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要素(精选10篇)
地域文化要素 篇1
一.地域文化要素分析
在人类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 地域文化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 高铁站作为众多交通建筑中的一种, 既要满足人们日常的出行需求, 更急切的是要塑造独特的城市魅力。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高铁站设计不仅有利于城市文脉的继承和发扬, 同时也让人们找到自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我看来, 地域文化主要包含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历史要素来对高铁站空间环境的营建产生影响。其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是高铁站空间环境地域性设计的主要来源。在高铁站空间环境设计方面, 地域文化各要素的技术性、艺术性、地方性等特性的运用, 体现着不同的城市形象, 应充分考虑本地域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的各个方面, 合理布局并完善高铁站空间环境各项配套设施, 以适应城市的整体规划, 为城市建设添光彩。
二.突出自然地理要素的必要性
自然地理要素包含的范围十分广泛, 它主要由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要素组成, 是空间环境设计的基本属性之一, 也是进行地域性空间环境设计的基础。在高铁站空间环境营建中, 地域文化的各个要素作为一个具有显著地域特性的整体对高铁站空间环境设计进行影响。在高铁站空间环境营建时, 自然地理要素起着关键的主导作用, 要充分了解其要素并根据要素进行合理的设计布局, 突出本地域自然地理的优势。安藤忠雄说过 :“我的建筑建立在构成和现代主义形式的基础上, 但我把重点放在研究每个作品的场所性、风土、天气、历史和文化背景上。我希望每个特定的环境中找到建筑的基点。”正如安藤忠雄说的那样, 我们在设计具有地域性的高铁站空间环境时, 也应把重点放在场所、风土、天气等方面, 为每个特定的场所, 设计不同于其他场所的建筑。可见突出自然地理要素在高铁站空间环境营建中十分必要。
1. 气候条件
气候主要包括气温、气压、降水、风向等。“在深层结构的层次上, 气候决定了文化和它的表达方式, 以及习俗礼仪。从它自身来说, 气候是神话之源。在印度河墨西哥文化中, 露天空间所具有的超自然地特性是其所处热带气候的伴随产物。”因此, 在影响地域性建筑的设计中, 气候条件是最基本、最重要、最普遍的因素之一。如在降水和降雪量大的地区, 为了加快雨水和积雪的排放, 建筑屋顶坡度普遍很大, 在高铁站设计布局方面则不适合做下沉式处理, 以免影响雨水排放 ;而在常年比较干燥严寒的地区, 下沉式的设计却能有效抵抗严寒对旅客造成的不便。又如三亚火车站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 夏季经常会受到台风的袭击, 所以在建筑布局上采用庭院和廊道的方式进行布局, 建筑形式则采用当地建筑语言, 显现海南岛风情的同时, 注意通风和抵抗台风且利于遮阳。因此, 由于地处经纬不同、降水量、海拔、光照等的不同, 所处地域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域的建筑风格。其建筑总体的空间布局、空间结构、空间风格的设计都显示出了对当地气候的绝对顺从。我们要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 改造不利的气候条件。
2. 地形地貌
我国有辽阔的疆域, 不同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构成不同的地形地貌, 形成影响地域性设计的又一因素。地形, 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 即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 偏向于局部 ;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 也能称为地形, 但不同于地形, 其一定是整体特性。在高铁站空间环境的设计中, 不同地形地貌对高铁站总体布局、外部空间环境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如地处北方低山丘陵段的济南站、滕州东站与地处北方平原的北京站、天津站在建筑布局上便不同, 其都是适应当地地形地貌而建以体现其地域特色。又如以奇山秀水、山岭叠起闻名于世的广西南宁, 其客站设计以层峦叠嶂、高潮迭起为主旨, 采用站棚一体化设计手法, 以体现其高低起伏、层层叠叠的地形地貌。因此, 应巧妙地运用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天然肌理, 打造自己的魅力之城。
3. 土壤植被
土壤植被是自然综合体各个组成成分中最活跃的因素, 也是空间环境中造景元素之一。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 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土壤植被来保护本地域的生态平衡, 显示出了不同的地域特征。如位于我国最南端的海南, 其地处热带北缘, 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被人们誉为“天然的大温室”。由于雨量充沛且光温充足, 所以植物种类繁多, 在站场建设时, 外部种植了大量的椰子树, 这些植物是在长期演化的过程中形成的适应当地气候、自然环境等条件的产物, 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地域特色且便于管理, 运用到高铁站空间环境设计中无疑带给当地人们更强的归属感。
三.突出人文历史要素的必要性
人类文明的出现就意味着文化开始逐渐形成且自成系统。任何地域都有其他地域所不能复制的独特的人文历史, 只有在对自己人文历史充分尊重的前提下所创造出来的设计才是最有价值的, 我们应该重新正视自己的过去, 并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文价值和历史脉络。“重新发现过去”指的是我们对历史以及地域特色的尊重与表达, 认识学习自己的历史让我们有存在感。人文历史要素对高铁站空间环境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大至外部布局, 小至内部陈设, 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设计。特定的人文历史决定了相应的民族风俗、生活方式, 这些风俗又反映在建筑空间环境中, 使得本地区的人们在营建活动中, 形成了相应的空间和意识形态。在高铁站空间环境设计中, 有必要突出当地的人文历史以引起人们的共鸣。
1. 本土历史
本土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具有地域唯一的特性, 是建筑设计中创新的依据, 以对本土历史的挖掘和研究作为背景的设计更能被人们所接收和认同。每个地域发生的一些事件, 这些事件可以作为高铁站空间环境的创作题材加以设计, 将高铁站空间环境与本土的发展历程、历史渊源和有号召力有影响力的事件相结合, 在满足高铁站良好的空间环境的同时, 满足游客的视觉审美和丰富本土的历史知识, 保持地域历史的延续, 以引起人们的共鸣, 这样的高铁站空间环境设计才会极具生命力。如在德国, 形成以灰熊为主题的地方文化已有几百年历史。在柏林中央车站入口附近, 设计师专门设计了熊的雕塑, 其形象生动, 极具趣味性且标志性独特, 这不仅可以成为高铁站空间环境设计的切入点, 也可以成为高铁站空间环境设计的灵感来源。
2. 民族风俗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民族风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 在某一方面一直沿袭的独特的生活习性或社会习惯, 是人们历代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从高铁站站前广场的环境、小品到候车大厅设施、装饰等空间环境的设计, 均是影响高铁站空间环境地域性表达的因素建筑作为文化载体之一, 高铁站空间环境的营建风格无疑是对一个地域的风土人情以及地域文化的沉淀与映射。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我们在接受新文化、运用新理念的同时, 不应抛弃本民族的艺术精华, 应对当地民族风俗元素合理提炼并运用到高铁站空间环境设计中去, 这样不仅有利于城市个性的形成和体现, 还利于城市的历史延续, 带动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
3.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思想意识等多种因素从不同方面影响着生活方式的具体特征。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背景, 使其生活方式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民族特色。建筑在人们生活中基本上构成了生活方式的载体, 而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城市和建筑的发展, 任何设计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而营建的, 高铁站空间环境设计更是如此。美丽实用且具有地域性的高铁站设计, 是生活方式的再创造, 在使高铁站的性能更加完美舒适的同时, 为营造地域性的高铁站空间环境提供动力, 也为地域表达的实现提供坚强后盾。
结语:
综上所述, 突出地域文化各个要素在高铁站空间环境营建中是十分必要的, 其在高铁站空间环境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每一个小要素在地域性高铁站空间环境营建中都有大作用。我们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高铁站空间环境的地域性特色, 重视客站空间环境与本地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等要素的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设计出真正的为人们服务的地域性建筑。
摘要:高铁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随着国家交通建设的要求和经济的腾飞, 高铁站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城市门户的高铁站及其地域特色的空间环境设计, 对于展现独有风味的城市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 中国在高铁站建设方面, 存在着“千篇一律、如出一辙、缺乏特色”的缺陷。本文对高铁站空间环境营建中突出地域特色的必要性做了探讨, 指出突出地域特色的必要要素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旨在说明地域文化在高铁站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地域文化,高铁站,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编著.安藤忠雄的作品和思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15.
[2]汪芳.查尔斯·柯里亚[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3]赵妍, 白一清.地域特色的时代建筑研究初探[J].城市建筑, 2013:06.
[4]刘智.地域特色的火车站[J].山西建筑, 2010, 24:27-29.
