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民间美术作品都能追溯于当地的岁节时令、神话传说或古老图腾等。“大年三十除夕夜,家家户户贴春联……”,不仅如此,各家各户的大门上还要贴门神。在河南人们惯用的门神像多为秦琼、尉迟敬德、五福临门、和合二仙等。在农村,人们还会在门口或迎壁墙上贴上一个“福”字,底下或会配着一条“喜迎新春”、“开门见喜”或“欢度春节”之类的吉祥话。农历六月初一被人们作为庆祝丰收、祀求丰年的节日,在农村,这一天又被称为“过小年”,人们用贴着“福”字的簸箕盛满新收的小麦,与人分享丰收的喜悦并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在端午节这一天,你会不时见到一些挂着精美的香囊,系上五色彩线的小男孩在人群中嬉戏玩耍,还有漂亮的小女孩们会穿上母亲亲手缝制的黄色绣花鞋,就连尚在襁褓中的婴孩也会换上母亲特质的五毒肚兜。孩子们穿戴凝结着母爱的衣饰在节日中畅游,这不仅让妈妈们得到极大安慰和满足,也为传统的端午节增添了令人心醉的色彩。

河南民间美术同样与许多古老神话紧密相关。据悉淮阳“泥泥狗”中的“人祖猴”就是根据远古神伏羲氏的神像变化得来,而在人们常见的“三足蟾”也是由川西北古羌族水神信仰演化而来。还有从远古流传至今的龙图腾和凤图腾,无不展现了民间遗俗与民间美术的关联。而人们根据自己的传统遗俗生活着,这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传统也从侧面展现了民间美术的生命力。

二、河南民间美术具有其独特的地域符号特色

河南民间美术作品种类繁多。以下关于河南民间美术的地域符号特色的阐述将从曾实地考察过的几项艺术作品展开:

2.1 淮阳“泥泥狗”

淮阳“泥泥狗”是对淮阳泥玩的总称,它以黑色做底,周身施以艳丽的纹饰,极具观赏价值。淮阳“泥泥狗”既是原始文化中的精神艺术产物,又是联系人与女娲氏、伏羲氏二神的纽带,通过对它的探究使人们对原始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下从两个方面讨论淮阳“泥泥狗”的艺术特点:

(1)造型上。淮阳“泥泥狗”造型古拙、怪诞,这与其地域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以下是笔者总结的几个淮阳“泥泥狗”所具有的地域特征符号:1)图腾符号。淮阳“泥泥狗”的许多造型都来源于远古部落的图腾,这些远古的氏族文化为“泥泥狗”的创作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就像“猴头燕”便是对伏羲氏和女娲氏图腾的继承与创作。2)生殖器符号。淮阳“泥泥狗”的很多造型都是对男性生殖器符号的艺术化变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便是“人面猴”,还有独角兽头上的角也是对男性生殖器的直接变性,这种独特的艺术创作思想来源于原始先祖对生殖器官的崇拜。

(2)形体纹饰上。淮阳“泥泥狗”的造型与纹饰与祭祀和祈子相联系。它的纹饰图样实质上都是一些由生殖器官抽象变形而来的近似符号或花纹,这种表现形式反映出“泥泥狗”的`内涵核心就是繁衍生息。其中较为典型的纹饰有太阳纹、女阴纹、花草纹、类蓝纹等等。在具体的绘制过程中,点线符号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短线、圆点的不同摆放,形成了装饰感极强的抽象符号,这些装饰符号呈现在怪拙的泥泥狗身上,犹如原始的印记,释放出一种原始文化的野性味,反映了强烈的生殖崇拜意识。

2.2 浚县“泥咕咕”

浚县“泥咕咕”同样是河南民间美术中的黑底泥玩,它因其尾部有孔,并当人对着孔吹气时能发出类似斑鸠“咕咕”的叫声而得名。浚县“泥咕咕”的早期造型以隋末时代的英雄人物为主。相传“泥咕咕”起源于隋末瓦岗李密起义时期,战后存活的士兵用泥土捏制泥玩祭奠死去的战士。长此以往,“泥咕咕”的创作技艺便流传了下来。以下是笔者总结的几个方面的浚县“泥咕咕”的创作特点:

(1)鸟题材的广泛运用。鸟是浚县“泥咕咕”创作时的一个重要题材,该题材的运用可追溯到古人对鸟的信仰与崇拜。浚县“泥咕咕”以鸽子和斑鸠的造型最为常见,据悉古人将鸟类作为崇拜的对象时因为它们的产卵率和存活率都大大高于常人。对于鸟类“泥咕咕”的造型创作都是尽量简化头部和尾部的造型,却极力夸张肚子,给人一种稚气可掬的观感。

浅谈地域文化对地域建筑的影响 篇3

关键词:江南文化;客家文化;建筑设计;风土人情;影响

0 引言

自人类开始有了行为活动后,建筑活动也与之伴随而来。尽管自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了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窝居洞穴等一系列的行为活动与建筑活动,但真正意义上的建筑活动是从奴隶社会开始的,也就从那个时期开始人类才慢慢懂得“建筑”这一概念,而不再蜗居在洞穴之中。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不同地域的人们开始不断建造出适合他们以及拥有其浓厚地域元素的建筑出来,而这些建筑由于受不同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出不同的建筑风格与建筑派别。这些不同风格的建筑如同一面镜子一样反射其所在地域的文化。

1 地域文化建筑的内涵

什么是地域文化?从字面意义是所在一定地域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脑力所创造的,并不断积累沉淀、发展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所有成果及成就。其包含有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科学技术、文化修养、思想观念等。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更是如此,彼此相辅相成,又互相影响。地域文化影响地域建筑,地域建筑又影射地域文化。因而一个具有非凡意义的建筑,其精神内涵必然会远远超出他自己所具有的独特功能,简单来讲就是精神体现大于物质体现。作为文化形态的地域性建筑,它一定承载了一个地域的社会发展、经济状态、科学技术、政治思想、人文观念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其地域文化更是多种多样,绚烂多彩。

以江南文化与客家文化为例,江南文化建筑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由于魏晋时期经济南移,江南建筑格局便不断发展。自明清时期,江南已然成为国家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不断云集达官显贵、文人骚客,亭台楼阁、宇榭园林比比皆是,各具特色。由于人口密集和土地紧张,江南建筑极注重利用空间,因而其建筑艺术精巧有余而气派不足。客家文化建筑则不然,自中原迁移以后,足迹遍布多处地方。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以及创造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客家文化造就出该群体的标志与核心。长期的迁移生活,养成了客家人开拓进取、忧生患险、不畏艰难、乐观开放的特色民风,因此客家建筑重防御、注集体,坚固魏然。

2 地域文化建筑的差异

正因为有那么多不同的地域文化才能造就那么多的带有地域标志的建筑,也正因地域文化存有差异,地域建筑才各具特色。例如,江南建筑与客家建筑在造型外观上,江南建筑受江南文化的影响,婉约精致,清素典雅,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而客家建筑则是以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著称于世。比起江南建筑的别致婉约,它是雄伟壮阔。譬如客家土楼,其造型多样,多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等,最普通的土楼直径也在50米左右,可容纳三四百人。在选址布局上,江南建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倚山面水,注重采光与排水,以堂屋为中心,青砖白墙,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称为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外观整体性与美感性很强。客家建筑一般选址在山脚向阳处,整体布局是以圆环为基准,前半部为水塘,后半部为房舍,结合处由长方形空地隔开,上中下三厅均有一口天井,厅堂左右有南北厅、上下廊厕、花厅、厢房、书斋、客厅居室等,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在用料材质方面,江南建筑以砖、石、土砌护墙,以木料作构架;客家建筑则不然,它是以土作墙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在装饰色彩上,江南建筑色彩典雅大方以黑白灰为主基調,青砖白墙,素雅清新,在装饰上,青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等;客家建筑则是沧桑古朴,以黄、黑、白为主色调,充满历史韵味,装饰上雕梁画栋,朴实无华。另外,客家建筑的墙壁也是一大特点,与其他地域建筑墙壁来说更是大相径庭,其墙壁下厚上薄,最厚处可达1.5米,而且反复夯筑,坚固非凡,可谓铜墙铁壁。

3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上的体现

江南建筑造型婉约别致、清新质朴。在用料材质方面,多喜用木质构架、青砖白瓦:在色彩装饰上木刻砖雕,白墙灰瓦、栗色门窗;功能布局上轴线对称、院落相套、棱角笔直,这些建筑特点大都由江南文化所影响。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江南文化是江河水乡文化,小巧灵气,柔性十足,深受儒风熏染,固建筑造型婉约别致,精巧但失霸气。其次,江南人民崇尚自然,喜爱田园风光,更喜得水,以水为贵,固屋前必有水,有水必有桥。因此,江南建筑多依水而建,并擅于把建筑融入自然当中。江南人民深受儒道熏染,偏喜丹青水墨之道,建筑多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最后,自魏晋南北朝以后,经济南移,江南经济、人文、科技等得以迅速发展,但也深受小农经济的约束,思想封闭、注重群体组合之美,艺术性格注重中和、对称、平易、合蓄、深沉之美,固江南建筑在布局功能上轴线对称、院落相套,建筑设计上素雅清淡、韵味无穷。

反观客家建筑,其有四个最大的特点:坚固性、封闭性、安全性以及合族聚居性。比之江南建筑,它不够精致素雅;比之中原建筑它又失威严霸气。但它也有自己的特色——坚固巍然。客家建筑造型多样,一般以圆形、半圆、方形居多;在材质用料上,多以黄土、杉土为主,木、石为辅。一般选址于山脚向阳处,在其立面中轴线上,下堂、中堂、上堂高度递增。作为主体的上堂则位于支配地位,轴线两翼的衡屋与之呼应并递次升高,形成极其工整的秩序构图。虽然客家建筑不精于细部刻画,但那错落有致的九脊歇山又饱含了雄浑古拙的韵味。这一切都源于客家文化,客家人因战役、逃军务、南下逃荒等原因迁徙,固在建筑上保留了一定的中原建筑风格,并对居住空间提出了很高的防御性要求。受佛、道、儒的思想的影响,客家人尊祖崇古,要求整体大于局部,并且客家人注重风水,并以风水理论来考察宅舍,认为水为贵,因而通常会在围屋前面建造半圆形池塘,俗称“半月池”形成“前堂后坡”的传统建筑格局。

4 地域文化对地域建筑的意义

当你走进一个地方,你一定会感受到它的底蕴与内涵。走进草原,你会感到奔放、自由、虔诚;走进江南你会感到婉约、精致、素雅;走进中原,你会感到憨实、淳朴、敦厚。这一切的一切感受都只有建筑传递给你,你才能有所感有所触。你所感所触正是这个地域的文化,即建筑的精神。古人言“人无精气在,形如臭皮囊”,建筑也便是如此,没有精神的建筑,不能在真正意义上称之为建筑。况且一个优秀的地域建筑,它一定有着历史传承与地域精神。

众所周知,苏州园林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闻名于世。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的美誉。苏州园林在造园艺术上,受山水写意的影响,与中国隐逸文化思想相结合,使园林造艺更加田园化。这一切归结于封建士大夫普遍持有的中隐思想,中隐思想是既隐又仕的矛盾思想,文人们渴望思想自由,摆脱封建礼制的束缚,期盼宁静生活,又不甘于淡泊,希望入仕耀祖。“达则兼济天下”,但难免争权夺势、尔虞我诈,于是大多文人选择园居生活,以期得到暂时的“穷则独善其身”的归隐,园林在一定程度上连接了“达”与“穷”的鸿沟,既能满足“隐”又不失“贵”。另外。苏州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江南人民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与礼仪习俗。

承启楼使客家建筑的典型代表。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底蕴,有“土楼之王”的美誉。它以高大、厚重、粗犷的建筑风格和端庄瑞丽的造型艺术闻名遐迩。其造型艺术、装饰风格深深体现了客家文化。一座土楼如同一个小的社会,同族同宗同血缘同家族,过着共门户、共厅堂的和睦生活,楼内客家人的居住层数、面积大小、采光朝向等又并无明显区分,更无贵贱之别。这种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不仅体现出客家人尊祖崇古的思想,还反映了客家人的传统家族伦理与家族亲和力以及融洽和睦的家风与和平团结的传统。

5 结束语

任何一个地域的地域性建筑都弥足珍贵,它不仅代表了一个地域的文化底蕴,更体现出这个地域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辛劳。它就像一个标志,向世人传递其特有的文化,给远游的游子一点精神的慰藉。地域文化是魂,地域建筑是根,不管你身在何处,你都会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继承与发扬优秀地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事,因为你在向他人和世界介绍你的根,你的家。

参考文献:

[1]张咏梅,尹海涛,朱艳芳.历史地域与民居建筑环艺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5.

[2]方树波.浅议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3]方剑娟.苏州园林文化思想表达复杂性研究[D].苏州大学博硕论文,2012.

[4]张娜.试论中国文化与建筑设计[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5]郝红艳.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的考察[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

河南地域文化 篇4

2011年,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把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 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河南文化大省地位的肯定。政策引导之下, 近年来对中原民间艺术品类、审美特点、审美价值、继承保护等方面所进行的研究日益增多, 成果也比较丰厚。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美术课程, 一方面丰富了教学资源, 拓展了教学思路, 有利于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对保护、传承我省地方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南地域文化内容丰厚, 民间艺术特色鲜明, 具有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

河南地处九州之中, 融汇四方文化, 历史上先后有22个王朝建都或迁都于此。悠久的地域传统文化积淀造就了河南丰厚的美术文化资源, 主要包括以下6大类内容:绘画、木版年画类, 如朱仙镇木板年画、滑县木板年画、内黄农民画等;彩塑泥塑类, 如淮阳泥泥狗、浚县泥咕咕等;刺绣绢艺类, 如开封汴绣、各地民间刺绣、滑县秦氏绢艺等;陶瓷类, 如禹州钧瓷、汝州汝瓷、洛阳唐三彩等;剪纸皮影类, 如豫西剪纸、桐柏皮影、罗山县皮影等;传统文化类, 如安阳殷墟甲骨文青铜器、渑池仰韶文化等。

这些地域文化多彩、厚重、民间艺术特色鲜明, 譬如朱仙镇木板年画构图饱满, 线条粗扩简炼, 造型古朴夸张, 色彩浑厚强烈, 极富于装饰效果, 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四大年画。淮阳泥泥狗是原始图腾文化中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其表现题材十分广泛, 造型虚幻、神秘, 有人头狗、九头鸟、人面鱼、猴头燕、晰蜴、蟾蜍、豆虫、蝎子等, 还有各种抽象、变形的多种怪兽复合体共约200余种。它造型古朴浑厚, 形状奇特怪异, 似拙实巧, 墨底彩绘, 艳而不俗。除此以外其他剪纸、皮影、陶瓷等, 都具有概括、夸张、形象鲜明, 色彩艳丽等独特审美特点。作为创作自由、不受时空束缚的民间艺术, 其独立的造型体系, 独特的美学符号, 不仅向我们提供了挖掘传统地域文化内涵, 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独特视角, 更能对现代美术与设计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有益的启迪。

二、高校美术课程与地方文化相结合, 是地域文化传承与高校艺术创新的双赢之路

河南地域文化独特鲜明、博大精深, 然而在调查走访中发现, 在日益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 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积极转型与市场成功接轨的传统文化资源, 也有“挣扎”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夹缝中求生存的传统文化资源, 而许多民间艺术依然面临日渐萎缩和后继无人的状况。例如在开封朱仙镇, 沿着古运河的西岸有几家木版年画老店, 诸如“曹家老店”“天成老店”“万成老店”, 寥落的旗帜在运河边寥落的飘动着。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自唐宋以来重要的水陆交通要道, 这里曾经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 这里曾经商铺林立年画作坊300余家, 这里盛产的木版年画曾经销量占到中国的百分之七十;然而斗转星移, 物是人非这里的一切都变成了曾经, 只是挂着老店里的木版年画依然色彩艳丽一如曾经。这些著名的老店作坊里门庭冷落, “买来贴的人不多了, 大多是用来收藏的”, 在万成老店作坊里一位师傅边拓印琴谱边和我们聊着, 他正在用传统的手工艺拓印赶制一批定制的古琴谱, “以前政府部门的人会定制年画, 现在政府的行政开支有限制了, 今年定制年画的份额少了许多。”我们在感慨如此精湛的手工艺、如此生动的人物形象、如此明艳浑厚的色彩时不仅为木版年画的出路担忧。关于钧瓷, 在禹州神垕的参观和学习中老师们也有很多感慨, 手拉风车式的窑在历史的记忆中吱吱作响, 在神垕随处可见用已经破损的烧瓷屉笼制作砌成的墙体, 当地人给我们介绍说这是废物利用,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是冬暖夏凉。纵观整个神垕, 虽然面积不大, 但从远处望去拔地而起的烟囱比比皆是, 可见当地的瓷业发展形势还是很乐观的, 但是较之景德镇瓷业的发展我们在器物的形态上还是稍显保守, 主要以观赏和摆件收藏为主, 日用品瓷器不多, 在很多商店的门口都可以看到巨大无比的瓷瓶, 这些瓷瓶体量重硕, 造型老旧, 在设计感和观赏性上明显不足。

