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教育

2024-06-13|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地域文化教育(共12篇)

地域文化教育 篇1

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文化也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区域文化大系统下的地域文化正在成为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和企业开发的创意源泉。加强区域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 对于促进地方文化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 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当我打开钟文典、刘硕良主编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 (中华书局2013年版) 时, 心中一阵惊喜。一部厚重、系统、高质量的广西文化史著述终于面世了。这是广西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 是广西文化人的骄傲和喜事。

之所以对这本著作如此关切和喜爱, 是因为五六年前我在编著《广西文化图史》时深有感受。该书出版前夕我在“后记”中这样写道:“《广西文化图史》是对广西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全面盘点的第一本著作, 在对史的叙述和面的概括的基础上, 我们也尝试做了一些理论归纳。限于我们的学识和调研条件的限制, 这本书只能算一个阶段性成果, 内中的缺陷与错谬在所难免, 恳请各界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为今后群策群力编撰出更为系统、全面和厚重的《广西文化史》打下基础。”当时我深感文化研究的难度和自身学力的孱弱, 在勉力做出一本《广西文化图史》之后清楚知道还有很多不足, 期望有更为厚重和大气的著作面世。如今我欣喜地看到, 这本《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就是当时我期盼的“更为系统、全面和厚重的《广西文化史》”的模样, 且内涵更为深邃, 学术成就颇高。在学术上, 它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和总结广西几千年来的文化史实和文化成就, 内容庞大系统。开篇为“绪论”, 总论广西的环境、历史与人文,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设七章分论由先秦到清末的文化史, 是对本地文化作纵向的考察;“下篇”分十章分论山水、摩崖石刻、铜鼓、建筑、文学、戏曲、民间文学、民俗、文化带等文化类型, 对广西文化分门别类重点地作横向的论述。书前有《广西历史文化地图》, 书末还有《广西文化大事记》《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表》《广西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历代广西文化名人一览表》等4个附录资料, 书中还随文附有大量插图, 图文并茂, 增加了对文化事像的直观感受。全书以55万字的篇幅, 全面介绍了广西文化历史、景观, 夹叙夹议, 史论结合, 在大量可信资料的础上, 纵横交错地展开论述, 总结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 展示迷人的文化魅力, 构建起颇具科学性的广西文化史体系, 奉献出一部厚重的广西文化史大书, 是对广西学术建设的重要贡献。在现实作用上, 如此全面系统地总结和展示广西悠久丰厚的文化历史和缤纷多彩的文化现象, 评点其独特的文化贡献, 使广西文化以其独特魅力挺立于中华文化之林, 极大地激发了当代广西文化的创造活力和自信心, 有力地推动广西文化建设, 也给广西文化产业的运作以创意触媒, 实属作用巨大。对此我深表钦佩。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显示了作者不凡的学术功力。其取得成功的要点, 我认为, 一是运用科学正确的文化史观指导写作。书中论述广西文化的发生, 注意到广西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生成的影响, 也注意到文化交融共进的演进规律, 体现了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在“绪论”里首先论述了广西“独特多维的自然环境”, 指出“广西文化的成长势所必然地受惠于也受制于广西的地理环境”, 并肯定“地利之便所起的催化作用由此可见一斑”;接着论证了“多元共生, 交融共进”的文化发展规律, 在下篇第一章《山水》里明确论到:“广西山水又体现出丰厚的人文内涵, 互为表里, 相得益彰。怪怪奇奇而又蕴含着丰富人文积淀的广西山水, 造就了博大深厚的广西山水文化。”由此得出了一个结论:“山水与人和谐共生”。我认为, 这些论述, 是著者文化史观的要点和精髓, 道出了文化生成的根本。它体现了作者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研究对象的真正透彻地理解和科学准确地论述。这就使得该书的论述高远深邃, 发人深省。二是发掘大量文化史料, 铺垫坚实学术基石。十余位作者都是学养深厚、学业高深的广西顶尖级文化学者。他们没有停留在过去的著述上作修修补补, 而是潜入历史, 探赜索隐, 披沙拣金, 调查、整理了大量的广西文化史料, 许多材料是前人未发现而第一次使用的, 并在新发现的史料中提炼新的观点, 集成完整的文化体系。三是一些论述令人耳目一新, 如论山水文化的一组标题:“山水为人所发现与修饰 / 人得山水怡情养性 / 天人合一共生共荣”;又如论广西民族:“广西各民族人民扩大团结, 共求生存的历史壮怀激烈, 丰厚绵长。在这个大背景下来看广西文化, 其源也广, 其类也多, 其色也彰, 其神也融。归结到一句话, 就是多元共生, 交融共进。”再如论广西文化:“广西文化的特色, 以地域性、民族性、多样性和交融性为基本。前三者是原色是基础, 交融起来便更具活力和张力。而所有特色的酿育, 端赖环境与人才。”材料与观点的相辅相成, 构成了该著论点坚实, 论据新颖, 论述不虚的学术风貌, 颇为可观。四是精炼流畅的史述风格。该著作者在追求学术性、科学性的同时, 努力写出通俗优美的学术文字, 体现出了著者在追求学术性、现实性的同时, 追求学术的通俗性、可读性。深邃的学理思想、新颖的学术观点, 常常借助于才气充沛之笔流畅而出, 其中尤以“绪论”里的文字最具这一特色。例如在写广西历史人物时, 作者首先写出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历史是由人物和细节缀成的”, 接着满怀情感地写了一系列对广西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文化名人, 如在写清代重臣陈宏谋时这样写道:“我们还要特别对任过中枢宰辅、当过多处封疆大吏, 在全国广有影响, 并为经世致用, 哺育人才奋力一生的岭南大儒陈宏谋, 表示深深的敬意。像陈宏谋和其他历史文化名人这样的杰出者在广西不是多了, 而是少了, 这正是广西与其他先进省区的差距之一。惟其如此, 我们对历代先贤不能不格外地珍视。而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涵养, 一种文化。”这样的论述文字, 读来令人充满清新畅快之感, 享受阅读之乐。

该书可圈可点之处还有不少, 此处不一一罗列, 读者自可翻阅欣赏。要说略有不足的是, 个别史料文图有出入, 如第93页写到:“岭南西道是广西成为独立一级政区建置之始端, 辖域包括今广西、海南省境和广东省雷州半岛, 并节制安南都护府 (今属越南中北部) ”, 但所附地图《唐代岭南西道地图》却并不包括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另外, 下篇第五章“文学———临桂词派和岭西五大家等”写作不够理想, 只重点介绍了晚清时期的文学, 对明代文学略有回溯, 不是对广西古代文学的整体概述, 令人感觉系统性不足。还有就是有些叙述略嫌冗长累赘, 文字不够精炼;与此相关联的是有的引文过多过长, 如对清代壮族诗人谢兰的《丽江竹枝词》20首全引, 似作诗词欣赏了;一些有关民间神话传说的介绍文字也显得过详, 这些我想都是可以更精炼一些的。瑕不掩瑜,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作为一部高质量的文化史著, 无疑会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和喜爱的!

地域文化教育 篇2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本)

分校(工作站)宝鸡分校陇县教学点 专 业 行政管理

学 号 ***80 学生姓名 胡 洋

2014年 7 月

摘要:在人文地理学中,按其要素分出人种、民族、人口、社会、政治、文化、聚落、军事等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各文化在其起源、扩散的演变中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形成的文化景观。从总的来说,地理环境是文化发展的舞台,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一些文化的发展。

关键字:文化 三秦 地域结构 自然条件 思想

三秦地域文化

一、概述

三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秦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表现为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同样, 三秦文化作为一个整体, 它的内部并非完全一致, 其内容呈现出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而三秦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既是文化规律的体现, 又是秦地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结果。自然条件的作用, 使三秦文化表现为更小的相对独立的区域性, 体现为三大文化地域。

三秦文化之名始于三秦大地, 它是指在三秦大地生长、发展起来的历史区域文化或传统区域文化。不仅包括楚汉相争以后的文化, 还应包括周秦时期甚至先周时期的文化。总之, 凡在三秦大地自古以来发生、发展起来的文化都属三秦文化的范畴。三秦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不仅包括三秦大地上丰富的历史文物、文化遗存, 而且包括民俗、制度、艺术、宗教、思想、学术、哲学、伦理, 以及深层次的自然观、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二、三秦文化的地域构成

三秦大地地处祖国中部偏东靠北, 位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 39。35’。南北长863公里, 东西宽400公里, 面积约20.6万平方公里。与蒙、晋、豫、鄂、川、甘、宁等省毗邻。整个地貌以高原为多, 山地次之, 川地平原较少。

在认识地域文化时, 既要重视整体把握, 也要注意微观分析。三秦文化是在秦地地理环境作用下形成的三秦地域文化,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广义地又可把它相对分为陕北黄土高原文化、关中平原文化和陕南山地文化(或称陕北文化、关中文化和陕南文化)。秦地自然环境可分为北部的黄土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地三块不同的区域。在这三块相对隔离的自然区域里发育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它们是陕北文化、关中文化和陕南文化。陕北文化属于黄土高原文化, 是在黄土高原环境中形成并受其影响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来自北方的草原文化的影响, 具有粗犷、豪放和较为开放的特性。关中文化是平原地带的文化, 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关中三面环山, 一面向水, 地形较为封闭;又土壤肥沃, 气候适宜, 灌溉便利, 农业发达, 因而有周秦汉唐等王朝在这里建都。受其影响, 关中文化早期具有积极开拓进取精神;然国都迁出关中后, 关中文化受封闭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植根于渭河平原的封建农业的制约, 表现出更多的保守性。陕南文化是秦地的山地文化, 它除具有三秦文化的共同特性外, 还兼有长江流域文化的某些特征。三秦文化呈现出三个有一定差异的文化区域, 是直接受到了秦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三、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之中进行的, 受到了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打上了鲜明的地域印记。三秦文化也是如此, 受秦地自然条件的作用, 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是显著的, 下面我们仅从大的方面做一简略而概括的分析。(一)三秦文化早期具有开拓精神, 而后期逐渐倾向封闭保守

三秦大地地处祖国的内陆, 地形较为封闭。北部黄土高原群山环绕, 北有横山山脉, 西有子午岭, 东南是黄龙山, 另外, 向东以黄河与晋地分离, 交通极为不便。秦地南部以山地为主, 位于秦岭山脉和巴山山脉之间, 虽山清水秀, 但交通极为不便, 特别是众多山区较为封闭。关中有秦川平原, 但其封闭性则更为突出。它三面环山, 东面临水, 使关中平原与外地天然的隔离开来。而关中平原发达的农业经济使它在古代就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 不依赖外地, 进而为形成独立封闭的发展模式创造了条件。在这种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三秦文化更多的是倾向于封闭保守。