地域文化要素 篇2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本)
分校(工作站)宝鸡分校陇县教学点 专 业 行政管理
学 号 ***80 学生姓名 胡 洋
2014年 7 月
摘要:在人文地理学中,按其要素分出人种、民族、人口、社会、政治、文化、聚落、军事等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各文化在其起源、扩散的演变中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形成的文化景观。从总的来说,地理环境是文化发展的舞台,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一些文化的发展。
关键字:文化 三秦 地域结构 自然条件 思想
三秦地域文化
一、概述
三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秦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表现为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同样, 三秦文化作为一个整体, 它的内部并非完全一致, 其内容呈现出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而三秦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既是文化规律的体现, 又是秦地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结果。自然条件的作用, 使三秦文化表现为更小的相对独立的区域性, 体现为三大文化地域。
三秦文化之名始于三秦大地, 它是指在三秦大地生长、发展起来的历史区域文化或传统区域文化。不仅包括楚汉相争以后的文化, 还应包括周秦时期甚至先周时期的文化。总之, 凡在三秦大地自古以来发生、发展起来的文化都属三秦文化的范畴。三秦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不仅包括三秦大地上丰富的历史文物、文化遗存, 而且包括民俗、制度、艺术、宗教、思想、学术、哲学、伦理, 以及深层次的自然观、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二、三秦文化的地域构成
三秦大地地处祖国中部偏东靠北, 位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 39。35’。南北长863公里, 东西宽400公里, 面积约20.6万平方公里。与蒙、晋、豫、鄂、川、甘、宁等省毗邻。整个地貌以高原为多, 山地次之, 川地平原较少。
在认识地域文化时, 既要重视整体把握, 也要注意微观分析。三秦文化是在秦地地理环境作用下形成的三秦地域文化,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广义地又可把它相对分为陕北黄土高原文化、关中平原文化和陕南山地文化(或称陕北文化、关中文化和陕南文化)。秦地自然环境可分为北部的黄土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地三块不同的区域。在这三块相对隔离的自然区域里发育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它们是陕北文化、关中文化和陕南文化。陕北文化属于黄土高原文化, 是在黄土高原环境中形成并受其影响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来自北方的草原文化的影响, 具有粗犷、豪放和较为开放的特性。关中文化是平原地带的文化, 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关中三面环山, 一面向水, 地形较为封闭;又土壤肥沃, 气候适宜, 灌溉便利, 农业发达, 因而有周秦汉唐等王朝在这里建都。受其影响, 关中文化早期具有积极开拓进取精神;然国都迁出关中后, 关中文化受封闭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植根于渭河平原的封建农业的制约, 表现出更多的保守性。陕南文化是秦地的山地文化, 它除具有三秦文化的共同特性外, 还兼有长江流域文化的某些特征。三秦文化呈现出三个有一定差异的文化区域, 是直接受到了秦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三、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之中进行的, 受到了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打上了鲜明的地域印记。三秦文化也是如此, 受秦地自然条件的作用, 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是显著的, 下面我们仅从大的方面做一简略而概括的分析。(一)三秦文化早期具有开拓精神, 而后期逐渐倾向封闭保守
三秦大地地处祖国的内陆, 地形较为封闭。北部黄土高原群山环绕, 北有横山山脉, 西有子午岭, 东南是黄龙山, 另外, 向东以黄河与晋地分离, 交通极为不便。秦地南部以山地为主, 位于秦岭山脉和巴山山脉之间, 虽山清水秀, 但交通极为不便, 特别是众多山区较为封闭。关中有秦川平原, 但其封闭性则更为突出。它三面环山, 东面临水, 使关中平原与外地天然的隔离开来。而关中平原发达的农业经济使它在古代就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 不依赖外地, 进而为形成独立封闭的发展模式创造了条件。在这种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三秦文化更多的是倾向于封闭保守。
三秦文化早期受建都于关中的国家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汉唐文化的直接影响,表现出来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蓬勃朝气。在中国的历史上, 有11个政权建都关中, [5] 仅长安一地建都时间就达1225年。由于政权的建立使秦地的交通发达起来, 打破了地形上的阻塞和封闭, 以长安为中心, 进建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网络。三秦文化直接受建都关中的国家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汉唐盛世文化的积极精神如开放改革、融合纳新、开拓创新等精神, 对三秦文化产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使其在早期历史阶段呈现出来开拓进取的积极精神。例如, 司马迁出生于韩城, 他是在三秦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三秦文化所具有的开拓精神。唐代之后, 国都迁出了关中, 国家的政治、文化的中心逐渐向东、向南移动。这个时期, 三秦文化受国家文化的影响逐渐减弱, 因而发展的速度也逐渐缓慢了下来, 同时文化也不及早期的繁荣发达。与此同时, 地理环境特别是地形的封闭性对三秦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日益暴露了出来, 加之小农经济的负面作用, 使宋元以来的三秦文化逐渐走向了封闭保守。
(二)秦地的自然条件使三秦文化带有浓厚的农耕文化特色
自然条件如地形、土壤、水利、气候、资源等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 如有些地方宜农, 有些地方宜牧, 有些地方宜于发展工商业等, 而经济发展又影响着该地文化的发育成长, 这样, 自然条件通过对经济发展(经济环境)的制约而最终影响着地方文化的发展, 地方文化也因此带有地域的特色。
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 秦地的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北部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也较为肥厚, 然气候愈向北愈为干燥, 这种条件使其经济发展农牧并举, 南部以农业为主, 北部以牧业为主。关中盆地有渭河冲积形成的八百里秦川,平原地带土壤异常肥沃, 灌溉便利, 加之气候温暖湿润, 是发展农业的极佳场所。关中农业历史悠久且极为发达, 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农耕地区之一。秦地南部以山地为主, 其中也有小面积的平原地带, 为汉江等河流冲积形成。这里属于亚热带气候, 湿润多雨, 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 与关中不同, 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从总的情况来看, 自然条件决定了秦地的经济发展是以农业为主。
秦地的农业经济对三秦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使其具有了农耕文化的特色。中国古代以农立国, 重农轻商, 农业生产发达, 这种经济环境对文化产生了重要作用, 使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农耕文化。三秦文化也是如此, 具有浓厚的农耕文化的特征, 表现为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重农轻商的社会传统和务实轻虚的思想倾向等。
(三)秦地环境培育起来的三秦文化还有一种怀旧的历史惰性 三秦大地特别是关中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使中国古代许多王朝和政权在此建都, 从而促进了秦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汉唐王朝, 其开放的先进的文化直接影响到了三秦文化。三秦文化早期阶段就如汉唐文化所表现出的气势一样, 充满朝气, 充满活力, 充满生机。涌现出了像司马迁、张骞、班超、杜牧、韦庄、薛涛等心胸广阔, 才华横溢, 气质非凡, 开拓进取的伟大人物。作为地域文化, 三秦文化的早期发展是令世人注目的。然而唐代以后, 秦地经济的发展逐渐减缓, 文化的发展也不如早期的繁荣。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至少有以下方面: 一是随着国家经济重心的向东向南转移, 国都迁出关中, 关中丧失了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地位, 因而对秦地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二是关 中平原虽然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宜于农耕, 但因面积所限, 不利于大规模发展, 而秦地南北部的宜于农耕的面积也比较有限;三是战争的破坏, 不利于秦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宋元时期, 三秦地区长期处于战争前沿, 是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相互攻防的动荡地带, 这使得秦地的发展严重受阻。
三秦文化在经由唐宋时期由盛而衰的转折之后, 于是在其文化之中便逐渐孕育出一种怀旧的历史惰性。这种历史惰性是三秦文化经过历史性转折之后, 在小农经济的土壤里滋生成长的。封建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所养育出来的文化, 使人多安于现状、重土乐天、知足常乐, 即使对现实产生不满情绪, 也不会去积极努力的开拓创新, 改变改造现实, 达到理想的目标;与此相反, 更多的时候是自我在心理上消除不满, 以回想过去的满足和盛况求得心灵上的满足和安慰, 这有如鲁迅先生所概括的阿Q 精神。三秦文化的历史发展由盛而衰, 这种事实是人们在现实中无法接受的, 人们想起了三秦大地昔日的盛况, 想起了汉唐盛世的开放气象, 想起了。。长此一往, 便在三秦文化中积淀形成一种怀旧恋古的历史惰性心理。直至今天, 这种惰性心理还程度不同的存在于秦人的身躯之中, 千年帝都除留给今天人们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古迹之外, 还留给人们意识中的废都衰败倾向, 这些都是在振兴发展三秦文化中必须注意克服的问题。四.三秦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思想特征
(一)以人文为主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天人合一。从司马迁到张载, 从周秦文化到宋金元明清的关中学术, 都把人与自然看成是有机的统一体, 自然环境既能影响人生, 人生又能作用、影响于环境, 认为人有生命与灵气, 自然也有生命与灵气。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 三秦父老生生不息, 发扬奋斗精神, 创造自己的文化, 描绘自己的理想境界。(二)纳异进取的开放精神与重视实用、讲究功利的文化心理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八百里秦川地处西北黄土高原, 东有潼关, 南有秦岭, 西部与北部有连绵的戈壁和沙丘。如欲发展必须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向外开拓。历史证明, 周秦汉唐都是以关中为根据地向全国开拓并且迅速地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另外,三秦文化是在吸收中原文化、东方儒道文化、法家文化、佛教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丰富发展起来的。秦人在东进开拓的过程中, 自然地培养了重实用、讲功利的文化心态。当然, 这一思想特征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三秦文化发展的前期, 明显地表现出其开放性和积极性, 明清以来, 由于经济、政治中心的转移, 三秦文化逐渐走向了保守与封闭。(三)求实尚孔的原朴风气, 酷爱传统文化的怀古心态
秦人尚朴古有定论。从司马迁到张载都强调礼仪, 提倡务实。张载: “关中学者用礼渐成俗。”程熙则评价: “关中人刚劲敢为。”果然, 江藩在国朝宋学渊源记中评价李因笃时称到“平生尚气节, 急人之难。亭林在山左被诬陷, 因笃走三千里, 至日下泣诉当事而脱其难。性慷直, 面斥人过, 与毛奇龄论古韵不合, 奇龄强辩, 因笃气愤填膺不能答, 遂拔剑斫之, 奇龄骇走, 当时相传为快事”。所以, 秦人提倡“道不虚谈, 学贵实效”。
总之, 三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三秦文化在公元906 年以前, 曾集中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成就, 以汉唐长安为标志, 如日中天地照耀着整个世界;宋元以后, 三秦作为临制西北的军事重镇, 凭借其地理与文化优势, 仍然在历史上有杰出的贡献。三秦文化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 从史前的半坡彩绘到唐宋名人名画, 再到当今长安画派, 从工整细腻的宫廷绘画到粗犷豪放的民间绘画, 形成了既与中国主流文化难以隔断的传统, 又颇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风格, 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结合探析 篇3