再看我省高校, 无论是专业建设、课程设置, 还是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普遍存在着无特色、难创新这样的尴尬局面。因此, 笔者结合自己在高校任教多年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提出将地方文化创意性地融入美术课程, 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 对民间艺术加以理论认识和技巧学习。这样的尝试一方面可以丰富高校的美术教学资源, 从而构建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与高校美术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 另一方面对保护、传承我省地方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且以地域文化资源为基础的产学结合形式也为高校的特色办学提供了新思路, 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这无疑是一条双赢之路。

三、高校美术课程中地域文化的开发思路和实践应用

在高校美术课程中开发和应用地域文化资源, 主要包括理论知识的梳理、技能技艺的传授及民间艺术元素的应用转化等三个方面, 以课题组成员所在院校为实验基地, 以课题组教师及其所带课程及学生为实验对象, 从公修美术鉴赏课程、陶艺雕塑工作室、设计应用等方向, 分别进行河南地域文化融入美术课程的专题实验。

1. 地方美术资源的鉴赏课程

在全校公修课美术鉴赏课程中, 一方面教师利用自己调查所收集拍摄的图片资料, 整理成PPT课件, 开设“河南民间美术鉴赏”专版, 系统而全面地向学生介绍河南的民间美术, 使学生强烈感受到中原古老文化的深刻内涵和艺术魅力。或许有些同学的家乡正是某种民间艺术的发祥地, 这样会更有热爱家乡的强烈感受和深刻体会。课堂中, 不妨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来讲述自己熟悉的民间艺术, 生生相传的课堂, 更加生动活泼具有感染力, 效果特别地好。另一方面, 我们将一些民间艺术展览、民间艺术讲座引进校园, 例如举办朱仙镇木板年画展览、钧瓷展览、将剪纸艺人请进课堂等, 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观看之际, 自然能得到认识上的进一步提高。

2. 工作室及专业化实践课程

在这个环节, 我们依托陶艺工作室, 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实地考察禹州神垕镇, 观察和了解钧瓷的传统制作工艺, 观看钧瓷世家的大师拉坯、上釉、开窑的过程, 感受钧瓷“窑变”华丽转身的无双之美。利用暑期, 派遣专职教师到民间艺术当地交流, 将钧瓷、泥泥狗、泥咕咕等传统技艺创作方法、步骤、技巧等进行了系统学习。带领学生在工作室用胶泥仿制泥泥狗, 感受泥泥狗古拙、荒诞、虚幻和神秘的图腾造型特点, 使用黑、白、红、黄、青五种颜色着色, 反映了中华民族古老的“五色观”。淮阳泥泥狗的每种怪诞形式都有它的神话来源, 而不是随意捏造出来的。它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既包含有离奇的神话传说, 又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传统艺术的创造能力真可谓是高级的, 是当代美术与设计人员应该大胆借鉴的。

3. 融入民间美术资源元素的设计应用课程

地方民间文化中生动活泼、极具张力的艺术造型和美学语言艺术设计创作素材的最好来源, 对这些文化的学习, 不仅可以启发设计者的思维, 激发设计灵感, 而且可以使设计作品传承地方民族文化, 能提升民族创造力。在设计课程中, 对民间美术资源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贯穿始终。在基础图案和装饰材料这样的课程中, 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不同材料如密度板雕刻、毛线编织、蜡染、个性T恤衫绘制等直接表现年画图案、剪纸图案、泥泥狗造型等。在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等课程中, 由于大多数传统艺术造型是当时历史背景下的一种原生态产物, 设计中不能被直接运用, 需要引导学生经过筛选、解析并利用现代设计手法对其中的元素进行重新提炼、组成和变化, 使其成为广告设计的创意来源, 从而创作出地域特色分明又个性突出的作品。

以地方民间艺术资源为主题, 贯穿全部美术教学, 不仅可以整合中原传统文化资源, 传承地域民族文化, 而且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河南地域文化艺术教育教学资源。这对于拓展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 创新和完善教学方法, 加速学生地方文化观念的形成,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造就具有文化意识的实用型人才,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摘要:河南地域文化内容丰厚, 民间艺术特色鲜明, 具有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 高校美术课程与地方文化相结合, 不仅可以整合中原传统文化资源, 传承地域民族文化, 而且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河南地域文化艺术教育教学资源, 是地域文化传承与高校艺术创新的双赢之路。

关键词:地域文化,课程资源,传承,开发

参考文献

[1]辛琳琳.民间美术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J].大舞台, 2010.1.

地域文化单选题 篇5

1.明代江西在北京的会馆有(B)所。A.10B.14C.41D.45 2.“人生自古谁元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A)的诗句。A.文天祥B.欧阳修

C.王安石

D.江万里

3.江西人口向湖广的大规模迁徙始发于(C)A.宋末元初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民国时期

4.江西历史上第一人杰、民间号为“番君”的是(B)A.陶渊明B.吴芮

C.徐孺子

D.王勃

5.被称为明朝第一位戏曲理论家的是(A)A.朱权B.汤显祖

C.沈璟

D.蒋士铨

6.贯穿汤显祖“临川四梦”的观念是(A)A.情B.律C.道

D.理

7.《舆地图》最早刊石于(C)A.庐山B.三清山

C.龙虎山

D.井冈山

9.汤显祖在文学创作上的主张是(A)A.直抒性情B.模拟复古

C.诗文革新

D.强调格律

10.春秋战国以前,江西境内的主要居民是(D)A.夷族B.畬族 C.汉族

D.百越族

11.(D)的发现,否认了“商文化不过长江”之说。A.大洋洲遗址B.仙人洞遗址

C.角山遗址

D.吴城遗址

12.《新五代史》的作者是(D)A.王安石B.脱脱

C.张廷玉

D.欧阳修

13.贯穿汤显祖“临川四梦”的观念是(A)A.情B.律C.道

D.理

14.被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称为中国17世纪百科全书的是(B)A.《农政全书》B.《天工开物》

C.《齐民要术》

D.《岛夷志略》

15.角山遗址发现于(B)A.1979年 B.1980年

C.1985年

D.1990年

16.江西竹枝词至今有(D)年的历史.A.500B.600C.700

D.800 17.大洋洲遗址位于(B)A.泰和

B.新干

C.樟树

D.吉安

18.从客家月印“三省传家”中,可看出主人姓氏是(B)A.张姓B.曾姓C.刘姓

D.孔姓

19.江西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A)A.36%B.42%C.12%

D.41%

20.“元诗四大家”中有(C)人是江西籍的。A.1B.2C.3D,4 21.隋唐时期,有“求官到长安,求佛到(B)”之说 A.江南B.江西C.庐山

D.九华山

22.仙人洞遗址下层展现的文化遗存是(A)A.中石器时代

23.(D)出土的青铜器可与安阳殷墟、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相媲美。A.吴城遗址 B.铜岭遗址

C.牛头城遗址

D.大洋洲遗址 B.旧石器时代

C.新石器时代

D.新石器时代晚期

24.被称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的是(A)A.晏殊B.晏几道

C.欧阳修

D.姜夔

25.三寮村的风水术主要在(C)二姓间流传。A.廖、谭B.曾、谭

C.廖、曾

D.廖、谢

26.八大山人是(C)A.道观B.清初江西八人文人的总称

C.朱耷

D.蒋士铨

27.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是(?)A.青山瓷图档B.样式雷图档

C.《天工开物》

D.金溪刻板书

28.汤显祖在文学创作上的主张是(A)A.直抒性情B.模拟复古

C.诗文革新

D.强调格律

29.在中国地图学上首创图例标志的是(C)A.朱思本B.罗洪先

C.裴秀

D.利玛窦

30.对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的完成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

A.欧阳修B.苏轼C.王安石D.梅尧臣

31.“江西”是以(A)为座标而得名的? A.赣江B.长江C.湘江

D.黄河

32.吊桶环遗址和仙人洞遗址反映的是江西(B)生存文化 A.史前民众

B.原始社会民众

C.奴隶社会民众

D.封建社会民众

33.《天工开物》的作者是(C)A.宋应昇B.曾安止

C.宋应星

D.雷发达

34.佛教净土宗祖庭是(B)A.吉安静居寺B.庐山东林寺

C.云居山真如寺

D.靖安宝峰寺

35.仙人洞人的经济活动以(C)为主

A.种植 B.采集C.狩猎

D.打渔

36.吴城方国文明进入兴盛时期是在(C)A.商代早期 B.商代中期

C.商代晚期

D.周代早期

37.《集古录》的作者是(D)A.王安石B.赵明诚

C.李清

D.欧阳修

38.仙人洞遗址最早发掘于(B)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39.江西的丘陵主要分布在(B)A.赣西和赣南C.赣东北和赣西

40.南宋时期,江西共考中进士(B)人。A.1700B.3697C.3708

D.3800 B.赣东北和赣中 D.赣西和赣东

41.在家乡建造“萃和堂”,让全族人过起大同生活的是(B)A.朱熹

B.何心隐

C.颜钧

D.王阳明

42.在明代被称为“四时雷电镇”的是(B)A.朱仙镇B.景德镇

C.汉口镇

D.吴城镇

43.西汉初年设立豫章郡下辖多少个县(B)A.13B.18C.20

D.26

44.叠山书院是为纪念(C)。A.文天祥B.欧阳修

C.谢枋得

D.江万里

45.共和国摇篮是指(A)A.瑞金B.兴国C.南昌

D.井冈山

46.吴城方国文明进入兴盛时期是在(C)A.商代早期B.商代中期

C.商代晚期

D.周代早期

47.“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是指(A)A.南丰B.萍乡C.抚州

D.上栗

48.南昌八一广场始建于(B)年。A.1949B.1952C.1960

D.1976 49.吊桶环遗址和仙人洞遗址反映的是江西(B)生存文化 A.史前民众

B.原始社会民众

C.奴隶社会民众

D.封建社会民众

50.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C)A.洞庭湖B.巢湖

C.鄱阳湖

D.青海湖

51.从客家月印“知音遗范”中,可看出主人姓氏是(D)A.王姓B.田姓C.刘姓

D.钟姓

52.“鹅湖之会”的地点是(D)

A.鹅湖书院B.象山书院

C.白鹿洞书院

D.鹅湖寺

53.晚唐有民谚“筠袁赣吉,脑后插笔”,其中“筠”是指当今(A)A.高安 B.上高

C.宜春

D.新余

54.元代著名航海家江西人汪大渊的远航是从哪里出发的(A)A.泉州B.福州C.海南

D.广州

55.“江西诗派”的创立者是(C)A.王安石B.欧阳修

C.黄庭坚

D.曾巩

56.“心学”的创立者是(C)A.陆九龄 B.朱熹

C.陆九渊

D.周敦颐

57.明清时期在(A)流行着“无江西人不成市场”的民谚? A.湖广B.四川C.中原

D.京津

58.(C)被称为后世高腔之祖 A.青阳腔 B.徽腔C.弋阳腔D.海盐腔

59.八大山人是(C)A.道观B.清初江西八人文人的总称

C.朱耷

D.蒋士铨

60.吴城遗址的整个面积达(B)平方千米。A.3B.4C.5D.6

61.吴城方国文明进入兴盛时期是在(C)A.商代早期B.商代中期

C.商代晚期

D.周代早期

62.明嘉靖后,江西民间戏剧的代表是(A)A.饶河戏B.弋阳腔

C.采茶戏

D.花灯戏

63.(D)出土的青铜器可与安阳殷墟、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相媲美。A.吴城遗址B.铜岭遗址

C.牛头城遗址

D.大洋洲遗址

64.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部土地法是(A)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

C.《永新土地法》

D.《苏维埃土地法》

65.文苑佳话“虎溪三笑”发生在(B)A.三清山B.龙虎山

C.庐山

D.云居山

66.“元诗四大家”中有(C)人是江西籍的。A.1B.2C.3D.4 67.八一起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B)的道路。A.农村包围城市C.建立革命政权B.武装夺取政权 D.反抗国民党统治

68.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单一传统手工业著称的城市是(A)A.景德镇B.樟树

C.大同

D.杭州

69.清朝的“庐陵辩论”的地点是(C)A.白鹿洞书院B.白鹭洲书院

C.鹅湖书院

D.濂溪书院

70.明世宗时期得“风水状元”的江西风水师是(B)A.廖均卿B.廖文政

C.曾邦旻

D.曾鹤宾

71.下列哪一种学说被朝廷打入“伪学”(C)A.陆学B.王学C.朱学

D.泰州学说

72.《天工开物》的作者是(C)A.宋应昇B.曾安止

C.宋应星

D.雷发达

73.“牡丹一出,几令西厢减价”,“牡丹”指的是汤显祖的戏曲(B)A.《紫钗记》B.《还魂记》

C.《南柯梦》

D.《邯郸梦》

74.“崇仁学派”的开创者是(A)A.吴与弼 B.陈献章

C.颜钧

D.欧阳修

75.下列属于被黄宗羲评为“赤手搏龙蛇”的是(C)A.陆九渊B.虞集

C.何心隐

D.李孜省

76.信江源位于(C)A.武夷山B.怀玉山

C.三清山

D.祁门山

77.《新五代史》的作者是(D)A.王安石B.脱脱

C.张廷玉

D.欧阳修

78.国内发现最早的斜织机构件发现于(B)A.凤凰山墓B.仙水岩崖墓

C.昌邑战国墓

D.三星堆

79.《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与下列江西哪位历史人物有关(D)A.何汤B.程曾C.唐檀

D.徐稚

80.被清人姚燮称赞为“奇丽动人,古今绝唱”的是(B)A.《紫钗记》B.《牡丹亭》

C.《南柯梦》

D.《邯郸梦》

81.明初被朱元璋称赏的铁冠道人是(C)A.周颠 B.彭莹玉

C.张中

D.张三丰

82.最早进行竹枝词创作的江西文人是(B)A.曾巩B.杨万里

C.解缙

D.杨士奇

83.江西人口向湖广的大规模迁徙始发于(C)A.宋末元初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民国时期

84.永嘉之乱后,进入江西的中原移民主要分布在(?)A.浔阳郡B.豫章郡

C.松滋郡

D.庐陵郡

85.江西最古老的家训是(C)A.梁氏《谱诫》B.陈氏《义门家范十二则》

C.陈氏《家法》

D.衷氏《诫约》

86.南宋时期,江西共开办书院(D)所。

A.54B.75C.79

D.82

87.在中国地图学上首创图例标志的是(A)A.朱思本 B.罗洪先C.裴秀D.利玛窦

88.江西“讼风”最盛的时期是在(B)A.唐宋B.宋明C.元明

D.明清

88.明清时期在(A)流行着“无江西人不成市场”的民谚? A.湖广B.四川C.中原

D.京津

89.明嘉靖后,江西民间戏剧的代表是(A)A.饶河戏B.弋阳腔

C.采茶戏

D.花灯戏

89.吊桶环遗址和仙人洞遗址反映的是江西(B)生存文化 A.史前民众B.原始社会民众

C.奴隶社会民众

D.封建社会民众

90.要求南丰人“传傩以靖妖氛”的人是(B)A.陶渊明B.吴芮

C.徐孺子

D.许真君

91.明代江西在北京的会馆有(B)所。A.10B.14C.41D.45 92.被公认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的是(B)A.苏轼B.欧阳修

C.王安石

D.杨万里

93.明代第一部茶学著作《茶谱》的作者是(A)A.宁王朱权B.解缙

C.徐渭

D.喻政

94.“傩”最早起源于(A)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春秋战国时期

95.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是(A)A.龙虎山B.庐山

C.云居山

D.华山

96.战国粮仓遗址位于(D)A.吉安B.南昌C.新建

D.新干

1.最晚至(?),赣地的古老方国不复存在。A.公元前5世纪 B.公元前6世纪

C.公元6世纪

D.公元5世纪

97.确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的年代是(C)年。A.1928B.1930C.1933