三秦文化早期受建都于关中的国家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汉唐文化的直接影响,表现出来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蓬勃朝气。在中国的历史上, 有11个政权建都关中, [5] 仅长安一地建都时间就达1225年。由于政权的建立使秦地的交通发达起来, 打破了地形上的阻塞和封闭, 以长安为中心, 进建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网络。三秦文化直接受建都关中的国家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汉唐盛世文化的积极精神如开放改革、融合纳新、开拓创新等精神, 对三秦文化产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使其在早期历史阶段呈现出来开拓进取的积极精神。例如, 司马迁出生于韩城, 他是在三秦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三秦文化所具有的开拓精神。唐代之后, 国都迁出了关中, 国家的政治、文化的中心逐渐向东、向南移动。这个时期, 三秦文化受国家文化的影响逐渐减弱, 因而发展的速度也逐渐缓慢了下来, 同时文化也不及早期的繁荣发达。与此同时, 地理环境特别是地形的封闭性对三秦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日益暴露了出来, 加之小农经济的负面作用, 使宋元以来的三秦文化逐渐走向了封闭保守。

(二)秦地的自然条件使三秦文化带有浓厚的农耕文化特色

自然条件如地形、土壤、水利、气候、资源等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 如有些地方宜农, 有些地方宜牧, 有些地方宜于发展工商业等, 而经济发展又影响着该地文化的发育成长, 这样, 自然条件通过对经济发展(经济环境)的制约而最终影响着地方文化的发展, 地方文化也因此带有地域的特色。

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 秦地的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北部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也较为肥厚, 然气候愈向北愈为干燥, 这种条件使其经济发展农牧并举, 南部以农业为主, 北部以牧业为主。关中盆地有渭河冲积形成的八百里秦川,平原地带土壤异常肥沃, 灌溉便利, 加之气候温暖湿润, 是发展农业的极佳场所。关中农业历史悠久且极为发达, 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农耕地区之一。秦地南部以山地为主, 其中也有小面积的平原地带, 为汉江等河流冲积形成。这里属于亚热带气候, 湿润多雨, 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 与关中不同, 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从总的情况来看, 自然条件决定了秦地的经济发展是以农业为主。

秦地的农业经济对三秦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使其具有了农耕文化的特色。中国古代以农立国, 重农轻商, 农业生产发达, 这种经济环境对文化产生了重要作用, 使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农耕文化。三秦文化也是如此, 具有浓厚的农耕文化的特征, 表现为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重农轻商的社会传统和务实轻虚的思想倾向等。

(三)秦地环境培育起来的三秦文化还有一种怀旧的历史惰性 三秦大地特别是关中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使中国古代许多王朝和政权在此建都, 从而促进了秦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汉唐王朝, 其开放的先进的文化直接影响到了三秦文化。三秦文化早期阶段就如汉唐文化所表现出的气势一样, 充满朝气, 充满活力, 充满生机。涌现出了像司马迁、张骞、班超、杜牧、韦庄、薛涛等心胸广阔, 才华横溢, 气质非凡, 开拓进取的伟大人物。作为地域文化, 三秦文化的早期发展是令世人注目的。然而唐代以后, 秦地经济的发展逐渐减缓, 文化的发展也不如早期的繁荣。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至少有以下方面: 一是随着国家经济重心的向东向南转移, 国都迁出关中, 关中丧失了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地位, 因而对秦地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二是关 中平原虽然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宜于农耕, 但因面积所限, 不利于大规模发展, 而秦地南北部的宜于农耕的面积也比较有限;三是战争的破坏, 不利于秦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宋元时期, 三秦地区长期处于战争前沿, 是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相互攻防的动荡地带, 这使得秦地的发展严重受阻。

三秦文化在经由唐宋时期由盛而衰的转折之后, 于是在其文化之中便逐渐孕育出一种怀旧的历史惰性。这种历史惰性是三秦文化经过历史性转折之后, 在小农经济的土壤里滋生成长的。封建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所养育出来的文化, 使人多安于现状、重土乐天、知足常乐, 即使对现实产生不满情绪, 也不会去积极努力的开拓创新, 改变改造现实, 达到理想的目标;与此相反, 更多的时候是自我在心理上消除不满, 以回想过去的满足和盛况求得心灵上的满足和安慰, 这有如鲁迅先生所概括的阿Q 精神。三秦文化的历史发展由盛而衰, 这种事实是人们在现实中无法接受的, 人们想起了三秦大地昔日的盛况, 想起了汉唐盛世的开放气象, 想起了。。长此一往, 便在三秦文化中积淀形成一种怀旧恋古的历史惰性心理。直至今天, 这种惰性心理还程度不同的存在于秦人的身躯之中, 千年帝都除留给今天人们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古迹之外, 还留给人们意识中的废都衰败倾向, 这些都是在振兴发展三秦文化中必须注意克服的问题。四.三秦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思想特征

(一)以人文为主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天人合一。从司马迁到张载, 从周秦文化到宋金元明清的关中学术, 都把人与自然看成是有机的统一体, 自然环境既能影响人生, 人生又能作用、影响于环境, 认为人有生命与灵气, 自然也有生命与灵气。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 三秦父老生生不息, 发扬奋斗精神, 创造自己的文化, 描绘自己的理想境界。(二)纳异进取的开放精神与重视实用、讲究功利的文化心理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八百里秦川地处西北黄土高原, 东有潼关, 南有秦岭, 西部与北部有连绵的戈壁和沙丘。如欲发展必须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向外开拓。历史证明, 周秦汉唐都是以关中为根据地向全国开拓并且迅速地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另外,三秦文化是在吸收中原文化、东方儒道文化、法家文化、佛教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丰富发展起来的。秦人在东进开拓的过程中, 自然地培养了重实用、讲功利的文化心态。当然, 这一思想特征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三秦文化发展的前期, 明显地表现出其开放性和积极性, 明清以来, 由于经济、政治中心的转移, 三秦文化逐渐走向了保守与封闭。(三)求实尚孔的原朴风气, 酷爱传统文化的怀古心态

秦人尚朴古有定论。从司马迁到张载都强调礼仪, 提倡务实。张载: “关中学者用礼渐成俗。”程熙则评价: “关中人刚劲敢为。”果然, 江藩在国朝宋学渊源记中评价李因笃时称到“平生尚气节, 急人之难。亭林在山左被诬陷, 因笃走三千里, 至日下泣诉当事而脱其难。性慷直, 面斥人过, 与毛奇龄论古韵不合, 奇龄强辩, 因笃气愤填膺不能答, 遂拔剑斫之, 奇龄骇走, 当时相传为快事”。所以, 秦人提倡“道不虚谈, 学贵实效”。

总之, 三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三秦文化在公元906 年以前, 曾集中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成就, 以汉唐长安为标志, 如日中天地照耀着整个世界;宋元以后, 三秦作为临制西北的军事重镇, 凭借其地理与文化优势, 仍然在历史上有杰出的贡献。三秦文化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 从史前的半坡彩绘到唐宋名人名画, 再到当今长安画派, 从工整细腻的宫廷绘画到粗犷豪放的民间绘画, 形成了既与中国主流文化难以隔断的传统, 又颇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风格, 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结合探析 篇3

【关键词】 企业文化;地域文化;企业文化本土化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也越来也激烈了,不但面临着本国企业的竞争,同时还面临着全球各国企业所带来的竞争。我国企业要想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就必须有其他企业所不必备的核心资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其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无形资源,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其企业文化的构建。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也有较大差别。企业如何使得地域文化为企业文化所用,以该地区的地域文化促进本企业企业文化的发展,是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中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 企业文化本土化的基本内涵

企业文化本土化,是指一些发展较好的跨国或是跨地区的公司、企业,他们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促进本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使本企业的企业文化适应本地区的地域文化,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使得企业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企业文化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公司,为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把本企业扩展到全球各个地区。当他们落户到所选地址之后,这些企业会招收当地的员工,那么企业给当地员工所支付的工资并不是按照该企业在本国所支付的工资标准来进行的,而是按照所迁目的地的工资水平对员工进行工资的发放,这就使[w1]企业文化本土化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拿我国来说,不同的地区的地域文化也有较大的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吴越文化,其主要特征就是“柔、雅、细”;与之相对应的是东北地区,该地区的人们相对来说就比较豪爽。那么,企业就要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地域文化,使企业文化本土化,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策略。

二、 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关系

(一)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企业在一开始建立之初,都是在某一个地域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其企业文化必然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与其创立者有着巨大的关系,创立者的性格和个性都会影响到该企业的企业文化。然而,创业者又会受其所生存的地域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在这一个角度来说,企业文化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深深的参透到了本土企业文化之中,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该地的企业的企业文化。同时,由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交流和联系的过程,本土企业文化也会受到外地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影响,这就使得本土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个性慢慢凸显出来。

(二) 载体和载物的关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潜移默化的受着地域文化的影响。当企业的财富和规模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寻求一种事业和文化上的关怀,比如说给股东、顾客和员工进行分红与关怀,这是最基础的部分。除此之外,企业必然会回报它生存和发展的故乡,比如说对企业的发源地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对该地区的教育和慈善事业做一些贡献等等。因此,从这一角度,企业文化的最终归宿就是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的发展壮大必然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

(三) 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地域文化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其往往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发展而来。地域文化包含面甚广,在短期内,我们无法发现它的变化,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发觉其与以往的不同。相比地域文化而言,企业由于员工相对较少,比较容易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企业文化的发展进程也相对较快。一个企业可以从企业形象识别、理念识别和行为制度识别这三个三个层次上去实施企业文化的变革。和地域文化相比,企业文化简单很多,因此,对企业文化的创新也相对容易。企业文化一方面继承了很多地域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对地域文化进行创新,二者有机结合。

三、 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一) 人才本土化

一个企业要进行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完全不同。因此,元企业所在地的员工的语言理解能力、文化适应能力等肯定不如本地人,企业招聘一些本地员工就显得尤为必要。人才本地化,是跨地区和跨国公司实行本土化经营中最重要的经营战略。

(二) 产品本土化

由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域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对商品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公司实行产品研发本土化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产品研发本土化,才能迎合当地人民的需求。同时,企业还可以对新产地进行市场需求调查,善于发现本地的商机,开发符合当地特色的新产品,以促进本企业在该地区发展和壮大。

(三) 营销本土化

营销目标顾客本土化和营销体系本土化是营销本土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影响目标顾客的本土化就是要开发本地的顧客,提高本地的产品需求,以达到开发本地市场的目的。营销体系本地化就是要制定适合当地地域特色的营销体系,在当地现有的商业网络和当地经销商熟悉的市场环境下进行营销,避免开发新的额营销渠道,规避不必要的营销成本。