【关键词】 企业文化;地域文化;企业文化本土化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也越来也激烈了,不但面临着本国企业的竞争,同时还面临着全球各国企业所带来的竞争。我国企业要想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就必须有其他企业所不必备的核心资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其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无形资源,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其企业文化的构建。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也有较大差别。企业如何使得地域文化为企业文化所用,以该地区的地域文化促进本企业企业文化的发展,是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中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 企业文化本土化的基本内涵
企业文化本土化,是指一些发展较好的跨国或是跨地区的公司、企业,他们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促进本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使本企业的企业文化适应本地区的地域文化,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使得企业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企业文化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公司,为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把本企业扩展到全球各个地区。当他们落户到所选地址之后,这些企业会招收当地的员工,那么企业给当地员工所支付的工资并不是按照该企业在本国所支付的工资标准来进行的,而是按照所迁目的地的工资水平对员工进行工资的发放,这就使[w1]企业文化本土化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拿我国来说,不同的地区的地域文化也有较大的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吴越文化,其主要特征就是“柔、雅、细”;与之相对应的是东北地区,该地区的人们相对来说就比较豪爽。那么,企业就要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地域文化,使企业文化本土化,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策略。
二、 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关系
(一)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企业在一开始建立之初,都是在某一个地域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其企业文化必然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与其创立者有着巨大的关系,创立者的性格和个性都会影响到该企业的企业文化。然而,创业者又会受其所生存的地域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在这一个角度来说,企业文化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深深的参透到了本土企业文化之中,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该地的企业的企业文化。同时,由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交流和联系的过程,本土企业文化也会受到外地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影响,这就使得本土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个性慢慢凸显出来。
(二) 载体和载物的关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潜移默化的受着地域文化的影响。当企业的财富和规模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寻求一种事业和文化上的关怀,比如说给股东、顾客和员工进行分红与关怀,这是最基础的部分。除此之外,企业必然会回报它生存和发展的故乡,比如说对企业的发源地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对该地区的教育和慈善事业做一些贡献等等。因此,从这一角度,企业文化的最终归宿就是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的发展壮大必然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
(三) 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地域文化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其往往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发展而来。地域文化包含面甚广,在短期内,我们无法发现它的变化,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发觉其与以往的不同。相比地域文化而言,企业由于员工相对较少,比较容易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企业文化的发展进程也相对较快。一个企业可以从企业形象识别、理念识别和行为制度识别这三个三个层次上去实施企业文化的变革。和地域文化相比,企业文化简单很多,因此,对企业文化的创新也相对容易。企业文化一方面继承了很多地域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对地域文化进行创新,二者有机结合。
三、 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一) 人才本土化
一个企业要进行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完全不同。因此,元企业所在地的员工的语言理解能力、文化适应能力等肯定不如本地人,企业招聘一些本地员工就显得尤为必要。人才本地化,是跨地区和跨国公司实行本土化经营中最重要的经营战略。
(二) 产品本土化
由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域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对商品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公司实行产品研发本土化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产品研发本土化,才能迎合当地人民的需求。同时,企业还可以对新产地进行市场需求调查,善于发现本地的商机,开发符合当地特色的新产品,以促进本企业在该地区发展和壮大。
(三) 营销本土化
营销目标顾客本土化和营销体系本土化是营销本土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影响目标顾客的本土化就是要开发本地的顧客,提高本地的产品需求,以达到开发本地市场的目的。营销体系本地化就是要制定适合当地地域特色的营销体系,在当地现有的商业网络和当地经销商熟悉的市场环境下进行营销,避免开发新的额营销渠道,规避不必要的营销成本。
(四) 公关本土化
不同地区的公共关系和政治权利不同,因此,公司[w2]要知道当地的公关技能。企业在建立跨国或者是跨地区的公司之前,首先得对该地区的政治状况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还需要了解该地区民众的基本状况。只有这样,公司才能知道具体该制定什么样的政策,以树立该企业的企业形象,同时,在和政府打交道时,该注意哪些问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该地可持续发展。
四、 结语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软实力,企业只有依赖其企业文化,才能获得发展和繁荣。要发展企业的企业文化,就要注意该企业企业文化该地域的地域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二者有机结合,企业才能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陈兆庆. 文化引领 知行合一 巢湖供电:推动国网公司企业文化落地生根[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11)
[2] 于金明. 努力超越 追求卓越——记刘家峡水电厂企业文化建设[J]. 中外企业文化. 2008(04)
[3] 刘丽君. 让企业文化落地有声[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0(27)
[4] 尚丽,乔婷. 浅谈地域文化对山东及江浙闽服装企业文化的影响[J]. 山东纺织经济. 2009(03)
[5] 吴朋. 关于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和谐共建的模式探讨[J]. 企业家天地. 2007(06)
浅析亲水设施的地域性设计要素 篇4
城市滨水景观区域是最能引起一个城市居民兴趣的城市空间。滨水景观之所以具有如此魅力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人的天性;二是文化属性。因此, 在进行亲水设施的设计时, 应该注重人的亲水行为、地区固有的特色及场所自身的特点。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亲水设施的相关定义。
目前, 对亲水设施并没有很明确定义, (日) 河川治理中心编著的《滨水地区亲水设施规划设计》中有如下相关定义:所谓“亲水活动”是指人们通过在滨水空间中进行散步、运动、戏水、垂钓等娱乐休闲活动以及在风景的欣赏过程中获得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感的活动。因此, “亲水设施”是指用于开展亲水活动的所有设施。是以亲水活动为主体的亲水设施的导入。
1.2 地域性的相关概念。
地域性是指与一个地区相联系或有关的本性或特性。或者说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综合特性, 包括它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
地域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它在空间和时间范围上具有相对性。它具有明确的空间维度也具有相应的时间维度, 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对地域性的理解和认识会有所不同。
2 地域性设计要素
目前对地域性要素的归类并无唯一标准, 建筑大师张锦秋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上对地域性有这样的描述:“建筑文化的地域性是多元的、多方位的。‘地域’是一个广义的名词, 并没有大小范围的具体界定。一个地域可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多个国家一个民族, 或是一个国家多个民族, 甚至一个国家、民族包含着多个地区。地域性到底包含哪些因素?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 一般可包括自然环境, 社会文化、经济与技术条件三方面。各个流派的建筑创作一般无不考虑这三个因素的作用, 只不过侧重点不同罢了。……地域性建筑体现了地域文化的连续性, 尊重地域的文化传统而又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基于对建筑地域性要素的分类, 我们可以用“应答式”的设计观去探析亲水设施的地域性设计要素。
3 地域性诸要素与亲水设施设计
因为从景观地域性角度出发研究城市滨水地区亲水设施的设计, 所以选择最有代表意义的, 在设计中需要很好表现其地域性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河滨区”作为研究范围。
3.1 自然环境要素与亲水设施设计
3.1.1 气候要素。
气候往往会通过作用于城市肌理形态、市民生活习惯等其他地域性要素间接影响亲水设施的设计。气候的变化极大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和心理, 对人们户外活动的时间、频率等有着很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 水设施的设计需要考虑的气候要素是与人们的亲水活动密切相关的温度、日照、风向、降水等, 这些气候要素对亲水设施的选址布局、建筑形体设计、材料选择、绿化配置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有所差异, 亲水设施的规划设计也会随之有所变化。
3.1.2 水文地理要素。
地球上各类形态的水体, 如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大气水分、冰等共同构成了地球的水圈。而本文中亲水设施的设计主要是河流形态。具体就河流而言, 有水位、流速、流量、径流等相关要素。这些要素直接影响着亲水设施设计中对安全性方面的思考, 例如, 水边部位结构方面的构思、存在潜在危险场所的安全对策、为防止水边。
3.1.3 地形地貌要素。
地形地貌对滨水景观的建设影响往往是比较直观的, 它是一种可见的自然环境要素, 通过基地地形条件对滨水景观空间形态的影响, 地域的地质条件对亲水设施用材的影响地形地貌对亲水设施设计来讲既带来了冲突与限制, 同时也带来了创新与挑战。
3.1.4 植被要素。
滨水景观带植物树种的选择, 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因地制宜, 合理配置适应当地的地带性植物。地带性植物是经过长期进化和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适宜本区域环境条件, 并具有最大自然生态功能的树种, 这种树种最能反映该区域的特色和植被景观类型。
3.2 社会文化要素与亲水设施设计
社会文化要素对滨水景观建设的影响有些是显性的, 有些是隐性的, 直接作用于亲水设施设计的社会文化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城市与建筑风貌特征、利用者行为活动特点及历史、文化特色。
3.2.1 城市与建筑风貌特征。
a.基地内的风貌建筑成为滨水景观空间的参照;b.基地外的风貌建筑成为滨水景观的借景或对景;c.新建的滨水建筑对地域传统建筑特色的继承与再诠释;d.滨水景观中其他景观元素对地域建筑的隐喻。.