D.1945

98.浔阳陈崇家族创办的东佳书堂创办于(C)年间。A.唐太宗B.唐玄宗

C.唐昭宗

D.唐德宗

99.被称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的是(A)A.晏殊 B.晏几道C.欧阳修D.姜夔

100.仙人洞下层与(B)是同属于一个的文化遗存

A.吊桶环下层 101A.陶器 B.吊桶环中层

C.吊桶环上层

D.仙人洞上层

.吊桶环遗址的一项惊世发现是(B)

B.野生稻

C.磨制技术

D.钻孔技术

102.西汉末年,王莽改制后,豫章群更名为(A)

B.南昌郡

C.鄱阳郡

D.庐陵郡 A.九江郡 103.安史之乱后,进入江西的中原移民主要集中于(A)

B.赣东北和赣中

C.赣中

D.赣南

A.赣北和赣东北

A.75104.《宋史》中,有(?)江西人有传记。

B.86C.88

D.92

105.开后世诗话先河的诗学理论著作是(A)

A.《六一诗话》 B.《沧浪诗话》

C.《静志居诗话》

D.《归田诗话》 106.仙人洞下层与(B)是同属于一个的文化遗存

B.吊桶环中层

C.吊桶环上层A.吊桶环下层

D.仙人洞上层

107.被一些学者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的是(C)

B.蒋士铨

C.汤显祖

D.吉安

D.李渔 A.沈璟 108.大洋洲遗址位于(B)A.泰和 B.新干C.樟树109.“傩”最早起源于(A)

B.奴隶社会A.原始社会 A.道观 A.3

C.封建社会

D.春秋战国时期

110.八大山人是(C)

B.清初江西八人文人的总称

C.朱耷D.蒋士铨

111.吴城遗址的整个面积达(B)平方千米。B.4C.5D.6

112.明嘉靖后,江西民间戏剧的代表是(A)A.饶河戏 B.弋阳腔

C.采茶戏

D.花灯戏

113.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部土地法是(A)

B.《兴国土地法》

D.《苏维埃土地法》 A.《井冈山土地法》C.《永新土地法》 114.文苑佳话“虎溪三笑”发生在(C)A.三清山 B.龙虎山C.庐山D.云居山

115.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单一传统手工业著称的城市是(A)A.景德镇 B.樟树

C.大同

D.杭州

116.被称为明朝第一位戏曲理论家的是(A)

B.汤显祖

C.沈璟

D.蒋士铨

A.朱权 117.清朝的“庐陵辩论”的地点是(B)A.白鹿洞书院 A.廖均卿 A.陆学 1B.白鹭洲书院

C.鹅湖书院D.濂溪书院

118.明世宗时期得“风水状元”的江西风水师是(B)

B.廖文政

C.曾邦旻

D.曾鹤宾

119.下列哪一种学说被朝廷打入“伪学”(C)B.王学C.朱学

D.泰州学说

20.“牡丹一出,几令西厢减价”,“牡丹”指的是汤显祖的戏曲(B)B.《还魂记》

C.《南柯梦》

D.周敦颐

D.《邯郸梦》

A.《紫钗记》121.“心学”的创立者是(C)

B.朱熹

C.陆九渊A.陆九龄 122.仙水岩崖墓遗址出现了何种音乐器材(A)

B.锣、扁鼓

C.筝、锣A.筝、扁鼓 12A.陆九龄 12A.300 12

5D..筝、三弦琴

3.“心学”的创立者是(C)B.朱熹C.陆九渊

D.周敦颐

4.角山遗址的发现,将中国原始青瓷的烧造年代向前推进了(D)余年。

B.600

C.900

D.1000

.(D)的发现,否认了“商文化不过长江”之说。

B.仙人洞遗址

C.角山遗址

D.吴城遗址

D.洪州胡氏

A.大洋洲遗址 126.江西最早也最具影响的义门是(A)A.江州陈氏B.信州李氏

C.信州俞氏 127.被称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水稻品种专著的是(A)A.《禾谱》 A.夏代晚期B.《农器谱》

C.《齐民要术》

D.《农书》

128.据现有考古资料,商方化南渐至赣境地区最迟在(C)

B.商代早期

C.商代中期

D.周代早期

129.(C)的发掘再次证明,赣江流域曾有一支与中原商殷青铜文明有别的土著青铜文化。

A.吊桶环遗址 B.中陵遗址C.吴城遗址D.大洋洲遗址

130.仙人洞遗址最早发掘于(B)

B.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A.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80年代 131.下列被评为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的遗址是(B)

B.大洋洲遗址

C.铜岭遗址

D.仙人洞遗址

A.吴城遗址

A.赣江

A.3 B.4132.“江西”是以(A)为座标而得名的? B.长江C.湘江

D.黄河

133.吴城遗址的整个面积达(B)平方千米。C.5D.6

134.“江西诗派”的创立者是(C)

A.王安石B.欧阳修

C.黄庭坚

D.曾巩

135.“粤户闽庭”指的是(C)A.湖南 A.徐霞客B.湖北C.江西

D.赣州

136.下列被称为元代著名地图学家的是(B)

B.朱思本

C.罗洪先

D.汪大渊

137.(A)是明清时期江西造纸业的中心。

A.广信府13B.饶州府

C.吉安府

D.铅山

8.明代第一部茶学著作《茶谱》的作者是(A)

B.解缙

C.徐渭

D.喻政

A.宁王朱权139.吴城方国文明进入兴盛时期是在(C)A.商代早期B.商代中期

C.商代晚期

D.周代早期

140.春秋战国以前,江西境内的主要居民是(D)A.夷族 B.畬族C.汉族

D.百越族

141.江西最古老的家训是(C)

B.陈氏《义门家范十二则》A.梁氏《谱诫》 A.龙虎山

C.陈氏《家法》

D.衷氏《诫约》

142.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是(A)

B.庐山

C.云居山

D.华山

A.吉安 B.南昌143.战国粮仓遗址位于(D)C.新建

D.新干

144.南宋时期,江西共开办书院(D)所。A.54B.75

C.79

D.82

145.下列诸人中,(C)有2部史书进入二十四史

A.司马迁B.班固

C.欧阳修

D.张廷玉

146.下列史书属于欧阳修独撰的是(A)A.《新五代史》 147B.《旧五代史》

C.《新唐书》

D.《旧唐书》

.“江西诗派”的创立者是(C)

B.欧阳修

C.黄庭坚

D.曾巩 A.王安石 148.“江西填湖广”指的对象是(C)

A.粮食B.财力

C.人口

D.物资

149.明代江西私家书院有(A)所。A.164B.148C.103

D.44 150.被公认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的是(B)A.苏轼B.欧阳修

C.王安石

D.杨万里

151.吊桶环遗址发掘的年代是(C)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19世纪末

152.朱思本的代表性著作是(A)A.《舆地图》B.《广舆图》

C.《岛夷志略》

D.《禹贡地域图》

153.角山遗址位于(D)A.新余B.上饶C.宜春

D.鹰潭

154.八一广场上“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的塔名题写者是(D)A.朱德B.周恩来

C.毛泽东

D.叶剑英

155.《十送红军》由(A)改编而来。A.《送郎歌》 B.《走船》

C.《东风吹得浪花开》

D.《五更恋郎》

156.北宋时期,江西共创办书院()所。A.30B.45C.54

D.60

157.唐代江南西道所辖州数为(C)个 A.6 B.7 C.8D.9

158.铜岭遗址开采的从商代中期一直延续到(B)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

C.秦代

D.汉代

159.南宋时期,江西共开办书院(D)所。

A.54B.75

C.79

D.82

160.江西采茶戏有(D)大流派。A.2B.3C.4D.5

161.采茶戏发源于(B)A.宜春B.赣南C.九江

D.抚州

162.铜岭遗址位于(A)

A.瑞昌 B.都昌

盘点地域文化类图书 篇6

地域文化类图书出版情况

文化与经济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要素,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量。地域文化作为各地经济发展的窗口和品牌,其独特的精神与物质财富势必能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进行有力宣传。笔者采用当当网上书店的划分规则,将地域文化图书分为15个子类。如图1所示,京派文化在地域文化图书总数中占据较大比重,即19.3%,海派文化、吴越文化分别占12.0%、8.7%。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华夏文化仅占总数的0.6%。同样,草原文化,三秦文化,比例都不高。地域经济发展速度影响其文化图书的出版比重大小。

参与地域文化类图书的出版单位概况

因其地域性特点,相应地区文化图书一般多出自当地出版社,且以高校社与当地人民出版社居多。以湘楚文化为例,其参与出版的高校社有武汉大学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等。而北京大学出版社则参与出版了京派文化、海派文化、客家文化以及其他地域文化图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了京派文化、齐鲁文化图书;此外,上海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等十几家出版社都积极参与了此类图书的出版工作。而以往的畅销类图书出版社却很少触及此类图书。

在众多出版社中,下列出版社(如图2所示)参与出版此类图书数量较多。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的正式通车运营,给该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带来了无限商机。体验藏民生活,了解藏民文化成为当前旅游的一大热点。若将图书与相关藏饰等民俗文化用品相结合销售,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将藏族文化更大范围地传扬出去。

部分出版社也尝试出版跨区域文化图书(如表1所示),但由于此类图书的参与出版社众多,品牌出版社尚未形成。一般各地文化图书大多出自当地出版社之手,这样无形中造成图书市场壁垒。建议将此类出版社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规模化、品牌化出版机构,拓展地域文化类图书的写作范围。

地域文化类图书的选题描述

地域文化类图书,按其内容可划分为风物名胜、民俗风情、宗教、艺术、历史、文学、学术、教育、科技等九个方面。其中,风物名胜、民俗风情和历史共占据了图书内容的78.3%。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相对较易理解,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与格调,易被读者所接受也乐于阅读。相比之下,涉及宗教、科技为内容的文化图书比例很少。宗教类文化图书的占有份额不大是与我国长期以来的民族信仰问题相联系的。除相关信教民众外,大多数人对此并没有多大的兴趣,这样就限制了此类图书的出版份额。科技类图书的缺少却恰恰相反,它与宗教类文化图书不同,并不是因读者数量过少而限制其开发深度,而是开发不够造成。有关出版部门应加大对此类图书的开发力度,将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产物以及先进的技术通过图书这一媒介进行大力推广。

河南民间美术的地域性特征初探 篇7

一、河南民间美术的概况

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文化底蕴深厚, 我们的祖先先后在这里创造了仰韶文化、裴李岗文化等令人赞叹的史前文化。悠久的历史给河南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河南的民间美术置身中原文化大环境中, 艺术形式缤纷多样, 有乡土气息浓厚、民间情趣强烈的朱仙镇木版年画, 构图饱满、线条粗扩、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有简约、大气, 反映出当地民间艺人憨厚率真性格的浚县“泥咕咕”有造型古拙、怪诞、粗旷, 兼具中原文化和江淮文化的艺术特征的淮阳的“泥泥狗”, 还有南阳的玉雕、安阳的民间剪纸、皮影等等。他们在长期的演变发展中形成了独具中原区域特色的艺术风格。

二、河南民间美术的地域性特征分析

(一) 造型上特征

1. 以理造型的概括实用性特征

在造型观念上, 从主观意向出发, 继承了中国传统意向造型观念, 以象立意, 观象悟道, 意象融合。民间艺术家在作品形象的塑造上, 因地制宜用概况性的手法表现物象的本来面貌, 突出表现在:形象大胆取舍, 舍弃细枝末节。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四大年画”。朱仙镇木版年画突出之处在于内容、艺术形式、制作技术跟物品实际用途有机的结合, 在造型上均显著地表现出它的实用性特征。木版年画中为处理大场面, 造型手法上上、删繁就简, 以简略的几笔概括多种物象, 版画中一片草地被概括成粗细排列的几组草, 生动、合理。河南安阳的剪纸, 除了少数具象图案外, 大多数是点、线、面组合图案, 这种抽象造型能力可以追溯到新华博石器时代, 殷商文化对它造成的影响, 安阳殷墟的彩陶, 表面有三角、圆、博物波纹、鱼纹等多种纹样, 抛开现博华实本身的各种细节, 用简单概括的图案表现现实复杂的物象。博不但要仔细观察, 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 集中概括博中, 夸张变形, 而且还要饱含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古老的造型意中识。在河南民间有“十斤狮子, 九斤头”的说法, 这一口诀也很能反映出河南民间美术以理造型的特征。

2. 超越透视、时空的完美性特征

抓住本质结构, 超越透视、超越解剖、超越时空, 扩大变形的范围, 是河南民间美术造型的又一特色。安阳殷墟彩陶盆上的舞蹈者纹以及象形文字的雏形等等, 用最少笔划绘出事物的主要特征, 使人们的视觉经验能迅速分辨, 就因为它抓住了事物造型的本质结构。简化形、变化形, 变形范围越大, 表达情感就越自由。于是, 产生了大量饶有趣味的简化样式。刺绣中, 同一格式能变出成百种花型。朱仙镇木版年画中最多的就是门神, 门神中以秦琼、尉迟敬德两位武将为主。年画中为突出门神的威武, 把人有意横向夸张, 形成方厚的气度。淮阳泥玩中的“人面猴”的桃型脸面, 飞鸟的头部与翅膀等均具有该动物的基本特征, 但又很难给它具体的归类为哪种鸟兽, 前人们的作品和传说中的描绘把最具特点的形象特征印入了创作者的内心。泥玩的纹饰表现上, 淮阳泥玩以点和线的组合最有特点, 并且白色的点与线最突出, 也都不自觉地遵循了图案的构成法则。有统一, 有对比、有主次、有提炼有归纳, 且具有地域特点。

3. 造型的象征寓意

河南民间美术运用了象征寓意手法, 把一些相关的、不相关的物象进行有意味地组合, 以象征某种特定的思想观念。在黄河流域的刺绣和剪纸中保留了很多隐喻纹样, 如莲花象征女莲花童子“生命繁衍”形象。这类图案纹样的喻意由于地域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对河南民间美术发生一定的影响, 如以金木水火土, 对应西东北不同南中五方, 白青黑赤黄五色。还有一些图案, 已经脱离了现实原形, 具有了约定俗成的意义, 如狮、虎装饰民间建筑物博或作镇墓、镇宅之物等等。淮阳泥泥狗也广泛运用这一象征性的手法, 泥泥狗的形象无不与象征寓意性有关, 每个形象的背后, 都有一段故事或含有一个美好的祈愿。可以说, 象征寓意性是河南民间美术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

(二) 色彩上的特征

1. 色彩的理想化与象征意味

我国的传统艺术凡涉及色彩, 均具有某种装饰意趣或象征意义。这与我们的民族审美性格有关。中国画论称“丹青无定法, 象外运神机”, 便是这个意思。河南民间美术也不例外, 在整个河南民间美术色彩中, 色彩的理想化是特征之一。朱仙镇的木板年画凝聚着装饰艺术形式美的诸多法则, 并经过长期积累形成了一套程式化的赋彩诀窍。民间画店作坊流传的“画决”。就是这种赋彩诀窍的概括表述。例如:“软靠硬, 色不楞”;“黄配紫, 难看死”, 河南传统习俗中多用红色, 表现吉庆之事的木版年画, 画面以红色为主, 黄色为辅, 绿紫次之, 画面色调热烈激昂。《五子登科》年画中, 文官面部被印以红色, 象征着威严与刚正。在河南民间戏画彩绘中, 红色被用来表示忠义, 黑色则表示刚直勇敢, 黄色表示暴虐等等。重象征、重寓意才造就了河南民间美术用色的广阔空间, 并以此为基础而产生了自由度和随心所欲的特点。遍布中原的布老虎, 除了黄色的虎皮外, 更有绿色、红色甚至蓝色, 如果以自然的真实色彩来赋色, 何能出现如此丰富的颜色呢?河南民间美术色彩中, 看不到色彩的空间感、立体感, 色彩的变化、搭配完全以“意图”、“象征”和河南民间美术色彩习俗体系本身独有的神韵来组合, 确实呈现了种种异彩。

2. 超越固有色和条件色且充满着文化神秘色彩

河南民间绘画中强烈的色彩对比造成的原始的欢乐感似乎成了农民的性格, 所有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较少地被固有色限制, 更没有条件色的限制, 即不由自然形态决定。黑色做底是河南淮阳泥泥狗的重要特征之一, 淮阳的民俗重视黑色, 黑色对于泥泥狗和伏羲文化来说有着极不寻常的意义。在这里, 黑就代表了万事万物的本原状态。此外, 传说人祖伏羲氏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画八卦。在八卦中, 黑白、阴阳互补互渗, 象征整个宇宙, 所以, 黑色和白色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黑也就成为贵色, 受到人的敬仰。所以, 泥泥狗只能用黑做底色, 以此来表现泥泥狗不寻常的价值。