(四) 公关本土化

不同地区的公共关系和政治权利不同,因此,公司[w2]要知道当地的公关技能。企业在建立跨国或者是跨地区的公司之前,首先得对该地区的政治状况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还需要了解该地区民众的基本状况。只有这样,公司才能知道具体该制定什么样的政策,以树立该企业的企业形象,同时,在和政府打交道时,该注意哪些问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该地可持续发展。

四、 结语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软实力,企业只有依赖其企业文化,才能获得发展和繁荣。要发展企业的企业文化,就要注意该企业企业文化该地域的地域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二者有机结合,企业才能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陈兆庆.  文化引领 知行合一 巢湖供电:推动国网公司企业文化落地生根[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11)

[2] 于金明.  努力超越 追求卓越——记刘家峡水电厂企业文化建设[J]. 中外企业文化. 2008(04)

[3] 刘丽君.  让企业文化落地有声[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0(27)

[4] 尚丽,乔婷.  浅谈地域文化对山东及江浙闽服装企业文化的影响[J]. 山东纺织经济. 2009(03)

[5] 吴朋.  关于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和谐共建的模式探讨[J]. 企业家天地. 2007(06)

高职院校地域文化教育路径研究 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地域文化教育,人文素质,有效途径

1 地域文化内涵

地域文化是指某一地域上所形成的各类文化遗存, 包括方言民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和文物遗产等, 它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 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因素等多重要素的综合作用下,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逐步孕育形成的, 具有一定的地域独特性、稳定性和传承性。

2 地域文化教育是培育高职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2.1 地域文化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现实需要

2.1.1 地域文化教育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终极目的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素质的基础上, 重点从事本专业领域和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基本上, 高职院校在教学中把掌握专业技能列为学生第一要务, 甚至出现了技能至上的倾向, 学校成了学生的技能训练场, 结果只能是培养出的学生只是有技能而无健全人格无人文精神追求的“工具人”。正如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 而非“制器”, 是培养高级人才, 而非制造“高档器材。”[1]相对于专业知识技能而言, 一个人的人文素质在一生当中的影响才是更为持久, 更为深远的。[2]目前, 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型时期, 在这个特殊时期, 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都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而地域文化教育恰恰可以适度弥补这一缺点。

2.1.2 地域文化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利益共享”

地域文化与人文素质是一种相辅相成、相融共生的关系, 这也是地域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所在。地域文化为人文素质的提升提供了丰厚的人文资源,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气和环境氛围, 在这种环境中受过熏陶的人无不领受它的恩泽。反过来, 高校内师生对所在地域文化产生亲切感, 也会自觉积极汲取地域文化的养分, 丰富提升自身人文素质的同时, 成为地域文化的参与者、宣传者和创造者, 将自己前瞻性、先进性观念传送给地域, 并以辐射形式作用于周围环境, 影响周围环境, 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丰富地域文化、传承地域文化。[2]

如何将优秀的地域文化精神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个性特征, 形成自己的文化品格和人文修养, 激发自身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是地域文化教育的目标所在。

3 高职院校地域文化教育路径探析

开展地域文化教育并非单个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所能为, 需要教学管理者、教学实施者、教学评价者的合力亲为, 方能实现地域文化教育的目标。除了要教育者从思想上重视地域文化教育外, 还要从地域文化课程建设、提高教师的地域文化素养、开展校园地域文化活动及健全地域文化教育评价机制上开拓新路子。

3.1 构建地域文化特色课程

人文素质来源于文化的积淀, 是一个系统工程, 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在目前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 大部分高职院校只开设了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等课程, 而且仅限于部分专业, 人文素质课程处于边缘化状态, 更谈不上地域文化课程的开展了。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灵活性, 既要考虑到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内在需求, 符合学生需求开设课程也是我们课程设置的考虑因素之一, 因此, 要切实转变重专业素质轻人文教育的思想, 思想上转变了, 才能有所作为。

3.1.1 在教学内容上, 以专题、案例形式精选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学制为三年, 而且有将近一年的时间进行实训, 鉴于时间原因, 我们要做的是要精选地域文化精髓, 选择有代表性、广泛性的饮食文化、名胜古迹、民间习俗等, 以学生感兴趣, 对其人文素质和人格精神起到最大作用者为佳。教学内容覆盖面应以广泛性为基准, 既包括名人趣事以启迪学生、激励学生, 又要涉及地方民俗、名胜古迹等, 以丰富学生人文知识,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罗杰斯认为当学生察觉到学习内容与自己的目的有关时, 意义学习便发生了, “涉及学习者 (包括情感和理智) 的自我发起的学习, 是最持久、最深刻的。”[3]传统意义的教科书、教材已远远不及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了, 纪录片、电影、讲座等更能引发学生兴趣。在对开课方式的选择上, 较多学生倾向于社会实践和讲座。因此在教学内容上, 要做到传统与现代结合, 既要活用传统教科书, 又要善用现代多媒体手段。

3.1.2 在教学模式上,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求知

应根据高职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 跳出纯理论的框子, 引导学生结合职业情境理解人文知识,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求知, 改变单一的接受式学习, 突破书本和课堂的局限, 开展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例如:社会调查与采风、地域文化相关主题材料的搜集, 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研究, 增加学生对职业价值的体验途径, 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3.2 提高教师地域文化修养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载体, 而教师则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本人的思想倾向、治学态度、知识修养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都将起到示范作用。高职学生的人文教育是一个渐进性的启迪感悟的过程, 可以说教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地域文化教育同样如此。高职院校学生对教师地域文化素养要求之高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乐于加强学习, 尽可能多的通晓地域文化知识, 参加实践锻炼, 将地域文化内化为自身品格和人格修养, 通过耳濡目染传递给学生高尚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教师本身要增强地域文化意识, 善于在教学中渗透地域文化精神教育,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收获地域文化精神的教育。最后教师要加强业务进修, 有意识地参加业务培训, 促进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

3.3 开展校园地域文化教育活动

地域文化教育既可以是显性课程, 又可以是隐性课程发挥作用。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地域文化涵养熏陶着大学校园文化, 地域文化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人文精神、文化遗迹是开展校园文化的丰富源泉。一方面, 可以通过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社团活动, 以社团的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同时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研, 进行民俗风情寻访等活动, 开阔学生眼界, 增长见识, 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格精神。

作为高职院校, 应更充分重视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良性互动, 地域文化在为校园文化提供资源的同时, 又受到校园文化的反作用, 在交流中、融合中突显地域文化的生命力。

3.4 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机制

地域文化的实施有赖于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对课程的评价方式则会潜隐性地影响学生对该课程的关爱与注意。传统评价方式的单一化使学生把精力更多地放在知识的掌握上, 淡化了对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锻炼。这与人文教育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开展地域文化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促使学生了解地域文化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地域文化教育熏陶感染自己的心灵, 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内化为自身品格。因而地域文化教育的评价方式也必须改革, 坚持评价的全面性、动态化和多维度原则。把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等纳入评价体系中, 采用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把有效的评价转化为学生学习课程的动力。

地域文化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不仅需要政府、教育管理者、教师共同支持努力, 要得到实地推行, 还应在课程、教师、评价方式等方面下工夫。只有紧紧围绕高职学生特点和实际需求, 积极探索地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最大限度发挥地域文化教育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才能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1) :2-5.

[2]谢晓青.关于深化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2011 (8) :79-81.

地域文化4 篇5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三孔”是孔府、孔庙、孔林的合称,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曲阜市。

2、亚圣殿 为孟庙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宋宣和三年,历经金、元、明、清,中间多有维修。

3、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 教名山。

4、过年的前一天,即 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

5、齐鲁民间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在信仰的对象上,各地流行比较普遍的有自然神、6、学术界通常把民间散文体叙事文学划分为三类:神话、民间传说和 民间故事。

7、在我国,被公认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说有四则,即《 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 白蛇传》,统称“中国四大民间传说”。

8、八仙之名,至明代 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共七男一女。

9、山东的民间年画,除作为三大产地之一的杨家埠影响很大之外,聊城东昌府 年画和潍坊高密的 扑灰年画也都有很大成就。

10、程学义是褚庄泥塑的唯一传人,大半生矢志不移地固守在泥塑这块濒于灭绝的阵地。

11、在改革整理传统曲目的基础上,1951年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决定将作家王安友的小说《 李二嫂改嫁》改编成吕剧,试验用戏曲形式表现现实生活。

12、当今快书的流派,主要有以、杨立德为代表的“高派”、“杨派”,以及后来崛起的以刘司昌为代表的“刘派”三大流派。

二、单项选择(下面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自汉代起,孔子的七十二贤弟子中,为首的一般是(D)

A、子路B、冉求C、曾晰D、颜回

2、苏禄王墓,具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始建于(C)

A、元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3、崂山道观中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历史也最悠久的一座是(C)

A、上清宫B、太平宫C、太清宫D、华楼宫

4、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的制度是(D)

A、宗法制度B、礼仪制度C、社会制度D、婚姻制度

5、在齐鲁服饰民俗中,人们给故去的亲人做寿衣往往忌讳用(A)

A、缎子B、绸子C、白布D、麻布

6、八仙指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相关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唐代的(B)

A、《八仙出处东游记》B、《太平广记》C、《灵芝篇》D、《法苑珠林》

7、“董永的传说”中的董永,其人物原型生活在东汉时期山东的(D)

A、沂源县B、莒县C、邹城市D、博兴县

8、潍坊风筝讲究“扎、糊、绘、放”,其中最能体现其“美之所在”的是(C)

A、扎B、糊C、绘D、放

9、被视作化妆扬琴的开端,奠定了吕剧发展的雏形,在吕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一个剧目是(D)

A、《兰瑞莲打水》B、《王汉喜借年》C、《小寡妇上坟》D、《王小赶脚》

10、山东快书以“说”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基本句式为(B)

A、六字句B、七字句C、八字句D、五字句

三、名词解释(每词10分,共20分)

1、岁时习俗

答:岁时民俗,是指在特定时日,人们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活动内容的民间风俗。岁时民俗的最大特点是因时而兴,序时而变。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它有两项必不可少的要素:一是有相对固定的时日,二是有特定的民俗活动内容。

2、人文景观

答: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形成的、与人的文化活动有关的景物构成的风景画面。它能够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物质和精神上的某些需求。一定的历史性、文化性,一定的实物和精神等表现形式并且具有一定的旅游吸引力是人文景观的重要特征。如三孔、泰山、苏禄王墓等,都是齐鲁大地上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著名人文景观。

四、问答题(每小题25分,共 50分)

1、简要介绍“三孔”的历史文化意义。

2、杨家埠年画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何特点?