3.2.2 历史、文化特色。
1) 城市历史文脉及社会文化。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特色, 记载着城市的兴衰, 延续着城市的历史, 从而形成了城市的自然形态和文化脉络。这种结果同样影响着城市滨水地区亲水设施的的规划设计。如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 徽州是积集儒家、释家、道家文化的一个厚实的沉淀区, 它影响着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 融徽州文化之精华, 风格独特, 结构严谨, 雕镂精湛, 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 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徽州文化。2) 水文化。我国幅员辽阔, 有着丰富的地域水文化体系, 如集中在陕西、山西、河南地区的黄河水文化, 湖北、江西、安徽地区的荆楚湘水文化, 江苏中南部和江苏省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吴越水文化, 扬州至镇江一段的扬子江-运河文化, 成都平原的川江岷江文化, 还有桂林的漓江文化, 岭南的珠江文化, 济南的泉文化等等。从文化的因素来看, 不同的地域文化影响着不同的滨水景观风貌。例如, 历史上的北京和杭州, 都拥有丰富的水域, 但是从布局、结构、空间和建筑上又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 苏州的水散发着“水自然的美”, 理水景观具有文人山水园的精致典雅;而北京的水更发挥其“礼乐相辅”的绝大功能, 具有皇家风范的宏大气魄。
3.2.3 利用者行为活动特点。
由于地域的气候、地形、物产、资源、历史沿革等的差异, 在不同的城市中, 市民的日常生活所展现的面貌也是地域化、多样化的。谚语“五里不同风, 十里不同俗。”正是对生活习俗上的地域性差异的反映。这种差异性是在饮食、信仰、语言习惯、出行方式、休闲喜好、年节习俗等很多方面体现出来的。对于亲水设施而言, 使用者行为活动的地域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日常休闲活动的地域性;二是节庆活动的地域性。
3.3 经济和技术要素与亲水设施设计
同社会文化要素相比, 经济和技术要素在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有着显著的不同。某城市地域特征的形成往往与该地域独特的建造技术或特殊的产业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特别就传统城市而言, 该城市的传统技术和产业对滨水景观形成的特色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亲水设施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探讨:一方面, 当地的经济与技术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 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产生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张锦秋.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 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刘云俊译.[日]河川治理中心编;滨水地区亲水设施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地域文化4 篇5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三孔”是孔府、孔庙、孔林的合称,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曲阜市。
2、亚圣殿 为孟庙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宋宣和三年,历经金、元、明、清,中间多有维修。
3、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 教名山。
4、过年的前一天,即 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
5、齐鲁民间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在信仰的对象上,各地流行比较普遍的有自然神、6、学术界通常把民间散文体叙事文学划分为三类:神话、民间传说和 民间故事。
7、在我国,被公认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说有四则,即《 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 白蛇传》,统称“中国四大民间传说”。
8、八仙之名,至明代 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共七男一女。
9、山东的民间年画,除作为三大产地之一的杨家埠影响很大之外,聊城东昌府 年画和潍坊高密的 扑灰年画也都有很大成就。
10、程学义是褚庄泥塑的唯一传人,大半生矢志不移地固守在泥塑这块濒于灭绝的阵地。
11、在改革整理传统曲目的基础上,1951年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决定将作家王安友的小说《 李二嫂改嫁》改编成吕剧,试验用戏曲形式表现现实生活。
12、当今快书的流派,主要有以、杨立德为代表的“高派”、“杨派”,以及后来崛起的以刘司昌为代表的“刘派”三大流派。
二、单项选择(下面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自汉代起,孔子的七十二贤弟子中,为首的一般是(D)
A、子路B、冉求C、曾晰D、颜回
2、苏禄王墓,具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始建于(C)
A、元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3、崂山道观中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历史也最悠久的一座是(C)
A、上清宫B、太平宫C、太清宫D、华楼宫
4、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的制度是(D)
A、宗法制度B、礼仪制度C、社会制度D、婚姻制度
5、在齐鲁服饰民俗中,人们给故去的亲人做寿衣往往忌讳用(A)
A、缎子B、绸子C、白布D、麻布
6、八仙指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相关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唐代的(B)
A、《八仙出处东游记》B、《太平广记》C、《灵芝篇》D、《法苑珠林》
7、“董永的传说”中的董永,其人物原型生活在东汉时期山东的(D)
A、沂源县B、莒县C、邹城市D、博兴县
8、潍坊风筝讲究“扎、糊、绘、放”,其中最能体现其“美之所在”的是(C)
A、扎B、糊C、绘D、放
9、被视作化妆扬琴的开端,奠定了吕剧发展的雏形,在吕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一个剧目是(D)
A、《兰瑞莲打水》B、《王汉喜借年》C、《小寡妇上坟》D、《王小赶脚》
10、山东快书以“说”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基本句式为(B)
A、六字句B、七字句C、八字句D、五字句
三、名词解释(每词10分,共20分)
1、岁时习俗
答:岁时民俗,是指在特定时日,人们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活动内容的民间风俗。岁时民俗的最大特点是因时而兴,序时而变。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它有两项必不可少的要素:一是有相对固定的时日,二是有特定的民俗活动内容。
2、人文景观
答: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形成的、与人的文化活动有关的景物构成的风景画面。它能够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物质和精神上的某些需求。一定的历史性、文化性,一定的实物和精神等表现形式并且具有一定的旅游吸引力是人文景观的重要特征。如三孔、泰山、苏禄王墓等,都是齐鲁大地上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著名人文景观。
四、问答题(每小题25分,共 50分)
1、简要介绍“三孔”的历史文化意义。
2、杨家埠年画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何特点?