这些色彩多出自人们质朴的直观感受, 运用色彩常常不是为表达某种高深莫测的精神或祈求。因为不具有过多的精神负担与功利性的承载, 因此也就更显示出了色彩的质朴与粗放。

三、小结

河南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和独特的地域特性积淀造就了这些具有典型性的民间艺术形态, 它们在长期的演变发展中形成了独具中原区域特色的艺术风格, 它们是广大劳动者生活现实以及理想追求的最本原、自然地真实流露和表达。作为一种文化形态, 它具有一般造型艺术的共性, 又显现出许多与其他艺术有所不同的特殊性质, 民间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保存传统文化, 对于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与个性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与价值。

河南地域文化 篇8

一、汉江、南阳、汉调二黄的概念解读

纵观世界历史, 古代文明的发祥无不与河流紧密联系。在中国, 长江和黄河之滨孕育了古代的中华文明, 并形成了中国南北两大文化板块的根本特色。但这种南北差异彼此并非完全绝缘, 它们在演进过程中经历过无数次的接触、碰撞与融合, 而汉江在其中发挥的纽带作用更是已广为文化学界认识。这种纽带作用, 当与汉江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息息相关。

汉江又称汉水, 发源于山西省西南部宁强县境内, 是长江最长的支流, 全程1500多公里, 跨越甘、陕、川、鄂等省的79个县市, 介于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之间, 占据巴蜀、荆楚、秦陇和中原的接壤地带, 靠近“秦岭—淮河”这条我国最重要的自然分界线。这种特殊的区位优势, 使得该地区不论是石器时期, 还是上古三代乃至秦汉以来, 都有大量的出土文物和丰富的文献史料。而随着明清时期生产力、生产技术的改进与提高, 水路与陆路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 资本主义生产与交换方式也开始兴盛, 汉水流域更是成了“联系中国南北与东西的纽带”、“中国南北文化交汇和转换的轴心”, 拥有“富有多元性与包容性的特色文化”, 也成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最先扎根的地区之一” (1) 。在汉水流动和人口迁徙的过程中, 这条河的流域诞生了六座历史文化名城——汉中、南阳、襄樊、钟祥、随州、武汉, 其总规模超过了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及其沿岸的许多中小城镇 (渭河流域只有天水、咸阳、西安三座历史文化名城) 。下面将以南阳为例, 剖析汉水对戏曲音乐文化传播起到的作用。

南阳又称宛城。“南召猿人”、西峡县淅川下寺文化遗址 (2) 、汉画像石刻等一系列重要文物的出土, 有力地证明了该地区悠久的历史文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地西周时为申、吕之国, 战国时为韩、楚之地。楚灭申、吕之后, 始建宛邑。秦昭王三十年 (前277年) 设南阳郡。该地区由于是连通长安与南方诸省的孔道之地, 因此为历代兵家所必争。

南阳的商业传统深厚, 早在春秋末年就留下了南阳人范蠡弃官经商的故事。范蠡还提出了一系列商业经营理念和方法, 创立商业运筹学、价格学及循环论, 成为商业文化的鼻祖, 被后世称为“商圣”。西汉时, 南阳已商遍天下, 富冠海内, 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 (3) 元以降, 特别是明清时期, 南阳北通汝颖、南达江汉的有利地理位置和境内密集的河流、码头、渡口, 其周边以北面伊洛平原、东北华北平原、南面和东面江淮平原为代表的农作物特别是经济作物盛产区的分布, 丰富的土特产、大批手工作坊和近代商品经济萌芽等多方面有利条件的支撑, 再加上嘉庆以后京杭大运河的断航和海运活动的长期被禁, 都使汉江成为经济和文化方面最重要的南北纽带, 也使南阳地区成为南北贸易最重要的开展场所和南北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最典型区域。本文就是以此为历史、文化背景, 以汉调二黄在该地区的传播、发展为切入点, 对该地区戏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做考察与研究的。

关于针对汉调二黄生成地点的四种不同看法, 笔者不想发表什么新的见解, 但就一己所见, 更倾向于把各家观点综合起来看待, 即汉调二黄是在湖北民间音乐的沃土之上, 一方面借助了由江西弋阳腔传播到安徽发展形成的吹腔在湖北进一步发展成的“清戏”的艺术成就, 一方面继承了由山陕梆子发展而成的“楚腔”的声腔、剧目等音乐传统, 并通过汉江这条经济和文化纽带不断传播、发展、演变, 最终成熟的中国戏曲剧种之一。需要说明的是, 除汉江之外, 汉调二黄的另一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徽班而北上、南下的。但是, 在这种初期以诸腔并举为特征的戏班中逐渐发展而成的皮黄腔, 与汉调二黄的主要声腔相比, 已经有了不少的变化, 因此它并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围。

汉江不仅使汉调二黄在湖北省形成“襄河”、“府河”、“荆河”、“汉河”四大流派, 还使之进一步北上, 在陕西发展出“安康”、“汉中”、“商洛”和“关中”四大流派, 亦使之在四川广泛传播, 形成了多声腔剧种——川剧的代表性声腔之一, 同时使之在南阳深深扎根, 并向周围辐射至豫中的平顶山、许昌、漯河、驻马店等地区。汉调二黄的以上传播过程已被不少学者提及, 但汉调二黄在河南的传播过程却很少被详细论述。就目前笔者所掌握的情况, 仅有王俊、方光诚合著的《河北戏曲声腔剧种研究》 (4) 一书中谈到, 但并未展开, 另外, 王兵翔在其论文中有简要论述, 并将河南境内的汉调二黄命名为汉调二黄“白河派”以补充湖北地区该剧种的“四大流派”说, 但由于篇幅限制, 亦显粗略。这种状况为本文梳理、研究与探讨汉调二黄在河南的传播提供了出发点。

二、南阳地区河流分布与汉调二黄流布状况

“南阳处于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的交接地带。发源于周围山区的众多河流, 呈树枝状由东北西三面向南蜿蜒流出, 到湖北境内汇入汉水, 最后注入长江。主要河流有白河、唐河及其支流。在历史上, 白河和唐河曾经船只往来不绝, 是北通汝颖、南达江汉的航运干线, 对南阳盆地的发展及南阳等城镇的兴起与繁荣起过积极的作用。” (1) “其水运航程被台湾学者严耕望誉为‘中国中古时代南北天然水运航线上最长最盛者’。” (2) 下面, 笔者以汉水的三条支流丹江、唐河、白河为例, 分析它们在交通和商贸方面的发展状况、地位及其与当地汉调二黄和周边地区交流的关系。

(一) 丹江流域淅川县汉调二黄的流布、发展状况

丹江古称丹水、粉青江、黑江, 是汉江最长的支流, 发源于陕西省秦岭 (商洛西北部) 凤冠山南麓, 流经陕西省的丹凤县和商南县后进入河南省淅川县, 在该县荆紫关折向东南并汇入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 最后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与汉江交汇。荆紫关镇是丹江流域一个非常重要的商贸集镇。它“始名草桥关, 唐代后期形成为镇”, “位于淅川县西北的丹江上游, 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处, 南临丹江, 北负群山, 西接秦川, 南通鄂渚。周围群山环绕, 地势险要, 濒江为关, 有‘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之说, 自古为豫鄂通陕门户, 是上控西北、下扼东南的交通要塞和兵家必争之地, 也是湖广各省通往关中的一个水陆码头”, “明清时期形成‘康街数里, 巨室千家, 码头上百艇接樯, 千蹄接踵, 熙熙攘攘, 异常繁荣的闹市’”。 (3)

淅川不仅因丹江而拥有发达的河运条件, 还因为“武关道”的设置而具有便利的陆路资源。“武关道是南阳循丹江河谷与关中地区相联系的重要通道。自咸阳东南, 经蓝田、商洛 (今陕西商县) ”, 又“经湘河、梳洗楼入南阳境, 过紫荆关”, “到南阳”。 (4)

据《淅川县戏曲志》记载, 目前所知淅川最早的二黄班出现在清同治年间, 即寺湾富户孙都文创办的二黄班。该班社凭借孙都文的广泛影响力, 在西安、武汉、荆襄等地都很有声望。之后是光绪十五年 (1889年) 郑家河创办的“秀”字二黄班, 光绪末年厅署二黄班、清末民初磨峪湾组建的“兴”字班、民国十年 (1921年) 滔河组建的“同”字班和民国十二年 (1923年) 上集组办的“鸿”字班。这些班社经常活动于县治西部和湖北郧县、均县大部分地区, 与湖北汉调二黄特别是“襄河派”汉调二黄有着广泛的交流。 (5) 后来, “民国卅六年 (1947年) 7月, 陕西镇安二黄戏艺人刘子胜, 山阳艺人陈胜志 (绰号钢娃) 等带雒南富户年生绪 (绰号四麻子) 的二黄班到淅川西坪区演出, 被任泰升劫持与‘鸿’字班合班”。这支“陕二黄”班的并入给二黄班以京胡、月琴为伴奏乐器的形式增添了“大京胡 (二黄用) 、小京胡 (西皮用) 、大唢呐、海笛等管弦乐器”, “大锣、小锣、手镲、铙钹、堂鼓、大堂鼓等打击乐器”, (6) 使淅川二黄的伴奏乐器和音响效果得到了一次较大的丰富。此外, 由于刘子胜、陈胜志二人基本功扎实、精湛, 文武兼备, 所以即使到了1949年之后, 他们依然是“淅川县汉剧团”的顶梁柱。 (7)

(二) 唐河流域唐河、社旗、方城三县的汉调二黄流布、发展状况

唐河古为沘水, 唐代称泌水, 清代始用现称。其上游由东支潘河和西支东赵河组成, 两河在社旗县城南合流后称唐河。唐河自社旗南流至唐河县源潭镇过程中, 左岸有陌陂河、沘河和泌阳河入汇, 在唐河县境内继续南流的过程中亦经多条河流汇入, 从而不断壮大, 至石台寺入湖北省襄州区, 南流至双沟镇西南的龚家咀与白河汇合而成“唐白河”, 最终汇入汉水。作为汉江的重要支流, 唐河不仅为其在南阳的经过区域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 同时也成全了其流域内以社旗县社旗镇、唐河县源潭镇为代表的经济和文化的大发展。

社旗县社旗镇“明称兴隆店, 清为兴隆集, 雍正年间称赊店镇。在南阳县治东百里处, ‘居荆襄上游, 为中原咽喉’, 地处水陆交通要冲。赊店镇明代只不过是一个过路小店。自康熙四十七年 (1708年) 裕州知州董景礼倡办兴隆集后, 迅速发展, 成为一个占地1平方公里的水旱码头”。 (8) “由唐河南下至樊城转汉水可直抵汉口;由赊 (社) 旗北上, 陆路经裕州 (今河南方城) 有驿道通洛阳、开封以及山陕;东北行由舞阳县北舞渡入沙河抵周家口, 转贾鲁河北上可达开封, 顺沙河东下则进入安徽。” (9) 社旗镇在其繁荣之时, “是一个‘总集百货’的豫南大镇。店铺甚多, 有瓷、铁、杂货、花行、粉局、琉璃砖瓦、木、皮袄等商铺400余家, 还有杂货行和过载行 (搬运工) 等行会组织”。“赊店镇的兴起与发展得益于它地处唐河沿线, 与汉水相通的有利条件。清末, 唐河水流量变小, 不能通航, 因而日渐衰落。” (10)

此外, 唐河岸边的唐河县源潭镇, 处于唐河与泌阳河的交汇处。“明朝崇祯末年, 义军李闯王战祸毁了千家店 (现齐湖村址) 后, 周围群众缺乏集市交易场所。青泥湾 (现今源潭镇对面唐河西岸) 庄大且两面临河, 虽陆路交通不畅, 但利于船只往返停泊, 装卸货物方便, 适宜贸易交流, 因而逐渐兴集成交。四方民众便习以为常, 定街名叫‘青龙镇’。” (1) 清雍正年间“青龙镇”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建, 并改名为“源潭镇”, 沿用至今。“从始建源潭镇至光绪三十年 (1904年) 的180年间, 在京汉铁路未建通之前, 豫南地区的大批进出口货物, 都由此镇码头装卸船只运出运入。大宗运出物资主要是:大豆、高粱、芝麻、白酒、香油、生猪、毛皮等等;运入的主要是:日用杂货、京广百货, 南竹、松杉木材等等, 吞吐量很大, 来往船商逐渐增多, 带动当地各行各业也广设门面, 开张经营, 更吸引着湘、鄂、川、陕商人争相到此镇经商, 运来了大批的工业品, 占领源潭市场。此时, 该镇的工商业、服务行业非常发达, 百业振兴, 经济活跃。” (2)

“清期中叶, 源潭镇靠唐河水运之优势, 振兴经济, 市场繁荣。船只可北上直达赊店 (今社旗县城关) , 建立了新的货场集散地, 给赊店带来了繁荣发达的景象, 赊店又变成了贸易重镇”, “山陕商贾又纷纷云集赊店占领市场”, 从而形成了“山陕商务集团‘大本营’。商船为了再增加航程, 建立新网点, 再次试航北上直达方城县的博望及方城县城”。 (3) 可惜的是, 便利的交通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出于商业利益的驱动, 社旗镇和源潭镇就在唐河河道中设置各种阻拦, 从而使水量减小, 最终导致商船不能通行, 商贸活动也日渐萧条。“加之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 后, 京汉铁路修通运营, 豫南货源大大转入许昌、驻马店、信阳等地。源潭经济市场由于失去水路运输的优势更加衰败。” (4)

此外, 南阳市方城县虽不直接处于唐河沿岸, 但因为它是赊旗镇上岸货物北运的必经之地, 而且历史上也有过短暂通航的记载, 所以属于由水运而兴的陆路型交通枢纽。该县的方城道“又称夏路, 是我国古代南北交通一条最重要的通道, 也是楚国由郢都 (今湖北江陵西北) 北上中原的必经之路。方城道自保安入境, 经北方城”, “渡瓜里津入南阳城北门。在南阳城又分道两路:西去经穰 (今邓州市) 至下阴南 (今湖北光化) , 汇入秦楚大道”。 (5) 至明清时期, 方城“地居天下之中, 路当南北之要, 市杂百货邸具, 五民笙歌沸入, 寰门朴地, 如是者已百余年矣”。 (6)

唐河县、社旗县和方城县的经济和文化在明清以来因水运而获得巨大发展, 汉调二黄也在此间兴起和壮大, 这又是与河流密不可分的。

“唐河二黄属于汉剧四大流派之一的襄河派, 在汉剧的形成和发展中做过重要贡献。” (7) 早在清道光年间, 唐河县就出现了汉调二黄“金”字班。此后, “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 , 岗乡大方庄村方保珠 (1860—1935) 与其长子方文合相继办了六科二黄科班。前五科为‘玉’字牌, 后一科为‘民’字牌。每科4年, 中间间隔2年, 历时32年之久, 至民国二十年 (1931年) , 因瘟疫流行、盗匪丛生才被迫停办。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年) 湖阳乡张湾村大财主赵万人办起了‘三’字牌二黄科班。之后二黄科班相继出现, 有郭滩王张营的‘香’字二黄科班, 祁仪惠楼的‘翠’字二黄科班, 城关的‘贵’字等12个二黄科班, 共计17科。这个时期, 唐河县的二黄戏已达全盛”。“唐河二黄诸科班按先后排序为:金——玉——三——香——景——宝——翠——春——德——贵——民——河。‘玉’字科班的武教师是‘徽剧’的艺人黑皮 (艺名, 真实姓名已不可考) 。此人擅武戏, 身怀绝技, 驰名豫鄂的武生赵庚辛 (‘活腿’, 因睡觉时枕腿而卧得名) 就是黑皮的私人徒弟。‘三’字牌二黄科班的文教师张传方是湖北襄阳的汉剧名角。他的徒弟李三镇 (艺名‘帽盖’, 大红脸) 被誉为‘金嗓铜音’。另有襄阳的名小生周九 (周玉山‘文周九’) 长期会班唐河, 口传身授, 使后辈大开眼界。徽、汉两剧的艺人在唐河的频繁交流, 使唐河二黄在演出技艺上得到长足长进, 并涌现出一批著名汉剧演员, 如玉刚 (二净) 、玉林 (三生、红脸) 、玉关 (七小) 、玉明 (二花脸) 、玉绪 (二净) 、三林 (大花脸) 、民翠 (青衣) 、赵小娃 (武生) 、民秀 (三生) 、天贵 (武旦) 、德先 (小生) 、李锁 (生角) 等。坤角 (女演员) 也开始走上汉剧舞台, 在‘河’字二黄科班中, 就有赵河玉 (四旦、老旦, 本名玉勤) 等四名女演员。至抗日战争爆发前, 班社和演出非常活跃, 除演出于本县各乡镇外”, 还有“近邻的社旗、方城、泌阳、南阳、新野、枣阳等县”, “一直延伸到湖北武汉, 河南许昌等地”。 (8) “抗日战争爆发后, 迫于战乱和兵役, 科班相继停办, 演出活动也被迫减少, 直到建国前夕, 二黄戏一直处于低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以源潭同庆二黄班为基础, 成立了唐河汉剧团。” (9) 唐河汉剧团中, 还有以曹云龙、曹云鹤为代表的襄樊籍演员, 与唐河汉调二黄演员共同为该地区汉调艺术的发展出力。