四、答案:

1、“三孔”是孔府、孔庙、孔林的合称,位于山东省曲阜市。“三孔”是中国历代统治阶级推崇儒学、纪念孔子的产物。自从汉代董仲舒提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武帝采纳后,儒家思想遂成为我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思想意识,并最终成为整个宗法国家的思想基础。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其学说被尊为经典,社会地位也被不断抬高。正是由于历代统治者尊孔祭孔,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正统的思想意识形态,高度重视儒学思想的统治力量,才形成了历史上三孔的地位和规模。

孔府孔庙孔林数千年的存在,形象地阐释了封建宗法社会的制度特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与君主专制相结合形成的伦理政治。从周代成王之后开始推行的嫡长子继承制,几千年一直沿袭。而孔氏家族的长期存在,则形象地反映了嫡长子继承制、宗庙制等宗法社会的特点。孔氏家族如同皇室家族一样,从日常生活到爵位继承,都严格遵循封建宗法制度,只不过一代皇朝的统治只有数

十、数百年,而孔氏家族的存在和儒家的思想统治却逾越了几千年。

民族地域文化的浮雕 篇6

关键词:老船夫;人性美;民族地域文化

在河流密布的湘西,人和水的关系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关系之一,船夫、水手因此也成为湘西民众的重要职业。也许正因为如此,在现当代湘西少数民族小说中,刻画船夫或水手形象成为作家的自觉追求。其中,老船夫形象尤为值得关注。这些老船夫形象,都是人性美的典范,他们的生活方式表现了湘西地区人与水的文化关系,堪称湘西民族地域文化的浮雕。《边城》、《醉乡》与《船家》便给读者刻画了这样的老船夫形象。

一、《边城》中的老祖父

沈从文说过:“我虽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所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为背影,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是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1]沈从文《边城》中翠翠的爷爷(外祖父)——当地负责摆渡的老船夫,便是典型的与水和船共生的人物。他既散发着人性美的光辉:善良宽容、重义轻利、自尊自爱、恪尽职守、乐观积极,同时具有湘西少数民族不向命运屈服的韧劲儿。

老祖父天性善良宽容,有着水一样博大的胸襟。当他知道女儿与那位士兵的事情后,没有一声责怪的言语;对待相依为命的外孙女翠翠,他更是倍加呵护,

含辛茹苦地将她养大,后来,还为翠翠的婚事操劳奔波,受尽委屈;他的善良还表现在替他人着想上。端午的时候,他想起熟识的老人孤独无依,便热情地邀请那人到家中吃饭喝酒;他还省钱为过渡人准备茶水和药……

同时,老祖父还重义轻利,对他来说,情义比金钱要重要得多。沈从文似乎有意强调这一点,书中很多细节可以证明:老祖父因领了公家的口粮,便坚决不再收过渡人的船费。若是有人给钱,他便俨然吵嘴的神情硬塞回去,若还是给钱,便将这些钱买了茶叶和草烟,慷慨奉赠给过渡人;这些细节都足以体现老祖父这个“乡下人”的对金钱的轻视与淡漠。在唯利是图的城市人看来,这似乎有点傻头傻脑,可对他们而言,却是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也要坚守的美好人性。不仅如此,尽管老祖父生活贫穷,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却尤其自尊自爱,绝不沾一点便宜。他到镇上卖肉,“屠户若不接钱,他却宁可到另外一家去,决不想沾那点便宜。”在沈从文的眼中,“乡下人“并不卑微,却是值得尊敬和赞叹的。

对待工作,老祖父恪尽职守,“在职务上毫不儿戏”。渡船对生活在水边的人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老祖父深知他作为老船夫的职责,天天风雨无阻地守在船头,“来一个就渡一个”, 宁愿自己辛苦,也不愿意偷那份懒,造成他人的不便。端午的时候,他天黑了还守在船头,送进城看龙船的乡下人过渡,好让他们能早日到家。

面对生活的不幸与苦难(失去女儿), 老祖父乐观积极,有着一股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强的韧劲儿。他用乐观的心态感染翠翠,使翠翠长成一个活泼开朗的少女。小说中多次写到了老祖父的笑容:粗卤的笑、笑嘻嘻、妩媚的微笑……过渡时,他经常欢乐地歌唱,这些笑容和歌声,给身边的人传递着无限温暖。当翠翠哭泣时他教育翠翠:“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这种坚韧硬扎,是湘西少数民族人民在苦难中的历史积淀,是久而久之形成的民族性格。

二、《醉乡》中的老乔保

土家族作家孙健忠认为家乡人民“勤劳、悍勇、质朴、善良”,[2]因而在长篇小说《醉乡》中塑造了为雀儿寨摆渡的老乔保,浓墨重彩地表现了他的人性美:善良厚道,勤劳敬业,善恶分明,正义凛然,同时赋予了他彪悍血性的民族性格。

老乔保天性善良厚道,同情弱小,并热心地给予他们帮助。主人公矮子贵二常受到寨里人的轻视与侮辱,只有老乔保时时惦念他,好心收留他在渡船上搭伴。他担心贵二的婚事,辛辛苦苦为他说媒;他担心贵二的钱被别人骗走,于是小心翼翼地为他存钱,不顾别人的冷嘲热讽……即使被牤子骗了,却始终骂不出难听的话;即便在他病重,奄奄一息之时,仍然忍着病痛送人过渡,不愿意叫过渡人吹风受冻。

对待工作,老乔保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丝毫不敢懈怠。对他来说,老船夫并不只是一种称呼,而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一份使命,是他生命价值、人生价值的体现。撑渡船是个苦差,不论天晴落雨,寒冬酷暑,白天黑夜,老船夫都必须守在船头,时刻准备送人过渡。面对这样辛苦的工作,老乔保却从不离开他的烂渡船,不知为雀儿寨渡过了多少人。他并不厌倦这份工作,反而在精神上高度认同自己所做的事情具有价值。人们尊敬他,有求于他,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给他的生命增添光彩。即使生活穷苦,也要省吃俭用把钱积攒起来,为“雀儿寨和他的继承者,留下一条新渡船。”在这里,孙健忠延续了沈从文“美在生命”的美学命题,使老乔保这样平凡而微小的“生命之火”,也能“煌煌照人,如烛如金”。[3]

老喬保最独特的个性在于,他善恶分明,正义凛然,是一位铁骨铮铮的湘西汉子。他对好人温和,但对待雀儿寨心狠手辣、好吃懒做、人人都怕的大狗,决不服软。小说中写到,有一次,大狗过渡,老乔保向他要船费,大狗却耍赖不交并且还用言语威胁老乔保,老乔保用强硬火爆的态度吓退了大狗,大狗不得不交了船费,从此对老乔保另眼相看。实际上,老乔保此举不是为了两分的船费,而是他心中的正义驱使着他与非义力量对抗,他是具有反抗精神的充满血性的湘西汉子。他身上所表现出的民族性格,正与孙健忠努力刻画民族的心理和性格这一创作追求相契合。

三、《船家》中的“一只膀”

苗族作家吴雪恼的《船家》同样描写到了具有人性美的老船夫—“一只膀”。他善良朴素,真诚热心,甘于奉献,知足常乐,是非分明,是个可爱、可敬的人。由于吴雪恼“热爱他的民族”,所以,“他着力开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生活中的美,热情洋溢地颂扬这个民族、这个社会,颂扬这些人的美德”。[4]“一只膀”正是吴雪恼要颂扬的本民族中具有优秀品德、高尚人格和独特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乡下人。

nlc202309050210

“一只膀”是个善良朴素,真诚热心的人。当“我”钻进他的石屋,他热情地用包谷烧和炒黄豆来招待“我”;他之所以不渡“我”过河,是因为怕“我”会淋雨;当漂亮阿妹急着渡河买药时,他不顾大风大浪,即使有生命危险,也要完成自己摆渡的使命,帮助阿妹;当他向“我”诉说那段桃花运往事时,只说实情,毫不吹嘘,因为怕“坏了人家名声”。他虽然为那段桃花运感到骄傲自豪,却不图一时的口舌之快,不为自己的虚荣心去破坏他人名声。他冒着生命危险划船送船客,却不图回报,没有因此占别人的便宜。

“一只膀”还是一个甘于奉献,知足常乐的人。为了方便渡船,将江边悬崖形成的平台当作石屋,这石屋低矮寒碜、充斥着烟酒味和汗酸味,却是他十年如一日生活休息的家。他对自己却十分吝啬,竟连吸烟要用的火柴也不愿买,坚持用火镰打火。如此省吃俭用,为的是攒钱修座桥,让大家大雨大雪都能安安稳稳过。“一只膀”是多么甘于奉献,自己辛辛苦苦摆渡挣来,一个子儿一个子儿积攒出来的血汗钱要留着修桥,心里想的还是为别人谋福利。他虽然生活清苦,却知足常乐。他舍不得买火柴,只能用火镰,却说“火镰好,一閃火星子就燃,艾绒到处是,一伸手就抓把来,钱毛毛也不损我一根,多好,嘻嘻……”当“我”同情地说他日子过得苦时,他却说世上每样事都苦,有歌唱得,就算大快活了。只要人们尊敬他,他比神仙还快活。

此外,“一只膀”是非分明,富有正义感。他曾经帮助县长李建民渡河逃过土匪的追杀,并不是他贪图名利,而是受善良的本性和正义所驱使:无论如何,不能让好人被杀,哪怕赔上自己的性命。在他渡李建民过河后,不论对面的土匪怎么喊渡河,也不搭理。他是非分明,好与坏、对与错、善与恶分得清清楚楚,绝不为明哲保身助纣为虐。

综上观之,湘西作家们张扬老船夫身上的人性美,肯定了他们的生命价值。同时,他们通过描写老船夫的生活形态,表现了湘西地区水与人的文化关系,因而,老船夫形象可以说散发着浓郁的湘西古朴气息和独特的民族特征。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从文自传[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43.

[2]龙长顺.孙健忠作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J].求索,1982(6):98.

[3]凌宇.从苗汉文化和中西文化的撞击看沈从文[J].文艺研究,1986(2):69.

[4]吴雪恼.骑士·弱女·阔佬[M].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7.