四、答案:
1、“三孔”是孔府、孔庙、孔林的合称,位于山东省曲阜市。“三孔”是中国历代统治阶级推崇儒学、纪念孔子的产物。自从汉代董仲舒提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武帝采纳后,儒家思想遂成为我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思想意识,并最终成为整个宗法国家的思想基础。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其学说被尊为经典,社会地位也被不断抬高。正是由于历代统治者尊孔祭孔,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正统的思想意识形态,高度重视儒学思想的统治力量,才形成了历史上三孔的地位和规模。
孔府孔庙孔林数千年的存在,形象地阐释了封建宗法社会的制度特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与君主专制相结合形成的伦理政治。从周代成王之后开始推行的嫡长子继承制,几千年一直沿袭。而孔氏家族的长期存在,则形象地反映了嫡长子继承制、宗庙制等宗法社会的特点。孔氏家族如同皇室家族一样,从日常生活到爵位继承,都严格遵循封建宗法制度,只不过一代皇朝的统治只有数
十、数百年,而孔氏家族的存在和儒家的思想统治却逾越了几千年。
地域文化要素 篇6
1 农业地域系统理论假设
生产力 (Productivity) 是指人类运用各类专业科学工程技术, 制造和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品, 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生活的能力。在产业经济中, 生产力是衡量产业发展状况的主导因素, 其具体表现为生产中的各种要素。生产力要素 (Factors of Production) 主要包括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生产关系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 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可以这样认为:这里的“生产关系”, 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 具体表现为生产力所包含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产出状况。
对地域系统的认识有两种。人地关系中的“地域系统”: (1) 是指某一个地域内的各种地理要素 (自然地理要素、经济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之间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等和各种因果反馈关系而行成和维持的系统; (2) 是指某一地域和与其有关的其他地域———它的背景地域、相关地域和次级地域———之间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等和各种因果反馈关系而行成和维持的系统[1]。
就农业地域系统而言, 它的要素关系地域系统是指, 农业产业中的生产力要素 (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的对象) 与生产关系 (表现为农业的产业产出、资源使用率、生态占用状况等) 之间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等和各种因果反馈关系而行成和维持的系统。在这个地域系统中, 各部分要素、参与系统耗散和维持的“流”和各种因果反馈关系, 不是单一地, 而是地域内的经济、社会、资源以及生态系统的综合。
追求区域间农业的产业均衡, 可以有三种层次:一是各区域在优化调控的过程中, 以农业产业状况达到最优目标的区域为标准, 通过对其他各区域的优化调控, 使区域之间达到均衡;二是在各区域的优化调控过程中, 以研究区域背景区域的农业产业状况为参照, 通过“研究区域—背景区域”之间差距的优化调控来实现区域间的均衡;三是在区域的优化调控中, 把各区域的农业产业发展状况纳入更大的系统中, 既考虑区域的农业产业状况, 又综合考虑促进和制约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其他因素, 使各区域在“基础—目标”相对应的前提下, 通过协调区域与背景区域间的差距, 最终达到区域间的均衡。对比而言, 前两种均衡的方式较为理想化, 在实践中不易实现;第三种方法将区域发展的众多因素综合集成, 是可持续发展模式下对区域农业产业的伦理价值评估, 使各区域在一个相对公平的起点上追求均衡, 是实现区域间均衡的可取之法。
2 农业地域系统的系统结构与模型构建
依据农业地域系统的系统假设, 农业的生产力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源、资金投入和耕地的生态承载力四个方面。 (1) 劳动力是农业生产力要素的重要组成。在农业产业活动中, 农业人口是农业生产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 也是农业产业社会性的重要部分。经济学家刘易斯、托达罗等先后提出, 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一种必然趋势[2,3]。 (2) 耕地资源是农业生产最原始的要素构成[4]。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命脉,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近10年来 (1998-2007) 我国耕地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 耕地不断减少的趋势短时间内不会改变[5]。2007年3月5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 要坚守耕地的18亿亩“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3) 农业资本投入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要素。资本投入是农业产业活动中的消耗环节,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离不开资本的投入, 研究表明, 劳动和资本要素投入是省域农业产出增长最为主要的决定因素, 而土地贡献不显著, 农业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要素禀赋差异仍是影响中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6]。 (4) 耕地的生态承载力是农业生态系统维系的保障。农业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耕地生态承载力也是生态承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且耕地的承载力是有限的, 只能供养一定数量的人口。据此, 区域内耕地的承载能力越大, 其支持的生态经济系统也就越大, 对区域农业产业的发展越有利。
农业的生产关系直接表现为农业的产出状况, 在设定系统中, 这些产出状况包括农民收入、耕地使用率、农业产值和归于耕地中的生态足迹四个方面。 (1) 农民收入是农业社会性产出的直接反映。在农业生产活动中, 农民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和家庭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这一生产活动的产出表现为一定的社会性, 即通过农民收入的状况反映出来。要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 更多地应注意农民本身, 即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问题[7]。 (2) 耕地使用率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农业活动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 在不同的时期中,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增加, 农业对生产资料 (耕地) 的开发越来越深远。马克思指出, 人类改为耕种比较不肥沃的土地, 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也就是说, 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客观表现就是其对土地 (特别是耕地) 利用率的不断提高。但是随着耕地使用率的提高, 耕地资源的压力也就随之加大, 耕地后备资源的不足严重地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8]。 (3) 农业产值是农业经济属性产出。农业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农业产品和对其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性服务活动的价值总量。影响农业产值的众多因素中, 资本投入的影响最大, 对于资本指数较低的城市, 进一步加大资本投入提高资本在要素投入中的比重, 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增长[9]。 (4) 农业生产中生态占用最直接的反映是归于耕地中的那部分生态足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不仅表现在农业所表现出的经济、社会价值, 更在于农业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在维系生态系统运行的过程中, 农业的生态作用尤为重要, 且更直接地表现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消费—供给”状况。农业中耕地生态足迹的增大, 除了加大生态系统的负重外, 也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等与之紧密相关的其他系统。
地理学视角强调用综合的观点看待人类经济活动中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与市场要素的关联性, 通过集成多学科技术方法来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可持续性问题[10]。农业产业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其系统结构不仅是产业中的经济活动, 还包括了农业活动所影响或被影响的社会因素、资源因素、生态因素和其他因素。因而农业产业的评价, 不是对单一因素效益的评价, 而是综合诸多制约和促进产业发展的客观条件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 再以产业产出的各种效益作为“目标”, 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系统结构下, 寻求区域间产业的均衡。
3 指标选取及计算分析
根据农业产业系统的系统特性, 研究中选取了以下指标对区域农业状况进行评价 (表1) 。其中:农业人口投入是地区农业人口总量、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和单位面积人口的集成;地区耕地资源为耕地资源总量、耕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和耕地资源占国土面积比重的集成。在权重上, 考虑到各类“效益”即农业生产中的各项指标对地区总量经济活动的贡献, 在此使用其相关性系数为权, 综合计算各地区的农业均衡发展下的综合生产能力。
计算中数据主要来源于《云南省统计年鉴》和《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数据在处理过程中采用研究区指标赋值比背景区指标赋值的方式进行标准化。按照“区域农业产业状况评价模型”, 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i为所研究区域的个数, j为研究所选取的指标分类, Ni为第i个区域的农业综合发展能力指数, sij为第i个区域第j类s指标的指标值, pij为第i个区域第j类p指标的指标值, rj为第j类指标的权重值。
4 结论及讨论
根据计算, 得出云南省2010年农业产业状况评价值。结果显示, 云南省2010年的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资源效益 (s1~p1、s2~p2、s3~p3) 在“基础—目标”模式下呈均衡状态, 基尼系数值均在0.2以下;生态环境效益 (s4~p4) 的市州基尼差值略大于0.2, 为比较均衡状态;农业产业的综合效益 (s~p) 的基尼系数值小于0.2, 为均衡状态。可以看出, 在农业多要素的投入产出模式下, 云南省农业的市州发展是较为均衡的。
在该评价模型下, 为准确反映云南省市州农业发展状况的空间差异特征, 采用自然聚类的方法, 将农业综合评价的结果分为三类, 即:一类 (>0.82) 为农业综合发展能力较好的地区;二类 (0.51~0.82) 为农业综合发展能力中等地区;三类 (<0.51) 为农业综合发展能力较差地区。结果表明:区域农业产业发展能力较高的地区为滇中的昆明、玉溪两市, 这与该区域所处的滇中城市群对农业产业的带动作用密不可分;发展能力较低的市州多分布在滇西地区, 该地区多为高山深谷, 地形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 相应地该地区农户自主发展能力较低也制约着区域农业产业的发展[11]。
云南省是农业大省, 更是生态大省, 农业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区域经济增长和生态维系的双重压力。可持续发展模式下, 在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及广义的人文地理等条件不同的区域中, 农业存在不同的区域分工和区域职能[12]。一元化地追求区域发展和区间均衡显然是不现实的, 而立足区域产业发展的客观基础, 追求“基础—目标”的发展和均衡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
摘要:遵循钱学森院士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 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指导, 对既有的一般产业发展能力及均衡理论的不足进行补充完善, 建立“基础—目标”的适用于区域农业发展能力的伦理价值评估模型。选取云南省2010年度农业资本投入产出、农业人口及收入、耕地及常用耕地面积、农业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等指标, 以其对地区GDP的贡献为权重, 对云南省各市州该年份农业的发展能力和产业的区间均衡状况进行了系统评估。评估结果为:滇中城市群中昆明、玉溪二市的农业产业发展能力最优;发展能力较差的地区多集中在滇西的德宏、临沧、怒江等市州;各市州在“基础—目标”模式下的发展能力普遍呈均衡状态。