这段记录以充实详尽的资料展现了南阳汉调二黄在其扎根、萌芽、发展和壮大过程中与湖北汉调二黄在人员、表演、剧目、演出等多个方面无法割舍的联系。地域上的接近, 特别是水路上的便利等客观条件, 在这种交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应该是昭然若揭的。

此外, 《社旗县戏曲志》 (1) 还明确地列出了一个“湖北汉剧艺人流入南阳地区一览表”:

此表让笔者想到, 如果这种艺术上的交流仅是个别现象, 那么戏曲志书恐怕也不会特辟篇幅来专门呈现这些史实了。

(三) 白河流域南召、南阳、新野三县的汉调二黄流布、发展状况

白河发源于河南洛阳嵩县攻离山, 东南流经南阳的南召县、南阳县 (属今南阳市, 为保留参考文献风貌, 后文暂仍以“南阳县”称之) 和新野县, 在新野县翟湾进入湖北省境, 与唐河汇合称唐白河, 继续西南流于襄阳的唐家店, 至襄阳市汇入汉江。南召县、南阳县和新野县由于水运优越, 也兴起不少集镇, 它们一方面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方面也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场所。

“南阳县位于伏牛山南麓, 南阳盆地腹心”, “东与社旗、唐河为邻, 西与镇平、邓县 (今邓州市, 后文暂以原名称之——笔者注) 联土, 南与新野相毗, 北和南召、方城接壤。全县地形是西北高而东南低, 平原土沃水丰, 素称河南粮仓”。 (2) 此地四通八达, 西通山峡无碍, 东达漯、信畅通, 北便洛阳、郑州, 南畅荆、襄、武汉, 沟联鄂、豫、山、陕, 因此成为一个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枢纽。

清代的南阳县于光绪年间最早出现二黄班, 即南玉皇庙的“钦赐田”二黄戏班, 之后在民国年间不断有二黄班出现, 其中可为代表的有南阳北石桥镇周友仁二黄班 (1910—?) 、石桥北核桃园彭太家供的二黄班和库上二黄班 (1911—1933) 等。二黄戏在清末民初的南阳县出现了繁荣局面, 一些二黄戏知名演员也应运而生, 如“著名汉剧艺人刘花脸 (刘长春) 、乔才茂 (原名乔富臣, 1899年生于南阳县陆营乔营村, 卒于1966年) ”、“声震豫鄂的赵庚辛 (1885—1933) , 以及在南阳成名的演员赵恒生 (外号三只眼) 、明翠 (艺名, 真名无考) 、麻旦 (艺名) 、周九 (周玉山) 等”。“他们除了活动于本县各乡镇和南阳所属各县外, 并延伸至泌阳、襄樊、光化、武汉、许昌等地。” (3)

“钦赐田”二黄班是该县汉调二黄班社的头号代表。“钦赐田”在南阳南二十里, 南 (阳) 樊 (城) 公路两侧。该村张姓是首户, 拥有近百顷土地, 其族首张汝英尤富, 且喜爱戏剧艺术, 尤其喜爱二黄戏。光绪年间, 由张汝英为戏主, 伙同同族张钦亭、张宗州组起二黄班社, 最初从北英庄请来香琴 (须生) 、香雪 (旦行) 。清末民初, “该班又从本县和湖北、邓县、泌阳等地聘来了一些二黄班的名角:赵振国 (即赵庚辛, 武生, 外号‘活腿’、赵小眼) 、王耀旗 (红脸) 、陈亮 (老生) 、崔丑 (丑行) 、周德昌 (丑行) 、冯聚才 (丑行) 、刘长春 (即刘花脸, 湖北均县人) 、周玉山 (生行, 出自湖北某窝班, 因在窝班排行是老九, 人称周九) 、王桂花 (青衣, 与周玉山是同科, 也来自湖北, 排行是老七, 人称王七儿) ”。 (4) “该班除经常在南阳一带演出外, 还演到湖北的襄阳、枣阳和邓县、泌阳、方城、平顶山一带, 响极一时。” (5)

赵庚辛是钦赐田二黄班的台柱子。他出生于梨园世家, “其父赵小黑是著名的二黄演员, 以刀马旦见长。其兄赵大麻子是二黄班的武花脸。其生母 (姓氏无考) 知诗书且爱戏剧”。他“12岁……便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 (1) , 师从前文提到的著名武功教师“黑皮” (真名不可知, 曾在社旗“金”字二黄班、唐河二黄班任武功教师) 学艺。到15或16岁, 赵庚辛就成了二黄班中有名的武生。他两条腿都能扳挂在脖子上, 睡觉时也能枕腿而卧, 因此名响南阳。他先后搭班于潦河镇、钦赐田、石桥、社旗、方城、襄城、镇平、唐河、泌阳等数十个二黄班, 演遍了南阳、镇平、南召、内乡、浙川、邓县、光化、襄樊、新野、枣阳、随县、泌阳、桐柏、信阳、确山、罗山、武汉等几十个县市, 由此更是名振千里。“民国十六年 (1927年) , 赵庚辛在唐河县湖阳镇张湾赵万仁 (外号老秀才) 二簧 (黄) 班搭班, 随团去武汉德租界江汉剧院, 与著名红脸李三镇合演《黄鹊楼》、《康茂才挡马》、《庄王擂鼓》等戏, 功到唱绝, 轰动武汉, 受到武汉二黄界的特别嘉奖。” (2)

还需要提及的是白河的支流——湍水。它位于内乡、邓州境内, 明清时期一直通航。“乾隆《邓州志》载《湍水渔舟》诗曰:‘源水出熊耳, 东来绕邓城, 晴随烟雨敛, 渔趁野航横。’可见当时航运还是很繁忙的。” (3) 湍水的流淌, 也让沿线的内乡和邓州等地加强了与外界经济、贸易和文化的交流。

因此, 白河沿岸的南召和新野县, 镇平县的贾宋镇、内乡县的马山口镇、邓州的穰东镇、程宽埠口都缘于舟车的便利而成为重要集镇, 也都在清末至民国年间涌现出不少汉调二黄班社和演员。他们的学艺、行艺过程, 也无不渗透着与湖北、陕西汉调二黄的交流与切磋, 从而使南阳汉调二黄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极其繁盛的局面。

从清代道光年间到新中国成立后, 各县的戏班组建情况可用下页表1梳理呈现。

南阳人对汉戏的扶植和关爱是有口皆碑的, 因此四方艺人纷纷到南阳搭班, 且其中多数演员就在南阳落籍。例如汉河派余洪元传人汪洋生、陈柏华师妹陈化娇、荆河派领班人张锦华 (后任南阳汉剧团团长直到身故) 、襄河派名净陈大宝 (宝亭) 等, 都纷纷融入。汪洋生生前曾说, 他原到四川搭班, 还入“文昌会” (旦行“菩萨会”, 净行“魁星会”……) , 后回湖北到光化搭襄河班, 最后来南阳落籍不走。类似的大量实例均能力证汉调二黄在南阳地区的传播、发展之盛况, 这不仅对认识南阳地区的戏曲发展历程具有重要作用, 还有利于深入接近京剧重要来源之一——汉调二黄的发展过程全貌。以往学者在探讨汉调二黄生成和流布时, 不少人都会在“湖北说”和“陕西说”之间徘徊、纠结, 而忽视了汉调二黄在湖北、陕西、河南三省交界地的南阳地区的发展情况。本文呈现的上述资料与论述, 当对全面认识汉调、深入研究二黄具有促进作用。

三、南阳周边地区与汉调二黄流布状况

汉调二黄在河南的发展由于汉江支流丹江、唐河、白河便利的水运条件而首先在南阳地区呈现, 但这并不是汉调二黄向河南挺进的终点站。实际上, 汉调二黄在南阳扎根之后, 即开始以南阳为基地、中心, 以商贸上的水路、陆路为桥梁 (“商路为戏路”) , 以商贸集镇为散布点, 在河南境内更广的区域流传。下面即以南阳周边的驻马店、漯河、许昌和平顶山这几个汉调二黄的传播区域为例, 进一步呈现汉调二黄在河南境内的流布与发展状况。

汝宁府, 元代至元三十年 (1293年) 自“蔡州”升置而来, 治所在汝阳县 (今河南省汝南县) , 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省京广铁路线以东, 西平、项城等县市以南, 安徽省颍河流域以西。明以后, 辖境不断缩小。清初沿明制, 领二州, 十二县。清代雍正二年 (1724年) 光州升“光州直隶州”, 因此光山县、固始县、息县、商城县被划出, 此后该府领一州, 八县——信阳州、汝阳县、正阳县、上蔡县、新蔡县、西平县、遂平县、确山县、罗山县, 直到1913年才废止。 (4) 明清时期, 汝宁府“南通湖广, 北接开封, 东连安徽, 西达南阳, 水陆交通便利, 成为豫南及周边地区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其中, 该府的杨埠镇, “诚水陆之要冲, 而汝颖之咽喉也”, (5) 因此, “清末时期, 湖北、江西、浙江、陕西、山西与怀庆府的商贾, 纷纷云集驻马店地区的汝南和其他县城, 开油行, 营粮行, 办医药, 兴裁缝, 以至京广杂货诸业, 顿时商业振兴, 经济繁荣。随之, 一些外地戏班相应逐流, 使当地除罗、卷以外的地方剧种, 如梆子戏 (包山东梆子、河北梆子等) 、四股弦 (越调) 等, 也逐渐渗透驻马店地区的诸县城乡, 并在斗奇争妍中, 得以发展壮大”。 (6) 清末民初, 一方面梆子戏在这一地区有了较大的发展, 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外地剧种纷纷涌入, 其中就包括“汉调二黄”。关于汉调二黄在驻马店的班社情况, 将在后文表2呈现。

与南阳相距不远的舞阳县有一清代河南名镇——北舞渡。关于它的商业状况, 民间有谚语形容:“拉不完的赊旗店, 填不满的北舞渡。”北舞渡又称北舞镇, 位于河南中部偏南, 明清两代均属南阳府舞阳县。这里是灰 (辉) 河与沙河的交汇处, 由于便利的交通而较早地兴起。宋、金两代, 这里的交通便利更多地体现在军事方面的应用, 但经济上也不逊色。“北舞渡在经济上重新崛起和进一步发展是在清代, 乾隆年间它已成为河南重要的商业城镇之一。” (1) 乾隆时期的《舞阳县志》记载道:“北舞渡距城五十余里, 民烟稠密, 贾客列肆。镇中毂击肩摩, 负贩而喧哗者俨如城郭。洵中州巨镇, 南河要津也。”“道光六年的记载称:‘南阳之舞阳县有北舞渡, 恃水陆并进, 商贾云集, 无穷之重镇也。’此时的北舞渡镇, 经济功能已远超过县城。” (2)

据道光年间舞阳知县王德瑛记述可知, “花、煤、粮三项是北舞渡商业经营的重要内容” (3) 。仅以粮食输出为例:“乾隆二十四年闰六月至二十五年三月的九个月中, 河南各州县供输出粮食115万石, 其中北舞渡周边州县如许州及其所属郾城、长葛三州县输出达116600余石, 汝州及所属鲁山、郏县、宝丰四州县输出48200余石。这些粮食中可能有一部分是在北舞渡集中转运的。”此外, 杂货也是北舞渡商人往来贩运的大宗商品, 而这种杂货行业更多是由山陕商人经营的。北舞渡一方面位于沙河上游, 另一方面又距商贸巨镇社旗镇不远, 因此其杂货一部分是从周口溯沙河而至的, 还有一部分是由社旗转陆路运输而至的。“如道光十六年山西‘天义正记’商号在湖南购入洋糖50包、冰糖5箱、纸张500余块, 经汉口、樊城水运抵赊旗;在赊旗雇马车一辆, 牛车31辆将这批货物陆运至北舞渡;然后从北舞渡雇船运至周口, 交由天全店、天佑店等商号出售。”

北舞渡也是周口与赊 (社) 旗之间水路接运的重要过载码头, 因此运输装卸业也成为该镇的重要行业之一。由此也能看出它在商贸运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 它还将舞阳全县及其周围的叶县、郾城、襄城、临颍、西平、遂平等县都连接起来, 从而将豫中地区连接成为一个经济、文化的有机共同体。

除了水运条件优越, 南阳周边还分布着为数不少的驿站, 与驿站相伴而生的就是相对发达、便利的驿路交通网, 它使驿站能更好地发挥其传达政令与沟通各地有无的作用, 为省区之间的商品流通准备了必要的、良好的条件。豫南的驿站包括汝宁府的汝阳驿、上蔡驿、西平驿、遂平驿、确山驿、信阳驿、明港驿 (今信阳市北) , 许州的许州驿 (许昌县西南) 、临颍驿、襄城驿、郾城驿和光州的长潭驿 (光山县南) 。此外豫北、豫东、豫西也都广泛地分布着驿站, 从而把河南各区域连接在一起, 为商品的交易、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也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途径。

有了上述发达、便利的水陆路交通渠道, 再加上中原地区丰富的农产品生产, 以及平顶山汝州钧瓷、后来的平顶山煤炭、许昌禹州大型药材交易市场的形成, 南阳与周边的漯河、驻马店、平顶山、许昌等地形成了广泛而有效的经济、文化联系, 也使得汉调二黄在上述南阳周边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与发展。表2即是笔者根据《平顶山戏曲志》 (1) 、《许昌戏曲志》 (2) 、《漯河戏曲志》 (3) 、《驻马店戏曲志》 (4) 等志书搜集到的汉调二黄的班社开班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 笔者并非只是由于地域上的接近就把戏曲志中有关剧种流布、戏班开班等信息的查找工作预先限定在上述四个城市中的。其实, 笔者的搜集范围是在河南全省内, 但查阅大量的县、市戏曲志和地方文史资料后, 笔者发现汉调二黄的流布、传播区域竟与历史上有确切记载的重要的水陆路存在着高度的吻合。作为一个研究过程, 笔者认为这一点还是有必要交代清楚的,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而且, 从目前梳理的信息中可以明显看出, 上述的平顶山、漯河、许昌、驻马店四地市的汉调二黄班社虽然在出外演出、人员流动方面显示出了更为密切的联系, 此外也与南阳地区有一些交流, 但若跨越省界, 说到与湖北省的联系, 则基本上没有了。这与南阳地区班社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 这也完全符合地理位置近即交流频繁这一常见规律。另外, 平顶山等四地还有一点与南阳形成鲜明对比, 那就是:随着民国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以豫剧为代表的本省、各地地方性剧种的兴起, 上述地区的汉调二黄衰落趋势也比南阳明显。这种现象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结语

社会学家查尔斯·科利认为, 传播是“人类关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机制, 是一切智能的象征”和“通过空间传达它们”以及“通过时间保存它们的手段”。 (5) 由此可见, 传播是人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是文化的创造者、持有者——“人”表现、展示、实践自我的必要手段。在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传播过程中, 传播方式、传播途径和传播媒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缺少哪一方, 都无法最终实现“传播”。因此, 本文以南北文化接触、交融、碰撞的重要地区——河南南阳为空间范围, 以资本主义萌芽、商贸活动兴盛的明清时期为主要时间区段, 以汉调二黄在该地区的扎根、传播的重要途径——汉江支流, 以及汉调二黄在该地区的主要传播媒介——班社与艺人为主要研究对象, 进行了音乐传播视角的传统戏曲研究。当然, 该研究仅是一个开端, 因为除了艺人、班社等方面的密切关系外, 南阳及周边地区汉调二黄与湖北、陕西的该剧种在剧目、行当、唱腔、板式等方面也还存在诸多联系。由于篇幅限制, 相关梳理与研究工作将另文详述, 这里不再展开。