“地域文化”类试题点击 篇7

地域文化是指有地方特色的文化, 它包括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名胜、环境、风俗等方面的信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地域文化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在考试中日益得到充分的体现。综观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 极富地方色彩、飘散浓郁乡土气息的“地域文化”类试题以强劲之势进入“积累与运用”和“现代文阅读”这两大板块, 考查内容和考查形式均呈多样化的特点。

例1读下面这段文字,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漫步钱江源头, 你会感觉到山川之灵秀, 民风之淳pǔ___;步入南孔圣地, 你会领lüè___到文风之昌盛, 儒风之浩荡;翻阅古城历史, 你会看到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拤、毛滂著作丰———人与自然和xié___相融,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名城衢州, 正散发着独特的mèi___力。

(选自2009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解析试题的命题材料是一段介绍衢州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文字, 体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解答此题要正确拼读汉语拼音, 拼读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确定具体的汉字。答案:朴、略、谐、魅。

例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 请逐一进行修改 (可以调整语序, 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 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

(1) 盐河不仅是淮安的一条通海航道, 而是苏北地区的水运干线。近年来, 淮安加快了盐河航道整治工程建设, 打通了一条连接淮安和连云港的高速航道。 (2) 随着盐河航道的正式通航, 将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巨大的作用。

修改 (1) :________________

修改 (2) :______________

(选自2009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卷)

解析语段的内容主要介绍淮安的水运干线盐河。答题时要仔细阅读病句, 结合平时的积累和语感, 找出句中的问题, 在不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 将句子修改通顺。参考答案: (1) 盐河不仅是淮安的一条通海航道, 而 (加:且) 是苏北地区的水运干线。 (2) (删:随着) 盐河航道的正式通航, 将 (加:对) 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巨大的作用。

例3“吃在中国, 味在四川。”为了更好地了解成都的饮食文化, 某班组织了一次成都小吃和名菜的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走访、了解, 同学们知道了如赖汤圆、龙抄手、夫妻肺片、崇州的叶儿粑、邛崃的奶汤面等名小吃, 也知道了如回锅肉、锅巴肉片、宫保鸡丁等名菜。同学们准备在调查的基础上加强宣传, 让外地的游人更多地了解成都名小吃和名菜。

请你一起参与这一活动, 并请选择其一 (也可以是你们家乡的名小吃或名菜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然后写一则广告词或宣传语, 向外地游客推荐。

要求: (1) 所选择的必须是成都或当地的名小吃或名菜, 并能突出其特点; (2) 语言生动且有鼓动性; (3) 不能抄袭。

所选名小吃或名菜:_________

所拟广告词或宣传语:______________

(选自200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

解析这道题接近考生的生活, 同时也川味十足, 能引起考生对家乡的关注和兴趣。试题以为名小吃或名菜拟写广告词或宣传语的形式, 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颇具亲切感。所写的广告语除了要符合一般广告语的要求外, 还要注意试题中提出的几点要求:所选择的必须是成都或当地的名小吃或名菜;广告语中名小吃或名菜特点突出;语言生动有鼓动性;不能抄袭现有的广告。示例:“赖汤圆, 大又圆, 美妙好味道”“钟水饺, 好吃忘不了”“龙抄手, 吃了一碗想两碗”……

例4从下面两处景点中任选一处, 参考图片和文字资料, 为该景点拟写一则广告语, 以吸引更多游客来旅游。要求:突出这一景点的主要特点;句式整齐, 语言凝练, 富有文采。

山上有古时报警用的烽火台;有十几处外国领事馆旧址;山上的灯塔是烟台山的标志性建筑物。

中国四大名阁之一;有八仙过海的传说、历史名人游历的遗迹;常有海市蜃楼的景观出现。

选择的景点:__________

拟写的广告语:_____________

(选自2009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试卷)

解析这是一道富有浓郁地域文化色彩的试题。试题选材于烟台的两处自然景观———烟台山和蓬莱阁, 材料为两处景观的照片和景点的简要介绍。答题时, 应根据图片内容、文字资料及自己平时的积累, 拟写出能突出这一景点主要特点的广告语。所写的广告语要句式整齐、语言凝练、富有文采。示例:烟台山———汇集东方西方文化, 融合自然人文景观。蓬莱阁———登名阁, 寻八仙踪迹;入仙境, 觅蜃楼奇观。

例5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相关试题。

漫话溜索

(1) 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山高谷深、水势险急处, 往往可见以铁索、藤索或篾索连系两岸的桥, 这种桥, 即所谓“溜索”, 因它以铁索、藤索或篾索连系两岸, 也称“索桥”。

(2) 横断山河谷, 水流湍急, 岸壁陡峭, 雨季河水猛涨, 船和竹筏都难以渡江。于是, 各式各样的索桥便成了这里的重要交通工具。

(3) 溜索, 古人称“撞”。《茂州志》中“悬撞度索”和《蜀中广记》中“度索寻撞之桥”等记载, 都是先民们对溜索的描述。

(4) 最原始的溜索是如何建造的, 直到如今, 在怒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还有种种传说。流传较广的一个传说是:当初, 沿江各族民众在两岸各选一个臂力很好的精壮男子, 在钓鱼线上各拴一石头, 两岸对抛, 一旦拴着石头的两条钓鱼线在江中相钩连缠绕, 就由其中一方把钓鱼线徐徐拉上岸, 一方面固定钩连, 一方面在钓鱼线上拴好又粗又结实的藤绳, 再由另一方徐徐拉动, 最后藤绳横贯两岸, 并被固定在两岸的溜柱上, 用木棍绞紧, 即成溜索。这个传说反映了怒江沿岸各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征服自然的气概和智慧, 也说明了溜索对怒江沿岸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5) 解放前, 怒江上没有桥梁, 洪水季节, 两岸人民相互往来和运输物资无一不靠溜索。那时的溜索, 一般是用两根一头高一头低的竹篾索或藤索组成, 再架上底兜, 过溜时, 人、马都得捆在底兜上, 离岸时用力推一下, 靠“滑梆”在溜索上滑行。有时, 还得手脚并用, 沿索攀援。常常有人因滑梆和溜索出事坠入江中。解放后, 人民政府关心两岸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首先将竹溜、藤溜换成了钢丝溜, 有些溜索还配上了滑轮。与此同时, 还沿江修通了公路, 架起了不少吊桥, 交通变得安全方便多了。

(6) 如今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上, 每隔一段都有一对钢质的溜索, 一根溜过去, 一根溜过来, 都有坡度, 过溜时既省力, 又迅速。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 十来岁的小孩大多会过溜。有些靠近村庄的溜索, 逢年过节, 人们还把它当作游戏的工具, 你溜过来, 我溜过去, 欢声笑语, 别有一番风趣。

1.文章具体说明了哪些内容?

2.文章引用怒江沿岸的传说, 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文章内容, 说说第 (5) 段画线句中“无一不”的表达作用。

4.随着社会的发展, 你认为溜索在将来还有无保留的必要?请说说理由。

(选自2009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解析]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 说明的对象是“溜索”。溜索是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山谷中独特的一种“桥”, 云南地区的考生对此应该非常熟悉。这篇选文体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第1题, 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本文说明的对象是溜索, 具体说明了哪些内容呢?这就需要仔细阅读全文, 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 并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参考答案:本文说明了什么是溜索、溜索的用途、溜索的建造、解放前后溜索的变化和使用情况。

第2题, 考查的是对写作手法的分析。文章第 (4) 段主要说明因无具体记载, 对于“最原始的溜索是如何建造的”这一问题, 只得引用民间的相关传说。引用怒江沿岸的传说, 表明溜索的历史久远, 说明了最原始的溜索是如何建造的, 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反映了怒江沿岸各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征服自然的气概和智慧, 也道出了溜索对怒江沿岸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第3题, 考查的是对关键语句表达效果的分析。“无一不”表示双重否定, 答题应围绕双重否定这一句式的表达作用进行分析。参考答案:“无一不”为双重否定, 表示强烈的肯定之意。画线句的“无一不”, 强调了解放前溜索在洪水季节是怒江两岸人民相互往来和运送物资的唯一交通工具。

第4题, 开放题, 表明态度, 说明理由, 言之成理即可。

【备考指南】

地域建筑的文化探索 篇8

伴随着全球化席卷而来, 西方的各种思潮不断涌入, 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具体到建筑行业, 全球化的一个典型和集中的表现就是今天建筑文化的国际化和城市空间、形态趋于“一体化”的现象, 全球化对中国当代建筑和城市规划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正如郑时龄先生在《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国城市与建筑》中所讲:“无论是北京、上海, ……以及纽约、芝加哥, 城市中的大部分地区都失去了个性, 彼此十分相似。全球化对中国的城市与建筑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城市规划以及建筑设计领域内国际建筑师的参与, 中小城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特色, 在城市空间尺度和形态上模仿大城市。全球化话语淡化了中国建筑和东方文化的主体意识, 由此而引发了城市空间和形态的趋同, 而我们对此也已经熟视无睹。”

阆中古城——院落

阆中古城——中天楼

全球化虽然席卷了整个中国, 使得现在许多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千篇一律, 但是近年来随着民族文化的觉醒和民族自信心的增强, 部分本土建筑师开始进行探索和反思, 努力发掘地域文化, 创作出既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又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地域建筑。这就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再地域化”过程。

地域文化是地域建筑的“魂”

我们知道, 文化的形成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与当地自然、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而文化需要一定的介质才能表现出来, 本身说某某文化的时候实际是高度概括了的。如我们谈到蒙古文化的时候, 自然会想起宽广的草原、成群的牛羊、一座座的蒙古包……这些构成了蒙古文化的核心要素。

回到地域建筑, 基于以上的阐释, 我们不难明白, 地域建筑的形成一定是地域文化的产物, 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的载体, 只有承载了地域文化的建筑才能成其为地域建筑, 地域建筑一定要有地域文化的基因。但是反思近年来许多“地域建筑”的创作, 有延续文化脉络, 和谐处理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真正地域建筑;也有部分仅是徒有其表, 根本不具有与建筑形态相协调的文化内涵。一些建筑师认为, 只要造出传统建筑的外表, 弄点青砖、屋檐, 那就是地域建筑了, 殊不知, 地域建筑的核心在于文化, 没有与之相呼应的文化, 那么这个地域建筑就不再是真正的地域建筑了, 充其量是个“死”的地域建筑。因此, 地域建筑创作不仅要有“形”, 更要有“魂”, 做到“形”表其外, “魂”聚其中。

游学考察:地域文化探索的有益尝试

有幸参加今年于成都举办的中勘协建筑设计分会西南联席会2013年会的川北地域文化考察行, 承办方选取了阆中古城和剑阁古蜀道两个极具地域文化特色考察目的地。在两天的考察时间里, 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两地浓郁的地域文化。在感受独特地域文化的同时, 我也将自己的见闻和一些思考作一个分享:之前中国地域建筑与文化研究院的一批热衷于研究西南地域建筑的建筑师们就希望组织会员单位的建筑师们参观考察地域建筑文化, 由研究考察地地域文化的知名学者或是文化名人带队, 通过游学的方式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地域文化及其与地域建筑的关联。本次活动的组织,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次地域建筑文化考察的有益探索, 其中加入游学的部分, 使考察更加有深度和意义, 值得以后借鉴和发扬;其次是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的融合问题。阆中古城三面环江, 一面临山, 以中天楼为轴心, 围绕其而布局, 据说由唐代袁天罡设计, 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整个古城充满了生气, 不论是街道的整体布局还是单个的明清式小院, 亦或是屋檐窗花、门楹吊檐等都能很好地传达出当地的地域文化气息, 建筑真正成为了文化的符号, 成为了地域文化向外展示的窗口。但是到了剑门关顶, 有几处仿古建筑却看着那么生硬, 了无生气, 死气沉沉, 完全是为了仿古而仿古, 却没有将根本的文化植入其中, 使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摆设。