地域文化要素 篇7
之所以对这本著作如此关切和喜爱, 是因为五六年前我在编著《广西文化图史》时深有感受。该书出版前夕我在“后记”中这样写道:“《广西文化图史》是对广西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全面盘点的第一本著作, 在对史的叙述和面的概括的基础上, 我们也尝试做了一些理论归纳。限于我们的学识和调研条件的限制, 这本书只能算一个阶段性成果, 内中的缺陷与错谬在所难免, 恳请各界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为今后群策群力编撰出更为系统、全面和厚重的《广西文化史》打下基础。”当时我深感文化研究的难度和自身学力的孱弱, 在勉力做出一本《广西文化图史》之后清楚知道还有很多不足, 期望有更为厚重和大气的著作面世。如今我欣喜地看到, 这本《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就是当时我期盼的“更为系统、全面和厚重的《广西文化史》”的模样, 且内涵更为深邃, 学术成就颇高。在学术上, 它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和总结广西几千年来的文化史实和文化成就, 内容庞大系统。开篇为“绪论”, 总论广西的环境、历史与人文,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设七章分论由先秦到清末的文化史, 是对本地文化作纵向的考察;“下篇”分十章分论山水、摩崖石刻、铜鼓、建筑、文学、戏曲、民间文学、民俗、文化带等文化类型, 对广西文化分门别类重点地作横向的论述。书前有《广西历史文化地图》, 书末还有《广西文化大事记》《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表》《广西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历代广西文化名人一览表》等4个附录资料, 书中还随文附有大量插图, 图文并茂, 增加了对文化事像的直观感受。全书以55万字的篇幅, 全面介绍了广西文化历史、景观, 夹叙夹议, 史论结合, 在大量可信资料的础上, 纵横交错地展开论述, 总结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 展示迷人的文化魅力, 构建起颇具科学性的广西文化史体系, 奉献出一部厚重的广西文化史大书, 是对广西学术建设的重要贡献。在现实作用上, 如此全面系统地总结和展示广西悠久丰厚的文化历史和缤纷多彩的文化现象, 评点其独特的文化贡献, 使广西文化以其独特魅力挺立于中华文化之林, 极大地激发了当代广西文化的创造活力和自信心, 有力地推动广西文化建设, 也给广西文化产业的运作以创意触媒, 实属作用巨大。对此我深表钦佩。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显示了作者不凡的学术功力。其取得成功的要点, 我认为, 一是运用科学正确的文化史观指导写作。书中论述广西文化的发生, 注意到广西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生成的影响, 也注意到文化交融共进的演进规律, 体现了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在“绪论”里首先论述了广西“独特多维的自然环境”, 指出“广西文化的成长势所必然地受惠于也受制于广西的地理环境”, 并肯定“地利之便所起的催化作用由此可见一斑”;接着论证了“多元共生, 交融共进”的文化发展规律, 在下篇第一章《山水》里明确论到:“广西山水又体现出丰厚的人文内涵, 互为表里, 相得益彰。怪怪奇奇而又蕴含着丰富人文积淀的广西山水, 造就了博大深厚的广西山水文化。”由此得出了一个结论:“山水与人和谐共生”。我认为, 这些论述, 是著者文化史观的要点和精髓, 道出了文化生成的根本。它体现了作者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研究对象的真正透彻地理解和科学准确地论述。这就使得该书的论述高远深邃, 发人深省。二是发掘大量文化史料, 铺垫坚实学术基石。十余位作者都是学养深厚、学业高深的广西顶尖级文化学者。他们没有停留在过去的著述上作修修补补, 而是潜入历史, 探赜索隐, 披沙拣金, 调查、整理了大量的广西文化史料, 许多材料是前人未发现而第一次使用的, 并在新发现的史料中提炼新的观点, 集成完整的文化体系。三是一些论述令人耳目一新, 如论山水文化的一组标题:“山水为人所发现与修饰 / 人得山水怡情养性 / 天人合一共生共荣”;又如论广西民族:“广西各民族人民扩大团结, 共求生存的历史壮怀激烈, 丰厚绵长。在这个大背景下来看广西文化, 其源也广, 其类也多, 其色也彰, 其神也融。归结到一句话, 就是多元共生, 交融共进。”再如论广西文化:“广西文化的特色, 以地域性、民族性、多样性和交融性为基本。前三者是原色是基础, 交融起来便更具活力和张力。而所有特色的酿育, 端赖环境与人才。”材料与观点的相辅相成, 构成了该著论点坚实, 论据新颖, 论述不虚的学术风貌, 颇为可观。四是精炼流畅的史述风格。该著作者在追求学术性、科学性的同时, 努力写出通俗优美的学术文字, 体现出了著者在追求学术性、现实性的同时, 追求学术的通俗性、可读性。深邃的学理思想、新颖的学术观点, 常常借助于才气充沛之笔流畅而出, 其中尤以“绪论”里的文字最具这一特色。例如在写广西历史人物时, 作者首先写出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历史是由人物和细节缀成的”, 接着满怀情感地写了一系列对广西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文化名人, 如在写清代重臣陈宏谋时这样写道:“我们还要特别对任过中枢宰辅、当过多处封疆大吏, 在全国广有影响, 并为经世致用, 哺育人才奋力一生的岭南大儒陈宏谋, 表示深深的敬意。像陈宏谋和其他历史文化名人这样的杰出者在广西不是多了, 而是少了, 这正是广西与其他先进省区的差距之一。惟其如此, 我们对历代先贤不能不格外地珍视。而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涵养, 一种文化。”这样的论述文字, 读来令人充满清新畅快之感, 享受阅读之乐。
“地域文化”类试题点击 篇8
地域文化是指有地方特色的文化, 它包括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名胜、环境、风俗等方面的信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地域文化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在考试中日益得到充分的体现。综观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 极富地方色彩、飘散浓郁乡土气息的“地域文化”类试题以强劲之势进入“积累与运用”和“现代文阅读”这两大板块, 考查内容和考查形式均呈多样化的特点。
例1读下面这段文字,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漫步钱江源头, 你会感觉到山川之灵秀, 民风之淳pǔ___;步入南孔圣地, 你会领lüè___到文风之昌盛, 儒风之浩荡;翻阅古城历史, 你会看到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拤、毛滂著作丰———人与自然和xié___相融,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名城衢州, 正散发着独特的mèi___力。
(选自2009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解析试题的命题材料是一段介绍衢州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文字, 体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解答此题要正确拼读汉语拼音, 拼读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确定具体的汉字。答案:朴、略、谐、魅。
例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 请逐一进行修改 (可以调整语序, 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 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
(1) 盐河不仅是淮安的一条通海航道, 而是苏北地区的水运干线。近年来, 淮安加快了盐河航道整治工程建设, 打通了一条连接淮安和连云港的高速航道。 (2) 随着盐河航道的正式通航, 将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巨大的作用。
修改 (1) :________________
修改 (2) :______________
(选自2009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卷)
解析语段的内容主要介绍淮安的水运干线盐河。答题时要仔细阅读病句, 结合平时的积累和语感, 找出句中的问题, 在不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 将句子修改通顺。参考答案: (1) 盐河不仅是淮安的一条通海航道, 而 (加:且) 是苏北地区的水运干线。 (2) (删:随着) 盐河航道的正式通航, 将 (加:对) 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巨大的作用。
例3“吃在中国, 味在四川。”为了更好地了解成都的饮食文化, 某班组织了一次成都小吃和名菜的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走访、了解, 同学们知道了如赖汤圆、龙抄手、夫妻肺片、崇州的叶儿粑、邛崃的奶汤面等名小吃, 也知道了如回锅肉、锅巴肉片、宫保鸡丁等名菜。同学们准备在调查的基础上加强宣传, 让外地的游人更多地了解成都名小吃和名菜。
请你一起参与这一活动, 并请选择其一 (也可以是你们家乡的名小吃或名菜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然后写一则广告词或宣传语, 向外地游客推荐。
要求: (1) 所选择的必须是成都或当地的名小吃或名菜, 并能突出其特点; (2) 语言生动且有鼓动性; (3) 不能抄袭。
所选名小吃或名菜:_________
所拟广告词或宣传语:______________
(选自200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
解析这道题接近考生的生活, 同时也川味十足, 能引起考生对家乡的关注和兴趣。试题以为名小吃或名菜拟写广告词或宣传语的形式, 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颇具亲切感。所写的广告语除了要符合一般广告语的要求外, 还要注意试题中提出的几点要求:所选择的必须是成都或当地的名小吃或名菜;广告语中名小吃或名菜特点突出;语言生动有鼓动性;不能抄袭现有的广告。示例:“赖汤圆, 大又圆, 美妙好味道”“钟水饺, 好吃忘不了”“龙抄手, 吃了一碗想两碗”……
例4从下面两处景点中任选一处, 参考图片和文字资料, 为该景点拟写一则广告语, 以吸引更多游客来旅游。要求:突出这一景点的主要特点;句式整齐, 语言凝练, 富有文采。
山上有古时报警用的烽火台;有十几处外国领事馆旧址;山上的灯塔是烟台山的标志性建筑物。
中国四大名阁之一;有八仙过海的传说、历史名人游历的遗迹;常有海市蜃楼的景观出现。
选择的景点:__________
拟写的广告语:_____________
(选自2009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试卷)
解析这是一道富有浓郁地域文化色彩的试题。试题选材于烟台的两处自然景观———烟台山和蓬莱阁, 材料为两处景观的照片和景点的简要介绍。答题时, 应根据图片内容、文字资料及自己平时的积累, 拟写出能突出这一景点主要特点的广告语。所写的广告语要句式整齐、语言凝练、富有文采。示例:烟台山———汇集东方西方文化, 融合自然人文景观。蓬莱阁———登名阁, 寻八仙踪迹;入仙境, 觅蜃楼奇观。
例5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相关试题。
漫话溜索
(1) 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山高谷深、水势险急处, 往往可见以铁索、藤索或篾索连系两岸的桥, 这种桥, 即所谓“溜索”, 因它以铁索、藤索或篾索连系两岸, 也称“索桥”。
(2) 横断山河谷, 水流湍急, 岸壁陡峭, 雨季河水猛涨, 船和竹筏都难以渡江。于是, 各式各样的索桥便成了这里的重要交通工具。
(3) 溜索, 古人称“撞”。《茂州志》中“悬撞度索”和《蜀中广记》中“度索寻撞之桥”等记载, 都是先民们对溜索的描述。
(4) 最原始的溜索是如何建造的, 直到如今, 在怒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还有种种传说。流传较广的一个传说是:当初, 沿江各族民众在两岸各选一个臂力很好的精壮男子, 在钓鱼线上各拴一石头, 两岸对抛, 一旦拴着石头的两条钓鱼线在江中相钩连缠绕, 就由其中一方把钓鱼线徐徐拉上岸, 一方面固定钩连, 一方面在钓鱼线上拴好又粗又结实的藤绳, 再由另一方徐徐拉动, 最后藤绳横贯两岸, 并被固定在两岸的溜柱上, 用木棍绞紧, 即成溜索。这个传说反映了怒江沿岸各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征服自然的气概和智慧, 也说明了溜索对怒江沿岸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5) 解放前, 怒江上没有桥梁, 洪水季节, 两岸人民相互往来和运输物资无一不靠溜索。那时的溜索, 一般是用两根一头高一头低的竹篾索或藤索组成, 再架上底兜, 过溜时, 人、马都得捆在底兜上, 离岸时用力推一下, 靠“滑梆”在溜索上滑行。有时, 还得手脚并用, 沿索攀援。常常有人因滑梆和溜索出事坠入江中。解放后, 人民政府关心两岸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首先将竹溜、藤溜换成了钢丝溜, 有些溜索还配上了滑轮。与此同时, 还沿江修通了公路, 架起了不少吊桥, 交通变得安全方便多了。
(6) 如今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上, 每隔一段都有一对钢质的溜索, 一根溜过去, 一根溜过来, 都有坡度, 过溜时既省力, 又迅速。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 十来岁的小孩大多会过溜。有些靠近村庄的溜索, 逢年过节, 人们还把它当作游戏的工具, 你溜过来, 我溜过去, 欢声笑语, 别有一番风趣。
1.文章具体说明了哪些内容?