摘要:汉调二黄作为京剧的一个重要艺术来源与前身, 作为西皮、二黄腔合流的重要标志, 其相关的渊源、流变、特征等问题一直备受学界的关注, 但到目前为止, 其中很多方面还存在有待解决的疑问。本文以学者们以往较少关注的、有汉江重要支流密布其间的南阳及其周边地区的市镇为研究范围, 以汉调二黄在其内的发展、传播为研究对象, 以南阳地区三条重要的汉江支流——丹江、唐河与白河对于该剧种传播过程的作用为主要研究内容, 尝试对汉调二黄的这一重要流布、传播区域的相关历史状况做全面、系统的梳理与分析, 从而论证这一地区对该剧种的发展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并试图说明河流在汉调二黄的广泛传播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 篇9

■李军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在当前全球化大潮冲击下, 西方强势文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形成巨大冲击。面对充斥着平庸、千篇一律的建筑形式的现代城市, 人们渐渐意识到建筑与城市的本土特色缺失以及地区风格雷同等问题, 及其造成的地方文化的衰落与历史文脉的断裂。面对种种问题, 在今天中国的快速发展建设中, 我们应该深入研究我国形式多样的优秀乡土建筑, 挖掘本土建筑文化传统, 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弘扬地域文化,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城市与建筑。

一、地区主义研究概述

地域主义建筑思想最早可追溯到1937年刘易斯·芒福德于加州所说的:“海湾地区建筑形式”是一种“现代主义的具有本土和人文的形式”。1957年, 英国著名建筑师斯特林在《论地区主义与现代建筑》一文中, 更明确地提倡“地区主义”, 主张“考虑现实技术和现实经济”的“新传统主义”。1964年, 鲁道夫斯基主持了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展览, 同年出版了《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 成为引发建筑学术界重新认识“非主流建筑”的经典著作 (图1)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际建筑界提出了“全球——地区建筑” (Global Architecture) 的概念。今天, 全球范围成功的建筑实践非常多, 比如伦左·皮亚诺设计的特吉巴欧文化中心 (图2) 及德国的生土建筑实践 (图3) 。

亚洲的日本十分重视发展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 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丹下健三设计的香川县厅舍、仓敷市厅舍, 都通过清水混凝土, 将现代功能、技术与日本传统的木结构建筑特征较完美地结合起来。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 现代地域性建筑的主要特点表现在适应当地气候与重新阐释当地传统建筑文化上。如以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为代表的“生态热带建筑”思想及其设计实践。南亚地区以印度为代表, 其地域性建筑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结合气候的设计;二是采用当地建筑材料;三是注重当地文化。查尔斯·柯里亚是印度现代地域建筑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 印度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印度的自然气候与文化条件。

二、中国民居建筑研究

中国民居研究, 早期只是单纯地对现存的民居建筑进行测绘调查, 从技术、手法上加以归纳分析。而对传统民居所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因素、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以及使用人的生活、习俗、信仰等对建筑的影响等方面较少涉及。20世纪80年代以后, 民居研究从单学科研究进入到多方位、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关注的范围也从建筑层面上升到村落、聚落层面。

由于中国南北气候差异悬殊, 材料资源又存在很多差别, 加上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审美要求, 形成了我国传统民居鲜明的民族特征和丰富的地方特色。今天的地域建筑创作可以从传统民居中汲取最直接的原始资料、经验、技术、手法以及某些创作规律。

三、中国地域建筑创作实践

如何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建筑, 一直是中国建筑界所关注的重要课题。20世纪50年代, 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继承主要体现在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局部符号嫁接或简化应用到建筑中。如北京火车站、民族文化宫、中国美术馆、民族饭店等建筑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作品。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可以明显地看到很多活跃的建筑创作实践:福建武夷山庄, 体现武夷山“碧水丹山”的独特风貌并使用地方材料和当地民居的建筑做法;仪陇朱德纪念馆、四川九寨沟宾馆、临潼华清宾舍等建筑体现了当地民居建筑的诸多特点;新疆地区则主要体现在民族形式向地域性转换, 如吐鲁番招待所拱结构屋面上覆以黄土, 冬暖夏凉;北京菊儿胡同住宅改造, 延续以北京四合院民居为代表的有机更新。

近些年, 有一些建筑师在对中国本土建筑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投身建筑实践, 创作出一批极具乡土韵味与现代气息的建筑作品, 如九寨沟国际大酒店、深圳万科第五园、云南昆明“土著巢”、西藏阿里苹果小学、甘肃毛寺生态实验小学 (图4) 等。

四、地域建筑创作的几点思考

回顾中国地域建筑的创作历程, 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实践是对传统建筑“形”的抽象与摹仿。如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 将中国传统园林、庭院及中国传统民居部分符号成功运用到现代建筑中;齐康设计的河南省博物馆以覆斗形的宋陵为原型, 并对中国远古时期的建筑特征进行了抽象化运用。但在探索各地域乡土建筑的文化内涵、精神特质及营建技术等方面地域建筑创作实践仍然较少。

当前, 中国地域建筑创作应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1.对传统建筑中的哲学思想与精神内涵的把握与传承

传统建筑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中合”的文化精神内涵其实是传统建筑的气质与灵魂所在。在今天的建筑创作中, 如何很好地透过表面的形式去理解和把握传统地域建筑的内在空间特质是我们每一个建筑师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这要求我们立足于特定的城市肌理、聚落环境以及建筑空间构成, 探寻其空间生成的内在成因, 以达到建筑与环境之间及建筑空间本体与传统空间的默契。这对建筑师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

2.对传统营建技术与地方材料的创新再利用

市场经济大潮中, 建筑已经成为一种产品, 形成一种快餐式的建筑文化, 忽视了使用者的情感需求。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及先进建筑技术是现代建筑的标志性特征, 但是对于今天中国的广大乡村地区, 这种建设模式并不适宜。传统材料给人的生命活力与人性的温暖是我们今天很多现代材料无法做到的, 而传统营建技术更是经过千百年实践检验逐渐选择的本土适宜技术。乡村建筑必须强调传统营建技术的更新发展及地方建筑材料的创新性利用, 不断总结、研究传统营建技术与地方材料, 并与现代技术结合, 使营建技术、材料、使用功能与艺术达到和谐统一。

3.对传统建筑朴素生态观、生态思想的总结提炼与继承

传统村落建筑的选址、规划布局和营造等方面所包含的朴素生态观念, 集中体现了古人的生态智慧, 不断研究与发掘中国传统建筑的生态思想和手法, 学习其中适应地方气候的原理、模式和方法, 可以为发展、运用并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地域建筑提供启迪。

五、结语

研究乡土建筑有助于我们认识古人的生存智慧与营建智慧, 更好地建设我们生存的家园。对于当前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 加大乡土建筑研究, 推进地域建筑创作, 推进建筑的地区化、本土化, 无论从文化的角度、环境的角度或是建筑设计的角度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我们呼吁与环境共呼吸的建筑设计观, 提倡各种本土建筑技术的应用, 发展地区建筑, 迈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从文化生态系统的视角审视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徐洪澎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说起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实质上就是建筑的地域性问题。受到广泛认同的建筑地域性的含义是“建筑与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生态、文化传统、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之间特定的关联。”即强调建筑与特定时期地域文化的关系而非建筑或是其特定文化环境本身,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扩展视域, 从更宏观、更整体和更动态的视角研究建筑的地域性问题。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借助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人类文化的新兴学科。如同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建构基础一样, 文化生态系统是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核心。文化生态系统由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共同组成, 涵盖了人类生存的整个文化环境。文化生态是指“一定时期、一定社会文化大系统内部各种具体文化样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方式和状态”其核心含义有两点:一是强调文化类似于生命体, 是动态发展演化的;二是强调这一生命体在整体环境中的互动关系, 这是文化动态发展演化的原因。具体到建筑文化, 建筑的地域性也是强调建筑文化的动态发展, 以及建筑与其所处环境中文化要素的相互关系, 这说明建筑地域性与建筑文化生态的核心含义是一致的。经过文化生态学学者的研究, 已经探明了文化生态系统的一些基本规律, 借助这些规律, 至少可以对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关系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形成较确定和清晰的认识。

首先, 传统民居是地域文化生态系统的要素和载体, 其表现要依赖于地域文化生态系统的状态。文化生态学中文化要素和文化生态系统整体的关系是统一、不可分割的。要素是整体的基础, 整体相对于要素居于支配的地位, 是系统的主导, 对其内部构成要素具有制约性, 即系统中要素自身的属性和功能并不完全由其自身决定, 更主要是受到整体的制约。任何地域的传统民居都是当时地域文化生态系统的景观表现载体, 其建筑空间效率的高与低、建造形式的美与丑、建造工艺的好与差都是由当时地域文化所主导, 反映的是整体文化生态系统的状态。东北民居形体方正、造型简单、工艺粗糙、材料廉价就是由气候寒冷、地域偏远、经济落后等整体地域文化特征决定的。时至今日, 东北大部分新建乡村民居的文化品味和个性特征依然不强, 这也是由当前东北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特点所决定的, 不是光靠几个建筑师的精心设计, 或是政府的经济扶持等措施就能够改变的, 必须依靠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建设来推动乡村民居的发展。

其次, 特定区域的文化生态系统与其他区域系统之间存在文化能量互换, 传统民居文化也会受到其他地域建筑文化影响。一方面, 文化底蕴越深厚、文化活力越强的文化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 民居文化对其他地域建筑文化影响的抵御力就越强, 相反若系统的稳定性弱, 就很容易受到其他地域建筑文化的冲击。当前保存较好的、个性特征突出的传统民居大多是因为自身文化生态系统一直具有相对较强的活力, 有足够的外来文化抵御力, 保证了其发展的连续性。如徽州民居、北京民居等。另一方面, 先进的民居文化拥有较高的文化势位, 相对落后的民居文化处于较低的文化势位, 当两个文化生态系统存在文化传播途径时, 势位高的建筑文化必然向势位低的建筑文化传播, 传播的程度将由两者的势差和传播途径决定。一些文化势位不高的传统民居因为自身文化生态系统的封闭性, 也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比如刚解放时黑龙江鄂伦春等民族还有“仙人柱”这样的简易民居, 但随后由于和先进文化的交流增多, 这种民居很快就消失了。

第三, 传统民居是地域文化生态系统动态演变的结果, 对其保护必须适应文化动态发展规律。文化生态学研究认为系统整体的稳定性都是相对的, 而变动是绝对的, 系统随时间不断发生着运动, 系统中的结构总是要被打破, 由新的结构所代替。系统与环境或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是系统内部保持必要活力、相对稳定而又不至僵化的必要条件。系统的动态性决定了对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关系的研究需要动态地考察其过去、现在和未来, 不但要从共时态认识其文化系统处于相对稳定时的状态, 而且要从历时态考察文化生态系统的发展性, 揭示其动态发展变化的根源及其规律, 据此采取符合系统发展规律的有效措施。如对待当前的传统民居, 一味的片面保护或是拆建都未必是正确的做法, 应该根据当前文化生态系统的特征, 采取适合的办法使这些传统民居发挥最大效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这些传统民居更好地传达地域文化, 实现更健康的发展。

传统民居和建筑地域性的问题是建筑理论永恒的话题, 上文只是概述文化生态系统的理论对廓清传统民居和地域文化关系的作用, 在范围和深度上都只是泛泛而谈, 这方面真正的研究还需要不断扩展和深入。

闽文化对福建传统民居的影响

■戴志坚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教授

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传统民居学术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建筑学会生土建筑分会副会长

福建传统民居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沉积而形成的居住建筑模式, 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闽文化与福建建筑文化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

一、闽文化特征

1.多元性

闽文化的主体是多元的。纵观福建文化的发展历程, 闽越文化遗风、中原文化传入、宗教文化传播和海外文化冲击是其形成的主要源流。

福建古为闽越地, 秦汉之前, 百越文化在福建占有重要地位。闽越人喜欢濒临江海居住, 其住屋形式应为干栏式。

中原文化的传入是闽文化覆盖层中最厚的一层。据考证, 中原汉人曾四次大规模进入福建。一是西晋末年的八姓入闽, 二是唐初陈元光开发漳州, 三是唐末五代王审知治闽, 四是北宋南迁。此外, 从永嘉之乱前至明清, 都有中原人士陆续入闽定居。入闽的移民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 加快了福建的开发和进步, 土坯土墙住宅就是中原汉人带进福建的。另外还有不少闽人北上访学, 也将中原文化带回闽地。现存的福建传统民居, 既有北方盛行的抬梁式木构架形式, 又有南方普遍采用的穿斗式木构架体系, 许多中原地区已经失传的构架和构造做法在这里得到延续。在平面布局上, 既有三合院、四合院等中原传统建筑形式, 又有土楼、土堡、竹筒屋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 呈现出多元建筑文化并存的现象。但是不管传统民居的形式和风格怎么演变, 依然保持着中轴线对称、院落组合、木构承重体系和坡屋顶等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共同特征。

五代时由于王审知父子崇尚佛教、道教, 佛道文化在福建影响广泛。福建一些著名的佛寺、道观都是在唐及五代时期创立的。伊斯兰教在唐中叶由海路传入泉州, 宋元时有数万阿拉伯人云集泉州。穆斯林后裔在泉州生息繁衍, 建造了我国最早的清真寺, 留下了安葬伊斯兰先贤的灵山圣墓。基督教在明代传入闽北, 并向闽东、闽南发展, 基督教建的教堂、学校、医院几乎遍布全省各地。福建的民间宗教颇有影响, 尤其是宋元前后的民间造神运动, 造就了妈祖—林默、临水夫人—陈靖姑和保生大帝—吴等神, 至今在福建民间仍有广泛影响。祀奉妈祖的天后宫是福建宫观建筑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海外文化的冲击主要来自国际贸易、外商定居闽地、闽人越洋后回归故里等方面。福建东濒海洋, 深水良港星罗棋布。福州的马尾港、泉州的后渚港、漳州的月港、厦门港是四大古港。海上交通的便利扩大了沿海地区与海外商人的贸易往来。随着海外交通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 他国的文化风俗、民情信仰便逐渐与福建文化融汇渗透在一起。在闽南, 各类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应运而生。

2.地域性

在福建, 不同方言区的文化存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性。自然环境和方言是造成地域文化千差万别的主要原因。福建素有“东南山国”和“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境内山岭耸峙, 丘陵起伏。在两条河流之间往往有高大的分水岭阻隔, 所以住在同一流域的人们在社会、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也都显示出某种独立性。不同时期的汉人南迁, 带来了中原不同时期的汉语言, 在不同定居地与当地土语相融合, 形成了福建3大方言群、16种地方话和28种地方音。由于北方移民的迁移时间、路线、定居点各不相同, 历史上长期交通不便, 各地域之间交往甚少。纷杂的地方方言与各自文化传统的差异造成文化交流的隔阂, 形成了闽文化风格各异的基础。

福建各地的传统民居同样表现出地域性特点。如流行于闽西、闽南山区的土楼和流行于闽中山区的土堡都是防御性建筑, 但在结构、布局等方面存在差异:土楼防卫区与生活区合为一体, 外墙为承重墙并连接其他建筑;土堡以防御为主、居住为辅, 堡墙不作为建筑的受力体, 外围的木结构体系独立存在。又如, 土楼根据所处区域可分为闽南土楼和客家土楼, 虽然它们同被学术界称为“福建土楼”, 在外观造型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在平面布局等方面有所不同,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闽南土楼多采用单元式布局, 以满足家庭私密性的需要;客家土楼则采用通廊式布局, 以更好地适应聚族而居的要求。

3.融合性

闽文化并不是封闭的地方文化。无论是历史上, 还是近现代, 它都广泛吸收海内外的优秀文化, 同时把自身文化传播到各国各地。尤其是闽台文化的交融, 是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福建和台湾一水相隔, 许多学者将闽台同划为一个文化区。福建和台湾都是以中原南徙的移民为主体而建构起来的社会。稍有不同的是, 中原移民南徙入闽, 至宋代已基本完成;台湾则是自明末清初开始, 才由南徙入闽的移民后裔再度大规模迁入。在台湾汉族人口中, 福建人约83.1%, 其中闽南人占绝大多数。福建人移民台湾, 大多是以姓氏宗族聚族而居, 或是以同府同县同乡聚居一处, 因此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祖籍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如闽南话成了台湾的主要方言;妈祖、保生大帝、清水祖师、临水夫人也是台湾同胞信奉的神。