项目实践:地域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合二为一

谈到仿古建筑, 现在新建的地域建筑大都是仿古建筑, 如何将这些仿古建筑融入地域文化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为这关系到地域建筑的“生”与“死”。只有将地域文化融入地域建筑当中, 地域建筑才会有持续的生命力, 才能够为人们所接受。这样的理念也逐渐被许多建筑师所接受并运用到工程实践中, 有的地域建筑也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锦里二期项目为例, 项目以武侯祠博物馆为核心依托, 并以“水岸锦里”为设计理念, 在整个仿古街区引入活水, 为街区注入灵动性。更为重要的是, 仿古建筑街区充分挖掘三国蜀汉文化的影响力, 在建筑及景观设计中有效地融入蜀汉文化, 古色古香的街区与武侯祠相得益彰, 因而使得锦里二期三国蜀汉文化与有机结合起来, 为整个仿古建筑街区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最终为广大游客所接受, 成为整个三国文化旅游片区的新闪光点。

中国特色的地域文化冲突 篇9

文化冲突是当今社会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所谓的文化冲突, 主要是指不同的文化主体之间在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价值观, 以及社会心理、传统习惯、风俗等方面的对立和否定的关系, 即社会主体在精神气质和观念方面的冲突。

文化冲突, 实质上是文化主体之间的价值观冲突, 因为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和拥有不同的经济利益, 人们对某个问题持有不同的价值判断、评价和不同的立场和态度等, 因而在采取各种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 常常会引起群体间无休止的冲突, 造成各种社会问题或国际问题。

二、地域文化冲突

地域文化冲突是由于各地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与各自独特的历史、政治和经济等社会因素相互作用, 长期演化的结果。文化本身具有民族性和区域性。一种文化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 其中主要是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制约。人类自从形成民族之后, 文化内容往往以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 映射出鲜明的民族色彩。一个民族使用共同的语言, 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 养成了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 “一定的文化总是在一定民族的机体上生长起来的, 民族群体是民族文化的土壤和载体, 文化的疆界总是和民族的疆界相一致, 民族的特征除了体质特征之外就是文化的特征, 所谓民族性主要是指文化上的特性。”

一个民族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 而且在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民族中, 由于社会结构、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不同, 要想在文化的细节上保持完全一致是不大可能的, 于是形成了地域文化差异。

三、我国地域文化冲突的现象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历史悠久, 在每一片土地上都孕育着足够当地人自豪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名人, 当地自然会被打上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烙印, 随着时代的发展, 各地域间的距离不再是障碍, 不同地方的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 地域文化持续交融的大背景下又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冲突。俗话“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正是这种地域性特征的很好说明。文化的区域性和民族性并不抵触, 区域性不仅不会损害民族文化的内在一致性, 相反还能丰富民族性的内涵。

我国自古以来就一直伴随着“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的哲学思想, 所以既有中华民族超强的凝聚力, 又保存着地域文化差异性和独立性, 这在当今依然表现的十分明显。诸如在钓鱼岛事件、四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民族大事件中全国人民表现出了让世人震撼的团结, 却又为一个名人故里几个地区争得的面红耳赤, 互不相让, 进而升级为各个地区多方面的文化对决, 这些文化冲突又表现出了我国独有的特点。

我国地域文化冲撞的凸显和激烈更多表现在网络, 这个可以把自己隐藏起来的交流互动平台给了更多的人“言论自由”, 可以展现, 可以揭露, 可以争论, 当然也可以发泄。例如:这两年中国足球开始努力复苏, 广州恒大在许家印疯狂的金元攻势下, 三年间把一只降级的广州球队打造成中超霸主, 甚至在亚洲足坛势不可挡, 广州恒大的异军突起让广州球迷无比幸福, 其他地区球迷猝不及防之余又难免羡慕嫉妒恨, 恒大鲁能的天王山对决前网络上提前开始了论战, 从足球到鲁粤各个层面的比较和争斗不断升级, 两地球迷从上古文明追朔到现代文化, 从人种优劣到地域性格, 从抗战民族贡献到现代经济争霸, 进而演变为没完没了的“山东大葱”和“广东猴子”, 简直是硝烟弥漫。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 其魅力所在就包括它不单纯是一项体育竞技项目, 某种意义上它也是地域文化的代表, 是不同文化的凸显和寄托。比如英国阿根廷马岛之战后双方每场足球赛都争得的“你死我活”, 比如北京天津的地域文化矛盾带来的国安和泰达的“死磕”。不只是足球, 在网络上只要是某地的负面新闻都会招来其他地区和这个地区的论战, 关于素质, 关于历史等等, 且都要加上一个攻击性极强的代名词, 比如山西是“挖煤的”, 河南是“偷井盖”, 上海是“娘们”, 北京又成了“太监”……如果只看网络论战, 你会认为这些网上激烈争斗的地区在现实中也一定是水火不容的, 其实不然。

在网上不管打的如何激烈, 在现实中, 各地人民却又能和谐相处, 好似关了电脑那些激烈言论不是自己说的一般, 昨晚刚在网上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从不和某省人交往, 今天上班却又和这个省的同事其乐融融。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 随着国家区域经济平衡战略和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 各地区人才物品流动、资源共享程度越来越深化, 各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地区的支持, 从南水北调到大经济区战略再到区域经济一体化, 各地区都在相辅相成互相借鉴的基础上不断融合。从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大型城市到山区的小县城, 越来越多的不同地区劳动者在同一个地方奉献力量, 生根发芽。我们在街上走一圈, 看到的, 听到的, 吃到的都凝聚者全国人民的劳动成果。所以当我们在面对生存和生活这个共同的话题的时候, 目标是一致的, 文化冲突又显得微不足道, 不会损害民族文化的内在一致性。

四、我国地域文化冲突的原因

我国地域文化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1. 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一直以快速的经济发展震撼着全世界, 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们在尝到富起来的甜头之后, 都争先恐后的为“钱”趋之若鹜, 当价值观过分倾斜于物质满足感的时候, 精神文化需求必然弱化, 所以我国有许多斗大字不识一筐的人却掌握着很多财富, 这在西方是很罕见的。这一点甚至在教育领域都会有明显的体现, 比如各类技术院校过分强调动手能力却忽略思想文化教育, 与其年龄不符的许多过激行为层出不穷。有人热衷于炫富, 财富在很大一部分人中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价值体现, 而更多的平民百姓在很难满足物质追求后又自然的开始仇富。也有人为了财富开始大兴旁门左道, 甚至铤而走险等等这类物质与精神文化畸形发展的案例在我国有很大的普遍性, 可人们在对这一矛盾进行批判的时候又热衷于戴上地域文化冲突的帽子, 因为中国人自古有“月是故乡明”的说法, 也崇尚叶落归根, 更有“儿不嫌母丑, 狗不嫌家贫”的坚守, 更重要的是家乡是中国人的脸面, 地域文化攻击更能触及筋骨, 所以网络的一场地域文化冲突往往是社会矛盾的表现。

2. 中国人生活压力大

中国人从出生开始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成长, 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婚姻压力、子女压力等等无不在考验着人的心理承受力, 而中国人又有个普遍的价值观:忍。曾几时人们甚至会在胳膊上刺个“忍”字, 可见中国人隐忍的传统是多么根深蒂固。地域文化冲突就在普遍的隐忍中并不会在现实中表现得多么明显, 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压力, 地域文化冲突必须在不威胁生存的前提下存在。但长期的压抑是需要释放和发泄的, 而网络正好提供了一个表现冲突的平台, 在这里人们可以把自己所厌恶的地域文化大胆的说出来, 可以把自己的工作生活压力用地域文化冲突的形式发泄出来。

3. 中国人喜欢贴标签

我国古代刑罚中有一个叫墨刑, 这种极尽人格侮辱之能的刑罚常常会使一个人因一时的过错而毁掉一生, 甚至家人家乡兼受牵连。在中国的地域文化冲突中, 就存在这种“标签式”的狭隘地域观念, 所以看问题往往片面极端, 并选几个地域正面或者反面的代表性人物, 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或者“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以此来攻击或蔑视对方。这使得地方个别现象升级为地域冲突。

与西方国家地域文化独立、存在方式激烈不同, 我国由于历史文化政治的特殊性, 并不存在根本的地域文化冲突。在几千年的民族融合中, 地域文化正在兼容并以更加和谐的形式存在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后, 地域文化冲突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进一步弱化, 因为经济发展离不开合作交流, 离不开文化共享。而我国的地域文化冲突以网络平台语言争论的方式所存在更多的是社会矛盾的表现和自我压力的释放方式, 再加上中国人普遍的地域情结或者说家乡情结, 并不存在根本性的文化分歧与对立。

摘要:文化冲突是当今社会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文化主体之间的价值观冲突。其中地域文化冲突较明显, 引起人们的大量关注。本文试通过分析我国地域文化的差异、地域文化冲突的现象以及各种表现, 以揭示中国特色地域文化冲突原因。

关键词:文化冲突,中国地域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原因

参考文献

[1]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2]启良.西方文化概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0.