2.文章引用怒江沿岸的传说, 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文章内容, 说说第 (5) 段画线句中“无一不”的表达作用。
4.随着社会的发展, 你认为溜索在将来还有无保留的必要?请说说理由。
(选自2009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解析]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 说明的对象是“溜索”。溜索是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山谷中独特的一种“桥”, 云南地区的考生对此应该非常熟悉。这篇选文体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第1题, 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本文说明的对象是溜索, 具体说明了哪些内容呢?这就需要仔细阅读全文, 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 并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参考答案:本文说明了什么是溜索、溜索的用途、溜索的建造、解放前后溜索的变化和使用情况。
第2题, 考查的是对写作手法的分析。文章第 (4) 段主要说明因无具体记载, 对于“最原始的溜索是如何建造的”这一问题, 只得引用民间的相关传说。引用怒江沿岸的传说, 表明溜索的历史久远, 说明了最原始的溜索是如何建造的, 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反映了怒江沿岸各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征服自然的气概和智慧, 也道出了溜索对怒江沿岸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第3题, 考查的是对关键语句表达效果的分析。“无一不”表示双重否定, 答题应围绕双重否定这一句式的表达作用进行分析。参考答案:“无一不”为双重否定, 表示强烈的肯定之意。画线句的“无一不”, 强调了解放前溜索在洪水季节是怒江两岸人民相互往来和运送物资的唯一交通工具。
第4题, 开放题, 表明态度, 说明理由, 言之成理即可。
【备考指南】
地域建筑的文化探索 篇9
伴随着全球化席卷而来, 西方的各种思潮不断涌入, 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具体到建筑行业, 全球化的一个典型和集中的表现就是今天建筑文化的国际化和城市空间、形态趋于“一体化”的现象, 全球化对中国当代建筑和城市规划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正如郑时龄先生在《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国城市与建筑》中所讲:“无论是北京、上海, ……以及纽约、芝加哥, 城市中的大部分地区都失去了个性, 彼此十分相似。全球化对中国的城市与建筑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城市规划以及建筑设计领域内国际建筑师的参与, 中小城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特色, 在城市空间尺度和形态上模仿大城市。全球化话语淡化了中国建筑和东方文化的主体意识, 由此而引发了城市空间和形态的趋同, 而我们对此也已经熟视无睹。”
阆中古城——院落
阆中古城——中天楼
全球化虽然席卷了整个中国, 使得现在许多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千篇一律, 但是近年来随着民族文化的觉醒和民族自信心的增强, 部分本土建筑师开始进行探索和反思, 努力发掘地域文化, 创作出既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又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地域建筑。这就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再地域化”过程。
地域文化是地域建筑的“魂”
我们知道, 文化的形成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与当地自然、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而文化需要一定的介质才能表现出来, 本身说某某文化的时候实际是高度概括了的。如我们谈到蒙古文化的时候, 自然会想起宽广的草原、成群的牛羊、一座座的蒙古包……这些构成了蒙古文化的核心要素。
回到地域建筑, 基于以上的阐释, 我们不难明白, 地域建筑的形成一定是地域文化的产物, 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的载体, 只有承载了地域文化的建筑才能成其为地域建筑, 地域建筑一定要有地域文化的基因。但是反思近年来许多“地域建筑”的创作, 有延续文化脉络, 和谐处理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真正地域建筑;也有部分仅是徒有其表, 根本不具有与建筑形态相协调的文化内涵。一些建筑师认为, 只要造出传统建筑的外表, 弄点青砖、屋檐, 那就是地域建筑了, 殊不知, 地域建筑的核心在于文化, 没有与之相呼应的文化, 那么这个地域建筑就不再是真正的地域建筑了, 充其量是个“死”的地域建筑。因此, 地域建筑创作不仅要有“形”, 更要有“魂”, 做到“形”表其外, “魂”聚其中。
游学考察:地域文化探索的有益尝试
有幸参加今年于成都举办的中勘协建筑设计分会西南联席会2013年会的川北地域文化考察行, 承办方选取了阆中古城和剑阁古蜀道两个极具地域文化特色考察目的地。在两天的考察时间里, 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两地浓郁的地域文化。在感受独特地域文化的同时, 我也将自己的见闻和一些思考作一个分享:之前中国地域建筑与文化研究院的一批热衷于研究西南地域建筑的建筑师们就希望组织会员单位的建筑师们参观考察地域建筑文化, 由研究考察地地域文化的知名学者或是文化名人带队, 通过游学的方式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地域文化及其与地域建筑的关联。本次活动的组织,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次地域建筑文化考察的有益探索, 其中加入游学的部分, 使考察更加有深度和意义, 值得以后借鉴和发扬;其次是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的融合问题。阆中古城三面环江, 一面临山, 以中天楼为轴心, 围绕其而布局, 据说由唐代袁天罡设计, 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整个古城充满了生气, 不论是街道的整体布局还是单个的明清式小院, 亦或是屋檐窗花、门楹吊檐等都能很好地传达出当地的地域文化气息, 建筑真正成为了文化的符号, 成为了地域文化向外展示的窗口。但是到了剑门关顶, 有几处仿古建筑却看着那么生硬, 了无生气, 死气沉沉, 完全是为了仿古而仿古, 却没有将根本的文化植入其中, 使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摆设。
项目实践:地域建筑与地域文化的合二为一
谈到仿古建筑, 现在新建的地域建筑大都是仿古建筑, 如何将这些仿古建筑融入地域文化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为这关系到地域建筑的“生”与“死”。只有将地域文化融入地域建筑当中, 地域建筑才会有持续的生命力, 才能够为人们所接受。这样的理念也逐渐被许多建筑师所接受并运用到工程实践中, 有的地域建筑也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锦里二期项目为例, 项目以武侯祠博物馆为核心依托, 并以“水岸锦里”为设计理念, 在整个仿古街区引入活水, 为街区注入灵动性。更为重要的是, 仿古建筑街区充分挖掘三国蜀汉文化的影响力, 在建筑及景观设计中有效地融入蜀汉文化, 古色古香的街区与武侯祠相得益彰, 因而使得锦里二期三国蜀汉文化与有机结合起来, 为整个仿古建筑街区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最终为广大游客所接受, 成为整个三国文化旅游片区的新闪光点。
浅谈酒吧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篇10
酒吧是一个有主题与文化的依托才可以长久的场所, 因此, 酒吧往往会集中在一些有特定意义的地方, 北京的三里屯是各国使馆区, 后海则是京城历史与风景完美结合的地方;上海的衡山路、茂名路, 代表着城市的历史与辉煌, 新天地也是新旧情调综合的结果;南京的1912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民国文化。这些特定地点的酒吧, 体现着历史与文化, 使人们感受着个性的酒吧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交融, 感叹于中西方文化的合璧, 回味着历史与时尚的碰撞。这里主要分析的就是北京、上海、南京的酒吧发展现状与三地的特色酒吧区, 进一步研究酒吧文化在地域文化中的表现。