闽台民居的建筑形式极其相似。台湾的许多深宅大院完全模仿祖籍地民居, 而且木材、石材、砖瓦等建筑材料大多是从闽地运送来的, 工匠也是从中国大陆聘请来的。清光绪之后至21世纪初仍有不少漳、泉名匠师应聘抵台, 亲自施工或授徒。台湾各地传统建筑的结构、风格大致反映着移民祖籍地的建筑特色。其建筑流派可分为闽南派 (泉州派、漳州派) 、客家派, 个别的还有潮州派和福州派。

二、福建各区建筑文化

1.闽南民居—海洋文化

闽南人具有敢于冒险、勇于进取的传统。人多地少的现实促使闽南人以其面临大海的自然优势, 从海上向外发展谋生。海上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使闽南民居明显地刻上海洋文化的痕迹。如泉州民居用红砖砌成多种图案, 创造出绚丽多彩的红砖文化, 这与古代伊斯兰建筑手法相通。闽南一带大量的中西合璧建筑的存在, 也证实了海洋文化的深层影响。

闽南民居从地域上可分为泉州、漳州两大匠派。平面格局大多是以“三合天井”型或“四合中庭”型为核心, 向纵、横或纵横结合发展起来的, 在城镇人口密集地区还演变出“竹筒屋”的特殊形式。出于防卫的需要, 乡村修建了土楼、土堡。泉州民居“出砖入石”的墙面独具特色, 惠安石雕精美异常, 精巧的砖雕、木雕、泥塑、嵌瓷和丰富生动的屋面形式也很有特色。

2.莆仙民居—科举文化

莆仙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特点。莆仙地区素称“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文化教育兴盛, 科举文化发达。历代世家名宦辈出, 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是他们的追求。体现在传统民居中, 受中原京城居住文化影响至深。

莆仙地区处于闽南与闽东的交叉点, 民居建筑既保持了泉州民居注重外部装饰的优点, 又带有福州官家大宅的气派和威严。县城人口密集地方不乏深宅大院, 多是纵向多进式合院布局, 具有官式建筑的气派。乡村的民居建筑进深不深, 但是面宽很大。莆仙民居的外立面竭力追求气派, 表现出明显的炫耀性。建筑细部过分堆砌, 铺满墙面的装饰使建筑外观极其花哨。外墙面采用“砖石间砌”和“红壁瓦钉”的处理手法, 既富有美感, 又经济实用。

3.闽东民居—江城文化

福州平原是北方汉民入闽后最先定居的地点之一, 中原文化传入的历史比福建其他地区长。经过唐和五代300余年的发展, 闽江下游成了以省会福州为中心的发达地区。。

闽东民居具有鲜明的江城文化特色。历代不乏达官贵人在此建宅立业, 民居建筑有较浓的文化氛围, 工艺水平也较高。纵向组合的多天井式布局是福州民居常见的布局形式, 多变的风火山墙是闽东民居最突出的外部特征。连片纵向多进式的合院民居如“三坊七巷”布局有方, 设计合理, 被誉为“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在民居内部装修上, 制作精良, 雕刻生动, 构图活泼。在外墙材料上, 福州民居采用“城市瓦砾土”, 福清民居采用“金包银”, 可谓匠心独具。

4.闽北民居—书院文化

闽北是中原文化最早到达的地区。两宋时期闽北经济繁荣, 文化发达, 人才辈出。特别是朱熹在闽北讲学数十年, 使闽北成为理学中心。当时闽北书院如林, 学者如云。后因明清开发沿海, 重心南移, 闽北相对落伍。闽北盛产木材, 民居至今沿用木作穿斗木结构。

闽北东片民居建筑以南平为中心, 有合院式民居、干栏式民居、天井式民居、虚脚楼民居等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闽北西片建筑以武夷山为中心。这里是朱熹讲学、述著之地, 大型多进合院式民居常设有书院或读书厅, 体现了理学之邦的书院文化传统。闽北山区的民居多为两层的“高脚厝”干栏式建筑, 达官贵人则盖“三进九栋”式的青砖大瓦房。规划水平甚高的村落布局、丰富多彩的马头墙、工艺精湛的砖雕艺术、厚重朴实的生土夯筑墙体等, 既是闽北民居建筑的成功经验, 也体现了闽北民居深厚的文化底蕴。

5.闽中民居—山林文化

闽中是福建开发最晚的地区, 闽中移民大部分是闽北移民的分支。这里青山长绿, 植被多样, 宜于农耕。但由于谷地狭窄, 水陆交通不够畅通, 与外地交往历来比较困难。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 养成了闽中人知足长乐、眷念故土、安土重迁的小农经济思想。体现在建筑风格上, 形成传统民居外观纯朴、不求奢华、讲求实用的山林文化气质。

闽中区地处福建腹地, 各种文化成分混合交融。加上外地移民众多, 带来了各自原住处的建筑文化, 因此呈现出多元建筑文化现象。闽中传统民居的主要类型有“一明两暗”、“三合天井”、“土堡围屋”和“连排屋”等。“土堡围屋”由四周极其厚实的夯石生土的“城堡”环绕着中心合院式民居组合而成, 是闽中民居的一种独特形式。因地处林区, 木材在民居建筑中得到广泛运用。

6.客家民居—移垦文化

福建的客家人主要居住在龙岩市。客家人和闽海人一样都是南迁的中原汉人, 入闽之前已经历了数次大动乱。在饱尝颠沛流离的痛苦之后, 客家人更加巩固和加强了宗族、家族观念。“逢山必有客, 无客不住山”是客家移垦文化的写照。团结和奋进是客家精神的核心。

福建客家民居最具有神秘色彩和引以为豪的是土楼。福建土楼以神奇的聚落环境、特有的空间形式、绝妙的防卫系统、巧夺天工的建造技术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闽西客家聚居区有一种被称为“九厅十八井”的合院式建筑, 是按照客家原籍地北方中原一带的合院建筑形式, 结合南方多雨潮湿的地理气候环境而构建的, 同样适应了客家人聚族而居、尊祖敬宗的心理需求。

三、关于传统民居保护的几点思考

1.传统民居是在千百年文化沉积和淘汰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优秀的传统民居既有历史和文化价值, 又有实用和艺术价值。现存的以明、清两代为主的福建民居, 不仅有聚族而居、粗犷雄伟的土楼、土堡, 也有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尚书第”、“大夫第”、“进士第”、“九厅十八井”等大型府第, 更有许多坐落在山坳林间、点缀在幽谷溪畔、建筑布局活泼自由的民间小舍, 还有不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和谐、空间布局富有变化的民居建筑聚落。福建民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施工, 显示了地方建筑特色和建筑装饰手段。福建民居广泛地集中了传统营建经验而世代相传, 体现了民间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 某些独特的布局形式及营建手法, 如今在许多地区新建住宅时仍被沿袭使用。

2.来自工业化社会的挑战和来自全球化趋势的挑战, 使传统民居保护工作面临严峻形势

一是行政管理手段和文物保护意识滞后于经济发展。随着房地产开发和旧城改造、村镇改造的进程加快, 人们纷纷拆旧屋建新宅, 传统建筑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二是建筑创作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脱节。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 生搬硬套、简单抄袭、粗制滥造等现象比比皆是。于是, 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村落和典型民居建筑越来越少, 渐趋消亡, 一些假古董却浓墨登场, 千篇一律、缺少个性的新民居更是四处崛起。这些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有识之士的忧虑。

3.文化是动态的、发展的, 永远处于延续、创新的过程中

传统民居根植于农业文明, 不可避免地带上时代痕迹。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期, 传统民居必然与人们现实生活发生矛盾。如传统大家庭生活方式与现代多以小家庭居住的矛盾, 单层或二三层建筑与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矛盾, 木结构或砖木混合结构建筑与林木等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的矛盾, 建筑内部水卫设施落后与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矛盾等等。我们必须用辩证的观点, 正确审视和评价传统民居。用狭隘、封闭的心态来发思古之幽情是不现实的, 用当代甚至未来的价值观来挑剔、苛求它也是不正确的。从文化的角度我们应当尊重和保护它, 从居住现状与环境上我们必须改造和发展它。对传统民居的保护, 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继承发展,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在保护好我们引以为豪的建筑文化遗产的基础上, 创造出更值得后人自豪的、既是现代的又是传统延续的居住建筑形式,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老调新谈—实用、经济、美观与吉林省新民居建设

■王亮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

一、吉林乡土建筑的基本状况

几百年来, 吉林省境内居住着汉、满、朝、蒙、回等少数民族, 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 传统民居特色鲜明。吉林省地处东北中部, 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欠发达省份。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 民族建筑风格逐渐淡化, 形成了地域差异大于民族差异的现象。

吉林地区大量传统乡土建筑以“一”字型的2间房、2间半房、3间房为基本建筑形态, 以秫秸、柳条、木材和土墙等为材料围合成院落空间以满足充分的采光和日照。建筑密度较低, 聚落形态松散, 没有明确的核心空间。单体建筑多为单层, 其原因有三:一是经济条件制约, 楼房建造成本明显大于单层住房;二是技术条件制约, 主要是严寒气候下的楼房采暖问题;三是生活习惯影响, 即“穿土为床, 火其下”的炕居习俗。

东部为山区, 西部为平原, 是吉林省域主要地貌特征。从山区到平原, 乡土建筑就地取材, 建筑材料从木材、草坯、土坯到砖石等, 具有突出的地域特色 (图5图7) 。

二、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存在的问题

为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 吉林省政府编制了《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 并选择部分地区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 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指引下, 吉林省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化开发与乡村经济的矛盾

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 由于吉林省乡村地域广袤, 农村经济尚不发达, 实现城市化开发所需的市政配套设施在一定时期内还无法提供给广大农户, 如给水、排水、燃气管线等, 尤其以排水和供暖矛盾最突出。个别地区农民抵制厕所入户, 主要原因是水压和排水问题难以解决。水压不足使卫生洁具成了摆设;以渗井方式为主的排水方式对地下水构成的污染不能解决。在广大农村住房中, 火炕还是主要采暖方式, 这直接影响厨房、居室的形态。在集中供热无法实行的条件下, 城市住宅中的床居模式、会客模式、就餐模式都受到限制, 尤其是在严寒的冬季, 大多数居住行为主要还是在温暖的火炕上展开。虽然集约化是村镇发展的大趋势, 但吉林省距城市化开发还有很大差距。

2.新材料应用与整体设计的矛盾

在吉林省已经建成的示范农居中, 出现很多节能环保的新材料, 如稻草砖、秸秆砖、蜂窝混凝土等。调查显示, 示范效果不佳, 推广前景黯淡。究其原因一是经济因素。新材料的造价至少要高出传统的红砖1/3以上。以在城市中广泛应用的节能外保温苯板复合墙体为例, 对3间房的农村住宅 (约90m2) 墙体外保温后将增加近1万元的成本。对6万元左右成本的农村住宅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其次新材料应用受限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整体设计, 如基本的结构体系、配套的构造体系、便捷的营建体系等。对一栋建筑而言, 建筑材料虽然重要, 但毕竟只是“点”, 结构体系与营建方法才是“面”。目前新式农居体系的研究还极不完善, 新材料的应用往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自主建设与技术提升的矛盾

乡土建筑的最大特色之一即“自主建设”。乡民们根据自己的需要、结合地方习惯和做法进行营建活动。随着社会的转型及行业分工等的变化, 传统的工匠、手艺人逐渐减少, 传统营建工艺日渐式微, 使本已属于粗犷型的东北农村住宅更加粗犷。求新、求变、追求美好时尚生活是多数农民的普遍心理需求。在营建过程中新格局、新式样、新做法的确立, 以及与地方传统的协调, 都需要对理念和技术进行更新。乡土建筑营建过程中的“低技术”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4.乡土生活模式与新农居适应性的矛盾

生活模式决定住宅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 农民传统的生活模式呈现高层次和多元化倾向。人口结构变化、娱乐方式改变、家用电器普及、新能源利用等都对传统生活模式带来影响。而传统的东西屋、南北炕的农居模式显然不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模式。人可以塑造建筑, 建筑也可以改变人的生活, 但新式农居决不是城市住宅的农村翻版。

5.标准化设计与乡村风情的矛盾

由于城市化的迅猛发展, 不分南北、不分西东, 千城一面的建设风已经刮至新农村, 不少地方出现了千村一面的趋势。以吉林省某小康示范村为例, 相同的形式、相同的材质、整齐划一的规划, 使整个新村形式呆板, 均质化。刺眼的彩钢瓦屋面、雷同的聚落肌理, 破坏了乡村原生态景观。乡土建筑的地域性、丰富性荡然无存!

6.大量的现实需求和较少的专业投入的矛盾

作为发展中国家, 农村人口众多, 每年新农居建设数量极大。现实需求要求更多的专业技术支持。而目前无论是在农居研究方面还是设计方面都处于一种尴尬局面。在研究方面, 乡土建筑更多的是基于建筑史学的民居研究, 居住建筑研究的重点则在于城市住宅, 新农居研究处于边缘化地位。在设计方面, 由于设计公司的经营性质, 在经济效益驱使下, 不可能在极其微利的农村住宅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设计师不了解农民生活, 生硬地照搬某些城市住宅格局和式样, 致使许多新农村住宅图集出版后即被束之高阁。

三、再谈实用、经济、美观与新农居建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我国提出“实用、经济以及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原则。改革开放30余年, 国民经济飞速发展, 城市建设中超规模、高品质、实验性建筑纷纷涌现, “实用、经济、美观”的建筑原则在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的脑海中似乎已被淡化。而新农居设计无疑是适用这个原则的。新农居首先要满足农民的生活需要, 即“实用”—不能成为某些官员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其次, 新农居造价一定要控制在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的范围内, 即“经济”—不能成为某些新产品、新材料的试验场;第三, 新农居要尽可能地体现地域特色, 即“美观”—不能沦为千村一面的模式化产品。因此, 吉林省新农居建设还要以“实用、经济、美观”为指导, 在延续传统、引领生活、提高品质、自主建设、技术投入等方面不断深化。

小型技术改造—如传统采暖技术改造 (火炕、火墙、地炕、土暖气) 、建筑构造改造 (屋面、地面、墙身) 、营建技术提升等。

功能空间优化—结合院落空间设计, 优化“一”字型农居内部和外部空间结构, 使新农居具备更强的适应性。

形式美化—根据各地区的传统、习俗, 提炼特色, 将地方材料与新材料、新做法相结合。努力创造大众喜闻乐见、专家基本认可的新农居风格。

建筑细部精致化—在低技术前提下, 从施工到做法使建筑细部精致化。如檐口、屋脊、山墙、窗台、外墙装饰等。

公众参与—新农居建设从设计到施工都需要有当地工匠、民众的参与, 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居无论功能、材料以及效果都更符合当地的习俗、审美要求, 并使传统营建技术做到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公众参与的效果, 各地方行业主管部门要对本地工匠进行专业培训, 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农居自主建设中的作用。

“地域文化”类试题点击 篇10

地域文化是指有地方特色的文化, 它包括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名胜、环境、风俗等方面的信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地域文化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在考试中日益得到充分的体现。综观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 极富地方色彩、飘散浓郁乡土气息的“地域文化”类试题以强劲之势进入“积累与运用”和“现代文阅读”这两大板块, 考查内容和考查形式均呈多样化的特点。

例1读下面这段文字,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漫步钱江源头, 你会感觉到山川之灵秀, 民风之淳pǔ___;步入南孔圣地, 你会领lüè___到文风之昌盛, 儒风之浩荡;翻阅古城历史, 你会看到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拤、毛滂著作丰———人与自然和xié___相融,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名城衢州, 正散发着独特的mèi___力。

(选自2009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解析试题的命题材料是一段介绍衢州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文字, 体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解答此题要正确拼读汉语拼音, 拼读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确定具体的汉字。答案:朴、略、谐、魅。

例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 请逐一进行修改 (可以调整语序, 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 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

(1) 盐河不仅是淮安的一条通海航道, 而是苏北地区的水运干线。近年来, 淮安加快了盐河航道整治工程建设, 打通了一条连接淮安和连云港的高速航道。 (2) 随着盐河航道的正式通航, 将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巨大的作用。

修改 (1) :________________

修改 (2) :______________

(选自2009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卷)