[3]周悦娜.文化的冲突与弥合: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室内设计的地域文化 篇10

本论文主要根据地域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根据具体文化研究逐渐推倒出现今的室内设计几大风格流派。从每个派别风格的特点分析到具体实例的解剖来体现其地域中的文化。从传统的中式风格欧式风格到现在的简约风格具体解析功能与文化的。

1 美式田园风格

属于自然风格的一支,倡导“回归自然”,在室内环境中力求表现悠闲、舒畅、自然的田园生活情趣,也常运用天然木、石、藤、竹等材质质朴的纹理。巧于设置室内绿化,创造自然、简朴、高雅的氛围。

2 波希米亚风格

上世纪60年代,波希米亚在这里被解释成追求自我、实现心灵满足的生活态度。21世纪初,波希米亚被定义为随性不羁、温暖热烈。今年的时尚界中,波希米亚风格代表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浪漫化,民俗化,自由化。丰富多彩的波希米亚风格丰富多彩的波希米亚风格,应该归功于吉普赛人在流浪中善于收集当地特色的做法。

3 简约造型

北欧风格以简洁著称于世,井影响到后来的“极简主义”、“后现代”等风格。在20世纪风起云涌的“工业设计”浪潮中,北欧风格的简洁被推到极致。反映在建筑室内设计方面,就是室内的顶、墙、地六个面,完全不用纹样和图案装饰,只用线条、色块来区分点缀。这种风格反映在家具上,就产生了完全不使用雕花、纹饰的北欧家具。实际上的家具产品也是形式多样,如果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一定是简洁、直接、功能化且贴近自然,绝非是蛊惑人心的虚华设计。

4 中式风格

中国人的思想深受三种哲学:儒家思想———主张道德、礼仪、规范;佛家思想——主张出禁欲的观念;道家思想———主张自然、无为的观念。这三种思想深深影响中国的宗教及社会生活。现代的中国室内空间表现的风味,我认为可以分为三种型态,也是三种气质的表现。(1)表现“敦厚稳重,端庄气派”的感觉,可称乙为“典雅乙气”是正统的中国古典风味。(2)表现一种“潇洒飘逸,含蓄优雅”的气质,可称之为“灵秀乙气”属于文人雅致的品味,是艺术家的风格。(3)表现“纯朴占拙”的味道,追求“反璞归真”的理想,可称乙为“乡土乙气”这种表现可以感觉出人与自然或人与土地之间的结合以比例和强调的手法,再加上一点语或夸张的方式,利用现代的设计观念和材料、技术,靠造型或色彩或图案及质感来表现出中国风味。

5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和享受

设计应该是艺术、科学与生活的整体性结合,是功能、形式与技术的总体性协调,通过物质条件的塑造与精神品质的追求,以创造人性化的生活环境为最高理想与最终目标。室内设计的实质目标,不只是以服务于个别对象或发挥设计的功能为满足,其积极的意义在于掌握时代的特征、地域的特点和技术的可行,在深入了解历史财富、地方资源和环境特征后,塑造出一个既合乎潮流又具有生态科技含量的高层文化品质生活环境。室内设计中体现的情感追求,不仅将时间和空间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室内空间富有“神”和“意”,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青萍.室内环境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

[2]来增祥,陆震纬.室内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3]小原二朗(日).内空间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

[4]孙礼军等.“建筑的基本知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5](英)派屈克.纳特金斯著,杨惠君等译.建筑的故事[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6](美)约翰.派尔著,刘先觉等译.世界室内设计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吴越地域音乐文化审美初探 篇11

关键词:吴越文化;民族音乐;审美心理

吴越文化的地域,一般指宁、沪、杭、太湖流域一带,影响到浙北、皖南、江西北部等地区,其中心地带则在长江下游三角洲。就大的吴越文化的研究而言,无论是从研究队伍的构成,还是研究内容的分层面、分种类而言,都已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并在研究的多学科性上取得了共识和体认。就吴越音乐文化的研究,江明惇、伍国栋、冯光钰、乔建中、刘承华、傅利民等理论家分别在吴地民歌、苏州评弹、江南丝竹、吴地二胡学派等专题著有大量的相关文献,此不赘述。但这些文论大多是集中于某个具体的乐种、并专注于形态学的研究,较少涉及审美的层面。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中,不能只停留满足于音乐外部形态特征的描述上,虽然这也是该项研究中比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基础与环节。而应该试图在此基础之上,思索如何立足音乐形态的分析描述,而进一步讲研究深入,积极解释形成某种音乐外部形态特征的内在原因,探索音乐形态背后的民族心理、群体心理,及其他的文化背景因素。音乐形态与文化背景两者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只有积极思考并探求两者之间的内在深层关系,才能做到在当下的学术研究中,超越对文化过程的表面解释,而入木三分,提升研究的深度。

综上,对吴越音乐文化审美心理的研究是一个吴越音乐文化乃至整个吴越文化研究中亟待拓展与深入的重要领域。吴越音乐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既不同于黄河流域的中原音乐文化,也不同于长江中上游的荆楚文化和巴蜀音乐文化。作为相对独立的地域文化的单元,其鲜明特色的形成原因受到吴地的自然环境(吴地山水、地貌、气候等),吴越人群的性格特征、传统思维方式、社会人际关系特点、语言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吴越人长期审美的结晶。

1地域自然环境的影响——鲜明的水乡文化特色

就吴越地区整体的自然环境而言,气候温和,人口稠密、物产丰饶繁多,在高密度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下,在音乐形态上必然无广袤雄浑、粗犷阔大的境界,而只有精致、细腻的美学创造。吴越人的音乐审美心理与吴地山温水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和人往往是地域文化最有力的载体。吴越文化是水文化。吴地多雨,水网密布,号称“水乡泽国”,地貌葱绿,江南的水、雨、绿,构成了吴人的审美对象。吴越文化是一种“稻渔并重、船桥相望、景观独特的水乡文化”。《淮南子》云:“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这些都无不说明了吴越地域的人群与水、与舟船,即与“水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的确,人在吴越,处处可见菱藕水草、鱼虾螃蟹、前街后河,人人以舟代步。舟船既是吴越地区的生产方式之一,又是生活方式之一。这样一种生产(生活)方式,必然也会对人们的艺术审美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无论是从人的生理直接感受,还是从人的心理感应来看。水稻农耕文化下的吴越“水文化”和游牧文化下“马背文化”都是截然不同的。吴越地区水域密布,小桥流水人家,地势平坦,鲜有激流险滩,水势平缓荡漾。小型船只在水面滑行,多有平和温顺之感,而绝无海洋文化之波涛汹涌之感。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人的情绪与性情自然也都多倾向于松弛、平緩,而较少有烦躁与荡气之感。

2社会群体性格的影响——吴越音乐文化的阴柔偏向

同时,也正是由于这种自然地理条件的优越,“山水清佳,风气朴茂,男务耕桑,女勤蚕丝”,当地的人群习惯了风和日丽、山青水秀的自然景观,在这种人文环境之下,久而久之,偏于柔性为主的江南水文化也就造就吴越人温和儒雅的性情,在审美情趣上会倾向于欣赏秀婉柔弱的美。所以,自古以来,在这种特点文化的滋润下,吴越之地民风日趋柔和,好温文尔雅,因故才子佳人亦甚多。风物清嘉,人文灵慧。这方软水温山,悠悠人文不绝千年,流溢着雅致、温情,养育出诸多文化的精灵。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该地域出名的文人众多,但历史上没有出过皇帝,很少有知名的武将、将军,也没有成为农民起义的中心,所谓“人性柔慧,敏于习文,疏于用武”(《吴越春秋》)。这与稻作文化、商品经济较早繁荣、重视贸易,人民生活富庶有关。与太湖历史上较少灾害,老百姓生活平静,旱涝保收,反叛精神较弱。人际关系比较温和,比较崇尚礼仪等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对音乐审美的影响,在越剧、评弹中以女艺人为主,使其在音乐风格与神韵上都表现出女性文化的细腻纤秀特质,在昆曲中亦无不是迂缓徐慢、鼻音归韵浓重曼声吟哦着那诉不尽闺房绣女缠绵悱恻的愁、思、哀、怨。从吴越音乐品种来看,突出的特点是在内容上不反映较大的社会矛盾冲突,它没有大悲剧性的作品。如江南丝竹即具有“轻音乐”的性质,其娱乐性超过教育性。曲名也多求吉祥如意,古人称“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但另一方面,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既有类似海洋文化的阳刚进取、又有水乡文化的阴柔内敛。使得吴文化的柔又不是纯柔,实为外柔内刚,刚柔并济的文化品格。

3创新开拓、融汇开放的地域文化精神与博采众长的文化个性

吴越文化从古至今具有吸收融合、辐射的历史功能。吴越文化处于南北文化、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圈的交汇点,对南北、陆海文化的交流都起到了沟通和交融的作用。使其能够吸纳多方文化,博采众收。自泰伯奔吴始,给该地区带来黄河流域中原文化,促进了多文化的交融;以往各历史时期大量人才南迁吴地,加速了吴地经济文化的开发,促使吴地高度繁荣。吴越文化的特点是不保守,不拒纳,不仅能接受,而且能反馈,有强大的辐射作用,它还具有适时顺变的开放功能与开拓精神。这个特征一直到近当代,发扬光大。吴文化在地域性格的类型上偏于“艺术型”,同时又孕育于讲求中庸平和、和谐天人合一的大中华文化母胎之中。而最终孕育出其特有的素雅、温婉的社会文化心理特征。而使得吴越具有较其他地域文化更强的开放性、吸收融汇性的特点。使其成为不同于周边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于越文化而又兼而有之的独具风采的区域文化。吴文化的这种宽广的胸怀和包容性在吴越音乐文化中也多有反映,吴地音乐具有开放性,有着善于吸收融合外来音乐文化的优良传统。而使得吴越音乐文化在一定意义上也成为了熏陶孕生音乐精英人才的文化。这一点在刘天华“中西调和”的音乐思想,阿炳音乐中不拘门户、博采众长的音调来源,无不反映了这种革新的精神,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给予了深刻的启示。

4俗中见雅的小城镇民文化特色

自宋元以来,手工业在吴越之地较早就得到了发展,商业资本的较早出现萌芽。同时也相应地较早形成了市民阶层与小城镇聚集地。随着这种地方经济的良好发展,为了满足市民阶层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要,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条件成熟。如在城镇中出现了供市民游乐玩耍的固定场所瓦肆、瓦子,在瓦子中也出现了专门供艺人表演的勾栏、游棚。并较好地产生了早期的票房机制,十分有利于该地区戏曲、曲艺的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发展。如苏州评弹、昆山的昆曲都成为当地市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而在出现在江南城乡的茶馆酒楼、大街小巷。大批的书会才人将中国历史上以及吴越之地的趣闻轶事都编进了他们的艺术之中,所谓“满村听说蔡中郎”,“锣鼓声中来听戏”(戏曲)中,因而俗中见雅的市民艺术在吴越之地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而尽显其吴越之地的文化特色。苏州评弹、昆曲、江南丝竹、吴歌是吴越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大凡喜爱苏州评弹、江南丝竹的吴越之人,大多崇尚阴柔之审美情趣,欣赏丝丝入扣的细致雕琢,使评弹这一吴越之地特有的市民艺术于俗中见雅,追求细致优雅之风。此外,这种俗中见雅的市民文化的形成还源于吴越地区重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从文化地理来看,吴越是全国出状元最多的地区,形成了重文重教的文化理念。人文荟萃,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中都讲求精巧细腻、精致婉约的文化品味。“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传统艺术门类种类繁多,饮食、服饰、江南丝竹、评弹等。这些艺术走入寻常百姓家,渗透在吴越人日常生活中,这就是吴越艺术的人文精神。对文化生活高雅品位的追求,對教育与人的文化素养的重视,使吴越人文荟萃,久盛不衰。