2北京什刹海
北京有两处有名的酒吧区:1) 三里屯;2) 什刹海。三里屯胜在气氛, 什刹海则长于情调。要说什刹海的酒吧, 就不能不先说说什刹海。对于北京这个“缺水城市”来说, 什刹海无疑是一片珍贵的水域 (见图1, 图2) 。
什刹海周围有许多的王府和花园, 如保存最好的恭亲王府、醇亲王府等, 这一带也是原老北京主要的商业活动区。在什刹海这片风景优美的地方, 有许多名人故居掩映其中, 沉积了淳厚的文化神韵。如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都在什刹海旁边, 什刹海边的柳荫街曾住过十大元帅中的三位。
昔日的皇室贵族私邸、名人雅士的深幽故居、神秘的古刹、蜿蜒曲折的胡同。这种种的悠长历史与浓厚的文化气息造就了什刹海这片得天独厚的宝地, 给这里的酒吧们奠定了扎实的文化基石。
什刹海的酒吧, 也大致分成两个区:前海和后海。
前海的酒吧大多集中在荷花市场, 出现晚而规模大。如果说后海沿岸的酒吧是小家碧玉的话, 那前海的酒吧就像时髦的都会女子, 浓烈而妖冶。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在这里碰撞得如此激烈又融合得那么完美。雕花木窗垂纱帐的后面, 是钢筋、玻璃的吧台;节奏激烈的舞曲声中, 摇曳的却是仿古烛台散发出来的光芒。
后海沿岸的酒吧出现较早, 规模一般较小, 吧主大多是艺术家和颇具情调的先富阶层, 因此这些酒吧往往比较闲适, 商业味也似乎淡一些。相对于三里屯酒吧的快乐与喧闹, 后海的酒吧更多地追求优雅安逸的氛围和浓浓的文化气息, 成为京城小资、老外们闲聊和静坐的好去处。酒吧里的每一张桌子、每一个花瓶都是主人精心挑选的结果。推开门, 你会发现一把晚清的太师椅, 或整书柜你搜寻已久的外文珍籍;挂在墙上的, 既可能是某个大师的成名之作, 也或许是吧主自己的信手涂鸦。酒吧, 在他们眼里已经成了一个作品, 处处显露出吧主的审美和品味。
3上海新天地
新天地是极具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顶级时尚消费区域, 以中西融合、新旧结合为基调, 由石库门翻新而成的玩乐地集中了不少餐馆和酒吧。
上海新天地坐落在市中心, 淮海中路南侧、黄陂南路和马当路之间3万m 2的地块上, 毗邻黄陂南路地铁站和南北、东西高架路的交汇点。它以中西融合、新旧结合为基调, 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为一体。
新天地分为南里和北里两个部分, 南里以现代建筑为主, 石库门旧建筑为辅。北部地块以保留石库门旧建筑为主, 新旧对话, 交相辉映。南里建成了一座总楼面面积达25 000m 2的购物、娱乐、休闲中心, 为本地和外地的消费者及游人提供了一个多元化和具品味的休闲娱乐热点。北里由多幢石库门老房子组成, 并结合了现代化的建筑、装潢和设备, 化身成多家高级消费场所及餐厅, 充分展现了新天地的国际元素。在南里和北里的分水岭———兴业路是中共“一大”会址的所在地, 沿街的石库门建筑也将成为凝结历史文化与艺术的城市风景线。
在新天地项目开发之前, 这里曾是一片拥有近一个世纪历史的石库门里弄建筑。从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的石库门建筑有着深深的历史烙印, 它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更是代表了近代的上海历史文化。
漫步上海新天地, 旧上海的风情仿佛呼之欲出, 而各个餐厅酒吧画廊内的现代装饰却丝毫没有削弱这种风情。设计师们的煞费苦心由此可见一斑, 他们甚至保存下了石库门上的绿色青苔和枯萎之后又重新生的小草。所以, 石库门虽经历了无数春秋, 却容颜依旧, 人们穿行其中, 可感受到沉重的历史厚重感。
现在, 当人们走进新天地石库门弄堂, 依旧是青砖步行道, 红青相间的清水砖墙, 厚重的乌漆大门, 雕着巴洛克风格卷涡状山花的门楣, 仿佛时光倒流, 重回当年。但一步跨进石库门里面, 却是又一番天地, 原先的一户户隔墙被全部打通, 呈现宽敞的空间, 四季如春的中央空调, 欧式的壁炉、沙发与东方的八仙桌、太师椅相邻而处, 酒吧、咖啡室与茶座、中餐厅和谐搭配, 墙上的现代油画和立式老唱机悄声倾诉着主人的文化品味。
4南京1912
酒吧在南京真正兴起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过去, 诺大的城市中只是零零散散地分布着二三十家, 想要找一个比较集中的酒吧街都很难。直到1912的出现, 南京的酒吧才开始走向规模化。
“南京1912”位于南京市长江路与太平北路交汇处, 由17幢民国风格建筑及“共和”“博爱”“新世纪”“太平洋”4个街心广场组成, 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这片青灰色与砖红色相间的建筑群, 风格古朴精巧, 错落有致地呈L形环绕“总统府”, 成为以民国文化为特征的南京长江路文化街的新亮点。为了配合挑高的地下室和敞开式露台等楼体外观, 景观方案主要由广场、花床及特色水景铺装组成。其中共和广场和博爱广场分别位于太平北路长江路至长江后街段时尚休闲生活区的南北两端, 中间嵌以特色水景;作为主入口, 新世纪广场联系起东侧的主题餐饮酒吧区。
1912的规划理念被表达成了“昔日总统府邸, 今朝城市客厅”。南京“总统府”是孙中山先生1912年1月1日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所在地, 与总统府毗邻的民国建筑群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里打造的“1912”, 像是一个中西合璧、时尚互融、文化精彩, 与上海“新天地”相媲美的现代城市客厅。总统府是南京民国建筑风貌的集中地, 依托于总统府的“南京1912”, 体现的也是民国建筑的精神。17幢建筑, 其中5幢是原有的民国建筑, 最高的只有三层楼, 大多数建筑是两层楼甚至是平房。为了维持风貌, 也便于市民休闲观光, 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一期工程的建筑面积仅为23 000m 2。在建筑外观上, 大多数新建筑中, 毫无修饰与浮华的青砖既是墙体, 又是外部装饰, 烟灰色的墙面上, 勾勒了白色的砖缝, 除此之外再无任何修饰。
5结语
通过对北京、上海、南京各个地区的酒吧现状及典型酒吧区的调查与研究, 不难看出, 每个城市的酒吧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 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酒吧街区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主题与文化, 同时, 这些个性的主题又与所在的地域特点紧紧融合起来, 成为地域文化中的又一精华。
北京的什刹海是历史风景与现代风景巧妙的结合, 不管是荷花市场靠海的酒吧还是藏在胡同里的小酒馆, 都有着与地域文化相吻合的基调, 即使举着高脚杯喝着洋酒, 可感受到的还是古老京城的气息。
上海新天地属于旧瓶装新酒, 改造后的石库门建筑总是流露着一股殖民地的气息, 诉说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新天地的酒吧掺入了更多的异域文化, 它的酒吧洋气、精致而又温和, 可以很嘈杂, 也可以很静雅。酒店门口的一把把遮阳伞下一排排的木质长凳总是让人感觉就像到了欧洲的酒吧小街, 舒适而又惬意。
南京的1912是新瓶造旧装新酒。在整个民国风情的建筑外衣下的酒吧, 有着与民国文化不相及的风格与主题。
作者认为任何城市的酒吧的发展, 经营运作和风格都是有特殊性的, 因为一个城市的酒吧是凌驾于该城市很多综合因素之上的, 这些综合因素有:该城市人群的消费习惯, 整体素质, 文化底蕴, 社会环境等等很多方面。酒吧是“洋玩意”, 而各种地域文化是我们自己的东西, 只有把外来的东西与自己的传统文化巧妙结合, 不断地改善自己, 使中西文化巧妙的结合, 历史与今天和谐的并存, 才能使这些酒吧街区长久的生机勃勃, 得到更好的发展。
摘要:分析了北京、上海、南京的酒吧发展现状与三地的特色酒吧区, 进一步研究了酒吧文化在地域文化中的表现, 并指出只有把外来的东西与自己的传统文化巧妙结合, 使中西文化很好的融合, 才能使国内的酒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酒吧,酒吧文化,地域文化
参考文献
[1]唐婉玲.酒吧餐饮空间设计专家——陈得坚[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
[2]尤雷.中国公共空间设计——酒吧[M].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 2005.
[3]奥罗拉.奎托, 勒詹多.巴哈蒙.酒吧与餐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4]时影.民国洋房[M].北京:团结出版社, 2005:1.
[5]冯绍霆.石库门前[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5:11.
[6]张乘风, 王凯.屏风文化与室内设计[J].家具, 2009 (2) :30-32.