解析语段的内容主要介绍淮安的水运干线盐河。答题时要仔细阅读病句, 结合平时的积累和语感, 找出句中的问题, 在不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 将句子修改通顺。参考答案: (1) 盐河不仅是淮安的一条通海航道, 而 (加:且) 是苏北地区的水运干线。 (2) (删:随着) 盐河航道的正式通航, 将 (加:对) 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巨大的作用。

例3“吃在中国, 味在四川。”为了更好地了解成都的饮食文化, 某班组织了一次成都小吃和名菜的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走访、了解, 同学们知道了如赖汤圆、龙抄手、夫妻肺片、崇州的叶儿粑、邛崃的奶汤面等名小吃, 也知道了如回锅肉、锅巴肉片、宫保鸡丁等名菜。同学们准备在调查的基础上加强宣传, 让外地的游人更多地了解成都名小吃和名菜。

请你一起参与这一活动, 并请选择其一 (也可以是你们家乡的名小吃或名菜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然后写一则广告词或宣传语, 向外地游客推荐。

要求: (1) 所选择的必须是成都或当地的名小吃或名菜, 并能突出其特点; (2) 语言生动且有鼓动性; (3) 不能抄袭。

所选名小吃或名菜:_________

所拟广告词或宣传语:______________

(选自200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

解析这道题接近考生的生活, 同时也川味十足, 能引起考生对家乡的关注和兴趣。试题以为名小吃或名菜拟写广告词或宣传语的形式, 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颇具亲切感。所写的广告语除了要符合一般广告语的要求外, 还要注意试题中提出的几点要求:所选择的必须是成都或当地的名小吃或名菜;广告语中名小吃或名菜特点突出;语言生动有鼓动性;不能抄袭现有的广告。示例:“赖汤圆, 大又圆, 美妙好味道”“钟水饺, 好吃忘不了”“龙抄手, 吃了一碗想两碗”……

例4从下面两处景点中任选一处, 参考图片和文字资料, 为该景点拟写一则广告语, 以吸引更多游客来旅游。要求:突出这一景点的主要特点;句式整齐, 语言凝练, 富有文采。

山上有古时报警用的烽火台;有十几处外国领事馆旧址;山上的灯塔是烟台山的标志性建筑物。

中国四大名阁之一;有八仙过海的传说、历史名人游历的遗迹;常有海市蜃楼的景观出现。

选择的景点:__________

拟写的广告语:_____________

(选自2009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试卷)

解析这是一道富有浓郁地域文化色彩的试题。试题选材于烟台的两处自然景观———烟台山和蓬莱阁, 材料为两处景观的照片和景点的简要介绍。答题时, 应根据图片内容、文字资料及自己平时的积累, 拟写出能突出这一景点主要特点的广告语。所写的广告语要句式整齐、语言凝练、富有文采。示例:烟台山———汇集东方西方文化, 融合自然人文景观。蓬莱阁———登名阁, 寻八仙踪迹;入仙境, 觅蜃楼奇观。

例5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相关试题。

漫话溜索

(1) 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山高谷深、水势险急处, 往往可见以铁索、藤索或篾索连系两岸的桥, 这种桥, 即所谓“溜索”, 因它以铁索、藤索或篾索连系两岸, 也称“索桥”。

(2) 横断山河谷, 水流湍急, 岸壁陡峭, 雨季河水猛涨, 船和竹筏都难以渡江。于是, 各式各样的索桥便成了这里的重要交通工具。

(3) 溜索, 古人称“撞”。《茂州志》中“悬撞度索”和《蜀中广记》中“度索寻撞之桥”等记载, 都是先民们对溜索的描述。

(4) 最原始的溜索是如何建造的, 直到如今, 在怒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还有种种传说。流传较广的一个传说是:当初, 沿江各族民众在两岸各选一个臂力很好的精壮男子, 在钓鱼线上各拴一石头, 两岸对抛, 一旦拴着石头的两条钓鱼线在江中相钩连缠绕, 就由其中一方把钓鱼线徐徐拉上岸, 一方面固定钩连, 一方面在钓鱼线上拴好又粗又结实的藤绳, 再由另一方徐徐拉动, 最后藤绳横贯两岸, 并被固定在两岸的溜柱上, 用木棍绞紧, 即成溜索。这个传说反映了怒江沿岸各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征服自然的气概和智慧, 也说明了溜索对怒江沿岸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5) 解放前, 怒江上没有桥梁, 洪水季节, 两岸人民相互往来和运输物资无一不靠溜索。那时的溜索, 一般是用两根一头高一头低的竹篾索或藤索组成, 再架上底兜, 过溜时, 人、马都得捆在底兜上, 离岸时用力推一下, 靠“滑梆”在溜索上滑行。有时, 还得手脚并用, 沿索攀援。常常有人因滑梆和溜索出事坠入江中。解放后, 人民政府关心两岸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首先将竹溜、藤溜换成了钢丝溜, 有些溜索还配上了滑轮。与此同时, 还沿江修通了公路, 架起了不少吊桥, 交通变得安全方便多了。

(6) 如今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上, 每隔一段都有一对钢质的溜索, 一根溜过去, 一根溜过来, 都有坡度, 过溜时既省力, 又迅速。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 十来岁的小孩大多会过溜。有些靠近村庄的溜索, 逢年过节, 人们还把它当作游戏的工具, 你溜过来, 我溜过去, 欢声笑语, 别有一番风趣。

1.文章具体说明了哪些内容?

2.文章引用怒江沿岸的传说, 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文章内容, 说说第 (5) 段画线句中“无一不”的表达作用。

4.随着社会的发展, 你认为溜索在将来还有无保留的必要?请说说理由。

(选自2009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解析]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 说明的对象是“溜索”。溜索是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山谷中独特的一种“桥”, 云南地区的考生对此应该非常熟悉。这篇选文体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第1题, 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本文说明的对象是溜索, 具体说明了哪些内容呢?这就需要仔细阅读全文, 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 并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参考答案:本文说明了什么是溜索、溜索的用途、溜索的建造、解放前后溜索的变化和使用情况。

第2题, 考查的是对写作手法的分析。文章第 (4) 段主要说明因无具体记载, 对于“最原始的溜索是如何建造的”这一问题, 只得引用民间的相关传说。引用怒江沿岸的传说, 表明溜索的历史久远, 说明了最原始的溜索是如何建造的, 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反映了怒江沿岸各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征服自然的气概和智慧, 也道出了溜索对怒江沿岸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第3题, 考查的是对关键语句表达效果的分析。“无一不”表示双重否定, 答题应围绕双重否定这一句式的表达作用进行分析。参考答案:“无一不”为双重否定, 表示强烈的肯定之意。画线句的“无一不”, 强调了解放前溜索在洪水季节是怒江两岸人民相互往来和运送物资的唯一交通工具。

第4题, 开放题, 表明态度, 说明理由, 言之成理即可。

【备考指南】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探讨 篇11

关键词:山水长廊;青秀山;民族文化

青秀山风景区位于南宁市区往东南方向约9公里处的邕江江畔,其东南方向紧接着邕江,西临青山路,北至凤岭分区,拥有4.07平方公里的总面积,其中绿地面积有2500平方米,水面面积14667平方米。由于青秀山风景区所处的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自治区,在这样的背景下山水长廊在民俗民风、宗教及历史文化三方面的共同影响下所建成,民俗作为历史传承下来的社会生活形态,将影响着区域内人的思想和行为,而这种行为及其表现形式为青秀山山水长廊的建设提供了思维空间。

一、青秀山山水长廊的特点

青秀山山水长廊原名为广西山水长廊,是广西南宁青秀山景区的主要景观建筑,廊宽3-4米,全长618米,是广西目前最长的长廊,其位于青秀山风景区壮锦广场与中国——东盟友谊园之间。长廊两侧栽植了各国名树香花异草,且堆砌着具有岭南特色的奇石,在给长廊增加一定特色的同时,也为游客对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了解提供了开阔的视野。长廊整体建设以木结构为主,建筑形式融合了广西侗族建筑与岭南建筑风格,展现了八桂大地独特的民俗风情。

(一)山水长廊的功能特征

为了突出山水长廊的功能特征,在传承侗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同时,且增加建筑的一定使用性。长廊首尾的广场设计为游客拍照留念提供了更好的纪念性背景。长廊借鉴的侗族建筑风格,使游客对广西民族建筑特色有了更深的理解,内部设置美人靠座凳,在构建美好环境之时,给游客提供了歇息乘凉的休闲区域。在长廊一端的广场中央放置着一座九龙戏珠的雕塑,游客可在此进行拍照留念,广场上陈设着东盟各国代表性的标志性神兽雕像,让来自各地方的游客对东盟各国有了更深的了解与感知。长廊另一端的广场地面上采用具有装饰性的民族图案进行铺装,为长廊增添了一定民族文化特征,同时给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为长廊增加一道亮丽的景观。

(二)山水长廊的结构特征

山水长廊结合侗族风雨桥与鼓楼的特色建筑,其成就代表着侗族木构架建筑的工艺水平。长廊是集桥、廊、亭于一体,采用穿斗式建筑体系,皆以樟子松衔接而成,体现了风雨桥高超的建筑技艺。屋檐造型丰富多变,四角攒尖、悬山、歇山皆有使用,甚有复杂者为数道重檐的歇山顶,正中的桥亭总比其它的部位处理的稍微隆重和丰富,形成了对比突出重点。长廊顶部采用陶制仿古瓦,内部地面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花岗岩装饰构件,其两侧的无障碍通道设置龙凤浮雕、福禄寿纹案、玄武龟涉水等装饰,增加了长廊浓厚的文化气息。长廊采用了粗大的杉木组合作为托架的梁式木桥,托架有三层,架在台墩上的一层以横木和木墩做垫,9根圆木排开架在其上。在伸出的端部开槽部方木横贯,用木钉锁住,防止圆木滚滑,第二层也用横木垫上,第三层则用较长和粗大的杉木横架在第二层上连接了台墩。横梁上设置了垂花柱,增加了一定的民族文化气息。

(三)山水长廊的装饰风格

青秀山山水长廊采用三江侗族的民居建筑设计风格,且沿用岭南园林的风格设计,灯笼和彩饰作为装饰。长廊两边有着形态各异,装饰性极强的漏窗,漏窗的设计将外部的景象与内部空间进行分割,以画框的形式呈现在游客视野中。长廊内部的隔断上张贴东盟国所涉及到的不同国家的特色菜式,及著名风景区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的建筑装饰图案,在一定程度上,其装饰风格促进了游客对当地文化的认知与了解。

二、山水长廊的价值体现

(一)文化体现

山水长廊不仅具有一定的当地文化特征,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对东盟各国文化的展示空间。整体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式风格设计,游客进入具有传统文化的青秀山风景区,进一步感受到山水长廊建筑独特的深厚文化底蕴。长廊内部的廊架上张贴着不同国家的美食、风景区、标志性建筑物等不同代表当地特色的文化艺术画面,并且吸引着来自不同国家游客的眼球,增加游客对各国的文化艺术有一定的了解。长廊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点不仅对当代人有一定的影响,并且是作为一个历史时代的文化标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二)艺术体现

山水长廊整体建筑外观呈现一定的曲折性,具有曲径通幽的特点,游客在长廊内部进行游览的过程中,长廊外部的景象清晰呈现在游客视野中,能够为游客降低视觉疲劳。长廊内部梁柱彼此之间进行有序的穿插设置,使长廊更加稳固的屹立在南宁青秀山景区中,过道通过间接性的台阶进行有序的铺装设置,增加长廊内部空间的错落性、趣味性,长廊的艺术气息为风景区增加一道亮丽的景观欣赏区。

(三)经济体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业的需求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青秀山山水长廊的中式建筑风格特色,吸引了不少游客的观光,为青秀山景区增添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长廊对面设置了可供游客进行消费的商店,进一步提升了长廊的知名度与经济效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青秀山山水长廊的建筑特色,在体现当地浓厚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的的同时,给景区增加了一定的艺术气息,给游客带来了一定的欣赏价值,为青秀山景区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山水长廊的创新设计,是游客对民族文化赏心悦目的场所,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给青秀山整体景观增添了魅力。

【参考文献】

[1](美)古德.国家公园游憩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3]廖明君.壮族自然崇拜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4]吴浩.中国侗族建筑瑰宝:鼓楼·风雨桥[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

河南地域文化 篇12

一、地域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地域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地域文化为特定区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而我们通常所指的地域文化大部分为狭义, 即当地人们创造的精神文化, 包括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及道德情操等。地域文化作为当地的精神核心, 是祖国文化在当地的本土化表现, 具有深刻的历史底蕴与鲜明的地域特色, 对当地的各项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地方文化建设是促进地域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作为地方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

二、传承开发地域文化服务地方文化建设

(一) 地域文化深刻地方文化的内涵

不同地域文化之间和而不同,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存共荣, 在形成自身特质的同时推动当地文化的有力发展,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 地域文化能够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因此传承并开发地域文化对丰富地方内涵有着重要意义[2]。传承地域文化首先需要培养当地人对当地文化的自信, 深入理解地域文化的特质, 并掌握其深刻内涵, 从而为地方文化建设奠定理论基础;在掌握地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 需积极运用于当地文化建设中, 包括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及道德情操等, 结合当地文化的发展实际进行批判性继承, 从而实现当地文化内涵的丰富。

(二) 地域文化丰富地方文化的表现形式

不同的地域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 如赣南的采茶戏, 安徽的黄梅戏, 海南的琼剧等, 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都蕴含着地方人民的智慧, 并传达着地方文化的精神认同感, 而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更能有效的丰富地方文化的表现文化, 推动地方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地域文化中的社会文化现象最能体现其区域性, 其地方音乐、地方戏曲、地方歌舞及民间绘画等, 都属于地方文化的瑰宝。地域文中的风俗文化是地方生活的文化表现, 包括方言、节日习俗、婚丧礼仪及宗教信仰等, 同样属于地方文化的多彩表现[3]。

(三) 地域文化推动地方文化的遗产弘扬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某一特定区域在特定历史时期中的独特艺术成就, 其最大特点在于与当地的生产方式及地理环境密切结合, 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与鲜明的文化特性, 属于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因而弘扬当地的文化遗产是地方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进行文化建设时, 应加强对地域文化的开发, 充分发掘并弘扬地域文化遗产, 做好对地方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并对古民居、古村落、古祠堂等文化遗迹进行保护性开发, 以实现地方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从而实现地方文化建设的持续有效发展[4]。

(四) 地域文化促进地方文化的创新改革

创新是推动民族与国家不断进步的动力, 在地方文化建设中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地域文化是当地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优秀文化结晶, 其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地通过创新性变革以实现时代发展的需求, 从而地域文化具有文化传承与文化引领的价值。地方文化的建设需加强与地域文化的对接, 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的丰富资源, 学习其不断创新的理念与锐意进取的精神, 培养自身的文化创新意识。在地方文化建设中, 应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并依据社会与文化市场的发展规律, 优化地方文化的资源配置, 从而实现地方文化的长远发展[5]。

结束语

地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情感, 对其进行有效地继承与开发能够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多方便利, 包括地域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思想源泉, 能够丰富地方文化的内涵;其次, 地域文化绚丽多彩, 具有形式各异的形式, 能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多样的表现形式, 从而扩展了地方文化的表现渠道。同时遗产弘扬是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而地域文化作为文化遗产的丰富结合点, 能有效推动地方文化的遗产弘扬, 且地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进取, 能有效激发地方文化的创新意识, 从而实现地方文化的实效性创新性建设。

摘要:不同地域受到区域环境、生产水平及风俗习惯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因而产生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如岭南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及齐鲁文化等, 各地域文化既相互独立又共同发展, 凭借自身的独特内涵丰富着祖国文化。传承并开发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域文化, 是促进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更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探讨分析地域文化的深刻内涵, 对传承开发地域文化从而服务地方文化的建设提出若干策略。

关键词:传承,开发,地域文化,服务,地方文化

参考文献

[1]陆丹, 黄守红.科学理解与传承地域文化——以琼学为例[N].人民日报, 2013-4-25 (007) .

[2]曹洁萍.高职院校保护和开发地域文化的对策探析[J].镇江高专学报, 2013.26 (2) :12-14.

[3]刘道湘.传承开发地域文化服务地方文化建设[J].老年教育 (老年大学) , 2013, 21 (05) :21-22.

[4]苏国伟, 王静.地方综合性大学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3 (05) :18-21.

上一篇:集群知识系统下一篇:逐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