上述的吴越之地的温山软水、阴柔偏向以及贯穿吴越文化全部的对精巧细腻、精致婉约为特点的美学趣味的追求,造就了代表性乐种江南丝竹在音乐形态上“小、轻、细、雅”的美学特征。在力度上,以轻柔为主,音量较小。力度变化柔缓,较少突强突弱。回避较为明显的音头出现,音乐整体上追求自然的抑扬起伏,呈柔和温婉的音乐风格。就乐器而言,笛子(内径偏小的曲笛)发音饱满、悠扬,柔而不暗,明亮而不过分刚强。旋律多用连音演奏,难得见到垛音、历音以及双吐、三吐、断音等奏法,追求连绵蜿蜒、线性的韵味。各声部在音色上追求典雅、文质的韵味。曲笛的笛膜处理得湿软松弛使其发出水汪汪的音色;箫的音色含蓄恬静;笙(十三簧小笙)的音色甜美闲静,细巧柔润;二胡的音色表现为低柔轻松、委婉舒展,滑音柔和圆滑;扬琴(小型蝴蝶琴)以清脆、柔美、细小的音色为全曲打底色;琵琶的音色纤细、雅致;小三弦的音色则较为厚实宏亮且富于颗粒性。

5结语

浅谈酒吧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篇12

酒吧是一个有主题与文化的依托才可以长久的场所, 因此, 酒吧往往会集中在一些有特定意义的地方, 北京的三里屯是各国使馆区, 后海则是京城历史与风景完美结合的地方;上海的衡山路、茂名路, 代表着城市的历史与辉煌, 新天地也是新旧情调综合的结果;南京的1912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民国文化。这些特定地点的酒吧, 体现着历史与文化, 使人们感受着个性的酒吧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交融, 感叹于中西方文化的合璧, 回味着历史与时尚的碰撞。这里主要分析的就是北京、上海、南京的酒吧发展现状与三地的特色酒吧区, 进一步研究酒吧文化在地域文化中的表现。

2北京什刹海

北京有两处有名的酒吧区:1) 三里屯;2) 什刹海。三里屯胜在气氛, 什刹海则长于情调。要说什刹海的酒吧, 就不能不先说说什刹海。对于北京这个“缺水城市”来说, 什刹海无疑是一片珍贵的水域 (见图1, 图2) 。

什刹海周围有许多的王府和花园, 如保存最好的恭亲王府、醇亲王府等, 这一带也是原老北京主要的商业活动区。在什刹海这片风景优美的地方, 有许多名人故居掩映其中, 沉积了淳厚的文化神韵。如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都在什刹海旁边, 什刹海边的柳荫街曾住过十大元帅中的三位。

昔日的皇室贵族私邸、名人雅士的深幽故居、神秘的古刹、蜿蜒曲折的胡同。这种种的悠长历史与浓厚的文化气息造就了什刹海这片得天独厚的宝地, 给这里的酒吧们奠定了扎实的文化基石。

什刹海的酒吧, 也大致分成两个区:前海和后海。

前海的酒吧大多集中在荷花市场, 出现晚而规模大。如果说后海沿岸的酒吧是小家碧玉的话, 那前海的酒吧就像时髦的都会女子, 浓烈而妖冶。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在这里碰撞得如此激烈又融合得那么完美。雕花木窗垂纱帐的后面, 是钢筋、玻璃的吧台;节奏激烈的舞曲声中, 摇曳的却是仿古烛台散发出来的光芒。

后海沿岸的酒吧出现较早, 规模一般较小, 吧主大多是艺术家和颇具情调的先富阶层, 因此这些酒吧往往比较闲适, 商业味也似乎淡一些。相对于三里屯酒吧的快乐与喧闹, 后海的酒吧更多地追求优雅安逸的氛围和浓浓的文化气息, 成为京城小资、老外们闲聊和静坐的好去处。酒吧里的每一张桌子、每一个花瓶都是主人精心挑选的结果。推开门, 你会发现一把晚清的太师椅, 或整书柜你搜寻已久的外文珍籍;挂在墙上的, 既可能是某个大师的成名之作, 也或许是吧主自己的信手涂鸦。酒吧, 在他们眼里已经成了一个作品, 处处显露出吧主的审美和品味。

3上海新天地

新天地是极具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顶级时尚消费区域, 以中西融合、新旧结合为基调, 由石库门翻新而成的玩乐地集中了不少餐馆和酒吧。

上海新天地坐落在市中心, 淮海中路南侧、黄陂南路和马当路之间3万m 2的地块上, 毗邻黄陂南路地铁站和南北、东西高架路的交汇点。它以中西融合、新旧结合为基调, 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为一体。

新天地分为南里和北里两个部分, 南里以现代建筑为主, 石库门旧建筑为辅。北部地块以保留石库门旧建筑为主, 新旧对话, 交相辉映。南里建成了一座总楼面面积达25 000m 2的购物、娱乐、休闲中心, 为本地和外地的消费者及游人提供了一个多元化和具品味的休闲娱乐热点。北里由多幢石库门老房子组成, 并结合了现代化的建筑、装潢和设备, 化身成多家高级消费场所及餐厅, 充分展现了新天地的国际元素。在南里和北里的分水岭———兴业路是中共“一大”会址的所在地, 沿街的石库门建筑也将成为凝结历史文化与艺术的城市风景线。

在新天地项目开发之前, 这里曾是一片拥有近一个世纪历史的石库门里弄建筑。从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的石库门建筑有着深深的历史烙印, 它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更是代表了近代的上海历史文化。

漫步上海新天地, 旧上海的风情仿佛呼之欲出, 而各个餐厅酒吧画廊内的现代装饰却丝毫没有削弱这种风情。设计师们的煞费苦心由此可见一斑, 他们甚至保存下了石库门上的绿色青苔和枯萎之后又重新生的小草。所以, 石库门虽经历了无数春秋, 却容颜依旧, 人们穿行其中, 可感受到沉重的历史厚重感。

现在, 当人们走进新天地石库门弄堂, 依旧是青砖步行道, 红青相间的清水砖墙, 厚重的乌漆大门, 雕着巴洛克风格卷涡状山花的门楣, 仿佛时光倒流, 重回当年。但一步跨进石库门里面, 却是又一番天地, 原先的一户户隔墙被全部打通, 呈现宽敞的空间, 四季如春的中央空调, 欧式的壁炉、沙发与东方的八仙桌、太师椅相邻而处, 酒吧、咖啡室与茶座、中餐厅和谐搭配, 墙上的现代油画和立式老唱机悄声倾诉着主人的文化品味。

4南京1912

酒吧在南京真正兴起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过去, 诺大的城市中只是零零散散地分布着二三十家, 想要找一个比较集中的酒吧街都很难。直到1912的出现, 南京的酒吧才开始走向规模化。

“南京1912”位于南京市长江路与太平北路交汇处, 由17幢民国风格建筑及“共和”“博爱”“新世纪”“太平洋”4个街心广场组成, 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这片青灰色与砖红色相间的建筑群, 风格古朴精巧, 错落有致地呈L形环绕“总统府”, 成为以民国文化为特征的南京长江路文化街的新亮点。为了配合挑高的地下室和敞开式露台等楼体外观, 景观方案主要由广场、花床及特色水景铺装组成。其中共和广场和博爱广场分别位于太平北路长江路至长江后街段时尚休闲生活区的南北两端, 中间嵌以特色水景;作为主入口, 新世纪广场联系起东侧的主题餐饮酒吧区。

1912的规划理念被表达成了“昔日总统府邸, 今朝城市客厅”。南京“总统府”是孙中山先生1912年1月1日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所在地, 与总统府毗邻的民国建筑群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里打造的“1912”, 像是一个中西合璧、时尚互融、文化精彩, 与上海“新天地”相媲美的现代城市客厅。总统府是南京民国建筑风貌的集中地, 依托于总统府的“南京1912”, 体现的也是民国建筑的精神。17幢建筑, 其中5幢是原有的民国建筑, 最高的只有三层楼, 大多数建筑是两层楼甚至是平房。为了维持风貌, 也便于市民休闲观光, 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一期工程的建筑面积仅为23 000m 2。在建筑外观上, 大多数新建筑中, 毫无修饰与浮华的青砖既是墙体, 又是外部装饰, 烟灰色的墙面上, 勾勒了白色的砖缝, 除此之外再无任何修饰。

5结语

通过对北京、上海、南京各个地区的酒吧现状及典型酒吧区的调查与研究, 不难看出, 每个城市的酒吧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 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酒吧街区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主题与文化, 同时, 这些个性的主题又与所在的地域特点紧紧融合起来, 成为地域文化中的又一精华。

北京的什刹海是历史风景与现代风景巧妙的结合, 不管是荷花市场靠海的酒吧还是藏在胡同里的小酒馆, 都有着与地域文化相吻合的基调, 即使举着高脚杯喝着洋酒, 可感受到的还是古老京城的气息。

上海新天地属于旧瓶装新酒, 改造后的石库门建筑总是流露着一股殖民地的气息, 诉说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新天地的酒吧掺入了更多的异域文化, 它的酒吧洋气、精致而又温和, 可以很嘈杂, 也可以很静雅。酒店门口的一把把遮阳伞下一排排的木质长凳总是让人感觉就像到了欧洲的酒吧小街, 舒适而又惬意。

南京的1912是新瓶造旧装新酒。在整个民国风情的建筑外衣下的酒吧, 有着与民国文化不相及的风格与主题。

作者认为任何城市的酒吧的发展, 经营运作和风格都是有特殊性的, 因为一个城市的酒吧是凌驾于该城市很多综合因素之上的, 这些综合因素有:该城市人群的消费习惯, 整体素质, 文化底蕴, 社会环境等等很多方面。酒吧是“洋玩意”, 而各种地域文化是我们自己的东西, 只有把外来的东西与自己的传统文化巧妙结合, 不断地改善自己, 使中西文化巧妙的结合, 历史与今天和谐的并存, 才能使这些酒吧街区长久的生机勃勃, 得到更好的发展。

摘要:分析了北京、上海、南京的酒吧发展现状与三地的特色酒吧区, 进一步研究了酒吧文化在地域文化中的表现, 并指出只有把外来的东西与自己的传统文化巧妙结合, 使中西文化很好的融合, 才能使国内的酒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酒吧,酒吧文化,地域文化

参考文献

[1]唐婉玲.酒吧餐饮空间设计专家——陈得坚[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

[2]尤雷.中国公共空间设计——酒吧[M].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 2005.

[3]奥罗拉.奎托, 勒詹多.巴哈蒙.酒吧与餐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4]时影.民国洋房[M].北京:团结出版社, 2005:1.

[5]冯绍霆.石库门前[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5:11.

[6]张乘风, 王凯.屏风文化与室内设计[J].家具, 2009 (2) :30-32.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工厂控制系统下一篇:有效的作业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